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孩子的童话故事

2024-07-01

雨的孩子的童话故事(精选16篇)

雨的孩子的童话故事 篇1

清晨,我在河边散步,原本大好的`心情被一句无心之话瞬间击碎。

“终于不下雨了,我都觉得自己要发霉了。哈哈,还是太阳最可爱。”说话的女孩灿烂地笑着。

我是雨的孩子,是能操控雨水的,可是,大家都不喜欢我。

母亲早逝,没人教我怎样用雨。我向太阳阿姨请教,她说要给予人类温暖。于是我下了一场热雨,结果庄稼死了,人类烫伤了,动物恐慌了。我又向风阿姨请教,她说要给人类动力,可以让人类飞翔。所以我又布置了一场暴风雨,结果……可想而知。

现如今,人类都惧怕雨,厌恶雨,而我想要改变却无能为力。

最后,神明大人让我化作人类孩童的模样到人间学习怎样控制雨。

我想,世间也许根本就不需要雨。在家里颓废一周后,我决定重返神界。

“失火了,救命啊!”

我跑到屋外,看到对面的大楼正冒着滚滚浓烟。消防车疾驰而来,受难者们哭喊着,祈祷着,吵闹着。

“救命啊!太阳,微风,快救人啊!”我跟着高喊。

“我是太阳,只会越帮越忙的。”太阳焦急地说。

“风借火势,火借风势,我怎么可能帮忙。”风收起法力,尽可能地减少流动。

怎么办?我急得团团转,忽然看到高压水枪喷射出的水,我灵机一动招来一场滂沱大雨,不出片刻熄灭了大火。

“真是一场及时雨啊!”

我听到人类的欢呼,听到他们对雨的肯定。忽然之间,我明白了神明大人的用意。他让我到人间学习,就是为了让我懂得什么叫作“需要”。

雨就是雨,不需要有太阳的温度和风的动力,只要顺应时节,顺应万物的需要,散播属于自己独特的爱就够了。

我是雨的孩子。有意义的,雨的孩子。

雨的孩子的童话故事 篇2

如何让学生画好儿童创意画呢?

一、挖掘学生自身的想象力, 敢于大胆创新

想象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形式, 是大脑突破固有知识束缚的非逻辑性重组。当年爱因斯坦想象自己似光速运动, 魏格纳在地图面前想象几个大陆板块分裂后慢慢地漂移……这些都非常大胆, 但他们的理论最终开创了新时代, 这说明人类的进步与发展, 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力。人们只有借助丰富的想象力, 才可能提出新的设想, 从而实现新的发现与创造, 而我们所要把握的是:儿童创意画教学过程其实就是诱发学生潜在想像力和创造力的过程。

首先要打开兴趣之门,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想让学生画好儿童画, 兴趣的激发是教师经验、学识、智慧、创造的结晶。它好比一把钥匙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 诱发学生绘画欲望, 达到:“画未始, 兴已浓”的状态。

记得第一堂美术活动课, 孩子们大都没有充分地准备绘画材料, 而显得腼腆而不知所措。但满眼透出的期待又挡不住他们对第一堂课充满新鲜感。看着这一张张天真而透明的小脸蛋自己在内心犯嘀咕:今天安排什么课题合适呢?一时的灵感, 想起书上看到的范例:让我们来个点与线的泼水游戏吧!刚宣布这个想法, 孩子们的惊奇与兴奋已经把没有材料的尴尬抛到九霄云外了, 他们捧起清水在地上尽情挥洒着他们的智慧与激情, 任自身的想象充分展开。很快, 一堂课在泼水式的绘画活动中快乐地结束了。才下课孩子们就已经盼望着下一堂课的到来, 围在身边不停地发问, 老师, 下节课是什么时候, 需要带什么……由此可见, 第一堂课激发兴趣、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翅膀确实重要, 因为兴趣和想象是孩子学习的最好动力, 如果孩子失去参与的欲望和想象的动力, 我想再高明的老师也会无能为力。

其次把握绘画规律, 从身边事物中挖掘想象因子。我们知道儿童绘画有着充满童趣的天性和强烈的表现冲动, 随意性很强, 喜怒哀乐跃然纸上, 每一张画的产生都是儿童真实思想的写照, 儿童思维过程的记录也是他们情绪气质的外在表现, 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 画画只是为了表现情感, 有时甚至当成是一种游戏, 把各种色彩作为一种媒介, 尽情地挥洒!

其实儿童画也是有规律的, 造型有造型的规律, 变化有变化的规律, 组合有组合的规律, 想象有想象的规律, 这层窗户纸一点破, 立即别有一番天地。

让学生从简单的符号入手——符号造型法, 人人都会用的方式引导儿童由简入繁自由自在地画出自己的心象世界。例如:《画太阳》一课中引导学生用与太阳有着千丝万缕的简单符号及熟悉的事物给太阳造型, 学生想象思维很活跃, 很快想到利用最美的花、普通的树叶、星星、月亮等来装饰。在想象因子的蠢蠢欲动下, 绘画就成为一种媒介, 尽情地挥洒。

二、打破思维定势, 展示个性创意

思维定势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从另一个角度讲, 也可以说思维定势是思维的惯性或思维的惰性, 因此在儿童画教学中只有努力打破固定的思维方式, 让学生采取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横向思维等多种方式去思考问题, 就很容易在绘画中彰显出学生独特的个性, 让学生的想象世界更加丰富起来。

1. 发散思维

这是一种触类旁通、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

达芬奇画鸡蛋这个故事仔细想来颇有哲理, 故事提到的“左看”、“右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都是“看”的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角, 所看到的鸡蛋虽然是同一个个体却也不尽相同。发散性的思考状态, 就如同达芬奇画鸡蛋一般, 左、右、远、近、高、低……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每个学生对绘画的创意都有自身的一套理解, 而他们的理解总是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才能无所顾忌地显现出来, 《纸箱变变变》这课中我在发散学生思维上颇有感受, 我改变以往的教法, 让学生去思考这么多收集的纸箱纸盒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这时, 学生们不急于在自己所带的纸盒上去涂抹, 而是思考着如何用这些纸盒可以拼合、堆积……一下子在学生发散的思维中我提前让学生把收集的大纸盒拼成迷宫形式, 先试着在迷宫里爬一爬、玩一玩, 在玩中引导, 再次发散思维。他们很快知道智力可以开个天窗, 这儿安上美丽的窗帘, 那里可以装个大门, 挂上个灯笼, 泼上五彩色以添气氛……很快这个本来色彩单一的纸盒迷宫在学生发散的思维中变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娱乐迷宫”作品了。

2. 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是针对纵向思维即传统的逻辑思维而言, 爱德华·德波诺提出了一些促进横向思维的方法, 其中几点在儿童创意画教学中确有一番收益。第一, 在“对问题本身产生多种选择方案上”, 一次自由绘画想象的练习中, 任意用毛笔画一个图形, 让学生去想:你认为这是什么?学生的思维发散的很快, 小到花朵大到世界, 无奇不有;第二, 扩大接触面, 寻求随机信息刺激, 以获得有益的联想和启发美术作品的创作是在自然景物、真挚感人的生活中提炼与升华的, 我们也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我们期待看到的儿童画应该是儿童心灵上的呐喊, 是他们知觉、想象力的生命表现, 是儿童观察社会的一种感动, 是对生活体验的再现。

一年级的《鱼儿游游》, 课前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信息搜索和整理, 鼓励他们从生活周围自行寻找新鲜的“血液”, 观察鱼缸里的金鱼, 搜索各种鱼儿的图片, 访问养鱼专业户……孩子们在生活中收集信息时加强对鱼的感性认识, 当学生带着生活中所所收集与整理的信息投入课堂, 再次回忆生活时, 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活水, 他们一起讨论鱼的种类, 分析鱼的组成部分, 研究自然界的鱼, 很快抓住各种鱼所共同拥有的特性, 当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参与儿童画创作时, 便真正地展示个性。

走进儿童画的世界, 你还会发现儿童画与民间美术有着惊人的相似。如民间艺术的颜色、造型都很夸张, 讲究视觉感受, 不讲究写真民间。艺术展示的是一种愿望, 一种期盼, 一种理想, 一种追求, 并不是生活的真实。海底有宇宙飞船, 天空飞着海洋鱼……就是明显的例子。主观的想象, 夸张的造型, 不写真的色彩, 以及需要的就是合理的创作思想, 是民间艺术最突出的特点, 这也正是儿童画与生活相结合的特点和孩子们乐意做的主要原因。可见生活与心灵, 内外互不可缺, 我们需要在生活中有步骤地启发引导儿童心灵的觉醒, 唤醒儿童内在的天才, 点亮心中的那盏灯, 照亮儿童画这个神奇的世界。

3. 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由果索因, 知本求源, 从原问题的相反方向着手的一种思维, 它是儿童创意画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则, 是创造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 也是进行思维训练的载体,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的过程。课堂绘画教学结果表明, 许多学生之所以画面固定单一, 有一个重要因素, 即逆向思维能力薄弱, 缺乏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 因此, 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 可改变其思维结构, 培养思维灵活性、深刻性和双向能力, 迅速而自然地从正面思维转到逆向思维的能力, 正是画面丰富的一种标志。

在环保绘画主题上, 学生所看到的只是被污染被破坏的景象, 画面消极而单一, 学生的思维也往往陷入其中而不可自拔。这时适当地让他们的思维逆转, 很快在他们画笔之下, 《水中鱼儿过滤器》让一切污水化成水果园地的营养, 《大烟囱的帽子》让浓浓的乌云化黑色为白云, 小朋友在云上尽情欢乐。这样逆向思维下的画面透出的才是学生心灵真正的微笑。

两个孩子的故事 篇3

我唤山,山不来

小佳是一个漂亮却十分内向的女孩,这个学期刚刚转进我们班。她不爱说话,也不爱笑,下了课从不出去和别人玩,总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书,摆弄她的铅笔橡皮,每次与她交谈时总是我说十句话她也答不上一句。一开始,我觉得这个孩子可能比较乖巧,刚刚进这个班级嘛,对其他同学还比较陌生,所以,也没有放在心上。

可是,时间长了,小佳还是一如既往地形单影只。这次秋游和社会实践的时候,我带了相机想给他们照相。其他小朋友听说老师要给他们拍照,都开心无比,主动要求我给他们多拍几张。而小佳却总是躲着镜头,一脸的严肃。不管我和同学们怎么逗她,她就是不肯笑,最后,似乎还有点生气了。

一次英语课上,学习向别人介绍自己朋友的句型,我让孩子们指着自己最好的朋友向大家介绍。小朋友们都踊跃地发言,但轮到小佳的时候,她却一个人也不指,只是站着不说话。

课后,我问小佳,你怎么不跟老师介绍你的好朋友呢?她不说话。“因为好朋友太多了,不知道介绍谁比较好吗?”她摇摇头。“难道你没有好朋友吗?”她看了我一会儿羞怯地点了点头。我接着问她,“你不喜欢这个班里的同学吗?”她依然不说话。“小佳,你是我们班级的一份子,那就应该融入到我们这个集体中来,和老师多交流,和小朋友们做朋友,你说对吗?这个星期老师给你布置一个任务,就是你要在这一个星期中在班里找到一个好朋友,并且自己来告诉老师,你的好朋友是谁,好吗?”她为难地点了点头,转身就跑掉了。

一个星期过去了,小佳没有来找我,和以前一样独来独往,不爱说话。小佳是从温州过来的,爸爸妈妈都是做生意的,家里还有一个弟弟。我猜想也许是她的爸爸妈妈平时比较忙,又要关心她的弟弟,可能对她的关心较少才会导致她现在这样的个性。于是我和她爸爸联系,反映了孩子的情况,希望家长平时在家里能多开导她,多关心她,不要让她养成孤僻的性格。他爸爸说他也知道自己的孩子比较内向,他会注意的,并且感谢我对他孩子的关心。

一个孩子,一个世界。我希望能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可无论我怎样呼唤,她就像一座坚硬的山一样,依然不肯向我走来。对于小佳,我困惑了,对待像小佳这样内向的孩子,我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我唤山,山不来,我向山走去!

要让小佳走向我们,似乎成了一件很难的事。难道就这样随她而去吗?如果连一个班级都走不进去的话,那她将来如何走入一个社会呢?我想到了《古兰经》中穆罕默德的一句话——“山不过来,我们过去吧!”既然她不走向我们,那就让我们走向她。既然她不去找朋友,那我们就去找她做朋友。于是我给她重新安排了座位,让她与班里面最热情的小辰坐在一起。我还悄悄地和班里几个女孩子商量,让她们每一次玩的时候都要带上小佳,和她一起玩。班级里不管有什么活动我都尽量让她参加,虽然她踢毽子、跳绳都不算厉害,但是比赛的时候我都把她的名字写在里面。班级里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我总是有意无意地问她,“小佳你觉得呢?”“小佳,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我相信,只要我们都向她走去,我们终会走进她的世界。

四个月的时间,小佳渐渐地爱笑了,尽管她的话还是很少,但是她的性格比以前开朗了一些,也有了自己的好朋友。上个星期她还主动来找我,要我给她换个位置。她说:“小辰老是和我讲话,影响了我的学习。”虽然,她是来向我告状的,但是,我仍然很高兴。因为,这说明,她已经慢慢地信任我,慢慢地向我靠近了。

【调皮的他】

我想做风,吹去他的外衣,他却越裹越紧

小潇是这个班里最调皮的孩子。在我还没有做这个班班主任的时候,就已经听闻了一些关于他的“光荣事迹”了。但是,闻名不如见面。当我与他相处下来,我才真正地体会到什么叫做“惟恐天下不乱”。他喜欢毫无理由地去跟别人打架,喜欢欺负同学。

开学至今,小潇经常地惹麻烦,早读,下课,午自习我总能从班干部那里听到他的名字,同学也经常来跟我告状:“陈老师,小潇刚才打我。”“陈老师,我不想和小潇坐在一起了。”“陈老师,小潇上课老来弄我的书包。”……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感觉到班级里只要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就一定会和小潇沾上边。

我是多么希望,能把这个孩子的坏毛病改掉呀。我要做风,把他身上的坏习气都吹掉。于是,对小潇,我比对班里任何一个孩子都要严格。只要他一做错事情,我就会立刻去处理,以此树立我在他心中的威信。可是,他总是在我训导他的时候,装出一副知错要改的样子,事后却依然我行我素。难道是我的风力吹得还不够?也许对小潇这样的孩子,要用台风、龙卷风才能吹去他调皮的外衣。就这样,我对小潇的管教力度更加大了。可是我也慢慢地发现,我对他越是严厉,他就越是喜欢在我不在的时候做些淘气的事情。我知道,这样下去我们之间会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我越是想吹走他的外衣,他就越是把它们裹得严严实实。那我该怎么办呢?

让太阳来脱去他的外衣

听说过一个风和太阳比谁厉害的寓言故事。于是,我想尝试去做太阳。

一天的班队课上,我让小潇一组的同学来说说他们对小潇的评价。孩子们你一句我一言地说了起来,可说的全是小潇的缺点,连一个优点也没有。一时间,课堂似乎成了小潇同学的批斗大会。我看了一眼小潇,平时满不在乎的他,那天也涨红了脸。等孩子们说完了之后。我笑了笑说:“看来同学们平时都很关注小潇同学,但是你们却说得不够全面与正确。其实小潇是有许多优点的,只是你们没有看到而已。你们知道吗,小潇在家里面已经会自己做东西给自己吃了,就这一点,你们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时,我看到全班的小朋友都用惊讶的眼神看着小潇,而小潇则是更加惊讶地看着我,也许他没有想到我会表扬他,也许他好奇我怎么会知道这件事。我接着说:“还有,平时放学的时候,小潇总是主动要求留下来打扫卫生,这一点也说明了他是很关心我们集体的。这也是他的优点啊。我们不能因为小潇平时做了一些淘气的事情就完全否定他,在看到他缺点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看到他的优点。从今天开始,我们大家一起来给小潇找优点,并把它记下来告诉老师,好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好”。小潇的脸蛋比先前更红了。

于是,“找优点行动”从那天就开始了,当小朋友给小潇找满五个优点时,我就会给小潇发一个小徽章。渐渐地,我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看到小潇的优点,而小潇的优点也真的多了起来。

原来太阳真的比风更有力量!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育红小学)

雨的故事作文 篇4

我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人们几乎都闭门不出,偶尔会看见有人从窗户里看着我,皱着眉头抱怨说:“这鬼天气,怎么下个没玩了啊!”我生气地靠过去,试图想和他理论理论――我就这么不讨人喜欢吗?但这好像并不奏效,他只是把窗户关的更严更紧了,还拉上了窗帘――我只能默默地离开了。

故事就从春天时说起吧。

那个时候,我用一场虽然很小但却包含着生命力的春雨解放了寒冷的冬季,给人们带来了惊喜和欢乐,同时也提醒一些动物们――该从这漫长的冬眠中苏醒了,动物们一个个元气饱满,神采奕奕地走出冬眠的地方。可能是由于冬眠时间太过长久了,有些动物的活动显得总有些生硬。总之,不论是人们还是动物,一切都洋溢在新的生机里。

夏季到来时,人们虽然衣着少了,但一热起来,那可就跟要了命似的。“这么热,怎么还不下雨呀!”有人问。这话到了我的耳朵里,当然要有求必应啦!我迅速移到那片城市上空,静静地呆了一会,只听那人又说道:“啊……真凉快!终于下雨了!”我刚洋洋得意之时,又听到别的地方有人在哀怨,我就又迅速地跑了过去……忙得我不亦乐乎,但看到大家在雨中欢快的笑脸,我也感到十分欣慰!

到了秋天,我又到农田里去浇灌田地,农夫见了都高兴地乐呵呵呢!

有关雨的故事:雨滴旅行记 篇5

我悠闲地在云层上走来走去,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阵的雷吼声,“轰隆隆,轰隆隆……”仔细一瞧,原来是雷公公正在使劲地打鼓呢,震耳欲聋的声音仿佛是古代两军对阵的战鼓声。这时,风哥哥非常调皮地过来了,它还召唤热情的乌云姐姐过来凑热闹。

我也加入这次难得的盛会,我们跳得可开心啦!乌云姐姐跳到我身旁,忽然一转身,拥抱着我从天空飘下来。跟随我一起飘下来的还有我的兄弟姐妹们,从下往上看,我们就像断了线得珍珠一样。天地之间因为我们变得非常神秘。飘下来的兄弟姐妹有的融入了大海,有的钻入了沙滩,有的落入了田野,有的飘进了森林……他们又像观音菩萨的甘露洒向人间大地。

而我却轻飘飘地落进了一处无人问津的池塘里,我揉了揉眼晴,伸了伸胳膊,抬头看见我的身旁还有一只看热闹的青蛙,它正扛着荷叶,唱着欢快的歌曲,欣赏这美丽的雨景呢……

不久,雨过天晴,我变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可是在太阳公公的照耀下,我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最后,我又回到了天空的云端里,期待下一次的旅行。

金孩子的童话故事 篇6

从前有一个穷人和他的妻子住在一间小茅屋里,他们在附近的河里捕鱼为生。虽然他们工作得十分努力,但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只能勉强糊口。有一天当渔夫拉起渔网,他发现网中有一条不同寻常的鱼,浑身上下金光闪闪,似乎身上的每片鱼鳞都是纯金。正当他惊讶地打量这条金鱼时,金鱼突然口吐人言说:“听着,渔夫,如果你把我扔回水里的话,我就把你的破茅屋变成一座漂亮的城堡。”

渔夫回答说:“我连饭都吃不饱,就算住在城堡里又有什么用呢?”

“噢,”金鱼说,“我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城堡里会有一个碗橱,每次打开碗橱的门,里面都会出现各种可口的饭菜,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如果是这样的话,”渔夫说,“我就没法不放你走啦!”

“是的,”金鱼说,“不过我还有个附加条件。你不能对世界上的任何人透露你是怎么交上好运的,只要你说漏了一个字,它们就全没啦。”

渔夫把金鱼扔回水中,然后回家了。他那破破烂烂的小茅屋果然不见了,在小茅屋的原址上,矗立着一座宽敞气派的城堡。他惊讶得目瞪口呆,赶忙走进城堡里,发现他的妻子正穿着漂亮的衣服,坐在一间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客厅里。她高兴极了,对渔夫叫道:“噢,老公!这是怎么回事?我太高兴了!”

“是啊,”渔夫说,“我也太高兴啦!不过我饿死啦,想马上吃点东西。”

妻子说:“我可啥也没有,而且我也不知道小茅屋里的东西都在这座新房子的什么地方。”

“这你就别管啦,”渔夫说,“那儿有个大碗橱,把它打开看看吧。”

他们打开碗橱,发现里面摆满了各种菜肴、肉、蛋糕、水果和酒,所有的.食物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妻子高兴地拍着巴掌,叫道:“俺的亲娘啊!这下咱们可啥也不缺啦!”然后他们坐下来又吃又喝。吃饱喝足后妻子问道:“老公,这些东西都是从哪儿来的?”

“啊!”他说,“别问我,我可不敢告诉你。如果我把这个秘密告诉你的话,这些东西就都没啦!”

“好吧,”妻子说,“不说就不说,反正我也不想知道。”

不过这可不是她的真心话,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昼夜不停地问丈夫这个问题,渔夫被她问得心烦不已,最后他失去了耐心,脱口而出道:“我救了一条神奇的金鱼,又把它放走了。”话音未落,城堡啊、碗橱啊,一切都不见了,他们又坐在了破破烂烂的小茅屋里。

渔夫不得不重操旧业,靠捕鱼养家糊口。不过他真够走运的,居然又捕到了那条神奇的金鱼。

“大哥,你嘴咋这么欠呢?”金鱼无奈地说,“如果你把我扔回河里去,我就把城堡啊、碗橱啊什么的都还给你。不过这次千万小心了,这辈子都不要把秘密说出去,否则它们又会没有了。”

“我会很小心的。”渔夫承诺说,然后他把金鱼扔回了河里。等他回到家的时候,他发现城堡和碗橱果然回来了,他的妻子欣喜若狂。不过她的好奇心仍然折磨着她,虽然她尽力忍着不去发问,但没过两三天,她又喋喋不休地问他的丈夫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些财富为什么又回来了。

渔夫一直保持沉默,但妻子整天唠唠叨叨,他恼火不已,终于忍不住脱口说出了秘密。眨眼间城堡又没了,他们再一次回到了破破烂烂的小茅屋里。

“瞧你干的好事!”渔夫懊丧地说,“现在咱们又吃了上顿没下顿了。”

“啊!”他的妻子说,“就算给我全世界的财富,如果我不知道它们是哪里来的,我宁可不要,因为我永远不会安心的。”

给孩子讲家庭过去的故事 篇7

大多数家长都知道给孩子讲故事有很多好处:提高语言能力;扩充对世界的认识:使孩子成为喜欢阅读的人……一项新的科学研究甚至表明, 阅读文学作品能够提高人对于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和孩子一起阅读绝对是个很棒的教育方法。和孩子一起钻研一本书的温馨景象, 可能对于一些家长和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限于文化、时间和精力的影响, 书籍并不是某些家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对于另一部分家长来说, “阅读”本身可能会让他们想起自己不怎么愉快的学习生涯。对于好动的孩子来说, 坐下来读书是一种惩罚而非奖励。幸运的是, 有另一种好办法可以达到与读书同样好的效果———讲述家庭故事。

在过去的25年间, 一项对于讲述家庭故事的研究表明, 这项日常活动会给孩子和家长带来许多正面影响。例如, 研究发现, 在年幼时听过父母完整、详细讲述过家庭故事的孩子的表达能力, 会在成年后比同龄人更强。同时, 这样的孩子在对他人思想、情感的理解上表现出了更高的能力。这使得他们在学生时代拥有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另一项研究表明, 青少年对于家族史的学习有助于塑造他们较强的自尊感。这样的孩子比起没有经历过家族史教育的孩子来说显得更加成熟, 在成年后抑郁、焦虑的概率也比较低。

最重要的是, 不像书本故事, 家庭故事总是免费的, 完全可移植的。你甚至都不需要开灯, 就可以完成你的故事分享。研究表明, 各种各样的家庭故事都对孩子有益。分享家庭故事还有一个极大的好处, 就是孩子长大到早已过了睡前故事的年龄, 家庭故事还可以继续成为父母与孩子日常交往的一部分。

无论文化水平和经济状况如何, 每个家庭都有故事可说。当然了, 并非所有这些故事都如同田园牧歌一般美妙。不要为此感到担心, 研究表明, 儿童和青少年能够从他们的长辈曾经历过的艰难时刻中学会应对挫折的办法———只要讲故事的方式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

故事的内容是百无禁忌的。你可以向孩子们讲述那棵由于接线错误而烧起来了的圣诞树, 也可以说说你是如何遇见一生的挚友的, 甚至讲讲你从前的旅行故事。

书籍中包含“叙述”, 但只有家庭故事包含着“家人”。而幸运的是, 听家族史长大的孩子能够二者兼得。他们听到的故事将使他们成为这个家庭、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从这些故事里, 他们了解他们是谁, 来自何处, 并将有怎样的未来。

正如美国女作家厄休拉·勒古恩所说:“伟大的时代未必有高科技, 但却不能没有‘故事’。”口传故事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人类从幼儿时期开始就能够讲简单的故事。更大一点的孩子则能够将想象力和过往的经验结合起来, 编织出一个相对理性的故事。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 这些故事的内涵也愈发宽广。人类中小部分具有天赋的个体, 选择执笔将它们记录下来, 流传给后世, 成为人类共同的记忆和“家族史”。

假期是向孩子们讲述家庭故事的黄金时间。伴随着圣诞树、节日大餐, 你可以把那些过去的事情向孩子们娓娓道来。当然, 保留那些幽默的、温暖的部分, 删去那些伤心的、血腥的情节。也许你的故事不如书上的故事文笔优美, 逻辑连贯, 但它们是最真实、最能打动人心的。

多听听孩子的“故事” 篇8

其实,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的最佳听众、最想对其说话的人,便是爸爸和妈妈。每天哪怕是一小时、半小时,甚至是几分钟也好,可遗憾的是,即便是少得可怜的几分钟的倾听都没有。当孩子的诉求几次得不到回应时,逆反心理自然而生,由此拒绝与父母沟通。一旦孩子将沟通的大门关闭,那家长就只有愁苦的份了。

成年人的偏见总是很多,他们觉得孩子没有什么思维,简单、幼稚、甚至不懂事。其实不然,没有倾听就难以发现,有时候,孩子表达的只言片语都是真实的、可贵的信息。我们要学会理解、学会去问,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认真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

孩子越小越愿意家长来听自己说话,家长应充满耐心与兴趣地倾听,因为这是代际沟通的黄金时期。如果孩子在小的时候,倾诉的意愿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渐渐地他就会不愿意和家长交流了。

倾听之中,融入了家长对孩子的爱、宽容、耐心和激励;倾听之中,父母能分享孩子的快乐,感受孩子的幸福成长。

我们很容易找到能说会道的家长,但却很难找到善于倾听的家长。我们把大量的时间用来批评和教育孩子,却忽略了倾听孩子心里的声音。常有家长这样抱怨:“真不知道我家孩子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总是不肯好好听我说话。”可是作为家长,你有没有认真听过孩子说话?家长的目標都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人,但家长能否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能否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让孩子把意见申述完。要耐心地倾听,如果不等孩子把话讲完,家长就主观臆断地下结论,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后果,其中,孩子的逆反心理将会表现得十分强烈。每个人都盼望别人尊重自己,孩子也不例外,父母只有尊重孩子,才会赢得孩子的信任。

女儿依依自小有啥话就爱跟我说,开心的不开心的都有,开心的要我和她一起分享,不开心的要我为她解忧。无论开心与否,我都为能够倾听孩子的心声而感到幸福。从孩子会说话起,她就不时地对我说:“爸爸,我要告诉你一个消息。”孩子上学后,每日回来都有消息播报,而且总会带上修饰词,什么好消息、坏消息、快乐的、悲痛的……

倾听的过程就是分享的过程,即便有些事已经过去多年,但是我依然充盈着幸福感。

在倾听的时候,要抛弃对孩子的偏见,我们有的时候会因为对孩子的偏见,认为孩子的想法过于荒唐,由此误解甚至冤屈了孩子。其实孩子有一个丰富的心灵,我们要特别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所以,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地一顿批驳,而要耐心的问清缘由。

就像依依幼儿园毕业时,谈理想说长大要卖金项链,这件事给了我一个莫大的启示:在孩子做了从成人的角度看来是不妥的事情的时候,或者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在孩子做了有违常规的事情的时候,做父母的千万不要“火”字当头,要先问个为什么,听听孩子的故事,或许就会发现也许错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不是孩子有违常规,而是自己头脑里的框框太多……

家长会听了,孩子才肯说。孩子说了,问题才能解决、亲子关系才能更加融洽。

(东子 著名教育专家、心理专家、畅销书作家)

责编:陈金华

孩子听的童话故事 篇9

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洒满了小熊的家。小熊推开门:“真是阳光明媚的一天!”

回到屋里,小熊抱起自己的枕头:“天气这么好,多适合晒梦啊,不然这些梦就要受潮了。”

梦从枕头里飞了出来。小熊轻轻地把梦铺展开,阳光洒在梦上,梦被染上了金色。小熊笑呵呵地说:“我的梦有了阳光的味道。”

小熊太喜欢做梦了,所以梦铺满了院子。一阵风吹来,梦就被吹跑了!小熊大喊:“快回来!”梦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得更远了。

梦被吹到了松鼠家,松鼠先生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在梦里,松鼠先生的奶奶正在和小松鼠玩耍,咯咯地笑个不停。松鼠先生醒了过来,擦掉了脸上的眼泪。原来,不久前,松鼠奶奶生了一场大病,离开了大家。

松鼠先生抬头看着天空,空中有一朵很像松鼠奶奶的云,慢慢被风吹散了。

梦被吹到了池塘,鱼儿们做了美美的梦。听说鱼儿的记忆时间很短,这是它们第一次做梦!鱼儿们在梦里,看到小熊手里拿着一根魔法棒,变出了很多美味的食物。大家一边吃,一边聊,聊了很多很多。醒了之后,鱼儿们吐了吐泡泡:“做梦真的太有趣了!”

梦被吹到熊猫家,熊猫做了一个沉沉的梦。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熊猫总是睡不着觉,都熬出黑眼圈了!今天总算能睡着了。

一些梦被吹到了稻田,一些梦被吹到了山谷,而有一个梦被吹回了小熊的身边。那时,天已经黑了,小熊刚刚躺在自己柔软的床上。

孩子看的经典童话故事 篇10

“周游世界?”和阿俊要好的蚂蚁公主哭了起来。“谁听说过蚂蚁周游世界?蚂蚁太渺小了,等你周游世界回来,我都老了。”

“我只是出门见见世面,很快就会回来的。”阿俊说。

“年轻人出去走一走,多学一些本领是好事。不过,要早点回来,我年青的大力士。”女王说。

“是,女王陛下。”

公主拿来她用玉米须编的旅行包,包里装着奖章、牙刷、毛巾,以及一瓶蚜虫的蜜露,这可是蚂蚁们最爱喝的饮料。

阿俊背起旅行包上路了。他不停地走啊走,天渐渐地黑了。他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过夜。终于,阿俊发现前面有一个圆圆的洞,他迅速爬了进去。靠着洞壁,阿俊伸了伸细腰,摆了摆屁股,可真是累坏了。从旅行包里拿出蜜露喝了一口,啊!真香,吃饱了美美地睡一觉,明天的路还长着呢。

睡梦中大地颤动起来,把阿俊从洞这边甩到了洞那边,屁股都快甩掉了。阿俊揉揉细腰爬到洞口,“天哪!我怎么到半空中了。”

阿俊爬出洞口顺着峭壁往上爬,“停下来快停下来!”他边爬边挥舞着旅行包。

“咦!哪儿来的小东西,趴在我的牙齿上干什么?”一只大象说。

“我是大力士阿俊,昨天晚上我在洞里过夜,睡梦中就被你吵醒了。”

“呵呵呵。”大象笑了起来,阿俊赶紧俯下身子紧紧贴在大象牙齿壁上,生怕失足落下。

“昨天我牙痛,只好把牙齿扎进土里止痛,没想到你居然把我的牙洞当成临时居所了。”大象说。

我和孩子的读书故事 篇11

我常带孩子去书城购买心仪的书籍,包括漫画,比如《父与子》《绝对小孩》,蔡志忠的《漫画水浒》《漫画三国》。我们一起看,一起笑,其乐融融。

孩子从小就对书很爱惜,偶尔不小心把书撕坏一点,都会焦急地让我们帮他修补。有一次不知怎么说到班上的一个小朋友撕书的事,马淮禹说:“那个小朋友把书撕掉了,真不听话。”

“那你应该去跟他说,不可以撕书的,把书撕掉了还要怎么上课呢?所以,我们要爱惜它才行,对不对?”

“对是对,不过我有个更好的办法。”

“嗯!什么办法呢?告诉我,让我听一听。”

“我会去告诉那个小朋友,我们要把书当成好朋友,把书撕坏了就是把它的腿弄断了,那它会疼的,拿着书就像拉着它的手一样,所以我们要爱护书。”

我很奇怪,这真的是他想出来的吗?我准备问个清楚:“啊!说得很好啊!这是你们老师讲给你们听的吧?”他说:“对呀,这个方法不错吧!”

假期里,他喜欢让我给他讲故事听,讲什么故事呢?我想了一会儿,灵机一动,说:“给你读几本你没看过的书吧,我有信心让你感兴趣,怎么样?”

“好的。”孩子开心地回答。

我们从《爱心树》读起,接着读《猜猜我有多爱你》《一只孤独的乌鸦》……我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启发孩子领悟书中的主要意思,说说自己的想法。读到《爷爷总会有办法》这本书时,我故意制造悬念,他听得津津有味,当爷爷缝制的奇妙的毯子变得又老又旧时,爷爷把它做成了一件奇妙的外套;当奇妙的外套变得又老又旧时,爷爷把它改做成了一件奇妙的背心;当奇妙的背心变得又老又旧时,孩子就在猜这次爷爷会把它做成袜子、手套还是手帕?结果却是一条奇妙的领带,孩子边听边想,当奇妙的领带变得老旧时,爷爷又会把它做成什么?自始至终,孩子的思维都在跳跃,他听完后感慨地说:“真是太奇妙了!”是的,也许“奇妙”这个词他早就明白其意,但《爷爷总会有办法》这本书中的“奇妙”用的真是太美妙了。

虽说读书如逆水行舟,但是,若将它当作一种乐趣,就会没有负担,那么,整个阅读过程就像策马于原野之上,泛舟于西湖之间,尽欢于游戏之中。这样,读书才变得津津有味、妙不可言。由此,读书带来的“甘甜”自然而然浮出水面,只等着你采撷了。

话题拓展:

阅读需要陪伴,更需要启发,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会让我们大吃一惊,他们的表达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雨的孩子的童话故事 篇12

一、寻觅故事, 挖掘教育的素材

采用“故事法”, 首先要解决选择什么故事和如何搜集故事这两个问题。

1. 选择多姿多彩的“难忘故事”, 使孩子获得文化熏陶

选择故事内容是关键, 因为它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素材, 是滋润孩子心田的源泉。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可接受性, 我着重选择了“难忘故事”。所谓“难忘故事”就是指一切学生乐于接受愿意聆听的、能够打动人心催人奋进的、真实感人让人久久难忘的故事、新闻、人物、事件或影片。所以, 故事的主题应是多方面的, 有情感性的, 如关爱主题、孝敬主题、生命成长主题等;有深层性的, 如奋斗主题、诚信主题、挫折主题、学校教育主题、学生出现的现实问题等;有悲壮性的, 如关于英雄事迹等。在选择好素材后, 按相关的主题整合, 然后把所有内容整理成册, 按顺序排列, 这样, 就能有序地向孩子渗透, 避免开无轨列车。

在“难忘故事”的教育实践中, 我和孩子们以各种方式共同分享阅读了780多篇感人的难忘故事。以“生命成长主题”为例, 我选择了《生命传递的悲壮》《这就是宽容》《幸福站立在苦难中》《世上最美味的泡面》《愚公移山》《上帝只给他一只老鼠》《一切皆有可能》等故事, 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运用“生命成长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弱化了道德教育的目的性, 使得整个教育过程无明显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分, 无“对错”与“高低”之分, 无被动与主动之分, 讲故事者和听故事者都在平等、自愿、主动的氛围下, 不知不觉地进入了道德学习的“无意识”状态中, 使个体生命的道德学习处于最佳状态。

2. 多种办法搜集故事, 丰盈孩子的情感营养

为了拓宽搜集渠道, 丰富搜集内容, 选择“难忘故事”时除老师外, 我还利用开学初的家长会, 向家长们介绍“难忘故事”的特殊意义, 要求家长也参与搜集“难忘故事”的工作。此举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 他们表示愿意在空余时间帮助孩子搜集“难忘故事”, 并与孩子一起开展亲子阅读。这就保证了孩子们在学习“难忘故事”时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同时, 我还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来搜集, 或是从书刊报纸中, 或是从广播电视中, 或是从网站中, 或是从他们自身的生活中, 等等。可是, 在第一次让孩子们自己搜集“难忘故事”时, 孩子们还不理解“难忘故事”的内涵, 以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的就是“难忘故事”, 所以搜集了许多中外寓言。其实, “难忘故事”与寓言是有一定区别的, 前者是真实的, 以使人感悟为主;后者是虚构的, 以让人明理为主。所以, 在德育实践中, 教师应该耐心地向孩子做进一步的比较、引领, 让孩子明白“难忘故事”与寓言的区别。

其实, 在学科教材中也有很多“难忘故事”, 例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检阅》, 讲述主人公博莱克是一个拄拐的男孩, 但他依然凭着自己的顽强意志出色地完成了检阅任务的故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材料, 把它作为一个优秀的德育文本。

“难忘故事”无处不有, 无时不有, 信息化时代更是为搜集“难忘故事”开拓了多元丰富的选择渠道。教师只要在生活中用敏锐的目光去捕捉, 并善于积累, 就可以在多种途径中找到让人感动的“难忘故事”。

二、品味感悟, 涌动至善的情感

让孩子们在形式多样的“难忘故事”中不断地品味、感悟, 引领孩子们走向真、善、美的人性家园是我们的目的, 而阅读“难忘故事”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

1. 以文本阅读的方式直接呈现

古人说, 文以载道, “文”与“道”的完美结合让孩子既欣赏了美文, 又从中汲取了力量, 内化了自身修养。德育从来不是孤立的, 如果和语文学科的阅读法相融合, 德育就又多了一条途径。于是, 我利用班队课、晨会课等, 以文本的方式向学生展示“难忘故事”。可以是师读, 也可以是学生自读。还在班上成立了“小蚂蚁读书会”, 大家互相鼓励, 互相比赛, 比比谁最爱读书, 谁最会读书, 充分调动了学生读“难忘故事”的积极性。

2. 以读写融合的方式感悟呈现

每次读完“难忘故事”, 每个孩子的心灵都如春雨滋润般柔软、细腻、温情。这时候, 让孩子动笔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是最好的契机。为了写好读后感, 我给每个孩子准备了一本《以“难忘故事”净化自己心灵》的读后感集, 每听完或读完一个故事, 都要或多或少写下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最动心的情节和此时此刻最深刻的想法。同时, 我们还共同记录一本《师生情感接力日记本》, 记录下我和孩子们阅读“难忘故事”后自己的阅读感受。到目前为止, 学生写的读后感达到了1641篇。

3. 以演讲比赛的方式交流呈现

让学生搜集故事, 并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演讲比赛。我曾经在班队课上举行过“永恒的感动”“难忘的故事, 感人的真情”“爱的力量”“行走在感动之路上”“做一个善良的人”等演讲比赛, 大家踊跃参与, 热情高涨。

4. 以亲子共读的方式温情呈现

亲子阅读, 为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构建了一个平台, 让父母和孩子一起分享“难忘故事”, 让大人与孩子之间多交流, 多沟通, 多监督。

5. 以网络平台的方式开放呈现

学校的网站上开设有一个“读书论坛”, 这也为我们的交流创设了一个互动平台。和孩子们商量后, 我们决定成立“小蚂蚁读书会”。在电脑老师的指导下, 班里每位孩子都注册成功, 并积极把自己搜集的“难忘故事”或是写的读后感上传到网络, 和大家共同分享。

三、亲历实践, 内化道德的行为

“难忘故事”的教育方法, 关注的是孩子们的情感体验, 而终极目标是让孩子们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熏陶中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并亲历实践, 从而迁移到学习、生活之中, 提升自己的道德人格, 构筑起孩子们的“人格长城”。

1. 在日积月累的阅读中提升道德认识

在儿童的天性中, 无尽的好奇与幻想是他们的特征, 这种好奇与幻想使得孩子们乐于听故事, 从故事中得到他们最初的人生体验, 并且一个个形象化的故事逐渐影响他们的生命感觉, 形成他们的生命判断。事实上, 在运用“难忘故事”对小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 小学生得到的并非一种理性的认同, 而是感性的模仿。所以, 他们获得的并不是故事本身, 而是一种文化熏陶。

2. 在潜移默化的生活中实践道德行为

随着“难忘故事”越来越多的积累以及潜移默化的渗透与熏陶, 大家彼此之间更加地友爱, 孩子们对我也更加尊敬、喜爱。应该说, “难忘故事”的渗透, 让我们这个家园更加温馨, 让我们这个集体更加有战斗力。就是凭着每一个成员的责任心、爱心, 我们班在学校各项比赛中频频获奖, 连续两年被评为校行为规范示范班, 还被平湖镇评为雏鹰好中队。

3. 在细水长流的熏陶中提升学习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科教学特别重视、提倡人文教育、生命教育, 其实这都和德育息息相关。比方说语文教学, 它仅仅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习语文说到底是一个形象感知、情意感悟的过程, 而德育就是唤醒自我, 体悟生命, 感受神圣崇高, 实现终极关怀。“难忘故事”就能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精神动力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通过“难忘故事”这个载体, 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心灵上的熏陶。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们搜集故事、筛选故事、整理故事、阅读故事, 阅读面大大提高了, 知识面也广了, 学习的综合素质也增强了。孩子们勤奋地记录心得, 也提高了写作热情和写作水平。

孩子喜欢听的童话故事 篇13

春天“往年这个时候,春天早就来了!”路过的奇奇猪说,“春天是不是生病了呀?”“不会的,我早上和夏天通过电话,他说春天早就出发了!”雪人闷闷不乐地说。“糟了糟了!刚刚四季婆婆来电话,说春天迷路了,闯进了一只北极熊的梦里!”兔小萌急急忙忙地跑过来,本来是要和雪人道别的。

“如果北极熊不醒,那春天是不是永远都来不了啊?”奇奇猪有点儿着急了,“那我们得想办法叫醒北极熊才行。”说完,奇奇猪和象小慧就开着她们的小飞机出发了,飞了好久好久,她们终于在北极找到了熟睡的北极熊。可是,她们要怎么叫醒他呢?

奇奇猪爬到北极熊的耳朵旁,大声喊了喊,可是北极熊好像没有听见似的,继续打着呼噜。象小慧使劲挠北极熊的肚子、捏北极熊的鼻子,可他还是一动不动的。最后,无奈的她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胡椒粉吹进了北极熊的鼻子里。“哈……哈秋……”北极熊打了一个长长的喷嚏,把奇奇猪和象小慧都喷进了海洋里,但是她们好开心,因为北极熊醒啦!

一年级孩子睡觉的童话故事 篇14

但是,他们的毛衣都破了。

三只兄弟鼠坐下来开会。鼠大大说:“看来,我们的破毛衣都过不了冬天了。”鼠老二说:“得想个办法。”鼠小小说:“得快想。

会开完了,三只兄弟鼠有了好办法。

他们把毛衣都拆了,拆成了毛线。

洗呀洗呀,把旧毛线洗干净。

再把毛线拿到山上去,像蜘蛛网一样拉来拉去,晾在树枝上,因为那里离太阳最近。

念些古怪的咒语,跳个古怪的舞,毛线就开始在阳光下变得更鲜艳、更新了。

鼠大大说:“有了这些毛线,看来我们能过冬了。”鼠老二说:“得用它织件新的。”鼠小小说:“得快织。”

他们下山的时候,看到一个没有毛衣穿的鼠妹妹,站在那里,好像很冷,好像是一个很冷的灰姑娘。

三只兄弟鼠朝鼠妹妹看了看,又一起回去了。

三只兄弟鼠都在自己的窗口织毛衣。

织呀,织呀。

第二天,三只兄弟鼠都把自己织的新毛衣拿出来看。

鼠大大说:“我不小心织错了,织成了一件女式毛衣。”鼠老二说:“我也不小心织错了,织成了毛裤。”鼠小小说:“我更错了,是一顶帽子。”

三只兄弟鼠都觉得不能穿和戴,看来,只好送给鼠妹妹了。

那就送给鼠妹妹吧。穿上毛衣、毛裤,戴上帽子,鼠妹妹多漂亮呀。

三只兄弟鼠来到鼠大大的房间,抱在一起取暖。

雨的孩子的童话故事 篇15

云宝宝哭了

夏日的下午, 刚带着学生学完关于夏天的词串后, 前一刻的晴空不知为何突然变得阴沉沉的, 学生纷纷指着天空告诉我:“老师, 好像要下雷阵雨了。”

“是啊。”我笑着回答, “你学完就用, 真厉害!”

“那雷阵雨是怎么一回事呢?”爱思考的于干发问了。

“老师不是讲过了吗?”几乎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你刚才肯定没有认真听课!”

“这个我知道。”于干一本正经地说:“可是……可是我还是认为下雨是因为云宝宝不听话, 被云妈妈打了, 他很痛, 很后悔, 所以就哭了。”

说得好!我又惊又喜, 正想要夸他, 几个男孩笑了起来:“真傻!”可是看到我严肃的样子, 他们一下子停住了笑声, 气氛尴尬极了。

“小朋友啊, 于干说得很好呀, 你们为什么笑他呢?”孩子们一脸的茫然, 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反思】

其实, 当时的我心中也是一片茫然:我是说过雨的形成, 因为那是教科书上的知识, 是需要孩子们明白的知识, 可是我更加喜欢和期待“云宝宝哭了”这样充满想象的回答, 因为那才是孩子心中的答案, 一个充满童真而又智慧的答案, 一个我们大人就算想破脑袋也想不到的答案。老天啊, 我究竟教给孩子什么了?真正的科学文化知识!可是, 这些知识让他们远离了天真, 远离了想象, 远离了他们应该拥有的幻想世界。那些来自孩子生命中最单纯的奇思妙想成了我们遥远的企盼。这不是我喜欢的, 也不是我所想要的。我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呢?

原来是假的

我讲完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之后, 孩子们议论开来:“老师, 这盘古真厉害,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他创造的!”“老师, 我们的开天辟地就是西方的创世纪吧?”“老师, 盘古跟那个上帝一样伟大!”……

“老师, 这个故事是真的吗?”不知是哪个孩子问的。顿时, 叽叽喳喳的声音戛然而止, 一双双小眼睛都齐刷刷地望着我。

“这是人们想要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编造, 慢慢流传下来的。”我笑着回答。

“啊, 原来是假的!”孩子满脸的欣喜荡然无存。

看着他们的表情, 我无语。

【反思】

不管我怎样费尽口舌地解释, 孩子们得到的答案只有一个:故事是假的。渐渐地, 他们对这些美丽的神话故事、有趣的童话故事、意义深刻的寓言故事……失去了信任, 认为听听就罢了。可是故事中的那些美好的品质——善良、智慧、勇敢、坚强的种子失去了在他们心灵播撒的机会, 对一个孩子来说, 失去这些就意味着失去自己。所以, 只有在低年级, 学生才会贪婪地阅读着一个个奇妙的神话故事, 也只有在低年级, 才会有学生天真地看着我说:“老师, 盘古真是高啊, 我要是也有那么高, 我也就顶天立地, 开天辟地了。”“老师, 我是王母娘娘的话, 就不会让牛郎织女一年只能见一次面, 我要让他们每天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老师, 海的女儿真的好美, 心地好善良, 我也要像她那样, 做一个心灵很美的人”……孩子们, 让你们不相信童话, 让你们不再想象, 让你们丢掉了纯真, 这是你们的不幸, 也是我们老师的悲哀啊!

柳树姑娘照镜子

在春暖花开、杨柳依依的季节, 爱提问的晨晨看着随风飘荡的柳条, 一脸疑惑地问我:“老师, 为什么柳树都是长在小河边或者池塘周围呢?”

“小家伙, 你可把我难倒了。”我摇着头, 笑着看着他。

这时, 机灵的小琳子连忙为我解围:“柳树姑娘的辫子那么长, 当然要照着镜子梳一梳了。这河水不就是一面镜子嘛。柳树姑娘长在河边, 梳起头发来不就方便了吗?”

“妙!你的回答真是妙极了!我就算想破脑子也说不出这样完美的答案来。”我摸着小琳子的头, 大大地表扬了她。

【反思】

孩子的成长不能没有故事 篇16

那么,故事对于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如何看待图画书文图之间的关系?童书阅读还有哪些奥妙?亲子阅读最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我自己就是故事的受益者”

在余治莹看来,孩子的童年要有故事书相伴,没有童书的童年是难以想象的。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她自己就是童书的受益者。

“我是从小听父亲讲故事长大的。每天晚饭后,他总是对着我们姐弟三人讲故事。”余治莹说。受父亲的影响,余治莹后来有机会当了图书编辑,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给更多的孩子讲故事,让更多的孩子有与自己相同的快乐体验。她编辑的第一套童书是美国的《小金书》,当时觉得故事很有趣,图画很好看,跟以往童书的阅读体验不一样,充满童真与童趣。这套书打开了她的图画书之眼,让她从此着迷,不断搜寻更好看的图画书。而今,她成了童书阅读的专家,也经常向家长们分享阅读心得。

童书编辑得多了,翻译得多了,余治莹渐渐开始从事童书创作,而且渐入佳境。她创作的故事很有童趣,因为“我创作故事时,心中有一个小孩,那就是童年的我,她会告诉我什么故事有趣,什么故事好笑。我就根据这个小孩提供的信息,有了写作的灵感”。

“给孩子阅读图画书不能太功利”

近些年,大陆地区的童书出版呈现持续高温的态势,家庭人均童书拥有量也显著提升,图画书阅读越来越受到父母们的关注。对此,余治莹表示,客观而言,大陆地区父母对图画书的欣赏水平还不够。这是因为图画书是一种很特别的童书类别,要同时读文看图才能领会其中奥妙。初读图画书的人往往抓不住诀窍,只能略识一二。如果离开专业人士的指导,很难真正走进图画书,发现其中的魅力与趣味。

不仅是父母对图画书的认识需要提高,中小学图画书的阅读状况也亟需改善。余治莹对此的看法是要慢慢来,台湾地区的中小学多年前也是以升学为主、课业为重,小学高年级、初中及高中学生疲于应付考试,很难有时间阅读教科书以外的图书。后来进行了教育改革,没有了升学压力,学校开始推动各种图书阅读,让学生有机会自主阅读、广泛阅读,放松身心地阅读。

余治莹提醒父母和老师,给孩子阅读图画书不能太功利,不要赋予图画书单一的听故事功能。在她看来,图画书就像一个宝藏,需要慢慢去品味,慢慢去发掘。很多图画书可谓精美的艺术品,值得反复赏析。对于当前很多机构尝试将图画书改编成图画书阅读课程,她持赞赏态度。在国外,也常常将图画书作为教育孩子的媒材,在教室里大量使用。许多教师专门针对图画书设计教学方案、学习单,让学生学习或作答。

亲子阅读要避免走入两个极端

最近几年,余治莹经常来到大陆地区推广阅读。她发现,很多父母要么放任自流,只管买书不管阅读指导;要么面面俱到,给孩子布置读后作业,挫伤了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她的观点是,在阅读时,父母的任务就是做一个朗读者,将图画书中的文字,清清楚楚地念给孩子听,注意节奏感,依着情节,或快或慢,行进有序,而不是加词添句、看图说话,最好让孩子完整体会文字的优美及韵律感。同时,父母也不要刻意美声美调地诵读,只要保持自然的声调即可。其实,老师给学生阅读也是这个道理。

“有些父母与孩子共读时,喜欢看图说故事,自己演绎。这原是一件极有趣的事,能引发孩子的共鸣,不过却在第一时间,抢了孩子自行读图探索的机会。”余治莹说,在第一遍看图时,请把探险的主控权留给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一双灵活锐利的眼睛,会仔细观察图中的每个表情、动作及细节,探索图画所散发出的信息,进而了解故事内涵。这种自发性的读图能力,正是孩子日后学习的基础。父母也不必过于关注孩子的阅读结果,这样会坏了阅读的乐趣。因此,与孩子共读完毕时,不妨把时间留给孩子,让他们再翻阅一遍,或喃喃自语,或指指图画。无论如何,让他们反刍回味,体验阅读后的快乐。

余治莹认为,亲子阅读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父母最好为孩子制定阅读计划,每天都有阅读与听故事的时间,其中一次最好能固定时间。例如,在晚饭后或睡觉前,把它当成日常生活的活动之一,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习惯。阅读时间不一定要长,10至20分钟即可,因为“阅读是要让孩子自然养成习惯,绝不能强迫执行,一旦孩子身体不舒服或心情欠佳,要先照顾他的身体或安抚心情”。

余治莹告诉记者,她最喜欢的昆虫是萤火虫。黑夜里,它散发的光亮虽然微弱,却让田野里充满生命的灵动,让人看到生命的希望。在内心里,余治莹很想成为“儿童文学中的萤火虫”,为小读者散发点点亮光,带来温暖。

责任编辑 余志权

上一篇:广播稿珍惜时间下一篇: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