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的调查报告

2024-07-01

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的调查报告(通用8篇)

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的调查报告 篇1

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环境问题做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被提上日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根本性的改善,不少农民盖了新房、装了电话,甚至买了汽车。然而,环境污染问题却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农村社会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举措。以下是笔者通过对沅陵县筲箕湾镇的实地调查,走访、观察得出的报告:

一、农村环境现状

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科学的处理;人畜粪便没有得到合理科 学的利用;林木资源砍伐严重;水资源污染情况恶劣。

走进村镇,便可发现无处不在的垃圾,特别是在不少地方的村口、巷口、街口、路口,到处堆满了垃圾。村口路口倒满了,便向村外延伸,路旁、渠畔、林间也成了倒垃圾的地方。每到夏季,臭气熏天、滋生蚊蝇,碰上刮风下雨,废塑料、垃圾袋又随风刮得满地都是,甚至挂上树梢,刮上山坡,花花绿绿,非常难看。在你不经意间,你便会猜到动物随处拉的粪便,还有在农村如厕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少村民家的厕所就是在自家附近搭建的小棚子,在阴雨天气,常常会有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非常刺鼻。在村民家里,笔者发现,村民做饭烧水还是采用很原始的烧柴方式,灶房里,往往是村民堆积如山的木材,虽然国家明令禁止不准砍伐树木,但不少村民表示,这些条款对他们根本不起作用。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村民用水难问题,村民喝的水都是取自很远的山里的泉水。

二、环境污染原因

造成农村垃圾增多的原因,是与农民的富裕程度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农民越富裕 所产生的垃圾就越多。而造成垃圾污染的直接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没有把垃圾处理列入乡镇规划,更没有列入乡镇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以至于许多农村在处理垃圾时无章可循、无人管理。再者就是农村居民自身素质低,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现代科学的生活方式,自古以来,他们就是这样,上厕所也是很随便的,他们根本就没有觉得有什么异样,因为他们一直就是这样生活。还有就是,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农村的生活用能,农村的生活用能没有一个很好的供应系统,地方政府只关注经济的发展,没有在民生方面做出长远的计划。这就导致了地方政府一位的注重经济的效应,而忽视了环境的效应。就比如说镇上的长青矿业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但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极大地污染。由于大量化学物质的排入,原本清澈干净的溪水,现在是连鱼虾也看不到半个。

三、对策及建议

1、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

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保理念成为村民的自觉习惯。

2、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落实责任,实行“户集、村收、镇(村)处理”的垃圾处置模式。行政村可在远离交通要道地点,设立临时垃圾箱、垃圾桶,配备专职的保洁员和专用垃圾车,定时、定点、集中清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综合回收利用。对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对各类有毒有害垃圾进行安全处理;对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以减少对水源、土壤、空气的污染。因镇、因村制宜,制定农村环境卫生及垃圾处理管理办法,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

3、建设生态农业

推广先进、绿色农业科技,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的发展经济。大力推行农村沼气建设,既可消除部分垃圾,又可以解决生活用能,还可以有效地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解决农村环境污染,促进农民增收。

4、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淘汰污染大的企业,对于现存的企业要鼓励其采用新技术,严格控制其污染量的排放。

5、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事业的财政投入

加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节能减排的企业,予以一定的税收、信贷等优惠。

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的调查报告 篇2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思考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专业化现状分析

早在2006年6月4日, 国家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做班主任和授课一样都是中小学的主业, 班主任队伍建设与任课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这就是说, 中小学班主任岗位, 要由传统的“经验型副业”转变为“专业性主业”。这在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是我们调查发现, 自该文件出台以来, 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专业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 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依然停留在“副业”地位, “兼一兼”、“代一代”、“熬一熬”的情况还相当普遍。具体来说, 当前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还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1. 对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普遍缺乏认同感

尽管早在2006年, 国家教育部明确界定了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 但是, 时至今日, 在农村中小学, 大多数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没有认同感。我们的调查显示, 只有23%的教师认为做班主任是从事教师职业的“主业”, 而有77%的农村教师不愿意做班主任, 认为班主任工作是教师的“副业”。班主任工作专业化的认同感之低, 由此可见一斑。

2. 班主任工作边缘化的问题相当突出

调查发现, 农村教师数量不足, 边远农村地区教师编制更是普遍紧缺, 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教学任务繁重, 教学工作严重超时。农村中学教师平均每周要上15课时, 主要学科教师多达到24课时;小学教师的课时数更多, 平均每周16课时, 教学点的教师甚至多达30节。在这种情况下, 完成教学任务, 已经使农村教师普遍不堪负重, 至于班主任工作, 只能处于“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边缘化境地。

3. 班主任工作动力严重不足

调查中, 在回答“你对目前班主任工作最不满意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时, 87%教师的答案是“待遇太低”。事实上, 农村中小学班主任津贴几十年不变, 目前仍然是每月只有可怜的十几元钱。这种超低待遇使得班主任工作成为大多数教师望而生畏的一项工作。在访谈中, 不少教师毫不避讳地说,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任务太重, 风险太高, 待遇太低”的工作。如果不是学校硬性分配, 几乎没有人愿意担任班主任工作。

诸如此类的问题表明,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 大力推进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改革进程, 彻底改变目前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低水平徘徊的状况, 依然是当前农村中小学校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面临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专业化策略的思考

1. 树立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观, 为班主任工作专业化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长期以来,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 不仅对班主任职业的专业性认识模糊, 而且对班主任专业的性质存在极大的误解, 以为班主任是人人都能胜任的工作, 不具有专门化的学问, 只要是教师就能当班主任。事实上, 这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极大误解。现代教育学研究成果表明, 班主任应当成为具有专门的职业理论、专门的职业道德、专门的职业技能的专业工作者。为此, 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专业化, 首先要确立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观, 为有效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 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 为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注入强大的动力

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的研究成果表明, 如果没有激励, 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只不过是20-30%;如果施以激励, 一个人的能力则可以发挥到80-90%。其间的幅度相差60%。这一研究成果充分说明, 激励机制对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极端重要性。为此, 有效推进农村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工作, 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把班主任工作与评优选先挂钩, 与晋级、晋职挂钩, 充分体现当不当班主任不一样, 当好与当不好班主任不一样。同时, 建立和健全择优聘任、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 并以此机制为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注入强大的动力。

3. 建立班主任工作专业化培训制度, 为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搭建有效平台

首先要根据国家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要求, 建立班主任工作任职资格培训制度。要求所有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 都要持证上岗。严格坚持“先培训, 后上岗, 不培训, 不上岗”的原则, 为班主任工作专业化夯实基础;其次建立班主任专业提高培训制度。要求所有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 分期分批参加班主任工作专业化高级研修班, 为班主任工作专业化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此外, 农村中小学还应当立足于各校的实际, 建立各具特色的班主任校本研修制度, 鼓励班主任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 积极开展班主任工作校本课题研究, 并以此激活班主任参与专业化研究的内生动力, 不断提高班主任自我发展的能力。

总之, 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专业化, 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全面推进这项工程, 需要我们从理念、制度以及操作模式等多个层面规范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为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上的引导和制度上的保障, 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兼一兼”、“代一代”、“熬一熬”的落后局面, 为整体推进农村班主任工作专业化建立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宝祥等主编.《班主任工作全书》.专利文献出版社, 1997年9月第1版.

[2]梁为辑主编.《新时期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奥林匹克出版社, 1996年9月第1版.

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的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环境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正在逐步瓦解着中国农业的基础条件。污染转移到农村使得农村居民环境权遭受侵害,环境福利减少或丧失。剥夺了公民的环境权,就等于剥夺了其生存基础。

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他们针对环境污染转移以及农村居民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现有研究表明,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乡村企业污染加剧等使得农村出现严峻的环境问题。

现有文献指出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农村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性,并分析了现阶段农村居民不能有效地参与环境保护的原因。但是学者们并没有从理论上对农村社会的主体——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进行研究,也没有就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地分析,更没有指出提高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效率的路在何方。

二、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理论依据

1.农村居民参与环保的经济理论分析

环境是农村居民生活的基本条件和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对人们的影响在总体上来说具有同一性和无差别性。根据现代经济学的观点,环境也可以视为一种给经济人带来预期经济效益的资产,作为这项资产的持有人有权保护其资产不受外部势力的“掠夺”。一旦农村环境受到污染,农村居民作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在环境资产流失问题上作出回应。因此,农村居民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根本要求。

在面对农村环境问题时,农村居民自发的社区式环境保护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农村社区活动,依靠血缘、地缘组织起来共同行动,即是实现其权利诉求的有效途径。

从环保参与需求方面来看,在中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上级对下级环保部门、环保部门对环评机构的监督,主要靠行政手段,而缺乏社会监督,农村居民参与项目决策的机会不多,环境保护这一区域公共产品需求经常得不到满足。从环保参与供给方面来看,农村居民参与环境这一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旨在促进整个农村资源的合理使用,实现负外部性内部化,再生产得以维持,使自己不至于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

2.农村居民参与环保的法理分析

在政府主导型环境保护模式下,政府对环境要素具有较大的剩余索取权,而作为环境保护参与者的农村居民却只能得到较少的剩余索取权,在环境要素面前,政府和农村居民的地位是不对等的,政府通常能对环境要素索取更多。

环境要素的剩余索取权不对等直接影响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因此,提高公众参与环保热情特别应该注意把环境要素的剩余索取权交给农村居民。

农村居民的请求权是指当资源环境变得日益珍贵和稀缺时,如果人民提出环境权的给付请求,国家却不给予给付,人民可以直接根据基本权的规定,向国家请求。企业侵害环境行为一般包括违反环境标准制定发展规划、超标排污等行为。相对地,农村居民对企业等社会组织侵害环境的防御主要包括举报、控告、抗议和不配合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指出:当公私财产受到损失时,公民有权向国家索取赔偿。这里的公私财产损失,包括污染环境行为直接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为防止污染扩大以及消除污染而采取的必要的、合理的措施而发生的费用。因此,环境请求权是实现环境救济权的重要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农村居民的切身权利。

三、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现实困境

环境保护的理念并未深入人心,农村居民环境意识总体上不是很强,对参与环境保护热情不高。农村居民对自然环境有双重依赖——作为生产资料的依赖和作为生活条件的依赖,农业是最大限度依赖于自然的特殊生产部门,而农村居民的生活资料又很大程度上直接取于天然资源,这使自然环境状况对于农村居民的生存和发展质量有更直接的影响。但由于生存、生活、发展是其第一需要,经济转型和户籍制度改革使得大量青壮年农民入城务工,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弱群体,农村环境维权能力和改善能力都相应下降。城市污染流向农村,而农村由于较为分散,又缺少基本的环保设施,难以集中处理。一旦出现环境问题,环境维权的证据难以收集,因果关系证明困难,使得农村居民无法应对高成本和复杂性的环境污染案件。即使他们有意愿参与自身的维权,维权周期长、耗资大也会让农村居民望而却步。维护自己环境权利的农村居民,主要通过一些非正式的手段来实现他们的目标。

农村居民在环境保护中处于双重弱势地位——相对于排污者和城市居民的弱势。相对于污染者的弱势地位,使农村居民在与排污者协商、谈判和抗争中处于劣势;相对于城市居民的弱势地位,使得农村居民在分配环境保护资源、阻止城市污染转移等方面处于劣势。弱势地位使得农村居民面对污染损害时:证据搜集难,集体行动的组织难,立案难、法律服务获得难、法院审理中立难,获得赔偿的执行难。

农村居民成为环境保护不平等、不公正现实面前的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四、促进农村居民参与环保的政策建议

1.加快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是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事务,环保工作思维从“事后补救”向“事前预警”转换的重要保障。明确农村居民参与环评的权利,规定参与环评的具体范围、程序、方式和期限,有利于保障其环境知情权。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能够督促地方政府和企业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环保措施,提升政府执政透明度和企业责任心;同时,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更能够引起农村居民对环境公共财产的关注,调动他们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需要环保部门在与农村居民进行信息沟通方面更加人性化和大众化,把公开信息和环境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

2.提高立法与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度

重大项目在审批和验收前都要通过环境热线、地方报纸、媒体等进行公示,让村民了解重大项目的审批过程,保障其有效参与。环境保护法应规定村民参与建立环境保护的内容、渠道、方式,鼓励和支持他们的创造精神,逐步建立起村民参与、监督并从中受益下的污染转移控制机制。提高村民参与环境保护的层次,明确、统一他们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形式,注重环境立法过程中吸收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3.转变政府治理方式,赋予村民环境自主权

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有效参与给整个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和传统定势思维带来新的冲击,自下而上的力量促使政府部门在环境管理模式上不得不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新的格局下,政府应重新思考政府、企业和农村居民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在执政理念上,必须处理好治理污染与保障民生的关系;在发展思路上,必须处理好财富增长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在服务社会上,必须处理好维护权益与发展民生的关系。当然,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还农村居民以环境主动权。

4.强化农村居民的社区角色

中国基层的组织形式决定了农村居民在本社区内形成以血缘、地缘或者是相同的宗教信仰来维系的社会关系,而处于这些关系中的农村居民理应为本社区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同时,农村居民的社区角色,使他更易受其他社区成员“示范效应”的影响。根据内尔·纽曼的观点,在大众传播时代,当一种观点受到大众媒介的持续不断宣扬,从而成为所谓支配性意见时,持有相反观点者便会逐渐陷入沉默,而放弃自己的主张去追随公众的看法。

也就是说,强化农村居民的社区角色,会在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形成这么一种螺旋趋势:公共利益越来越走红吃香,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可以预见,虽然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有外部性,但这种外部性往往会被一定的社区角色所抵消,农村居民一旦组织起来将会成为维护自身权益的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国家信息中心.2008―2020中国环境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7.

[2]蒋高明.中国生态环境危机[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18-25.

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的调查报告 篇4

首先,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灵活性。其自发性表现在大多数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由农民自主创办。其灵活性体现在:合作组织在不改变农民最敏感的土地承包关系和农户自主经营权的前提下,以服务为宗旨,很好的帮助农民解决一家一户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它了解农民需要什么,需要多少,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农民可以根据生产经营内容的需要参加各种各样的专业合作组织;在组织管理上,实行自愿结合,自由入退;在经营方式上,实行盈余返还,灵活多样,给农户带来实惠,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其次,大部分由农村能人发起和创办,同时其素质和能力水平又决定合作社发展的状况和程度,突出地表现为一定的“能人效应”。无论是梨树县还是鱼台县的农村合作组织,都很好地反映了这个问题。所谓能人效应,是指农村能人的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等在合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农民合作社的生死存亡。农村能人依靠自身所拥有的丰富的社会资本发起成立;以可贵的奉献精神为合作社发展出钱出力,积极筹划;以较为敏锐的市场意识,摸爬滚打开辟市场,开发好的合作项目,使农民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第三,具有符合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内涵。与旧合作社相比,新型合作社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在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利益的基础上成立的农民互助合作组织,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场主体;它以对内服务和非赢利性为宗旨,以对外组织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是具有很强公益性的民间组织。因而,就其性质而言,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是指在改革开放后产生的,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并以农民为主体,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遵循国际公认的合作社基本原则的农民互助合作组织。这就决定了农民合作社可以真正代表农民的利益,可以在互助合作的基础上提升农民的自我组织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农村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发展中具有新的功能。其一是明显提升了农民的自我服务、自我组织、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能力。在梨树县的实地调查中,我们看到合作组织的活动和培训,普遍培养了社员的自我意识、合作意识、市场意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农民的孤立和封闭状态。在合作社中,农民“可以获得新的知识、新的观念、新的技术资源。因此,它有助于人们得到更强的胜任感和个人效能感”。其二是加强了农村资金融通和农民之间的经济联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民“原子化”的状态,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农民合作组织是农民利益诉求表达的非政府组织而不是权力组织,能够通过制度化的渠道与政府等其他社会强势集团平等“议价”,在合作与妥协中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因而是实现和保护农民自身利益的有效途径。其三是缓解了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1

梨树县的合作社还修建了自己的饲料厂,促进了规模养殖,有效推动当地养殖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得到了周边广大群众的认可和赞誉,也初步显示了新合作经济的突出优势,有效克服了一家一户进市场难的问题。其四是减少生产成本,在增加农民收入和积累方面有明显效果。梨树县和鱼台县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实践证明,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社是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和积累的重要实现途径。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同时,通过扩大产业链条,还可以获取加工环节的收益,逐步完善,可以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长效机制。

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合作组织认知普遍不足,观念转变滞后,存在严重的历史和心理负担,是制约新型合作社发展的思想困境。抽样调查表明,有48%的人不了解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约有37%的人表示了解一点,表示比较了解的占10.5%,而真正了解的只有4.5%。当问及“今后是否愿意参加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时,90%的农民表示愿意参加,只是“不了解”,“没有机会”参加。这说明农民对新型合作组织的需求很迫切,有广阔的前景,但其发展尚滞后于农民的需要。可以看出,当前提高中国农民的组织化水平的困难,由于农民组织化思想和形式来源于西方,在中国缺乏合作的传统,因而,应积极引导和转变农民的落后观念,重塑合作组织在农民中的形象,让农民从心理上真正接受合作经济,是提高农民组织化、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的必要前提。

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农村人才严重流失,缺乏懂得合作知识又有奉献精神的合作社经营者和管理者,是制约新型合作社发展的人才困境。调查中,笔者走访了部分乡镇的学校,发现师资力量普遍薄弱,校舍、教学设备十分陈旧,农村教育仍处在令人堪忧的境地。即使培养了一些人才,也大多流向城市,据了解,梨树县的大学毕业生回县城工作的只有5%左右,回农村发展的几乎没有。另外,山东的不少村庄大量有文化知识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使农村人才更为稀缺,农村现有人才相对于农村发展需求来讲,只是杯水车薪。当前农民合作组织的发起人往往是农村能人,他们都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具有较大的号召力和说服力,同时又是乡村社区的非正式权威,对村庄有较大的影响。这些“懂理论、会操作、留得住、用得上、养得起”的农村能人,是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本。总体来看,农民合作社的第一代领导人,大部分素质较高,领导作用发挥较好。一方面,新型农民合作社总体运行良好,社员对合作社比较满意,另一方面这些合作社普遍都面临着合作社发展后继无人的困境。

合作经济组织不适用相关经营领域的准入法律规定,无法进入农村相关经营领域受益,经济实体难以形成,是制约新型合作社发展的法律困境。调查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以前,主要因为没有法律依据合作组织难以批准成立;合作社法出台以后,主要因为合作社无法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入相关的经营领域受益,难以发展。如果农民建立了强大的合作经济组织,便有了平等“议价”能力和与其他经济组织公平谈判、“讨价还价”的能力,可以有效避免市场的不公正待遇。而已经建立起来的,如吉林省梨树县闫家资金互助社,山东省鱼台县姜庄合作社,由于某些法律政策规定不适用,很难以独立法人的身份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无法正常地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不能依法保护自身利益和及时解决现实问题而发展缓慢。在目前众多会员素质较低的情况下,发起人对协会的操纵度是很大的,这也亟须法律来规范。有关农民合作组织的法律法规颁布落后于实践,有关农民合作组织的优惠政策往往只是泛泛而谈,强调力度不够,落实更难,新型农民合作社需要优惠政策供给。只有完善合作组织法律体系,调整相关法规政策,允许农民合作社进入生产、销售、经营领域,不断强大经济实体才能迅速发展起来。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素质,积极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宽松的舆论氛围,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基础。农村人才的匮乏和农民素质的欠缺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无法独立的学习和了解合作知识,没有能力制定合作社章程和制度等,必须有政府或其他社会力量的推动和扶助。笔者认为,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戏剧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合作社进行广泛的宣传,转变不利于发展的落后观念,化解农民对合作经济的误解,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宽松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培训班,让农民了解合作知识,懂得合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明白合作的价值和意义,并逐步形成合作文化,是合作组织发展的迫切任务。在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必然需要大规模专门合作人才,因而,合作社人才的规模培养是推进中国农民组织化、发展合作经济的重要条件;建立支撑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农民合作组织稳定、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之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上面热、下面冷”的不良局面,即政府对推动合作社发展热情很大,但农民反应平淡,这是因为政府不了解农民的合作需要,不能根据农民的现实需求提供合作服务,很难给农民带来切实的利益;另一个难题是没有好的合作项目,没有产业带动的合作仍然无法改变农民“原子化”的自然经济状态,发挥不了合作组织的优势。正如一位合作社发起人总结合作社失败的原因时所说,“合作社的成败关键是,能不能有一个好的合作项目”。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存在“邻里效应”,只有找到好的合作项目,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产业为核心带动合作组织发展,带动农民低成本的进入市场,让农民看到实际利益,农民才会积极参加合作组织。所以,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要了解和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需求,遵循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规律,树立典型,循序渐进,先示范后推广,发挥典型的模范带动作用,这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的有效途径。

深化乡镇政治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供给,是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必要条件。调查发现,由农民自己发起的合作组织占合作组织总量的比例还很小;而且大多数农民合作组织尤其是农民自发成立的合作社面临着难以获取贷款,农村市场封闭,制度空间狭小的发展困难。因而,必须深化农村配套改革,推进乡镇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尤其在免除农业税后,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为农民合作组织建立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国家应加快县域内金融机构改革步伐,健全支持农村发展的金融网络,重组和建设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加大对农民的小额信贷力度,缓解“支农”资金供需矛盾,逐步形成以农村信用社“支农”为主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共同发展,有序竞争、全方位支农的新农村金融组织服务体系,采取优惠的金融政策,是农村广泛建立和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的重要条件;另外,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市场和农用生产资料市场,有利于增加合作社的合作内容和自身积累。政府不仅要进行各项配套制度改革,为合作社发展拓展制度空间,而且要在税收方面采取减税、低税或免税政策;在政策上资助,如政府的赠款、补贴、贷款、担保、投资、订货合同、转让土地及建筑物等。于建嵘提出现阶段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官权退、民权进、严法制、正官德”[4],这一提法切中时弊。公权从乡镇一级退出,对于农民合作组织等民间力量的生长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的调查报告 篇5

重庆市铜梁县东城中学 李德忠

中国语文网原创投稿

授权级别:A

投稿日期:20070112

【摘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原因,作文教学水平比城市中学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教师怕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低效,学生作文水平低下,无疑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和教育改革提高国民素质的宗旨,这一现象一直困挠着广大农村语文教师。如何改变这一现象以提高农村作文教学的质量,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中学生作文总体水平欠佳现状,分析了导致这种状况的几个原因,之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我们应该面对现实,力求创新,结合农村中学的特点,让农村中学生的作文写出特色,化不利为有利,以提高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

作文 农村中学生 求实 创新 特色

笔者是一名从农村中学考上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农村的中学语文教师,较清楚目前农村中学的教育现状。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农村的教育也开始受到了重视,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与城市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体现在作文水平的差异上。针对这一点,笔者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结合作文教学的科学理论,提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农村中学生的作文状况

在农村中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1、学校要组织春游活动,教师刚通知完,就有学生私下议论:春游回来,不知要不要作文,如果要作文,我宁愿不去。2、“当语文教师实在是太累了,看着那堆写得乱七八糟的作文我就头疼,如果不用批改作文,我们语文教师就轻松多了”。很多中学语文教师聚在一起时常颇有同感地议论,甚至因为星期二有作文课有的语文教师就称之为黑色星期二。学生作文水平低下,教师害怕改作文,学生抄袭优秀作文,应付了事。如此恶性循环,后果不堪设想,这样的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二、农村中学生写作水平低的原因

由于农村中学生相对于城市里的学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要少得多,社交能力也无法与城市学生比。眼界的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的匮乏,使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地变小。于是他们的作文就出现了内容虚假化,意义拔高化。比如为了考试,许多学生就不得不编造,于是出现了大量的“贫困生”、“残疾人”,甚至是“单亲家庭”、“孤儿”。不是亲身经历是不能体会“贫困生”等人的辛苦与艰难的。所以,他们的作文是不能打动人的。

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对生活在闭塞的农村的中学生而言,教师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跟他们的老师不无关系。部分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对写作理论掌握较差。在上作文课时,他们无视学生作文思维发展规律,把作文课教成了纯写作课。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从实际出发,孤立地给学生大讲写作技巧,使学生本有的一点作文兴趣,被这一大套高标准的写作艺术弄蒙了,灰了心,以后见了作文就头痛,被迫写出的作文不可能很优秀。另外,很多语文教师把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把作文教学当作软任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把按教学计划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并且尽心尽力地去教完教好,因为它与考试有极重要又很明显的关系。而把教作文当作软任务,也就是说,多教几次作文,少教几次作文都无防。当然,这和目前的应试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一味为考试而写作,势必使学生失去了对写作的热情。

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也是造成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城市里的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较好的引导。而在农村,一般的父母只要求自己的孩子考个好成绩,至于孩子的语文水平,特别是作文水平是不关注的。长久如此,孩子们就会这样想:连父母亲都认为作文是不重要的,那我何必花太多时间在上面呢?这样,无形当中父母的态度又是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养成的致命一击。当然,因为父母自身的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在这方面有时也是力不从心的。

总之,在求升学率的大环境下,语文成了最大的牺牲。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呼吁多年,但总体的情况未见好转。这点在农村表现最为明显,因为大部人把读书作为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因此,农村孩子特别希望考出好成绩。可是,语文特别是作文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积累的,是不可能像其它科目那样“立竿见影”的。因此作文最终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最大牺牲品。

三、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出路

1、写真事,抒真情,写出农村特色:

⑴ 坚持一个原则即“不熟悉的不写”:

亲身经历的事情,直接接触的人,亲自去过的地方,稍加回忆就历历在目,容易写得具体生动。道听途说的材料写进文章,容易露出破绽。例如有的同学为了使所记的事情意义“深刻”,所写的人形象“高大”,就凭空编造或任意拔高,结果情节上弄虚作假,让读者一眼就看穿。还有的同学作文时,喜涉足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写陌生的人,记未经历过的事,由于对人对事所知甚少,写作时只能生编硬造,写出来的文章自己都感到别扭、不可信,更何况别人呢?其实,并不是只有写五彩缤纷的城市生活,写万人崇拜的伟大人物才能写出好作文。相反,农村作文教学只有立足于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农村的世界虽是朴素的,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发现农村区别于城市的独具魅力的闪光点。因此,农村中学生应多留心自己所处的环境,应多观察自己身边的独具特色的人、事、物,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

① 观察农村景色:

农村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农村孩子他们从小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树木茂盛、田野广阔、蓝天白云、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花草野果„„这一切无不烙上了农村的印记,又无不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只要认真观察,这些就为他们描写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奠定了抒写真善美的基础。

② 交流、收集农村语言: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立秋摘花椒,白露打黑桃,霜降采柿子,立冬打晚枣”,这是农村一年四季农作物采摘所特有的谚语。又如“锄头下面一层水”,讲的是天旱,地里庄稼无草也要锄,因为切断了土壤中的农作物的毛细管,可以防止水分蒸发的科学道理。学生通过于收集、交流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既提高了农事作文的科技含量,又积累了写作素材,可谓一举两得。

③ 体验农村生活:

农村学生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上树摘果、下河摸鱼、爬树粘知了,这些趣事会给孩子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拔草喂兔、人牧牛羊、锄草间苗、插秧施肥等这些劳动实践给学生带来深切的感受。让学生以日记或作文的方式记录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这就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农村中学生在节假日常要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都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例如种稻谷,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锄草,施肥,收获,并且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又如很多同学都亲身参加过割稻、采茶或摘采柑桔的劳动,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劳动中,你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讨论之后指导学生写出文章,这样既学到农技知识,又扩大了写作范围。

④ 观察农村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农村更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比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化学、农药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在教学中我们可指导学生对此现象进行调查、研究、访问,从中指导学生作文,扩展学生写作题材,学生在作文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⑤ 写观察日记:

学生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一切耳闻目睹,都十分地感兴趣,很多同学都喜欢养花种树或养一些小动物,语文教师可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写一些观察日记,把他们养花种树,和小动物交往中的点点滴滴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来。这样,一篇篇富有生活气息、富有童趣的日记便跃然纸上。

⑵ 在拥有了素材之后,应力求具体细致:

无论描写什么,材料都应具体实在,不能抽象笼统。只有具体鲜明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并能使人读后如临其境,产生共鸣。像有的老师在作文中采取了“六不”措施就很好,即不观察不体会不作文、不熟悉不作文、不精练的话不说,比如强调写天气的时候,冷天不用“冷”字,热天不用“热”字,写人物不准用“好”字等。这样学生在作文时就需大开脑筋了。如在描写冷的片断时,有的写:“一片西北风过后,第二天早晨房子白了,树上白了,地上也白了。上学的小弟弟放下帽耳朵,小妹妹戴上大围巾。”有的写“大雪过后,房檐下挂着一排冰溜,北风卷着雪花直往人脖子里钻。行走的人身穿绵大衣,头戴大皮帽,但还是把脖子往下缩”等。这样经常强调,语言就精练具体了,作文也就有了感染力。

⑶ 抒情要真挚: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考试说明》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动真情。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没有情感这种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狄德罗语)这便是以情动人。但要真能“打动人心”并非易事。矫揉造作之情令人反感,乔装粉饰之情使人厌恶,无病呻吟之情让人恶心,惟有真情实感才能起到“或叫人开怀大笑,或令人掩卷沉思,或使人泪流满面,或让人撕肝裂肺”的艺术效果。反之,没有真情实感,作文也就失去了灵性。

2、教法力求创新:

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比城市学生低,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在短时间内或是单靠个体力量无法改变的。但是,经常在教法上探求新路,力求创新,却是每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都可以做到的,也是我们的共同职责。长久以来,大部分农村中学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上因循守旧,不敢越雷池一步,以致于学生讨厌写作文,作文水平难以提高。下面,笔者就农村中学作文教法提几点自己的见解:

⑴ 教人游泳者先下水: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可是有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真的做到了“不湿鞋”,这可实在不妙。如果游泳教练是只旱鸭子,那他还如何教人游泳?可是有很多语文教师确实是从不写文章的。虽然学生们在课内或课外都能接触到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妙文,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欣赏模仿。可是对农村中学生来说,那终究有点儿遥不可及,有时,它的作用甚至比不上周围人的一篇好文章,特别是老师的文章,学生是很乐意学习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还要“以身作则”写作文。给学生最感性的东西是自己的“下水作文”,通过“下水”谈体会,谈生活,谈技法,谈学生作文时会出现的问题。实践中,教师的“下水作文”确实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如能写好“下水作文”,让学生听了、看了,既是垂范,又是激素。

⑵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农村语文教师批改作文时常常感慨:学生的作文水平怎么这么低,写作思路狭窄,内容干燥单调,语句平淡乏味。究其原因是农村学生与外界很少接触,较缺乏想象力。因此,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是提高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作家王蒙说:“没有精神上的自由驰骋就没有文学。”可见,离开了想象就写不出好的文章。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呢?笔者认为:首先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力,再者是在教学中要抓住文章的一些特点来培养。

著名作家茅盾说过:“想象的来源就是观察,观察的范围愈广阔,想象力也就越丰富”。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老师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社会生活中具体的人、事、物。如身边人的外貌、言谈、举止及其性格、思想、学习或工作等情况;身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情况;事物的位置、外形特征及景物的远近、动静、声色等等,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此人与彼人、此事与彼事、此物与彼物的不同之处,留心其特有的、与众不同的地方,教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观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持之以恒,以培养其敏锐的观察力,为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打下基础,为写好作文积累素材,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中学语文课文大多是经过专家精选的名篇佳作,有其广泛的代表性,内容极其丰富,所蕴含的作家的想象力也是极为丰富的,因此,教师也应充分利用文中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情节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⑶ 注意思维训练,提高思维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而农村作文训练依旧是重语言轻思维的训练,从语言到语言,致使学生思路闭塞,习惯依猫画虎,移花接木,习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千篇一律。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形式活泼的作文训练,想象作文和续写作文就是能使学生思维充分展开的习作训练方式。如《孔已己》这一课,在课文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已己最后一次出了咸亨酒店后,他的命运到底如何?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后续写。又如《20年后我们再相逢》要求学生想象20年后大家再走到一起时的情景。这时学生们就像一匹奔驰的骏马,在思维的大草原上自由地、尽情地驰骋。他们在自身的成长变化写到家乡环境的变化,由家乡的变化写到自己正在发展的事业对家乡的贡献„„这样,我们就成功的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从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独创性,为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拓宽了道路。

⑷ 利用批改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① 鼓励,少给批评:

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大多是经过他们冥思苦想而获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所以,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就一个精当的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应及时地给予鼓励,在文后给予中肯的评价。

② 快速批阅,及时反馈:

学生交上作文,有的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则当作是自己一次精心创作的尝试,渴望很快得到结果,老师就应及时批阅及时发放,让学生尽快品味到写作成功后的喜悦。这样就可以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尝到成功的甜美。

③ 批改具体,不能空泛:

作文批改要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就不仅要在字、词、句、修辞等问题上指出不足、进行修改,更要在文章的布局谋篇、材料选择、详略安排等较抽象的问题进行具体、细致的修改,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进行把握,提到确实的提高;并通过和以前批改的比较,让学生明确其进步,从而使其作文兴趣有所提高。

⑸ 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

“作文作文,作得头疼,搜肠刮肚,仍难成文”。这表现出许多农村学生的共同心理──害怕作文。学生害怕作文的原因除了学生本身的知识、能力等因素外,更主要的是教师的素质和教学因素。在写作指导中,不少教师的指导模式略显古板,不够灵活,不利于学生活跃好动的个性心理发展造成他们缺乏写作的兴趣。另外,批改和讲评、挑剔学生的文章,使他们感到作文高不可攀,把写作视为畏途。长此下去,学生便丧失了写作的兴趣和热情,而教师的写作教学效果也难以提高。

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写作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① 多看,多读,多感受: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这就强调了读的重要性。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吸取前人文化的营养,我曾给学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卢梭幼年丧母,他与父亲相依为命,在寒冷的夜晚父亲和他一起诵读文学名著,以至于成名以后的卢梭也难以忘怀这段岁月。我在班上还读过高尔基、海伦·凯勒、哥白尼等名人传记,发动学生掀起了读书热。每天读报时间或学习的间余我都会抽一些时间给学生朗读几段美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学熏陶和有益的启迪,很多学生购买了《读者》《美文》等优秀报刊,在班上争相传阅,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电视作为一种宣传工具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农村现在生活好了,看电视应该不是什么奢望,所以我们还应该重视指导学生怎样从电视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新闻、电视散文、东方时空等节目既有浓浓的文化氛围,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前几天我曾提醒学生看东方时空节目,水均益对伊拉克境内世界文化遗产大佛被摧毁这一事件的评论,水均益那精彩的点评表达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谴责、愤懑、遗憾、无奈。电视节目主持人炉火纯青的语言深深的打动着每一个人,对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 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大文豪苏轼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鲁迅先生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都说明积累在作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同学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便是在积累上下过功夫,材料储备丰富。不少同学写作苦于无言,只好“望题兴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学生记忆仓库里贮存的素材多寡,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有一则古代笑话说:一秀才写不出文章,痛苦万状。其妻见曰:“怎么比我生小孩还难?”对曰:“当然更难。你生孩子是肚里有货,我写文章是肚里没货。”学生写作文也往往就是肚里没货。因此,应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多作读书笔记,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记录下来,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③ 师生交往,增进情感:

不少同学害怕写作文,说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于思考。殊不知,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叩击我们心弦,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同时,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可取作写作的材料。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长流不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热爱生活,笔底才会淌出源源清流,妙笔才会生花。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则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观察感知的习惯。

⑹ 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条理清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越充实。农村学生平时感知的生活其实是很丰富的,但是他们往往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没能把这些丰富的生活表象细细品尝,并从中获得乐趣。因此,在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同时,要强调置身其中,五官并用,要求学生从不同用度和层面,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来体验农村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内容入手,把习作内容同实际生活相联系,真正做到写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同时还可以在作文命题上下工夫,如教师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习作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自由命题、自主选材。这样学生不仅想写、乐写,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丰富了习作内容,真实的反映了学生生活。

⑺ 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总之,要走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并非易事,它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老师们应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村中学学生作文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探求新教法,让农村中学生的作文写出新意、写出特色。同时广大农村中学生也应自觉地扩大知识面,丰富阅历,拓宽写作题材,勤于练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那么,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必将闯出一番新天地。

──────── 【参考文献】

1、改萍 李守森主编 《教育教学文论汇篇》(学苑出版社出版)第428页

2、王庆国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第474页

3、曹欣欣 《利用批改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第487页

4、付美芬 徐高堂《谈谈我是怎样指导学生作文的》 第479页

5、余启端 《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6、《中学语文教学》 1994年第八期第41页

7、周永松 《作文训练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和想象能力》 1994年第10期

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的调查报告 篇6

调查与思考

为进一步推动我县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深入开展,探索建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长效机制,县人大办公室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通过走访、座谈、征求意见等方式,对我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情况进行调研,据此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我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所取得的成效。我县现有农村人口约70万人,据统计,全县农村日均垃圾量约490吨,人均日垃圾量为0.5—0.8kg。农村垃圾主要成份有:食品包装袋、厨房残渣、塑料废品、破旧衣被、家庭旧废品、果皮、木屑、尘土、杂草、茶叶、家禽(畜)粪便等。

2006年以来,我县深入开展以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为主要内容的“家园清洁行动”,有7个乡镇和75个村被列入垃圾治理示范镇、村。从整治情况看,各有关乡镇、村基本能按照“六个有”的要求,积极探索并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一是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建立保洁费筹措制度。大部分村是按每人每月壹元标准收取保洁费。二是按每千人配备一个卫生保洁员和一辆保洁车,保洁员每月工资在300—400元不等。三是开展村容村貌大清理活动,包括清除陈年垃圾、改圈、改厕、清障、排水、建设若干个垃圾堆放点等,要求各家各户配备垃圾桶。四是成立理事会,由村两委干部、老人协会有关人员、村民小组长等组成,负责收取保洁费、监管、协调等工作。五是制订卫生公约,广泛宣传,上墙公布。从整治的效果看,各整治村的村容村貌均有了较大的改观,保洁队伍基本能保证日常运作,村里垃圾大部分能集中收放,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顺利通过了省市“家园清洁行动”验收组的验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到位。有些村民环保意识淡薄,认为“垃圾风一吹就跑了,污水太阳一晒就干了”,不愿“花冤枉钱”;有些村民认为环境卫生整治是政府部门的事,与己无关,存在“政府要我整治,政府就会出钱”的思想;有些村民舍得花钱盖别墅却不愿交每月壹元的保洁费,特别是在拆迁、改路、改厕、改圈、建垃圾池时,一旦牵涉到自身利益,往往以各种理由加以抵触,或要求巨额赔偿。

2、规划滞后。目前全县大部分村还没有编制总体规划,抢建、乱建、偷建行为大量存在,建设用房没有按规划也“无规划可依”,导致“村容整洁”难以落到实处。此外,村民建新不拆旧的现象普遍存在,新房建在自家地块上,错落不齐,缺乏统一规划,新旧宅基地没有依法置换,浪费了土地资源,环境卫生整治比较困难。

3、资金短缺。资金短缺是困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突出难题。在我县,大部分的行政村没有集体收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需各级政府和村投入一定的配套资金,很多村难以落实,即使有投入也是负债整治。据了解,一个行政村单做测量和规划就得3—6万元,开展改路、改水、改圈、改厕、垃圾处理等基础性工作,每个村至少需要30万元以上,大部分村难以承受,环境卫生整治、日常保洁、后续管理因缺乏资金支撑而难以长期坚持。

4、垃圾难处理。目前,我县各整治村对农村垃圾处理主要采取“户集、村收、镇处理”的方式,这种方式除了运输等运营成本较高之外,每个环节均存在一些困难,包括村保洁员经费保障困难;垃圾清运车没有封闭,运载时垃圾“一路飘扬”,极易造成二次污染;村道、乡道、县道等主要道路成为环境整治的盲区;乡镇中转站或处理场一般是简易堆放,没有处理设备、没有垃圾分类,容量也有限,垃圾堆积成山,产生新的污染源。有的乡镇垃圾堆场没有固定位置,造成村内整治,村外继续污染。

三、几点建议

1、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的积极参与相结合。要切实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教育引导农民群众真正认识到农村环境整治的根本目的是造福农民自己,正确处理好既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的关系,从而变“要我整治”为“我要整治”,变“等、靠、要”为“自身努力为主,政府帮扶为辅”。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农民讲求的是经济实惠、节俭办事。在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政府部门要注意换位思考,结合农村实际,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尊重群众所创造的切实可行又经济的做法,防止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要以中心村整治为重点,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2、做好农村建设规划,必须坚持政府推动、镇村主动、部门指导相结合。建设新农村,规划要先行。目前,我县镇、村建设规划严重滞后,全县尚有200多个行政村未完成村庄规划,而且由于镇、村财力比较紧张,要全部完成这200多个村庄的规划,任务十分的艰巨。建议出台推动镇村建设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或实施方案,县财政每年拨出专款用于村级建设规划补助经费,采取分期分批实施的办法,争取再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全县所有乡镇及行政村规划。县建设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镇村规划、建设的督促和指导,在规划内容上,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搞一刀切。要结合各村人文环境和历史特征,充分体现村民民主自治原则,在广泛征求广大村民意见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论证,制定符合各村实际的建设规划。

3、解决整治资金短缺问题,必须坚持政府投入与农民投劳筹资相结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确保“村容整洁”的关键,而核心问题是资金问题。在这一问题上,不能简单地把农民理解为“主体”,政府应当主动承担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主体责任,按照中央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执政理念及积极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建立积极有效的投入机制,解决农村环境整治中改水、改圈、改路、改厕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才能有效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各乡镇也要在农村建立相应的投劳筹资机制。凡是可以用劳力解决的投入问题,都要用农民投劳的方式解决,允许一些有经济能力而无条件投劳的农民实行以资代劳,确保农民投入落到实处。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还可以实行农民有限筹资,拓宽筹资渠道。

4、做好农村垃圾处理,必须坚持循环经济理念。要根据村庄的经济状况、交通情况、环境容量来分类指导农村垃圾处理工作,探索多样化垃圾处理模式。可采取“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方式。而位于山区、海岛等交通不便的边远村庄则可利用地形、环境容量的优势采取填埋、焚烧的就地处理方式;还可以在村庄内建立垃圾分捡场、有机垃圾堆沤场、无机垃圾填埋场和建筑垃圾堆置场,由农村保洁员将统一收集的垃圾分为建筑垃圾、可回收废品垃圾、纯垃圾和有机垃圾等类别处理,建筑垃圾回填机耕路面,可回收废品垃圾销售给回收公司,废电池、医疗废弃物等有害垃圾采取县或乡定期巡回收集的方法处理,纯垃圾进行堆集焚烧,有机垃圾发酵后当农田、山林的有机肥。通过分类处理垃圾,不仅可做到垃圾不出村,省去一笔可观的运输费用,还可解决垃圾填埋场地的紧缺和土壤退化问题。塑料、酒瓶等可回收废品,可以增加村集体的收入。“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我们认为,无论是采取哪种方式,都应该树立循环经济理念,根据“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探索垃圾分类处理办法,把垃圾变为可再生资源。

论农村私立高中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篇7

一、我国农村私立高中存在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自1984年我国第一所私立高中———安吉上墅私立高级中学建立至今, 人们对私立高中的认识和理解有所加深, 但仍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其存在和发展。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私立高中存在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对私立高中乃至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私立高中的公益性

公益性是指个体或组织通过有价值的行为为大多数成员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服务和活动的特性。[1]由此引出私立高中的公益性, 即个人或社会组织兴办教育为部分人提供教育服务、教育产品, 以及其产生的正面教育影响等特性。农村私立高中的公益性主要体现在:首先, 推进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其次, 有助于实现地区教育机会平等, 进而促进高中阶段教育过程、结果的平等;再次, 满足地区更多学生的教育需求, 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提供后备人才;最后, 私立高中缓和了地区教育供求失衡的局面, 有利于地区社会稳定和发展。

2. 私立高中与公立高中的互补性

这主要表现在生源和市场两个方面。在农村, 公立高中师资雄厚, 教育资源相对较丰富, 因而就读的都是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成绩相对较差却又渴望上学的学生, 私立高中是可行的选择。私立高中填补了地区公立高中容量以外的巨大教育市场空缺。特别是近年国家出台了禁止公立中学开设“高考复习班”的相关政策, 私立高中是地区高考失利的学生实现“大学梦”的唯一希望。此外, 私立高中的优秀学生也能弥补公立高中部分学生的“蜕变”, 为中学后教育提供稳定的优质生源。

3. 私立高中的发展是教育多元化的必然要求

私立高中作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多元价值体系的产物, 其存在与发展是追求多元化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所形成的多样化的现代价值观, 教育是可以吸收和引进的。私立学校可以摆脱公立学校那种定型价值观和标准化教育的框框, 培养学生多样化的价值观。因此, 它是为形成一个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多元价值观念的和谐的社会所必需的。”[2]农村私立高中的发展可以打破公立高中的“垄断”, 使高中阶段学校主体多元化, 实现教育的合理竞争、优势互补。

农村私立高中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毋庸置疑。然而, 现实中的农村私立高中却举步维艰。

二、我国农村私立高中发展的现状和困境

纵观我国农村私立高中的发展, 在取得进步的同时, 问题仍相当突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源质量较差

农村私立高中的生源主要是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差, 升学受挫无法进入公立高中学习, 被迫选择到私立高中求学的学生, 他们大多是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寒门子弟”。此外, 随着大量人口向东部流动, “留守学生”和“问题学生”的大量出现, 农村私立学校便成了“托儿所”“教养所”。生源参差不齐以及“先天不足”, 在以分数、升学率为衡量标准的今天, 农村私立高中的发展首先就输在起跑线上。

2. 资金相对贫乏

农村私立高中大多是私人或民间组织创办的, 少部分属于扶贫项目, 学校正常运作所需资金大多依靠收取学费、私人或组织提供。在经济欠发展地区, 考虑到学生家庭的实际支付能力, 私立高中的收费标准只比公立高中略高。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 但作为私营性质的学校却很难分到一杯羹。开办学校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教学和管理人员, 这些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使农村私立高中的运作越加捉襟见肘。

3. 师资力量薄弱

笔者曾在2011年“十一”期间访问过黔东地区一所私立高中, 在与该校教务主任的谈话中了解到, 该校几乎所有教师都毕业于普通二本院校或三本院校, 其大学所学专业跟目前教学科目大多不对口, 很多教师处于“现学现卖”状态。农村私立高中在教师待遇、福利等方面存在不足, 因而在教师招聘过程中很难吸引到优秀人才。前来应聘教师的人员要么是无法进入其他行业的待业者, 要么就是把私立高中作为暂时需求, 为另谋高就做准备。总的看来, 农村私立高中师资不济现象比较严重。

4. 学校管理不善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系统化、合理化的管理。农村私立高中的管理面临众多难题, 如教学、日常生活管理以及学校安全和校风建设等。“留守学生”“问题学生”的大量存在, 加之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 具有极强的叛逆心态, 私立学校被迫采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 但常常事倍功半。严格的训育制度也是农村私立高中常用的手段之一。私立高中一般都有自己的训育目的和原则, 但是把训育作为学校管理手段具有反民主和反自由的一面。[3]容易激发学生甚至是教师的抵触情绪, 给管理工作带来更多困难。

5. 缺乏办学特色

私立学校的生命力在于其办学特色, 在于它对教育市场的灵活反应, 以及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多元的教育需求。“而目前一些民办高中在办学模式、办学特色、管理方式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已与公办高中趋同, 办学定位不准, 对教育市场的变化不适应, 同质化日益显著, 失去自己的特色, 使得一些民办高中成为公办高中的翻版。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 一些民办高中为了生存失去了多样化办学的探索空间, 陷入了与公办学校同质竞争的困境。”[4]课程和办学目标趋同使民办高中的吸引力日趋下降。

6. 社会认同度不高

私立高中在农村被认可度低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生源质量先天不足、资金短缺、师资薄弱、管理不善、特色不明显等因素严重影响了私立高中的形象。办学质量、升学率是人们衡量教育绩效的永恒标准, 私立高中相对较低的升学率是其认同度低的重要原因。此外, 在农村人们长期形成的“官学优于私学”的思维定势使他们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私立中学, 无法真正认同私立高中的存在和发展。

三、我国农村私立高中发展的前景及出路

1. 我国农村私立高中的发展前景

(1) 农村私立高中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适龄少年进入高中学习。然而, 农村公立高中扩大的规模和速度, 短时间内无法满足教育市场的巨大需求。在农村人们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使得教育服务和教育产品巨大的买方市场得以形成, 加之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供求不平衡, 私立高中的发展是应然也是必然。此外,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在农村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消费成为新的消费态势。扩张的教育需求需要扩张的教育供给来满足, 农村教育消费的这种新形势必然会对公立高中的“垄断”提出挑战, 给私立高中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2) 农村私立高中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宽松。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强调, 办学体制必须改革, 必须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状况, 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政府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按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办学;鼓励社会各方面包括行业、企事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联合兴办教育, 政府给予必要的扶持。有了制度保障, 在教育供求失衡的农村, 私立高中发展将会有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2. 我国农村私立高中发展的出路探析

农村私立高中的存在和发展虽然具有合法性和必要性, 但是如何发展却主要受制于其自身问题的解决程度。

(1) 开源节流, 解决资金问题。农村地区私立高中的经费主要来源为学杂费收入, 社会捐资、投资、集资, 政府补贴、银行贷款等。在目前条件下, 接收大规模无偿性捐助的可能性很小, 所以学杂费成为学校运作资金的主要来源, 依靠学费办学, 以生养校。[5]在农村, 私立高中收费比公立高中高不了多少, 加之扶贫资助和政策补贴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严重影响了学校的运作资金的积累。因而开源节流、引进投资, 积累办学资本, 合理、高效利用学校资源, 减少浪费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

(2) 强化师资, 提高办学质量。办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没有质量就没有发展。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践行者, 其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质量, 关乎到学校的兴衰。农村私立高中由于条件相对较差, 在师资招聘过程中较之公立学校处于劣势。但是, 其自身与公立高中一样有不可否认的公益性, 因而在教师招聘过程中决不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必须以学校教学和发展需要为基础, 以应聘者的教学能力为衡量标准, 从源头上净化教师队伍、保证师资质量。此外, 积极开展在职培训, 引进公立学校的优秀教师也是强化师资建设、提高办学质量的良策。

(3) 改善管理, 优化教学环境。苏联教育学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教育新人就是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 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建立个人与集体和社会这种实际联系和关系的体系, 以保证个体的社会化。”[6]农村私立高中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封闭式、军事化和以训育为主的管理模式, 代之以新型的师生关系。由于存在大量“留守学生”“问题学生”, 因而以爱为基础的师生关系和人性化学校管理尤为必要。“爱心是教育成功的根本点;诚心是教育成功的出发点;责任心是教育成功的必要因素;信心是教育成功的动力。”[7]农村私立高中在学校教学和管理中体现爱心、诚心、责任心和信心, 并以此为基点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体现特色, 吸引优质生源。受应试教育影响, 农村私立高中与公立学校一样都陷入追求升学率的潮流之中。这种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办学目的使得私立学校开设的课程与公立学校趋同, 师资力量薄弱等使私立高中的教学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处境。因此, 农村私立高中应该端正自己的办学思想, 找准办学方向, 根据当前教育个性化的需要, 开办与公立高中趋异的教育。例如, 开设以补习班为主、应届班为辅的补习学校;开设音乐、美术、体育等艺术教育。总之, 农村私立高中应尽量避开与公立学校比拼升学率、比拼文化课程教学的误区, 应设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按照市场教育需求彰显办学特色, 才能吸引优质生源。

(5) 政府引导, 社会予以支持。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并举, 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流取向。农村地区人们要正确认识私立教育存在的合法性, 改变“谈私色变”的传统观念, 卸下“有色眼镜”正视地区私立高中取得的成绩。地方政府应正确看待私立高中在地方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对私立高中的办学目标予以积极引导, 强调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公益性;建立健全地方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竞争机制, 打破公立高中“垄断”教育市场的局面, 为私立高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此外, 社会应给农村地区学生的教育需求以更多关注, 积极投资教育事业, 促进农村地区教育和全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卫安, 邬志辉.教育公益性概念的争议与统一[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19) .

[2]李守福.私立学校制度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 1994 (2) .

[3]周志刚.近代私立中学的学生管理论略[J].教育评论, 2011 (2) .

[4]万翼, 叶清.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背景下的民办普通高中发展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 2009 (12) .

[5]孙艳霞.民办学校资金规范管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3.

[6][苏]克鲁普斯卡娅.克鲁普斯卡娅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9.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篇8

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出路

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一直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有较大提升的空间,农村地区应该加强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

1.职前教育不足。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需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农村教师的职前教育问题,另一方面是就职后的培训问题。从农村教师的职前教育来看,当前我国农村教师的职前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教师的学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学历水平并不能完全代表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少高学历的农村教师在教学能力、教学理念知识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农村教师人数仅仅占总人数的10%左右。这种现象告诉我们,农村教师的职前专业素质有待加强。

2.后天培训缺乏。在职前教育缺乏的前提下,要保证农村教师的教学质量必须要求农村学校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完善农村教师的教学理论知识体系,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农村教师的长远发展。但是,从我国农村教师的当前的培训现状来看,培训不足、培训力度不够、培训形式化现象较为严重,这导致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提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教师和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3.农村教师的教学环境有待改善。一方面,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农村教师的物质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影响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经济发展速度的缓慢会导致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充足的教学工具和手段,也会导致教师的教学设备不够完善,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文化环境较为落后,这给农村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质量的提高带来较大的困难。此外,文化环境的落后还会导致农村教师难以更好地实现自我专业素养的提高,难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这些对于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出路

1.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保证教师的职前教育。要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保证教师的职前教育,为农村提供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要保证教师的职前教育需要政府能够通过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专业教师来到农村教学。根据分析,目前很多师范类毕业生之所以不愿意投入农村教育事业,与当地的社会经济、能够提供的工薪福利等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政府可以从这些方面出发,通过体制和制度的改革,在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之外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补贴,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2.重视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在职的农村教师,学校和教育部門应该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切实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职的农村教师是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这部分农村教师也将会长期投身于农村教育事业,只有加强对这部分教师的重点培训,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农村教育的质量,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职培训需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要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我国大部分农村教师均属于非师范类毕业教师,他们的教学经验或许丰富,但是对于教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系统。教学理论知识是教学的基本前提,只有当教师将教学理论灵活掌握并运用于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第二,通过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仅仅依靠教学理论知识的支撑并不足以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还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发展,提高农村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转变农村教师以往的教学方式,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了避免在职培训形式化现象的发生,培训过程中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实践,以保证在职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3.改善教学环境,为农村教师提供必要的环境基础。第一,要求政府能够加强对农村教师的职业支持,为农村教师的教学提供制度保证;第二,要求农村学校和政府能够重视农村教育教学的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教学和文化氛围,激发农村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第三,为农村教师提供必要的智慧环境。通过为教师举办专题讲座、听课评课等形式来为农村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指导,帮助解决农村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农村教师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要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依靠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改善教学环境,重视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石耀华,余宏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卷化”困境与消解[J].教育科学研究,2015(10):72-76.

[2]潘琰,郭飞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策略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1):91-9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互联网+时代智慧教育发展战略及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雨的孩子的童话故事下一篇:怡水公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