浙江省新高考地理教学实施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

2024-10-20

浙江省新高考地理教学实施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精选8篇)

浙江省新高考地理教学实施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 篇1

浙江省新高考地理教学实施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

编者按:本调研报告在是2016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重点学术活动“浙江省地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资助下开展的调研成果,由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梁勤欧教授执笔,在调研过程中得到王海斌、钱海林、陈伟、徐洋林、沈海燕、金子兴、郑宇醒、李军杰、章晓燕、李俊成、耿文强、潘方平等12位老师提供基础调研资料,特此致谢。

浙江省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高考改革前是按照院校填报专业,改革后是按照专业填报院校。由此倒逼学生在选择科目之时就要做好未来专业生涯、职业发展的初步规划。

高考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浙江省和上海市在全国率先推出高考改革方案。面对新高考,普通高中都回到同一起跑线,任何一所普通高中要实现新的发展,就必须要甩掉身上现有的包袱,突破自身发展困境。

浙江省新高考改革从2014年高一开始实行,2017年将迎来第一届毕业生。到2016年10月份为止,所有的学生都已经参加了第一次的考试。在浙江省新高考的第三次地理学考、选考之后,通过进一步调研,反思其利弊显得更为重要。从目前来看,新高考改革还是有利有弊,我们需要实事求是地客观面对,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完善改革。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一)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

浙江省教育行政部门从新高考改革开始前的调研,到政策文件的出台,再到实施过程中的情况调研,一直很重视;下面的学校也十分重视,一直在探索中,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上下教育部门的重视是取得新高考改革,乃至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

(二)学生、学校、教师

(1)学生具有选择权,避免一考定终身的现象

浙江省高中课程与考试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植入“选择性学习”的先进理念,让学生对课程拥有选择权,让学生对双考拥有选择权,让学生对专业拥有选择权。

浙江省高中课程与考试改革让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越多,其实更强调针对性。7选3提供选择的多样性,就让学生需要更关注自己的兴趣特长。

(2)学校更加重视生涯规划,开设了生涯(职业)规划课程

浙江省高中课程与考试改革让学校和学生更加重视生涯规划。老的高考改革方案有文理分科,这其实也是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提前关注自己未来要做什么,也是一种生涯规划。新考改由于需要7选3,这就更加强化了生涯规划,学生需要从更多的课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和今后要从事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看,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进步。

好多学校开设了生涯(职业)规划课程,努力让学生对未来人生与职业目标有基本的理想,新课改的设计理念是先进的、科学的、美好的。(3)教师更加重视学生主体性

由于考虑到让学生选择学科,所以学科老师更加关注自身教学的艺术性,关注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能真正喜欢这门课。

(三)新高考给地理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出台,使地理学科从原来的“小媳妇”地位,跃升为与理化平起平坐的地位。尤其是在中下学习水平生源的学校,选考地理的学生人数基本排名最前。即使是在一些生源顶尖的中学,选考地理的学生人数也大幅度提升(如杭州二中原来文科班学生仅60人左右,但2014级选考地理学生人数达到了160人)。

新高考后,从学科看,选地理学科的学生总体上仅次于化学。可以说新高考为地理学科受到学校的重视程度提高,地理教师的地位有了进一步提高。地理小组变成了地理大组。

当然,选地理学科的人数存在明显的校际差异。超一流的重点中学,选考地理的人数数量少。杭二和镇海中学等,物理化学等学科存在明显的优势,选考地理的人数相对来说仍然比较少。

学科师资力量水平高的学校,选考同类学科的人数就比较多。浙江省苍南中学,技术师资水平高,选技术的学生占的比重就高。衢州二中,政治学科和地理学科在学校中,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因此选政治和地理的人数就很多。

存在刻意引导的学校,选考地理的人数存在明显的学科差异。

选考地理学科人数的增长,地理教学的“繁荣”,造成地理教师严重短缺,许多教师均在满负荷运转。

(四)新高考有利于扩大地理知识和能力的考核

新高考有利于扩大地理知识和能力的考核范围,避免原先大量学少量考的现象。原来文综地理共11选择题2综合题(包含约6~7小问题),现在选考地理共25选择题4综合题(包含约16~18小问题)。

新高考选考试题相对降低了难度,尤其是选择题,较大程度上避免了原先文综选择题过难以及猜测得分的现象。模块设置比较合理,“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有机结合在综合题中考核,较好地落实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新高考4道综合题均以中外区域为背景,系统考查地理相关知识,突出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有利于体现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等学科素养。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浙江省新高考改革进展顺利,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突出的问题。

(一)学生负担加重,考试压力变大

新高考背景下,三年课程由原来的两年内完成变为一年内完成。因为要选择选考科目,高考指挥棒必然驱使学生要尽早体验每个学科,高一并开科目不得超过8门的要求是工作脱离实际的一厢情愿。由于有两次高考机会,学生进入高二就进入了高考程序。学校为了高考,增加了课时。三年最多达22场学考高考,战线如此漫长,学生压力、焦虑时间延长,学生、家长普遍感慨压力大。

新高考的实施,学生成倍辛苦。因为如高一学生,即便省厅有规定只能并开8门,但这会产生两个问题,第一,8门多吗?还是很多,因为原来传统高考下,学生已经确定了自己的高考学科,所以他只要学6门就可以了,但现在学生不确定,老师也不确定,所以老师必须把这8门学科以高考难度教,学生也以高考难度学,多了两门高考难度的学科,学生肯定比原来辛苦;第二,学生希望比别人更提前确定自己的兴趣学科,所以很多学生会主动去学习其他科目,造成许多学生高一阶段要学10门及以上的高考难度级别的学科,学生肯定更加辛苦。

为了学考考A,不属于“选考科目”的学科为参加第二次考试要找社会辅导机构补课,增加了普通高考之外的负担。当然存在地区差异。在发达地区,虽然周末不补课,但学生大量涌入教育机构。在经济落后的衢州丽水等地区,高二周末就开始补课。有的学校一个月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

传统的高考背景,学生很苦,苦读,苦学,苦思,因此减负成为主流。改革的初衷是为高三减负,但事实上造成了压力向高一高二年级传递的结果。新高考之后,学生从高一高二就开始选课,有很多从高一下学期就已经开始准备高考了,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压力影响是较大的。同时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在这样的选考机制下,会出现成绩越好,负担越轻;成绩越差,负担越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成绩好的学生在高三11月后甚至连英语都不用学了,只剩下语文数学两门。对学生心理造成极大影响。总之,从高一进来就为应试和分数而学,这与课改考改为了减轻学生负担的初衷相背。

(二)学生们在选择权面前不知所措

浙江新高考方案的最大亮点,就是把选择权还给了学生,7选3,选的不仅是考试科目,还有高考录取时的大学专业。很显然,在人生规划方面,让学生在高中就对人生规划有个安排不太容易。他们大多不具备这种能力,但是新高考方案显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选择能力,学生们拿着沉甸甸的选择权而不知所措。

第一次选择出现在选择哪三门作为自己的选考科目。从小在家长、老师呵护下长大,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孩子们都是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去进行的,在赋予的选择权面前犹豫、迷惑、纠结甚至痛苦。

第二次选择是新高考10月选考和英语成绩出来后,学生如何选择科目来利用第二次选考的机会。比如,一个冲刺名校的学生,三门选考分别为91分、91分、91分,他是三门继续学,还是对某一门放弃,主攻其他有优势有潜力的两门呢?

选考分数揭晓后,学生变的比较浮躁,心态的不稳、情绪的波动导致他们对于地理学习的态度犹豫不决:很多考了91赋分的同学,面临着是否继续参加第二次选考,参加第二次选考是否还继续上地理课等众多的问题。面对个性越来越足的学生,如何引导并促进他们更好的学习?

高一以行政班教学时,学生在学习必修地理时表现为较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高二以走班教学时,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及相关知识的掌握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高三复习开始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又比较充足。选考出分后,学生的情绪波动比较大、心态比较浮躁,学习的目标开始有些模糊。

(三)滋生投机取巧思想

浙江新高考方案的实施容易在学生中产生投机取巧思想。在学生心目中造成努力无效,投机更重要的影响,进而导致与教育真正方向背道而驰。教育是为了培养人,培养正直、善良、幸福、积极上进的人,但在新高考的赋分制度下,极有可能产生这样一种现象,某学生第一次考试卷面成绩获得72分,赋分可能为85分,经过整整6个月的学习,该学生第二次考试卷面成绩为80分,赋分可能变为76分。这就会产生,一个人不需要努力的,因为积极努力极有可能没有效果。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兴趣固然重要,但真正让一个人做好一份工作需要坚持,习惯和毅力的作用更大,如果连这些都让学生抛弃,会让所有的人对教育失去信心。

新高考改革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施中难免为各种投机现象的滋生提供生长空间。这会导致学校领导、老师、学生都产生投机的心理,对高中教育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四)教学管理问题凸显,教学秩序混乱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要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要变革教学管理方式,要实现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比如面对众多选科组合,学校要建立智能选课平台、智能分班系统、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师生评价系统、师生门禁考勤系统;为方便走班管理,学校要建立课程管理系统等等,这一切都是在非常急迫的时间里急需完善的。

按照新高考地理选考设置,参加地理学考时间一般放在高二阶段、选考时间放在了高三阶段10月和次年的4月。选考学生从高一阶段完成必修三本书的教学任务后,高二阶段的9月——次年5月中旬进行了区域地理、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的教学安排,从次年5月中旬——9月详细复习了必修一及与各圈层相关的自然灾害等内容,9月下旬对必修二进行了粗略的复习。高三阶段的10月下旬——12月,完成必修

二、必修三的系统复习,次年1月——3月进行二轮专题复习和加试题训练,以迎接4月的选考。

高二教学时区域地理如何进行教学——是详实的复习还是总体粗略的开展呢?一轮复习时间如何安排——第一次选考前是否快速完成一轮复习呢?第一次选考后的教学如何安排?

每到考试,轮到的科目加班加点,别的科目减课让路,包括最重要语文数学英语,造成学生学习混乱。

每年考试次数过多,每次考试天数过多,每天考试门数过多。每年暑假8月炎热天气高中提前开学,破坏传统形成的优良自然生态,8月暑天不利于学生学习生活。学考后学生变动频繁,为应试而带来如此的教学秩序失衡乃至破坏实为不值。一次学考后学生成绩不理想,而想参加第2次考试,一般学校都没有教学力量来组织第二次教学,半年后学生属于非学考科目的考试,独立复习成绩又能如何?学生年度之间博弈选科的潮汐现象导致学科师资结构失衡,短缺与富余并存,给教师聘用、评价和管理带来挑战和混乱。

(五)教师的课务空前增加,地理教师严重短缺

由于选考地理学生的迅速增加,导致很多学校的地理教师跟不上学生数量增加的步伐。因此地理教师严重短缺,师资严重不足。尤其在普通中学,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学校地理出现了每周16-20节课的超负荷工作,导致对学生面批和辅导的时间不够充足。尤其是10月选考前,对新高考的地理复习有“闭门造车”的感觉,复习的效果也因此有所打折扣。

由于课务量大,课多且很多是重叠的,平时除了组内不定期的教研活动之外,缺乏对外沟通、了解和学习,造成教师出差、进修时无法代课,影响教学进度,甚至教师无法出差或失去进修机会。

新高考带来的教学变革对老师带来的冲击很大。教师们的不解与焦虑,一部分来自于他并没有真正了解改革对学生长远成长的考虑,在改革的大潮下,一线教师被迫推入海中,潮涨潮落,让教师无所适从。另一部分来自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管理研究的滞后。虽然教育教研部门开展了相应的教学研讨,但是从观念的变革到教学行为的落实还是有一定距离的,领跑新高考的教师们摸着石头过河,不利于学科教学的宏观把握。当然,几次选考过后,大家对难度如何把握有了相应的概念后,教学节奏会重新调整。

(六)学科发展隐忧

学科选科目前看多数属于分数博弈,而非兴趣或其他。技术多了,物理少了。物理这种基础学科怎么办?理工科是国家发展的支柱,集体性的物理学科回避不仅给学生大学带来学习的障碍,对整个国家未来人才培养也是个挑战。

把学考和高考揉合为一张试卷,把通过性和选拔性考试混为一谈,是对考试技术的漠视,70+30的试卷构造是改革最大的缺陷。2016年10月物理学科裸考100分人数就达1.5%,是对这种不尊重规律和专业的最好佐证。

三次选考试题难易度变化较大,尤其本次(2016年10月卷)试题偏难,对之后的选考复习难度难易把握。应该讲,在现在的体制和社会环境下,选考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还是评价着一个学校的好坏。所以新高考的“学考、选考”仍然是指挥棒,学校教学中“学考、选考”试卷的功能导向依然强势,纵观近3次考试试卷,发现试题难度波动大,试题质量波动大。这些让指导学生备考的教师无所适从,最好的结果是所有的知识点都讲,包括冷僻生僻的知识点。结果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与考试制度改革、课改愿景背道而驰。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改进建议

(一)教学与管理方面

顶层设计上,提升地理学科的教学与选拔的理性思维(基础功能)含量。针对新一轮高考改革加重地球科学(自然地理)内容的背景,浙江省地理选考部分的内容可以适当向“精”和“深”方向延伸,即选考部分要求不要面面俱到,而重点选择几个点的考查内容,提升试题的理性思维含量,也提高地理学科的选拔功能。尤其是选考内容可以与高校相关专业更进一步接轨,促使相关专业适当考虑指定选考地理学科。

高中课程改革重在满足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需引导学生创新实践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地理学科的基础在高

一、分流在高

二、收获主要在高三的10月,其次才是高二的4月。于是地理教学的主要规划就按照高三10月参加选考的进度来设计,这样补课避免忽视了高二4月和高三4月参加选考的学生的群体。

过度选择带来盲目和资源浪费,根据制度设计,学生自由选择学科,一些学校采用全面走班的方式,对学生的选择不加限制,满足了学生的初期学习需求,但是由于师资、教室等资源配套等不足,多数学生认为建议采用套餐加部分学科走班模式会更加符合后期学习需求,不必节节走班,减少精力浪费。

加强教学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调整。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精神,选考科目必须走班教学。据了解,目前选考科目有不少学校存在捆绑选课,并以行政班开展教学,这是不符合教育厅精神的。因此,所有教师都需要调整教学班管理传统方法。传统教学班与行政班合二为一,管理中可以依赖班主任、班干部等,而在走班制下,班主任的许多职责需要由学科教师承担。因此,除了做好自身教学工作外,还需要注意熟悉学生、注意教学节奏的调整、注意加强学生的监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在选考中取得优秀成绩奠定基础。

(二)考试方面

(1)淡化学考作用,减少考试次数。

浙江这次改革方案的一个方向性问题,就是不恰当的强化了学考的作用。现如今大学升学率都近90%,还要那么如临大敌的围绕一张高中毕业证书为中心设计考试方案,是否是本末倒置?以前是高三高考压力,现在是两年的学考加高考的22场压力。

建议:学考改为通过性考试,脱离与高考(包括三位一体)的关系,从源头上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并且学考改回只考一次(这也是后续其他省份的普遍做法),可以有一次的补考机会,安排在学期末进行。选考科目不用再进行学考。(2)学考选考分开,改变70+30模式。

从目前其他跟进的高考改革省份看,都没采用我们的70+30模式,说明我们这种模式也没有被认可和效仿,这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模式注定没有生命力。两种考试功能不同,难度系数有别,命题技术理论上存天然缺陷。

建议:学考和高考分开,70+30试卷模式也分开,学生有了选考就不用再学考。(3)选考时间固定,选考都定高三。

这次改革的另一个方向性问题,是不恰当地夸大了“选择”的意义,强调课程“选择”在中学阶段的至高无上作用,这是造成教学混乱、学生无所适从的理论根源。高二就通过了选考,间隔1-2年怎么参加这个学科的学习?学科学习也是和大学接轨的,连续不间断学习是重要的学习规律。

建议:对“选择性”理念做顶层设计层面修订。对选择的内涵和外延从新界定,哪些是国家统一规定,不用选,哪些是可以个性化可以自己选。

对国家课程必修科目,回归统一的省级课程安排。取消学考跨年级一起划档的做法。

考试时间调整:改变在学期中(4月、10月)考试的做法,改为每年6月7-8日进行一次6个科目的考试。如一定要保留两次,可在提前俩月(即4月)举行一次6个科目开考的考试。

(4)加强新考试特征的研究,做好新老高考的转换

老高考教学时间远远长于新高考,因此教学可以按部就班进行,即高二阶段全面了解区域地理知识和开展两本选修课程教学。但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学时段大大缩小。因此,区域地理的教学就需要压缩,而应研究如何有效渗透在平时的系统地理教学中,主要是加强学生区域分析的方法教学。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提升地理教学的效度,为学生在首选考中取得优越成绩奠定基础。此外,教学重心要进一步降低,加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概念的教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应更关注社会热点,注意教学素材的选题和立意,注意加强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并用地理思维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方面

有足够的时间让教师充电。当下的教师培训,是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而推出的重要举措。学习是教师自己的事情,应该让教师自行去解决。教师由于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去学习,或者不愿意去学习(工作疲累)。因此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应的工作量表,真正为教师减负,让会思考的老师能有时间去反思。

加强制度保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师资调配,加强教师培训力度,一定程度上缓解师资矛盾。

让师范生的实习变成更有效的资源。每年的8月中旬至10月底,是学考和选考的冲刺阶段,这样可以让高校的师范生到各普通高中实习任教高一同时兼听高

二、高三的功课,保证高一刚开学有老师到位,同时锻炼了师范生的实战能力,为学校选拨新教师提供一个为期两个月的考察和培养时期。

(执笔人:梁勤欧,浙江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浙江省新高考地理教学实施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 篇2

一、认真学习, 转变观念, 关注信息

在新的挑战面前, 首先要正确理解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方案。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推进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实施, 所以, 新课程高考的根本追求与发展趋势就必须是素质指向的, 通过高考来检测新课程的实施效果, 体现新课程的根本要求。因此,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 其试题命制必然要体现能力立意为主, 把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考查融为一体, 尽可能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与素质指向, 强调高考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导向性。

其次, 关注新高考方案带来的新信息。2008年11月, 浙江省考试院曾组织专家命制了一份模拟卷, 选择部分学校的学生进行测试 (现已编入《考试说明》, 作为文综参考试卷) 。这份文综卷至少带给我们以下信息:试题量增加到41题;试题只涉及政史地学科内综合, 不涉及跨学科综合, 卷Ⅱ中政史地学科内综合题各为两题;考查的知识点侧重于三个必修模块和区域地理、地球地图, 选修ⅠA两个模块基本未涉及;试卷难度适当, 没有偏题、怪题, 着重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体现了高考“稳中有变”的特征;图表形式丰富多样 (选择题5组图, 非选择题4图1表) , 体现了注重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图表信息的处理能力;注重考试大纲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四大能力的考查;整份试卷体现新课程理念, 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三, 教师要认真阅读《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教学指导意见》) 三份具有纲领性的文件。《考试大纲》是国家教育部编写的, 是关于高考的总纲领;《考试说明》是省考试院组织省内专家根据《考试大纲》、《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编写的, 《考试说明》明确了考试时间、题型和原来的全国卷基本一样, 政史地三科仍各占100分;《教学指导意见》则是省教研室组织专家、名师三年前就编写好, 近两年又作了一些修改。教师要仔细研读、深刻领会、正确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新近出版的《考试说明》中已明确写明:“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教学指导意见》规定的要求。”所以, 教师对《教学指导意见》中有关教学要求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要仔细琢磨, 尤其是“发展要求”到底需不需要发展或发展到怎样的广度和深度, 还是要根据《考试说明》来确定。如《教学指导意见》在地理Ⅰ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要求”中有“了解地质构造类型及相应的地表形态, 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相应的地表形态”, 在“发展要求”中有“运用内、外力共同作用的观点解释世界典型地表形态的成因”, 但在《考试说明》中只用了一句话“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就涵盖了前面三条要求, 因此, 关于这个知识点, 学生既要知道地表形态变化的一般规律, 还要了解典型的地表形态成因。

二、注重基础, 强化能力, 提高效率

从高三第二学期开始学生已进入第二轮复习, 如何使复习课高效率、高质量, 笔者认为应该重点抓好下面几个方面。

1. 注重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 以不变应万变

《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必修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 指定选修模块ⅠA (《城乡规划》、《环境保护》) , 以及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的相关地理教学内容。三本高中必修课本、二本选修课本以及初中教材内容, 在第二轮复习中应组合起来, 使学生头脑中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复习课不能简单重复知识, 要强化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 突出重点, 破解难点。如气候知识, 在《考试说明》“考试内容”的第一部分中有“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第六部分中有“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对这两个知识条目, 复习时应串联在一起, 形成如下知识链: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世界各地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不同地区气温与降水的组合 (气候特征)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普遍性)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洲东部的热带雨林气候 (特殊性) →非洲东部赤道附近的热带草原气候 (特殊性) →除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外, 洋流、地形对局部地区气候也有影响等等。按照以上这条知识链把有关气候的知识从普遍到特殊步步落实, 学生就能全面掌握有关气候方面的知识, 不管试卷从哪个方面考查, 学生都能从容应对。所以, 第二轮复习应该让学生把书读薄, 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原理、规律有机地串联起来, 并做好知识的迁移、拓展、运用, 使之融会贯通。只有打好扎实的基础, 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2. 加强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把原理、规律落实在地图上

地图是地理学科独特的知识载体, 集地理知识、地理原理、规律以及考试形式于一体, 掌握了地图就掌握了地理脉络。文综考试中,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 都可以通过地理图表来呈现条件、设问等, 因此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是学习地理学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文科学生语、英、政、史的学习一般好于地理, 学生往往用政、史的复习方法来复习地理, 收效甚微, 原因主要是地图知识和空间想象力缺乏, 主要表现在:

(1) 对局部区域图不能正确定位而导致答错题。如2007年高考四川文综卷第4组选择题 (图1) , 要求考生对图示的六个小区域的文化景观描述、各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各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等作出正确判断。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中给出的经纬度确定 (1) ~ (6) 小区域位置, 才能对题中所给选项作出正确判断。

(2) 对地球运动的局部图缺乏空间想象力, 看不懂图, 题干说明也无法落实到图上。如《考试说明》中的参考试卷最后一组选择题的图 (图2) , 学生难以将题干中的信息“图中所示区域为地球某日的夜半球。Q为圆心, X点的地理坐标是75°N、75°W, Y在赤道上”与示意图有机联系起来, 给答题带来了障碍。

(3) 对等值线图和地形剖面图, 学生既缺乏空间想象力, 又缺乏生活实践经验, 所以也常判断失误。特别是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修路、引水、泥石流等, 学生因为没有生活经验, 又想象不出等高线图的立体效果, 使得此类题的错答率较高。

因此, 在复习中要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尽可能落实在地图上, 引导学生用图像来解决具体问题, 通过地图、图表、各类景观图、示意图、曲线图等直观知识载体去把握地理事物的特征, 寻找规律, 探究原理, 养成以地理图表辅助进行思维的习惯。学生应学会图文互换、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从图表上准确、全面、有效地提取显性和隐性的信息, 提高读图、析图、综合运用地图的能力。

3. 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不考虑五一放假和考前放假, 从现在到高考大概只有16周时间, 若每周排五节地理课, 大概还有80节复习课, 所以每节课都应该是高效率、高质量的。

(1) 复习课上要加强《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四大能力”的训练。让学生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形式的地理信息, 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在准确和完整地获取地理信息的基础上, 能够调动和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 通过比较、判断、分析, 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正确地使用地理学科的术语, 对题目要求作答。对于开放性、探究性的试题,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 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2) 在能力训练的基础上, 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如交通运输中选线的问题, 要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几个方面来分析;阐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应包括水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等。教师要善于把同一类题目放在一起, 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不断总结、归纳, 加强地理原理、规律的实际应用, 形成全面的分析能力。同时, 在书面表达和书写顺序上也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让学生做到答题全面、正确、具体、简练。

(3) 了解学情, 及时反馈。学生的练习、模拟试卷要及时批改, 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要及时在课堂上讲评。如, 很多学生对热量、光照两个概念分不清, 错误地认为热量丰富的地方光照时间一定长, 光照条件好的地方纬度肯定低等等;还有学生经常错误地以为沿海地区都有湿润气流带来丰富的降水。师生之间要加强课堂中的交流与沟通, 以此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浙江省新高考地理教学实施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 篇3

关键词 高中地理  环境保护  选修模块  现状

高中生是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和栋梁,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地理课程是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优势课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高中地理课程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来进行课程内容设计的[1],不仅在3个必修模块中始终贯穿“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而且还专门设置了一个“环境保护”选修模块,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环境教育。选修模块的设置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为切实把握辽宁省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实施状况,并剖析其中的问题以改进现状,开展了此项研究。

一、研究方法

1.研究目标与样本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是在辽宁省省会城市沈阳的范围内(教师样本来源于全省)展开的,问卷统一发放、统一回收。为了较为全面、便捷地了解实际情况,学生目标群体选取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教师目标群体为各级高中的地理教师。共发放学生问卷350份,教师问卷80份,经过认真鉴别和整理,剔除无效样本,确定学生有效样本数为326份,教师有效样本数为78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1%和97.5%。

2.研究工具

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均由两大部分构成:个人基本资料、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实施状况,分别为21和25个题目。问题形式以选择题(单选、多选)为主,并辅以开放式问题。调查问卷内容的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资料。其中,学生问卷包括被测对象的性别、所在学校的级别、所属学区;教师问卷包括被测对象的性别、教龄、任教年级、所在学校的级别。

第二部分是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实施状况。为了使调查的内容尽可能全面,从多个角度展开调查。其中,学生问卷涉及:课程设置、课程需求、学习意愿、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材选用、师资队伍、影响因素等;教师问卷涉及:课程设置、课程需求、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材选用、师资队伍、影响因素、采取措施与如何发挥作用等方面。

3.研究程序

本研究中使用的教师和学生问卷均进行了相应的预测试,根据预测试的相关反馈进行修改,最终确定正式用稿。调查问卷回收之后,经过认真鉴别,确定有效调查问卷,然后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再将获得的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除了基本的频率统计之外,为了解不同背景高中地理教师和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是否存在差异,还进行了差异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1.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开设应试性明显

调查显示:关于影响《环境保护》选修模块开设状况的主要因素,绝大多数教师(85.3%)和学生(87.1%)认为“与高考的相关性”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学校会根据高考方案只开设高考选修模块,不作为高考内容的就不开。另外,包括《环境保护》选修模块在内的选修模块只对文科生做出学习的要求,高考必考模块是文科生必学的模块,而另外一些学生虽然对此模块有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但由于高考和学校的原因,只能就此作罢。可见,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开设还具有很强的应试性和强制性,而且对象比较局限,仅面对文科生,无疑使绝大多数“理科生”失去了接受系统环境教育的机会。

相比之下,学生对《环境保护》选修模块却有强烈的需求。调查显示:绝大多数(92%)学生表达出愿意学习该模块,并认为学习该模块对提升他们的环境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而现实情况却是,学生选修的意愿得不到尊重,个性得不到发挥,违背了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的初衷。

2.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目标定位有失偏颇

调查显示:多数高中地理教师认为《环境保护》选修模块教学主要达成的目标是“环境情意”和“环境知识”目标,而对环境行为目标和环境技能目标的重视性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目标定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培养出具有综合环境素养的人,而环境行为是环境素养最直观的体现,因此仅停留在或偏重于知识层面的环境教育是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的,必须及时改进。

3.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教学方法单一

环境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单纯的环境知识层面,还必须关照到环境情意和环境行为层面,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要体现这一特点。调查显示:“课堂讲授法”仍是广大高中地理教师在《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学中采用率最高的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或辩论法也有一定程度的应用,角色扮演法、户外教学法、价值澄清法的采用率却不高,而这些教学方法却是实施环境教育效果较好的方法。相比之下,学生更青睐于户外教学法,部分教师也认识到户外教学法的优势所在,但受到经费、人员、时间、安全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户外教学法的选用不理想。可见,学生青睐的教学方法或是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方法与教师实际采用的教学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4.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学评价偏重结果性评价

检验教学效果离不开评价这一环节。调查显示:考试类(如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口试等)的结果性评价方法是多数高中地理教师乐于选用的方法,主要是实施起来方便;过程性评价方法(如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活动类作业法、档案袋法等)采用率不高。究其原因:一是户外教学法采用率低,直接影响到评价方法的选择;二是过程性评价方法实施起来较费时费力,而且评价的主观性较强。环境教育的评价重点不在于知识的掌握,而在于观念的形成、技能的掌握、行为的改变。因此,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学评价不同于应试教育的结果式评价,应是一种形成性、过程性评价。

5.高中地理教师胜任《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能力欠佳

教师本身的环境素养以及实施环境教育的能力是制约环境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显示:虽然多数(88.5%)高中地理教师认为自己能胜任《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学,但学生对他们的环境教育施教能力不甚满意,认为高中地理教师应着力在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考核方法方面做出改进。调查也显示出:绝大多数(94.3%)高中地理教师认为应接受环境教育的培训,来更好地开展环境教育,否则教学质量是无法保证的。可见,高中地理教师在有效实施环境教育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方面均有一定的欠缺。

6.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材选用过于呆板

教材是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和参照。调查显示:辽宁省地区统一使用的是人教版的高中地理教材,多数地理教师(68.6%)和学生(83.4%)认为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能够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教师认为人教版的教材不太能满足教学需要。另外,人教版的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教材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仍需不断完善,比如“教学案例的选择”“活动设计的实用性”“内容的覆盖面”等,现行高中地理教材共有四个版本,如多个版本教材搭配使用,必能优势互补,克服某些问题。

三、改进建议

1.优化与规范《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设置

优化与规范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设置,将有助于高中生获得较为系统的环境教育,进而提升综合环境素养。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设置应放大选课的自由度,不应是学校硬性规定或是完全服务于高考的需要,限定某类学生为必选,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另一部分学生的选课权利[2]。因此,应将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设置为面向全体学生的选修模块,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需要进行自由选择,这样更为科学、恰当。

2.确保《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目标定位科学、准确

目标定位科学、准确,才能确保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选用恰当,进而保证实施效果。一般来说,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环境素养,环境素养涉及环境认识、环境情意、环境行为三个层面的内容,而环境行为是环境素养最直观的体现。环境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也是价值观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因此,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在目标的定位上不能只强调认知方面环境素养的培养,也要考虑情意方面、行为方面环境素养的培养,力争做到兼顾、不偏废,应将培养出具备环境行动力的学生作为最终的目标。

3.注重“行为取向”和“价值观取向”教学方法的运用

环境教育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要体现这一特点。课堂讲授法固然必不可少,但为了达成环境教育的情意、行为、能力等目标,应在尝试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适当注重“行为取向”和“价值观取向”教学方法的运用[3]。“行为取向”的教学方法主要指的是地理户外教学法,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直接从环境中得到真实的、实际的体验,以便发展学生保护与改善环境的意愿,进而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态度[4]。“价值观取向”的教学方法主要指的是角色扮演法、价值澄清法与价值分析法。当然,适用于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学方法不限于上述几种,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可能仅凭一种教学方法就能达成预期的目标,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效配合。

4.突出过程性评价方法的使用

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必将催生出“优质教学”。当前,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评价仍是结果性评价占主导地位,而考试等结果性评价方法对于环境教育评价来说不是最好的。因为结果性评价方法主要检测知识和事实,很难用于检测态度、能力和行为,而态度、能力和行为又是环境教育更为重要的目标。所以,要通过评价来有效促成高中生环境素养的提升,必须对现有的评价方式方法做出相应调整,结果性评价必须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并突出过程性评价方法。在众多的评价方法中,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活动类作业法、档案袋法等是评价学生环境教育成效较好的评价方法,应引起一定的重视。

5.加强教材与师资队伍建设

现行高中地理教材共有四个版本,在教学案例的选用、活动设计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方面各有优长。在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有必要在以一个版本教材为主的情况下,适当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材选用更应如此。另外,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结合教学实践,编写具有本土特点的校本教材,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教师的环境素养和环境教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实施效果。因此,加强高中地理教师环境教育综合素养的培训,使其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以此开展模块教学,才能确保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学质量,确保所培养的学生具备较高的环境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传兵,赵守拙.当前高中地理选修课程实施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1).

[3] 韩梅.中学地理学科中的环境伦理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祝怀新.环境教育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韩梅(1979-),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浙江省新高考地理教学实施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 篇4

根据对浙江省37家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大型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厂20个月的监督监测结果,评述了该省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大型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厂的现状,分析了经处理后排放的尾水超标原因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作 者:方路乡 杜波 牟义军 汪小泉 Fang Luxiang DU Bo Mou Yijun Wang Xiaoquan 作者单位:方路乡,杜波,汪小泉,Fang Luxiang,DU Bo,Wang Xiaoquan(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杭州,310012)

牟义军,Mou Yijun(台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台州318000)

浙江省新高考地理教学实施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 篇5

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袁向军,赵丽娟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哈尔滨150080)

摘要: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院校加强实践教学、开展实习实训的重要保障。“十一五”以来,黑龙江省实训基地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建议政府要强化职责,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综合性、区域性和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保证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C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12-0081-02

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院校加强实践教学、开展实习实训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r黑龙江省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黑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

“十一五”以来,全省的省、市、县三级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1.实训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末,全省共投入52052万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其中,中央财政投入7621万元,省财政投入26026万元,市(地)投入7373万元,区县投入3728万元,学校自筹8115万元。这期间共建设了523个中等职业学校实习实训基地,正在建设及拟建实训基地168个。专业实训基地拥有率已从的30%增加到55%。职业学校实现了从演示性实验到仿真模拟再到实践操作的飞跃性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培训学生的岗位技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2.挖掘潜力,多渠道争取资金

几年来,我省中等职业学校调动一切有利因素,积极拓展融资途径,通过自建、联建、援建和校企合作、协作等多种途径,努力改善实训条件,提高实验、实训设施装备水平,创新基地建设模式。第一,依靠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市政府的匹配资金建设实训基地。如鹤岗市政府从教育费附加中拿出200万作为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特别是近三年,已累计投入近万元,独立建设了煤化工、护理等5个实训基地,校企共建餐饮服务、制药等10个实训基地。第二,积极争取援建设备,建设实训基地。如牡丹江职教中心通过努力,成功获得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委派日本政府提供的价值l500万元的无偿援助设备。第三,校际联合建设实训基地。如佳木斯职教中心和佳木斯市汽车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建设汽车实训楼。第四,自筹资金建设实训基地。如富裕县职教中心学校,20自筹资金200多万元,建成了1200平方米阳光温室大棚和1200平方米四季生态植物园。

3.适应需求,统筹规划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4月,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经委、黑龙江省财政厅、黑龙江省国资委联合下发《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规划的通知》。此后,各市(地)以此为依据并结合本地实际,及时制订、落实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如牡丹江市政府制订出台了《牡丹江市职业教育“十一五”期间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以及分年度建设实施方案,确立了“一个综合性、一个区域性、五个专业性”的实训基地建设格局,明确了基地建设规模、采用模式、实施步骤、配套政策、资金投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问题,并且分别成立了市、县、校三级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形成了由政府督办、教育局主抓、政府相关部门配合、学校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

二、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目前,全省各中等职业学校都已经十分清楚实训基地建设在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指导思想、资金、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实训基地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经费投入不足,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困难

由于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成本较高,而经费投入有限,严重制约了全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建设实习实训基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修建车间、购置设备和其他辅助物资等均需要一次性投入许多资金。由于目前我省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基本上采取由各级地方政府投资兴办,而各级地方政府自身财力有限,使其职业教育的投入基本上只够维持其教职工的基本工资和日常办公费用,无力投资建设实训基地。另外,由于《职业教育法》中规定的各地征收的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基础建设等政策法规没有落实、职业学校多渠道筹集配套资金的措施不力等均导致实训基地建设资金除了省专项资金外完全由学校自筹。而学校对实训基地的其他附属设施和设备的投入、运转与维护的投入也使得学校面临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基地运行经费不足,设备更新的速度慢、维修难。如在省内召开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操作大纲的修订会上,许多教师坚持保留目前在汽车上都已淘汰的“化油器”设备,反对将目前汽车上已广泛应用的先进技术设备如电喷发动机、ECU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变速箱等作为学生()考核技能的必考知识,就是因为学校没有这些设备,教师没有见过、也不懂这些设备。此外,目前我省多数实训基地的教学模式都是消耗性实训,不是生产性实习,学生训练时都是先把材料做成大作业,再把大作业改成小作业,实训材料基本上都成了废料,这使有限的资金更加捉襟见肘。

2.实训基地建设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目前,相当多的职业学校实习实训基地配套建设不完备。一是技能性实训基地设施设备不健全,基地建设不配套。实训基地不是数量不足就是实习项目不全,实习内容不完整,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指导实习实训的教师;二是缺少生产性实习基地,这使得基地建设本身缺乏造血机能,经费不能得到有效补充,学生的技能训练实效性差。一些学校无法在校内完成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教结合”。还有一些学校本身没有相应的实训基地就一哄而上地开设专业,存在着布局不合理的重复建设问题,他们不考虑本校的办学实际,盲目上所谓的热门专业,影响了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同时又人为地造成了一种无序竞争,使整个教学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滞后,校企共建形式化

我省职业学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企业和学校缺乏沟通和深度合作。主要表现为:一是有些学校到目前为止只有校内实验室,没有校外固定的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都无从谈起。二是重校内基地建设,轻校外基地建设。有些学校虽然与某个企业合作,建立了实训基地,但在课程、实训内容等方面缺乏深度合作,导致实训基地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存在校内建设长期化、校外建设短期化和校企共建形式化的问题。调研发现,我省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仍无实质进展。一方面,一些学校仍关门办学,缺乏对企业所需人才和技术的了解,缺乏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思考,与市场结合不紧密,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毕业时很难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另一方面,我省大部分企业发展水平不高,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缺乏对职业教育提供技术、实习场所、实习设备和技术人员支持的积极性。此外,省里未制定行业和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可操作性的法规。

4.“双师型”教师短缺,影响实训基地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许多学校实训基地建成后,硬件条件已明显改善,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软件建设问题又暴露出来。一是随着实训任务量的增加,大多数学校的技能型教师短缺,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严重短缺。由于机制的问题,技能型实训教师学历不高及引进后的待遇等问题没有解决,使得学校很难吸引到企业高技能人才。另外,师资培训力度也不够,激励机制不完善,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规划和措施不到位,这些都影响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导致技能型师资短缺,制约和影响了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三、改进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建议

1.强化政府职责,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为从根本上改变我省实训基地建设的薄弱现状,我们认为:一是要制定政府承担购买实训设备、并适时更新设备的专项资金的政策,制定政府购买实习实训岗位的专项经费、加大对职业教育尤其是实训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的政策;要逐年增加省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支持示范性、区域性、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二是政府要出台相关法规和优惠政策,鼓励通过多种渠道依法筹集实训基地的建设资金,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基地建设或增加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基地建设要采取出资方认可的经营形式,以体现出资人的意愿,保证出资人的利益。由于职业培训机构在基础条件、经营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先天不足,校企联合建设实训基地是目前大多数地区较认可的一个方式。无论选用何种经营形式,关键都在于利益的切分,只有保证实训基地参与各方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可能实现实训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可以考虑从企业利润中预留1%~2%的资金,用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或用于员工培训以及就业、再就业培训等。三是政府应组织行业、企业、院校相关专家等进行科学论证,制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规范和统一标准,强制实训基地建设设施设备达标。

2.集中使用资金,加强综合性、区域性和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

要以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与我省经济发展相适应为原则,要求省、市两级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应集中投入综合性、区域性、专业性的实训基地建设中。一是建立在职业院校和企业相对聚集的中心城市的综合性实训基地;二是在市区范围内选择在相应专业领域能起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建立区域性实训基地;三是在县(区)范围内建设在某一专业领域能起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的专业性实训基地。新建设的实训基地应是学生技能实训、社会职业培训、工种技能鉴定、企业订单培养和培训等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基地。力争使实训基地既解决辖区内中等职业学校实习实训问题,又能承担高素质技能人才培训、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等多项任务。

3.建立在职教师到企业实践和兼职教师评聘制度,加强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2017年安徽将实施新高考方案 篇6

在安徽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教育厅厅长程艺接受人民网安徽频道独家专访,介绍了安徽省教育改革等相关情况。

程艺说,今年是改革之年,安徽教育领域也在积极谋划改革的措施和方案。大家非常关注的高考改革,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顶层设计,各个地方根据自己的特点拿出实施方案。中央的教育改革决定可以用“本专分类”、“招考分离”、“学生多选”、“高校自主”、“一科多考”等词语解读。

高考改革是为了学生,有个基本前提是“三年早知道”,一旦决定下来,全国一旦统一行动,那么将在2017年开始实施,也就意味着未来的高中生可能会按照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来进行培养。

浙江省新高考地理教学实施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 篇7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物理;课程价值取向;物理教师教育

前言

高中物理是学生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是因为它是组成高考的重要科目,还因为它应用范围的广泛。物理知识不仅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还能应用于生产中,因此学好物理课程不仅可以实现个人的目标的意义,还对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新方案的实施,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一)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

目前,高中物理教师中存在一个现象:首先,有一部分优秀的物理教师,在普通高中教学几年后,便选择了去更好的学校,因此导致普通高中的青年物理教师较多。其次,由于青年物理教师大部分都是刚毕业或是刚参加工作的教师,由于没有经验、缺乏指导,因此其教学素养不高;再者,还有一部分刚刚上任的教师缺乏责任心和工作的积极性,不懂得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部分物理教师本身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其教学水平不能适应于新课程提出的教学目标。

(二)对新高考的理解不够深入

新方案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而学考与高考选考无论在考试范围还是考试要求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另外,高校招生制度也面临改革,自主招生和三位一体的招生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国内知名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其考试范围比高考选考更大,要求也更高。目前,多数物理教师对这种新方案理解不够深入。例如:虽然有一部分教师参加了省市组织的新高考培训,但是这一部分教师并没有在培训中领会到新方案下的教学理念和观点,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

二、新高考方案下高中物理课程价值取向

新高考方案下,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制订了《浙江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教学指导意见),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框架内,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即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真实社会有机结合,实现“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首先,高中物理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其次,高中物理新课程强调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探索和实验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物理历史进行探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新高考方案下的物理教师教育模式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首先,新高考方案下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引导性,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探究性互动、合作互动、综合互动中进行学习。

(二)角色和行为的转变

新高考方案下课程改革不仅改变了学生的生活,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生活,最显著的特点是学会做学生人生的规划者。为了实现新课程提出的目标,高中物理教师首先进行角色的改变: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教育教学中的研究者、做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做开放性的教师;再者教师在行为上也要发生转变:首先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学习、进行自我反思、总结,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素养、与学生家长及其他教师建立沟通和配合的联系。

(三)引导方式的转变

新高考方案下课程物理教学中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实践能力。

(四)开发课程资源

物理教材只是一个简单的载体,而对于新高考方案下课程改革强调的开放式教学,物理教材不再是物理课程资源的位移内容了,因此为了适应新高考方案下课程下的物理教学,教师需要从各个渠道开发资源来丰富课堂。例如:教师可以选择网络的渠道,选择比较有趣味的课题,再与教材进行有机结合来丰富课堂。

(五)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

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辅助工具已经慢慢的退出了课堂,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因此教师要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才能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化解物理教学中的难点。

四、讨论和建议

新高考方案下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教学目标,不仅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对物理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根据目前的现状来看,高中物理教学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物理教学质量较差,因此针对新高考方案下课程物理取向,教师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才能适应于改革中对物理教学提出的标准,进而培养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性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柳.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师能力转变的研究 [D].辽宁师范大学,2008

[2]杨帆.面对新课程改革,高中物理教师之思考[J].剑南文学,2009(8):14-14

[3]母小勇.教师的作用:实现文化科学的有效转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0)

中学作文教学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篇8

但是,与阅读教学一样,作文教学并没有因此扭转效率低的被动局面。如果把阅读与写作比作语文教学的两条腿,尽管阅读这条腿还远非人们期望的那样健壮,而作文这条腿较之“阅读”明显短了一截!其原因值得认真研究。

任何一种教育研究都应该具有三个层面:一是理论研究,即用一定的哲学原理来阐述和规定某一种教育的本质、规律和目的等;二是教育原则研究,即运用理论研究成果来确定此一处教育的内容,基本要求,指导性原则,检测标准等;三是教育(教学)方法研究,用以规范实施上述要求、原则的具体操作方法、操作程序等。这三个层面的研究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反观作文教学研究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作文教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层面,理论研究的队伍小,研究成果也缺乏深厚的理论内涵,有的论文仅是某一时期迎合某一热点话题的即兴之作。因而很难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这必然影响教育原则研究的理论层面。公正地说,这十几年来,作文教育原则的研究是有成绩的,如语文教学大纲、教材的不断修订和完善;作文检测标准的改进等都表明作文教学研究的成绩。但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作文教学改革的成绩仍不尽人意,例如,比较符合汉语语言特点的统编作文教材至今没有问世;试图通过对内容、语言、结构三种独立成分的“分项累计”或“分项综合”而试行的作文质量检测标准,效果仍不理想;有一些经过试点并逐步推广,长期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先进经验至今仍属于“民间行为”,教育主管部门显得过分谨慎,因而推广不力,难以大面积丰收。最活跃的当推操作性很强的教学方法研究。广大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落后局面有切身感受,于是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前进,大胆改革。有的提倡学生多写多练,有的指导学生办手抄报,有的坚持课前五分钟讲话,有的鼓励学生对教师批改写“读后小记”,有的规定学生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内容十分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但这些仅仅是少数教师的个体行为,难以形成作文教学改革的“大气候”。

作文教学研究中存在的整体结构上的涣散,成果推广上的不力,经验总结上的不深,是导致作文教学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着一定的教学实践,理论研究中的某种先天不足,势必导致实践中的某种失衡或失误,作文教学中实际存在的“四重四轻”就是这种失衡或失误的表现。

一、重形式、轻内容。作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要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两个问题,即内容与形式问题。作文教学现状是,大部分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指导学生“怎样写”上。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过渡照应、开头结尾等等都要详细讲,反复讲;学生则认真练,反复练。但效果往往不佳,因为它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了。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指出:“我们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情感等等问题。”他还在《语文教育书简》中指出:“通过写作关,大概须在思想认识方面多下功夫,思想认识是文章的质料。”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一书中指出:“前人在作文训练中很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这种经验,显然是值得重视的。”这里的质料(思想认识),原料(思想情感),写作兴趣,思考能力等等,我们不是没有注意,而是缺乏足够重视,或者说重视的程度不到位。作文是人写的,但我们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往往比较注意作文本身,而忽视写作文的学生,把作文教学引向传授知识、技巧的死胡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误。

二、重批改,轻指导。批改也是指导。新大纲规定,作文评改可以采用详细评改、浏览检查等多种方式,使教师得以从“精批细改”的重压下喘息片刻。但问题并没有因此解决。教师之所以“业至辛勤”地批改作文,除了责任心之外,更多的是为了应付来自四面八方的挑剔性的检查。教师积极改进批改方法,本意是想提高作文指导的效率,正因为这样,学生作文本上“朱笔留痕”可能少了,某些病句、错别字可能漏过了,忽略了。这能得到领导和家长的理解和首肯吗?显然,这里的“重批改”对于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涵义,纠正的关键在于上下左右要达成共识。

我说的作文指导,并不等同于所谓“作文教学的三道程序”(作文指导――作文批改――作文讲评)。因为作文教学的内容远非这三道程序所能涵盖的。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种“三道程序”说使“诗外”的东西如观察、积累、情感、兴趣等等统统不见了。那么说成“作文课”的三道程序行不行?还是不行,因为无论是命题、批改、批评都是在指导。虽然不同阶段的指导各有其侧重和特点,但谁也否认不了批改、讲评都是指导这个事实。朱绍禹先生在《作文教学过程试探》中把它称作“作文前指导、作文中指导、作文后指导”这样说比较准确、科学。这不是在搞文字游戏而是为了科学地界定作文教学的内涵和外延,更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重灌输、轻反馈。“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叶圣陶《论写作教学》),在现行的作文指导中,教师是学生作文的第一读者,拥有评价的特权。但由于时间、精力乃至情绪、审美情趣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很难对学生作文中所反映的思想、情感、语言、结构技巧等方面作出全面公正的评价。因此有人提出“真正的反馈,一定要避免评价,避免灌输”。教师应该把“自己应该完成的反馈和评价的任务大量地交给学生去做”(美・约翰・梅尔《对学生作文尽量少作评价》)。这就需要变重灌输为重反馈,变单项反馈为多向反馈,努力扩大读者源,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望。这方面工作,其实同行们多有尝试,效果也非常好。如让学生分组讨论修改;或誊写一两篇作文挂在黑板上集中讨论修改;或张贴优秀习作供学生揣摩、借鉴;或让学生办“手抄报”展览评比;或编印《作文选》让作品“发表”等等。问题是其中一部分尚处于自发阶段,未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差生”作文中反馈出来的点滴进步,对其“进步”应及时予以鼓励诱导,爱护其积极性,而不应求全责备。叶圣陶在《语文教育书简》中曾明确指出:“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对“差生”更应如此。

四、重课内,轻课外。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现状是“说起来清楚,做起来糊涂”。比如人人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实际上教师又不把注意力集中在引导学生找米、积米上。他们不管学生有没有东西,只管大讲如何选料、配料、掌握火候,讲究色香味等等。这有什么作用呢?与其这样,不如先设法使其“库存”充实起来。培养一个“巧妇”谈何容易,何况作文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文学家。“胜义精言,世间本没有许多”(叶圣陶《论作文教学》)。即如我们这些为人师者,也常有眼高手低之感,又何必苛求于学生呢?

课堂教学,系统的课本知识学习,是学生打基础、长知识、增才干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我们还更应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方法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去接触社会,体验人生;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上学期我校组织两位青年教师(均为宁夏作协会员)分别搞了“小说创作”和“诗歌创作”讲座,学生很感兴趣,把一个可容纳200多人的大会议室挤得水泄不通,连走廊都挤满了人。学校领导、语文教师去迟了也只能站在窗外。学生的这种热情,不是很值得我们深思吗?

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了,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有所见,有所思,有所感,便有了一吐为快的写作冲动,这时候,尤其需要加强指导,教会学生去观察、分析、积累、选择、运用,写出各类体裁的文章。

上一篇:移动员工对公司评价下一篇:毛概四个全面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