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的教育故事

2024-07-22

记录我的教育故事(共12篇)

记录我的教育故事 篇1

我是个极不显眼的人物,我的故事普通平凡。

放学铃声欢快地响了,我拾起书包,飞快奔出教室。老天爷的脸阴沉着,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落泪了。刚从车棚推出车子,我迫不及待地准备出校门。“小凡,等一下!”哦,原来是我的同桌。“我的试卷没发到,你的能借我复印一下吗?”她的眼睛里流露出请求,两颊急得红扑扑的,细密的汗珠挂在脸上,又顺着发丝流到了衣领处。“呃,这,这……”看看阴沉的天空,再看看她那着急的样子,我点了点头。卷子复印好了。我跨上自行车,飞速往家骑,刚爬上五楼,雨点儿便开始飞下来。

我是一只萤火虫,可是我也能用微弱的光去照亮别人。

数学考试又一次不及格,我的情绪跌到冰点以下。天灰蒙蒙的,下着小雨,银杏叶簌簌落了一地,地面上盈满了积水。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心情一如这阴沉的天。同伴突然发话了:“这次作文竞赛你获得了二等奖,那可是全国级别的呀!唉,我哪像你,我天生没有一点儿文学细胞。”那是四月份的全国作文大奖赛,现在有结果了,我得了二等奖。这不是我的价值吗?大猫小猫都是猫,大狗小狗都要叫。在上帝面前一切生命都是辉煌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何必为自己的人生弱项痛不欲生呢?

我是一颗小星星,虽不耀眼但同样有光辉。

早上起得匆忙,早餐只好在路上吃,热气腾腾的牛奶、外焦里嫩的面包,不一会儿就被我狼吞虎咽,一扫而光了。手里捏着牛奶纸盒和面包包装袋,看看一路都没有垃圾桶,只好继续向前骑,可是手里拿着这些东西也不好骑车,干脆扔在这儿吧?我环顾四周,虽然没有人,可总感觉好像有人在看我。前面的阿姨好像时不时回头看我,左边小轿车里的小学生似乎也咧开了那没有门牙的嘴,随时准备嘲笑我,你看那右边的老大爷总是与我并排走,是在监督我吗?环顾四周,无处投递,我将垃圾紧紧攥在手中,一直到了教室,才扔进了垃圾桶。

我是一只小小的蚂蚁,虽不起眼却努力做好自己,为让世界更美好尽自己的一份力。

我是一个普通人,我的故事也平淡无奇,我平平淡淡地生活学习,安安静静地成长在阳光里。

记录我的教育故事 篇2

课堂让我成就了自己

几乎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成长, 都是从打磨一节节的语文课开始的。每一次打磨, 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打磨, 都有一次改变。对于改变自己人生的课, 我总有一份情感、一丝牵挂。多少年来, 只要一想起, 那情景就依然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让你感觉是那样的亲切。从最初的战战兢兢, 到现在的从容不迫;从最初的被动上课, 到现在的主动体验, 我在公开课的课堂上, 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在课堂上, 我尽情地演绎着自己, 我尽情地享受着成长, 我尽情地释放着语文, 而语文也成就了我。

我上第一节公开课的年龄, 正好十八岁, 那时候我是名副其实的“孩子王”。接到通知要上课时, 我既兴奋又紧张。这是一节校内公开课, 准确地说, 是对新教师的考评课。我选择的课文是《富饶的西沙群岛》。一些具体的细节已经记不清了, 只记得是绘制了幻灯片———在玻璃片上涂上字画;录制了录音———用我的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读;还准备了一张全国地图。怎么上完的不知道, 似乎是上课的时候脑中一片空白, 什么也没有想。只记得那天听课的教师不少, 因为没有事先在教室里放椅子, 不少教师是站在过道上听的。课上得如何我不好评说, 只知道听课的老师一边听一边笑, 我明白那是善意的笑容。课后, 教导主任在油印的校报上这样评价:一个年轻的教师, 领着一群山里的孩子, 走进了西沙群岛, 孩子们是那样的享受, 教师是那样的有才气, 连走廊上都站满了听课的教师。

我知道他说得有点夸张, 可是这样的夸张对我却是莫大的鼓舞。要知道, 这样的评价对于当时的我来说, 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它用如此夸张的手法, 告诉我:做一名教师, 你行!这对我是多大的力量啊!后来我的那届同学陆陆续续地改行, 离开了教育, 而我一直坚守着, 不能不说与我的教导主任给我的鼓励有关。若干年后, 我的教导主任的女儿也当上了老师, 我去听她的课的时候, 遇到了已经退休的教导主任, 说起这件事时, 我曾开玩笑地问:那节课我真的那样有才气啊?

我的主任告诉我:年轻人有的是朝气!我瞬间明白了, 对于学长们来说, 眼里看到青年人的朝气, 就是看到了希望。

这份激励让我在1989年秋天收获了市级大赛的一等奖。那次比赛课我上的是郑振铎的《别了, 我爱的中国》。这次获奖, 我开始认识了自己, 我知道自己语文教学的优势在哪儿, 我知道自己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于是我确定了自己上课的风格:激情而睿智。

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学习学校的名师。我的学校有两位名师:模范教师彭惠娟老师的课上得严谨朴实, 细致周到, 声音甜美;教研组长周艾老师睿智洒脱, 不落俗套, 娓娓而谈。她们的不同风格让我受益匪浅。

因为这份追求, 我幸运地赶上了第二届省教坛新星的评比。

成为省教坛新星后, 我开始进行一些研究与尝试。

研究体验式作文教学, 《那一次我哭了》《照片中的故事》让学生开始信任我, 让教师开始信任我的教学;研究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渗透, 《面对别人的成功》《生命的意义》让我认识了学科整合教育的意义, 语文原来是那样大;研究尊重教育和美的课堂, 《触摸春天》《“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让我的课堂具有了更多个性化的精彩。

作为语文人, 我开始享受自己的课堂。

女儿三年级的时候, 用的是苏教版教材, 当我看到那篇美丽的诗《长城与运河》时, 就想着要在课堂上演绎, 让我的女儿感受我的语文课。我向女儿的老师借课, 和女儿的同学一起享受着教学的乐趣。

一次听了一位青年教师上《出塞》, 我既为边塞诗的人性美所感动, 也勾起了对《出塞》异构的想法。于是自己又上了一节展示课, 还在同年的电大本科学习中, 撰写了毕业论文《唐朝边塞诗中的人性美》。我知道, 作为语文人, 我在享受着文学带给我的思考与理性。

2012年, 我曾经带过的学生毕业了, 我虽然只带过他们一年———我是他们一年级的启蒙老师, 但孩子们仍然记得我。他们毕业的时候邀请我与他们一起照毕业照———虽然我已经不在那所学校了。我感谢孩子们对我的邀请, 可是我因为出差, 错过了这次合影。出差回来后, 我决定送他们一个特别的礼物———再给他们上一节课。那天, 我给孩子们带去了冯梦龙的小说《活见鬼》, 并且现场指导学生用小古文写作, 那节课充满情趣, 不仅是语文的情结, 还有师生的情感。我相信他们会永远记得这节课, 永远记得他们的第一篇用小古文写的习作。事后, 我曾经的徒弟徐哲庭用小古文写了一篇《与师说》, 重温了我们在一起工作、研究、思考的故事;朋友常波写了篇听后感《玩转小古文》, 事后吴福雷老师看了这篇文章, 知道了这个故事, 也写了篇《做教育的玩家》。大家的意愿都是一样的:语文人爱语文, 用心去“玩”, 用情去“悟”。

如果说课堂给了我什么的话, 那就是在这些课中, 它告诉了我, 语文是什么, 我的梦是什么。

思考让我学会了享受

享受思考!这是我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上课是一种实践, 而思考是一种升华。我本平庸, 但我唯一可以自豪的资本就是———思考。

如果说课堂让我感受到了语文传播者的力量、情趣, 那么这几年的思考和我养成的动笔习惯更让我在深层次理解了教育、认识了语文。正如于漪老师说的, 教师要能够“出口成章, 下笔成文”。我欣赏自己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大约是7年前吧, 我的朋友福雷告诉我, 说教育局开通了教师博客, 想给我申请一个博客。我说好啊, 说实话, 能够申请博客, 而且是在市教育局网站上, 这是足以让人引以为豪的。

那时候, 自己写得东西并不多, 也没有随想随记的习惯。其实自己原本也是这样的人, 性格有点散漫。所以发了几篇后, 电脑里就已经没有存文了, 可又不想让自己的博客草草结束。于是我就想, 不如动笔写一些吧。

那时我正在带一年级, 于是开始留心每天的工作, 把每天的教育记事写下来, 合成《一米阳光的故事》系列。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吧, 我尝到了写教育博客的甜头。

首先是我的博客吸引了很多家长, 博客成了我与家长互动的平台, 经常是我刚发了一篇故事, 就有家长留言, 给我鼓舞。同时, 也引起了我的教育同行的关注, 一时间, 我成了勤奋的代名词, 大家也给了我很多肯定与鼓励。而我自己在每天的记录中, 慢慢养成了思考的习惯, 思考也开始让我有所收益。于是写博客成了我的习惯, 我把它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七年多的时间, 我一下子写了300多篇教育博文, 约百余万字, 且都是原创。

从最初的虚荣, 到后来的励志, 再到现在的淡然。对于教育的思考, 对于教育的热爱, 已经让我超然自己, 思考已变成了我的一种幸福的享受。

岁月能够改变很多东西, 青涩的青春不在, 取而代之的是鬓色已改的成熟;懵懂的日子不再, 取而代之的是顶发稀少的恬淡。但唯一没有变的是曾经在我的生活中留下的这些故事。

记录新教育真实的故事 篇3

文如其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部作品都是作者的心灵自传。而《新教育的一年级》这套书,首先是作者童喜喜本人的生命传奇。童喜喜,一位富有灵性、充满爱心的作家,中国作协会员,80后作家,奥运火炬手,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童书育人。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童书恐怕是与教育最为紧密相关的一种。如何在可读性与思想性上并驾齐驱,是一部童书战胜时间,并且同时赢得大小读者的关键。童喜喜用她的作品证明了这一点。

2003年,童喜喜仅仅用了6天时间,就写出了她的第一部童书《嘭嘭嘭》。这部书的责任编辑,现任春风文艺出版社副总编单瑛琪在编辑手记中写道:“在读陈丹燕的《我的妈妈是精灵》时,我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动,可是心灵受到的震撼从来没有现在如此强烈和直接。”著名评论家安武林先生则干脆评论:“《嘭嘭嘭》是一本让人多多少少有点惊讶的书,因为这本书的优秀与作者的名不见经传很不协调……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讲,它的优秀都是当之无愧的……我很少能见到国内优秀的,甚至是能和这一本书相媲美的幻想小说。”

《嘭嘭嘭》一书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出版的第二年,就被“第五届沪、港、澳与新加坡四地中学生读书征文”活动列为推荐书目,成为70部推荐书籍中仅占约10%的当代文学著作之一。后来又获得了全国“三个一百”原创优秀作品奖、冰心图书奖等近十个国家级奖项。而常销12年的成绩,无数孩子、父母、教师等大小读者的读后感言,更为这本书做出了品质的注解。

与此同时,作者还用行动讲述了另一个故事:童喜喜把《嘭嘭嘭》一书的所有稿费,捐赠给30位失学的乡村女孩,帮助她们重新回到了学校。

2009年,童喜喜用长达5年的时间,经过20多次写作与修改后,完成了另一部重要作品《影之翼》。

《影之翼》是中国第一部反思南京大屠杀的童书。这场大屠杀是二战中世界三大惨案之一,也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题材。对于儿童文学来说,战争是比较棘手的题材,这是由于对儿童必须回避血腥,否则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因此,描述战争、介绍史实是容易的,反思战争、还原历史是艰难的,向儿童反思战争、与历史共鸣但又不会造成心灵阴影更加艰难,让儿童学会反思战争,拥有一种博大的辩证历史观、人生观,则是难上加难。

但是,童喜喜完成了这个艰难的挑战。

《影之翼》好读、耐读,以独特的想象力在同类题材的深度上进行了开拓,超越了战争的黑暗底色,用寓意深刻的故事与哲理,显露出人性的光芒。这部书以其深刻的历史感、哲学性和优美幽默的文字,得到一致好评,成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之一,并入围“《当代》长篇小说年度奖”,而且是唯一入围的童书。

正是在写作《影之翼》期间,童喜喜查阅历史资料时,被日本重视教育的种种行为所震撼。写完《影之翼》之后,她恰好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一次新教育会议,被新教育人的理想情怀、专业精神深深打动。于是,她不仅将《影之翼》的首印稿费全部捐赠给新教育,而且从此担任了新教育义工,直到今天。

身体力行担任新教育义工后,童喜喜继续担任公益项目负责人,在50多个城市进行了300多场演讲,走进了200多所新教育实验学校,并在其中两所学校驻扎了近一年。她一直捐赠稿费,资助、实施“种子教师计划”“萤火虫亲子共读”“口头作文”等公益项目,与许多新教育一线教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她搜集了全国各地无数新教育师生生活中的真实故事。2011年起,她还自掏腰包,组建了新教育萤火虫义工团队,成立了新教育新父母研究所,聘任专职人员,带领全国义工,致力于新教育的研究与推广。她以惊人的悟性,对阅读、写作等教育问题,从理论解读与实践操作两个层面进行探索,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教育文章,还出版了《喜阅读出好孩子——中国孩子的阅读问题》等教育专著。

《新教育的一年级》系列套书,是童喜喜担任5年新教育义工、在又一个为期5年的沉淀之后,捧出的心血之作。

7岁左右是孩子成长的三大关键期之一。这套《新教育的一年级》是童喜喜针对这个关键时期,为孩子们量身打造的入学指南。这套书按照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之一的“每月一事”操作模式,将12个月份分为12本,讲述了新教育小学一年(2)班学生牛妞、安熊等孩子和花儿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

和所有的优秀童书一样,《新教育的一年级》有着鲜明的儿童本位。不论是学校生活的紧张丰富,还是家庭生活的细腻温馨;不论是孩子们之间的交往趣事,还是父母与教师们在教育上的种种心态、方法和技巧,都真实生动,充满童心童趣,能够让小读者们一下子就充分进入。

与其他优秀童书不一样的是,《新教育的一年级》依托于新教育丰富独特的课程体系和童喜喜对新教育深入浅出的解读,首创了“童书即课程”的方法,以时间为序,用数个故事形成一个又一个课程,针对孩子、父母、教师最感兴趣或最为困扰的问题,以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准确有效的解答,寓教于乐地实现了新教育倡导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宗旨。

而且,《新教育的一年级》还首创“书中有书”“故事套故事”的形式,精选众多新教育学校在教学中大量使用过的经典图画书,把这些经典文本巧妙融入孩子的现实生活,给经典文本增添鲜活气息,让现实生活更加耐人寻味。童喜喜还在故事中创作了大量儿歌、童诗,让这些短篇小说的形式更加活泼、内涵更加丰富。

因为《新教育的一年级》在文学和教育两者的高品质结合中,创造出如此鲜明的特色,以至于许多学校把这套书选定为辅助教材,许多一线教师更是迫不及待地把它作为教学的助手,比如西安市西一路小学的胡盈老师就曾经讲述了她带领学生和学生父母如何共读《新教育的一年级》,把“黑色一年级”变成“金色一年级”的感人故事。的确,利用这套书组织亲子共读、师生共读,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孩子以此为桥梁了解更多书籍,更能够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完成道德、品格、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

nlc202309011254

但我最想强调的是:《新教育的一年级》中的144个美好的故事,都是真实的故事。

这些事,统统都在新教育实验中真实发生过。它们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一种触手可及的温暖现实。因此,《新教育的一年级》不仅是一个传奇作者写的童书,更是一群新教育人用行动书写的生命传奇。我衷心希望这些真实的故事,能够让更多国人懂得正确的教育理念,相信教育的力量,共同推动中国教育的创新!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在这套书的推荐语中写道:“它是‘一年级新孩子的入学必读书;一年级新父母的亲子家教书;一年级新教师的课程指导书;十四年新教育的真实故事书’。”

与捐赠《嘭嘭嘭》《影之翼》等书的稿费一样,童喜喜把《新教育的一年级》稿费的50%捐赠给了新教育基金会,并且启动了“新孩子乡村阅读公益行”活动,在一年内为100所乡村小学进行100场免费阅读讲座,并由新教育萤火虫义工团队持续3年跟踪服务,希望真切推动乡村阅读。到现在,童喜喜已经走进了其中的52所乡村学校,开展了52场父母阅读讲座和48场教师座谈交流会。

被童喜喜的精神感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也向新教育基金会捐赠出《新教育的一年级》50%的利润,而且为童喜喜支付公益行的费用,并向每一所乡村学校捐赠10万元码洋童书,总码洋达1000万元。

童喜喜曾经说,她完成《新教育的一年级》系列童书的写作,“最大动力就是为了赚到更多稿费,多聘请人,多资助活动,把推动阅读这件事做得更好”。

作为一名阅读推广人,我非常感谢作者童喜喜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他们强强联手,为中国读者奉献出这样优秀的一套原创儿童文学作品。我深信,只有在这样的不断书写的原创作品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得到传承与发扬。

作为新教育实验的一名发起人,我要特别感谢童喜喜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张秋林社长,他们完美合作,推出了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新教育、走进新教育,也为新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资源、新的力量。

今年年初,这套《新教育的一年级》与童喜喜的另外一部著作《喜阅读出好孩子》双双入选《中国教育报》评选的2014年中国教师喜爱的100本书。一位作家有两部作品入选,非常不容易。

我相信,《新教育的一年级》是一个新的开始;我相信,接下去的日子里,新教育人还将创造新的教育传奇,童喜喜还将书写新的童书传奇,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还将造就新的出版传奇,而这一切,将导致无数孩子、父母、教师缔造自己的生命传奇!我期待,童喜喜能够继续记录新教育的真实故事,让更多的人见证新教育的传奇!

(责任编辑:黄常棋)

记录我的教育故事 篇4

因为我自己是一个慷慨大方,热情善良,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委屈别人的人,因为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像自己当年那样过物质贫乏的日子,基于这两点,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鼓励他与小伙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零食,以期培养他热情善良慷慨大方的品格,不穷养儿子的想法决定我养儿的方式,家里的玩具与零食从来不缺。

儿子好客,来我家玩的孩子络绎不绝,小伙伴来了,儿子便会倾其所有,刚买回的旺仔牛奶,一人一瓶,不一会便没了,在大家的尽情玩弄中,玩具也常常缺胳膊少腿,甚至不翼而飞,面对如此状况,我常常哑巴吃黄连,但儿子很淡定,从来不会因为少了玩具或没了吃的而伤感,因为他总会不停地央求我再去补充,对于这种情况,我很困惑,我的初衷是希望儿子成长快乐,拥有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养成大方热情,心胸开阔的品质。

然而,面对儿子不珍惜玩具,不知柴米贵的态度,我真的束手无策,“玩具不给小朋友玩”,我说不出口,“爱惜玩具”,我可以说,但那么多小朋友,思想不一样,弄坏玩具或顺手牵羊的事,儿子管不了,而不把自己的牛奶分给小伙伴,我始终说不出口,因为只要我的朋友来,我也是倾其所有来款待,儿子早就耳濡目染了,于是在这方面,我一直都由儿子自己安排了。

接着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彻底傻了,那次,儿子吵着要我买下他的小伙伴强强的新买的玩具枪,我不明白,儿子从不缺玩具枪,质量比这个也好,为什么会看上强强的枪呢?我有一百个理由劝阻他别买

这个玩具,可依然敌不过他的软磨硬泡,结果还是将强强的枪买下来了。我原以为强强是不喜欢玩枪,是儿子看上了他的枪,可我发现,强强来我家的次数更多了,每次都是来玩那支枪,看来事情不是我想的那样,经过与儿子的多次交流,才得知,是强强的母亲不满他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下这支枪,并勒令他推掉。儿子同情强强,抓住自己妈妈的软肋,想出了这样的一个计策来帮助朋友。叫我说什么好,儿子是善良的,重朋友情义是好事,但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事情,肯定不妥。事后,我对他进行了教育,肯定了他善良的的一面,也否定了他处事的方式。儿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上初中的时候,因为我家离学校近,经常有同学成群结队地出入我家,我给儿子准备的水果,副食品常常被他们“抢劫一空”,对这些离家的孩子,我多了一份理解和怜爱,对他们这种行为,我没有表示过什么态度,儿子也乐在其中。

儿子上高中了,住在学校,我为他准备的日常用品齐备充足,然而令我吃惊的是,洗衣液,沐浴露,卫生纸等,总是很快就用完了,我们去探望他时,总是看到有同学向他借饭卡,热水卡,零食也是供不应求。我有点招架不住了,我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怎么能供给那么多孩子的需求呢?接下来发生的事真的让我哭笑不得,我儿子正在吃饭,一个同学跑过来,抢走儿子的碗筷,猛地吃起儿子的饭来,我和儿子面面相觑,却相对无言。我傻了,儿子的好脾气,儿子的无私,儿子的善良引来的竟是这样的同伴。我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解决问题,只好每次送饭时,煮一锅饭,多做几个菜,请寝室同学一起就餐。

我的教育故事 篇5

在一个40人的班级里,想让人人都百分之百的遵守纪律那是不现实的,尤其对象还是只有五六岁的学前班小朋友,在他们的眼中大概对“遵守纪律”还模模糊糊的吧。

我们班里有这样一个小男生小毅(化名),五岁半,圆脸小个,皮肤黝黑,一双小眼,却总是努力睁得很大,放出他认为强悍的光芒。他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与同学追逐打闹和玩弄各种五花八门的小玩具,是一个十分淘气,不怎么知道礼数的孩子,所以,我总是能从学生的告状中听到他的名字。

有一次,他在课堂上抢了同学的学习用具,我当众批评了他,下课之后他就跟同学说我是“神经病老师”。想当然尔,马上就有学生来告状了,我当时就在想,这么小的学生去哪里学来的这些不文明的话?小毅平时就是一个问题学生,打架、撒谎、破坏学校公物、不遵守纪律是家常便饭。说句心里话,这样的学生真的很难讨人喜欢。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对待这样的学生,更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去面对,用宽容的眼光看待他们。于是,上课铃响后,我故作生气地站在教室门口,每个学生都回到座位了,只有小毅迟迟不肯进教室。后来他知道自己躲不过了,低着头走到我跟前说“老师,我没有说你是神经病”。我一听就笑了,心里想着这个孩子怎么那么单纯可爱,我都还没问他就不打自招了。我把小毅叫到了办公室,耐心对他说:老师是因为关心他,才会批评他,不希望他再继续做错事,骂老师就更加不对了,要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小毅听完我的话跟我道歉,保证不会再有下次了,我很高兴。

但是没想到,小毅没让我高兴几天,又有小朋友来告状了。这次,我刚走进教室,就有五六个学生嚷着看见小毅偷拿了班主任放在讲台上的磁铁,收到抽屉里面了。我走近小毅,学生们嚷得更厉害了,不停叫我翻查小毅的抽屉。我看了看小毅的抽屉,再看了看他,他脸上那无法掩饰的心虚与紧张让我明白他真的偷了。旁边的学生一直在喊翻抽屉,小毅就一直弱弱地说我没偷。虽然我知道小毅偷了东西很不对,但是他那时的表情真的让我觉得很心疼。经过上次的事,我明白,小毅是一个自尊心十分强的孩子,如果我这次戳破了他的谎言,那么他会很受伤,以后在班里面也会很难抬起头了。于是我让班里的孩子们安静等待任课老师来上课,把小毅又一次叫去了办公室。像所有做错事的孩子一样,小毅低着头站在我的办公桌旁。我问他:你有没有偷老师的磁铁啊?他不停地说没有。我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以他的性格是不会承认的。于是,我对他说:你没有偷就好了,不然一会老师发现她的磁铁不见了就会报警找警察,警察叔叔一来就会把小偷抓走关起来,那么小偷的爸爸妈妈就会很伤心了,你明白了吗?小毅点点头说明白了,我就让他回去上课了。中午放学的时候,我发现那个不见的磁铁已经放回讲台了,心想这个方法还真有效啊!小毅知错改错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了解到,小毅的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平时是跟着奶奶、叔叔和姑姑一起过的。叔叔和姑姑工作都很忙,奶奶年老又没什么文化,对小毅的教育上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我心里就有底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与其他任课老师对他的关注更多了,小毅也没有辜负我们的关心,一点一点的慢慢进步,我们都为他感到高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所以,老师若能给学生改过的机会,耐心的去引导,会更快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现在的学生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不见得老师说什么他就接受什么,你必须说得在理还得注意方法他们才会听,一味的批评学生未必能使学生改错,反而增加了他们的逆反心理。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我要培养学生善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地感动,以自觉的行动学习新知,养成良好的品德。

我的教育故事 篇6

——给学生创设一个赏识的环境

自从从事教师这一行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转眼来博阳两年半的时间,有付出,有收获,有成长。

回顾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既忙碌,又充实。在这一学期里,我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认真地批改作业、讲评作业,督促学生及时更正错题,做好课后答疑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现在,我对这个学期的工作做以下总结,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

一、教学方面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是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能在教学当中直接起到唤醒和激励作用的是赏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应时刻赏识学生的进步。本学期我们班游昕、李永健、莫能迪等学生,在赏识的作用下,他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就让我更加深信赏识教育的魅力。那么,如何进行赏识教育呢?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和感悟,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从课堂中入手,为学生创设被赏识的环境。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教师应该从课堂入手,为学生创设一个被赏识的氛围,让他们在受到赏识的同时,树立起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很注重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即使学生说得结结巴巴,我都给予肯定的赞扬,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如在教学《麻雀》过程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进行颂读比赛的环节,让学生朗读相关段落,自我表现出“最可怜的小麻雀”和“最勇敢的老麻雀”,这样一来,同学们感到新奇,都跃跃欲试,那只孤独无助的小麻雀可怜兮兮的样子以及那只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英雄人物”在紧张的比赛中逐渐为同学们所熟悉、牢记,同时节省了背诵的时间。在这表现自我的舞台中,同学们不但提高了自身的朗读水平,而且在无形之中增强了自信心。

(二)优化课堂教学,在赏识中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

新课标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结合四1和四4 两个班学生的特点,我在课堂上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如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活跃起来。在教学活动中,我与学生是平等的,这样会使学生没有那么紧张,对于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畅所欲言。例如在《掩耳盗铃》、《守株待兔》、《新型玻璃》、《快乐王子》等多篇课文的教学中进行课本剧表演,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三)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让学生在赏识中完善自我。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一双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强化学生的优点,弱化学生的缺点。每个班都有一些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意识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在教学上,我以引导为主,促使学生探索,在赏识中自主解决问题。一是我安排好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结对子,负责督促、检查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抽更多的时间进行辅导;二是注意对他们的教育方法。采取鼓励与表扬相结合的方式。“激励胜于表扬,表扬胜于批评。”在日常工作中,在作文评语中,我总是告诉学生:“你是最棒的!”“你很聪明!”“老师相信你能做好。”“加油!老师为你们喝彩。”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优点,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一旦发现他们有一点点进步,就给予表扬,甚至进行物质奖励。经过共同的努力,后半学期以来,游昕、李永健、莫能迪、袁桂芳、葛伟涛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进步也很大。

二、班级管理方面

作为班主任,除了要上好每一节课,还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级。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足交汇的桥梁,班主任老师如果学会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接手四4班已经一年多了,我深深地感受到赏识教育的魅力。我将要把赏识教育进行到底。因为我深刻的知道一种教育没有获得预期的成功,是我坚持的时间不够长。下面具体谈谈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采用赏识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采用赏识教育激励学生

我们班易中伟是这个学期才转到这个班,他成绩中上,但是行为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小动作特别多,定性不够,特别是集队时喜欢跟人聊天打闹,为此我经常点名批评他。平时他父母上班忙,一般都是爷爷来接他。有一次他妈妈来接他,我跟她妈妈沟通了很久,他妈妈说,孩子回去跟她说 “张老师都没有表扬过我!”我一震,这一句突如其来的无忌童言让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回到家后,易中伟的话一直在我耳边萦绕。想起来,平时我总觉得他调皮,的确很少表扬他。其实他还是挺在乎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他比其他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从那以后,在课堂上,只要看到他认真听讲或回答了一个问题我就马上进行表扬;对于他担任清洁区小组长的工作认真负责,我特意写了一张表扬信给他,他非常开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早读课的改变,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早读课他几乎都是不发出声音的,自从表扬他几次以后早读课上我听到了他朗读的声音。对此,我及时表扬他,还给他颁发了一张“早读声音洪亮”的表扬信,从那以后他早读课更是卖力读书,上课回答问题也自信了很多。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每一个孩子都同样需要老师的关注与赞赏,他们渴望被关注,在他们身上同样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二)采用赏识教育激发班干的工作热情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坚、班集体建设的核心、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激发这部分同学的工作热情,注意培养并发挥其作用,是树立良好班风的关键。新班委产生后,我便定期召开班干会,鼓励他们:你们是班中最为优秀的同学,所以一定能起好带头作用。对班干做得好的地方进行表扬;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不是严厉批评,而是从正面指导其应该怎样做,使班干的工作能力逐渐提高,并保持对工作的积极、热情。

(三)采用赏识教育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每周班会课时,我都对那些做了好事、为班争得荣誉的同学进行表扬.这样做能给学生一种感觉:班里的好人好事真多,优秀的同学真多,我也应该为集体争光。从而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和信心,增强集体凝聚力。另外,我非常注意在集体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如本学期的校运会,我在赛前便鼓励学生们,我们相对于其他班级存在着种种优势,使全班对这次校运会充满信心。果然,比赛时,运动员们非常卖力,没参赛的同学也积极写稿为本班运动员加油打气,“拉拉队”更是喊破了喉咙,终于我们班团体总分夺得全年级第一名。我为这次获胜特意举行了庆祝活动,评选“最佳运动员”、“最佳拉拉队员”,并颁发奖品,表扬他们为集体荣誉而战的精神。

守望教育的本真——我的教育故事 篇7

自从踏上三尺讲台, 我就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教育的本真呢?

是让孩子们考上理想的大学吗?显然不仅仅是。

是教会孩子们文化知识吗?显然不仅仅是。

是传道授业解惑吗?韩愈说是。

我想, 依然还不仅仅是。

那, 教育的本真是什么呢?

有人问我任教的学生:“为什么叫陈校长为‘秋兰姐’?”他们很严肃地反问:“你以为‘秋兰姐’是浪得虚名吗?”

原来, 在学生们的心中, 我是他们的“姐”, 是亲人!

这一声“姐”, 道出学生对我教学的充分肯定, 只因为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如同玫瑰花蕾绽放有早晚之别一样, 孩子的成长也有快慢之分。我认为在学习中表现欠佳的所谓“差生”, 只要善于引导, 他们和优秀生一样都存在巨大的学习潜质。所以, 我相信每一个学生, 努力用爱心、耐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我的鼓励与陪伴中, 我任教的每一届学生都能在学业上实现大幅度的自我提升。

这一声“姐”, 道出了学生对我的教育满满的信任, 只因为作为一名政治教师, 我把“使学生正直和聪慧”作为我努力追求的目标。所谓聪慧, 即有知识、有智慧、有能力;所谓正直, 是指有德行、有正气、有正义。相较于聪慧, 我认为正直对一个人的人生更为重要。所以, 走上讲坛后, 我一直不遗余力地挖掘教学中的育人因素, 努力为学生成为一个正直之人点燃指引的明灯。我教过的很多学生, 他们或许已经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政治知识, 但依然记得上课时的激情与快乐, 依然记得在我的课堂里学会的“梨本无主, 我心有主”的价值坚守, 记得“态度决定高度”的人生格言。

正因为如此, 学生喜欢叫我“秋兰姐”!在我看来, 这一声“秋兰姐”是学生与我心灵相通的最美语言, 是最让我的心灵震撼而难忘的歌谣!我的办公桌上, 摆放着学生送给我的一张奖状, 奖状上写着“送你一朵小红花, 奖给世界上最好的老师”。虽然我远没达到, 但我愿意一辈子为之努力!

教育的本真, 首先是无私热爱每一个生命, 用博大的爱去包容、去尊重、去呵护每一个生命个体。

“秋兰妈”——教育的视线要望向未来

2001年, 工作未满4年的我兼任学校教导处副主任;2004年, 28岁的我任学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2009年, 我成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最年轻的女校长。当我的教育职责从管理一个班扩展到管理一所学校, 当我的教育工作从影响几十个学生到影响几千名学生时, 一个前所未见的宽广领域, 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出现在我的面前:教育的使命是什么?

记得在2014年, 在高考进入冲刺阶段, 高三年级的靖文同学被查出身患重病。她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躺卧病床时, 也从未放弃过对学习的渴望, 期待着能继续和伙伴们肩并肩为青春的梦想挥洒汗水, 和大家一起参加高考。

我抓住这个节点, 用“爱的汇聚”“爱的传递”和“爱的升华”三大环节的活动把爱的阳光洒满校园。“爱的汇聚”和“爱的传递”活动, 使得教师、同学、家长, 甚至是亲戚朋友, 都用行动做出选择:当他人遇到困难时, 我行动, 我帮忙!行动的背后传递的是爱与关怀。曾以出色表现获得高度赞誉的经典美文诵读队员们捐出学校奖励给他们的全部奖金;初中部赖老师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朋友捐出2000元;高中部何老师的儿子捐出自己500元压岁钱;在四中实习的林老师、学生家长, 甚至家长的亲戚朋友, 也加入支持、帮助靖文同学的行动中来。有两位老人——两位与四中完全没有关系的退休老人, 从朋友口中得知靖文的情况后, 特意来到学校捐出善款!“爱的升华”活动则让同学们把对靖文的爱与关怀, 转化为一种成长与前进的动力: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并尽力过好每一天, 让每一天都因为我的努力而美丽, 因为我的努力而灿烂!

当时, 整个校园荡漾着爱的春风, 孕蓄着爱的暖意, 这里成了一个“爱”的教育生态场。

原来, 无声润物, 是教育管理的最高境界!

那, 什么才是好的教育呢?

“教学生三年, 为学生想三十年!”一位长者如是说。

我顿悟!好的教育就是宽大、温暖, 并能够将其力量绵延终生的教育。

所以, 我积极为学生开设连接社会的人生发展课程。如以认识自我、规划人生为目的的生涯规划课程, 以传承文化、欣赏感悟为目的陶艺课、版画课、京剧课等, 以强大内心、调节自我为目的的团队心理拓展课程, 以责任、创业为目的的理财课程, 以反思自我、展望未来为主题的快乐暑假课程, 等等。

为此, 我还设立了广东省首个校内“特色教育处”, 围绕“一生一兴趣, 一生一特长”的目标, 努力帮助学生寻找自信的基点, 全面发展。

此外, 在研究校史和现实中, 我和师生们找寻到大家共同信守的12个价值关键词:崇礼、尚美、乐学、健体、守纪、惜时、诚信、感恩、自信、坚毅、责任、创新, 每月围绕1个主题开展价值观教育活动, 期待着在学校学习的三年, 价值主题的教育活动会浸润、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言行。

“秋兰是我妈, 我爱我妈!”

当我第一次听到学生们这样的呼喊时, 我感到莫大的欣慰。从“秋兰姐”到“秋兰妈”, 变化的不仅是年龄,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追求:既立足当下, 更要着眼未来。

是的, 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 我深刻感受到了教育对人的生命成长的价值, 深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应该是为了甄选和鉴别, 而应该是为培养幸福而完整的人服务, 要赋予儿童幸福的力量;于受教育者而言, 学校教育的本意是使生命实现最优发展, 使生存获得最佳状态!为未来成就幸福人生奠定品行基础、身心基础、能力基础、学业基础!是为了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一撇一捺写就的完整的“人”—一个大写的、独特的“人”!那厚重的一撇应该连接着当下, 蕴涵着丰盈的智慧;那凝重的一捺应该寄望未来, 承载着高尚的情操。

因此, 我认为, 教育的视线应立足当下, 展望未来, 教育的使命在于为学生的未来幸福人生奠基。

“秋兰同学”——永远在教育之路上

自2009年成为校长以来, 我先后带领学校经历了合并薄弱校、搬迁校区、增加新校区的挑战, 带领学校成功实现了由省一级学校到示范性高中的跨越。初任校长, 年轻的我倍感责任与压力。在角色转变中, 面对纷繁复杂的学校管理, 对“做怎样的教育”“怎样才能做更好的教育”, 我感觉迷茫, 缺乏信心。而打破这一局面, 则是在我成为了广州市优秀校长培训班的一员之后。

四年的学习与培训, 帮助我开拓了视野、开启了智慧, 提升了对教育的理解与感悟, 催生出了自己不太成熟的教育思想, 进一步明晰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我更进一步明白了教育是需要“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的事业。仰望星空, 就是要有远大的梦想—回归教育的本真;有广阔的胸襟—包容多元的世界;有坚定的信念—不忘初心, 坚定不移。脚踏实地, 就是要严格遵循教育规律, 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 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用心过好每一天, 勇敢面对每一次挑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努力, 让现实走向理想, 让现实闪耀理想的光辉。

但是, 理想与现实又是有巨大差距的, 如何在教育理想与现实、学校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之间努力, 做更优质的教育, 需要我更进一步思考与学习。

教育是什么?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从“教学做合一”出发, 倡导教师与学生共学、共事、共修养, 他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最好的教育, 即学校的存在本义是“学习共同体”。校长作为一个学校的灵魂, 其思想观念、角色行为影响着一所学校。因此, 在将学校打造成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 校长发挥作用和实现角色转换是至关重要的。校长作为学习共同体——学校的领导者, 首要任务是发展出一种激励学习的“场”, 必须是教师的教师, 是学习共同体中的首席学习官。

因此, 努力成为学校的首席学霸, 成了我的追求之一。我注重学习, 把学习放在职业生命的首位, 业余时间除广泛阅读外, 还努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2011年到美国范德堡大学皮博迪教育学院校长培训中心参加教育领导力学习;2013年被确定为广东省新一批首批“百千万中学名校长”培养对象, 到英国阿伯丁大学参加卓越课程学习;2014年7月成为广州市首位成功考取教育领导与管理博士的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校长。

成为校长的7年时间里, 我在教育实践中感悟, 在教育学习中提升。我是教师, 也是一位不断求知、不断学习的“秋兰同学”。

我的教育故事 篇8

【关键词】 教育 教学 故事

【中图分类号】 G63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3-115-01

时间简直就是一瞬,还记得自己做学生的时候,一晃从事教学马上就满7年了。担任班主任工作还不足3年。不过,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短暂的班主任工作,酸甜苦辣尝了不少,但可爱的学生还是带给了我无限的快乐。我真的非常感谢他们,是他们的快乐与真挚、欣赏与好奇、成长与进步,让我体验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魅力和工作的快乐,也使我在教师这个岗位上迅速成长。

回忆过去的七年,作为教师的我总是觉得自己的付出还很微不足道。我的成绩不够优秀,所以我默默无闻;我和学生的故事不够感人,所以我不会声泪涕下;我的能力还不足以使每一堂课精彩,所以我没有给学生留下一生难忘的背影……但是,我能够记录发生在我身边的每一个让我成长、让我忧愁的短小故事。这故事令我反思,促我成长。

故事一:“老师,小豪下课老拿粉笔打我”、“老师,小杰把我的书包藏起来了”……一听到这两个名字,我的头都要大了,他们不是那种不学无术的小混混,也不是那种爱惹是生非的调皮蛋,可每天又有吵不完的琐碎事非。他们两个就像一双筷子,每天形影不离,又经常磕磕碰碰,总给大家带来麻烦。就给大家带来麻烦?他们还有其它优点?还是作为班主任的我还没有真正地了解他们?

我便与他们的家长开始进行交流,与家长们的交流笔者没有给他们贴标签,也没有说任何带有告状性的话语,只是闲聊而已。这闲聊让我震惊,令我醒悟。我的班级管理太过于草率了,给他们两个贴上一个“烦人精”的标签太不值得了。

教育教学的实践也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对于学生我们千万不要去急着贴标签,学生之间的差异完全可以是一种化学原料,有时可以将其利用起来,实现学生行为的诸多“化学反应”。对于我们所感到不顺眼甚至有些就是感到“厌恶”的学生,我们换一种眼光去看待他们,恐怕就完全能够看到这些学生的许许多多的“优点”的。如果我们能够戴上特制的彩色镜去看待我们的学生,将会从他们的身上看到十分鲜艳的光彩来。青少年学生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本身就不是奇怪的事情,就像他们身体生长当中必然会出现一些生长痛一样。因此,我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努力挖掘便发现小豪的字非常工整、漂亮,很适合板书;黄俊杰很诚实,做错事勇于承认,而且做事很认真,针对此特点,我不断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于是我充分利用起他们的特长,让他们为集体发出属于他们自身能量的光和热。班级的板报内容需要更新时,我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宣布,小豪负责板报的书写,小杰负责文字资料的收集。学生很诧异,我却暗笑,你们等着瞧吧,他们一定会给你们惊喜的。果然这期板报在全校板报评比中我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班会课上,同学们也为他们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从那以后,我很少听到学生因为琐碎事情来我这告他们的状,尽管有时他们还会犯一些小错误,但他们学会了处事方法,我也因此而敢于正视并矫正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疏忽和急躁。

故事二:小军是我见过的最为沉默寡言、字迹模糊不清的少数孩子之一。从我见他的第一眼我就能感觉到他也很想与大家交流,却缺少沟通的技巧和自信,总是置自己于孤单的境遇中。于是,我及时与其家长沟通,原来,他一直跟着妈妈生活,爸爸长期跑车见面机会太少,妈妈也忙于工作,在他特别需要关心和学习与人沟通的时侯,缺少恰当的方法引导,家长也忽略细节,把他转学再转学,失去了很多与人沟通的机会。

原来,一些学生的特殊现象有着很大的可能性及深层次的原因,对于我们教师必须全面获取影响学生的相关信息,认真而又科学地进行分析,力求尽快而又完美地对症下药。对我所提及的小军同学,我们应当看到的是当今社会一般学生家庭的父母的发家致富与孩子的家庭教育可以说是相当严重的两难性的问题,发财与育子是很难两全的,家家、人人都有一本比较甚至相当难念的经。

针对小军同学的情况,我感到十分的有必要对其进行一定意义上的心理疏导。要真正实现对其有效的心理疏导。

首要的做法是与其它学科课程老师一起共同形成降低对其学习要求的计划,在这样的前提下小军同学便每次都能够比较顺利而又轻松地达到老师为他设定的目标,降低学习的要求和标准仅是一种提高其学习信心的手段。

其次,慢慢地提高要求则是促其获得发展的后续要求,让小军同学慢慢提高的主要途径是为其创造更多的机会,使他能够比较顺利而又舒畅地融入到学生中间,让其渐渐地增强和学生交流的勇气。

这样之后,小军和同学们交流的机会多了,融于学生获取的快乐也渐渐多了起来,得到大家的关心和认可的场景促使该生感到:如果我能够珍惜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努力搞好自己的学习,自己能够因此而快乐,也完全可以给自己的父母亲带来快乐,说不定还完全能够去换取父母亲更多的欢心甚至就是我所迫切需要得到的关怀。

后来我发现:小军同学不但能与学生交流,更多地能与自己的母亲交流,尤其还经常与自己的父亲去电话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畅谈自己的人生理想。现在的他变了,变得与同学可以大声地说笑,那爽朗的笑声时而回荡在我的耳边,见到这样的他,我无比的欣慰。

我的教育故事 篇9

学校:盖州市暖泉学校

姓名:王倩

我的教育故事

有人说得好:如今我们身上的全部长处都是以前老师曾经夸奖过的地方,我们身上的大部分缺点也是当年老师曾经批评过的地方,我们至今还没有涉足的领域,也是当年我们初次涉猎,遭遇失败被他人抱怨或者嘲笑的地方。所以一个老师,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要能够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要学会赏识孩子。在评价孩子过程中,要能保持一种鼓励性的倾向,使孩子时刻感到自信;当孩子犯错时,能给孩子一个台阶下;当孩子取得成绩时;不要忘了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当孩子有疑难时,做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做孩子最好的欣赏者。

在实际工作中,对优秀学生的欣赏,几乎每个老师都能做到,但对差生的欣赏,就微乎其微了。作为班主任,要对所有学生实施有效教育,尤其是要关注差生。这些学生身上毛病多,难得找到可以欣赏的地方。但一个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从内心深处欣赏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平心静气地加以正确引导,唤起他们对老师教育的认同,从而乐于接受教育。

我班有个学生叫许会超。在学校很有名气,学习成绩差,个人卫生差,爱打架,爱说谎,家长不讲理,刚知道他要到我班,我是既烦恼又担心,不知道会出怎样的状况。果然,没出三天,所有的情况接踵而来:上课影响老师讲课,扰乱他人学习;下课胡乱打闹,和本班同学、外班同学打架,每天都有同学到办公室告状,我总有解决不完的问题。对于他我批评过,教育过,找过家长,所有能做的几乎都做了,效果微乎其微,没办法我只能在课间看着他,尽量不让他离开自己的眼皮,可这样给我繁忙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对于这个孩子我可以说是“恨之入骨”,认为这是个没有自尊心、没有上进心无可救药的学生。后来有件事让我改变了看法。那又是一次他打架后被我叫到办公室进行批评,班长告诉我班里的墩布坏了,让她去总务处换他找不到人换不来。这是朱老师看到张唐豪站在那就说让他去,当时我还不放心,怕他出去乱跑撞到人或再打人,朱老师对他说:“朱老师相信你能做好,不要让老师失望。”结果张唐豪和班长一起走了将墩布换好后又回到办公室,为此朱老师和我都表扬了他。当我看到他有些害羞的表情时我心里一动: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认可、被别人赞扬,尤其是老师同学眼中的差生更渴望等到表扬,或许这可以帮助他进步的突破口。于是,我尽可能的给他创造机会:去找温主任领东西、去大队部送材料,或者班里某个小组卫生做的不彻底让他帮忙等,每次做完我都同着全班同学表扬他让他明白能为班里做好事同学老师都喜欢他,平时尽可能多和他聊天,了解他的想法,有针对性的做工作。同时多次找到他的家长,将他在学校的表现反应给家长,并要求家长配合我的工作加强对孩子进行教育。慢慢的我发现他和班里同学的关系改善了,即使和同学发生矛盾也不再挥拳头,而是找到老师让老师解决,对于他的转变我都及时给与肯定和表扬。现在和其他同学相比,张唐豪身上还有很多的缺点,但是他的转变也是明显的,相信经过老师同学的 努力这个孩子会有更大的进步。

我的教育故事 篇10

回顾我三年的教育生涯,我看到的是深深浅浅的脚印,大脚印是我的,小脚印是孩子们的,脚印里隐藏着故事,诉说着真情,蕴含着心灵的慰藉,更记录着孩子们与我一齐跌跌撞撞却又踏踏实实蓬勃成长的点点滴滴。

第一次认认真真扫描了班上五十八张童稚无邪的面孔后,我心底里在说:“孩子们如此可爱,他们一切的调皮捣蛋都能够被原谅了!”孩子们似乎听见了我内心的声音,竟用各种办法挑战我的承诺,有孩子几次作呕装病,歇斯底里吵着要妈妈;有孩子满腹委屈地对着电话那头的爸爸说:“爸爸,你说过养我到二十岁的,为什么此刻就要我读书”有孩子对着外面的雨丝语出惊人:“教师,外面下的雨是妈妈想我留的眼泪,你让我回家吧!”女孩子们叽叽喳喳曾聚在一齐密谋找校长要退学,男孩子调皮打闹竟导致受伤,性子冲的孩子爱出手打人,性子倔的像犟牛似的孩子吵着要公平······整个班的孩子个个聪明伶俐、古灵精怪,却又个个是不好惹的孙悟空。此时,回忆起这些逝去的岁月,竟觉得每一个孩子都在我眼前活灵活现,我的脸上挂着的是幸福的笑容,当时的焦虑与担忧已经荡然无存。确实,因年幼无知而犯错是多么平常!作为教师,帮忙每一个年幼的生命从无知走向有知又是多么幸福!

我用心地教导孩子们,期望他们能长大能懂事,但有时候又忍不住想抓住他们的懵懂无知,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密密麻麻的时间的针脚里,咀嚼孩子们成长的点滴竟让我感觉如此温暖,如此欢喜!

我的教育故事 篇11

2013年4月2日。这一课上完了,闭上眼睛,眼前总是会闪现出孩子稚嫩的脸庞。反思这一课,我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创设生活情境,为他们提供观察、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深知,兴趣是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心理基础,更是注意的重要源泉。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有意设计学生认知的矛盾冲突,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在教学《家人的爱》这一课时,结合学生生活,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我写完作业了,可是妈妈却让我再做一张试卷,我有点累了,不想做,妈妈很生气。我该不该听妈妈的话呢?问题一提出来,班级学生立刻意见不统一了。一组同意做,一组坚持不做了,还有的组说暫时不做了,留着以后做。大家各抒己见,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虽然有些孩子还不能说得很清楚,但是从他们脸上那认真的神情不难看出,他们在讲自己的故事。最后,我告诉我的孩子们,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很正常,我们要学会与家长沟通,大胆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要学会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很多藏起来的爱。家庭成员互相理解,互相体谅,我们的家才会和谐快乐,充满爱。

?誗编辑 孙玲娟

我的教育故事——牛牛成长记 篇12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 有了自己的思想, 问题也就跟着出现了, 他会经常因为一些事情没有达到他的心理需求而哭闹, 比如他会没完没了的看动画片, 不让他看就哇哇大哭;想买他喜欢的玩具也会没完没了的要求, 直到把这个东西拿到手。这些问题很让我们头痛, 后来我和他爸爸达成共识, 一个不曾受失望和拒绝的孩子, 他的受挫能力是很低的, 而且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不能及时被制止, 则有可能形成多种不良习惯。因此, 适当的约束孩子、拒绝孩子, 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有利的, 于是我们制定了一个计划:

1.做事之前先讲规矩。比如看电视的时间只有半个小时, 玩玩具以后要把玩具收回原处, 去超市里面除了必须品外只能买一样喜欢吃的小食品, 当然了, 让孩子遵守的同时, 我们做家长的也陪孩子一起执行, 这也是尊重孩子的体现, 也能使孩子更好的了解父母的想法, 孩子做起来就更主动, 也会更符合父母的想法。

2.陪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当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 除了语言的告诫外, 要用其他有意义的事情来吸引他的注意力, 比如引导他做一些手工, 如做泥工、剪纸, 让孩子找到乐趣的同时, 还锻炼了他的动手能力。

3.不要心疼孩子的哭闹。当孩子使出他的杀手锏———哭的时候, 要平静的面对, 不要一味的哄他, 要他自己发泄, 当他平静下来的时候, 再陪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要他明白哭闹是没有用的。

4.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例如, 孩子想买玩具时, 就和他一起制定一个表格, 包括吃饭、整理玩具、愉快的心情等, 每天看表现, 表现好就能得一颗五角星, 表现不好就扣一颗五角星, 得到30个五角星就可以买一个喜欢的玩具。一开始, 宝宝还没有什么意识, 有时也无所谓, 但是后来想买喜欢的玩具的时候, 就傻眼了, 这时我就会告诉他赶紧攒够30个五角星就可以买玩具了。下次当他闹情趣的时候我就会提醒他, 渐渐地他也形成了这样的意识, 知道了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几条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还是很困难的, 作为父母最难的就是将态度坚持到底, 面对孩子的眼泪有时也曾心软过, 可一想到为了孩子, 也就狠狠心坚持下来, 没想到效果还真的出奇的好, 宝宝也越来越听话, 懂事。

经常有邻居或朋友碰到我都会说牛牛很懂事、听话, 问我平时是怎么教的。说到这一点, 我想也许是有了在幼儿园工作的经验, 在宝宝小的时候就叫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要学会关心别人。每天晚上都会给他听下载的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

记得宝宝一岁多的时候, 他自己在玩玩具, 突然不小心把玩具掉到了沙发下面, 他赶紧跑过来想让我帮忙, 我当时没有立即去帮助他, 而是鼓励他自己想办法。一开始, 他也试着自己用手去够, 可是他的手臂太短了, 够不到, 后来, 他就走开了, 我以为他放弃了, 刚想去提醒他, 只见他从厨房拿来了一把扫帚, 他把扫帚伸到了沙发下面, 慢慢尝试把玩具拨出来, 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 终于拿到了玩具。我在一旁忍不住把他抱了起来。后来随着宝宝的成长, 很多事情我都是让他自己先尝试着做, 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

宝宝从小就懂得关心别人, 记得他不到两岁的时候, 有一天晚上, 我坐在电脑前看新闻, 宝宝就跑过来要我陪他玩, 我当时有点头痛, 就对他说, 妈妈感冒了, 你自己去玩吧, 他就自己默默走开了。过了一会儿, 他又来了, 我刚想训斥他, 只见他手上拿了一盒感冒药, 对我说, 妈妈, 你吃点药, 感冒就好了。当时, 我真的很感动。但是我至今也没弄明白小小年纪的他当时是怎么找到感冒药的。

牛牛的奶奶患类风湿性关节炎, 坐轮椅已经很多年了, 每天从幼儿园回家, 他第一件事就是要去看奶奶, 有时候爷爷、奶奶回乡下了, 吃饭的时候他总是要先问一问, 爷爷奶奶去哪里了, 怎么没来吃饭。记得有一次, 牛牛的奶奶感冒了, 不能坐起来吃饭, 奶奶就让我们先去厨房吃饭, 牛牛不肯去, 说要陪奶奶, 当时已经不早了, 我就跟他说, 我们先吃, 吃完了以后再来陪奶奶, 他就是不肯, 我就硬把他抱走了, 可是他竟然乘我盛饭的时候又跑走了。后来没办法, 我只得把饭端过去, 他也不肯吃, 一定等到奶奶一起吃。后来奶奶稍微好点了, 能坐起来了, 牛牛才肯吃饭, 吃完饭还要陪奶奶到很晚。看着牛牛这样孝顺, 邻居家的奶奶立即竖起大拇指直夸牛牛是个懂事的孩子。

平时牛牛只要看到有谁受伤了, 都会很着急, 有一次看电视, 中间插播了《保护江豚》的广告, 牛牛看到小江豚找不到妈妈了, 很着急, 后来又看到小江豚额角被撞破了, 竟然伤心地留下了眼泪。看到他这样, 我就说, 你别着急, 我来打电话给警察叔叔, 让他们来抓那些坏人, 牛牛赶紧帮我拿来了手机, 我就假装拨了号码, 把情况告诉了警察叔叔。突然他又说, 妈妈, 你赶紧再打一个电话给警察叔叔, 我问为什么, 他说让警察叔叔先把小江豚送到医院去包扎伤口。我又重新打了一次电话, 牛牛这才松了一口气。

上一篇:送洛阳张员外,送洛阳张员外姚合,送洛阳张员外的意思,送洛阳张员外赏析下一篇:空竹文化的价值与传承发展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