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保护与人体健康论文(共9篇)
关于环境保护与人体健康论文 篇1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摘要:人类健康的基础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生物多样性丰富、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才能保证人类健康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而环境污染是人类健康的大敌,生命与环境最密切的关系是生命利用环境中的元素建造自身。
关键词:环境污染;化学元素;人体健康
一、人体健康与化学元素的关系
人体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在这些元素中,除碳、氢、氧、氮能形成各种体内的有机物质以外,其他元素都各以一定的化学形态和结构形成各种生物配合体、功能蛋白质、酶等存在于人体组织中,或作为组成人体结构的材料。或作为血氧运输的载体、或作为酶的激活剂、或作为体液中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剂,或作为人体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的通讯员,这些元素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
但是,由于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对现代社会环境中,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的巨大变化的元素的生态适应机制,环境中有些元素对于人体是必需的,有些是非必需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而人体中任何一种化学元素超过一定的标准都会成为对人体的有害元素。例如,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具有造血、组成血红蛋白、传递电子和氧,维持器官功能的作用,但人体摄人过量的铁,就会损伤胰腺和性腺,甚至引起心衰、糖尿病和肝硬化。氟也是人体的必需元素,氟对防龋齿、促进牙的生长有积极作用,氟还参与人体内各种氧化还原反应和钙、磷代谢。但是,过量的氟会引起氟斑牙、氟骨症和骨质增生。其他很多元素也如此。
现代人与古代人人体中的微量元素的变化是由环境污染而造成的。随着人类新技术的发展和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现代环境中的很多元素大大超过了古代环境。因此,现代人人体中各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也大大超过了古代人。
现代人体内大多数元素的含量高于古代人,而其中许多元素对人体的健康构成危害。它们在人体中有隐藏毒性,当高于某一阈值时,人体便发生中毒,甚至死亡。例如,铜的过量摄人曾导致了轰动世界的日本富山痛痛病,患者长期食用含铜量很高的米,全身自然骨折达72处之多,呼天叫地,痛不欲生。铅也是一个潜在的危害,目前它的主要来源是汽油中的防爆剂——四乙基铅。在汽油时代开始以前,古代罗马人已经开始大量使用铅了。古罗马人用铅制成贮存糖浆和果酒的容器,贵族妇女痴醉于铅做的化妆品。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铅中毒引起的死胎、自然流产和不孕症是罗马帝国上层阶级出生率低,从而导致古罗马最终衰亡的原因。随着铅的开采和汽油的使用,环境中的铅越来越多。铅中毒引起人体寿命缩短,情绪低沉、疲倦、贫血,甚至影响儿童的智力。
二、人体对污染物的富集
人类利用自己的智能得到的物质越多,“潘多拉魔盒”效应也越明显。据统计,已有96000种化学品进入了人类环境。这些化学品在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环境问题。100年前,“滴滴涕”的发明者(瑞士人缀勒)由于发明了“滴滴涕”而获得诺贝尔奖,而现在许多国家因其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已将“滴滴涕”列为禁用品。
科学家发现,人体对环境中某些元素具有惊人的富集效应。美国的科学家在长岛河口区做过这样的实验,大气中“滴滴涕”浓度很低,但经过食物链放大,进入人体的“滴滴涕”
浓度可达大气“滴滴涕”浓度的 1000万倍以上:大气“滴滴涕”(富集1.3万倍)浮游生物(富集14.3万倍)小鱼(富集57.2万倍)大鱼(富集85.8万倍)水鸟(富集1000万倍)人体。
现代科学证明,人体对有毒物质的富集放大是惊人的。世界上有名的公害事件,包括日本水侯县受汞毒害的水俟病,富山县的痛痛病及农药的污染,研究表明,工业厂矿的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环境镉污染,从而使当地居民种植的水稻等农作物含镉量超标,居民长期食用被镉污染的粮食、蔬菜等,导致体内镉负荷逐渐增高,镉在体内的生物半衰期长达10-30年,为已知的最易在体内蓄积的有毒物质。镉的不断累积,可使接触者产生各种病变。急性或长期吸入含镉烟尘可引起肺部炎症、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纤维化乃至肺癌。长期、低剂量接触镉污染主要产生的肾脏病变,表现为肾小管吸收功能降低,尿中低分子蛋白含量增高。镉中毒时,肾脏对钙、磷的吸收率下降,对维生素D的代谢异常,长此以往,可导致镉接触者的骨质疏松或骨质软化。镉还可引起肺、前列腺和睾丸的肿瘤。都是由于食物链和生物富集放大的结果。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在1692年由于患严重的失眠、消化不良、健忘、忧虑及妄想等症状而与世长辞。100多年后,人们分析了这位大物理学家的头发样品,发现牛顿死于铅、砷、镉中毒。这些元素都是牛顿用金属做炼丹实验时,从“潘多拉魔盒”中跑出来的。牛顿当年万万不会想到,自己的身体吸收了他的炼丹元素,并因此而丧生。
三、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及危害
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环境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废水、废气、废渣,包括城市垃圾等。环境污染物影响人体健康的特点,一是影响范围大,因为所有的污染物都会随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而流动,并且对所有的接触者都有影响;二是作用时间长,因为许多有毒物质在环境中及人体内的降解较慢。
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也可经皮肤和其他途径进入。气态污染物一般是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由于呼吸道各个部位的结构不同,对污染物的吸收速率也不同。人体肺泡面积达90平方米,毒物由肺部吸收速度极快,仅次于静脉注射。进入肺泡的污染物直径一般不超过3μm,而直径大于10μm 的颗粒物质,大部分被粘附在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粘膜上。水溶性较大的气态物质,如氯气、二氧化硫,往往被上呼吸道粘膜溶解而刺激上呼吸道,极少进入肺泡;而水溶性较小的气态毒物(如二氧化氮等),大部分能到达肺泡。污染物进入人体后,由血液输送到人体各组织。不同的有毒物质在人体各组织的分布状况不同。一般来说,重金属往往分布在人体的骨骼内,而“滴滴涕”等有机农药则往往分布在脂肪组织内。毒物长期隐藏在组织内,并能在组织内富集,造成机体的潜在危险。除很少一部分水溶性强、相对分子质量极小的污染物可以原报排出体外,绝大部分都要经过某些酶的代谢或转化,从而改变其毒性,增强其水溶性而易于排泄。人体的肝、肾、胃肠等器官对污染物都有一定的生物转化作用。其中以肝脏最为重要。污染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氧化还原和水解,这一代谢过程主要与混合功能氧化酶系有关;第二步是结合反应,一般经过一步或两步反应,原属活性的有毒物质就可能转化为惰性物质而起解毒作用。但也有增大活性的现象,如农药1605在体内氧化为1600,其毒性更大。
各种污染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后,经肾、消化管和呼吸道排出体外,少量经汗液、乳汁、唾液等各种分泌液排出,也有的通过皮肤的新陈代谢到达毛发而离开机体。
人体除了通过上述蓄积、代谢和排泄三种方式来改变污染物的毒性外,机体还有一系列的适应和耐受机制,但机体的耐受是很有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人体就会出现中毒症状,甚至死亡。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剂量、作用时间、反应条件和个体敏感性等。总的来说,不同的污染物对机体危害的临界浓度和临界时间都是不同的,只有当环境污染物在体内蓄积达到中毒阈值时,才会发生危害。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往往造成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远期危害。当污染物在短期内大量侵入人体,常会造成急性危害。历史上的公害事件,都是急性危害的例子。当污染物长期以低浓度持续不断地进入人体,则会产生慢性危害和远期危害。例如,大气低浓度污染引起的慢性鼻炎、慢性咽炎,以及低剂量重金属铅引起的贫血、末梢神经炎、神经麻痹、幼儿脑受危害而引起学习和注意力涣散等智力障碍等。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远期危害主要是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资料表明,人类癌症由病毒生物因素引起的不超过5%,由放射性物理因素引起的也在5%以下,由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90%。而致癌的化学物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环境污染物。例如,砷化物、石棉纤维、煤烟中的苯类、二氧化硫、农药等。如位于包钢北部偏西约20公里的沙德格苏木,许多牧民都患有腰背部及四肢关节疼痛,部分人出现骨骼变形,据包头医学院在该地区的调查,儿童牙齿斑釉率为97.63%,成人为89.57%,严重的氟污染不仅损害了沙德格百姓的健康,而且给当地的畜牧业带来危机。20世纪70年代末,一个大队有万余头羊,后来只活了不过4000头,牧民们生活极端困苦,纷纷洒泪离乡,逃荒到达茂旗等地。对此,国家环保总局很重视,指派太原环境医学研究所去调查核实,结果情况基本属实。
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会导致环境污染的疾病。如电视病、空调病、风扇病。电脑病、以及电磁干扰、核辐射、化学污染等等。仅就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含磷洗涤废水对人体的影响来看,其副作用十分明显。由于高磷洗衣粉的直接、间接刺激,手掌灼烧、疼痛、脱皮、起泡、发痒、裂口,成为皮肤科的多发病,并成为接触性皮炎、婴儿尿布疹、掌跖角皮症等常见病的刺激源。
食品污染也是一种环境污染,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1999年比利时发生的二恶英“污染鸡”事件,就是最好的说明。人类健康与环境的质量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要切实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健康发展。
关于环境保护与人体健康论文 篇2
生命是以蛋白质的方式生存着, 并以新陈代谢的特殊形式运动着, 人体通过新陈代谢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在正常环境中, 环境中的物质与人体之间保持动态平衡, 使人类得以正常地生长、发育, 从事各种劳动, 并能使人们在积极劳动之后, 迅速解除疲劳, 激发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相反, 环境受到污染, 人们就会感到不适、厌烦, 甚至发生轻度或重度的中毒反应, 注意力不集中, 容易疲劳和激动, 工作效率低, 患病率上升。
空气、水、土壤和食物是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都是人类和各种生物不可缺少的物质。环境污染首先影响到这些要素, 并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对环境的变化是适应的。如, 解毒和代谢功能往往能使人体与环境达到统一。但是, 这些功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大量的工业“三废”、农药等毒物进入环境, 并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 当超过了人体所能忍受的限度时, 就会引起中毒, 导致疾病和死亡。某些元素在自然界含量过高或偏低, 会造成地方病。有毒物质通过呼吸、饮水、食物等直接或间接进入人体会造成疾病, 影响遗传甚至危及生命。
由此可见, 人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历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统一关系。
1 环境污染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排出的大量污染物, 进入水、大气和土壤后, 引起环境污染, 导致环境破坏, 这些环境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生产性污染物
工业生产所形成的“三废”, 如果未处理或处理不当就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去, 即可引起环境污染。
农业生产上所用的农药 (除草剂、杀虫剂) 造成了农作物、畜产品及野生生物中农药残留, 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大气、水和土壤的环境质量。
1.2 生活性污染物
粪便、垃圾、污水等生活废弃物的处理不当, 也是污染空气、水和土壤及其滋生蚊蝇的重要原因。随着人口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生活垃圾的数量也大幅度上升, 而且其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如, 生活垃圾中增加了塑料及其他高分子化合物等成分, 使无害化处理增加了难度。
1.3 放射性污染物
对环境造成放射性的人为污染源, 主要是核能工业排放的放射性废弃物, 医用及工农业用放射源以及核武器生产及试验所排放出来的废弃物和飘尘。目前, 医用放射源污染占很大比例, 应加以控制。这些污染物进入大气、水和土壤中, 可以通过生物和理化作用发生转化、代谢、降解和富集, 从而改变其原有的性状和浓度, 当其种类和数量超过正常范围时, 就可对人体产生危害。
空气中的有毒物, 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从鼻咽至肺泡, 整个呼吸道部分, 由于结构不同, 对毒物的吸收也不同。水和土壤中的有毒物, 主要是通过饮用水和食物经消化道被人体吸收。整个消化道都有吸收作用, 但以小肠较为严重。有毒物也可经皮肤或其他途径侵入人体各组织, 除很少一部分水溶性强、分子量极小的毒物可原形被排出外, 绝大部分毒物都要经过某些酶的代谢或转化, 从而改变其毒性, 增加其水溶性而易于排泄。排泄途径主要有肾脏、消化道和呼吸道。少量可随汗液、乳汁、唾液等各种分泌液排出。能够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的毒物, 可以影响胎儿的发育和产生先天性中毒及畸胎。当然, 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也取决于人们的健康状况、生理状态、遗传因素、性别及年龄等。
2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有的污染物在短期内通过空气、水、食物链等多种介质侵入人体、或几种污染物联合大量侵入人体, 造成急性危害。也有些污染物, 少剂量持续不断地侵入人体, 经过相当长时间才显露出对人体的慢性危害或远期危害, 甚至影响到子孙后代的健康。
2.1 急性危害
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位于一个狭窄的河谷里, 河谷里有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1930年12月1日至5日, 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 致使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 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 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一周内有60多人丧身, 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许多牲畜死亡。这是本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
1952年12月5日至9日, 在英国伦敦发生了一次较为严重的烟雾事件。当时伦敦的逆温层是在60 m~90 m的低空, 从家庭炉灶和工厂烟囱排出来的烟尘、SO2被封盖在下面扩散不出去, 污染物不断蓄积。在雾的初期, 伦敦市民感到胸闷、咳嗽、嗓子疼以至呼吸困难, 进而发烧;在雾的后期, 死亡率急剧上升, 支气管炎死亡率最高, 其次是肺炎、肺结核, 以及患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的患者相继死亡, 尤其是老年和幼儿患者死亡率更高。为了弄清伦敦烟雾事件的原因, 有的学者对1952年至1962年发生在伦敦的4次烟雾事件 (见表1) 进行了研究分析, 认为造成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飘尘, 其次是SO2。后来英国当局把消除大气污染的重点放在除尘上, 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结果, 1962年以来, 伦敦再也没有发生烟雾事件了。
光化学烟雾, 则是由于汽车排放的尾气以及工业生产和垃圾焚烧炉排放废气中的NO2和烃类物质, 在特殊的气象条件 (强烈日光、气温逆增、无风或微风、夏季至初秋等) 和地理条件 (海滨靠山、低纬度) 下, 经紫外线照射生成强氧化性光化学物质, 而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它的特点是异常的臭气, 强烈的眼刺激, 呼吸困难, 空气能见度降低, 以及植物的损害和橡胶制品毁损等。
意外事故或一次性大量排放, 亦可造成急性中毒事件。例如, 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市的联合碳化物公司渗漏出45 t甲基异氰酸盐, 造成该市70×104 人口中2 500人死亡, 10×104人住院, 其中5×104人双目失明, 其他幸存者健康也受到严重危害。同时该地区大批食物和水源被污染, 大批牲畜死亡, 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中国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大中城市汽车日益增多, 也应引起重视。
2.2 慢性危害
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地区的水俣病, 它是一种中枢神经受损害的中毒症。重症临床表现为口唇周围和肢端呈现出神经麻木、中心性视野狭窄、听觉和语言受障碍、运动失调。经日本熊本大学医学院等有关单位调查证明, 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 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 形成甲基汞。甲基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 又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大量吃这种含甲基汞鱼的居民即可患此病。短期内进入人体的甲基汞量大, 发病就急, 出现的症状典型, 长期少量地进入人体, 发病就慢, 症状也不典型。1991年, 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 248人, 其中1 004人死亡。
1955年、1972年, 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的一些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废水, 废水在河流中积累了重金属“镉”。人长期饮用这样的河水, 食用浇灌含镉河水生产的稻谷, 就会得“骨痛病”。得了这种病的病人骨骼严重畸形, 伸长缩短, 骨脆易折。
环境污染对人体的急、慢性危害的划分, 只是相对而言, 主要取决于剂量与反应关系, 环境污染引起的慢性危害, 还有铅中毒、铬中毒、砷中毒等。
2.3 远期危害
近几十年来, 各国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 许多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断下降, 有些传染病先后被控制。与此相反, 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不断上升。据若干资料推测, 人类癌症由病毒等生物因素引起的不超过5%, 由放射性等物理因素引起的也在5%以下, 而由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90%。
砷矿开采和冶炼, 或经常使用含砷农药, 会使砷化物通过废气、废水、废渣排入环境, 污染空气、水、土壤及食物, 通过呼吸、饮食或皮肤侵入体内。长期饮用被砷污染的水, 可使皮肤发黑, 手掌、足底皮肤角化, 皮肤癌、肝癌等发病率升高。
石棉纤维呈结晶状, 有锐利的尖刺。进入人体后, 能刺入肺泡或胸、腹膜, 使膜纤维化, 并逐渐变厚, 形成间皮瘤或癌。
煤烟和煤焦油中含有苯并 (a) 芘, 侵入人体内, 经体内多功能氧化酶转化为7, 8-二氢二醇-9, 10环氧物, 具有致癌性。香烟的烟雾含有苯并 (a) 芘, 吸烟诱发肺癌, 吸烟者吐出的香烟烟雾污染空气。
此外, 环境污染物还具有致突变作用和致畸作用。突变本是生物界的一种自然现象, 然而, 当污染物作用于机体时, 可引起肌体细胞的遗传信息和遗传物质发生突然改变, 这对于大多数生物个体来说, 则往往是有害的。如, 哺乳动物的生殖细胞发生突变, 可能影响妊娠过程, 导致不孕或胚胎早死等。致畸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现已证实, 生物因素对母体怀孕早期感染的风疹等病毒, 能引起胎儿畸形等。
3 环境污染的防治
为了防治环境污染, 中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1983年, 中国政府宣布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1994年, 中国政府制定了今后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 指出“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 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政府在防治环境污染方面做了许多方面的工作, 诸如, 成立环境保护部, 颁布实施政策法规, 制定科技标准, 控制、治理污染, 保护自然生态, 进行环境评价, 开展宣传教育, 发展国际合作, 进行环境监察等等。政府有关部门在防治环境污染方面也做了许多方面的工作, 像财政部、化工部、国家海洋局、国务院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环境保护部等部门都颁发过相关法规和规章。为了做好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 我们每一个公民必须努力增强环境意识:一方面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 往往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要把这种认识转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以“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的态度积极参加各项环境保护活动, 自觉培养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防治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 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
3.1 健全环境保护地方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对于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 (废水、废气、废渣) 、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垃圾时, 除了鼓励相关企业采用环境保护措施、对高耗能企业鼓励安装节能设施外, 还需在符合市场规律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破坏环境的“代价”, 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一系列环境评价、考核、监管和处罚制度, 用法律保护社会生产力,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真正把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3.2 回收利用可再生资源
有关资料表明, 垃圾中约50%是生物性有机物, 约30%~40%, 具有可回收再利用价值, “变废为宝”获得的不仅仅是经济价值, 最终创造的是一个资源循环、永续利用的社会, 这才是无价的。
3.3 禁止不顾环境的过度开发
明确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 建立健全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制度, 防治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的制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治等重大决策事项, 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质量要求不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的不得实施。
在新形势下的今天, 环境保护不单单是一句口号, 它需要我们每个公民积极的参与进来。环境的好坏, 不仅关系到我们这一代, 而且还直接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 只有提高全民的环保知识, 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 让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 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我们的家园才会越变越美, 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美满, 越富强。
摘要:叙述了环境污染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提出了对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大气环境与人体健康 篇3
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类,即颗粒状污染物和有害气体。
悬浮颗粒物污染与人体健康
空气中可自然沉降的颗粒物称降尘,而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颗粒物通称总悬浮颗粒物,其中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因粒小体轻,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飘浮范围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可在大气中造成不断蓄积,使污染程度逐渐加重。可吸入颗粒物成份很复杂,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例如可吸附各种金属粉尘和强致癌物苯并芘、吸附病原微生物等。
可吸入颗粒物随人们呼吸空气而进入肺部,以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不同的部位,粒径小于5微米的多滞留在上呼吸道。滞留在鼻咽部和气管的颗粒物,与进入人体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产生刺激和腐蚀黏膜的联合作用,损伤黏膜、纤毛,引起炎症和增加气道阻力。持续不断的作用会导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气管炎。滞留在细支气管与肺泡的颗粒物也会与二氧化氮等产生联合作用,损伤肺泡和黏膜,引起支气管和肺部炎症。长期持续作用,还会诱发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并出现继发感染,导致肺心病死亡率增高。
当大气处于逆温状态时,污染物便不易扩散,悬浮颗粒物浓度会迅速上升。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发生烟雾事件时,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比平时高五倍,引起居民死亡率激增,四天内较同期死亡人数增加4000余人。由此可见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突然增高,对人类健康能造成急性危害,对患有心肺疾病的老人和儿童威胁更大。
悬浮颗粒物还能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阻塞皮肤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肤炎和眼结膜炎或造成角膜损伤。此外,悬浮颗粒物还能降低大气透明度,减弱地面紫外线的照射强度。紫外线照射不足,会间接影响儿童骨髂的发育。有的城市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这与全市悬淫颗粒物污染严重有着紧密关系。一个城市最浮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地面扬尘,二是燃煤排放的烟尘。因此,在紧急措施当中,关于控制扬、尘就有四条措施。一是加强对施工工地和拆迁工地的扬尘的管理,市区所有工地必须做到围档、路面硬化、洒水、密闭运输、防治料堆扬尘等措施。同时,要加大道路遗洒的检查力度。二是扩大道路的喷水清洁措施。三是加强市区料堆、煤堆、灰堆的防治措施。四是完成已建成道路、裸露地面的绿化和铺装。
除外,发展区域集中供暖,《减少分散烟囱,也可以减低烟尘对大气的污染;改造锅炉、改进燃料的燃烧方法,安装净化除尘设备,可达到消烟除尘的目的;利用一切空地种植花草树木使城市绿化等均可达到防治尘污染的效果。
氮氧化物污染与人体健康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质,能刺激呼吸器官,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影响和危害人体健康。
氮氧化物中的二氧化氮毒性最大,它比一氧化氮毒性高4—5倍。大气中氮氧化物主要来自汽车废气以及煤和石油燃烧的废气。
氮氧化物主要是对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由于氮氧化物较难溶于水,因而能侵入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及肺泡,并缓慢地溶于肺泡表面的水分中,形成亚硝酸、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及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在一般情况下,当污染物以二氧化氮为主时,对肺的损害比较明显,二氧化氮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也有一定的关系;当污染物以一氧化氮为主时,高铁血红蛋白症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比较明显。
汽车排出的氮氧化物有95%以上是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进入大气后逐渐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一种霉性很强的棕色气体,有刺激性。当二氧化氮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在遇上静风、逆温和强烈阳光等条件,便参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曾发生过因短时期暴露在高浓度二氧化氮中引起疾病和死亡的情况。如1929年5月15日,在克里夫兰的克里尔医院发生的一次火灾中,有124人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就是由于含有硝化纤维的感光胶片着火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氮所致。
城市中氮氧化物的47%来自汽车尾气,因此治理汽车尾气刻不容缓。
二氧化硫污染与人体健康
二氧化硫是一种常见的和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如煤和石油)的燃烧:含硫矿石特别是含硫较多的有色金属矿石的冶炼;化工、炼油和硫酸厂等的生产过程。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危害是:
1刺激呼吸道。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当其通过鼻腔、气管、支气管时,多被管腔内膜水分吸收阻留,变成亚硫酸、硫酸和硫酸盐,使刺激作用增强。
2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的联合毒性作用。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一起进入人体,气溶胶微粒能把二氧化硫带到肺深部,使毒性增加三至四倍。此外,当悬浮颗粒物中含有三氧化二铁等金属成分时,可以催化二氧化硫氧化成酸雾,吸附在微粒的表面,被吸入呼吸道深部。硫酸雾的刺激作用比二氧化硫约强十倍。
3二氧化硫的促癌作用。动物实验证明10毫克/立方米的二氧化硫可加强致癌物苯并芘的致癌作用。在二氧化硫和苯并芘的联合作用下,动物肺癌的发病率高于单个致癌因子的发病率。
此外,二氧化硫进入人体时,血中的维生素便会与之结合,使体内维生素c的平衡失调,从而影响新陈代谢。二氧化硫还能抑制和破坏或激活某些酶的活性,使糖和蛋白质的代谢发生紊乱,从而影响机体生长发育。
城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90%来自于燃煤。因此,在治理大气污染紧急措施中,应采取了推广使用低硫低灰份优质煤、大力推广和强制使用清洁燃料等措施。
一氧化碳污染与人体健康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的有毒气体,几乎不溶于永,在空气中不容易与其它物质产生化学反应,故可在大气中停留很长时间。如局部污染严重,可对健康产生一定危害。一氧化碳属于内窒息性毒物。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到达一定高度,就会引起种种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一氧化碳是煤、石油等食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一些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矿坑爆炸和地震等灾害事件,也能造成局部地区一氧化碳的浓度增高。吸烟也被认为是一氧化碳污染来源之一。
铁与人体健康 篇4
铁与人体健康
1 问题背景 高一的同学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其中有不少女生都已有了月经周期.有的女生很担心月经周期对身体是不是有害,尤其会不会造成身体的重要元素如铁等的大量流失,对心理和生理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体健康成为常谈的话题,因此对健康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对一些微量元素如铁、硒、碘、铜等的生理作用也极为关注.为此,我们在老师的指导及有关资料和网络的帮助下,针对铁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进行了深入调查.
作 者:耿颖 张晶晶 包婺月 宁蓉 秦欢欢 沈绿筠 方璇 作者单位:安徽省和县第一中学高一(1)班,238200刊 名:中学生物学英文刊名:MIDDLE SCHOOL BIOLOGY年,卷(期):23(8)分类号:关键词:
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的论文 篇5
摘要: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提供人体维持生命、生长发育以及进行各种活动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然而,随着近代工农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有毒、有害物质对食品的污染逐步加剧,已经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在世界贸易中于其他国家的食品贸易往来日益增加,食品安全已成为影响食品工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世界上某一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很可能会波及全球,乃至引发双边或多边的国际食品贸易争端。一次,食品的卫生质量和安全问题已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目前大多数学者对食品安全性的解释是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因素,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作用以致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具体而言,食品的安全性主要可归纳为营养失控、致病生物、自然毒素、环境污染和有害化学物等。
关键词:原料污染
加工过程污染
包装材料污染
食品添加剂 加强食品安全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全球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恶性食品污染事件接二连三,食品生产/加工新技术与新工艺带来新的危害,世界范围内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贸易纠纷不断,并且已经越来越关系到各国的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国家声誉。
一、原料污染 1.致病菌污染
细菌性污染是设计面积最广、影响最大、问题最多的一种污染。(1)大肠杆菌:大肠杆菌随粪便排出后会污染水源和土壤,进而直接或间接污染食品原料。
(2)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空气、水、灰尘以及任何动物的排泄物中都有存在,因此食品受其污染的概率很高。
(3)沙门菌:沙门菌常因污染各种肉类、鱼类、蛋类和乳类食品致使使用者中毒,其中以肉类污染居多。
(4)肉毒杆菌:肉毒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海洋、腐败变质的有机物、霉干草、畜禽粪便中,分布于各处的肉毒杆菌可污染各类食品原料。2.真菌毒素污染
真菌毒素污染是由真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二级代谢产物,其广泛污染农作物、食品及饲料等植物性食品,因此食品中的真菌污染尤其应当引起重视。3.病毒污染
(1)甲型肝炎病毒:HAV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病毒,它可导致暴发性、流行性病毒肝炎,是罪常见的一种通过食品传播的病毒。患者直接接触食品或其粪便污染食品、水源,可造成更多的健康者感染HAV。
(2)禽流感病毒:活家禽及其尸体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禽的所有组织、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病鸡的肉和蛋液可带毒,常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和眼结膜传染。4.残留农药污染
农药在防治病虫害、去除杂草、控制人畜传染病、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但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和滥用,食品中的残留农药对人类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液日益凸显。农药使用量和品种的不断增加,加之有些残留农药不易降解,如六六
六、滴滴涕等,使农作物、畜禽、水产等动植物体内受到不同程度的残留农药污染,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危害人体的生命健康。5.金属污染
人体可以通过饮用水、食物、生活和生产活动等接触和摄入金属元素。进入人体的金属元素有些是人体生长代谢所必需的,但有些金属元素如汞、镉、铅、砷等却对人体有明显的毒害作用,故为有毒金属。另外一部分金属元素如铬、锡、铝等对人体的营养学意义不明确,但通过各种突进进入食品的量不断增加后,也会对机体构成潜在危害。二.加工过程污染
最新研究发现,一些在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加工方式如腌、烤、熏、炸等会产生一些不被人们察觉的强致癌、致畸变的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1)丙烯酰胺污染:在一些油炸和烧烤的淀粉类食品如炸薯条、法式油炸土豆片、谷物、面包中存在丙烯酰胺,其生成可能与淀粉类食品的高温加工有关。(2)亚硝胺污染: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环境中,尤其是在食物中。因此,亚硝酸盐每天都会随着粮食、蔬菜、鱼肉、蛋奶进入人体。亚硝酸盐不都是人体“过客”亚硝酸盐是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前体物质。在自然界中,亚硝酸盐极易与胺化合,生成亚硝胺。在人体胃的酸性环境中,亚硝酸盐也可以转化为亚硝胺在人们日常膳食中,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像“过客”一样随尿排出体外,只是在特定条件下才转化成亚硝胺。所谓特定条件,包括酸碱度、微生物和温度。所以,通常条件下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不包括酸碱度、微生物和温度。所以,通常条件下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不会对人体引起危害。此外,长期食用亚硝酸盐含量高的食品,或直接摄入含有亚硝胺的食品,有可能诱发癌症。
三.包装材料污染
1、塑料制品污染:如聚氯乙烯(PVC)是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氯乙烯是一种致癌物质,在人体内可与脱氧核糖核酸结合产生毒性,其毒性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骨髓和肝脏。
2、橡胶制品污染:在接触酸性、碱性食品,或一些特定环境如高温高压环境下的食品时,橡胶制品中的某些有毒物质就会迁移到食品中去,造成对食品的污染。
4、金属容器污染:如用铝制食具。铝在人体内积累过多,可引起治理下降、记忆力减退等。
四、食品添加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饮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视频色、香、味、形俱佳,营养丰富;另一方面还要求其食用方便、清洁卫生、无毒无害、安全无患。然而,近年来,随着食品添加剂超标使用的情况在各地不断被曝光,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新闻媒体和广大消费者的关注。从染色水果到有毒火腿,从铅、砷的残留到甲醛、二氧化硫的超标,再到工业色素“苏丹红一号”的大量流入市场,都无不说明社会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恶劣现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与人类健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食品添加剂的滥用无疑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
一连串的食品质量问题的曝光,大大增加了我们对这一国之根本的关注和担忧。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世界各国都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问题。要做到执法不委托,监管不推托,应急不懈怠,监管职责无缺位、监管区域无盲点、监管对象无遗漏、监管环节无断链,依法依规整顿。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我国自身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且更有利于增加我国食品的科技含量,增强我国食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高我国食品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进一步促进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
五、加强食品安全的几点建议
1.建议政府出台国家食品工业发展规划白皮书,从宏观角度对食品工业发展和食品安全问题分门类分阶段地提出目标与方针。目前,国务院已做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大多数省市政府也已针对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提出实施意见,希望国家对食品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有一个整体的长远的导向。
2.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提倡“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根据地方特点确定种植、养殖结构的宏观计划,有机地组织各地区优势农产品生产,并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和舆论导向支持。大力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继续推广国家“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3.大力提高食品工业水平。优化产品结构,鼓励名优产品生产,扶持规模化、集约化的食品企业集团,强化“原料——加工——流通——销售”的全程质量管理。建议在全行业推广ISO、HACCP认证,实行质量体系化的管理,并以此作为市场安全准入的“一票否决制”,取缔不具备食品安全生产条件的加工企业。
4.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和惩治力度。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应由政府统一组织,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强化食品安全标识和包装管理,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并组织好高效低毒的食品添加剂的研制生产,坚决堵塞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漏洞。
5.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宣传和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既要继续揭露、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又要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培养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消除“见怪不怪”现象,努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就像治理交通安全一样,全民努力。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看到,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上,仅仅靠完善食品监管体制是不够的,从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中,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商人的一种道德缺失问题。厂商何以追逐财富,将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弃之如敝履?这些事件损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挑战了社会文明的底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决不能放任见利忘义的行为,决不允许基本道德的失守。
六、总结
膳食平衡与人体健康 营养学论文 篇6
--郭鑫磊
自古以来,“食用、食养,食疗、食忌”为中华民族日常生活中预防疾病、膳食调配遵循的原则。中华民族传统用膳原则提示要想保证健康,首先应该坚持平衡膳食,最好在中年以前就养成注意膳食平衡、合理运动、日常生活有规律和不吸烟等好习惯,以保证有足够的健康储备。
一、膳食酸碱的平衡 鱼、肉、海产品、贝类、蛋类等都是酸性食物。过多食用使血液从弱碱性转为酸性,轻则令人倦怠乏力,重则使人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故要减少筵席上的“山珍海味”而增加蔬菜、瓜果、豆类等碱性食物,菜肴的荤素搭配不能忽视。
二、食物杂与精的平衡 “杂食者,美食也”。偏食易造成微量元素铁、锌、碘、矿物质钙和某些维生素的缺乏,因此在注意食品色、香、味、形以外,更应提倡食品来源的多样化。
三、膳食冷热的平衡 “食宜暖”。胃喜暖恶寒,生冷、冰凉的食物进食过多会损伤脾胃和肺气,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体虚胃寒的人,更应少吃生冷食物,特别在夏季更应注意。做到“饥时勿急,空腹忌冷”。
四、膳食寒、热、温、凉四性的平衡 “药食同源”。食物也有寒、热、温、凉四性之分,如绿豆性寒无毒,清热解毒,生津止渴;菊花苦平无毒,清热明目;羊肉甘而温热无毒,补虚祛寒;西瓜则有“天生白虎汤”之誉,适用于发热、口渴、尿赤。食物的寒、热、温、凉必须保持平衡组合。中医说的“忌口”,也是根据食物的四性决定的,如体质偏热、发热或伴有急性炎症的患者,应忌吃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体质虚寒,特别是胃寒、哮喘的病人,应忌食鸭肉、绿豆、竹笋等寒凉性食物。
五、饮食五味的平衡 “五味调和,不可偏嗜”。食物有甘、酸、苦、辛、咸五味,五味调和才能相得益彰。甜食具有补气血、解除肌肉紧张和解毒的功能,但吃甜食过多易影响食欲;酸味健脾开胃、可增强肝脏功能,但过食酸味会使消化功能紊乱;苦味可除湿、利尿,对调节肝、肾功能有益,但苦味过重会引起消化不良;辛辣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促进血液循环,然而过食辛辣对眼疾、口腔炎及痔疮、便秘不利;咸是最常用的但不可过量,《素问 生气通天论》中说:“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意思是说如果咸味吃得太多,会发生骨骼受损、肌肉萎缩、心气抑郁等现象。现代医学证明,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死、肝硬化、中风及肾脏病的增加与过量摄入食盐均有密切关系。
六、就餐速度快慢的平衡 “食宜细缓,不可粗速”,“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令细”。咀嚼是摄食及消化的重要环节,进食时缓嚼慢咽,能使唾液大量分泌,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帮助食物消化,溶菌酶和一些分泌性抗体可杀菌解毒,唾液在咀嚼过程中与食物混合,细嚼使食物磨碎,都可促进食物被消化和吸收。而缓食又能使胃、胰、胆等消化腺得到和缓的刺激,令其不断分泌消化液,避免出现因“狼吞虎咽”使消化器官难以适应的状态。
七、就餐时间和饥饱的平衡 “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饥不可太饥,饱不可大饱,这就是饥与饱的平衡原则。同时每日饮食时间要有规律,即“饮食以时”。不吃早餐易患胆石症、胃溃疡。应科学看待三餐: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不要错误地以为早餐要少、午餐要好、晚餐要饱,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全家福。
八、就餐前后动静的平衡 “食前忌动,食后忌静”。《论语 乡党》篇说:“食不语,寝不言。”主张进食前和进食过程中宜静而专致,不可高谈阔论、分心,否则不利食物的吸收和消化。古人言“饮食即卧,不消积聚,乃生百疾”,因此饭后要适当活动,在进食之后缓行散步有利于健康。
九、进食前后情绪的平衡 “胃好恬愉”。是指进食前和进食中保持平静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消化功能正常进行,相反则会危害健康。《素问 举痛论》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很难设想,人体在气血紊乱的情况下,是否还能保证消化功能的正常进行,“怒时勿食,食时无怒”“气恼勿食,忧郁慢用”,进食时一切反常的情绪都应排除。音乐对于消化功能有很大的影响,脾好音声,闻声即动而磨食,有柔和清悦的音乐配合进食最佳。
关于环境保护与人体健康论文 篇7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包括:一是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二是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直接加工品;三是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及其加工品为原料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从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 (烟草) 于1983年诞生, 到美国孟山都公司转基因食品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西红柿1994年在美国批准上市, 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 产品品种及产量也成倍增长。但是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 它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 必然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就其危害性进行浅显的分析。
一、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
人类都要求食品安全有营养,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也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首要问题。转基因产品的危害可能是直接的, 也可能是潜在的, 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转基因产品的直接危害证据, 但是也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足以证明其安全毫无问题。目前认为转基因产品的可能危害和潜在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毒性问题。
毒性的产生有以下2个原因:一是提供基因的生物很可能是不能作为食物的有毒生物, 其基因转入作为食品的生物后, 产生有毒物质;二是新基因的转入, 打破了原来生物基因的“管理体制”, 使一些产生毒素的沉默基因开启, 产生有毒物质。目前已知的植物毒素有1, 000余种 , 如生物碱、酶类、过敏物质、天然致癌物等;微生物毒素主要有细菌毒素、霉菌毒素和真菌毒素等。1988年至1989 年一家日本公司在利用基因重组微生物技术产出的L-色氨酸大量投放到美国市场后引起37人死亡, 造成1, 500功能的人永久性丧失。后来证明产品使用后会产生含有L-色氨酸的毒性二聚体产物。在英国也发现雪花莲凝集素的转基因土豆具有损害免疫系统和阻碍重要器官生长的作用。所以转基因食品是否具有危害性和毒性成为食用者考虑的首要问题。虽然迄今还没有有说服力的研究报告表明转基因食品的毒性, 但由于转基因作物可能产生“非预期后果”和种种毒性时间, 因此在加工成的食品中存在潜藏的健康风险。目前, 转基因作物大多数直接用于饲料, 有的则通过加工转化成其他食品。例如转基因大豆油菜籽等榨油生产的色拉油含有转基因成分。这类转基因生物加入了原来生物体没有的抗虫基因或抗除草剂基因, 其本体有了变化, 饲料中转基因被家畜食用后是消化分解排泄, 还是在肌肉器官中富集?人食后有何影响?在环境中如何循环同化?潜在风险如何?目前还不得而知。而毒性物质是指那些有动物的化学物质, 从毒理学方面毒性物质可以对各个器官和生物靶部位产生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直接作用, 因而引起机体损伤, 功能障碍以及致癌甚至造成死亡等各种不良生理反应。从理论上讲任何外源性基因都可能导致遗传工程产生不可预知的意外变化, 其中包括多效应, 依靠设计一个试验来鉴别这些效应是不可能的。对于转基因食品首先应判断与现有食品有无实质等同性, 对关键营养, 毒素和其它成分进行比较。若受体生物有潜在的毒性还应检测其毒素成分有无变化, 插入基因是否导致了毒素含量的变化或产生新的毒素。对新食品及与先有食品成分的化学组成比较可更好地对潜在效应进行估计。目前可考虑使用的检测方法包括mRNA分析, 基因毒性和细胞性分析。此外还可以进行代谢生化过程、毒理学、毒物动力学、慢性毒性、致癌性致突变生殖功能内分泌作用免疫学等多方面作安全评估。
(二) 食品过敏。
食品过敏是人类食物史上一个由来已久的卫生问题。食品过敏常发生在某些特殊的人群, 全球有近2%的成年人和4%~6%的儿童有食品过敏史 。1996年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将巴西坚果某基因转入大豆中, 结果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群也对该大豆过敏, 该大豆种子最终没有被批准商业化生产。从现有知识来看, 如下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过敏性:一是所有转基因编码一直过敏的蛋白;二是基因源含过敏蛋白;三是转入蛋白与已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在免疫学上有明显的同源性, 并且有8个连续氨基酸相同;四是转入的蛋白质家族中有些成员是过敏蛋白。如肌动蛋白为一类小分子量蛋白, 在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植物及真菌中普遍存在, 单在花粉蔬菜水果中的肌动蛋白抑制蛋白为交叉反应过敏原。
(三) 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将一个外来基因转入植物或动物中, 该基因将会与其他基因连接在一起。人们在食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 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细菌, 使人体产生抗药性。2002年英国进行了转基因食品DNA的人体残留试验, 7名做过切除大肠组织手术的志愿者, 食用过用转基因大豆做成的汉堡包之后, 在其小肠肠道的细菌中检测到了转基因DNA的残留物。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影响, 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逐渐表现和检测出来。抗生素抗性基因安全应该考虑到:一是抗生素抗性基因所编码的酶在消化是对人身体的直接效应, 包括该产物是否是有毒物质, 是否是过敏原或诱导其他过敏产生是否具有使口服抗生素失去疗效的潜在效应。二是抗生素抗性基因水平转入肠道上皮细胞肠道微生物的潜在可能性。三是抗生素抗性基因水平转入环境微生物的潜在可能性, 一般水平转到环境微生物可能性非常小。四是未预料的基因多效应。基因的多效应包括次生效应如插入位点和插入基因的产物引发的“下游”效应对代谢过程的影响。
(四) 改变食品的营养品质。
人为转入外源基因极有可能使原有的基因发生缺失和错码等突变, 从而使所表达的蛋白质发生变化, 这有可能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美国生产的一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抗癌成分异黄酮就比一般大豆低12%~14% 。
二、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 破坏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
很多转基因生物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或抗逆性, 这样的生物一旦进入环境中, 就会间接伤害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如植入抗虫基因的农作物会比一般农作物更能抵抗病虫的袭击。长此下去, 转基因作物将会取代原来的作物, 造成物种灭绝, 但这种问题在转基因生物发展的初始阶段很难发现, 可能要经过许多年后才能显现出来, 但等问题出现的时候, 为时已晚。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任何部分遭到破坏都会危及整个系统。如一些盐碱、沼泽、雨林及有寄生虫的地区, 以前原本不适合农业种植, 由于转基因作物的出现, 一些农作物可以耐盐碱、耐高温高湿以及抗病虫等, 这些地区都被用来种植农作物, 从而使原本生活在这里的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 不得不退出该系统, 造成生态系统失衡, 最终导致物种退化、减少甚至灭绝。
(二) 转基因生物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
释放到环境中的抗虫和抗病类转基因植物, 除对害虫和病菌致毒外, 对环境中的许多有益生物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 甚至导致一些有益生物死亡。据报道, 给蚜虫喂饲GMO马铃薯后, 其天敌瓢虫死亡较早, 生殖率降低38%, 不能孵化率高出正常的三倍以上;美国科学家关于Bt玉米造成蝴蝶大量死亡的研究结果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强烈反响, 导致欧盟禁止进口美国Bt玉米 。另外, 转基因生物将增强目标害虫的抗性。研究表明, 棉铃虫已对转基因抗虫棉产生抗性。转基因抗虫棉对第1~2代棉铃虫有很好的抵抗作用, 但第3~4代棉铃虫已对转基因棉产生抗性。专家警告, 如果这种具有转基因抗性的害虫变成具有抵抗性的超级害虫, 就需要喷洒更多的农药, 而这将会对农田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
(三) 破坏生物多样性。
转基因作物具有自然生物不具备的优势, 很多人选择种植转基因作物, 可造成原有生物多样性的变异, 改变物种间的竞争关系, 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危害农业生态, 可能出现恶性生态循环。保持生物多样性是减少生物遭受疫病侵袭的重要方式。1864年的爱尔兰马铃薯枯死病, 造成100多万人死亡, 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原因就是当地人只种植2个土豆品种, 而这2个品种又特别脆弱, 一旦发生意外则无法挽救。20世纪70年代, 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稻田发生草病毒, 非常幸运的是, 在6, 273个品种中发现了1个品种对这种病毒具有抗性, 现在该品种已被广泛种植。1970年斯里兰卡、巴西和中美洲地区的咖啡作物爆发咖啡锈, 在咖啡的故乡——埃塞俄比亚发现了1种具有抗性的品种, 从而挽救了整个局势。
(四) 基因漂移导致基因污染。
基因作为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本身就是漂移和流动的, 它可以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而引起杂交进入另一种群, 并使后者基因库的组成发生变化。这种基因漂移现象既可以自然发生 (这是自然界产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条件之一) , 也可以由传统育种方式获得, 如:杂交水稻、杂交小麦、杂交鱼类等。转基因生物同样可能因基因漂流而影响生物物种变化, 将其抗性基因杂交传递给其野生亲缘种 , 从而使本是杂草的野生亲缘种变为无敌杂草。基因漂移的过程很难人为控制, 其后果也难以预测。加利弗尼亚大学的Norman Ellstrand先生及其同事认为, 世界上较重要的13种粮食作物中有12种与其野生近缘物种进行了杂交。在加拿大, 被用于试验的油菜, 只具有抗草甘膦、抗草胺膦和抗咪唑啉酮功能中的1种功能, 后来发现了同时具备这3种功能的油菜, 说明这3种油菜之间产生了杂交, 而这种油菜对周围的植物造成了很大影响。
三、结语
转基因生物一旦释放到环境中, 就会在自然界中继续繁衍, 人类将无法控制, 因此应慎重对待转基因问题。通过分析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和生态环境已产生的或潜在的危害, 提醒人们应持谨慎态度, 对转基因食品的危害性不能视而不见, 但也不能因为存在风险而全面否定转基因食品, 应建立科学的开发体系, 做好安全性评价和风险性评估。
摘要: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转基因产品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它带给人类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影响。本文综述了转基因食品给人体健康带来的潜在危险, 主要包括毒性问题, 过敏反应, 产生抗药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破坏生物种群、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破坏生物多样性、带来基因污染。并提出应建立科学的转基因食品开发体系, 做好安全性评价和风险性评估。
关键词:转基因产品,食品安全,环境影响,基因污染
参考文献
[1].余丽芸, 曹宏伟, 王景伟.生物安全[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2009
[2].陈乃用.生物技术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J].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1
[3].Wilson W W, B L Dahl.Costs and Risks of Testing and Seg-regat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Wheat[J].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5
[4].朱世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 2009
[5].李传印.转基因食品的利和弊[J].生物学通报, 2001
煤尘与人体健康 篇8
我们华亭境内有华矿、陈家沟、杨矿、马蹄沟、砚峡等二十多个矿井,而每个煤矿又都有露天储煤场;在县城内有一个最大的煤炭专业市场,也是最大的露天储煤场;由于煤炭露天堆放,煤场在装卸煤炭时,扬尘非常严重,遇到有风天气,煤灰四处飘散。县城方圆五公里都有煤矿,昼夜生产,公路四通八达,运煤车辆日夜兼程,烟尘滚滚。
流经煤矿的小河是黑色的;偶尔飞过的小鸟也是黑色的;人们咳出的痰都是黑色的;早晨刚换上千净的白衬衣,在街道上走一圈,不到中年,白衬衣领子已经变成黑色的了。一到冬季,城内大小锅炉点火了,高低不等的烟囱冒出了滚滚浓烟,小城上空乌烟瘴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和严重污染。就这样,我产生了对煤尘进行研究的兴趣。
我和爸爸走访了气象局、医院的专业人士后得知:煤尘主要是在煤的储存、运输、破碎和装卸过程中产生的。空气中煤尘超标会影口向人类的健康,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是:煤尘进入人体后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煤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尘肺病、矽肺病。
我们对煤尘污染源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我县的煤尘污染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在煤炭装卸过程中造成的煤尘污染,其中以北河的煤炭专业市场装卸作业污染最重;二是在储煤过程中,煤炭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煤尘污染;三是煤炭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道路遗洒污染。
我们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区域对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进行了测试,发现煤尘污染越来越严重。我和爸爸进行了测算,每年排入空气中的煤尘达三万多吨;大部分地区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的40%以上是煤尘,煤尘污染对我县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整治。
我们通过整理、归纳,总结出了三条治理建议:
1.对露天小煤场加盖顶棚,对露天大煤场加盖棚布进行遮盖,实行封闭储存,减少污染;
2.实施现有堆煤场湿式除尘系统的技术改造,由三季度湿法喷淋改为四季喷淋,实施装卸过程喷淋作业,建议增加大容量流动喷洒水车和吸尘车,重点解决特殊天气和重点部位起尘及城区道路的二次污染问题;
3.严禁运输车辆超载作业,并采用密封措施,以防道路遗洒污染。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与人体健康 篇9
现代人们都生活在电磁波环境之中。如电闪雷击、太阳黑子活动、大气、宇宙等都产生电磁波,这是来自自然的电磁波现象;而人为的电磁波主要来源于无线电发射设备、工业设备和医疗设备,如无线电台、手持移动电话、氦弧焊机、交流高压输电线、汽车点火器、荧光灯、微波炉、电动机、电视机、计算机等等都会产生电磁波。实际上,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存在着各种频率、强度不
一、看不见、摸不着又闻不到的电磁波。
一、无线电波与电磁辐射
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泄漏的现象叫电磁辐射,过量的电磁辐射就造成了电磁污染。目前电磁辐射的来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 高频感应加热方面:使用频率多为300kHz~3MHz。
* 高频介质加热方面:使用频率为10~30MHz。
* 微波方面:主要用于雷达导航、探测、通信、电视及核物理科学研究等,频率一般在3~300GHz之间。
* 生活方面:如各种家用电器: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家用电脑、电吹风、电热毯、护眼灯等。
* 信号发射设备:如电视信号塔、移动通信基站、寻呼台基站和电气化铁路、高压输电线等。
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根据无线电业务划分规定,对不同频段的无线电频率波道配置进行了相应的规划,以便对各种无线电台(站)设置请求进行频率指配。各类无线电发射设备和电磁辐射装置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指标要求。任何电磁辐射设备的设置使用,同时还必须符合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的国家标准,达到公众和职业照射标准的要求,使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减到最小。
根椐《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广播使用的主要是中波和短波,而毫米波、厘米波和分米波又统称微波,GSM使用的是890~954MHz,3G使用的是1920~2170MHz,都属于微波中的分米波。我们日常使用的微波炉一般是2450MHz,也属于微波中的分米波。
二、电磁辐射的强度与标准
1.电磁辐射强度
由于GSM移动通信采用的是微蜂窝技术,手机和基站通过电磁波双向联系,每个基站都有一定的作用范围。所以提高信号的有效办法就是增加通信基站,使通话服务区覆盖每个地方,减少盲区。然而,随着通信基站越建越多,人们开始疑虑通信基站所发射的电磁波是否对人体有伤害。
我们知道电磁辐射其实是一种能量,它对环境的影响大小主要取决于能量的强弱,用来表示其强度大小的单位主要有:功率(W)、功率密度(W/m?或MW/cm?)、电场强度(V/m)、磁场强度(A/m)、磁感应强度(T或Gs)。
2.比吸收率SAR
如何衡量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的大小呢?电磁辐射能量要大到什么程度就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SAR”这个名词,SAR的中文意思是“比吸收率”。SAR定义为生物体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电磁辐射功率,即吸收计量率。它的单位是W/kg。那么,如何测定SAR的值呢?
SAR值测量系统由人体模型、测量仪表、探针、机械臂等组成。测量时,在人体模型内部倒入专用测试液体,液体的电磁性与人体的电磁性一致;将发射源紧贴模型放置,设置好发射源的发射功率,由机械臂带动探针在液体内运动,自动测量场强E,由以下公式就可以计算出SAR的值:
SAR=E2(δ/p)
式中:E为场强;δ为介电常数;p为液体密度。
国际上,FCC、ICNIRP(国际非电离性照射保护委员会)、IEEE等机构先后制定了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的衡量技术标准。目前通用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欧洲使用的2W/kg,另一个是美国使用的1.6W/kg。欧洲采用的测试标准测量单位是10克,而美国采用的测试标准测量单位为1克。
我国现使用的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布的GB 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规定中给出了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两种SAR限值。
(1)职业照射:在每天8小时工作期间内,任意连续6分钟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1W/kg。
(2)公众照射:在1天24小时内,任意连续6分钟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02W/kg。
3.我国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SAR的测量是在屏蔽室中进行的,而我们生活的空间无线电波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屏蔽室,这使人们比较难以接受SAR的概念。我国卫生部为了控制电磁波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电磁技术发展而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该标准没有沿用国际流行的SAR标准,而是采用电场强度V/m和功率密度?W/cm?作单位,适用于一切人群经常居住和活动场所的环境电磁辐射,不包括职业辐射和射频、微波治疗需要的辐射。
在这个国标中,对微波电磁辐射,以功率密度微瓦/平方厘米(?W/cm?)来做为计量单位。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两级(见表1): 表1 环境电磁波许可辐射强度分级标准
容许场强
波长 单位
一级(安全区)二级(中间区<)
长、中、短波 V/m 超短波 微波 混合 V/m ?W/cm? V/m
<10 <5 <10
<25 <12 <40
按主要波段场强;若各波段场分散,则按复合场强加权确定
一级标准,为安全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均不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
二级标准,为中间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域,在此区域内可建造工厂和机关,但不许建造居民住宅、学校、医院和疗养院等。
我国制订的这个国家标准相对其他国家标准是比较严格的,欧洲大部分国家现在都是200?W/cm?,美国1982年颁布的标准是3000?W/cm?比我国要宽松75倍,足已证明我国政府在有关电磁辐射环境保护方面是极其负责的,而且移动通信运营部门的整套设备以及技术参数也是按照国家标准严格控制的。
三、基站电磁辐射的理论计算
从以上国家标准,我们知道只要电磁辐射强度在10?W/cm?以下,对所有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都是绝对有安全保证的。
电磁辐射强度的理论计算公式:
S=P/4πr2
式中,S为功率密度;P为发射功率;r为发射点与测量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此公式,某一地点的电磁辐射强度S与发射功率P成正比,而与该点到发射点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
根据相关设备的技术参数,移动通信2G基站天线向一个扇区实际辐射功率为14.26W,3G基站为2.38W。
将基站功率代入上式估算,在距离2G基站10米处的功率密度为:
S=P/4πr?=14.26/(4π×100)=0.0113W/m?
=1.13 ?W/cm?
远远小于最安全的10?W/cm?的一级标准,以后的3G基站就只有约0.19?W/cm?。
射频信号的绝对功率常用dBm、dBw表示,它与mW、W的换算关系如下:例如信号功率xW,利用dBm表示其大小为:p(dBm)=10 log((x×1000(mW)),1W等于30dBm,等于0dBw。
射频信号的相对功率常用dB和dBc两种形式表示,其区别在于:dB是任意两个功率的比值的对数表示形式,而dBc是某一个频率点输出功率和载频输出功率的比值的对数表示形式。
一般GSM基站天线高度均在35至55米,电磁波在空中传播衰减很快,而且当电磁波穿过一般砖墙时要衰减6dB左右(折合4倍),穿过带钢筋的墙要衰减20dB左右。因此,将GSM基站天线建在一般住宅楼顶时,楼内居民是绝对安全的。
四、基站电磁辐射的实际监测结果
2005年9月,江苏移动进行了实际电磁辐射环境调查,共选取全省3个城市13个典型基站进行现场监测,使用德国NARDA EMR-300综合场强仪(频带宽度为0.1~3000MHz)进行实测。
在以基站为中心半径300米范围内,监测点位布设以基站发射天线为相对水平零点,间隔90度,分4个方向做测量线,每条测量线上优选50米、100米、150米……300米等距离面设测量点。测量时间选择在城市环境电磁辐射的高峰期,测量高度取1.7米,每个测量点连续测量5次,每次测量不小于15秒,并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测量时避开高层建筑、树木、高压线等影响,测量的气候条件应符合仪器规定的使用条件。实际测量结果见表2。
表2 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结果 序号 基站名称 1 2 3 4 5 6 向阳 金港花园 蠡泽 临城2 阳山花苑 中院 建设情况 G7已建 G8未建 G7已建
辐射强度?W/cm? <0.01~0.32 <0.01~0.11 <0.01~0.01 G8已建未开通 <0.01~0.05 G8未建 G7已建
<0.01 0.01~0.13 7 8 9 10 11 12 13 明珠小区 都市花园 邮政物流 化工新村 水上乐园 刁铺 东园 网优已建 网优已建 3G未建 网优已建 3G未建 搬迁 3G未建
<0.01~0.14 <0.01~0.04 <0.01~0.03 <0.01~0.28 <0.01~0.09 <0.01~0.05 <0.01~0.17
监测结果表明:所有基站周围电磁辐射环境功率密度均远低于国家一级(安全区)10?W/cm?的限值,最高的只有0.32 ?W/cm?,最低的还小于0.01 ?W/cm?,是安全标准的百分之一。已建基站和未开通基站周围环境测量结果相比较,无显著差异,事实证明基站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五、相关理论研究
瑞典辐射防护协会就其独立专家组(IEG)于2003年12月关于电磁场的研究发布了第一个报告。事实上,近年来在这些领域已经公布了许多新的研究,总的科学评估自《斯图尔特报告》发布之后还没有出现实质改变。正如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所说,截至目前,世界上尚未发现一例因电磁辐射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确定案例。可见,谈基站而色变完全没有必要。
另外,我国移动通信基站使用的频率是国际电联统一规划的,其制式也是国际通用的,其设备是经国家无线电管理局型号核准批准进口或生产的,因而在移动通信基站的设置问题上是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一样的。其次,在执行标准时、我国的管理是非常严格到位的。在基站设置上,先要由运营商向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提出申请,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对这些位置进行审核、测试。确保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的技术标准,保证电磁波辐射都在“一级标准”以内才予以批准。在基站建成后,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要对基站进行验收,核准设备型号,测试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的技术标准,保证电磁波辐射都在“一级标准”以内后,才颁发电台执照。领取电台执照后的基站才能投入运行。运行中,运营商需随时保证其设备处于良好的状况。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有一支专门的技术队伍,经常性地对公众移动基站进行跟踪监测,防止有害辐射、有害干扰的发生,从而净化电磁环境,确保其电磁波辐射强度在国家安全标准范围之内。
移动通信基站由于目标大,往往使人们对基站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产生疑问。然而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任何一期移动通信工程建设方案的设计,均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在全国,任何一个城市的通信大楼顶部或附近都有移动通信铁塔,而且上面挂满了BP机天线、微波天线、移动通信天线、特高频天线等,对应的机房内充满了各种现代通信设备。然而从全国职业病防治或各种癌症发病率的统计分布看,还没有相对集中于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的迹象。因此,普通群众更没必要担心基站的电磁辐射。
还有,基站密度越高辐射强度越低。手机与基站及基站控制器之间,有智能控制机制,动态调整互相之间的通话信道、电磁辐射功率与接收灵敏度。
在上述控制原理下,一个覆盖半径在500至700米的BTS基站,相对于该范围内的移动手机而言,距离基站越远,对应信道和手机的发射峰值功率越强。当GSM手机在距基站700米左右的楼内通话时,基站对应信道的发射功率在13W左右,GSM手机的发射峰值为2W左右;而当手机移动到距基站1至200米的视角距离时,基站与手机之间对应的信道发射功率将分别自动调节在0.1W左右。
由此可以推论:移动通信基站密度越高,相应每个基站电磁辐射强度越低;手机距离移动通信基站越近,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对通话者电磁辐射当量越低、越安全。
六、结束语
【关于环境保护与人体健康论文】推荐阅读:
建筑、环境与人体健康01-16
大气环境与人体健康08-01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01-12
关于人与环境作文07-24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与保护的调查报告09-25
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的调查报告07-01
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调研与思考11-03
地理环境与健康07-03
环境与健康教学反思08-26
生产环境与健康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