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的

2024-10-23

国际商务的(精选12篇)

国际商务的 篇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出去”或者逐步向产业链的高端迈进。在这个过程中, 如何与国际合作方进行沟通和谈判对于我国当下企业经营管理者亟须学习和提升的技能。而在商务谈判过程中, 双方应以追求双赢为基本目标, 而不是吹毛求疵。本篇论文首先详细介绍并分析了“双赢”的正确理解, 接着分析了在商务谈判中达不到双赢的原因, 最后提出了谈判中达到双赢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双赢,求同存异,合理分配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 商务谈判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是实际上, 这是对商务谈判的一种片面理解。商务谈判的确在很多时候存在冲突, 但是越来越多的商务谈判是为了达到“双赢”而开展, 是谈判双方为了共同的利益, 并且实现各自利益而进行的一场博弈。“双赢”理念现在是很多谈判中都备受推崇的谈判理念, 谈判场上“没有输家”的双赢理念正在逐步形成。

一、对“双赢”的理解

对“双赢”的理解体现在以下两点:首先是, 你的利益必须以对方的利益存在为前提;其次是, 你的利益在对方身上体现出来。“双赢”谈判的目的在于寻找使谈判双方均有所获的方案。“双赢”谈判的结果是:你赢了, 但是我也没有输。

诚然, 理性人都会在谈判中追求“双赢”局面。但是追求“双赢”是需要付出成本和代价的。追求“双赢”的第一个成本就是预期目的与实际达到的目的之间的差距, 这个成本可能是大部分谈判中都无法规避的。剩下两个成本分别是:谈判期间人、财、物的耗费, 资源的浪费等和谈判资源占用的机会成本。成本带来的收益从短期来说是公司财务目标的完成, 中期是商务关系的维系和发展, 长期就是一个公司最大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完成。

二、达不到“双赢”的原因

在实践中, 我们很难达到“双赢”局面。谈判中双赢目标的实现同时具有主观和客观的障碍。首先, 我们可能会过早地对谈判下结论, 导致我们盲目坚持。当对方始终坚持自己立场时, 而此时谈判者在缺乏理性和智慧的思考的时候, 也许会降低己方的利益, 也或许会盲目地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立场, 导致双方不欢而散;其次, 过多的关注双方的利益交叉点, 而忽视了双方的隐形利益。

商务上的较量一直以矛盾和冲突为伴, 关键是谈判者怎样有效化解矛盾和冲突, 进而达到共同利益。这个“共同利益”是表面立场还是实质利益?是一次性利益还是长期利益?是沉没利益和未来利益?是显性利益还是隐形利益?是不相容利益还是相容利益?

在现实的谈判中, 很多谈判者碍于“面子”, 会特别在意自己提出的立场, 更有甚者, 不考虑实质利益就盲目的坚持自己的立场, 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使谈判陷于僵局。一些谈判者比较关注己方的一次性利益, 因为为了达到己方的目的, 不从对方的角度思考, 容易在行为上使对方怀疑己方的诚意, 造成谈判破裂, 就算谈判达成, 但是也只是这一次合作而已, 很难有长期的合作。与此相反的是, 很多谈判者过于在乎长期利益, 希望与对方长期合作。这点希望如果己方谈判者表现的太明显或者太迫切, 很容易被对方利用, 从而削减己方应该获得的利益。所以谈判者在谈判过程中要兼顾一次性利益和长期利益, 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有时, 当谈判者在某个合作项目上一直无法达成一致时, 往往会对沉没利益念念不忘, 甚至继续加大投资以期完成此项谈判。所以, 谈判者应该在无法挽回沉没利益的时候, 立即另辟新径, 而不是加大投入, 应该以未来利益为重。谈判者必须做到显性利益和隐形利益并重。谈判各方要积极沟通, 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寻找相容利益上, 尽一切可能将不相容效益部分转化为相容利益。

三、怎样在谈判中达到“双赢”

需要将谈判中的目标分为两类:第一类, 目标差异大;第二类, 目标有同有异, 利益有很多重叠部分, 利益冲突比较大。

第一类的解决办法很简单, 把利益目标拉开, 比如在一项工程承包中, 承包商注重价格, 开发商注重质量, 那么承包商给开发商价格, 开发商允诺承包商质量, 这样大家各取所需, 达到双赢。

第二类的稍麻烦, 综合看来, 有以下几个办法:

(一) 尽量做大蛋糕

在商务谈判中, 人们可能会陷入这样一个错误思维中:认为利益是既定的, 如果对方多得了一些, 那么本该属于自己的那份就变少了。这样一来, 双方就会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清, 最终很可能导致谈判崩溃。但是实际上, 双方可以跳出这个惯性思维, 从大局出发, 相互沟通、交流, 将这个“蛋糕”做大, 这样一来双方可以分得的“蛋糕”就更多了, 而不是固执于眼前的那一小份“蛋糕”。比如两位艺术家分玉的例子。有两位艺术家共同拥有一块未经雕琢的美玉, 如果两位艺术家不从大局去增大其价值, 而是将美玉分割后瓜分, 结果只是不完美的美玉而已。若两位艺术家采取合作的方式, 集两人智慧, 共同构思雕琢美玉的方案, 通过两个人的共同努力, 美玉就变成了一件稀释珍品, 结果不仅是美玉价值升华了, 而且两位艺术家也获得了每名和称赞, 对于人民来说, 世间又多了一件珍宝, 一件可以欣赏的艺术品。所以要在利益的总量上下功夫, 寻找相关利益, 最后把饼做大, 谈判就更容易达成了。

(二) 分散目标, 避开利益冲突

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之上, 分散目标, 避开利益冲突。利益冲突的产生是由于双方有重叠的利益需求, 所以这就需要谈判者制造多层次的需求。尽量转移目标, 以求谈判的顺利进行。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将谈判需要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要深刻了解对方的多层次需求, 才能更好地避开利益冲突。

(三) 主观为自己, 客观为他人

换个说法就是“为对方着想, 最终要达到自己的目的”。谈判中要做到换位思考, 相互体谅。谈判中一定不能过度索取, 而是应该将心比心。如果只顾自己的利益, 把所有利益都拿到自己手中, 就相当于把对方赶尽杀绝, 进而也把你自己的未来利益赶紧杀绝了。站在对方的角度下考虑对方所需要获得的利益, 在这个过程中, 因为己方是合作的利己主义着, 所以可达到自己的目的。谈判双方在具体问题上要灵活, 问题就很好解决了, 双方都会满意。

(四) 消除对立, 求同存异, 缩小不同点

更通俗地说, 这一点可以表述为“做出适当的让步”。在双赢原则的指导之下, 必要时候需要双方必须做出一定程度让步。承认分歧, 以大家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 做出适当的让步, 尽量减少对立比如说历史上蜀吴求同联合抗曹。让步的基本原则为以大换小。但是让步不是“一味退让”, 而应该有相应的底线。如果单纯的以利益底线为让步底线, 一味退让, 去坚持所谓的“双赢”, 只会是一种本末金融倒置的做法

四、结语

双赢谈判是双方立足长远、共同获利的基础上的合作过程。谈判应该是双赢的,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输家, 这样的谈判才是真正成功的谈判。

国际商务的 篇2

在参与国际商务交往活动时,应时刻意识到在外国人眼里,自己是国家、民族、单位组织的代表,做到不卑不亢。自己的言行应当端庄得体,堂堂正正。在外国人面前,既不应该表现得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应该表现得自大狂傲、放肆嚣张。应表现得既谨慎又不拘谨,既主动又不盲动,既注意慎独自律又不是手足无措、无所事事。

2、信守约定

当前,在国际商务交往活动中,人们将尊重对方,即将对交往对象的重视、恭敬、友好作为涉外礼仪的核心。在一切涉外交往中,都必须认真而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诺,说话务必要算数,许诺一定要兑现。

3、不宜先为

在国际商务交往中,面对自己一时难以应付、举棋不定,或者不知道到底怎样作才好的情况时,如果有可能,最明智的做法,是尽量不要急于采取行动,尤其是不宜急于抢先,冒昧行事。

4、不卑不亢

国际商务交往是面对全球的跨文化活动,是一种双向互动交流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热情好客、宾至如归以及谦逊等美德,在国际交往待人接物中必须有所适“度”。所以,在涉外礼仪中遵循热情有度、不必过谦原则尤为必要。

5、尊重隐私

对于西方人来讲,凡涉及经历、收入、年龄、婚恋、健康状况、政治见解等均属个人隐私,别人不应查问,即在国际交往中“有所不为”。

6、女士优先

在男女都在的.社交场合中,男士要照顾、礼让女士,遵循“尊重妇女、女士优先”原则。它要求在一切社交场合(有些公务场合除外),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的实际行为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并尽心竭力地去为妇女排忧解难。

7、入乡随俗

在国际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就必须了解和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做不到这一点,对于交往对象的尊重、友好和敬意,便无从谈起。这就要求,首先必须充分地了解与交往对象相关的习俗,即在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所特有的讲究与禁忌。其次必须充分尊重交往对象所特有的种种习俗,既不能少见多怪,妄加非议,也不能以我为尊,我行我素。

8、爱护环境

国际商务的 篇3

【关键词】商务英语 商务谈判 结合 诉求 合作共赢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在国际交流活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商务英语,作为一种应用于商务环境下的语言,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商务环境下,在对外商务谈判过程中,大家都使用同一种语言,沟通就有了桥梁,再加上适当的谈判技巧运用,就能够很好的传递信息,理解对方的意思,从而提高成交的几率。因此,掌握好商务英语成为在商务谈判是否成功的关键。

一、商务英语发展的背景

加入WTO,可以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的启程碑。从此,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突飞猛进,不断攀升新的高度,到2005年,就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也是从那时起,中国对外贸易人才的供求失衡状况就凸显出来。仅仅以浙江一个地方为例,根据用人单位需求等各种数据,到2005年底,浙江的各种企业已陆续在世界上10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有各自的境外分支机构或办事处1081家之多。同时在国内的外贸企业数量高达14100家之多。从这些数据来看,人们在国家政策的鼓舞下,对于经济的外向型发展需求越来越高,对涉外商务谈判人员不仅要熟知谈判原则、相关法律和商务业务,还要熟练掌握一些谈判技巧,准确地运用一些语言策略,即灵活运用语言的表达手段和技巧等来完整实现自己预期的谈判目标。

二、商务英语与商务谈判

传统的商务英语仅仅是把英语应用到商务环境中,为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沟通桥梁的作用。因此也造成了大量的商务活动仅仅停留在表层的沟通,有时甚至发生沟通不畅的情况,还有更甚者由此闹出了不少的笑话。随着现代全球经济不断的相互融合,国际贸易的发展更深入、更全面。如果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仅仅只停留在表层的语言沟通,不去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民族习俗、人文理念等等,就去贸然进行大宗国际贸易,进行冷冰冰的所谓贸易,这对国家、企业以及个人的负面影响就太大了。商务英语作为一种商务环境的沟通交流工具,对商务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介入,正是因为这样,它作用于商务谈判的的方式、方法和应用环境都具有独特性,其实质是英语运用者在熟知商务背景的前提下,在了解商务流程的基础上,在商务环境中的专业化应用,只有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的运用,才能通过共同的语言在商务环境中实现双方的交易意图和辅助功能。因此,商务英语的专用名词、交流方式、应用背景等就明显区别于其他普通语言工具特点。

三、商务谈判人员在商务方面的要求

国际商务谈判是一个会涉及到各个专业的国际商务性谈判,商务谈判人员各方面的素质极大地影响着整个谈判的走向甚至最终结局。因此,作为国际商务谈判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掌握商务英语。国际贸易进行的顺利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有一门语言作为沟通的桥梁,传递相互的诉求。英语作为世界上通用的语言,给世界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交流创造了便利条件,极大地提高了不同文化领域相互学习提高的效率,逐渐减少了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而在商务环境中,想要顺畅的沟通协调,不仅仅要有语言作为桥梁,而且还需要谈判人员具有商务背景。只有大家都处于同一种语言环境,同一种商务背景,这种沟通才会更有效,合作才能共赢。因此,商务英语对于商务谈判来说,是其是否成功的关键。

2.商务英语与谈判技巧的结合。国际商务谈判既是商务沟通的必经过程,也是一门语言加谈判技巧的艺术结合,只有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解决商务环境中复杂的问题,使得交易双方都满意。因此,在商务谈判过程中,对英语语句、词汇、语音、语气、语调、句型结构和语态的选择、表达方式的运用等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运用语言的魅力展现商务谈判过程中的声东击西、疲劳战、有限权力等战术。充分利用语言的技巧,熟练的专业知识了解对方,做到知己知彼,准确而专业,含蓄而委婉地保持在谈判过程中的不败之地。

3.相关的专业知识。任何一个国际贸易谈判人员除了掌握英语,商务英语,善于运用语言技巧之外,还要对外贸进出口业务及操作流程非常了解。通常对于外贸从业人员而言,一定要在充分了解本公司产品,该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竞争对手情况,产品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还要对国际贸易惯例和政策,贸易术语的选用,国际结算方式的选择,报价的策略,询盘技巧的掌握,商检,报关,交货运输,保险等方面都要了如指掌。只有借助商务英语去了解这些专业知识,才能非常专业的在谈判过程中做到言行的统一,在礼貌的语言运用下,得体而专业地掌控局面,做到双赢。

国际商务谈判说到实质就是一个信息的处理过程,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结合商务背景知识,熟悉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外贸的操作流程,再结合商务谈判的各种技巧,准确而严谨,规范而专业地传递各自的诉求,才能达到合作共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张景伟.国际贸易谈判中商务英语的应用策略[J].中国商贸,2009,(12).

[2]王瑞.浅析商务英语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应用[J].才智,2011,(20).

《国际商务》课程的教学研究 篇4

一、《国际商务》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在一个世界日益走向全球化的时代, 国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人们发现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商务活动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商务人才的定位也必须与时俱进。国际商务人才的范围已经包括了国际贸易、外语、营销、财会、组织、管理、金融、保险、法律、物流等方面。因此, 现在来看, 国际商务已经是一个大商务的概念, 对于人才培养的界定远远大于了过去高等院校所界定的所谓外贸人才。目前来看, 中国经济已经全面地进入了国际经济体系之中, 我国不但需要世界市场在消费我们生产的产品, 而且还需要世界市场为我国提供资源、技术、货物和服务, 我国的经济发展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同时, 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也越来越复杂,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因此, 对于国家和企业竞争力提高的第一要素高质量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这就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际商务》课程的设置就适应了这种需求。

二、《国际商务》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

1. 创新型人才。

创新意识是指学生主动地进行自我学习和探索, 不盲目地接受或者被动地记忆老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或者教条地照搬课本的知识。因此, 学习应该是一种探索, 一种再次发现, 一种科学精神, 这才符合教育的基本要求。对于教师而言, 在教学中强调的更多的是发现知识, 探索知识, 把握知识的变化趋势。比如在《国际商务》课程教学中, 在每次课程结束之后, 都会让学生围绕所教授的内容, 自己选中一个角度来结合现实重新认识这些问题, 并分析和把握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学生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把自己的想法融入进去, 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课堂内容。

2. 复合型人才。

国际商务专业的要求和性质决定了国际商务的人才必须是素质全面的复合型的人才。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 国际经贸专业的学生培养模式往往都是“外贸+外语”的平面模式, 这种平面模式现在来看, 已经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必须进行改革。全球化的国际市场要求“外贸+外语+其他专业知识”这种新的模式, 我们认为可以称为“复合模式”。同时, 现代新理论新做法的不断涌现, 使得过去仅培养实务型的人才模式也在逐渐向实务型与研究型人才并重的模式推进, 我们可以称之为“立体模式”。这样, 在学科的安排方面, 必须要有学科的综合性与交叉性相结合, 文科与理科相结合, 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总体而言, 国际商务的这种培养模式的更新使得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外贸知识的同时, 提高了英语的能力、也了解了其他学科的知识, 从而在整体上实现了“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目标, 极大地适应了国际市场对于当代国际商务人才的要求。

3. 实践型人才。

国际商务专业本身就是一种操作性强、应用性强的专业, 这个特点决定了国际商务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实际上, 高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学校注重的是学生的理论知识, 而企业则注重的是实际操作。不少企业抱怨大学生进入企业时脑子里只是单纯的理论知识, 不知道如何应用到实践中去。所以说, 实践性对于《国际商务》课程来说, 是十分重要的。

三、《国际商务》课程的教学实施

1. 进行双语教学。

《国际商务》课程的双语教学, 采用英语原版教材进行授课, 使得学习者能够对于商务的理解采用英文的思维方式进行, 同时, 教师采用汉语讲解课程内容, 使得学生对于国际商务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在互动环节, 教师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不同, 可以采用英语来对学生提问, 提高了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全方面的听、说、读、写进行的实践练习, 使得学生可以利用所掌握的商务知识与贸易伙伴或者竞争对手进行对话, 提高了他们的沟通和对抗谈判的能力。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 还掌握了在普通的英语教学中所不常接触的贸易术语和商务专业词汇, 从而对于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阅读能力、查询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因此, 《国际商务》课程的双语教学必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全球化和现代化。

2. 注重实践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能够做好实践教学是《国际商务》课程研究的关键, 现在看来, 教师通过案例教学、组织课堂讨论、“情景”模拟企业所面临的实际困难、设计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对于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可以使得学生亲历亲为, 设身处地地参与课堂的讨论, 强化学生综合组织和实际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比如每次课程教师都要精选一个生动、实用的案例, 每个案例都涉及一个或几个问题, 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围绕着问题去思考、分析、讨论, 提出解决方案或得出结论, 最后大家一块儿探讨。当然, 所有这些过程都尽量使用英语。这样, 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消除了他们不愿意用英语进行表达的对立情绪, 也可以使得教师反思教学的效果并进行评估。另一方面, 通过学校建立国际商务模式实验室, 使得国际商务的仿真模拟操作系统可以通过实验室得以实现, 各种提高国际商务实际业务能力的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参与实践操作, 加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充分利用外国资源。

培养国际商务人才除了我们自身的努力之外, 还应该充分利用国外资源与条件, 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请进来与派出去的方式, 大力引进海外智力, 促进我国高校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简称“111计划”) , 就是由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联合组织实施的一种计划, 该计划以建设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手段, 加大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 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引进国外智力的层次。高等学校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平台的建设, 推动国外顶尖人才与国内科研骨干人才的有效对接, 从而提高高等学校的综合竞争实力。对于财经类大学而言, 开展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合作与交流, 促进了《国际商务》课程的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高, 提高了《国际商务》学科的建设水平, 对于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要:随着全球化商务活动程度的加深, 国际商务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应的《国际商务》课程的教学研究就十分必要。创新性、复合型、实践性的国际商务人才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采用双语教学,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外国资源来更好地培养国际商务人才。

关键词:国际商务,教学,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孙翠兰, 鲍文.国际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 2010, (5) :153-156.

[2]宏结.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5) :42-44.

[3]李虹.高校创新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新思考[J].国际人才交流, 2008, (12) :49-51.

国际商务谈判策略的制定 篇5

国际商务谈判策略的制定2、影响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差异的表现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双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选择谈判方式,制定谈判策略时,甚至会产生一定的误解,政治、经济等因素是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源,但是,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是最主要的原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语言行为 国际商务活动中最多的就是进行语言交流,双方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问题一般通过雇佣一位翻译或者用共同的第三方语言交谈就行了。因为即使我们在某交流的国际语言方面很熟练,但对于和不同国家进行商务谈判的时候,大家对于语言的文化等方面还是会有不同的。我们必须明确这点,否则会容易误解谈判对手所传达的信息,从而影响商务谈判目标的实现。

2.2 非语言行为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除了进行语言交流以外,用非语言方式同样也是很重要的方式,这种非语言方式一般都是无意识就进行的。谈判人员往往会以非语言的更含蓄的方式发出或接受大量的比语言信息更为重要的信息。当合作的国际合作方在谈判过程中发出不同的非语言信号时,当双方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时候,就极易会误解这些信号,同时可能还意识不到自己误解了,从而就会影响接下来的商务谈判的正常开展。

2.3 风俗习惯习俗是一个十分普遍,而且人们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但它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影响力。风俗习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习俗,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性格。中西方习俗的差异无处不在,了解这些习俗文化,有助于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英语。

2.4 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对政治、道德、金钱等事物是否有价值而进行主观判断后,形成的主观看法。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会不断变化。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国家、民族文化中,价值观念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国际商务谈判中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不如其他方面的文化差异那么明显,很不容易被掌握,所以会更难以克服。

2.5 时间观念 人类的时间观念主要来源于观察到的自然运动(含天体运动)和人文运动(含历史进程)的有序性,来源于此等有序运动的节律性或律动性。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各国的时间观念也不尽相同。因此,了解访问国家工作时间及假日情况,对恰当地安排商务活动日程、顺利地开展业务十分必要。

2.6 竞争和合作观念 商务谈判的精华,即竞争和合作。现在有很多原来是竞争对手的企业之间纷纷掀起了合作的浪潮。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这些竞争对手之间的联盟并没有取代竞争,进入联盟的公司仍然还是独立的公司,还有独立的利益。为了保证自我利益的实现,他们之间不可避免地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但是竞争又没有妨碍相互之间的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国际商务谈判等活动。

2.7 思维差异 在面临复杂的谈判任务时,不同国家的人因为思维差异的不同,会用不同的方式做出决定。中国商人受历史文化的影响相当深,对国外人持有一定的谨慎心理。在先谈原则还是先谈细节上,中式思维表现在谈判领域的一个直接行为方法就是注重先谈原则后谈细节;而西方恰恰注重先谈细节避免讨论原则。

2.8 人际关系差异 商务谈判中人际关系起到的作用是很复杂的。在绝大多数的正常商务谈判中,谈判双方会以各自代表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为重,并不以所谓的人情作为衡量因素。但是,当谈判到了一定程度,所谓的利益已经得到满足,各方面已经到了一个平衡点,人际关系,社交人情又成为了谈判是否最终达成一致的一个衡量因素,甚至最后导致一场谈判的大逆转。

2.9 民族情结和华语情结 英语作为谈判的首要技能,被大多数中国商人视为学习的重点。英语在中国无论是影响力,还是影响范围都在增强和扩大,但是,中国人对自己的母语有着另外的一种感情,这种感情深入骨子里,认为华语是中华民族尊严的代表,由于语言的差异,在进行国际商务谈判时,谈判双方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会加入自己的语言文化,容易造成一些障碍。克服这种障碍最好的方法就是,一方面谈判者要学习英语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学习法律、政治、宗教、社会意识等英语文化知识。

浅析国际商务英语中的语言特点 篇6

关键词: 国际商务    商务英语    语言特点

在外贸交易过程中离不开外语的使用,当下,我国急需一批高素质的商务人才。商务英语是外贸交易过程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语言,是外贸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1]。商务英语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因此,要在外贸交易过程中充分发挥商务英语的作用,就要全面了解商务英语的特点,并在其领域内规范使用。

一、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是英语在商务场合中的应用,隶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商务英语不仅内容宽泛,更具备多样的性质,因为它目标性、实用性和专业性等都比较强,因此在贸易活动中被人们普遍接受,广泛应用。当今社会,国际贸易频繁,各种贸易活动都离不开英语的使用,在这些活动中使用的英语就是通常所指的商务英语。因此,商务英语内容可以是语调、语法、语音、修辞,也可以是技术资料、公司简介、节目报表等;可以是比较简单的口语,也可以是比较深奥的专业用语。

二、商务语言的语言特点

从基本词汇、语法、句型等角度分析普通英语和商务英语,可以发现二者具备共性,但是在商务英语的专业领域,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只有全面把握商务英语,理解商务语言的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商务英语所要表达的意思。

1.商务英语词汇

对商务英语词汇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商务英语词汇主要具备如下三个特点:第一,词义较窄。很多比较常见的普通单词在商务英语中有比较特殊的含义,有些含义可能跟原词义有所关联,而有些则可能完全没有关系。第二,缩略语非常多。商务英语中存在很多约定俗成的缩略语,在行内人士之间广泛使用,然而行业之外的人可能完全不了解。第三,新词汇比较多。由于商务英语与国际接轨,接触到更“新鲜”的词汇,词汇的更新速度比普通英语的速度快。

2.商务英语语言

(1)目的性、客观性强。

商业英语具备非常强的目的性,因为商业英语的运用目的就是促成交易、完成交际任务,所以无论是在会议、通话还是在讨论过程中,都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渗透这一特性,国际商务英语的正确使用可以促使交易成功,使交易者达到特定的目的。成功的商务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为交易目的的成功服务的,是要通过自身的语言促使他人按照自身的意愿行事,然而商务人还应该注意,在使用语言的时候尽可能地使用客观性的语言,因为带有个人色彩的主观性的语言会给交易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进而影响交易的结果。

(2)平实性、准确性强。

正因为商务英语具备比较强的目的性,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应避免华丽的辞藻,用平实的、简洁的语言表达话语的中心,使交易对方更明白自己话里的意思,让信息更准确地传递。只有实事求是的英语表达才能让英语所描述出的数据和意思更严谨准确;用最短的时间,传达最精确的信息,才能把信息传递中的失误降到最低。值得一提的是,优秀的商务人会善于运用逻辑连词增强自身话语的逻辑性,给人以思维清晰的感觉。

(3)专业性强。

专业性强是指商务英语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涉及大量商务术语,这就对商务人的词汇积累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商务英语在语言表达、词汇运用等方面与常规的英语也有所不同,包含极丰富的商务实践和商务理论,因此要全面了解商务英语的内涵与意义,商务人必须具备丰富的商务知识和商务理论。

(4)了解西方文化,合理运用礼貌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2]是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谈话双方围绕着某一个特定的目的展开对话的一种活动,只有保证交流的双方都能够了解对话的背景,才能为贸易目标的落实提供保障。在国际贸易过程中,贸易双方来自于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都有极大的差异,在彼此都不了解的基础上,极易产生交流歧义,因此,只有在进行贸易交流之前充分了解合作方的基本信息,才能促使双方更快地进入角色。要善于在交流过程中使用礼貌用语以建立贸易双方的良好关系,将“thank you”,“would you please...”等培养成自身的“习惯用语”,这样不仅能够向交流对方展示出自己的高尚品德,更能够使对方感觉到“被尊重”,对于促进贸易成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5)严谨措辞,正式文体。

在进行商务英语交流的时候,一定要牢记商务英语强针对性的特点,习惯运用严谨的措辞,尽可能地保证文字的简洁、正式,用简短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态度,让交流的对方更容易明晰自己的意图,进而促使国际贸易顺利进行。

(6)遵循商务原则。

在使用商务英语的时候,一定要用精确的语言、完整描述贸易双方的责任与义务,真实传达双方的意见,从语法、单词、标点等角度出发,保证信息的精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除此之外,合理运用贸易英语还能有效节省贸易双方的时间,提高国际贸易工作的落实效率。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不仅具备一般语言的特点,而且包含自身的特点。因此,我们要更深入地了解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全面了解商务英语,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商务英语的应用水平,使之在国际贸易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连瑞,张琴.国际商务英语语言特点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9).

国际商务的 篇7

1 商务英语和国际商务谈判概述

1.1 商务英语概述

所谓商务英语, 指的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语言。它是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 是一种专门用途的英语。在我国还没有加入WTO之前, 商务英语主要应用于对外贸易中, 因而又被称为外贸英语, 内涵比较简单, 外延也相对较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和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现代的商务英语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概念, 内涵和外延都得到很大的扩展, 内容涉及到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

当前, 随着市场国际化的发展, 国内许多企业已经与国际接轨, 面临着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的双重挑战, 竞争异常激烈。在新的发展形势下, 国际间的商务往来越来越密切, 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 国际商务谈判也日益增多。企业想要在谈判中占得先机, 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必须充分发挥商务英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1.2 国际商务谈判概述

所谓国际商务谈判, 指的是国际商务活动中不同的利益主体, 为了达成某笔商品或劳务的交易, 对交易的各项条件进行协商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商品概念的外延在不断扩大, 不仅包括有形的产品, 还包括技术、信息、资金、服务等无形产品。商务谈判指的是一切商品形态的交易洽谈, 如供求谈判、技术引进谈判、投资谈判等, 这些都属于商务谈判的范畴。谈判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相互间的关系并交换观点, 以期达成协作。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客观存在着冲突和妥协, 谈判人员应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对方的要求, 谋求双方的共同利益。

国际商务谈判是国际商务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也是签订合同的必经阶段。谈判的内容不仅包括商务、技术方面的问题, 还包括法律、政策等问题, 是一项政策性、策略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由于谈判双方分属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经济背景, 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都大不相同, 使得谈判双方在沟通、交流方面比较困难, 大大增加了国际商务谈判的难度。在谈判过程中, 双方的立场以及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各不相同, 经常会出现矛盾冲突, 双方反复讨价还价。谈判人员应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 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谈判策略, 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既要坚持、维护己方的利益, 又要考虑、满足对方的利益, 兼顾双方利益, 达成双方都满意的谈判结果, 促进双方谈判目标的实现。国际商务谈判的结果, 直接决定着协议的具体内容, 影响着商务活动的开展。因此, 做好国际商务谈判工作, 妥善处理谈判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保证谈判工作顺利进行并达成公平合理的协议, 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商务英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顾名思义, 商务英语就是商务和英语的结合, 是一种专门用于商务活动中的英语语言。商务英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 作为语言, 它发挥着基本的信息交流作用, 其次, 还发挥着由其商务性所决定的特殊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商务英语能够提高国际商务谈判的针对性。商务英语作为商务活动的专用语言, 不同于普通的生活英语, 主要包括商务理论知识和商务交际技能, 多以经济、金融、营销、经贸、管理等为对话内容,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专业性和针对性。国际商务活动中, 常常将谈判纳入不同文化背景和特殊行业领域之中进行, 此时商务英语发挥的作用便是无可替代的。二是商务英语能够增加国际商务谈判的灵活性和融洽性。作为商务领域内专门适用的语言, 商务英语具有较强的商务灵活性和融洽性, 谈判人员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灵活运用商务英语, 形成轻松、融洽的谈判氛围, 避免双方之间的矛盾冲突, 防止出现谈判僵局, 促进谈判顺利进行。

3 商务英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3.1 英语条件句的应用

3.1.1 虚拟条件句的应用

虚拟条件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 通常用于表示询问、请求、赞同、反对等比较委婉的语气, 让对方感受到尊重和体谅。比如, 谈判双方初次进行洽谈时, 约定的谈判时间对双方来说都是个重要的要素, 谈判者在预定谈判时间时, 必须询问对方的意见, 时间上是否方便, 经过对方同意之后才可确定谈判时间。这种情况下, 一般就使用虚拟条件句, 让对方感觉到被尊重。谈判人员在国际商务谈判中, 应根据谈判人物、时间、地点和所谈业务的不同, 充分掌握和使用各种虚拟条件句, 促成谈判。

3.1.2 真实条件句的应用

表达真实、准确、无误的商业信息时, 谈判双方既可能存在对立冲突, 也可能存在共同的利益。谈判人员必须认清双方的利益所在, 明确哪些是对自己有利的、是坚决不能让步的, 哪些是对方势在必得的。只有这样, 谈判者才能准确地了解到哪些是对自己重要的, 对于对方却是无关紧要的, 谈判者就可以利用这些无关紧要的条件和对方进行交换, 来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利益, 实现双赢的谈判结果。在国际商务谈判中, 常常会因为语言文化的不同使交流产生误会, 而使用条件句就是一种很委婉的避免误会的方法。因此, 谈判者应恰如其分地使用好真实条件句, 促使谈判获得成功。

3.2 语用策略的应用

3.2.1 委婉暗含策略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 谈判人员应尽量使用婉转的表达方式, 避免措辞太直, 语气过重。比如, 在拒绝对方的要求时, 可以这样说:“您提出的条件有一定的道理, 但实际情况稍微有些出入”, 然后再具体阐述自己的看法, 这样既可以保留对方面子, 避免造成谈判尴尬的境地, 又可以让对方心平气和的听完自己的观点, 增加回旋的余地。谈判高手常常用委婉的方式将自己的观点伪装成对方的见解, 这样更容易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委婉暗含的策略强调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谈判人员应充分考虑到对方的情感特点和接受程度, 运用委婉、缓和的语言, 缩短双方情感上的距离, 建立融洽和睦的关系, 制造友好的谈判气氛, 达到理想的谈判效果。

3.2.2 幽默语用策略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 幽默也是一种出奇制胜的武器。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帮助谈判者解除困境, 使紧张严肃的气氛变得轻松, 使对立冲突的场面变为和谐的谈判过程, 使谈判氛围更加活跃。幽默的语用策略可以使谈判人员在心理上得到享受, 创造良好的谈判气氛, 使错综复杂的国际商务谈判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中顺利进行, 提高谈判效率。幽默的语言能够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更容易促成谈判。

3.2.3 模糊语用策略

模糊语用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使语言表达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从而避免把话说得太死、太绝, 留下一定的缓冲余地。模糊语言的应用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 它能用较少的代价传递大量的信息, 并对复杂的事物做出高效率的判断和处理。在国际谈判中, 常常会遇到一些不便说明的问题, 使用模糊语言可以起到回避、掩饰的作用, 避免正面回答。商务谈判中难免会出现比较激烈的争辩局面, 甚至是谈判僵局, 这时运用模糊语用策略可以使输出的信息模糊化, 避免过于确定, 让谈判者进退自如, 促进谈判顺利进行。

3.3 礼貌原则的应用

礼貌是人际交往之间友好和谐关系的前提条件, 语言交际作为一种社会活动, 自然也受到礼貌原则的束缚。人们在谈判过程中一般都希望对方能够遵守礼貌原则, 多给别人一些理解和尊重。谈判结果的好坏、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谈判人员对礼貌原则的运用, 因此,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 谈判人员应不卑不亢, 运用礼貌得体的语言, 谋求一致, 达到双赢的结果。同时, 礼貌得体强调说话时要注意对象、时间和场合, 使语言表达恰到好处, 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国际商务谈判中, 得体的使用语言还必须考虑到社会因素,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在这一场合是礼貌的语言, 换在另一场合却未必是。因此, 谈判人员必须对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都有所了解, 确保谈判顺利进行, 促进谈判目标的实现。

3.4 语言环境的应用

语言环境是语言表达和领会的重要背景因素, 直接影响着语言表达的效果。人们经常用“见人说人话, 见鬼说鬼话”来形容一个人会说话, 圆滑世故。在什么样的场合就得说什么样的话, 这是八面逢源的社交手段。商务谈判的目的说白了, 双方都希望自己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所以出现矛盾冲突是很正常的, 紧张、敏感的气氛也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特殊的氛围条件下, 双方想顺利的进行谈判, 需要有一个缓和、惬意的人为谈判环境。谈判人员应充分利用商务英语的灵活性, 营造出融洽、舒适的语言环境, 使谈判双方可以冷静沉着的进行思考、分析, 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国际商务谈判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谈判结果直接影响着国际商务活动的开展。谈判人员应充分发挥商务英语的作用, 在谈判中灵活应用商务英语, 促进谈判工作顺利进行, 达到理想的谈判效果。

参考文献

[1]薛正花.浅谈商务英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J].中国商贸, 2010 (16) .

[2]丁树亭.国际商务英语谈判策略探析[J].科技信息, 2009 (26) .

[3]王维金.浅析商务英语谈判技巧[J].科技信息, 2008 (35) .

[4]汪玥含.浅谈商务英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综合运用[J].商场现代化, 2010 (28) .

[5]朱洁.模糊语在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功能[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5) .

[6]袁娅娅.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语用功能与表达[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 (6) .

国际商务的 篇8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棘手的概念。文化是知识经验, 信仰, 价值, 观念, 社会角色等的积淀物。文化是无所不包的生存方式和模式。因此文化是非常宽泛的概念。人们每天都在通过和周围其他人的交往学习文化。不同的民族, 国家的文化行为, 信仰都各不一样。但是有一点人们是有着共识的, 这就是文化在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因此, 文化在国际商务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并利用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或者把本国的文化强加于别国的文化之上, 都可能导致国际商务活动中意想不到的挫折与失败。

二、跨文化失败商务活动案例分析

1. 词汇中的文化差异

词汇是语言主要的基本单位。词汇意义有“概念意思”和“内含意思”之分。前者比较固定, 通常是字典里给出的意义。而后者是指扩展意思和联想意思。它是不同文化的重要载体, 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最大障碍之一。同一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也许有不同的意思。因此了解词汇在商务活动中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就十分的重要。

例案1: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墨西哥卖汽车起了一个名字叫“NAVO”, “NAVO”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it doesn’t go” (不能开) 。给车起了一个不好的名字。墨西哥人当然不会买了, 结果市场惨败。

例案2:上海产“白翎”钢笔, 英译为“white feather”。在英语国家无人问津, 其原因是在于英语中有一句成语“to show the white feather”, 意思是临阵脱逃, 白色羽毛象征的胆小鬼。那么这种钢笔的销售不好, 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 不同颜色词其含义随文化环境的转变而变化。比如, 在西方国家, 黑色表示哀悼;在穆斯林国家绿色是流行色;而红色和黑色在一些非洲国家被视为消极颜色。所以对于开拓市场者在选择颜色词时应认识到其文化中的意义, 多从买方文化美感出发, 而不要从卖方文化出发。据说通常情况下, 一国的国旗颜色是这个国家的代表颜色。

2. 礼貌问题的文化差异

礼貌是一种社会现象。要评判和理解具体互动行为的礼貌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社会文化特有的期望和评价模式。同本国人之间的交往相比, 礼貌问题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通常表现的更为敏感。同时礼貌也是调节社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范畴。把握好不同文化当中礼貌方面的文化差异, 在某种程度上对国际商务活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例案3:何军是中国某领域颇有建树的工程师, 他与加拿大人Mike有工作往来, Mike每次来中国三次, 何军从安排住宿到派人陪他出去办事, 安排十分周详。不久, 何军到加拿大出差半年, Mike把他从机场接到住宿的地方, 就称家中有孩子要照顾, 改天请何军吃饭。Mike最终并没有像何军在中国接待自己一样接待他, 只请何军吃过两次饭, 也很少帮忙。何军感到很失望和受伤害, 觉的Mike非常没有礼貌, 至少应该回报自己在中国对他的帮助。其实并非Mike不讲礼貌, 而是北美人在时间上承受的压力很大, 他们并不欣赏花很大时间和精力去维持良好的双方关系。他们虽然崇尚相互帮助和良好的双边关系, 但他们同时认为需要有时间来做自己的事情。对Mike来说, 他并不感觉自己没有礼貌。于是这样的误解直接导致了双方关系的不融洽。

再者, 以中国人初次见面时习惯提出的那些个人问题为例:从姓名、年纪一直问到工资、住房、婚姻和有几个孩子等家庭细节, 常常使西方人迷惘不解, 甚至产生不满。因为这些问题涉及他们眼里的个人隐私。这种无视人际关系中必要的社会距离的做法在他们看来是非常不礼貌的。

3. 时间观的文化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表现出不同的时间观念。如北美人的时间观念很强, 对美国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他们具有强烈的现代竞争意识, 追求速度和效益, 这就造就了美国商人雷厉风行的商业作风。他们会在各个环节尽量缩短谈判时间, 力争使每一场谈判都能速战速决。对他们来说, 要衡量一个谈判的进程如何, 就是看解决了多少小问题。而东方和南美一些国家的时间观则不是那么强, 迟到对他们来说并非不可原谅。中国人会用长远的眼光和系统的方法, 在广泛的范围内综合分析议题和衡量议题的重要程思维方式上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案例4:巴西一家公司到美国去采购成套设备。巴西谈判小组成员因为上街购物耽误了时间。当他们到达谈判地点时, 比预定时间晚了45分钟。美方代表对此极为不满, 花了很长时间来指责巴西代表不遵守时间, 没有信用, 如果老这样下去的话, 以后很多工作很难合作, 对此巴西代表感到理亏, 只好不停地向美方代表道歉。谈判开始以后似乎还对巴西代表来迟一事耿耿于怀, 一时间弄得巴西代表手足无措, 说话处处被动。无心与美方代表讨价还价, 对美方提出的许多要求也没有静下心来认真考虑, 匆匆忙忙就签订了合同。等到合同签订以后, 巴西代表平静下来, 头脑不再发热时才发现自己吃了大亏, 上了美方的当, 但已经晚了。

4. 权力观的文化差异

西方社会经历了争取平等自由权力的资产阶级革命, 平等意识深入人心。同样在国际商务活动中, 英美等国奉行平等主义价值观, 坚持公平合理的原则, 而中国人受等级观念的影响较深, 上下级观念和集体观念比较强, 所以商务活动模式基本上是集体出场, 但拍板定案的是决定性的一人, 甚至决定人根本未出场。这被文化学家称为“高距离权利文化”, 在出现较复杂棘手的问题时, 谈判人就难以决定;而西方这被文化学家称为“低距离权利文化”, 表面上看是一两个人出场, 谈判人相应的权限已经赋予, 或是智囊用辅助其决策, 因而在谈判中, 谈判人个人的责任较重, 也较高、较灵活。

案例5:几年前在北京曾有过一项重要的会谈。中德双方拟在中国建立职教研究所。前期进行的很好。但就是否在天津建所的问题上出现了异议。德方表示, 如果天津职教隶属教委, 他们表示同意。如果隶属劳动部, 他们则无法同意。天津代表表示, 他们为此要研究一下, 征求一下上级的意见。但德方却坚持, 一定要立即给出明确的答复。由于中方不可能马上提出明确的意见, 德方随即表示无法考虑合作成立天津职教所, 同时认为该项目的谈判可以到此结束, 并要求会后天津的五人代表团立刻离开谈判驻地。原计划第二天为庆祝会谈圆满结束的京郊西山旅游。天津代表因为被要求马上离开, 也无法参加这次交游活动。此事一度对中德贸易产生了极负面的影响。由此可见两方权力观的明显不同。对对方权力观念的不了解, 其结果就是谈判的彻底破裂, 对双方的损失都是巨大的。

三、总结与对策

综合以上, 要解决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商务活动的负面影响, 最原始的方法是了解异国文化习俗和两国之间的差异。商业合伙是文化探险者, 其第一步就是敢于发展超越自我文化, 考虑他文化的心态, 积极开展文化沟通, 避免和消除文化矛盾。来自不同背景的商务人士彼此往来, 并且正确认识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性, 提高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要理解别人的文化, 也要理解自己的文化。同时要积极开展和参与有关文化培训的活动, 对提高跨文化的管理技能、促进对别人文化的理解以及对顺利开展国际商务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正元:国际商务文化[M].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1999

国际商务文化意识的差异及对策 篇9

一、商务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由于商务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流, 而各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背景, 如果不理解对方的文化, 而按照自己的文化所表达的含义去行事, 就会引起文化冲突, 从而导致商业活动的失败。下面从商务活动的几个方面对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

1. 商务接待

作为商务活动的首要环节, 外商接待是商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由于各国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的差异, 商务人员要具有足够的文化敏感性, 能够参照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让外商感到礼貌热情又宾至如归。但不少人就无意识参照母语文化, 并把自己的价值观作为理解的尺度标准, 于是造成了文化误解和冲突。例如在接机时, 看到外商就热情欣喜地上前握手, “You must have had a tough journey.Please let me help you with the luggage.”通常对方会感到吃惊甚至不悦, “No, no.My journey is OK, and I can manage my luggage.”又如一刚毕业的大学生陪同六十多岁的英国客户来到预定的宾馆, 临走不无关切地说, “You must be very tired, Sir.You’d better have a good rest since you are old.”不料这位老绅士很生气地回答, “No, I am NOT old, and I am NOT tired at all.”年轻人的困惑和尴尬就可想而知了。以上两个简单事例充分说明了忽视文化差异的严重性, 我们眼中的热情周到招待, 老外却毫不领情甚至生气厌恶。殊不知, 在普遍崇尚“独立”精神的西方社会, 人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因此他们视过多地接受别人的建议和帮助为耻辱, 更不愿倚老卖老, 因为“老”就是无用的代名词.这两个场合得体的表达可以这样:How about your journey?和How are you doing, Sir?A little rest would do yousome good, wouldn’t it?

2. 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的重要环节, 对其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谈判双方来自不同的国家, 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如果事先不了解对方的文化, 就可能因为细小的环节产生分歧。比如说中国人思维间接、称呼语复杂、注重礼节、喜欢近距离与人交谈。欧美人思维就直接、就事论事, 时间观念教强、称呼语简单、不注重礼节、喜欢谈话保持一定的距离, 并且谈吐比较幽默, 喜欢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在商务谈判中, 商务人员应熟悉别国的文化背景, 把握谈判对方的性格特点, 以便在谈判中处于主动的地位。总体而言, 美国人的性格特点是热情奔放、充满自信, 这些特点充分渗透在商务洽谈之中, 他们精力充沛, 迅速将谈判引到实质性阶段, 而不喜欢那种漫长式的谈判。与美国人相比, 日本人则讲究礼节、谦虚, 但喜欢兜圈子, 往往采取间接的谈判方式, 以保持选择的灵活性, 但有时会使对方摸不着头脑。而英国人则显得沉稳、讲究仪表, 给人以不冷不热的感觉, 而且往往颇有架子, 这与大英帝国的辉煌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 在欧美, 人们做什么事都严格遵守日程安排, 有很强的时间概念;而亚非拉国家一般不太有安排日程的习惯, 也不注意遵守时间, 该干什么的时候可能没有按时去干, 该结束的时候可能又不结束。

3. 经营管理

近年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 企业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从事经营管理已经相当普遍。但研究发现在一个国家能够从事高效率经营管理的企业或管理者却未必能在另一国也能成功,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管理人员忽视异国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对于跨国经营管理, 企业通常会在人际关系、劳动态度、时间观念、劳动协议及权力与决策等方面面临较明显的文化冲突。例如, 在我国, 外方经常抱怨中国员工缺乏时间概念和竞争意识, 工作效率低;而许多职工又抱怨外方管理太严, 所定指标太高。我国历史上的诸多原因造成了他们缺乏竞争意识, 劳动纪律松驰。这种长期形成的习惯改不过来, 就不能适应外方企业的管理要求, 因而造成与外方管理人员的矛盾。

4. 广告创意

广告的内容、主题、形式都反映了不同个体的思维特点以及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在商务英语中, 广告的创意和设计应该考虑到各民族的文化特征, 以免引起冲突, 影响商品的销售。1985年, 埃及撤消市场上销售的天津鞋厂生产的白鸽牌女鞋, 因为鞋底的图案花纹与“真主”极其相似, 是对当地宗教的大不敬。在美国, 一则广告的口号可以出现“don’t spend a penny until you’ve tried” (试用前别花一分钱) 这样的用语;而在英国却不能, 因为“spend a penny”相当于“got to see a man about a dog” (轻视某人) 。为适应国际市场而设计出口商品广告时, 应考虑到异国文化冲突, 只有广告主题、广告信息符合各国不同的文化特点, 才能体现广告的功能。

5. 商标语言

商标不仅仅是商品的标志名称, 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人们心理上习惯与根据商标判断商品的价值, 更乐于接受那些感觉冲击力强的商标。因此, 商标的设计应该符合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消费心理, 审美价值等等。比如说“白象”方便面如果翻译成英语“White Elephant”, 英美国家的人就很难接受, 因为“a white elephant”是英语中的一个习语, 意思是“烦琐无用的东西、沉重的负担”。如果“白象”方便面译成“White Elephant”出口到这些国家, 岂不是一大失误。相反, 国美电器的英文取其谐音则是一大妙笔。“g o m e”一方面保留了汉语拼音“guomei”, 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人去购买的欲望。

6. 货物包装

货物的包装, 尤其是内包装, 不仅能保护货物的质量、美化货物, 而且在货物的销售方面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各国文化习惯的差异, 消费者的品味、要求及爱好也不同, 因此, 货物的图案设计, 色彩搭配等方面全面临着异国文化的冲突。例如, 在包装图案的设计方面, 伊斯兰教人们不愿看到猪和熊猫的画面, 意大利人不喜欢看到菊花, 英国及南亚人不喜欢看到大象, 而日本人喜欢乌龟和鸭, 不喜欢荷花。在色彩选用方面, 德国人不喜欢红色、黑色、深棕色和深蓝色, 法国人不喜欢绿色。我国河南杜康酒厂为打进国际市场, 在产品包装设计上考虑到异国文化的差异, 把酒瓶设计成龟模样, 销往日本;把酒的商标设计成龙凤呈祥的图案, 销往东南亚一些国家。从而使包装满足不同地区、国家消费者的不同爱好和需求, 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可见货物包装亦应符合消费者的不同品味, 尤其应注意消费者的一些独特的要求和禁忌。

三、培养商务文化意识的对策

1.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 包括它们的政治、经济、历史、教育体制、宗教习俗、风俗习惯等

在学习中应该注重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渗透。此外还应该接受一些有关西方文化、英美概况、企业管理、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培训, 在文化渗透的同时进行知识渗透。

2.要掌握一些商务礼仪方面的知识

商务礼仪是通用知识, 无论哪个国家, 商务礼仪虽然具体的要求不同, 但基本的常识是相通的。像是求职面试、工作着装、头衔称呼、业务联系、商务会议、公众演讲、商务旅行、协调与客户同事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都有很多共性。只有了解了这些共性, 才能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商务文化的差异。

摘要:文化差异存在于一切的国际交往之中, 能否消除文化差异, 避免文化冲突, 是能否顺利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关键因素。我们应该注重了解和分析这些文化差异, 并提出培养商务意识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商务,文化差异,对策

参考文献

[1]赵东泓译Elizabeth L.Post著:商务礼仪[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95~103

[2]陈建平: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商务文化意识培养[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1 (4) , 47~49

[3]胡文仲编:跨文化交际概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5~159

[4]高淑英:商务英语中的商务文化意识及其培养[J].商业理论, 2005.10, 59~60

国际商务交流中企业称谓的辨析 篇10

1 企业称谓辨别的依据

在英语中, 与企业称谓相关的词汇很多, 如enterprise、firm、business、company、corporation、group、house、concern、combine、Partnership、consortium、establishment、venture、conglomerate、multinational等等。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在国际商务交流中, 正确使用这些名称。

虽然不同国家关于企业的概念或表述不尽相同, 但其内涵是一致的, 即企业是从事经济活动的盈利性组织, 需要经过法定的程序进行注册, 通常属于某一产业、行业。有鉴于此, 我们在准确辨别企业时, 应当依据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 该组织是盈利性还是非盈利性。一般而言, 企业是盈利性组织, 而如社团、学术机构、各类非盈利性机构等则不属于企业范畴。在国际商务交流中, 通常是企业之间的, 当然也存在企业与非企业之间的沟通。但首先, 对交流对象的确认是非常必要的;第二、该企业是公司还是非公司。按照组织结构和注册类别不同, 企业又划分成公司制企业和非公司制企业。许多国家在公司制中, 又划分了无限公司、两和公司、股份两和公司、有限公司等, 在有限公司中间进一步划分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我们国家只有后一种划分即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在各国的公司法中, 对公司的名称都有所规定, 在国际商务交流中就必须清楚地加以区分;第三, 该企业是划归为哪一个产业、行业。由于产业、行业的不同, 其称谓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性。这一方面是历史文化的积累,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企业的经济活动领域。企业的产业、行业归属在国际商务交流中应当是很重要的。

企业的盈利性、是否公司、产业和行业归属这三个依据, 能够为我们辨别、分析复杂的企业称谓提供一个框架, 以确定相对统一的标准, 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规范企业名称的互译, 从而促进国际商务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

2 企业称谓划分及使用规定

按照上述的依据, 我们可以把企业称谓相关的词汇划分成三类:第一, 特指性。即专门或普遍用于盈利性组织的词汇。例如enterprise、business、company、corporation、Partnership、consortium、venture、multinational等。而非特指性词汇则是专门或普遍用于一般性组织的, 既可以用于盈利性组织也可以用于非盈利性组织。例如firm、group、house、establishment、concern、combine等;第二, 公司性。即专门或普遍用于公司的词汇。例如company、corporation、Partnership等。而非公司性是专门或普遍用于非公司组织的的词汇。例如enterprise、business、consortium、venture等。第三, 行业性。即专门或普遍用于某一或一些产业、行业的词汇。例如line, agency、service、system等。而非行业性是专门或普遍用于所有产业、行业的企业的词汇。例如enterprise、company、conglomerate等。

通过三类划分, 我们在企业称谓使用时就应当遵循如下的规定:在具体的国际商务交流中, 要求特指性称谓优先, 凡是涉及一般的企业称谓首先使用专门或普遍用于盈利性组织的词汇, 同样, 凡是涉及一般的非企业称谓则不使用专门或普遍用于盈利性组织的词汇;公司称谓和非公司称谓严格区分, 凡公司类企业称谓必须使用公司性称谓, 同时要求在文字称谓中使用细化称谓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凡是非公司称谓则不使用公司称谓, 而必须使用专门或普遍用于非公司组织的的词汇;行业性称谓精准, 凡是行业性称谓必须准确使用专门或普遍用于某一或一些产业、行业的词汇, 不能相互混用, 非行业性称谓则不使用行业性称谓, 而要使用专门或普遍用于所有产业、行业的企业词汇。

使用规定对中英文企业称谓互译都是普遍适用的, 但是也存在差异性。从中文称谓译为英文称谓, 这些使用规定适用性较强。反之, 则不然。这种差异性源于语言文字的不对称性。同时, 也会存在经常性的例外。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国际商务交流中应当注意的。

3 企业类别及称谓确定

由于目前各国大多数的企业主要是以公司形式注册的, 所以我们下面的研究也主要以公司称谓为例。

公司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 指经过法定程序进行注册, 采取股份制形式, 从事经济活动的盈利性组织。可见, 公司与非公司有明显的差别。我国《公司法》 (2005) 总则中就明确指出: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各国的公司法对公司的名称都有所规定。

严格意义上说, 从中文称谓译为英文称谓, 实际上就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类公司。按照公司称谓和非公司称谓严格区分的要求, 它们必须使用corporation的称谓, 进一步, 使用细化称谓则又必须使用如Co., Ltd和Ltd。此外, 非《公司法》 (2005) 特指的公司, 可以使用company来称谓。company所指的公司可以包括具有法人地位的以赢利为目的的股份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合法企业, 如私人公司;而不能单独用来表示“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为company of limited liability。corporation根据The Oxford EnglishDictionary, 2nd Edition VolumeIII (Clarendon Press, Oxford.1989) , 《英汉辞海》、《英汉经济贸易词典》中对corporation一词的释义可知corporation指具有法人资格的社团、组织或股份有限公司。

从英文称谓译为中文称谓则比较复杂, 这是由于其他国家的公司类型较多, 如有无限公司、两和公司、股份两和公司、有限公司, 按照细化称谓就必须使用如Unlimited、2 and the company、2 and the company shares、corporation等。

按照公司性和行业性的要求, 轮船、航空、航运等公司, 用line (s) 称谓, 例如大西洋集装箱海运公司Atlantic Container Line;代理公司用agency称谓, 例如:中国外轮代理公司;百货公司用store (s) 称谓, 例如:大世界百货公司 (英) Great Universal Store。

在国际商务交流中, 企业称谓是有效沟通的基础。科学的企业称谓使来自不同经济管理、法律体系、企业组织制度、历史文化等的国际商务交流者具有好的交流平台, 能够顺畅地进行商务谈判、信函沟通、合同签订、信用确认等活动。为此, 必须准确辨别企业, 这需要从企业的盈利性、是否公司、产业和行业归属三个依据来进行, 然后划分特指性、公司性、行业性三类称谓, 强化企业称谓使用时应当遵循的规定, 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在具体复杂的国际商务交流中对企业称谓作出科学的判定。

参考文献

[1]J.A.SIMPSON and E.S.C.WEINER,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2nd Edition VolumeⅢ, Clarendon Press.Oxford, 1989.

[2]杨建生.“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01, (2) .

国际商务的 篇11

一、国际商务谈判中利益冲突出现的原因分析

1.谈判竞争过程的对抗性

谈判者常常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我赢——你输”或“我输——你赢”的倾向,试图改变制服对方,设法采取多种策略来影响和改变对方的抵制。目的是掌握谈判上的主动权,希望按自己的需要达成协议。

2.文化差异的存在

由于人们居住的地域,所属的民族,使用的语言,以及在气质、性格等心理因素上的差别,使得在不同国家、民族间,体现在价值观、传统文化、宗教信仰、语言、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习惯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3.信息沟通存在障碍

谈判是双方的活动。信息的交流和处理,一般是需要通过提高积极的聆听,以及对可用信息本身的利用和反应等方式获得的。国际商务谈判大多用英语进行,而谈判双方的母语往往又不都是英语,这就增加了交流的难度。

二、预防国际商务谈判中利益冲突的对策

1.选择高素质的谈判人员

国际商務谈判在某种程度上是双方谈判人员的实力较量。谈判的成绩如何,往往取决于谈判人员的知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素质。

(1)谈判专业知识的准备。由于国际商务谈判所涉及的因素广泛而又复杂,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增加谈判者的自信与成功的机率。

(2)谈判心理素质的准备。优秀的谈判人员能控制并利用情绪,一方面是对自己情绪的控制,使自己不受眼前的问题的过多影响;另一方面是判断对方的情绪变化,从而判断对方的底线和接受度,来调节谈判对策。

2.充分准备谈判信息资料

(1)对自身进行充分准备。谈判前应理清自己的思路,要问的问题都要事先想好,可列出一份问题单。并根据谈判的内容、复杂程度,以及谈判的规模来选择谈判方式。此外还要做好物质准备,包括收集、整理有关文件、资料、信息以及谈判场所的选定。

(2)对谈判对手充分了解。熟悉谈判对手,对对手情况充分了解主要包括对手的实力(如资信情况),对手所在国(地区)的政策、法规、商务习俗、风土人情,以及谈判对方人员的谈判作风等等,以便在谈判中做到有的放矢,形成更加有效的谈判策略。

3.拟订谈判目标,制定谈判计划

谈判者将所有想在谈判中达到的目标列出来,在这些目标中确定优先顺序。根据谈判目标的先后顺序,确定谈判进程。尽管有的程序看似简单,却有可能对谈判的最终结果产生重要影响。比如说在谈判对方之前拿出关于谈判日程安排的具体方案,并且尽可能与对方达成一致,那么实际上已经提升了双方的互惠成果,并得到了对方的认可。并且使自己处在有利地位,有机会更多地了解对方的利益和目标的优先顺序,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在谈判中应接不暇、惊慌失措,还可以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及时判断对方可能针对某个议题提出的相关问题,提前考虑对策。

4.选择合适的谈判战略和战术技巧

(1)谈判战略是实现目标的整体规划。谈判者所选择的谈判战略作用于整个谈判过程,决定了谈判的氛围,影响谈判者对对手的态度,同样也影响对对手行为的反应,对谈判的感觉和看法。因此,在谈判中采取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战略会促使谈判顺利结束。这就要求我们在谈判前制定多种战略方案,以便随机应变。

(2)战术技巧是谈判工作的有利工具。谈判是当事人想从对方获得所需而进行协商的过程。适当的运用技巧有助于商务谈判的成功。谈判双方没有能够在有限的谈判时间内充分掌握谈判的原则与技巧,使双方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往往会使谈判者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要么谈判陷入僵局,要么双方在达成协议后总觉得双方的目标都没有达到,或者谈判一方总有似乎失掉了一场对局的感觉。不存在任何场合都适用的技巧,技巧是要根据谈判者的谈判目标、谈判战略、所拥有的资源信息及对手的各方面情况做出相应调整的。战术使用的得当,能引起对手的共鸣和更好的理解,使双方建立起信任感。若技巧的运用只是为了操纵对手,向其施压,这样的战术在短期内是很有效的,但会破坏双方合作、信任和公开的谈判关系,最终会一败涂地。

三、国际商务谈判中利益冲突的解决方法

1.解决利益冲突的关键——合作双赢谈判

合作双赢式的谈判又可以称之为“利益基础为导向的谈判”,其特点是谈判双方有共同一致的目标,谈判过程中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最终策略,追求双赢的谈判结果。合作双赢式谈判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条件下是十分高效的谈判方式。谈判者经常要面对与自身情况完全不同的各种人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为了达到谈判双方的目标,应该更多关注谈判各方的共同利益。合作意味着双方试图一起解决问题,会发现相互之间的需求不完全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在谈判过程中面临利益冲突时,谈判双方的沟通不是相互争论而是互动,那么寻找解决利益冲突的方法也就容易了。通过合作式谈判可以得到1+1≥2的效果。

2.运用三角洽谈,识别双方利益需求

成功的谈判需要谈判者不仅能确定并追求自己的目标,还要留心对方的目标并寻求使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因为谈判成果是以谈判双方目标的满足程度来衡量的,而不是一方比另一方多获利来衡量的。

三角形的结构是最为稳固的。根据三角洽谈模式,谈判双方都可以认识到自身的需要和对方的需要,然后共同寻找满足双方需要的各种可行途径最后决定是否接受其中一个或几个途径。这种谈判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谈判双方陷入僵局。这种模式的基础是在各种情况下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倾听对方的要求,找出对方的需要和目的,对对方了解得越多,就越可以更快地找出双方的共同立场,让对方知道你已经了解了他的要求,从而找到共同基础,创造双赢的谈判成果。

高职国际商务单证课程的教学探索 篇12

目前不论是学历教育体系还是职业教育体系中针对该岗位的职业培训仍不够成熟, 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离岗位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 如何更贴近实际的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单证员, 成为单证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国际商务单证教学现状

以往该课程一直采用较为传统的方式授课, 从职业院校学生的接受能力看, 这不利于学生的理解, 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继续沿袭传统的教法已经无法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外贸单证员。

商务部许可证局高级工程师、原驻外商务参赞孟朱明曾经说到一个问题, “由于我国出口企业对国际贸易标准缺乏了解, 单证、标签等不符合国际标准造成的滞关、压仓、退货等事件, 使得我国在国际贸易程序简化与标准化方面每年的实际损失合人民币1万亿元以上, 这些损失在国际上居首”。这突出体现了单证工作对企业收汇和国家经济利益的重要性, 然而, 由于单证课程的办学实践较短, 处于创办阶段, 还存在许多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尤其突出的是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专业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 而不少院校国贸专业教学模式基本是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 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技能培养, 培养目标仍多是以学习研究型为主, 使用的是以学习研究为主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外贸工作对学生从事外贸业务的要求, 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因此, 探索新型的单证教学模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构建商务单证新的教学方式

1.倡导案例教学、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教师需将案例整理成册, 让学生从初接触本门课程时, 就改变以往理论教学为主的状况, 变成以理论作为基础, 以真实案例作为分析对象, 没有了枯燥的理论灌输,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听课的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又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学习、思考的能力, 同时也能全面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运用和分析问题能力, 以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高职学生本来学习能力就不强, 由于生源的限制以及近年扩招的影响, 学生整体素质跟普通院校的学生相比, 普遍有差距。因此, 在教学中, 要注意根据学生基础设置课程内容,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从课堂讲授来讲, 多媒体教学比板书更具有吸引性。教师应精心准备教学课件, 让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信息量大, 寓教于乐。它能够强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 加深记忆。在案例的讲授和探讨上, 多媒体更具有方便性。尤其是对于商务单证这样的课程, 传统教学已无法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 课程涉及的外贸单据无法直观的呈现给学生。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又能在无形中培养学生利用多渠道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

2.建立教学资料库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 教学辅助资料的收集对于开展单证课程教学, 完成各项教学环节是不可或缺的。专业教师应根据课程的特点, 收集、整理课程涉及的单、证、案例、工具书、参考书等实物及辅导资料和教学软件、教学光盘, 组织骨干教师编写校内练习册, 积累一定的教学资料。从目前来看, 学校的资料库还远远不够, 希望通过未来的不断建设, 多方收集有益的教学资料, 争取建立一个教学资料库, 为课程教学提供基础保障, 在课堂中做到实物教学, 能更直观和形象地把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

3.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中、学生和教师要能够形成良好的信息交流, 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之间良性互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在任务驱动中进行积极的知识建构,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主动性、创造性, 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爱好。这种带有互动性质的师导生做的课堂能够极大地改善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单证课程, 不是教师一言堂就能达到良好效果的, 这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必须让学生也动起来, 才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对技能的把握。

教学氛围宽松, 学生能以轻松的姿态进入学习状态。在课程开始前, 将教学目的明确地告知学生, 并在课前将预习任务及学习资料布置下去, 让学生充分做好准备。在教学中, 与学生共同探讨单证教材、单证案例中的疑难点, 寻求有效地解决途径。教师的作用, 主要是给予点拨, 要给学生留出动脑和动手的空间。

通过课堂实践, 师生相互探讨, 提高学生编制单证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 鉴于不同的学生在知识、能力上存在的差异, 教学要层次分明, 依据学生不同素质确定不同的目标, 做到分类施教。可以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与相对较弱的分成一组, 于两者都有益处。

4.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创造实践环境

高职院校安排学生实习的机会不多, 致使大部分毕业生在就业前根本不清楚具体的国际贸易工作会涉及哪些方面, 部分毕业生虽经过公司的培训, 但仍难以胜任公司的岗位, 最后不得不转行。

在课堂学习中, 即使加大了实践课的比重, 学生仍然会觉得平时制作的单据离实际工作还有很大差距, 校企合作, 给我们提供一个接触行业的机会。学院可以利用有较多合作企业的得天独厚优势, 给学生创造到企业实习的机会, 这不仅有助于拓展视野, 而且有助于学生以企业职工的身份, 带着具体的要求和工作任务去实习, 真正感受将来的就业环境。通过到企业的观摩、实践, 也可以使同学们再回到课堂上时, 能够更有积极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在熟悉就业岗位、提高岗位能力的同时, 也有助于学生通过岗前培训发现问题,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既有理论水平, 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单证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要求教师既具有国际贸易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 又要有较强的从业经验。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较难完成。在实际工作中, 要注重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 要求进行单证教学的老师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或实践经验才能上岗, 尤其是年轻教师, 理论性较强、实践经验不足, 最好能经常进入市场一线, 了解专业最新动态, 及时掌握最新知识。同时, 可以积极引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外贸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

三、结束语

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无法割裂开的,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技能是就业的保障。课程的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 依据国际商务单证员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要求进行设置、安排教学内容。以学生为本, 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以单证实物教学、多媒体、案例分析、实地参观、企业实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考证, 提高学生解决和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教学观念的更新, 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机会, 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 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实践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索适合学院职业教育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全国国际商务单证专业培训考试办公室.国际商务单证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12:1-2.

[2]半岛新闻.中国出口企业外贸标准化不足, 致每年损失超万亿[EB/OL]. (2010-12-14) [2011-01-18].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012/20101214/news_20101214_1026859.shtml.

[3]缪东玲.国际贸易单证操作与解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上一篇:社会主义实践下一篇:泛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