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逻辑1读后感

2024-07-27

金融的逻辑1读后感(共8篇)

金融的逻辑1读后感 篇1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1204班 钱磊 2120122983 之前我读了《货币战争》,此书中讲明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发行权由私人财团掌控。国家的开支通过抵押国家税收和信用发行政府债券获得,私人财团买入债权后按比例确定货币量,或者由他国购买。因此,西方国家在有效对抗通胀方面有一定欠缺。《货币战争》实际上在讲“阴谋论”,这种论调是否真实到现在也无定论,但这本书令我初步了解了美国的金融业,也令我对美国的体制产生了好奇。为什么负债累累的国家的经济能有如此迅猛的发展呢?譬如美国就是世界最大的负债国。后来我接触到了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陈志武先生的《金融的逻辑》。这本书令我获益匪浅,解释了看似违背常理的靠借债发展的美国体制,及中国一些传统思想中透露出的金融思想。

按中国传统的思维来看,负债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在现代金融市场中,由于投资回报率的因素,债务即负资产不一定不好。但是如果这笔债务投资回报大于债务本身,那么它这个负资产就增值了,社会总资产就增加了。例如,美国政府虽然负债累累,但赤字只是表面上的事情,如果通过发行债券融到了资本,用于各种投资和开销,同时投资的那部分的回报率高于政府债务总额,政府的正确融资行为将使债券资产增值,社会的资产总额随之增长。社会资产总额在正面增长的同时,整体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人民要求生活水平同比增长,面对舆论压力,政府选择只能是减税,人民富裕生活水平上涨。

因此,一个国家负债累累未必是坏事,发行债券只是在花未来的收入,只要不发生大的灾难致使国家还不起国债,这个国家就会越来越富强,并且国家负债累累会促进民主化的发展,因为穷国绝对不会也不敢做令大多数民众不高兴的事,而富国就不同了,就拿朱棣时期的明朝来说,国库充盈、深藏万宝,别说民众敢反抗就连周边国家都不敢惹明朝。由此可见,富国与穷国的差距太大了。

在中国,金融发展也是这几十年的事,但我从书中了解到虽然中国金融业尚不成熟,但在古代就已经有了金融的思想。人们通常说的“养子防老”就是一种无形的金融工具,与现在的养老保险类似,而相应的产生了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而儒家思想的核心又是“三纲五常”、孝 道等。由此可以看出,人们的需求产生相应的制度,文化又为制度巩固的需要相应而生,逐渐成熟并深入人心。

读完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我获益匪浅:我明白看似不好的制度并不一定产生坏的结果,并不能总以中国传统的眼光看问题。同时正如陈教授指出的,在近4年中,中国的GDP总量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而不断前移,至2010年中国已经跃升为GDP总量全球第二。中国经济的每一次超越,都引起了全球舆论的高度关注,也激发了中国民众的自豪感。但是在中国日益强大,民众自豪感油然而生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另一个事实:2009年,中国人均收入0.36万美元,美国4.224万美元,日本3.87万美元。即中国人均收入不及美国、日本的1/10。中国的人均收入世界排名第106位。面对中国13亿的人口,再大的经济总量平分到每个人身上都显得微不足道到底是“藏富于国”还是“藏富于民”。财富如何在国与民之间分配,是一个古老的政治问题。荀子对国富民弱这种状况做过结论:“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国蹶。”意思是这种国家是要溃败的。为何把财富集中在政府手中,无法成为头等强国,反而充满社会危机呢?战国时代的尉缭子很早就指出:“亡国富仓府,谓上满下漏,患无所救。”意思是要想亡国就把财富集中到政府的库房中,因为政府能控制的财富越多,各种腐败行为会愈多,社会矛盾便越激烈,贫富分化也会越厉害,社会秩序反而处在了一触即发的祸患之中。比如曾辉煌一时的秦与隋朝都是这样,虽留下了万里长城、大运河等宏大工程,但都崩溃于一时。这对现代中国的发展是一种警示。

中国正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曲折前进,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困难在等着我们。由于清朝的闭关、日本的侵略等,中国很多方面多落后于世界,比如金融,但正因如此,我们可以从金融业高度发达的美国陷于金融危机得到启示,以免重蹈覆辙。况且中国有团结起来办大事的优势,比如中国的航天事业已达世界领先水平,所以中国一定会越来越繁荣富强。

金融的逻辑1读后感 篇2

究其原因, 在于房地产自身的金融属性会让需求在短期内急剧爆发, 远远脱离基本面的约束。

首先, 新房供给增量非常低。以北京为例, 三环内不再有新增住宅用地, 土地出让速度越来越慢, 2016年已经是北京土地出让的最低点, 未来的土地开发将会转向更为偏远的郊区地块。

其次, 高收入者不断涌入北京, 房屋需求旺盛。2015年年底北京人均GDP达到1.7万美元, 已经达到中上等富裕国家水平。作为全国教育和医疗等高端服务业集聚地, 对北京房地产的需求仍然会继续攀升。

最后, 居民依然有较强的房贷承受能力。从购房的杠杆来看, 中国的20%-30%的贷款首付比处于国际正常水平, 且平均贷款占房价的比率为60%。家庭购房的杠杆率较低, 在国际上也处于较低水平。

供求分析表明, 一线城市的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是房价高企的基本面因素。

与此同时, 政府通过招拍挂土地供给机制和限购政策调整土地的供给和需求, 控制房地产价格的上涨速度。

当经济增长的前景较好,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时, 对房屋的需求就会远远超过政府的供给。地方政府作为土地唯一供给方, 应该顺势而为, 提供土地供给, 防止土地价格飙升。

但是, 供给方的调控有时候会事与愿违。一方面一线城市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已经开发殆尽, 短期难以提供新的房屋资源。另一方面, 一些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土地财政, 甚至会通过各种方法对市场上土地供给数量的控制进而控制土地的价格, 造成人为恐慌、哄抢。

中央政府担心土地价格过高会增加企业成本, 降低投资效率。因此, 一线城市推出了一系列限购措施, 减少需求, 压低房价, 希望维持房地产价格相对平稳。

考察了实体经济层面的供求关系后,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金融变量如何影响房地产价格。BIS经济学家Borio认为金融周期是资产价值和风险认知与对待风险和金融约束的态度之间自我加强的交互作用。这句话概况的三个核心金融变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投资者风险偏好、融资约束, 正是我国房地产市场波动的金融逻辑。

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房价的助推剂, 点燃这个助推剂的则是政府对房价的态度和监管政策的变化。影响房价的核心变量是利率。央行今年保持了极大的定力, 没有继续下调基准利率, 但是银行房贷利率却从过去的八八折下降至八三折。这表明政府仍然希望通过居民加杠杆的方式来稳定经济增速。而且, 在国际负利率环境下, 投资者预期中国的利率水平还会有一定的下行空间。

于是, 房地产出现了“越涨越买”的奇观。房价涨得越快, 投资者短期回报越高, 带动风险偏好也随之上升。投资者将越来越多的资金投放到房地产市场上, 推动价格螺旋上涨。

供求失衡带来“只涨不跌”的房价, 风险偏好让投资者陷入“越涨越买”的困境。此时, 影响房价的最后一环就是投资者的融资约束。这一环也是高房价会不会演变成房地产泡沫甚至金融危机的关键所在。在这个问题上, 日本是前车之鉴。

我和南开大学袁梦怡博士曾经对比分析过中国和日本的金融周期波动情况, 其中日本企业的一些融资行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1970年至1990年, 日本经济经历了两个完整的金融周期。第一个周期的波峰是1971年第1季度。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 日本经济增速大幅放缓, 由高速增长期步入稳定发展期。第二个周期的波峰是1989年第4季度。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后, 日本政府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房地产价格上升, 1990年资产价格泡沫破灭。

当前中国的经济转型既有日本1973年石油危机后的转型特征, 同时也具有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日本转向泡沫经济的特征。

为厘清金融资源在各个部门间的分配流动情况, 我们从两国的资金流量表出发, 梳理出两国宏观经济中企业资金来源及其与银行之间的关系。

在资金来源方面, 中日两国企业可以调度的资金均远超实际资金缺口。日本非金融企业部门在70年代初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资金缺口共计37.5万亿日元, 而资金来源总计83.7万亿日元, 后者是前者的2倍左右。1985-1989泡沫膨胀期内, 资金缺口共计62万亿日元, 资金来源总计229万亿, 后者接近前者的4倍。由此可见, 随着日本经济向上运行, 非金融部门的资本逐渐呈现出过剩的趋势。

在中国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 在2003-2007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内, 非金融企业部门资金缺口为0.59万亿人民币, 资金来源总计为1.7万亿人民币, 供给接近需求的3倍左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资金缺口共计1.5万亿人民币, 资金来源总计5.5万亿人民币, 来源接近需求的4倍。整体而言, 与日本类似, 中国非金融企业也面临相对泛滥的流动性。

但是, 与日本相比, 中国非金融企业融资约束一直相对较高。日本非金融企业部门银行贷款占总资金来源的比例, 从经济稳定增长期间 (1980-1984) 的90%, 下降到泡沫膨胀期内 (1985-1989) 之间的69%。日本非金融企业资金来源对银行的依赖下降, 这缘于日本监管当局自1984年开始实施了一系列金融自由化政策, 企业的融资模式逐渐多元化。中国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 非金融企业部门银行贷款占总资金来源的比例相对稳定, 银行贷款仍是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资金的主要来源。

金融自由化体制改革让日本企业摆脱了银行的融资约束。上世纪80年代, 日本政府金融市场化改革转变了日本制造业中的大型企业依靠银行信贷融资的传统经营方式, 大企业“去银行化”现象明显增强, 导致银行失去原有的放贷收益来源。日本国内银行为吸纳存款, 被迫提高存款利率, 增加了银行经营成本。为保障自身收益, 日本银行一方面将资金投向房地产等高收益领域, 获取较高利润;另一方面将融资对象转向境内中小企业。而日本的中小企业获得过剩资金后也投机于房地产与金融行业, 进一步推动了日本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日本泡沫时期所进行的金融市场化改革, 给企业恶劣的财务投机提供了温床, 是导致日本上世纪80年代后期“泡沫”的重要原因。

在资金用途方面, 中国的非金融企业对高风险金融资产相对保守。日本企业在资金运用中, 财务投机现象明显。日本企业在泡沫经济时期, 极力减少低回报率的存款, 加大对股票等回报率高的资产品投资。中国的非金融企业在其资金运用中, 存款增速一直与企业效益的密切相关。从2008-2013年期间的统计数据来看, 中国并没有出现类似日本泡沫积累期间, 非金融企业部门对股票和房地产投资逐利的狂热现象, 股票投资占有价证券投资合计的比例与日本70年代初期的情况相似, 表明中国非金融企业对高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尚持理性审慎态度。

对比中日金融周期的历史经验, 可以发现, 房地产市场在结构转型期间, 均面临宽松货币政策的冲击:房价有强烈的上涨冲动, 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随着房价波动起舞。此时, 政府是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引导市场预期, 是否通过稳健的监管措施限制企业的财务投机行为, 是高房价能否演变成金融泡沫的关键因素。在这方面, 中国政府以及监管当局的确保持了相对清醒的认识。

对比日本疯狂的房地产市场,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程度相对有限, 房价仍然有继续上涨的空间。只是考虑到我国政府在市场预期和融资约束方面强大的影响力, 房价不会一直暴涨。未来仍然是一波一波的行情。所以,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调侃, 下趟车的票价肯定比这趟车更贵, 再不买票就上不去了。

《金融的逻辑》 篇3

现在我们熟悉的由金融市场提供的信货、保险、证券、基金等等金融产品,并非人际间跨时间、跨空间金融交换的唯一形式,在金融市场上,那些金融公司不管你姓什么、是谁的儿子、读过多少书、有什么意识形态,保留什么政治信念、信过什么宗教,只要你具有交易信用、能够有支付能力,他们就会跟你做金融交易。仔细思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正因为金融交易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人际价值交换,是把交易双方在不同时间的收入进行互换,那么,彼此信任是交易是否成功的关键之关键,信用和交易安全是核心基础;换言之,金融交易跟一般商品交易有本质差别,商品交易律往是现货、以现金交易,所以交易双方即使素不相识,问题也不太大;但是,金融交易一般不是现货交易,而是价值的跨期支付,不能是一锤子买卖,所以,没有互信、没有保证金融契约执行的制度基础,就没有金融交易的发展。

现代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等等,是伴随着现代法治制度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没有支持陌生人之间交易的现代商法、合同法、证券法等方面的发展,就不会有今天我们熟悉的那些外部化了的金融证券市场;反之,金融证券交易在陌生人之间的深化进程,也带来了更多、更深层次的法治要求,促进了后者的演变。在这个意义上,人际间金融交易范围的不同,对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对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要求也会不同。

在国家层面,过去我们总认为,国库真金白银越多的国家,就越强大;要借钱花的国家,是弱国。但如果我们把公元1600年左右的国家分成两组,一组是国库深藏万宝的国家,像明朝中国在那时国库藏银1250万两(尽管明朝当时快要灭亡)、印度国库藏金6200万块、土耳其帝国藏金1600万块、日本朝廷存金1030万块;另一组是负债累累的国家,像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各意大利城邦国家。从400年前到19世纪、20世纪,当年国库藏金万贯的国家,除日本于19世纪后期通过明治维新而改变其命运外,其他的到今天还都是发展中国家,而当时负债累累的却是今天的发达国家!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篇4

我从陈志武先生所著的《金融的逻辑》一书中挑了几个章节仔细研读了一番,收益匪浅。其中有一章节名为股事的逻辑,其中提到的中国的股市文化类似于赌博文化这一观点另我感触甚深,股市乃一国经济高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融资问题,而目前我国股市基本只针对国有企业开放,这种现象给民营企业融资带来其所未有的难题,众所周知,只有创新才能为企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注入新鲜的血液,然而创新可是民营企业的拿手好戏,百渡,携程,阿里巴巴,这些民营企业哪一个不是创新出来的?哪一个背后没有活生生的创业故事?国企不同,它们的起步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看抽象画的感觉,谁也说不准国家为了扶持这些国企浪费了多少纳税人的血汗钱!

大家可能都发现过这样一个“定理”:在我国,每当新股上市之时,不管新股背后的公司实际情况如何,股民都会争先恐后的购买。的确,新股发出后因受过分追捧,股价在短时间内膨胀了不少,聪明的股民便会见好就收,而那些胃口较大的新股购买者往往会亏的一败涂地,最近的一次新股上市后跌停的案例就是铁证:

三只中小板新股黑牛食品(47.80,-0.04,-0.08%)、新亚制程(39.36,2.77,7.57%)、南洋科技(59.36,2.30,4.03%)逆市跌停,而在前一日这3只股票均出现暴涨,其中新亚制程的涨幅接近3倍。三只新股的表现可谓“大喜大悲”:前一日,三新股首日平均涨幅达到187.53%,其中新亚制程表现最佳,收市上涨275.33%,该升幅刷新IPO重启以来新股上市首日最高涨幅记录。黑牛食品首日上涨114.59%,南洋科技上涨172.67%。但是昨日均出现一字跌停,让追高入场的投资人叫苦不迭。黑牛食品收报52.15元,新亚制程收报50.67元,与前一日的最高价68元,仅仅一天就相差超过17元。南洋科技昨日的收盘价为73.62元,和上市最高价96元相比,缩水超过20%。虽然昨日出现调整,但是不少股民悲观的认为,“这只是开始,起码还要有3个跌停”。该股民解释称,这几只股票暴涨,主要是因为大盘当日出现调整,二八现象凸现,不少小盘股特别是创业板出现批量跌停,让出逃游资介入新股,使其发生暴涨,但是仅从这3只新股的基本面来看,二级市场的价格明显高估。从市盈率来看,一个跌停之后,仍然全部超过百倍,其中新亚制程的市盈率高达180倍,黑牛食品最低也达到103倍,“黑牛食品是传统行业,给这么高的市盈率实在让人匪夷所思,A股上和其做类似产品的维维股份(6.12,-0.16,-2.55%)的市盈率不过57倍”。

那么新股上市后为什么会跌停了?其实这和上市交易的股票跟其背后的上市公司的距离有很大关系,距离好比弹簧,距离越近,则股价稳定,距离要是太远了,股价的当然回弹,但当距离远到让人们摸不着头脑的时候,股市就是赌场而非投资市场了。陈志武先生在文中指出,防止上市交易的股票跟其背后的上市公司的距离有大的方法有二,一是减少“噪音和虚假信息”,而这一点首先要有自由开放的新闻媒体,如果没有公正开放的大众媒体充分并准确地传播上市公司以及股市的信息,“噪音和虚假信息”就会充斥市场,股事成赌场,股价泡沫会是经常的事。然而在我国真正自由开放的新闻媒体屈指可数,我们永远都不要指望能在央视上得到特别准确的投资信息,还好我们有像凤凰卫视之类的相对自由开放的媒体,我们应当大力发展后者而改进前者,当然,仅有传媒是不够的,我们还得立法对以虚假信息操纵股票价格的人绳之以法。二是政府不能救市,在发达的美国股票市场上是没有跌停这个说法的,买者自负,所以人家就不敢乱来,我国不同,政府规定有跌停线,也就是给了股民一种防跌保险,有了保险,不管上市公司有无问题,也不需要什么信息,是股就差不多能赚。这种理念已被广大中国股民所接受,当股市这么容易赚钱的时候,然人难以再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了。

再来谈谈国有企业上市的问题,中行工行上市和携程白度上市时完全不同的概念,国企上市虽气势宏大,但不会带来创新精神,虽说国企上市不在融资而在改革,但其效率和民营企业比起来就差远了,如果您的身边正好有国企的工作人员和民营企业人员,您的感触就

会很深,国企人员成天无所事事,每天完成定量的任务就别无他想,民营企业的员工就不同,他们朝思夜想的是如何创新,如何把明天做的比今天更好。国家如此费力的为国企亏本卖单的同时,为何就不能想想如何帮助民营企业融资,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了?

如今民营企业融资难是热门话题,从体制上看,当前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民营企业的“歧视”现象。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意识的影响,金融部门对非公有制企业尚不能一视同仁,受各种条件制约,诸如有的怕出现问题受到牵连。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拥有全国70%以上的信贷资金,在信贷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原本是民营企业寻求信贷支持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一直受处在行政过分干预的准财政运作体制的约束,导致其对民营企业的“歧视”现象。许多地方反映,对同样数额的不良贷款,贷款对象如果是国有企业,银行工作人员可以不承担或少承担责任,如果是私营企业就可能被有关领导机构甚至司法机关予以追究。出于对贷款责任的考虑,不少银行员工宁肯少贷或不贷给民营企业,尽量限制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数额。其贷款手续之繁杂,抵押条件之苛刻,对抵押品要求之严,抵押率之低,远远超过国有企业,使不少民营企业望而却步,当民营企业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不得不去贷款时,也往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白白地错过了宝贵的商机。在国家有关政策上也残留着“缺陷”,急需调整完善。例如,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时,许多不良资产可以通过剥离、核销、挂账、停息等办法处置,外资企业将部分利润投资可在税收上减免,而私营企业却不能享有同等待遇。此外,民营企业也无法享受开发区企业应有的政策优惠等等。这种政策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展。从制度上来看,(1)担保公司和各类基金制度还未完善。民营企业信用贷款因担保问题尚未解决而难以运作;抵押贷款因市区多数民营企业未能解决房产、土地等相关证件而被搁置。抵押担保落实难是当前民营企业融资、特别是申请金融机构贷款过程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2)银行为民营企业服务严重不足。尽管中央银行的信贷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但各商业银行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往往集中力量抓大客户,乐于“大宗批发”,而对额度小、频率高的民营企业贷款缺少兴趣,由此导致民营企业贷款明显不足。这里分析的不仅是服务意识差,而更重要的是制度引致的问题。各区县专业银行大都无权审批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对流动资金贷款也有严格限制,这些限制难以适应遍布各地的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需要。此外还缺少对国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考核,缺少专门从事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3)融资渠道狭窄。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整体发展不够,尤其是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创业板在深圳上市仅一年左右,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十分萧条,使得中小企业发行债券、股票相当困难。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了?首先,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改进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探索建立中小民营银行的试点,探索创立金融社区服务模式,加大银企合作,使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服务深入到当地众多的民营企业,形成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双赢”的局面。要在健全金融监管的基础上,积极创设各种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民间金融机构,建立民间金融市场,探索主要支持中小企业的投资公司,做好深圳创业板上市工作,争取设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国有商业银行要增强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意识,增加服务品种,帮助民营企业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要逐步开展对民营企业的信用评级,推进民营企业的诚信建设。现有金融组织应加强与民营企业的信息沟通,加强信息收集整理和跟踪服务,为民营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当好理财参谋。另外,还要加强担保管理,减少担保风险。应当根据运作规范、风险分散的原则,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制度,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政策措施,尽快缓解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担保难的状况。可以针对中小民营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开办“联保贷款”业务。对中小民营企业具有的经营波动大、资金需求不稳定的特点,可以开办“循环使用贷款”业务,也可以开办应收账款抵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备用信用证质押贷款等品种。还可以与租赁公司、保险公司合作开办租赁贷款、保险贷款等业务。同时,制定相应的贷款条件和审批程序,对财务状况良好的、有市场的企业,不能因其规模达不到要求而不给贷款;对负债率较低、产品技术含量高、确有市场潜力、内部管理严格的民营企业,可适当放宽对抵押或担保的要求。

金融体系稳定的逻辑 篇5

新千年临近之际,似乎大家都是应该准备乐一乐的时候,生活在台湾的一些人可能乐不起来。台湾最近有两大“不安”:第一大“不安”是台湾政局动荡,尤其是在“立法委员”有关是否存在台湾版“莱温斯基事件”提出质询之后,情况更是如此;第二大“不安”是大名鼎鼎的伦敦《经济学家》杂志在大庭广众之下揭了台湾金融业的短,宣称台湾很可能在明年春节前爆发本土金融危机。在美国,“莱温斯基事件”本来也算不了什么,当时的始作俑者克林顿总统虽然被搞得声名狼藉,但美国经济仍然热火朝天。可是,换成台湾,为什么一时被大肆渲染的“总统绯闻”就是一大不幸呢?因为台湾“总统”是要管经济的,如果绯闻缠身,他就没有时间管了。对于领导人物,许多人往往更多地关注其绯闻,但并不关心其绯闻本身的事实程度。台湾“立法委员”的行为举止之乖僻失度,本来也算闻名全球,其对“陈总统”的指责,在我们看到“行乐图”之前,恐怕得大打折扣。至于我国媒体对台湾的众多事件往往有放大或者化小作用,我们有时对自己的所闻所见也不免无法自信起来。如果按照波普尔对民主制度的透视,那么能够实现和平的政府更迭的就是“民主政体”,不能实现的就不是“民主政体”(波普尔,1987年)。可以说,台湾和美国一样,都实现了西方意义上的“民主”,但台湾的“民主”比美国脆弱得多。孙中山先生早就在当前提出了“军政、训政(即党政)、宪政”三部曲,真正实现“宪政”已是在蒋经国的晚年,到目前“立法委员”们拳打脚踢的场面时有所见。在美国是政企(银)分开的,台湾则是政企(银)不分的,即使有所分,也是分得不清的。政府干预本来就是诸多东亚、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模式特征。政治波动在美国虽能导致股市波动,但是波动之后,股市仍然可以照样上扬。但是,政治波动在台湾的效应可能就不一样,在经济景气的时候,问题可能不大,但在经济不景气、金融业不良贷款多的时候,政治波动对经济与金融运行的扰动就大。台湾比之于大陆,无异于“弹丸之地”,但是,就在这一岛屿上,却是银行林立。据台湾的统计年鉴,与1991年数字相比,截止2000年1月底,除了“中央银行”之外,台湾有本“国”一般银行54(16+8)家,外国银行在台分行39(35)家,信用合作社48(74)个单位,农会信用部287(285)个单位,渔会信用部27(25)个单位,信托投资公司3(8)家,还有邮政储金汇业局,本“国”人寿保险公司17(14)家,本“国”产物保险公司17(19)家,本“国”票券金融公司16(18)家,本“国”证券金融公司4(1)家,外银代表人办事处24(28)家(括号内为1991年数字--参照周大中,1994年,第205-206页)。台湾商业银行的设立采取核准制。在过去,台湾银行大多为公营银行,非公营银行属于例外。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有大批非公营银行申请开业,其中很大一部分带有家族色彩,这些新银行的资金规模有限(周大中,同上,第204和212页),其设立是为了替背后的财团提供一个较不受约束的集资渠道,而且这些财团基本上还是希望银行能够赚钱。总之,如今台湾银行的家数不减反增。台湾无疑存在过度竞争问题。但过度竞争本身却不是问题,只要台湾银行之间存在破产倒闭和自由兼并的运作机制,过度竞争问题会因为银行之间的自由兼并行动得到改善,金融资源趋向于流向最适宜其管理的机构管理,由此金融结构可以趋于完善。在90年代初,真正的问题是台湾一般银行中公营银行占统治地位,其特点与大陆的国有银行很相近,业务上不求上进,负责人但求无过,不求有功,难以开展现代化的银行业务(比较周大中,同上,第212页)。到如今,随着台湾银行数目大增,银行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台湾那些新银行的要人也部分来自那些公营银行,似乎也应具备公营银行老总们过去那种散漫习气。但是,时过境迁,由于机构林立,竞争过度,很多公营银行的老总们那种散漫习气也都已基本消失,更不用说那些新银行的老总。总之,银行老总们的业务压力很大。据我的台湾藉朋友何子毅先生介绍,台湾的公营银行,其绩效和结构都相差不多。也就是说,并没有亏损特别严重的、也没有业务特别突出的公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之间(尤其是公营银行之间)的兼并即使发生,其动力源自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由于尚无金融机构合并法,几家银行(如台银、中信局及土银)酝酿合并,但并不成功,反倒是信合社改制为商业银行者不少。我国大陆的国有银行占据着垄断地位,似乎也在酝酿合并重组。大陆银行之间的竞争格局与台湾大不相同。一方面,加入世贸和金融全球化要求我国大陆的银行更加壮大强健,即要求我国扩大银行规模,以迎接外国银行的挑战。另一方面,即便外国银行大举进入,其触角在很长时间内可能仍然有限,因为在我国中心城市之外的许多地方,可能仍然得靠我国大陆现有银行的密密麻麻的分支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当然,我国大陆银行可以与外国银行合资、合作,或建立战略联盟,反之亦然。目前我国大陆国有银行酝酿的合并重组,由于银行坏帐率高,似乎像是两位浮肿病号之间的“成家”。政府的银行不可能不受到政府干预,不一定可按市场竞争的择优规律沿着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向实现合并。行政部门指挥下的规模巨大的“拉郎配”,其结果可能更加拖累本来业绩就差、体态臃肿的“新郎”和“新娘”。过去几年,台湾虽然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但逃过了金融危机的劫难。原因很多:(1)台湾外债少,负债仅为数千万美元;(2)国际收支经常帐长期呈现大幅顺差;(3)外汇存底多,目前达1100多亿美元;(4)中小企业占主体,可灵活调整经营方向,从而有助于确保台湾的经济增长。据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11月12日消息,预估台湾2000年经济成长率为6.4%,2001年则为6%;民生消费指数(CPI)为1.3%,明年为2.1%。此外,台湾的经济高科技含量可观,在国际分工中,对欧美的加工需求依赖性较大,对东亚和大南亚的加工需求依赖性较低。台湾的企业结构虽然对灵活调整经营方向有利,但是企业的融资结构却不乐观。台湾的大企业过高依赖银行的贷款,中小型企业的资金很多是透过民间借贷。台湾国民党拥有许多企业,与德国继承了东德原德国社会主义统一党(SED)产业的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PDS)一样,两者可以说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政党。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民党曾要求银行救助30余家这类企业。这说明台湾有严重的党、政、企不分问题。但台湾的经济泡沫仍在破灭之中,这也是事实。据伦敦《经济学家》文章,台湾股市自从三月间陈水扁赢得选举以来已经跌了百分之三十五,许多地区的房地产自一九九五年以来已跌到超过百分之五十,若干大财团也都面临偿债困难的问题。台湾的贷款往往是由股票与房地产做为担保。许多人指责台湾银行肯作抵押放款而不肯多做信用放款,这就有些像当铺(周大中,1994年,第212页)。根据台湾媒体报道,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台湾的经济泡沫开始破灭。随着债务人无法偿债,这些抵押品的价值也大幅缩水。台湾的银行坏帐目前已创下最高纪录,根据政府统计坏帐比率达5%,然而分析家们的看法却是此一水准的二到三倍,保守一些的估计为10%。但是,根据一些邻近国家的经验,如果呆帐率高于15%,就容易发生系统性风险。与此相比,大陆官方机构早就披露过,1996年我国大陆四大国有银行的呆帐率达25%(估计为保守数字)。1997年底我国大陆四大银行资产净值占2.16%(转引拉迪,2000年,第157页)。金融制度呆帐、坏帐比例高虽是问题,但如果没有《经济学家》杂志的一把火,世人对台湾金融市场的信心就不会受到过多的影响,金融体系就可能在修修补补中照样运转不误。金融体系由金融服务需求者、金融服务供给者和金融市场组成。从资金流动角度看,金融体系由市场、中介机构、盈余部门和赤字部门组成,资金从有盈余的实体通过金融系统流入有资金赤字的实体(博迪,2000年中文版,第22页)。盈余部门供给资金的行为基于一种收回初始资金投入并获取回报的预期,而且预期回报的数目是与投入资金所承担的风险正相关。可见,金融系统的资金流是一种完整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都会是致命的。支撑金融体系运转的最主要因素是市场信心。

国际金融逻辑框架 篇6

国际金融三大支柱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国际货币体系 一国际收支理论

1.分析开放下的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X-M 2.开放条件下的国际收支账户经常账户资本金融账户错误和遗漏账户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组成国际收支的判断贸易收支经常账户收支资本金融账户收支总差额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国际收支平衡和均衡的概念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偶然性临时性周期性收入型结构性货币性外汇投机和不稳定的资本流动)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和政策调节机制(国际金本位纸币本位-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度)金本位制度下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主要是古典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提出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以及后来新古典学派加入对短期资金流动的分析纸币本位下的固定汇率主要是货币价格机制货币利率机制货币收入机制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直接作用于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导致对内部均衡的冲击MS直接影响PYR画图解释自动调节机制固定汇率下的政策调节机制主要是官方汇率法定升值贬值改变汇率制度以及政策协调(如备用信贷互惠信贷支付协议)浮动汇率制度下自动调节机制主要是名义汇率机制画图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会导致名义汇率自动上下浮动汇率政策自发调节外部均衡国际收支不会影响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名义汇率变动导致实际汇率变动导致国内外相对价格的变动导致进出口变动同时浮动汇率制度下也存在利率机制和收入机制的影响对利率机制的影响还要具体区分资本流动的弹性问题画图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政策调节机制主要是外汇市场干预(管理浮动)3.汇率决定理论 流量理论

e=f(p,i,BP)分别是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国际收支说

总论框架:第一个理论侧重中长期分析货币供应量-货币购买力和物价水平-汇率注重商品市场上供求的流量均衡几乎不考虑国际资金流动第二个理论侧重短期分析货币供应量-利率-资本流动-汇率注重货币市场上的流量均衡第三个理论根据凯恩斯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决定公式也是侧重分析短期各个宏观经济变量对汇率变动的影响e=f(yy*pp*ii*Eef)分别分析各个变量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三个方面经常账户资本金融账户预期)

购买力平价理论掌握要点

第一理论基础货币数量说和一价定律掌握货币数量论和一价定律解释 第二数学公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推导

第三优点最基本的理论其他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础从货币具有购买力这一根本属性出发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是货币数量角度解释汇率的深远的理论

缺点不足:理论基础是货币价值决定货币购买力而不是购买力决定价值 苛刻的前提一价定律未必成立存在贸易壁垒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计量检验上的困难不同的物价指数会导致不同的购买力平价物品主观分类上的差异性会影响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隐藏了基期年为均衡汇率的假定

忽略的重要事项忽略了国际资金流动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与实际不符第一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实际汇率应当是不变的但实证表明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具有较大程度的相关性且实际汇率变动很大没有向均衡汇率回归的趋势第二很多因素都可以导致汇率暂时偏离购买力平价如国际资金流动生产率的变动消费偏好的转移第三购买力平价只有在高通胀时代比较成立其余实证均不支持

最后理论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汇率决定理论该理论认为汇率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决定相对物价水平决定汇率但汇率也会影响相对物价水平并没有做出严格的区分

利率平价理论掌握要点

利率平价理论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不同可以分为CIP和UIP 推导CIP和UIP成立的条件

指出投机者对远期汇率的投机活动使得CIP和UIP统一 利率平价理论的优点:

把汇率分析的视角从产品市场转移到货币市场适应了国际资金高度流动和高度货币化的社会具有进步意义指出了利率和汇率存在的关系为中央银行政策调控提供参考具有极高的实践价值实证研究除外汇投机极度剧烈时期一般情况下利率平价均可以很好的成立

不足:理论前提假定完美资本市场无摩擦不考虑交易成本假定资本完全流动

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只是指出利率和汇率之间的关系利率通过资本流动决定汇率但汇率也可以影响资本流动对国内货币市场上的价格——利率产生影响利率平价理论并没有做出严格的说明

国际收支说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从产品市场上的价格-物价水平考查汇率决定利率平价理论是从货币市场上的价格——利率考察汇率决定国际收支说放弃了从货币数量角度分析汇率而是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如消费投资收入利率价格预期等宏观经济变量考察这些变量时如何影响汇率供求流量变动进而决定汇率实质上是汇率的供求决定理论

理论假定;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自发变动使国际收支维持均衡政府不加以任何干预资本可以完全流动 数学公式CA+KA=0 CA=f(yy*pp*e)KA=f(ii*Eef)结合e=f(yy*pp*ii*Eef)分析上述自变量变动对经常账户资本金融账户预期的影响

优点:开辟了新的分析角度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如消费投资收入利率价格预期等宏观经济变量考察这些变量时如何影响汇率供求流量变动进而决定汇率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短期来看理论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不足:不是一个完整的汇率决定理论只是指出汇率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而没有深入分析最多只是其他理论的基础和补充并且流量理论随着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由于国际资金的高速流动而变得更加不足比如当一国利率上升时未必会引起资金的流入并且汇率在短期之内就会大幅度波动这就启示我们汇率是一种资产价格应该是由存量决定于是出现了第二代的汇率决定理论资产市场说

资产市场说

存量理论的代表三个假定1资本可以完全流动UIP始终成立2是存量决定汇率而不是流量3预期对汇率决定具有重大影响4本国居民不持有外国货币外国居民不持有本国资产

按照本币资产和外币资产是否可替代(本质上是投资者风险偏好问题)可以分为货币分析法和资产组合分析法。货币分析法按照价格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和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超调模型)资产组合分析法认为投资者风险厌恶风险使得UIP不成立投资者需要风险补贴把一国财富总量引入汇率决定采用的模型是MM-BB-FF模型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要点阐述:

前提假定;三点货币需求是稳定的价格具有完全弹性保证实际产出不变购买力平价成立 数学推导

接着分析本国货币供应量利率收入以及国外三变量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明确为什么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结论和国际收支说不同

理论优点:存量理论引入货币供应量利率收入宏观经济变量具有较高的政策意义同时是一一般均衡分析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维持货币市场均衡UIP和资金完全流动使得外汇市场平衡价格完全弹性使得产品市场始终保持平衡

不足:针对三个理论假定进行批判

货币需求不一定是稳定的价格短期内未必充分弹性失业现象就是明证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购买力平价成立

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提出者多恩布什

前提假定浮动汇率资金完全流动购买力平价在短期不成立货币需求是稳定的 图形阐述

理论阐述解释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在短期和长期的影响长期等同于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价格水平同比例上升来抵消名义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以维持实际货币供给不变来保证货币市场的均衡短期由于价格具有粘性在资金完全流动情况下名义货币供给增加在价格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名义利率下降实际汇率贬值资金大量流出名义汇率出现超调偏离正常均衡水平利率下降带来投资的增加实际汇率贬值在符合马-勒条件下会到来净出口增加二者共同增加总需求国民收入增加超出充分就业水平随着总需求不断增加价格水平慢慢回升导致名义货币需求增加货币需求增加会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会导致实际汇率的升值削弱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出口下降总需求下降国民收入回到充分就业水平利率的上升吸引资金重新流入汇率也回到均衡水平

MS-e-I,NX-AD-Y-P-MD-r-i-y 理论优点:汇率动态化一般平衡分析在货币主义分析框架内综合了凯恩斯主义吸收了价格粘性这一符合事实的假定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对现实的说服力较强是解释汇率变动的一个重要理论

不足:模型过分复杂很难区分汇率变动时货币性冲击还是实际因素冲击对某些现象的解释力还不足没有纳入流量分析没有对经常账户做出单独的考虑

资产组合分析法 提出者布朗森

理论特色存量+流量长期+短期动态加静态一般均衡分析将一国财富总量引入汇率分析中由于本币资产和外币资产不可完全替代有必要区分本币市场和外币市场汇率是由三个市场决定本币市场本国债券市场外国债券市场将经常账户这一流量因素纳入模型分析中弥补了多恩布什之不足

前提假定;1本国资产和外国资产不可替代风险因素使得UIP不成立投资者风险厌恶2.将汇率决定视为资产选择一国财富总量分布在本国货币本国债券和外国债券之上3.外国债券短期内是外生变量不考虑利息因素

模型的建立解释MMBBFF三线 构造MM-BB-FF模型

分析相对量的变动和绝对量的变动 理论优点和不足阐述 三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主要是三个国际金本位布雷顿森林牙买加体系背熟以上三个体系尤其是后两者三个体系除了第一个是自发形成的以外后面2个是国际政策协调形成的那么就要考察国际政策协调国际政策协调的原因是什么国际政策协调的六个层次国际政策协调的三个方案托宾税麦金农的恢复固定汇率制还有威廉姆森汇率目标区理论最后还有一个OCA理论只需要掌握蒙代尔的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标准和GG-LL模型

学过国际金融之后你就会掌握政府央行所掌握的所有政策手段需求管理政策-包括支出增减(财政货币)、支出转换(汇率政策、直接管制、关税及贸易补贴政策)供给政策(科技产业制度创新)外汇缓冲政策(包括国际储备政策和国际信贷便利)这也是姜波克分章节详细论述的建议熟练掌握上面所有的理论包括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的争论M-F模型分析等

金融的逻辑1读后感 篇7

针对房地产市场的金融调控政策是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及各商业银行都对购房者采取了较为严厉的限贷政策, 对房地产开发商的信贷控制也比较严格, 证监会对房地产开发商公开市场融资也加强了控制, ①这些政策不能说没有效果, 但近几年, 全国土地成交金额屡创新高, 房地产开发企业多方筹资并没有遇到实质性障碍, 除贷款融资增长相对平缓外, 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融资增长迅猛, 与此同时, 各大城市商品房销售额增幅并未放缓, ②这表明购房者也获得了充分有力的金融支持。很显然, 房地产供需双方在政府金融调控政策之外找到了解决融资问题的办法, 这些绕过调控的融资方式可以不严谨地称为“房地产金融创新”。

一、宏观调控背景下房地产开发商融资创新的主要表现

由于宏观调控, 房地产开发商无法从银行获得足够的信贷支持, 一个自然的思路就是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近几年房地产开发商从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海外金融市场上获得的融资金额迅速上升;另一种相对隐蔽的思路就是绕过调控, 通过创新方式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

(一) 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

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公开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直接融资一度被暂停, 获得银行信贷条件苛刻且规模受限, 因此非银行金融机构日益成为房地产开发商融资的重要渠道, 信托资金、资产管理公司资金、私募地产基金、民间金融机构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融资近年来发展迅猛。

(二) 海外金融市场融资

鉴于中国大陆融资困难, 近年来, 一些房地产开发商纷纷到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的方式获得融资, 不论是股票融资还是债券融资, 市场影响力和信用评级都是融资成本和融资成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 在海外市场成功融资的主要是国内一些一线房地产开发商。

(三) 通过创新方式获得银行资金

由于房地产开发商在银行的直接信贷受限, 通过新通道获取银行资金成为可行的方法。广为市场熟悉的操作方式是银信合作, 即银行通过向客户发行理财产品, 将所筹集资金作为单一资金委托信托公司投向房地产开发商, 该方法于2010年7月被银监会叫停。[1]但很快一些更为复杂的操作方式出现:一种是银证信合作, 即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后, 将所筹资金交给证券公司, 由后者订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或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再将这一资产管理计划对接信托公司, 最终投向房地产开发商;另一种方法是找一笔过渡性资金, 先成立房地产信托计划, 再由银行拿理财产品筹集到的资金受让该信托计划的受益权。③这些方式实质上延续了银信合作。

除了换通道获得银行资金外, 房地产金融市场主体还充分利用限制规则未覆盖的方法为房地产开发商融资, 比如借用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来为开发商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贷款④的常用操作方法是:首先, 由开发商与建筑商或设备供应商签订商务合同, 提供服务或设备, 形成建筑商或设备供应商的应收账款;其次, 由建筑商或设备供应商以对房地产开发商的应收账款质押给银行, 取得银行的贷款;最后, 贷款到期时, 要么由房地产开发商还钱给建筑商或设备供应商, 由后者归还贷款, 要么建筑商或设备供应商到期不还, 由银行向开发商主张债权代位求偿。这样, 名义上是给建筑商或设备供应商的贷款, 实质上是在为开发商融资。

二、宏观调控背景下购房者融资创新的主要表现

随着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向纵深发展, 对需求方的调控力度也日渐加大, 对购房者的金融限制即限贷政策, 成为一种抑制投资需求的有效手段, 但目前看来, 绕过限贷政策的购房者融资创新日渐成熟。

(一) 非银行借贷机构融资

受限贷政策影响, 部分地区二套房商业贷款的首付比例提高, 三套房或多套房商业贷款被叫停。⑤如果资金缺口不大, 除自筹之外, 还可向小贷公司、典当公司等民间借贷机构融入短期小额资金。但向民间借贷机构借款往往需要抵、质押物, 而且成本较高, 因此这一途径仅可用于满足偿还资金预期明确、金额较小且期限较短的购房者需求。当然, 如果资金缺口非常小, 购房者可根据月收入状况向消费金融公司申请消费贷款。

(二) 以变通方式从银行获得资金

如果购房者资金缺口较大, 难以承担小贷公司、典当公司的高成本融资, 或者短期内无法偿还借款, 以变通方式从银行获得资金也是可行的。一些企业购房者可以动用运营资金购房, 然后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甚至是装修贷款来缓解运营资金压力。个人购房者也可以其持有的其他房产作为抵押物申请消费贷款用于购房, 只是这种操作方法成本高且有与现行法规相违背的嫌疑。但这并不意味着购房者完全无法从银行获得资金, 如果资金缺口不大, 购房者可以通过一张或多张高限额的信用卡分期付款⑥的方式来获得银行资金, 此外, 一些在部分商业银行有较高综合授信额度的购房者, 可以直接动用这一授信额度购房。

(三) 通过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搭建的融资平台获得资金

购房者从民间借贷机构和银行获得资金的决策与操作往往是分散进行的, 但目前在房地产市场上出现了一个令人警惕的新动向: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正努力与民间借贷机构或银行合作, 搭建系统性满足购房者资金需求的融资平台。在公开宣传口径上, 一些知名的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与民间借贷机构或银行的合作往往强调优势互补: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提供优质的客户资源, 与民间借贷机构或银行的资金资源形成有效互补, 大致的合作方式如图1所示。

虽然在各种合作意图的声明以及网页典型推广案例中, 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与借贷机构合作, 对有资金缺口的购房者融资都有意淡化购房色彩, 转而突出家庭消费、经营周转等功能, ⑦但这些需求都是购房者在购房后的资金紧张造成的, 这难道不间接构成为购房人融资?购房人完全可以从亲朋好友或工作单位短期借款购房, 然后申请此类合作金融产品, 获得融资后归还此前借款。此外, 此类合作金融产品中, 小贷公司等民间借贷机构提供的家庭消费贷款本身监管宽松, 商业银行提供的综合授信额度往往采取“一次审批, 循环使用”的授信方式, 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并没有过多监控, 这些资金不排除有直接用于购房的可能。⑧民间借贷机构和商业银行之所以愿意提供此类融资服务并放松监控, 至少有以下两方面原因:其一, 在客户选择上, 可以有意识地向偿还能力强的二套房甚至多套房购房者倾斜, 这类人群净资产较高, 往往可以提供其他房产作为抵押物, 违约风险低;其二, 在融资金额和期限上, 可以有意识地选择资金缺口小、借款时间短的客户, 回避风险的同时加速资金周转。

三、宏观调控背景下房地产金融创新的理论逻辑

毫无疑问, 不论是房地产开发商还是购房者, 在绕过房地产金融调控壁垒、通过创新方式取得各类融资的过程中, 其融资成本总体上要高于银行贷款, 究竟是什么动力驱使他们承担高成本去融资?各类资金供给方为什么也愿意贷出资金?

(一) 生产者主权背景下商品房价格上涨的内在机制

“生产者主权”是一个与“消费者主权”相对立的概念, 是美国制度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 (John Kenneth Galbraith) 提出的。加尔布雷斯认为生产者总是不断自行研究、设计、开发新的产品, 自行安排生产, 自行规定价格, 然后通过庞大的广告网、通讯网和推销机构向消费者进行劝说, 让消费者按照生产者安排的品种、规格、价格来购买商品, 这就是“生产者主权”。在生产者主权市场中, 不是需求创造供给, 而是生产创造消费, 出现这种市场力量不均衡是由于生产者总是有组织的、集中的机构, 可以动用规模性的力量, 而消费者则是分散存在的, 很难形成集体平等地和生产者议价或维权。[2]

有学者认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相对典型的生产者主权市场, 唐文进就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深入讨论。[3]在房地产市场上, 从买地到设计, 从施工到销售, 都是由房地产开发商的专业团队决策并主导完成的, 反观消费者, 除了决定买还是不买以外, 对商品房的上述开发过程没有直接影响力。⑨因此, 房地产市场的生产者主权特征明显。

在一个生产者主权市场上, 价格的确定往往有利于生产者。与社会福利最大化情形相比, 生产者剩余多而消费者剩余少, 这一点与垄断非常类似。其实房地产市场的确具备一定的局部垄断特征, 虽然房地产开发商数量庞大, 但由于商品房是地上附着物, 购房者的工作和生活半径是有限的, 他们往往仅对某一特定区域的商品房才形成有效需求, 而在这一特定区域内的商品房新增供给往往仅由为数不多的开发商提供, 这就在局部区域内形成了寡头垄断甚至是完全垄断。

不论房地产市场是生产者主权市场还是具有垄断特征的市场, 其价格必定比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高, 房地产开发商存在较高的经济利润。静态来看, 即便政府实施金融调控政策, 房地产开发商依然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来承担较高的财务成本;动态来看, 由于房地产市场是一个生产者主权市场, 如果此前的利润空间不足以承担提高了的财务成本, 房地产开发商完全可以通过提高商品房出售价格的方式来转移成本, 以保证其经济利润。如图2所示, 初始状态下, 某区域商品房供给为S1, 商品房需求为D1, 开发商定价为P1, 商品房超额供给为AB。⑩房地产金融调控使得开发商的财务成本上升, 该区域商品房供给变动到S2, 如果此时P1的价格不足以使开发商获得正常利润, 即经济利润为负数, 他们就会涨价至P2, 此时商品房超额供给为ED, 待售商品房积压严重, 不利于开发商的资金周转, 于是开发商自己或发动销售代理公司加大宣传力度, 千方百计对消费者进行游说, 逐渐使得对该区域商品房的需求由D1上升到D2, 开发商又成功地卖出了EC的商品房, 待售商品房回到较正常水平CD。

(二) 房地产金融市场上的寻租机制

既然房地产开发商可以较为自由地将财务成本上升转移成商品房价格上升, 那么理论上, 只要还有涨价的空间, 继续上升的财务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 除非价格严重透支了消费者的购买力, 使出全部游说本领也无法提高商品房需求, 价格无法继续上涨, 财务成本的上升耗尽了开发商全部的经济利润, 否则这一寻租过程不会停止。这一机制使得开发商能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 具备较强的财务成本承担能力, 各类型的资金供给方自然有向房地产开发商融资的动力, 面对政府的金融调控政策, 供给方自然会合作起来, 想尽一切可行的路径, 实现对开发商的融资, 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开发商资金需求, 更使资金供给方获得较调控前更高的利息收入和服务收入。

针对二套房甚至多套房的购房者, 首先, 这部分人资产净值较高, 可以提供其他房产进行抵押或者其他资产权利作为质押, 风险保障程度较高;其次, 这部分购房者购二套房普遍付较高比例首付或购多套房的全款资金缺口不大, 期限较短, 偿还能力较强。这两方面原因也使得资金供给方在风险可控下能得到较高的利息收入和服务费。

值得说明的是, 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在这一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功能:一方面, 他们是主要的宣传策划者和游说者, 只有更多的人被他们打动进而购房, 他们才有获得更大利益的可能;另一方面, 如果购房人资金缺口不大, 但受制于房地产金融调控政策无法获得银行融资, 他们作为信息的掌握者, 自然会努力寻找银行和民间借贷机构合作搭建针对购房人的金融平台, 在卖出更多商品房获取代理收益的同时, 还可分享对购房人融资产生的部分收益。

在房地产金融市场上, 资金提供方在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的帮助下大规模寻租, 某种程度而言, 房地产金融调控反而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寻租热情———对难以直接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的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而言, 这部分资金来源弥足珍贵。

四、宏观调控背景下房地产金融创新的影响

针对政府的房地产金融调控政策, 不论是作为商品房供给方的开发商, 还是作为商品房需求方的购房者, 都因为各种房地产金融创新而获得了融资, 成功地绕开了调控壁垒, 这对房地产市场、房地产金融和房地产宏观调控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 商品房供给不断增加的同时价格不断上涨

房地产金融创新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推动商品房在供给不断增加的同时价格不断上涨。之所以推动商品房供给不断增加, 是因为房地产开发商的融资并没有受到调控政策的显著影响, 特别是对那些大的开发商而言, 他们不仅融资渠道多, 而且融资成本也相对低, 这些足以调动他们拿地和建设的热情, 因此商品房供给不断增加。之所以在供给增加的同时商品房价格也不断上涨, 原因有二:其一, 在生产者主权市场上, 供给决定需求, 在不断增加供给的同时, 开发商和销售代理公司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广播、电话等各种媒体对消费者展开高强度宣传和游说, 使商品房有效需求也不断增加;其二, 在生产者主权市场上, 市场定价权较大程度上归于生产者, 与传统的银行贷款相比, 即便通过金融创新取得的融资成本较高, 开发商们也能通过涨价消化提升的融资成本。

(二) 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市场风险加速聚集

房地产金融创新的间接影响就是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市场的风险正在加速聚焦。在各种房地产金融创新的金融支持下, 开发商在不断增加商品房供给的同时不断推高房价, 根本原因在于其能够通过宣传和游说拉动需求, 但针对二套房和多套房购房者的金融创新类融资恰好说明这种宣传和游说的力量正在减弱———开发商、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仅通过宣传和游说已难以有效拉动需求, 还必须解决二套房和多套房购房者的资金缺口才能有效发掘购房需求。而一旦这一部分购房者的需求得到满足后, 有可能不再有足够的需求来消化增加了的供给, 待售商品房大量积压, 不排除房地产开发商们本着先于其他人逃离市场的心理进行恐慌性抛售的可能, 届时房地产市场将受到沉重打击。

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一旦成为现实, 房地产金融市场甚至整个金融体系都会受到震动。一方面, 对开发商的各类融资, 包括银行贷款、信托资金、海外债券、房地产私募基金和民间借贷机构资金都将面临较高的违约风险。受近年来房地产金融调控的影响, 银行贷款在房地产金融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且银行主要放贷给一些实力较强的一线开发商和地区龙头开发商, 贷款成本也相对较低, 这部分资金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较小, 因此银行体系相对安全。但其他各类融资由于主要面对的是中小型开发商, 成本较高, 违约风险非常大。如果这些违约风险集中爆发, 风险就会沿着资金的中间供给方到最终供给方的路径传播, 逐渐演化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值得说明的是, 在这部分融资中, 虽然银行系统表面上看起来相对安全, 但其他各种融资方式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都与银行有某些关联, 比如通过银行发放的委托贷款, 以及实际上来自于银行表内或表外的资金, 因此银行系统想要独善其身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 房价如果出现较大幅度下跌, 不排除部分首付比例较低的购房者违约, 由于这部分资金主要是银行的按揭贷款, 银行系统可能会在风险暴露的同时被迫处置数量巨大的抵押房产, 这又会反过来加剧房地产市场风险。

(三)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效果不明显

房地产金融领域诸多创新的实质是绕过调控壁垒, 这使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政府的房地产金融调控政策仅在银行信贷系统内得到了较好地施行, 还不排除有部分银行打擦边球参与房地产金融创新。这些创新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政策制订部门的声誉———他们的调控手段总是渐渐地失效, 调控目标总是难以实现。这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非常严重———人们渐渐习惯了市场的“智慧”, 而不大理会政策的规制。近年来,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效果不明显, 与这种预期的不断强化不无关系。

五、针对房地产金融创新的优化管理建议

房地产金融创新使得房地产金融调控政策的效果不明显, 增加商品房供给的同时推高房价, 加速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市场的风险聚集。为此必须调整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思路, 采取果断措施, 加强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管理。

(一) 调整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思路

基于房地产市场是一个生产者主权市场的判断, 宏观调控的重点应该是加大供给和管理市场对房地产的预期。虽然近几年来, 政府主管部门加快了保障房建设, 增加了居民住房的供给, 但是仍然存在两个突出问题:其一, 保障房建设计划体现出各行政区划平均分配的特征, 这使得一些三、四线城市保障房供给相对充足, 少数地区甚至过剩, [4]而一些人口高度集中的一、二线城市保障房供给相对较少, 并且往往处地偏远, 相当部分有资格的购房者购不到房, 成功购房者工作生活存在诸多不便, 生活成本提高不少;其二, 保障房在建设、出售过程中存在管理漏洞, 出现了一些房屋质量无法保障、购房人资质可疑等违规现象, 使得保障房的保障功能打了折扣。针对这两个问题, 政府主管部门一方面应该合理安排保障房建设计划, 加大一、二线城市的保障房供给数量, 特别是要在城市相对中心地段多建设一些保障房, 可以采取土地出让配比策略, 出让一块地给开发商的同时, 紧邻开发一定数量的保障房, 既增加中心城区保障房供给, 又对普通商品房价格形成压力;另一方面要严格管理保障房的选址、规划、施工、发售各环节, 增加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充分发挥保障房的保障功能。

对房地产市场预期的管理是另一个重要的宏观调控思路, 要强化房地产市场供给不断增加和多样化的预期, 要强化社会房地产投机的风险意识, 稳定房价预期, 房地产主管部门和宣传主管部门要定期发布全国和各地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的数据, 特别是风险提示性的数据, 并多渠道进行分析与宣传。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商和销售代理机构的宣传管理, 对于夸张不实的宣传和欺骗性的游说, 要加大打击力度, 尽最大可能促使购房人理性决策。

(二) 调整银行业房地产信贷的管理思路

如前所述, 在针对房地产金融宏观调控的各类金融创新中, 银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表内来看, 现行的房地产信贷调控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规模和风险皆可控, 但如果把各种表外业务考虑进来, 可能结果并不乐观。此外, 一些银行通过其他主体间接给房地产开发商融资, 或者通过其他信贷业务对购房者提供融资以弥补后者购房后的资金缺口, 实际上还是在为房地产供需双方融资, 并且成本不断推高, 风险却未降低。

虽然管理部门不断完善其调控措施, 如银监会2010年7月叫停银证合作, 2013年3月又发布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要求商业银行合理控制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总额并加强管理, 这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通过证券公司成立资产管理计划再通过信托公司为房地产开发商融资 (市场通称“银证信合作”) 的通路被大幅收窄。但金融市场参与者众多, 业务多样, 由于资本的逐利性, 资金从盈余单位向赤字单位的流动很难彻底切断, 严格的控制并不一定带来资金流动减少或停止, 反而意味着更高成本的金融创新, 因此, 必须调整银行业房地产信贷管理思路。

在银行房地产信贷管理方面, 可以尝试改“风险回避”为“风险转移”策略, 即银行业适度放松对房地产供需双方的信贷控制, 再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把不同风险等级的信贷资产转移出去, 这样能降低房地产市场供需双方的融资成本, 在部分削减房价上涨动力的同时降低购房者的信贷风险。

(三) 加强对房地产金融领域内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机构的监管

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机构参与房地产金融领域有其积极影响:一方面, 这些机构的参与有效增加了房地产供需双方融资渠道, 分流了对银行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 这些机构的管理相对于银行体系更为宽松, 更有机会从事高风险业务, 创新更为踊跃。因此, 主管部门简单地叫停这些机构的房地产金融业务是不明智的, 负责任的态度是加强对这类机构的管理。

首先, 要明确管理主体, 目前, 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都有归口管理部门, 但其他一些机构, 如地产私募基金、小贷公司主要由地方政府多部门管理, 工商部门、发改委、金融办都行使一定的管理职能, 多头管理效率较低, 应该针对各类新型金融组织, 明确管理主体, 进行专业化的全面管理;其次, 要完善管理法规, 加快新型金融组织的立法工作和相关业务管理规定的拟定, 改变“先放养, 后规范”的思路;最后, 加强各类新型金融组织的业务指导, 提示相关业务风险, 提高资金盈余单位、新型金融组织的风险认知程度, 使其在较高的风险承担意愿的前提下参与房地产金融业务。

摘要:各类房地产金融创新为开发商和购房者提供了充足的金融支持, 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是一个生产者主权市场。这些金融创新不仅抑制了房地产金融调控效果, 还在商品房供给增加的同时推动房价不断上升, 使得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市场风险加速聚集。对此应改变房地产调控思路, 增加供给, 管理预期, 转变银行的信贷管理思路, 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房地产金融业务监管。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金融创新,生产者主权

参考文献

[1]金立新.银信合作为什么被叫停[N].金融时报, 2010-07-10.

[2][美]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加尔布雷思文集[M].沈国华, 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3]唐文进.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7, (6) :11-17.

生活中的金融逻辑 篇8

因此,在这个时候,陈志武教授这本《金融的逻辑》就有助于读者厘清其中的至理常识。书中收录的文章,是他在1985年到2001年间,对金融的反思、审视和研究结果。尽管是专业的金融经济学教授,但他书中并没有太过艰深的专业名词和理论,而是把专业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

按陈志武教授时说法,金融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单个人生存下去的能力是很低的,天灾人祸、生老病残时你都需要其他人的帮助。所以,为了能够更顺利地活下去,也为了生命的延续,个人必须跟其他人进行跨时间、跨空间的利益交换,即人与人之间的金融交易是人类活下去的必须,所谓的金融交易,在我们今日的日常生活中已经随处可见,比如身上没钱又想购物,那可以先刷信用卡;想买房而不够全额付款。可以先交首付。然后月供;年轻时每月缴纳保险,年老之时可以领取保险金维持生活;在金融更为发达的美国,甚至有长期护理保险,这种保险的意思是如果年老不便、需要他人长期护理。保险公司将会支付这种护理费用,投保人可以雇人照顾,也可以去养老院颐养天年。金融发展的好处是帮助普通人摊平一辈子的消费水平,而可以使—代代人都得以独立自立,活得更有尊严。

上一篇:运城经济开发区文教局落实党内监督制度下一篇:县教育局计财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