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逻辑

2024-06-04

管理会计的逻辑(共12篇)

管理会计的逻辑 篇1

一般认为,会计领域有两大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上世纪70年代左右才从西方国家进入我国的,它的前身是成本会计。近几十年来,管理会计理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一直被研究者所关注,注册的管理会计师制度在很早以前就得以在欧美国家推出。但在我国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应用基本上还停留在研究阶段,实际应用的企业非常少。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做法是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统属于一个部门,或者干脆以财务会计信息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暂且不论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没有把管理会计的理论放到实际工作的指导中,在此主要需要说明的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企业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现有的管理会计理论与实际的生产运营是相背离的,也就是说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关系存在着不整合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其主要表现在下三个方面:其一,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其二,产品寿命周期的短缩化;其三,竞争的国际化。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毫无疑问,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也必须随之变化。但是,作为生产决策信息主要来源的管理会计,在近几十年来虽说也有一些新的主张,但其中心内容并没有多大的改变。这就导致了20世纪中期所形成的会计理论正在指导着21世纪的企业管理;其直接后果是造成企业管理的落后和竞争的乏力。

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生产的逻辑

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制造业管理模式转变的一个分水岭。上世纪80年代以前,企业的外部环境主要表现为顾客需求的单一化,产品寿命周期长,由于市场主要表现为卖方市场,企业的竞争主要是围绕以产品为中心的竞争。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企业主要根据预测,按计划大量生产的模式进行运营;产品单一、生产量大、大量库存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企业把生产效率,成本,利润作为其管理的中心。但是,这种状态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很大的转变。

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出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国际化竞争加剧的同时,顾客需求的多样化使得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的短缩,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价值链的分析、适时生产、过程管理、顾客价值管理等被认为是企业管理和研究应有的主流思想。然而,为什么这些主流思想在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呢。其主要原因就是管理会计的理论没有跟上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仍然将原有的管理会计理论作为其核心内容在指导管理者,从而导致管理模式跳不出原来的框框。如果将上世纪80年代前的生产管理模式和其后应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其主要的区别表现如下(见下表)。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为基础,运用福特和通用汽车的预测方法,安排大批量生产为主流的管理模式,在当时的时代看来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完全成本计算等管理会计思想也有其存在的理论价值。

但是其后由于企业外部的竞争环境的急剧变化,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随着对企业决策信息来源的管理会计进行深入地研究,一致认为完全成本计算等管理会计的思想,局限于成本和利润,只注重结果的理论已丧失了其适应性。其后出现的重视过程管理和企业价值的产出会计观、目标成本计算、平衡记分卡等新的管理会计思想,似乎对原有的管理模式有所突破;然而,一方面由于上世纪来原有的管理会计思想的根深蒂固,另一方面由于这种理论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完善,而导致了80年代后期很多研究者所主张的如表1的应有的管理模式并没有占据上风,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方式等还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并没有什么突破。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今天的管理会计的诸多内容还停留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水平,比方说还局限在变动成本计算,库存管理,短期经营决策等,这些西方国家已很少提及的理论仍在指导着我们的管理。这样导致的是企业管理水平的停滞不前。

那么,上世纪80年代后,应有的生产模式,也就是说其应有生产的逻辑理应是什么样的呢?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构筑出我们应用的生产模式,如下图。

以图1这种生产模式进行生产经营的代表就是丰田汽车集团。这种生产模式的优点就是:它以顾客多样化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达到最大的产出;同时,从降低企业风险的角度出发,企业时刻坚持现金流的经营理念,企业所追求的是最小库存,小批量·一个流的生产模式。但是,即算是对图1的生产模式理解非常深刻的丰田汽车集团,由于会计的逻辑与它的生产逻辑无法整合,也只能是在其系统内部将二者进行分开,形成会计是会计,生产是生产的局面,管理会计的理论在其系统内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二、现有的管理会计逻辑

完全成本计算其适合性的丧失,几乎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但作为我们现有教科书的变动成本计算、库存管理、短期经营决策等这些理论,在实际的企业管理工作中,在从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原点出发,已起不到任何有价值的参考。

我们用这些理论来灌输管理者和我们的学生———企业未来的管理者,他们最后的感受也只能是“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从长远的角度看现有的管理会计的逻辑与生产的逻辑已完全丧失了其应有的整合性。现有的生产逻辑对管理会计理论的要求是:其理论的基础应完全建立在企业价值增长的基础上,要突破利润·成本的模式,把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进行有机的统合。那么,如何才能让企业的管理者有效地理解企业的价值以及竞争力与利润和成本的联系与区别呢?为了能更好地说明问题,现举例说明。

案例一:现企业有一订单,对方每月需要甲零件1100件,按月实际生产时间22天计,每天需企业交货50件。企业在采购材料时如果按月生产量的1100件一次性采购,价格为每件10元;但如果按每天生产量50件分22次采购(但它采用实时生产方式),价格为每件12元。那么,按照现有的生产理念和管理会计理论,大批量采购比较合理;但从构筑企业价值的角度出发,我们应采用什么手段?

案例二:假设甲,乙两企业同时接到客户相同的订单,在一个月内生产某机器66台,月生产时间按22天计。甲乙两企业采用不同的生产方式。现在,甲企业采用大批量采购大批量生产方式,月初采购66台机器的材料和零部件,进行生产,在月底将66台机器交到客户手中;乙企业每天采购3台机器的材料和零部件,每天完成3台在当天交到客户手中。按我们现有的管理理念来理解,其成本是相等的,或者说甲企业成本更低,因为一次性采购原材料的价格更低,那我们实际应采用什么手段进行生产?

以上这两个案例,如果按照变动成本计算,库存管理,短期经营决策等的理论,都只能是采用大批量一次性采购的办法,这就是现有的管理会计的逻辑。但如果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角度出发,从企业竞争能力的角度出发,我们的思维就必须来一个180度的转变。

也就是说,如果从企业的价值和竞争力出发,我们就必须采用小批量采购,小批量生产的方法。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这种模式以追求以最小的资金,最小的场地以及最少的人力)来实现最大的产出,从而实现企业风险的最小化。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现有的管理会计逻辑与生产逻辑理论的偏离。

三、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管理的重心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管理的核心,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具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在企业系统的内部,不仅仅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企业生产一线的管理者都必须具有从高处对系统进行俯瞰,对企业的流程进行全盘的了解的能力,从价值考量的角度把生产观和会计观进行整合。

(一)以价值链的管理会计观指导生产

在上世纪,首先提出价值链管理这个概念曼克尔·波特,他在《竞争的优势》中把这个概念进行了具现化,但在上世纪80年代,最先,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实际应用的是丰田,其后,格雷高德的“制约理论”事实上也就是价值链管理,遗憾的是他没有把这个概念进行明确。

价值链管理一反传统的管理会计观,把原有成本会计观不注重的过程管理提到了生产管理的桌面。比方说:价值链管理把生产计划,质量管理,搬运,不良返工,过多制造,库存等这些原有管理会计认为必须的过程,都定义为在企业系统内部不能创造价值的过程。企业应对这些过程进行管理,来降低成本,以提高企业应对顾客多样化需求的能力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以价值链管理来提升企业的价值和竞争力,是今天企业管理者的首要任务。从所举案例中,就能很好地说明问题本质。从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大批量采购当然成本更低,更划算,但是,从企业竞争的角度出发,大批量采购所带来的结果是:不必要的场地—仓库,不必要的管理人员—仓库管理员,不必要的资金耗费———维持仓库运转资金。从表面上看大量采购的成本要低,但大量采购所隐藏的成本远远不止这些。另外,由于小批量采购、小批量生产所需流动资金少,资金周转快,故其所承担的风险也要比大批量采购、大批量生产的风险要小得多,更主要的是小批量生产的体制更能对应顾客需求的多样化,这与当今企业外部竞争的环境是相符的。

(二)顾客价值最大化的管理会计观

把顾客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的倡导者是D.诺顿和R.S.卡普兰。

2005年《哈佛商业评论》80华诞之际,把D.诺顿和R.S.卡普兰的研究成果《平衡记分卡———驱动企业绩效的指标体系》(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评选为“过去80年来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理念”的第二位。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的80%都在应用平衡记分卡。

平衡记分卡的最大特点是从企业的战略和愿景出发,将企业的战略和愿景以四个维度———财物、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进行分解,使企业的战略和愿景得以可视化

D.诺顿和R.S.卡普兰认为:平衡记分卡的四个维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他们认为如果企业要实现和保持财务竞争优势这一目标,其关键性的驱动因素在于提高顾客的忠诚度,通过提高顾客的忠诚度,提高现有顾客的销售额,同时吸引新顾客来不断扩大销售额。另一方面,顾客忠诚度的高低由顾客自身价值的大小来决定。他们认为顾客价值的公式为:顾客价值=产品质量/(产品或服务价格+速度),依据此公式,提高顾客价值的关键所在是企业如何为顾客提供高质量,低价格,高速度的服务或产品。那么,企业如果要不断提高顾客价值,就必须不断地改进自身的业务流程,亦即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流程速度和流程质量。企业能否不断的改进流程速度和质量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那么,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来自于企业是否建立了学习和成长的企业文化。

《平衡记分卡》和价值链管理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它们所表现的同样是以企业的过程管理作为其核心。它和当今的生产管理逻辑也具有非常大整合性。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们现有的管理会计体系与现在竞争环境所决定的应有生产管理模式是相背离的。上世纪中期把管理和会计进行整合所形成的管理会计思想,已不能有效地指导今天企业生产运营体系,反而,有阻碍和影响企业价值和竞争能力构筑的可能。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解决这一矛盾:

(1)构建与实践相符的管理会计逻辑。现有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已不能适应现有的竞争环境,不能有效的指导企业生产决策和企业的经营;目前理论界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当前竞争环境相适应的管理会计理论,以适应形势的需要。

(2)注重生产的管理。在当前管理会计的逻辑与生产的逻辑无法有效整合的情况下,企业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管理会计中的会计功能,而注重生产管理。管理者要一切从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出发点,来整合企业的流程,亦即从过程管理着手来实现降低成本,对应顾客需求的多样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3)洋为中用。价值链管理、平衡记分卡、产出会计观等现在欧美国家所提倡的管理会计观,事实证明对企业的生产运营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由于其无法从会计的角度对其效果进行量化,也就是说其作为管理会计的理论,还存在其一定的局限性。如何把这些洋理论与管理会计进行整合,实现其可“量化”的理论体系,形成一套与目前应有的生产逻辑相整合的管理会计理论,不失为今后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方向。

要解决当今管理会计逻辑与生产逻辑不相整合的矛盾,可以说方法多种多样,如前面所说的丰田汽车集团把生产和会计进行分置,事实上也就是主动放弃了管理会计中会计的职能。但这样的做法笔者认为也有其不妥之处。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构筑出与生产逻辑相整合的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才是研究者的首要任务。

摘要:企业的生产决策信息主要依赖于管理会计提供,但作为现今的管理会计与生产实践的脱节是难以向决策者提供正确信息的。这主要是过去的管理会计的逻辑与生产的逻辑不整合性造成的,或者说是管理会计的目标与生产的目标不一致造成的。为此我们一定要把如何构筑企业价值和竞争能力作为核心去建立新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要依据生产的逻辑来构建管理会计的逻辑。

关键词:管理会计的逻辑,生产的逻辑,不整合性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的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3

[2]河田信.丰田管理方式[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3]中国におけるトヨタ生産方式導入の可能性について[D].日本名古屋:名城大学,2009

[4]毛付根.管理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版),2009

[5]刘凯旋.对管理会计的质疑[J].经济问题,2008(1)

[6]宋丽.我国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0)

[7]刘发明.价值链会计在我国的应用分析[J].企业论坛,2010

[8]冯曰欣.论企业价值的本质[J].理论探讨,2004(3)

[9]张志红.价值链管理与企业管理观念创新[J].求实,2004(6)

管理会计的逻辑 篇2

1.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必须是客观的。只有客观存在的事物才能被人们所发觉,客观性就是能够为人所感觉与认识,并通过研究能掌握其发展规律,抓住其本质的。一个理论的起点若不可被认识就无法掌握该理论的精髓。

2.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必须是能够连接会计系统和会计环境以及能够连接会计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会计系统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理论体系,而会计环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大环境,两者要联系起来就得通过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贯穿其间。

3.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必须能够对其他范畴进行推理论证。若明确了一个起点,掌握其本质,就可以顺着它的规律推导出一个又一个的理论范畴。这是由起点客观性、可推导性决定了的,使该理论能够一直延伸、发展下去。

4.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能够联系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作为一个理论的逻辑起点,能够推导出一系列的理论,并能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而实践得出来的结果又可以来论证理论,两者不断的指导与论证,来延续其理论的发展,使之不断完善。

5.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动因。前面已经几次提到一个理论的逻辑起点能推导出新的理论范畴,并在实践的论证下不断完善与发展,而且能够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并不是短暂存在的,是一个延续的过程,是会计存在的必然性。

四、会计目标和会计环境相结合作为逻辑起点的理由及基本构想

(一)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结合的合理性

既然已经论证了目标的确立是人在一定客观环境下的主观行为意识,强调了人对会计环境的意识反映,侧重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因此较容易忽视客观环境的作用,导致主观决定客观的错误。会计环境起点论片面的强调客观环境的主导作用,而容易夸大客观决定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因为作为会计系统中的会计目标,是整个大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和外部客观环境的结合能起到连接会计系统和会计环境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若是把两者结合,不仅可以避开自身的不足,也可以规范逻辑起点,这个一直争论的问题。把两个观点结合较之于目前存在的各种观点来说是相对完整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相结合具备作为会计逻辑起点论的条件

1.两者相结合是能够被我们了解、把握即具有可知性。会计目标是信息使用者做出的要求,它是会计环境对会计系统要求的反映,也是会计系统满足会计环境的要求的标准,如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不同,会计系统则通过客观环境的具体情况提供不同的会计信息,会计目标起点论强调了主观能动性,说明会计目标是可以被了解与掌握的。会计环境既然是客观存在的,就能够感觉与把握,进而才能够去适应。

2.两者相结合能够连接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会计目标本身就是对会计环境的一个反映,是受会计环境影响的,不同的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具体要求不同,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形成了会计目标,而会计目标从属于会计系统这个大体系,因此,会计环境和会计系统就能够很好的联系起来。

3.两者相结合能对其他抽象范畴进行推理论证。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下会计目标可推导出特定的会计假设,因为会计目标规定了给谁提供信息,什么期间的信息,以什么计量形式提供信息,相应的就有了会计主体假设、会计期间假设、货币计量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假设作为会计人员在变化不定的会计环境下为进行会计工作所作出的合理推断,实质上是环境对会计发生作用的最好体现。会计概念的产生也是会计环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被赋予着更新、更全面的内涵。

4.两者相结合能够联系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会计实践在会计环境中进行,通过作用于会计对象来达到会计目标,由于会计目标作为一种会计理论又会受会计环境的影响,才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这正是会计环境(客观性)和会计目标(主观性)互补性的充分体现。

5.两者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会计环境是会计赖以产生、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会计环境影响着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模式、会计实务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客观状况,而会计本质、对象、假设、目标都统一于社会活动中,通过会计目标对环境的反映,并随之变化而变化,来促进整个会计理论的变化发展。上述5点,能明确反映出以会计目标起点论与会计环境起点论相结合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构建的会计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不仅能满足其作为会计逻辑起点的各项基本条件,而且以哲学的角度研究可以说明两者结合能够避开自身存在的不足,是互补的、合理的,可以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这样的论点才是唯物辩证的,才是经得起不断考验、论证的。因此,把会计目标起点论和会计环境起点论结合起来研究是具有可行性的。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小平。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罗勇,李定清。会计理论体系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逻辑 篇3

另悉,除证券业外,有关部门还将允许资产管理公司进入其他金融领域。一份由财政部、银监会、人民银行等几个部门制定的资产管理公司转型方案显示,将放开资产管理公司经营范围,分别根据各个公司的进展情况准予市场准入。该方案规定资产管理公司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增加10项经营范围,包括: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基金、证券、风险投资、入股商业银行等,将资产管理公司转型为金融服务企业。

为何一向奉行“分业监管”理念的有关部门会给资产管理公司发放“全能牌照”呢?这要从资产管理公司的独特渊源与历史使命说起。

1999年,国家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抽调力量,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等值收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1.4万亿元。当时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资本金总共只有400亿元,收购资金主要来源于央行的5700亿元再贷款以及向国有商业银行发行的8200亿元金融债券。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06年一季度末,资产管理公司累积处置不良资产8663.4亿元,阶段处置进度为68.61%,资产回收率为24.20%,现金回收率为20.84%。

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财务运作压力很大。资产管理公司回收的现金,大部分用来偿还再贷款和金融债券利息,此外还有不菲的费用支出,以华融为例,截至2005年末共回收现金543.9亿元,同期向工行支付金融债券利息389.16亿元、向人民银行支付再贷款利息45.78亿元,此外累计费用支出28.91亿元,三项合计已达463.85亿元。按照资产处置的“冰棍”理论,前期处置的资产都是质量比较好的,越往后资产质量越差、回收现金越少,能否如期偿还再贷款利息和金融债券利息都是疑问。至于13900亿元的再贷款和债券本金,资产管理公司无力偿还,恐怕只能由国家财政予以解决。

更为严重的是,“等值收购”模式蕴含着道德风险。某块不良资产账面价值1亿元,资产管理公司按1亿元收购,可究竟卖多少钱合理呢?监管部门心中无数。反正它是不良资产,也没人做过评估,由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回收3000万元或2000万元,资产管理公司都能给出合理的解释,监管部门无从甄别判断。此外,由于当初规定资产管理公司寿命只有10年,导致某些工作人员因“危机意识”而产生“短期行为”,处置资产时有意压低价格,将差价当作“期权”预存于交易对象,准备若干年后再去“行权”。

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资产管理公司的体制问题,陆续出台了一些措施。在2004年审计报告中称,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存在违法违规和经营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共涉及金额715.49亿元。央行行长周小川2005年表示,资产管理公司问题不少,特别是处置价格、以权谋私、利益输送等。2004年财政部推出了《资产管理公司目标考核责任制方案》,破除了资产管理公司的“10年大限”,并提出了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方向,显然也有改善资产管理公司未来预期、遏制资产处置“短期行为”之意。

2006年是资产管理公司转型之年,政策性业务临近尾声,商业性业务全面启动。有关部门此时派发“全能牌照”,既是对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业务的一种激励,希望它们为提高资产回收率而继续努力,也是对政策性金融机构转型模式的一种探索,毕竟资产管理公司大部分人员来自商业银行,在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又广泛涉及投资银行业务,积累了良好的业务资源,经过财务重组和公司化改造,有望焕发生机和活力。

生产和会计的逻辑统一 篇4

关键词: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过程周期时间基准分配法

制约理论的创始人高德拉特说:“会计是生产性100%的敌人。”高德拉特所指的“敌人”即是完全成本法。生产部门和会计部门很难协同作业, 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旦减少库存, 在全部成本计算下, 期间利润会一时恶化”这样的会计测定。

一、用管理会计来进行组织整合与生产逻辑相违背

泰勒通过科学实验, 找出一个工人以什么姿势搬运、搬运多少时工作效率是最高的, 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接受了泰勒的科学管理后, 以技术者们设计的为提高生产能力的全部成本计算为起点, 用管理会计来进行组织整合的模式普及开来。

按照成本的特性, 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其中, 固定成本又可划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选择性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具有长期性和无法减少为零两个特点。这样就使得企业认为他们应该尽可能充分的利用一切资源, 从而降低产品成本中的约束性固定成本。于是, 生产库存和提前生产被正当化和合理化了。

二、变动成本法对全部成本法的补充

完全成本法符合公认会计准则, 并且有助于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 因此被广泛的认同和接受。但是它同时也包含了一些无法修复的缺陷:

1. 片面强调表面的财务指标

完全成本法在成本管理方面仅提供产品成本数量上的升降变化, 却不能解释成本升高或降低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 采用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分期损益, 可能造成企业片面追求产量以求降低成本, 但这种所谓的成本降低, 所追求的只是成本的结果, 而不是成本发生的原因, 不能反映生产部门的真实业绩。

2. 不利于进行本量利分析和短期决策

本量利分析法运用的前提条件之一是要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而按完全成本法计算出的产品成本是混合成本, 因此不能为本量利分析提供有用的信息。短期决策一般不涉及生产能力的变动问题, 固定成本相对稳定, 从而使之成为一种与决策无关的成本。

3. 产品成本计算工作繁杂

完全成本法需要把复杂的制造成本在多个产品之间进行归集和分配, 使成本计算工作繁杂。此外, 在成本归集和分配过程中, 人为因素多, 主观随意性较强, 使得产品成本不能准确地反映成本信息。

变动成本法, 指只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中去。变动成本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完全成本法的不足,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较为精确的从本质上控制成本

在变动成本法下, 产品成本就是变动生产成本, 它是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 要想使成本降低就必须降低其中一个或几个。这样就避免了在完全成本法下企业管理部门不用采取任何降低成本的措施而只是增加从表面上增加产量降低成本的的做法。

2.有助于进行本量利分析和进行短期决策

盈亏平衡点是本量利分析中一个很重要的数量指标。企业在产品进入市场前, 需要了解产品的保本点、保本销售数量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产品成本既包括随产量变化的变动成本也包括不随产量变化的固定生产成本, 因此它不能用来预测盈亏平衡销售量。而变动成本法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在变动成本法下, 边际贡献是企业进行短期决策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企业在进行短期决策时, 可能会碰到亏损的产品是否应停产的问题。在完全成本法下, 亏损的产品就应停止生产, 否则亏损更大。但在变动成本法下, 如果亏损产品能创造边际贡献就不应停止生产, 该产品之所以亏损, 是因为它补偿了一部分固定成本。

3.简化了成本计算工作

在变动成本法下, 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全额从当期的损益中扣除, 因此省去了完全成本法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分摊工作, 大大简化了产品成本的计算。

三、加入时间轴的会计

由于物品停滞的原因所消耗的库存成本没有被计入产品成本, 因此, 生产期不管是1天完成还是100天完成, 对产品的成本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如果关注库存成本, 在生产管理系统中, 尝试着设计出实时进行库存成本计算的构造, 就需要建立将发生在等待时间的成本分摊到物品中去的物流成本计算方法。

过程周期是指产品从工厂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由真正的加工时间和非加工时间两部分组成。加工时间是价值增加时间, 而非加工时间是成本增加时间。

传统成本法对于制造费用的分配, 一般是基于完全成本和标准成本的思想, 以下是采用机械工时或人工小时进行分配按照标准机械工时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制造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标准机械工时×分配率;

分配率=预定总制造费用/∑标准机械工时;

而以过程周期时间为基准的制造成本算法则变化为:

制造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过程周期时间×分配率;

分配率=预定总制造费用/∑过程周期时间;

根据约束理论, 每个组织至少有一个瓶颈制约着它的发展。组织是一条链结的链条, 如果薄弱的链结得到巩固, 那么整个链条也就得到了加强, 但加强非薄弱链结, 整个链条仍不会得到加强。应用传统的方法, 为降低产品成本去降低标准时间, 这样企业就可能选择在非瓶颈工序上进行改善, 而这样的改善对于整个的生产期间的缩短并没有贡献。但如果根据过程周期基准分配法, 就很容易将瓶颈工序确认为最佳改善点。

参考文献

[1]河田信.プロダクト管理会計——生産システムと会計の新しい枠組み.日本:中央出版社, 1996.

[2]孙超张钟瑛刘子先.完全成本法的局限性及改革设想.现代财经, 2004 (24) :54-56.

浅析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篇5

浅析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以会计环境为逻辑起点,结合会计目标,对会计理论结构进行构架,可以使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理论体系,充分发挥会计理论对会计实务的.指导作用。

作 者:张旺军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00刊 名:经济问题 PKU CSSCI英文刊名:ON ECONOMIC PROBLEMS年,卷(期):2002“”(2)分类号:F234.4关键词:财务会计 会计环境 逻辑起点

谈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 篇6

一、确定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意义

1.能揭示会计理论的最基本层次,成为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

讨论会计理论结构应首先明确它的组成元素,作为逻辑起点的元素必须先于其他元素产生,且能制约其他元素,从而能作为会计理论最一般、最简单的思维前提,揭示会计理论的最基本层次,成为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

2.能揭示会计发展的真正原因,是影响会计理论研究成败的关键。

从根本上看,会计研究因逻辑起点而产生,研究起点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会计理论研究的成败,甚至进一步影响到会计实践的成败。会计理论的研究水平,首先取决于对于逻辑起点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准确把握,然后才取决于人们对理论问题的解决能力。

3.能为丰富会计理论体系,完善会计方法程序提供有效指导,成为判断各层次基本元素的定义正确与否、各环节方法程序可行性如何的最终标准。

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点。会计理论体系的诸多元素中,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的元素,应能及时地体现这些社会需求的会计属性,从而为丰富会计理论体系,完善会计方法程序提供有效指导。同时,要能据以判断各层次基本元素的定义正确与否、各环节方法程序可行性如何,为会计基本理论研究和具体应用研究提供一个最终的评价标准。

二、中外会计界关于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主要观点

1.会计假设起点论。

会计假设最早由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佩顿于1922年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提出,它认为会计研究只有以会计假设为起点,现代会计理论体系才具有逻辑严密性和客观性,会计实务才能在一定的规范下得以展开。其逻辑体系是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程度、会计方法、会计要素、财务报告。至今比较统一的会计假设是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及货币计量假设。它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1)会计假设源于客观环境,客观环境是复杂的、多变的。(2)如何形成会计假设,形成多少假设以及假设有多少层次具有主观因素,不能确定。(3)假设和原则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清楚,以假设逻辑地推导出的各项会计原则超出了当时的经济现实和会计实务界能够接受的限度。

2.会计本质起点论。

会计本质起点论受到了会计本质属性和会计本质的讨论的极大影响,认为会计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属性,会计概念就是对会计本质属性的概括而形成的一种认识。因此必须以会计本质为逻辑起点来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但是会计本质是关于会计属性的抽象范畴,不能及时反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因此,它也是滞后于会计实践的,不能很好地指导会计实践,对会计实践只能起间接的指导作用,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直接有效的统一。当前,中国会计研究已逐步放弃了以会计本质作为起点。

3.会计环境起点论。

所谓会计环境是指与会计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决定着会计思想、会计组织、会计法制、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工作水平以及与会计密切相关的审计、财务的客观历史条件及其特殊情况等。该理论持有者认为,环境决定一切,会计环境始终影响和支配着会计的发展历史,决定了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但是,环境毕竟是外部的条件,是事物发展的外因,它只能起到影响而不是决定的作用。它不能将自身与会计系统结合起来,也不能联系会计实践和会计理论,更无法推导出其他理论范畴。再加上该论点强调客观环境的主导作用,容易夸大客观会计环境的决定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4.会计对象起点论。

该观点认为,会计理论体系是反映会计对象而形成的概念、范畴、判断、推理的体系,会计对象决定着会计目标、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等,理应作为会计研究的起点。诚然,在理论上,会计对象确定了会计系统的运行对象,在实践上它为会计系统建立账户、复式记账、会计报告等提供依据,所以它具有联系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联系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特性。但是会计对象是抽象的,无法在实务上给予具体的反映,而必须对其具体化从而形成会计要素。可见会计对象不是起点式的会计理论范畴,而是会计目标决定会计对象。由此,以会计对象作为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其结果是会计信息不能准确地反映会计目标从而使会计理论框架失去存在的意义。

5.会计目标起点论。

1982年,亨得里克森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明确了“任何研究领域的起点都是提出研究的界限和确定它的目标,会计研究也不例外”即会计目标起点论的观点。目前,美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也是以目标作为研究起点,用于指导所有其他项目的研究,并作为整个概念结构的基础。该观点认为,作为一个系统,会计应首先明确目标,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的直接存在物,是会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以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构建的会计理论体系是一个动态、开放、稳定和有序的系统。该观点也是现在对中国最有影响的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观点。

6.双起点理论。

该观点是许多学者在研究单一要素逻辑起点中得不到较为满意的答案时,转而创新性地提出的。对双起点的界定各个学者还不同,主要的观点有:(1)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目标。这种观点认为,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从客观上来看,环境对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影响表现在对会计的基本假设上;从主观上看环境对会计的影响表现在信息使用者对会计的要求,即会计目标上。因此,会计的起点理论应是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目标。(2)会计环境与会计目标。这种观点认为,会计环境与会计目标相结合作为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3)会计环境与会计本质。这种观点认为,把会计环境和会计本质作为研究起点,更能解释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会计理论创新问题。(4)会计环境与会计动因。这种观点认为,会计环境和会计动因反映会计实践活动的内容,是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三、会计目标起点论的合理性

1.从逻辑的角度看,会计目标具备作为逻辑起点的基本特征。

首先,会计目标的确定并不是主观臆造的,它反映了会计发展过程中内在的必然联系。会计目标的提出,反映了会计本质,并促进会计本质和职能的发展。其次,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决定和制约着会计假设、会计概念和会计准则。会计假设在于对会计系统的外部环境作出判断,但外部环境要通过会计目标作用于会计系统,同时会计系统又通过会计目标去适应外部环境,即会计目标制约着会计假设。会计准则是人们为了保证会计目标实现而制定的用来指导和制约会计主体行为的规范。因此,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的直接存在物,任何脱离会计目标而建立的会计理论结构及其要素都是不科学的。再次,会计目标必须通过外部环境予以规定和说明,是会计发展的历史起点。最后,会计目标包含了会计活动的“基因”,是会计活动中一切矛盾的“焦点”,是会计系统运行的导向机制,是会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目标对于系统是至关重要的,按一定目标运行是一切系统所具备的基本特征。

对会计系统来说,目标表明人们为什么要设计这一系统,目标是人工系统存在的前提,是决定系统其他要素的基础。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系统应使用的方法和程序,是引导和制约会计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尤其在缺乏明确可供遵循的会计准则时,会计目标就成为会计行为的判别标准。同时,会计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大,会计目标直接反映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总之,目标对于系统的重要性决定了以会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的客观必然性,以此为逻辑起点而构建的会计理论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稳定的和有序的系统。

3.从会计理论的性质看,由于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会计理论必须密切联系会计实践。

由于会计目标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产物,它是会计环境的需要和会计系统内在本质的统一,而会计目标合理与否,又会时刻受到实践的检验。因此把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能增强会计理论对会计实践的解释和指导功能,使会计理论日趋完善。

综上所述,以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能使整个会计理论体系更具科学性、客观性,增强了会计理论体系对会计实践的解释和指导功能,促进会计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所以,把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比较科学的。

管理会计的逻辑 篇7

价值,这里特指经济价值,是基于商品交易范畴形成的概念。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价值的本质是反映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即附着于商品或潜在商品之上的社会经济关系,它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如影随形,共同构成商品的二重属性。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切具有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劳动对象物或潜在的劳动对象物,均具有价值。因此,价值管理是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进行的重要管理。企业生产经营商品,表面上看,是在改变各种资源的存在形态和用途以适应于人们的需要,实质上,是要获得价值回报与价值增值,这就离不开价值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其实质是专业人士或公务人员依托单位平台在向受众提供服务,但形式上也要依靠经费预算及其执行来完成,经费就是价值的存在形式,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也离不开价值管理。

价值管理涉及组织开展业务活动的方方面面,需要设置专门的部门来进行。财务部门就是专司价值管理的部门。甚至于说,财务管理就是价值管理。价值管理的基础是对价值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分析、评价,就是会计。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会计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产生于为企业管理当局服务的价值管理实践,其特征是对依附于企业各种业务活动之上的价值量进行确认、计量、记录、衡量、比较、选择、实施、控制、考核与评价。其间的逻辑关系是:只要企业追逐盈利,就要进行价值核算和价值比较———核算所费资源的价值与出售商品的价值,比较投入资源的价值和产出商品的价值,只有后者大于前者,企业经营才能盈利,否则就是亏损。亏损是所有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所力求避免的经营结果。

早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管理会计产生的萌芽期,英国工业革命的浪潮波及北美大陆,以“罗德岛制”闻名于世的斯莱特纺织厂就开始设置分类账户,核算每码棉布的成本(1790);铁路公司应用芬可的成本会计法核算货物的吨公里成本和顾客的人公里成本(1830);卡内基的钢铁公司设置成本计算单核算每个生产步骤的料工费(1872);泰罗开始推广著名的“标准成本制度”(1893);所有这些有关成本的核算与管理无不是为了保证企业最终的盈利。在这个时期,管理会计的价值核算与分析是以对生产经营商品所耗费资源的价值核算与分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从20世纪初管理会计的形成到21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其方法与理论伴随着企业或非盈利组织的价值管理实践而越来越丰富。成本习性分析、本量利分析、统计预测分析、短期经营决策分析、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管理、责任会计、绩效评价、人力资源会计、战略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等等都是。无论何种方法,都属于价值管理的范畴。所以说,价值管理是管理会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本特征。

二、价值分析的逻辑

价值分析是价值管理的核心内容,它贯穿价值管理全过程,对资源价值的确认计量和评估离不开价值分析,对未来的预测、决策和规划离不开价值分析,对资源使用成效的控制与评价也离不开价值分析。价值分析的逻辑就是管理会计的逻辑。价值管理的复杂性决定了价值分析的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仅从如下七个方面进行简要述评。

(一)资产价值分析

资产的形态有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流动资产中以存货为典型,存货中又以产品为典型。对其进行价值分析,通常有两个视角:一是投入视角,即用取得资产所付出的代价为依据来评估资产的价值,其方法有成本法和重置成本法;二是产出视角,即考虑收益率或机会成本的交易价格来评估资产的价值,其方法有收益法和市场法。

(二)经营价值分析

亦称损益分析———分析投入资源的价值与产出收益的价值。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产品经济效益分析———分析产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耗费资源的价值与产品出售以后企业获得的价值。具体的分析方法有本量利分析和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分析。

(三)项目价值分析

经营价值分析的对象通常是产品,并且是短期分析。项目价值分析的对象是项目,项目包含资源的投入与产出,涉及时间长,属于长期分析。长期分析要引入机会成本或资本成本因素、时间价值因素和风险因素,具体的分析方法有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外部收益率法、投资回收期法等等。

(四)企业价值分析

资产价值分析有单项资产价值分析和组合资产价值分析。组合资产价值分析再进一步就是企业价值分析。对企业价值的分析一般是从产出视角来进行的,其中要考虑机会成本、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是对组合资产价值分析、项目价值分析的综合。

(五)作业价值分析(微观价值链分析)

组织不仅是人群的集合体也是各种业务活动的聚合所在。开始,为了解决间接费用分配的准确性和费用控制的有效性问题,产生了作业成本法。在作业成本法下,一方面,将每一种可以量化的业务活动作为成本驱动因素来归集由其数量变化所产生的费用,即设立成本库;另一方面,将不同成本库归集的作业成本按照受益对象及其消耗作业的数量来分配费用。这样一来,既避免了过去只用单一标准分配间接费用的不合理性,在多元分配标准的条件下保证了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又有利于分析费用产生的原因,进而有效地控制成本。后来,美国学者波特从保障盈利、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将各种作业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作业链的概念。按照波特的逻辑,不同业务(作业)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一串串作业链,共同指向企业对外交易的终端。在作业链上的每一项作业就构成作业链的一个环节,该环节所耗费的资源价值与产出的价值相比,形成正价值或负价值。当产出价值大于所耗费资源的价值时,其差额是正价值;反之,则是负价值。这种基于作业链的价值分析就是价值链分析。企业优化价值链的逻辑就是———消除作业链中产生负价值的环节,巩固和增强作业链中产生正价值的环节。后者是企业核心业务及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前者可以通过改善管理或外包的方式来减少或消除其负价值。

(六)产业价值分析(宏观价值链分析)

将企业作业链的逻辑延展至宏观层面,就是产业链。对产业链所形成的价值链分析是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有两个经典案例足以说明产业价值分析的重要性。

案例一,TCL进入彩电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彩色电视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对黑白电视机技术的取代,各地方政府和企业都看好这个商机,大家竞相投资上马彩电生产线。到1996年,全国形成彩电生产能力已超过了当年实际销售量一倍以上,整个行业产能过剩。可是TCL公司却偏偏选择这个时候进入彩电行业,而且后来还大获成功,成为中国彩电业的巨头。原因何在?原来在彩电产销的价值链中,销售渠道是短板环节。TCL避开了产能已经过剩的生产环节,将资源投入到销售渠道方面,秉持“订单为王”和“精耕细作”的理念在全国各地铺设销售网点形成网络。巨大的营销能力使TCL形成了产业链关键环节中的竞争优势,此后他们从容不迫地一方面选择质优的国内外生产商为其进行贴牌生产,一方面又通过合资、兼并等多种形式实现了低成本扩张并形成自主生产能力。直到今天,TCL在彩电行业的领先地位仍然不可动摇。

案例二,重庆市进入笔记本电脑加工贸易行业。中国的加工贸易占全部进出口额4万亿美元的45%左右。加工贸易过去主要是由沿海地区承接。沿海的加工贸易有两个特点:一是产业链短。比如一台笔记本电脑,如果产值是500美元的话,它的零部件、原材料一般占整个电脑产值的50%,就是250美元;它的零部件、原材料从全世界运到中国沿海,又从中国沿海把整机销售到世界,整个的物流运输、仓储、销售环节占100美元;然后品牌商的研发以及售后的服务,一般占75美元,所以500美元中最后在中国沿海的加工贸易只留下75美元的总装,也就是占15%左右。二是两头在外,原材料、零部件在外,在沿海加工,加工完了销售在外,由于物流成本以及物流的时间,就使得加工贸易放在内陆不合算。针对于此,重庆市采取了延伸产业链和形成产业集群两个对策,以达到重新整合与优化产业链的效果。通过各项政策的实施,重庆形成了三个产业集群:(1)零部件、原材料、整机上中下游产业集群(五大品牌商,六大整机商,860多家零部件厂商都集聚在重庆);(2)同类项产品、同类企业集群(富士康、仁宝、纬创、英业达、广达等所有加工贸易总装厂都到了重庆,各种电脑、网络终端产品的品牌商也到了重庆,形成了一个好的格局,东方不亮西方亮,这个企业订单少了,那个企业就多了,对重庆来说总体平衡,年年上升);(3)物流运输、销售结算尤其离岸金融结算(过去这一块业务主要在海外进行)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集群。结果是生产每台电脑的产值70%(350美元)留在重庆(其中零部件、原材料80%在重庆生产)。2014年重庆笔记本电脑的产量是6300万台,全球当年销售2亿台电脑,重庆占1/3,沿海地区1/3,中国制造的笔记本电脑占全球2/3。一个世界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在重庆诞生。

(七)价值域分析

管理会计的价值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有两个趋势,一是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例如微观层面的作业价值链分析;一是向模糊化方向发展,产业萌芽期的价值分析和区域经济发展价值分析。后者用“链”或“网”都难于描述其特征,只好用“域”来描述。其价值所在既不是某些产品也不是某些项目,而是某个区域或领域。典型的价值域分析既可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实践中的“蓝海战略”或“红海战略”,亦可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价值域分析的关键是获得真实可靠且具有很强的可比性特征的信息,其对于决策主体而言,信息的价值和重要程度非常高,作用堪称藏宝图。按照进行价值域分析所依据的信息特征及作用,可将其分成两类:一类是具有系统性、确定性、可获得性和公开性等特征的信息,另一类则是具有零散性、不确定性、垄断性、非公开性等特征的信息。依据前者,决策主体所制订的往往是“红海战略”,决策主体会进入一个竞争者众多的领域。依据后者,决策主体所制订的往往是“蓝海战略”,引导决策主体摆脱困境、进入“柳暗花明”的新境界。历史上,具有如此作用的典型信息有:楚汉相争时,萧何所得之秦国典籍图册;《三国演义》中,张松向刘备献出的巴蜀地图。

价值域分析具有投入资源价值与产出资源价值不对称性的特点。以网络公司为例,其运行模式为“羊毛出在狗身上,最后要由猪买单”。有一个典型的案例:20世纪末,内蒙古彩虹电视机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于维持经营。适逢彩虹显像管厂出好价钱来并购。可是该厂上级主管部门不仅没有将电视机厂出售给上游企业,反而将该厂无偿送给正在急需扩大产能的TCL集团。在TCL接管彩虹电视机厂以后,便迅速投资改造彩电生产线,投资当年就扩大产能,产销两旺。与之相邻的物流运输及相关生产性服务行业也随之受益,当地就业率、产值和税收都得到了增长。

重庆市黄奇帆市长在国际研讨会上一共讲了五个故事,其中后四个故事也可视作价值域分析与决策的案例。一是“渝新欧自由海关贸易协议”的签订与实施,由此提高了从重庆经中亚到欧洲的物流效率并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二是“城乡统筹,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由此激发出城市消费需求并促进产业转型,提高了当地的GDP。三是“实施地票制度,促进土地产权交易”,降低了土地管理成本,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四是“通过资本市场机制进行投融资运作”,以小博大扶持高新技术战略新兴产业。四个故事四个案例均离不开对价值投入与产出的分析,只是管理当局不再是企业,而是一个能够享受中央优惠政策的直辖市政府。

把账算到广阔的领域,为区域经济管理当局甚至为国家或国际组织服务,是管理会计发展的最高境界。回头来看,小到一家一户,大到国家世界,管理会计均有可用之处。这岂不正是管理会计的逻辑所在?

(《管理会计的逻辑》全文结束)

摘要:商品经济下对组织的管理离不开价值管理,价值分析是贯穿于价值管理全过程的核心内容。价值分析的逻辑正是管理会计的逻辑。在此逻辑下,价值分析有资产价值分析、经营价值分析、项目价值分析、企业价值分析、作业价值分析、产业价值分析和价值域分析等多种形式。

关键词:管理会计,价值管理,价值分析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

高校档案信息管理的逻辑起点分析 篇8

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政策、技术和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档案利用主体受到限制。

长期以来,档案利用主要是为各级领导决策、为机关各部门工作参考服务,而为教学科研服务则相对较弱。由于受到某些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档案制度的规定与制约,一些档案利用主体的正当利用要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或者需要办理大量复杂繁琐的手续才能得以实现,从而大大影响了档案的利用效率。

2.馆藏档案门类不全,利用受到限制。

据调查,目前不少学校档案馆馆藏门类不全,内容单一,主要以党政、教学、财会类档案居多,其它档案门类不全,数量有限,例如照片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等严重匮乏,特色档案寥寥无几,这就使档案利用面变得非常狭窄,不能满足各个层次档案利用主体的需求,直接影响了档案的利用效率。

3.档案收集工作受到限制。

过去,档案的收集、整理、归类、编目等工作全部靠手工,书写速度慢,工作量非常大,严重影响了案卷质量和收集时间。

4.档案开发利用受到限制。

以往的档案查阅主要是靠手工翻阅档案目录,经常会遇到档案的形成时间、题目说不清楚的情况,查阅起来特别困难,既耽误时间,又浪费人力。目前多数高校档案利用方式基本上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层面上,游离于先进的信息技术之外,虽然档案馆已普遍配备了计算机,但使用范围仍局限于文档目录著入,档案利用的无纸化、电子化、网络化程度不高。这种档案管理工作的滞后,严重影响了档案的利用效率。

二,问题与追问:

针对如上问题,作为一名高校档案工作者,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为了使干部人事档案真正适应高等学校不断发展的需要,更好的为师资队伍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服务,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1、开拓思路,更新观念

由于高校档案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工作,同时又是一项服务性工作,因而很难产生明显的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学校工作大舞台上,它是一项默默无闻、专为他人“铺路”的工作。档案工作者既是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要面对的是大1、繁琐的档案收集整理、鉴定、立卷、保管、统计、利用等工作。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要以事业为重,无私奉献,树立“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思想,淡薄名利,乐为人梯,甘为无名英雄。志存高远、胸怀博大,重事业、轻名利的品格,应该成为档案工作者的一种美德。有了这种奉献的理念,才能有良好的心态,宽大的胸怀,使自己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做好档案工作。

在做好档案工作的同时要协调好各种关系。首先要协调好领导之间的关系,争取良好的工作环境;再次是协调好与公文处理部门的关系,从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来加强公文处理的统一性;最后要协调好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关系,确保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档案来源于学校各职能部门的职能活动,从文件产生到归档要经历一段时间,经过许多环节,每个环节都会影响文件材料的质《量,影响文件材料的齐全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如归档学生学籍的管理,教师和教职员工的人事档案。档案工作人员必须与各职能部门及时沟通,确保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

2、突出高校裆案的双重职能,强化行政管理

目前档案工作在学校的地位还不够高,有的甚至还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地步。在学校机构改革中,不少档案室的地位又被削弱,只看到其服务功能,而忽视了其行政协调、监督指导的职能。要把档案工作作为学校内部行政管理的重要部门,因为法律要求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同时还要“负责保管本机关的档案”。所以高校档案机构具有双重性,作为职能部门,它负有“监督和指导”的职能;作为业务部门,它具有“保管”的职责。因此,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强调高校档案室的双重职能。

3、提高档案管理的系统设置和技术手段

高校档案资源要实现信息化管理,将档案资源和档案各项管理过程数字化,通过信息系统加工和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序、有效开发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这就要求必须使用计算机,实现计算机管理,而网络化是计算机管理档案信息的必由之路。现在高校都普遍配备了计算机等现代设备,但大多数高校是采取单一的微机进行档案目录管理,至多著录一些档案的摘要、主题词等,不同学校各自编制了一些应用软件,这就造成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学校的档案管理系统仅仅用来打印卡片目录、案卷目录和日常文件等;有些管理系统和档案数据库只能供档案管理人员使用,对于用户来说仍须工作人员来检索,这与手工检索并无区别;许多高校由于处理的信息量过大,只能针对卷内目录、案卷目录来管理,这就限制了计算机的使用。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由实体档案管理到电子档案管理的过渡。应用现代化办公设备,为利用者提供远程服务。宽带互联网的开通,使我们在吸纳信息的时空上产生了重大变革,表现出强大的优势。联网出现的文档一体化,为拓宽利用渠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档案部门可将电子文件加工、整理,转化为电子档案,使利用者可以在不同的区间享受到优质、便捷的信息服务。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提高档案注意力的有效手段,同时可以提高档案的管理效率。网上利用的开展,将会使档案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工作环境,进入极好的良性循环之中。其次,使高校档案业务工作变得方便、快捷、高效。数字化档案信息使档案能及时归档,提供利用。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化、信息化必将在高校的档案管理中占据主导地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要加快利用高科技手段的步伐,加大现代高科技装备的投人,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适应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在利用信息网络管理档案的过程中,应注意档案信息的保密,保密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网络条件下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地把握。在档案信息直接上网的条件下,必须对用户权限进行控制,影响集体利益,影响稳定与安定团结、涉及个人秘密的档案,因其合法的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均属于限制利用的范围。由于档案信息有别于图书、资料,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网上能查阅的档案应区分内、外部档案,不能公开的档案信息应按保密法,严格界定使用权限。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教学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加快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高校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建设先进大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高校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高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高校档案,信息管理,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

[1]王永奎、袁伦渠,政府信息在公共信息服务中的定位,技术经济,2003(8)

[2]吴秋明,集成管理理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管理会计的逻辑 篇9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逻辑思考的背景

(一)知识经济的涵义

1993年,人类开始宣布兴建信息高速公路,Internet开始迅速发展。1994年,比尔·盖茨凭借他的知识资本,而不是财务资本或自然资源,获得世界首富的称号。财富开始向拥有知识资本的人倾斜。1996年,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由西方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名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这是在国际组织文件中首先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念。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采用了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概念。1998年,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定名为《发展的知识》发表,并宣称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新经济时代。江泽民同志(2000)指出:“知识经济的发展正在给人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再一次证明,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知识经济有别于工业经济,更有别于石器经济和农业经济,不同的经济时代有自己独特的主导生产要素。知识正在替代昔日的土地、财务资本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因此,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刘炳英2001)。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着世界的经济结构,也正在形成与过去任何经济时代都不同的经济观念。石器经济时代以强壮的身体为主导生产要素;农业经济时代以土地为主导生产要素;工业经济时代以财务资本为主导生产要素;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必将成为主导生产要素,成为一切发展之源。

(二)知识经济的实质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形态,改变了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方式,强调了未来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知识这种经济资源。知识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性要素,对其开发和利用水平,将从根本上决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知识资源的丰裕程度和创造性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传统的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知识性产业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知识产业的贡献度在不断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和滲透,传统的制造业,甚至采掘业、农业,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其生产也日益依赖于知识和技能。因此,知识产业处于主体地位是人类生产和消费智能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种以知识产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是发展变化的。赵曙明(2000)预计:未来的一切劳动者都将是具有高知识与高技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种历史性是我们认识知识经济的基本态度。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强调知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生产要素。由于主导生产要素的改变,从而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方式和企业的组织方式。对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消费成为企业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科技成果和技术创新已经不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而是经济增长中的内在驱动力。人们利用知识和智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自然资源利用率,大大超过由传统技术开发自然资源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大大地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在这种经济形态中,人们的竞争和合作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消费偏好与消费习惯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样的经济形态,实质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不断向外扩张和向外渗透的结果,是知识要素越来越强劲的影响力作用的结果。

(三)知识经济的特征

1. 知识经济的增长基础。

知识经济的繁荣不是取决于自然资源、财务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的积累以及利用,把经济增长置于知识资本之上,以知识创新为核心动力。

2. 知识经济是在充分知识化的社会中发展的经济。

知识化在当前主要表现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等等。

3. 知识经济是促进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经济,是以知识资本投入为主的经济。

它是与石器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其本质在于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导生产要素。

4. 知识经济的发展意味着社会经济活动的重心走向非物质化。

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从物质生产领域转向知识生产领域。如果说工业经济是以物质生产为主的话,那么知识经济就是把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知识资源,大幅度提高物质产品的知识含量和高附加值。

5. 知识经济把传统的野蛮的竞争转向文明的竞争,从而使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更加文明。

传统的经济竞争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物的竞争,知识经济的竞争表现为思想对思想、智力对智力的竞争。比如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建立在自然资源和财务资本基础之上的,谁拥有更多更好的自然资源和财务资本资源,谁就会在经济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建立在知识资源的基础之上的,而知识的个体性、无国界性、无限供应性以及社会公共性等特性,决定了知识经济必然是一种文明的经济。

二、知识企业的兴起:逻辑思考的前提

(一)知识企业的界定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企业的价值体现为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运作体系,并为客户提供特殊的价值。在市场激励的竞争背景下,知识是赢得竞争优势的一种确定的经济资源。成功的企业不仅在于把握知识这一经济资源先机,更在于不断创造新的知识资源,并在企业内部扩散,将新知识迅速地附加在新的技术和新的产品上。这种企业是不断创新的企业,是创造知识的企业,是知识企业。

什么是知识企业呢?虽然目前理论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得到公认的关于知识企业的定义,但是,知识企业所表现出来的共性是显而易见的。一些理论工作者按照自己对知识企业的理解和认识,给知识企业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瑞典斯堪的亚保险和财务公司的副总裁、知识主管列夫·埃德文森(1996)将以知识作为竞争优势源泉之一的企业称之为知识企业,知识企业从他们的雇员所创造知识的商品化中获取利润,知识企业是以员工知识创造与商品化为主要经营活动的企业。《财富》杂志的编辑托马斯·A·斯图尔特(1997)以其职业的敏锐关注着知识企业,他认为知识企业是更多地投资于知识和信息活动的企业。清华大学科技研究所教授吴亮华(1998)在分析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知识运作方略时对知识企业的解释是:所谓知识企业,简单地说就是主要依靠智力资源的投入与开发,通过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来获取经济利益的微观经济组织。知识企业主要销售知识型产品与服务。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陈荣秋、马士华等(2000)认为,知识企业是以知识为主要投资主体,以知识的投入,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创新为目的的社会经济组织。也可以认为知识型企业是高科技企业。

在笔者看来,知识企业是知识和企业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是知识生产力的载体,是知识转化为知识资本的场所,是一个“知识———财富转化器”。知识企业通过对知识的投入,知识的生产,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的应用来获取经济利益的社会经济组织。

(二)知识企业的特征

由于主导生产要素的改变,相对于工业企业、农业生产组织和狩猎活动,知识企业表现出一些显著的特征。

1. 知识企业以员工的知识及其商品化为利润源泉。

这里的知识已经不是通常意义的知识,而是指已经转化为知识资本的知识,知识就是知识,知识本来不是资本,只有在知识企业才转化为知识资本。转化为知识资本的知识才成为知识企业利润的源泉。

2. 知识企业的投资更多地投资于知识及其活动。

对于知识企业来说,投资于知识及其活动有三条途径:一是劳动知识资本投资,主要用于员工报酬、员工培训等;二是技术知识资本投资,主要用于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合作等;三是结构性知识资本投资,主要用于知识商品市场开拓、广告宣传、客户服务等等。

3. 知识企业以提供高附加值的知识型产品和服务为经营目标。

知识企业投资于知识及其知识活动的目的是要获得超额利润,实现知识企业目的的手段就是要将知识及其知识活动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知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含量远远高于普通产品,原因就在于知识产品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4. 知识企业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和高风险性。

知识企业面对的市场变化往往来得迅猛而突然,知识及其知识活动价值处于相对不稳定之中,一旦应接不暇,整个企业就面临破产命运。知识企业的利润建立在企业内部的员工忠诚和企业外部的顾客忠诚基础之上,知识拥有者主体和知识消费者主体决定企业的命运,一旦知识拥有者主体和知识消费者主体背弃企业,整个企业就面临破产命运。

5. 知识企业对风险投资和股票市场的高依赖性。

为了比竞争对手更加领先,知识企业必须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尽快将知识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知识产品。时不我待,是知识企业必须具有的基本心态,这就要求有一定的资金投入,风险投资、创业中心、孵化器成为知识企业赖以生成的东西。这些工具之所以能够起作用,就在于通过上市,知识企业能够筹集到足够多的资金,形成制高点,并快速成长,给风险投资者以较高的经济回报。因此,股票市场是知识企业发育的温床。股票市场能够显示和放大有价值的知识及其拥有者的市场价值。

三、知识资本的形成:逻辑思考的支点

(一)知识生产要素的形成

1. 知识的涵义。

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而生产要素是指生产某商品或劳务的必要投入物(何盛明1990)。那么站在经济资源的角度,如何给“知识”界定呢?

OCED(1997)从工具论的角度把知识区分为四种:知事知识、知因知识、知窍知识和知人知识。这虽然充分概括了作为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经济资源的知识,但它遗漏了知识最根本的方面。既然知识作为生产要素是人格化的,那么对这种知识的定义就应当是认识论的。按认识论的定义,作为知识经济基础的知识应有三维基元结构,即理性的知识、合理的知识和理想的知识。理性知识的作用在于发现真伪;合理的知识在于辩明是非;理想的知识在于开拓未来。理想的知识是推动文明进步的基本知识形态,合理的知识是效用性的,而理性的知识是哲学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经济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其方向的选择远远超出了理性知识的范畴。可见,知识经济时代是理性知识和合理知识并重的时代,而理想知识在这个时代仍起着火车头的作用。

由于知识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个关于知识的公认定义,但就知识正像资金、劳动力成为基本的经济资源来讲,对知识的界定应该来说达到基本一致。知识是知识载体保持竞争优势的一种必要且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资源。因此,知识的概念是与经济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应该从经济资源的角度来加以理解。

2. 知识的商品属性。

知识是知识载体保持竞争优势的一种经济资源。很显然,依此定义知识,知识就是一种资本商品,它是个人或组织系统的一种能力,去从事或者指导、引导其他人去从事一个能够产生对物质对象的可预见的改变过程。这样定义也就排除了抽象的知识。作为资本商品的知识,能够被生产和交换,以及在生产其他商品或生产自身的过程中使用。虽然当知识载体让他们的技能退化时,知识资本商品就容易蚀耗,并且当新知识出现时知识也容易过时,但它仍然能够被储存。

既然知识作为一种资本商品,它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从亚当·斯密、李嘉图到卡尔·马克思都认为,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效用,交换价值是商品的交换比例关系;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基础,但交换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商品生产的必要社会劳动量,而不是使用价值的大小。

3. 知识要素的形成。

(1)知识要素的独立。知识作为人类思维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真实反映与理解,是无形的,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手段或物质载体才能表现出来。作为无形生产要素的知识,其重要性只是到了知识经济时代才被社会广泛关注,才从其他生产要素独立开来,然而,它的产生与作用却与人类历史发展相统一。无论哪个经济时代,知识的作用都是显著的和不可替代的,尤其是一个经济时代向另一经济时代演变,可以说都是由于知识的作用所引起的。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人类在从事生产过程中,必然要投入各种生产要素。传统经济学把生产要素分为土地、资本、劳动。无论是土地的开发利用,是货币与实物资本的形式,还是人类劳动的发挥,无不渗透着知识要素的影响。所以说知识已经独立出来,形成知识经济时代主导的生产要素,它除了具有一般生产要素的特点外,还有自己的特殊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要素已经从传统的隐蔽在有形资本之中逐渐演化成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也可以称为知识资本。同样,知识资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既是一种入量,又是一种出量,资本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将向知识化转变,成为知识要素的物质载体。即使是物质资本,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从形式到内容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如厂房的网络化、智能化、电子化,都将改变着其投入方式和投入内容。

知识要素从其他生产要素中分离出来是知识经济时代演变的重要特征。知识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其他要素的配置都将以知识要素为核心,形成主导型的资源配置方式和产业结构特点。

(2)知识要素的报酬。虽然不同的生产要素有各自的特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相对于需求而言,所有生产要素的供给都是稀缺的。所以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为生产提供了生产要素后,都要取得一定的报酬。土地的报酬是地租,财务资本的报酬是平均利润,劳动的报酬是工资,那么知识的报酬就是创新利润。

知识要素成为第一生产要素,知识的拥有者是创造知识的主人,理所当然地在财富的占有上名符其实。无论是拥有知识的人,还是拥有知识的组织系统,占有了知识,在发挥其使用价值的过程中,产生了高于平均利润的创新利润,这里的创新利润也要采用一定形式回报给知识的拥有者,以便知识拥有者更新自己的知识,始终处于知识拥有的领跑地位。回报的形式可以采用知识蚀耗的形式进行(刘国武2004)。

知识生产要素正如土地、财务资本等生产要素一样,在不同的地域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而且从某个程度上讲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些人或一些组织系统在知识要素占有和控制上具有优势,而另一些人或组织系统处于劣势地位,在全球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从而引起分化,形成残酷的优胜劣汰,这也正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

(二)知识资本的形成

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资本发展的历史。马克思对于资本曾经说过:“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商品流通的这个最后产物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从资本产生的第一天起,资本就形成了一个关联的系统组成:人们利用认识自然的知识和工具,对生产目标进行加工,并产生价值。工具解放了原始劳动并产生了增值劳动,增值劳动形成了再生产能力,即资本。在资本最初形成的时候,知识尽管是简单的,甚至是零乱的,但是这时的知识已经作为生产要素中的一部分存在了,只是其作用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广泛的认识而已。有了劳动剩余,才有了资本,才有了一定的劳动关系和社会组织。尽管不同的时代资本被不同的组织或人所有并支配,但资本的产生和发展从来没有脱离过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技术。

当市场经济充分发展时,资本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知识商品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这时的知识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而是资本品,即知识资本。当知识资本成为最主要的资本形式时,其他的各种资本都依附于知识资本,尤其是财务资本,这时,工业经济时代已经开始迈向知识经济时代。

西方经济学家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就提出了知识资本的概念,以后一些经济学家对知识资本理论作了较多的研究,得出了一些颇有建树的结论。第一个提出知识资本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他把知识资本定义为是一种知识性的活动,是一种动态的资本,而不是固定的资本形式。斯图尔特(1991)作为《财富》杂志编辑,也曾经论证过知识资本,并给知识资本这样定义:知识资本是企业、组织和一个国家最有价值的资产,虽然它们常常以潜在的形式存在,是你无法触摸到的,但却是能够使你富有的东西。埃德文森和沙利文(1996)则认为知识资本是企业真正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距,是知识企业物质资本与非物质资本的合成。斯维比(1997)将知识资本定义为企业或组织的无形资产,而不包括有形资产部分,他指出知识资本是企业一种以相对无限的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无论西方经济学家是如何描述知识资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已经切实地感觉到了知识资本的存在并发挥着显著的作用。标志着资本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知识资本取代财务资本成为知识企业的主导资本,最明显的变化是知识劳动者可以获得劳动剩余,并能利用劳动剩余继续创造价值。资本不再单纯是“面目狰狞”的资本家所有,而且可以归知识劳动者所有了。

四、从财务会计走向知识会计:逻辑思考的结论

(一)企业管理核心:由财务资本管理向知识资本管理转移

1. 基于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理论面临的新挑战。

工业经济时代创造的有史以来最丰富的生产手段和社会物质财富、社会精神财富(即知识),也在这一阶段获得空前的增长。由于工业生产过程内在的连续性,由于工业生产体系内部复杂的结构和比例关系,由于工业生产是面向市场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由于工业经济时代主导生产要素是资金、劳动和土地,所以工业经济时代的管理成为处理或满足上述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在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规律作用下,工业经济管理形成了以财务资本为核心,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和层级组织结构基础上的企业管理理论和以市场制度为核心的宏观管理理论:以分工为核心,以协作为补充;以集权为核心,以分权为补充;以所有者或经营者智慧为核心,以全体员工主动性的发挥为补充;以财权、物权、人权的管理为核心,而以科学、技术、方法的运用为补充。这就是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管理长期发展过程中始终未能脱离的理论内涵。总的来讲,尽管工业企业管理开始关注风险管理等问题,但自泰罗在20世纪初创建的科学管理即生产计划与控制,一直是企业生产管理的核心内容,关注的重点仍然是确定性研究,因为要生产或开发出具有什么功能和用途的产品是预先可以设定或通过市场调查等方法做出准确预测的。

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其主导生产要素是知识。知识活动的重要特点就是人们无法预知知识从哪里来或通过什么渠道来以及产生什么样的经济效果,也无法确定为经济和商业利益的知识创新由哪些人来完成,知识活动会创造出什么样的经济成果。在知识创新过程中很难判断哪个人的方法或意见可以导致预定目的的实现,在所有的方案设计过程中无法判断孰优孰劣,因而也难以设想其经济上的效果。知识活动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而知识创新过程是人们智慧充分发挥的过程,是民主、平等地个人意见,破除权威、破除迷信的过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界限将变得非常模糊。所有参与者的平等、相互尊重智慧的发挥成为知识活动所必须的组织和制度条件。行政式组织结构是运用于确定性管理和执行性工作的良好的和有效的组织结构,但它难以适应知识活动对管理的要求。

2. 基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

知识经济的到来正在改变着经济发展的规律、经济增长的方式和经济制度,企业经营管理的原则、组织和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必须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中进行创新,企业管理由以工业经济为基础向以知识经济为基础转变,这种转变是根本性的转变。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知识企业的第一经济资源,必须成为管理实践和管理学关注的核心,这是知识企业知识管理的原因和理论出发点。

企业知识管理,是把知识即知识资本作为最主要的经济资源,把知识和知识活动作为企业的财富和核心,对知识的获取和传播、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知识的创新和交换以及企业内部知识的分享和共享的结构、知识水平的提高进行管理,发挥企业知识劳动者的智慧,在知识资本创新中谋求生存和发展。

知识企业的知识资本可以分为劳动知识资本、技术知识资本和结构性知识资本。劳动知识资本和技术知识资本是指知识企业能明确确认和计量的知识资源;结构性知识资本是指技术知识资本与劳动知识资本在知识企业运作、结合过程中产生的知识资源。知识管理应包括这三种知识资本的管理。技术知识资本和劳动知识资本可以采用购买、雇佣、自创等方式取得,有明确的初始成本,要计量其存量和流量。计算存量与流量的关键是具体知识资本蚀耗价值的计量。结构性知识资本是在知识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仍然存在计量其蚀耗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计量其存量与流量(刘国武2004)。

(二)知识会计的提出

会计因为什么而产生?又因为什么而发展?是否存在导致会计产生的最直接的因素?是否有导致不同经济时代会计质的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有,它们又是什么?对于会计的产生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类有了生产性行为,便有了会计行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会计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葛家澍1999)。在这里,我们不去讨论那种观点比较正确,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会计是伴随着生产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管理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的产生与发展同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并受生产技术、经济管理水平的影响与支配。物质资料是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前提,而物质资料的生产必然要消耗一定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类发现必须以尽量少的耗费,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资料。正因为如此,所以,人类必然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十分关心,关心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关心在一定的耗费下的劳动成果,等等。基于此,人类通过观察、计算把这些经济现象从数量上记录下来,再去指导和管理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活动,从而促进生产的不断发展。这种观察、计量经济现象的行为就是会计的最初表现形式。

人类社会的每个经济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活动以及独特的生产要素,在若干生产要素中又有自己独特的主导生产要素。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活动,必须对生产活动中的生产要素进行管理,尤其是主导生产要素。管理离不开会计,哪里有管理,哪里就有会计。会计正是伴随不同经济时代的变革而发展变化的。

会计学家迈克尔·查特费尔德(1989)认为: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会计主要是一定时期商业发展的需要,并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只要客观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就必然要求会计做出相应的改进。会计反映什么?纵观石器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会计的特点和内容,笔者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各个经济时代的会计是反映各个经济时代的主导生产要素的,反映主导生产要素价值及其价值运动的,也就是说,不同经济时代的主导生产要素变化是导致会计发生质的发展的根本动力(刘国武2007)。知识经济的到来,给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知识会计的产生铺好了温床。

知识企业的诞生是知识经济的一个明显的标志。在知识企业里,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作用是其他生产要素不可替代的,且日益显示出其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这就给知识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会计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同样面临诸多挑战,这就为知识会计的构建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知识企业管理对象的重心必须转移———应从工业经济时代的工业企业以财务资本为核心的管理转移到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企业以知识资本为核心的管理上来。知识企业管理重心的转移,必然导致工业经济时代反映财务资本的财务会计转移到知识经济时代反映知识资本的知识会计上来,以适应知识企业管理对象重心转移的需要。知识资本成为知识企业管理重心是会计从财务会计到知识会计变革的根本动力。知识会计的提出是时代的呼唤,是会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企业是以知识资本为主导生产要素的,这就给知识企业的管理活动提出了新的课题,会计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同样面临诸多挑战。知识企业管理对象的重心必须转移:从工业经济时代的工业企业以财务资本为核心的管理转移到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企业以知识资本为核心的管理上来。知识企业管理重心的转移,必然导致工业经济时代反映财务资本的财务会计转移到知识经济时代反映知识资本的知识会计上来,以适应知识企业管理对象重心转移的需要。

论系统是管理学的逻辑起点 篇10

对于逻辑起点的涵义及其规定性, 我国学者进行了众多研究。“从已有的研究看, 教育理论界对‘逻辑起点’概念的认识基本一致。瞿葆奎、喻立森认为逻辑起点是科学结构的‘起始范畴’, 是理论体系的‘始自对象’或‘思想、思维的起点’。郭元祥将逻辑起点定义为是一个范畴, 是能作为对象的多样性统一的基础的范畴, 认识起点、研究起点与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同一的。虽然他们在表述上有所不同, 然而归纳起来, 逻辑起点基本上有以下四个规定性:1.是标志着直接存在的范畴;2.是整个体系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3.是一个辩证的范畴, 包含着体系对象整个发展中的一切矛盾和可能;4.是历史的起点。”[1]单振运提出:“确定特定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的范畴, 必须满足下述三个基本要求:第一, 必须是最基本的范畴。……第二, 包含了一切尚未发展的问题或矛盾。……第三, 一切理论和实践问题只有通过它才能得到说明和解决。”[2]

不难看出, 逻辑起点就是指理论展开的出发点。把握逻辑起点, 是构建理论体系的前提。确定管理学的逻辑起点, 就是要规定其研究的范围、线索、法则、规则, 从而使该科学区别于其它科学, 同时引导该门学科研究得到科学的结论。研究和探索管理学的逻辑起点, 对于厘清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认识和理解管理学的内涵, 引导和规范管理学科的发展, 无疑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系统的涵义及系统原理在管理学中的应用

所谓系统, “是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 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就其本质来说, 系统是‘过程的复合体’”。[3]系统具有集合性、层次性、相关性等特征。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人、物、信息组成的系统, 任何管理都是对系统的管理, 没有系统, 也就没有管理。系统原理不仅为认识管理的本质和方法提供了新的视角, 而且它所提供的观点和方法广泛渗入到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之中, 从某种程度讲, 在管理原理的有机体系中起着统帅的作用。

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普遍运用于管理学, 早期对管理学的定义中, 就有“系统突出了管理学的本质”一说。“管理是一种目标责任活动过程, 出现在具有社会性的文明范围之内, 旨在根据社会系统所固有的客观规律和组织的系统目标, 施加影响, 进行控制、协调, 从而使社会系统呈现一种新的状态。对管理的这一认识源于对管理过程和系统的思考, 特拉里 (R.I.Tricker) 和布兰德 (R.Boland) 等人将管理看作一个整体, 而这一整体又存在于社会大系统之中, 因而管理工作应从系统出发, 根据组织和社会的关系进行目标责任活动, 从而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达到一定的目标”。[4]

管理针对组织进行, 组织可以看作是由各部分组成的系统, 而这个系统又属于更大的社会系统, 因此利用系统方法研究组织管理, 不仅需要, 而且可行。系统科学方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 一是从组织角度进行研究, 二是从技术角度进行研究。在社会科学意义的管理研究中, 西蒙把组织定义为“相互依存活动的诸系统, 它至少包含几个主要的集体并通常具有这样的特点, 即在集体成员的自觉性的水平上, 以高度合理的行为指导, 去完成共同理解的目标”[5]。可见, 系统是组织的基础。以此出发, 管理学可以利用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原理研究组织管理中各部分的作用和协调机制, 解决全局性管理和局部性管理的系统化组织问题。“组织不仅是人的结合, 还是在一定条件下人、物和技术的有机结合, 英国学者特里斯特 (E.L.Trist) 认为, 仅研究社会问题是不够的, 应该强调技术系统中社会系统的作用。据此, 他利用技术系统分析法研究了采煤生产作业的生产效率问题, 提出了人与技术相结合的管理方案,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

系统组织理论的核心是系统运动、发展和演化问题, 尤其是揭示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各类系统自发形成具有充分组织性的有序结构的内在机制。卡斯特与罗森韦克在《组织与管理》一书中指出:“管理是组织中协调各分系统的活动, 并使之与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力量。”“管理者可以将人、机器、材料、金钱、时间、场地等各种资源转变为一个有用的企业。从根本上说, 管理就是将上述这些不相关的资源合成一个达到目标的总的系统的过程。”他们还指出:“系统理论为研究社会组织及其管理提供了共同合作问题的方法。”同样, 雷恩也认为:“一般系统理论为当代管理学者打开了新的思维边疆。”“系统方法有利于把企业看成一个协作的整体, 有利于对各种资源向着目标流程进行分析, 有利于认识环境中影响决策的各种力量。”一句话, 系统的观点、方法和原理开阔了管理者的视野, 充实了管理学的内容。

三、系统是管理学的逻辑起点

管理是和人类最初的组织形式一起诞生的。然而, 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理论, 诞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泰罗、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管理理论 (我们通常称之为古典管理理论, 也称为科学管理学派) 对系统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过程。

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和长期的企业基础管理实践, 泰罗提出了一整套关于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我们称之为“泰罗制”。在他1911年出版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中, 泰罗及他同时期的先行者阐述了其实践与理论成果, 着重解决了利用科学的方法提高生产组织效率问题。泰罗时代, 组织系统中的个体活动及组织系统中各要素的构成是他们重点研究的对象, 而对整个管理体系的研究并无实质性进展。泰罗之后, 法约尔撰写了《工业管理和一般原理》一书, 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在这本书里, 法约尔首次清晰地界定了管理的概念, 以及它的基本要素和原则, 为管理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法约尔将管理学的基本内容概括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在他看来, 管理既不是一种应有的权力, 也不是企业领导人或管理责任人的个人行为, 它是一种管理主体、客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运筹过程。对于这一过程或工作, 应从一般原则性角度进行研究, 以建立起科学体系。在其管理理论中, 研究企业的组织机构、权利等级结构, 以及按组织职权进行企业工作安排、任务分配、人员和物质资源调配的方式, 寻求有效的组织管理方法。可见, 法约尔已经把系统看成是管理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石。此后, 韦伯针对组织管理中盛行的世袭式的独裁管理的弊端, 提出了依靠权威关系来构建权力结构的组织模式, 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组织”思想, 他本人称之为官僚组织 (bureaucracy) 理论。在这个“理想的行政管理组织”模式中, 他设计了一个由下至上、层次分明的管理系统。

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人际关系理论, 强调了正式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 梅奥等人对组织结构中的人际关系的研究完善了传统组织管理中的人本组织工作, 为现代组织管理中的团队合作和知识联盟的实现做了许多前期工作。针对传统的研究视觉, 即把一个事物分解成许多独立的部分, 分别进行研究的方法, 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系统管理学派, 认为这样做容易把事物看成是孤立的、静止的, 所得出的结论也只适合一定的局部条件。

继古典管理和行为科学之后, 西方管理学的发展进入了“现代管理”时期。在这个时期, “系统热”是一个重要特征。系统管理理论把管理对象看成一个整体, 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 他们提出研究企业管理的任何个别事物, 都要从系统的整体出发, 既要研究此事物与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又研究此事物同系统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管理学丛林”时代, 各学派的组织结构理论相互作用与融合, 其理论构成了组织结构设计与机构设置的出发点和基本的管理原则。这些原理对于管理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实际指导意义。以美国为例, 其重要表现如下:[6]

第一, 出现了一批以系统为旗号的管理学派。其中, 由切斯特·巴纳德 (Barnard) 开创的社会系统学派, 首次将社会组织看成一个开放的协作系统, 阐明了协作系统的要素 (共同目标、协作意愿、信息联系) , 以及相应的管理职能 (调整内外各种力量以维持系统的动态平衡) 。巴纳德的理论建树是开创性的, 在行为科学的氛围中脱颖而出, 并划出了一个新的时代。随后, 以费里蒙特·E·卡斯特 (Fremont.E.Kast) 和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 (James.E Rosenzweig) 为代表的系统管理学派, 进一步把管理学与系统学理论结合起来, 在系统论的框架中, 对管理学的知识进行了新的综合, 从而给现代管理提供了新的规范。

第二, 出现了一批运用系统方法的管理学派。比如, 由西蒙 (Herbert.A.Simon) 和马奇 (James.G.March) 创立的决策管理学派。他们立足于开放系统的决策管理, 揭示了由“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审查活动”构成的, 以“满意”准则的管理决策过程, 大大促进了管理学向高层次的发展。同时, 以埃尔伍德·伯法 (Elwood.S.Buffa) 为代表的管理科学学派, 着眼于相对封闭的资源系统, 阐明了在子系统相互制约的条件下, 以系统整优为目标的统筹兼顾的管理方法, 大大提高了管理学的精确性和科学性。

第三, 在其它的非系统学派中, 也出现了对系统方法的各种附和与共鸣。比如, 以彼得·德鲁克 (Peter.F.Droccker) 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学派, 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目标管理”和“矩阵管理”便带有浓厚的系统色彩, 强调管理方法与文化传统相适应, 以及随环境条件而改变的文化比较学派和权变管理学派, 其立论基础正是系统的整体性和开放性。就连管理过程学派的孔茨, 也不失时机地在《管理学》的新版本中迫不及待地宣称要采用系统方法。这样的“声明”在各种“现代管理学”、“当代管理学”中比比皆是。这正是“系统热”的最好说明。

进入21世纪以来, 信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世界的变化使得在组织管理上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被动地去适应, 而需要在知识更新愈来愈迅速的环境中, 面向未来主动学习, 以便将新的知识应用于不断创新的管理实践。1990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圣吉 (Peter M.Senge) 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物》, 开始致力于研究学习型组织管理的实践与理论的探索, 他提出了“系统思考”的观点。在他看来, 企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 企业组织就像一个人, 其内部结构、总体思维方式和自身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对外在变化的反应, 企业组织对外反应能力的提高与个人的各项技能提高一样, 需要学习才能达到目的。同时, 企业组织又是一个有机体, 必须强调总体能力和企业各部分对整体的有效作用, 以达到自我适应的反应目的。

综上所述, 贯穿管理学理论发展的是人们对系统这一核心问题的探讨。人们对管理系统的性质和特征认识的不断加深, 推动了理论的深入发展, 使系统成为管理学理论发展的起点。

摘要: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一门科学得以建立的基石。选择“系统”作为管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就是因为“系统”这一范畴符合逻辑起点的尺度和要求, 是管理学体系的基石。在西方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中, 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过程, 系统观已经成为管理学的核心观念。

关键词:逻辑起点,系统,管理学

参考文献

[1]刘海燕.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新探[J].现代大学教育, 2001, (4) :73-76.

[2]单振运.略论公共关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5) :45-48.

[3]周三多等.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112.

[4]胡昌平.管理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5, 30.

[5]孔茨等.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3:49-50.

华为之道:灰度哲学下的管理逻辑 篇11

毫无疑问,任何一家企业的成功都是其管理哲学的成功;任何一家企业的兴衰逻辑,与其领导人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华为也毫不例外。究竟什么才是华为的企业管理哲学之根?笔者认为,是灰度哲学。灰度哲学,是华为管理思想和实践的根本方法,是其哲学层面的管理方法论,是任正非和华为的价值观、经营哲学、管理理念的精神实质。任正非讲过:“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

从本质上讲,灰度哲学是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和现实情况的思维模式。从字面意义上,灰度既不是黑,也不是白;既不是对,也不是错;既不是好,也不是坏,是一种融合体,不走极端。灰度思维既不是“非白即黑”的反向思维,也不是“白加黑”的并存思维,而是“白黑融合”的和合思维。任正非曾经说过:“在变革中,任何黑的、白的观点都是容易鼓动人心的,而我们恰恰不需要黑的、或白的,我们需要的是灰色的观点,在黑白之间寻求平衡。”

灰度哲学符合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方面,从联系的观点看,灰度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也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结果。任正非说:“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因素,在一段时间内的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另一方面,从发展和变化的视角看,灰度是事物未来的预期目标和执行过程。就目标而言,“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就过程而言,“方向是坚定不移的,但并不是一条直线,也许是不断左右摇摆的曲线,在某些时段中来说,还会画一个圈,但是我们离得远一些,或粗一些看,它的方向仍是紧紧地指着前方。”

进一步讲,均衡是灰度哲学的最高表现形态。“均衡—失衡—再均衡……”是企业发展的循环往复过程和趋势。均衡是为了避免组织体系的崩溃;打破均衡,又是为了防止组织“静悄悄地死去”。有时表现得激进,目的在于打破均衡;有时表现得稳健,目的在于推进均衡。

当然,灰度哲学也不是普遍真理和万能钥匙,自有其适用范围。华为20多年的实践证明,灰度哲学要对症下药,“黑白分明”也能够对号入座。其一,战略、战术可以讲“灰度”,多些辩证分析和随机调整;核心价值观却是华为15万人最高的“形而上学”,不能有丝毫的扭曲和变通。其二,对人讲“灰度”,用“两分法”,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去看,以激发信任、释放潜能;对事和运营流程讲“黑白分明”,要坚持“形而上学”,容不得一点“灰度”和弄虚作假,以真正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卓越绩效企业的管理逻辑

按照史蒂芬·柯维完人思维的观点,人的本质是四维的统一体,具有四个方面或者要素——头脑、身体、心灵和灵魂。进一步,“组织如人”,完人思维也适用于一家组织,因为从本质上看,组织行为是不存在的,组织拥有的只是在组织中集体化了的个人行为。所以,一个组织也包括头脑、身体、心灵和灵魂四个方面,如图1。

如何对企业这一“完人”实现完整、有效地管理呢?按照完人思维来理解企业,企业的四部分需要分别对应不同的综合管理领域,比如:企业的头脑对应于战略、创新、愿景、绩效管理等;企业的身体对应于组织结构、流程、人力资源等基础结构,以及兼并和合作等资本增值方式等等;企业的心灵对应于领导力、组织幸福度等;企业的灵魂对应于企业文化、企业公民行为等。结合国内外最佳管理实践研究,笔者化繁为简,构建出卓越绩效企业的管理体系框架,如图2。

上述管理整合框架涉及四个领域:领导力、企业文化、战略以及组织和人力资源,四者跨越了部门的障碍和职能管理的局限性,将管理职能扩展到企业级范畴、提升到战略层面,构成了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从行动上讲,一个完整的领导和管理过程包括四个步骤:领导力上,释放潜能;企业文化上,激发信任;战略上,明确目标;组织和人力资源上,整合体系。一般地,在各个综合管理领域,卓越绩效企业要遵循以下重要准则。

领导力方面,要心无旁骛、释放潜能

◎ 创业者成功转型,并尽量选拔内部人才担任中高层领导

◎ 设计并持续推动一流的领导力开发与管理体系

◎ 鼓励管理层强化及早发现机会和问题的能力

◎ 鼓励管理层加强与各层级员工的关系

◎ 完善治理结构,确保领导团队的报酬与绩效密切相关

企业文化方面,要恪守核心价值观、以绩效为导向

◎ 建立并恪守明确的公司价值观

◎ 创造充满挑战、令人满意又有趣的工作环境

◎ 鼓励人人全力以赴

◎ 以赞美和金钱奖励员工成就,且要以绩效为导向,并持续提高绩效的标准

战略方面,要简单、清晰、专注

◎ 战略定位要基于清晰的客户价值主张

◎ 尊重客户、员工、股东等利益关系人的意见,由外而内制定战略,并透彻沟通战略

◎ 保持警觉,随市场变化来调整战略

◎ 持续强化核心业务,谨慎、适时地进行核心业务的扩张或者转移

◎ 持续提供符合客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断努力提高生产力

◎ 创造能够改变整个产业的创新,并适当通过兼并和合作获得增长

组织和人力资源方面,要精兵简政、持续优化

◎ 去除多余的组织层级及官僚化的结构和行为

◎ 促进合作和信息交流

◎ 为一线提供最好的条件,让最优秀的人才上前线

◎ 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并持续推动一流的教育和培训计划

◎ 为最优秀的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报酬,规划有吸引力、挑战性的工作

灰色背景下的华为管理方法论

作为一家最受人尊敬的企业,除了完全符合上述卓越绩效准则外,华为必然还要技高一筹。下面,按照卓越绩效企业的管理整合框架,笔者对灰色背景下的华为管理方法论进行一次发现、分析和探索之旅。

nlc202309022310

1.领导力:轮值CEO、领导力素质模型

华为的高层治理极具灰度特色,既借鉴了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的治理经验,又融入了西方民主政治的智慧。华为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轮值CEO制度,轮值CEO在轮值期间作为公司经营管理以及危机管理的最高责任人。轮值CEO由三名副董事长轮流担任,轮值期为6个月,依次循环。8年的实践证明,轮值既是培养接班人的实战方式,又能避免个人长期执政带来的“左倾” 或“右倾”的极端化,亦可防止山头主义。

对领导力素质的要求,其一,思维模式上,领导者最可贵的思维品质是灰度思维——在黑白之间寻求平衡,不是“非白即黑”的两极思维,也不是“白加黑”的并存思维。任正非说:“灰度是常态,黑与白是哲学上的假设,所以,我们反对在公司管理上走极端,提倡系统性思维。”其二,知识结构上,华为多年来一直倡导高中级干部要有“宽文化背景”,即各门类知识大杂烩,什么都懂一点。其三,品格上,既强调严以律己、又注重宽以待人,即坚持自我批判和宽容相结合。

2.文化:广谱型、铁三角

华为的文化体系是混沌的、多元的、灰色的。十几年前,任正非路过迪拜,写过一篇文章,“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华为文化有什么特色呢?八个字三句话:非马非驴,亦中亦西;以理想主义为旗帜,以实用主义为纲领,以拿来主义为原则。古今中外,皆为我用,兼容并蓄,有扬有弃。任正非的思想中没有什么不变的图腾,华为是那种“食五谷杂粮,壮自身肌肉”的广谱型文化物种。

华为的成功是核心价值观的胜利,亦是辩证法的胜利。2010年12月,任正非曾给欧洲某大客户的高管们上课,授课的题目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他说:“这就是华为超越竞争对手的全部秘密,这就是华为由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三个根本保障’。”“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是一种“铁三角”的辩证思维。这三个方面,有内在联系,而且相互支撑,是一种拉力(以客户为中心)、推力(长期坚持艰苦奋斗)与动力(以奋斗者为本)有机结合的动态均衡。

3.战略:竞争与合作、专注与均衡、扩张与精细化

形势判断上,“战”与“和”是一对辩证关系,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华为早期崇尚“狼道”与“狼狈文化”,强调进攻性,但当内外环境都发生变化时,任正非基于灰度思维,又倡导对内对外的妥协精神。这种合作——竞争的战略,使得华为与几大竞争对手之间基本达成了动态的战略平衡,“共同瓜分世界”至少成为一种不稳定的共识。

战略定位上,战略聚焦和均衡发展是华为的战略优势所在。纵览华为的二十六七年,似乎只做一件事:通信制造。华为数十年心无旁骛,不越雷池半步,不向多元化和投机低头。同时,华为善用“压强原理”:要集中所有资源形成局部突破,逐渐取得技术的领先和战略制高点。目前,华为的战略充满均衡,既关注经营,又关注管理;既关注企业外部,同时也关注企业内部。

战略执行上,扩张和精细化管理并不矛盾,要把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华为在前期10年左右的发展阶段,将企业的重点定位于经营扩张,集中资源于“微笑曲线”的两端——研发和市场。1997年以后,华为转换了战略重点,以强化内部为重头戏,通过引进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体系,在管理上与全球化企业接轨,通过管理的效率来促进经营效益的提高。

4.组织和人力资源:人性假设、绩效责任、激励原则

华为承认人性的灰度并加以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一方面,华为“求同”,即基于华为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统一。比如,“以奋斗者为本”是建立在对人性认知的基础上的:既奋斗,又共享,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公司、为国家。另一方面,华为正视“存异”,即认可、保护和欣赏人性的差异性。千人千面,既然无法参透,倒不如认可、容忍乃至于欣赏。

在管理者的职责上,华为倡导“高层要有使命感,中层要有危机感,基层要有饥饿感”。其一,“高层要有使命感”。他们不能以物质利益为驱动力,而必须有强烈的内在动机——事业心、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其二,“中层要有危机感”。作为主管,凝聚不了队伍,完不成任务,斗志衰退,或自私自利,将被调职或降职。其三,“基层要有饥饿感”。对奖金、股票、晋级和成功的渴望,构成了团队中每个个体的“狼性”精神。

灰度哲学指导下的激励原则是,让员工食利,但不让他们成为完全的食利者,更不能形成食利阶层;让员工艰苦奋斗,但又不让奋斗者吃亏。一方面,华为坚持“利益共享”,与员工分享发展成果。创立初期,华为就设计了“银手铐”激励制度:工者有其股。另一方面,华为恪守“以奋斗者为本”,不让资本束缚了公司发展。任何人,只要离开公司,不再为公司奋斗了,就必须放弃手中的股权。而且,华为一直不上市,因为在任正非看来,公司上市之日,就是企业奋斗精神萎顿之时,戴金的翅膀是飞不起来的。

管理会计的逻辑 篇12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假设起点论研究

“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马恩选集》),此外莫茨和夏拉夫两位教授(1961)在他们的名著《审计理论结构》一书中提到“假设对任何学科的发展均是不可缺少的,假设是建立任何理论结构的基础,同时假设又将面临着知识更新的挑战”。会计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其研究方法不像自然科学可以通过科学实验的直观手段去对假说进行验证,而只能运用抽象的逻辑思维从事物的现象和联系中概括出具有共性的、逻辑性的假设,再而回到实践之中接受检验。

会计假设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会计学者W.A.Paton (1922)提出,但是,此时对会计假设在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地位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G.O.May (1932)在《写给美国会计师协会的正与纽约交易所合作建立会计原则的委员会成员的一封信》中,提到了三项会计假设:持续经营、货币计量、销售时点实现;1939年,G.史蒂芬·吉尔曼将会计假设发展到四点:会计主体惯例、会计期间惯例、资产计价惯例和借方贷方惯例;Payton&Littleton (1940)认为“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基于会计的广泛职能,这样的准则才可能是相关的;通过会计的基本概念或假定制定准则,才能保证准则具有充分的理论基础。要具备相关性,准则必须与会计的基本目标清楚地相关联;要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准则必须以已知和公认的假定为基础”。

195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成立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的同时,设立会计研究部(ARD)专门进行理论研究,把会计假设的研究列入了最优先考虑的项目。1961年发表了第1号会计研究文集《会计的基本假设》(ARS NO.1);1962年发表了第3号研究文集《试论广泛适用的企业会计原则》(ARS NO.3);1970年APB发布了第4号公告《企业财务报表所依据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原则》。

从1959年起,APB制定准则和原则·一直以假设为出发立足点,认为会计假设是客观环境见之于主观推理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现代会计存在的基础。同时着眼于会计活动的环境和前提条件,强调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等理论范畴。但是,由于会计假设及原则、观念、惯例等概念的混乱导致对会计假设的内容表述不一致,同时社会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使得会计理论明显的落后于会计实务,特别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现象日益明显,对于公认的四项基本假设发出了巨大的挑战。

美国会计学协会(AAA)下设的企业主体的概念认为“经济主体的范围是可以明确辨认的:(I)确定有利益关系的个体或集团;(2)确定该个体或该集团利益性质。”随着人力资源与无形资产在企业资源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及新兴的网络经济与知识经济带来企业结构的巨大变化,传统会计主体假设的定义“现实的企业或主体”与实际发生严重的冲突。同时持续经营假设认为“企业主体在预见的将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但是现代企业经济呈现出发展快速,周期短暂,竞争压力大的特点,企业的破产、重组、合并、兼并、转行频繁,持续经营假设已经变得不太适合现代企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系统普及,企业的财务状况可以根据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做到及时提供,加上资本市场的完善,企业的会计分期假设将受到巨大的冲击。再加上计量单位假设认为“会计是企业对可按货币计量的经营活动进行计量和传递的过程。”此假设虽涉及会计的计量功能,但只提及了计量的一面,而不记录和传递其他虽相关但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同时计量单位假设的局限性还涉及计量单位本身就是一个计量单位的问题。

可见以会计假设为起点来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由于会计假设不能自然而然地推导出所有的会计准则,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诸要素逻辑不严密、前后不一致,体系内部缺乏严格的逻辑关系。缺乏明确的会计目标,会计理论很难发挥对会计实务的指导作用,造成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脱节。所以,会计假设不能作为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出发点,而只能作为前提概念。因此,从70年代初期以后虽然仍有一些会计学者及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研究文献涉及会计基本假设,但是可以明显地看到会计假设理论在会计理论逻辑起点的地位在逐渐弱化,不再像七十年代以前那样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起着重大的影响,西方会计理论的研究起点开始逐渐地转向会计目标。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目标起点论研究

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会计核算主要靠会计师的执业判断进行。会计理论的研究还不丰富,几乎不涉及对会计目标的研究,只有很少的会计学者在论著中提到会计目标的概念。Simpson(1921)提到“会计的目的”和“会计师的目的”等概念;Canning (1929)也提及到会计目标的概念,但他们的研究并不是针对会计目标,只是将会计目标当作一般性的概念偶尔涉及。此后阶段,美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开始丰富,也开始涉及会计目标的研究,美国的一些会计文献在研究中,都间接或直接(更多地是间接)涉及到目标这一概念。如Payton&Littleton (1940)在《公司会计准则绪论》中认为,会计的目的是“提供关于某一企业的财务数据,加以汇集、整理与提供,以满足管理层、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要求”;直到20世纪50年代,理论界开始有人将会计目标作为直接的研究对象,会计学家G.J.Staubus (1953)的博士论文专门对会计目标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会计目标就是“提供对投资人决策有用的信息”。

直到60年代以后,会计目标的讨论才受到重视。这主要归于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变更,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先后经历了会计程序委员会(CAP)、会计原则委员会(APB)、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变更历史进程之中APB主要负责对美国会计师的会员所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给予答复,并以此为基础确立一套可供参考、借鉴的惯例。但是APB对如何限定备选会计方法的应用,经常存在分歧,争辩不休,无暇注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导致APB在没有系统研究会计理论的情况下,采用“补丁式”的工作方式制定“公认会计原则”,其所发表的“会计研究公报”,基本上只是对现行处理事例加以选择和认可。大部分的研究公报都是就事论事,给非技术因素干预准则制定工作预留了方便之门,造成制定的准则在理论上前后缺乏一贯性,以至引起了混乱,损害了准则制定机构的权威性。迫使会计界必须采取更有效的行动,以改善自身的形象,稳定职业界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会计目标开始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着重点,并成为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61年,AICPA下属的会计研究部发表了第1号《会计研究公报》,并附了一份斯朵伯斯的评论,在该评论中提出了应研究会计的目的和目标,在界定了会计的目标后,才确定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然后再确定与这些基础相一致的会计原则;1966年,AAA发布了《基本会计说明书》,正式提出“会计实质上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目标的重要性才为美国会计界所认识并成为会计研究的重点;1971年,AICPA成立的特鲁布莱德委员会报告——《财务报表的目标》对会计目标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六大层次十二项目标组成的会计目标体系;1973年,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尻雄士在《提出财务报表目标的理论框架》一文中认为:财务报表的目标分为四个层次:基本目标,总目标,操作性目标和指令性目标;同年AAA下属的特鲁伯鲁德研究小组发表了著名的“财务报表目的”的研究报告,指出财务报告的目标就是提供“据以进行经济决策的信息”;1974年,FASB发表关键性论文——《会计与报告的概念性结构:财务报表目标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正式提出会计目标为会计理论体系的最高层次;1978年,FASB结合特鲁伯鲁德研究小组发表的“财务报表目的”的研究报告正式发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第1辑《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此后的时间FASB又先后发布了6号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公报。至此,会计目标从纯粹的理论研究走向了应用,并作为概念框架理论的逻辑起点,基本上形成了以会计目标为核心的概念框架体系,开始承担起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重要使命。

由以上的综述可以看出美国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采用了由“假设——原则——准则”到“目标——准则”的转变,但不论准则制定的逻辑起点是“假设”也好还是“目标”也罢,都存在着一些难以弥补的缺陷。我国在会计准则制定的起点研究水平方面还远远的落后于美国的研究水平,但这也为我国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之中提供了借鉴。

若干思考及启示

1.在研究制定会计准则逻辑起点过程中,“会计目标”和“会计假设”都十分重要,两者都不可偏废,这也为我国选择什么样的起点模式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源。尽管美国概念框架没有专门针对会计假设的论述,但不表明由环境产生的客观假设就不存在,基本假设仍然是会计实现其目标的前提与基础。“会计假设”与“会计目标”二者一个见之于客观一个见之与主观,我国可以考虑设计一种同时融合“会计目标”和“会计假设”要素的会计准则理论结构模式,即“会计目标——假设”双起点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模式。

2.要注意研究并不断改进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从上文中可以看到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曾经历了CAP、APB、FASB,而每一次机构的变迁都带来了准则制定模式的进步。在CAP阶段,没有任何理论与原则的指导CAP的工作实质上只是一种“编集”。到了APB阶段,设立了“会计研究部”,从而有了对会计假设的探索。直到70年代FASB取代APB以后,才开始对以会计目标为主导的概念框架进行探索,从而使会计准则制定方法改变成为“目标——准则”的方法。但FASB也有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公告繁复冗长,汇集了太多的会计规则,不易运用。因此在改革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时,我国应充分借鉴美国会计制定机构的经验防止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要在原则和规则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

上一篇:市场障碍下一篇:不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