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组织方式

2024-08-10

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共11篇)

企业生产组织方式 篇1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历经技术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调整。很长时间存在着技术与技能人才定位争论。2012年6月教育部颁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向进行新定位:“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确实越来越注重企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中的作用, 教高[2006]16号文规定“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 的任职要求,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当前, 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均以岗位、岗位群作为逻辑起点, 借助劳动者规格中间变量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是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在具体生产运行上对劳动力进行任务分配形成的节点。岗位的多少、层次、权利义务、任务分配都是由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决定的。按照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影响人才规格, 进而影响人才培养目标这一逻辑主线进行思考, 才能找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真实答案。

一、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及其变革

(一) 企业生产组织方式

生产组织方式是企业按照专业化原则, 对输入的诸生产要素或生成资料进行合理组合与配置的一整套方法、规则、一定的组织结构形式、具体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手段。“组织”作为动词, 意为组合、配置、调整。“组织”的对象是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企业从事物质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 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综合, 包括劳动力、土地、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燃料、原材料、辅助材料等。“组织”作为名词, 是指由生产要素或生产资料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企业是一种生产组织系统, 其内部生产过程是一种组织过程。因此, 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含义既是动态的, 也是静态的。

该概念不同于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由马克思提出, 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 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方式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 是划分社会类型的基本标志。

一个企业采用何种生产组织方式, 外部取决于企业面临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竞争要求;内部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类型、产品特点、生产技术和管理。生产组织方式随着时代发展而变革, 具有自然历史性。

(二) 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

到目前为止, 企业先后出现三种主要生产组织方式:福特制、丰田制和温特制[1]。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 以家庭手工劳动或家庭作坊为主的单件生产, 生产组织方式基本构成单元是产品 (服务)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生产组织方式发生质变, 由产品 (或服务) 变成某个环节的操作或任务。1945年至1974年, 福特制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建立在流水线分工基础上的劳动组织方式和大批量生产方式, 强调标准化, “准时制生产 (JIT) ”是其典型代表。20世纪60年代, 丰田公司为首的日本制造业将福特模式与弹性生产方式结合, 改组为丰田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方式) , 以克服流水线生产方式弊端。

20世纪90年代, 美国出现以顾客满意为宗旨的敏捷制造生产模式, 即温特制。它的产生有一定的时代背景。首先, 第三次科技革命让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这是一种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基础上的崭新经济形态。其次, 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无形生产要素变得与技术、资本等流动性生产要素同等重要。再次, 人们的消费需求、消费意识不断变化, 经济全球化对企业造成极大外部压力。产品的生命周期正在缩短, 而新产品研发周期却逐年增加。最后, 大数据时代到来, 数据价值转移到数据拥有者手里, 传统的商业模式也被颠覆[2]。大数据改变了市场、组织结构。为了生存, 企业必须对其生产方式进行调整。

温特制生产组织方式有以下特征:

1. 三个主要特点。

包括生产模块化、技术标准化、业务外包化。模块化基础, 把复杂生产系统分解为相互独立的各个部分, 然后通过即插即用的接口把各个部分联结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温特制核心内容是技术标准的确立与推广。在温特制下, 竞争的重点不是有效投资, 也不是降低成本, 而是技术标准、游戏规则的制定和客户群的锁定。业务外包是温特制经营采取的主要形式, 企业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资源,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三个特点让企业实现对资源的高度集成与集约, 推动垂直一体化型企业向水平分工转变, 出现了生产方式分散化及制造模式打印化。

2. 生产组织方式的柔性化。

首先, 生产设备的变化, 从标准化、大批量生产专用设备到“系列化单件生产”的柔性生产装备。其次, 柔性化的关键技术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模糊控制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及智能传感器技术。再次, 企业间的合作关系网络替代以往的纵向一体化, 组织结构变得柔性化和虚拟化。彼得·德鲁克称之为网络结构, 特点是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更少的命令、缩减中间管理层。最后, 将有知识有技术的劳动力、柔性生产技术、灵活管理集中起来, 通过企业间网络技术, 应对迅速改变的市场需求和进度, 具有更理想的动态适应性。

3. 知识成为独立投入要素创造价值。

知识已经从物质生产资料的附庸变成它的精髓。与传统生产组织方式的假设条件完全不同, 在温特制中, 知识成为生产要素中的独立因素, 企业可以单凭知识技术创新就能获取收益, 而无需经过生产要素生产阶段。知识由潜在的生产力变成了现实的生产力。达尔·尼夫认为:“知识是今天唯一意义深远的资源。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没有消失, 但是它们已经变成第二位的。”[3]彼得·德鲁克指出:“知识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企业、公司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温特制企业瞄准的是知识生产率的高低, 即把新知识转化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效率高低。知识的重复使用性、增值的无限扩张性和共享性, 改变了传统企业受物质资源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限制, 企业获得高速、持续增长的机会和能力。

从知识的角度解释企业行为及其组织创新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早在1983年, 保罗·罗默就提出“新经济增长理论”, 认为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 可以提高收益。企业本质被界定为“生产性知识和能力”的集合[4]。在一定意义上, 温特制就是以物质产品为载体, 凝聚知识、利用知识、创造知识而盈利的自组织系统。

4.“持续创新”。

“持续创新”是温特制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从福特制、丰田制到温特制, 是一个从非连续性创新到连续创新的连续谱系。“当原有的市场开始衰落、新技术突飞猛进、竞争对手成倍增长、产品淘汰飞速的时候, 只有那些持续创造新知识、将新知识传遍整个组织, 并迅速开发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企业才能成功。而这种企业就是知识创新型企业, 其核心任务就是持续创新。” (野中郁次郎, 1999) 持续创新与突变式或非连续性创新有本质区别, 再一次让创新与生成相融合, 表现出低成本、短周期特点。创新的重点集中在最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上, 集中在核心行业价值链中优势最大环节上。

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

历史发展规律表明, 每次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都伴随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5]。

第一次工业革命前, 不存在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 依靠传统学徒制培养人才。工业革命后, 适应初级工厂制, 职业院校开始培养适合机器化大生产的初级劳动者。可将其视为机器的延伸, 表现出明显的工具性, 是技术奴役下单向度的人。福特制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岗位技术能手 (可称为专门技能人才) , 以适应流水作业的专门型技能人才需求。针对丰田制, 人才培养目标开始由专门技能人才转向复合型技能人才, 强调一专多能。

伴随温特制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兴起,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为知识型技能人才, 既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又具备较高操作技能水平的人员, 可概述为“知识+技能”型人才。

(一) 知识型技能人才是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 企业生产组织方式最初是自发形成的, 后来成为“有意识的、有计划的和系统的”[6], 到现在越来越表现为一个自组织系统, 是无形的独立存在。企业的本质被界定为“生产性知识和能力”, 这是生产组织方式的系统目的性。反映到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中, 专业课程体系和知识型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就是理想化的实体化。

其次, 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如滚滚洪水, 裹挟着知识和劳动者前行。两者均发生质变, 从静态变成了动态, 且相互影响、相互提升。知识成为独立投入要素创造价值。劳动者掌握着知识, 逐渐摆脱技术的奴役, 获得发展的自主性。原有人才培养目标的旧壳装不下发生蜕变的新人了。企业需要的新型人才是运用知识和智慧创造的价值高于动手创造价值的人才。

再次, 新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代表生态主义价值取向, 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工具性价值观。“在一个全新的全球紧密相连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 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同一个生物圈的一部分, 以此进行思考并身体力行。”[7]现有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强调工具性价值, 而知识型技能人才包含了一套内在的价值体系。

总之, 随着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历史性变革, 由其决定的、为其所用的劳动力规格、素质发生质变。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调整、适应。可能唯一主动权是对这种新人才的命名。“知识型技能人才”在名称上, 最主要的是在内涵上能够满足新生产组织方式的内在需求。

(二) 知识型技能人才的解读和特点

1.“知识+技能”的解读。

首先, 从内容看, 存在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 知识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 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知识中最重要的部分, 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商业活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和知识, 人们获取、运用和创造知识的知识, 以及面临问题作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法的知识”。经合组织认为“知识”范围包括“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从以上定义可知, 狭义知识指科学理论知识, 广义知识包括科学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

技术是指人们从现实到达理想目的的操作方法, 包括相关的理论知识、操作经验及技巧。技术可以分为经验型技术、实体型技术和知识型技术[8]。技术不能离开经验, 但它主要不是靠经验积累, 而是来自科学理论知识。

技能指必须经过学习、训练或工作经验, 反复练习动作系统, 保证顺利完成任务的一种动作活动方式、知识运作方式和智力活动方式相结合的复杂能力系统。技能是应用专门技术的能力, 是人化的技术。

科学知识、技术、技能、经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连续体, 包括自上而下的演绎、迁移, 也包括自下而上的归纳和总结, 连接着理论与实践。“知识+技能”能够体现这个双向互动, 反映职业教育知识观的内在要求。

第二种解释, 技能在横向上可分为动作难度大的技能和知识含量高的技能[9]。两者并非层次关系, 只是同层次的“子系”, 存在伴生、随动关系。“知识+技能”提法能够涵盖二者, 直接指向基于技术应用5B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

第三种解释, 在企业生产组织方式里, 关于怎样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的学识, 称为“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 (潘汉尔德, 哈默, 1990) 。这种学识属于企业核心能力包括的技术和技能,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和技能。

其次, 既然广义知识已包括技能, 知识型技能人才中的“技能”又有何它意?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偏重技术应用, 将科学知识、技术成果用于工作实践, 解决实际问题, 突出了自上而下的应用。但在人才培养阶段, 更偏重自上而下的习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保证学生从实际操作的实践经验中获得技能、技术乃至科学知识。“技能”一词可表示这两个偏重。

再次, 从持有人来看。“职业论”认为, 科学理论知识理应为科学家、工程师、教授、律师、外科医生和会计师的群体所掌握, 这些人才属于知识型人才。而技术、技能是企业一线劳动者的专属。“高技能”或“技能型”确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历史承续, 是由职业教育职业性本质决定的。但不能将其范围局限于技术、技能, 要警惕高职院校“技能”标签固化现象, 职业教育自身也不能自我设限、自我局限, 忽略新生产组织方式下蓝领工人自我发展、自我扩展的现实需求。

2. 知识型技能人才的特点。

第一, 知识型技能人才是创新型人才。温特制企业作为知识创新型企业, 需要的劳动力不再是产品生产流程中某一机器的延伸物, 而应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创新的主人。他们是企业持续的创新和动态能力形成的关键, 保证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并获得竞争优势。

第二, 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包括企业生产某一模块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意识、产品标准、游戏规则及接口处理等。掌握的不是具体知识点, 而是获取、运用、创新知识的能力。彼得·克拉克认为, 知识型技能人才必须对自己的贡献负责, 必须自己管理自己的生产率并具有自主性。能熟练使用网络高效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新能源以及大数据, 将其吸收与整合, 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 掌握“元”技术。“元”技术, 即技术开发平台。单纯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培养技能型人才, 不能跟上技术更新越来越快的脚步。随着技术的进步, 知识型技能人才不仅掌握生产需要的技术, 而且了解技术背后的理论, 因此可以适应岗位与技术更新要求[10]。

第四, 具备操作技能。知识型技能人才从事的工作属于计划与实施、动脑与动手结合的创造性劳动。金泰尔 (A.M.Gentile, 2000) 提出操作技能的二维分类:“动作结构功能”和“环境背景特征”。后来又细化为16种不同特征的技能类型。知识型技能人才呈现为多技能的特征, 是16种类型在解决具体问题情境下的排列组合。

三、我国知识型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

(一) 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我国发展道路将经历工业化为主、工业化和知识化并重、知识化为主三个主要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11], 目前正处于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关键过渡阶段。我们提出坚持自主创新, 到2020年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打破发达国家对技术标准与游戏规则的垄断, 我国提出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这些战略的实现关键是人才。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提高知识、技术创新能力, 发展知识型产业, 加速创新型人才培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二) 企业发展层面

一些沿海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已经出现温特制企业或类似温特制的总部经济战略。这些企业围绕自身核心技术建立产业链, 以模块化、大规模定制的方式组织生产, 将一些零部件生产环节外包, 集中精力进行技术研发, 制定技术标准, 锁定顾客。企业从微笑曲线底端逐渐向上端移动。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福特制、丰田制、温特制同时存在, 专门型技能人才、复合型技能人才、知识型技能人才需求共存。但企业生产组织方式越来越向温特制靠拢, 越来越多企业需要知识型技能人才, 这是一个客观发展趋势。

(三) 劳动者个体发展层面

从福特制、丰田制到温特制, 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历史沿革规律表明:新的企业生产方式逐渐远离有序和稳定性, 蕴含了涨落、不确定性、多重选择、有限的可预测性和张力。这为个体摆脱技术奴役、发挥创造性提供最好平台。作为生产的首要因素———劳动者, 需要由原来的“体力型”技术的囚徒转化为“知识型”创新的主人。

到目前为止, 知识型技能人才未正式出现在政府文件中。政府文件也没有直接使用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一词, 一般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产业发展”等, 但两个概念已初见端倪。“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提法不能视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回归, 也不能视为“技术型”与“技能型”两个概念简单加和, 而应该理解为知识型技能人才概念前瞻。

参考文献

[1]马光秋.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演进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1) :45-50.

[2]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 周涛, 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176.

[3]达尔·尼夫.知识经济[M].珠海:珠海出版社, 1998:57.

[4]刘刚.后福特制研究——生产组织方式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6.

[5]查吉德.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新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 (18) :12-19.

[6]马克思.资本论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402.

[7]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张体伟, 孙豫宁,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2:248.

[8]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343.

[9]张振元.技能分类若干问题新探[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8) .

[10]彼得·杜拉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M].北京:生活·图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184-197.

[1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1995-2005年中国工业化水平评价与分析[J].新华文摘, 2008, (1) :21-25.

企业生产组织方式 篇2

精益生产我们已经很了解了,知道他对企业的好处,面对这样的先进生产方式,企业要做的就是要好好的去学习,然后运用到我们的企业生产中,由于我们实际生产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也使得我们要借助别人的好的生产方式来改变企业的生产现状,只要是能促进企业发展的,我们都是可以尝试的,我们要多学习别人的优秀之处,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精益生产方式有着很大的优越性,它可以帮助解决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库存问题和浪费问题,这样的问题已经困扰很多企业很多年了,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和发展我们的精益生产,这样企业才能进步。

我们上面也说到了企业的精益生产可以解决企业的库存问题,下面我来具体说一下,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库存问题。现在很多企业都面对着这样的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很多企业这些年来,一直存在着大量的库存问题,他们也想办法去解决了,但是一直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也让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很难受,他们也想尽快的解决这样的问题,企业出现库存积压的问题,企业也是有很大原因的,传统的生产不能很好的把握市场的需求,这就导致了盲目生产,库存积压,造成企业的活动资金的积压,也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精益生产却可以很好的把握市场,按需求进行生产,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企业存在的库存问题,减轻了企业的压力,也发展了企业。

精益生产的确给企业解决了库存问题,也受到了很多企业老板的信赖,很多企业也纷纷开始了精益生产之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要记住,做任何事情,我们都不能完全的去复制别人的,我们要加进去自己的东西,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精益生产很好的解决了企业的库存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企业的浪费问题,我们都知道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如果存在浪费现象,企业是很难发展起来的,浪费就意味着企业的生产成本的增加,价格高的产品在市场中是不会得到客户的喜爱的,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很多方面的话,是会造成很大的浪费的,比如原材料,人力的浪费等等为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做的,我们要通过精益生产来解决企业存在的浪费问题,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效益。

浅谈企业精益生产方式 篇3

关键词:企业管理 精益生产方式

一、引言

精益生产方式是指以整体优化的观点,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发挥人的因素为根本,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企业资源,最大限度为企业谋求利益的一种新型生产方式,是企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方式。其核心思想是消除浪费和持续改善,即去除生产环节中一切无用的东西、撤掉一切不增值的岗位;改善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中一切不产生附加值的工作,旨在以最优品质、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对市场需求做出最迅速的响应。其实质是管理流程优化、生产均衡化,实现零缺陷、实现拉动式准时化生产。

近年来许多企业正在大力推进精益生产,将其作为实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笔者通过调研与分析,谈谈推进企业精益生产的措施与建议。

二、现状及分析

目前许多国企仍然存在着计划经济下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虽然经过现场管理、质量体系认证、安全生产标准化等专项治理,使企业基础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改进,但仍存在很多瓶颈问题束缚企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管理方面

1、协调配合不力。当遇到技术、质量、安全或其他对生产影响较大的事项时,管理部门之间、管理部门与生产承制单位之间存在推卸责任现象。

2、闲置的浪费。有固定资产的闲置、厂房生产设备的开工不足、人员的冗余、信息闲置、工作程序复杂化等。

3、管理成本的浪费。生产计划编制不严谨,有关基础数据、信息不准确、不及时,计划数量往往比成品数量高出许多,生产计划执行不严肃。

4、废品的浪费。工艺、加工设备甚至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加工过程废品过多。

5、产品缺陷造成的浪费。产品设计缺陷和制造缺陷,使得产品返工,增加了制造成本。

(二)生产现场方面

1、等待产生的浪费。作业不均衡、检修设备、故障排除、施工等待、技术质量问题的解决过程等都使生产过程停滞等待,直接造成损失和浪费。

2、不良品的浪费。生产制造过程中,不良品的产生直接造成材料、机器设备、人员等方面的浪费。

3、加工工艺流程的编制、工装设备的使用不合理导致的浪费。

4、库存搬运的浪费。库存会产生搬运、堆积、放置、防护处理、寻找等浪费。

(三)人员素质方面

企业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致使高水平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才的流失。

三、对策措施

精益生产方式就是解决、消除当前生产问题的有效方法。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加强精益生产管理培训

强化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的培训,普及一般员工的培训。其目的在于:

1、引起高层管理者的足够重视。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是实施精益生产方式的关键,要让高层管理者充分认识到,精益生产方式是企业战略发展的有利武器,可以促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转变中层管理者观念。中层管理者要身体力行、服务于一线的员工,实行目视化管理。使参与精益生产的每一位员工随时能知晓企业各项经营信息,从而产生良好的想法和建议,中层管理者能够确保这些建议得以实施。

3、提高员工技能和参与意识。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以及对精益生产方式的认知水平。企业要运用授课、标语、报纸、宣传橱窗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宣传教育。通过培训要使每个员工重新认识自己,把自己当作精益生产团队的成员参与其中。

(二)抓好现场管理

搞好现场管理是精益生产的管理基础,其管理状态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效率。采用“5S”管理是创建一流生产环境的重要举措,创造有条不紊的现场环境、维护最佳作业流程、控制异常流程,保证成品、半成品、在制品、返修品和废品区域清楚、帐物相符,物流顺畅、信息准确。

(三)完善质量管理

精益生产要求将质量管理落实到每道工序、每个员工的操作中。当操作者出现质量问题时有权停止生产、及时通知管理者,共同找出问题的根源,彻底解决问题。

生产过程推行先进先出控制法,对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和成品均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便于追溯质量问题。

(四)实行标准化作业

标准化作业是精益生产方式的重要内容,在开始阶段标准化作业可以分步走。第一步可按原有的习惯和现有的工艺编制初步的作业标准,且作业标准应能正确反映现实;第二步在实施第一步已建立的标准化作业的基础上规范作业,逐步提高标准化作业水平。

(五)加强设备预防维护保养

设备故障会造成生产线停顿,要实现准时生产就必须做好设备预防维护管理工作,追求100%的设备可动率。设备预防维护强调全员参与,使用人员全面了解掌握设备特点、使用和维护好设备;管理部门应制订警示措施,使设备管理由故障维修向事先预防的方向发展,做到异常报警、自动停止、快速转换等。

(六)实行目视管理

目视管理的目的就是让每位员工了解与生产状况相关信息,利用公告栏等多种形式定期进行信息公布,使生产计划、存在的问题、产出量、质量状况、设备状况、人员培训、成本数据等信息渗透到每个层次。

(七)制订科学的生产流程

以产品交货期为最终时间节点,制订出科学可行的生产流程,生产调度部门做好前期组织、协调工作,以确保产品生产的每个环节流转有序、每个步骤不拖延。

(八)不断追究尽善尽美

精益生产最终的目标就是不断追究尽善尽美,持之以恒的杜绝机构内的浪费现象,按照PDCA循环原则,不断改善、不断完善。

四、结束语

推行精益生产方式,要在充分理解精益生产精髓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将精益生产的理念贯彻到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并予以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使精益生产制度化、日常化、标准化。

参考文献:

[1]门田安弘.新丰田生产方式[M].王瑞珠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

[2]大野耐一.丰田生产方式[M].谢克俭等译.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3]许文治.NPS现场管理操作手册[M].广州:广州经济出版社,2002.

[4]肖智民,黨新民,刘胜军.精益生产方式JIT[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5]孙亚斌.精益生产实战手册[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

企业生产组织方式 篇4

1 创新烟叶生产组织方式的作用意义

1.1 适应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发展要求

当前烟草农业总体上还是传统小生产方式, 集约化程度低, 自我发展能力较弱, 已不能适应大企业、大品牌对烟叶原料批量化、优质化、特色化、稳定性的要求。推进烟叶生产组织方式转变, 已经成为关系烟叶产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行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1.2 适应烟叶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要求

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以满足卷烟工业企业需求为目标, 以建立新型工商关系为核心, 以加强烟叶基地建设为保障, 按照市场需求确定烟叶产区的生产规模。推进烟叶生产组织方式转变, 就是要发挥烟叶生产技术、人才、土地等资源优势, 努力做大做强烟叶产业, 提高优质烟叶的生产供应保障能力。

1.3 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行政手段稳定烟叶种植规模的作用逐步弱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 烟农结构发生变化;随着烟用物资价格持续上涨, 粮食及经济作物价格相继上扬, 土地价格居高不下, 劳动力价格迅速上升, 烟叶生产成本明显增加, 烟叶生产稳定发展的压力较大。只有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组织烟叶生产, 实现烟叶生产减工降本增效, 才能促进烟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2 烟叶生产组织方式创新形式

2.1 具备土地流转条件

2.1.1 烟叶生产专业农场。

以桦南县金丰模式为代表的烟叶生产专业农场是由烟叶生产种植能手或具备一定实力的人员牵头, 周边烟农、农户以耕地有偿转移的形式, 参加烟叶生产专业农场, 实行集中经营、专业管理, 烟农或农户挣取土地股金、入股分红及打工三部分收入, 烟叶生产管理及种植风险由牵头人承担, 以解决部分烟农技术薄弱、管理乏力的问题。

2.1.2 烟叶生产合作社。

以宁安市大三家子模式为代表的烟叶生产合作社是由种烟科技户、专业户牵头, 本着“入社自愿、合同产销、互助互利、利益均沾”的原则, 吸收有劳力、有技术、又愿按照章程要求从事烟叶生产的烟农参与, 烟农以土地、设施等生产资料平等入股, 发挥内部人员的技术及管理特长, 实行专业分工、统一管理, 股权人共同履行经营义务、承担种植风险, 以降低烟农个体的种植风险、增加种植效益。

2.1.3 烟叶生产家庭农场。

以宁安市海浪镇许庆山及林口县建堂乡高克新模式为代表的烟叶生产家庭农场是由具备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的烟农, 承包集体组织或周边农户的土地, 成立烟叶生产家庭农场, 通过土地流转实行规模经营、家庭管理, 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2.2 不具备土地流转条件

2.2.1 会组织牵头, 把分散独立的烟农以种植

面积大致相等、家庭实力大概相同、劳动力结构大约相当、住址或烤房大体相邻的原则, 由邻里关系较好、有相互扶持共同发展烟叶生产愿望的若干烟农邀约组成, 按照不同规模组织起来, 实行生产互助、家庭管理。通过劳力、畜力、机械等生产能力资源的联合, 以工换工, 有偿互助, 解决一家一户分散劳动而产生的劳力不足等问题。

2.2.2 专业化生产服务队。

由具备技术专长的烟户牵头, 按照生产项目或单个环节成立烟叶生产专业化生产合作社, 实行共同投入、合作管理, 内部成员享受成本核算优惠, 以降低生产设施投入、解决部分烟农技术能力偏低问题。以宁安市安青村专业化育苗模式为代表的专业化生产合作服务组织, 是由烟站组织扶持、村干部挑头、烟农自愿参加的一种烟叶生产专业化组织形式, 降低了生产投入和管理成本, 带动了全村、全乡、乃至整个烟站烟叶育苗水平的提高。

3 全力推进烟叶生产组织方式转变

提高烟叶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 实现减工降本和提质增效, 是推进烟叶生产组织方式转变的根本目的。

3.1 把握推进原则

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实质是烟叶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 着眼点是资源配置效率, 落脚点是优质烟叶原料生产保障能力。一是结合实际。创新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实际, 既要充分考虑烟叶生产和烟农的实际情况, 还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二是利益引导。创新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必须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以利益为驱动, 将分散经营的烟农通过先进、互利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连接起来, 合作组织成员之间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三是尊重烟农。要充分体现尊重烟农的真正意愿, 承认和尊重烟农的市场主体地位, 坚持自愿加入、退出自由的原则, 实行民办、民营、民受益的运行机制, 真正办成烟农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四是民主管理。创办烟叶生产合作组织不得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 不能侵犯烟农的家庭经营自主权, 不得动摇农民家庭经营的基础地位;烟叶生产合作经济组织的章程应当明确发展目标, 规范运作程序、业务范围、宗旨原则、权利义务, 收益分配等有关事项, 必须严格遵循民主管理的原则, 按照章程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3.2 做好组织发动

要把推进烟叶生产组织方式转变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结合起来, 把烟叶生产合作组织办成发展现代农业的典型、发展产业经济的样板。首先是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 学习借鉴烟叶生产合作组织取得的先进典型经验, 激发广大烟农自身对创办烟叶生产合作组织的热情, 提高烟农自身的生产合作欲望。其二是做好前期的酝酿筹划准备, 按照自愿、民主、平等的原则, 组织烟农酝酿比较适合的烟叶生产合作组织方式, 商讨明确合作组织章程等经济利益及管理事项。其三是进入组建程序, 在充分酝酿协商的基础上, 完成烟叶生产合作组织的架构, 明确合作组织法人, 制定合作组织管理章程。

3.3 实行分类指导

烟叶生产合作组织本着为烟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专业化服务的宗旨, 重点拓展推进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生产环节的专业化服务。要依据当地烟叶生产基础条件、土地流转状况及烟农的选择, 对创建烟叶生产合作组织实行分类指导, 不可强求一律。突出是要解决烟农的有效组织问题, 通过创新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模式, 把烟农有效地组织起来, 提高烟农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突出是要解决土地的有效流转问题, 通过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链条, 依靠利益驱动解决土地有效流转, 打破当前土地流转实施难度大的瓶颈。突出是要解决技术的有效服务问题, 把烟农或关键生产环节通过专业化生产、专业化服务联结起来, 培育“以烟为生、精于种烟”的职业化烟农队伍, 积极探索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有效途径和可行方式, 落实技术服务保障。

3.4 强化扶持服务

创新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模式, 一方面需要加强政府组织及烟草企业的扶持和引导力度, 另一方面又必须尽量减少行政干预。要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烟农组织形式的创新, 从根本上激发烟农组织形式创新的潜力。要加大对烟叶生产合作组织的宣传力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安排专项资金免费培训烟叶生产合作组织的带头人和组织者, 引导和推动烟叶生产合作组织健康发展。要强化户籍化管理措施, 提升管理手段和服务质量, 达到技术标准化、生产程序化、管理规范化, 用统一的标准来规范烟农的烟草种植行为, 从而实现优质烟叶原料的批量化生产。

摘要:适应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和烟叶产业发展需求, 创建不同形式的烟叶生产管理组织, 优化烟叶资源配置, 提高优质烟叶生产供应能力。

企业生产组织方式 篇5

建党九十年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与此同时,也呼唤着党的建设在组织功能、活动方式等方面与时俱进、改进完善。对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一、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党组织活动,是党组织存在及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长期以来,一些企业党组织的党内活动方式大多沿袭着传统的周期规律和固定模式,常常显得比较机械和呆板,缺乏应有的活力、动力和吸引力。创新党内活动内容和方式,对于增强企业党组织活力,完善党组织的制度和机制,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又快又好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党内活动有利于增强企业广大党员的战斗力。

企业党的工作只有适应企业工作的需要和企业党员的特点,才具有战斗力。换言之,如果企业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其党组织的战斗力就无从谈起。创新党内活动,旨在激励党员从各个方面、不同层面参与党组织活动,使党员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基层党组织更加融入党员群众,企业党建工作更加有效,也必然会更扎实地增强广大党员的创造力和战斗力。

(二)创新党内活动有利于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

由于企业党组织中每个党员的人生历练和所处地位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不同,对形势发展趋势的觉悟程度不同,导致了党员之间、党员与组织之间有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或意见。这些矛盾和意见的解决,不仅需要依靠党的理论、纲领和路线的宣传教育,还需要通过合适的党组织活动来启发引导,以保证企业党员在思想上的认同、组织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从而增强党对于广大党员的强大凝聚力。

(三)创新党内活动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领导力。

由于在创新党内活动的全过程中注重体现党员的主体作用,这就使党的基层领导骨干与广大党员群众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使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在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实践中积累了可具操作性的经验。这也让党的组织能广泛集中党员的睿智才华,正确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决策,进一步保证党的领导始终坚强有力。

二、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创新的指导原则

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要积极有效开展好企业党组织活动,必须创新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方式,以不断适应新的情况、解决新的问题。正确的行为来源于正确的观念,创新企业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必须在正确的原则或观念指导下,才具有实效性。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企业党组织各项活动的开展应该以党员为本,尽力为党员排忧解难,知道党员在想什么,在盼什么,不能只强调奉献,而不注意给予。在活动开展中,要为党员的发展创造条件,要为员工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二)要坚持“有效性原则”

开展企业党组织活动,需要有适当的载体来表现。党组织活动只有紧贴时代、企业的新形势,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增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不是为了开展而开展,要特别注意载体的有效选择。否则,许多活动的开展就会起到反效果。

(三)要坚持“主体性原则”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主体作用,充分吸取他们好的意见建议,并激励他们主动接受党支部的各项工作要求,才能使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起表率作用,使党组织活动更加有效。

三、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创新选择

在“以人为本”、“有效性”、“主体性”原则的基础上,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必须开创思维、与时俱进,最终达到“夯实基层组织,提高党员意识,凝聚员工力量,促进企业工作”的目的。对于如何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创新党组织活动阵地。

建立党员之家活动室、党员书屋、党建橱窗等活动阵地,让党员参与党内活动,既为党员学习提供良好平台,又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党建氛围,提高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可以建设系统的短信网络平台和党建网络平台,为党员教育提供更快捷的通道。短信可以群发上级党组织的方针政策,也可向党员传递最新的党建信息;党建网络,可以利用图片和视频的视觉冲击,党员更容易接受。

(二)创新党员教育方式。

当前,党员教育有党员自学、党课、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尝试一些创新的做法。一是开展党员教育月活动,将每年的七月份定为党员教育月,在党员教育月过程中,建立系统的教育活动安排,使党员在每年的七月份集中接受系统的教育,提高党性意识;二是组织最基层的党员外出学习,目的地主要选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全程录像,让一线党员谈感受、谈体会;三是采取领导领学、专家讲学、网络联学、情景模拟学等方法,增强学习的感染力;四是开设一些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和课程,扩大党员的视野,增强党员的团队意识;五是广泛启用远程教育,强化党员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提高,接受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始终体现先进性。

(三)创新党员行为方式。

党的组织活动,其出发点就是要规范党员行为,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一是开展党员入党纪念日活动,让党员重温入党时的情景,铭记入党为什么,反思入党以后自己是否坚持了党员标准;二是要求党员在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加党内的重要活动时,都要重温入党誓词,唱国际歌,唱红色经典歌曲等,不断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三是在党员的工作地点打上党员的标识,时时体现党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同时接受群众的监督;四是进一步严格党员入党、评议、参会等系列党内制度,保持党内制度的绝对严肃性,规范党员的行为。

(四)创新党组织文化活动方式。

在党内适时开展文化活动,有利于陶冶党员情操,丰富党员的业余生活,更重要的是使党的组织生活更有朝气,更有活力。在党内开展文化活动要注意这样几点:一是智力元素要多一些,格调要高雅一些;二是文化活动宜小型多样,在开会、教育活动的间隙进行;三是活动模式有利于增强党员之间的团结,讲求和

谐气氛;四是探索开放式组织生活,广泛吸纳区域内其他党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外群众参与。有条件的党组织可以尝试“党员点题”、“角色互换”、“轮流主持”等方式。创新党组织互动形式,与相关单位党支部联合过组织生活,达到资源互补、共同提高、增强活力的效果;五是打破以往党组织活动内容单一由党组织指定的做法,从活动策划、主题选定、方案制定到形式确定,都尽可能让党员全过程参与,实现从“单打独打”到“群策群力”的转变。

(六)创新党员社会活动方式。

企业党员虽是企业的一员,但作为党员,在社会生活中,更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从承担社会责任中提升党员的历史责任感。一是主动参与到国家和企业在处置重大危机事件,自然灾害的工作中去,有条件的可直接参加,条件不允许的可间接参加,贡献党员的力量;二是可尝试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着力解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些不和谐因素,展示党员在社会生活中的强大作用;三是广泛开展党员帮扶活动,在帮助企业内部的困难员工和后进员工的同时,尽可能定向帮扶困难学生,社会弱势群体,并形成一种制度。如组织党员开展“扶贫助学”、“赈灾捐款”、“结对帮联”等各项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全社会对企业及其党组织的认同感;四是党员要带头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做到每一名党员都成为普通群众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窗口。

除此以外,一定还有许多创新活动的成功做法,本文浅尝辄止,无法一一列举。需要强调的是,党内活动能否真正体现创新要求,企业党组织在一项活动结束后,还需接受党员或参与者的质量评估,这样,才可以使各项党内活动精益求精、好上加好。

总之,以创新活动内容和方式为突破口来凝聚企业党员干部,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是企业党组织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顺应时代潮流、体现开放性、富于包容度,它不仅在工作实践上会取得良好效果,而且

就理论层面看也有着重要的开拓意义,不断的摸索、挖掘、提炼和总结。

企业生产组织方式 篇6

摘 要:通过分析丰田生产方式,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推进丰田生产方式提出建议,以期能够为企业带来帮助。

关键词:TPS;中国企业;推进

一、TPS理论体系

(一)基本思想——彻底杜绝浪费

产品价格往往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相对于自身价值的判断。大野耐一指出“成本+利润决定价格”已经行不通,想要获得利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才是上策。TPS认为杜绝浪费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的最简单、直接、迅速、可行的方法,并将这一思想贯穿所有工作始终。

(二)两大支柱——准时化和自働化

JIT是一种提高生产效率和消除浪费的控制方法。它要求需要的零部件,在需要的时间,以需要的数量及时到达生产线的需要位置。它以最终客户的需求为生产起点,强调物流平衡,追求零库存。自働化作为准时化生产体系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它是一种将人的智慧赋予机器的异常自动检测控制系统,当发生机器异常或产品质量缺陷时,生产线或机器能够自动停止工作。自働化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避免了残次品的产生和过量生产,杜绝了残次品和库存造成的严重浪费。一人多用,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TPS通过自动化达到了将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完全溶入生产过程的理想境界。

(三)一大基础——持续改善

持续改善是TPS的基础,没有改善就没有丰田生产方式。它包含这样的含义:从局部到整体永远存在着改进与提高的余地,工作、操作方法、质量、生产结构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要不断地改进与提高;消除一切浪费。TPS认为不能提高附加价值的一切工作都是浪费。浪费必须经过全员努力不断消除;不断改善,以消除浪费和改进提高的思想为依托,对生产与管理中的问题,采用由易到难的原则,不断地改善、巩固、改善、提高的方法,经过不懈努力,以求长期的积累,获得显著效果。[1]

二、对我国企业推行TPS的建议

企业想要成功TPS,除了需要审视自身条件外,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思想方面

首先,全面理解TPS。TPS并非只是JIT与看板管理,而是一个整体系统,系统内各元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只有全面理解,全面实施、彻底贯彻才奏效。其次,坚定改革的信念。认清企业现状,增强危机感,坚定改革信念。而且,TPS是日本经济环境的产物,必然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矛盾之处,借鉴和融合需要较长过程,更需要坚定信念的支撑。

(二)人员管理方面

推行TPS,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TPS的一切工作包括JIT、TQM、看板管理、及改善活动等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建立以员工权益为核心的人事机制,尊重员工,关心他们的工作与生活,让他们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推行TPS,还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注重员工的培训工作,使员工深入理解TPS思想,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工作方法,进而主动参与工作。鼓励员工不断进行改善,不断创新,使TPS更卓有成效。

(三)技术方面

1.建立推进TPS的专门组织,变革生产运营模式。为TPS的推广提供专业化指导,保证TPS的推进能够有序、平稳、高效的进行。变革企业的生产运营模式,包括生产计划、生产流程、物资供应、设备布局、作业方法以及营销策略等各方面,保障TPS顺利实施。

2.发展IE。IE是直接涉及经营管理的全公司性生产技术,它对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资源进行综合,建立科学经济高效的的系统,达到以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与服务的目的,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3.持续改善。有改善才有更高层次的管理和更高效的生产方式。推行TPS先从持续改善入手,打破原有系统的平衡,在失稳中需找新的改进点。通过不断改善使生产体统达到更高的水平。

4.均衡化。采用均衡化生产避免因工序和设备生产负荷状况参差不齐导致的生产不均,而陷入一种低效率,高成本的恶性循环。实现均衡化,需满足数量平均化和种类平均化的要求。

5.杜绝一切浪费。企业是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得利润的,降低成本只有和提高生产效率结合起来才有意义。提高生产率的最简、迅速、直接的方法就是杜绝浪费。推进TPS要坚决杜绝浪费,彻底找出无效劳动和浪费现象,以最少量的人员、只生产所需要数量的产品。

6.团体作业方式。这种作业方式,可实现信息及时传递及有效沟通。每位员工积极参与工作,起到决策和辅助决策的作用。成员间相互协作,形成凝聚力,高效的完成工作。团队成员强调一专多能,工作氛围是信任。

7.现场主义。企业的主要数据源自现场。在生产现场直接获取第一手生产信息,制定符合实际的计划,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迅速采取措施解决,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或将损失降至最低。

8.开展5s活动。5S活动是企业管理的基础。通过5S活动,帮助企业实现塑造形象、降低成本、准时交货、安全生产、高度标准化、现场改善、改善员工面貌,优化工作环境的目标。开展5S活动,以自我管理为原则,以提高员工素养为核心,建立整齐、清洁、方便、安全的工作环境。

(四)合作伙伴方面

企业不是一个脱离外部环境独立存在的个体,企业想要持续永久的发展,就需将自己优秀的管理方法与合作伙伴分享,与合作企业共同致力于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精益求精、长久发展的目标,实现双赢。

(五)文化方面

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使TPS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渗透到企业员工的思想中。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氛围:员工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以公司为家,发扬友爱与团结精神,同心协力,戒奢戒躁,潜心研究与创造,为公司发展贡献自己最大力量。

一定意义上说,TPS也是经济文化的产物。国家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创造TPS所需求的经济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齐二石,刘子先.丰田生产方式及其应用[J].企业管理,1998 (3):37-38.

企业生产组织方式 篇7

1.1 现行土地制度的弊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中国农业主要仍是小农经济,甚至相当程度上是“自然经济”,不能解决农村的富裕和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其弊端主要表现为:家庭式的耕作方式导致土地等资源的严重浪费;资金投入短缺并限制先进技术的应用;个体农民对市场信息、成本、价格、信贷以及政策的反应迟钝、经营决策盲从,农业结构调整中屡屡发生伤农事件;城市经济发展对农民工的需求和农村均分土地制度的会合下形成的过密型半工半耕制度使农业愈加陷于低报酬、停滞的小规模经营,农业经济效益低下。目前全国农机对农业的贡献率仅为17%,机耕率47%、机播率27%、机收率19%;据测算,“十五”期间,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仅为35%,而农业发达国家达到60%~8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转化成果普及率仅为30%~40%[1]。

1.2 打工经济给农村发展带来的新问题

“打工经济”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许多新的问题。目前,农村存在生产力三要素,即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的流出,尤其是越来越多地区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的存量正被城市吸纳殆尽。近些年“打工经济”大多通过银行借贷等途径悄悄“外流”到了经济发达地区,资金回流少,打工能人回乡创业的更少,新农村建设缺乏后劲;打工人员挣钱供孩子在城里读书,或在城里安家立业,日常消费更是在城里进行,失去了主要消费群,农村工商贸易严重受挫;同时,人多地少的过密型农业因收入不足而迫使人们外出打工,而打工风险又迫使人们依赖家里的小农经济作为保险,使其它经营模式的选择极为艰难。而且,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到1995年连续收缩两年后,年增长人数降到平均约200万[2];离土离乡的城市非农就业迟早会出现同样的收缩。农村新增就业人口相当部分必须在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发展现代农业中作出选择。

1.3 “三农”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

当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化,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资源环境制约日趋严峻,农产品供求总量趋紧、结构性矛盾上升,来自国际市场的影响明显加大,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民新的就业门路不多,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适应农民需求等。农业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增强,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要求加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产品贸易竞争加剧,调控农产品进出口难度加大,要求加快提升农业竞争力;农业比较效益下降,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要求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缩小城乡差距难度加大,要求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农村社会结构深刻转型,搞好社会管理难度加大,要求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2 引导打工经济返流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

农业发展的过程,是农作物生产要素数量不断提高、不断组合优化的过程[3]。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促进现有农业生产要素和可能流向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整合。打工经济是农民在市场规则引导下进行资金和市场知识积累的有价值的实践,在中国农村的深刻变革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应着力引导打工经济返乡创业,促进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人才、设备、管理、信息、环保等农业生产要素的联合和优化整合,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2.1 土地集约

农村存在着土地向会种田想种田的农户集中,资源向大户集中的趋势,当前这一趋势在打工经济影响下更为明显。土地转让经营的趋势、打工经济的积累,土地集约经营有了进一步的需要和可能。土地向种田能手、向返乡创业的打工农民转移,形成选种统一、连片经营的生产模式,提高了土地经营效益。应大力鼓励打工经济返流转包更多的土地,其他农户可以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机械等入股,实现各种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整合,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更多的农民以土地等入股后脱离传统种植业,安心在外务工或从事其它非农产业,又可以获取一份稳定的土地股份红利,尽可能地维护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农民有了打工的实际体验,也不会再死守土地,在土地收益与务工收益和其它收益上会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农村和农业人口减少,土地进一步集约化经营成为可能,给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2 资金整合

近年来由于国家惠农政策的鼓励,农民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也出现了资金回流农村和农业的现象。尤其是打工农民积累了总量相当可观的返乡创业的原始资本,现在进城务工农民已超过1.3亿,就以人均打工年纯收入3 000元计,年总量也高达4 000亿,实际总量远高于此。这笔庞大的资金可以直接投资、参股,或者组成农民的社区互助合作金融机构,使农民得到更好更有效的金融支持;适度规模农业成为打工经济的现实投资取向,也让农民以资金入股的形式获取相应的收益。而且,打工农民中不乏成了百万、千万富翁的经营成功者,这些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愿望尤其强烈,可以吸引他们投资规模农业,这往往是工业直接反哺农业的好形式。打工经济返乡创业以及融资的方式,可以聚集大量的闲散打工收入和农民的其他资金,发展适度规模农业有了可靠的资金来源。

2.3 人才优化

进城打工农民不仅带回数量可观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增长了见识和才干、更新了思想观念,具备了返乡创业的条件。打工农民通过广泛接触大中城市的现代生活和在现代工商业的氛围中学习,获得了许多信息、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技能,懂得了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操作方法,使他们经营规模农业也能得心应手,并打通与外界的信息沟通和商品流通,进一步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部分农民可以凭借自己拥有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和先进管理经验入股,同时也可以吸收科技人员的知识技术入股。规模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工人,随着与外面的世界更多的接触,农民的观念也逐渐跟上时代的发展,他们在以土地、资金、技术等入股后,可以到城镇谋求发展,也可以转变为领取工资的农业工人。由于规模农业的经营方式多样化,避免了个体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而造成收入的季节性,确保农业工人收入较高且稳定,成为农民就业的新选择。

此外,农户所拥有的其他生产要素也可以折合成一定份额的股份,由规模农业统一使用、管理,农民可以凭此获得股份收益,又避免了由于承包土地的有限性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而导致的严重投资重复和闲置浪费。

3 组织形式和收益分配

经过几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要素储备已经比较丰富,只是由于缺乏集约经营和优化整合,联产承包责任制又一定程度地强化了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各种生产要素处于分散状态。因此,从各地实际出发,从最有利于农民、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着手,积极引导打工经济返流,以之为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整合的重要着力点,重新配置和运作现有农业生产要素和可能流向农业的生产要素,并相应建立一系列制度安排和基础秩序,促进农业生产适度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

鉴于我国农村的现状,现阶段我国农业应以股份制为基本形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诸如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民营农场等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实现生产经营集约化、规模化[4]。这样既可以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也可以使农民得到土地所提供的生活、养老等基本保障。农地在性质上仍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承包权仍属于农户,流转后集中经营,农业工人既可以领取工资又可以取得股份红利,重大决策由股东会议决定,国家对其生产、经营、管理等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和监管。在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的情况下,基层政府也可以征得广泛同意后将全村生产资料集中经营,吸引并有效利用农村闲散资金,最大限度地优化整合各种生产要素,以股份制形式兴办集体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农业公司化管理股份制经营,农业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运行,既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又可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4 机遇

4.1 历史性的契机

经过将近30年的非农就业剧增,以及近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逐步降低,中国的农村劳动力绝对量正呈现长期以来第一次可能稳定甚或递减的局面。农村的实际常住人口1996年以来已连续十年以每年超过1千万的幅度持续减低。2004年前十年的乡村从业人员总数的自然增长平均数是每年480万。如果乡镇企业能够持续像近几年那样每年吸收200万新就业人员,那么城市就业只需持续吸收280万/年来维持稳定的农业从业人数;超之,农业从业人数便会逐渐递减,而离土离乡农民工从2000年到2003年底四年中每年平均增加450万。另外,农村本身(尤其比较富裕的农村)的服务业方面也具有相当发展就业的空间。实际上,农业从业人员从1999年以来也已经以年平均400多万的数目递减。[2] 这样,今后很可能持续逐步少量地减少农业从业人员,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可能稳定,甚或逐渐减少,再加上土地依赖性降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了更大的可能。

4.2 实践

近年来,各地涌现“凤还巢”现象,通过打工取得一定资金积累和知识信息的农民又回到家乡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农村广泛出现的“新合作化”运动推动了生产制度和生产方式上的创新,又加快了打工经济返乡创业进程[5],进一步推动资金、土地等资源的优化整合,适度规模农业有了明显发展。因此,在具有一定条件的村庄,国家应适当扶植土地入股制度的合作经营,筹集必要资本、进行多种经营、提高种植规模及其劳动容量和生产率,从而在农业人数基本稳定或递减的现实下促进农业新发展。

5 打工经济返流、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积极效应

打工经济返流是提升农业资金、科技、人才等基本支撑能力和农业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需要,又能体现实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和推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

一是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多功能发展提供资金、人才等保障。大力引导打工经济返流,是加大农业投入的稳定长效机制,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也是统筹城乡和工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与物质保障。这有利于稳定地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推动新农村建设;也有助于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动,加速城市化进程。

二是促进农业生产组织社会化程度。打工经济返流,推动农业生产立足于整个社会设计和实施生产管理过程,促进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和社会上的有关部门、市场主体有机地联系起来,并要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提高这种依赖程度,以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建立相应现代农业制度,保障现代农业发展[6]。

三是夯实现代农业基础的需要。如果农业现代化搞不上去,不仅会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势必会拖工业化、城镇化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后腿。因此,以打工经济返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既抓住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又适应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打开了广阔前景,无疑是解决农业发展滞后、难以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

6 发展适度规模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改变我国农业弱势地位,提升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整合现有农业资源和可能流向农业的资源,当前就是积极引导“打工经济”的资金、人才返流支持乡村、反哺农业,促进农业生产要实现优化组合和有效运行,推动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创新,发展适度规模农业。从而在有相应投入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走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发展道路[7]。

摘要: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各种要素的总量已具有相当规模,但缺乏有效的优化整合。积极引导打工经济返乡创业,整合现有资源主要是农村各种资源,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合理选择。

关键词:打工经济,农业资源,整合

参考文献

[1]陈汗.一位村党支部书记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冷静思考[N].农民日报,2006-04-20.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3]王宏广.论要素组合理论指导农业现代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1).

[4]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5]郑有贵.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J].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

[6]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企业生产组织方式 篇8

2012年中国民航发展论坛上, 中航信总经理朱晓星认为民航业是最先拥抱和最充分使用信息网络技术的一个行业, 英航前任CIO Paul Coby也指出IT每隔10年就将为航空业带来一场革命。事实也正是如此, 在航空公司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计算机系统, 航空业是从信息网络技术行业发展中收益最大, 同时也是最受其发展影响的行业之一。对我国航空公司来说, 近年来, 几大航空公司也纷纷通过计算机系统提升整体竞争力, 南航、东航、国航先后引进美国SABRE公司的SOC系统, 以期实现航空公司资源的集中控制、统一调配, 从而将航空公司运行控制工作由分散转向集中、由横向转向纵向、逐步建立集中统一控制的运行管理模式。

2 当前航空公司SOC生产组织方式

在民航局发布的《航空公司运行中心 (AOC) 的政策与标准》中, 指出AOC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部门, 也可以依据公司的规模由几个不同的部门组成, 它是公司总裁的全天候运行授权的代表, 是公司组织和实施飞行的指挥中心, 是每时每刻协调、控制公司航班运行的职能部门。AOC是公司运行的决策中心, AOC是航空公司运行的“大脑”, 同时也是责任中心, 对于AOC的组织建议采用以下模式:

其中AOC值班主任:做出航空公司运行的战略决策, 监督AOC内的决策过程, 监控航空公司的所有运行, 处理不正常的运行, 与政府管理机构联系, 对AOC的高级管理层进行讲评。权力为根据执行管理层的授权, 对整个航空公司的日常运行进行决策。

区域经理在日常运行的战术管理方面向AOC值班主任负责。战术管理包括通过积极地决策和以最佳的方法是用所有的资源来有效地管理日常运行。管理一个以区域划分 (北、南、国际、国内等) 或以机型划分的分区。

维修协调员协调AOC和航空公司维修支持人员, 保证尽最大努力支持故障飞机的修理工作, 向管理层和部门领导提供最新的机队状态信息, 向AOC维修经理报告有关飞机、飞机部件以及其它维修情况。

通过以上的组织形式以期来实现安全、舒适、服务和效益, 使得航空公司的资源, 包括人员、机队、程序、技术支持工具和基础设施等以最佳的方式使用, 使航空公司提高安全水平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我们可以看到上述组织形式本质上是矩阵式组织结构, 均是由若干个“椭圆”和联结这些“椭圆”的“线段”组成的, 在组织结构图中的“椭圆”代表每个部门的责任领域, 而“线段”则表示权力和隶属关系。

3 基于契约驱动的航空公司SOC生产组织方式

契约关系代替权力关系的背后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权力关系的背后是控制, 是一种以过程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在矩阵结构中, “椭圆”代表的是专业职能的范围。由于“椭圆”的限制, 位于“方框”内的员工关注于专业成果, 而不是专业成果的根本目的。各部门员工侧重于“把事情做对”而不是“做对的事情”, 即侧重于效率而不是效果, 从根本上说, 这些组织方式将导致员工的以过程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契约式关系倡导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方式。

3.1 总经理-运行执行官:业主与业主代表的关系

总经理授权运行执行官全权负责航空公司的生产运行。

3.2 运行执行官-运行总监:业主代表与任务完成者的关系

运行执行官代表企业向SOC投资, 运行总监向运行执行官提供公司航班运行的安全、服务、效益。运行执行官根据公司航班运行的状况对运行总监进行考评。

3.3 总经理与各部门:投资者与资源/服务的育成者关系

部门经理在培育足够的专业资源方面向总经理负责。契约式组织关系并不是要彻底抛弃组织结构图中“方框”所代表的专业领域, 而是要使员工的努力由面向专业领域转变为面向根本结果, 从面向部门目标转而面向公司整体运行目标。实现这种转变的方式是将职能部门转变成专业资源育成和提供部门。管理人员的职责之一是培育人才、孕育资源, 总经理以职能部门向SOC提供的各种资源的质量情况作为对其绩效的考核。

3.4 运行总监与各部门:资源/服务的使用者与资源/服务的供给者的关系

运行总监并不拥有各种资源/服务, 而只是资源/服务的使用者, 并以各个部门提供资源的情况反馈运行执行官。SOC管理是通过各个席位完成任务, 各个部门的主要工作便是以SOC运行总监设置的生产任务情况安排资源的引进、培育、成长和监控, 并向SOC提供合格的资源和服务。

3.5 各部门与席位:资源/服务的育成者与专业资源的关系

各席位作为来自各个部门的业务负责人, 是各种资源的直接使用者, 如来自飞行部门的负责飞行机组的排班和调整, 机务部门的负责飞机的安排和调整, 运行部门的则负责航班的放行、监控、调整等等, 各个席位通过对机组、飞机、航班等等资源的使用确保公司生产的顺畅进行, 并向运行总监负责。

各席位不仅仅是来自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 而且是带着各个部门的相应资源进入SOC, 席位工作人员应当具有较高工作能力, 从公司航班运行的角度, 高效使用部门资源, 对于席位的工作绩效不由部门负责, 而是由运行总监负责。

3.6 运行总监与席位:雇主与雇员的关系

运行总监和席位是雇主和雇员的关系, 各席位对运行总监负责, 运行总监根据各席位的表现情况决定各席位负责人的合适与否, 如果不合适, 运行总监可以向相应部门要求更换合适的席位人员, 各部门负责席位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的提高。从而对于各席位来说, 确保各部门由简单的上级转变为顾问-教练。

对此, 从生产任务的完成来说, 总经理授权各个部门进行资源的培育, 部门经理就资源供给向总经理负责, 运行执行官向运行总监下达工作任务, 运行总监使用各个部门提供的资源完成工作任务, 并就任务的完成情况向运行执行官负责。

从绩效考核来说, 对于各部门, 总经理根据投入-产出的情况以及对SOC资源的提供情况, 对部门经理进行考核, 运行执行官根据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对运行总监进行考核, 并收集来自运行总监对各部门资源提供的资源的质量信息, 运行总监根据各席位对具体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4 结论

按照系统式思维, AOC是一个系统, 该系统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均对系统整体的绩效起作用, AOC的组织运行必须靠它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关系来驱动, 而不只是靠职权关系来驱动, AOC不拥有资源的所有权, 但拥有资源的使用权, 以资源为基础, 以契约关系为驱动力, 以共同绩效为目标,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发挥部门的协同作用。

摘要:对于航空公司来说, 先进系统的引进只是采用了更高级的生产工具, 如果要让生产工具发挥效力, 还需要组织结构、企业制度、相关企业文化方面的调整, 只有这样才能让生产工具融入企业中发挥效力, 因此航空公司针对SOC建设提出大一统的运行模式, 大一统运行模式应如何实现并未有统一明确说法, 为此, 基于机理分析, 采用契约驱动设计SOC生产组织方式。

企业生产组织方式 篇9

一、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创新面临的金融环境

1. 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创新的资金需求呈多元化。

农业组织的组成方式多种多样, 有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有“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公司 (企业) +农户”生产模式的各类企业, 有具有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的企业联合或企业农户联合。组成方式的多样性, 决定了农业组织金融需求的多元化特征。

2. 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创新的资金需求地域不均。

不同地域的农业地区, 经济发达程度差异也较大, 具体表现在人均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城乡一体化水平等方面。从金融机构角度分析, 在条件相对落后的偏远山区,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农业组织不发达,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驻地金融网点放贷困难, 存贷比普遍较低;而靠近城区, 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地区, 金融需求旺盛, 金融网点存贷比相对较高。

3. 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创新的资金需求存在瓶颈。

农业组织普遍存在抵押物不足, 信用等级难达标等问题。以笔者所在的鸡西地区为例, 目前大部分农业“龙头企业”都还属于中小企业, 其本身资金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都较弱, 这些企业和农户都难以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物, 而农业作为受自然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的高风险产业, 一般要有相应的抵押和担保, 金融机构才愿意开展业务。另外, 农业地区缺乏具备一定资质的评估机构, 直接影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抵押贷款、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业务的发展, 使得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创新融资渠道无法有效拓宽。

4. 农村金融服务难以满足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创新的多样性需求。

金融机构贷款手续繁锁、贷款额度小等现实问题, 与日益增长的信贷资金需要矛盾愈加突显。目前涉农金融机构对农户进行的贷款授信一般在5万元左右, 部分机构扩大到10万元。但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创新, 农民大户开始利用土地流转政策, 扩大经营规模, 单户10万元的贷款已经难以满足农村专业化经营, 特别是农产品基地的融资需求。

二、当前金融支持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创新的部分措施

1. 发挥窗口指导作用, 引导金融机构增强支持力度。

发挥基层央行窗口指导作用, 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创新机制,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各金融机构对辖内的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创新进行深入调研, 结合地区现状进行分析探讨, 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信贷管理制度和建立支持机制。

2. 积极为新型农业组织生产方式提供信贷支持。

以鸡西地区为例, 涉农金融机构制定了《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方案》, 采取合作社社员联保、农户联保等贷款方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贷款利率较普通贷款优惠5%—10%, 同时将贷款额度、期限延长到最大允许范围。部分金融机构与财政、农委等部门合作, 探索开展了农机合作社农机具贷款业务, 以农机具为抵押物, 按照农机合作社自筹、国家财政补贴、银行贷款支持3:4:3比例发放贷款。

3. 创新金融业务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2013年, 鸡西地区的多家金融机构对农业组织中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粮食质押”信贷产品创新业务。如商品融资贷款、存货通达贷款、粮食质押贷款等。其主要特点是, 粮食质押贷款的投放机构增多, 质押物范围和贷款额度得到拓宽, 抵质押比率提高15个百分点, 质押贷款期限延长至1年等。

三、纾解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创新瓶颈的金融安排思路

1. 培育多元化的农村信贷创新主体, 在有序竞争中开发和运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动力。

一是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民间性金融和其它金融组织的整体合力与竞争机构的作用, 夯实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内在基础;二是继续调整完善政策性银行、农业银行、农村合作组织等涉农金融机构的业务分工与市场定位, 并按照“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 鼓励和支持在农村地区设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新型金融组织和小额贷款机构;三是中央银行要适时出台政策, 规定新型金融组织与小额信贷机构将资金主要运用于当地, 积极引导农村民间融资方向, 促进乡镇区域经济发展。

2. 发挥货币政策、监管政策、税收政策的杠杆作用, 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能力。

一是对农村金融机构继续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 在再贷款、再贴现等方面结合支农贡献给予优惠政策;二是建立科学的县域金融机构分类监管制度, 建立一套因地制宜, 因行制宜的县域银行监管考评体系和指标, 适当放松对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比例的最高限制, 放松对农村信贷产品创新的管制, 对农村信贷服务开展较好的机构在机构设置、业务范围、监管费用减免等方而给予支持;三是对信贷服务产品创新多, 信贷投入力度大, 对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创新发挥显著支持作用的金融机构给予部分税收优惠。

3. 建立农村信贷风险补偿与分散机制, 挖掘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潜力。

企业生产组织方式 篇10

1 发展农机专业大户, 组建专业合作社

成都市新津县是全国著名私营企业之乡, 而农业又是当地的主导产业, 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如何解决企业和农业生产争劳动力的矛盾, 笔者认为, 只有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这对矛盾。结合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 新津县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2005年到2008年的4年间, 中央、省、市、县财政购机补贴资金为348.8万元, 极大调动了农民购机的热情, 截止目前全县农机经营户已达5 200余户, 农机从业人员5 600余人, 各类农业机械61 800余台/套。2008年新津县先后成立了“成都市新津兴华农耕技术专业合作社”、“成都市新津万兴农耕技术专业合作社”、“成都市新津大地农耕技术专业合作社”3个合作社, 每个合作社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相关章程和各项工作服务制度, 合作社社员达27户, 组建机械收割、机械耕整、机械植保、机械插秧、机械运输5支专业服务队, 初步形成农机化全程生产和服务雏形, 服务队拥有大中型联合收割机20台, 大中型拖拉机50台, 插秧机58台, 机动喷雾器100台, 资产达664.5万元, 开展作业服务面积9 200余公顷, 年服务总收入达828万余元。

2 农机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在不断的创新

2008年新津县积极探索机耕方式如何适应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 一是将普心镇山河村5个村民小组作为试点, 集中103户农民的承包经营责任地26.75公顷, 引导成都市新津兴华农耕技术专业合作社开展“代耕、代种、代收”的“一条龙”服务, 从机耕、机械化育秧插秧、田间管理、苗情调查、抽水晒田、锄草、病虫害防治到收割等环节, 探索全程农机化服务农业生产的模式, 获得成功, 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二是为新型农业——兴义山禾联邦农场33.33公顷蔬菜基地提供耕作、锄草、灌溉、植保等全程机械服务, 切实帮助业主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三是开展“三承”服务, 促进农机新技术推广。为推广水稻插秧机械化技术, 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推行“承包技术、承担风险、承诺效益”的三承服务模式, 从水稻机插配套育秧、机械插秧、田间管理到收获, 测产对比进行了全程跟踪服务。

农机合作社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一条龙服务, 让农民们把精力放在从事第二、三产业上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增强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 有力促进了农机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既有利于集中资源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又有利于提高作业服务效率和质量,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是农村经济合作的领办者、科技带头人, 他们以创业带动就业, 富民富己, 在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思考

新津县目前组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还仅是一个雏形, 离现代农业对农业机械化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要大力推广和应用需要加大宣传, 要让农民真正认识到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能够积极组建和加入到农机专业合作组织。随着成都市城乡统筹发展, 城市化的进程必将加快, 只有现代农业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市场与小农业的矛盾, 组织起来的农民和高度组织化的农机专业合作社, 才能真正克服传统生产与现代生产之间的矛盾。

3.1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成都市农机组织化程度还非常低。截止2008年12月31日, 成都市大中型拖拉机统计为9 145台。全市现有农机专合组织19个, 共有大中型拖拉机140台, 仅占全市拥有拖拉机总量的1.5%左右。而按照规划, 在未来的10年成都市将有150万农民变市民, 这意味着农村的劳动力会大量的减少, 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也会大幅的增加。成都市的现状是农机化投入少, 农村急需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难以大面积推广;农机人员知识老化, 急需更新。

成都市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类型有:一是农机能人带头型 (或农机经纪人带头型) , 由农机能人 (农机经纪人) 牵头, 联系农机手、农民等自愿按股份制原则入社。二是农机大户牵头型, 由农机大户发挥自身机具多、服务能力强、作业范围广的优势, 吸纳农户、农机手入股。三是原农机服务机构人员兴办型, 由原基层农机管理部门人员利用自身业务、资源优势等特点, 组织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农机手、农民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实力和资金都无法做大做强, 需要全社会在技术与资金上的广泛参与。

3.2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考

第一, 各级农机部门应根据现实条件, 合理引导, 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重点加强宣传引导, 让农民真正认识到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能够积极组织或加入合作组织;强化合作社在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培训, 坚持把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向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倾斜, 支持其通过联合、兼并、吸纳入股等形式, 促使其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提高其服务能力和自身造血功能。农机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 要负责协调农机专业合作社生产过程中信息导向, 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孤岛的状况。

第二, 坚持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分类指导、强化服务的原则,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是建立激励机制, 对标准高、质量好、运作规范、经营业绩显著、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 给予重点扶持和奖励。二是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 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 通过典型的示范作用, 激发更多农机户、农户入社的积极性。三是加强综合协调坚决制止各种向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行为。

第三, 农业机械化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不可能仅靠农机部门一家来推动此项工作, 工商、税务、财政、金融、土地等部门也应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 制定出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措施, 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积极办理登记注册, 提供财政资金、税收、土地租赁等系列优惠政策。各级财政补贴农业的资金, 应把购机和农机农田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补贴内容, 变过去的暗补为明补, 增大农业投入的透明度。把农机扶持资金投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机车作业补贴, 每亩机械作业给予一定数额的农机作业补贴, 如实施秸秆还田补贴10元/亩;实施水稻机插秧补贴10元/亩;实施小麦精量播种补贴10元/亩;实施土地翻耕补贴10元/亩。通过农机作业补贴, 一是合作社在比市场作业价格低的情况下可以拿到更多的作业订单, 保证机车有充足的作业面积, 机车效益将大幅度提高。二是达到联片作业、降低收费的目的, 联片作业可使机车作业成本降低, 促使作业价格下调, 农民群众为此少支出作业费, 从中受益。三是促进农机新技术的普及应用, 使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洋芋等大宗农产品的收获、秸秆还田、土地深耕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增加了农田有机物的含量, 减少化肥的流失, 增强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促进了粮食增产增收。四是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机车效率高、收益高, 可影响带动更多的农户走依靠农机致富的路子, 促使大型农业机械迅猛发展, 农机装备结构得到改善, 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现多赢。

第四, 应把对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纳入到对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培训内容中去, 落实资金与培训埸地, 常年抓下去, 培养一大批技术精湛的农机维护与操作工队伍。

生产方式——企业文化的张弛之道 篇11

传送带式生产:窒息企业文化

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中有一段诙谐的表演:工人们每天机械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以致习惯成自然, 无法停下来。尽管影片夸张的艺术手法让观众忍俊不禁, 但那节奏异常紧张的流水线却生动地反映出传送带式生产的场景。

传送带式生产起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其目的是批量生产以降低成本。工人们在流水线上组装产品, 每个工人专注于一道工序以提高效率。比如, 张三装一个芯片, 李四装一个线路板, 王五装两个螺丝, 赵六装外壳, 钱七贴标签。流水线不停运转, 每个工人不停地重复着一种动作。如果在工厂干一辈子, 也许只会装一个芯片或两个螺丝。富士康就将这种生产方式运用得淋漓尽致, 流水线上每个员工的每个动作都被“分解”。也就是说, 员工在每天的重复操作中, 每个动作的时间、成本都是可控的, 每个零部件的完成时间、成本也是可控的。在这种生产方式下, 员工不能聊天, 更不能随便走动或请假。因为员工都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操作, 缺少一个人, 流水线就得断。就这样, 一个个活力四射的年轻人, 就硬生生被“定格”成流水线上的一个“符号”。一些员工因为工作单调枯燥, 没有成就感, 于是就产生了悲观绝望的心态。可以说, 传送带式生产窒息了企业文化。

细胞式生产:还原企业文化的活力

20世纪下半叶, 全球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商品极其丰富, 人们转向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体验消费。对生产性企业而言, 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 加之激烈的市场竞争, 那些规模大、投资高、回收期长的大型生产线就显得不合时宜, 于是细胞式生产应运而生。

简单说, 细胞式生产就是一张圆形或方形的工作台, 2~10个工人, 以人力车取代长长的传送带, 每个工人熟练掌握尽可能多的工序, 从而减少交接时间以提高效率。细胞式生产是企业按照产品品种、设备等因素将整个生产过程划分为若干小型柔性生产线, 由几个工人承担产品生产过程所有工序的操作。

在佳能公司, 生产照相机由10个员工操作, 张三拧个螺丝, 李四装个镜片……10个员工可以边操作边聊天。某个员工去吃饭, 其他员工就帮他装镜片、装皮带。每个员工都是“全能”的, 产品的所有工序都会操作。也就是说, 把流水线的机械化方式换成一个人性化的方式。虽然员工可以边聊天边操作, 但是工作效率却很高。1997年, 佳能废除了16000米长的流水线后, 采用细胞式生产, 1998年就取得了成效, 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了50%;1999~2000年, 每位员工贡献的利润在单年内升幅高达80%;2004年是1999年的4倍。

细胞式生产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 还原了企业文化的活力。

兵工企业生产方式:培育团队精神和精英文化

我国部分兵工企业具有火工作业和机械加工并存的生产特点。火工作业采取的是细胞式生产, 因生产过程的安全和产品可靠性要求不能及时得到验证, 且员工都在一个工作台上操作, 安全生产靠的是大家的合力, 操作人员较为团结, 长期以来形成了规范的操作模式和浓厚的团队协作文化。机械加工是一个员工操作一台车床, 负责一道或几道生产工序, 依靠的是个人的操作技术, 产品质量当即就可验证, 只要符合图纸要求就能流转到下道工序, 无需其他员工过多的协作, 长期以来形成了凭技术、凭工数取薪的精英文化。而提供基础服务的员工因不直接生产产品, 没有计件工资的条件, 未形成凭产品、凭工数取酬的理念, 这种惰性文化亟待注入新时代的竞争理念。

上一篇:事故调查下一篇:三农问题的经济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