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课程

2024-09-16

国际商务课程(精选8篇)

国际商务课程 篇1

国际商务谈判

一、课程名称:国际商务谈判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 课程负责人:朱万忠

二、学时与学分:32学时,2学分

三、适用专业: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大二以上学生

四、课程教材:全英主编,“国际商务谈判”,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五、参考教材:谢晓莺、朱万忠等,“商务英语谈判”,商务出版社,2005年4月;

Jeffrey Edmund Curry编.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国际商务谈判).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4; 潘肖玉、谢承志编,“商务谈判与沟通技巧”,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吴云娣编,“国际商务谈判英语”,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六、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七、课程的目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商务谈判中的英语交际能力,其宗旨是多技能综合培养,其教学目的是充实学生的谈判知识以及用英语谈判的交际能力。本课程的基本教学思想是:适应中国入世后进一步开放程度,建立商务关系必须懂得商务谈判,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了解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知识,培养商务谈判的技能。从国际商务活动的角度,了解在国际商业交往中谈判的程序,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大学生。本课程将通过大量富于启发性、挑战性的练习活动,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扩大国际商业谈判知识,提高商务谈判的能力。

八、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为在通过大学2级考试之后的学生而开设的,每周两节课。每单元用英语讲授,以必要的汉语补充解释,课堂内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和个人发言。学生人数不宜过多,建议每个班不超过40人。

九、课程的主要内容:本课程是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提高课程,为在通过大学2级之后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而开设的。内容涉及国际商务谈判概论、商务谈判相关的基本知识、商务谈判的主要环节、商务谈判的文化、礼仪、以及商务谈判心理分析。课程基本上涵盖了商务谈判的整套环节。

十、说明:

本课程的主要教材为目前国内商务人士推崇的国际商务系列教材之一,该系列为全英文教材,内容准确,文字优美,编排科学,重点突出。

十一、考试方式: 闭卷考试。

十二、学时分配:总学时为32学时,每周2学时,共16周。

大纲制订者:朱万忠 大纲审定者:邹晓玲

国际商务课程 篇2

关键词:《国际商务单证》课程;评价原则;评价体系构建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形成性评价在〈国际商务单证〉教学中的应用》 (课题编号:201203319) 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18日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 进出口贸易业务量每年都有显著增长, 外贸业务在我国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贯穿于外贸业务始终的国际商务单证工作对于进出口业务的顺利展开至关重要。因此, 《国际商务单证》课程作为一门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共同的主干课程与专业必修课程, 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都比较强的核心课程, 各院校都应充分重视其教学工作。课程评价体系作为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设置将会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岗位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 而是为了改进。”评价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不断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评价旨在改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 我国传统的考核方式却不能对《国际商务单证》这种旨在培养高职技能型人才的课程做出正确评价。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以闭卷笔试为主,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地点, 不借助任何外来资料的情况下, 独立完成考核内容。这种考核方式虽然能够督促学生复习所学知识, 检测其学习状况, 但却存在着负面影响:一方面它只能考核学生死记硬背的情况, 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查;另一方面由于它的导向作用, 使学生朝着脱离岗位实践的方向发展, 造成严重的应试教育, 容易产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这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该课程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性的重新构建。

构建符合高职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培养目标等各方面, 要保证课程体系建设这一系统工程顺利进行, 就必须构建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 这对于完善高职教育课程结构, 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开展《国际商务单证》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有利于明确此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法改革与建设的方向;另一方面开展单证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有利于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的改革和建设。为顺应社会和对外开放的需求, 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出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因此实践环节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 目前我国很多高职学校基础薄弱、资金不足、双师型教师缺乏, 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和建设还远远达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新型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发挥评价的监督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 使《国际商务单证》课程的改革和建设都重视其基础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

《国际商务单证》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应符合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符合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符合外贸业务员和外贸单证员岗位需求, 突出职业资格标准的导向作用, 体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紧密结合。因此, 该课程的评价体系构建必须满足以下几点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国际商务单证》课程的每一项评价指标的设定必须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 力求使每项指标都有科学依据。而且要突出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区域性和职业性的特色,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围绕培养目标设计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让评价的重点与课程改革和建设的重点保持一致, 真正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科学性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课程评价的基础和前提, 而导向性则体现了评价的价值取向和目的性。在此基础上, 还要注意该课程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原则。也就是在评价过程不仅要考虑到评价指标项目的完整性, 同时要注意尽量简化, 以便于操作。

二、职业素养和能力为本原则

在能力培养上, 学生需要了解外贸单证工作的基本要求, 掌握熟练的制单技能,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较好地处理各项单证业务;在思想教育上, 应该培养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培养他们具有诚信、务实的良好职业道德, 保证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形成性评价是“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 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 主要通过当堂学习效果检查、商务角色扮演、活动结果报告、课堂小组活动、作业、课堂纪律、单元测验、课堂观察、项目演示等对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进

《国际商务单证》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文/张波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 展情况做出判断, 促进学生对自身学习状态进行反思, 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同时, 为教师提供信息反馈, 并做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以提高教学质量。终结性评价则是对学习的最终效果做出评价。两种评价方式各有所长, 不能互相取代。这样, 一方面对学生是一种促动, 让他们更注重学习的过程, 加强平时的学习, 改变以往为应付考试“临阵磨枪”的不良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要能够随时了解学生的动态, 并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四、知识、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原则

以外贸业务员和外贸单证员岗位知识、技能要求和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职业资格考证基本要求为课程教学要求, 以学生掌握相应岗位知识和具备相应岗位技能, 并能通过该职业资格认证为目标, 在考核题型和考核内容的设计上严格与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职业资格考试相统一, 培训学生参加“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并使其能够最终获得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证书, 从而提高他们在未来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

因此, 可将评价体系分成三部分进行:1、基础理论部分, 考核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 占总评价成绩的40%, 可在期末考试时通过闭卷的纸面考核方式进行;2、实务操作部分, 目的在于考核学生填制各种商务单据, 以及处理外贸单证工作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能力, 占总评价成绩的40%, 可安排在日常的单元小测验当中;3、平时表现, 包括平时的纪律遵守、课堂积极性、作业完成情况, 占总评价成绩的20%。总之, 《国际商务单证》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既要实现考查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情况, 又要实现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 更要使他们能够通过“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职业资格考试, 形成“知识+技能+证书”三位一体的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有效合理的《国际商务单证》课程评价体系对进一步推动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 提高应用技术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有助于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 有利于客观公正地反映教学效果, 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教学方法的逐步完善。我们要通过进一步的实践与探索, 不断总结和完善适合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全新的、合理的、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摘要:随着我国国际贸易业务量的逐年增加, 商务单证工作作为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容小觑, 《国际商务单证》课程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但是, 传统的单证课程评价体系单一、不完善, 不能充分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本文着重分析该课程评价体系重新构建的重要性以及构建原则, 以期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和对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深层推动。

关键词:《国际商务单证》课程,评价原则,评价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王洪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M].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何振海.论高职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原则[M].教育与职业, 35.

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双语教学研究 篇3

一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办出质量,办出特色的关键。但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忽视或轻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大多数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也仍然沿用单一的教学模式,以课本为中心,教师讲授为主,因此教师在主观上忽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在高职院校的国际商务谈判上实行双语教学并不多见,由于受到教材、师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多为中文讲授,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本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教学枯燥,必然影响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效果。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双语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突破口,创新教学模式,是高职教学改革的一个壮举。

二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

1ADA教学模式

在构建主义理论和交际理论的基础上,针对高职学生和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ADA”国际商务谈判双语教学模式,即Acquiring/Applying(获得/运用)—Displaying(展示)—Assessing/Amending(评估/修正)。Acquiring(获得)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商务谈判的知识和技能;Applying(运用)是指在模拟商务谈判(双语)的环境下,“运用”获得的知识和技能;Displaying(展示)是指通过综合性的商务谈判设计,开展阶段性的项目仿真演练,并展示任务完成的结果;Assessing(评估)是指教师、学生“评估”展示的结果;Amending(修订)是指根据模拟演练和综合设计实践的评估结果,学生进行谈判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完善,提升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ADA”教学模式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或进行简单的复制性模仿。此模式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在行动中获取知识与能力,自我反思总结。教师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化为情境设计者、行动引导者及评估反馈者。

2教学内容项目化

项目化教学模式是指以实际工作实施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来课程的界限,将课程教学内容分割为与专业密切联系的企业项目与任务,引领教学过程,强调实践环节,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过程,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到了实践这一层面。“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以实操为主,在教学中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练习对外经贸活动整个过程各个具体环节的专题对话。在课堂组织形式上,精讲多练,突出学生参与;制作学生模拟谈判的实景,先进行模拟谈判,后组织讨论,找出不足。在专题实践练习中复习和巩固相关的商务知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练习时尽可能多地使用相关专题的常用英语词汇、表达和常用句子。课程组在设计“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时,注重英语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涉外商务洽谈和外贸业务洽谈的能力。在参考国外教材和研究国内教材之后,课程组成员整合所用教材的内容,自编讲义并将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分为几个模块:

项目一:国际商务谈判理论

项目二:国际商务谈判前准备(函电过程)

项目三:商务接待

项目四:国际商务谈判过程

项目五:国际商务谈判结束(签订合同)

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的开发,从教学组织来看,有助于学生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具体情境中进行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交往互动能力、自我反思和行动调解能力以及协作学习能力。从教学过程来看,“国际商务谈判”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的开发研究有助于体现学生在教与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打破了分门别类的教学课程上的束缚,能够灵活地安排学习内容、组织学习活动。从教学目标上来看,强调“口、脑并用”,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通过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的开发,提高学生商务谈判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3教学方法多样化

(1)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互融合

每次课堂内容中,应以大量的案例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通过案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及理解,初步形成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中可按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课前准备工作。老师负责挑选双语谈判案例,可以由浅入深,并在课前让学生预习案例内容。第二步,课堂讲述案例分析方法。课堂上先要求学生用英语介绍一下案情,然后由教师引入相关的背景知识,再结合案例分析相应的谈判背景知识,突出每堂课每个案例的知识点。再与学生一起分析案例的进展与解决。最后得到一些启示。第三步,部分案例由学生讲述及分析,最后由老师点评。将学生分成几人一组。由每组派一人主讲,一人辅讲,讲完后可以接受其他人的提问。由讲授组的其他同学回答。小组每个同学都要踊跃回答,可把他们的参与情况记录到平时成绩中。在每组同学结束案例分析后,老师要做出评价。一是对学生案例准备、案例提问的情况进行评价。二是对小组的团队合作面貌进行评价。三是评价要有所启发。endprint

(2)大量使用情景模拟教学法

首先,由老师设定情景,比如关于货物运输方式选择的谈判。结成对子活动,让他们考虑各方涉及的问题,比如学生A作为出口商使用CFR术语时想选择海运方式节省运费,而学生B考虑到商品易受潮的特点不想选择海运,双方要就运费和运输方式准备专业性的语句和谈判策略展开谈判。然后,由几个小组同时准备表演同一个情景。每一组谈判过程中其他的同学都要帮助纠正发音、用词。这样,对同一情景的不同表演会获得不同的收获。让同学在表演中,感受谈判的艺术、合作的力量和语言的魅力。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总结。

(3)引入超文本化教学

超文本化教学,就是把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整合后的教学资源,引入国际商务谈判双语教学课程中。它可以弥补现在教学中“语境不足的缺陷”。卡洛( Carroll,1965)指出,成功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函数,它涉及五个变量:①教师的教学质量;②教材与教学手段的有效性;③学生的学习能力;④学生的学习动机;⑤学生愿意并且能够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或者精力。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构建超文本课件正是整合这些变量,实现国际商务谈判双语教学目的的有效手段。第一,制作有特色的课件。教师可以利用如商务部商务培训网等网站上的杂志、广播、电视节目等网上教学资源,撰写网络多媒体立体课件。第二,播放一些谈判实况的录音和VCD/DVD光碟,比如各种原版不同的跨国沟通教材、谈判技能教材附带的光盘。通过对原汁原味影音资料的观看与理解,掌握不同谈判场合的用语技巧及谈判要求,从而提升了谈判业务能力。

4考核方式多元化

由于双语教学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能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学习本专业知识的人才,加强学生的思维锻炼,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所以这门课程在考试中既要体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要考核学生在实际应用语言方面的能力。以往传统的考试方式只是中文考卷,中文答题,而且一纸试卷考试占了总成绩70%~80%的比重,这将削弱学生使用英语的积极性,很难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课程组在教授过程中所实践的考试评定方法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平时成绩占30%,包括出勤、课堂及课后任务的完成情况;(2)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50%,主要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3)结合双语教学的特点,期末增加商务谈判模拟环节,占20%。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设买卖双方,根据给定的项目内容进行谈判,谈判过程中尽可能多使用英语交流。这样不仅考查了学生的知识理解及掌握情况,也帮助他们提高英语听说会话的能力,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了一定的专业基础。

总之,在实施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采取教学做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商务谈判技能的训练;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仿真与实战相结合的思路设计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和实际工作体验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企业环境、胜任工作;改革传统的课程评价方法,采取多元课程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重结果也重过程,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以体现外贸专业学生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要求。在课程开发设计中,既要考虑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又要关注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艳丽.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以郑州轻工业学院双语教学为例[J].中国轻工教育,2011(6).

[2]钱源伟.双语教学有效性初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3(13).

国际商务课程 篇4

课程名称:《国际商务英语会话》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glish Conversation 课程类型:专业课 面授学时:24学时

适用对象:成人教育国际贸易专业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进入21世纪,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国际商务与贸易交往规模迅速扩大,社会亟需一大批熟练掌握英语,通晓商贸知识并善于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商务人才。本课程是一门英语语言与商务知识,商务沟通相结合的,以英语口头表达为主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应用性课程。

教学目的和任务:开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大量的口头表达和商务情景模拟交往训练,使学生具有熟练的商务英语听、说能力,熟悉和掌握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正确清楚的语音语调,用英语进行商务接待和对外经贸业务谈判。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商务英语听说的基本技能;

2、培养英语思维习惯,从而培养在具体的工作、生活情景下正确运用语言的技能;

3、能够掌握外贸英语会话中的专业术语、常用词汇、惯用句型表达方式或某种语法现象;

4、以正确清楚的语音语调发音,用英语进行一般对外经贸业务谈判和生活接待;

5、能将课堂所学内容灵活运用到商务活动中,以胜任用英语从事国际贸易工作。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安排为一个学期。内容涵盖两大模块:一是商务接待与联系;二是外贸谈判。第一模块包括迎来送往、入住酒店、宴请、购物、商务签注、打电话、商务接待、参观公司和建立业务关系。第二模块包括商务洽谈主要环节:询价与报盘、谈论价格、订购、付款方式、运输、包装与唛头、保险、索赔和理赔、代理、市场调研和合资企业。

本课程总学时24学时(面授),内容涵盖20个单元,每周自学应不低于2学时。具体内容要点详见附件。

四、教材及参考文献

《国际商务英语会话》 滕美荣主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五、测试

1、测试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由河北科技大学统一命题。期末测试内容紧密结合所学的教材,要求学生对于课后练习掌握并能熟练运用。

国际商务课程 篇5

课程名称:国际商务日语文选课程代码:0930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国际商务日语文选课程代码:09301、文章中的生词与短语、基本语法及惯用句式。(一般)

2、运用上述知识,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要领。(次重点)

3、掌握本课中出现的商务日语词汇及相关短句的实际运用。(重点)

其他课节与上面基本相同。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教材

指定教材:《国际商务日语文选》王健宜滑本忠主编刘伟吴艳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二、自学方法指导

1、首先阅读本课程的自学考试大纲,明确本课程所用教材的编写原则、宗旨、特点、要求、内容提要及考核重点,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每课学习的核心和重点在课文,因为本课程要求掌握的国际商务日语知识和语言技能主要在课文中体现,考生应认真研读学习课文,彻底理解掌握重点、难点,融会贯通,才能学好其他环节和部分。

3、结合课文认真学习每课的注解,教材的注解相当详尽,对词汇、语法、难点理解、经贸知识等均有简明扼要的解说,使教材可真正作为“自学教材”。注解中的内容均在考核范围之内。

4、认真完成课后的练习。要求书面完成。做练习时可查阅课文和注解,也可查阅工具书,但不要遇到困难就翻看书后的练习答案,而应在完成一个练习题后,再和参考答案对照,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体会差错的原因,这样才能较好地进步。

5、如有条件,请教他人、互相切磋、参加辅导均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6、语言是语音与文字的结合,尽管本课程不是口语会话课,但也应尽可能地朗读词语和课文,做到能对课文内容做概括性的复述。耳、口、眼、手等多渠道结合起来进行学习,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7、为印证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扩大语言经验,除认真学习必读教材外,在时间和其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进行—些相关的课外阅读。

速度与激情6百度影音

钢铁侠3高清完整版

百万度分类目录http://

佛曲/佛教音乐http://

火影忍者漫画网http://

三、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要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社会助学单位和辅导教师应根据自学考试大纲规定的学习要求和考试要点,认真研究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的特点、学习范围和学习要求,对自学者进行切合需要的辅导,并从学习方法上给以指导。特别要注意引导他们全面系统地掌握课程内容。不搞猜题押题,防止把“助学”变成“助考”。

2、要正确处理国际商务知识和实际运用日语能力的关系。引导自学者一方面了解和掌握国际商务日语方面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则通过辅导、阅读、讨论、做作业等方式,扩大

词汇量,复习巩固基础日语课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实际运用日语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一般与重点的关系。课程内容有一般和重点之分,但两者关系密切、不可分离,不掌握全面就不可能深入重点,而且考试的内容足覆盖全部课程的。因此,社会助学单位和辅导教师都应指导自学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在学习全部内容的基础上掌握考核要点。要引导自学者把全面理解和重点深入结合起来,切忌孤立地抓重点。

4、社会助学每周最好4课时,学员课下再投入4-6小时,半年完成。

四、关于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考核和命题严格依据本大纲的要求进行,考试的范围和标准要求客观规范。不因考生水平或对象的变化而扩大或缩小范围,提高或降低标准,考试内容要覆盖全书,适当突出重点。

2、考核内容中国际商务日语知识和日语技能并重,但试题并不截然分开,大多数试题既体现对知识的考核,又体现对语言技能的考核。

3、试题的平均难度相当于教材的课文和练习。为体现层次,拉开档次,试题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40%,次重点占30%,一般占30%。

5、试题形式以课后练习所采取的形式为主,兼之以其他形式。一般有:词语翻译(包括汉译日,日译汉两部分),词语与解释,语法测试,回答问题,汉日互译等。

6、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五、题型示例

国际商务日语文选考试样题

第一题、给下列日文汉字标注日文假名(15分)

第二题、写出下列假名对应的日文汉字(15分)

第三题、用日文解释下列商务日文短语的含义(10分)

第四题、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添入适当词语组成完整日文句子(10分)

第五题、阅读下列商务日文文章,并回答后面提问(20分)

第六题、将下面商务日文句子译成汉语(15分)

商务谈判课程总结 篇6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商务谈判》这门课,我觉得学习这门课是非常必要的,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懂得如何进行一次完整的谈判,在课堂上,我们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还进行了模拟演练。然而要成为真正的成为一个谈判高手,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通过这门课程我知道了什么是商务谈判,商务谈判有哪些基本内容、过程、涉及哪些技巧策略、注意事项等等。所谓商务谈判,是指不同的经济实体各方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满足对方的需要,通过沟通、协商、妥协、策略等各种方式,把可能的商机确定下来的活动过程。

在进行商务谈判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合法、双赢、诚信守法和最低目标利益等原则。

为了学习好商务谈判,我们需要掌握商务谈判的理论,需求理论就是极其重要的理论之一。谈判就是要满足对方逻辑上的需要,情感上的需要,以及想赢对方的需要。所以,在进行谈判前,我们要先弄清楚自己和对方的需要,所谓知己知彼百仗百胜嘛。然而,我们还需要在谈判中继续发现对方的需求,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听的时候要积极主动,专注耐心,并注意对方的措辞、表达方式、语调变化等,这样才能从谈判中发现对方的需要,理解对方的意思并及时的反馈。在倾听的同时,我们还要巧妙地提问,因为提问不仅可以发现对方的需求,还能调动对方的积极性,证实测定自己一些想法。提问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我们应该注意提问的时机,提问的逻辑性以及提问的语速,提问时还应该注意不要对问句做过多的解释,也不要一连提几个问题,不要提含有敌意的问题更不要涉及对方隐私。除了倾听和提问,我们还应该学会恰当的陈述,即把想让对方知道的信息传递过去,并且控制谈判的进程。陈述时应注意充满自信、目的明确、表达理性谨慎。

为了取得谈判的成功,我们在谈判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我们要对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在与国外企业谈判时,我们应了解该国的政治状况,宗教信仰,法律制度,社会习俗财政金融状况等,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到预期结果的可行性,我们还要了解对方的资信情况,防止在交易中上当受骗。其次,我们要拟定好谈判计划。我们要确定谈判的目标,包括最佳期望目标,实际目标,交易目标以及最低目标,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收集信息,分析好形势,所制定的目标要具有可行性。我们要制定好谈判基本战略,即选择能够达到实现己方谈判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我们要先明确谈判中有哪些不利因素,会遇到哪些障碍,从而确定己方战略。

国际商务课程 篇7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国际商务单证制作与处理,典型工作任务,学习情境,行动导向

《国际商务单证制作与处理》课程是国际商务与货代、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 在专业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国际商务单证制作与处理》课程教学按学科体系来设计教学内容, 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和内在的逻辑, 它不是按照生产、工作的需要进行的, 这就导致学科的发展往往与生产、工作的开展有所脱节, 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不高。笔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学习内容, 进行教学设计, 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 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设计

1.1 分析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 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

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 为课程设计提供简洁、基本而又重要的信息。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中隐藏着该职业重要的“隐性知识”和技能, 它与课程学习目标确定有直接发关系。只有了解典型工作任务的内涵及其工作过程后, 才可能确定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通过组织企业实践专家座谈会 (邀请的专家应为有能力完成这些典型工作任务的“实践专家”) 、下企业观察和访谈等方法和途径, 确定国际商务单证工作的典型工作任务并进行具体的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重点回答两个问题:即典型工作任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是怎样的?具体描述见表1。

1.2 确定课程学习目标

在实际外贸业务中, 单证种类繁多, 内容细致到每一份单证的每一栏应怎样填写都有规定和要求, 而单证工作的涉及面也很广, 涉及银行、海关、商检、运输、仓储、包装等行业及其相关部门。这就使得学生除了掌握应有的制单技能外, 还应该具备良好沟通能力, 具备自主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与企业实践专家访谈, 设计相应表格或问卷对本专业毕业生、对应的就业企业进行岗位需求状况分析, 《国际商务单证制作与处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综合职业能力含有很隐性能力和经验性成分, 很难用语言明确表达出来, 即便有些能力可以用语言笼统表达, 也不可能成为“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如“获得反思性的职业意识”是综合职业能力的一个评价指标, 但是它不是一种具体的行为, 没有直接的检验方法。因此在课程开发实践中, 可以首先用一段文字 (常常是综合性的学习任务要求) 说明课程的综合要求, 如果完成了这一任务, 就具备了所期望的隐情能力和经验。之后可以附之以一些具体的显性行为目标, 这些行为目标反映了每个学习情境的总体要求。《国际商务单证制作与处理》课程学习目标描述见表2。

1.3 确定课程学习内容

这里的“学习内容”指的是“工作与学习内容”, 内容包括:专业工作的对象;专业工作的工具、方法与组织和对专业工作的要求3个方面。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传统职业教育课程的学习内容是学科体系的, 学生很难将那些与工作情境无关或关联不大的知识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要想让学生获得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 只有通过工作过程才能实现。因此在确定“工作与学习内容”时, 这些内容的表述必须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 要将工作过程作为核心。确定的过程是将上述描述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目标进行比较, 使两者从两个方向逐渐靠近并取得协调结果, 其方法是在比较过程中当发现有学习内容不能满足学习目标的要求时, 对学习内容加以补充, 反之, 当学习目标无法覆盖从典型工作任务中得出的全部学习内容时, 对学习目标进行修订完善。国际商务单证制作与处理的学习与工作内容描述见表3。

1.4 设计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在典型工作任务基础上, 由教师设计用于学习的“情形”和“环境”, 是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的结果。学习情境应当客观、全面反映典型工作任务所包含的职业信息, 因为学习情境首先应当是从职业工作实践中找出来的, 而不是完全主观“设计”出来的, 同时应结合考虑教学时间、教学条件、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经验等实际情况。

国际贸易业务有三个流程:一是交易前准备, 二是磋商与签约, 三是履约环节。在履约环节中, 单证工作贯穿于进出口合同履行的全过程。从备货、报检到租船订舱、报关、装运都有相关的单证需要缮制, 涉及的单证种类很多, 不同的结算方式, 单证的要求也不一样。笔者在分析单证工作的典型工作任务基础上, 访谈企业实践专家, 在实践专家的帮助下, 结合所在院校学生、教学情况:学生多为高考落榜生, 学习能力较底, 在校学习时间为两年, 学时有限等情况, 结合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考试要求, 选择任务为载体, 以信用证业务为切入点, 把国际商务单证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为以下11个学习情境: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发票和装箱单的制作、运输单据的制作、报检单的制作和申领、原产地证的制作与申领、报关单的制作、保险单据的制作与处理、其它附属单据的制作、汇票的制作、单据的审核、单据的交付和整理归档。在此基础上, 按照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进行排序, 确定每一个学习情境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并提出每一个学习情境的学业评价建议。具体见表4。

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实践

2.1 确定教学用的学习情境载体

为了方便组织教学, 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 需确定教学用的学习情境载体, 教师应搜集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素材, 筛选出适合教学用的任务, 将之进行“教学化”设计和描述,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紧迫感, 在设计中应充分吸收企业实践专家的意见, 结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办学条件。以“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学习情境为例, 具体的学习情境载体为:2009年2月15日, 广东金园进出口有限公司与阿联酋的SIK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全棉女式夹克出口的销售合同, 2009年2月25日, 广东金园进出口有限公司外贸单证员收到了广州市商业银行 (G U A N G Z H O U C I T Y C O M M E R C I A LBANK) 国际业务部的信用证通知函, 告知SIK贸易有限公司已经通过汇丰银行迪拜分行 (H S B C B A N K P L C, D U B A I) 开来信用证。现需根据合同条款及有关规定审核信用证, 并根据审核结果提出修改意见, 撰写修改函。在此基础上, 学生模拟业务员角色, 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 一步一步完成任务。

2.2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

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无法实现这个目标, 而行动导向教学却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在行动导向教学中, 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 教师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是“行动导向”, 学生为了“行动”来学习并通过“行动”学习, 即针对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 按照“资讯、计划 (决策) 、实施、检查、评估”这5个完整的行动序列进行行动导向教学, 使得学生自主、自觉、有目的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从而达到“手、脑、心统一”。这样不仅仅可使学生通过“学知识”获得相应的专业能力, 而且使学生“学会学习”, 获得一定的方法能力, 同时还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交往”, 从而培养其社会能力, 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因此,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的教学, 要求教师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教学。在《国际商务单证与制作》课程中, 笔者主要运用了项目教学法。现以“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为例, 具体阐述其讲授过程。

第一环节——收集信息, 教师将前述“信用证审核与修改”学习情境的具体学习任务和有关背景资料下发给学生, 和学生共同分析学习情境的描述, 确定工作任务 (阅读合同, 信用证, 根据合同审核信用证, 找出问题条款, 根据问题条款, 提出修改意见, 并撰写改证函) , 提出任务要求, 适当讲解完成任务所需的基础知识, 并提供资料的搜索途径。然后学生自主学习、搜集信息, 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环节——决策和计划,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根据收集的信息讨论制定“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计划, 教师巡回指导。各组完成计划后, 通过抽签的方法, 抽出三个小组派代表讲解自己组制定的计划, 其它各级点评。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出“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计划”, 在这里, 教师可运用案例法、大脑风暴法等进行引导和归纳。

第三环节——实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计划完成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 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环节——检查, 学生检查审核与修改工作过程和结果, 提交任务完成成果。

第五环节——成果展示, 通过抽签的方式, 抽三个小组来汇报他们的信用证审核和修改情况, 其它小组点评, 最后教师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第六环节——评价, 教师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予与肯定和指出不足。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 有学习的紧迫感, 能积极查找资料, 分工合作, 努力完成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 不仅掌握了单证制作的技能, 还培养了与人协作共事的能力, 分析问题、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反映效果很好。

2.3 课程的考核

设计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 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职业技能考核与职业素养考核相结合, 考核内容既包括职业专业技能, 也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表现、职业素养等。其中过程性考核为50%, 终结性考核为50%;过程性考核把外经贸企业对单证岗位的考核标准引入本课程考核体系, 如出勤情况 (5%) 、工作态度 (1 5%) 、工作表现 (1 5%) 、工作质量 (6 0%) 、职业素养 (5%) 。过程性考核体现在每一学习情境的具体操作中;终结性考核为期末卷面考试。期末的终结性考核既有理论又有操作, 比例为6:4, 题目主要来自于国家单证员考试题库, 激发学生考取单证员资格证。

总之, 《国际商务单证制作与处理》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式, 在深入企业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 以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 融合理论与实践为一体,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 设计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 才能更好地培养国际商务与货代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使学生成为企业欢迎的懂知识、精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

[2]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

[3]吴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模式探索——以《外贸跟单实务》课程为例[J].商业经济.2010.4

国际商务课程 篇8

关键词: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教学改革;改进措施

进出口业务中处理的不是货物,而是与货物有关的单据,单据的缮制贯穿整个进出口业务的始终,对于贸易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专业素质、实践技能的专业人员来从事有关工作。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国贸专业、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或物流管理专业都将本课程作为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是进出口业务流程各环节所涉及单据与相关证书的缮制与审核方法。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國贸相关知识,如贸易术语、结算票据、结算方式等内容的基础上掌握进出口业务流程以及T/T与信用证结算业务项下各项单据的流转,制单审单等基本要求。掌握开证、审证、改证相关技巧与方法,能够独立缮制外贸业务中的各种单据。培养学生处理外贸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外贸单证专业英语读、写、译的能力,要求学生考取外贸单证员资格证书。素质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能力、社会责任心、诚信与敬业以及团队沟通协作能力。

鉴于以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现行的教学过程中应主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际分析处理业务问题的能力。而在多次教学过程中发现现行的教学方式远远不适应当前实际需求,学生或对该门课程没有兴趣,或觉得外贸英语难而无从下手,或毕业后并没有从事相关岗位。在教研室教师共同探讨下,分析了《国际商务单证》课程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国际商务单证》课程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教学内容不够新颖

在制定教材时发现大多数单证教材编写中以知识模块为单元,讲解有关国贸基础知识,运输知识、货款结算知识、报关报检知识、结汇单据以及缮制方法,很少有从进出口业务流程、外贸单据流转程序上来设计编排教材。目前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单证》课程使用教材为《国际商务单证理论与实务》,姚大伟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也是以知识模块为单元辅以相关实训案例。选择该教材,是从考取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的角度考虑,该教材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且内容结构与考证内容基本保持一致,相关实训案例也可作为实践操作之素材,锻炼学生操作的能力。

1.2 教学模式陈旧,考核方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教,学生学。教师按照教材内容讲解知识,学生做笔记。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幻灯快速演示,有时学生来不及做笔记或无法记重点;教师主导,学生缺乏主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课前不看书,课上随便听听,课后不复习巩固”模式。等下次再教学时,发现学生大部分已经忘了之前讲授内容,让他独立操作时根本不会。课堂教学难以形成互动良好氛围,不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状态,也无法达到授课效果。

目前《国际商务单证》课程考核采取平时加期末考试的方式,有些学生平时不注重积累,没有任何动力或压力只靠期末死记硬背突击考试,试卷成绩难以反映学生真实学习效果与教师授课效果。

1.3 机房资源紧张,实训操作系统有时无法投入教学使用

采用工学交替模式后,授课学期改为春夏秋冬四个短学期,每学期9周授完该门课程,使得周课时增加,各院系在排课时教学资源紧张,教室不明显,机房显得格外紧张不够用。《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有配套的《国际商务单证》实训软件,有时因为申请不到机房而无法投入使用,教学过程中就少了实训软件模拟教学环节,学生就少了上机操作制单机会。

1.4 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效果不明显

高职院校学生,大多英语基础薄弱,而制单作为贯穿进出口业务始终的关键环节,自然少不了专业的外贸英语。信用证以及全套的英文词汇,外贸函电都是学生头痛的内容,学生戏称该课为专业课中的英语,难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面对外贸英文,畏难,反感,不想学等情绪,无法达到授课效果。

1.5 双师型教师缺乏,师资队伍满足不了教学需要

大多数教师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师工作,也有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再从事教师工作,但是普遍缺乏外贸企业实战经验,这样在教学中,有些单据流转的关键环节无法讲深讲透;缺乏第一手资料,教学案例不够真实,不够丰富,也没有连贯的第一手企业外贸真实案例,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

2 《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2.1 根据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

在外贸单证员岗位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外贸单证操作流程为线索架构教学内容框架。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强调对各种外贸单证操作能力的培养,既能满足学生从事外贸单证岗位工作的基本需求,又能为学生今后从事外贸业务、外贸跟单等其他外贸岗位工作奠定基础。以具体进出口贸易项目为主线,各学习任务为载体。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综合实训教学相互融合进行。

教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以具体进出口业务流转程序为例,设计教学内容,分项目实施教学,制定实训操作指导书。以班级为整体设计仿真教学案例,让学生参与其中,模拟出口商、进口商、工厂、出口地银行、进口地银行的角色,依次完成进出口销售合同、内购合同,直至进出口合同全部履行完成。在合同履行的具体环节中,分别缮制不同阶段的单据。每节课回顾上次课重点,结束时布置下次教学任务。针对各环节制单的方法与技巧,要求学生在教材以及网络上预先学习,然后课堂讲授,结合幻灯,板书、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以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贯穿教学始终,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单证流转环节,教学时发现有一定的教学效果,大部分同学能够跟上进度,课堂氛围明显活跃很多。

2.2 改善教学方法,结合外贸单证软件实训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能力本位的项目教学改变之前的教学模式。根据进出口业务单证实际流转流程设计教学项目,针对每一个工作项目设计具体的工作任务,制定实训操作指导书,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各个工作任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国际商务单证》实训教学软件,布置具体实训任务要求学生上机操作完成。教学软件中自带培训课程,可供学生课后继续学习使用;也有具体的实训案例供学生学习。教学时首先以学生参与设计的进出口业务仿真教学案例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完成各个子任务,然后用实训软件自带的教学案例,布置任务,小组讨论并完成。同时可以印制相应的各项纸质单据,开展手工填制练习,便于学生掌握重點。

2.3 改善教学方法,结合企业实践进行实训教学

我们知道,《国际商务单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涉及企业的订舱,货代公司的接受订舱、运输、报检、报关等各种复杂的工作,而这些工作环环相扣,又具有很强的严密性,如果没有企业的实践性操作,则学生们便不会有很好的感性认识,也不会学到很深入的实践性本领。所以,学好此课程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到企业中“拜师学艺”进行实践性操作。但是,站在企业的角度,一次性不可能让一百多学生同时进入企业进行操作。所以,我们只能计划选取较少数量的同学到企业中进行挂职锻炼,拍得录像。其录像的内容包括企业操作,货代公司操作、海关实际报关、集装箱的运作、上船等各项具体的细节内容。待学生实习结束了,他们将此录像带回来播放给其他同学,并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感悟向同学进行深入的讲解,以使同学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让大家都学习了相关的知识。

2.4 改革考核方式

手工填制单据完成情况可以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期末试卷改变原来纯理论模式,以基础知识占30%,综合案例分析占20%,综合制单部分占50%,分别考核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制单能力。考核方式由原来的考勤40%+理论60%变为考勤5%、手工填制35%、期末三个部分(基础知识+综合案例分析+综合制单)60%。

2.5 强化外贸专业英语

本课程的特殊性使得我们学生必须学习外贸专业英语,而我们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是事实,所以笔者认为不适宜让学生掌握大篇幅的外贸英语,这样只会让学生畏难情绪加重,更加不爱学习本课程。

所以针对此部分,有意识开展部分外贸英语强化学习。比如信用证重点词汇与语句,各项单据中英文表单部分,重点记忆与强化学习,要求学生做该部分的笔记,平时上课突出该部分,经常提问,使用这些英文词汇。在本学期教学中,发现有一定的效果,大部分同学能够识记重要外贸英文词汇。

2.6 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是校内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下企业锻炼,也可以考虑组织教师脱产锻炼。也可以引进校外兼职教师,要求有丰富的外贸企业实战经验,可以给单证教学带来新的内容和新的视角。当然校外兼职教师时间无法固定,有时还会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学生易疲劳,没有校内教师负责敬业爱学生等缺点,所以还是要多考虑本院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

3 结论

《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教学中,应该结合外贸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强调对各种外贸单证操作能力的培养,既能满足学生从事外贸单证岗位工作的基本需求,又能为学生今后从事外贸业务、外贸跟单等其他外贸岗位工作奠定基础。这就要求一线教师依据市场形势、外贸相关政策、实际岗位需求不断调整更新授课内容,改善教学方法,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来展开教学。故而在后续教学中,需要不断探讨教学改革措施,并验证其教学效果,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否完成预定教学目标,能否满足学生从事外贸单证岗位工作的基本需求。

参考文献:

[1]康杰.职业能力视角下高职“单证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5(09).

[2]黄晶晶.高职外贸单证课程教学实践改革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6).

[3]陈淑芬.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单证包”改革中英语课程教学探析——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14(10).

[4]王庆颖.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中国市场,2014(11).

[5]陈欢欢.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4(08).

上一篇:供电公司继保班副班长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建军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