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管信息监督员劳务合同书

2024-12-29

数字城管信息监督员劳务合同书(通用3篇)

数字城管信息监督员劳务合同书 篇1

劳 务 合 同 书

甲方: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XX数字城管监督员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一、数字城管信息监督员的具体工作职责

1、根据甲方安排,乙方负责责任区域内城市事件和部件的巡查工作,并将发现的城市事件或部件问题及时上报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负责对社会公众等渠道举报的城市管理事件或部件问题进行核实;负责对城市管理事件或部件处理结果进行现场核查确认;根据巡查现场实际情况,自行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城市管理事件或部件问题;应熟悉掌握所承担的万米单元网格内的城市部件和工作要求。

2、其它工作任务按照《XX数字城管信息采集、监督员职责》确定执行。

二、“城管通”和“自行车”使用与管理

1、“城管通”与“自行车”是城管局配备给监督员完成工作任务的专用工具。

2、监督员应熟练掌握“城管通”的各项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操作规范、准确。工作期间必须保持“城管通”联络畅通。

3、监督员“城管通”中保存的各种信息不得对外泄漏,否则将追究个人责任。

4、监督员使用“城管通”只允许拔打电话:12319、119、120、110和用于与中心工作联系,不得互相闲聊,不得影响工作。费用为每月96元,非工作原因超出费用由监督员本人承担。

5、“城管通”及配件(包括电池)由监督员自行妥善保管,精心正确使用,工作期间保证城管通电池电量充足。“城管通”及配件发生故障后,必须及时报告技术考评科,由技术考评科与维修点联系进行检测,经中心领导批准后,由监督员到指定维修处进行故障鉴定和修理。两年内电池交叉使用,如不属于规定时限内出现的质量问题,所发生的损坏和相关费用由监督员自负。

(1)因“城管通”使用期限过长导致触摸屏软键正常使用失灵和因督查对象闹事导致“城管通”手机屏、外壳及内部受损的,其维修费用由中心承担。

(2)“城管通”出现死机和经常断线,经更换新卡仍然无法正常使用的,由中心负责处理。

(3)监督员使用保管不当致使“城管通”进水、手机屏及外壳损坏、充电

超时导致内部硬件损坏,维修费用由监督员全额承担;

(4)其他原因导致“城管通”需要维修,经中心领导批准后,300元(含)以下的维修费用,个人承担40%,监督指挥中心承担60%;300元以上的,个人承担30%,监督指挥中心承担70%。

(5)监督员手机丢失,按现行市场价赔偿。

6、监督员离职时必须将“城管通”及配件交回城管局。

7、自行车应保持清洁干净,在正常使用下一年内出现质量问题返厂维修,非质量(如爆胎、丢失等)问题及平时维修保养由监督员本人负责,一年后所有问题监督员本人负责,监督员离职时必须将“自行车”交回城管局,如丢失照价赔偿。

8、监督员应注意交通安全和工作安全,在工作期间所发生交通、肇事事故等,由监督员自己负责处理。

三、承包合同期限

合同期限为 年即: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四、工资标准、福利待遇及结算方式

1、月工资额每月最低 元。

2、工资和福利发放以半年或年为期限,由监督员本人先全额垫付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保险,待县劳动局拨付岗位补贴金额到位后由城管局负责发放,不缴纳相应保险的,不享受相应福利待遇。

五、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㈠权利

1、根据单位工作实际需要,有权对乙方行使安排工作岗位、下达管理工作标准的权利。

2、负责监督、检查、考核乙方工作质量、工作状况的权利,并根据管理办法实施奖惩。

㈡义务

1、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尊重乙方的合法权益,创造有利于发挥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工作环境和精神环境。

2、负责对乙方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日常管理、遵纪守法方面的素质教育和业务培训。

3、负责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工具(材料)。

六、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㈠权利

1、乙方有劳动、工作、学习、参与合理化建议的权利。

2、享有取得报酬的权利。

3、对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及相应的管理内容有知情权。㈡义务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甲方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单位的集体利益。

2、服从甲方统一管理,确保完成甲方交办的责任区域工作任务。

3、接受甲方的教育和培训,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七、工作职责、标准、安全风险、考勤、考核等按《平泉数字城管监督员管理办法》执行。

八、承包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续订。㈠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承包合同可以变更

1、由于政策改变、整顿及调整工作任务或由于工作职能发生变化的。

2、本合同订立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已经修改的。

3、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无法履行的。

4、因工作及其他原因需要,经双方协商同意的。㈡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承包合同。

1、严重违法、违纪或违反甲方《XX数字城管监督员管理办法》的。

2、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3、不能胜任所承担岗位工作的。

4、承包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经甲、乙双方协商不能变更承包合同达成协议的。

㈢承包合同期满或甲、乙双方约定的承包合同终止条件出现,承包合同即行终止。

九、违约责任

㈠本合同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效力,甲、乙双方必须严格履行。

㈡甲、乙双方必须按约履行合同,不得擅自解除承包合同,任何一方解除合同必须提前一周通知对方。

㈢因不可抗力原因造成不能履行合同的,承包合同自行终止。

㈣本合同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可根据实际,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解决。

㈤甲、乙双方发生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㈥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从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法定代表人):

乙方:

****年**月**日

数字城管信息监督员劳务合同书 篇2

全部职能情况的汇报

城管局领导:

城管监督指挥中心深受城管局领导关爱,职能屡增,中心上下决心不负重托,定不辜负领导厚爱,誓将全部职能发挥至完善,现将网络平台及其他职能情况汇报如下:

一、电子办案与网络平台

电子办案的特点是快捷、方便、可共享,它的载体——网络平台已悄然进入政府办公领域,发挥着主导作用。

1、二级网络平台

二级网络平台是中心全部职能的核心,承载大部分网络案件的督办、办理和分派,它上承一级平台,下涉三级平台,即可替上级督办、也可自行办案或向三级平台派案,待全部案件办结终了后还可通过网络上报案件,因此二级平台职能确是重要。

2、三级网络平台

作为二级网络平台的下级平台,具体承办案件的网络终端,三级网络平台分设在各个终端的办公地点,由专人负责操作,具有接收、办理、和回复功能。列入三级平台建设的共有十八家单位,目前已有六街、管理所、综合科、执法局九家单位完成建设对接并投入使用,余下的电业局、城建局、供水、供气、供热、城绿、交警大队、物业公司、公安分局等九家单位也在抓紧建设,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逐步完成并投入使用,充实三级平台组成,完善二级平台功能。

日前中心平台整合,执法局三级网络平台及行政执法调度平台已迁至监督指挥中心,调度平台的迁入,进一步综合了执法局三级网络平台的功能,提高了二级平台办案的效能。

二、大屏幕职能的发挥

大屏幕是室内外可透视的媒介,具有现场性、直观性、即时性,可利用之处不胜枚举,并可待开发,其一可通过视频采集进行行政执法监督、发现、指挥功能,其二可通过视频录像进行刑事案件侦查、治安案件处罚中排查、证据功能,其三可配合行政执法调度平台进行现场调度、监督职能,其四可配合应急平台处理突发险情、阴晴雨雪等地理气候原因引起的事件案件,其职能作用仅次于网络平台,因此占据了日常一大块和突发几乎全部作用。

三、12319平台、市长热线、的士城管 1、12319平台

12319平台是上级平台的终端,具有网络平台与电话转接双重操作系统,是单独于二、三级平台的平台系统,需要单独记录、办理。

2、市长热线 市长热线为市民举报的市长专线,通过电话、网上民声、信访转办等方式传来,要求在严格的时限内完成,需要专门记录、办理。

3、的士城管平台

三月下旬,监督指挥中心正式引入“的士城管”平台,利用“的士”的覆盖作用,通过GPS定位导航、电子地图等手段控制各种城市问题,使城市管理领域得到扩展,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四、214、110市民举报电话、信访案件办理、市执法局网络平台、行政执法调度平台、突发应急平台 1、214、110市民举报电话 214、110市民举报电话是监督指挥中心直接对外部公开的两部本部热线电话,承载信息接受、调处、维稳和解决本区域内问题的功能。

2、信访案件的办理

人民信访案件的办理、转办、回复,通过电话传真方式进行。

3、市执法局网络平台

该平台是执法局系统的网络平台,单独办理行政执法类 案件,利用分设在各区局的终端督办各类行政执法案件。

4、行政执法调度平台

通过电台呼叫,对讲应答的一问一答的呼应来完成本区 域内行政执法案件的派发、回复以及执法检查的定位、调动、布控等功能。

5、突发应急平台

遇有暴风、雨雪等恶劣天气,需要城管部门提前应对时,监督指挥中心必提前预警,利用应急突发平台,通知做好准备,迎接状况到来。

五、监督员管理系统平台

监督员通过拍摄、录音等取证系统将状况摄取制作后发送到监督员管理系统,是监督指挥中心获取案件的一个重要 来源,具有主动性。监督指挥中心通过对监督员良好的管理来防微杜渐、预防突发、减少应急,提高管理工作的稳定性,就可以腾出时间开发更加期待应用的新平台。

数字城管信息监督员劳务合同书 篇3

我县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通过初步验收

近日,我县邀请市数字化城管系统方面的权威专家,对我县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进行了初步验收。县人大、县政协、县编办、县应急中心等单位的领导应邀参加了初步验收会。

荣昌县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于2009年10月正式启动,2010年9月1县市政局与中国移动签订建设合同,建设模式为集约化租赁模式,合同期限为10年,年租金80万。2010年11月荣昌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通过了重庆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的评审。整个系统于2011年5月基本建成并在市政园林局内部开始投入试运行。验收会上,验收组观看了系统功能的演示,认真听取了项目建设单位、承建单位、施工情况汇报,并对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质询。专家组对我县充分整合资源、节约政府投资;拓展应用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应用价值最大化等方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系统经过2个月的测试运行,应用软件系统、无线数据采集系统、数据普查工程也均达到相关要求,但部分软件资料需要补充完善,最后专家组同意通过初步验收。专家组还对项目参建单位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要求项目参建单位继续对系统进行优化、补充和完善,为系统正式运行创造更好的条件。(市政局)

上一篇: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实施细则下一篇:民非企业财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