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庭审程序步骤(通用6篇)
民事庭审程序步骤 篇1
民事案件庭审程序
第一章 庭前准备(书记员)
第1条 书记员检查庭审设施是否完备,标志牌是否齐全、摆放到位。
第2条 书记员检查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是否到底。
一原告(上诉人)XXX,委托代理人XXX是否到底;
二被告(被上诉人)XXX,委托代理人XXX是否到庭;
三第三人(原审第三人、原审原告、原审被告)XXX。委托代理人XXX是否到庭。
第3条 书记员宣布:请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入庭按席位就坐。
第4条 书记员宣布:请大家肃静,现在宣布法庭纪律。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的规定,下列人员不得参加旁听: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正在监外服刑的人及被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的人;携带武器、凶器的人;其他有可能妨害法庭秩序的人。
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以下纪律:
一、旁听人员必须保持肃静,不准鼓掌、喧哗、吵闹,不得有其他妨碍审判活动的行为;
二、旁听人员不得随便走动,不得进入审判区;
三、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不得中途退庭、未经审判长同意,不得发言、提问,发言时应当起立,注意文明礼貌,不得攻击、辱骂他人;
四、未经法庭许可,任何人不得在法庭录音、摄影、录像;
五、不准吸烟和随地吐痰;
六、关闭寻呼机、移动电话和其他通讯设备。对违反法庭纪律的,法庭将给予口头警告、训诫,不听劝告的,经审判长决定,可以没收录音、录像、摄影器材,责令退出法庭,或者经院长批准予以罚款、拘留。对于哄闹、冲击法庭等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5条 书记员宣布:现在请本案审判长和合议庭成员入庭,全体起立。
第6条 书记员向审判长报告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出庭情况。
第二章 庭审
第7条 审判长宣布开庭: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0条(二审案件为第152条第1款)的规定,今天公开(不公开)审理原告(或上诉人)与被告(或被上诉人)纠纷一案,现在开庭。
(不公开开庭审理的,应说明理由)。
第一节 核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身份(法官1)
第8条 核对当事人身份。
审判长:现在核对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身份。
原告(或上诉人)向法庭陈述自己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籍贯、职业、住所地(是诉讼代表人的陈述姓名、职业、住所地;是法定代表人的陈述姓名、职业、单位住所地)。
委托代理人向法庭陈述自己的身份及代理权限。
被告(或被上诉人)、第三人(或原审第三人、原审原告、原审被告)及委托代理人向法庭陈述自己的身份。
第9条 审判长询问当事人:
(原告或上诉人)对对方出庭人员的身份有无异议?
被告(或被上诉人)对对方出庭人员的身份有无异议?
第三人(或原审原告、原审被告、原审第三人)对原、被告(或上诉人、被上诉人)出庭人员的身份有无异议?
当事人均表示无异议后,审判长宣布:
各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参加本案诉讼。
第10条 被告(或上诉人)、第三人(或原审第三人、原审原告、原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审判应宣布:
被告(或上诉人)、第三人(或原审第三人、原审原告、原审被告)XXX*经本院*年*月*日送达开庭传票,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本庭依法决定缺席审理。
第二节 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及书记员名单
第11条 审判长: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本案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由审判员(或代理审判员)XXX担任审判长,审判员(或代理审判员)、XXX参加合议,书记员XXX担任记录。会计师(工程师、翻译)XXX接受本院委托担任本案的鉴定人(勘验人、翻译)。
第三节 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和义务
第12条 审判长:现在告知当事人在法庭上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当事人在法庭上享有以下诉讼权利:
1、申请回避的权利。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5条、第46条之规定,当事人如认为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与本案当事人有其它关系,可能影响对本案公正审理的,有权申请回避,但申请回避应当说明具体的理由。
2、提出新的证据的权利。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0条、第125条之规定,当事人有权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陈述的事实和主张,经审判长许可,可以提供新的证据。
3、经法庭许可,当事人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可以申请重新调查、勘验和鉴定。
4、进行辩论和请求法庭给予调解的权利。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0条、第127条的规定,当事人有权对对方的主张提出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观点,论述自己的主张,以及对如何认定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辩论。在案件审理直至宣判前,当事人都可以根据自愿的原则,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调解。
5、原告有放弃、变更、增加诉讼请求的权利,被告有反诉的权利;上诉人有放弃、变更、增加上诉请求的权利,对方当事人有进行答辩反驳的权利。原告增加、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反诉,上诉人增加、变更上诉请求,应在法庭辩论结束前提出。
6、陈述最后意见的权利。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7条的规定,法庭辩论结束后,当事人可以向法庭陈述对案件处理的最后意见。
当事人在法庭上必须自觉履行下列诉讼义务:
1、依法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2、遵守法庭纪律和诉讼秩序,听从审判长指挥;
3、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4、如实陈述案件事实,不得歪曲事实,提供虚假证据,不得伪造证据。否则,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第13条 审判长询问当事人:
原告(或上诉人)是否听清当事人在法庭上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是否申请合议庭组成人员及书记员、鉴定人(或勘验人、翻译人)回避?
被告(或被上诉人)是否听清当事人在法庭上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是否申请合议庭组成人员及书记员、鉴定人(或勘验人、翻译人)回避?
第三人(或原审原告、原审被告、原审第三人)是否听清当事人在法庭上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是否申请合议庭组成人员及书记员、鉴定人(或勘验人、翻译人)回避?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的,审判长应要求当事人陈述申请回避的理由,然后宣布:由于本案当事人XXX对合议庭成员XXX 或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翻译)XXX提出回避申请的,现在休庭,待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后继续开庭。
作出决定后继续开庭,由审判长宣布决定:
1、(对审判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提出回避的)审判长:
⑴ XXX申请本案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翻译)XXX回避,经审查,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对XXX提出的回避申请不予准许;或⑵XXX 申请XXX回避,经审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对其回避申请予以准许,本案更换书记员(或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另行择期开庭。
2、(当事人对审判人员提出回避申请的)审判长:
⑴XXX申请本案合议庭成员XXX回避,经本院院长(或本院审判委员会)(院长担任审判长的,是否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查,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对XXX提出的回避申请不予准许;⑵XXX申请合议庭成员XXX回避,经本院院长或审判委员会审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对XXX提出的回避申请予以准许。
第14条当事人对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不服,申请复议的,不影响案件的开庭。对复议申请应当在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第四节 法庭调查(法官2)
第15条 审判长宣布:
现在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是通过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陈述、举证、质证,查明案件事实,重点是当事人争议的事实以及本合议庭认为应当调查的事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反驳对方的主张也应当提供证据或说明理由。
第16条 当事人陈述。
一由原告(或上诉人)向法庭陈述诉讼请求(上诉请求)以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询问委托代理人有无补充意见;
二由被告(或被上诉人)对原告(或上诉人)的起诉(或上诉)作答辩,询问委托代理人有无补充意见;
三由第三人(或原审原告、原审被告、原审第三人)陈述(或答辩),(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陈述诉讼请求和理由),询问委托代理人有无补充意见。
第17条 当事人提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上诉请求),审判长应询问被告(被上诉人);
原告(上诉人)提出XXX(陈述增加或变更诉讼请求或上诉请求),对其原来的诉讼(上诉)请求作了增加(变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原告(上诉人)增加(变更)的诉讼请求你方可以要求当审理,也可以要求在15天答辩期满后开庭审理。被告(被上诉人)是否同意当庭审理?
若被告(被上诉人)不同意当庭审理,审判长应宣布:由于原告(上诉人)XXX 增加(或变更)诉讼(上诉),请求被告(被上诉人)XXX要求在答辩期内答辩,本案将延审理(或当庭宣布下一次开庭日期),现在休庭。
在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原审被告提出反诉的,审判长应宣布对该部分请求将在庭后进行调解,庭审时不予审理。
第18条 审判长告知当事人举证程序和要求:
现在进行庭审举证和质证,当事人举证和质证必须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进行。
一当事人所举的证据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的七种证据形式,即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
二举证时应向法庭及对方当事人提交自己一方的证据复印件,书记应同时提供原件,以备当庭核对,物证要提供原物,原物确实无法提供的,要说明原物存放的地点。
三出示和宣读证据时,应向法庭陈述证据的名称、证据的来源和证据的基本内容,说明提供该份或该组证据的目的,要证明什么问题。
四对对方提供的证据进行质证,要对该证据的真实性进行确认,对该证据的取得是否合法提出意见,同时,应明确提出该证据是否能够证明对方的主张。反驳对方的意见应说明理由或提供相关证据。
五对对方提供的证据不作肯定或否定的表态,视为对该证据无异议。对质证意见的辩解也要求明确作出同意或者反对的表态,否则视为无异议。
六对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另一方质证时可以就相关问题提问,但提问须经审判长许可。第19条 审判长归纳举证范围。
对一审案件审判长应告知原告按诉讼请求的各项内容分别举证。
对二审案件审判长应宣布对原审判决已确认,双方当事人亦无争议的事实,法庭不作重复调查,当事人不再进行举证和质证。审判长归纳双方当事人无争议的事实,询问双方当事人有无异议,无异议的记录在案。对有争议的事实,要求当事人逐项举证和质证。
第20条 当事人举证和质证
先由原告(上诉人)对自己的主张向法庭提交证据,由被告(被上诉人)进行质证。
由被告(被上诉人)提交反驳原告(上诉人)诉讼(上诉)请求的证据,原告(上诉人)质证。
由第三人(或原审原告、原审被告、原审第三人)举证,由XXX 质证。
当事人举证完毕后,如发现一方或双方对自己的某些主张没有举证,审判长应告知:原告(上诉人)或被告(被上诉人)主张XXX,应向法庭提交相关证据。
若当事人对某些主张不能当庭举证,确有理由的,审判长应宣布:原告(上诉人)XXX或被告(被上诉人)所述关于XXX的证据,应在庭审后*日内向法庭提交,并在下次开庭时进行质证。逾期不提交,视为不能举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第21条 证人出庭作证。
证人出庭作证应由当事人在庭审前或者法庭辩论结束前提出。
一传证人 XXX出庭;
二要求证人向法庭出示有效身份证件,询问证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工作单位、职务、住所地、与当事人的关系。
三向证人宣布权利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70条、第102条的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证人要如实向法庭陈述案件事实,不得作虚假陈述,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证人依法作证的权利受法律保护,法律禁止任何对证人作证进行打击报复。
四证人向法庭陈述自己知道的案件情况。
五经审判长许可,当事人分别向证人发问。
六合议庭成员向证人提问。
七证人退庭。
证人确在困难不能出庭的,由提供证人的当事人向法庭宣读证人的书面证言,对方当事人进行质证。
第22条 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出庭作证。
一传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出庭。
二要求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询问鉴定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工作单位、职务、住所地、与当事人的关系。
三法庭宣读委托鉴定(勘验、翻译)书。
四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宣读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翻译文本),并作说明。
五经审判长许可,当事人分别向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提问。
六合议庭成员向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提问。七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退庭。
第23条 宣读或出示合议庭调查收集的证据。
一法庭宣读书证及证人证言、勘验笔录;当庭出示物证;当庭播放视听资料。
二当事人对法庭出示的证据分别发表质证意见。
第24条 审判长询问双方当事人有无新的证据出示。
第25条 审判长征询合议庭成员有无需要向当事人发问的问题。
宣布由合议庭向当事人调查与案件有关的问题。要求一方当事人陈述,另一方当事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提问应公正、客观、明确,不得带有倾向性。第26条 审判长宣布休庭:
现在休庭,由合议庭对庭审质证的证据进行评议后继续开庭。
(如案件疑难复杂,或对有些证据需要庭审后再调查核实,无法当庭认证的,可以直接进入法庭辩论程序,待法庭辩论结束休庭,合议庭评议后再开庭认证并宣判)。
第27条 恢复庭审,法庭认证。
由审判长根据当事人举证、质证和合议庭调查核实情况,分别对当事人出示的证据进行确认。
认证要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进行确认。能当庭确认的,应当庭确认。合议庭评议后认为不能当庭确认的,告知当事人待合议庭进一步核实后在下次开庭时确认。
对证据的审核和认定应遵循以下一般规则:
一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只有本人陈述而不能提出其他相关证据的,除对方当事人认可外,其主张不予支持。
二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对方当事人认可或者不予反驳的,可以确认其证明力。
三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对方当事人举不出相应证据反驳的,可以确认其证明力。
四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理由否定对方证据的,应当分别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进行审查,并结合其他证据综合认定。
五物证、历史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六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低于其他证人证言。
七原始证据的证明力大于传来证据。
八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与一方当事人有亲属关系的证人出具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没有其他证据印证产有疑点的视听资料;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第28条 审判长宣布法庭调查结束。
当事人要求提供新的证据或者合议庭认为事实尚未查清,确需人民法院补充调查、收集证据或通知新的证人到庭、或必须进行鉴定、勘验,因而有必要延期审理的,可以宣布延期审理。
第五节 法庭辩论(法官3)
第29条 审判长宣布:
下面进行法庭辩论。法庭辩论的目的是在法庭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当事人发表辩论意见,提出法律依据,分清是非责任。双方当事人应当围绕本案双方当事人争议的XXX问题及法庭确认的事实和证据,提出维护自己诉讼请求和反对对方主张的辩驳意见。在辩论中,应实事求是,举出法律依据,讲明道理,不得进行人身攻击。
第30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7条的规定,法庭辩论按下列顺序进行:
一原告(上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二被告(被上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三第三人(原审原告、原审被告、原审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四互相辩论。根据案件需要,审判长可宣布进行第二轮辩论,但应强调不得重复上一轮意见,并可限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每次发表意见的时间。
第31条 法庭辩论时,合议庭成员不得对案件性质、是非责任发表意见,不得与任何一方当事人进行辩论。
第32条 法庭辩论时,当事人又提出新的事实和证据,审判长可视情况宣布中止辩论,恢复法庭调查。
第33条 审判长根据辩论情况征询各方当事人,如无补充意见,宣布辩论结束。
第34条 审判长按原告(上诉人)、被告(被上诉人)、第三人(原审原告、原审被告、原审第三人)的顺序要求各方陈述最后意见。
第六节 当庭调解 第35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9条、第85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合法原则,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第36条审判长分别征询当事人是否愿意在合议庭的主持下进行调解,当事人均同意调解时,应分别由各方当事人提出调解方案。合议庭也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提出调解方案,供当事人参考。也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和时间安排,休庭后再继续调解。
第37条 双方当事人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合议庭应当宣布调解结果,告知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当事人不愿意调解,或经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应当宣布调解无效。
第38条 宣判长宣布休庭,由合议庭对案件进行评议后宣告判决。第七节 宣判(法官1)
第39条 经合议庭评议,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明确,能够当庭宣判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判。
评议中如发现案件事实尚未查清,需要当事人补充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或尚需鉴定、勘验的,或适用法律较难,无法当庭宣判的,审判长应宣布另行开庭审理和判决,并说明理由。
第40条 恢复庭审。
书记员宣布: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和合议庭成员入庭。审判长和合议庭成员入庭后,书记员宣布:请坐下。
第41条 审判长根据法庭调查、辩论情况和合议庭评议意见,对证据进行评述,认定案件事实,并说明处理纠纷的法律依据。第42条 宣判长宣读判决。
宣判时,应由书记员宣布全体起立。判决宣读完毕,书记员宣布:请坐下。
第43条 宣判长宣布闭庭。
书记员宣布: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和合议庭成员退庭。
审判长和合议庭成员退庭后,书记员宣布:请旁听人员退庭,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核对庭审笔录。
第44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33条的规定,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如果不予补正,应当将申请记录在案。
法庭笔录由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签名或者盖章。拒绝签名盖章的,记明情况附卷。
第45条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按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庭审操作规程另行制定。
民事庭审程序步骤 篇2
最高人民法院的院长肖扬曾提出, 我国的全体法官必须秉承“中立、平等、透明、公正、高效、独立、文明”的社会主义的法治意识。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来提升法官驾驭法庭的能力, 我认为, 要提高法庭的驾驭能力, 需要加强下面两种法律理念。
法官有公平与独立高效的理念。法官的中立是极为必要的, 换句话说, 法官在庭审现场中必须公平、公开、不偏袒, 审案的态度要公平公正。法官能否独立体现着法律的公开性与透明性, 法官持中立的原则也已经深入人心, 司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需要得到保证, 这也是当今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大都确认过的法则, 同时也是现代的法治国家所要普遍遵守的一项基本的法治理念。法官的中立性决定了司法的公正性, 这也要求法官在诉讼过程中能够得到相应的权威。
当事人有着平等的诉讼权利和自由对等的理念。当事人根据诉讼权利平等的原则, 也就是说在民事方面的诉讼中, 当事人可以平等地保有和行使诉讼的权利。依据民事诉讼法的第八条:民事的诉讼当事人有着对等的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应当按照民事案件审查法律的规定, 有效地为当事人行使权利, 为当事人提供保护的权利, 在适用的法律上做到一切平等的规定。
二、提高三种能力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庭审的语言要在整个庭审前后都有体现, 法官要怀有智慧与良知。从长远来看, 更为必要的是, 法官一定要有驾驭法庭整个审判过程的能力。
提高倾听能力。法官通过倾听, 来静静蕴含与表达着这种潜在的权威性和法庭的力量。法官在开庭的审理过程中的这项具有程序价值的能力, 体现了法官的法庭处理能力、审判观念和办案准则。法官不能多说, 应该多聆听, 谨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法官的个人的魅力并不体现在他的语言能力上, 更多的是他的思考方式和判断准则, 法官的威严和能力, 会在恰到好处的沉默表达。
提高应变能力。法律是神圣的, 因为它庄严肃穆、充满力量。法庭中的各种情节布置都是根据具体的审判目睹而诞生的, 但是其正常运行发展需要依靠法官本人的行为与魅力才能体现其直接价值。一名法官在遇到案情时, 应该临危不惧, 这也是其必须拥有的能力。对于一些诉讼者来说, 通过各种方法将自己的权益保持最大化, 在庭审前后可能会遇到很多复杂的情况, 凭借相关法律进行及时办理, 在不影响办案的效率的情形下, 将案件各方都处理好, 需要法官的深厚的法学的功底和丰富的办案经验。
三、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工作
开庭审理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庭审前相关人员的处理与准备, 这对于案件的审理来说是基础工作, 对于庭审的效率和裁决的公正性影响均较大。
恰当行使法律解释权。解释权, 可以用来阐述法令规定的权利, 在庭审现场, 法官如果对于诉讼者所表达的意见或提供的信息不够明确, 情况不适当, 可根据相关条令对当事人进行详细地问询或者要求当事人对其所表述的事物来做到澄清与修改的法律义务。法律的解释权是根据审判权利的条约规定, 而产生的一种权利, 属于法官, 同时这也在法庭诉讼与法官的案情指挥范畴之中。
准确分析矛盾焦点。矛盾焦点主要集中在诉讼环节里, 当事人之间无法调和的, 对案情造成干涉的问题与法律。在案情问题上存在着案件最终结论不相关的争议, 就不应当被列为争论的焦点。法官需要对双方的冲突进行总结, 法院的调查也必须基于矛盾的焦点。只要矛盾的中心足够集中, 法官的审判也将有的放矢, 案情的关键点也才能被大多数人所看清, 这才能顺利地让当事人进行举证, 将案件和事实快速查明, 将庭审的质量和效率提高。
严格遵循司法礼仪。司法礼仪对于庭审的顺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法官对于司法礼仪没有足够的重视, 那么作为庭审的重要内容, 司法礼仪无法得到贯彻执行, 司法的权威性也将受到极大的影响。法官的尊严与形象会大打折扣, 诉讼者及相关人员对于法庭的程序将产生质疑, 庭审能力的提高也将变得困难。
参考文献
[1]蔡祥.中国法庭的问题:实证研究综述[J].审计研究, 2013 (03) :36-40.
[2]陈冬华, 陈信元.国有企业中的法律与[J].经济研究, 2015 (02) :92-101.
[3]陈炜.我国法庭保护与实证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1) :24-31.
公诉人出席简易程序庭审情况调查 篇3
内容摘要:2012年《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这对公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镇平县检察院2014年简易程序出庭案件的调查,总结简易程序案件出庭情况、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可以为简易程序案件办理机制的构建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简易程序 程序分流 集中出庭 程序选择权
构建科学的简繁分流机制,简化部分案件的办案程序,提高办案效率,是设置简易程序的目的所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210条第2款明确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这对公诉工作和办案人员的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公诉工作的理念和工作内容都带来了重大变革。如何简化办案程序,兼顾公正与效率是适用简易程序的核心问题。镇平县人民检察院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简易程序的出庭模式进行探索,取得了一些较为明显的成效。现以镇平县检察院提起简易程序的公诉案件办理情况为例,对简易程序案件出庭情况进行梳理,归纳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并就简易程序案件的办理机制和出庭模式的改进和完善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有益于司法实践。
一、简易程序案件出庭情况及特点
通过对2013年镇平县人民检察院简易程序案件出庭情况数据采集样本的整理分析,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依法办案,出庭公诉率达到100%。2014年镇平县人民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案件共计352件,其中适用普通程序案件共计191件,适用简易程序案件共计89件。在简易程序案件中,量刑三年以上案件共计11件,量刑三年以下案件共计78件,这些案件的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率达到100%。
第二,量刑三年以上的案件,由承办人亲自出庭。从统计数据来看,对量刑三年以上的认罪案件,全部均由承办人亲自出庭支持公诉,无代为出庭情况。出庭公诉时,在宣读起诉书、讯问、举证、辩论和发表公诉意见环节,办案人均能依法实际执行。
第三,量刑三年以下的案件,由他人代为出庭的情况较多。从统计数据来看,对三年以下量刑的认罪案件,案件承办人亲自出庭率较低,相当一部分案件由非案件承办人代为出庭。在三年以下量刑的认罪案件中,代为出庭的案件数量达到11件,占此类型案件数量的6%。
二、简易程序案件出庭的做法
第一,建立“简案专办”或“专人出庭”制度。一年来,为更好的履行职责、提高诉讼效率,我们根据公诉部门出庭工作量大大增加的实际,探索建立“简案专办”、“专人出庭”与“集中公诉”、“集中出庭”相结合的集中审查和出庭机制。一是实行集中出庭。积极与县法院协商,联合制定了简易程序办理的相关制度,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集中开庭,法院提前通知,检察院指派专人连续出庭支持公诉,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二是指派专人出庭。案件承办人或公诉局内勤接到法院的派员出庭支持公诉通知后,由内勤统一汇总,并协商相关案件的承办人,商定集中出庭支持公诉的人员,无法商定的,报部门负责人确定出庭支持公诉人员。被确定出庭支持公诉的人员,需要提前熟悉案件情况,做好出庭准备工作。这样,既保证了检察机关对一审法院审理的全部公诉案件审判的全程监督,又保证了检察机关能集中人力、时间和精力办理大要案,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执法质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司法。
第二,确立告知犯罪嫌疑人选择适用简易程序制度,保障其程序选择权。《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法院的程序决定权和被告人的程序选择权,在审判模式的选择上充分尊重被告人的意愿。对于拟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我们将告知与确认提前,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提讯时,即向其送达《拟适用简易程序告知书》,告知犯罪嫌疑人关于适用简易程序的相关规定,让其在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审理之间进行选择,从而预先掌握犯罪嫌疑人选择何种程序审判的真实意愿,并据此作好相应庭审模式下出庭公诉的准备,避免因被告人庭审时不同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而处于被动地位。同时,还掌握了被告人是否有翻供可能,为简易程序转化为普通程序作好准备。
第三,建立检法适用简易程序案件衔接的“专时办理”制度。为进一步提高诉讼效率,检法在充分沟通、协商基础上,联合建立“专时办理”制度,以提高大量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可操作性。所谓“专时办理”,就是与法院建立衔接机制,实现集中移送起诉、集中开庭审理,公诉机关确定每月上中下旬的各一天集中移送起诉建议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之后,法院确定每月中旬的某一日期开庭集中审理简易程序案件,避免公诉人始终忙于出庭的工作,奔波于法院与检察院之间,没有集中的时间来审查案件。
第四,突出庭审重点,着力保障被告人的量刑辩护权。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所谓的“简易”只能是庭审的具体环节、步骤的简化,并非诉讼主体、相关诉讼权利等的简化。但根据现行《刑事诉讼法》对量刑程序的设立,“与量刑有关的事实、证据应当进行调查、辩论”,在被告人对犯罪事实无异议的情况下,适用简易程序的庭审重点自然在于量刑事实的调查及辩论,出庭准备工作的重点也在于量刑工作。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我们建议法庭在量刑上应当酌情考虑从轻。当然,在庭审中,也应充分保障被告人的量刑辩护权,尤其被告人具有法定或酌定从轻处罚情节的情况下,充分保障被告人的正当权益,从而实现公正与效率的价值平衡。
三、简易程序案件出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出庭支持公诉重要性认识不足。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干警认为只要是建议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都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认罪的案件。1996年《刑事诉讼法》规定简易程序的案件,公诉人可以不出庭。所以按照传统习惯,干警认为该类案件没有必要出庭支持公诉。但是必须认识到,2012年《刑事诉讼法》规定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范围有了进一步的扩大,鉴于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宗旨和遵循现代控辩审三角审理模式的要求,检察机关作为代表国家指控犯罪的部门和法律监督部门应当出庭,一方面指控犯罪,一方面监督审判过程的合法与否。
第二,简易程序制度运行不畅。由于简易程序的案件办案时限比普通案件的办案时限短,某种程度上加大了法院的工作量,所以有时法院或因案件需要进行民事调解,或因案件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而大量的将基层院建议依法应该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转为了普通程序案件。这种现象,既违背了《刑事诉讼法》设立简易程序的立法初衷,也侵害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被告人对适用简易程序的信心和期望,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
第三,人少案多,工作量增加。案多人少一直是基层检察机关面临的现实困难,简易程序案件也派员出庭使这一现实困难更加突出。按照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范围较大,检察官必须出庭的规定,造成了繁重的出庭任务,人少案多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尤其是现在法院系统要求庭审直播,不分案件的具体情况,均要求庭审必须进行20分钟以上,导致干警的工作量进一步增加。
第四,出庭成效不明显,有应付现象。从办案的实际情况来看,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大量案件案情本来就比较简单,被告人也没有异议,聘请辩护人的比例又非常低,很多庭审程序没有实际执行的必要。从指控犯罪的角度来讲,公诉人出庭成效不明显,导致部分检察官出席简易程序案件庭审的积极性不高,有应付的现象,出现庭审程序一带而过,能省则省、程序虚置等情况。
第五,代为出庭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出庭效果。面对人案矛盾的加剧,应当而且可以实施代为出庭制度,从一年来的司法实践来看,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的代为出庭率较高,这类案件一般是被告人没有异议的简单案件,亲自出庭和代为出庭的效果区别不大。而且,这类案件数量较大,让检察官亲自出席每个承办案件的庭审,不符合工作实际也没有必要,所以实践中代为出庭方式得以大量适用。而适用简易程序的量刑三年以上的案件由于较一般案件更为复杂,可能出现庭审意外情况的概率较大,这就需要熟悉案情的承办检察官才能恰当应对。但实践中,有部分代为出庭的检察官对案件的熟悉情况不够,可能会影响出庭效果,尤其当庭审中出现偶发情况时,不能很好处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庭质量。
四、简易程序案件办理机制和出庭模式建议
第一,提高认识,强化公正公平的司法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理清监督的重点和难点。要深刻认识简易程序的价值,简易程序只是审判程序的简易,部门的职能不能减。检察机关出庭,是履行法定职责的需要,是现代刑事诉讼控辩分离和法官中立原则的需要,是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的实际要求。深刻理解公诉人简易程序案件出庭的意义,迎难而上,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实行出席适用简易程序法庭以案件承办人为主,由他人代为出席为辅的制度,坚决杜绝出现应付出庭或程序虚置等情况,保障案件质量和效率,提高法律监督的力度和实效。同时,检察机关要和法院统一适用简易程序的司法理念,督促法院主审法官深刻认识简易程序的内在价值,严格依法适用简易程序,依法应当适用简易程序的,不得无故适用普通程序。
第二,合理分配办案资源。检察院党组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从组织上要充分保障,将办案资源向公诉部门倾斜。首先要优先配置公诉部门检察官,将那些热心公诉事业,愿意留在公诉队伍的人,将法律功底好、潜力大的新入院法学毕业生,将政治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资深检察官充实进来,以解决人少案多的矛盾问题。其次要配备事务性工作人员,使公诉人得以集中精力审查事实和证据、准备出庭预案等。并采取其它相关配套措施,保证公诉队伍老中青梯形年龄结构,有效提高个人业务能力和工作积极性,增强法律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三,确保被告人享有程序选择权、知悉权、获得辩护权。承办人在受理案件后,对拟适用简易程序办理的案件,除了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义务外,还要同时送达《拟适用简易程序告知书》,制作专门的告知笔录并让其签字,告知适用简易程序的法律规定,让其了解认罪和适用该程序审理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确保其认罪的自愿性和理性,不会因法律知识缺乏而盲目或冲动的认罪。庭审前,对侦查证据进行适当开示,让被告人了解指控其犯罪的主要证据,保证其充分获得辩护律师的帮助,从而约束简易程序审理的启动,保障被告人应有的诉讼权利。
第四,加强庭审过程中的诉讼监督。要把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不当,诉讼活动违反法定程序,侵犯诉讼当事人特别是被告人合法权利等情况作为简易程序案件诉讼监督的重点。对庭审活动的监督情况,可以采取表格化的方式作好记录。公诉人当庭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情形的,应及时建议法庭转为普通程序审理。对于法庭没有确认被告人自愿认罪并同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限制被告人或其辩护人行使辩护权或者被告人最后陈述权等违法审判活动,公诉人应即时提出纠正意见,并记录在案,庭审结束后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要重视对简易程序案件刑事裁判文书的审查,探索和规范承办人和出庭公诉人审查意见的衔接方式,加强对简易程序案件抗诉必要性的研究,依法通过抗诉等措施对裁判不当的案件提出监督意见。
民事庭审笔录 篇4
时间: 地点: 审判员: 书记员: 审:宣布开庭: 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0条的规定,今天公开(不公开)审理原告(或上诉人)与被告(或被上诉人)纠纷一案,现在开庭。审:核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身份(略)。
审:(原告或上诉人)对对方出庭人员的身份有无异议? 审:被告(或被上诉人)对对方出庭人员的身份有无异议? 审:第三人(或原审原告、原审被告、原审第三人)对原、被告(或上诉人、被上诉人)出庭人员的身份有无异议?
审:各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参加本案诉讼。
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本案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由审判员(或代理审判员)担任审判长,审判员(或代理审判员)参加合议,书记员 担任记录。
审:现在告知当事人在法庭上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略)。审:原告(或上诉人)是否听清当事人在法庭上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是否申请合议庭组成人员及书记员回避?
审:被告(或被上诉人)是否听清当事人在法庭上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是否申请合议庭组成人员及书记员回避?
审:第三人(或原审原告、原审被告、原审第三人)是否听清当事人在法庭上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是否申请合议庭组成人员及书记员回避?
审:现在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是通过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陈述、举证、质证,查明案件事实,重点是当事人争议的事实以及本合议庭认为应当调查的事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反驳对方的主张也应当提供证据或说明理由。审:由原告(或上诉人)向法庭陈述诉讼请求(上诉请求)以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询问委托代理人有无补充意见。
审:由被告(或被上诉人)对原告(或上诉人)的起诉(或上诉)作答辩,询问委托代理人有无补充意见。
审:由第三人(或原审原告、原审被告、原审第三人)陈述(或答辩),(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陈述诉讼请求和理由),询问委托代理人有无补充意见。
审:现在进行庭审举证和质证,当事人举证和质证必须按照程序和要求进行。
审:先由原告(上诉人)对自己的主张向法庭提交证据,由被告(被上诉人)进行质证。
审:由被告(被上诉人)提交反驳原告(上诉人)诉讼(上诉)请求的证据,原告(上诉人)质证。
审:由第三人(或原审原告、原审被告、原审第三人)举证。审:询问双方当事人有无新的证据出示。
审:宣布法庭调查结束。审:法庭辩论
审:下面进行法庭辩论。法庭辩论的目的是在法庭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当事人发表辩论意见,提出法律依据,分清是非责任。双方当事人应当围绕本案双方当事人争议的问题及法庭确认的事实和证据,提出维护自己诉讼请求和反对对方主张的辩驳意见。在辩论中,应实事求是,举出法律依据,讲明道理,不得进行人身攻击。
审:原告(上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审:被告(被上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审:第三人(原审原告、原审被告、原审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审:分别征询当事人是否愿意在合议庭的主持下进行调解,当事人均同意调解时,应分别由各方当事人提出调解方案。合议庭也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提出调解方案,供当事人参考。也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和时间安排,休庭后再继续调解。审:原告(上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审:被告(被上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审:第三人(原审原告、原审被告、原审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审:当事人作最后陈述。
审:原告(上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审:被告(被上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审:第三人(原审原告、原审被告、原审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民事庭审程序步骤 篇5
案号: 案由:
时间:2013年月日午时分至 地点:本院第五法庭 合议庭成员:
审判长:
代理审判员:
代理审判员: 书记员:
书记员:下面宣布法庭纪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庭规则》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的规定,诉讼参与人应当遵守法庭秩序,不得喧哗、吵闹;发言、陈述和辩论,须经审判长许可。
旁听人员应当遵守以下法庭纪律。
(1)未经法庭允许,不准录音、录像、摄影,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
(2)不准发言、提问;
(3)不准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碍审判活动的行为;(4)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请全部关闭。
对于违反法庭纪律的人,审判长可以口头警告、训诫,也可以没收录音、录像和摄影器材,责令退出法庭或者经院长批准予以罚款、拘留;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等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报告审判长,开庭准备工作已就绪,请开庭。
审判长:XXXX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今天公开开庭审理上诉人xxx与被上诉人xxx纠纷(上诉)一案,现在宣布开庭。
下面核对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身份。
上诉人: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代理权限:
委托代理人:
代理权限:
被上诉人: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代理权限: 委托代理人:
代理权限:
审判长:上诉人对被上诉人的出庭人员身份有无异议? 上诉人:没有异议。
审判长:被上诉人对上诉人的出庭人员身份有无异议? 被上诉人:没有异议。
审判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之规定,本院已将开庭传票、廉政监督卡、合议庭组成人员通知书等分别送达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
上诉人是否在三天前收到? 上诉人:收到。
审判长:被上诉人是否在三天前收到? 被上诉人:收到。
审判长:经核对,本案开庭传票已在开庭三日前送达各方当事人,符合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由XXXX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X庭审判员XXX、代理审判员XXX、代理审判员XXX组成合议庭,XXX担任审判长。书记员XXX担任记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本案合议庭组成人员名单及有关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的告知已分别通知各方当事人。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本院已在诉讼须知中告知双方当事人。上诉人对诉讼权利义务是否清楚? 上诉人:清楚。
审判长:被上诉人对诉讼权利义务是否清楚? 被上诉人:清楚。
审判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当事人如认为本案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本案公正审理的,有权申请回避。
上诉人是否申请回避? 上诉人:不申请。
审判长:被上诉人是否申请回避? 被上诉人:不申请。
审判长:下面进行法庭调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提出自己主张的,应当提供证据,反驳对方主张的也应提供证据或说明理由。下面由上诉人陈述上诉请求、事实和理由。上诉人:
审判长:由被上诉人陈述答辩意见。被上诉人:
审判长:根据上诉人陈述的上诉和被上诉人的答辩,法庭归纳本案的争议焦点为: 上诉人对法庭归纳的争议焦点有无异议或补充? 上诉人:
审判长:被上诉人对法庭归纳的争议焦点有无异议或补充? 被上诉人:
审判长:下面的法庭调查就围绕以上争议焦点进行。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在二审中提交新的证据证据。
上诉人有无二审新证据需要向法庭提交? 上诉人:
审判长:被上诉人是否有二审新证据需要向法庭提交? 被上诉人:
审判长:根据法律规定,在庭审过程中当事人可以就案件的事实问题进行互相发问。上诉人是否需要向被上诉人发问? 上诉人:
审判长:被上诉人是否需要向上诉人发问? 上诉人:
审判长:下面回答法庭提问。
审判长:法庭调查终结,下面进行法庭辩论。由上诉人陈述第一轮辩论意见。上诉人:
审判长:被上诉人陈述第一轮辩论意见。
审判长:上诉人是否还有新的意见需要补充? 上诉人:
审判长:被上诉人是否还有新的意见需要补充? 被上诉人:
审判长:刚才双方当事人已陈述了详尽的代理意见,合议庭成员也认 真地予以地听取,法庭辩论终结。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法庭辩论终结后当事人可以陈述最后意见。
上诉人陈述最后意见。上诉人:
审判长:被上诉人陈述最后意见。被上诉人:
审判长: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法庭辩论结束后,可以进行调解。
上诉人是否愿意调解? 上诉人:
审判长:被上诉人是否同意调解? 被上诉人:
审判长:法庭将在庭后向双方当事人主持调解。如调解不成,合议庭在对本案评议后择日作出宣判。当事人签阅庭审笔录,如有错漏可申请予以补正。
休庭。
审判长:鉴于×××明确表示不同意调解,法庭不再为双方当事人主持调解。合议庭将对本案进行评议后择日宣判。当事人签阅庭审笔录,如有错漏可申请予以补正。
刑事庭审程序范本 篇6
一、庭前准备。
书记员根据发出的出庭通知书及传票查明公诉人、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单位犯罪的应为诉讼代表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及翻译人员等是否到庭。
(经通知、传唤的被害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未准时到庭,不影响开庭审判的,书记员应检查法庭审判区内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标牌是否相符,还应将诉讼代表人位置于审判台前左侧;并将公诉人、被告人(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庭情况报告审判长,审判长可以决定开庭。)
二、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
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
旁听人员坐好,马上就要开庭了。(值庭法警入庭)
现在宣布法庭纪律:
(一)未经许可,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
(二)不得进入审判区。
(三)不得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
(四)不得发言、提问,对法庭审判活动有意见,可以在闭庭后以书面形式向本院提出。
(五)移动电话等通讯工具调到震荡位置、无声状态或关闭。
对于违反法庭纪律的人,经审判长决定,可以责令退出法庭,对于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书记员: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害人(近亲属)的诉讼代理人入庭;请鉴定人、翻译人员入庭(若无,可略)。
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诉讼代理人)入庭。
三、审判人员入庭
书记员:全体起立。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入庭。
书记员:坐下。
书记员站立报告:报告审判长,公诉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诉讼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诉讼代理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已全部到庭(前述除公诉人、辩护人外,其余视具体情况报告)。被告人在候审室,证人在证人室等候通知。报告完毕。
(审判长示意书记员入座)
四、审判长核对诉讼参与人
审判长:传被告人××到庭。(击法锤)现在开庭。
被告人,你的姓名?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出生地不明的,可查明籍贯)文化程度?职业?住址?
被告人:略。
审判长:被告人××,你以前是否受过法律处分?
被告人:没有(如有,应问清法律处分的种类,时间)。
审判长:被告人××;你什么时候被××××?(问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种类)。
审判长:被告人××,某人民检察院起诉书副本,你收到没有?
被告人:收到了。
审判长:你是在什么时候收到的?
被告人:××××年××月××日。
审判长: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诉状副本,你收到没有?
被告人:收到了。
审判长:你是在什么时候收到的?
被告人: ××××年××月××日
审判长:被害人,你的姓名?年龄?职业?住址?(视情宣布)
被害人:
五、宣布案由、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名单
审判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对某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案由)及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诉被告人××(姓名或名称)赔偿经济损失一案(因刑事部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因当事人提出申请的确属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应当庭说明不公开审理的理由)依法一并(不)公开开庭进行审理。
本合议庭由审判员××、××、××(代理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应分别注明)组成,由××担任审判长,书记员××担任记录。市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出庭支持公诉;今天出庭的还有被告人××及其家属为其委托(或本院通过某法律援助中心为其指定)的辩护人某市XX律师事务所律师××)其他身份担任辩护人则需宣布其身份事项);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及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代理人××;被害人××及被害人(近亲属)的诉讼代理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单位××(一般适用外籍人、少数民族、聋哑人等)。
六、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
审判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当事人(被害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其他被告人)、法定代理人法庭审理过程中享有以下诉讼权利:
(一)可以申请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回避;
(二)可以提出证据、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检查;
(三)可以自行辩护;
(四)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后作最后的陈述。
七、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审判长:以上诉讼权利,是否听清楚了?是否申请回避?
被告人等:
审判长:鉴定人、翻译人员退庭;在候审室等候通知。
八、法庭调查(本部分可以先调查定罪部分,后调查量刑部分)
审判长:现在进行法庭调查。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
公诉人宣读起诉书,略。
审判长:由公诉人(仅适用国家和集体财产遭受损失,公诉机关依法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或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法定代理人或诉讼代理人)宣读附带民事诉状(刑事部分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情况不公开审理,该诉状可在刑事部分调查结束后再宣读)。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法定代理人):宣读诉状的诉讼请求事实及理由。
审判长:原告人的诉讼代理人可予补充。
审判长:被告人;你对宣读的起诉书及附带民事诉状是否听清楚了?
审判长:被告人,你可以对起诉书指控的„„事实进行陈述。(多笔事实、多项罪名的;可由审判长宣布现在对指控的某项罪名中的某节犯罪事实进行调查,然后由当事人就此进行陈述;当事人此时陈述,主要应表明是否同意公诉机关的指控?若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当事人对起诉书指控的无异优应进入讯问、发问阶段。审判长可直接可引导控、辩双方简要讯问、发问;两名以上被告人,以下当庭陈述应分别进行。)
被告人:
审判长:被害人XX,你可以就公诉人指控的此节事实进行陈述。(被害人未到庭的,其诉讼代理人不必向法庭作陈述)。
被害人:„„
审判长:公诉人就此节指控事实讯问被告人。
(对于共同犯罪案件的被告人,应当分别进行讯问。)
公诉人:„„
被告人:„„
(对公诉人讯问,审判人员应仔细倾听。对被告人回答,要在认真听取的同时进行分析,以了解被告人是否实施了被指控的犯罪行为。在关键问题、情节上,被告人是否承认或主动交代。公诉人就有关需查清的事实有无讯问,有没有问清或被告人故意没有回答的问题,等等。对公诉人讯问,审判人员一般不宜中途插问、打断。)
审判长:被害人(诉讼代理人),是否需要就公诉人讯问的情况对被告人作补充发问?
(如表示需要,则让其发问,这对进一步查明指控的事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鼓励和认真听取。)
被害人:
审判长:被告人的辩护人(法定代理人)是否需要就此节指控事实向被告人发问?
审判长(视情况分别向被告人、被害人讯问或发问,注意使用简明、规范、中性和通俗的语言,清楚、明确地讯问,不能带有明显倾向性,控辩双方已讯问清楚的,主审法官或审判长不应再讯问。共同犯罪案件中,合议庭认为必要,可传唤共同被告人同时到庭对质。)
例
1、审判长,公诉人向被害人××发问。(公诉人未向被害人发问,审判长可在举证阶段让控、辩双方对被害人陈述发表意见。)
审判长: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可以就刚才被害人陈述发表意见。(辩护人经审判长同意,可以向被害人发问)。
审判长:公诉人就指控的事实向法庭举证。
例
2、以下一般适用于书(物)证举证。
公诉人:审判长,公诉人现在出示书(物证),交被害人、被告人(法定代理人)辨认。(说明证物名称及起获地、起获单位以及拟证明的事实。对书(物)证复制件说明原始证据现在何处等;对书(物)证复制件应有两人以上书面说明其制作时间、方法及出处)
审判长:值庭法警将上述物(书)证分别交予被告人、被害人辨认,并交被告人的辩护人查阅,然后递交法庭验看。
审判长:(逐一发问)被告人(法定代理人)、被害人对此证据可以发表意见。
审判长:公诉人就此证据发表意见或讯问被告人。
审判长:被害人、辩护人是否需要就此证据发表意见或向被告人发问?
审判长:(可由控、辩双方对物(书)证进行辩证)
审判长:值庭法警将此证据移交书记员。
审判长:(视情认证)
例
3、以下一般适用于书面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被害人书面陈述及证人证言的举证
审判长:公诉人继续举证。
公诉人:
(要求出示的证据,应向审判长说明拟证明的事实。若审判长认为,与案件无关或明显重复、不必要的证据,可不予准许;当庭出示的证据、宣读的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和勘验、检查笔录等,审判长应要求公诉人说明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在侦查阶段是否可告知当事人,在出示、宣读后,应即将原件移交法庭,对于确实无法当庭移交的,审判长应要求在休庭三日内移交,前述均适用于诉讼参与的各方;对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播放未到庭证人的证言,若该证人提供过不同的证言,法庭应要求控方将该证人的全部证言在休庭后三日内移交,若发现与庭审调查认定的案件事实有重大出入的;可能影响准确裁判的,应决定恢复法庭调查。)
审判长:被害人(诉讼代理人)可对公诉人举证的证据发表意见。
审判长:被告人(法定代理人,下略)可对此发表意见。
审判长:辩护人可对公诉人举证的证据发表意见。
(当事人或辩护人提出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根据法律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审判长可要求公诉人就此发表意见。但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1、未成年人;
2、庭审期间身患严重疾病或者行为极为不便的;
3、其证言对案件的审判不起直接决定作用的;
4、有其他原因的,(例如贩毒案中的特情及公安缉毒人员);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不出庭作证。
审判长:公诉人是否需要继续举证?
例
4、适用于证人、鉴定人等诉讼参与人。
公诉人:下面由证人××出庭;就××一节事实向法庭作证。
审判长:传证人××到庭。(示证方应说明证人与待证事实的关系)
(值勤法警将证人传唤到庭)
审判长(审判员):证人,你的姓名、年龄、职业、与本案什么关系? 证人:
审判长(审判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6条的规定,证人应当如实地提供证言,如有意提供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证人,你是否听清楚了?
审判长:值庭法警将如实作证的保证书交证人阅看并签名。
审判长:公诉人向证人××发问。
公诉人:
审判长:被告人对刚才证人向法庭提供的证言有无意见?
(被害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可向证人发问。审判人员认为仍有问题没有质证清楚的,必要时,亦可对证人询问。)
审判长:(控辩双方及当事人质证完毕后)证人××;退庭后你要问看庭审记录中你作证的部分,如记载有遗漏或差错,可以要求补正。证人××退庭。
审判长:(组织控辩双方对证人当庭所作的证言展开辩证)。
公诉人:下面由鉴定人××出庭(应说明拟证明的事实)。
审判长:传鉴定人××出庭。
审判长(审判员):鉴定人,你的姓名、单位、职务?与本案什么关系?
鉴定人:
审判长(审判员):根据有关法律规定;鉴定人应当如实提供鉴定意见;如作虚假鉴定或稳匿罪证将要负法律责任,你是否听清楚了?
鉴定人:
审判长(审判员):值庭法警将如实说明鉴定结论的保证书交鉴定人签阅。
审判长:公诉人对鉴定人××发问。
公诉人:„„,公诉人询问暂时到此。
审判长:被害人(诉讼代理人)、被告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是否需要向鉴定人发问?(分别进行,并组织控、辩双方对鉴定人交叉、循环发问。审判人员认为必要的,可对鉴定人询问。)
审判长(审判员):视情可向鉴定人发问。
审判长:(控、辩双方及当事人质证完毕后)鉴定人××,退庭后你要问看庭审记录中有关你提供鉴定意见的部分,如记载有遗漏或差错;可以要求补正。
鉴定人××退庭。
审判长:(组织控、辩双方对鉴定人作出的鉴定结论分别发表意见并展开辩证)。
审判长:公诉人是否还需要举证?
(在公诉人举证中,若按方要求出示开庭前送交人民法院的证据目录以外的证据,辩方提出异议时;审判长认为该证据确有出示的必要,可准许出示。若辩方提出对新的证据要做准备时;可宣布休庭,并根据具体情况给辩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公诉人:„„公诉人对此节举证到此。
审判长:公诉人是否有证明被告人无罪或罪轻的证据需要向法庭提供的?
(在审理过程中,发现被告人可能有自首、立功、累犯等法定量刑情节,而起诉和移送的证据材料中没有这方面材料的,合议庭应当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视情决定是否延期审理、)
审判长:就控方举证的证据可综合认证。
审判长:(逐一发问)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可以就此节事实举证。(对当事人、诉讼参与人提供证据的质证、辩证与上述公诉人举证程序相同。)
(注:无附带民事诉讼的,则进入法庭辩论阶段)
******
九、附带民事诉讼部分
审判长:现在进行附带民事诉讼的事实调查。
(附带民事诉讼的,还应查明被告人之外的其他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具体身份情况,与被告人关系以及何时收到民事诉讼副本的。)
审判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可进行陈述。
审判长: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你对原告人的上述诉讼请求、事实及理由可进行陈述或予以答辩。
审判长:被告人的诉讼代理人可发表意见。
审判长:原告人(法定代理人或诉讼代理人)是否需要就附带民事诉讼一节向被告人发问?
审判长:被告人的诉讼代理人是否需要向被告人发问。
审判长:(逐一询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陈述有遗漏的;可申请补充陈述。
审判长:由原告人、法定代理人或诉讼代理人举证。
(根据司法解释规定,原告有举证的义务。就诉讼请求应提供相应的证据,并向法庭逐一说明所举证据的内容及证明的事实。审判长或主审法官可引导或适时归纳使庭审不至于拖沓。)
审判长:被告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就原告人提供的证据发表意见。
审判长:(控辩双方就质证的证据展开辩证,原告人、被告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持不同观点的,均可发表辩驳意见)
审判长:一证一认或分段认证,视情作有效或无效认证。
(鉴于被告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就原告人举证的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关联性等证据属性不持异议,对这些证据作为附带民事诉讼证据予以采信)
审判长:原告人(法定代理人或诉讼代理人)继续举证。
审判长:被告人及诉讼代理人可就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举证。(被告人可就反驳意见提出不同证据加以证明,并对所举证据的证明力加以说明。被告人系在押人犯,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举证义务了可由其诉讼代理人承担。)
审判长: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事实调查结束。
******
十、法庭辩论
审判长:下面进行法庭辩论。(先刑事部分;后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刑事部分先就定罪部分辩论,之后再进行量刑部分辩论)
(法庭辩论部分内容包括指控事实是否成立、证据证用力、犯罪性质、罪责轻重以及对被告人刑罚处罚及具体法律适用。)
(一)公诉人发表公诉词。
(二)被害人及诉讼代理人发言。
(三)被告人或法定代理人,现在可以进行辩护。
(四)辩护人为被告人进行辩护。
审判长:由控辩双方进行辩论。
(对等反复辩论、自由辩论发言;一般不应加以限制;但对于控辩双方与案件无关、重复或互相指责的发言,审判长应当制止。)
公诉人可以发表答辩意见。
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可依次发表新的意见。
审判长:法庭认真听取了控、辩双方及当事人就案件事实、争执焦点、罪错责任、法律适用等问题所发表的辩论意见。各方是否还有新的辩论意见?
(法庭辩论一般为两轮,如果控、辩双方在第二轮辩论中意见分歧仍较大或有新的意见要发表;可进行第三轮的最后总结性辩论,可限时三分钟,审判长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法庭辩论的论次和每论辩论的时间。在法庭辩论过程中,发现新的事实或涉及案件定性、确定罪责的关键问题,认为有必要进行调查时,审判长可宣布暂停辩论;恢复法庭调查,待查清后继续法庭辩论。)
审判长:下面进行民事部分的法庭辩论。
(一)原告人发言。
(二)原告人的诉讼代理人发言。
(三)被告人可就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进行答辩。
(四)被告人的诉讼代理人可以进行答辩。
审判长:现在由原、被告人双方及各自诉讼代理人辩进行答辩辩论(顺序同刑事部分)。
审判长:法庭辩论终结。
十一、当事人作最后陈述
审判长:现在;由当事人作最后陈述。
(先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后被告人依次进行)
(合议庭应当保证被告人充分行使最后陈述的权利。但被告人在最后陈述中多次重复自己的意见,审判长可以制止;如果陈述内容是蔑视法庭、公诉人、损害他人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与本案无关,应当即予制止;在公开审理的案件中,被告人最后陈述的内容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也应制止。在最后陈述中;若提出新的事实、证据,合议庭认为可能影响正确裁判的,审判长应宣布恢复法庭调查;被告人提出新的辩解理由,合议庭认为确有必要时,也可恢复法庭辩论。)
十二、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调解
审判长:根据有关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法律规定,现在法庭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主持调解。调解应当本着合法、自愿的原则进行(了解当事人对法庭提出的调解建议,可以接受,可以不接受;也可以自行提出新的调解协议,进行协商),如一方不同意调解或双方分歧太大,不能达成协议,法庭不再进行调解,将依法同刑事部分一并作出判决。双方当事人是否同意(愿意)调解?
原告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
被告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
审判长:(若同意)鉴于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的意见,本庭根据本案事实、双方责任和法律规定,进行当庭调解。
(如果当事人均表示愿意接受调解,但系共同犯罪的案件,各名被告人罪错责任不一或 7 赔偿能力不等,为不使庭审过于冗长,可宣布庭后法庭就附带民诉一节继续调解,若调解不成,可同刑事部分一并做出判决。)审判长:刚才,法庭在双方表示同意的基础上,依法进行了调解,经双方当事人充分协商,达成如下协议:(略)
审判长:本庭认为,在庭审过程中,附带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经法庭主持达成调解协议,协议内容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符合有关法律规定,本庭予以支持,待双方签字(盖章)后发生法律效力,望双方当事人自觉遵守、履行。请双方当事人表态。
原告人:
被告人:
审判长:现在由双方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在调解协议使党)笔录上签字(或盖章)。
(可视案件具体情况,庭后办理)
审判长:由于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不同意调解(或经过调解,达成协议);合议庭对本案进行评议。合议庭在评议时,将充分考虑按、辩双方及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依照规定,合议庭当庭宣告判决的,可视情宣布休庭时间,一般为15分钟左右;)
审判长:现在宣布休庭。退庭后,当事人应当间看法庭笔录;如认为有差错或遗漏;可申请要求补正。
将被告人带下去。
(击法锤)退庭。
十三、少年犯罪案件教育程序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在被告人作最后陈述后,增加对未成年被告进行教育阶段。共同犯罪中的成年被告人,可不参加教育阶段)
具体程序如下:
审判长:被告人,由你先查找一下被犯罪的原因;法定代理人,由你查找一下被告人被指控犯罪的原因。
审判长:下面由公诉人对被告人进行法制教育;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对被告人进行前途理想、教育。
(之后,可由审判长结合案情以及上述各方面的教育情况,法律、党的方针、政策有针对性地对被告进行综合教育)
审判长:被告人,公诉机关指控你的犯罪行为,法庭可能作出有罪判决,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审判长:现在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之后按照下述定期宣判或当庭宣判的方式进行。)
十四、当庭宣判
审判人员、公诉人、当事人、诉讼参与人分别人庭。
书记员:旁听人员坐好。
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被害人(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入庭:
鉴定人、翻译人员入庭;
公诉人、辩护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诉讼代理人入庭
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入庭。
(以上除公诉人、辩护人外,其余视具体情况宣布)
审判长:传被告人XX到庭。审判长:(击法锤)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继续开庭。对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案由)××一案,本庭在合议时充分考虑了公诉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意见,并进行了认真评议,法庭据此查明认定的(有罪、无罪或证据不足指控犯罪事实不能成立)案件事实、控、辩双方争议焦点及被告人的辩解、判决理由和适用法律等„„(审判长对全案进行综合评判案,略)。判决如下:略。
书记员:全体起立。
审判长:(宣布判决主文)击法锤
审判长: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如另行审理的为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一份;上诉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本案判决书五日内送达(案件中有被害人的,还应告知被害人有向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的权利)。
书记员:坐下。
审判长:将被告人××带下去。
(击法锤)退庭。
十五、定期宣判。
审判长:今天开庭审理到此。退庭后,合议庭将进行葬仪:并定期宣布判决。宣判日期另行通知,退庭后,被告人要间看庭审笔录,如认为笔录有遗漏或差错,可以申请补正;并在笔录上签名。
将被告人XX带下去。
退庭(击法锤)。
附录:
一、关于当庭申请回避的问题
1、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逐一询问。
2、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不知回避之含义时,审判长应以通俗明确的语言告之,即:如你认为上述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本案公正审理的,可以提出理由要求更换。老幼不知含义时,审判长应进一步说明,使之听懂。
对审判人员以及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员提出申请回避,应休庭报请院长决定,院长回避由院审判委员会决定;对检察人员回避,应通知指派该检察人员出庭的人民检察院,由其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
3、依照刑诉法第29条规定提出回避申请的,审判长应要求申请人提出证明材料。
4、对被决定回避的人员,在恢复庭审前可申请复议一次;被驳回申请的当事人及法定代理人亦可当庭申请复议一次;申请复议,合议庭应宣布休庭,待作出复议决定后;决定是否继续 9 法庭审理。同意或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及申请复议的决定,由审判长宣布,并说明理由。必要时,也可以由院长到庭宣布。
5、不属刑诉法第28条、第29条规定法定情形的;由审判长当庭驳回并不得复议,继续法庭审理。
6、对共同犯罪案件;法庭进行以上审理程序,应将各被告人同时传唤到庭;并逐一问明是否听清或听懂。
二、关于法庭调查事实的发问问题
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陈述有遗漏的,可以要求补充陈述;公诉人、辩护人经审判长许可,也可向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发问;控、辩一方对另一方发问内容、方式提出异议,审判长应根据实际情况,表示支持或驳回;审判长有权制止与本案无关或不当的讯问和发问。
三、关于庭审中被告人要求重新委托辩护人的问题
法庭审理过程中,被告人当庭拒绝辩护人为其辩护,要求另行委托辩护人或要求指定辩护人的;应当同意,并宣布延期审理。重新开庭后;被告人再次当庭拒绝重新委托的辩护人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律师为其辩护的,合议庭应当分别情形作出以下处理:
(一)被告人是成年人的,可以准许。但被告人不得再另行委托;人民法院也不再另行指定辩护律师,可由被告人自行辩护。
(二)被告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予准许。
1、盲、聋、哑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2、开庭审理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3、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人。
辩护人依照有关规定当庭拒绝继续为被告人进行辩护的,合议庭应当准许;若被告人要求另行委托辩护人的,应宣布延期审理。由被告人另行委托辩护人或者由人民法院为其另行指定辩护律师。)
四、关于证人等出庭发问的问题
出庭的证人、鉴定人由申请出庭的一方首先发问,但担、辩双方发问证人、鉴定人须征得审判长许可,询问应遵循有关规则;对于多个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应分别出庭,以免相互影响;证人证言之间有矛盾,审判人员可要求有关证人再次出庭作证,说明有关问题;一般不应组织证人之间的对质;控辩双方及当事人对证人、鉴定人直接发问,不得带有诱导、威胁或侮辱性的语言,否则,审判长应即予制止。
五、关于法庭认证若干方法的问题
审判长视情认证。合议庭评议后,概括控、辩双方就公诉人举证的焦点,合议庭认为,对公诉人宣读的证据,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未就其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等证据属性提出异议,合议庭决定,对这些证据予以采纳。作为诉讼证据纳入本案;证据范围;对证据证明力在合议庭评议时具体认证。
在实践中;可采用:
1、逐一质证法;
2、分段质证法;
3、分类质证法;
4、综合质证法等 10 四种质证方式。法庭认证是对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证明力的确认也是认定案件事实的前提和依据。当庭宣判的;一般不与当庭认证。实践中可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l)逐件认证。即一质一认,这种形式多适用于单一性犯罪。由于案情简单,“一质一认”能够清晰地将某一具体犯罪事实认证出来。
(2)分段认证。这种形式多适用于多起或多种性质的犯罪。具体作法一般是:多种性质的犯罪按犯罪性质分段认证;流窜作案的按流窜作案地域分段认证;长期作案的接作案时间的先后顺序认证等等。
(3)综合认证。这种认证形式主要是针对某些案件虽然作案次数较多,但无法按犯罪次数逐起质证、认证的;必须综合全部证据予以认证。
对于控、辩双方所举证据间相互矛盾;且各执己见难以统一的,或审判人员对控、辩双方所举证据有疑点,而且疑点较大、较多的,可不予当庭认证,待庭后合议庭认证或再次开庭时认证。
六、关于庭审中若干情况处理的问题
庭审过程中对可能出现情况的处理:
1、对有疑问证据的调查核实。刑诉法第158条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按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不再承担调查搜集证据并在法庭上出示证据的责任。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在庭外调查核实的证据只能是法庭上已经出示,合议庭有疑问的证据,而不能因出示的证据不足;合议庭在庭外调取新的证据。
2、新证据的调取。刑诉法第159条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上述人员虽有权随时提出调取新的证据的申请,但合议庭一般应掌握只能在法庭出示证据阶段和辩护阶段提出。对于当事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审判长应当要求提供证人的姓名、证据的存放地点;说明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要求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理由。审判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一认为可他影响案件事实认定的,应当同意,并由审判长宣布延期审理;不同意的,应当告知理由并继续审理。
【民事庭审程序步骤】推荐阅读:
民事庭审见习感想08-30
民事案例庭审报告10-06
民事案件庭审操作规程06-08
刑事附带民事庭审流程11-08
民事再审程序07-13
民事诉讼的主要程序11-19
民事小额诉讼程序研究论文05-08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制度11-11
民事诉讼法庭审理基本程序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