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陶瓷产业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精选8篇)
关于陶瓷产业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1
产业链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构建产业内循环的重要举措。今年中央提出了含“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在内的“六保”决策部署,省市也分别建立了产业链链长制,全面推进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产业链发展。陶瓷产业作为黎川首位产业,如何全面落实中央“六保”任务和省市产业链链长制要求,加快完善陶瓷产业链条,破解产业链发展的堵点断点难点,推动陶瓷产业向百亿级跃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黎川县成立专题调研组,通过与有关单位座谈、实地走访陶瓷企业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陶瓷产业链发展现状
黎川陶瓷工业发轫于上世纪60年代,经历了60年代起步、80年代兴起、90年代转制、2000年技改提升及近年来的品牌建设与转型升级等发展阶段,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条逐步完善。目前,全县共有102家陶瓷及配套企业,规模以上企业17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形成了集原料、模具、花纸、色釉料、包装、物流、会展、电子商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拥有高档日用瓷、耐热瓷、卫生洁具瓷、陈设艺术瓷、酒店陶瓷等五大系列产品1万多个品种和花面装饰,畅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耐热陶瓷年产量占全国市场约60%的份额。2019年,黎川陶瓷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8亿元,实现税收2亿余元。“发展平台不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品牌影响不断扩大”的良好态势为陶瓷产业链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发展平台不断优化。突出“政府扶持引导、行业协会牵头、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与江西陶大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陶瓷产业公共服务中心,并引进中国陶瓷设计大师领衔的专业团队成立陶瓷外观设计中心,引进灵泉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设立陶瓷智能制造设备研发设计中心,打造集产品设计、材料研发、质量检测、人才培训、智能制造、成果转化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目前该平台已为陶瓷企业设计外观新品近百件,初步研制出陶瓷压坯和过釉自动化生产设备。在已建成的陶瓷油画交易中心设置陶瓷集中展示区,分六大主题区块全方位展示陶瓷产业发展历史、陶瓷文化和陶瓷文化创意、陶瓷智能家居等产品,在今年全市首届电商直播网购节黎川陶瓷展示中心举办的直播活动中,黎川陶瓷产品日销售额近200万元。按照“精干主体、分离辅助”思路,积极整合陶瓷生产企业前端原材料、球磨、炼泥和后端配送、销售等重点环节的相关资源,与佛山众陶联供应链整合平台合作组建陶瓷产业联盟。同时,加快陶瓷标准厂房建设,引导陶瓷企业“拎包入驻”,搭建集约发展平台,目前该县累计建成陶瓷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陶瓷企业入驻使用25.5万平方米,入驻使用率达到85%。
(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县拥有陶瓷产业省级创新平台4个;
与景德镇陶瓷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共建陶瓷产学研基地和黎川创新研究院,促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陶瓷产学研基地攻克耐热陶瓷原料关键技术,锂辉石用量降低50%,为企业节省单品成本5至6元;
引进国家“双千计划”人才闵永刚教授,研发的含石墨烯材料的导磁涂层陶瓷炊具已批量生产,其“石墨烯导热膜”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引进中国陶瓷设计大师程久发,合作成立了陶瓷设计平台,为陶瓷企业提供器型、花纸设计;
环球陶瓷设计多功能闷烧煲获省工业设计大赛二等奖智能瓷电煲;
全县陶瓷企业专利累计申请906件,授权专利累计523件,康舒、环球两家陶瓷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三)品牌影响不断扩大。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持续抓好陶瓷品牌创建,以品牌拓市场,以品牌增效益。目前,全县共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江西省名牌产品5个、江西省著名商标6个、中国卫浴十大名牌产品2个、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2个。黎川先后获评“中国日用耐热陶瓷产业基地”“中国陶瓷煲都”。2019年,黎川县紧紧抓住获评“中国陶瓷煲都·黎川”称号的契机,扎实推进黎川陶瓷区域品牌创建“十大工程”(煲都品牌策划推广工程、文化挖掘培育工程、产城综合体工程、产品升级工程、知识产权工程、标准引领工程、精益智造工程、产业联盟工程、异业联动工程、人才培育激励工程),设计了黎川陶瓷ip、vi形象。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加快制定陶瓷行业标准,提高在陶瓷行业内的话语权,其中京尚实业联合国家陶瓷检测重点实验室成功研发全国首个陶瓷炒锅企业标准。
二、陶瓷产业链发展存在的短板
尽管当前黎川陶瓷产业链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产业链还不够完善。当前,黎川陶瓷产业虽已基本形成从原料供应、设计研发、粗加工、精深加工、彩印包装、物流运输到成品销售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这些产业链专业化分工不足。多数陶瓷生产企业表现形态都是“小而全”,从原料采购、设计研发、加工生产、运输发货到终端销售均“各自为战”,产业链基本是企业自身“体内循环”,还没有真正形成高集聚度、高专业化的产业链、供应链。原料供应方面,黎川本土原材料供应企业较少,陶瓷企业生产所需的泥料、花纸、釉料等原材料70%以上需到外地购买,锂辉石、透锂长石等耐热瓷必备关键原材料还需从澳大利亚、津巴布韦等国外进口。配套服务方面,黎川陶瓷企业多为生产型企业,虽有陶瓷配套企业20多家,但多为包装企业,而模具、花纸、釉料、研发、设计、检测等配套企业偏少,配套服务能力仍较薄弱。以模具为例,陶瓷产品相较其他金属制品,受收缩率、变形率等因素影响,在产品成型、组装方面,对模具需求量较大,生产一个同款同尺寸耐热瓷煲有时需配备3-5个模具,但全县目前从事模具制作企业仅1家且非专业企业,多数陶瓷生产企业选择在外地订购模具。
(二)创新支撑还不够给力。一是创新投入不足。黎川陶瓷企业规模总体偏小,据初步统计,全县年销售额千万级的陶瓷及配套企业有72家,但年销售额上亿的仅12家,占比不到1/5。同时,部分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低投入、低成本抄袭市场已有产品,不愿在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方面加大投入。加之黎川陶瓷企业从设计研发、原料采购、加工生产、运输发货到终端销售多“各自为战”,不能协同作战,使得企业在创新投入方面资金不足,不能大刀阔斧开展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全县2018年度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0.78%,远低于全省1%的水平(2019年度的r&d经费指数需到2020年底公布)。二是专业人才紧缺。当前,我县陶瓷企业招聘的员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且年龄偏大,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缺乏,成为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一大瓶颈。如,雄光智能电器研发“陶瓷+小家电”一体化产品,对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要求较高,但现有68名员工中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仅3人、大专的5人,90%为大专以下文凭,尤其缺乏电器内部构造设计、测试和市场策划营销等方面人才,只能高价聘请深圳设计公司团队,该团队不能常驻黎川为企业提供稳定服务,服务质量和效率难以保证。
(三)产业质效还不够高。一是品牌知名度不够。黎川作为“中国陶瓷煲都”,虽拥有众多陶瓷品牌,但其影响力仅在行业内较大,在普通消费人群中名声不显。如,康舒陶瓷作为国内耐热瓷煲领域的领军企业,行业内声名显赫,但普通消费人群了解不多;
帮企陶瓷作为淘宝网日销售量首位的瓷煲生产企业,但因其非自主品牌,而是向景德镇荣特陶瓷有限公司运营的“曼达尼”品牌供货,消费者对帮企公司及其产地黎川知之甚少。调研组随机访问市外省内购买过日用耐热陶瓷的50名消费者,仅1人知悉黎川陶瓷。二是电商营销份额不高。尽管我县大多数陶瓷企业开通了电商平台,但除环球陶瓷、帮企陶瓷、新天利陶瓷等少数主打线上销售的陶瓷企业外,多数陶瓷企业对网络市场的研究和开发不够,电商销售渠道开拓较缓,网络销售运营能力不强。目前黎川陶瓷产品电商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为30%左右,而杭州、广东等发达地区同类型电商销售份额占比已达到50%以上。今年受疫情影响,传统销售市场受阻,陶瓷企业产品库存大幅增加,嘉顺陶瓷、嘉逸陶瓷等企业库存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倍以上。
三、推进陶瓷产业链发展对策
任何产业都有其特性及其发展规律,且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发展走势。陶瓷产业链的发展必须按照陶瓷产业发展特点和新时代形势,聚焦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以“五型”政府建设尤其是创新型政府建设为抓手,创新思维、创新模式、创新举措,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一)注重产业链研究,进一步明晰产业发展方向。当前,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快速发展,传统的陶瓷产业要脱胎换骨、实现蝶变,必须在产业链重构、产业链升级上下功夫。这就要求我们加强陶瓷产业链研究,紧密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和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要求,以“延链、补链、强链”为主线,高标准制定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四图”作业图,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产业整体布局和市场定位,并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及时“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重点围绕“中国陶瓷煲都”定位,深度挖掘日用耐热陶瓷产业作为未来康养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巨大潜力,高端布局产业链,全力打造黎川百亿陶瓷产业。
(二)注重完善配套链,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一方面,要强化项目招引。陶瓷产业链要横向做大、纵向拉长,必须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针对性补足配套短板。要紧紧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内闭环”,优先引进陶瓷原料(陶土、瓷泥、釉料、色料等)、模具制造、机械设备、产品设计、质量检测等一批上下游配套的专业化、关键性企业,着力填补产业链“空白”。要加快推行“一企一策”承接方式,结合“陶瓷+小家电”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国内知名家电企业采取“自建或租赁标准厂房建设生产基地”“代加工合作”“建设陶瓷配套电器组装生产车间”等方式来黎投资发展,引进一批高端瓷电煲项目落户黎川。另一方面,要加快资源整合。资源有效配置往往影响整个产业发展的质效。产业链的发展需要合理整合资源,加快从规模型向质量型转变、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要针对各陶瓷生产企业的优劣势划分链条,精干主体,分离辅助,以建立健全采购、销售、配送等方面“利益共享”机制为抓手,加快整合中小微企业的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等要素资源,引导企业通过重组并购或成立集团公司等方式“抱团发展”,推动企业从“小而全”向“规模以上、环保绿色、领域专精”方向发展,形成分工有序、相互协作、前后配套、优势互补、链接紧密的产业链发展模式。重点在陶瓷生产企业前端原材料、球磨、炼泥和后端配送、销售等方面,整合企业设备和资金,组建专门配套公司,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
(三)注重补强创新链,进一步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要坚持创新引领,不断完善人才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创新链,激发产业发展活力,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一要加快引育人才。人才是创新的根本。我们要加快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细则》《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专门设立人才引进和培养专项基金,为引进和培养中智能产品设计、外观设计、材料研发等高端人才提供制度保障、资金保障。加紧建立在外人才、“三友”等各类人才信息库,夯实创新人才引进工作基础,推行“人才+项目+平台”引进模式,鼓励高层次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在黎川创新创业。同时,着力加强与景德镇陶瓷大学、抚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定向为黎川陶瓷企业培养和输送一批懂管理、销售和专业技术的综合型人才。二要加大创新投入。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加大企业创新扶持力度,完善企业纳税上台阶考核奖励办法,提高创新奖补权重,引导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重点紧盯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以材料研发、产品智能化、生产智能化为主攻方向,加大对导热技术、新型耐热陶瓷材料、锂辉石替代材料、环保陶瓷平板膜、新型不粘釉材料和配方改良升级等多项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以创新投入和技术突破带动产业升级发展。三要创新服务机制。全面推行一名县级领导、一个服务单位、一名驻企特派员帮扶一家企业的“3+1”联点包干制度,深入开展“两宣一帮”活动,精准掌握企业发展方向、扩大投资意愿和有关需求,对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指导,宣传好并用好中央和省市有效应对疫情若干措施和“六稳六保”各项惠企政策,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加快推进“众瓷联”产业联盟落地,合作建设一个综合智慧管理数据平台,通过数据平台精准掌握原材料供应、企业生产数据和终端产品销售等情况,为企业决策、降低成本提供数据支撑,引导企业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物流。加速推动黎川陶瓷产业供应链金融落地实施,引导各驻县银行积极为产业链上下游相关的企业,提供“配资代采”等供应链金融贷款服务,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四)注重延伸价值链,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质效。一要充分整合品牌资源。在市场经济下,品牌效应某种程度上能决定市场效应,决定了企业产品价值链的长度和深度。我们要围绕擦亮“中国陶瓷煲都”名片,加快实施陶瓷区域品牌创建“十大工程”,推动黎川陶瓷产品在生产销售的外包装上加盖统一设计的“中国陶瓷煲都·黎川”专有logo,推广陶瓷品牌ip、vi形象和“健康养生煲黎川造”品牌宣传口号,扩大黎川陶瓷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加速推进陶瓷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在黎川古城、德胜农垦小镇等景区植入更多陶瓷文化元素,配套陶瓷体验店,开发陶瓷旅游产品,提升陶瓷品牌宣传效应。二要积极拓展销售市场。产业价值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市场占有率。我们要通过不断拓展市场来保证企业生产效益,延伸产业价值链。要深入实施“互联网+”战略,加强陶瓷企业电商交易指导和培训,鼓励企业通过抖音、淘宝、快手、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开展直播带货,增加线上订单,拓展线上市场。要加快规划建设陶瓷专业交易市场,着力打造集展示、交流、合作、采购、宣传推广于一体的陶瓷展销平台,并通过平台定期举办“陶瓷交易会”或“陶瓷展销会”,把黎川建成区域性陶瓷交易集聚区。
关于陶瓷产业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2
1 瑞昌市茶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瑞昌市山地资源丰富、气候好、环境优, 青山、九源、花园、南阳等山区, 土壤与植被状况好, 昼夜温差大, 是种茶传统地区, 一直以来都是优质庐山云雾茶加工原料的主产地。
1.1 发展种植情况
近年来, 瑞昌市茶产业快速发展, 主要走高山云雾绿茶和白茶并进之路, 高山云雾绿茶和“安吉白茶”都是立地条件很好的生态有机茶。目前, 全市已有茶园面积20hm2, 在建茶园146.67hm2, 投产茶园面积66.67hm2。茶叶主要分布乡镇:范镇、青山、花园、武蛟、肇陈、南阳等地, 其中:范镇113.33hm2、青山80hm2、花园133.33hm2。建园主体基本以种植大户为主, 目前全市6.67hm2以上种植大户8户。新建茶园都是6.67hm2以上成片开发, 有3个正在建设的新茶叶基地面积都在66.67hm2以上。
1.2 生产加工情况
瑞昌市目前引进了浙江安吉县仙子茶场、金彪茶场和长兴县泗安绿鑫苗木场等在瑞昌市投资建设新茶园。九源仙子茶场66.67hm2, 总投资700万元, 预计2014年春投产, 产品为“九源仙子”白茶, 投产后盛产期茶叶年产量1.5万kg, 产品主要销往浙江安吉和满足九江市场;金彪茶场46.67hm2, 总投资500万元, 预计2014年春完成建设任务, 产品主要是白茶;长兴泗安绿鑫苗木场在花园建茶叶基地133.33hm2, 总投资1400万元, 预计2014年春建成, 产品主要是白茶。
1.3 品牌建设情况
重点建设青山茶业有限公司、九源仙子茶场等中型茶叶加工企业, 注册了“雾春”、“九源仙子”等茶叶商标。“雾春”茶在2012江西“浮瑶仙芝”杯名优茶评比活动中获得金奖。2013年9月生产问世的第一杯红茶“瑞红1号”由青山茶业有限公司生产, 其香气为浓厚的甜香型, 且锐高而持久, 汤色清澈明亮, 堪称茶中的“茅台”。
2 瑞昌市茶叶产业发展的优势潜力
瑞昌市茶叶生产规模不大, 影响力也比较小, 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已将茶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扶持发展, 在组织领导、资金政策、技术推广等方面进行了安排和部署, 茶产业发展很快, 茶产业正呈现后来居上的发展态势。
2.1 独特的资源优势
瑞昌地处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 气候条件十分优越, 年平均气温17.3℃, 地面温度19.2℃, 降水量1583.9mm。全市适宜种茶山地面积6667hm2, 青山省级森林公园、范镇、花园、南阳等山区具有发展茶叶生产非常优良的山地土壤、环境与气候条件, 且劳动力资源配置方便,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特别是青山林场为庐山姊妹山, 最高海拔921.3m, 平均海拔540m, 适宜种植茶叶面积达666.67hm2, 一直以来都是优质庐山云雾茶主产地。
2.2 良好的发展基础
一是群众愿意种。盛产期茶园667m2产值一般可达1.5~2万元, 纯收入一般为1~1.5万元, 667m2劳动用工支出2000元以上。发展666.67hm2优质茶园产值可达1.5~2亿元, 纯收入可达1~1.5亿元, 农民用工35~40万个, 农民工收入2000万元以上, 种植茶叶利润大, 致富快、群众积极性高。二是上级扶持种。2012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要求通过几年努力力争使江西省绿茶面积达到13.33万hm2。九江市政府启动了大九江茶品牌整合工作, 并拿出茶叶专项资金300万元扶持茶产业发展。三是地方鼓励种。2010年以来, 瑞昌市制定了茶叶产业发展规划, 并对新建规模化标准化茶园667m2补贴1000元的扶持政策。3年多来对新发展的茶园安排了330万元专项茶叶经费, 扶持建成了青山、武蛟、范镇、肇陈、南阳5个茶叶生产示范基地。
2.3 广阔的市场前景
茶是最佳天然保健饮料, 被称为“21世纪饮料之王”。随着人们对茶饮品认知认同程度的不断提高, 茶产品市场需求稳定增长。从发展趋势看, 货真价实的名优茶将长期供不应求, 但随着消费群体保健意识的增强和消费观念的变化, 会相继产生和呈现有机茶热、保健茶热、地方名优茶热的发展趋势。茶叶生产走产业化之路, 形成社会化、规模化的高效益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多年来, 瑞昌市茶叶产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发展茶产业, 培育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总体思路, 发展规模、品质提升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以原生态, 无农药残留、品质优良享誉市场, 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3 瑞昌市茶叶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瑞昌茶叶产业经过多年来的努力, 得以长足发展,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但因起步较晚, 在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上, 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品牌效应较低
瑞昌市茶叶规模小, 实力弱, 质量意识和名牌意识低。茶叶目前产量低、档次低、市场占有率低。虽然近2年来瑞昌市青山茶业公司和九源仙子茶场先后注册了“雾春”和“九源仙子”茶叶品牌, 并作了宣传, 但品牌效应较低。
3.2 科技水平较低
一是产品单一。主要是多年种植且已退化的群体种。二是机械化程度低。机制茶少、机械化采摘应用率低, 造成劳动力用量大, 生产季节劳动力不足, 生产成本偏高, 生产效益低。三是包装水平低。一方面, 部分企业没包装, 套用“庐山云雾茶”包装, 这些包装不仅不符合茶叶包装所需要的密闭、阻光、防潮等基本要求, 而且违法。另一方面, 部分企业虽有自己的包装, 但设计特色不鲜明、文化品味及档次不高。四是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部分种植大户缺乏长远战略目标与科学管理机制。
3.3 服务体系不健全
瑞昌市还需加快速度培育能引导和带动企业、茶农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如茶叶协会、茶叶专业合作社等。茶叶产业协会2013年7月份成立, 但许多东西还有待规范和完善, 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尚未成立。
4 瑞昌市茶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虽然茶叶的国内外市场潜力巨大, 但要做大茶产业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 特别是近年来茶叶行业对茶叶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行业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因此, 发展瑞昌茶叶产业, 必须按照产业化的要求, 做好品牌和市场文章, 进一步整合利用各种资源,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提高瑞昌茶叶的知名度, 走“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的路子, 才能做活瑞昌市茶产业, 实现全市茶叶产业的发展壮大。
4.1 服务是前提, 首先要做活茶产业“看”的文章
让瑞昌的茶叶有“看头”, 就是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要上下形成抓茶叶产业的共识。一是进一步深化认识。瑞昌市茶产业发展进入规模扩张快车道的关键时期。茶叶产业收益是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来源。同时, 发展茶叶生产对改善山区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要进一步深化提高各级干部群众对发展茶叶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 切实按照“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规划、一个政策、一套实施办法”的工作要求, 不断推进茶叶产业的优化发展。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要成立以市领导挂帅, 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茶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为推进茶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只有加强茶叶工作的领导, 保持资金扶持政策的连续性, 才能抢抓机遇促进茶产业做大做强。三是要进一步强化落实服务。明确并严格落实乡 (镇) 、村各级各部门服务茶叶产业发展的工作责任, 完善建立层级联动的产业发展服务体系, 帮助解决茶叶生产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营造更加利于茶叶产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
4.2 企业是主体, 根本要做活茶产业“喝”的文章
让瑞昌茶叶有“喝头”, 就是要抓企业产品质量, 关键要抓龙头企业产品质量。一是建立重点龙头企业扶持机制。每年确立1~2家重点龙头企业, 整合项目对重点龙头企业予以扶持, 确保每家龙头企业项目扶持资金不少于50万元, 带动企业投入不少于200万元。二是要严格生产管理。强化落实茶叶专业技术队伍服务茶叶种植、修剪、管抚、病虫害防治、采摘、加工营销等工作职责, 引导、鼓励、扶持种茶农户实行机械化生产, 提高茶叶生产效益;设立茶叶技术推广财政专户基金, 专项用于茶叶新品种引进推广、标准化生产示范、生产新工艺研究开发等, 确保茶叶生产科技推广的顺利实施;加强制茶行业滥用农药、化肥, 无证照经营, 卫生不达标以及制假贩假、以次充好等重大问题监管;实行茶叶收购户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申报注册登记制度, 取缔无证收购, 规范茶叶市场交易, 确保茶叶市场有序经营。三是推进科技创新。要制定人才培养战略, 按每3.33~6.67hm2一个技术人才的要求, 制定千名技术人才培训计划;每年推广一批适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模式, 使茶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4.3 品牌是关键, 重点要做活茶产业“说”的文章
让瑞昌茶叶有“说头”, 重点是要加大瑞昌茶叶的宣传度, 而品牌最有说服力, 唯有打造统一品牌, 才有实力做响做强。一是准确市场定位。根据全省茶叶市场的基本情况以及市场需求, 确立以名优茶、礼品茶为主导方向的市场定位方向。二是确定运营思路。即统一品牌, 统一标准, 统一包装、统一宣传, 统一质量监控。三是打造品牌。现在, 全国的各种推介会、展销会很多, 我们也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力度, 快速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实力。安吉县从2001年起, 连续举办“中国安吉白茶节”, 举办地从安吉到上海、北京, 影响力也从周边几县市到全省、全国, 产生的效益越来越显著;同时他们还在其他的途径上加大宣传推广, 如在设立外销窗口的城市做小规模的公关活动, 在媒体上加强认知感的宣传, 与业已成名的名茶合作, 采取“引进来, 走出去”等措施。这些措施, 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要利用各种宣传推介机会, 利用各种媒体, 广泛宣传瑞昌品牌茶叶, 提高瑞昌品牌茶叶的知名度。四是拓宽营销渠道。加快茶叶一条街建设, 使之成为瑞昌茶叶走向市场的主渠道;建立茶叶销售网站, 实行网上宣传与网上营销;建立销售窗口与销售专柜, 展示瑞昌茶叶形象;借助旅游景点平台, 让游客亲手摘茶制茶, 丰富旅游内涵, 延伸产业链, 同时推介地方特产。
4.4 文化是保障, 核心要做活茶产业“玩”的文章
关于陶瓷产业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11;F426.8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01
2015年1月,农业部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将马铃薯与水稻、小麦、玉米并列为中国四大主粮。2016年是《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的启动之年,按照全省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要求,为了充分利用好我省的资源优势,提高马铃薯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年初以来,省农委组织人员对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马铃薯主产区是西南、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2016年北京、河北、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浙江、江西、湖北、广东、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宁夏14个省列入农业部马铃薯产业推进试点省。据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提供数据:2014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9000万亩,总产量1840万吨(折原粮)。按照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10点次试验示范县测产估算数据,2015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236.3万亩,鲜薯总产量602万吨(折原粮120万吨),分别占全国规模的2.7%和5.9%。如果按照统计部门数据,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100.2万亩,总产量278.5万吨(折原粮55.7万吨),分别占全国规模的1.1%和3.1%。我省马铃薯单产水平较高,位居全国第三位左右,鲜重亩均产量2200~2300公斤,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亩均2800公斤以上。
全国马铃薯种薯品种390多个,包括鲜薯食用型、淀粉加工型、油炸食品、全粉加工型和特色型等品种类型。我省具有繁种能力的企事业单位13家,其中骨干力量3家。审定的马铃薯种薯品种21个,绝大多数是鲜薯食用和淀粉品种,主要有鲜食延薯4号,尤金、富金、夏波蒂、大西洋等引进的加工专用型品种也有少量种植。没有油炸食品和全粉加工型品种。目前我国也只有少数马铃薯品种能用于加工全粉。
从2009年起,国家开始实施马铃薯原种补贴试点政策, 2010~2013年吉林省有两家单位纳入国家马铃薯微型薯生产补贴试点单位,即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和延边农科院,补贴金额540万元。2011~2015年我省积极抓好农业部马铃薯良种扩繁试点项目实施工作,每年争取补贴资金500万元,落实试点面积5万亩。全省有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能力的企业主要有:敦化富农种业、延边原种场、吉农高新、雁鸣湖种业、吉林吉科生物等。随着专业化生产企业的出现,种薯生产正从主产区分散农户转变为以企业为主体的生产方式。
东部山区的延边、白山、通化等地气候冷凉,适合种薯繁育,是天然的优良种薯繁育基地。重点大县包括:磐石(2.8万亩)、敦化(2.5万亩)、舒兰(2.1万亩)、安图(1.9万亩)、柳河(1.7万亩)、汪清(0.85万亩)等县(市、区)。主要基地有敦化市沙河沿镇、和龙市南坪镇、汪清县汪清镇及百草沟镇、柳河县孤家子镇及姜家店乡、长白县马鹿沟镇等。
我省的中西部具有适于马铃薯商品薯生产的砂壤土和气候条件,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淀粉含量相对较高,薯块腐烂率和虫食率低,是得天独厚的马铃薯生产基地。重点大县包括:长岭(15万亩)、公主岭(10.5万亩)、农安(8.5万亩)、扶余(7.7万亩)、德惠(5.6万亩)、九台(4.9万亩)、洮北(4.6万亩)等县(市、区)。主要基地有榆树市五棵树镇、九台市纪家镇、公主岭市怀德镇、梨树县万发镇、长岭县三青山镇、扶余市肖家镇、洮南市万宝镇等,种植品种为春薯3、4、5号,延薯4、6号。
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原有的育种目标已经不适应主粮化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马铃薯育种以高产、抗病、鲜食为主要目标,适合油炸食品和全粉加工的专用型品种严重缺乏。适应马铃薯主粮化的新要求,亟需对原有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培育市场需要的专用型、特色型品种,马铃薯育种需要从头开始。二是种植品种结构不合理。早熟品种供不应求,中晚熟品种供过于求。由于品种结构不合理,集中上市,主产区常常出现“卖难”,种植户效益不高。三是脱毒种薯的推广面积小。全省脱毒马铃薯种薯普及率接近30%,而且三分之二用省外品种。全省脱毒种薯年生产量2万吨左右,推广面积只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0%左右,很大一部分农户仍沿用自留种薯的习惯,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单产水平(使用种薯能增产60%以上)和质量。山东省脱毒种薯普及率近100%。四是种薯市场监管难度大。马铃薯行业标准和法规不健全。即使有标准也没有专门的法定质量监督和控制部门来执行相应的标准,监管缺失。由于马铃薯商品薯与脱毒种薯外形没有太大的区别,农民对脱毒种薯真假难辨,一些商贩将商品薯或劣质种薯代替脱毒种薯来销售,导致马铃薯种薯市场非常混乱。五是农机农艺融合不够。近年来我省马铃薯机械化种植面积不断加大,但距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黑龙江及内蒙等地区仍有很大差距。种植者缺乏技术培训,种植技术参差不齐,生产上缺乏农机农艺融合的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栽培管理粗放,严重制约了马铃薯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六是商品薯市场处于无序自发的状态。虽然种植马铃薯平均收益较高,但因缺少规划,发展以中小散户居多,生产与市场不接轨,年际间市场价格波动很大。七是加工企业大多是中、小型或家庭作坊式企业。全省现有马铃薯加工企业320家左右,主要加工产品为粉条(丝、皮)。一般加工型马铃薯淀粉含量17%~18%、约5~6斤薯出1斤粉,而普通马铃薯淀粉含量为12%~15%、约7~8斤薯出1斤粉。由于原料基地建设滞后,一些加工企业只能从市场上收购非加工品种、鲜食淘汰品种,这些品种淀粉率低、质量差,经常出现面包比面粉便宜的怪现象,企业加工利润微薄。
2 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与邻近省份相比,我省马铃薯产业的优势明显:一是技术优势。科研育种能力强。全省有脱毒种薯繁育科研院校和企业13家,先后培育出具有不同熟期和用途的马铃薯品种21个,其中延薯4号和春薯3、4号通过国家级审定。技术体系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和延边农科院承担着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长春综合试验站和吉林省马铃薯技术产业技术体系的科研工作,拥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一流的硬件设施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二是自然环境优势。吉林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地域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东部山区夏季低温冷凉,不易发生病虫害,山高水清,是天然的防御屏障,十分有利于种薯生产。广袤的松辽大平原,土壤疏松,土质肥沃,早春温度回升快,六、七月份雨量充足, 昼夜温差大,气候、土壤特点非常适合商品薯的生长。与黑龙江相比,我省无霜期长,有利于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品质较好。与内蒙古相比,地势平坦,易于机械化操作。与辽宁相比,气候适宜。气温超过25℃马铃薯不再生长。黑龙江水灾严重,内蒙古较为干旱,辽宁温度偏高,都需要较大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需要多次喷洒农药,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三是有一些工作基础。虽然这一优势并不明显,却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先决条件。我省原有马铃薯贮藏能力110万吨,实施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新建标准化储藏窖527座,增加贮藏能力1.91万吨。同时,马铃薯种植品种较为成熟稳定,脱毒种薯繁育、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有一定的基础。
与其他主粮相比,马铃薯具有全价营养、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效益好等特点。为什么马铃薯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我省又具备马铃薯生长的天然优势,而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却远远落后于其他相邻省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难点:
2.1缺少龙头企业带动
从马铃薯加工产品上看,主要产品为精淀粉、低聚糖、膳食纤维、植物蛋白粉和各类粉条。油炸食品薯片和薯条以及全粉加工等尚属空白。我省只有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吉林省三青山银河粉业有限公司”。原来全省建了4个较大的淀粉厂,因受原料薯来源时间、贮藏能力、环保等限制已陆续停产。马铃薯没有大型加工企业的原因:一是当地政府重视不够。重视工业及服务业项目招商,忽视甚至就没有意识发展马铃薯产业。二是产业发展和工商资本不对接。懂产业的没有融资能力,拥有资本的不懂产业。三是没有专用型品种。马铃薯以鲜食为主,加工原料种植很少,我省至今也没有适合油炸食品薯片、薯条和全粉的品种,自然也不会有相应的加工企业。四是加工原料薯保障能力差。由于我省土地流转困难,价格又高,企业出于成本压力,大多采取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的方式购买马铃薯,但是,因企业无法制约农户,当市场行情好时,企业收不到,当市场走低时,企业又不得不高价回收,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系约束乏力,订单不稳,严重影响企业经营及效益。五是贮藏能力不足。马铃薯收获主要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份,由于企业本身没有贮藏能力,开工时间也集中在这三个月,其他季节不得不停产,加工企业常年都处于吃不饱的状态。
2.2 缺少产业链条的相互配套
马铃薯生产是一个多环节组成的系统工程,包括种薯病毒脱除、组织培养、原原种生产、原种生产、田间繁殖、质量检测和控制、商品薯生产、储藏、加工等环节。目前缺少权威部门的组织规划、管理、协调和系统的质量监控,各环节间缺乏纵向联系和衔接,现有投资大多在组织培养和原原种生产环节,对田间种薯、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冷链物流等环节的缺乏足够的重视,结果是导致微型薯产能较大,而真正用于商品薯生产的种薯生产能力不足,整个体系不配套,限制了最终效应的发挥。马铃薯科研、种植、加工、营销一体化格局尚未形成。
2.3 缺少政府的引导扶持
虽然确立了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但在政策扶持上与其他主粮还有很大差距。没有原种生产扶持和良种推广补贴,没有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农机具没有纳入补贴范围,生产所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项目少、额度低。
2.4 缺少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马铃薯产业发展没有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各地缺乏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处于无序状态。二是支持马铃薯产业发展机制尚未开始建立。三是马铃薯产业管理机构不明确。四是管理部门服务不到位。马铃薯产业涉及多个部门,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对马铃薯产业不熟悉,监管得多,疏导得少,主动服务就更谈不上。五是底数不清。全省马铃薯产业实际情况不完全清楚,统计数据不全面,播种面积、产量等常规指标也不在统计科目之列。多套统计数据之间差距较大。六是环保要求高,缺乏相应的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基础设施。
3 下步发展对策
《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农农发〔2016〕1号)对东北地区马铃薯的发展定位是:“因地制宜扩大马铃薯种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全程机械化生产,加强晚疫病防控,提高脱毒种薯生产能力,建设贮藏设施。”
根据农业部的区域规划、市场需求和我省自然资源优势,确立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种薯走出去、品种引进来、加工储藏跟上来。具体讲就是,加强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基地建设,鼓励加工专用型、早熟品种引进、选育和示范推广。在东部山区重点县(市)建设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在满足省内种薯供应的前提下,为中原二季作区和南方冬作区供应优质种薯。在中西部平原区重点县(市、区)建设商品薯生产基地,满足食品消费和加工企业原料需求。
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万亩,鲜薯总产量达到450万吨以上。优质脱毒种薯普及率达到50%,加工专用型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加工龙头企业至少发展到5家。
按照上述思路,下一步重点任务是:
(一)加快专用型品种研发繁育、重点是引进新品种和改良原有品种。推动马铃薯主粮化,良种研发要先行。要进一步支持省蔬菜花卉研究院和延边农科院脱毒种薯生产体系建设,形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以品种选育、茎尖剥离组织培养、病毒检测、种苗快繁、原原种生产、原种扩繁基地相配套的马铃薯种薯生产繁育体系。充分利用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和延边农科院承担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长春综合试验站任务的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技术支持,加快推进马铃薯脱毒种薯快繁研究和新品种选育工作,全面推广脱毒马铃薯商品化生产,大幅度提高马铃薯单产和效益。根据市场和加工需求情况,重点依托省农科院、省蔬菜花卉研究院、延边农科院等科研单位,抓紧开展适宜制作薯条、薯片、淀粉等不同用途的主食加工及精深加工的专用型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加快选育一批优质、高产、抗逆、综合性状优良适宜主食加工的专用型品种。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选育周期漫长,育成1个新品种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因此,在加快专用型品种研发繁育的同时,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引进新品种和改良原有品种上,争取用2~3年的时间,培育出适合我省种植,性状比较稳定、品质比较优良的专用型品种。
(二)加强良种和商品薯基地建设。引导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进行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种植。一是规模化种植。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主要途径,统一种植品种。二是标准化生产。建立马铃薯投入、田间管理、加工及销售等标准体系,实施行规管理。三是产业化经营。只有产品档次提升、产业做大做强,才能形成有市场、有竞争的自主品牌。继续巩固东部山区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成果,扩大种薯种植面积。大力支持商品薯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在中西部平原地区,按照轮作和便于大型机械化耕作的要求,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以300公顷为基数实行规模经营,建设马铃薯商品薯生产基地。
(三)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一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包括鲜食品种、早熟品种和加工品种。二是研发、推广新型种植技术,重点是推广宽垄、覆膜、喷灌和汁水还田等新技术。三是推广农技农艺相结合新技术,实施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建设高标准马铃薯种薯综合配套增产增效技术示范工程。四是大力推广环保新技术。鼓励引导企业充分利用马铃薯加工后的废液、废渣等副产品进行再加工,生产多种化工原料、高蛋白饲料、高效液体肥料等。尤其是加工淀粉后的分离液成分富含氮、磷、钾及各种有机物,极适合农田灌溉、改良土壤、增强地力,是一种典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技术措施。这项新技术可以彻底解决污水处理问题,达到零排放,可解决土地板结、腐植酸降低等问题,已经被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内蒙古、甘肃、宁夏乃至黑龙江等地部分企业也采取了这样的工艺。五是定期举办科技培训活动,帮助农民学习科技知识,引导农民科学种植。
(四)培育引进龙头企业。一是鼓励原有停产的企业重新开业。我省原有的一些马铃薯加工企业,生产线和加工设备比较齐全,比如:吉林省天丰集团(梨树县)具备年生产8万吨高功能淀粉、2万吨功能性低聚糖、1万吨膳食纤维、500吨蛋白活性肽等生产能力;吉林省三高淀粉公司(原长春金源集团)具备年产1万吨马铃薯淀粉(全粉)的加工能力。各级政府特别是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破解难题,搞好银企对接、企业与农户对接等。充分利用好我省新组建的农业发展基金、农业信用担保公司等,积极做好项目推荐工作,尽快推进这些企业恢复生产。下一步重点支持吉林省马铃薯产业有限公司“年加工马铃薯15万吨产业化综合利用项目”建设,该项目经省发改委备案,整套加工技术由中国科学院提供,今年重点完成马铃薯全粉生产线、蛋白粉生产线和果胶生产线建设;积极支持长春学龙淀粉公司进行精制淀粉、变性淀粉、手拍粉、方便粉丝等生产项目扩建和设备工艺改造升级;支持长白永旭保健食品公司(光源马铃薯专业合作社)1000吨以各类粉条为重点的薯产品加工扩建项目;进一步支持长岭县三青山镇马铃薯加工园区完善设施,吸引精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增强带户能力,促进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和加工企业集群化发展。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宣传我省在马铃薯产业方面的技术和生产优势,大力宣传马铃薯产业的效益优势,吸引工商资本投资那厂。
(五)积极推进多元化产品开发。抓住马铃薯主粮化和国家即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的机遇,以主食化为切入点,丰富马铃薯的产品应用范围,促进马铃薯加工多样化,由原字号农产品向加工食品转变。以马铃薯加工企业为主体,依托省内科研单位,抓紧开展马铃薯面粉等主食产品配方研究,加快马铃薯食品和精深加工产品研发,重点推进马铃薯全粉、变性淀粉、油炸薯条、薯片及膨化食品等主食产品多元开发,同时推进薯泥、薯饼、速冻薯条等休闲食品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
(六)集中财力建设大型马铃薯贮藏。由于马铃薯含水量高、不耐储藏,上市时间又较集中,亟须加快马铃薯贮藏设施建设,延长供应周期,实现贮藏增值。一般情况下,马铃薯贮藏后能增值1~3倍。从2012年开始,我省利用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共建成马铃薯及果蔬贮藏窖(库)4217座,增加马铃薯及果蔬贮藏保鲜能力17.8万吨。但这些贮藏窖(库)规模偏小,发挥的作用有限。今后马铃薯窖藏建设项目补助应主要针对马铃薯加工企业和种薯生产企业,向标准化基地倾斜。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建设5~10个大型或超大型贮藏窖(库)建设,实现马铃薯均衡上市、价格稳定、促进增收的目标。
4 建议
4.1 加强组织领导
尽管马铃薯产业发展应当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但在产业发展不成熟、不具规模的初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强有力的支持,破解产业发展的一些关键难题还必须依靠政府。一是明确主管机关,适应国家实施马铃薯主粮化的发展战略。增设管理部门,确定马铃薯为主粮的产业定位,二是各级科研单位增设马铃薯研究部门,各级农业推广部门增加马铃薯推广工作职能,各级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增加龙头企业指数,科技厅增设马铃薯研究项目,统计部门重设科目统计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建立产业发展的信息化平台。
4.2 出台马铃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积极争取国家对马铃薯主产区的政策支持。农机补贴、高产创建、农民合作社等项目扶持政策向马铃薯重点大县倾斜,省内出台支持马铃薯发展政策。一是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品种研发引育、基地建设、主粮化开发、贮藏窖建设、龙头企业。二是在省级龙头企业评定时把马铃薯加工企业视同特色企业对待,降低门槛,重点扶持。三是把马铃薯生产机械纳入农机补贴范围。
关于陶瓷产业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4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4月26日,市政协副主席周继安同志率政协经济委员会部分委员,赴市经济开发区和秦栏镇等地,对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采取实地走访企业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对我市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努力的方向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新兴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机遇,突出重点,创新机制,鼓励企业“二次创业”。通过努力,我市逐步形成了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医疗器械、电子信息及生物制药等六大产业。
1、新兴产业初具规模。以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兴产业初具规模,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全市209家“规上”工业企业,新兴产业企业占27.7 %,达58家。2011年,新兴产业企业产值10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7%。
2、科技含量逐步提高。技术创新是新兴产业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新兴产业企业大多通过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昭田磁电和安徽大学合作的高磁导率低损耗因数锰锌铁氧体磁芯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天康医疗安全自毁式注射器系列产品获得“滁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缸盖公司拥有国内首家缸盖技术研究所,其数控加工中心加工气门密封带及导管孔一次成型工
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通过技术创新,使企业逐步走出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部市场萎缩的困境。
3、扶持力度逐年加大。政府主导新兴产业发展意识明显。2011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明确对新兴光伏产业进行支持,对企业所购进设备按投资额的2%给予一次性补助;对12月1日后,光伏企业所缴纳的增值税和所得税的地方留成部分,由市财政等额安排专项支出;对光伏企业用电进行补贴电价5%。
4、产业集群雏形初显。几年来,我市在发展新兴产业中逐步形成了三大块状集群。一是以秦栏工业园区为中心的光伏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二是以杨村工业集中区为中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三是以市区和经济开发区为中心的高端装备制造和光伏产业集群。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吉阳新能源2GW太阳能电池片项目、天康集团年产20亿安时标准纳米钛酸锂电池成套生产线项目、金佩集团年产100万件铸铁缸盖技术改造项目。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产业规模偏小,产业质量和层次不高。新兴产业规模偏小,在经济发展中地位还不突出,诸多高新领域尚为空白。光伏产业主要还停留在产业链的低端层面上,呈现“新兴产业、低端环节”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尚处劳动密集型阶段。目前运用范围比较广的纳米材料、超导材料、智能材料等新材料基本空白。新医药方面缺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主要集中在中间体生产上,国家、省级研发平台缺乏甚至空白。
2、创业融资体系脆弱,投资体制机制不健全。由于新兴产业投资风险大、回收期较长,银行借贷、融资渠道单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资金很少投入新兴产业。如,天康医疗是国内仅有的四家通过美国FDA认证的企业之一,其一次性自毁式注射器产品市场前景良好,但由于企业在获得国家卫生部招标项目时,货款一般要几个月后才能到帐,致使企业资金压力较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有相应的金融机制支撑,从各地成功的发展经验看,一般都有相应的创业投资公司进行扶持,我市目前还没有创业投资机构,有效运作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3、少数部门服务意识淡薄,企业发展外部环境欠佳。少数部门办事效率低。调研中,有企业反映企业建成4年多了,至今没能办理土地证,影响了企业的融资发展。有些职能部门服务态度差,有企业反映税务部门个别职能股室意识淡薄,不能做到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办事效率低下,影响了企业家发展的信心。有些企业把天长公司生产的产品拿到外地去开票,造成我市税收流失,问其为什么这样做,企业反映在天长企业产值做的越大,交税交的越多,企业受到的监控就越多,给企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三、意见和建议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事关民营经济发展后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促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转变民营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建议:
(一)认真谋划编制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下,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谋划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要结合天长经济现阶段发展的情况,明确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发展目标。规划要找准我市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方向,准确定位、科学布局,围绕初步形成的新兴产业集群,策划、储备、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建立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库,制定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推进计划。
(二)加大扶持力度,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领导帮扶上,要建立市领导联系新兴产业帮扶制度。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明确到市级领导以及具体单位和部门,建议市政府每年筛选出一批重点项目,由市几个班子领导成员分工帮扶,市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扶持政策落实情况汇报会和企业家座谈会,及时发现和解决政策落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相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财政支持上,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要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导向和引领作用,扶持新兴产业加速做大做强。要加强政府引导,现有的扶持资金要向新兴产业倾斜,积极引导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要强化税收支持力度,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研究完善鼓励新兴产业创新、投资和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为切实帮助光伏企业“越冬”,建议对我市光伏企业的土地使用税全额返还。
项目扶持上,对我市现有的扶持政策要进行整合。建议相关部门在项目审批、土地、建设、环保等环节上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在申报各类专项资金支持、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时优先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政策扶持、税费减免、金融支持等方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倾斜,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为我市的先导产业。
招商拉动上,要积极开展新兴产业招商。目前,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加速期和城市化扩张期,内生动力强劲,增长空间巨大,建议尽早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与培育,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要充分利用我市独特的区位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壮大发展我市的新兴产业。同时,要加快企业在建项目建设步伐,促其早建成、早见效,发挥倍增效应,使项目带动成为推动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三)打造创新服务平台,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依托重点骨干企业,对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校企联盟”等多种合作载体,联合承担科技计划、开展技术研发、转化科技成果。对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的攻关,政府对研发费用可给予适当补贴。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企业科技创新、关键技术难题攻关等需求,通过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多种方式,着力引进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科技人才保障。对引进的优秀人才,市委、市政府可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
(四)积极营造环境,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优化金融环境上,要以财政资金为基础,探索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以资本为纽带,整合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财政资金使用办法,着重加大用于企业投资的风险保障和补偿。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方式和金融产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促进新兴产业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关于陶瓷产业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5
索 引 号
fggw-zx-0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日期
2011-08-11 文
号
灵政协发〔2010〕10号
发布机构
政协灵台县委员会 市政协:
按照市政协的安排,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对我县蔬菜产业发 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近年来,我县蔬菜生产紧紧依托县域资源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蔬菜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蔬菜生产规模持续扩大。2009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10.04万亩,主要种类有胡萝卜、甘蓝、辣椒、番茄、黄瓜、茄子、大白菜等,蔬菜总产量13.52万吨,总产值9100万元。蔬菜生产面积比2003年的5万亩增长了120.8%,产值比2003年的2840万元增长了220.4%,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品种结构不断优化。近两年技术部门以追求高品质、高效益为目标,不断加大蔬菜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在积极开展蔬菜新品种品比试验和适应性试验的基础上,先后引进名、优、特蔬菜新品种16类120余种,多数品种已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县农民开辟了一条广阔的增收途径。区域布局逐步形成。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技术单位的指导下,全县蔬菜生产逐渐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数乡一业、数村一品的发展格局。目前已初步建成了达溪河、黑河川区万亩精细菜生产基地和什字原区万亩高原夏菜生产基地。并建成中台西川区千亩无公害辣椒生产示范区等各类蔬菜示范区6个。科技水平稳步提高。蔬菜生产逐步向精细化、科技化、标准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在生产上先后推广了测土施肥、间作套种等准化栽培技术,制定了灵台县12种主栽蔬菜的地方标准,规范了栽培过程和生产行为。检测认定无公害蔬菜基地2.7万亩,申报通过了番茄、胡萝卜、辣椒3个产品的无公害产品认证,取得了无公害注册商标,实现了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首次突破。蔬菜单产由2000年以前的 900公斤增长到现在的1200公斤,增长33%,蔬菜商品率由原来的46.8%提升到76.7%。服务体系渐趋完善。县农技部门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全县蔬菜生产技术服务,在重点示范区派遣技术人员驻村蹲点,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和进行实地指导,大力推广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指导群众科学生产。2005年成立了灵台县无公害农产品质安全监测站,全面开展了县域蔬菜检测服务,每月开展两次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加强了蔬菜质量的监管。在全县新建和扩建了中台、朝那等7个辐射功能较强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年蔬菜交易量在6万吨以上,外销量2.7万吨以上,交易额6000万元。产业化格局初具规模。投资400多万元,筹建了中台脱水蔬菜厂,购置了脱水干制设备,年生产加工能力可达到0.8万吨,建成了中台瑞天祥果蔬保鲜库,蔬菜保鲜能力达到1000吨,成立了多个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形成了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生产模式,自07年以来共开展订单蔬菜种植5.2万亩,实现收入10400万元,有效带动了全县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按照“调整结构扩规模、完善设施夯基础、推广科技提质量、精深加工增效益”的蔬菜产业发展思路,结合我县蔬菜生产五年规划中提出的“突出川区、加快塬区,点上突破、整体推进”的布局构想,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技术服务,集中建设“设施蔬菜、高原越夏蔬菜、麦后复种蔬菜”三大基地,全年完成蔬菜种植12.14万亩,其中春种蔬菜5.28万亩,复种6.86万亩,建成规模较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点14个1.65万亩,全县蔬菜生产取得了较大进展。
1、地膜早熟马铃薯全面丰收。今年我县突出菜用型和早熟性两个关键,引进了克星2号和克星6号两个马铃薯品种,全面采用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中台、独店等乡镇推广种植4.2万亩,普遍实现了丰产丰收。目前地膜马铃薯大部分已收获完毕,平均亩产达到了1400公斤,亩收入达到了1500元以上。
2、设施蔬菜生产取得了较大进展。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意见》精神,在达溪河川区、黑河川区新建塑料大棚959座,新建日光温室20座,建成了中台杨村、中台南店子、百里李家坡、梁原官村四个规模较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小区。塑料大棚种植了春提高辣椒、黄瓜、番茄、茄子等果菜类蔬菜,从6月上旬就开始上市销售,至“7.23”暴雨灾害前,棚均已实现收入900元左右,折亩收入4500元。秋后,我县结合灾后重建,继续加大了保护地蔬菜设施建设,计划在杨村新建8×30米全钢架塑料大棚100座,目前已经完成了30座的搭建任务,钢架大棚计划种植番茄、韭菜等秋延后蔬菜。
3、果园套种蔬菜取得了较好效益。今年在什字、西屯、上良、独店等乡镇推广了果套种马铃薯、大葱、辣椒、甘蓝及瓜类等生产模式,亩均收入达1300元以上,果园套种蔬菜模式的推广,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实现了果树挂果前群众收入不减的目标。
4、蔬菜复种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小麦收割后,通过统一调种、补贴蔬菜种子等措施,大力开展蔬菜复种,全县13个乡镇共种植胡萝卜2.06万亩,白萝卜0.67万亩,大白菜0.7万亩,其它叶菜2.63万亩,总复种面积达到了6.86万亩。并建成了中台水泉、邵寨黑泉坳蔬菜复种示范片9个,目前复种蔬菜苗齐苗全,长势整齐,可望取得较好收益。
5、建成了规模较大的蔬菜生产集中示范区。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的原则,在全县抓建了中台川区51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中台杨村、南店子100亩以上规模的设施蔬菜生产小区、什字塬区万亩果园套种示范区及邵寨干槐树坳幼龄果园套种蔬菜示范点4处重点示范区,以此推动蔬菜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
三、主要做法
1、认真规划部署,狠抓工作落实。根据平凉市《2010年蔬菜产业发展安排意见》、《关于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菜篮子”工作的通知》精神,县委讨论制定了《灵台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对今后五年全县蔬菜发展思路、发展目标进行了准确定位,并提出了全县蔬菜发展规划布局和工作重点,分确定了建设计划,把发展指标细化分解到乡镇,明确提出了具体的优惠扶持政策和奖励办法。结合我县蔬菜产业现状,县政府及时印发了《灵台县2010年蔬菜产业发展安排意见》,强化领导,狠抓落实,把责任措施层层靠实到领导、到干部,确保了任务落实。
2、强化技术培训,搞好科技服务。在蔬菜产业抓建上,县上推行了技术包抓责任制,全面推广技术人员联系农户制度、定期培训制度,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帮助农民搞好市场定位,选好适宜品种,制定生产模式,加强栽培管理,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服务支撑。春季组织中台西川四村230多名群众赴天水甘谷、武山进行了考察学习,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种菜的积极性。在蔬菜生产的关键季节,抽调技术骨干下乡进村,全力抓建蔬菜基地建设。今年共引进蔬菜新品种23个,推广测土施肥、间作套种、微肥应用、病虫害防治等技术16项。在搞好生产环节技术指导的同时,还加大了蔬菜产品的质量检测,每月开展2次蔬菜产品质量抽检,随时反馈产品检测信息,指导群众落实无公害生产措施。
3、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县财政今年列支200万元蔬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蔬菜生产,对重点示范区建设给予了资金扶持,在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上,对集中连片修建50亩以上的日光温室,每座补贴1万元,对集中连片修建钢混或钢架塑料大棚100亩以上的,每座300元,在大田蔬菜生产上,对100亩以上的蔬菜种植示范点每亩补贴群众地膜3.5公斤。各乡镇也采取了向群众补贴种子、补贴化肥等形式,动员和引导群众发展蔬菜生产。农技部门除从技术上给予支持外,春季筹资8万余元为重点示范点调供了辣椒等蔬菜种子,复种时筹资50多万元为千亩以上复种示范点调供了胡萝卜、白菜等蔬菜种子。全县今年在蔬菜生产方面共投入扶持资金500多万元。
4.尝试流转土地,创新经营机制。积极引导农民合理地以转包、租赁、置换、承包、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有技术、有资金、有劳力的群众发展蔬菜生产。在中台西川区蔬菜基地建设上,在有偿、自愿的条件下,将群众零散的耕地集中起来,统一承包给种植大户和生产加工企业,有序推进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使蔬菜生产实现了集中连片种植,区域化、规模化发展。今年通过这种方式引进天水客商集中连片承包种植芫荽500亩,中台脱水蔬菜厂承包种植干制型辣椒100亩,本地承包种植30亩以上蔬菜的农户达到了12户。
5、树立蔬菜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蔬菜生产的经验和做法,以创品牌、促营销为核心,以培育产业协会和营销组织为抓手,以兴建蔬菜批发市场为载体,开辟我县蔬菜市场销售新渠道。今年在对什字原区07年认定的无公害产地和认证的番茄、胡萝卜产品进行复查换证的基础上,对中台川区蔬菜基地进行了无公害产地申报认定,取得认定面积1.35万亩,并获得了辣椒无害公害产品认证,创建了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扶持建成了中台蔬菜营销协会,依托蔬菜专业村、蔬菜产销大户,重点发展订单生产,以销定产,以销促产。今年种植的马铃薯全部通过协会组织进行了外销,在一周之内销完了所有产品,初步显现了协会在市场协调方面的优势作用。初步建成了中台蔬菜批发市场,搭建了农户走向市场的平台。
四、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周边县区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许多突出的问题:一是部分农户对科学种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蔬菜生产中的高新技术掌握不足,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仍然沿用粗放的耕作栽培模式,影响了生产效益的快速提高。二是蔬菜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程度低。尽管我县已初步建成了一定的蔬菜生产基地,形成了“两川一塬”生产格局,但仍存在种植区域分散、品种布局杂乱、规模化程度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县蔬菜产业化发展步伐。三是蔬菜生产缺乏较大的项目支持,对群众的资金扶持力度不大,优惠措施不多,科技推广投入不足,基地建设配套设施设备落后,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和科技应用水平不高。四是产业化发展规模小、范围窄,至目前全县仅有一家蔬菜加工生产企业,加工能力十分有限,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难以发挥。五是反季节蔬菜生产规模小,供应不足,难以满足本县市场周年供应,县域冬季蔬菜仍然依靠大量外调。六是“7.23”特大暴雨灾害对我县达溪河、黑河川区蔬菜基地造成了毁灭性破坏,川区蔬菜90%以上绝收,709座塑料大棚全部被毁,24座日光温室不同程度受到了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6800多万元,大部分群众一年的投入全部付诸东流,群众种菜的积极性遭到了重创。
五、意见建议
我县蔬菜产业发展要坚持走“调整结构扩规模、完善设施夯基础、推广科技提质量、精深加工增效益”的产业发展路子,按照“突出川区、加快塬区,点上突破、整体推进”的布局构想,以“两河”川区和什字塬区为重点,集中建设“设施蔬菜、高原越夏蔬菜、麦后复种蔬菜”三大基地,全力完善“销售、加工、贮藏、育苗、服务”五大体系,加快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蔬菜产业发展新格局。
1、优化区域布局,推进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一是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区域布局”原则, 突破“小而全”生产格局,推进规模化、专业化生产,重点建设专业化生产基地。主产区乡镇要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确定自己的骨干品种与专业村,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规模化经营新格局。二是进一步建立集约化程度高、规模适度的蔬菜生产基地。利用我县气候多样性的条件,结合区域小气候的优势建立一批高标准、具有一定规模的超时令、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将现在的分散种植改为连片种植,集约经营管理,促进规模生产,提高种植效益。三是以“规模生产,四季常鲜,批量供应,增产增效”为目标,做好三个“结合”:即季节性安排与区域性布局相结合,常规品种与名特优新品种相结合,基地化生产与千家万户经营相结合。
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蔬菜生产水平。要调整蔬菜品种结构,推广优势品种。每年引进10多个蔬菜新品种,每年推广3-5个适宜的主栽新品种。同时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播期与上市期、上市量,避免同品种、同季节的积压,夺取最高效益。在品种上要突出甘蓝、韭菜、番茄、大白菜、萝卜、大葱六大品种。在栽培上,要大力推广应用蔬菜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在努力提高蔬菜单产的同时,组织引导群众提高产品质量。努力提高上市蔬菜商品质量和档次,延长货架期。
3、健全完善营销体系,疏通销售流通渠道。一是以中台脱水蔬菜厂为龙头,扩大订单蔬菜面积,提高加工增值效益。与农户签订产品的购销合同,根据产品订单指导菜农安排生产,严格兑现合同,保护菜农利益。二是组建蔬菜产业协会,组织蔬菜运销、市场、种植区农户及县上农口有关部门成立产业协会,开展技术信息交流服务,开拓省内外市场,提高产品质量、生产规模,拓展销售渠道,促进我县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建立营销体系,运用现有运销企业、大户、行业协会的影响力和运销渠道,集合全县的农民经纪人,有目的地在周边城市设立直销点、代销点和连锁店,在各个主产区乡镇设立配菜收购站,解决蔬菜销售难的问题。
4、建立信息服务网络,增强和改善市场功能。一是要进一步发挥县域农产品交易市场的主体作用,加强蔬菜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中心市场和区域市场,建立批发销售网点,发挥市场中枢作用和龙头作用,二是建立信息网络。积极争取省市资金,配备功能齐全、传递快捷的信息服务设施,在政府网站建立灵台县蔬菜产销信息专版,在县内主要蔬菜市场建立信息采集点,及时向省内外客商提供生产、市场、供货信息,为各乡镇制定指导性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及时向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提供信息服务。
5、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引进技术和资金,吸引外地客商投资灵台,创立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效益。二是根据市场需要,县财政每年拿出一定资金扶持种菜大户和加工企业,以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改善蔬菜销售、流通状况。三是充分调动技术力量,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广泛开展技术宣传和培训,在想法设法向上争取蔬菜项目的同时,整合有关项目资金,引进适合我县种植的蔬菜新技术、新品种,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提高生产整体效益和质量档次。四是建议省市在资金和项目安排上对我县适当倾斜,进一步加大灾后重建川区蔬菜基地和蔬菜苗木繁育基地、龙头企业、协会等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加快推进我县蔬菜产业发展。
关于陶瓷产业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6
发布时间:2011-8-8
信息来源:
今年6月,市政协人资环城建委员会会同致公党市委、九三学社市委,组成专题调研组,在市政协梁成副主席、徐业志副主席的带领下,通过听取情况介绍、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企业等形式,对我市新材料、新光源、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六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六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发展基础和条件日益夯实,部分产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骨干企业,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全市六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79亿元,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0%;拥有规模以上企业43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6.1%;产值超亿元企业6家,占全市亿元以上企业总数的6.5%。
1.新材料产业。我市新材料产业起步较早,2003年被批准为国家“863”计划新材料成果产业化基地,目前已形成规模,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涌现出天源科技、鼎泰科技、开元新材料、昕源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其中金属材料及制品形成了优质线材、高附加值板卷、钢绞线、稀土锌铝合金镀件等10多个品种系列;磁性材料产业拥有较强的产业综合开发能力,在国内同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耐火材料产品规模化、系列化,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刃模具材料产业成集群式发展态势。2009年,实现产值近100亿元。
2.新光源产业。我市新光源产业刚刚起步,主要企业有泽润光电、大明电子、柏利照明、华智光电等,主导产品为LED封装器件、照明智能设备。目前,正在大力发展光电子、光电线缆等产业,积极打造完整的光电子产业链。2009年,实现产值近5亿元。
3.新能源产业。随着方圆回转支承、十七冶成功挺进风能发电设备制造和安装领域,我市新能源产业呈现蓬勃生机。目前,正以晶威电子、方圆回转支承、统力支承等重点企业为主体,加快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与应用产业,积极推进生物质能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2009年,实现产值近12亿元。
4.节能环保产业。在资源综合利用、污水处理、节能环保等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拥有矿院、中冶华天、菲利特、华骐环保等一批从事节能环保技术研发、设计、配套设备生产的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生产一批高效成套处理设备、高效低耗烟气脱硫及除尘设备等环保专业设备,在全省形成独特优势。2009年,实现产值20亿元。
5.生物医药产业。积极推进桂龙医药产业园(中药研发中心)、井泉医药加工配送中心(中药饮片)、国星生化砒啶碱技改项目等一批生物医药重点项目建设,加速形成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主要企业有丰原药业、桂龙药业、神鹿科瑞、国星生化等。2009年,实现产值30亿元。
6.电子信息产业。我市电子信息产业拥有近百家企业,初步形成了以电子制造为主导,数字视听、软件服务和应用电子产品为支撑的产业格局。形成了花山软件园、雨山动漫基地特色园区,聚集了安徽晟峰、水木动漫、东华软件等国内外知名软件、动漫企业。2009年,实现产值12亿元。
二、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看,我市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发展规模、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新兴产业发展依然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和突出问题。
1.规模小、聚集度低。我市六大新兴产业除新材料产值超100亿元外,其他产业规模偏小,产值均在30亿元以下,最小的新光源产业产值仅有5亿元,对全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不大。新兴产业中小型企业居多,超亿元企业仅6家,没有超10亿元的企业,缺乏具有重大牵动作用、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支撑。产业的聚集度不高,关联性不强,缺乏完整的产业链,不少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不高,成长能力不强,存在“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突出矛盾。
2.创新能力弱。我市新兴产业拥有专利和核心技术较少,多数产业的自主开发尚处于外围,核心部件、器件和材料主要靠引进,在六大新兴产业的43家规模企业中,仅有10家企业申请了专利,8家企业在马鞍山注册了商标。部分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缺乏紧迫感;研发投入不足,承载成果转化的能力低;产学研互动性不强,“有技术没产业,有产业没技术”现象仍较突出;科技创新服务中介机构数量较少,规模偏小。
3.高层次人才紧缺。我市高层次人才占人才总量的比重只有4.4%,远低于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6%-7%),把握重大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尤其短缺,成为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激励政策,与长三角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高层次人才引进十分困难。教育培训力量薄弱,高素质技能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4.投融资体系不健全。全社会科技投入的规模和强度偏低,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8年,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1.3%,远低于合肥2.04%、芜湖1.91%。金融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力度不大,科技风险投资机制还在探索之中,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
5.推进机制尚未形成。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发展新兴产业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项目谋划和推进力度不够;指导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还未制定,产业发展目标和技术路径尚不明晰;鼓励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尚未形成;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高校院所之间,没有建立联动机制;科技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三、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建议
发展新兴产业,对于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构建“6653”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加强规划引导。要深入调研、超前谋划,参照即将出台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我市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新兴产业发展部署、发展目标、发展路径。要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主导相结合、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培育现有企业和招商引资相结合的原则,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做强做大重点企业,注重引进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和关键技术。要坚持符合未来市场发展方向、具有发展基础和较高科技含量、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发展标准,立足实际,优势先发,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新光源、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六大新兴产业,根据不同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分别制定发展规划,具体明确六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和要求,并出台相关措施,强力推进。应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在六大新兴产业中,近期应重点推动基础较好的软件动漫、新材料和生物医药加快发展。
2.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导向作用,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项目和资金支持,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资金、人力、仪器装备等研发投入,建立健全研发机构,完善科研基础条件。二是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联合开发、委托开发、共建经济实体等形式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鼓励企业及科研院所相互参股、相互开放实验室和科研设施;积极引进国内外新兴产业领军企业、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来我市设立研发机构和成果转化中心。三是大力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示范。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和创新型企业试点,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向新兴产业聚集,带动和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同时,指导企业实施好知识产权战略、技术标准战略和品牌战略。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促进新兴产业落户我市。要分析我市六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围绕延伸产业链,编制好新兴产业招商项目;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100强企业,开展针对性招商,重点引进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带动力强的领军企业;除继续有效开展小分队招商、驻点招商、会展招商外,重点探索产业招商、专题招商,增强招商引资实效;对拥有关键技术、极具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项目,应充分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和做法,放宽招商政策,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落地;要继续完善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和考评机制,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按照资源集约、产业集群、企业集中的思路,在市、县(区)各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内,统筹规划和建设新兴产业发展基地,按照产业类别分区布局,打造特色园区,强化载体建设,形成聚集效应。
4.加快引进和培育创新创业创意人才。一是制定和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尽快出台《马鞍山市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实施意见》等有关人才政策;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鼓励和引导企业以股权奖励、期权分配、技术入股等方式对高层次人才进行奖励。二是引进紧缺的专业人才。针对我市六大新兴产业急需的专业人才,应帮助企业到发达地区开展定向引进。同时,将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结合起来,在引进项目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引进高层次人才。三是盘活人才存量。要对现有科技人才进行调查梳理,摸清人才的数量和专业分布,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输送到相关企业,有效地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同时,支持企业加强与高校合作,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委托学校定向培养。
5.突破资金瓶颈制约。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为抓手,加快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整合各类资金,设立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直接用于新兴产业的产业培育、科研开发、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尤其要扶持初创期的新兴产业企业,确保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二是加快发展风险资本市场。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参股、融资担保、跟进投资、风险补助等方式,引导国内外创业投资基金、金融机构来我市开展创投业务。建议成立新兴产业(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重点投资具有高速成长潜力的企业。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和扶持有条件的新兴产业企业直接上市融资;引导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探索开展应收账款、存货、商标权、专利权等形式的动产抵押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加大对新兴产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建议地方商业银行在总贷款规模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宜春市茶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7
1 宜春市茶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规模稳步上升
目前, 宜春市茶园面积达到9267hm2, 其中绿色及有机茶认证面积800hm2, 茶叶品种以绿茶为主, 有部分红茶和铁观音, 茶园主要分布在铜鼓、靖安、樟树、丰城和袁州区及其周边的县市。现有3.3hm2以上规模的茶叶基地133个。近年来, 宜春市茶叶生产的发展模式有了新的变化, 主要以公司、大户或专业合作社参与茶叶生产, 茶叶基地面积稳步上升, 仅去冬今春发展茶园面积633.5hm2, 改造老茶园178.6hm2。特别是白茶发展迅猛, 靖安已成为全省最大的白茶生产基地县, 全县白茶面积突破1333hm2。通过资金的支持, 公司、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强力推动, 从而带动整个宜春市茶叶产业发展。
1.2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由于一些新的茶叶生产企业、专业户入驻, 带来了茶叶品种改良, 种茶科技含量提升, 茶叶质量提高, 种茶经济效益明显。2012年, 绿茶中的名优茶最高价卖到2万元/kg, 最低价也有1000元/kg;大宗茶最高价1000元/kg, 最低价400元/kg;红茶中的高档茶最高价6000元/kg, 最低价2000元/kg;大宗茶最高价800元/kg, 最低价20元/kg。2013年新茶上市, 茶叶的售价明显高于往年, 特有的名优茶有的地方比过去翻了几番, 全年有望实现茶叶综合总产值3.1亿元。
1.3 品牌建设不断提升
随着全省“江西绿茶”品牌整合, 全市加大了以“铜鼓春韵”、“靖安白茶”为主打品牌的建设与宣传力度。铜鼓县为全省茶叶生产十强县, 连续3年被授予“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铜鼓春韵先后获得“江西省著名商标”、“江西名牌农产品”、“江西十大最受欢迎农产品”、“中茶杯特等奖和国饮杯特等奖”、“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金奖”等荣誉。近几年, 靖安白茶也获得多项殊荣。从2006年至今, 靖安白茶已30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名茶评比大奖, 2009年“靖安白茶”被评为“江西十大名茶”;2010年被中国茶业流通协会授予“特色产茶县”荣誉称号;2011年“靖安白茶”被评为江西省著名商标;2012年上半年, 靖安白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认证。其他县市也在积极打造属于自己的茶叶品牌, 明月山风景区正在积蓄力量, 着力打造“宜春禅茶”品牌。
2 宜春市茶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1 政府高度重视, 大力支持
近年来, 宜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 将茶产业作为当前的主导产业来抓, 制定具体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茶产业发展意见》, 促进宜春市茶叶产业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宜春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 意见明确了市政府每年拿出200万元对宜春市新建茶园和改造老茶园进行资金扶持, 各县市区也出台了相应扶持政策。市政府还将茶叶产业列入全市“农业产业化三年扩张战”的重要工作内容, 将茶叶生产目标任务进行了层层分解落实, 且将茶叶生产纳入政府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 加大了对茶叶生产的考评力度, 高位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此外, 市政府今年单列切块经费100万元, 全力打造靖安白茶。
2.2 茶业历史悠久, 初具基础
宜春种茶历史悠久, 历代胜产名茶, 如唐代的界桥茶, 宋代的袁州金片, 元代的绿英、金片, 明代的云脚等, 均为有名的茶品。宜春境内丛峦叠嶂, 飞瀑流泉, 云蒸雾绕, 土壤肥沃, 气候温润, 最适宜茶叶生长。黄檗山、洞山、仰山都盛产茶叶, 其中以黄檗茶和仰山木平、稠平茶最为有名。上高县发现了一处有800多年历史的原生态古茶叶树群, 1500多棵原生态古茶叶树散生在海拔900多m、方圆3~4km2范围里的崇山峻岭灌木丛林中。这一传统传承, 为宜春市进行现代茶产业发展培育了一批茶产业生产基地, 培养了一批茶产业技术人员, 造就了比较浓厚的茶文化氛围, 为进行现代茶产业发展筑就了一个好基础。
3 宜春市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生产成本不断攀升
请工用工难, 工价高, 生产资料成本大, 茶叶产业投入不足, 以致良种茶园扩建、厂房改造和设备更新缓慢, 严重制约了宜春市茶企业的进步和茶产业的发展。由于采茶用工季节性强, 而茶园大多在山区, 区域广、面积大, 采茶工严重不足。
3.2 生产技术相对滞后
茶业技术性要求严, 尤其是茶叶制作难, 与此同时茶叶加工技术、设备相对落后, 加工企业规模不大、生产效益不高、带动力不强。相当一部分茶叶加工企业设备简陋, 加工环境较差, 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3.3 茶文化开发不够
宜春市产茶历史源远流长, 尤其禅茶文化更具特色, 但是茶文化开发力度不够, 茶叶品牌知名度不够高, 难以形成合力。
4 对宜春市茶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4.1 加大扶持力度, 扩大基地规模
加快茶产业发展, 归根结底是基地规模的扩大和品质的提高, 在配合省厅实施现代农业茶产业发展项目的同时, 继续加大市本级新建、改建茶园力度, 每年新建标准化茶园666.7hm2, 改造老茶园666.7hm2, 力争到2015年, 全市茶园面积达到1万hm2以上, 茶叶总产1万t, 绿色、有机茶园面积达3333hm2。
4.2 健全推广体系, 强化技术培训
加大基础技术培训推广力度。在技术推广方面, 建立完善的市、县、乡三级茶业技术推广网络, 健全茶叶技术指导机构, 重点产茶县应设立独立的茶叶技术推广机构, 按万亩茶园配备1~2名专职茶叶技术推广人员;3333hm2以上的产茶大县, 应设立茶业管理机构;在重点产茶乡镇配备1名茶业技术专职人员。在培训方面, 一是要加大对茶农的培训力度, 整合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培训等各种培训资源。从2013年起, 将茶叶生产、加工技能培训作为重点来抓, 造就一大批种茶制茶能手。二是加大对农村基层技术人员培训的力度, 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 一方面邀请省内外茶叶专家来宜春市进行指导和培训, 另一方面组织基层技术人员到省外先进地区学习, 运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指导宜春市茶叶生产、加工、营销, 推动茶业迈向优质、高效发展之路。
4.3 优化发展环境, 打造名优品牌
一是要推进区域品牌建设, 适时开展品牌整合, 积极配合“江西绿茶“品牌战略, 打造具有宜春市传统特色茶文化品牌, 发挥已有的原生态古茶树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铜鼓春韵”、“靖安白茶”、“宜春禅茶”、“丰城绿茶”等区域品牌。二是要完善市场体系, 鼓励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举办茶叶销售窗口、专卖店, 支持茶企业在各地中心城区建立茶叶交易市场。三是要加大宣传促销, 加强茶业发展和茶业经济效益、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的宣传, 加强茶业政策与发展环境的宣传, 利用各种机会组织各种茶事活动, 吸引外地客商、茶人、企业, 积极参与外地举办的茶事活动, 加强交流, 全面推介宜春茶叶品牌。四是要强化品牌管理, 要以茶叶产品推行QS认证为契机, 联合有关部门, 加强对茶叶品牌、茶叶质量、茶叶包装的管理。
4.4 注重历史传承, 彰显文化底蕴
一是在茶叶包装中突出文化底蕴;二是在品牌设计上体现文化底蕴;三是在茶礼、茶俗上彰显文化底蕴;四是挖掘地方茶文化, 大力开发旅游观光茶园。
摘要:详细介绍了宜春市茶产业发展现状、有利条件, 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对做大做强宜春市茶产业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于陶瓷产业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8
一、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为促进农牧民增收,推动农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农畜产品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2003年末,全区年销售额百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917户,实现工业总产值34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15户,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40户,有5户达10亿元以上。有12户企业进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行列,46户成为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区农畜产品加工量已占到原料生产总量的42%,农畜产品加工产值和原料产值比由2001年的049∶1提高到06∶1。全区农牧民人均收入的三成来自于向加工企业出售农畜产品。在乳业加工、肉牛肉羊育肥加工、羊绒加工、马铃薯加工、粮油加工、草业加工和特色野生资源加工等方面,初步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一批以加工企业为龙头的跨区域、有特色、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农牧业产业化集群正在迅速崛起,培育出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绿色名优产品,伊利、蒙牛、鄂尔多斯、鹿王、草原兴发、河套恒丰等9个品牌成为全国驰名商标。
总体看,农畜产品加工业正成长为各地重要支柱产业,涉及的加工领域不断扩大,加工深度不断提高,除了粮油畜禽等传统大陆产品的加工规模和加工深度继续在扩展,特色农产品、中药材、瓜果、蔬菜及沙区、林区、山区的许多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野生的人工培植的特色动植物资源加工也正在蓬勃兴起,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亮点。如阿拉善盟的苁蓉、盐藻、卤虫、沙葱、沙盖加工业、乌海市的蔬菜、葡萄加工业、巴盟的粮油加工业、鄂尔多斯市的羊绒、沙柳、沙棘加工业、包头市的甜菜、油料加工业、呼和浩特市的牛奶加工业、乌盟的马铃薯加工业,锡盟的羊肉加工业、赤峰市、通辽市的鸡、鸭、肉牛肉羊加工业、兴安盟呼伦贝尔市的中草药、黑木耳、梅花鹿、野生果酒果汁加工等天然绿色野生资源加工业等,均初步形成特色区域优势。产品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加工企业的有力带动下,原料生产基地建设迅速发展,基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程度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有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的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区域。
二、我区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数量少,总体发展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现全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总体上看,除少数几个大型龙头企业成长为大型现代企业集团,形成了较为规范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与农牧民的利益联系较为紧密,产业化经营水平较高,对农牧业和相关产业的辐射拉动力较强,并形成跨区域经营竞争优势。绝大多数企业受资金、人才短缺制约,发展缓慢,规模较小、与农牧户没有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基本上以单纯的买卖关系为主,生产原料依靠多头采购,来源和质量都不稳定,生产技术落后,产业链条短,加工层次浅,基本处于初、粗加工水平,产品市场竟争力弱。另外,布局分散、重复建设现象突出。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无序竞争现象严重。龙头企业群体小,产业集中度低,严重影响区域农牧业优势主导产业和优势品牌产品培育。
2原料基地建设滞后,不适应加工业发展需求。目前,各地农牧业生产与龙头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均衡化生产对原料专业化、标准化和安全性的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原因,一是农牧户分散经营,专业化生产较难统一。二是农村牧区现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多为文化素质较低的老、弱、妇、幼,吸收运用新科技的能力差,使得基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和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发展缓慢。三是许多地方的种养业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的发展联系不紧密,利益机制不健全,造成企业原料供给和质量保证率不稳定。
3行业标准体系和产品安全及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影响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发展和国内外市场开拓。现我区农畜产品加工业中,仅乳业、食用油、饲料等部分产品领域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现有行业标准中,也普遍存在着标准陈旧,指标不足等问题,远远不适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农畜产品营养、安全、卫生的要求,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差距更大。另外,在产品检测体系、检测标准、市场监管体系及相应的法规制度等方面,均存在着不完善问题。特别是产品安全检测机构数量少,设施装备简陋不足,工作条件差,经费和技术人员缺乏。面对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点多面广和市场全面放开的状况,难以有效的承担起对生产和产品的全程项目检测以及对质量纠纷的界定和日常监督的抽检与市场流通产品的检查等任务,使得市场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在一定程度影响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发展。
三、促进我区农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1制定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我区是一个农牧业大区,农畜产品加工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农畜产品加工业必然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对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宏观指导,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真正把具有优势的农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对提高我区农畜产品市场竟争力,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至关重要。为此,自治区政府应尽快组织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和《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全区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协调各盟市旗县在总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地方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要加快制定促进农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改变农畜产品生产与加工和流通的分割局面,以培育区域经济优势和竞争力为目标,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为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重点扶持和加快培育一批带动力强和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与优势农牧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相结合,按照扶优、扶强、汰劣和资源、资产、资金相对集中的原则,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隶属关系,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优化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合作和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及对本地企业扶优扶强等措施,加快培育一批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大、与农牧民增收关联度高、外贸出口拉动力强的、具有市场开拓力和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在财政投入、信贷、融资、税收、科技和用地等方面制定优惠扶持政策,促进重点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立原料生产基地;积极为区内企业进入国家农业部扶持的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行列创造条件。
3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及农牧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根据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自治区政府要尽快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国际农牧业标准动向的研究,参照国际标准和国家农业部制定的《农产品加工业标准(修)订指南》,抓紧制定和完善我区农牧业生产标准体系和农畜产品加工制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完善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测、检查体系和相关规程制度,完善有关管理法规和管理机制,积极引导农牧民和企业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农畜产品生产无规定疫病区的建设和申报及包括农畜产品加工制品的质量认证工作,提高我区农畜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同时大力加强农牧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面宽、时效性强的农牧业信息网络体系,并尽快实现与国内外的全面联网,加强信息资源的分析和处理工作,特别要建立对农畜产品加工品的国际标准、尤其是主要贸易国加工品标准的动态跟踪制度,为农牧民和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4进一步完善农牧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要按照主体独立、自愿合作、利益联动、风险共担的原则,加快建立农牧民与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产销联结机制、行为约束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要通过完备的合同契约,确立企业与基地、农牧户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各方的责权利关系,把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有机衔接起来,特别要着重加强产业化的法规制度建设,制定具有法律效应的产品交、收制度、价格保护制度、货款结算制度、违约惩罚制度等,以健全的机制,确保合同(协议)的信誉兑现,保证市场交易的规范运行。鼓励和支持农牧民利用土地使用权、资金、产品、技术等要素,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与加工企业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积极扶持农牧民组建合作社、专业协会、经纪人协会等产业化组织,通过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同时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农牧民合作组织建立专业协会,在政府、企业、农牧民、市场之间以及生产、贸易、加工之间充当沟通、协调的桥梁和纽带,引导协会根据农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技术推广、培训、管理、信息等各方面的服务,切实维护各方的权力与利益,从而使农牧民和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真正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5大力加强原料生产基地建设。要把基地建设与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根据企业发展对原料提出的规模和质量需求,按照市场化、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均衡化、标准化的要求,运用经济和市场手段,推动农牧业结构调整,扩大优势农畜产品种养规模,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带、产业区。在充分尊重农牧民意愿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牧户,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推进基地生产向区域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引导扶持培育发展种养专业大户、专业小区,大力发展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从源头保证加工产品安全,为企业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
【关于陶瓷产业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关于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11-08
关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08-15
关于全县藠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11-08
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报告08-27
河北陶瓷产业05-25
蓬勃发展的先进陶瓷07-13
建筑陶瓷的发展趋势10-14
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08-02
关于在农村发展党员情况的调研报告08-26
关于全县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