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的课程理念(通用8篇)
特殊教育的课程理念 篇1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命教育教育以“培养人”作为自己的质的规定性,因此理应关注“人”
以及其本质性的要素,即人的生命以及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实现。所以说生命既是教育的逻
辑起点,又是教育的最终目标。生命教育作为一个新开拓的研究领域,近几年来受到国内外
学者的关注,美国、西欧的国家、澳洲、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都相继开展了不同主题的生命
教育。我国的台湾地区在生命教育的建设受到官方的大力提倡,并将2000年定为“生命教
育年”。同时,香港、澳门地区也开始了生命教育的推进工作。我们大陆的生命教育工作起
步较晚,2004年12月,辽宁省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作方
案》,以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有效载体。2004年上海市也出台了《上海市中
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送审稿),着力于推广生命教育。为什么在科技高速发展,人们
物质生活水平日益丰富的今天,生命教育受到如此的关注?本文着重于考察生命教育的现
状,寻找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并针对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的形势利用新课程的理念
作指导,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一、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表现
有这样一组数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我国14岁以下未成年人
生命安全的“第一杀手”,每年因意外丧生的孩子就有四五十万,占这个年龄阶段总死亡人
数的31.3%,是发达国家的3-11倍。
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至少有2百人自杀未遂,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有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
自杀现象已成低龄化的趋势,青少年自杀现象一直呈上升的趋势。据资料统计,自杀已成为
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且低龄化严重。在对对超过2500名中小学生进行的一项最新
调查表明:有5.8%的人有过自杀计划,而自杀未遂者则达到了1.71%,而他们的父母却一无
所知。且看以下有关青少年自杀的报告,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生命教育的紧迫性,为我们进一步地寻求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给出一些启示。
2000年7月,广东省顺德市一名初三的男生,因家长不让玩游戏机上吊死亡。
同年8月吉林的一名女生因家境贫寒产生自卑心理,卧轨身亡。
2001年11月初呼和浩特市的14岁中学生,因为钢笔水甩在老师身上一次,而不是老
师所说的四次,选择了自杀以示反抗。
相隔几日后,新疆一中学四名女生因期中考试排名在后,在开完家长会的当天下午,相
约共同服毒自杀,两名因抢救无效死亡。
二、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现象可以看到:当学生面对各种生活问题时根本无力接受挫折,不会理性地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往往自暴自弃、甚至轻生。而家庭、学校也不能关注这些弱势群体,给出
有力的保护。因此可以说当前生命教育缺失现象既有学校又有家庭、社会的原因;既有课程、课堂教学又有教师生命教育素养的原因;既有社会现实又有中华传统教育方式的原因。那么
什么是生命教育?我们将从新课程的理念去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从而找出生命缺失的原
因。
1.新课程理念下的生命教育
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国内学者还没有达到一致的见解。概括起来主要是从以下三点进行
定义的:第一,侧重于建构生命教育的体系。其认为生命教育应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
发展的原则,开发学生的生命浅能,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学生完整、全面的发展,成为有个性的人。第二,认为生命教育应该是一种价值追求。台湾学者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有
价值性的活动,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真正价值,从而关注生命,认识
真、善、美,净化心灵,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最明确的内涵。第三,侧重与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即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等等。(近
十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综述P14)
借鉴台湾的研究成果,生命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人生观的教
育,主要是关于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进而珍惜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培
养完整人的教育,从肯定、珍惜个人生命的价值,到他人、自然乃至社会的价值并涉及到生
死观的教育以及人生信仰的探讨等等。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课程的实施为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平台,其中蕴涵了丰富的生命价值,这正是生命教育应具备的素养之一。因此,只有深刻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并以此
作指导来领悟、实施生命教育,才能将生命教育做到实处。由此,我们理解的生命教育的内
涵为“
首先,生命教育的主体为学生和教师。新课程理念认为教育教学的过程是师生相长的过
程。学生作为学习者,不断地从教师那里汲取知识、思想及精神的精华,同时其学习的过程
还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个体,生命逐步成长,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作为传授者,通
过教学活动,传授给学生知识、经验,同时其作为学生反馈信息的接受者,在教学过程中需
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学生观,其教育教学的过程也是其生命不断成长,逐步完善的过
程。新课程倡导生命教育应关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生命成长以及生命价值的实现。教师不再
只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园丁”了,学生也非只是等着被塑造的“花草”了。因此,生命教育应充分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生命教育的内容应关注学生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
也在不断地加快,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面对的一方面是学之不尽的知识,另
一方面是升重点、考大学的压力。这时的学生既需要丰富多彩的生活来调节学习的压力,又
需要家长、教师与之交流、谈心以缓解紧张的人际关系,疏通心理障碍。只有这样中学生才
能健康、愉快地成长。可是,现实的情况是现在的学校只关注教师的升学率,教师的教学也
只是向成绩看齐,使得教学只重知识轻能力。这种应试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对学生情感和价值
观的培养,没有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其也需要与教师、家长的交流,学生在这里被当作
“工具”、“学习的机器”,而恰恰没有被当作活生生的人。结果是使学生在“为何而生”的问题上不解,当遇到挫折、困难时便轻易地放弃生命。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
生的需求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首先是人学!”。最后,生命教育的方式应适应学生生命的阶段特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
进行施教,进行个性化地教学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每一生命都有着不同的发展阶
段,且每一阶段都有着独具特色。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同,因此教师应注重
学校显形、隐性因素的综合渗透,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认知、体验、励志、实践的目标。
2.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首先,生命教育缺少社会系统的支持。这包括国家政策的支撑以及家庭生命教育的配合等等。我们知道西方一些国家很早就开始关注生命教育,我国台湾和香港的生命教育到现在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建立起了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系。这一些生命教育的发展均离不开国家
政府政策的支撑。我国大陆的生命教育起步较晚,只有在政府和民间力量的联合倡导下才能
顺利铺开并逐步形成完整体系。
其次,生命教育缺少学校教育的落实。从课程的设置上来说,由于传统的教育只是片面
地追求学校升学率,综合活动课要么被学科所侵占,要么被取消。从课程的实施上来看,学
科课程理应成为生命教育的载体,可是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师只能把有限的课堂用于知识的灌输、训练。这样生命教育完全失去了存在的载体。
第三,教师生命教育素养的缺乏。教师自身的生命素养,往往在实践教育目的中处于关
键性的因素。从以上青少年自杀的事件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往往缺乏应有的生命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尊重学生人格,伤害学生自尊和感情的情况,还存在着体罚学生、剥夺学生受教育权利的情况。教师本应起到“行为示范”的作用,可是这一些不尊重学生生命的行为不仅给当事人造成无以弥补的伤害,而且给其他同学心理也带来了不可消除的阴影和心理障碍。
三、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生命教育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学改革是关键的一环,因此,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尝试进行生命教育是将生命教育落到实处的必要途径之一。生命意义的缺失正是我国传统课堂教学的根本缺陷,因此,从新的角度确定课程教学的理念,实现课程教学生命意义的回归就成为迫切需要讨论的问题。新课程向生命意义的回归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新课程提倡全面性和个性化。新课程在要求培养全面人的同时也突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从而适应生命的完整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当前的教学应该实现从以知识为重心的教育,转变为以能力为重心的教育;实现从说理教育向感悟教育;实现从重结果的教育向重过程的教育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的人才,才能给予学生完整的人生。个性的完善需要丰富的人生经验以及对人生经验的情感体悟,从而提升对自我的认识,提升个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贫乏单调的情感体验只能带来不完整的人生和人格的缺陷,因此在教学目标上要注重情感的因素,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使学生个体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使个人的生命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2.新课程的内容应体现了生命的现实性和阶段性。生命的现实性即为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的现实生活是课程最贴切的课堂教学资源,只有回归学生生活才能发现学生的真正需求,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生活的热情,从而热爱个人生命,乃至其他生命,才能让学生体会出生命之伟大,从而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对于中小学生,重视激发他们对美好东西的向往,这才是生命教育的核心。”(转引多维度下的生命教育)台湾地区目前在中小学所进行的生命教育,已有相当的系统性,在课程教学的实施上也有十分成熟的经验,值得大陆教育界借鉴。例如其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生命的旋律;二是温馨你我他。这一些教学内容以及相应教学活动的展开完全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得他们人格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3.新课程的实施上强调生命化的教育。新课程启发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的智慧,遵循学生的天性,注重关注学生的生活,提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实施分享与体现的教学,使教学触及生命的灵魂。新课程所倡导的认知、体验、励志、实践这四种教学方法与生命教育目标的四个层次,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现象进行感悟、反思、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4.新课程的评价体现了生命的多样性与生成性。新课程确立了发展性的评价理念,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提倡建立全面的、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为生命的健康成长构建了良好的环境。总之,新课程的评价体系为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以及在各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提供了保障机制。
四、在新课程师职培训的过程中注重教师生命教育素养的形成“新课程改革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防教师(proof-teacher)’课程都不可能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新课改的前提,因为他们最终决定新课改的走向。”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1,8.生命教育是有效实施的关键和前提是教师的生命素养,而在现实中我们的一线教师往往缺乏应有的生命教育,缺乏健全正确的生命观,出现了很多我们不希望看到的现象,因此,“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生命教育素养主要包括形成生命教育意识和提高生命教育能力。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是具有浓厚的从教情感和敬业精神,即热爱孩子、相信孩子、尊重孩子。
其次,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即研究学生,研究其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征,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这正是生命教育的目标之一。教师只有在新课改的背景中,不断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地将生命教育的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个人的生命教育素养和质量,完成生命教育的使命。
总之,以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以及提高生命质量为本质的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是一个不断发展、成熟、完善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奉献爱心,完善自我,它要家庭、学校、社会携手共管。只有在充满人性化的环境中,孩子才能意识到自我生命的丰富性、多彩性,体会到人生的乐趣和意义,孩子才能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脆弱,从而确定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人生的更大价值也意义。
特殊教育的课程理念 篇2
一、贯彻“课程标准”, 注重探究的灵感、情感和科学的态度
“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要贯彻这一理念, 通过研究解决问题, 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思维方法、产生发现问题进行探究的欲望, 并树立对物理和学科的科学态度。
例如,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有的学生通过实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大部分学生知道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才能否定这个结论, 进而让学生运用控制变法, 寻找普遍的规律。
二、合作精神是课程标准的主题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愿望, 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例如, 在《物体质量》这一课的设计之初, 我把两个同学分为一个小组, 领取器材进行分类, 结果分类方法单一。后来改为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并在伴有轻松、愉快的音乐中进行, 结果大多数小组能得出两三种分类, 有的小组分得种类更多, 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优势。这样不仅使学生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合作, 而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言的机会。
三、课程标准强调物理教育的创新精神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在理念上强调学科间的渗透, 这就从观念上转变了学习方式, 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养。在目标上重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 在内容上强调学习方法与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将科学研究与科学内容放在并列的位置。诸如, 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等基本知识的学习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同等重要。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亲身体验创造更多的机会, 同时注重实验的创新与探索性,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深刻体会到演示实验对促使学生在观察中和观察后进行深入细致的思维活动, 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思维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重要作用, 还促使学生在实验中对知识运用能力的形成变依赖思想为探索精神。
这些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篇3
第一,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了教育理念的人文性,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正好是当今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
这种“以人为本”是相对于“以学科为本”而言的。“以学科为本”过分强调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学生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教学活动中人的因素——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放在重要的位置,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要摈弃那种“重知识讲解,轻能力培养”的“满堂灌”观念,改变那种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模式;要求我们必须要做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为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调动学生感觉、知觉;挖掘非智力因素对英语学习的正效应,并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开发其创造思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突出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体现语言学习的目的性和实践性
传统的英语教学以“语音,语法,词汇”为主线,教师讲解为主导,形成了“耗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状态。新《课程标准》从人发展的需要出发,确立英语教育教学的目标,在总体构建上特别重视“语言运用”,这不仅使受教育者获得了交际的“工具”,更体现了语言教育在智力发展和情感结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新《课程标准》在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方面强调五项内容:技能——听,说,读,写;知识——语音,词汇,语,功能,话题;情感——兴趣,态度,动机,自信,意志;策略——情感策略,知识策略,管理策略,交际策略;文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文化艺术,行为规范。
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还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有意识地扩展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更要注意渗透德育,激发兴趣,培养能力,以便满足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第三,突出教学要求的层次性,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新《课程标准》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所以,英语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投入到各种操练活动中;要坚信每个学生的潜能,正确诱导,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还要爱护学生成长,关心学生疾苦,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虚心接受教师的引导;还要作好模范表率作用,有道是“其身正,不令则行”,无论是广博的知识,高洁的德行,还是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都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良性发展。同时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最终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总之,新教材,新标准,新模式,就要求我们高中英语教师首先要树立新观念,才会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新理念 篇4
摘 要:现代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发展的新理念是强调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现、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均衡化的课程设计现、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现、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关键词:课程;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课程实践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基本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民主化、国际理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回归生活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可持续发展、个性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创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等等的强调,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尽管各国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并不完全相同,但却有很多相似之处,诸如大都强调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均衡化的课程设计现。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现、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等等,使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
一、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
课程实践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因而必须遵循一定的价值原则。任何课程建构如若不优先考虑价值取向问题,如若没有哲学价值论的引领,都将陷入盲目和混乱,从而以失败而告终。
课程的价值是作为主体的社会和学生与作为客体的课程之间的需要关系的反映。由于这种主客体之间的需要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而课程价值的内容和水平也是不断变化的;又由于这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因而课程价值的表现形式和类型结构也是多样化的。
在课程发展史上,由于时代背景不同、人们的政治立场、哲学倾向各异,导致了对课程价值的不同认识,从而出现了不同的课程价值追求。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课程价值取向是:
第一,突出伦理政治的`课程价值取向。这种课程价值取向主要反映了社会统治阶级对于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例如孔子设置课程和选择课程内容,首先是出于“复礼”(即恢复周礼)的需要。所谓“礼”,是指维系中国奴隶制社会的人伦关系和等级制度。在孔子看来,“不学礼,无以立”。不学习周礼,便不能站稳奴隶主阶级的立场,不能在社会上立足。因此,孔子特别强调“伦理政治”内容在学校课程中的核心地位。由孔子整理、加工、规范化了的课程内容,经孟子和后世儒家代表人物的充实和完善,形成了以伦理政治为价值取向的中国正统封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课程体系,其影响~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逐渐减弱。这种突出伦理政治的课程价值取向,在欧洲封建时代也有突出表现,只不过它是以封建伦理与宗教教义相结合的面目出现的。
第二,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价值取向。这种课程价值取向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学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范围的扩大,以及社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提高而产生的。它主张课程要着眼于学生适应当前和未来生活的需要,要为成人生活做准备。由于其注重课程的实际价值,具有功利主义的倾向,因而特别强调实用学科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在这方面,最有代表
特殊教育的课程理念 篇5
所谓班级教育环境,是指以班级独特的群体育人功能为目标指向,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为班级每一位成员(含班主任)创建人文性的、非物质化的精神环境,让每一位成员在精神上得到发育与成长。由于现阶段我们对班级环境建设不甚重视,导致班级教育环境缺乏生机,班级功能无法得到进一步的生成。本研究以新课程理念为基础,通过班级环境的有效建构,使班级功能得到再生与发展。
一、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班级教育环境有效建构的理性思考
营造让学生得到良好发展的环境,是班集体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它可以使班级功能的拓展与衍生,特别是在今天实施新课程这一历史背景下,如何根据新课程理念,不断更新组织管理班级的理念,使之对学生的教育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是每一个人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班级教育环境的有效建构使班级文化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发挥
从大的方面看,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文明,一种道德,也是一种智能。对于班级文化虽然不能讲得那么高,但是从一系列调查表明,现代学生受到班级文化,特别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文化互动的影响十分明显。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潜移默化的力量。班级中流行的语言,学生谈论的话题,喜欢的小玩意儿,甚至女同学的发型、发饰,男同学喜爱的偶像音带等都会成为班级文化的一种象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或者左右着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习惯、个性特点。研究班级文化,并因势利导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显得十分有意义。
用文化学的观点研究班级文化的传播和传递过程,可以使我们对班级教育环境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模仿、学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可以从班级文化中认识自己,也可以从非功利性的探求,对真实性的关注,对普遍性的向往,对参与活动的需要,对创造新的观点、新的活动方式的需求等方面关注班级教育环境的构建。运用文化这种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对于改进班级教育环境,提高学生集体学习的效果,发挥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挖掘学生成长的潜力,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习惯与健康的心理和人生态度等都是十分有利的。
2、班级教育环境的有效建构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
从现代教育理论来看,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翁。然而事实上,学生依然经常受到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权威的教师的压力。许多学生反映在学校里常常会发生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偏要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却不能做或者无法做。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对学校、教师 及学生学习的压力面前,教师不愿意自己的学生成绩下降,家长更不愿意看到学生的成绩不如别人,而学生本身在分数面前也是战战兢兢,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因素实在太多。在一些家长强烈要求学校加强学生课业辅导和补习的特定环境下,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可以说是难乎其难。
但是不可否认,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班级功能拓展的主流,是班级形成积极进取学习风气的基础。问题是我们在创建班级教育环境中还不知道如何张扬学生主人翁的地位,讲到要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常常只是局限于“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缺乏更深层次的学生主体行为和思想的开发与培养。在班级教育环境的创建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除了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学习与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在知识经济社会能够终身受益的良好品质,让进取、理性、公正、诚信、理解、同情、团结、勤奋等成为学生自己追求的目标,使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成为更富有觉悟,更富有理智,更具备责任感与牺牲精神的集体成员。在这种班级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学生一定能使自己比其他人更成熟,更具备优良的品质,他们的学习也一定更容易获得成功。
3、班级教育环境的有效建构使班级成员的整体合作得到体现
班级的最大功能是使班级成员在各方面得以合作,但在实际教育活动中,这是最弱的。因此,在今天的班级教育环境创建过程中,如何倡导班级成员的整体合作,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是班级教育环境建设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许多事实表明,抑制与批判最容易伤及弱势群体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当一名学生发现自己被教师与同学在集体中遗弃时,心中会产生巨大的恐惧,甚至产生极大的逆反心理。班级的整体合作要十分细致地做好这部分学生的工作,创造条件让他们振作起来,使他们感到同学们没有忘记他,集体也缺不得他的一份力量。班主任如果能在促进班级教育环境的整体合作上下功夫,就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友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良好气氛,使每位学生在这一集体中获得充分表达自己意愿和想法的机会,使他们的个性在集体中经受磨砺与升华。
4、班级教育环境的有效建构使班级融入了社会大环境中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个人的经济动机合法化,追求利益、追求财富的观念已被社会广泛接受的条件下,如何因势利导使班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培育一代新人发挥积极作用,很重要一点就是让班级在新环境的建设中融入社会大环境中。班级是一个团队,也是一种教育环境,班主任教育理念应该是一个大教育观念。班级教育环境的创建活动应该渗透在学生的方方面 2 面,渗透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学生成长的各个环节中,要让学生始终把自己看做集体一员,都能以集体行动的准则要求自己。因此,班主任在指导班级教育环境创建活动的时候要善于因地制宜,利用班级、学校、社区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各种教育情境,甚至在书信、日记、电话、电子邮件中都可以通过信息和感情的交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四大操作策略: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班级教育环境的有效建构
(一)建立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以赏识为主流的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场所,班级的文化氛围对人的品性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新课程倡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创设一个人文的、以赏识为主流的班级文化,既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也是班级教育环境构建的要求。
1、以公正的态度赏识每一个班级成员,用机制创造公平
每一个班级成员都渴望得到老师与同伴的关注和赞赏,如果班主任老师及班级成员都把欣赏的目光、成功的机会只投向个别几个学生的身上,那么,作为“陪衬品”、“附庸物”的绝大部分学生弥足珍贵的自尊心、自信心必然会受到重创,对老师,对集体的情感也会随之淡化。所以,班主任老师不仅自己带头而且要教育班级的每一个成员一定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同伴。如班里要选干部了,一双双闪亮的眼睛里流露出无限向往的神情。投票结果,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如果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和满足,建立全员上岗管理制度,让全体学生管理班级的事务。那么,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了起来,尝到自己是班级真正主人的甜头,于是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了。由此可见,教师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集体中的“主角”,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和期待,不仅能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内驱力”,还能充分施展他们的才干,从而为班级集体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2、以发现的目光赏识每一个班级成员,发挥每一个成员的潜能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生生间的禀赋、品性也各有差异。要使学生的潜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充分发挥,班主任就必须抛开“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这一狭隘思想的羁绊和束缚,用善于发现“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如学生王хх生性好动,在班里经常惹事生非,虽经多次教育,但收效甚微。有一次,体育老师偶然在班主任面前表扬他的某项技能不错。班主任抓住机会,对他进行表扬,并鼓励他多练,争取在学校比赛中拿冠军。在学校的运动会上,他一举夺得了该项目的第一名。在老师和班级同伴的一片尊重、赞扬声中,他变得懂事了。经大家的推荐,他当上了班级的体育委员。从这一事例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学生需要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有时欣赏他们微小的闪光点,3 比喝斥其显著的劣迹更有效。
3、以宽广的胸襟去赏识每一个班级成员,接纳每一个成员的缺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自制力十分有限的学生而言,有缺点,有过失是在所难免的。班主任要成为一名欣赏者,不仅要多看学生的可爱之处,还要接纳学生的不足之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可见,宽容决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手段。如某一天,班上有两位同学为了一点小事吵了起来,眼看就要动手了,此时,班主任及时把两个学生一起叫到跟前,全当什么也没看见,布置他俩在午间一块儿去清洗包干区。劳动结束后,老师予以表扬。使得两个学生不好意思了:本来,他俩准备硬着头皮挨批评,却意外地得到了老师的激励和器重。一个即将激化的矛盾就这样不着痕迹地化解开了,两个学生也从中受到了教育。以宽广的胸襟欣赏学生,正是为了让学生在获得尊重、信任的同时,得到反思和自省,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
(二)形成以生活教育为抓手的班级教育新途径
立足生活世界,使班级教育贴近生活,是体现新课程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它不仅使班级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更贴近生活,促进班级每一个成员的道德素质得到发展,而且可以培养班级每一个成员解决具体道德问题的能力。
1、从生活中提取有争议的道德事件,引发班级成员进行讨论、思考
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费尔等人创建的体谅模式即以一系列生活中的人际和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该模式使用的教材《生命线丛书》由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组成,循序渐进地向学生呈现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和社会情景。这套情境教材成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尽管理论界对该模式非议颇多,教师和学生却欢迎备至,说它既有趣又有效。生活世界是丰富的,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把生活中特别是学生身边有争议的道德事件搜集起来,引进课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小品,戏剧等形式回放,组织讨论、思考,比如班长为保住文明班组的荣誉向学校隐瞒班上两同学违纪的事件,甲同学帮乙同学做作业并接受2元钱报酬的事件等等。由于这些道德事件来自同学身边,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品德发展规律,更有助于促进他们的情感和理性的投放,容易完成知、情、意的整合。
2、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对班级成员进行随机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态度具有定向作用。人先天具有趋向积极,回避消极情感性。不断积累积极的情感因素和体验,到一定程度后对人的行为有调节作用。要多积累体验就需要学 4 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得到及时和正确的强化。如一位班主任看到新学期开始家长陪伴学生报到现象若有所思,第二天便作了题为“不要让父亲弯腰”的激情演讲,不少同学羞愧得低下头,大家相约“在漫漫的人生历程中,要给父亲捶背,不要让父亲弯腰”。根据学生道德表现随机教学,及时强化,会使良好道德行为者备受鼓舞,使有不良道德行为者及时感悟。
(三)构建符合新课程的班级家园共同行为准则
把班级当作一个家,每个成员都是家庭中的一员,这是为学生寻找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的重要方法,要营造一个家庭式的环境,就必须建立符合新课程实施要求的每一个班级家庭成员必须遵守的共同行为准则。
当今社会每个家庭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在整个家庭中成为中心,学生们有着强烈的表现欲。从他们内心而言,他们都愿意成为班干部,成为集体的中心。当今社会又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学生们将面临激烈的竞争,人人都需要较强的适应力和管理水平,因此每一个同学都需要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作为一名班主任,就一定要全面锻炼学生们的能力,帮助每个学生体验到自己的成功与价值。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把班级当作家的同时,决定建立家庭成员全员上岗管理家园的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就是指在仔细分析每个家庭成员个性能力差异的基础上,在班级家园中设立各种不同的岗位,使每个成员都能在适合自己岗位的前提下,为班级家园的管理发挥所长,出工出力。
班主任要根据每一个成员的特点和能力,设立了多种岗位,使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管理别人,有机会为班级家园服务,帮助每一个成员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每一个成员自信健康的个性:
——学习优秀,综合能力强的家庭成员经过民主选举安排为班委。因为他们脑子灵、点子多,能带领班级的同学开展更多的活动。
——学习优秀,能力一般或较弱的家庭成员经过民主选举让他们担任各科课代表、各组的组长。课代表要负责各科课前的准备、课后的评分。组长每天都要负责收发语数各项作业,工作量较大,而这些人做事认真踏实,能胜任工作,同时在每天的工作中,能力得到了锻炼。
——学习较差,综合能力强或学习较差,综合能力较弱的家庭成员平时在班级中得到锻炼的机会不多,甚至在其他成员心中的形象不好,因为他们成绩不太好,有的纪律性也较差。为了调动这些成员的积极性,帮助他们重新塑造形象,就设置一些特殊的岗位。
(四)建立以自我发展为目标的工作机制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种潜能的开发与发展,不是 5 一蹴而就,而是要给他一个适宜于成长的环境,这个环境就是以自我发展为目标的工作机制。
1、建立以自我教育为主线的自我约束机制
新课程理念就是要落实学生“自主性”与“主动性”的地位。学生是班级的主角,班主任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当好主角,使之具有自主意识、自治能力。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封闭型班级管理体制,建立了开放、民主的、有学生参与的班级管理体制——设立“学生班主任”,在班级中按学号每人轮流当一天“班主任”。在这一天中,其工作职责是组织全体同学参加集体活动、做个别同学的思想工作,督促检查班干部的日常工作。“学生班主任”制度的设立,可以把教育者对学生的要求较好地内化成学生自己的意识行为,变“别人要我干”为“我必须这样做”。由于班级的各项工作都分配到人,实行责任到人,各项工作都有人负责,因此,即使班主任不在,也能按部就班,正常开展工作。而在这过程中班主任并非不管,而是仔细观察,发现其中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定期进行总结和表扬,以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建立适应新课程的班级活动形式
班级活动是形成班集体的基本载体,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没有活动就没有真正的班集体。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增强学习兴趣和上进心。新课程强调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和探究合作学习,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要改革由教师包办代替的空洞说教的“保姆型”或“警察型”的管教式的班级活动模式,建立由师生共同参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班级活动模式。要本着“活动主题关注学生热点、解决学生难点、锻炼学生能力”的原则,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活动宗旨,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同时,班级活动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走出班级,走出校门;走入社区,服务社区,是新课程理念的一大创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篇6
1、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 ⑴关注每一位学生。
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⑹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⑵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⑷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性;主要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5、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6、新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⑴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标的各个部分,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
⑵突破学科中心。努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⑶改善学习方式。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⑷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⑸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课标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面对实现目标的手段和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7、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与基本追求是什么? 生活性: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学习成为一种生活需要; 发展性:课堂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学习成为一种发展需要; 生命性: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学习成为一种生命需要。
8、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教学观? ⑴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⑵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⑶教学不仅要注重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结论),更要注重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即学生一系列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的过程。
⑷教学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即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9、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⑴学生是发展的人。即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⑵学生是独特的人。即学生是完整的人,又是有自身独特性的人,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⑶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即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责权主体。
10、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发生哪些转变?
⑴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即①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⑵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即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问题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⑶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即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与参与意识;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
⑷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即教师必须从仅仅是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11、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强调什么?
⑴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美每一位学生; ⑵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⑶在对待自我上,强调教学反思;
⑷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相互沟通与合作。
12、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其基本特征有:
⑴主动性。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而言,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⑵独立性。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而言,即我能学。
⑶独特性。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对应于传统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而言,现代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把它视为一种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
⑷体验性。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新课改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操作和实践与探究,使学习不再是认知与理性范畴,而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
⑸问题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培养。
13、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⑴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⑵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⑶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⑷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⑸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14、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⑴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⑵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
15、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⑴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 ⑵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⑶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16、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如何重建? ⑴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⑵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⑶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17、什么叫校本研究(校本教研)?它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研究载体,以学校教师为主要研究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研究活动。其基本理念是: ⑴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
⑵课堂是教学研究的实验室。这一命题昭示着课堂观的重建: ①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 ②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 ③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④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用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⑶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教师研究)。其特征是: ①主动性
②反思性
③日常性
18、校本研究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①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 ②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 ③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
19、校本研究的基本过程(流程)是什么? ⑴问题(基于“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⑵设计(基于“有效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⑶行动(基于“教学对话”的教学行动)⑷总结(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总结)20、校本研究的主要方法
⑴行动研究。它是为行动而进行的研究;是在行动中研究;是对行动的研究。
⑵课堂人种志研究。课堂人种志主要关注课堂中师生的具体交互作用,了解教室内部的生活及其意义,是一种微观的研究。
⑶个案研究。它是针对单一个体现某种情境下的特殊事件,广泛系统地收集有关资料,从而进行系统的分析、解释、推理的过程。
21、校本培训要注意哪些问题?
⑴注重校本培训的科学化。首先,要倡导年级组集体备课制,即课前统一策划,课后集体反思。其次,要倡导教师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坚持实行“六个一”的教学管理(①教研组每周至少有一节展示课;②老师每周至少听他人一节课;③教师每周至少写一节课的课后反思;④教师每月交流一篇精品教学案例;⑤每学期对家长组织一次课堂教学交流活动;⑥教师每学期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再次,开展“导师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校本培训中的带头作用。
⑵注重培训内容的多样化。一是师德师风培训;二是教育理论培训;三是课程标准培训;四是教材培训;五是教学基本功培训;六是信息技术培训。
⑶注重培训模式的多元化。一是现场诊断式;二是专题讲座式;三是示范——模仿式(适用于新教师和教学技能亟待提高的教师);四是研训互动式;五是课题驱动式;六是案例讨论式。⑷注重培训手段的网络化。
22、怎样理解三级课程?
三级课程指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它们是一个管理概念,不是一个具体的课程形态。⑴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
⑵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
⑶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23、原来的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是校本课程吗?
校本课程是对原来活动课和选修课的继承、规范和发展。那些由学校经过一定的合理性论证和设计,能够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的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具有了校本课程的意义,可以纳入校本课程;那些随意性很强,无视社会发展的时代特点,特别是无视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的“活动课”、“选修课”还不能说是校本课程。
24、怎样理解课程资源的含义?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例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
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
25、校外课程资源主要有哪些,如何开发和利用?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
⑴图书馆。可以考虑采取学校和图书馆建立联系的做法,实现二者的资源共享;也可以在学校内建立与图书馆的网络联系,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和便捷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⑵科技馆。可以考虑选择较为典型的科技馆作为样本,运用现代信息和媒体技术,如制作成光盘或通过上网等途径,开拓学生的科学视野,加强学生对校内教学科目,如科学、自然、地理等课程的直观和形象的理解,为正式的课程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⑶博物馆。一方面加强学校与博物馆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博物馆与学校相应的课程如历史与社会等结合起来,或者通过网络和光盘等形式传播博物馆资源。
⑷网络资源。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所以可以重复利用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载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内容重组。
⑸乡土资源。乡土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这些资源可以有选择地进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乃至国家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平台。
26、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教材吗?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篇7
一、深入钻研教材, 挖掘情感因素——确情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 挖掘内容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 并领悟课文中客观存在的思想感情, 这是情感教育的基础, 即确情。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来陶冶情操, 就必须把情感教育的内容点化出来, 拨动学生的心弦, 激起他们思想的共鸣。
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的情感因素很丰富, 概括起来, 主要有三个方面。
1、热爱祖国的情感
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风光构成了中国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学生心里弹奏爱国主义的最强音。如学习《枣核》、可以使学生受到一次生动的热爱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教育, 增进民族情感;学习《最后一课》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故宫博物馆》、《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反映我国灿烂历史文化;还有古代诗词、民间传说、成语故事展示了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2、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大自然是美丽的、神奇的, 学习《春》、《海滨仲夏夜》、《死海不死》、《大自然的语言》等文章, 可以引起学生对自然界的浓厚兴趣, 增强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和决心, 推动社会进步。
还有从不同角度表现浓厚的人情美的文章。如《散步》中浓浓的亲情;《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母子情;《背影》的父子情;《藤野先生》的师生情;《山的那一边》的军民情等等。学习这些文章, 教育学生珍惜感情, 珍爱自己, 让世界充满爱。
总之, 每篇课文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语文教师要深入浅出挖掘, 发现其“情感所在”, 并准确地把握其中的情感教育, 结合当代初中生的思想实际, 合理的渗透到课内外教学活动中去, 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潜移默化的受到感染,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二、深情朗读课文, 引起情感共鸣——激情
中学语文教师每上一篇新课文, 都要以情激情。导入新课, 便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用饱含激情的声音范读课文, 以声传情, 声情并茂, 进行形象而逼真地描绘, 辅以轻重缓急的语调, 使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可以说, 范读是情感教育的传送剂、催化剂。一位教师听了于漪老师朗读后说:“于老师读课文, 读音正确, 吐字清晰, 情绪饱满, 生动自然。我听得入迷了, 心醉了, 不知不觉的溶于热爱祖国的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中。”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读得好, 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师应根据教材灵活处理, 气势强的文章如《海燕》可齐读;角色多的如《变色龙》、《皇帝的新装》可分角色读;有的诗歌如《有的人》宜对读;有的课文可分小组朗读。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 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形成竞争气氛, 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快捷的入情入境, 提高整体朗读水平。
所以, 要传授语文知识,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赢得教学的高效, 就必须提高朗读能力, 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入情入境, 让他们“情动而辞发”。
三、抓住重点词句, 饱含真情阐释——传情
有位语文老师说:“‘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 贵在咀嚼语言文字, 深有领悟。”因此, 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重点词句饱含真情的讲解学生才会动情地学。
课文中有很多生动的传情达意的词语。教师引用学生仔细揣摩, 通过朗读, 模仿动作去体会蕴含在动词中的细腻而微妙的情感, 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背影》一文, 父亲爬过月台去为儿子买橘子时的细节, 就运用了“走”“探”“攀”“缩”“倾”等动词。教学中, 如果教师饱含真情的讲解、示范, 引导学生模仿动作, 就能让他们深切的体会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 年劳力衰的父亲疼爱儿子的深情, 感受到父亲的伟大。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早”“暖”“新”“春”把初春的特点描写得形象逼真, 叫人读了如沐春光。
文章中, 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语的表情达意作用不能截然分开, 而是融为一体, 共同传情。我们不能孤立的分析, 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 由表及里的反复品味, 才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很好的传情。
四、通过多种途径, 升华情感教育——移情
情感是知识转化为行动的催化剂。“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 也绝对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列宁语)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动了情, 就能在求知、练能、开智中育德。要使学生既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又不断追求真理, 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和升华。
如:把祖国的山川河流勾勒成一幅绚丽的彩色图案, 让学生饱览其风姿, 唤起学生对生活和对祖国的热爱, 使他们的性格得到陶冶;带领学生走出学校, 走向原野, 帮农民插田、收割, 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和劳动人们的情感;带领学生帮助孤寡老人, 培养他们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情感;带学生参观革命圣地、伟人故居, 看一场激动人心的电影、录像, 培养他们珍惜幸福生活、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情感……在学生情动于衷之际, 顺势而下, 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积极的变化, 产生新的情感, 形成新的思想认识, 使情感教育得以渗透和升华, 提高学生的素质。
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教育的革新 篇8
[关键词]课程整合 教学理念 信息技术 素质教育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R8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336-01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对于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具有的重大意义。而在整合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去解决。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什么
(一)对课程整合的理解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学科为中心或分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原有课程体系的弊病日益突显,成为阻碍教改推进的绊脚石。由此,我们要树立课程总体结构的观念,关注不同学科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从而打破“学科中心”或“分科中心”的定势。
从理论上来讲,课程整合意味着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分析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辨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
从狭义上来讲,由于各学科之间的课程都存在着联系,课程整合通常是综合化的。
从广义上来讲,课程科目有着其独立性和唯一性,但是学科之间的课程目标和教学手段等众多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作用。
(二)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解
目前,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主要存在两种理解。比较主流的理解是把计算机看作是粉笔、粉笔擦、黑板等这些教学中常用的工具,并可以熟练、轻松的运用到教学中去。这种理解简单来说就是把计算机作为教学工具并能够熟练掌握并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这种方式来辅助传统学科的教学模式,实现新课程下教学方式的改革。从整合的目标价值来看,这种观点似乎只是协助其他学科的教学提高,而不是计算机本身教育的提高。
另一种对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理解主要是指信息技术课程的内部整合。这种类型的课程整合有时还包括调整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法。在一股情况下,这种类型的集成的主要焦点是达到目标的计算机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使每一位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能力和手段,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基本素质,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建议
(一)积极渗透信息技术,推动课程教材改革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一个具体的过程,不能只考虑课程设计的环节,同时要注意课程的设计要同步教学思想的目标。当今不同学科做出的教学设计指标中缺少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没有系统明确的计算机课程指导,学生也得不到有效的学习帮助。每一门学科的教学资料都是知识、资源的丰富载体,为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资源,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交互性、多样性、网络性的帮助,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着促进作用。
1 根据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材理解,设计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住主要的推动力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使用程度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成败,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特别注意信息技术与教学要求的结合,丰富和优化教学模式。
2 建立新的课程标准,引入信息技术的有关课程目标。学科课程目标应提出培养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学科教学要求中,每个学科应结合其特点明确提出教师和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要求;学科课程标准在制订教学评价方案时,也应提倡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和统计,提供相关的软件和方案。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是根据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的要求,正确建立的关于实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内容的程序。从教学的方式分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其次是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
(1)进一步完善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根据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计算机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演示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学校计算机设备资源缺乏的时候,特别适合这种模式的采纳,由教师统一管理和使用,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实行课程的教授、温习和考试。
(2)积极发展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目前在教学使用中并不多见,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型教学仍处于探索中,目前应主要发展以下几种模式:网络化教学模式、计算机辅助科学实验的模式、以学生使用软件为主的在开放式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学习模式。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高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使用水平和效率
1 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应采用案例教学,坚持针对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原则。在分析教师现有的技能水平和教学实际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科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培训内容,采用案例教学,对教师进行分层次的培训。
2 加强对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指导,为教师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充分发挥市、区、校三级教研部门的作用,鼓励学校内教师之间的互教互学及教学交流活动,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交流和教学研讨中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 坚持硬件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同步。在每种信息技术装备到位后,甚至是在到位前就应开始有计划、分层次的对本学科应用信息技术的骨干力量进行技术培训。
(四)努力提高现有硬件设备的利用率,加强教学软件资源建设
1、硬件设备正确管理,实现最大化利用。正确规划硬件设备的分布,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学生的操作方便性。当今,很多学校都是采取计算机的集中管理,并没有进行联网操作,计算机的利用程度不够。应根据新的教学管理模式,正确分布硬件设备,提高教师和学生课内外使用计算机的方便程度。
2、加强教学软件资源建设。
(1)加强学校和教师对教学软件的开发和指导,对教学软件的开发要遵循教师目标,根据学科的不同要求,围绕学生的接受能力,开发适合新课程教学的教学软件,在实现教学要求的同时,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教学软件辅助教学模式的改革。
(2)加大购买教学软件的投资比例,建立相应的选择与评价标准。购买教学软件,应以满足教学需要,促进整合发展为前提,随着技术的进步,必须形成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3)丰富教学材料,建设学校素材库。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的,有计划的自主开发自己的计算机教学资料。例如,购买基础设施,补充教学资料,丰富学科教学的案例。基础设备的选择和学科素材的丰富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设符合学校实情的数据库管理模式,方便教学和学生对资料的查阅。
参考文献
[1]王姬:《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教书育人》,2002年21期
[2]刘得春:《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整合的几点看法》,《青海教育》,2002-1期
[3]孙月胜:《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05期
【特殊教育的课程理念】推荐阅读:
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05-11
特殊教育课程标准测试09-30
新课程理念下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向论文06-02
特殊孩子的教育08-03
拉萨的特殊教育09-09
特殊教育的教学体会10-24
对特殊教育的感想05-29
英国特殊教育的改变07-31
特殊儿童的美术教育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