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战略化设计

2024-07-18

管理会计的战略化设计(共7篇)

管理会计的战略化设计 篇1

21世纪是知识、信息和经济的时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稳步推进, 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越来越重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越是现代化的社会, 越是进步的社会, 对教育的需求越大。高校作为国家教育的实施者, 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 承担育人的重任。在开展特定的教育活动之前, 必须对未来社会及需要作出全面深入的认识与了解。通过比较分析, 制定高校自身的战略目标、实施步骤及相应对策, 从而实现教育的宏观与微观战略的有机结合, 实现高校发展的长远性和针对性。

高校在自主权扩大以后, 在聘用教工、招收学生、筹措经费等方面, 就要面对激烈的竞争。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 必须使高校工作适应环境的要求, 确定切实可行的、突出自己特点的发展战略, 把学校办出特色, 增强吸引力, 不断拓宽发展的道路。这就要求高校和高校管理者不能只注重学校管理的战术问题, 而必须强化战略管理。

一、创新管理者的知识结构, 提高管理素质

高校管理者是实现学校战略管理目标, 提高战略管理有效性的直接责任者。其知识结构、文化结构和能力结构是否合理, 关系到高校战略目标能否实现, 关系到高校战略管理有效性能否提高和高校能否发展。因此, 改善高校管理者的知识结构, 提高其素质是高校提高战略管理有效性的根本所在。

1. 提高管理者的教育理论素质。

高校战略管理不同于其它组织的战略管理。高校管理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 分析内外部环境, 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展开战略管理创新。

2. 提高管理者的创新思维水平。

高校管理者应具有较强的管理创新能力, 不断探索未知动态的管理规律, 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由于管理者的管理经验、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 提高创新思维反过来又促进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进而提高高校战略管理有效性。

3. 提高管理者学会学习的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网络的普及, 管理现代化是大势所趋, 管理手段、管理技术将不断创新, 新的管理理论将不断涌现。面对管理环境的不断变化, 高校管理者要有较强的适应与运用的能力, 这也是影响管理创新的重要因素, 而这些能力的获得主要靠学习, 因此, 提高管理者学会学习的能力, 是提高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创新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 提升学校整体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 现代管理愈来愈重视“理性”与“非理性”的融合。“理性”化管理重点强调管理的科学性, 而“非理性”化管理的重点在于强调管理的人性化。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更应重视人性化管理, 注重校园文化的创新。事实表明, 高校办学过程越来越受校园文化力量的支撑, 文化因素渗透到高校办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并构成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学校也因此形成自己的特色。

高校文化建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涉及的面很广, 遇到的问题也很多, 从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 建设优秀的高校文化需要把握以下四个问题:

1. 高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高校文化实际上是人的从优观念和思想意识。观念意识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 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校文化的形成是被学校全体成员承认、接受和认同并自觉实践的过程, 是高校管理者对培养学校文化, 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深化过程。

2. 高校文化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

人是教育的中心, 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 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 也是教育的根本, 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 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因此, 高校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 突出人的发展, 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 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 唤醒和尊重人性, 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 最充分地调动人的创造活力。

3. 高校文化建设要展现个性文化。

高校文化建设应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要求, 在注重吸收传统文化“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 要体现时代特征, 突出自身的特色, 展现自身的个性, 广泛吸收、接纳各种先进文化的精髓, 塑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张扬个性的高校文化。

4. 高校文化建设要突出领导的示范作用。

高校领导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先行者, 领导的信念与行为对高校工作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应当认识到, 高校领导者有先进的观念与意识, 学校不一定会有先进的、强有力的高校文化;高校领导者若不具有先进的观念与意识, 高校就不一定会有先进的、强有力的高校文化;高校领导者若不具有先进的观念与意识, 高校就一定不会形成先进的学校文化。因此, 高校领导者在建设高校文化的过程中应当树立先进的信念体系, 积极发挥“头雁”的示范作用。

三、创新组织结构, 优化资源配置

任何一所学校的运转都是以一定的组织结构形式展开的。组织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有效性。随着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时代的到来, 传统的组织结构将受到强大的冲击, 组织结构创新势在必行。

高校组织结构创新应根据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等外部环境, 结合自身的条件来进行。其目的在于优化资源配置, 使现有资源发挥最大效用, 其中人力资源是核心。

高校组织创新的目标应朝结构扁平化、柔性化、有机化发展。扁平化结构增大了管理幅度, 减少了管理层次, 有利于权利下放, 有利于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柔性化使得组织能适时进行自我调节, 增强组织对环境变化反应的灵敏性, 更好、更快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有机化的组织结构像一个生命的有机体一样, 使组织内各部门能很好地协调、合作。

四、创新学习氛围, 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于高校来说, 培养良好的学生学习自觉能力, 是实现高校战略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窗口, 高校应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营造优良的工作与学习的氛围, 为高校整体上创造一个安静、平和、积极、创新的学习大环境, 从而促进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全面提升, 是高校的战略管理的又一重要层面。

学习能力的自觉性培养、学习氛围的浓厚积淀, 能从根本上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与教学素质, 为社会提供优秀的、适应其发展的可用性人才。在现今的就业压力下, 高校应为学生提供精良的知识储备, 使其更快、更好地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 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全面提升高校的教育效果, 从本质上渗透教育的目的, 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 也能为高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 在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前提下, 高校作为教育的窗口、培养人才的摇篮, 应建立并完善适应于自身特点的高校战略管理目标, 且不断创新管理结构, 加强学习氛围的营造, 培育有自身特点的校园文化, 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学生的学习与思考的能力, 全方位地提升高校的整体素质, 从而实现教育的宏观与微观战略的有机结合, 从根本上促进高校的长远协调性发展。

高校物资采购审计战略化管理思考 篇2

一、科学选择审计项目

目前高校所需要采购的物资不仅量大, 而且种类比较复杂。高校所需物资主要包括:科研物资、教学物资以及后勤物资等, 设备则包括日常的通用设备和科研教学所需的专用设备等, 各种需采购的物资金额规模也不等, 存在较大差异。因此,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在安排审计计划时需对物资采购的具体情况予以考虑, 其中应重点考虑以下方面因素, 选择合适的审计项目列入审计计划。

(一) 重要性原则

面对各种型号和价格的物资采购项目, 可以依据重要性原则筛选合适的项目。主要考虑采购数量较大、次数频繁、价格较高、价格变化频繁、质量问题突出、长期积压或短缺、在ABC分类管理法下的A类和B类物资, 群众反映普遍、领导关注、内部控制薄弱和出现错弊概率较高的部门、环节或物资类别等。各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 确定重要的采购数量、次数、价格等数值区间范围, 综合考虑所采购物资的性质、管理等方面, 确定审计项目。

(二) 重大变化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根据有关采购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 适时对所变更的物资采购方案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 针对其出现的重大变化和变更情况将其列入审计计划。

(三) 改进空间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 将工作改进空间较大、有增值性潜力的物资采购部门、环节或物资类别确定为审计项目, 由此可以通过审计为学校创造更多的效益, 同时合理分配了审计资源。

(四) 风险因素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需要考虑可能来自组织内部或者外部的风险因素。如组织规模、经济业务性质、账户余额大小、出现错弊概率、物价变动幅度、技术变化速度、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业务量大小等都是潜在的风险因素。一般而言, 风险大的项目应优先作出审计安排。

二、合理安排审计项目

高校的审计资源极其有限, 为了充分利用审计资源, 最大限度发挥审计职能, 提高物资采购的效益, 需对众多的审计项目进行合理的安排。

(一) 经常性、常规性的采购项目

在高校中, 一般经常性、常规性的采购物资项目包括:基本教材、通用设备以及后勤物资等。这些物资每年的需求量变化不显著, 同时其价格也随着总体物价等系统因素的变化而同步波动, 而个体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动。由于该种物资的采购模式, 因此对于具体的如经常性、常规性的采购项目, 可以选择安排一定的周期审计一次, 不必每个项目必审, 而是根据审计资源、项目实际情况等安排一定的周期开展审计。对于经常性、常规性的采购项目, 可以根据重要性水平、变更情况、风险因素等选定一定的周期进行审计。对于风险较高, 变更较多, 比较重要的项目所需用的审计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较短, 如一般情况下可确定为半年到一年左右或者更短。而随着风险情况、变更情况和项目重要性的降低, 审计周期则逐渐延长, 对于经常性、常规性的采购项目, 重要性水平、变更情况、风险因素和审计周期的关系如图1所示。应根据项目自身的重要性水平、变更情况和风险因素等实际情况, 确定该项目的审计周期, 并进行规范化, 在各有关因素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即不对周期进行调整。

(二) 临时性、特殊性的采购项目

高校中同时还存在一些临时性、特殊性的采购项目。如高校一般都要承担科研项目, 相应则需购置一些与科研项目有关的仪器设备及其他物资。这些设备及物资只仅仅因该项目而使用, 为该项目所专有, 具有一定的专用性, 同时其购置具有临时性和突发性, 该设备或者类似设备今后可能不会再去购置。诸如此类的采购物资项目, 可有选择性地挑取重要的进行审计。

三、自我评审与物资采购审计相结合

为了达到对物资采购的充分监督, 不能仅依靠内部审计的力量。在审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要加强对物资采购的监管力度, 除了充分挖掘现有审计资源外, 还需要进一步调动其他相关的力量, 推动物资采购的监督范围和审计力度, 因而需要将自我评审与物资采购审计两者相结合, 提高所有相关部门的物资采购的风险防范意识, 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一) 加强物资采购风险管理方面意识的教育

坚持“领导参与, 全民动员”的方针, 学校物资采购相关的招投标管理、采购管理、物资设备管理等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物资采购的重要性, 认识到物资采购各环节风险管理的意义, 能够主动有意识的自我检查物资采购流程各个环节的情况。领导主抓物资采购的自我评估环节, 同时要求单位各级员工都参与进来, 共同完成好该项工作。高校内审人员可以采取开设有关培训班, 发放宣传资料等办法, 使有关部门领导意识到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性和进行自我评估审计的意义, 从而支持物资采购情况自我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 建立规范的物资采购审计自我评估检查体系

有关部门需建立规范的物资采购审计自我评估检查体系。对于参与自我评估检查的领导部门、实施部门、实施办法、处理措施等加以规范, 使其成熟化、规范化、标准化, 使得物资采购的自我评估工作成为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开展下去。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同有关部门拟定有关风险的测量标准、指标的选取和意义、计算方法和取值区间所代表的意义, 规范化评判方法和标准等, 使实际操作起来比较方便, 同时也可以让该项工作更简洁, 结果更公允客观, 更容易被人接受。

(三) 建立健全物资采购中各项体系制度

为了完善物资采购流程, 需要建立健全物资采购流程各环节的自我牵制体系, 以及各管理人员的自我约束机制和舞弊事件的预警响应处理制度。有关人员通过自查了解到流程可能相关的风险情况, 形成一套系统的、规范的体系对自查情况做出反馈, 及时完善流程中的欠缺之处, 以能够对自我评估的结果及时做出反应, 及时对舞弊进行处理。有关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对物资采购的流程进行自查后, 应保证有必备的配套措施和制度能规范下一步的整改和监督措施。同时将物资采购的自我评估审计和审计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得物资采购审计能做到立体化和日常化, 提高审计监督的覆盖面, 以及时和充分发现舞弊现象, 并进行处理。

此外, 开展物资采购审计时, 可以充分利用其他项目的审计结果。例如, 在开展物资采购之前, 若刚开展了对设备管理部门、后勤集体等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评审, 以及有关部门或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等有关审计工作, 便可以利用其审计结果, 核实审计建议的落实和整改情况等。充分利用其他审计项目结果, 可达到审计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突出审计重点开展工作。同时, 也可以利用其他各种检查结果中涉及到物资采购方面的内容, 予以筛选, 部分结果可以加以利用, 以节约审计资源, 提高审计效率, 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佳的审计效果。

参考文献

管理会计的战略化设计 篇3

关键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组织战略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我们化解资源环境约束,摆脱对物质消耗过度依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更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不可错失的历史性机遇。是适应发展新常态、实现发展动力新转换、积极应对发展新趋势的必由之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是一项开创性工作,是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重中之重,也是应对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抓手。

1 我国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制造业,产业链配套齐全,目前正亟需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改变大而不强的发展瓶颈。不同产业、同一产业不同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手工作坊、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 互联网化的生产服务模式都现实存在。产业信息化总体处于从单项应用向集成提升加速过渡的阶段,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生产设备数控化率45.0%,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55.1%,关键生产工序数控化率45.8% ,关键业务环节全面信息化的企业比例29.0%,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比例52.0%,实现管控集成的企业比例18.0%,实现产供销集成的企业比例14.0%,实现产业链协同的企业比例8.2%。因此,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基于当前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多样性基础和特征,在信息化环境下全面打造企业的新型能力。

2 两化融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力推动了企业两化融合工作进程,但在该进程中,许多企业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扰。

2.1 混淆两化融合和信息化建设两个概念

部分企业认为两化融合就是进行信息化建设。然而,两化融合强调的是企业对自身发展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认识和实现,即借助信息化并通过两化融合来推动企业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因此,两化融合关注的不仅仅是如何应用信息技术的技术问题,而更多的是提高认识、系统推进、科学评价等管理问题。

2.2 企业两化融合战略和业务规划不能匹配一致

工信部组织开展了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工作,推动部分企业制定了两化融合战略规划,但在实际工作中也看到企业各部门在制定具体业务规划时,与两化融合战略基本不匹配,各行其道,导致两化融合的预期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原因是企业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协调机制来推进全员对两化融合战略的学习和理解。

2.3 两化融合的投资绩效不明显。

在推动两化融合工作过程中,部分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等,但却很难从企业经营业绩中体现出这些投入的投资绩效。主要因为在两化融合工作中,缺乏体系化的两化融合以及信息化投资绩效管理方法。

2.4 信息化成本和进度控制困难,应用效率不高。

由于企业IT项目管理能力成熟度低,导致项目超出预算,超出实施周期的现象较多,带来了更大的投资风险。同时,在企业两化融合工作过程中,缺乏整体意识,只注重信息系统的建设,而在系统运营维护阶段投入力度不足,导致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难以得到保证,总体应用效率不高。

2.5 信息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在企业的两化融合工作过程中,由于缺乏满足两化融合工作目标和要求的信息安全管理手段,虽然使用了一些信息安全管理技术,但企业仍面临着数据丢失或篡改,信息泄露等一系列信息安全问题。

总的来看,有效推动企业两化融合亟待解决的不足技术问题,更多的是各种管理问题。所以,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推进企业两化融合工作进程的重要实现途径。

3 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意义

为推动两化融合,2013年8月工信部发布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行动计划(2013 - 2018年)》,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和推广行动作为其中第一个专项行动被提到首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借鉴ISO9000标准体系的思路和方法,吸收了国际、 国内相关领域的大量的先进研究成果,为企业描绘了两化融合的全景蓝图,实现了两化融合从关注局部向统筹全局转变,从强调技术向规范管理转变,以管理体系的思路和方式系统地推进两化融合是全面规范企业管理过程、促进产业整体提升的有效方式和创新之举。

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是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和抓手,也是一项创新性、探索性工作, 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两化融合不仅涉及到技术的融合,更是一个管理优化的过程,很多企业在技术创新及企业信息化方面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 但对于两化融合管理仍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多数企业仍在摸着石头过河,战战兢兢的探索两化融合之路, 很多企业都在前期两化融合过程中交了大量的学费。 借鉴管理体系的做法,通过总结提炼企业两化融合建设和管理的普适规律和基本要求,明确企业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机制的通用方法, 可帮助企业依据为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所提出的需求, 规定两化融合相关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有效引导和帮助企业以融合和创新的理念方式推进两化融合, 普及两化融合先进管理经验,推动企业普遍创新,加速实现产业整体升级。

4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导向和原则

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企业围绕其战略,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稳定获取预期的两化融合成效,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过程中还需坚持九项基本原则。原则一: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 两化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紧紧围绕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原则二: 战略一致性。在信息时代,组织的战略应是符合融合创新趋势的两化融合战略,所有围绕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两化融合过程需确保与战略之间保持协同性和一致性,同时应通过两化融合为战略有效执行和落地提供方法和途径。原则三:领导的核心作用。 围绕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需求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的作用、加强各级领导作用的动态调整和协同协作是两化融合有效性的基本前提和坚实保障。原则四: 全员参与,全员考核。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打造的过程就是与之相关的全体员工开展创新活动、创造并实现价值的过程,完善员工培养、发展和绩效激励等机制,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力,以确保新型能力打造过程的有效性和持续改善。原则五: 过程管理。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复杂度高、 探索性和时效性强,且往往需要突破职能和层次的壁垒,因此必需采用过程方法对相关的两化融合过程进行有效管控,以稳定获取预期成效并实现持续改进。 原则六:全局优化。围绕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迫切需求,采用系统方法全面优化相关两化融合过程,集中优势资源弥补短板,突破关键环节,以确保有效形成新型能力,不断提升两化融合的总体效能。 原则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两化融合是信息化时代全面现代化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但一定要确保两化融合工作的时效性,兼顾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之间的协调统一,在全局统筹基础上,增强执行力,确保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打造的迫切需求能按时、高效实现,不断坚定推进两化融合的信心、决心和恒心,实现良性循环。 原则八:创新引领。适应信息时代竞争的新趋势、新要求,必需充分激发融合创新的动力和潜能,通过不断深化技术创新、管理变革和市场模式转型来引领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打造,以确保动态获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原则九:开放协作。用户需求和市场日益开放、动态和个性化,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的动态组织和开放价值网络,并通过合作分享模式在整个价值网络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围绕为用户创造价值打造柔性新型能力,以抢抓发展先机,加速产业互联网化,确保赢得可持续发展空间。

5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组织围绕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为主线, 需要不断优化战略、要素和管理三个循环的互动创新和持续改进机制,形成一套可执行、易操作的全面战略闭环管控方法,以确保战略目标的准确制订、有效落地、稳定实现和柔性调整。通过战略循环机制,组织形成符合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的战略,进一步明确战略框架下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并由此确定需要打造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再通过要素循环和管理循环机制的有效运转形成预期的能力,分析判断所形成的能力是否为组织赢得了可持续竞争优势、是否支持了战略发展,以此不断优化战略的制订、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明确、新型能力的打造、要素和管理循环机制的运行等环节,实现战略柔性调整和持续改进。通过要素循环机制,组织将拟打造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分解为对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数据开发利用四要素的具体需求,并将这些需求细化并落实到所有相关的职能、层次和主体,从而将战略要求传递到执行层和操作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和实现路径,实现四要素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以确保战略要求的有效落实。通过管理循环机制,实现管理职责、基础保障、实施过程、 评测与改进四个管理域的闭环联动,确保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目标、四要素同步创新的具体需求等在两化融合过程中有效实现和不断优化,从而支持战略的稳定实现和持续改进。

管理会计的战略化设计 篇4

在我国, 过去20多年里的经济超常腾飞、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大规模的城市开发扩张等, 催生了大尺度城市设计的兴盛, 使其发展成为我国物质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规划设计类型。这种物质形态设计导向的大规模城市设计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 设计范围动辄几平方公里、几十平方公里, 甚至上百平方公里。从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到天津滨海于家铺CBD, 从郑州新城到鄂尔多斯康巴什、从北川灾后重建到北京奥体公园地区……其建设成果有成功也有失败, 可谓“奇迹”与“空城”并存。对此, 本文在总结我国大尺度城市设计发展历程及特点的基础上, 聚焦近几年业内热议的新型城镇化、经济新常态等时代背景, 探索和剖析我国大尺度城市设计走向战略化、精细化与多元化的未来转型需求及其发展框架。

1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大尺度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

城市设计在我国从设计蓝图走向设计控制和管理的演进过程中, 其尺度也从中微观走向宏观, 地域范围大至一片城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区域。1990年代以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区开发建设为代表的城市设计国际竞标, 吹响了大尺度城市设计在我国兴起的号角。此后, 大尺度城市设计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演进发展, 并呈现出不同的阶段形式和特征, 其总体历程可简要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Tang Yan, 2014) :1990年代初由重要城市功能区开发带动的城市设计;1990年末期开始萌芽的总体城市设计;2000年以后以新城/新区建设为导向的城市设计;以及2005年以来由大事件/大项目带动的城市设计 (项目特性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交叉和重叠) (表1) , 整个经过与我国现代城市设计的整体发展表现出相应的互动关系 (图1) 。

1.1 1990年代初以来:重要城市功能区开发带动的大尺度城市设计

此时, 改革开放已经推行近10年, 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成就初步显现出来。城市中的重要功能区/重要地段——特别是不同类型的城市中心区成为规划设计关注的焦点。一方面, 起步中的各大城市急需通过醒目的物质规划建设打造出能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区, 通过重要地区建设 (或改造) 的示范效应来标识城市建设业绩、改善城市环境、激发城市活力、强化城市影响力和吸引城市投资。另一方面, 中国沿海地区的一些大城市, 如上海、深圳和广州, 作为改革开放的试点和前沿, 其城市功能日趋综合复杂, 金融贸易区 (CBD) 、高新科技区、商业步行区等新型城市功能区的出现为大尺度创新设计提供了契机。1992年上海开发浦东新区, 英国的罗杰斯、法国的佩罗、意大利的福克萨斯、日本的伊东丰雄, 以及上海联合咨询组受邀对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1.7km2范围进行了国际城市设计咨询 (上海陆家嘴 (集团) 有限公司, 2001) , 首开中国城市设计国际招标的先例。这片与上海外滩隔江相望的陆家嘴CBD, 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金融窗口。类似项目还包括之后的深圳福田中心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广州大学城等城市设计。日趋开放的市场、多渠道融资、多样化的参与主体、政府政策和资源的支持等给这些大开发和大建设铺设了道路。

图、表来源 图1、2, 表2:作者绘制;

1.2 1990年代末期以来:总体城市设计

受西方国家城市层面城市设计工作的影响, 1990年代末期被称为“总体城市设计”、“整体城市设计”或者“城市风貌设计”等的新类型大尺度城市设计工作开始兴起 (扈万泰, 郭恩章, 1998;扈万泰, 2002) , 在唐山、温州、嘉兴或香港等全国各地, 这样的设计项目和相关研究处处可见。与1990年代早期主要强调“建筑”和“公共空间”设计的重点功能区城市设计不同, 总体城市设计通常覆盖全城, 从宏观、微观、中观三个层面对城市开放空间、交通组织、街道景观、建筑密度和高度、城市肌理等各大系统进行研究, 并以设计导则的形式提出相应的建设要求和控制条件。总体城市设计试图提供一个长期的管控框架来引导城市建设形态的合理发展, 这对强化城市的特色个性、优化城市空间品质起到了积极的指引作用——对原来过于倚重土地利用的二维规划系统进行了有益补充, 实现了“城市设计作为公共政策”、“设计城市而非建筑” (Jonathan Barnett, 1982) 等经典城市设计目标。总体城市设计领域的发现、政策性城市设计的发展, 让规划师们找到了区别于建筑师中微观设计的城市设计“用武之地”, 时至今日, 总体城市设计的热潮在中国依然不减。

图、表来源 表1:参考文献[15].

1.3 2000年代以来:城镇化主导的新城/新区开发

新城和新区的开发建设进入新世纪以来建设之风尤盛, 例如上海从“一城九镇”到1966 (一个主城、9个新城、66个新乡镇) 的城镇体系建设;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布局引导下的郊区县新城建设;城市跳跃式外拓的新城/新区打造, 如昆明呈贡、郑州新城、鄂尔多斯康巴什和成都天府新区;以及城市金融中心从无到有的开发, 如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CBD等。这些开发建设的实施一方面与中国城镇化步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紧密相扣, 亦与国家政策风向、经济发展状况和整体制度环境的影响相关联。土地使用权、住房和税收的制度改革让房地产及其关联产业, 在此阶段成为大部分城市实现经济目标的支柱产业。2008年经济危机时期, 政府救市策略对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开发亦形成了一定的助推效应。在这场“造城盛宴”中 (李铁, 2013) , 一些新城/新区建设的失败或暂时的不成功引发了各界反思——主要问题表现在物质建设超前于实际需求, 外表华美的新建城市片区成为无人光顾的空城, 美好的效果图及模型与冷清的建设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1.4 2005年以来:大事件/大项目导向的城市设计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 一些吸引全球视线的大事件/大项目先后在中国城市中落地, 也因此带来新类型的城市开发建设和新类型的大尺度城市设计, 典型的包括2008年的北京奥运公园及其周边地区开发建设、2010年世博会带动的黄浦江两岸的新开发, 以及其他诸如北京园博会、昆明花博会等国际盛事引发的项目开发。大事件与国际活动促进了城市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发展, 宣扬和确立了城市的积极形象, 是城市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 (唐燕, 克劳斯·昆兹曼等, 2013) 。此外, 这一时期伤痛的自然灾难也引发出新的大尺度城市设计项目及其实施, 如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的灾后重建 (北川新城等) 。安置受灾居民、重建地区信心、再造活力家园等多方面需要促使项目在全国人力、物力和智慧的支持下, 短期内便实现了从设计、规划到建成等全过程。在此之后, 如何恢复生产、创造就业、吸引投资和人口入驻, 如何让短期建设的城市具有长期的城市内在活力, 这是灾后重建新城要经历和面临的艰巨挑战。

2 新型城镇化战略与大尺度城市设计的发展转型

未来,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进一步转型, 以及城市发展阶段和发展速度的变化, 大尺度城市设计的演进无疑将呈现出与上述阶段迥异的特点和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城镇化水平以年均近1%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 并在2011年首次突破50%大关, 这标志着我国的城镇发展已迈入新的历史时期, 也由此需要不断调整和转换国家战略举措来回应因此产生的机遇、问题和挑战。为此,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意义深远的城镇化战略转型思考;2013年中央城镇工作会议全面诠释了“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及其内涵, 明确了新时期国家城镇发展的重要部署;2014年3月, 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并在全国开展试点, 标志着新型城镇化战略步入实质运作。新型城镇化及其紧密关联的时代议题——经济新常态、规划转型、存量规划等, 在城乡规划界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探讨热潮 (王建国, 王兴平, 2011等) , 推动着规划从业者们不断反思和自省以往扩张式、粗放式、掠夺式的规划工作方式和实施路径中的种种不足。

显然, 新时期经济增速的减缓、城镇化从追求数量转向质量、有限土地及生态资源的倒逼机制等, 对我国的城乡规划建设提出了从粗放到集约、从增量到存量、从城乡分离到融合、从生态破坏到环境友好、从追求增长奇迹到百姓安居乐业等的多元变革诉求 (唐燕, 2015) 。受此影响, 通过形象的城市三维空间形体设计, 影响、指导乃至决定城市开发建设形态的大尺度城市设计, 在将日趋明显地面临着以下转型需求。

2.1 从国家/政治视角到日常生活视角

快速城镇化时期, 大部分城市设计过于注重作为政治符号、经济符号的“标志性”城市空间的塑造, 忽略了那些承载着朴实城市生活的亲切宜人的市民空间。大尺度城市设计为此需要从注重“宏伟叙事”的城市形象设计, 转向关心生活品质、贴近市民的日常空间设计, 处理好宏大城市景观与宜居生活空间之间的关系。

2.2 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

政府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的核心主导力量, 城市规划与开发基本遵循着自上而下的单向路径。随着民主意识的进步、市民社会的发展与成熟, 城市设计需要创建和强化自下而上的规划途径, 让公众需求以及他们对城市形态的构想、自主改造城市空间的活动等在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以政府为主导的开发管理模式, 由此逐步将转向以生活、工作于当地的公众为主体。

2.3 从应对快速建设到应对平稳发展

在我国, 一直习惯了为快速城市增长而规划设计的政治决策者和规划设计人员, 如果不是置身于雄心勃勃的大开发任务之中, 就常常会感到“无事可做”。然而, 城市建设的热潮终究会有趋于饱和与平稳的一天, 城市设计技术人员也必须因此做好充足的准备, 通过新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转型来应对城市增速变缓带出的新任务, 将关注增量空间转到关注存量空间上。事实上, 西方发达国家早已走过了这样的历程, 他们当前急需应对的是人口缩减、社会分异、产业外流、老龄化等不同的棘手问题。

2.4 从产品到政策, 从蓝图到过程

过去一些大尺度城市设计成果求新求异、讲求构图, 导致实际建设过程中经常捉襟见肘, 未来这种静态蓝图式、产品式的规划设计模式需要转型为注重过程、政策导向的规划设计。同时, 在当前无据可依的非法定状态下, 城市设计急需逐步通过制度设计和变革, 来明确其作用方式和实施途径 (但并非一定要将城市设计变成法定规划) 。

2.5 从形态设计到多学科融合

在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渗入城市规划领域并逐步占领学术讨论的重要版面的时刻, 与空间和形态挂钩最为紧密的“城市设计”始终是城市规划设计专业需要坚守和核心发展的领域之一。但过于关注“形态”的单一城市设计方法也会引发一系列的不足, 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人文地理等多元要素与技术方法的整合, 城市设计活动变形态设计为跨学科、跨机构、跨领域下的综合设计指引, 才能使其成果更加切合现实及顺应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

3 大尺度城市设计发展的战略化、精细化与差异化

不难看出, 随着理想蓝图式的“增量型”城市设计任务的缩减、城市空间问题的日益交织杂糅、设计对象地域特点和个性差异的需求凸显, 我国的大尺度城市设计工作需要逐步转向战略化、精细化和多元化, 以应对市场机制、多元空间主体、民主意识及空间特色创造等多元挑战。城市设计作为引导城市空间环境建设的一种规划实践, 其宗旨需要回归和聚焦到市民生活以及都市空间健康发展上, 也即重点关注“人”的空间活动和“城市”特色与健康。

3.1 城市设计的战略化

大尺度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宏观设计, 政策性和战略性是其本质构成, 这种特性在未来将进一步深刻地显现出来。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城市设计战略 (Urban Design Strategy) 已经成为城市增强全球竞争力、强化特性和吸引力、推进经济发展等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程海帆, 2012) 。那些强调战略整合的文化复兴、形象建构、关键地域、旗舰项目等实操性引导举措取代了过去一厢情愿的蓝图式设计, 这从伦敦的总体城市设计战略、泰晤士河战略等中均可窥豹一斑。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我国大尺度城市设计的战略高度和战略视野, 一方面要从以“城市”为核心的空间组织方式, 转变到同时兼顾“城”与“乡”的设计定位上来;另一方面要从过去片面追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和宏伟标志的设计模式, 转换到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空间宜居性和生态环境等相关策略上来。

3.2 城市设计的精细化

由于新型城镇化的要义之一是针对“人”的城镇化, 反映到服务于人的城市空间的组织和设计上, 即需要城市设计活动无论覆盖多大的空间范畴和地域尺度, 均需回归到面向公众需求与都市活动的“精细化”与“细节化”设计运作本源上。因此, 城市设计编制与管理的“精细化”的关键在于关注人——特别是对以往被忽视的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关注, 以及对农民进城人口在空间共享与平等化的关注, 从而通过设计管理帮助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在此趋势下, 城市设计运作将表现出:注重整体空间管理的“上行”趋势与注重细节空间品质的“下沉”趋势, 也即迈向空间塑造指引的“战略性”和“细节性” (两者同时存在, 并不矛盾) 。通过弹性设计和渐进落实等措施, 城市设计项目实施方可更具长远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3.3 城市设计的多元化

尽管城市设计制度化改革的条件日益成熟——不仅是法定地位、管理程序, 甚至包括编制内容的制度化, 已经开始提上住建部的规划改革议程 (朱子瑜, 2015) , 但显然, 从地方特色和使用者需求的多样化角度来看, 城市设计内容及其技术方法的未来走向不是更加趋同, 而应更加不同, 也即迈向“多元化”与“差异化”。确定城市设计的法定地位及管理运作程序对于规范城市空间塑造、减少奇奇怪怪建筑的出现有着的积极意义, 但因差异和特色方具魅力的设计本身, 则不应被此固化成统一的模式。城市设计作为一定规范条件下相对自由的组装插件式的空间实践活动, 不能脱离地方与社会语境, 在投资渠道、政策导向、社会引导、公众参与等方面, 都应针对具体对象做出各自不同的决策选择。显然, 强调城市设计方法、内容与侧重点的“多元化”, 在鼓励因地制宜和满足地方个性化需求的同时, 也可以给规划师和建筑师的城市设计活动提供更大的灵活度、自由性和可创作空间。相较而言, 规划师往往更加注重城市空间形态引导的整体性、系统性与管控性;建筑师则更加强调具体空间建设的个性特色、自我理想和细节创造等。

4 城市设计应对议题的拓展

在迈向战略化、精细化与多元化的过程中, 城市设计需要应对的议题也在不断变化和拓展, 主要涉及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公众参与、新技术支撑、存量更新、空间活力等多个维度。举例来说, 首先, 以低碳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城市生态环境保育要求是新型城镇化对城市设计提出的重要诉求 (王建国, 2011, 2012) 。因此, 在城市交通组织方式和公共开放空间设计等问题上, 除了功能、形态、效率等常规原则之外, 实现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自然环境等内容越来越重要。其次, 推进公众参与, 发动市民自主进行城市微空间改造将会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构成部分, 例如北京在前门大栅栏历史街区改造中, 规划部门通过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倡导居民开展四合院的自主改建, 并借助设计周等文化创意活动吸引社会精英引导下的各种空间创新尝试, 为探索自下而上的城市设计路径开展了先驱性试验。再次, 大数据的兴起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进步, 对城市设计在方法和技术上的革新给于了支持和推动。POIs (兴趣点) 分析、City Engine、Houdini、空间句法等新工具和新分析方法的应用, 为我们揭示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城市设计工作方法和平台。此外, 伴随着注重存量的“更新型”城市设计项目的增多, 恢复和重塑城市空间活力的新策略将不断涌现, 过去一度被否认或肯定的某些城市空间和功能组织要素又将重新激起研究者的探索兴趣与反向回归。举例来看, 卡马拉在对伦敦“高街”——过去那种混合了交通和商业等服务功能的城市主要街道——的分析研究中, 用图纸和数据论证了混合街道对城市活动、就业岗位的常超吸引力, 进而委婉地批驳了将交通性和生活性干道绝对分离的现代规划设计理论 (Carmona Matthew, 2014) 。此外, 通过文化复兴, 旧城中以往被视为破败的不毛之地的一些地区, 已经开始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消费对象和独特的兴趣空间吸引着人们的光临。

5 结语:大尺度城市设计的未来发展框架

图、表来源 图1、2, 表2:作者绘制;

综上所述, 以城市空间形态设计为内核, 在战略化、精细化与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引导下, 以及生态人文、技术变革、规划转型等关键议题的影响之下, 大尺度城市设计在我国的未来发展将呈现出新的图景框架 (图2) , 从而回应经济新常态、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发展需求。值得一提的是, 未来的城市设计不仅关乎空间建构的“美”学问题, 更关乎空间使用的资源配置和多方利益平衡。因此, 规划设计师需要逐渐从“技术精英”向空间利益的“协调人”角色上转换, 在城市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努力推进专业技术人员、政府、市民、志愿者等之间的对话与合作, 以协同解决城市建设中复杂的资金、产权、进度、大众审美等难题和争议。

摘要:文章在总结我国大尺度城市设计发展历程及特点的基础上, 聚焦近几年业内热议的新型城镇化、经济新常态等时代背景, 剖析我国大尺度城市设计走向战略化、精细化与多元化的未来转型需求, 并搭建起以城市空间形态为内核, 技术变革、生态人文、规划转型等影响下的大尺度城市设计发展框架。

管理会计的战略化设计 篇5

(一) 战略管理体系

面对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 企业管理者应站在战略管理的高度, 为企业的发展进行总体谋划。正规的战略管理系统过程由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三个基本阶段组成, 具体表现为五个步骤: (1) 确定使命、远景与核心价值, 明确组织未来的前进方向, 描绘组织所要从事的事业, 使整个组织有一种目标感。 (2) 战略的形成——SWOT分析。SWOT分析是战略管理的重要技术, 其分析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评估组织 (内部) 的优势和劣势以及环境 (外部) 的机会和威胁, 第二步是使用第一步的评估结果将公司置于SWOT网络或矩阵的四象限内。SWOT分析的每一个象限与多种不同的战略相联系, 不同的象限对应着不同的战略。此分析法有助于管理者建设性地思考公司的外部环境和内部优势与劣势。 (3) 制定组织战略。通过SWOT分析明确组织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内部的优势与弱势后, 选择最佳、最合适的组织战略。 (4) 实施战略。战略实施是组织战略管理过程中采取行动的阶段, 通过战略目标分解设立年度目标、制定策略、配置资源、激励员工来保障制定的战略实施。 (5) 战略评价。由于组织内外环境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所有战略都必须不断的动态调整, 包括重新审视内外部环境、评价绩效、采取纠正措施。

(二) 平衡计分卡的业绩评价系统

战略管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精心制定的战略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以战略为中心进行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的主要特征, 企业的一切工作和管理活动均应根据战略管理的要求进行调整, 业绩评价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也应考虑战略需求, 并为企业战略的形成和实施提供服务。借助平衡计分卡可以实现企业战略到日常经营行为的转换。平衡计分卡的一个重要创新之处在于实现了战略目标的战术转换, 体现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短期目标为长期目标服务的目的。这一创新体现在运用战略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分阶段的、可操作的、具体的目标和测评指标。

平衡计分卡包括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视角, 每一个视角又包括目的、指标、指标值和实现指标措施四个环节。四个视角的指标并不是相互独立的, 而是一条因果关系链, 展示了业绩和业绩动因之间的关系。财务指标的动因是客户, 内部流程是客户的一级动因, 学习与成长是内部流程的一级动因。这种关系可以为战略管理提供信息保证。平衡计分卡与战略连接起来, 从四个视角全面考察一个组织。

(三) 平衡计分卡框架

战略要转化为当期目标, 可以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将战略目标展开, 并依次衍生出具体的衡量指标, 逐层落实到日常工作与绩效目标。为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要确定战略性关键成功因素和战略性关键绩效指标, 并根据关键成功因素和关键绩效指标制定战略措施。

(四) 平衡计分卡战略图

战略图是战略执行工具, 为组织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框架——组织创造价值的方式。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主要取决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 战略图就是围绕这四个方面构建的, 确保组织在这四个方面的目标相互一致。战略图实际上是一张细化平衡计分卡, 将愿景 (战略) 与平衡计分卡联系起来。

二、P医院应用平衡计分卡实施医院战略管理

(一) 背景资料

P医院处于快速发展期, 2006年新领导班子上任后, 意识到对职工管理必须强化、细化和量化, 因此制定了不少制度、规范和标准, 但执行力很低。目前职工近半数以上 (包括中层) 对医院的使命、愿景和发展战略不清楚, 甚至有些职工不理解个人工作与医院战略之间的关系。2009年年底医院将搬迁, 如何管好一所大型现代化综合型医院, 仅用传统的财务绩效来衡量医院绩效的办法是行不通的, 必须运用战略管理的方法, 更新办医理念、创新办院体制、革新组织结构、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经营效率、营造医院文化及主动推销服务, 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 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促进医院可持续的发展。

(二) P医院战略的形成

第一步, 确定使命:通过医疗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持续改进以及加强制度建设, 为更多群众和患者提供优质安全、价格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 促进百姓的健康幸福和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步, 确定愿景:在未来3——5年将建设成“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设备、一流环境”领先于江北地区的基本现代化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其在社会形象、医疗服务和经济实力方面将有卓越表现, 真正达到“让患者顺心, 让职工安心, 让政府放心”。

第三步, SWOT分析。优势分析。 (1) 政策支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医疗单位建设, 区委、区政府在政策上积极支持。 (2) “硬件”建设:市政府、区政府投资3.8亿元易地新建一所基本现代化医院。 (3) 医院文化底蕴深厚。 (4) 医院医疗设备不断更新, 螺旋CT、DR、全自动生化仪、彩色B超在全区医疗单位都是最先进的。 (5) 地理和区域优势。医院担负全区109平方公里52万人口的医疗教学、科研任务, 并为毗邻县近40万人口提供医疗服务。 (6) 人才结构和梯队建设正趋于合理, 高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大。

劣势分析。 (1) 整体学历水平较低:医护人员学历水平以中专和大专为主, 本科学历医师只占医师队伍的25%。 (2) 人才梯队不合理:中青年技术骨干人员比例失调, 职称结构不合理, 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各级医师比例是“两头少、中间多”, 正高级人员缺乏, 后备力量匮乏, 缺乏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青中年专家队伍。 (3) 专科建设滞后:医院未形成比较强的特色专科, 专科建设滞后, 严重束缚着医院的发展。 (4) 竞争意识薄弱, 医院缺乏活力与动力。 (5) 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6) 科室基础管理薄弱。科室管理者缺乏现代管理理念, 过分依赖传统化管理模式——“人情化”管理, 医疗核心制度执行不到位。

机遇分析。 (1) 市政府的跨江发展战略实施。 (2) 政府高度重视P医院的发展, 政府投资3.8亿元, 易地新建一所开放床位540张, 具有三级医院规模以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 (3) 当地群众对该院信任度较高。 (4) 当地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不断扩大。

威胁分析。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搬迁至新医院后, 固定运营成本将大大增加。 (1) 同行竞争。浦口区医疗市场竞争激烈。 (2) 群众对医院服务的要求非常高。 (3) 医院对病人的吸引力还不足。

第四步, 医院发展战略的制定及绘制医院战略图。通过SWOT分析后, 制定医院发展战略。医院发展战略是“收入增长战略”, 具体可描述为“以优质的服务、特色的专业技术为广大患者服务, 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实现收入增长”。见图1。

第五步, 创建P医院平衡计分卡。见表1。

三、P医院实施战略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 改变医院领导经营观念

第一, 领导要彻底改变盲目追求“粗放式的增长”模型的观念, 专注于经营能力的提高, 要用战略的眼光管理医院, 通过战略分析和战略制定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对本市医疗市场进行系统分析, 确立自身的发展方向, 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第二, 医院必须分析医疗市场变化, 加强专科建设。加强专科实力和规模建设, 强化自身的专业实力, 力求卓越经营。加强专科建设有利于提高临床医生专业技术水平, 有利于医疗人才培养, 有利于扩大宣传, 增加市场占有率。今后几年应以“小专科, 大综合”的思路建设医院专科。

(二) 加强医院经营管理能力

第一, 医院必须制定详细的营销策略, 利用现代营销手段, 建立专科品牌, 通过多种媒体宣传专科品牌。第二, 加快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 不断完善医院信息系统, 为成本核算提供强有力保证。第三, 重视人才。医院要始终重视人才的价值, 为他们提供能发挥才能的平台, 建立公开透明的医院内部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第四, 注重创建服务品牌。医院要注重自身服务品牌创建, 真正从每一个细微的环节为病人提供优质、便捷、安全、文明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使医院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管理会计的战略化设计 篇6

1 金融化能源化背景下粮食安全的新问题

1.1 世界粮食价格波动性增强

相关的研究表明, 从1961年到2009年, 世界主要粮食价格的平均波动呈现出明显增加的态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 金融衍生产品的日益泛滥, 粮食贸易投机活动猖獗, 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价格逐渐偏离供求机制约束下的相对均衡状况, 呈现出明显的加速波动的特征。

1.2 粮食价格决定机制变得复杂

经济学供求理论告诉我们, 粮食价格从根本上应该受到粮食供求关系的影响, 供求状况是粮食价格的决定机制。然而,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特列是在粮食金融化和粮食能源化趋势日益增强的情况下, 粮食价格波动脱离了传统供求关系影响, 简单的供求关系不再是粮价波动的主要原因, 粮价波动则越来越多取决于市场心理预期、粮食期货市场、货币供应、投资资本、主要储备货币汇率、能源价格等非供求关系因素影响。

1.3 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粮食格局日益突出

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其在粮食金融化和能源化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在国际金融期货市场上, 金融化的大宗商品都以美元定价。粮食被金融化之后, 其价格不再完全受供求关系的支配, 与粮食年景的丰欠和产量高低关系也逐渐淡化。在粮食能源化领域,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依然是最重要的推动力, 也是粮食能源化制度体系的设计者、实施者和最终受益者。因此, 无论从粮食金融化, 还是从粮食能源化的发展情况来看, 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粮食安全的格局越来越明显, 全球粮食安全必然深深地受到发达国家粮食战略的影响和制约。

1.4 增加了粮食宏观调控的难度和风险

在全球资源自由流动的状况下, 资本的逐利性必然与粮食的金融化和能源化趋势紧密结合在一起, 并且通过干扰粮食金融市场和粮食能源市场的正常运行, 引起粮价大幅波动, 从中谋取暴利。同时, 在封闭的经济环境下, 一国有关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不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能够最大程度上确保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然而, 在国与国粮食政策相互影响的开放环境中, 粮食宏观调控的独立性受到影响, 一个国际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不仅取决于本国宏观调控机制的运行, 而且必然受到其他相关国有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资本的逐利性以及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失独性叠加作用, 最终会增加一过粮食宏观调控的难度和风险, 并最终影响到一国的粮食安全状况。

2 金融化能源化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

2.1 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从美国粮食-金融-能源战略来看, 美元是衔接粮食和能源的桥梁和纽带, 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居于主导地位。正是由于美元是世界结算货币, 美国可以通过控制美元价格走势, 进而控制世界的粮价和石油价格, 在享受向全世界经济体征收铸币税的同时, 也不断地向全球其他国家转嫁经济危机。因此, 中国应逐步有序的推动人民国际化进程, 逐步用人民币取代美元在国家外贸结算和外汇储备中的地位。只有当人民成为世界重要的结算货币, 用人民币计价世界粮价的时候, 才能够从币权结构上解决中国粮食价格受制于人的状况, 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2.2 逐步改善中国能源安全状况

随着石油化学资源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 石化成本在农业总成本中的比重不断攀升, 石油价格的走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价格的变化。考虑到粮食能源化和能源粮食化之间的复杂关系, 中国的粮食安全的解决必须依赖于中国能源安全状况的改善。因此, 必须从战略上解决中国的石油供应渠道问题, 并依托人民币主权货币实现对石油定价权的掌握。因此, 要坚持以下几点:第一, 继续推进现有能源供给渠道的稳定。将中东产油国、非洲产油国和东亚区域市场等纳入中国的全球粮食安全战略体系。力争石油定价话语权, 同时要加强中国和俄罗斯, 中国和缅甸以及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友好的能源合作关系。第二, 谋求能源定价权。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的中国, 在国际原油价格上基本没有话语权, 根源在于我国没有成熟的石油期货市场。随着人民币主权货币功能的发挥和实现, 中国应该着力谋求石油定价话语权。上海石油交易所的设立和运转是能源市场化改革的成果, 对于发展石油现货交易市场、推动石油期货交易市场建设, 加强我国国际油价话语权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3 培育粮食龙头核心企业

随着以ABCD为代表的跨国农业公司进入中国, 跨国资本抢滩中国市场, 采取全面布局-产业链控制-价格掌控等战略, 逐步加强了对中国粮食市场的控制, 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应对跨国公司的挑战, 中国应该努力培育有竞争力的龙头核心企业, 与实力强大的外资控股企业抗衡, 打破外资可能形成的垄断局而。为此,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 加快国内粮食企业整合步伐, 获取规模经济。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资产置换、合作的形式, 做大做强企业, 实现规模经济。第二, 构建全产业链竞争模式。粮食产业链是一个连接粮食生产、储存、运输、流通、加工和消费等各产业的完整体系, 它集成粮食产、加、销、储、运等多环节为一体, 各个环节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链条体系, 也是一种更综合、更系统、全方位、多层次的粮食产业安全。第三,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通过价格补贴、技术改造补贴以及其他形式的补贴, 鼓励龙头企业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积极参与国际粮食竞争。

摘要:随着粮食金融化和粮食能源化趋势的加强, 全球粮食安全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客观上要求中国应该从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逐步改善中国能源状况以及培育农业龙头核心企业等方面加强对粮食安全的战略构建。

关键词:金融化能源化,粮食安全,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李援亚.粮食金融化:界定、背景及特征[J].经济论坛, 2012, (9) .

[2]张莉侠, 张锦华.跨国公司的扩张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与对策[J].农业经济, 2012, (10) .

管理会计的战略化设计 篇7

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以包代管造成工程项目管理矛盾

采取承包制的方式是当前工程管理的主要形式。工程项目采用承包形式的优点是, 能够快速推进工程进度、划分标的责任、履行双方订立的合同、便于业主考核验收。但同时也应看到, 在这种承包制下, 一些业主认为, 工程既然承包给承包人, 从工程施工、材料采购、质量监测、安全措施等方面, 都应由总承包方及所属的一、二级承包商负责, 业主的任务就是到期按承包合同验收即可。这种做法虽然简化了业主或发包人的工作, 但是却带来另一种问题, 就是以包代管。有的业主认识到了以包代管的问题, 于是采取适度地参与工程的过程管理方法, 但往往会发生一些纠纷。当这些纠纷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时, 就直接影响了业主或发包人与建造商之间的协作关系。例如, 某围海造地工程, 业主在工程项目承包出去后, 在主动参与工程项目的过程管理中, 电缆、仪表、桥架等重要物资丢失。业主认为, 工程项目并未交工验收完成, 其丢失的物资责任由施工方承担, 并在工程结算中要给予扣减。而施工方则认为, 虽然工程未交付业主, 但是业主却参与了工程项目的过程管理, 也有担负保卫物资安全的责任, 应“各打五十大板”, 不应由施工方独立承担责任。发生这种纠纷、“扯皮”后, 双方原有的良好协作关系受到了影响, 在业主或发包人与建造商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膈阂”, 如果处理不当, 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管理。

2.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工程项目顺利完成

工程项目从论证、立项到实施, 是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 论证方案、设计规划、重要制备选型, 虽然不能说是“纸上谈兵”, 但是也可以说是专家们的一种日常“图上作业”, 与真正的项目施工过程相比, 既不是“漏洞百出”, 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合格产品”, 大都还需要在工程项目运行中不断纠偏、细化和完善, 这就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确性, 也可称之为施工风险。以某围海造地施工项目为例, 其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地质结构方面。虽然设计方案中对工程项目的地质结构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但也只是用传统的标准来反映。由于地壳板块的特殊性, 同样的地层所承受的压力用传统的标准并不能真实反映其承受的压力值, 因此设计规划中采用传统标准的做法对工程施工方来说, 就必须对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具体情况进行修正, 甚至还要变更设计、重新施工。再加上配套的码头工程、海底管线工程、管廊工程等都会受到影响, 势必造成原先预定的工程造价成本上升。

3.设计方案存在缺陷使工程造价上升

工程项目是按照设计方案实施的, 设计方案优, 不仅建造困难小、矛盾少, 而且其造价成本也低, 这不仅是行业内熟知的定律, 也是工程项目追求的目标。当前, 设计方案存在缺陷的施工项目比比皆是。相关资料表明, 只要是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 因设计方案存在缺陷, 需变更设计的占20%左右。尤其是有的工程项目, 在施工完成后才发现设计中少了必备的辅助系统, 只好再由设计方重新进行补充设计, 已完成的主体工程也要进行部分拆除, 重新增加必备的辅助系统, 这一拆一增, 自然造成工程项目造价无谓的增加。

4.影响社会环境造成工程项目投资加大

小型工程项目自不必说, 大型工程项目会直接影响到当地市政、居民, 有的还会影响到周边生态环境。对这种工程项目进行投资, 有些业主或发包人单纯地从自身的角度考虑问题, 而不是从更高的层次把工程项目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纳入项目的方案论证、项目实施中。这样, 业主或发包人就无法取得当地政府、居民的支持与配合, 并为此支付较高的政府协调费用、居民补偿费用, 而这些费用最终增加了工程项目的造价成本。

深化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路

1.树立市场化理念

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管理, 既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 也是社会经济现象的前沿反映。因此, 树立市场化理念、紧跟时代步伐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种标志。市场化理念, 就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 业主或发包人要用前瞻性、时代性和实用性的方式方法, 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使工程项目从论证、立项到建造、完工、验收, 形成专业化设计、市场化运营、公司化管理的系统工程, 在设计最优化、工期最短化、造价最低化的“三化体系”中, 实现高效、优质、节时的最佳效果。

2.“包”“管”结合, 重点突破

实践证明, “以包代管”虽然有推进工程项目管理的功效, 但是这种方式毕竟把复杂的工程项目管理看得过于简单化了。“包”虽然有“管”的成分, 但是“包”毕竟不直接等于“管”。因此, “包”“管”结合、重点突破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方法。也就是在工程管理过程中, 业主或发包人依然要借助“包”的优势、发挥“包”的特长, 但不能把“包”当做万能公式, 一切用“包”解决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所有矛盾和问题。应在“包”的路径下, 用“管”进行补充、完善和优化, 在“包”“管”结合中, 把工程项目管理和降低工程造价推升一个新台阶、新水平。

3.重点环节, 强化控制

对工程项目的重点环节, 业主作为出资人和工程项目的实际使用者, 不能当“甩手掌柜”, 而要与设计院所、施工单位和工程项目管理部门一起, 对工程项目的重点环节进行全过程的参与、讨论和现场施工管理。例如, 经济合同是工程项目建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业主或发包人对工程项目建造中的重要设备、物资合同不能任由承包方包办, 而要采取主动、积极的“参与”方式, 列席招投标会议、经济合同签订、重要设备物资验收及安装调试, 既可监督采购方案的执行情况, 也可避免承包商以次充好。这样做的优势在于, 一方面使业主能够掌握、了解工程项目的工程质量、核心设备、资产的型号、参数和性能, 杜绝施工过程中的假冒伪劣产品;另一方面, 为工程项目的投产运营打好基础。

4.优化设计, 降低造价

设计是直接决定工程造价成本高低的重要指标。工程设计决定工程造价成本不仅是一句名言, 更是一种真实的反映。因此, 优化设计是降低工程造价成本的第一生产力。

一是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把设计方案作得更完善、更符合业主的预期, 更能反映出时代的发展和未来的变化。

二是对设计方案要进行风险评估, 把施工过程中的困难、风险按照大小、远近的办法, 采取“两者收益取其大, 两者相害取其轻”的方式, 选择最优方案。

三是重点防范出现设计缺陷。设计缺陷是造成工程项目造价上升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业主还是设计院所, 必须树立“向设计要效益”的理念, 最大限度地降低因设计缺陷造成设计变更, 进而造成工程项目造价成本增长的因素。

5.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

一是建立完善的当地协调机制。业主或发包人应与工程项目所在地的政府、附近居民加强沟通, 让政府、居民了解工程项目的特点、目标和意义, 以及工程项目建成后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取得政府、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避免出现当地居民停水、断电、挖沟等阻止施工的情况, 确保工程项目有序进行。

二是建立完善的业主或发包人与承包商之间良好关系的机制。工程项目建造过程中, 不仅涉及业主与承包商之间, 还涉及一级承包商与二级承包商、三级承包商与四级承包商之间的关系,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和工期。而建立完善的业主或发包人与承包商之间良好关系的机制, 可及时发现矛盾和问题, 推进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三是建立完善的与工程质量监测机构良好关系的机制。建造商与工程监理方之间的关联是影响工程项目进度的重要因素。业主或发包人应及时了解双方的动态, 发现矛盾和问题后, 主动召开建造方与监理单位的现场办公会, 把工程监理机构的意见和施工方的意见, “当面锣, 对面鼓”地摆出来, 逐一排查落实, 在及时协调、友好协商的现场氛围中解决矛盾和问题, 在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同时, 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周期、提升工程效益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明胜.施工成本的控制与管理[J].经营与管理, 2013 (3) :64-65.

上一篇:天南地北下一篇:胎心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