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再审程序(精选10篇)
民事再审程序 篇1
1806年, 法国《民事诉讼法典》产生了现代民事诉讼。1978年, 我国第一次把公民申诉权利载入宪法。我国民事诉讼采取两审终审制加审判监督程序诉讼制度。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存在法定程序或实体错误情形时, 只能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予以救济。审判监督程序是一种特殊的救济程序, 是以公权利对存在缺陷生效裁判进行干预为目的, 并没有作为当事人诉讼程序设计, 当事人仅享有宪法意义的申诉权。1991年起施行的《民事诉讼法》第178条规定赋予了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 使当事人通过行使申请再审权利, 启动再审程序, 纠正错误生效裁判。尽管民事诉讼法赋予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 但立法没将当事人申请再审设计为独立再审之诉, 而是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共同作为再审发动主体规定在审判监督程序中, 使当事人申请再审处于空置状态, 使本有诉讼权地位的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淹没于传统职权监督中, 当事人意思自治未能有效体现。实践中此项权利与申诉权处于同等地位, 突出表现在申请再审启动主体、期限、审理、次数、事由等无限性, 影响了判决稳定性和权威性, 影响了司法机关形象。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进行了诉权化的改造, 从立法上完善并落实了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的诉权地位, 为建立以当事人为启动主体的再审之诉打下基础。但民事诉讼法在将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作为诉权确定的同时, 却对审查方式之听证程序及调解程序未予规定, 存在立法缺陷。
司法实践中,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案件进行书面审查有三种情形:一是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材料及卷宗材料进行审查后作出处理;二是询问一方当事人后作出处理;三是询问双方当事人后作出处理。但书面审查方式不利于司法公开透明, 建立听证审查制度有利于确保案件审查公开。书面审查后决定是否再审很容易滋生关系案、人情案或金钱案。而审查听证则是公开审查、公开听证, 各方当事人都参加, 还允许其它人员旁听, 由听证合议庭决定案件是否启动再审程序, 走出了“暗箱”操作, 贯彻了审判公开司法原则, 增加了司法公开透明。
书面审查对各方当事人享有的权利无司法保障, 阻碍了各方当事人诉讼权利行使。法官只能凭主观来判断申请再审的新证据是否足以推翻原裁判。而审查听证是在合议庭主持下, 组织各方当事人举行听证, 在高度公开、公平的前提下, 各方当事人享有申请再审审查的权利, 克服了审查法官主观臆断, 从而公正、合理地作出是再审还是驳回的裁判。
随着法官素质提高及错案追究制度落实, 人民法院每年审结案件绝大多数是调解结案的, 纵使裁判案件绝大多数处理是正确的, 当事人申请再审案件每年都有所增加。但司法实践证明真正错判应当纠正案件是极少的, 绝大多数当事人是不懂法或法律意识淡薄或抱着“再试试看”心态申请再审的, 也有些再审案件是在原审过程中法官不注重说服教育, 当事人缠诉不休, 这些当事人大多都可以通过法制教育和耐心说服使其息诉服判。采取听证审查形式, 各方当事人在听证法官主持下, 通过当面诉辩和说理, 逐步理解裁判理由, 克服传统“有理即能打赢官司”的偏见, 明白现在打官司靠的是证据, 有理没证据、有证据不依法及时提供仍不能打赢官司。只要听证法官能掌握适当时机, 向当事人宣传法律, 做好思想工作, 大多数当事人会放弃再审申请, 息诉服判。同时, 通过听证中调解程序也可以促成各方当事人达成和解, 最终解决纠纷而不再启动再审程序。
传统法官与当事人单方见面的审查方式, 容易使法官与当事人基于个人感情、权钱交易等而产生腐败现象, 造成司法不公, 使当事人怨声载道。而审查听证形式则增加了审查案件透明度, 消除“暗箱操作”之嫌, 听证法官不再单独与当事人接触, 堵断了听证法官与当事人私下不光彩的交易渠道。合议庭参加听证, 各听证法官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监督, 能有效地防止关系案、人情案和金钱案发生。
面对繁重审判任务与审判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 申请再审审查听证形式迫使人民法院慎重启动再审程序, 降低启动再审程序的随意性。当事人申请再审采用审查听证形式, 既可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申请再?审权利, 又可限制人民法院随意启动再审程序, 有利于节约有限的审判资源。为便于人民法院及时高效地审查处理申请再审案件, 减少当事人诉累, 节约司法资源, 也有必要明确听证的适用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对民商事案件强调当判则判, 当调则调, 调解优先, 案结事了, 调解贯穿于诉讼的每个环节。民事诉讼法将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作为一项民事诉讼制度加以规定, 为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诉权的正当行使及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得以充分体现, 有必要完善民事申请再审的诉讼程序, 建立调解程序。实践中, 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的生效判决或调解书中所确定的执行内容往往存在两种情形, 一是原生效判决或调解书尚未执结, 在案件审查期间可促使双方当事人执行和解, 由申请再审人撤回再审申请, 人民法院裁定准许撤诉结案;二是原生效判决或调解书已执行, 可促使当事人自行和解后处理, 但如果当事人一方企业, 案件经审查后不符合再审条件, 当事人双方又有调解意愿, 且需人民法院调解书确定的, 人民法院因立法上未设置此程序而无法做到案结事了, 社会矛盾不能消除。因此, 立法上在当事人申请再审诉讼程序上设置调解程序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摘要:《民事诉讼法》和《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将当事人申请再审作为一项诉讼权利, 建立了再审之诉制度, 其宗旨是为了使当事人申请再审诉权化、程序化, 切实解决当事人“诉讼难”问题, 减少诉讼上访现象发生, 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但现有规定仍不够完善、不便操作。建立民事申请再审听证审查和调解程序可弥补其不足。
关键词:民事申请再审程序,完善
参考文献
[1]黄松有.<民事诉讼法>修改的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7.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3条、第41条、第125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78条、第179条.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项问题的解释第19条、第20条、第21条.
民事再审程序 篇2
1、明确其再审立案的性质。长期以来,再审程序处于立审不分的状态,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化,立审分立作为法院内部分工制衡的一项基本原则确定下来,再审程序同样面临立审分立的问题。再审启动程序是审查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或申诉材料,决定是否受理的过程。从方法和手段来看,符合立案审查的特征。再审案件以此为起点进入实体审理,本文主要对再审案件的启动进行阐述,对案件的实体审理不作赘述。现行申诉复查制度是作为启动再审程序实际运作的,再审启动、申诉复查与再审立案的过程是统一的,因此有必要尽快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进行明确,所谓“名正则言顺”,明确申诉复查的再审立案性质后,可以适用法律对立案的程序规定来规范申诉复查的程序。
2、推行审查听证制度。申诉复查听证制度是由合议庭成员共同组织案件各方当事人到场,用最简便的形式听取当事人申诉与抗辩的争议焦点,以此来决定复查结果的迅捷复查方式⑿。
3、对审查的程式做出规定。(1)形式审查,主要包括再审申请书或申诉状、申诉时限、申诉主体资格等;(2)实质审查,即是否存在再审事由;(3)宣示审查结果,无论书面还是听证审查,均应公开宣示审查结果,并说明理由。受理事由规定的具体化。再审程序不同于一、二审程序,它既不是民事案件审理的一级程序,也不是审理裁决民事争议的一种程序,而是一种特殊的救济程序。
一、二审的启动是基于当事人行使其起诉权和上诉权,起诉权直接源于当事人的诉权,上诉权源于程序基本保障权。为了维护和保障当事人的诉权,保障和实现公民、法人受公正裁判的基本权利,一、二审程序的启动都不要求有既存的事实理由。即使要求有理由,这种理由也是一种以当事人主观判断为转移的理由,法院在启动一、二审程序时,并不对这些理由进行实质性的审查。与此不同,再审程序作为一种特殊的纠错和救济程序。是在一般救济手段即一审或者二审终结后,对已发生法律效力,但仍有错误的民事裁决加以纠正的程序,即可以通过撤销已经生效裁决,以再次审理来保障民事争议解决的公正性。由于对已生效裁决的否定,这就意味着将破坏已经稳定的法律关系,导致所谓通过裁决的诉讼终结实际上并不存在。因此,为了保持法律裁决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作为一种事后的补救程序,就要求该程序的启动应有严格的限制,这种限制就是法律规定的再审程序启动的事由。再审事由是法院审查是否启动再审程序的理由和根据,是打开再审程序之门的“钥匙”⒀。再审事由在理论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不以申诉人和法官的意志或主观判断为转移,法院只有经过实质性审查,查明确有再审事由后,才能启动再审程序。因此,从深层次原因上讲,启动再审程序以具备再审事由为前提,旨在限制再审程序的启动,是为了在实现再审程序追求实体和程序正义的目的与保障生效裁决稳定性,以及争议解决效率性之间求得一种平衡。鉴于前面对我国民诉法关于再审程序启动事由规定缺陷的分析,从再审程序的目的和有效运作制度的要求出发,借鉴国外立法先例,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笔者认为我国的民事再审程序启动的事由可作如下规定:从肯定的角度进行列举。规定具有下列事由的应当予以再审:
1、合议庭组成不合法或者独任审判员缺乏资格的;
2、合议庭成员或者独任审判员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
3、合议庭成员或者独任审判员有与本案有关的职务上的犯罪行为的;
4、作为判决、裁定依据的证据材料是虚假的;
5、当事人的自认是在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情况下被迫做出的;
6、作为判决、裁定基础的相关判决和裁定、仲裁裁决或者具体行政行为被依法撤销的;
7、原判决、裁定明显无法律依据的;
8、本案判决、裁定与已生效的其他判决、裁定相抵触的;
9、诉讼代理人没有合法代理权限的;
10、违反受理案件管辖权限规定的;
11、作为判决、裁定依据的证据取得不合法或未经质证的;
12、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内容违法的。从否定的角度进行限制。规定具有下列事由的不得予以再审:
1、申请再审或申诉超过法定期限的;
2、申请再审人或者申诉人主体资格不合法的;
3、上级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
4、人民法院依照监督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
5、人民法院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
6、人民法院判决、调解离婚的,但当事人就离婚案件中财产分割问题申请再审的除外;
7、因当事人不上诉而生效的一审案件;
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问题初探 篇3
摘 要 作为民事诉讼法的重要内容之一的民事再审程序是纠正法院生效判决和裁定的重要程序,关涉到民事诉讼的实质公正和程序公正。依据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法院、当事人均可成为启动主体。但是这样的规定显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这一规定的瑕疵进行研究,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民事再审 启动主体 问题初探
一、引言
民事再审程序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其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民事诉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了我国民事诉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对再审程序的启动主题的规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无论是1991年民事诉讼法还是2007年10月新颁布的民事诉讼法,都规定了民事再审的启动主体,但是无论是那种规定,都存在着很大争议。
二、当下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的现状以及问题分析
(一)法院作为再审启动主体之一及问题
无论是1991年民事诉讼法还是2007年10月新颁布的民事诉讼法,法院行使公权力依然是启动再审程序的主要方式,这一点是极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构成了我国再审程序的主要特点,这在世界各国都是比较罕见的。可见我国的再审程序的启动具有明显的职权主义色彩,但是这一点在学术界存在着很大争议,认为有违法院的中立原则,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权力滥用和滋生腐败,如有学者认为“只要法院有这种权力,又没有相应的制约措施,那么它就很容易被滥用,最终将是以法院而非当事人为主发动再审①”。另一方面法院的角色不能有效的定位,违背了民事诉讼理念,因此主张废除法院作为启动再审程序主体的资格。依据法律规定,法院自己可以提起再审,即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认为需要再审的;各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上述规定同样在学术界波澜不断,笔者认为该规定主要有以下问题存在:问题之一是已生效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这条规定初看没有什么问题,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对“确有错误”具体的再审情形未作明确规定,换而言之,人民法院对再审对象“确有错误”享有解释权,以“确有错误”作为法院启动再审的理由,太模糊、太随意、太主观、无法把握,這容易导致法院在再审程序中权力的恣意扩张和法院滥用职权启动再审程序,引发司法腐败,换句话说法院认为没有“确有错误”的,可以不启动再审程序,哪怕事实上存在错误,这就导致了,判断一个案件是否确有错误的恣意,完全是法院的一种“暗箱操作”的过程,于程序的公正是无益的,也不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有学者认为,在未进行再审时就确定“确有错误”,反映出司法的暗箱操作,即使后来再审时进行了公开审理,此前“先定后审”的行为,也会使这种公开审理在案件质量上甚至公信度上大打折扣②。这种行为会降低司法的威信,使人们逐渐丧失对司法的信任,最终可能导致信任危机,甚至走向私立报复的道路,可见这样做的代价之昂贵。问题二是民事诉讼法对人民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没有时间限制,没有考虑当事人的意愿,不论案件是何时审结的,不论生效民事裁判、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有多长,也不论当事人的意思如何,人民法院只要发现判决、裁定确有错误,都可以决定再审,予以纠正。“在司法实践中,开启审判监督程序时,则似乎是法官的意志而不是当事人的意志起主导作用③”这就使法院职权启动再审程序太随意,使法院在再审程序中具有绝对的权利,它可以无期限的启动再审程序,这与民事诉讼的经济原则明显是背道而驰的,也有违诉讼时效制度,同时会导致司法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的,它会使已经平静下来的社会关系再起动荡。再次就是无视当事人的意愿,违背民事诉讼不告不理原则,容易导致侵犯当事人的自由处分权现象发生。如托克维尔所言:“从性质上说,司法权自身不是主动的”,“人民法院作为裁判者只能处于中立的地位,在程序运行中只能针对请求方当事人提出的请求和主张的事实做出裁判,既然是中立裁判,必然要求裁判者在程序的启动上是消极被动的④”。由此可见司法权是一种“被动性”的权利,而且从实践上来看,如果法院自行启动再审,当事人基于自己的意愿不愿意再审,法院又当如何处理呢?另一方面也会使法官在诉讼中的中立裁决角色的形象受损。
(二)检察机关作为再审启动主体之二及问题
新的民事诉讼法对抗诉的事由和程序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使该项制度在程序上得以完善,增强了该项制度的可操作性。但是对人民检察院抗诉启动再审的规定仍不完善,如对检察院抗诉的实现、次数和抗诉的案件范围没有任何的限制性规定,而由此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众多学者对检察院的抗诉再审制度提出质疑批评,认为其会产生种种弊端:(1)违背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处分权;(2)抗诉容易打破双方当事人平等对抗的格局;(3)违背了诉权理论的基本要求;(4)影响诉讼效率,因为抗诉没有时间和次数限制。
笔者认为检察机关作为再审启动主体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之一是造成了对当事人权利的不正当干预。根据民事诉讼法的处分原则,当事人有权处分自己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民事实体权利属于私权,当事人有权处分自己的私权,可以自由的选择起诉、撤诉以及用何种途径来解决自己的纠纷,有权不受国家机关的不正当的干预,属于私法自治的领域。检查机关无视当事人的意愿,启动再审程序,实质上是对私权领域的侵犯,是公权力的肆意延伸,是有违宪法的精神的,与当下法制理念也是格格不入的。问题之二是影响正义的及时实现和诉讼效率。英国古老法谚那样:“迟到的正义,即是非正义。”检察机关依职权启动民事再审程序往往不受再审时间和再审次数的限制,导致许多案件久拖不决。这样会造成司法权威的下降,使人们在内心降低对司法权的依赖,视其为一种空洞的摆设。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当事人的诉累,增加当事人的解决负担。虽然实质公正和正义是法律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如果追求正义的成本过于昂贵,人们就会放弃通过法律途径来实现公平正义,诉讼效率的降低,则会加速这种行为的选择。问题之三是违背了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民事诉讼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也只有在两造对立且实力相对平衡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案件的公正审判。检查机关提起抗诉,必然是代表一方当事人去和另一方当事人去诉讼,检查机关师国家机关,其在搜集证据等方面有着个人不可比拟的优势,这样做势必打破这种相对平衡的关系,造成两方力量上的过分悬殊,这样就使案件处理的公正在当事人心中打上折扣。从另一方面看,检察机关不具有诉的利益,不是适格的当事人,容易造成角色上混乱,这些问题都迫待解决。
(三)当事人作为再审程序启动主体之三及问题
能启动再审程序的在形式上还有当事人,之所以说是形式上的,是因为现行法律的规定束缚了当事人的手脚,使这个最佳的启动再审程序的主体丧失了实质上的优越地位,沦为被动的再审程序的附庸。当事人的这种启动程序实质上是一种申请权而非发动权,真正的决定权也不是当事人而是法院,即当事人提出的实质上只是一种信息,是一种期盼利益,是否构成再审的事由是法院说了算。这种个人意见之是否被采纳,关键看法院的判断,而法院此时的判断则有了更多的考虑;在这种判断中,法院会考虑当事人的利益,但是更多的考虑的是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以及再审会带来的社会影响。可见当事人启动再审程序的力量之微,该规定之空乏。怎么改进才能使这个真正的、最佳的当事人发挥他应有的作用,都是在再审程序重构过程中应该考虑的。而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启动再审程序的要求过于苛刻,无法真正的保障当事人的诉权,这就造成了两难境界,从实质上来说,再审程序的设置时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案件的实质公正和程序公正,另一方面当事人在实际行使再审程序启动请求权时,又难上加难,保障当事人的提起再审程序的权利,是迫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在第二百零四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对案外第三人是否能够拥有直接的再审权没有规定,这可能会造成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受损而告状无门,显然这也是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个明显疏漏。
三、结语
综上,笔者认为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的规定,在设计理念和立法技术上均存在较大的缺陷,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但是改革或者说找到某种途径去解决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笔者深知完善民事再审程序的主体建构并非朝夕可为,必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发现问题有利于促进解决问题,笔者深信对于该问题的探索必然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期对该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注释:
①章武生.论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2.
②周晖国.民事再审制度理论与实务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75.
③江伟.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7).
④张卫平.民事再审:基础置换与制度重建;江伟.中国民事审判改革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高洪宾.审判监督与司法权威.人民司法.2001(1).
[2]章武生.论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法律科学.2002(1).
[3]杨立新.新中国民事行政检察发展前瞻.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4]李浩.民事再审程序改造论.法学研究.2000(5).
民事再审程序 篇4
一、对申请再审理由第五款规定的研究
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第五款规定“对案件审理需要的证据,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 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可以申请再审。上款事由涉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第十八条明确规定,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应当提交书面申请。”“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申请不予准许的, 应当向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送达通知书。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书的次日起三日内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答复。”据上述规定, 法院负有为当事人收集其不能自行收集证据的义务, 并在无法收集时负有对当事人说明的义务。如果法院尽其所能收集证据, 当事人因法院不能够收集到证据而申请再审就毫无道理, 再审也于事无补。《若干规定》第二条“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 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假设再审时把“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证据作为再审理由就既不合理, 也非事实。退一步讲, 如果允许当事人随意通过迟来的再审获得“迟到的正义”, 无异游戏诉讼。况且, 法院的生效裁判被推翻重来会丧失判决的既判力、确定性和预期性。
二、对申请再审理由中第六款规定的研究
第六款规定是“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本规定首先需要明确“原判决裁定”是一审、还是二审的判决裁定, 因为二者均可能引起再审。若一审生效的裁判因适用法律错误而导致再审, 当事人可以积极行使上诉权, 通过二审予以救济。当然, 一审案件产生既判力已经表明当事人没有通过上诉救济权利, 可认为是其真实意愿和选择, 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利益的最佳判断人和选择人, 他人很难阻断其行使再审权。其次, 若二审生效裁判适用法律确有错误导致再审, 应探究在什么情形下会发生一审、二审法院使用法律错误而导致再审?
总之, 该项规定关键应当明确, 第一, 在民事诉讼中有没有防止和救济法官错误适用法律的“阻隔”程序装置;第二, 有无预防错误适用法律做出生效裁判的救济程序 (立法职责) ;第三, 有无关于法官错误适用法律做出裁判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救济制度?如果有此规范, 完全不用当事人申请再审, 如果没有, 应完善民事立法, 如何可能由当事人申请再审救济呢。况且当事人的法定听审权、辩论权、质证权、律师代理权、上诉权, 以及上级法院、检察院与人大的法律监督权等, 均有保障诉讼程序合法可信和公正的作用, 如果法院错误适用法律裁判导致不公, 应当通过司法监督、上诉等“公法”救济程序矫正, 为何由当事人申请再审以“私力”救济呢?假如有前所未有的超出当事人、法院和法官知识经验范围的特殊案件在审理时导致适用法律错误, 当事人申请再审又有何益。退一步看, 假设法官故意错误裁判案件而产生既判力并引起了再审, 那么再审、三审是不是多此一举呢?
三、申请再审理由第七款的研究
第七款规定“违反法律规定, 管辖错误的”法院应当再审。民事诉讼有“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等管辖方法。不论哪一级法院受理同一案件, 均应在遵循法治统一性下秉持“同样的案件同样处理”、“同等情况反复适用”原则。比如管辖规定的“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移送只能进行一次”、当事人可以约定管辖法院的规定中均蕴含了人民法院具有同等审判功能和公正处理案件的本意。所以即使法院“违反法律规定, 管辖错误的”的情况下不当受理并审理了案件, 也未必产生不公正审判结果。
四、当事人申请再审理由第十款的研究
第十款是“违反法律规定, 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本规定使人浮想联翩:什么情况下、什么审判主体能恣意剥夺当事人辩论权, 使案件产生既判力 (否则何来再审) ?会是合议庭、审判长、院长抑或其他权力主体?本问题产生前提是:首先法官在司法审判程序是否能真正独立地审理案件而不受任意干预;其次是社会组织或个人有无影响司法程序的机会与可能?抑或法律规范是否设置了足以消除不当干预司法裁判的保障机制。第三是法律是否为当事人提供了方便有效的诉权救济。如果回答是肯定的, 该款规定中申请再审就会被证伪, 因为民事诉讼法第六条规定“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 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该规定明确排除了任何组织和个人对司法审判权的干预。除非检察官、法院或法官无视司法公正和程序正义有意为恶, 不可能出现违法“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生效裁判。既如此又何来申请再审?如果法院外因素剥夺当事人辩论权, 那是外部社会制度与法律执行问题, 非法院与当事人之力所能救济。第十款规定由此被证伪。
假如一、二审程序无法有效监督和保障审判不“违反法律规定, 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 再审程序如何能有效监督保障呢?可见问题的实质是民事程序效力维护性以及审判独立有效与否的问题, 实在无关乎再审申请权之有无。所以, 司法裁判“结果是否合乎客观真实无从检验, 只能由程序的正确来间接的支持结果的妥当性, 程序问题具有其重大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审判结果是否正确并不是以某种外在的客观标准来加以衡量, 而充实和重视程序本身以保证结果能够得到接受则是共同的精神实质。”可见审判结果的可接受性并不在于多加几道过滤程序。
五、当事人申请再审理由十二款规定的研究
第十二款是“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该规定可以分为两部分来考察, 首先是“原判决、裁定遗漏诉讼请求的”情况, 其次是“原判决、裁定超出诉讼请求的”情况。法院在审查当事人诉求或诉讼焦点时有所遗漏的情况, 在实践上可以预料, 也可以依法救济。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在辩论或上诉过程中通过重申或强调被遗漏的主张和诉讼请求来提醒法官, 保护其诉讼利益。即使一审裁判后发现遗漏, 也可以通过上诉、复议或请求再审予以救济。当事人也不会听任诉讼请求被遗漏而不关注、不及时救济而延宕至再审, 因为再审不仅消耗法律资源, 也会减损当事人诉讼利益。明智的当事人不会无视法庭裁判遗漏诉求而不力争并寄望于再审。所以本项规定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即使有也可以用复议或抗诉等通常诉讼手段救济, 无需再审, 对发生概率很低且有诸多救济方式的情况重复救济, 本身就是对立法与司法资源的浪费。况且法院的裁判超出当事人诉讼请求从根本上违反“私法自治”、“严守中立”、“司法自我谦抑”和“尊重当事人处分权”原则, 实质是民事审判与救济程序的逻辑性统一而不是再审救济问题, 而且设置一道又一道诉讼程序来保证先前程序的立法思想明显误入了“循环论证”的歧途。
有学者指出“法院的裁判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体现了司法对纠纷的最终解决, 涉及到国家的法律权威。因此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重视和维护法院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民事审判不能无条件地“有错就改”、“有错必纠”而轻易放弃对裁判既判力的维护。既判力是保证法院裁判效力的“防洪墙”, 能够防止司法判决被随意地推翻重来, 根本上维护着法院裁判的预期性和可信性, 从源头上过滤着再审案件案的不当滋生。如果两审终审制度无法保证法院的“审判能算数”、“生效能执行”、“结案能了事”, 再审程序即使转化为“第三审普通程序”也会突破法院裁判的终局性, 严重威胁社会对司法的信心与信仰, 并且从根本上丧失法律的正当性、效力性和可预见性等基本价值, 也不利于社会私法秩序的维护与再生产。当然无法否认“不正确的裁判也有被固定的危险, 然而, 如果没有既判力制度, 四处将会充满不可忍受的法律不安全的状况, 相对而言前一弊端要更小一些。”
摘要:本文以实践手段纾解再审程序与民事诉讼制度之冲突, 必先祛除再审程序中当事人申请再审条款之冗余与逻辑混乱, 调适再审程序功能扩张引起的民事诉讼基本功能与民事再审程序纠偏补缺功能之间冲突。
关键词:民事诉讼,再审程序,申请再审由
参考文献
[1]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王亚新, 刘军荣译.北京: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11:17.
[2]罗森贝克, 施瓦布, 哥特瓦尔德.德国民事诉讼法[M].李大雪译.北京:中国法治出版社, 2007, 11:1151-1152.
[3]傅郁林.审级制度的构建原理[J].中国社会科学, 2002 (4) :84-99.
[4]谷口安平, 王亚新, 刘军荣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北京: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11:4-5.
[5]谷口安平, 王亚新, 刘军荣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北京: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11:5.
对民事诉讼法再审程序修改的思考 篇5
摘要:再审程序和执行制度一直是我国民事诉讼法领域的两大薄弱环节,针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再审难”和“执行难”问题,2007年民事诉讼法着重对这两个部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本文试图通过对再审程序的修订进行分析,阐明其进步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完善建议。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再审程序
再审程序,是指对于已经做出确定裁判的民事案件,在有法律规定的情形时,再次进行审理和裁判所适用的程序制度。作为一种特别的救济制度,它发挥着保障当事人权益、监督审判权行使和纠错的多重功效。目前,对于再审制度内涵的理解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体现在我国《民诉法》中,认为审判监督程序即再审程序,这也与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的传统观点相一致;第二种观点认为,审判监督程序是再审程序的构成部分,适用再审程序审理的案件还包括基于当事人的诉权提出的再审案件;第三种观点则将审判监督程序和再审程序视为两种不同的程序,前者是启动再审程序的前置程序,而后者则发挥着对再审案件进行审理并纠错的功能,是审判监督程序的后续程序。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而我国现行法律以“审判监督程序”为称谓规定再审制度,反映出了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职权特色和行政化色彩,不能很好的体现再审程序的精神价值。2007年10月通过了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再审程序和执行程序进行了较多的修改,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本文仅以再审程序为对象进行分析,阐明了其进步和不足,并对再审程序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一、再审程序修改的进步。
(一)明确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方式,提高了申请再审的级别管辖,同时规定了人民
法院的审查程序和期限。修改后的法律规定,当事人向作出原生效裁判法院的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同时应当提交再审程序申请书等材料,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3个月内进行审查,从而作出相应的裁定。这就弥补了之前法律未规定法律的审查期限的不足,更有利于法院职责的明晰和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
(二)在立法理念上体现了从“重实体轻程序”向“实体和程序并重”的转变。中国的法律传统中历来有偏重实体的倾向,依修改前的再审制度,若当事人欲以违反法定程序为由申请再审,必须要符合双重标准,即不仅要满足有违反程序的事实存在这一要件,还须同时符合可能引起实体裁判错误这一要求,二者缺一不可。这种只关心实体结果的立法理念,容易招致公众对裁判公正性的怀疑和不满,影响司法权威的树立,毕竟,程序正义是看得见的正义。而在此次修正案中,有8个再审事由都涉及到了程序方面,其中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由一些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具体事由构成,如违反有关审判组织、回避、管辖、质证、辩论等规定,此种情况下当事人可直接以此为由申请再审,而不受实体结果的限制;第二类则采取了与之前相似的双重标准,即只存在一般的程序违法时,须同时符合“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当事人才可申请再审。这些再审事由的增加和完善,体现了对程序独立价值的尊重,程序正义的现实状况对于公民法律信仰的形成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细化了再审事由,增加可操作性,并体现出对当事人处分权的尊重。修正案将
引起再审程序的细化为13项,主要涉及三类情形:裁判的事实基础动摇或丧失、1
适用法律和违反法定程序。这使得我国的民事诉讼立法和国际立法趋势相符,在制度设计方面更加科学和理性,体现了个案公正与程序安定性之间的平衡。
同时,修正案将“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作为新增加的再审
事由,明确了法院的审查和裁判范围须与当事人的诉讼主张相一致,保障了当
事人在诉讼中依法处分自己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
二再审程序修订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关于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
依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再审程序的启动有三种方式,即当事人申请再审,法院决定再审和检察院抗诉提起再审。由此可见,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分别为人民法院、检察机关和当事人。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当事人并不是独立的启动再审程序的主体,其所享有的只是一种再审的申请权,而并非再审诉权,最终究竟能否真正启动再审程序,由人民法院掌握着决定权。也就是说,只有在当事人的申请得到法院的认可时,才可以引发再审程序,当事人所拥有的实际上只是一种向法院的“投诉”的权利,并没有决定作用。与之相对,法院和检察机关却在再审制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角色。笔者认为,这种制度规定存在着诸多弊端。
首先,从法院主动决定再审来说。人民法院作为裁判者,应当遵循裁判中立原则、诉审分离原则和不告不理原则,而其主动决定再审,会过度干预当事人的处分权,造成裁判突袭,并使审判权过度扩张,违背裁判效力的基本理论,破坏裁判的既判力和拘束力,使当事人对生效裁判已经不再争执并甘愿接受,纠纷已经已不存在,而此时法院自行决定再审,势必会打破当事人之间的本已恢复安定的局面,与民事诉讼的目的背道而驰。
其次,从检察机关提起抗诉来说。在民事诉讼中,对所有案件不加区分均由检察院机关提出抗诉,会造成国家权力对当事人私权的过度干预,使得诉讼中的当事人双方地位不平等,侵犯当事人的处分权。加之检察院抗诉没有期限限制,会侵害法律的安定性和可预测性,并且会造成当事人反复申诉已达到再审的目的,尤其在当事人的在社旗县已过时。
此外,该种制度设计使得当事人和法院、检察院之间的势力严重不平衡,在当事人本身只有再审申请权的情形下,使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实质上变成两种,当事人的权利行使完全依附于法院和检察院。
(二)关于再审事由的规定
修正案将再审事由细化为13项,并将检察机关提起抗诉的事由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事由相统一,但这种做法并不能为当事人提供更多的救济机会,相反会带来很多问题。其一,将原来仅仅作为当事人申请再审事由的新证据规定为检察院抗诉的事由之一,使得检察机关的工作负担过重,加之目前检察机关的民行工作能力相对薄弱,不利于其主要功能——审判监督功能的发挥。其二,再审事由和抗诉事由的统一,使得检察机关过度介入当事人之间的私权纠纷,造成当事人之间的攻防能力不平等。同样以证据为例,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能力明显强于当事人。其三,事由的趋同还会造成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的进一步弱化和虚化,同为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检察机关和当事人,各自的能力和势力效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和不平衡,在此种情况下,很有可能导致检察机关的权力过度扩张而是已经处于弱势的当事人权利进一步受到侵害。其四,新法实施后,法检两家争夺申诉案源的现象比较突出,不利于两机关各自功能的发挥和相互配合、协调。
修正案将“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的”作为新增的再审事由进行了规定,在世界各国的立法中都极为罕见,可谓是首创。我国《民事诉讼法》已经对管辖权异议规定了救济制度,即当事人对法院作出的管辖权异议的裁定不服时,可以提起上诉。而新法的规定则导致在适用的过程中出现这样的困惑:再审的对象究竟是经过两审终审发生法律效力的关于管辖权异议的裁定还是本案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之前的法律规定,可以适用再审程序的裁定只
有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两种,那么一句修正案的规定,是否意味着可以将再审的裁定变为第三种?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当事人即可以在一审中对发生法律效力的管辖权异议裁定申请再审,也可以在判决生效后对该案的判决申请再审,这样是否会造成权利救济程序过剩?是否会导致当事人滥用诉权 ?是否有过分强调程序正义之嫌?此外,我国法律规定的管辖权种类有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和专属管辖,若容许当事人对于对任何种类的管辖权提出异议,势必会造成诉讼成本的增加和诉讼效率的降低,不利于实质正义的实现。原本管辖问题就是法院法院审判工作的内部分工问题,过分强调管辖错误的救济,有可能偏离了管辖制度和再审制度的宗旨。
此外,细化后的再审事由中,使用的一些概念和用语过于泛化,含义不清。例如,再审事由中规定的“基本事实”、“主要事实”以及“新的证据”等究竟应如何理解。这些概念的界定对于审判实践和法律适用以及相应的审判结果至关重要,若其含义不清,具体界限不明,则必然使得所谓细化的事由不能真正用于实践中。
(三)关于再审期限和次数问题
对再审期限的限制,不仅符合程序效益的要求,也有利于维护即存的权利状态和社会生活的安定局面。同时,若有当事人长期不行使权利则理应导致失权,这样才能保护相关主体的合理信赖,并且经历比较长的时间后,对案件进行审理的难度也会不断增大。而现行《民事诉讼法》对法院决定再审和检察院提起抗诉没有期限限制,这使得二者可以在任何时候发动再审程序,损害法律的安定性和裁判的公信力,违背民事诉讼的价值追求。对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修正案作出了一些变动。除了一般情形下两年的期限,还规定了两种特殊申请再审时限。但笔者认为,目前对于再审期限的规定依然存在一些不合理指出之处。
另外,修正案仍旧未提及再审的次数问题。
三进一步完善再审制度的建议
(一)在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方面,应当限制职权主义的再审提起方式,建立起再审之诉制度,避免申请再审程序成为再审监督程序的附庸。
1、关于法院决定再审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当完全废止法院的决定再审的权力,使其恪守不告不理的原则;另一种观点则主张有区别的部分废止法院决定再审的权力,并对之进行有效制约。第二种观点在具体适用上存在着诸多困难,缺乏可操作性。笔者认为,法院不应当享有决定再审的权力,因为其不能充当“起诉者”和“裁判者”的双重角色,这样无法保证裁判的公正性。然而在具体案件中,有可能确实存在某些情形,使得已生效的判决违背了法律的正义要求,此时可以准许法院行使释明权,向当事人说明原先已经的判决和裁定中存在的问题,而最终是否启动再审程序,则由当事人来决定。即法院享有的只是一种释明和建议的权力,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当事人。
2、关于检察机关抗诉提起再审。此种启动方式的弊端前已明述,但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以及检察机关的性质特点,笔者认为不已完全废止其在民事诉讼中的抗诉权,可以针对几种特殊类型的案件,即公益案件,此类案件作为现代型民事诉讼,在理念和制度设计上都应与传统民事诉讼不同,强调一种协同主义。因此,在此类案件中,当事人的处分权应当受到一定限制,国家公权力可以进行必要的干预。此外,对于涉及赡养、抚养和扶养等案件,由于关系到社会的公序良俗,检查一贯也有适当介入的必要。
3、关于当事人申请再审。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建立再审之诉制度,赋予当事人再审诉权,从而真正发挥再审制度对当事人权益的救济和保护作用。再审申请权不同于再审诉权,前者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属于诉权,这也是为什么目前我国的当事人申请再审制度处于一种附庸状态、落空状态。再审之诉制度有利于民事诉讼从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的转变,可以加强当事人在再审程序中的主体地位,保障其程序主体权,符合私权自治原则的要求。
综合来讲,对于再审程序启动主体的设计,应当以当事人为主,建立起再审之诉制度,取消法院的启动主体地位,赋予其一定的释明权;限制检察机关权力介入的范围。
(二)应当对再审事由进一步完善并对其中的相关概念予以明确。
首先,对于因管辖错误而申请再审的,应当有所限制。笔者认为,除存在违反专属管辖的情形外,其他情况的管辖错误不宜适用再审制度,而采取原有的管辖权异议制度,实行两审终审制,就能够较好的保障当事人的权利。这也符合诉讼经济和权利救济程序合理化配置的要求。
其次,对于修正案细化后的再审事由中有关用语和概念,如“基本事实”、“主要事实”以及“新证据”等,应当通过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予以明确,从而利于在审判活动中进行适用和判断。
(三)应当对申请再审的期限进行合理的限制,同时明确再审的次数和再审范围。
对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的规定,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仍然不够完善,这牵涉到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和保障裁判性之间的平衡,并且需要考虑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鉴于目前我国公民的诉讼效能较低,法律服务的消费水平不高,可以规定其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再审事由后的三个月内,提出再审申请,且该期间为不变期间。但若该判决确定时间已超过10年的,无论出于何种事由,当事人均不得提出再审申请。这也是考虑到维护裁判稳定性和社会安定性的需求。
四 结语
此次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了重点关注,虽然修改后的一些制度仍旧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但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一套制度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从而对症下药。笔者坚信,此次修订必将为日后的民事诉讼法的全面修订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并积累有益的经验,从而推动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杨荣新:《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李浩:《民事再审程序改造论》,载《法学研究》2000(5)。
张力:《阐明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民事再审程序 篇6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再审程序;诉权化改造
1再审程序启动诉权化
对于我国《民事诉讼法》有所研究就会发现,尽管我国的《民事诉讼法》针对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与救济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这样的规定,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领域则统称为“再审程序”。对于已经生效的裁判规定了相对应的救济程序,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维护司法公正,尽管这样的程序与需求是共同存在的,而且目的都是在与重新打开已经终结的审判程序,进一步及时的纠正判决生效前的严重错误,但是对于再审程序的启动程序制度,不同的国家、地区之间也存在很多不同的情况。因为很多国家和地区对于再审程序的启动都是根据当事人的角度设计这一制度的,而我国则是从权利监督以及权力制衡的角度来构件再审程序制度的。对于我国的法系立法者来看,由于判决具有客观公正的性质,所以错误的判决必然会损害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当事人对于判决是否存在错误是否需要再审具有非常直接的利益关系,所以通过利益受害的当事人来申请再审程序启动时非常正常的制度安排。
从再审程的本质来看,民事纠纷主要集中于私权方面的纠纷,即便是裁决生效之前的错误判决也与公共利益之间没有关联。所以对于是否要求对于案件重开审判程序必须由当事人来进行决定。而且,在各种诉讼类的案件中,民事案件的数量最多,占据的比例最大。上级法院对于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份的民事诉讼判决实施主动监督的制度是无法实现的,也不具有现实意义。根据这样的背景,立法者如果将再审程序启动的申请权赋予当事人,既能够保证当事人对于再审请求的权益,也能够保证法律的严肃性。启动再审程序的机制被当做一种诉讼权的表现形式,能偶进一步保证当事人所享有的起诉权以及延伸。
2民事再审程序启动诉权化改造
在2012年的八月份,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该决定针对审判监督程序的在修订涉及了很多方面的具体内容,包括了原先申请的再审与申请抗诉的平行结构改为先后结构。即规定了只有当事人首先向法院申请再审之后,当法院予以驳回、逾期裁定、裁定后有明显错误的情况时,当事人才能够向检查机关提出抗诉。这样的修改导致我国再审制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而且对于我国再审程序的启动产生了更加积极的影响。
2.1民事再审程序启动诉权化改造能够保证当事人迅速获得救济
在判决生肖之间如果确定存在再审事由,那么再审事由的存在就能够足够证明再审事由存在的证据,从而引起当事人的怀疑,想法院申请再审比起向检查法院申请则具有非常直接的获得救济的法律途径。检查建议或者抗诉之后会有着明显的监督功能。由于检查机关是法律的监督机关,对于法院的判决实施活动具有法律监督的权利,如果当事人在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之后被驳回,还有可能通过检察机关进行申诉,从而保证检察机关蒸蛋器监督法院再审案件的责任,进一步保证当事人的申请权利。
2.2增加了当事人息诉服判的可能性
通过这次的诉权化改造,一方面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了申请再审的法律程序保障,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当事人息诉服判的可能情况。如果当事人始终坚持认为生效裁判确实有误,并且一直向检察机关进行申诉,要求检察机关提出检查建议或者抗诉的情况,检察机关如果认为法院对于是否存在再审事由的判断也存在错误的情况时,或者说法院不当的延误了审查申请的检查情况下还能够通过检查建议或者抗诉来进行启动再审程序,从而保证当事人获得救济。而且,当法院同意再审之后,再审的裁判依然存在明显的错误,当事人还能够通过向检察院来进行申诉或者启动,再审之后的生效裁判进行再审,都能够体现出对于当事人进行的程序保障的强化。当检察机关的检查结果与法院的审查结果相同时,检察机关就会不提出检查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就是通过事实来使得当事人认识到法院的判决没有错误,当事人对于自己的生效裁决也有着一定的认识,从而息诉服判。
3訴权化改造的主要意义
3.1诉权化改造符合民事诉讼的本质要求
所谓的民事纠纷就是在平等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有关于财产权以及人身权的纠纷。对于大部分的民事纠纷来说,其本质都是私权方面的纠纷,而且至于当事人纠纷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并不涉及到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从这一层面看,民法的私法属性与民事权利的私权性质进一步说明了民法领域所实行的“私法自治”原则,也就意味着法律保证每一个人都具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可能性,并且通过法律行为来保证相互之间的关系能够成为可能。
3.2诉权化改造符合再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通过诉权化改造,能够进一步明确再审制度的完善与补充,从而使得当事人要在形式诉讼权利之后根据再审制度的特点来形式诉讼权利。法院根据再审制度的要求来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只有规定了再审制度的条件与程序,才能够保证当事人在申请再审的过程中有法可依,在行使诉讼权利时才能够获得有效的法律保障。只有规定了再审条件以及程序之后,当事人才能够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申请再审,做到有法可依。形式再审权利才能够获得程序保证。
3.3诉权化改造有利于当事人有序的形式诉讼权
如果将申请再审权利作为当事人的一种诉讼权利时,必须经过起诉权、异议权、申请复议权、上诉权等一系列的诉讼程序,通过诉权化改造能够保证当事人合理的行使这些权利,再审毕竟是针对已经生效的裁判进行的一种特殊救济,通过再审制度必须考虑到这些过程来符合再审制度的要求,所以一旦当事人在裁判生效之前的程序中有机会对裁判的错误提出异议,就应该进一步充分的利用法律程序来予以解决,做到形势诉讼权的有序性。
3.4诉权化改造有利于在启动的实践
尽管我国对于民事诉讼做出了三中启动再审程序方式的规定,但是通过再审制度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来看,很多的民事案件只是由于当事人的申请行为或者申诉行为而引起的。只有当试行法在实施的过程中,法律将再审的权利赋予法院,而当事人向法院进行申诉的过程中,就能够认定判决生效有错误,当事人必须要通过向法院申诉反应裁判中的问题,必须通过法院来改变裁判结果,尽管从法律规定上面来看,当事人没有形式申诉,但是法院也能能够通过职权来进行再审,实际上法院通过主动决定再审的情况很少出现。
4结束语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价值转变 篇7
关键词:民事诉讼,再审制度,改革,价值取向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 长期以来担负着依法纠错、维护公正、保障权益的重要使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以国家本位主义为导向的现行民事再审制度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综观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变迁, 从1982年试行民诉法规定的当事人对生效判决、裁定的申诉权, 到1991年民诉法增加检察院的抗诉再审和将当事人申诉权变更为申请再审权, 现在我们又对民诉法进行修改, 修改决定进一步将再审事由具体化, 把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再审事由从5项情形具体化为13项情形, 增强可操作性, 减少随意性, 避免应当再审的不予再审, 切实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为了避免由原审人民法院自己纠错较为困难, 当事人不信任原审人民法院会公正处理再审申请的问题, 修改决定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同时明确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3个月内审查, 及时裁定再审或裁定驳回申请。此次修改还完善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规定, 将抗诉事由从现行法律规定的4项情形进一步具体化为5项情形, 并明确规定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在30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修改决定针对特殊情形适当延长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间, 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 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 而二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 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 徇私舞弊, 枉法裁判行为的, 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 这样更利于保护当事人的权利。这些不断的进步是可喜的。再审程序是一种特殊的救济程序, 有其内在的规律和价值取向, 要实现再审制度的功能发挥, 条文的修改纵然可以规范职权机关和当事人的行为, 但前提应该是我们对再审制度价值观念的整体改变, 这样才能再审制度的改革获得成功。本文在此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从国家本位的职权主义向尊重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地位转变
民事诉讼是保护私权的纠纷解决方式, 要体现私法意思自治的要求。现行民事司法改革弱化了法院职权, 充分赋予当事人处分权, 强化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地位。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构建是以国家本位为中心, 以法院发现错误, 纠正错误为基点的。我国再审制度有一个最大的特点, 就是启动主体上, 法院依职权发动再审程序。即使赋予当事人对生效判决、裁定的再审申请权, 也是法院、检察院发现错判的一个渠道, 一个途径而已。由于重实体、轻程序的的倾向, 我们总认为程序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司法机关实现结果的公正, 不管原来的判决、裁定在程序上是否正当, 只要实体上出现了错误, 就要进行再审。这样的设计不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而是为了恢复由于错判而受到损害的状态, 从而使社会秩序得到良性运行。我国再审制度中, 完全依职权的再审就是对当事人程序性主体地位的漠视。当事人对于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 有权自主决定是否将其交由法院再审, 这是处分权的体现, 也是法院“不告不理”原则的体现。当事人出于财力、时间、精力等方面的考虑而不选择再审的情况下, 依职权再审违背了当事人意愿, 违反了处分权原则。从法院角度来看, 法院的审判权应该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 而不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权利。这种不尊重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地位的做法不仅伤害了当事人的权利, 还会损害法院公正的形象, 降低了程序吸收不满的作用。
二、“有错必纠”向“依法纠错”转变
我国再审制度是以“有错必纠”的观念为基础的, 在我们观念中“有错必纠”已经根深蒂固。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 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期限、和证据审理案件, 所认定的事实是一种再现的事实。
人们对案件的认识是一个再现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流失, 关于事实的点点滴滴在不断的衰减, 所以再审不一定就能“有错必纠”, 并非经过再审, 对案件的事实认定就会越清楚。为了实现这个转变, 应该要协调公正与安定之间的关系, 通过个案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公正是诉讼法追求的一大价值, 但不是唯一的价值。在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体系中, 公正或正义无疑处于优越的地位, 但是, 同应当时兼顾安定、秩序等价值。因此, 即使判决已经确定, 但是, 如果作为判决基础的证据材料有严重错误, 在判决形成过程中诉讼程序存在重大瑕疵, 比如当事人没有获得应有的程序保障, 以致判决的正当性发生动摇时, 就有必要利用特殊程序予以救济, 以修补已确定的判决, 实现公正, 维护司法的权威性。对于诉讼程序虽有轻微的瑕疵, 尚没有导致判决的正当性发生动摇时, 那么应当维护判决的稳定性、诉讼的安定性, 不能随意进行再审以推翻原判决。因此关键是把握“错”的界限, 进行“有限纠错”。
三、建立再审之诉
无论是过去的申诉, 还是现在的再审申请, 并且再审理由的进一步具体化, 对于当事人而言, 都不是一种诉权, 当事人对生效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 向法院提起再审申请, 还是要结合法院的职权审查行为, 才能实现审判的监督。大陆法系的许多国家如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诉讼法均使用“再审之诉”概念, 对于当事人的再审之诉, 无论其是否合理、合法, 均应引起再审程序的发生。而在我国, 无论是诉讼立法, 还是司法解释, 均未将当事人再审申请纳入再审之诉的轨道。当事人不能决定是否启动再审程序, 当事人行使再审申请权, 并不能向检察机关行使抗诉权那样必然启动再审程序。当事人申请再审进入再审程序具有或然性, 当申请理由不被法院接受即不符合进入再审程序的规定条件时, 法院将采用通知的形式驳回当事人的再审申请。而符合条件的则可结合法院的再审立案行为, 启动再审程序。在此过程中, 法院的审查过程缺少法律规定, 即驳回再审申请或者进入再审程序的结论形成, 缺少规范性的诉讼程序依据。所以我国现行民事再审制度中, 当事人的再审申请不是作为诉来对待的, 再审是由人民法院决定再审或者检察院再审抗诉来实现的。只要法院或检察院认为生效判决、裁定有错误, 就可以通过职权启动再审程序, 重新使当事人恢复到诉讼程序的状态中去。程序公正要求法院处于中立的地位, 因此审判权设置成为一种被动、消极的权力, 即“不告不理”、“诉审分离”原则。现行再审制度法院可以依职权对生效判决进行再审, 自己充当了原告的角色, 之后就回到审判席上做裁判者, 审者即诉者。这样的格局不仅影响了法院中立的角色, 还造成了一种局面, 就是不管再审结果公正与否, 角色的混乱会引起当事人对结果的怀疑、不服。因此建立再审之诉, 把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当作诉来看待, 不仅尊重了当事人的处分权, 而且真正从程序上贯彻了诉审分离的原则。
当事人试图通过再审获得审级利益的心理。从当事人的主观判断出发, 由于程序的短促性, 一审终结, 提起了上诉, 二审结束, 想方设法提起再审申请。从法院和检察院角度出发, 本着“有错必纠”的观念, 不管当事人是否意愿, 也不管是否错误重大与否, 都可以启动再审程序。张卫平教授曾经批判过这种动辄启动再审程序的做法, 称之为“再审的普适化”。而根据日本司法改革委员会作出的一个调查统计, 在大陆法系国家再审启动的比例在几万分之一。再审应该把它设置成一种非常规的程序, 轻而易举地、频繁地启动再审, 损害了判决既判力, 也会造成一种错误社会心理———再审的设计是二审终结后的延续, 是审级制度不足的弥补。救济型的再审程序有二方面要注意, 一是要严格限制再审理由、再审次数, 并且要求法定事由的重大性, 如果所存在的错误足以动摇程序正义或实体公正, 就属于重大事由。二是要树立一个观念, 再审制度的定位不应该完全是法院纠错和对判决监督, 也要考虑通过再审程序救济当事人的权利。审判监督这个名词其实已经暴露了我国设置再审的基础理念, 那就是对法院的判决、裁定进行职权的监督。已有学者指出“审判监督”这个名词在各国民诉法中非常少见, 我们应该吸收国外优秀的法律成果, 结合我国实际, 从监督观向救济观转变。
总之, 改革再审制度, 应该在观念上破旧立新, 加之如再审理由、再审提起期限等具体制度的细化, 再审制度才能在正常轨道上发挥作用。
四、把再审程序向“救济型”程序转变
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 而不象大陆法系国家那样实行三审终审, 诚然, 也不象英美法系国家那样尊崇程序正义的绝对性优势, 当事人有充分的程序保障。我国现行的审级制度促使了
论我国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制度 篇8
一、再审检察建议的内涵
再审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在发现同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存在依法应当再审的情形时, 以书面方式建议人民法院启动再审程序予以纠正的一种诉讼监督方式。相比于抗诉适用的民事判决有明显不公或发生了重大错误的情形, 再审检察建议主要适用于那些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虽有错误, 但该错误裁判并不是非常严重或突出以及存有程序上的瑕疵情形。我国司法制度变革后将检察建议制度和抗诉制度相结合, 以形成二元制的检察监督模式, 希望能够取长补短, 有效发挥二者的作用, 进而形成良性的监督格局。
二、再审检察建议的价值意义
(一) 再审检察建议是完善诉讼监督机制的重要手段
在民事诉讼法未规定再审检察建议之前, 抗诉是检察机关提起再审的唯一监督方式, 这种单一的监督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对民事案件检察监督权。抗诉制度有着很多的不足之处, 在实体实践中对民事判决、裁定有错误的, 但没有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 或司法程序上存在错误, 一般不予抗诉, 这样会造成一部分案件的被忽略, 影响司法权威, 增加当事人上访风险;在程序中, 抗诉周期长、程序繁琐, 浪费司法资源, 这些都不利于维护司法公正。增加检察建议制度, 简化检察机关办案流程, 节约司法资源, 在实体上也可以对抗诉不轻易运用的案件, 诸如民事调解案件, 建议检察院依法再审, 纠正错误。
(二) 再审检察建议是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需要
相较于民事抗诉这种刚性的检察监督方式, 检察建议制度相对柔性些, 这种刚柔并济的检察监督模式, 能够更加有效的监督民事案件的裁判。一方面可以改变由于抗诉制度形成的“上抗下”的“倒三角”结构中增加上级法院负担的局面, 从而有效地优化司法资源的配置。另一方面, 提高了检察监督的效率, 高效率、低成本的彰显了司法公正的面貌。这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再审检察建议存的现实困境
(一) 立法不完善, 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
从最高人民检察院2009年11月出台的《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 (试行) 》, 到新民事诉讼法新法明确法律规定再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 可以看出所有的法律规范, 都没有对再审检察建议的具体概念、适用案件范围、适用程序、法律效力以及检察建议书的书写规范等内容有多余的描述。这种过于宽泛、原则的规定必然导致该制度现实操作性的匮乏、混乱和不统一。
(二) 观念偏颇, 检察建议使用率低, 质量不高效果不理想
我们一直追求审判权的独立, 认为独立审判才能保证法院公平、公正, 所以检察机关过多的参与到审判的过程中, 是对独立审判的干涉, 有些法院就不愿意采纳检察建议。另一种观点认为, 检察建议作为一种相对柔性的监督方式, 不能起到抗诉那种刚性监督方式的效果, 提起检察建议是徒劳无功, 作用甚小, 所以有些检察院更趋向通过抗诉提起再审而非检察建议。在司法实践中, 检察建议的使用率不如期待的如此美好。另外, 由于法律尚未对检察建议书进行具体的规范性规定, 导致检察建议书的制作流程不规范, 内容上参差不齐, 检察建议书质量不高, 缺乏可操作性, 发出后规范效力认同度不高, 从而使得检察建议的质量高低不就。
(三) 程序不规范, 实际运用混乱
一项制度的运行, 必须有相应的程序性设定, 否则大家各行其是, 混乱不堪。而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与其司法解释仍忽视了对具体检察建议程序的规定, 合议庭在三个月内审查这种规定太过泛泛而言, 在实际操作中形同虚设, 所以无论从立法依据还是从司法实践上, 再审检察建议的程序上还有待完善。
四、完善检察建议制度的建议
(一) 完善法律规范, 提供制度支撑
再审的检察建议制度既已纳入民事诉讼法, 必须细化该制度的各项内容, 包括概念、对象范围、适用程序和方式、建议书的内容、法律效力等, 这是对相关基本法律的完善。除此之外, 可以在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增加具体的检察建议的一节, 具体规定检察建议的运行程序、检察建议的工作机制、跟踪回访制度、检察建议书书写的规范等。最高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通过发布相关的指导意见, 建议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重视再审检察建议制度, 转变态度, 正视其法律地位。
(二) 建立规范的再审检察建议运行机制
再审检察建议制度要想运行得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必须有规范的运行机制, 不然流于形式会严重损害检察机关的形象。
首先, 严格检察建议的提起制度。检察建议首先应当由负责具体案件的承办人员提出, 并附带应当提出检察建议的理由和确实充分的证据材料, 提交检察长批准方可提出, 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其次, 设立审批程序。检察建议提出以后, 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如若采纳, 人民法院可以针对检察建议发表自己的见解, 做好后续工作的协调;若有异议, 检察机关应当重新核实、纠正异议。若发现检察建议不当时, 应及时责令撤销, 并迅速通知人民法院。再次, 设立检察建议的备案、追踪制度。当然法律已经规定检察建议应当向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 但是对于检察建议的追踪制度没有涉及。为了防止检察建议制度的形式化, 可以在检察机关内部设专门人员对检察建议进行跟踪回访, 及时知晓检察建议的动态, 而不是放任自流导致检察建议的“有去无回”。最后, 加强对检察建议的监督机制。根据追踪回访的效果, 来监督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检察监督的运用, 对于人民法院没有在法定期限内予以回复的, 人民检察院可以及时督促人民法院在一定的期限内给予书面回复, 如果过期仍不回复的, 可以通过直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运用抗诉手段进行监督。
另外, 应当出台一部关于检察建议的司法解释, 保障检察建议书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因为作为检察机关制作的正式法律文书, 本身就具有权威性, 不能因人而异、因事而变。检察建议书的内容可以参考其他检察机关的正式法律文书的书写格式, 要充分说明事实和法律理由, 并保证证据的准确充分。应当遵照正式法律文书规定的程序送达, 并依照法定程序填写送达回证。人民法院对检察建议书进行审查后, 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检察院反馈审查意见。
(三) 处理好检察机关和法院的衔接问题
由检察机关提出再审检察建议, 提交到人民法院进行审查, 可以说民事检察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人民法院的支持和配合, 应当建立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之间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定期沟通机制, 以定期召开民事检察建议座谈会的方式进行, 畅谈工作心得, 交换工作意见, 从而达成共识;建立重大事项通报机制, 及时了解彼此关于检察建议工作的重要司法动态。
(四) 引入公开监督模式, 强化再审检察建议的效果
当事人一样可以提出检察建议, 所以对该检察建议的监督更应该通过较为“阳光”的方式进行。监督要公开、公正, 那么政务公开不失为一种可以借鉴的方式。可以开通网上诉讼监督平台, 进行必要的网上公开;引入听证程序;加大再审案件公开审理力度。
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有着简化诉讼程序、节约司法资源、维护司法公正的效果,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制度的运行过程中仍旧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其必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摘要: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和2015年新出台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均对再审检察建议这一检察监督方式作出了相关的法律规定。从此, 作为与抗诉并存的检察监督制度, 检察建议制度可以在制度支撑下名正言顺的发挥着其在维护司法公正、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当然, 检察建议制度在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和适用阻力, 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健全。文章通过分析该制度的设计和问题, 最后提出一些建议以完善再审检察建议制度。
关键词:检察建议,检察监督,完善
参考文献
[1]王玥涵.论民事检察监督之检察建议——以再审检察建议的性质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 2015, (3) .
[2]王晓, 任文松.民事检察建议的问题分析与完善路径——以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的完善与规范为视角[J].河南社会科学, 2015, (1) .
[3]夏黎阳.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运行机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5, (5) .
[4]陈定良.浅议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审查程序及效力[J].中国检察官, 2015, (1) .
刑事再审程序探析 篇9
刑事再审程序又称刑事审判监督程序, 是指法院、检察院对已生效的判决或裁定, 发现确有错误, 依法提出并由法院对该案进行重新审理的程序。刑事再审程序的设置是通过保障诉讼当事人行使其正当权利, 从而来纠正生效裁判中的错误, 以最大限度实现实体正义, 除此之外, 它也有助于彰显程序正义, 体现诉讼程序自身的独立价值。
我国的刑事再审程序, 是在“实事求是, 有错必纠”的原则上设立的, 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司法实践经验, 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目前刑事再审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现状
首先, 在提起再审程序的主体方面。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05条规定,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 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如果发现确有错误, 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我国法律的规定显然违反了控审分离原则, [1]即司法权是一种被动性的权力, 法院只能以消极的方式行使其权力, 法院对案件实行不告不理, 控诉和审判必须分离, 法院的审判必须受控诉的制约, 不仅在当事人未提起诉讼的情况下, 法院不能够主动介入纠纷的处理, 而且在法院审判终结后, 除非诉讼当事人要求再审, 法院也不能够对自己认为有错误的生效裁判进行再审。而更为重要的是, 受有罪宣告的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没有正式提起再审的权利, 而只有申诉权。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03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可以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但不能停止判决, 裁定的执行。”这样的规定显然违背了刑事再审程序设置的初衷。
其次, 在刑事再审理由方面, 我国的法律规定过于概括, 在实践中不易操作。《刑事诉讼法第》204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 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一) 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的; (二) 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三)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 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 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在当事人的角度看来, 由于本身法律知识的局限性, 他们很难判断一个证据的证明力的有无与大小, 如果不对所采取的证据加以更详细的规定, 就会很可能引起当事人滥用程序启动权从而导致程序发动的混乱局面。[2]还有, 在判决已经作出的情况下, 由当事人去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 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 在实践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最后, 在再审程序的时效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中未对再审启动时效予以任何规定, 造成事实上对被告人追诉无时效限制的现象。刑法中规定对漏罪的追究亦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而刑事再审中对原判错误认定的犯罪却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并且无提起次数上的限制, 使得在刑事诉讼中处于弱势地位的被告人在受完审判后仍面临国家机关强烈追诉的威慑, 对于刑事再审启动不加以诉讼时效限制是极不合理的。这样的规定显然与一事不再理原则相违背, 同时更不利于当事人权利的保护, 更不利于再审程序的目标的实现。
三、刑事再审程序构建的思路及有效措施
一是完善刑事再审程序的主体制度, 现行立法实行的检察机关审判监督和法院自身监督相结合的再审提起方式, 使这一程序突显行政化色彩而少有诉讼程序的特点, 而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却与此制度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在改革中, 一方面, 要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成为再审申请人, 规定其提出的再审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可以启动再审程序, 这样不仅可以维护其合法权益更能对有关的机关形成监督, 更好地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权利。另一方面, 要限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作为提起主体的权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生效裁判适用法律错误为由提起再审的, 可以沿用提起主体的称谓及现有法律的有关规定;人民检察院以原生效裁判事实错误为根本理由提起再审的, 其诉讼地位相当于再审申请人, 从而弱化了刑事再审程序的行政色彩。
二是细化刑事再审的理由, 使其在实践中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3]实体方面, 主要从证据的角度规定: (1) 作为原判决、裁定证据的书证、物证、证言和鉴定结论, 根据确定判决己经证明系伪证的; (2) 作为原判决、裁定基础的另一裁判或法律事实, 根据确定裁判己经变更或撤销的; (3) 在原裁判生效两年内发现确实的新证据或发现原审判时未采信的证据足以影响定罪量刑的 (以此项事由仅可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审) ; (4) 主要证据取得违法或庭审时未经质证的。从程序方面, 即审判程序不合法, 严重影响公正裁判的: (l) 审判组织未依法组成的; (2) 违反有关回避规定的; (3) 剥夺或限制当事人法定诉讼权利的; (4) 依法应公开审理而未公开审理的; (5) 其他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在适用法律方面, 即适用法律错误并影响正确定罪量刑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条文引用错误; (2) 适用了失效的法律; (3) 违反法律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最后是从司法人员、职务的廉洁性方面规定, 根据确定判决己经证明司法人员因该被告案件犯有职务上的罪行, 并导致枉法裁判的。只有通过对审判理由的细化才能有效地发挥刑事再审程序的功能。
三是设置再审程序的诉讼时效。刑罚时效的设置, 给予在一定期间内没有重新犯罪的人自行改过的机会, 国家对其不再追诉, 因而相应在刑事诉讼中亦应规定检察人员提起公诉的时效, 公诉时效的规定不仅应适用普通救济程序, 也应延续适用于再审程序。这主要在于再审启动时效的设置的意义, 一方面, 有利于彻底实现对不利被告人再审的提起损害被告人的合法权利, 敦促国家机关在普通程序中正确运用司法权避免错误发生。另外, 这种时效的设置, 有利于社会的安宁和平和, 使得相关人员的法律关系处于消灭的状态利于社会的稳定。但是, 不能说诉讼时效的设置以牺牲实体公正为代价, 我们可以认为它是对社会正义的另一种阐释。
对于再审启动时效的规定, 我国应借鉴国外法律的规定, 以再审理由是否有利或不利于被告人区分而作出不同规定。对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审在启动上可以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对于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 应在原裁判所认定犯罪的追诉时效内提出申请。这样能够更加及时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利于刑诉目的的实现。
四是我国应建立冤狱赔偿制度。冤狱赔偿制度的建立不仅使无辜者因刑事侵权所遭受的侵害有机会得到赔偿, 错案得以彻底纠正, 而且也能促使司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提高责任感, 有利于防止司法权的滥用, 还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因此全面贯彻和完善冤狱赔偿制度就成为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刑事再审程序是维护法律正义的一道特殊的救济程序, 对于刑事再审程序改革问题, 我们还必须在法学领域里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探索, 寻求最适合国情的司法改革之道, 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刑事诉讼制度。
参考文献
[1]陈光中.陈光中法学文集[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680.
[2]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47-52.
谈民事再审制度的三个相关问题 篇10
[关键词]民事再审;新的证据;再审立案;再审程序
一、民事再审“新的证据”问题
“新的证据”是民事再审案件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提起再审的最重要原因。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因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而对原裁判提起再审的案件比例相当大。因此,探究民事再审“新的证据”问题的意义重大。
(一)民事再审“新的证据”的含义
结合《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第1款第1项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44条第1款规定及《证据规定》第41条第1、2项对一、二审程序中出现的“新的证据”的界定,民事再审中“新的证据”是指在申请再审时提出的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具体包括两种:一是持续到原审庭审结束后仍未能确定而到再审时方能确定的证据;二是当事人已经掌握且明知应该提供的证据,由于客观原因、非当事人主观原因,没有在规定的举证时限内提供的证据。
(二)民事再审“新的证据”的特点
第一,引起再审证据本身的复杂性。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77、179、187条等相关规定:法院依职权再审的,证据要达到可证明原审裁判“确有错误”的,方可提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要达到“新证据足以推翻原裁判”、确认原裁判“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原审审判人员“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检察院提出抗诉的,除没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这一项外,其他与当事人申请再审相同,由此可引起再审程序的主体包括人民法院、当事人和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法》这样规定的结果,不但会出现举证主体及质证主体具有多样性,而且会导致证据的证明内容、标准不一致。
第二,法律规定及认定证据标准的模糊性。尽管最高人民法院相继颁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受理审查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的若干意见》等相关司法解释来弥补《民事诉讼法》对民事再审程序规定的不足,但是对以下问题做出十分明确的规定:(1)当事人申请再审时在证据方面应该遵照的程序、如何认定新的证据、新的证据的举证、质证程序及规则;(2)再审案件的改判标准即案件进入再审程序后,在何种情况下应该改判,何种情况下予以维持。
第三,《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要求民事再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要具备超过一般盖然性更高的证明力和不能超出原审诉讼请求和原审审理范围的特殊要求。
(三)《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对民事再审“新的证据”的一般规定
第一,提出“新的证据”的主体范围。实践中,除了当事人以外,法院自查发现原审裁判确有错误、执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均可引起再审程序的发生,因此,提出“新的证据”的主体包括当事人、人民法院、提出异议的执行案外人及人民检察院等。
第二,民事再审只审查“新的证据”涉及的事实及适用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51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35条规定:“第二审案件的审理应当围绕当事人上诉请求的范围进行,当事人没有提出请求的,不予审查。”二审法院仅仅是对上诉人提出上诉请求涉及到的有关案件事实和原审适用的法律进行审查。根据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及法律精神,民事再审的启动实际上是与引起二审程序的上诉是类似的。因此,当事人以“新的证据”为由提出再审申请的,应该对“新的证据”涉及的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二、民事再审立案问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79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第8条以及《关于受理审查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的若干意见》第15条的相关规定,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再审申请符合下列情况的,人民法院法院应当裁定立案再审。
(一)提供“新的证据”的情形
提供新证据引起再审的主要是指:有再审申请人以前不知道或举证不能的,且可能推翻原裁判的证据。
(二)原审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或证据有重大瑕疵的情形
具体包括:(1)作为法院裁判依据的主要书证、物证、视听资料、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等是伪造、变造或虚假的;(2)作为法院裁判依据的主要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是虚假的或被强迫所作;(3)认定事实的证据之间相互矛盾,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4)作为法院裁判依据的另一裁判、具体行政行为、仲裁裁决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文书等被依法撤销的。
(三)原审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情形
原审适用法律错误引起再审的情形是:(1)原审适用的法律条文错误和失效及尚未生效的;(2)违反法律关于溯及力规定的;(3)原审裁判的判决主文和判决引用的法律条文之间互相矛盾的。
(四)调解协议明显违反自愿原则,内容违反法律规定或者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情形
(五)原审程序不合法、影响案件公正裁判的情形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违反案件诉讼管辖规定;(2)审判组织未按照法律规定组成;(3)遗漏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4)非法剥夺或限制当事人法定诉讼权利;(5)违反有关回避的规定;(6)依法应公开审理的案件未公开审理的;(7)法律文书未依法送达等。
(六)原审审判人员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情形
三、民事再审的有关程序问题
我国的民事再审制度的主要特殊作用在于发挥监督审判、纠正错误,但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再审制度的设计存在一定缺陷,且相关法律法规对该制度规定过于简单模糊,从而导致民事再审制度在很多方面不具有实际的操作性,因此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在处理民事再审案件时至少要明确两个程序问题:
(一)申请再审案件要体现“证据必须当庭质证”的原则
《关于受理审查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的若干意见》第13-20条对申请民事再审案件的审查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特别是第18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对以下列事由申请再审的案件,可以组织当事人进行听证:(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四)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因此要解决申请再审程序中质证不公开和再审立案后再审庭审流于形式的问题,必须依据《关于受理审查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的若干意见》的相关规定,依法予以质证。
(二)审理申请再审案件是否需要指定举证期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事人申请再审时,必须在递交再审诉状的同时一起提供“新的证据”,故而,法院原则上无须为申请人指定举证期限。但特殊情况即例外情况是:根据《关于受理审查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的若干意见》第18条的规定,听证实际上就是在申请再审时的法院组织的证据交换形式,所以当事人可以在听证时相互交换证据。当被申请人提出反驳证据的,依据“证据规定”第40条,法院可另行指定举证期限或另定听证日期,不过,再审案件进入再审阶段以后,也无须指定举证期限。
检察院抗诉后,法院依职权使案件不经过听证程序直接进入再审程序,尽管当事人对检察机关提供的新证据不必要承担证明责任,但至少有一方对此证据不够熟悉,甚至是完全不知道。因此,在检察院抗诉引起再审的情况下,应当为当事人指定举证期限,并要求在庭审前进行证据交换,使双方能够做好再审开庭相关事宜的准备。
由于原审“确有错误”的证明责任实际上是由法院自行承担的,相关证据应该由法院自行提供并加以认定,所以法院依职权再审的案件,无需指定举证期限。
综上所述,探讨民事再审制度中“新的证据”问题和再审立案及相关再审程序问题,必须结合我国民事诉讼法现行体系和我国具体司法实践背景,深入研究。作为法律工作者应立足于现有的法律法规的框架,着力解决民事再审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毕玉谦.民事证据原理与实务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1).
[2]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编.审判监督指导与研究[M].北京:第1一12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7——2004,(1).
[3]宋建立.对再审立案标准与再审改判标准若干问题的思考[J].法律适用,2001,(7).
[4]李祖军.论民事再审程序[J].现代法学,2002,(4).
[5]赵敏,王俊,孙海峰.对民事再审新证据的整体解读[J].东方法学,2011,(2).
[作者简介]陈娜(1969—),新疆五家渠人,新疆五家渠垦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研究方向:审判监督与司法公信;王彪(1973—),河北阳原人,石河子大学商学院公共教学部讲师,经济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公司与企业法。
【民事再审程序】推荐阅读:
民事案件再审规定07-10
民事调解书(再审民事案件用)05-25
民事再审制度研究论文08-20
民事的再审申请书09-05
民事再审抗诉申请书11-05
民事再审的申请书参考09-05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再审申请须知09-03
民事案件当事人申请再审须知-上海高院07-07
再审程序05-27
再审程序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