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好奇心作文

2024-10-04

七年级好奇心作文(精选8篇)

七年级好奇心作文 篇1

2008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好奇心

(七)一本厚厚的,有些破旧的笔记本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她,总与它形影不离。上课的时刻她带着它;吃饭时她总会翻一下它;晚自习时,她会在上面增添许多内容;睡觉前呢?一定会捧着它吧。

这本笔记上究竟写着些什么呢?好奇心催促着我去了解。

一个课间,她离开了教室,走得匆匆忙忙的,它就平躺在讲台上,静静地。去看看吧,好奇心驱使我走上讲台。偷看别人的隐私不是君子所为,我心中又有了犹豫。它纹丝不动地躺在那,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我侧目看了看同学们,他们似乎有着同样的好奇心,但都没有付诸行动。毕竟它是老师的东西。

既然走上讲台了,没理由空手而回吧,我暗自对自己说。“嘿,你看看,上面写什么!”一位同学两眼放着光,小心翼翼地提醒我。我的意志更加坚定了。“你,去帮我把风。”我嘱咐那位同学。“好的,放心吧。”说着他冲出教室,站在走廊上东张西望,眼珠骨碌碌地转悠。我放心地迈开大步,走上讲台,微眯起双眼,瞄着那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

“××,心丝细腻,不够坚强,要注意不能过于责备她。”

“××(我的名字),有小聪明,却不踏实,要善意引导,不可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翻过一页,“今天××同学考试作弊,我责备了他,我的心揪成一团,该怎样才能使他理解我的心呢?”

又翻过一页,“今天孩子不舒服,可学校太忙,记得提醒孩子外婆来家照看他。”

“过不久,我的孩子们要高考了,我该怎样鼓励他们呢?”

„„

我不再往下翻,这是老师的日记本啊,我居然偷看了老师的“秘密”!我的眼眶不知不觉湿润了。

她多少个日夜为我们操劳,有多少个难眠之夜?她怎忍心舍小家为大家,连孩子病了她都无暇顾及?她又是何等地坚强,用她严厉的外表来掩藏她炽热的心?她的身躯为何日渐消瘦,她的双鬓为何日渐斑白?此时我的心中已有了答案。

老师,她用真诚磨炼我们这一颗颗沙砾,使我们成为光彩熠熠的珍珠。我用好奇心换得了对老师的理解与尊重,谢谢您,我敬爱的老师!

[简评]

今年高考作文,“偷看”父母、老师、同学日记和私藏的文章不少,但大多平平,有些“做”。此文虽短小,但情节完整曲折,生活氛围真实可感;“我”的犹豫心理,同学的目光鼓动,“把风”的神神秘秘,均写得鲜活、灵动,故能在同类作文中胜他人一筹。(潘大春)

七年级好奇心作文 篇2

说是写的基础, 学生只有敢于说话、说得流利、准确、有条理, 才有可能比较好地写到作文中去, 俗话说口随心走, 笔随口走, 因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就成为作文训练的基础功课之一。如课堂上的口头小作文、周会课上的新闻播报、班级及学习小组间的辩论会等, 教师要给学生善意的提醒, 告诉他们注意把每一次发言都当成一次语言表达的训练, 尤其是在发言前先理清思路, 删繁就简, 能够比较清楚地说明自己的观点、描述出自己想说的事物或情景。

二、要指导学生多读优秀作品, 从仿写逐步过渡到独立创作

作文如习字,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练习过程中, 如果我们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些高水平的“摹本”, 学生是很难体会到优秀作文的优点和魅力的。而这些“摹本”来自于语文教材、优秀的课外读物、同学的优秀作品和教师的“下水文”乃至影视作品中的优秀片断等。在阅读的基础时要让学生做读书笔记, 找出有特色的词、句, 领会涵义, 并摘录下来, 并尽可能多的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 学生在研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可以了解一篇优秀作文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

三、从生活实际出发写作文, 首先强调作文的真情实感和现实描写

作文题目可以不拘泥于教材上的题目, 也可以在原有题目上进行创新。例如, 在教授七年级第五单元《我爱我家》的作文时, 我在班上播放了开学前对学生家长进行走访的录象资料, 看到自己的家长在辛勤的劳动之余还对自己报着那样殷切的希望, 不少学生都潸然泪下, 然后我再安排他们回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自己的父母, 如家里的老照片、父母的生活用具、习惯动作和语言等, 并注意寻找这里面的故事。经过这样的观察, 学生在写作文过程中就显得比较轻松, 作文内容也显得真实可信,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四、提高作文命题的针对性, 给学生适当的拓展空间

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以后, 普通的作文题目或许可以加强学生的作文训练效果, 但对于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 教师在拟定作文题目的时候, 应尽可能选择其熟悉的人或事命题, 内容要贴近学习和生活, 题目要新鲜这关系到作文的成败。另外, 在拟定作文题目的时候, 教师要适量布置一些补充题目作文的练习, 补充题目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广泛的拓展空间, 使学生更容易找到自己印象深刻的素材进行写作。例如, 我曾经给学生出过《我真希望》这样一个题目。看到这个题目, 学生们首先感到的是兴奋, 因为他们希望说的心里话太多了, 只写一个希望似乎都不过瘾, 我给学生讲解完作文的要求以后, 学生们很快就动笔写了起来, 有的学生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 因为他们一家三代住在50平方米的筒子楼里, 拥挤不堪;有的同学希望父母能多关心自己, 因为他的父母一直起早贪黑地做生意, 淡薄了家庭亲情;……, 这些内容都贴近他们的生活, 所以可以尽情发挥, 从而调动了他们作文的积极性。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努力, 学生可以比较顺利地度过从小学到七年级作文的过渡期, 还有效地克服了学生作文时的障碍, 使学生在轻松和快乐中学好作文、爱写作文, 从而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作文教学序列设想 篇3

写作是情感宣泄、生命倾诉的过程,是真实心声的表达过程。可是,多年来,我们作文教学的着力点大多只是为了满足“应试”需要,学生必须完成他们没有什么体验或没有认真想过的事情的表达。作文目的过度功利性,致使作文教学模式化、公式化,使作文距离学生的心灵和生命越来越远。可以说,学生一边在完成作文,一边在内心里逃离作文;于是,孩子们要么编造夸大,要么标签代言,造成的后果是在语言的训练中丧失了最鲜活的语言,在表达中丧失了最属自己的表达。

反过来说,作文只有成为学生内在的主动之需,即“为生命而写”,才能有真正的动力之源。让学生说自己想说、愿说、会说的话,这就要用贴近学生心灵的,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相吻合的作文教学去唤醒学生的作文潜能。

当然,学生获得语言能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积累、感悟和应用的过程。如何让这个漫长的习得过程更见效呢?系统论认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也就是说,有整体的规划,有一个科学的序列,其效能就越高。

于是,我从“习作目的”、“习作内容”和“教学序列”出发,对初中三年作文教学进行了序列化研究,美其名曰“激情 体悟 升格”作文序列研究。

三个年段各有侧重点:

七年级:激情与导源。激发学生自觉地将视野投向生活,主动关注自我生活,形成一种习惯和能力。鼓励写不受束缚的随笔、观察日记,“以我手写我心”,激励学生广泛地读,广泛地写,广泛地积累。

八年级:体察与感悟。注重阅读吸收,积淀感悟,强化个性体验,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丰富性、多样性,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九年级:规范与升格。作文训练坚持“要求”与“放手”相结合。“要求”,即从题目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材立意、篇章结构的升格训练。“放手”,即在一定要求下大胆创作,绽放思想和情感的火花。

本文着重介绍七年级作文教学序列。

给七年级学生的作文教学定位叫“激情”,指激发情感和兴趣,就是从写作的内容和写作的动机入手,激发习作的兴趣, 鼓励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拓展自由表达的空间,倡导言而有物。清晰地记录有趣的,刻骨铭心的,真实的,有价值的东西, 保留鲜活的细节,让嘻笑怒骂和喜怒哀乐都成文章。

依据学生的成长过程、身心特征及课文内容(人教版),确立了如下序列体系:

七年级作文训练内容和目标体系

七年级上:

序列话题1:迎新,课文相扶:《我的老师》《再塑生命的人》《王几何》,阅读相助:《繁星·春水》《泰戈尔诗集》,题目示例:《这就是我要生活三年的地方?》《哇,新班主任!》《第一次住校》,内容和目标:结合新入学经历,学会描摹人物和情景,抒写真实新鲜的感受。

序列话题2:忆往,课文相扶:《秋天的怀念》《羚羊木雕》《荷叶 母亲》,阅读相助:《撒哈拉的故事》,题目示例:《又到 时》《那些 的日子》,内容和目标:回忆往昔岁月,学会描述难忘的人和事,抒发深切的怀想之情。

序列话题3:赏景,课文相扶:《春》、《济南的冬天》,阅读相助:《朱自清散文》,题目示例:《太阳下山了》、《如果我有一所房子》,内容和目标:结合阅读和体验,学会描写美丽景致,表现自然美好。

序列话题4:记人,课文相扶:《散步》《金色花》《走一步,再走一步》,阅读相助:《草房子》,题目示例:《我家保姆》《为别人喝彩》,内容和目标:观察身边的人,学会描述交往细节,表达自己的爱憎情感。

七年级下:

序列话题1:岁月为师,课题相扶:《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最后一课》,阅读相助:《童年》《伊拉龙》,题目示例:《我是个 的孩子》《父母眼中的孩子》,内容和目标:感受亲人师长的关爱,描述事件和人物言行,表现人物个性特征。

序列话题2:名人为友,课题相扶:《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阅读相助:《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题目示例:《我和 的对话》《是你,点燃了我的梦想》,内容和目标:结合阅读体验,学会想象和描述和名人的交流的情形,表达自己的情怀追求。

序列话题3:兴趣为伴,课题相扶:《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阅读相助:《缘缘堂随笔》、《甘美的回忆》、(丰子恺),题目示例:《我和 的亲密接触》内容和目标:回顾与兴趣爱好的结缘经历,学会描述过程,抒写高雅情趣。

序列话题4:动物为邻,课题相扶:《斑羚飞渡》《马》,阅读相助:《动物小》(沈石溪)、《跑猪噜噜》题目示例;《我家的 (动物)》《我(动物)眼中的人》内容和目标:结合与动物的交往过程,学会描写动物的情状,表现自己的爱好情致。

在践行这个序列体系的过程中,遵循了如下的原则策略:

1.作文的内容和学生成长过程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我结合了学生的生活、成长过程、学习表达的阶段性特点,教材内容等实际情况,设置了写作话题(是话题,而非题目)。

七年级开学伊始,学生从小学升入了初中,接触的人、事、物在变,思想情感也在变化,学生在时空和精神领域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所以让学生以“迎新”为话题,描写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新感受。如《这就是我要生活三年的地方?》《哇,新班主任!》《又迟到了》《食堂的队伍好长啊》等,读这些习作,感觉到学生们正睁大眼睛看着这个新奇的地方,疑惑、忐忑又欣喜,学生说出了真心话,写出了真感受,语言个性鲜明。

一段时间后,学生也逐渐熟悉了中学的一切,当他们有时低下头来踢着脚边的石子,或看着窗外的雨,又不禁怀念起小学的点点滴滴,在不经意时陷进自己的情感里头,于是适时地让学生以“忆往”为话题,让他们用文字想念小学的美好时光,思念那些朋友。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就要求引导学生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可以写生活见闻和生活感受,一句话,就是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2.写作的内容和课文教学相照应。虽然现行人教版课本没有很好地体现作文训练的序列,但无法回避学生每天面对一篇篇课文,课文是阅读的载体,也是读、写的契合点。在确定写作序列的内容时,结合课文内容和单元主题,在课本中寻找写作教学点,力求能相呼相应,相得益彰,促进语文阅读和习作能力的齐头并进。

教学《济南的冬天》时,让学生评析老舍是怎样描绘他心目中的冬天的,这些精妙的描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请描绘下来。这一过程,既是在写作内容上引发学生的联想,又让学生领悟到情感是写作的前提,让读和写打通。上《天净沙·秋思》后,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散文化的改写;学完《论语十则》,让学生对孔子说话时的具体语境进行想象再造。在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增添了阅读和习作教学的趣味性。

3.训练形式和学生的心理需求相适应。激发起习作的兴趣之后,还得给学生一些习作的平台和展示的舞台,让习作变得轻松愉快而又简单易行,有成就感,才能更久地维持兴趣。我选用“文集”作为学生写作和交流的主阵地。

说得夸张点,每个学生的心里也都沉睡着一个作家,而他们最需要的则是来自教师的呼唤。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致力于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培养善感的心灵、善思的头脑、丰富独特的写作储备和发表展示的欲望,当写作成为他们心灵的需要时,我们的写作教学,才算是真正成功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乐于去写,就会不断产生新的乐于表达的欲望,学生的写作将会由外在的需要转化为内在的需要,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作文教学的高境界。

当然,让学生行走在科学、有序的能力习得之路上,必定使效能提高。“序列化”是将作文教学内容和方法规范化,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作文教学。序列化讲求过程的科学性、操作性和程序化。强调序列和指导跟学生的个性创作是辨证的、矛盾的统一体,决不能因此束缚学生的思考,扼杀其写作个性。出发点是将二者的关系调试到最佳状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资料:

[1]黄金权:《作文教学:从“写作体”向“生命体”回归》(《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4期)。

[2]程少堂:《繁荣与遗憾:反思作文教学改革30年》(《中国教育报》2008年2月1日)。

[3]《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七年级好奇心作文 篇4

我在奶奶家的时候走过一条两旁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植物的路,发现了一株植物的叶子上有一只小瓢虫。而且这只瓢虫不是七星瓢虫,是五星瓢虫,因为这只小瓢虫有五个黑色的斑点。

我有一次在外婆家看见了一只白白的小羊羔,因为小羊羔被拴在一片茂密的草丛里,所以应该没什么人看见了。我跟外婆说了一下,便跑去看小羊羔。当我到了小羊羔独自在的那里时,它还在津津有味的吃着嫩绿的小草呢,一点儿也没发现我在不远处盯着它看。

我悄悄走近小羊羔,结果一不小心踩到了树枝,发出咔嚓的声音。小羊羔听到后,想跑到远处,无奈绳子太短,又回到了原处,我真想把这只小羊羔牵回家养起来,那是多么有趣极的事情啊!

七年级好奇心作文 篇5

就像鸟儿时常向往自由的飞翔,因为天空就是它们的信念;就像鱼儿总是随着流水的方向游动,因为大海的深处就是它们的信念;就像我们正处青涩的孩子总渴望长大一般,因为无限可能的未来就是我们的信念。

信念如同是落魄时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希望,从失败深渊中乘风破浪,重现光明。

自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备受亡国之痛的越王勾践每日为提醒自己不忘屈辱之苦,从不睡在被褥上,它日复一日的坐卧在木柴之上,尝胆汁之苦,经过长期的准备,勾践终于完成他多年来所立下的志向,打败了吴国,重振江山。

越王勾践最终的成功都是因为在失败的几年内心中存有不甘的信念,而这信念的力量能让人在一段时间内拥有不尽的力量,终而促成最后胜利的定局。

信念如同是恐惧和无助时生出希望之火的明灯,给了你为等到黎明到来的执念。

在10月3日的那天,原本打算上山游景的,一对夫妇与他们年仅二岁半的儿子登上景区的缆车,突然,电缆车断电停止运行,缆车以90°直角向山脚落下,这对夫妇同时护住自己的小儿子,从高空落下的几十秒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柔软的胸膛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了一个安全的区域,伴随着孩子的哭声,整个山谷都回荡着缆车坠落所撞击心灵的巨响。而我想,支撑着这对夫妇一直保护他们孩子的是信念,对于他们来说这是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爱的信念。而对于这个幸存下来的孩子来说,他接下来的一生都不能没有的东西就是来自于他父母带给他的信念。

爱的信念,是黑暗中的几缕光亮,是等待黎明到来的希望。

好奇心作文 篇6

我满怀着好奇心打开了那个神秘的袋子,只见里面满是闪闪发光的,好吃好玩的。

“妈妈,妈妈!我收到圣诞老人的礼物了。”我兴奋地说道。

“都收到了些什么呀?看你高兴的。”

“有好多我喜欢的,反正就不告诉你。”我骄傲地说着,并没有发觉老妈在偷笑。

刚过不久,我的心里兴奋感就荡然无存了,圣诞老人住在哪里呢?是不是像童话书上面的一样住在南极呢?还是到处游山玩水呢,如果真是这样,我也希望我是一个圣诞老人。

我把这一连串的问题都告诉了妈妈,妈妈被我逗笑了,可她还是装出好奇的口吻说:“我也想知道,你自己去找吧。”

我没有办法,只能在下一个平安夜抓住圣诞老人一下,问个明白。

转眼一年过去了,我怀着好奇又激动的心情躺在床上等待着圣诞老人的来临,突然门开了,是圣诞老人吗?不,那是爸爸。

我又等了一会儿,只见一个身影闪进房间,高高的,胖胖的,我想都不想就跳起来,打开灯嘴里还大喊:“圣诞老人!”只见眼前的那个人又让我大失所望,“爸爸,怎么是你?”

爸爸明显被我吓坏了,直愣在那里,手上还拿着一袋我喜欢的玩具啊什么的。

我又跳了一下,只跳到了爸爸跟前一边拿袋子里的好吃的好玩的出来,一边还安慰着说:“你以后不用给我送圣诞礼物了,如果硬要给我的话,直接给我就行了。”

爸爸脸上闪过了一丝落寞,但马上又阴转晴,开心的走出了房间。

人有点好奇心也好 篇7

最近, 我看到这样一则广告, 颇有感触。

一家好奇心研究所招聘这样的人才:有不止浮于表面的好奇心, 喜欢问“这是什么?”“这到底是什么?”“哎呀妈呀, 这有点棒啊, 这是怎么回事?”;有趣, 但绝对不是“抖机灵”和强行搞笑;不必“文笔优美”, 但逻辑清晰, 能把一件事说得足够明白;不犬儒, 不文艺腔, 不持续性热泪盈眶;能够研制每日投票, 可以把它们看成好玩版本的消费者调查, 还会把调查结果写成轻松有趣的调查报告。招聘广告的结尾写道:如果你是一个偏爱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朋友, 这里也有你发挥才能的空间。

看来, 有好奇心的人同样有市场。

有的人从小就养成了好奇心。李开复的创新思维很发达, 在互联网领域创造了价值, 他从小就养成了好奇心。他妈妈说, 你吃了口香糖, 不要举着手碰到头发上, 弄不好, 会把头发拉下来。他想这是真的吗?他就吃了口香糖, 还偏偏将其放在头发上, 结果撕下了一大块头发。又有一次, 他妈妈说, 你不要把铅笔放在嘴里, 因为铅是有毒的。他又想真的有毒吗?他把一根铅笔芯全部吃下去了。学校老师让妈妈把他送到医院灌肠, 他妈妈说, 这下你相信了吧, 铅中毒严重真的会死。他说, 我当时很好奇, 只是想证明大人说的话是不是真的。

我想, 有些人从小就很机灵, 想要小孩成为一个善于言谈的人, 大人总是有办法的。在孩童时期善于交际、讨人喜欢, 是有潜质的人。但一个小孩善于推理, 有时候要比一个会说话、讨人喜欢的孩子更令人感到愉快。

大人与孩子交流多了, 也会从孩子身上学到许多东西, 也会让自己的好奇心变得多起来。足孩子的好奇心, 可以让孩子了解世界的秘密, 同时也会让自己找回被遗忘了的童趣, 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欢乐。

人上了年纪, 由于种种心理落差, 往往失去好奇心, 一旦失去对生活的激情, 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 长此下去, 一年365天, 好像只过了日复一日同样的一天, 似乎每一天也没有什么差别, 这样会加速老去。

退休以后往往会失去生活的重心, 不知道要干什么, 通常以看电视、听广播来打发时间, 偶尔出去买买菜、散散步。时间久了, 就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的乏味。

有些老年人, 对网络、智能手机等不感兴趣, 也不去关注, 不想学习;有的老人每天只去熟悉的菜市场、公园活动, 要是这些地点倒闭或被拆迁, 就没有新的活动去处, 会感到失落;也有的老人抱着多少年前的知识, 经掌拿来教训子女, 对自己的落伍全然不知。与外界接触少, 自己的知识点又不多, 自然就少了好奇心, 少了生活的激情, 因而常常让自己陷入闷闷不乐、胡思乱想之中。

现在的老年人不愁吃不愁穿, 愁的就是身体机能的变化。有好奇心, 也能帮助应对焦虑情绪, 好奇也会使老人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探索有趣的事物上。

老年人在退休后对生活保持一颗好奇心, 就多一份心情去探索生活的快乐, 也增添一份对生活的动力。

人老了, 就要有“从头来过”的心理准备, 许多新鲜事物自己不懂, 去请教孩子们, 没有什么好丢人的, 不懂就是不懂。我也常常这样, 经常去问上小学的孩子怎么玩智能手机的问题。

我很喜欢与年轻人在一起。年轻人充满好奇心, 与他们多聊聊天, 开展互相帮助, 大家都有收获, 我给他们分享一些生活的经验, 他们活跃的思维也常常给我启发很大, 带动很大。

人的好奇心, 适应各个年龄段。年轻人的好奇心当然更为重要。

一位从海外留学回来的硕士生告诉我, 和他一起去的几位同学, 开始成绩还算不错, 但后来就发现差距大了。毕业以后, 发现最会考试的人并不是最优秀的人, 与国外同学的差距就在于自己缺少了个性、自由、想象力、勇气和好奇心。

人有了好奇心, 就有一种驱动力, 会让自己不断地探索, 得到更多的信息, 信息多了, 也会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

当然, 好奇心也不仅是探索的欲望, 我们在感到生活乏味时, 或许好奇心就是解决方案, 因为自己有了新的发现和尝试, 经历了自己过去没有经历过的事情, 特别是把一件新的事情做成了, 整个人都会变得很愉悦。我们不要把这个世界视为理所当然, 因为有很多乐趣等待你去发现。

七年级好奇心作文 篇8

关键词:七年级写作教学素材选择导向

【中图分类号】G633.34

七年级的作文教学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作文教学中承上启下,地位举足轻重。七年级的学生,写作方面已有小学六年的学习累积,七年级的写作教学要面对学生的写作现状来开展,在解决学生作文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为一个七年级语文老师,我深感七年级作文教学的开展难度很大,面临的挑战很多。尤其是学生作文里面的素材选择存在比较多的问题。通常你都会碰到学生的作文出现如下的问题:1.素材陈旧雷同,缺乏新意,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套作伪作比较常见。2.素材不美,俗气横流,美感欠缺。3.素材没有典型性,代表性不足,不足于表达文章主旨或表现人物。我想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是在学生作文的起步的小学阶段,学生的模仿训练有点过度,背范文背通用素材的的导向并不鲜见,上述问题的产生和长期存在离不开这种训练模式的烙印。

面对现实,埋怨抱怨是无济于事的,新课程改革对写作教学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七年级学生的可塑性实在太强,引导得法,一切皆有可能,学生完全可以走在一条正确写作的道路上。经过摸底归纳,笔者思考:如果从引导学生学会选材来作为七年级作文教学的切入点,就能捕捉到七年级作文教学的主线,只要捏住这条主线七年级的写作教学就能盘活,帮助学生在六年小学写作的基础上实现“转型升级”。历经一年的探索,笔者觉得七年级的语文老师如果能在学生作文素材的选择上把握好基本导来训练学生,那么学生的作文状况会有较大幅度的改观。把握素材选择的基本导向是:选真实的素材、选典型的素材、选美的素材、选独特的素材。接下来,笔者将逐一展现、诠释四个基本的素材选择导向。

选择真实的素材

笔者在对学生素材选择的摸底归类中,常常发现他们笔下的素材有这些特点。喜欢选择时空遥远的素材来写,最远的素材可到幼儿园。新近发生的人和事是很少入文的。内容上“雨天送伞、深夜发烧被背到医院、公交车上让座、爸爸教我学骑自行车、妈妈给我端牛奶、老师同学帮我补习功课、拾金不昧”等素材居多。由于这些题材在以往的作文训练中根深蒂固,所以他们基本上能做到“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在作文中能时隐时现,让你防不胜防。

其实学生作文素材陈旧雷同、假大空也不是今天才发现,况且多年来早已为大家诟病。但为何一个七年级的语文老师要经常去面对这样的问题呢?如果这个问题长期出现而得不到解决,可能是我们的写作导向出了问题,又或者说想了办法但是方法不对路。要解决素材陈旧、雷同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引导他们写新近发生的事、最近认识的人,写真实的人和事。“作文训练要紧跟形势,与时代同步,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然的内容,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1]。

我就从思想意识形态上认识素材陈旧雷同、假大空是可恶可鄙,当我不点名的朗读他们素材陈旧雷同的作文时,班上学生是哄堂大笑的,然后陷入思考,其实学生内心里都不太想写这些已经写了很滥的素材,但一到写作中却情不自禁依赖。所以,在给学生布置作文时,规定素材的选择上多写初中以来发生的事,多写上中学以来身边的老师和同学,生活的面立足于初中生活,要求学生去写真人真事,不能胡编乱造。这规定多少有点硬性,或者不太符合写作自由的原则,但是正如“矫枉难免过正”,当他们把视觉关注到初中生活,把笔触转向去写身边的人和事,学生作文素材就不再陈旧雷同、假大空了。尤其是作文的评价上,对那些写新近的人和事的文章评价更高,学生自然会放弃那些老掉牙的素材,去写新的东西,去写真实的东西。引导学生去写新近发生的真人实事,目的是引导他们告别过往对新的生活新的朋友作更多的观照,尤其是对自身的成长给予更多觉醒认识。

选择美的素材

七年级的学生,素材的选择上往往要面对素材“美不美”的问题。当然,美的内涵是很丰富的,痛苦也是一种美,不必拘泥于学生笔下一定是好人好事。但当学生笔下出现许多的家庭暴力素材、宿舍里的恶作剧、同学之间的谩骂、师生间的矛盾等素材时,我们教师就要给予给学生这样一个导向:多写美丽的人和事。

这里的讲的是导向,不是硬性压制学生不准去反映现实的庸俗丑恶,而是要告诉七年级的学生,当我们对很多沉重的事情还无法做出自己理性的判断时,我们可以选择去叙写现实中那些美丽的人和事。事实上当学生去写俗恶的素材时,容易牢骚满腹,试想那个读者愿意看这样的文章呢?又比如,家庭题材的作文,常出现的家暴细节:父亲“啪”一个巴掌打过来……我很后悔考试没考好。这样的素材符合一些学生的现实经历,本意是为了表现父亲的严爱,但父亲的形象在这样的素材文中并没有得到提高,而对父亲为自己默默付出的许多事情却没有去挖掘,行文就显得“不雅”。=又比如,七年级学生住宿后,有关宿舍生活的素材成了他们作文素材的一个来源。记得一次宿舍文化节,学校搞了一个宿舍题材的征文比赛,学生笔下的宿舍生活呈现了相当多恶作剧庸俗化的素材,比如深夜不睡胡吹胡闹的、打水仗的、与宿管老师捉迷藏的、打蟑螂、捉弄同学的等等。这些宿舍素材当然是真实生活的一个反映,但是如果把这类素材大量入文换取搞笑娱乐的效果,显然是对生活的肤浅认识。其实宿舍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美的素材,同学之间的互助、温馨、快乐时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去感知去发现去挖掘。教师带领学生根据作文要求,联系生活、回味生活、感悟生活的过程。“由于文化层次、生活阅历及生理和心理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学生对身边发生的许多感悟不够深刻,亦或无法感悟,这就要求教师创设类似的生活情境,连通师生情感,产生情感的和谐共鸣。”[2]

选择美的素材选择导向,其实也是对学生心灵的一种熏陶,精神的一种升华。笔者作了这样的引导之后,学生重新去写这次宿舍征文,结果他们笔下的宿舍生活换了一番场景,许多学生回忆了宿舍生活的溫馨画面,团结互助关爱成了主旋律,亲切真实。选择美的素材,这个导向其实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有发现美的眼睛,只是需要唤醒。虽然有人说学生课业负担重,缺少生活体验,所以难以发现生活的美。其实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他们的生活尤其实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调动学生发现美的热情和视觉。在作选择美的素材时,教师不要作理论上的说教,要设身处地的带领学生去感知和挖掘生活的美,鼓励学生在发现美的基础上自觉地表达美。

选择典型的素材

当我们引导学生不要去写那些陈旧雷同的素材时,学生一下失去了依赖多年的素材,心里空空如也,多年的思维定势要打破了,准备好的素材不能用了,要靠自己去审题立意,去筛选最合适的素材来表达,这个过程的转变是很艰苦的,甚至是痛苦的,学生的写作思维陷入一种变革的前夜。“在选择典型材料的过程中,也是对美的事物的提取,可以加强学生对美的辨别能力,鉴赏能力,产生独特的感受” [3]。我们给学生在选材上做出这些导向正在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选择意味着揣摩,意味着判断,意味着取舍,意味着提炼,这个过程是难能可贵的。七年级学生的文章往往会出现素材不典型的现象,因为陈旧雷同的素材放弃了,不美的素材也不能入文了,那么只要能入眼的就凑合着上,至于能否切题,是否具有表现力,能否表现人物的特点,是否能突出中心这些素材应有的典型性质似乎无暇顾及了。因此七年级的写作教学就会贯穿这样一个导向:引导学生选择典型的素材。在面对学生作文里呈现的越来越丰富的素材时,你会一边欣喜一边叹息:就是素材不够典型!

所以,这个过程教师也是要特别留意的。在批阅学生作文是要仔细品读学生所选择的素材,看看是否典型,如果不够典型要标记出来,写出素材不典型的原因,建议学生换更典型更有代表性的素材,如果学生选择的素材足够典型就要加以肯定,表扬学生用心选材。

作文训练过程聚焦素材选择的典型是素材选择导向的核心,是其它几个素材选择导向到位的集中呈现。教师不仅仅要引导学生聚焦典型素材的选择导向,还要持续强化、深化这一导向,最终使得学生在写作中选材讲究,杜绝随意的思维习惯。

以上是笔者在七年级写作教学实践中着力去引导学生把握的素材选择的四个基本导向,这四个基本导向贯穿七年级作文教学的始终,它们相辅相成,实质是是素材选择上的思维导向。一年的实践下来,在这几个导向的影响下,学生观察生活的视觉变了,表现生活的素材变了,摸底时呈现的素材雷同陈旧假大空的现象不见了,套作伪作会绝迹,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真善美情怀的典型素材。素材选择的四个导向激发了学生原创的写作热情,他们在素材的选择上历练了思维,开启了心智,收获了成长。

参考文献:

[1].杨特著《审美课堂与诗意人生》。蓝天出版社,2013年6月。

[2].李见芳《初中作文教学要重视审美情感的培养》,2013年7月。

[3].张莉:《试论中学作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2007年6月。

上一篇:环境保护的论文范文下一篇:戛纳 电影节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