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管理调研报告

2024-10-11

企业生产管理调研报告(通用8篇)

企业生产管理调研报告 篇1

我市水泥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调研报告

一、目的意义

我市是全省三大水泥生产基地之一,特别是实施“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市水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从传统产业发展成为梅州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工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为梅州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水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漏洞,去年发生的一起3死4伤的安全事故就是很好的说明。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水泥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特别是在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的过渡期内的管理现状,推动水泥行业安全管理工作,市安全生产协会于今年4月组织由8人组成的专家组,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协会13家水泥生产会员单位开展调研。

二、调研企业的类型

这次到13家企业调研,其中3家新型干法旋窑企业,2家水泥粉磨站,9家机立窑企业,有代表当今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型干法旋窑生产工艺,也有即将淘汰的机械化立窑落后工艺,既有正在进行产业转型的企业,也有引进先进生产设备进行节能升级的企业。可以说选定的调研企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调研内容

按《水泥企业安全标准化考核验收细节》和《水泥企业-1-

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内容进行。重点调研:

1.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2.员工三级教育情况;

3.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4.安全会议制度执行情况;

5.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情况。

四、工作步骤

1.协会专门召开专家专题会议,研究调研内容和方案;

2.向受调研单位发出通知,要求企业先按《水泥企业安全标准化考核验收细节》自查;

3.专家到企业实地调研。

五、调研方法

专家组到企业:

1.听取企业领导安全生产工作汇报;

2.查阅安全管理台账;

3.生产现场检查;

4.专家组企业领导交换意见,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通过调研,专家组认为:

一是大部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比较健全,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取得安全资质,持证上岗;

二是经过几年的标准化建设,我市水泥生产企业安全生

产管理制度建设得到了加强,岗位有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

三是大部分企业三级安全教育抓得比较好;

七、存在问题

专家组在调研中,还发现如下存在问题:

一是安全防护栏的问题:有的厂磨机电机没有护栏,有的电机没有护罩;

二是消防器材问题:有的操作室无灭火器;有的有灭火器,但悬挂不规范或灭火器已过使用期限;

三是岗位责任制落实问题:有的操作室无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有的有但被灰尘遮住;

四是机电设备基础管理问题:设备无安全运行记录,班组无交接班记录;电力配电箱、盘、柜缺少定期的维护保养,蜘蛛网、粉尘遮盖现象较为普遍;

五是危险点、隐患点识别问题:部分险源、险点无安全标识;

六是安全应急预案管理问题:部分企业缺乏事故应急预案或编制的预案不切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操作性差,缺少演练;

七是安全疏散通道问题:有的通道被设备配件等物件占用,有的安全疏散通道缺少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灯。

八是企业员工素质问题:有的企业大量使用农民工,但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培训,既缺乏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也

不熟悉生产现场的作业环境和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九是安全教育培训问题: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比较欠缺,未能严格执行新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和员工转岗、复岗培训制度,经常性的在岗培训基本未开展。

十是安全投入问题:有的企业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缺少或采用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有的未按政策法规要求全员缴交社会保险;有的机立窑企业认为按产业政策即将淘汰,对生产现场必要的、基本的安全投入不足。

八、专家建议

1.企业负责人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大于天、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意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在目前管理体制下和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下,企业负责人的安全法律意识的高低、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与绩效。事实证明,凡是一把手重视安全生产的企业,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的企业,其各级安全责任人责任就能得到有效落实,安全投入就有保证,安全工作实际效果就好,隐患就少,事故就少。各企业和企业负责人必须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与标准的学习,增强安全法制意识,并贯彻与

落实到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进而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尤其是面临即将淘汰的机立窑企业,不能搞短期行为,安全生产管理只有加强,不能放松,全力确保过渡期间的不出事故,不出大的事故。而产业升级或转型的企业,要充分利用产业升级或转型的企业的契机,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基础。

2.积极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加大安全基础管理力度。从此次安全生产调研活动来看,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基础管理仍较为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现场安全隐患不少,问题的存在还是基础管理的问题,反映出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不够牢固,今天不出问题,不代表明天或后天不出问题。建议各企业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力度,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从组织机构、安全投入、规章制度、教育培训、机电装备、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管理以及事故报告、绩效评定等方面,加强与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打牢企业本质安全生产基础。其中重点:首先是要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做到整改资金、整改时限、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四落实,消除事故隐患与根源;其次是重视与加强员工队伍的素质建设。企业要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同时,加强企业各级

管理技术人员、各级员工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学习与培训,开展经常性的岗位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狠抓班组安全建设、三级安全教育、岗位变换教育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教育。只有员工安全技术素质提高了,安全意识提高了,才能真正做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也只有员工素质有保证,企业各项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有效地消除事故,真正实现“三不伤害”。

企业生产管理调研报告 篇2

关键词:员工流失,品质,绩效

一、行业背景

中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压铸行业的发展。宁波北仑享有“中国压铸模之乡”的美誉,产品除供应国内大众、一汽、长安、奇瑞、吉利、长城、春兰、美的等企业外,还为奔驰、大众、奥迪、西门子、福特、通用、马自达等世界知名企业供应模具,压铸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生产能力和制造企业密集程度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二、行业特点

1. 压铸是压力铸造的简称,是一种精密铸造成型方法。

其特点是利用模具型腔对金属溶液施加高压。铸件具有尺寸精度高、尺寸稳定、表面粗糙度低、强度和硬度较高等优点。

2. 汽车以及摩托车工业和电动工具的迅速发展为压铸行业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3. 产品轻量化、节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将大大促进铝合金、镁合金成型工艺、压铸模具和设备的发展。

不断提升设计和制造技术。

三、北仑压铸行业的优点

1. 区域特色明显,在北仑区大碶镇,就有60多家压铸企业,产业集中。

2. 生产方式、管理技术水平不断进步。

3. 产品种类齐全,制作水平逐步提高。

4. 产业链不断延伸。

5. 机器换人,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

四、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 企业员工流失严重是最大的问题

(1)压铸行业的企业员工流失状况非常严重,企业员工流失率远远超过8%的警戒线,有些企业的员工流失率高达15%,在调研时发现,某企业拥有员工600人,每年离职的人数却有1000余人次,为了给企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人力资源部成了名副其实的“招聘部”。

(2)原因分析

(1)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普遍采用三班倒、两班倒的工作方式,经常加班,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除了压铸机以外,大多数企业采用了智能机器人喷雾系统和机器人取件系统,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对压铸工的技术含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新时期压铸工的任职资格要求,员工既能吃苦耐劳,又熟悉高新技术。而这些要求,很多员工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或者根本无法胜任。

(2)劳动力市场需求量大。虽然很多企业已经实施了“机器换人”的发展战略,但是就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来说,还有很多与压铸相关的工作是机器人无法替的代,劳动力的需求,会一直持续下去。

企业员工流失严重是压铸行业普遍的现象,在北仑区压铸行业劳动力需求量相当大,求职应聘变得简单容易,间接加速了企业员工的流动。

(3)新生代农民工个性诉求增多,“短工化”就业趋势严重。

2. 质量问题突出,品质管理是难题

行业内普遍采用“模具+产品”的发展模式,由单纯的压铸件毛坯供应向精密加工的零件、部件、乃至产品的转变,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1)现在,市场对压铸产品质量要求越来严格,特别是一些精密性地汽车零部件、电动工具配件,正逐步朝着无缺陷的目标迈进。有的压铸企业重金聘请高水平的品质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工程师,可是他们的改革还没有实施,就因为“水土不服”而不幸夭折。有些压铸企业运用ISO9000/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运用各种品管手法,但是仍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于是不得不投入更多的人力,设定更多的检验关卡,增加返工人员数量。忙碌到最后,还是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

(2)原因分析

(1)质量管理体系流于形式。对于质量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文件的层面上,没有因地制宜,构建起真正实用的管理体系。

(2)产品的让步接收单,特采申请单,缺陷评审单……等等。原本用于事后控制的措施,过多的干预的前期的生产过程。检验指导书和生产工艺失去了真正的权威性,检验标准被一改再改,很多产品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开始“带病流转。”

(3)没有相关的品质培训,或者培训流于形式,没有效果。

(4)现场管理、模具管理、设备管理存在问题,无法为品质管理提供保障。

(5)品管秩序混乱,没有可行的计划。品质人员忙于“救火”,不能科学地制定问题预案。

(6)错误的品质思想和处置方式在企业内部根深蒂固,很难转变。

3. 企业利润减少,绩效管理是问题

(1)上述两点,也导致了另一问题的发生,生产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

(1)很多产品因为设备、模具、人员的突发问题,不得不延迟生产;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又不得不推迟供货。

(2)不能一次性把工作做对,过多的重复性工作,增加了企业的投入成本。员工疲于加班和返工,工作被动,绩效低。

(3)除了人力资源浪费外,还存在多种浪费现象。设备维护和保养不力,导致设备使用率降低。生产流程设计不合理,导致过多的时间浪费。

(2)分析原因

(1)没有营造追求绩效的氛围。没有把经营融入管理中,员工对于组织部门和个人的绩效认识模糊。

(2)现场管理混乱,“忙而无效”的动作太多,很多中层管理者深陷“困惑”“没有希望”的错误思想。

(3)信息传达不畅。没有明确任务目标、方法、步骤及应急措施。出现问题不能及时上报汇总和彻底解决。

(4)解决问题方式方法错误,通过后序补救,不可能解决源头问题。

(5)员工思维方式、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五、综合对策研究

1. 实施人才危机管理,创建稳定的团队

有些事情很难办到,费钱费力,也不一定能做到最好,但这不是放弃的理由。企业一旦放弃了对人力资本的信心,发展必定受挫。要把企业做大做强,必须从有限的利润中拿出一部分,对员工关系进行改善;只有设法摆脱陈旧的劳资工作模式,树立牢固的企业认同感,留住人才,企业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起来。

2. 树立统一的理念

一个员工有一个想法,一百个员工就有一百个想法。统一理念,才能凝聚战斗力。压铸行业为什么存在?要创造什么社会价值?压铸工人要保持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压铸产品在市场中如何定位?企业利润如何提高?不要把质量会议、管理会议,安全会议局限于管理层,要传达到基层,并且一起讨论,获取反馈意见。不能让更多的“我以为”、“我认为”、“我决定”搅乱了发展的步伐。树立统一理念的关键在于,看清压铸行业的发展形势,认清企业自身的利弊,摸清员工的思想动态,提出有效的目标,并提供方法和步骤。

3. 提高执行力

决策层不能随意更改标准,更不能设定双重标准。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职责就是监督和执行。整理相关的报表和记录,需要更改工艺参数、检验标准的第一时间提出申请。作为特例而报批的让步接收单和问题评审单,要注明详细的作废日期。标准一旦确定,必须严格执行。

4. 人才培养

一方面是努力改善工作环境,创建一个可以留住人才的组织和氛围。另一方面要逐步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做到人职匹配。

更为重要的是培养适合本企业的复合型人才。现在压铸行业不缺少单一型人才,缺少的是既懂经营又擅长管理,又精通生产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缺少的是即认同公司管理理念,又能够快速接受和融合世界先进管理思想的领导者。

5. 清理源头

现场管理为例,普遍的套路是越是在下游,越容易发现问题,但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救火”式的纠正措施,效果不会很好。参加再多的现场质量会议,写再多的整改措施报告,也无法根治质量管理上的诟病。因为,相对于显性的下游来说,隐性地上游更值得管理者推敲。要清理整个生产流程,源头最重要。

6. 正确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系统的问题,要系统的解决方案。第一,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对症下药,第二,不可盲目追查问题原因,如果整个组织环境混乱不堪,找到的原因也只是表面的假象。第三,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很多的管理改善方法,例如TQM、TPM、新旧QC七大工具、6σ等,需要不断深化,持续精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压铸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缺少的往往不是改善的方法,而是始终如一的坚持。

7. 鼓励员工参与经营和管理

成本核算力求细化,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经营永恒的命题,也是提高绩效的重点。

8. 实施精益生产

从模具制造到产品加工,从快速换模再到流程再造,必须把过程控制简化、标准化。高精度的压铸产品来自企业的精益生产。

六、结语

让“宁波制造”的压铸产品走向高端的国际市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顺利实施改革,解决掉企业自身的管理问题,才能在高端产品的研发、产业链优化等方面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获取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贾志欣,张学昌,王海祥,等.宁波北仑压铸模具的技术现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9,29(2):144-147.

[2]金鑫.新时期宁波模具行业发展调研报告[J].模具制造,2015,15(3):3-7.

特殊钢企业生产优化调研报告 篇3

摘 要:本文针对多品种、小批量、工艺流程复杂的特殊钢炼钢生产组织管控过程,探索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来改善现有制约瓶颈,提高生产效率、发挥关键工序产能,实现特钢炼钢生产组织过程的协同优化,实现生产稳定、高效。

关键词:特殊钢;生产组织;协同优化

1 特殊钢生产特点

目前,国内许多特殊钢企业正在进行先进特殊钢生产线建设与完善,通过对特殊钢生产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和系统集成,优化特殊钢生产流程,实现特殊钢生产高品质化、高效化和低成本化。本文在分析了现有特殊钢生产流程的技术特点,以国内某特钢企业为例,在其现有生产组织的问题分析其现有问题,提出其特殊钢生产流程的发展方向。

特殊钢的生产是一个长周期的生产过程,组织模式相对稳定,是质量稳定、应对多样化市场的基础。

其主要生产工序主要包含了如下流程:铁水预处理→初炼炉-(电弧炉,转炉)→精炼炉(LF、 RH、VD/VOD)→连铸(小方坯、大方坯、板坯)、模铸→特种冶炼(电渣、真空电渣、等离子、电子轰击炉等)→棒线材、板材轧机。

根据现场调研分析,整个特钢生产控制重点有两个:

一是工序间过程节点控制;二是实现炉机最优匹配,生产高效。

尤其是其用户决定了产品的质量要求,包括:严格的成分控制、高的洁净度、合理的夹杂物形态、高均质性、最小的宏观低倍缺陷、理想的组织形态和晶粒度、优良的表面质量。

特殊钢具有高品质和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因此特殊钢生产组织的核心,就是解决生产高效和订单多品种、小批量之间的矛盾,其技术特点包括了:

①品种范围宽,规格多;

②生产工艺流程复杂;

③工艺兼容性强,定尺、定重多样化;

④订单零散,不利于组织高效化生产;

⑤客户技术要求多,控制标准多样化。

在钢铁企业中,炼钢不仅是提供个性化产品和实现产品质量的起点,也是按订单组织生产和物流策划的源头,炼钢在钢铁厂内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特钢生产工艺中,由于炼钢具有铁钢平衡刚性、工序多、高温、连续、快节奏的特点,如何解析炼钢各工序的生产匹配关系,是优化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简化工序流程的关键,生产流程的计划组织安排尤为重要。

2 企业调研分析

以国内某特殊钢生产企业为调研对象,该公司现拥有以焦化、烧结、高炉炼铁、转炉炼钢、LF及VD炉真空精炼、连铸、连轧、精整为生产工艺的长流程生产线,和以电炉炼钢、LF及VD炉精炼、连铸、连轧、精整为生产工艺的短流程生产线,主要生产装备均具有行业先进水平。

该企业2座转炉+6座精炼炉+4座VD炉+4台连铸+4条轧线的多种工艺路线组合的生产组织方式,可以说国内最多之一,炼钢轧钢不能一一对应,流程十分复杂。因此,炼钢生产计划如何高效组织成为生产管理的核心工作。

根据调研,现有坯型连铸机与轧线的对应关系见表1:

通过对该单位现有的订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内外贸订单均具有以下特点:批量小、品种多、工艺路线复杂、产品覆盖范围广。因此,以订单为核心的特钢炼钢生产组织是由特钢的订单特点所决定的。

作为一家专业化特钢生产企业,主要实行以效订销、以销定产、优化排产、生产高效的组织模式。近几年公司陆续开发了异型钢、退火材、银亮钢等新品种和新工艺。随着产品结构特钢化升级和不断开发新品,工艺越来越复杂;市场需求每况愈下,订单批次逐渐缩小,造成生产组织难度越来越大,对精益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传统批量生产常常存在以下问题:不良品多、搬运多、动作浪费、在制品多、机动率低、 机动性小、交期长、场地大、管理难。结果导致:高成本、低品质、低利润、反应慢、竞争力低、少创新。

从其整个生产流程分析来看,存在以下制约整个企业发展的问题:

一是工序之间不配套:连铸机与轧制线不连续,制约生产高效。

二是订单组合难度大: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和高质量制约连铸机连浇炉数;频繁更换产品品种和规格,导致转炉实际作业率下降,远低于同类普钢转炉作业率。

三是生产效率低:工序间的不匹配,严重制约了整体生产效率的提升,尤其对于不同钢轧线之间坯材供应匹配不当时,造成生产计划的变更,生产效率不能充分发挥,增加消耗,影响费用成本。

四是发展制约:该特钢企业产品和工艺结构实现了根本性转变,但作为特钢企业,其产品档次和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升,现有生产手段和工艺装备不足以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均需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和装备配套。在现有厂区没有进行技术改造的场地布置条件,这是对处于品种结构进军中高端市场优化提升的关键时期的主要制约。

3 发展建议

3.1 引入精益生产的理念。利用信息化技术打造符合企业自身生产特点的生产组织管控模式。

“一个流”生产 (one piece flow) 是精益生产方式的核心思想之一。从现有生产流程,以铁素的流程为核心,按照“周密计划、监控异常、快速反应、及时调控、流程优化、精准高效”的管控思路,建立从大宗原料平衡、铁前配比、铁钢、坯材、材收货、材入库、材出库七大平衡为基础的“一个流”精益生产管控信息化系统。

通过生产工艺路线的数字化、订单合理组合优化,实现炼钢排产不断优化。炼钢内部流程的优化,重点做好计划产量完成、坯型分配,满足对客户订单的承诺交货日期。铁、钢的生产会出现阶段性的不平衡时,通过动态调整铸铁量的生产组织形式,来达到铁、钢的阶段性平衡。内部从一个流平衡重点监控4台连铸机对应的轧线坯型匹配生产,确保总体坯材平衡。

从炼钢生产计划及运行控制上,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炉机对应、温降最小、拉速决定流量、连浇,追求有序、高效、稳定、低耗的生产组织模式。二是严格推行周计划到日,日生产计划的编制由炼钢调度室排产员负责,根据各工序反馈的设备运行、质量要求、技术协议等各项信息,编制当天生产计划。

3.2 谋划新工艺布局和布置,确保流程最优、成本最低,突出流程的合、分、顺。

3.2.1 合

功能相同或相近的不影响主线的设施合并,减少周转次数、减少周转距离、减少物流干扰;上下游工序在距离上尽量缩短,合并布置,减少物流距离。

3.2.2 分

存在物流干扰的设施分开布置,减少干扰、优化配置、提高专业化水平、确保高效率运行。

3.2.3 顺

物质流顺畅、界面技术无干扰;能量流能级匹配合理、提高效率、减少消耗和浪费;信息流及时、准确、全面。

新的厂区布局要充分考虑上下工艺的匹配,将铁前与炼钢工艺流程匹配更加紧凑,充分体现生产高效,实现企业流程最优、效益最大化。

4 结束语

工业生产企业调研报告 篇4

×年×月×日,×××领导率领集团部门一行×人前往大宇公司进行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听取了公司总经理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总监的工作报告;查阅了财务报表、会计凭证和采购、供销合同等有关资料;了解了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有关会计制度、机构和人员设臵、职责等方面的情况;我们认为,公司现有的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总体上还是比较好的,管理机制灵活、简单、有效;但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管理上比较薄弱和不足的地方,现将我们认为存在的薄弱和不足及改进建议提出,供参考。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现状

企业前身为民营企业,从1993年起致力于钨系列产品的生产开发。×年×月被×集团并购,×集团持股60%。公司总部设在赣州,生产车间设在赣州120公里的成南县;公司内设5部1室和四个生产车间,从业人员200人。

产品是以钨为主要原料的硬面材料,主要品种有四个:铸造碳化钨粉、碳化铬、结晶钨、喷焊料;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为1000吨/年。

产品80%出口,产品品质已被国外主要厂商认可,产量具有一定规模;目前正在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产品在业内已具备相当的影响力和地位。

(一)财务状况

截止×年×月末,资产总额28600万元,负债总额15500万元,资产负债率54.2%;所有者权益23385万元,其中:实收资本22000万元。速动比例为0.75:1,偿债风险增大。

(二)生产经营情况

受金融危机影响,产量逐月呈下降趋势,由最高的1月份为110吨,下降 1

至最低的5月份为45吨,主要是因为国外市场仍处低迷,订单少,预期短期内难以回升。

今年1-5月份产品销售量477吨,营业收入13351万元,利润总额120万元。

(三)公司内部管理流程情况

1、管理制度基本健全但简单,建立了部门工作职责和岗位职责,明确了业务工作程序及合同会审制度,但实际运作透明度不够,执行力度不强。

2、帐务处理规范,能按集团统一要求规范财务核算,账目清楚,但在公司的费用审批、资金支付等主方面没有执行联签制度。

3、合同齐全,合同条款基本符合法务和营销合同要求的内容,尤其是合同中对付款条件和合同的诉讼地的约定符合公司的利益。但合同审批程序不规范,缺乏监督制机;合同会审制度有但未有效执行,没有合同会审原始资料,部分合同签订程序不到位,部分合同仅盖合同章而没有合同签订人签字;设备、原料等物资的采购未按照规定的招标或比价采购的程序实施采购。

4、基础管理工作相对薄弱,基础资料欠缺。如产量没有原始记录、没有统计台账,没有生产统计人员,各班组不清楚当月的产量和原料消耗,产品产量采取月末库存量加销售量倒推计算;计量、检测没有贯穿到生产流程各环节;营销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基础资料缺失,不能提供完整的购销台账和付款回款明细台帐及与回款付款周期有关的应收、应付账款表;尚未建立各项资料的备案制度。

5、未明确财务总监岗位职责和营销副总岗位职责,未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对公司生产经营缺乏知情权。

二、基本评价

1、班子成员勤奋节俭。领导班子工作勤奋努力,作风俭朴,身体力行,有很强的敬业精神;有一支年轻化、知识化的营销团队,市场开拓效果明显,已发展销售客户70余家,拥有很好的营销网络。

2、管理力量薄弱。总经理既负责公司的生产、技术、技改、人事等工作,又负责原材料、设备和产品的定价、采购和销售。

2、产业布局不合理。生产指挥中心远离生产地,不利于生产指挥调度,也不利于生产现场管理和对生产流程进行有效监控;交通不便带来运输成本增大,优惠电价使高能耗铸造碳化钨生产具有的成本优势正逐渐递减。

3、缺乏技术骨干。新产品技术是通过咨询,并靠自行消化而来,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实力和研发能力,产品仍以传统铸造碳化钨为主,新产品的比例不大,在技术上处于“跟随者”;产品工艺装备的技术门槛不高,产品已严重同质化,利润空间狭窄。

4、产品质量不稳定。公司无工程技术人员,生产工人多是附近农民,流动频繁导致生产工人责任心不强,质量观念意识淡薄,现场管理职责不明,产品检验水平有限,产品常出现质量问题,再加上产品种类多且零乱,容易造成交叉污染,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由于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所实施的调研范围有限,不可能全面了解公司所有的内部控制,提出的改进建议仅是我们注意到的,不具全面性和完整性。有些管理建议是当前要完善和建立的,有些是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公司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我们提出的工作建议, 结合企业的发展分步进行完善,最终建立健全符合江钨博大公司规范统一的内部控制管理体制。现就我们关注到的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企业基础管理

管理,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我们认为,公司的财务管理和基础台帐以下几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1、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部门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过去的记账、算账和处理会计凭证、填制各类报表以及应付工商、税务、银行等有关部门的事务性工作上,要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财务部门要从这几方面来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1)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公司5月末存货3381万元,财务部门要会同生产部门想尽办法逐步压缩和消化库存,避免资金呆滞和形成潜亏;要准确、及时地核算应收账款并定期核对,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

(2)加强对实物资产的管理和控制。一要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必须立即入账。二要对于财产物资必须采用永续盘存的方法,随时反映其收、发、存情况。

(3)加强成本控制和财务风险防控。要提高生产工人的成本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从配料第一道工序开始,严格按配比进行生产;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通过“产出”和“投入” 对比成本增减与收益增减的关系,分析影响成本变化的可控和不可控因素,杜绝浪费现象和质量问题;公司目前的速动比率较低,偿债能力差,要注意防范风险。

2、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基础台帐

(1)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和部门岗位职责建设,明确财务总监、营销副总、部门经理、业务人员岗位职责。

(2)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建设,建立健全各业务部门的原始记录和各种台账,特别是要建立车间日产量统计台账,目前公司产品产量以月末盘点倒推全月生

产量,即采用实地盘存制,不符合统计法要求,要改实地盘存制为永续盘存制。

(3)进一步规范营销工作,完善业务操作流程、合同审批程序和合同的建档归档工作;健全和执行物资采购中招标或比价采购的操作程序;制定年、季、月营销计划;建立购、销客户的管理及评审制度。

(4)完善生产报表系统建设,健全生产日报、月报制度。

(5)加强计量、检测和化验工作,从原材料购进、生产投入到产品产出、入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有相应的计量、检测、化验手段并记录准确,确保分析数据的可靠,提高检验水平,找出产品质量原因,稳定产品质量,确保公司的信誉和效益。

(二)加强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是否高效、规范、有序,对公司未来生产管理体系的构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认为应当适时改进现场管理和加强质量管理,以提升公司的生产管理水平。

1、改善现场管理

通过初步接触与了解,我们感到公司当前生产机构的设臵、岗位职责与管理流程还存在不足;与企业的预期发展相比,目前的生产队伍及管理体系明显薄弱;企业主要领导者担当着生产一线管理人员的角色,这在企业发展的初期和企业规模较小阶段是可以理解并不失为实效、合理的。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市场竞争变得日趋激烈、生产能力成倍增长时,这种创业者事必躬亲的做法就显露出其弊端且难以支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并将成为阻碍公司发展的瓶颈。通过对公司生产现场的走访我们看到,公司的生产现场管理总的来说是比较粗放的,在交流中我们发现企业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就需要

公司拟定出具体可行的现场管理方案,着眼于通过培训一线生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来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生产管理队伍,制定合理、高效的生产流程和科学、实效的管理制度提升公司现场管理水平。

2、加强产品质量管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命运,由于公司没有工程技术人员,现场管理力量薄弱,加上员工责任心不强,质量观念淡薄,对出现产品质量后果认识不足,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没有相应的解决措施,因此,加强公司产品质量管理刻不容缓;做好产品质量管理必须要有“全员参与”的理念,我们认为应从这四个方面来加强:一是强化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对相关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并签订“质量责任书”;二是通过宣传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强调人与产品质量的关系,使人人明白每个人工作不到位,如:操作人员未按规程操作,生产现场环境维持不到位等等,都可能导致产品的不合格;三是制作“警示”牌,引起相关人员重视;四是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实行动态监管制度。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还很薄弱,我们认为公司要在吸纳多种文化和制度优势的基础上,建立自已独特的企业文化。公司领导班子要在统筹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矛盾平衡点上,进一步明晰公司的战略发展定位,确定公司的产品和市场策略,建立符合公司发展、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一要收集分析行业信息,明晰发展规划和企业中长期定位;二要用公司发展的愿景和企业文化吸引、培养、留住和激励人才;三要探素实行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四要着力培养技术骨干,提高研发能力。

(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1、要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管理规范透明的运行

机制;建立合理的企业组织架构,比如:高层管理职位设定、中层管理职能部门设定、基层管理功能部门设定。

2、完善财务总监的联签和知情权制度,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3、加强集团各部门对公司进行业务的指导、服务和监督。

(五)要抓制度落实

抓制度落实是制度建设的关键所在,要从四个方面抓制度落实:一是制度本身要到位,没有规矩不成方园;二是认识要到位,制度不是写在纸上,谈在嘴上,挂在墙上,而是要实实在在落实到每项工作的每个环节;三是管理要到位,制度管理缺失,必然导致执行不力;四是监督要到位,有了制度,有了明确的责任和责任人,监督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最后一环,没有监督检查,制度必定是形同虚设。

以上基本情况和建议,是我们基于对江钨博大公司有限的调研范围形成的,不具有全面性。加强企业管理带来管理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管理成本,如何在效益和成本二者间取舍,是江钨博大公司需要运用专业知识权衡眼前和长远利益,统筹规划。从长远看,加强管理是永恒的,管理薄弱带来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必然导致人才缺乏,从而带来产品创新不够,市场竞争力差等等一系列弊端。

管理不能照搬,要去粗存精;管理和被管理是博奕的双方,但又是根本利益的共同体,关键是如何找到结合点和平衡点;江钨博大公司可以在这些方面作些探索,我们的愿望就是最终能树立以制度管人、管事、管长远的现代管理理念。

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调研报告 篇5

根据《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问题的调研通知》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完善跟踪管理制度,建立企业所得税管理长效机制,我科室认真进行了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调研,形成报告如下:

一. 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的理念、思路

加强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应以总局关于加强所得税管理24字方针为指导,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依托信息化手段,充分落实岗位责任制,以达到实现企业所得税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提升所得税风险管理质量,从而保障企业所得税组织收入、调节经济、调节收入分配合保障国家税收权益的职能作用。

二. 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的主要目的和总体要求

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税基管理中的自行申报项目、审批(核)和备案管理项目以及日常管理中涉及跨管理项目等。

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从管理项目着手,根据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要求,在企业所得税项目实施审批(核)、备案或申报后,通过信息资料的登记、比对、分析、核查等系列管

理行为,把握管理的关节点和风险点,对企业所得税管理项目进行跟踪管理,以达到规范管理和连续管理的目的。

三. 各地后续管理的做法及经验

一是抓日常监管,完善征收方式鉴定。建立以汇算清缴检查为基础的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核定调整机制,将上的所得税汇算清缴检查结果作为本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调整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得税纳税人按进行核定,严格把握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认定标准。二是抓户管基础,认真登记后续管理台账。要求税收管理员结合每户企业的纳税情况、亏损弥补、税前扣除项目审批等情况,对企业所得税的优惠事项、免税收入及有关项目余额进行分析审核,看其是否如实申报,为后续管理打好基础。三是抓动态监控,组织纳税评估和重点检查。把存在涉税审批、亏损弥补、税负明显偏低以及其它异常情况的企业列为检查对象,组织业务骨干开展重点检查,认真审核其所得税应税收入及纳税调整额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提升税源管理水平。四是抓收入分析,探索分类管理。进一步做好企业所得税收入分析工作,提高收入分析水平,参照企业规模、行业、征收方式等多种方式探索建立所得税分类管理制度,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五是抓后续审查。在申报期截止后,对应享受而未享受减免税优惠项目的企业进行清理,并对符

合条件的企业进行政策宣传,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同时加大对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于违反总局政策规定和我省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管理办法进行备案管理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税收执法过程追究;对于企业不符合政策规定的税收优惠,将应追缴其已减免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并按征管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六是抓强化培训,做到有备而来。挑选一批精通税政、稽查、征管等方面业务的干部组成企业所得税管理项目小组,通过学习材料、传阅书籍、到企业调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培训和实践,鼓励干部探索行之有效、易于推广的纳税评估方法,并坚持先行先试,研究建立通用纳税评估工作底稿模版等,为全面实施审计式纳税评估做好人才、知识的储备和方法的积累。

四. 主要问题

第一.对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目前存在对所得税工作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这在基层国税部门的表现尤为突出。一是存在“重流转税、轻所得税,抓大放小”的思想。虽然近年来国税局所得税收入总额迅速增长,但占税收收入总量的比重仍然偏低,部分领导和干部不能充分认识所得税的作用,不愿意花更多精力去进行管理。同时也存在重视大企业所得税管理,忽视中小企业所得税管理的

问题,再加上缺少科学的必要的考核机制,致使部分基层单位出现放任自流、管理淡化趋势。二是征管力量配备不足。虽然企业所得税纳税人逐年增多,但基层一线的税收管理人员并没有相应得到充实。目前基层部门所得税事宜基本都由税政部门扎口管理,国税机关仅有1-2人兼管所得税,往往主要忙于文件的上传下达和事项的审核审批,致使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处于应付状态。三是人员素质难以适应企业所得税管理的要求。由于企业所得税政策性强、具体规定多且变化快、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联系紧密、纳税检查内容多、工作量大等特点,部分税务人员还不能适应管理工作的要求,比较全面掌握所得税政策、能熟练进行日常管理和稽查的业务骨干不多,从而导致一些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

第二.对新办企业所得税监管乏力。一是漏征漏管现象比较严重。由于目前企业所得税由国、地税两个部门征管,税务登记数据没有实现实时共享,缺乏相互协调配合,导致税源管理上出现空档。同时,与工商部门缺乏横向联系,信息交流不畅,基层征管力量不足,没有精力和时间开展经常性的漏征漏管清理,致使新办企业漏征漏管比较严重。二是税基管理不到位。新办中小企业成分复杂,经营方式多种多样,财务核算不规范,申报数据不真实,再加上管理中存在征管力量不足、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等因素,使得对新办企业所得税税基的控管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同时许多

随着许多审批事项的取消,后续管理工作没有及时跟上,形成管理上的“真空地带”。三是征收方式矛盾比较突出。目前,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主要有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两种方式。总局要求严格控制实行核定征收的范围,但新办中小企业普遍不能准确核算盈亏,致使查账征收不能落实到位;对中小采取核定征收,由于总局规定的核定应税所得率标准过高,各行业、区域之间的盈利水平与核定应税所得率存在差距,难于操作;而且目前所得税征收方式的确定由于国、地税掌握的标准、尺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同一地区,同等规模、相同行业或类似行业之间因主管税务机关不同税负差距明显,诸多矛盾使得对纳税人实行核定征收难度很大。

第三.税务部门的管理手段相对滞后。一是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不规范,效果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当前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在税收征管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不明确,部分单位把它当作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没有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职责落实不到位、指标体系数据采集困难、选案随意性大、评估方法过于简单、评估质量不高、评估各自为政、缺少统一标准等问题。二是信息化管理相对滞后。所得税政策复杂,日常管理中需调用的数据繁多,急需利用信息化管理来提高效率和质量。但目前综合征管软件中还没有专门的所得税管理模块,无法对所得税实行全程信息化管理,而且在系统中,有关所得税管理的数据也

没有得到有效地整合。

五. 如何加强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等行政审批取消后的后续管理

在企业按规定向税务机关报送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申请时,应提供能够证明资产损失确属已实际发生的合法证据。税务机关应以证据确凿并能证明资产损失确已发生的为税前扣除的,不得将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提前或延后。

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税前扣除项目,取得税务机关予以同意的书面文书的,税务机关应督察企业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将予以同意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金额从相应的会计科目中核销;当年不核销的,应作为税收与会计差异进行账务处理。为以后资产损失企业所得税管理提供准确的信息。

税务机关对资产损失税前扣除项目实施审批时,要对企业申请资料的完整性、合法性、关联性、充分性进行符合性审查;对企业申报资料有疑问的,可现场调查和取证。

税务机关以后在纳税评估或检查时,发现企业提供虚假资料骗取税务机关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审批同意的,应对企业报损应纳税所得额进行调整或补税,并按照征管法进行处理。

税务机关应建立立企业信用信息库,在通过评估审查发

现问题后,及时反映在相关系统上,以便对企业近年来的经营情况就行跟踪管理,针对违规企业,可起到相应的震慑作用。

六. 如何加强跨项目的后续管理

重点在于对跨项目加强台账管理。台账包括基础台账、一户式台账和跨台账。根据基础台账的数据资料,主管地税机关应分年分户建立企业所得税一户式管理台账,将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内所有后续管理的项目登记在一个台账里。

在建立和完善纳税人基础台帐和一户式台账的基础上,主管地税机关按户建立企业所得税分后续管理台账,对纳税人跨的所有后续管理项目登记在一个台账中,通过与申报表、其他台账比对分析,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所得税项目的动态管理。

企业所得税台账由税收管理员根据企业纳税申报和税务管理的信息进行登记,并负责数据维护工作。管理部门通过纳税评估或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更新台账相关数据;检查部门通过稽查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传递至管理部门,由税收管理员对台账进行维护。

例如亏损弥补项目的后续管理,取消该审核项目后,纳税人在纳税申报时(包括预缴申报和申报)可自行计算

并弥补以前符合条件的亏损。主管税务机关应:首先建立亏损弥补台帐,通过与各申报表的对比分析,对企业亏损及弥补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其次应及时了解掌握各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对与行业生产、经营规律和利润水平差距较大的企业,以及连续亏损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督检查,了解亏损的真实原因,特别是对其发生的关联交易的转让定价合理性等加强检查监督;最后发现虚报亏损的,应及时进行纳税调整、补征税款,涉嫌偷税的,对其进行及时查处。

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调研报告范例 篇6

生产经营现状调研报告

一、企业概况 ***硫铁矿矿区位于***县**煤矿区***矿段,始建于1983 年 12 月,1987 年 5 月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原矿9 万吨/年,于 2004 年 11 月换领由**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新采矿证,证号为*******,登记开采硫铁矿,设计年生产规模为 9 万吨,主要产品为硫铁矿石。矿石采出后,运至选场经机械破碎后,采用重选方法进行选矿,生产硫精砂。

该矿主井口坐标为:X:31 24134.394,Y:

354 965879.023,Z:806.266。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前进式布置工作面,区内后退式开采,采矿方法为房柱式采矿法,放炮采矿,电瓶照明,电力机车运输。矿山通风方式为抽出式通风,局部掘进工作面为局扇通风。矿井主要进风断面为 6.98m2,总进风量为 921m2 /min,矿井总回风断面为 4.68m 2,总回风量为1050m2 /min,已形成了完整的通风系统。风井口坐标为:X:31 24705.626,Y:

354 96108.730,Z:874.125。

矿山工业场地约 1200m2,在工业广场旁修建有 800 m 2厂房。矸石和经洗选后的尾矿,排放于团结村沟峡谷中尾矿库中。井下矿坑水沿井口流至废水处理站,经处理后达标的水进入选矿作生产用水。

2009 年,由于市场因素的影响,***矿业公司一度生产经营处于低迷状况,2010 年,通过集团公司的战略调整及集约化经营,公司逐渐恢复正常。

二、生产经营状况

矿业公司注资本 500 万元,现有总资产 18673396 元,其中固定资产合计 8045397 元,流动资产 1226287 元,流动负债合计 11773493 元。2010 年生产硫铁矿 93000 吨,硫精砂 62000 吨,产值 2790 万元,利润 682 万元,税费 251 万元。2011 年上半年生产硫铁矿 50000 吨,硫精砂 34000 吨,产值 1540 万元,利润 408 万元,税费 138 万元。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硫铁矿现有的生产系统和技术装备不符合安全标准化的要求,生产工艺落后,矿井生产能力低,安全设施、设备的装备水平不高,安全生产条件差。

四、下一步规划发展方向 (一)全力推进三级安全标准化建设 为合理开采矿产资源,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和安全设施、设备的装备水平,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按产业政策和行业政策的要求,决定于 2011 年投资 2000 万元对矿井井下及地面系统进行改造,以达到三级安全标准化建设要求。

1、拟投资 1200 万元,对井下系统进行采掘布置调整改造、对供配电及通讯系统、运输系统、通风系统进行改造,增设瓦斯监控系统、消防、洒水系统、压风自救系统。

2、拟投资 240 万元对地面尾矿库进行改造、新建地面变电所、压风机房、高位水池。

3、拟投资 700 万元购置机电、采掘、设备设施。

(二)加快引资推进 9 改 30 万吨技改扩能项目工程 由于公司目前正处在标准化建设阶段,资金紧缺,而公司需进一步扩大规模,实行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目前正与珙县中正化工洽谈合资事宜。拟技改扩建 30 万吨/年硫铁矿生产和 5 万吨重选、5 万吨浮选生产线。目前本项目已进入

项目论证和初步设计阶段,前期工程 10KV 供电专线即将投入建设。

五、意见和建议(一)、由于市场因素的影响,当前硫铁矿企业普遍不景气,生产自动化程度低,安全投入、环保投入严重不足,建设不规范,不符合安全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建议对这类企业进行政策性扶持,促使其进行安全标准化达标建设。

(二)当前的硫铁矿企业普遍生产能力低下,大多属于小型企业,私挖乱采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建议对硫铁矿企业进行资源整合,由那些有实力,管理规范的大集团,大公司进行规模化经营,这不仅可以提高安全抗风险能力,更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企业生产管理调研报告 篇7

第一个环节,明确调研目的,广泛开展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之前,要有明确的目的,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围绕问题开展调研工作。

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调研课题。作为一个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有许多,但这些问题有主次之分,有轻重缓急之分,要侧重解决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性问题,解决当前发展中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关注那些领导急于解决和关注的问题,以及一些新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就拿我参与的调研报告来说,在确定调研报告的主题时,我们充分认识到,基层作为生产、经营、科研的基本单元,是公司全部工作和竞争力的基础。公司发展战略、经营决策、生产任务和各项工作都要靠基层来实施。加强基层管理是公司应对严峻挑战、增强竞争能力、切实肩负起重大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因此,在众中的课题中,在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中,我们选择了管理运行模式研究作为我们研究的主攻方向。

要使用科学的调研方法。调查研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结合实际问题选用适当的调研方法,调研方法选用得好,可以使获得的资料全面有效,反之,则事倍功半。运用科学的调研方法了解情况,使调查的事实、数据及引用的资料都真实可靠,准确无误,才能为进一步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发挥现实指导作用提供可靠保障。具体来说,调查方式有观察法、访问法、问卷法、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等等,在实施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运用。在动手撰写调研报告之前,为了摸清基层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开展情况,掌握第一手真实材料,在公司分管领导和相关部室的带领下,我们成立了三个调研组,用了长达10天的时间,发放有效问卷3000多份,综合使用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大量调研分析。在调研的过程中,围绕制度建设、队伍管理、规范资料、员工考核、员工培训、标准化建设、五型班组创建等主要内容,采取听报告、个别访谈、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和重点抽查验证等方式,主要采取听了二级单位和基层队的工作汇报,察看施工作业现场管理的情况,包括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工具摆放整齐程度、标识标牌标准化程度和作业现场规范化程度等方面,全面了解基层工作情况。通过深入二级单位和基层作业现场,通过听看问等方式,对基层管理的水平有了很直观的认识。

第二个环节,全面分析问题,深入挖掘材料。调研报告一般先提出问题和现象,然后分析原因,最后提出解决办法。分析和研究部分是调研报告写作的重点,要对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认真甄别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全面系统地阐释和剖析问题的表现和原因。在分析研究时,可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也可以综合运用归纳、演绎、对比、阐释等方法进行定性分析,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获得正确的结论。

在调研报告的写作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基层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客观的总结和评价。指出,按照“建立体系、制订规范、检查考评、持续改进”的基层管理工作定位,公司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在系统推进、规范管理上狠下功夫,基层管理工作呈现出齐抓共管的良性发展趋势,为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然后,重点落脚到公司基层管理存的问题。通过对前期收集到的材料整理,在二级单位、作业现场的所见所闻,以及通过平时对基层管理工作掌握的一些情况,经过认真梳理,对基层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基层管理机制体制还不健全、员工队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体系管理尚未落到实处、基层单位负担依然较重等七大问题。同时,对这些问题的表现进行了罗列、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了分析。得出结论,正是这七大薄弱环节,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员工队伍素质不高、责任心下降、基层执行力不强,上级的工作要求难以在基层队落实,制约了公司的发展,削弱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持续不断加强基层管理工作。

第三个环节,结合发展实际,提出可行性方案。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一篇调研报告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策建议上。因此,调研人员要与时俱进,适应形势,运用超前思维,紧密结合事实材料和对问题的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措施的调研报告,真正做到“语当其时,谏当其用”。

通过对公司基层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我们认识到基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几乎涵盖了生产经营、党建工作的所有方面,需要综合运用目标管理、系统工程、企业管理控制论等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基层管理运行模式,系统推进。运用目标管理的方法和原理,我们制定出了公司2015~2020年基层管理的目标体系,这就使基层管理有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避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综合运用系统工程和企业管理控制论方法,结合近几年基层建设和基层管理的实践,经过深入分析研究,我们认为公司基层管理的运行模式主要应该由4个板块构成:一是基层管理的总体运行模式;二是基层管理的五大要素模式;三是提高队伍综合能力的六大关键因素模式;四是基层管理的运行保障模式,从而在宏观上形成全景式的基层管理构架,在微观上有利于对每一个环节进行量化考核评价。通过计划、指挥、组织、控制和协调,对人、财、物等管理要素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进而强化整体功能,达到发挥员工潜能、挖掘企业潜力、获得最大功效的目的。基层管理运行模式研究,在加强基层管理工作和三基工作中都得到了较好推广应用,这对提升基层队伍素质、促进基层生产安全、加强基层基础管理、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改善基层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公司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结合多年从事调研工作的实际,从调查、研究、报告三个环节,对写好调研报告对企业管理重要性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调研,报告,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卢红霞,孙崇文.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15):124-126.

企业生产管理调研报告 篇8

摘要:《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改革是以适应就业创业需要而进行的。在改革实施过程中,根据制定的《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标准及精心研究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选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开设企业管理课程,进行实际教学与考核,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是否能够达到高职专业培养实用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教学效果  掌握程度  对比分析

课题组成员根据制定的《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标准及精心研究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选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开设企业管理课程,进行实际教学与考核,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2013年9月课题组成员在所教授的班级中选择财会11-302班(30人)作为实验班,由课题组成员李贤凤老师上课;选择财会11-301班(30人)作为对照班,由课题组成员白雪凤老师为这个班级上课。之所以选择这两个班级是因为:两个班级均为普通高中生源,学生人数相同,学生教学基础相同,在校开设课程进度相同。通过对实验班进行改革后的《现代企业管理》讲授,而对照班为传统的《企业管理》讲授,使在教学过程中除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不一样外,其他教学因素基本相同。试点班与对照班教学效果对比分析如下:

1 企业管理基本原理部分掌握程度不同

通过课题组成员李贤凤老师和刘鹏老师对每次测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整理结果如下:

①掌握广度不同。对照班学生认为企业管理基本原理部分太枯燥,只是机械地记住了一些基本理论,不能根据案例或模拟企业实际进行应用分析;而实验班的同学不仅对现代企业管理基本原理记忆深刻,而且能灵活运用到企业模拟管理实际中。例如激励原理的运用,我们事先布置了一个模拟案例并提问如下:如果你是企业的车间主任,本月你车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做为车间主任的你应该如何对你的员工进行相应激励?对照班同学只是按书本讲授物质激励及精神激励等激励方法;而实验班的学生在回答这个案例时,分析得比较全面,而且每个模拟小组都先按事先的分工进行讨论研究,最终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定额制定条例、奖励级别等较为完善的激励制度。

②掌握深度不同。整理分析了实验班学生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基本原理部分,有约95%的学生,无论是对概念还是对具体内容掌握程度都比较深刻并能灵活应用;而对照班只有约60%的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概念及原理大致内容,但理解深度不够,得到的结论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方法的使用都比较敷浅,只停留在表面上。

2 管理单项技能及综合技能掌握情况不同

参照班学生对比实验班学生无论单项技能还是综合技能掌握情况都明显不足。例如根据老师事先布置的题目“对我校学生的月生活费情况、学生就餐情况、上网状况、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具体操作步骤及要求如下:

①学员自行选择一个题目进行分组调查。

②各组分别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和一个完整的调查方案。

③利用课余时间实施调查。

④将调查资料搜集、装订、整理并分析。

在所有要求相同的情况下,两班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调查工作。每个班各自分成五个小组,每组平均6个小组成员。半个月期限到了之后,试验班各小组按要求上交了所有资料;而对照班各小组,有两个小组没弄完,有一个小组上交资料不全并直接是从网上下载后改完上交。试验班各小组从人员分工、计划制定、分组实施都非常有序。对比对照班,其各组成员都显示出明显的计划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所有小组做的调查方案及上交的ppt资料都在两个班级进行展示,各其他专业课老师及两班学生都有目共睹并留作以后教学所用。

3 学生课外活动开展情况不同

课题组成员调查发现,对照班学生也有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但对比实验班学生,无论参加的项目,参加的积极性及参加的效果都不如实验班。实验班学生除了课上积极参加各项教学活动之外,还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的各项课外活动。实验班同学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校组织的讨论会、辩论赛等,并在学校的运动会、招聘会、校庆活动、公益活动、联谊活动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 学生上课状态与学习积极性不同

这项对比调查分析由课题组成员和学院督导听课教师得出。试验班学生90%以上的学生喜欢并主动参与课堂,能积极与教师互动,课外活动参与面广,对校内外实践活动都颇感兴趣并积极参与。而对照班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开小差、不主动参与课堂、不与其他同学和老师合作,甚至扰乱课堂的学生大有人在。

5 各专业教师的评价不同,对教师有了新的要求

对给这两个班级上课的其他专业教师进行调查。所有教师对对照班学生的评价主要有班级气氛压抑,学生不参与互动等等;而对实验班学生的评价主要有认真听讲,主动发言,遇到问题能及时与老师交流,课堂氛围好等等。通过给实验班上课,各授课教师还明显感觉到,学生的积极性上去了,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教师备课积极性也明显上去了,教师要求校外学习深造提高的人数增加了。

参考文献:

[1]全力.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5).

[2]陶鹏,朱李楠,陈皓.构建高校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体系的思考[J].消费导刊,2009,3:254-255.

[3]李亚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

上一篇:王安石全传前言与第一章第一节下一篇:设立目标的名人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