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岱岳区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精选6篇)
关于岱岳区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 篇1
关于岱岳区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
为加快我区农机合作社建设步伐,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为使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近期,岱岳区农机局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区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岱岳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近年来,由于国家持续加大对农机的购置补贴力度,农民购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机械化得到快速发展,农机化水平显著提高。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得到加快推进,一些有规模、上水平、效益好的农机大户得到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区成立的合作社有23家,其中工商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23家,注册资金 2994.2 万元,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下的有 9 家,51万元-100万元的有 4 家,150万元以上的有 8 家;拥有合作社社员 615 户。拥有大中型拖拉机 228 台、小麦收获机 245 台、玉米收获机 112 台、免耕播种机22台,配套机具 532 台。服务农户 12485 户。
(一)组建规范化。我区对已经建立的23家合作社加强了规范指导,完善了合作社章程,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运营机制、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合理的盈余分配机制。同时,还对规模较大、组织得力、服务能力较强的合作社重点规范指导,农机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能力也有了较大提升。
(二)合作组织形式呈多样化。一是农户间的联合经营。主要特点是农机大户牵头,多个农机户带机入社,机械所有权仍归个人。如:良庄镇“庆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满庄镇“圣元”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此种发展模式。二是土地合作式经营。主要特点是以村集体为基础成立合作社,对本村和邻村土地采取订单或合同作业方式,为村民提供服务。如:山口镇“新星”农机专业合作社、满庄镇“利群”农机专业合作社、马庄镇“益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属此种发展模式。三是股份制经营。主要特点是由乡镇农机服务站牵头,吸收农机发展较好的村集体,农机大户以农机、库房作价入股,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如:大汶口镇“瑞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满庄镇“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属此种发展模式。
(三)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一是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农机合作社通过采用大机械、标准化作业,基本上实现了作物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使作物产量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二是提高了农机化发展水平。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发展致富能力强,技术先进的大型农机具,通过现场会、演示会,让农民群众真正看到了大型农业机械带来的好处,激发了他们的购机热情,为农业机械化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降低了作业成本。发挥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作用,积极创新作业模式,把保护性耕作与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结合起来一起抓,大力推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不仅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加快作业进度,而且也降低了作业成本,通过“一条龙”作业每亩作业成本要比传统作业降低10—15元左右,进一步增强了服务功能。四是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解放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大部分青壮年农民,通过技能培训后外出务工,不但增长了技能本领,也增加了自身的收入,促进了社会稳定。
二、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社发展不规范。部分乡镇片面追求发展数量,忽视建设质量,部分成立的合作社基础设施简陋,服务能力低,不适应规范化建设的要求,能达到“五有”规范化标准的并不多。
(二)合作社运行机制不健全。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以股份制为前提,配套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市场开发水平低,经营手段落后,服务范围狭窄、作业效率低等。
(三)机库用地问题急需解决。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机库用地难,绝大多数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存在着农机具无机房停放的问题。我区23 家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拥有各类农机具原值达2035多万元,其中许多价值较高的联合收割机、免耕播种机由于无专用库房停放,长年日晒雨淋,造成机具老化、损耗严重,给合作社带来了重大损失。
(四)认识不到位。部分乡镇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致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慢,服务跟不上,农机化发展水平较低。
(五)虽然农民对发展农机合作社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是由于组建农机合作社所需资金较大,农民的收入相对来说还比较低,乡镇农村信用合作社放贷资金有限,而且周期短,严重制约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
三、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一)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将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纳入地方政府考核目标,健全规范化建设的机制,把规范化建设的各项指标进行分解和量化,实行目标考核,年终兑现奖惩。
(二)制定措施,促进发展。认真贯彻农业部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在农机更新补贴、政策性保险、农机作业补贴等方面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逐步减免农机专业合作社操作人员的培训考试费用。争取多渠道投入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资金,强化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合作社服务功能,壮大合作社经济实力。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认真吸取教训,总结成功经验,一是在集体经济较好、班子较强的地方,实行村村联合,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作业,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二是大力发展股份制经营。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可以将入户社员的承包田作为股份投到农机合作社统一经营,按股分红。三是积极探索其他的发展模式。解放思想,放宽眼界,只要是有利于合作社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就要积极探索,不断完善,逐步提高农机化水平。
(四)规范管理,增强后劲。做到管理与发展并重,将农机专业合作社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机制放在与增加装备设施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以管理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实现稳步、持续发展。
关于岱岳区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 篇2
一、农机合作社发展特点
(一) 运行机制逐渐规范。
泰安市岱岳区对已经建立的42家合作社加强了规范指导,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组建, 进一步完善了合作社章程, 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运营机制、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合理的盈余分配机制。同时, 还对规模较大、组织得力、服务能力较强的合作社重点规范指导, 使农机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二) 组织形式呈多样化。
一是农户间的联合经营。主要特点是农机大户牵头, 多个农机户带机入社, 机械所有权仍归个人。二是土地合作式经营。主要特点是以村集体为基础成立合作社, 对本村和邻村土地采取订单或合同作业方式, 为村民提供服务。三是股份制经营。主要特点是由乡镇农机服务站牵头, 农机能人领路, 吸收农机发展较好的村集体, 农机大户以农机、库房作价入股, 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机专业合作社。
(三) 农机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是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农机合作社通过采用大机械、标准化作业, 基本上实现了作物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对农作物实施标准化“一条龙”作业, 提高了作业效率, 推广土地深松、飞机机械化植保等先进技术使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二是提高了农机化发展水平。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积极发展致富能力强, 技术先进的大型农机具, 通过现场会、演示会, 让农民群众真正看到了大型农业机械带来的好处, 为农业机械化大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降低了农机作业成本。发挥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作用, 积极创新作业模式, 大力推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土地深松、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 每亩作业成本要比传统作业降低15~20元左右, 进一步增强了服务功能。
二、存在的问题
(一) 合作社发展规范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合作社基础设施还比较简陋, 服务能力较低, 离省级示范社、市级示范社还有一定差距。
(二) 合作社运行机制尚不健全。
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配套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 市场开发水平低, 经营手段落后, 服务范围狭窄、作业效率低等。
(三) 机库用地问题急需解决。
绝大多数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存在着农机具无机房停放的问题。该区42家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拥有各类农机具原值4462.5万元, 其中一些价值较高的联合收割机、免耕播种机由于无专用库房停放, 日晒雨淋, 机具锈腐加快、破损严重, 给合作社带来了较大损失。
(四) 资金不足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
虽然农民对发展农机合作社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但是由于发展农机合作社所需资金较多, 农民资金不足, 许多发展资金靠自筹解决, 乡镇农村信用合作社放贷资金有限, 而且周期短, 制约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
三、建议与对策
(一) 明确目标, 落实责任。
将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和规范化建设纳入年度考核目标, 健全规范化建设的机制, 把规范化建设的各项指标进行分解和量化, 实行量化目标考核。
(二) 制定措施, 促进发展。
认真贯彻农业部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 制定一系列促进措施, 在农机更新补贴、政策性资金扶持、农机作业补贴、农机项目实施等方面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争取多渠道投入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资金, 强化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合作社服务功能, 壮大合作社经济实力。
(三)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一是在集体经济较好、班子较强的地方, 实行村村联合, 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 统一管理, 统一作业, 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二是大力发展股份制经营。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 可以将入户社员的机械、承包田作价为股份投到农机合作社统一经营, 年终按股分红。三是积极探索和推进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发展模式。总结典型经验积极推广。
(四) 规范管理, 增强后劲。
关于岱岳区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 篇3
关键词:永吉县;农机合作社;调研;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0-07-1
1 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永吉县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37个,其中口前镇3个,一拉溪镇7个,岔路河镇5个,万昌镇19个,金家乡1个,西阳镇1个,北大湖镇1个,2009年注册10个,2010年注册15个,2011年注册7个,2012年注册5个。从法人文化程度上看,大中专学历2人,高中学历4人,其余都是初中文化程度。从法人身份上看,人大代表1人,村干部2人,其余为农民。成员农民数492人,服务农户的数量为1.4万户,机具数量达2200台套,固定资产总额3435万元。2012年作业服务面积30万亩,农机服务总收入3000万元,在全县农业生产中发挥了较好的服务引导作用。
1.1主要发展类型
1.1.1农机专业大户领办型 此类合作社有29个,是由农机专业大户把周围的农机户组织起来,变“单兵作战”为“联合作战”,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群体优势。如:永吉县柏林农业机械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拥有大型拖拉机5台,水稻收割机4台,水稻插秧机3台,旋耕机4台,其他配套机具10台套,入社农户66户,2012年通过水稻插秧、水稻收获、水旱田整地、旱田播种、水稻脱粒、水稻销售等,年纯收入10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2村干部领办型 此类合作社有6个,是在村干部带动下,村民带机或带资入股,实行股份合作制,如:吉林乡绅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永吉县广惠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1.1.3企业牵头型 此类合作社有1个,是以企业现有机械资产牵头入股,吸收农机大户、农机使用者参加组成农机专业合作社,如:永吉县晓刚农业机械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
1.1.4经纪人领办型 此类合作社有1个,是通过农民中头脑灵活、信息灵通、组织能力强的农产品经纪人组织起来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如:永吉县农丰农业机械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
1.2主要服务类型
1.2.1土地流转、承担、托管型 根据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的农业劳动力大多是50岁以上的老人和妇女的实际,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其土地流转、承担、托管,为农户服务。
1.2.2“套餐式”“一条龙”型 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机具多、配套全、规模大的优势,积极开展订单作业和连片作业,通过“套餐式”“一条龙”的作业方式,为农户服务,有效提高机具利用效益。
1.2.3产加销一体化型 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人才实力、机具实力、资金实力、技术实力、市场信息实力等优势,开展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产中技术服务、产后统一加工联合销售一体化服务。
2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永吉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机械化程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土地流转、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上发挥出显著作用。
3主要做法
3.1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重点倾斜,在农机购置补贴上,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机具的优先给予补贴,在农机补贴政策上给予倾斜,利用补贴资金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的插秧机、收获机等部分机具给予累加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奖励。
3.2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制定规章制度,并上墙公布,帮助他们谋划固定办公场所、机具库、配件库、油料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提供便利条件。
3.3结合农机示范村建设,积极与上级农机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沟通,对部分典型合作社机库、维修间等建设给予适当的补助,调动了他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3.4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聘用的人员优先进行培训,使他们能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田间作业指导和服务。
3.5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的有机统一,促进土地、资金、装备、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大大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生产作业服务项目单一,服务领域狭窄 从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思路看,目前主要集中在水稻的机插机收、机耕及少量的农用运输,忙完农忙,大部分机械闲置在家,机械利用率不高,因为没有其他经营项目,入社社员也闲在家里,人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使合作社发展缺乏后劲。
4.2组织程度不高,稳定性差 农机专业合作社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规模小,经济实力弱,服务功能不强,应对风险能力差。
4.3内部管理不够规范 主要是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管理运行有待规范,收益分配和监督保障等机制也不完善。
4.4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由于国家、省相关部门还没有出台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导致农机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支持,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因为资金投入不足,无力购买高效、低耗、环保、多功能的先进的机械,制约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4.5经营管理程度较低,社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大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社员大多都是农民,管理上仍然是松散型管理,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运作经营理念,个别合作社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严重制约了合作社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于岱岳区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 篇4
在合村并建新农村建设迅猛发展的形势下,经过平原县农机部门因势利导和不懈努力,全县农村各种类型的农机合作组织应运而生,不但实现了机械技术规模的优化配置,杜绝了由于分散经营农民对农业机械重复购置造成的极大浪费,而且推进了农业生产农机化效率效益的大幅度提高,进一步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最近,我们组织力量对全县农机合作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主要表现形式
平原县农机合作社是由农机管理部门组织协调成立的农机服务经营专业合作社,已有张华镇三兴农机合作社、王庙镇爱军农机合作社、王杲铺镇永兴农机合作社已经工商依法注册登记,还有15处农机合作社正在注册中。主要采取民办、民管、民受益的“三民”原则,形成的主要模式是由能人牵头,农机手自由结合、集中与松散结合、协商管理与集中管理结合,合作社规章与民主协调结合,对机械实行作业效率、效益化管理。一方面,大部分由农机大户牵头,多个农机单机户自愿参加的基础上,本着“单户带机入股,全民自负盈亏,合作社民主管理、风险共担”的参社原则;另一方面,实行农机作业一条龙系列化服务,经营运转形式主要是:带机作业、免费维修、区域划分、信息有偿、责任明确、效益共享。农机合作社所服务的农户,大都是从种到收全部承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田保姆”;再一方面每个农机合作社都建有2000平方米以上的机库、油料库、修配间等设施较完备,农忙季节合作社机械实行统一存放、统一调度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机械化成方连片作业和规模化经营,促进了“几统一”服务形式的形成,农闲时可以各自为战,灵活经营,它的主要优势,一是有效地杜绝了农业生产因分散经营所事来的对农业机械重复购置所造成的极大浪费;二是大大提高了现有机械的作用和优势,农机合作社根据季节统分结合,机动灵活,即提高了服务功能,又降低了农机作业市场风险和交易费用。农机合作社的兴起和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农机作业效率,进一步推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深受有机户和农民的欢迎,真正实现了农民减负担、机手得实惠、社会得效益。
二、政策倾斜,推进农机合作社健康发展
全县已经工商注册的农机合作社3处,年内要求达到每个乡镇一处农机合作社,经济条件和机械水平高的乡镇要求达到3-5处,为帮助社区建立农机合作社,要在注册、选址、机械调配、技术人员培训等提供全力支持和帮助。为推进农机合作社发展,平原县农机局计划提供如下政策倾斜:
(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向农机合作社倾斜,入社农民将优先享受国家农机补贴政策。
(二)义务为农机合作社培训管理人员、机械维修人员和农机操作人员,不断提高他们和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义务为农机合作社维修农业机械,及时解决他们的技术困难。
(四)对农机合作社进行建档管理,及时提供技术指导。
(五)建立农机合作社专门电话,随时解决他们平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争取上级政策扶持
为解决农机合作社机具存放、社址及管理等问题,平原县农机局已向国家和省级业务部门提交了“平原县农机合作社项目建议书”已经省级农机主管部门立项,同意每处农机合作社提供无偿资金5万元。现正立项操作中,计划年内全部到位。
四、制定优惠政策,全力支持合村并建
在合村并建社区建设中,要发挥好农机部门的职能作用,全力支持合村并建社区建设工作,为推进工作发展,计划制定以下优惠政策:
(一)全力支持农机合作社筹建,推进全县农业生产农机规模化作业。
(二)农机管理依法收取的各类收费项目、标准、坚持最低标准,进一步减轻机手负担。
(三)坚持推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不断优化农机机型结构。
(四)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不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
(五)对全县农业机械实行技术档案管理,定期进行技术检测,让全县农业机械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农业生产。
(六)免费对合村并建社区机手进行轮训,为断提高机手技术素质,每年培训机手120000人。
(七)通过农机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逐步推进形成“几统一”的农机服务形式扩大农机服务范围,不断减轻社区农民的劳动强度。
五、问题与建议
平原县农机合作社在兴起和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一是服务规模化不高,大部分农机合作社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机具配套不全,农机服务暂时还不能形成大的规模;二是自发形成的合作组织多,系统化管理型的服务组织较少,组织化程度不高,欠缺内部管理机制的强化,在服务环节上需进一步加强引导;三是经营发展存在盲目性,合作组织内部合力不强;四是管理协调力度不够。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领导重视。农机合作社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农业和现实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新生事物,它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自身效益,推进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也符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建议各级领导要提高对农机合作组织新时期产生和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领导,通力协作,政策倾斜,促进农机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二要政策扶持。对购买大型机械实施联合作业的,要加大扶持力度;在税收政策上应免征各种税费,提高农机合作社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农机作业用油和零配件供应要优先保证,优先补贴;支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机库、维修网点用地要优先给予保证。
三要加大信息扶持。对目前已发展起来的农机合作社,要及时准确地提供作业市场信息,根据季节要求和农业生产实际,作业项目应实行信息共享,统一安排,保证农机合作社有序进入农机作业市场,不断提高作业效益。
四要技术支持。各级农机部门应把人才培养提到发展农村合作社的重要位置,着重培养好带头人,把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者、管理人纳入农机培训计划,不断提高他们理论水平、科技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发挥好他们的骨干作用。
五是配套资金投入。建议财政实施财政贴息政策,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安排专项贷款数额,动员鼓励民间资金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农机社会化服务,动员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等服务实体以入股形式,逐步建立起国家扶持、群众自筹、银行贷款、集资入股、合作经营等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机制。
关于岱岳区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 篇5
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始实施。2007年8月,铁岭市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调兵山市吉利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5年来,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不断发展壮大,服务领域扩宽,作业能力增强,经营收入提高,已经成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一支生力军。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
调兵山市吉利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固定资产投资只有机具10多台,资金20多万元,入社社员5名。经过五年多的发展,现在已经拥有大型拖拉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等各类机具150多台套,固定资产近千万元,入社社员40多人。社员人均收入3万元以上,是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的3倍还多。
2007年,昌图县政府试点组建了3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取得一定经验后,政府大力推动,于2008年组建了6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中央和省农机补贴资金1800万元,县级财政1500万元,农民自筹2700万元。截止至2012年5月,昌图县已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133个,县级财政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
市农机局在市政府的领导下,抓住了这一有利的历史契机,采取了多项有利措施,引导、规范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2007年以来,市农机局将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列入重点工作之一,每年都同各县(市)区农机主管部门签订农机工作目标责任状。
2009年3月,市农机局召开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经验交流会,要求各地学习昌图县经验,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步伐。7月,市农机局制定了《铁岭市A级AA级AAA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标准》,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迈入规范化轨道。
2011年,市农机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路、方向和扶持措施。
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中,市农机局通过补贴、项目等方面给予扶持。对合作社购买农业机械给予倾斜,优先保证,并且不限数量。2011年,昌图县曙光农机专业合作社获得农机补贴600多万元;开原市宏大农机专业合作社获得农机补贴200多万元。2012年,铁岭县纪泰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的插秧机等68台机具、8万个育苗硬盘,全部获得了补贴支持。铁岭县蔡牛镇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了保护性耕作项目,项目资金22万元,实施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播种1.1万亩,促进农民节本增效200多万元。在实施项目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壮大。
2011年,全市3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共获得农机购置奖励和贷款贴息资金338.54万元。其中:农机购置奖励324.33万元、贷款贴息14.21万元。
市农机局为打造一批“民主管理好、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社会反响好”的示范社,开展了对重点合作社定点包扶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截止到2012年5月份,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从2007年最初的12家,发展到239个,其中,A级以上示范社1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有社员2485人,农机保有量6824台,农机资产总额3.9亿元,服务农户21.8万户,农机作业服务面积472万亩,年实现服务总收入1.9亿元。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作用突显
通过逐步的引导规范、扶持发展,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状大,在全市农业机械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生力军作用。
一是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市场和空间。合作社的成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土地的集约化经营,打破了一家一户的界限,为应用先进、大型的农机具提供了空间,有利于农机技术的应用。昌图县曲家镇双赢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立斌,2010年被评为“全国种粮食大户”。在双赢农机专业合作社,调研人员看到,库棚内摆放的全是9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和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他说:“如果没有合作社,单靠一家一户的经营,不可能达到现在的机械化程度”。
农机专业合作社有能力购置大型、高效的机械,同时集约化的经营也便于应用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精量播种、联合收获等先进农机技术。目前,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农业机械6800多台,基本以大型、联合、高效型机械为主。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有力地提升了全市的农业机械化水平。2011年底,全市农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5%,农机专业合作社功不可没。
二是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有利于降低土地经营成本。农民加入合作社后,合作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农机生产,提高机具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调兵山市吉利农机专业合作社实施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播种、打药、收获、深松“一条龙”作业,每亩一共收110元,合作社统一调配机具,比分散的农机户要少收36元,农民直接受益。
三是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促进了土地的合理流转。农民可以在不改变土地权属的前提下,将土地以入股、承包、托管等方式集中于合作社统一经营,带动了规模种植。
铁岭县蔡牛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玉国介绍,他们合作社本身就是土地流转合作社,通过农业机械化的优势,让农民主动自愿地将土地交给他们来耕作,这样农民一来可以增加土地收入,二来还可以腾出时间从事其他工作。
张铁民,是铁岭县蔡牛镇大台村农民,也是蔡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在调查中他说:“从这个农机合作社成立以后,咱们把地就交给他们了。现在我也省心了,统一整地、统一种地、统一收获,都归他们。作业费用也降低了,我还在合作社上班,一年还能多挣个二万多元钱。”
2011年,全市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土地流转36万亩,从而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四是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开原市庆云堡镇朝光村,全村181户623口人,外出打工458人,村中仅剩65人。村中的2880亩水田作业全部由该村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来完成。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全程的农机生产作业服务,解放了劳动力,这些人员可以安心进城务工,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据统计,全市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至少可向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5万人,增加农民收入3亿多元。
三、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发展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目前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部分合作社经营规模小、管理不规范、社员素质不高、后续资金不足等问题。
这其中,最突出还是资金的问题。2012年3月,农业部农机化司在铁岭市召开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座谈会”,与会的2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也是资金的问题。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特点是:初期投资大、回收资金周期长。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建设初期,需投入机具购置、库棚建设、土地流转、农资准备等多项资金。很多合作社在建成之后,已经倾尽全力,在后期生产过程中,已没有流动资金,只能够借贷。而金融部门的各项贷款门槛,又基本把农机专业合作社挡在门外。相当一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把目光投向了民间借贷,但这只是无奈之举,因为民间借贷的高额利息,又成为制约合作社发展的又一障碍。
从调研情况来看,政府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继续给予补贴支持。目前,全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大约三分之一投入到了农机专业合作社。从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势来看,这一比例仍可逐步扩大。同时,也建议各级财政对部分投资规模大、建设标准高、有发展潜力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专项资金扶持。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来引领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
二是给予项目支持。当前,相当一部分农机项目如保护性耕作、深松作业等项目,由广大农户分散承担,这样既耗费了人力、财力,项目推广运作又很艰难。农机专业合作社做为农民自发组成的合作组织,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又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有能力承担项目。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做为项目承担主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又可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自身发展。
三是给予金融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降低农机专业合作社贷款门槛,给农机专业合作社贷款创造便利条件。特别是政府贴息政策,应进一步扩大范围和额度。
四是加强规范性引导。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还存在着管理不规范、人员素质低等问题。政府可通过农机协会等组织,加强技术培训,加强合作社之间的横向交流,建立一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示范社,以促进全市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
五是引导组建联合社。从生产作业的环节来看,水稻、玉米等专项合作社可以联合,从而影响带动局部地区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从农业的整体来看,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合作社也可以搞联合社。通过做大做强联合社,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共同应对市场风险,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关于岱岳区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 篇6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根据岱岳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规划未来经济蓝图,开展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岱岳工业园区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强招商选资,大力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形态逐步突显,重点发展和引进了宏康机械公司数控机床、明佳包装检测科技公司机器视觉产品、海泽纳米公司纳米碳酸钙、北大先行公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现代塑料公司新型工程塑料、阳光玻纤公司玻纤制品、华岳玻璃公司特种玻璃、阳光动力电机公司新型高效节能电机、伟业国际公司塑料光纤、知恩慧尔安全自毁型一次性注射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形成了集中在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领域的产业布局。园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发展经历了产业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技术从简单引进、应用到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布局从分散到相对区域集聚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岱岳工业园区坚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作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发展新材料、先进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创新载体建设明显加快,技术优势逐步建立,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具备一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但由于产业形成时间较短,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产业整体发展规模尚小,大型新兴企业较少。
1、新材料产业。岱岳工业园区新材料产业起步较晚,种类纷繁,涉及多个不同行业,主要包括纳入国家“863”计划的纳米碳酸钙新材料、节能环保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新型工程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特种玻璃等。新材料产业已成为岱岳工业园区传统产业改造的重要突破口,在建材产品更新换代、提档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新材料产业市级企业研发中心达到3家,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较快。
2、先进装备产业。“十一五”以来装备制造业进入了投资扩张和快速发展阶段,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重大装备制造业项目的引进建设,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和高加工度化,行业门类增多,产业链延长;整机、成套设备和重大部件比重提高,重型装备、自动化设备制造等新的行业建立;产业正由通用设备制造向专用设备制造、零部件生产向整机设备方向发展。宏康机械、振华机械、明佳包装检测科技一能重工、利得叉车等一批企业快速成长。数控金属切削机床、数控铣镗床、数控开卷矫平剪切生产线设备,新型机器视觉设备、仓储搬运设备等一批技术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产品已成为园区装备制造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阳光动力新型节能发电机及配件产品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
3、节能环保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泰安阳光动力电机有限公司是一个新兴的、致力于研制生产新型电机、特种电机、高精尖电机、电气传动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主研制开发了大功率、高电压、大扭矩的无刷直流电机、车辆牵引电机、设备直驱电机、永磁同步变频调速电机、高效节能电机、低速电机、高速电机、各种电机驱动器,螺杆泵直驱电机,永磁直线电机、矿山运输车电机、伺服电机、永磁发电机等产品。公司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具有多项国家专利,可根据用户特殊需要量身定做各种新型电机、特种电机、专用电机。大功率无刷直流电机、螺杆泵直驱电机在国内是最大的研制生产企业,低速大扭矩电机、永磁调速电机、高效节能电机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产品销往北京、上海、云南、天津等31个省、市、自治区。
4、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经过培育和扶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新的突破。2009年成功引进了计划投资32亿元的泰安伟业国际实业有限公司塑料光纤项目,塑料光纤是中科院理化研究所开发出的新产品,属高新技术产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为把这一金枝玉叶“娶”进家,园区派出专业招“亲”队伍,以优越的条件吸引人,以诚信的态度感动人,以一流的服务感召人,最终引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塑料光纤项目。项目设计总投资32亿元,分三期完成,拟建设安装20条塑料光纤生产线,10条包覆线,10条网络设备生产线,预计年产光纤130万公里,网络设备130万套。公司通信级塑料光纤项目已列入2010年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项目一期投资5亿元,占地30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一期项目建成后,可年产通信级塑料光纤26万公里,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利税1亿元。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正在加紧施工,计划年底投入生产。公司已成功研制出了全光网通信接入系统,形成了集语音、视频会议、行政办公以及外部接入为一体的,具有高速传输能力、有可靠稳定服务质量保证的信息化综合网络平台,以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配合运营商实现真正的三网融合全光网接入。
该公司在不断研发的基础上,计划加大资金投入,尽快实现规模化生产,逐步形成以塑料光纤为传输介质的上游器件和下端设备为产业链的工业生产基地。
5、生物产业。生物产业起步较晚,仅仅引进了山东新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中成药及饮片项目和山东知恩慧尔医用器材有限公司安全自毁型一次性注射器项目。安全自毁型一次性使用注射器产品简单宜用,其自毁特性有效避免了重复使用,从而可彻底消除病人之间发生交叉感染的隐患,防止因消毒不严而造成病人感染病毒性肝炎或艾滋病等意外医疗事故的发生,产品发明人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专利申请;公司通过研发、生产安全自毁型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力争打造国内一流的安全自毁型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政策,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在给项目单位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够杜绝医疗器械传染病菌的安全隐患,确保广大医患的医疗安全,促进医疗器械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升级,并且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增加劳动力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正常年份年可生产安全自毁型一次性使用注射器15亿支,年实现销售收入6.95亿元,实现利税1.5509亿元,利润1.1141亿元,可安置当地社会劳动力800人。
二、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园区新兴产业整体处在慢步盘旋上升阶段,纵向有发展,横向差距大,没有重大突破,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产业规模小,龙头骨干企业少。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发展不快,新能源起步晚,新材料异军突起不多,装备制造中成套产品少;各领域中具有引领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比较缺乏,在国际国内具有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的龙头企业少,一个大企业带动和形成一个产业链的几乎没有。
2、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支持力度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一个非均衡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别于传统产业发展的政策体制、风险分担与化解机制等,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规划体系和支持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整套体制机制;政府投入资金相对不足,管理部门分散,支持重点不突出,尚未有单独的税收优惠政策、单列的引导资金或专项资金等,缺乏对研发和产业化实行两头激励政策。
3、存在着技术和人才“瓶颈”。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技术路线多样,对研究能力和投入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因此技术、人才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真正动力。每年引进的领军团队和人才还十分短缺。同时,许多企业专业化水平不高,技术以引进消化吸收为主,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仅与南方发达地区相比,缺乏长远有效的技术战略和引进培养高端人才战略,与“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技术和人才“瓶颈”。
4、金融创新不够,金融环境不成熟。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其发展迫切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来构建风险分担机制和区别于传统产业的特别融资机制,实现新兴产业与金融资本之间的良性互动。园区缺乏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基金等,创业投资体系不完整、不完善。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体系,调动和引导民间资金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起新兴产业创业投资体系和金融支持体系,解决具有天然高风险性的新兴产业企业初创期融资需要,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及“十二五”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园区将以建设“岱岳新城”为总体目标,以调优产业结构为主线,突出产业布局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两个关键,紧紧抓住“创城”工作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汽车服务、商贸流通、服务外包、文化旅游、房产开发五大领域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以生产性服务、生活性服务和高端服务为代表的三大服务产业聚集。加快区域内工业企业升级改造,努力实现现代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三大工业产业聚集。同时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承载能力,接轨融入泰城发展圈。
工业培植三大主导产业:
(1)现代装备制造业:即以一能重工、宏康机械、东泰机械为龙头,加快推进泰工集团产业园及泰德重工与山东利得叉车合作,引导园区资源向优势产业聚集,加快推进园区内企业的升级改造,尽快形成沿104国道两侧的高新技术产业带;(2)新材料产业:即着力发展以名仕达环保家具漆、海泽纳米、北大先行、现代塑料、阳光玻纤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形成新材料产业聚集区;
(3)新能源产业:即以桑乐太阳能、泰山新动力电机等项目为重点,加快发展的新能源设备制造产业,引导此类新能源企业尽快做大做强。
力争“十二五”末,一能重工、宏康机械、塑料光纤等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同时培植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群体。确保宏康机械、兄弟商业设施、现代塑料、名仕达环保家具漆等企业在行业里的领先地位。新增税收过千万元企业10家,新增税收过500万元企业25家,确保明佳科技、现代塑料、名仕达环保家具漆等公司具备上市条件。
四、对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充实调整经济发展政策,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强化行政推动和政策引导。土地政策,凡符合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优先安排土地;财税政策,申请省、市、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新兴产业项目引进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税费方面,给予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适当减免或优惠;信贷政策,简化新兴产业生产企业贷款手续,对新兴产业企业和项目给予信贷倾斜支持,贷款利率给予适当优惠;人才政策,建立完善的留人用人机制,为从事高新技术研发、管理经营等高级专业人才提供子女入学、住房补贴等保障措施。
2、拓宽融资渠道。在宏观环境趋紧的形势下,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银企对接,增强银行对以四大产业为主体的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探索风险投资,研究设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资金,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贷款贴息、贷款担保和风险投资。同时,也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争取上市,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直接融资,加强企业上市工作的引导协调和激励。
3、推进技术创新。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探索企业创新途径,形成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紧密结合的共性技术创新机制,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为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联盟,加速产学研结合。加强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主体。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及较高研究开发投入的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完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体系,办好创业服务中心,布点发展高新孵化器,增强“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的能力,围绕先导技术的突破,建立起以技术为核心并由相关产业良性互动产生的“雪球效应”和“溢出效应”机制,推广创新成果,加速实现产业化。(岱岳工业园区
【关于岱岳区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推荐阅读:
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08-02
岱岳区教育局07-03
岱岳区开展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自查报告12-14
关于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12-07
关于调研全县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08-01
关于在农村发展党员情况的调研报告08-26
关于全县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08-31
关于陶瓷产业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09-05
关于我市农业水利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07-23
关于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