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如何写好总分总结构的作文?

2024-09-20

写作指导:如何写好总分总结构的作文?(共11篇)

写作指导:如何写好总分总结构的作文? 篇1

一、写劳动和节假日活动的参考开头

1.《记一次大扫除劳动》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星期五下午,劳动委员李玲给我们布置了大扫除的任务,我们小组的任务是冲洗教室。

第二种开头:“大家开始大干吧!”等劳动委员一分配完大扫除的任务,小组长周全就用响亮的声音向全组发出了“战斗命令”!

2.《记“六一”联欢会》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快乐的“六一”来到了,我们班级举行了一次非常开心的“六一”联欢会,使大家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节日。

第二种开头:“哗……”,阵阵掌声从四(一)班的窗口飘出,欢乐的笑声在教室里回荡——这是我们正在举行的“六一”联欢会的情景。

3.《快乐的“六一”》

第一种开头:“六一”节这天,天气格外地好,风凉凉的,花艳艳的,太阳也似乎露出了笑容。

第二种开头:“六一”节这一天,我特地起了个大早,因为今天我们全校要到公园举行“六一”游园活动。

二、写劳动和节假日活动的参考词句

汗流浃背/热火朝天/你追我赶/争先恐后/一马当先/汗流满面/忙忙碌碌/集体精神/不怕脏苦/阵阵异味/干干净净/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雪白/透明/扬起/枯枝败叶/瓜皮纸屑/积满灰尘/琳琅满目/翩翩起舞/欢聚一堂/人声鼎沸/谈笑风生/绘声绘色/熙熙攘攘/欢天喜地/捧腹大笑/亲切握手/络绎不绝/兴高采烈/井然有序/欢呼雀跃/彩旗飘扬/张灯结彩/情绪高涨/人来人往/全场欢动/盛况空前/经久不息/锣鼓喧天/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精神抖擞

1.整个校园笼罩在一团淡淡的乳白色的晨雾里。

2.干净的地面,整洁的桌椅,明亮的玻璃窗,使整个教室显得更加美丽。

3.教室布置得像一个童话世界。

4.教室里静得连针落在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

5.琅琅的读书声从各个教室里飞出来,像动人的童声大合唱。

6.雪亮的日光灯把教室照得如同白昼。

7.同学们就像小老虎一样干了起来,挖的挖,抬的抬,垫的垫,干得热火朝天。

8.大家甩开膀子干,不一会儿就汗流满面,脸上红通通的。

9.几辆小车穿梭似的来往。

10.一块块玻璃被擦得锃光瓦亮,他才从窗台上跳了下来。

11.她一登场,犹如一颗闪耀光辉的新星,分外引人注目。

12.这歌声低沉、浑厚、含蓄,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13.枝头上的小鸟唧唧喳喳地唱起歌,好像也来参加我们的联欢会。

三、写劳动和节假日活动的参考段落

1.吃了晚饭,我们全家人就出了家门,外面有许多小朋友在放炮、放花,热闹极了。我们一路说着笑着,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玉泉路。啊!这儿的人可真多啊!每盏灯前都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灯光把玉泉路的上空都照亮了。我向前望去,有的灯套着粉红的外套,有的灯穿着金色的裤子,有的灯披着淡蓝的披肩,有的还衬着不断变色的五彩衣,可真是五颜六色,形态各异。往这边看有“二龙戏珠”,往那边看有“唐僧取经”,往左边看有“龙飞凤舞”,往右边看有“百鸟齐飞”。我仿佛走进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看得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节日观灯是老内容了,但要写好它,却也不容易。这位小作者在这一段文章里,一是写了人多,二是写了灯多。这样就把观灯的热闹景象写出来了。)

2.上午十点,各校的小朋友穿着节日的盛装,带着欢乐的笑容,陆续来到了会场。会场上,彩旗飘扬,鼓号齐鸣,一片欢腾。在庄严的队歌声中,大会开始了,小朋友们放飞了和平鸽。那和平鸽迎着阳光在空中自由飞翔,五颜六色的气球系着红色的飘带,冉冉升起,把蓝蓝的天空打扮得异常美丽。气球越飞越高,越飞越小,多像晚上天空中的繁星,数不清,看不尽!欢笑声,欢呼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过节是一件开心的事情,看,彩旗、鼓号、和平鸽、气球、欢笑声、欢呼声……多么热闹,多么美丽的场面啊!)

3.首先比赛梳麻花辫。王云梳得又快又好,你看她,不慌不忙,轻轻地把头发拢透,从脑后中间分开一道印,再把左边的头发分成三股,迅速地开始编结,然后,用嘴叼住辫梢,用左手拿起一根皮筋,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把皮筋撑开,挽上个圈,套进辫梢。这样,一个美丽的麻花辫就梳好了。不一会儿又梳好了另一个。

(劳动比赛的内容是梳小辫子,有趣不有趣?辫子难梳,怎样梳辫子也不太好写。但这位小作者却能够写得有条有理,清清楚楚,的确让人要好好佩服他了。)

4.这次小王把蒙布系得紧紧的,我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了。我判断着方向走到墙根,算计着刚才的位置,慢慢地把尾巴粘上,我慌忙把蒙布取下,一看贴上了,她们拍掌笑,小花猫也在眯着眼笑呢。我高兴地走到伙伴面前,推着让她们转圈,三人嘻嘻哈哈地跑了起来……

(后面几句写大家欢笑的情景很重要,在写活动的作文之中,一定要考虑到众人的表现,因为活动活动,一个人是不可能“活动”得起来的。)

5.星期天,这对小孩子来说真是迷人啊!自入校门以来,我过的星期天不计其数,而其中最愉快最难忘的是今年春季的一个星期天。

(最后一句是倒装句,如果反过来写,那就要写成“今年春季的一个星期天是最愉快最难忘的”,两句话哪一句表达的感情要准确强烈一些?你以后的作文也能学写这样的倒装句。)

6.“嗡”,电动飞机开始起飞了!它用缓慢的速度紧紧围绕着火箭螺旋式地向上升起,渐渐加快了速度。我见弟弟端坐着,好像在品味着什么。我只觉得耳朵里嗡嗡响,往下看,地上的人群和花草随之转动起来;往上看,眼前渐渐模糊了。我只觉得自己飘飘悠悠地飞上了云霄,云朵像棉团一样从身边飘然而过。啊,那边不是我国制造的几颗人造地球卫星吗?它们正在不停地运转,不断地向地面转播它的见闻。在我们前面的那架飞机上,一位小朋友正把头探出机舱,把写着“欢庆‘六一’”、“祝你节日愉快”的红色飘带展现出来,我真想站起来同他握手拥抱。

(写六一游玩活动的作文容易写成单纯的游玩文章,光有游玩,而把六一给丢了。这一篇文章的小作者就很聪明,在文章中时刻不忘记要点题,所以他就写了那两幅红色飘带。这是一种巧妙的点题的方法,可以学习。)

7.外婆上街买了四个价格十分昂贵的大得出奇红得可爱的石榴;妈妈在水果摊上挑了四只红艳艳丰满新鲜的苹果;爸爸带回四只好像金钟一样的水梨;我和弟弟也跟着从月饼盒里取出四块油亮、精致的广式月饼。“妈妈,为什么样样都是四个?”我立即发现了规律,迫不及待地问妈妈。“事事如意呀!”妈妈笑着说。我这才恍然大悟。

(“事事如意”的说法很有趣味,使文章变得生动起来了。)

8.开始,我先用剪刀从图画纸上剪下小半张纸,在横着的纸上画一位老大爷的上半身,然后,用铅笔勾画出脸部的轮廓,画上眼睛、鼻子和嘴,再画一把垂到前胸的白胡子。接着,我就用红白黄三色调配成的水彩给他脸部染上颜色,又用天蓝色给老人画上了衣服。最后,再画出两只胳膊和手。我看着这非常风趣的老人像,不禁笑出声来。接着我又用剪刀在纸的上下分别剪出狗牙边,以便贴上帽子和乒乓球。

(写制作圣诞老人的过程,写得很有条理。你看这些词语:“开始、接着、最后”等,就是暗示文章层次的。我们在写同样一类文章时,应该注意使用这些词语,以便把层次交待清楚。)

9.我蹦跳着和大家一起走进了礼堂。哈!真美极了。正面台上端端正正挂着巨幅国徽,国徽两侧是十面大红旗。两面墙上粘贴着许多标语,顶棚上挂着一排排五颜六色的小彩灯。中间还挂着一盏大彩灯,在各种颜色的小旗衬托下,一闪一闪地好看极了。

(写节日活动要写到环境。写环境就要注意次序和条理。这一段文字里,小作者就注意了这个问题。他先写正面,再写两侧,然后写到了空中和屋顶。一点也不乱。)

10.这一夜,到处都是“咚咚锵锵”、“噼噼啪啪”的声音,到处都飘散着爆竹的硝烟味,到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游动的灯笼和闪烁的电灯汇成了一片海洋。元宵节真是一个良宵佳节。直到午夜,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家去。

(用了一组排比句写出元宵夜热闹和欢乐的情景。小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

六、写劳动和节假日活动的参考题材

1.班级的大扫除劳动;

2.扫树叶劳动;

3.为老师打扫办公室的劳动;

4.拔草的劳动;

5.打扫学校主席台的劳动;

(以上是写劳动的参考题材。)

6.元旦;

7.三八妇女节;

8.四月五日清明节;

9.五一国际劳动节;

10.五四青年节;

11.六一儿童节;

12.七一党的生日;

13.八一建军节;

14.九月十日教师节;

15.十月一日国庆节;

16.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

17.春节。

写作指导:如何写好总分总结构的作文? 篇2

于永正老师说得好:“学生进入学校学语文,主要是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不读不写怎么行? 要读写结合,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 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因此,笔者从一年级开始就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喜欢阅读的学生,写作水平并不高。究其原因,学生的阅读过分强化了眼睛和大脑的合作,忽视了手指和大脑的合作。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的手指头运动起来,把见闻和心里的想法、感受写在纸上,时间长了,学生下笔就如有神助了。

一、搭梯子,在阅读教学中勤练笔

注重课堂阅读教学, 紧抓课文留白, 让学生仿照课文练笔。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笔者让学生仿照第二自然段把第三自然段补充完整。不一会,就有学生写好了,一个学生这样写道: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 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副班长葛振林大吼着回头打了一枪,紧跟在班长身后向山上走去,战士宋学义挺身而上,紧随其后,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双手挽得紧紧的,奋力向山顶攀登。战士们热血沸腾, 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笔者模仿于永正老师的教法让学生补写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虽然没有于老师的学生写得好, 但是已经达到了让学生“写”的目的。因为于老师曾经说过,“量要适度, 要求要低”。

二、指路子,在生活实践中学方法

为了让学生有米下锅, 笔者在习作教学时经常身兼数职,先让学生学会观察方法, 再让学生将观察到的事物用文字记录下来。如,在教学看图写话《有人敲门》时,笔者先扮演小男孩,穿上男士的衣服,带上鸭舌帽,学生看了都哈哈大笑。笔者听到敲门声后,一边问是谁一边走到门口,踮起脚尖也够不着“猫眼”,跳起来又看不清外面是谁, 于是搬了一把椅子踩到上面看。此时,有学生立刻引发联想, 说小男孩可能会看到一个身穿灰色夹克, 头戴鸭舌帽的小个子男人, 鬼鬼祟祟地站在门前,不时地回头张望。笔者经过这一系列的表演, 学生在写作时就容易多了。之后,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添加开头和结尾, 一篇习作就在笔者和学生的笑声中轻松地写了出来。

三、做示范,在亲身体验中练写作

习作指导光靠学例文, 靠教师讲远远不够, 还需要学生的亲身体验。一次,笔者带学生到五泉山游玩,回来后让学生写《游五泉山》。去之前,笔者让学生调动多种器官去观察,包括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用手摸、心里想、用脚踩等等。学生通过观察后收集到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听到了鸟叫声、泉水声、游客的赞叹声;看到了公园里植物的颜色、建筑的外形、游客的动作;闻到了花香、青草的气息。回到学校后,笔者先写了一篇“下水文”,然后鼓励学生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来。学生通过回忆, 将五泉山神秘的恐怖洞、神奇的摸子泉、从石缝中泻出的泉水,写得淋漓尽致,仿佛又一次回到了五泉山。

四、多激励,在习作练习中树信心

于永正老师认为, 教学艺术的本质首先不是处理教材的艺术,而是善待学生的艺术。因此,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对待不同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尽量寻找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词、一个标点用得好,都要及时给予表扬。一次,笔者出差回来, 给学生带了茱萸干当作礼物, 笔者和学生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共同品尝,谈论茱萸,然后给学生布置作业, 让他们回家写茱萸。作文收上来后,笔者发现其中一名学生的作文写得很不理想, 可是笔者还是找到了他的闪光点。他作文的第一句是这样写的“李老师出差回来了!”于是,笔者抓住这个感叹号对他进行了表扬,强化了学生成功的欢悦,不断增强着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学生敢写、乐写。

五、引经典,在古诗教学中学写话

如何指导“学困生”写好基础写作 篇3

[关键词]高考英语基础写作写作能力

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听、说、读、写四会能力中最能体现其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一项技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八级的学生“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能根据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能写出语意连贯且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2007年广东省高考英语写作题型的变化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2007年高考英语试题注重考查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能力,而广东卷的写作题型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1、写作题在全卷中所占的比例增加10%。过去高考英语试卷中写作题分值为25分,约占全卷总分16.7%;而2007年广东省高考英语卷出现基础写作和读写任务两个写作任务,分别占15分和25分,总分值为40分,约占全卷总分26.7%。

2、一写作的要求有所提高。过去高考写作只要求学生按题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出一篇100词左右的文章;而2007年高考的基础写作题要求学生用5个规范的英语句子写一篇连贯的短文,句子内容要求包括题目列出的所有信息点,词数不限;读写任务题要求学生在阅读一篇约200词的短文后,先用30词概括原文大意,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用约120词写一篇英语短文。

由此可见,随着高考写作题的改革,学生写作能力的强与弱,直接影响其高考英语分数的高与低。

二、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困难

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训练中,学生最怕、最不感兴趣的就是写作练习。由于写是一个表达的技能、是知识输出的过程,学生必须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和理解能力,才能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处理信息和分析问题,从而达到用英语解决问题的目的。但是“学困生”原本就缺乏足够的英语语言输入,因此在写作中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1、词汇量不足。词汇量不足是学生在写作时最常遇到的问题,表现为单词拼写错误、词不达意、常用词会读但不会写、乱用搭配等。

2、口勺子结构不完整。表现为句子主要成分不齐全,如:所写的句子缺乏主语或谓语;谓语是及物动词时,句子缺乏宾语;主语是动词或动词短语时,不会使用动名词或不定式形式等。

3、直接翻译。主要表现为学生按照中文表达的方式直接把内容翻译成英语句子,造成大量的中式英文。

4、审题不清、遗漏信息。学生经常会在写作时审题不清、遗漏信息点,如有的基础写作文体要求写一封信或日记,学生经常一下笔就写主干信息,而没有用书信或日记的格式。

5、时态、语态不清。要分清时态、语态是学生写作的一大难点,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以为过去时就是在动词前加上were,还有的学生分不清被动语态和一般过去时的区别,或分不清主动和被动之间的关系。

三、培养“学困生”基础写作的能力

1、扩充词汇量。

(1)词汇分类法。教师可以把词汇进行分类,如按照与职业、食品、天气、学科、地点、亲戚、节日、时间、颜色、交通、学习、旅游等相关的词汇归类;不同词性的词汇也可以按照词性转换时形式一样或相近的归类原则。教师把重新整理后的词汇表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有目的地记忆。

(2)音节记忆法。学生在学习新单词时,可以按照单词的读音规则进行记忆,如geography,communication-这么长的单词,我们可以按照读音规则分成ge-o-gra-phy四个音节、com-mu-ni-ca-tion五个音节,这样不但容易掌握单词的读音,而且记忆的印象也会特别深。

(3)词汇联想法。这一方法主要是根据词根联想其派生词,还可以联想其近义词或反义词。

2、注意句子结构。我们可以通过中译英的练习训练学生的组句能力。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他们注意分析句子结构,检查自己所写的句子是否有主语、谓语这两个最基本的构成。通过汉英互译的训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和英语思维,而且还可以巩固所学的词汇,提高用词的准确性。另外,学生可以背诵一些固定句型,从而达到加深认识、灵活运用的目的。

3、使用连词连接句子。一篇文章主要是由句子组成的,但一篇由句子堆砌而成的文章,会让人感到作者思维凌乱、内容枯燥无味。而如果我们把句子之间的关系用连词或过渡短语连接起来,文章的脉络就会清楚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头脑清晰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根据连词的功能或所表达的语气进行分类,把常用的过渡词(短语)分为列举、并列、转折、递进、结果、选择、原因、让步、总结等几类。

四、基础写作的解题步骤

下面以2007年广州市“一模”的基础写作题为例,介绍该题型的解题步骤:

[情景说明]假设你叫李平,你所在学校的英语俱乐部将举行一个英语晚会。你准备邀请你的外国朋友John与你一起参加。

[写作内容]请根据以下海报的内容,给John写一封邀请信,信的开头和结尾已给出。英语晚会时 间:4月15日晚7点30分地 点:英语俱乐部活动内容:用英语聊天交流;观看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表演;互相交换小礼物;结交朋友。提 供:水果和饮料建 议:如果你喜欢的话,可自带食物相信大家会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写作要求]只能使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的内容。

[评分标准]句子结构准确,信息内容完整、连贯。Dear John, How is everything?I’m writing to let you knowabout an English Evening and invite you to join us.

I’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

Cheers,

Li Ping

第一步:审题数要点

学生在看到题目后不要盲目动笔,首先要看清题目,包括“情景说明”、“写作内容”和“写作要求”的内容;判断写作文体,确定文章的时态;同时学会提取文字或图表中的内容要点。

本题要求学生写应用文(邀请函),邀请外国朋友参加即将举行的英语晚会,时态应该定为将来时态;信的开头和结尾已经给出,因此学生不用担心忘记书信的格式;从海报中学生应该提取到7个方面的信息要点,分别是:主题(英语晚会)、时间、地点、活动内容、提供、建议和最后的祝愿。其中“活动内容”还包含4个并列的信息点。

第二步:信息点归类

在这一步中,学生要分析、判断信息点之间的关系,把所提取的信息要点进行分类,组成5个句子,并考虑句子之间的关系:

第一句:主题+时间+地点(总起)

第四句:提供+建议(转折或让步的关系)

第五句:祝愿(总结)

第三步:列出词汇,写出句子

学生可以在正式写作前先列出主要的名词或动词(短语),如:English pany,English club,chat,watch performances,exchange gifts,make friends,provide,suggest,bring等;同时找准每个句子的主语(人称)和谓语,以及语态;接着根据第二步已归类的信息顺序开始写作。

第四步:检查润色

在这一步,学生要仔细琢磨词汇使用的准确性,并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使用正确的连词或过渡短语把5个句子连接成一篇连贯、通顺的短文。

学生在完成全文的写作后,要养成检查的习惯,包括检查句子是否5句、信息点是否齐全,标点符号、大小写、时态、语态、句子结构、连词、过渡短语是否正确等。

五、结语

写作指导:如何写好总分总结构的作文? 篇4

如何写好叙事散文 南安市实验中学 陈金缺

作为初中生,如何写好叙事散文呢?

一、要扣紧主题选材组材。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叙事散文也不例外。“形”指的是材料、语言、结构、表达方式等,“神”指的是主题,“形散”说的是取材不受时空限制,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比较自由,“神不散”说的是表达的主题明确而集中。有人通俗地把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写作特点比喻为“用一根红线串起一串珍珠”,这就是说,叙事散文无论写人叙事如何形式自由灵活,无论写一件事还是几件事,都必须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或主题进行选材、组材,所选的材料不能游离于主题之外。如冰心的散文《忆读书》侧重叙事,文中叙述了自己接触、阅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西游记》、《封神榜》、《荡寇志》等许多往事的经历和收获,写作的材料众多且时间跨度长,阅读的收获众多且体验角度不同,但文章始终围绕“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个主题展开。又如海伦·凯勒的散文《我的老师》侧重写人,文中叙述了安妮·莎利文老师教“我”识字、教“我”认识自然、教“我”理解“爱”等诸多平凡琐事,从几个不同角度选材,但文章始终以时间为序,围绕老师给自己的教育和帮助、对自己的影响这个主题选材、组材。同学们刚学习写作叙事散文,构思或拟提纲时,就要先围绕主题选好材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结构严谨而自然,达到表情达意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叙事散文为了表现主题或抒发情感的需要,在行文上往往体现为有一条鲜明的叙事线索,或抒情线索,或两者兼有。线索可以是贯穿全文的一个人物,或事物,或时间,或地点,或行踪,或情感,或特征等,如《背影》以背影为线索,《合欢树》以时间为线索,《铁骑兵》以离开大队的骑兵的行踪为线索,《苏珊·安东尼》以苏珊·安东尼争取妇女选举权的斗争经历为线索,这些线索与文章表现的主题关系紧密,是作文的行文思路。同学们学习写作叙事散文,这一点也是值得模仿学习的,扣紧线索写人叙事,围绕主题把精选的似乎不相干的典型材料勾连起来,思路清晰有助于鲜明地表现主题。

二、要详细描写典型事件。

散文表达作者情感理趣的载体是典型材料,包括生活片断、生活场景和生活细节等。叙事散文主要由表现同一个主题的一件事的几个方面或几件典型的事例组合而成,侧重写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思想情感,侧重叙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揭示事件蕴含的情、理、趣。散文中的典型材料指的是有代表性的、能反映事物本身特点的、能给人教育或启迪的材料,如生动的场面、恰当的环境、形象的话语、传神的动作、逼真的表情、细腻的心理等,其中的细节描写最能生动地展示人物形象特点,起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同学们学习写作叙事散文,要学会恰当处理材料的详略,能突出主题的材料是文章的重点,要详细描写;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材料,为行文衔接的需要,只需几笔带过,要略写。详写指的是对能突出主题的具体的典型事件或典型细节进行描写,精雕细刻,使文章富有特写感、画面感,使人物和事件深刻感人地再现在读者眼前。如果写几件典型的事例,要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也要突出细节描写,使文章有层次感、立体感。如朱德的散文《回忆我的母亲》,全文紧扣“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重点详写了母亲“吃苦耐劳”、“持家有方”、“善良俭朴”、“身传言教”、支持“我”外出求学、支持“我”参加革命等典型事件和细节,突出母亲的优秀品质和对“我”的教育和影响。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全文紧扣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爱和关怀,重点详写了父子回家奔丧、变卖办完丧事、南京车站离别、回忆父亲往事等生活琐事,作者用父亲“穿道买橘”这个细节具体

刻画了父亲的形象,表现了自己在特定背景下刻骨铭心的特殊感受,把感情推向高潮,引发读者的共鸣。又如乔安娜·斯特朗等的散文《苏珊·安东尼》,作者精选“投票斗争”和“法庭辩护”两个典型事件进行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苏珊·安东尼坚持信念、坚毅自信、从容镇定、勇敢机智、不畏强权的性格特点,展示了一个为了妇女的权利而不懈奋斗的崇高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且感人至深。同学们学习写作叙事散文,写人叙事时,要恰当处理详略,学习通过典型事件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集中而鲜明地表现主题。

三、要重视首尾呼应布局。首尾呼应是文章结构严密、主题突出的一个标志。精美的散文尤其要讲究开头和结尾的布局设计,开头一般起引领下文、点化主题的作用,结尾一般起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的作用。此外,开头、结尾还要讲究语言的修饰,利用引用名言名句、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方法,力求句式整齐、错落有致,增强语言的审美力、感染力,使人耳目一新、提高阅读兴趣。如朱自清《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一句开篇点题,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一句则寄托无限思念,照应开头,耐人寻味。好的开头、结尾是作文成功的一半,这值得同学们效法。

[学生范文]

爱还在我身旁

南安市实验中学 初二年五班 郑伊欣

走过记忆的夹缝,恍然间身至浓秋,看见早上和曦的阳光倾泻,凝在宽大的枇杷叶上,像露珠调皮地滚了滚。风起,无数的小花从叶的指缝间漏下,飘飞,旋转,汇集成你的模样。

你从来都重男轻女,却独独在爱我这件事上,真的很用心。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你我都回到记忆中的模样。我还扎着小辫,踮起脚也够不到你的肩。你对着我笑,释放的温度和太阳一样令人想接近,温润依旧的眸子里,映出了小小的我。你那早已生出一层层老茧的手拉着我,我们沿着街走,一起去散步……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你?”你花钱很拮据,连一块钱都精打细算,却拿出老本半点不含糊地为我买最好的钢琴,找最好的老师,告诉我“谁说女子不如男”。你会在我考好翘起小尾巴时严厉地说:“骄兵必败”;会在我失意沮丧时拍拍我的肩,“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做最真最好的自己,就够了”;会在我迷茫无助时摸摸我的头:“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度过人生”;会在……

想起韩国前总统李明博《母亲》一书中的那段文字: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钱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后……小时候的我也总想着长大后要为你做很多很多的事,但正如书中所说“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等我要一点一点地回报你对我的所有爱时,你却只留下了对我的爱,永远地走了。

“露冷月残人未起,留不住,泪千行。”以为终至天明,但原来是梦。梦停在最美好的瞬间。四处的风在涌动,花亦翻飞,幻化出无数你的模样:你一脸认真,鼻尖上架着老花镜,一字一句为我改作文;你一脸专注,变着花样地煮我爱吃的菜;你身体尚健壮,牵着我去晨练并嘱咐我要乖要好好学习……花朵聚集,又被风吹乱,最后送至天边,像无数闪耀的星星,凑成你最温暖的模样。爷爷,我想你了,你能听见我的话吗?现在的我,足够成为你的骄傲了吗?你,会不会像我想你一样,深深地,深深地想着我?我微笑,却不免湿了眼眶。爷爷你放心,我会谨记着你的教诲,带着你所有的爱,全力以赴地学习,认真地做好每件事,继续坚定地一直走下去,一直到足以让你满意,足以成为你的骄傲!

多想瀑布逆流而上,多想蒲公英的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多想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多想你能感受到我对你的爱,多想时光倒流,你还在我身旁……

爷爷,你的爱会伴着我,一直一直地在我身旁,直到到达我心中的那个地方!

陈金缺点评: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篇5

一提起作文,许多学生愁眉苦脸,害怕写作文,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害怕的心理呢?这里浅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首先,让学生学习榜样,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秋天的怀念》等,就是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特点来描写,表现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及内心世界等。总之,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方法、表达方式,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班里同学写得较好的文章,加以表扬范读,使学生克服畏惧情绪,树立信心。

二、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活动;社会上,正逢盛世,气象万千,繁荣的市场经济,奇异的家乡变化等,这些都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膊,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从根

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发学生写作的源泉。

例如要学生作文《记一次调查中的小插曲》,在习作前,我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调查错别字的活动,提出调查要求:注意观察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特点,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观察时,教师给予导向观察指导,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仔细观察成为自身的需要,这也激发了学生观察动机和写作的欲望,学生写出了一篇篇描写细致、富有真实感的作文。我对学生作文中成功的闪光点和成功之处,写下醒目赞语,当众宣读,表示赞赏,激发学生对观察的深层的兴趣,促进乐写不疲的内驱力。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的天地,随机观察,随时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有趣的事物。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观察的习惯,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会不断地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作文时便会得心应手。

三、积累知识

单从课本里学到积累知识、方法还是不够的,我们要引导学生除了认真学习课文外,还要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意思是说书读多了,自己的知识就会丰富起来,写起文章就会得心应手。书是前人的经验、智慧的结晶。在不同的作者笔下,同一事物是千差万别,绚丽多彩。每个作者都有自己观察世界的方法,自己的风格和语言。那些动人的画面,精采的描绘,形象的比喻等优美词句、语段、表达方法都要取之精华的作文基本功。我们要引导学生将外物转化为内

物,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会使文章增色生辉。

四、勤于动笔

学生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它能促使学生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习惯于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并能做到专心致志,开动脑筋,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写作素材也就丰富了,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到那时,无论写人或记事的记叙文,就会有血有肉,生动具体。还有坚持写读书笔记,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坚持写日记又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还可以开设让学生发表文章的园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勤写多练,在练中用好素材,同时也会促进学生不断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文指导:如何写好结尾 篇6

作文的结尾古人称它为“豹尾”,意思是说,像豹子的尾巴一样有力。一篇文章的结尾自然、生动、有力,不仅能突出文章的主题,而且能深入主题,给读者以启迪和鼓舞。

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

1、画蛇添足。结尾时说一些与内容无关的话,费力不讨好。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

2、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这种结尾大煞主题。

3、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4、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结尾时草草收兵,影响全篇文章的表达效果。

(一)首尾呼应式

包括结尾与标题呼应、结尾与开头呼应。这种结尾方式能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可以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它是各类文章中极常见的一种收束方法。例1:《背影》:(首)“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哎!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例2:(首)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灵魂的奥林匹克山上;有一种烈焰,温暖了绵远的文明情思,那就是友善!(尾)我们不能因为屡受伤害就失去与丑恶斗争的信心,因为我们需要守卫我们的精神火种——友善!《守卫精神的火种》

技巧点拨: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练习与指导:以“懂得放手”为题,拟写一个开头和结尾,要求首尾呼应。

(二)画龙点睛式

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文章的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表明自己的观点,或者在全文即将收尾时,把写作意图交待清楚,所以又称“卒章显志法”。

例1:《枣核》结尾“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强调了中华民族高度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例2: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结尾段就属于这种类型,这段文字兼用议论与抒情的方式结束全文,最后一句话点题,更点出了文章的主旨:“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三)抒情议论式

用抒情议论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1:《白杨礼赞》结尾大声疾呼:“„„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直接抒情,表达对白杨树的赞美崇敬之情。

例2:其实宁静就是那么简单,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贴心的话语,一颗能包含一切的心灵,足以使一张紧绷的脸松弛开来,让笑容在人们脸上轻轻地绽开,那笑容就如徜徉在天边的云朵,轻轻地点缀着那片蔚蓝的天,清新而自然。

《从天空想到的》

技巧点拨:发于心,出于情,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以优美的文字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并配以适当的议论,使文章结尾气势不凡,强劲有力。

练习与指导:以“捍卫尊严”为题,运用抒情议论方式拟写一个结尾。

(四)引用佳句式

引用名言、警句、诗句等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哲理,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例1:佐拉说:“人生――只有两分半种的时间,一分种微笑、一分种叹息、半分种的爱„„”在我看来,在我陶醉于欣赏母亲的梳妆中,那一分钟的微笑不是勉强,那一分钟的叹息之后不再是叹息,而是爱的传递,母亲将她对生命的爱,对生活的爱,对亲人的爱融于平日的点滴中,我忘情天其中了„„ 《陶醉》

例2: 明日歌中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希望大家能把握今天,创造出美好的明天。(《创造美好的明天》)

技巧点拨: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作文结尾之时,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增色许多。引用诗文佳句、名人言论,既增添了文采又加深了文章的意境。此外,引用的范围可大些,如俗语、谚语、流行歌词等均可引用。

练习与指导:以“热爱生命”为题,运用引用的方法,拟写一个结尾。

(五)景物烘托式

结尾把环境气氛加以烘托,给人更强烈更深刻的印象。

例1:渔歌远了,小船远了。听不见,也看不见。只留下一片碧蓝碧蓝的大海。大海上滚动着一层层美丽洁白的浪花。(《卖蟹》)

例2:风停了,暴雨也结束了,太阳重新露出了笑容,两代人的那扇玻璃也被那片残阳熔化了。太阳在远处逐渐隐去,消失在一片晚霞中,两者混为一体,没有距离。《雨中品读》

例3:此刻,一缕阳光从外面射进病房,我感到自己真像一棵受伤的小树沐浴着它。呵,成长的路上,虽然风云莫测,但是阳光毕竟很好!我想。《在阳光下成长》

(六)呼唤号召式

例1: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把爱心带给他人,带给那些失学儿童,带给那些孤寡老人„„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当你把爱心献给他人时,你也获得了莫大的幸福。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把爱心带给他人》

例2:春光似海,青春如花。青春是美丽的,美丽的青春在于奋斗,在于拼搏。愿天下的人们都能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花一样的馨香!《花样年华》

技巧点拨:考场作文讲究情感真挚,要写出自己对真善美的呼唤,对假丑恶的鞭挞。这种情感不仅局限于自己,还可以在文章结尾发出真挚的呼唤,号召大家一起去追寻真善美,一起去鞭挞假丑恶。佳作赏析:

动力来自心中的偶像

当历史的长河消逝在时间的大海时,有些偶像却依然清晰地活在我们的心中。他们就像心中的一支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仅给予了我们视觉上的美感,更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

当你站在那汨罗江畔观看江流涌动的时候,是否记得那天地含悲的历史画面,是否还记得那“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英勇投江的场面。屈原,你是我们智慧与情感动力的源泉。当你站在那乌江边上观看波浪翻腾的时候,是否记得那楚汉争霸的纷飞战火,是否还记得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自刎乌江的场面。项羽,你是我们英勇气概的源泉与动力。

顾城曾经说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在我心里,每一位偶像,都给我带来了生命的激情与动力。也许洪战辉可以扔下小不点,可他选择了坚守责任;也许李春燕可以不下乡来,前往富裕之地就医,可她心里放不下乡亲;也许陈健可以违背诺言,到大陆去发展,但他铭记着他人的恩情;也许丛飞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他心系着贫困山村的孩子。每一位不平凡的偶像,都以不同的方式在鼓励着我、推动着我。

偶像,他是你前进的动力,当你迷茫时,读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你会看清自己的目标;当你失落时,读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会看到一丝光明。即使你现在只是一只柔弱的雏鹰,但你有蓝天作为你的偶像,只要你心存高远,终可以直击蓝天,俯视大地。即使你现在只是一条涓涓细流,但你有大海作为你的偶像,只要你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即使你现在只是一株稚嫩的树苗,但你有大树作为你的偶像,只要你坚忍不拔,终会长成参天大树!

偶像,我们生命动力的不竭源泉!让我们用知识为船,用行动为帆,用偶像为舵,满怀激情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写作指导:如何写好总分总结构的作文? 篇7

(一)知识积累

包括生活知识积累、文化知识积累。我们常说写文章要“言之有物”,否则空言无实,不免于浮滑。“物”首先指材料,生活材料、文化知识材料等。生活材料一般指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的生活现象。这是写文章的基础。文化知识包罗万象,包括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语言知识、文学艺术知识乃至宗教知识等。各种知识的积累途径不外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当下生活经验,一是书本阅读。生活阅历越广、书本阅读越宽,知识积累就越多,写起文章来,材料就越丰富,内容就越充实深厚。

(二)认识积累

仅有材料知识的积累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对材料的体验、认识的积累。例如,有了关于屈原、勾践、诸葛亮、关羽、曹操、李白、杜甫、苏轼等材料的积累,还要对这些历史人物(或艺术形象)有切合实际的认识。李白、杜甫、苏轼是伟大的诗人,但不属于象征着给人们带来爱、美好、幸福的“天使”的行列,关羽的忠与义毕竟体现了封建道德的内涵,不宜作为现代道德的典范,等等。如果没有这种基本认识,那么,在运用这些材料时就可能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现象,死搬硬套,令人费解。

(三)思维训练

思维能力是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的,从审题到立意、构思、运用材料、语言表达,都体现着考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反过来说,思维能力的高低内在地决定着作文的成败。

例如,对“雕琢心中的天使”这样一个话题,审题时,思维能力强的考生就会这样思考:题目中的关键词一是“天使”,一是“雕琢”。因此,文章应涉及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心中的天使应该是怎样的(可以是自己心中的,也可以是他人心中的);二是,我或他人心中的天使是如何雕琢出来的(可以是如何创造、培养出来的,也可以是如何成长、锻炼出来的)。那么,文章就要从这两个层次依次构思,在选择材料时就要采用切合“天使”的内涵的人物对象。又如的.作文,考生审题时,关键是传递的词义,进而思考什么、传递的形式、传递的作用,然后选择一个具体问题(如试题提示的技艺、经验、思想、感情等),可写纵向传递(一代传一代或前人传后人),可写横向传递(我你他之间或民族之间),最后还要点出这种传递的作用、意义。有的考生东拉西扯,说不到点上,甚至跑题、离题,都是思维混乱的表现。

(四)语言表达训练

如何写好高考作文的指导方法 篇8

高考作文稳中求新,同时也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失分。张银华建议考生避免以下写作硬伤:复制话题、扩写材料、转移话题、偏离话题、书写不规范。尤其在书写方面,要远离错别字,注意在指定的答题区域里答题。

张银华说,作文要写得“稳”请把握三个方面:一是文章要有较强较稳的文体意识,是散文还是议论文或者记叙文等,要给别人清晰的定位,绝不能“四不像”;二是写作尽量按基本模式操作,不要为求新颖苦心设计,一会倒叙一会插叙搞得通篇杂乱无章;三是考生文章再现的观点要正确而且是普遍能接受的。

作文要出彩出新得分文体对待,如果是散文,不妨适当地加些题记、后题等形式的内容,或者增添一些或抒情或描写性的寓言,引人入胜的神话传奇故事等等;如果是议论文,一定要让人看到文章里引用的论据有古有今,从中到外,而且论据的“出场”也要有个合理的安排。总的来说,考生看到作文要求后,尽量多角度审题然后立意,这样思想会变得开化些,也为适当的创新提供了机会。

如何写好高考作文的指导方法二、材料情景作文

材料情景作文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题目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第二,只提供写作范围,而且范围相当宽泛,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或观点相关即可,一般不用所提供的材料,不要求归纳试题所供材料的中心意思并紧扣这一中心意思做文章。第三,材料情景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文题。

要想写好材料情景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材料情景作文的写作范围十分宽泛,如果仅把话题当做一个僵死的概念,视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而统之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点要求就是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

如何写好高考作文的指导方法三、议论文引用材料如何出新

一高三考生:比较喜欢写议论文,古今名言警句事例等掌握不少,但碰到的问题就是不知道怎么合理运用它们,总是“李白有诗云”、“杜甫曾曰”之类的没有新鲜感,不用大师们的事例又担心别人觉得不可信。怎么办呢?

张银华:考生写议论文题材的文章往往容易走进“从故事堆里找材料”的怪圈,亦即通观全文到处都是用古人话论古人,用今天事说今天。再不全都是老掉牙的论据论点,一个“雷锋精神”从小学用到中学。材料不鲜活,名言无新意。

浅议如何指导学生写好创新作文 篇9

【文章摘要】中考作文已不仅意在检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更希望能够检验出具有理性思维能力,对外部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具有深刻性、独创性的素质型人才。这个出发点与我国的现代教育所一再强调的“素质教育”是相契合的。语文教学大纲就已明确指出:应当“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鼓励有创意的表达”。[4]可见,教师若先做不到对“创新”的认同,实际上就是于我们现代教育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了。

【关键词】作文创新潜力激发

凡为文以意为主。刘勰在《文心雕龙.附会》中说:“附章会义,务总纲领。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

[1]“立意”是文章展开的依据,是文章中的材料、结构、语言、形式等诸因素的协调统一所形成有机整体的灵魂和统率。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曾说:“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

[2]“求新”是人类的一大心理特征。只有冲破守旧,思想才能不断推陈出新。

于是乎,立意求新,即创新,怎样才是“创新”,成了我们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而“创新”二字在现代教育中又实际面临着怎样的拷问呢?

“文章忌随人后”。创新的重要性已勿庸置疑,然而我们也不得面对现时中学语文教育当中确实存在的,面对“立意求新”所采取的谨小慎微的态度。就拿现实教学中遇到的作文来说,教师在批改的过程中,随时可见一些假大空的套话,或是些刻意雕词砌句、吟风弄月、甚至无病呻吟的造作言语;写人时,一千个“莎士比亚”创造出同一个“哈姆莱特”;拟物时,天地山川,万物皆成一色;说理时,一味豪言壮语,渲染情绪:缺乏青少年应有的鲜活形象,老气横秋,苍白而无生命力。

我在这段教学期间也不断遇到这方面的例子。初三的学生,十五六岁的年纪,平日里活泼开朗,语言生动谐趣,可一旦写起议论文,全都不约而同选择“深沉”。中规中矩,忧国忧民,遣词造句的时候拿腔拿调。结果可想而知,交上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我在批改的过程当中,就不断涌起“似曾相识”之感。模式化的结构安排,成品化的语言表述,通用化的材料论据,造成的直接结果便是学生的思路狭窄,得不到开拓。写出来的作文也就篇篇花团锦簇,积极向上,但却经不起琢磨,品味起来,只犹如一杯“温开水”。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究竟需要在指导学生创新方面扮演怎样的角色,起怎样的作用呢?我的看法如下:

一、教师对于“求新”、“创新”首先应当要有肯定的认识

多年来中考作文从命题作文--供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发生蜕变的三个阶段。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中考作文命题也在进步。创新占据了日益重要的位置,自然给予考生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大。

以往的看图作文、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往往立意浅显明了,学生不需要自行提炼,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被固定在了一个已经架构好的固定模式里了,我们想要见到百家争鸣的繁荣几乎成了不可能。遂只有退而求其次,在措词、语段的铺排上作文章。中考作文已逐渐将检验的侧重点放在了检验考生的想象、思维、联想能力等这些能力上了。也从此,以“提问题”、“列现象”、“做分析”、“表决心”为步骤的模块作文,由于骨子里的“千人一面”,想要获取高分几乎成了不可能。求新、求异成了高分作文的制胜法宝。

所谓求异思维,就是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并在多种思路的比较中,选择富有创造性的,最能有效地表达自己思路的,揭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别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的思维活动。[3]

中考作文已不仅意在检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更希望能够检验出具有理性思维能力,对外部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具有深刻性、独创性的素质型人才。这个出发点与我国的现代教育所一再强调的“素质教育”是相契合的。语文教学大纲就已明确指出:应当“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鼓励有创意的表达”。[4]可见,教师若先做不到对“创新”的认同,实际上就是于我们现代教育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了。

二、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扩大他们的视野以及拓宽知识面

就作文而言,现时的作文教育状况是,没有几个语文教师敢理直气壮地大声向同行宣告:我“教”会了学生创新。事实正是如此,因为创新并不是靠“教”来的,既便是一个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这“创新”却也只能属于他自己,难以将其与其它课本知识一样一齐灌输给学生。

“求新”、“求异”,若是缺乏缜密的思辨能力,极易陷入自相矛盾的状态。所以,没有充实的知识储备作理论后盾,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有它的道理。而遗憾的是,一贯善于替学生包办的传统教学恰是在这一点上无能为力。因为这项积累的工作非一蹴而就,只有靠教学的主体--学生自己来完成,才能见成效。这就需要我们多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去获取他们所希望了解、而由于客观存在的局限性,在课堂上还来不及了解的各方面的新的信息和新的观念;“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同时,还要“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言之有物”的“物”首先就要平日的知识积累才能得来,否则写出来的文章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依据。在广泛地阅读,积蓄了足够的素材之后,学生的阅历丰富了,见解开阔了,对于问题的看法也就跟着提升了。作文时方能纵横驰骋,张扬个性,写出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不落俗套的“创新”作文。

尽管现在,无论是教师和学生都还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背负着“应试

教育”的重压,然而学生潜力和创造性的深刻挖掘却是作为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因此,能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思考空间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反之,“求新”、“创新”亦无从谈起。

三、教师须善于组织能开发学生创新潜力的作文实践

既然是要求创新作文,教师若还是照搬老一套,以“开门见山”、“以小窥大”、“头尾呼应”、“卒章见志”等等此类的公式来作为创新作文的要求,显然是行不通的。而必须积极地组织“创新作文”实践,以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可以经常布置学生写一些放胆文,譬如可依照高考的出题形式让他们写一些不限文体的周记或日记。多练笔,以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批改的同时,教师也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路,对优缺点予以客观的评价。尤其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何种文体的实践,教师都不应在学生作文之前将自己现成的结论告知了学生,因为这无异于让学生“带着镣铐跳舞”无异。

如果教师本身在“创新”的操控上欠成熟或不自信,带着保守的心态,还装模作样地要学生“创新”,以为只要作文课上提一提“创新”一词,就算尽到了责任,或是完成了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这种想法就是错误的。因为这样极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导。直接结果就是学生一旦在没理解“创新”的实际含义上企求创新,很可能就陷入浅尝辄止,流于肤浅的误区。同样,也有可能会出现另一个极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如此的“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想来应该不是教师要的,这才是真正的危险。就高考的功利性而论,如此含糊其辞地指导所谓“创新”,还不如一个“彻底”保守的教师要求学生写一些循规蹈矩的二类作文来的保险。

四、教师对于学生的“创新”,应当予以积极的鼓励和宽容的接纳

学生的创新作文由于教师不明朗的态度,势必会挫伤他们创新的积极性,这其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在创新问题上,我们口头上赞同,观念上反对,不实际给学生们积极的鼓励,那么给学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深远的。孩子们极可能在几次创新之后,因一直得不到教师的认同,而不得不选择妥协,再回头写那些“规范”作文。孩子们的创造性最终被扼杀,这无疑是对“创新”的一个巨大打击。我要强调的是,对待“创新作文”,教师们的鼓励必不可少。

然而仅仅是鼓励还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更进一步,对创新持宽容的态度。由于创新的尺度在客观界定上的模糊,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又免不了要被许多主观因素所牵绊,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都知道,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独立人格、独立思考、创新精神的人。但是,我们的教育和考试模式都在扼杀学生们的自由探索精神。再拿前文所提到的《潘金莲的选择》一文来说,诚然,此文的确存在尚需探讨之处。但“言人所不敢言”却又的确遵循了当今短缺、而我们又一再倡导的诚性文风。高考阅卷的客观要求是评卷老师需能够保持心态平和,不仅凭个人好恶评分。话虽如此,但若是学生的价值观和老师的价值观相冲突时,又当作

何论呢?这就要求教师要摒弃思维定势,对“创新”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合理的把握。遇到一些构思构思巧妙、明白晓畅、立意创新的文章,不用说,当然是在给高分的同时给予大力推崇,本该如此。但若遇到另类的文章,教师也应当负起责任心,尽可能地为他们留有余地,使自己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不可轻易就搬来“又红又专”的标尺将学生压垮。

总之,教师在创新作文教育中要认清形势,对于“创新”要有准确的把握和衡量,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创新环境。既然选择和提倡“创新”,就切忌口是心非,人云亦云。反之,若说是教育的不诚信,亦不为过。韩愈之言--“唯陈言之务去”

[5],不只是用来教学生的,教师首先就要力求让自己做到。否则,我们说来做甚?

“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创造潜能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6]

参考资料:

[1]《〈文心雕龙〉义疏》吴林伯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2]《闲情偶寄》李忠实译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3]《基础教育研究》吴琴琴,99年1月

[4]《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年4月第1版)

[5]《答李翊书》唐,韩愈

写作指导:如何写好总分总结构的作文? 篇10

作文培养的秘诀:无压力,慢慢来

写作是语言的“输出”,“输出”的前提是有必要的“输入”作为储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偷”,一语道破“输入”对于写作的重要。

这并不是说只读就够了。实际上提高作文水平时,“输入”、“输出”都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既要读、背,也要写。同时,作文是个慢功夫,方法再好,不能坚持也是枉然,所以,使孩子感觉无压力愿意做很重要。

无压力慢慢来的三段式训练法

第一阶段,每天背一句。写作能力培养的第一步就是背诵,但短时间过大的背诵要求容易使孩子产生畏难情绪,所以,坚持少量长期的背诵是作文进步的最好办法。

具体的做法是:要求孩子每天背一个好句子,优美的、生动的、有哲理的、幽默的,都行。切记,句子的选择以孩子不太费力气背下来为准,压力不大的“输入”才能让孩子不畏惧、不反感,这是长期坚持的前提。而且,压力不大的小背诵对记忆力提高和阅读习惯培养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二阶段,每天背一句+写一句。经过大约三个月的一句话背诵练习后,在要求孩子每天在背诵一个句子的基础上,再写一个句子,最好是一句话日记,写写今天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课间玩儿了什么、课上发生了什么等等。这样做的好处是,既练习了写作,又帮助孩子养成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

第三阶段,每天背一句+三分钟快速写作。一句话日记的写作轻车熟路后,可以进入“每天背一句+三分钟快速写作”练习阶段。如何孩子年纪小,可以从一分钟快速写作到两分钟快速写作再到三分钟快速写作,总之,以无压力为基本前提。

写作主题的选择通常有两个办法:一是,可以跟孩子商量一个词,围绕这个词随意发挥,二是,写写一天中的某个事情或见闻。选好主题后,限时写作,到三分钟时提醒孩子,如果孩子还希望写下去,那也不必立刻打断。

父母在指导孩子写作时必知的三点

一是,降低期望值,不要过多干涉内容,多发现孩子写作中的闪光点加以鼓励。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和保持孩子的写作兴趣,有兴趣才能坚持,坚持才能见效;

二是,写完以后,一定要指导孩子认真修改,修改时,采用引导式的方法,切忌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写。

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引导式提问孩子拓宽思路,比如:写花,可以问什么颜色的?几个花瓣?花瓣是什么形状的?花蕊什么样啊?花瓣儿有几层啊?是盛开还是含苞待放啊?如果写人,就问,鼻子眼睛嘴耳朵什么样?头发什么颜色?个子高吗?笑起来什么样子?说话的时候什么样子?有什么习惯动作没?写雨,就问,雨大吗急吗?打在树叶上有声音么?有风么?等等

三是,不急于求成,有耐心等待孩子的进步。这种写作培养方式,显然不是立竿见影,但一旦开始见效,进步速度和效果都是惊人的那种,而且效果长久。所以,父母的耐心和恒心非常重要。

尾声:

1.可能有的家长问,这种练习从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其实,这种一天一句话的方法,从孩子会写一、二百字开始不算早(不会的字用拼音代替),从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甚至是我们成年人开始也不算晚,关键是坚持;

2.阅读说到最后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基础,也是人一辈子最重要的基本能力,随着咱们“一句话”法的见效,别忘了,找准时机,引导孩子的阅读兴趣。

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写事及阅读

写一件自己经历过的事

【习作要求】

写一件自己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要把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楚,重要的地方写详细、具体些。

【习作指导】

这次作文首先要弄清要求,具体说来有四个方面。第一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不是看见的或听别人说的。第二是写事,不是写人,当然事在人为,会与人有关系,但要以事为主线。第三是有教育意义的,有意义是能感动人、教育人、启发人的。第四是要把事情发展经过写清楚,要用按事情顺序的方法写。第五,重要的地方要写详细些、具体些。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下笔之前,要明确作文范围。要求写有意义的事,又是亲身经历的事,但没有规定是大事或小事,那就是说,大事小事都可以写,也没有规定什么时间、地点,没有时、地限制,作文时作者可以自己构思。只要是自己经历的有教育意义的事就可以写。

作文要求规定了叙述顺序要采用按事情发展顺序,不能用空间方位或时间顺序。因此,动笔前要认真考虑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作文时,按这个顺序去写,是符合事情的发展过程的,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能达到条理清楚,首尾连贯。这对初学作文者特别重要。

最后一个要求就是把事情的经过写详细、具体。有的同学说,要写的材料全在肚子里,可就是写不具体,写不生动。怎么办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抓住要点想仔细,要点就是文章的主要部分,也就是一件事的经过部分,是写事作文的主体,这部分写具体了,文章内容才充实。其次是捕捉感人的细节。一篇具体而生动的文章,能吸引读者的是那些精彩的细节描写。细节,就是表现人或事的具体情节。例如《景阳冈》武松打虎的情节:描写老虎扑人的动作是“一扑”、“一掀”、“一剪”,表现了老虎的凶猛。写武松打老虎的“三招”是“一闪”、“一闪”、“又一闪”,然后趁势反击:“棒劈”、“脚踢”、“拳打”,这些描写都细致入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范文点评】

友谊的考验

书包里装满了书、簿、笔,但我的书包又盛满着我和她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她叫黄丽娜,她和我一块儿上学,一块儿回家,一块儿学习,同一个班,两家又离得很近,所以我们从小就是形影不离的好伙伴。

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在我们之间发生了。一个火辣辣的三伏天下午,我们上完体育课回来,拿起自己的水“咕嘟咕嘟”地往嘴里灌。黄丽娜正在边笑边喝,忽然,一条水柱向我书包喷来,原来是黄丽娜把水壶里的水喷了出来。我气上心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哗啦”一声,她的书包像我的书包一样成了“落汤鸡”。黄丽娜见状,“哇”的一声哭了,伏在桌子上。我心中暗暗骂了一句:“小气鬼!”

上课了,我的气还没消,黄丽娜通红的眼睛也忽闪忽闪地白着眼,看样子在生我的气。我俩的脾性都很倔强,真是锤子砸到石头上――硬碰硬。

一节课过去了,我走出座位,看见黄丽娜还低着头坐着。我暗暗回头瞄了一眼,哟,黄丽娜眼里的红丝消失了,脸上也泛起了红云,她忽然害羞地向我掷来一个小纸团,我想接,可没接到。又犯愁了,也许是骂我的,不捡!可是好奇心经不起引诱,我用手捡起纸团掰开“对不起”!纸上的字又燃起了我们的友谊之火。想想那件事,我也有错,可是还跟她闹别扭,我才是小气鬼呢!我从此又和她“打成一片”。她笑了,我也笑了。

人人都有一个书包,可我的书包让我接受了一次友谊的考验。

写作指导:如何写好总分总结构的作文? 篇11

作为语文老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开头?我想,老师本人,先要有个理论认识。下面谈一点儿见解。

要想写好文章开头,先要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是好的开头?

简单地说,好的开头就是要“简洁引人”。

例如:毛泽东同志写《改造我们的学习》开篇写道:“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多么简洁,让人明确,才会有那么强的说服力.开头就很多文字,让人家不知道你要说什么,还能想往下看吗?

平常我们初中生的文章,700字左右,开头用100字以内就可以了。如果直接入题,有2、30个字就可以了。

简洁容易做到,但引人就不容易了。好的应试文章,除了书写让人爱看,最主要的是能够引人入胜,一看到底,看完之后,深深赞叹写作之妙。而开头,就决定了你的文气是否通畅,更在于你有没有一下子抓住读者。

文章和与人沟通一样,有的人话都说不明白,那就难以沟通;有的人说挺多话,靠聪明人听才能沟通;有的人话很少,也很好沟通了;有的人,一说话,就能抓住对方,挺难的事情,都能感动对方,达成所愿;还有的人,善于演讲,能将正确的主张推销给大众。第一种人叫智障,第二种叫平常,第三种叫正常,第四种叫优秀,第五种叫专业。

写文章之所以难,要做到引人,其实是要我们做到第四种的程度。第五种,那是成熟的作家能做到的。

做到吸引人,有两种方式:

一、悬念。

留下悬念,可以有多种办法,但一个中心就是“问“,让人想看下去,就如同电视剧,人们想急于知道结果一样。所以要问——用设问,用反问,或者提问。

提问,是只问不答,读者可自己思考;反问是答在问中;设问是自问自答。针对大家热心关注的问题一问,读者想知道这个答案,就能看下去了。

如:毛泽东同志《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人类头脑里固有的吗?也不是;人类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用的设问。

再如:《倾听生活的答案》,开篇写道:“当你失意时,你是否会抱怨命运的不公?当你遇到挫折时,你是否会感慨人生之艰难,停滞不前?朋友,你不必这样,换一个角度对

待生活,你会发现生活也是如此多彩。生活有如七彩之光,既有鲜活的橙,又有厚重的蓝,只要你坦然面对,它们一样会点缀着你精彩的人生。朋友请你不妨听一听生活给我们的答案。”用的是提问。

如果把第一个例子换成反问也可以: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难道是人类头脑里固有的吗?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难道不是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么?

二、用修辞,使语言精美,气势夺人,引人入胜。

让开头精彩的第二个办法是: 语言精美,气势夺人,引人入胜。

做到这一点,用好修辞就可以达到。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等句子,让文章语言精美,表现力强,会吸引人看下去。

引用,能感觉作者信手拈来,学识广博,也能吸引读者。

用一个对偶句,用一个整句,使文章开头节奏紧凑,整齐和谐,也能令人爱看。用对比,可以让人思路清晰,明确观点,对思想有所启发。

如:用对偶的:鲁讯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用排比的如:有个同学写《心灵的阳台》:“阳台是大剧院一节小小的包厢,你端坐其中,如临戏境;阳台是天地间被抽出的一节小小的抽屉,你从抽屉中探出身来,便不再感到窒息;阳台是你一位诚挚的朋友,你随时可以敞开心扉,向它铺展自己的灵魂;阳台是一盘深情的歌带,只要你把它放在转动的轴上,它便可以为你奏出如丝细流与万丈狂澜。”然后点出:“房间里有阳台的人,可能是家境富裕的人;心目中有阳台的人,却一定是有灵魂的人。”

开头水到渠成,气势逼人,令人折服,让人爱看。

用对比的如:《怎么看生活?》的时开头写道:“活着真叫累,有人这么感喟;活着真叫烦,更有人这么嘘叹;活着真的美丽,我喜欢充满豪情的沸腾的生活!”

对比之下,让人一定要探讨你活得为什么这么有劲?

总之,我们要把握住什么是好的开头——简洁引人就行了。然后,再用一些修辞达到好的效果。相信,这会让您的思路清晰起来,写开头简单起来。

上一篇:莎士比亚经典名言句子下一篇:马年佩戴什么本命佛,马年出生的人本命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