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纪念孙中山先生》有感

2024-11-26

读《纪念孙中山先生》有感(通用12篇)

读《纪念孙中山先生》有感 篇1

32

读《纪念孙中山先生》有感

1956年11月12日,适逢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对孙中山做出了崇高的、科学的评价。继承者对先行者的评价,为我们正确的理解历史,继承前人开创的伟业,并把它推向前进,提供了思想与行动的指南。

文中的许多话让我思考很深。“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完成的民主革命,而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文中这句话让我深有感受。也许正是孙中山未完成的心愿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一个完成祖国统一,过上幸福生活的机会。正是有了孙中山生前的不断努力,才有了之后毛泽东带领中国走进社会主义道路。孙中山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他的纲领、政策,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团结起来,不断追求的精神。

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于孙中山早年接受西方教育,认识西方世界较深,通晓外语,在中国内外都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数外国人视为革命领袖。在国内,多数革命者也认为他的声望与组织能力足以成为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顺利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是无私的,为了中国的民族、民主、民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他的领导下,同盟会和国民党举行了十多次起义,非推翻清政权不可!国民党和共产党坐到了一起,他开创了国共双方合作的滥觞。孙中山为革命事业和国共合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我也体会到了毛泽东对孙中山的尊敬与赞美。

毛泽东对孙中山的高度评价,并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如此,而是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如此。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毛泽东第一个充分的、高度的评价了孙中山的历史地位和孙中山“新三民主义”这份政治思想遗产的宝贵价值。要知道,由于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背叛了三大政策,对共产党和革命人士实行了屠杀,一部分共产党人存有“不喜欢孙中山”的思想情绪。但毛泽东没有被党内的这种不正确思想和情绪所左右。可见毛泽东对孙中山是发自内心的认可与肯定。

早在1938年孙中山逝世13周年时,毛泽东就提出“孙中山的伟大,在于他的三民主义的纲领,统一战线的政策,艰苦奋斗的精神”,“三民主义纲领与统一战线政策是孙中山对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40年艰苦曲折的奋斗中,孙中山总是愈挫愈勇,不屈不挠。当多少追随者在困难与诱惑面前表现了灰心丧志乃至投降变节的时候,孙中山总是坚定地。

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民族的独立,民主自由,民主幸福,为国家的统一和富强贡献了毕生精力。孙中山给中华民族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特别是他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

读《纪念孙中山先生》有感 篇2

读书法作品,我们可以不记得作品的文词,不记得每一笔画如何书写,留在脑海里印象最深的是作品的情性,寓于“形质”的“情性”是书写者心声的最深刻的表露……一切都排除了,剥离了,余下的只是赤裸裸的个性存在。我们与之交流、共鸣、同哀乐、合死生……进入完全自由的时空当中。

对如何欣赏书法作品,沈鹏先生提出了如此深刻的洞见,我不禁联想到了现象学的方法论。现象学作为20世纪的“显学”,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传统哲学认为,在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模式中,本质需要理性的逻辑推理,不可能通过直观去把握。而现象学消除本质与现象、直观和理性的二元区分,其开创人胡塞尔定义它为一种“看”事物的方式。这种“看”,首先是直观,其次便要把握事物的本质。海德格尔继而对胡塞尔思想进行了发展,他指出,现象学是让人从显现的东西本身那里如它从其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它。我们认为,在沈鹏先生思想的引领下,不妨用现象学的视角“洞见”书法。朝向书法本身,睁开眼睛去看,去直观书法这一“形美的艺术”,然后去体会其间最本原的东西,借用克莱夫·贝尔的观念,穿越“有意味的形式”去感受书法艺术的“情性”。

一、“洞见”书法何以可能

作为哲学的现象学,它类似于“元认识论”。一般说来,现象学方法的基本原则是:(1)放弃一切偏见、成见、习惯看法,即“回到事情本身”;(2)直观人的认识活动中直接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本质直观);(3)对事物按其直接向我们显现的样子进行分析、描述,即对意识的现象学描述。依据现象学的原则,我们应如何“洞见”书法?抑或是说,实现“洞见”书法的目标,我们首先应放弃哪些成见与误解?

书法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很幼稚,但“并非识得汉字的人都理解书法,书法有自身书写的规律,更重要的还有自身特殊的审美意识。知识水平较高的人,甚或懂得一些书写技巧的人未必都理解书法”[2]。“洞见”书法,首先要把书法与汉字分开。诚然,有一个问题不可回避,书法依托于汉字,脱离了汉字,书法便无从谈起。但书法绝不仅仅是书写汉字!正如沈鹏先生所言,“字”可以说是表意的符号、工具。“书法”则是在“字”的基础上的创造。

回顾中国古代书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先秦到魏晋,中国文字的演变与书体的演变息息相关、密不可分。魏晋之后,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均已成熟,汉字字体的造型规范得以实现,字体的演变由此划上句号,书法史进入异彩纷呈的风格史时代。魏晋时期,由“人的自觉”引发“艺术的自觉”,艺术超越儒家关于诗教和礼乐思想的界限,被当做一种独立于政治和社会伦理之外具有自身价值形态的东西,即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独立的艺术品格。然而,在古代社会,毛笔书写成为日常公务、记录、交流、唱和等几近唯一的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的方式,其实用性远远胜于艺术性。即便在电脑如此普及的今天,毛笔的实用性几乎消失,书法之美与写字之美,仍然含混不清。绝大多数人把实用写字的规范移植到书法审美之中。书法之于汉字,不可分离,却又常常反受其累,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此,如何把汉字的实用性与书法的审美性进行剥离,是项相当艰巨的任务。沈鹏先生《心画》中,援引鲁迅提出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感心、感耳、感目”是文字之美,书法是“形美”的艺术,应与文字的“意”、“音”无关,它是风格之美、格调之美、情感之美。如果有谁还在品评书法作品中的文学意象之美,那应属于诗词歌赋之美;如果有谁还在乐道书法作品中的文词音律之美,那应属于文字的音韵声调之美。如是,都是外行人品评汉字文化,与书法艺术全然无关。

“洞见”书法,要明确在书法审美中“书法的形式即内容”。这是沈鹏先生提出的极具前瞻性的观点。它的提出冲破旧有观念的束缚,使真正进入书法艺术的话语体系成为可能,对于明确书法本体地位、提高书法审美自觉、改善书法批评方向,起到极为明显的推进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反对把名人警句、唐宋诗词作为书写的素材,相反,我们认为书写这样的篇章可陶冶性情,使心情愉悦。然而,我们立足于对书法艺术的本体追求,关注点在于真正理解书法是“纯形式”的观念。而这,是需要足够勇气的。解放思想,何其难耶!历史上有那么多文词与书写相得益彰的书法佳作,它们的存在无形中给我们一种“规训”:书写的素材很重要;想当然的经验论或是不假思考的潜意识又会告诉我们,书法创作中,我们要注意不要写错字、别字、繁简不分,那些都是硬伤,非常致命。那么,“写什么”之于书法艺术,是唯一性的吗?请允许我再次引用沈鹏先生的宏论,“当然书法有性情,那是书法自身的性情,不随字的内容变化。所以相对于书法而言,我更乐于把书写的文词称为‘素材’。”[3]因此,我们认为,在书法创作中,强调“写什么”,仍然停留在汉字的功能意义上,即“汉字对于书法作品,汉字是‘质料’,各种书法元素的对比、组合、空间关系等要素才是‘形式’”[4]。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写”,也就是一定要给予书法本体足够的重视。

拨云见日,当我们明确了“书法”不等于“写字”,认同了“书法的形式即内容”,就为“看见”书法排除了成见,为“看见”书法提供了充分条件。

二、如何“洞见”书法——回到书法本身

“回到事情本身”,这是现象学的根本口号。胡塞尔后来将“回到事情本身”,即无偏见、无前提地直观意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发展为一种操作性的规则,这就是“现象学还原”。

现象学的研究方法——“画括号”:将被研究的意识对象用“括号”括起来,即在基本问题没有弄清之前,我们暂不考虑以往或通常的观点、思想、看法,尤其是自然主义的态度,待基础弄清之后,再来决定对它们的态度,这也叫做“中止判断”或“悬置”。对于画括号之后剩下来的东西,便是纯粹的现象。纯粹的现象是什么?是让这现象本身由它自己的构成来向你呈现,来维持住它自己。它的全部生命力全靠它自己来维持住。在这种还原之后,我们便诉诸直观,对直观的东西进行分析和描述。当我们将一切先行的成见、偏见、自然态度等等统统画上了括号之后,我们就可以直观在意识活动中直接体察到的东西了。就此而论,“回到事情本身”也可以说是“回到直观活动中去”。“直观”通常说的是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而直接与对象发生关系的认识,主要指“感性直观”,也有人主张“理智直观”,现象学的直观与它们都不一样。胡塞尔具体地告诉我们:当我们感知时,可以同时具备两种直观,即感性直观和本质直观,同时获得了感性对象和本质。他的方法是:以对感性对象的直观为基础,通过转变自己的眼光而朝向本质,形成观念的直观,“本质”就显露出来。这个直观就不仅是感觉性的,不仅仅是“直觉”,更是在回归本质的途中,感性直观的形式本身就是本质性的和观念性的。胡塞尔更具体解释说,作为具有“明见性”的直观并非一种简单的看,而是一种特殊的方法,通过想象的变更来摆脱事实之物而达到本质之物。它包括三个步骤:由前像通过想象生产众多的后像作为催生本质的基础——在众多项中找到统一性和联结处——确认差别中的同一。[5]它并不像以往人们以为的那样是“一次性的呈现”,即使是在感性直观中对象也不是一下子直接呈现出来的,其中总有尚未呈现的内容,是一个显现与描述活动的过程。

我们强调的“洞见”书法,既不是物理对象(如宣纸、墨团),也不是纯粹的观念(书法家的理念),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意象。沃尔海姆对“看做”与“洞见”进行对照,认为“看做”,是再现的看,而“洞见”是现象学意义的“看”,用事物显现它本身的方式来看待事物,也就是,事物如何显现它本身,我们就如何来看待这事物。恰切地“洞见”书法,并不忽视书法媒介及书法的物理属性,但它不只关注书法媒介(文字),还要从中看出“形质”与“情感”来。

古曼德在《艺术语言》中谈论艺术作品的“真本性”问题,并引入了“亲笔艺术”与“代笔艺术”两个概念。简言之,所谓亲笔艺术,就是原作与赝品之间存在差异的艺术;而代笔艺术是没有这种差异的艺术。显然,书法属于亲笔艺术,而音乐属于代笔艺术。亲笔艺术使用非记谱语言,也就是模糊语言或模拟语言。我们暂且简单地如此表述:书法由笔法、结体、章法、墨法这些非记谱语言构成。“回到书法本身”,笔法、结体、章法、墨法都是可以亲身直接感受到的。

“洞见”是有层次的。

首先,直观人的认识活动中直接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洞见”书法的笔墨外形与形质之美。

书法作品具有物理属性,它是毛笔借助于墨在纸、绢等上施力形成的笔墨外形。“形质”主要指笔法和形态。解缙在《书学详说》中谈用笔,极尽丰富之能事。“若夫用笔,毫厘锋颖之间,顿挫之,郁屈之,周而折之,抑而扬之,藏而出之,垂而缩之,逆而顺之,下而上之,袭而掩之,盘旋之,踊跃之,沥之使之入,衄之使之凝,筑之使之穿……挥之掉之,提之拂之,空中坠之,架虚抢之,穷深掣之,收而纵之……喜而舒之,如见佳丽,如远行客过故乡;发其怡,怒而奋激之,如抚剑戟,操戈矛,介万骑而驰之也;发其壮,哀而思也,低回戚促,登高吊古,慨然叹息之声,乐而融之,而梦华胥之游,听钧天之乐,与其箪瓢陋巷之乐之意也。”用笔中将方圆、藏露、曲直、开合、伸缩、刚柔、虚实等处理好,形质之美昭昭自现。王羲之《笔势论》说:“视形象体,变貌犹同,逐势瞻颜,高低有趣。分均点画,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往来,疏密相附,铁点银钩,方圆周整。”解缙《春雨杂述·论学书法》说:“一篇之中,可无絜矩之道乎?上字之于下字,左行之于右行,横斜疏密,各有攸当,上下连延,左右顾瞩,四面八方,有如布阵,纷纷纭纭,斗乱而不乱,混混沌沌,形圆而不可破。”以上分别从结体和章法的角度讲述形质之美,不难看出“对比”之于美感的产生起到多么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做一个总结:点划的方圆、藏露、曲直,结体的正欹、宽窄、向背,墨色的浓淡、枯湿、润燥,章法的疏密、虚实、错落,节奏的迟速、留遣、轻重,当这些变化的元素在符合平衡感和对称性的原则下呈现于一幅书法作品中时,我们就会感受到艺术的魅力。相反,横平竖直、大小均等、状如算子、毫无变化的“写字”,丝毫让我们感受不到“形质”之美。

其次,对事物按其直接向我们显现的样子进行分析、描述,即对意识的现象学描述——“洞见”书法,乃是“洞见”心画。

沈鹏先生以为书法“把一切形而下的因素统统排除,剩下的只有书写者个人情感的留存……书,心画也。一语所以千古不易,就在于用最简明的语言道出了书法的本体性质。”翻检古代书论,有关书法表达情感的论述比比皆是。蔡邕“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孙过庭“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书之为妙,近取诸身。假令运用未周,尚亏工于秘奥;而波澜之际,已浚发于灵台。必能傍通点画之情,博究始终之理,镕铸虫篆,陶均草隶。体五材之并用,仪形不极;象八音之迭起,感会无方”;张怀瓘“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盛熙明“夫书者,心之迹也”;项穆“夫经卦皆心画也,书法乃传心也”。那么,书法到底表达怎样的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一种主观体验、主观态度或主观反映,它属于主观意识的范畴。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把“情感”分为很多种类型。比如,根据价值主体的类型的不同,可分为个人情感、集体情感和社会情感;根据价值的正负变化方向的不同,可分为正向情感(如愉快、信任、感激、庆幸)与负向情感(如痛苦、鄙视、仇恨、嫉妒);根据价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心境、热情与激情;根据价值的主导变量的不同,可分为欲望、情绪与感情等等。回到书法本身,体会书法表达的情感。以孙过庭“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为例,显然,“性情”与“哀乐”属于不同的情感范畴。“哀乐”是一种具体的心境或情绪,具有当下性和易变性;“性情”与“个性”类似,是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性格、教养与格调的外化。书法太抽象了,它是线的艺术,它难以做到表达具体的“哀乐”,却可以“达其性情”。“线的美,在美术中,为最高等,不靠旁物的陪衬,专靠本身的排列”[6]。“它不是线条的整齐一律均衡对称的形式美,而是远为多样流动的自由的美。行云流水,骨力追风,有柔有刚,方圆适度。它的每一个字、每一篇、每一幅都可以有创造、有变革甚至有个性,并不作机械的重复和僵硬的规范。它既状物又抒情,兼备造型(概括性的模拟)和表现(抒发情感)两种因素和成分,并在其长久的发展形程中,终以后者占了主导和优势。”[7]孙过庭评价王羲之书法,“岂惟会古通今,亦乃情深调合”。王羲之的书法艺境高远,与他的性情畅达密不可分。如此例证,不胜枚举。在我们对沈鹏先生“书法形式即内容”的观点有了深刻体悟之后,再反观所谓“书,心画也”,就更加容易理解,书法表达情感更侧重于表达抽象的“性情”。“洞见”书法,是具有可视性的。点画线条、造型变化之外,这种“洞见”,包括了不可识的“看时看后的感觉”[8]以及与创作者情感的交融与碰撞。说到底,是对创作者情感的把握与感悟。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书法素材所表达的意义,与我们对书法的审美没有直接的关系,用现象学的术语来说,我们将它们用括号括起来,进行“中止判断”或“悬置”。

三、“洞见”书法有用吗?

无疑,当代书法进入了“繁荣”时期,当我们津津乐道书法的“繁荣”之时,请不要忘记我们是否做到了坚守书法本体,还书法以本来面目,是否对其进行了不合时宜的“包装”,是否让它穿上了“政治”或“金钱”的外衣,让它变成了宣传品或是商品?一如沈鹏先生所说:“书法的价值观,我们可以从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众多方面进行考察。但无论何种角度,书法的核心价值还要围绕书法本体,书法本体既是研究问题的归宿也是出发点。”[9]

因此,“洞见”书法是有价值的!它是对书法本体的坚守。“我们反复探讨书法本体,追求书法本体,抱着一个纯正目的,为了弄清究竟为什么和如何追求艺术,加强创作的自觉意识,还原书法与人生的本来面貌。”[10]

沈鹏先生振臂疾呼:“学书法的目的意义究竟何在?精神上的自由到哪里去了?”艺术原本就是安顿心灵、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而审美是无功利性的。扪心自问,我们对书法进行了哪些“异化”?书法那么美好,那么纯粹,那么圣洁,是不容亵渎的!它需要真正理解它、懂得它的人,怀着虔诚的心去膜拜、去仰望、去追求。让我们放下尘俗杂念,怀着敬畏之心走进书法,揣摩经典之作,创造心灵之作,实现书法本体价值的回归,让真、善、美的追求在书法艺术的大路上熠熠生辉。

“呼唤书法本体,还书法以本性,果真如此,书法必然出现流派纷呈的多元局面。”我们要立足书法艺术本体,以包容、多元的态度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可否认,任何审美观都具有局限性,我们在书法审美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困惑。叔本华曾断言,只有优越的头脑才能欣赏天才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尚未取得权威时,首先来承认它们,是需要相当大的心灵优势的。如果我们真正做到立足书法本体,就会对暂时不理解、不认同的审美形态保持相对客观、冷静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地批评与指责。果真如此,料想书法艺术会在开放包容的环境下,按照自身审美规律,实现繁荣与创新,呈现出活泼泼的生机,书法艺术的明天也因此而无限美好!□

注释

1[1][2][3][9][10][11]沈鹏《书法,回归“心画”本体》,2011年3月2日《书法导报》第七版。

2[4]胡抗美《关注书法的形式问题》一文,未刊稿。

3[5]胡塞尔《经验与判断》,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94-403页。

4[6]梁启超《书法指导》,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67页。

5[7]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 篇3

10月1日清晨,为了庆祝国庆节,同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一幅近6米高的巨幅孙中山像被竖立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与天安门城楼的毛泽东像遥相呼应。

每逢“五一”、“十一”时,北京天安门城楼上都会竖起孙中山画像。而孙中山先生与北京,亦有着深厚的不解之缘。孙中山先生一生三次到过北京,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灵柩在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的塔室内保存了4年,后于1929年5月26日运离北京,6月1日安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近日,《小康》记者来到北京多个地方,追寻孙中山的北京足迹。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的碧云寺,是孙中山先生病逝后灵柩暂厝地。碧云寺古木参天,幽静深远,设有孙中山纪念堂,名普明妙觉殿。

在碧云寺最高处,是一座金刚宝座塔,建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上书金字“孙中山先生衣冠冢”。近年来,连战、吴伯雄与朱立伦等中国国民党领导人到访大陆时,均到碧云寺拜谒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

为施抱负,北上抵京

1894年7月,孙中山呈万言书给李鸿章,想争取到施展自己政治抱负的机会,李鸿章以军务繁忙为由,仅派幕僚接见了孙中山。孙中山在北京目睹了清廷不顾迫在眉睫的战争危机,仍在大肆筹备慈禧太后六十岁大寿庆典,北京街头由皇宫经西直门通往颐和园方向的沿途,到处都在修建“点景工程”,得出了“满清政府之龌龊,更百倍于广州”的结论。

第二次,孙中山到北京主要是会见当时的临时大总统袁世凯。1912年8月24日,孙中山乘坐火车由天津抵达北京前门东车站。袁世凯为孙中山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当晚8时,孙中山到临时大总统府出席了袁世凯举行的欢迎宴会。

席间,袁世凯致辞说“财政外交甚为棘手,尤望先生不时匡助”。孙中山回答:“各处商务凋敝,民不聊生,金融滞塞,为患甚巨。挽救之术,唯有兴办实业,注意拓殖,然皆恃交通为发达之媒介,故当赶筑全国铁路,尚望大总统力为赞助”。

孙中山在京期间共与袁世凯会谈13次,袁世凯终于得到了孙中山不竞选正式大总统的承诺。9月11日,袁世凯授予孙中山“筹划全国铁路全权”职务,孙中山则表示要在10年内修筑铁路20万里,以使中国富强。

逝世后,灵柩暂厝碧云寺

1924年10月,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奉系军阀张作霖和皖系军阀段祺瑞也表示欢迎。孙中山决定应邀北上。但不料风云突变,段祺瑞不待孙中山到京,已于11月24日成立民国临时政府,自任相当于大总统职权的“临时执政”,张作霖违背诺言进军关内抢占地盘,冯玉祥遭受排挤,隐居于京西天台山。孙中山因一路海上奔波,感受风寒,引发肝病,且不满段祺瑞的倒行逆施,迟至12月31日16时才由天津乘火车抵达北京。

孙中山到京当晚,即由协和医院院长会同多名外籍医生会诊,诊断为“最烈肝病”。不久又确诊为晚期肝癌。1925年2月18日,孙中山出院静养,因北京饭店不宜设置医疗器材,遂入住铁狮子胡同行馆,即今张自忠路23号,后于3月12日9时30分逝世。

由于孙中山生前希望安葬于创建中华民国之地南京的紫金山,因此当时决定将灵柩暂厝于北京碧云寺塔室,以待将来。“中山先生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这里也叫香山,名字有一定渊源;此外当时香山地处偏僻的地方,有利于移灵工作的开展;加上碧云寺也是风水宝地,所以选择为灵柩暂厝之地。因为南京的中山陵工程浩大所以就在这暂厝了四年,1929年移灵到南京。”香山公园讲解员杨姗姗向《小康》记者介绍。

来到碧云寺孙中山纪念堂,纪念堂内正中安放着孙中山先生汉白玉全身塑像,南面陈列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遗墨、遗著,北面的玻璃盖钢棺为苏联政府所赠但未曾使用。两面的墙壁上镌刻的是孙中山临终前致苏联政府的遗书,纪念堂两边是第一、第二展室,详细介绍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业绩,并放映有《孙中山与碧云寺纪录片》。

国民党领导人拜谒碧云寺

2015年5月4日,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抵达香山碧云寺拜谒孙中山衣冠冢。在到达藏有孙中山衣冠冢的金刚宝座塔之前,他在孙中山纪念堂向孙中山塑像深鞠三躬。

据了解,在朱立伦此次拜谒香山碧云寺中山先生衣冠冢之前,多名国民党高层领导人也都曾到香山拜谒过。

最早率团来大陆参访并拜谒的国民党高层领导人是时任国民党副主席的江丙坤。2005年3月31日,江丙坤率领参访团来到北京香山碧云寺中山先生衣冠冢拜谒。据了解,那次拜谒是国民党首次以国民党的名义委派代表团来此拜谒。

2006年4月,时任国民党荣誉主席的连战在他第三次访问大陆时,到香山碧云寺拜谒。2012年3月,时任国民党荣誉主席的吴伯雄访问大陆,也来到香山碧云寺。

“连战先生到碧云寺拜谒,当时他在塔下附近种下了一棵纪念树白皮松,象征着海峡两岸和平友好。”杨姗姗告诉《小康》记者。连战当时强调,虽然两岸至今依然阻隔,但相信以中山先生的教诲,“和平、奋斗、救中国”的训示,这种基本的理念在今天何尝不是两岸相处的基本道理,和平、奋斗来振兴中国!

就在《小康》记者观览着那棵白皮松时,一只小松鼠迅速窜过树旁。连战还谈到:“孙中山先生十七岁从美国回来中国的时候,也带了一棵酸豆树回到故乡,号召大家重视种树的必要性。在上李鸿章书中,他呼吁大家要研究树艺,好好地种树,全国来植树。两岸今天都以中山先生逝世的三月十二日作为植树节。”

nlc202309090002

北京城的中山纪念

1924年,孙中山应冯玉祥之邀扶病进京,共商国是。段祺瑞执政府将顾维钧在铁狮子胡同的住宅作为孙中山在北京的行馆。孰料,中山先生在行馆中住了不足一月便离开人世。

而今的孙中山行馆,仍然保留着对孙中山先生最初始的纪念。门口悬挂“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室”牌匾,外间西墙上镶有一长方形汉白玉刻石,上刻“中华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二日上午九时二十五分孙中山先生在此寿终。”刻石上悬挂孙中山遗像。右方镜框内是在此写的《总理遗嘱》,左边镜框为致苏联书。条案上放着《建国方略》《中山全书》等,一切均照其生前样子陈列。

孙中山逝世一周后,宋庆龄、孙科在北京协和医院礼堂按基督教仪式举行了一次家庭葬礼。葬礼之后,孙中山灵柩被移往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社稷坛大殿。3月24日起,社稷坛开始举行公祭并接受各界人士的吊唁,接近75万人前往追悼。

当时中国最大的报纸上海《申报》评论说:“中国数十年来为主义而奋斗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国政界中之人格,不屈不变,始终如一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1928年中央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

近日,《小康》记者来到中山公园,公园位于紫禁城南面,天安门西侧,与故宫一墙之隔,是—座纪念性的古典坛庙园林。进入中山公园大门,迎面就是“保卫和平”的牌坊。牌坊的北面,孙中山先生纪念铜像矗立在那里。雕像庄严肃穆,镌刻着“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永垂不朽”。

行走园内,只觉环境幽静、柏树巍峨、鸟声婉转。来到中山堂,这里长期有《孙中山与北京》展览。大厅正中是孙中山石膏坐像,馆内珍藏着孙中山先生的遗物、文稿、印章等珍贵文物。

此外,中山公园正举办着画作家的精品画展。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中山公园纪念活动非常多,有画展、花展等多种形式,前来瞻仰的游客也比往年大有增长,社会各界共同缅怀伟大的孙中山先生。

国共两党共同推崇的伟人

孙中山先生是国共两党共同的领袖和导师,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一生致力于中国革命40多年。毛泽东曾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份珍贵的遗产。”习近平主席也谈到:“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汲取养分。”

201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指出,将举办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学习、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11月8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活动的决定》。

决定指出,2016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学习、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巩固和发展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最大限度地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届时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而不久前,《小康》记者从全国政协办公厅新闻局获得消息,全国政协正紧张筹备,多部门通力合作各司其职,按照中央指示积极开展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相关纪念活动。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特别设置《世纪中山》栏目记录全国各地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相关纪念活动。1984年成立的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学会,专注于孙中山的著作、图片、文献及有关研究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组织学术研讨会,与港澳台及海外孙中山研究机构保持广泛联系。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学会秘书长吴先宁在接受访谈中表示,隆重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鲜明的时代意义。

现在,全球共有75座中山公园,其中分布在海峡两岸的就超过40家。比中山公园还多的是遍及两岸的中山路。“由此可见,孙先生在人民心目中有着崇高地位。”吴先宁说,今人缅怀纪念孙中山具有两项突出的现实意涵:一是民族平等和国家统一的思想;二是关注民生幸福、实现国家富强的理念。

编辑/麦婉华

纪念孙中山先生-孙中山生平简表 篇4

1879孙中山赴檀香山,就读于意奥兰尼书院,习英文1883改入奥阿厚学院

1884娶卢慕贞夫人

1886入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医科学校习医,开始鼓吹革命

1887转入香港西医书院

1890与杨鹤龄、陈少白、尢列倡言革命,时人称为“四大寇”

1894偕陆皓东至天津,上

书李鸿章陈救国大计

1895设立兴中会,并首次起义于广州

1896伦敦蒙难

1900宫崎寅藏被新加坡殖民政府逮捕;孙中山前往救友,竟被该政府扣留;后被释,但5年内不准入境

1901孙中山派尢列到新加坡展开革命活动

1905孙中山在新加坡停留一朽,住小桃园;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

1906孙中山的新加坡5年禁令已过,首次住进晚晴园,并在晚晴园设立同盟会新加坡分会

1907中兴日报首创;4次起义在此年暴发:潮州黄冈起义(新加坡策划)、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新加坡策划)

1908在钦州(广西)和云南河口(新加坡策划)起义

1910革命新军起义于广州,失败;孙中山为起义筹募,在槟城莊荣裕召集“槟城会议”,并策划第二次广州起义

19114月27日,黄兴率领同志起义于广州,死难者86人,葬于黄花岗,有名可考者72人,是为第十次起义;10月10日,武昌起义,各省响应,革命成功

19121月1日抵达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2月推荐袁世凯继任大总统

1913袁世凯刺杀宋教仁,背叛革命,孙中山立即起兵讨袁

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暴发

1915孙中山与宋庆龄在东京结婚

19179月1日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

19185月辞去大元帅职位,离粤赴上海,从事著作

1919五四运动

19215月5日孙中山宣誓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1922陈炯明阻挠北伐,拥兵叛变

19231月26日与苏俄代表越飞(Joffe)发表联合声明。苏俄代表逐步到中国当党顾问。其中包括鲍罗廷(Borodin)

19246月16日,“黄埔军校”正式举行开学典礼

读《纪念孙中山先生》有感 篇5

大家好,我是大三班的王辰宇。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2周年》。

孙中山,诞生于1866年11月12日,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广东香山人,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每年的11月12日便是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

孙中山先生是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在他领导和影响下,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后他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中国国民党尊其为总理,中国共产党尊称孙中山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每年的孙中山先生诞辰日,全国各地都会开展各种活动纪念孙中山诞辰。孙中山先生位于香山路7号的孙中山故居,是孙中山的重要纪念地。

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书记说:“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宝贵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为他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而继续奋斗。”

今天,我们纪念孙中山先生,不仅要记住孙中山先生的英名,更要学习他的爱国思想、进取意识,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读《纪念孙中山先生》有感 篇6

少年时代在美国属地檀香山先后就读于英美教会所办的意奥兰尼学校和奥阿厚书院。而后,孙中山继续求学于香港拔萃书室、域多利书院。毕业后,他先进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堂学习,后来转入香港西医书院(这所学校后来并入香港大学〕学医。在校期间,他不但努力攻读医学,而且还广泛研读了西方国家的政治、历史、军事、科学书籍,并结识了不少有志革命的青年朋友。立了高远的志向,他选择为此奋斗。面对国难,孙中山选择弃医从政。

1894年6月,孙中山到天津上书李鸿章,要求改革时政,被置之不理。同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在战争中接连失败,孙中山进一步认清了清王朝的腐朽无能,愈发坚定了救国的信念。遂赴檀香山,在华侨中宣传革命。这年11月24日,他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次年1月,孙中山回到香港,成立了香港兴中会。他弃医从政,改变自己原本的志向,但是没有改变自己为人民,为国家的本质。不得不说,他的选择的明智,为此,成就了国父的丰功伟绩开端。孙中山说过:“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当有能力为千万人服务时,就要为千万人服务,当有能力为千百人服务时,就为千百人服务,只有能力为一二人服务,就尽力为一二人服务。”1892年7月,孙中山以最优异的成绩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曾先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他的医术精明,而且对贫穷病人免费治疗,因此,行医“不满两三月,声名鹊起”。这时,我们就足以看到一个国父的“无私”。孙中山努力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行医,从政,都是以人民为重。立志高远,而又不好高骛远,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学习他这点。孙中山说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百折不挠,愈挫愈奋。”在成立了香港兴中会后,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却因事泄而失败,孙中山被迫逃亡海外。清政府将他作为重要国事犯到处悬重赏通缉。

此后他在海外,先后5次环游世界,在华侨中广泛宣传革命,建立革命组织。在这颠沛流离的十几年里,他仍不忘国,不忘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人民,越挫越勇的精神着实让我们敬佩。我们必须学习他的这种“无私”,以及坚持不懈,不畏牺牲的精神。孙中山说过:“感化人最要紧的就是诚。民生是社会进化的重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讲到国家的政治,根本上要人民有权。”从他说的话,我们不难看出他对人民的感情之深,思想觉悟之高。最让我感动的是孙中山的三份遗嘱。

孙中山先生临终前十七天,即1925年2月24日,知道自己病已不治,预立了三份遗嘱,这三份遗嘱是《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联遗书》。孙中山《遗嘱》的全文是:“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孙中山在病危之中,仍念念不忘拯救中国、拯救民众。

当时的中国处于军阀割据混战四分五裂状态,段祺瑞坚持召开“善后会议”,实行军阀间的重新分赃,使中国继续处于军阀割据的分裂局面。孙中山则极力谋求和平统一主张召开有各界民众代表参加的国民会议,决定国家的统一和建设大计,并废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摆脱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束缚,从而建设一个新的中国。孙中山在遗嘱中谆谆以此为嘱,把希望寄托于“唤起民众”,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之心!

孙中山先生一生奔走革命,真正做到鞠躬尽瘁,他临终时遗留下的私产,除了衣物书籍外,只有一幢南美华侨赠送给他的上海住宅(即今上海香山路7号孙中山故居)。他的《家事遗嘱》写道:“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衣物书籍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成长,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从这些文字里,我看到了一个高大的为人形象,他为国,为民,奉献了一生。

读《纪念孙中山先生》有感 篇7

女士、先生:

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为弘扬孙中山先生精神,更好履行参政党职能,特举办“天下为公——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

一、主办单位

汉中市文联 民革汉中市委会

二、作品要求

1、作品种类:中国画、书法、篆刻。

2、作品内容:参展作品主要围绕孙中山先生各个时期的活动风貌和重要事迹取材,重在表现孙中山先生伟大而光辉的一生以及他天下为公的崇高理想与爱国精神;表现新时期社会改革发展变化,反映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描绘汉中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和古今健康积极向上的诗文均可。

3、作品尺寸:中国画、书法作品均为竖式,不大于6尺整张;篆刻作品提供6-10方印花,至少2方附边款,制作印屏以四尺对开为宜。作品背面右下角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

三、截稿时间

即日起至8月20日截稿。

四、展览时间地点

初定10月在汉中市群艺馆展出,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邀请对象

参展人员由市文联提名。被邀请者既注重书法传统经典传承,又注重创新,在书画艺术界有一定影响的书画家,拒绝敷衍应酬作品。

六、收稿及处理

1、作品统一由主办方装裱,展后退还。

2、主办单位对参展作品有研究、摄影、录像、出版及宣传的权利。

3、投稿收稿地点:

联系人: 电话

特此邀请。

汉中市文化艺术联合会书法家协会 民革汉中市委员会

读孙中山有感 篇8

文章中提到,孙中山自从1895年第一次发动广州对清吏衙门的进攻,到19的云南河口起义,已经经历了八次失败,但他坚强地在摈榔与召集会议,最终深得民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这句含义深刻的话语表达了什么?对了,这句话表达了孙中山遇到困难毫不退缩的大无畏精神。虽然他八次遭受失败,遇到挫折,但他像一位英勇的战士,没有任何退路,只能不屈不挠,百折不回,屡败屡战,才能成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无与伦比的精神,使他取得了胜利;正是因为他这种无与伦比的精神,使他受大家的信任;正是因为他这种无与伦比的精神,使他的革命精神万古流芳。问题又出现了,是什么动力使他这么劳累奔忙呢?哦,正是他伟大的革命思想啊!孙中山自从有了打倒清政府的想法后,就坚持不懈地努力实现他的梦想,如果他没有这个底气,也就没有后来的起义成功。想到这,好像有一股暖流涌进我的心头,让我深深地领悟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其实,像孙中山这样的民族领袖、思想主义者还有很多很多,例如:视死如归的谭词同、精忠报国的钱学森、鞠躬尽瘁的周恩来、志向远大的李大钊……这些伟大的思想家都是我们的榜样。生活中,许多同学遇到难题就像昏了头脑,没有一点儿头绪,只能盲目,没有真正理解含义就胡乱解答。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既没能学到真本事,又会影响思维,反而造成懒惰。碰到这种情况,应该先自己动动脑筋,深入理解,如果实在是搞不懂,才去问问家长和老师,查阅资料。这样做不但能使脑袋灵活,还有便于日后的学习。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我们怎能不把孙中山作为学习的榜样呢?

读《纪念孙中山先生》有感 篇9

刘鑫

今天,我又读了这本《208个名人故事》一书,这本书里的每一篇故事对我而言都很重要,因为他的每一篇故事都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关于孙中山的故事。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家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传倡导者,曾任命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结,孙中山著有《孙中山选集》、《三民主义》、《孙中山全集》《建国方略》等书,其著作在逝世后被多次出版。

1866年11月12日夜里,在村边一栋简陋的农舍里,一个男孩降生了,他便是孙中山。孙中山降生的家庭是一个贫困家庭,他六岁的时候,就和姐姐一起上山砍柴,除草。再大一些的时候,还给别人家放牛,因为要用那家的牛给自己家犁田。

孙中山小小年纪就爱打抱不平,他见两个小孩打架也要去问个究竟,问清楚后,就支持有理的那一边。

有一次,一群清兵在当地抓人,还强占了那家的房产,可是没人敢站出来说话,孙中山挺身而出,质问清兵:“他们又不是贼,你们凭什么抓他们?还有没有王法,”王法?我就是王法,滚开!孙中山哪里是清兵的对手,他只有暗暗地在心中下定决心:“等我长大了,一定不再受你们的欺负。”从此,他发奋图强,努力的读书学习,读完这个故事后,我对孙中山又多了些敬佩之情,因为孙中山从小就有正义感,并且从小心里就有远大的志向,所以我才这么敬佩孙中山。

其实,我们应该向孙中山学习,学习他那种从小就有正义感,学习他不怕清兵的那种勇敢,和从小就有以后不再被欺负的决心,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读《先生》有感 篇10

这本书里讲了肯德基的创始人在成功的背后究竟有怎样的艰辛,世界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换来今天的成功等等。还些故事教育我们只要坚持,就会胜利。

那几天,我忙着弹钢琴,因为每天一放学,就要到老师家弹钢琴,钢琴老师很严厉,弹钢琴的时候手一定要放平,否则就要打我的手心。回家的.时候已经七点了,我马马虎虎地把作业做完就上床睡觉了。结果第二天,老师就批评了我,作业不认真。回家后,我非常用功地读书,想把前天落下的功课全部补回来。功夫不负有心,过了两天,我的成绩就像以前一样好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你坚持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

在《小学生必读的102个感人故事》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其实每个人都有懒惰心理,但是有人就能战胜这种心理。在世界文坛上享有盛名的大作家雨果,曾经答应过一家出版社,在半年之内写出一部作品来,但是在这半年期间,雨果一直想出去玩,最后雨果就拿出一打大锁,把自己的衣服全都锁住,然后把钥匙扔进小湖里,这样他就彻底打消了出去玩的念头。半年后,雨果果然写出了一部作品,这本就是人们家喻户晓的《巴黎圣母院》。

读胡适先生文章有感 篇11

胡适先生说:“语言文字都是人类达意表情的工具;达意达的好,表情表的妙,便是文学。”此言甚准确。他又说:“这文学有三要件:第一要明白清楚,第二要有力能动人,第三要美。”他在此文最后说:“无论什么文(纯文与杂文、韵文与非韵文)都可分作‘文学的’与‘非文学的’两项。”

当我反复读着胡适先生《什么是文学》时,我确实敬佩他的思维清晰和敏锐,他的知识的博大与精深。当然,在读《什么是文学》时,我有一种不安和畏惧感。以至不敢去爬此“文学高山”,原因是文学有“三要件’。因为我不愿“一贯制”,这“一贯制”就是框框。我这人愿突发奇想或漫无边际。如果我只做了“二要件”或“一要件”,依据胡适先生的说法看来只能是非文学了。非文学就非文学吧,我这人不想勉强自己。反正文学因为与非文学的比较而存在,那我就做文学的“比照”吧。因为我写的东西不能符合“三要件”,有时甚至“一要件”都没有做好。我不是因“三要件”而又想法,而是因为文学有了固定模式而有所后怕。比如,大家都按照“三要件”去做,文学一律:“明白清楚、有力动人、美。”这有健康向上之感。但是,与大千世界相比就显得呆板、局限,千篇一律。

他的“清楚明白、有力动人”让我不安,让我思考:

一、文学本质上是创造精神世界,理想的精神世界

由于“三要件”是相对的,比如说:一篇文章,有人看明白了,而有的人没看明白;有人动情,有的人不动情;至于美就更难说了。十个人有十个看法十个想法,不可能是完全一致。那么“三要件”就会动摇。所以说应该把“三要件”的“框框”展开,“二要件”也好,“十要件”也罢;只要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我觉得就好。

二、文学具有时代性

文学是写给自己的,也是写给别人的。写给自己的好办,只管写吧,按照“三要件”写吧。写给他人的就不那么容易了,是否写出“三要件”要有他人说。要想让人说“够”文学了,你就得去认识社会,因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当你写时,你所面对的事物肯定具有时代特性,你必须去研究,包括语言、观念等等所有与此相关的内容。

三、文学的进步或者说文学的发展变化 胡适先生在文中指出:“······这一类文学,只有‘记账’的价值,绝不能‘动人’,绝没有‘逼人’的力量,故也不能算文学。大多数的中国‘旧文学’,如碑版文字,如平铺直叙的史传都属于这一类。”胡适先生批判了“碑版”文学。这类文学刻板、呆滞。今天文学确实在先辈的努力下进步了,可以说“百花齐放”了。但是,不能因为文学进步了,就不再论文学的发展,现在不敢说有很多,但我确实见到:奉承文学、华而不实文学、搅舌头文学······等等。这些是主体文学的补充,从社会需求看,此类文学颇有市场。读者群复杂,需要的种类就多。平心而论我觉得是一种正常现象,当然这确实使文学的品质降格了,这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不妨也可人为矫正。

四、文学的广泛性和艺术性

正像胡适先生说的,刻板不算文学,因为它不动人。文学的律条过严也会显得呆滞。那么放开文学的条框,让文学展翅自由飞翔,就具有意义了。比如:现在成长起来的电影电视文学、乡土文学、白领文学;还有荒诞文学、喝茶文学等等数

不胜数。我还捣鼓着绘画文学,借助于绘画性的语言去写文学,我想也可以有音乐文学,等等;文学与其它艺术结合可能更增强文学的艺术性。

五、品格与真

我有一次去书店,拿起一本外地知名作家的书,看了之后很不舒服,为此我很苦恼,因为此书文笔不错,又符合“三要件”;第一,写事叙情很清楚明白,第二,其中的故事一环套一环,让你看了也能信以为真,甚至让人为此故事有点感动。第三,描写的事和情确实美,甚至写的与胡适先生举得《老残游记》中的一段关于美的例子不差上下,但是,就是让人有不舒服的感觉,此问题在我脑子里困惑好长时间。是最近听一位朋友讲,此作家的经历:他拼命去适应社会,广交有用的朋友,人事关系搞得好,有一个非常轻松的职务,怪不得呀!

读《藤野先生》有感 篇12

“藤野先生”?乍一看,只是一篇简简单单的人物描写文章,但是,鲁迅于无声处听惊雷,用两条线索,巧妙地构造出了一篇包含作者满怀深情的文章。第一条线索是众所周知的鲁迅先生心中的,眼中的藤野先生,另一条线索则是鲁迅先生对国家的,对民族的,前途的忧虑,对人民麻木不仁的痛心,以及其愿意为了人民,民族,国家而在黑夜中呐喊的决心。

“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寥寥几笔,就将清朝留学生不学无术,一天到晚只知道游乐,消度时光的景象勾勒出来。鲁迅先生对此十分痛心,他感慨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开篇点题,鲁迅便将自己对清朝留学生不学无术的痛心以及自己不满东京的学习气氛,前往仙台学医的原因写了出来,引出了第一条线索,随后,作者看似无意的记住了车站名字“日暮里”,实际上是作者在痛心自己的祖国正在一步步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以及清朝官员只知道吃喝玩乐,压迫百姓的丑恶面目的憎恨。

紧接着,作者将藤野先生的穿衣随意和高超的知识水平形成鲜明对比,引出第二条线索,对藤野先生进行描写,后文引出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一箭双雕,既引出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情操的赞美和对日本学生对自己祖国的蔑视和对自己的鄙视的不满和深恶痛绝。

读完此文,我深深的感悟到,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用心良苦,在当时的环境下,鲁迅先生的写作行动遭到了极其严重的迫害,但是,鲁迅先生依然坚持着没有放弃他内心的坚持,没有放弃呐喊。

读完这篇《藤野先生》,我更是学习到了鲁迅先生不同于其他人的文笔,令我极其惊讶的是,之前我虽然对鲁迅先生非常的敬佩,但是我丝毫没有想过,鲁迅先生竟然能够把白描手法运用的如此熟练,短短几笔,就将藤野先生的性格描绘的栩栩如生,让人们发自内心的感受到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敬爱。

上一篇: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标语口号下一篇:加速贷:小微企业如何申请自然人保证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