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实践

2024-10-23

社会主义实践(共12篇)

社会主义实践 篇1

朱熹曾提出“论先后, 当以致知为先, 论轻重, 当以力行为重”, 说明了社会实践和理论学习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校园里, 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课本的理论知识, 而很少有机会将理论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社会实践能够让大学生走出校园去了解社会、巩固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了解相关专业发展现状等。现在, 随着高校对社会实践工作的愈加重视,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 拓展到了各种不同的领域, 其中,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重大活动、重大事件为契机, 围绕一个主体广泛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 这些活动都能够极大地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但是在此基础上, 还有很多开展实践活动的创新之举值得我们去探索发掘。

本文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暑期赴上海社会实践为例, 在社会实践前期方案准备、实践团成员结构组成及实践活动成果总结等方面对高校社会实践开展过程及方式进行探讨。

一实践方案准备充足

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时, 在团队指导老师的指导与建议下, 同学们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自己的个人实践项目, 这让同学们拓展了的思维, 也会使同学们对待社会实践的态度更主动, 对实践活动的执行也更加有动力。实践证明,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长来确定的实践活动, 能在保证同学们兴趣和积极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初步方案制定中, 陈老师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对大家的社会实践方案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确保了同学们社会实践方案的合理性及可执行性。

此次社会实践, 大部分同学都是选择联系了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单位, 也有同学选择联系较有名的高校。其实, 同学们与相关单位联系的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沟通能力和处理事务能力的过程, 这是同学们试着接触社会进行锻炼的机会。通过前期的工作, 明确了目标和具体的方向, 制定实践内容和方案, 能更好地进行社会实践工作。

二团队成员结构合理

本次社会实践团共14人, 其中有5名研究生和9名本科生。不同年级的同学组成了一个团队, 相互之间也起到了互补的作用。在专业知识方面, 低年级同学还未能学习太多的专业知识, 因此, 对一些专业性的原理还不是很理解, 此时作为已经较多接触专业相关项目的研究生学长学姐就可以发挥带头作用, 来给学弟学妹们进行一些专业知识的讲解, 这样让低年级同学在开阔眼界的同时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 研究生同学也丰富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实践活动中, 学弟学妹们也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为学长学姐们提供帮助。这样, 整个社会实践团的成员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扬长避短。

三实践内容多样, 成果形式丰富

目前, 高校社会实践的形式丰富多样, 之前较为常见的是进行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司实习等。此次社会实践以一种比较新颖的形式开展, 通过前期准备、方案的讨论与制定等, 收集整理大家在就业、学习、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困惑及问题, 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进行社会实践, 更能让同学们有所收获。

在我们所调研的几家单位中, 几乎都与高校开展着不同程度的合作。具体形式有高校与企业联手定向培养专业人才, 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项目开发, 高校学生前往企业进行培训、进行实地学习实践等。此外, 在联系高校与企业的过程中, 同学们还可以学习到更多踏入社会待人处事方面的经验。

当然, 此次社会实践在一些地方也存在着不足。主要体现在同学们个人实践项目制定后, 大部分人都将自己的精力主要放在了自己所联系的单位或者感兴趣的企业上, 而对其他单位的相关信息缺少主动了解与沟通, 这样的话损失了学习不同领域专业知识、开阔视野的机会。

四社会实践开展方式探索

通过此次赴上海社会实践活动, 总结成功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 促进高校社会实践更好地开展。

1. 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

为了让大家在就业创业、职业规划、专业社会需求等方面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 让同学们走出校园接触社会, 联系高校和企业合作无疑是最好的方式。正如东芝电梯的工作人员说:“仅仅是靠企业去培养员工是远远不够的, 与高校合作才能更好地培养优秀的人才。”高校与企业合作使二者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源共享、技术开发以及生产经营等许多方面建立起协作关系。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的责任, 应深入企业是了解人才的社会需求。

高校应当更注重与校友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校友企业对学校学生的校内专业知识的学习更了解, 同时校内的同学也更倾向于与学长学姐进行交流, 向其学习。

2. 丰富内容, 加强创新

新形势下的实践活动应该具有时代感, 增强创新精神, 以往社会实践的范围较为狭窄, 我们应当注重把握以社会实践能够给同学们带来的真正有用的收获, 把握社会实践与同学们自身需求的结合点, 丰富实践内容。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例, 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将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相结合。

在校园学习中, 大学生创新项目也成为学生培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它也是大学生在课余生活中锻炼自己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机会。很多时候同学们不知道如何去申请相关项目, 也有很多同学不知如何去开展项目。如果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 走出校园, 进入企业中, 去深入了解企业需求、社会需求, 毫无疑问能够迸发出更多的思路和创新点。同时, 若与企业单位多多沟通交流, 同学们也能够得到一些比较有价值的设计指导等。以大学生创新项目申请来说, 以社会实际需求去开展项目不仅可以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 同时也为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这样更能发挥大学生创新项目的价值与现实意义。总之, 高校社会实践的内容要与创新要结合起来。

3. 开拓领域, 锻炼自己

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首先应当让同学们意识到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让同学们能够通过社会实践有所收获、有所感触, 而不能让同学们觉得社会实践是一项任务, 应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而不是让同学们被动参与。在确定社会实践开展的主旨后, 开拓思维, 发扬创新, 根据同学们自身的特点, 通过前期相关的调研, 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方向, 去组织开展大学生比较喜欢的实践活动。这样, 充分发挥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优势和能力, 努力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 使社会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的成果及目标。

在高校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 可以多考虑大部分学生比较关注的就业、创业问题等, 前期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 积极利用好校友企业资源等, 合理进行人员结构搭配, 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让同学们能够踊跃参与其中。在社会实践活动的执行过程中, 要制定好相关计划, 有条不紊地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 多思考, 多调研, 使大家能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做出合理的规划及认识。在社会实践后期, 通过收集实践调研中所得到的相关信息, 整理相关资料, 给同学们职业规划及就业方面提供一些比较有指导意义的帮助。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深入工厂和企业, 不仅能使同学们很好地了解相关的技术, 也更让大家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 树立劳动意识和服务意识。高校应当将同学们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社会实践知识相结合, 发扬创新能力, 积极探索社会实践开展的形式, 去组织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相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会愈来愈丰富, 我们应敢于开阔思路, 不断发现, 让社会实践发挥更大的价值。

社会主义实践 篇2

姓名:学号:

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

实践时间:2012年7月14至15日

实践地点:第十一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复赛考场

实践工作:赛会志愿者

实践内容:

7月14日,服从赛会主办方的安排,参加了赛会志愿者的考前培训,熟悉了比赛流程以及比赛时的注意事项,明确了作为一名志愿者所应该尽到的职责。

7月15日,比赛开始。在这一天中作为志愿者要引导考生找到自己的考场,认真的履行作为一名志愿者监考员的责任。在考场外耐心的为考生家长讲解长创新英语大赛的奖励以及赛后优胜者可以参加的夏令营活动,切实为考生家长着想,为他们提供饮用水和防中暑的用品。

口语比赛时将考生由备考区引导至考场,并维护备考区的秩序,安抚情绪紧张的考生。

最终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大赛顺利结束,我们志愿者的工作也得到了大赛组委会的认可,并为工作优秀的志愿者颁发了实习证明,这将成为成长道路上不可多得的一次历练。

实践时间:2012年2月26日

实践地点:成都市天府广场

实践内容:义务献血

感悟:

每次在街上看到献血车,我就想去献血,但因没有成年却终没有去。一次和同学去商场看到献血车我们商量去献血,他们欣然同意,我们相互鼓励共同走进献血车,医务人员热情招待我们,在与医务工作人员友好的交谈中,我们知道献血不但无损健康,而且有利于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听了这些,感觉献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有些人惧怕献血,说是怕传染疾病什么的,我认为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因为血站所用的采血耗材都是一次性的。当身体里的血液流出体外的时候,我有种奇妙的感觉,身上热呼呼的,说不出是什么,有一种成就感。也许我的血又会流入另一个人的身体拯救他的生命,想到这里,我有种说不出的欣慰和自豪。因为我献出的不仅仅是鲜血,更是一种对生命的祝福!

医务人员熟练的把针头刺进我的血管,顿时鲜血奔流而出,仿佛血液输进了一个垂危的病人,血液奔流着,血袋慢慢的鼓了起来,一毫升两毫升......四百毫升的袋子经过十多分钟终于灌满,工作人员告诉我注意事项,拔针稍作休息。献完血后,感觉很兴奋,并没有象别人说的晕血反应,就是被采血的那个手臂有点酸痛而已。我手中还拿到了一本红色的无偿献血证。红色的,看着就热血沸腾。当工作人员把

那证给我时,我双手郑重地接过,就好象自己在接受莫大的荣誉一样,内心的自豪与光荣之情又增了几分。献血回到学校时,工作人员还送了我们纪念品,我拿着东西,手拿献血证,感觉自己突然一下子很了不起,像个英雄一般的回来了,心想:下次有机会,我还要献血!在我看来,无偿献血是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互救互助的方式。你今天献血救助别人,以后一旦自己或亲属需要血液时,又会得到他人的帮助。

我们之所以肯无偿献出自己的生命之泉,归根结底是源自于内心的绵绵关爱之情,希望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他人。今天一个小小的举动,或许就能挽救一个鲜活宝贵的生命。尽管当鲜血缓缓流出时,会感觉有点痛,但痛的同时也会由衷地感觉到献血的快乐。奉献爱心,热心公益这不是一句空话,每个人都有能力在公益事业上做点什么,做的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做什么。或许你的一次小小善举就能改变他人的命运。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历程 篇3

【知识梳理】

一、空想社会主义

1.空想社会主义的提出。

最早见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

2窟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3.主要思想主张。

抨击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一些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1.条件。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其经济基础;无产阶级壮大和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其阶级基础;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其思想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实践活动及亲密合作是其主观条件。

2.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意义。

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三、巴黎公社

1.背景。

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准备解除国民自卫军。

2.成立。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诞生。

3.措施。

采取的措施包括政权建设与社会经济两个方面。

4.意义。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其经验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四、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1)主要条件: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等等。

(2)三个文件:“四月提纲”、《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3)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迅速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4)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突破口,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5)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改革为重点,前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

(6)戈尔巴乔夫改革:从经济领域到政治领域进行改革,但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效,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五、二战后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

1.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2.新中国成立。

3.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重难点解析】

一、正确理解与认识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我们之所以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主要理由有:(1)从成立背景来看,巴黎公社是巴黎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在推翻反动的资产阶级政府的基础上建立的。(2)从公社委员的产生来看,公社委员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人民对公职人员拥有监督权和罢免权,这是公社实行无产阶级民主的伟大实践。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与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

俄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武装斗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其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与马克思和恩格斯原来的设想存在不少差异,并呈现出自己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1)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2)受俄国国情的影响,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再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的革命道路。这种道路后来被概括为“十月革命道路”或“俄国革命道路”。(3)在革命过程中,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也陆续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道路。只是因各国的国情不同,它们走上的社会主义道路也不尽相同。仅暴力革命而论,中国与俄国虽都是通过暴力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但中国走的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俄国从城市发展到农村的革命道路刚好相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各国由于国情不同,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走的社会主义道路也必然存在差异。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探索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才是最恰当的。

三、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问题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资极缺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非常措施。

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十分严峻,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苏维埃政权在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这些措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它使苏维埃国家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按战争的需要进行分配和有效使用,为取得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endprint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其特点是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撇开市场,采取纯粹的军事行政手段迅速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超越了俄国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打击了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违背了经济规律。实践证明,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是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的,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

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在改造旧经济关系、建立新经济关系方面用逐步过渡的办法代替直接过渡;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在保证公有制为主的条件下,允许私人经济存在,发展国家调节下的商品货币关系;废除实物分配制;把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结合起来。新经济政策的两个突出特征:一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二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

作用与评价:(1)它充分说明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性。(2)它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国家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和方法,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工农联盟,最后战胜资本主义。(3)它的实施受到了广大工人农民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进一步得到巩固。实践证明,列宁找到了一条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四、关于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及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1.斯大林模式。

主要特征: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管理体制上高度集中,排斥市场机制;片面发展重工业。

作用与评价:斯大林模式在当时的年代发挥过巨大作用:在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年代前后创造了高速发展的奇迹。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联共(布)“十四大”和“十五大”先后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从1928年起,苏联以实施五年计划的方式开始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前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苏联取得了巨大成就。苏联1937年的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由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农业大国发展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和军事强国,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和建立社会主义阵营奠定了基础。但是,这种体制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和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2.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改革。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进入了重要历史阶段,其特点是改革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开始在苏联和东欧诸国兴起。

背景:(1)斯大林时代,苏联和东欧所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日益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引起了社会动荡,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2)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出现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t956年,苏共召开“二十大”,苏联内外政策开始变化,为苏联和社会主义各国的改革创造了思想条件。(3)西欧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对其形成了外部压力。

概况:(1)苏联的改革和挫折:①赫鲁晓夫改革。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开始在经济领域进行改革,揭开了苏联体制改革的序幕。他的改革在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做法上也只是对原有体制进行小修、小补。二是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他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和不可能实现的目标。⑦勃列日涅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改革的结果,使苏联的军事力量大为增长,使苏联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改善不多。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国家陷入困境,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中央集权的经济、政治体制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二是政治生活僵化;三是实行扩张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同美国争霸世界,搞军备竞赛,把国家的绝大部分力量用于发展军事工业。

(2)东欧的变革:以1956年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为契机的波、匈改革,拉开了东欧改革的序幕。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以失败告终。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逐渐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性 篇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总结。它从制度的高度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应当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通过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 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之前的一切认识论都是非科学的, 因为他们都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有实践精神的科学体系。它从实践中产生, 在实践中发展, 以改变现实世界为目的, 并且不断被新的实践所补充、修正和完善。在实践中, 人不仅认识了世界, 而且改造了世界, 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的属人世界。所以, 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 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深深地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特质, 并将其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 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成果, 这些成果最终“凝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成为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前行的根本指针。

二、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

建国后, 我国没有管理现代经济的经验, 知识不足, 技术落后, 而苏联有了20年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经验, 他们的经济和技术相对我们而言已达到较高水平。当时, 我们“以苏为师”。苏联“老大哥”把全苏计划和管理机构动员起来, 帮助我们搞了一个有计划按比例建设的轮廓, 又承担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中156项骨干工程的设计、设备供应和技术指导的任务。可是, 随着实践的发展, 我们察觉到苏联经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其一, 在社会主义阶段的估计上, 脱离国情。斯大林1927年提出全面进攻资本主义, 1936年提出建成社会主义, 1939年提出过渡到共产主义, 1946年提出“在一国建成共产主义”。其二, 在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上, 片面发展工业, 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1953年与1928年相比, 农业增长17%, 轻工业增长6.3倍, 重工业增长29倍。其三, 在体制上过分单一, 高度集权。经济体制——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过分单一的指令性计划单一的按劳分配形式;政治体制——高度集权 (一党揽权、个人专权、层层集权、干部特权、对外霸权) 等等。

苏联经济发展和体制上存在的上述问题, 毛泽东早已察觉到, 因此, 1955年底就提出了“以苏为鉴”, 从我国国情出发, 总结自己的经验, 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少走弯路, 并对这一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 取得了许多方面的初步成果。代表性的著作是《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小平同志指出:“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 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总结起来, 一九五七年以前, 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是正确的。”“从许多方面来说, 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还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 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 把他还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这充分说明,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初步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要前提。

三、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摸着石头过河”, 就是说一个人想过一条不熟悉的河, 在没有前人给出经验, 没有船也没有桥等情况下, 如何分清这条河哪个地方水深, 哪个地方水浅, 水深的地方有可能淹死人, 而水浅的地方人能够淌水过。在事先不知道这条河详细情况下, 就只能以身试水摸索着河里的石头, 以较为保守的甚至原始的方法逐步摸清情况并想办法安全涉水。

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摸着石头过河”这一中国民间智慧成功地运用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 是在勇敢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 是改革开放3条经验——“猫论”、“摸论”、“不争论”中的其中一条。“摸着石头过河”, 对于大胆解放思想、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成了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经典话语。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初期, 邓小平讲我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既不知道路在哪里, 又不知道水的深浅。确实, 开拓新事业, “摸着石头过河”是不可避免的。

在我们党成立90周年之际, 胡锦涛宣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节点”意义。它标志着经过我们党长期奋斗、创造、积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成型, 反映了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 也体现出我们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自信和行动自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指引下, 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在再一次面对同样情况的时候还“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意味着我们在相当多的事情上再也用不着“摸着石头过河”了, 因为过去的成功经验、好办法已经凝结为制度可以让我们照着去行动了, 这些制度甚至为我们未来的发展都已经铺好轨道, 不用再走弯路, 不用再折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模板”。它表明我国改革开放已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状态, 过渡到把握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规律的制度形态, 为改革、建设提供了可行的依据和准则, 可以避免左右摇摆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1975-1982年, 第256页

[2]《邓小平文选》, 第258-259页

社会主义实践 篇5

姓名:学号:

学院:

实践时间:2011年7月14至15日

实践地点:第十一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复赛考场

实践工作:赛会志愿者 赛事简介:第十一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于2012年7月15日在全国八大赛区的北京、华北、华东、华南、华中、东北、西北、西南八大赛区的北京、淄博、石家庄、太原、南京、广州、郑州、长沙、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西安、成都、重庆、内蒙古十六个赛点落下帷幕。本届大赛在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大力支持下,如期举办,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第十一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分为两级奖励制度,复赛在评选大赛全国优胜者的同时,评选出各分赛区优胜者;全国优胜者为国家级学科大赛奖励,分赛区优胜者属于省级以上学科大赛奖励。其在高考录取中的作用按参加高考当年相关招生院校自主招生办法执行。按照大赛录取规则,本届大赛录取全国优胜者1144名。

本届大赛西南赛区报名参赛考生745人,通过笔试(作文、听力)和口试的严格选拔,按照大赛既定规则,决出到场参赛考生(全国优胜者除外)的前30%为本届大赛“西南赛区”优胜者,优胜者共206人,西南赛区优胜者最低分数为78.45分。西南赛区优胜者将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西南赛区”相关证书。在此,大赛组委会对获得本届大赛“西南赛区优胜者”称号的考生表示祝贺。

第十一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的总决赛将以夏令营的形式将于8月15日在北京举行,全国优胜者有资格报名参加“决战·终极梦想(决

赛营)”,争夺本届大赛的冠亚季军以及全国20强。各分赛区优胜者和其余参赛选手均有资格报名参加“圆梦·英语集训营”和“超越·北京游学营”,争取最后的全国、分赛区优胜者补录机会。所有报名参营的高中学生有机会获得大赛“优胜者”的补录名额,有机会获得自主招生资格。

我们负责的是成都赛区的复赛,决赛在北京。

实践内容:

7月14日,服从赛会主办方的安排,参加了赛会志愿者的考前培训,熟悉了比赛流程以及比赛时的注意事项,明确了作为一名志愿者所应该尽到的职责。做比赛前的准备工作。

7月15日,比赛开始。在这一天中作为志愿者要引导考生找到自己的考场,认真的履行作为一名志愿者监考员的责任。在考场外耐心的为考生家长讲解长创新英语大赛的奖励以及赛后优胜者可以参加的夏令营活动,切实为考生家长着想,为他们提供饮用水和防中暑的用品。

口语比赛时将考生由备考区引导至考场,并维护备考区的秩序,安抚情绪紧张的考生。

最终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大赛顺利结束,我们志愿者的工作也得到了大赛组委会的认可,并为工作优秀的志愿者颁发了实习证明,这将成为成长道路上不可多得的一次历练。

实践心得:作为一名未来要迈入社会的学生,深入社会、实践锻

炼是一门必经的功课。因为我相信因为经历所以懂得,只有了解社会,你才能真正做到融入社会。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一方面,我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学习,充实了自我,增强了口头表述能力,与人交流。真正地走出课堂,使自己陶醉在喜悦之中。有时会很累,但更多的感觉是我在成长,我在有意义地成长,在这之后,我明显地发现自己变开朗了,虽然我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改变一些东西,但如果整个社会共同努力,这才是动力之根本,动力之源泉,使国家繁荣富强的途径,提高国民素质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没有经验,没有与人交流交往的能力,有些东西以前没有尝试过,难免会出差错,如果我还这样的话,以后很有可能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现在的社会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拥有一些应辨能力等综合素质,只靠在学校汲取知识,远远不够,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自己的能力。虽然这次活动时间很短,但是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我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组织的活动,更让我明白了学会适应社会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大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

更加难得是我和我的大学同学都用得到了一张实习证明,这张实习证明,它证明了我们得到了经验,证明了我们迈向社会的开始。

当然在这个暑假中我也做过很多社会实践,其中有段时间是在成都市“又一城”商城的四楼一个名叫“台闽小火锅”的火锅店当服务员,工作了一个月,与同是成都理工大学的四名同学一起在那里工作。

每天只工作四个小时,在此期间体会到了社会中的各色人类,很多人都还是很亲和很好相处。领班‘刘姐’还对做兼职的在校生教授她自己的求职经验。做全职的服务生的师姐们也是非常的客气,工作做得相当顺利。但是因为我是上的下午五点半到晚上九点半的班,所以也看到了这个社会中很多的阴暗面。

每一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混乱的一面。也不是每一位顾客都是呢么和蔼,所以在这个工作中多少还是很多不顺心的事情,有一次一位顾客点了一份“极品雪花肥牛”,但是那一天太忙了导致厨房没有出那道菜。直到最后我端上那盘菜的时候那位女顾客才说道“这个时候才把菜送上来?我们不要了!叫你们经理过来!”

当时我也是一阵傻眼,但是换在她的位子想想也是该生气没有错,所以只好带着疲惫的身躯去找领班的刘姐······

最后一段时间我一直呆在学校的实验室里,看着大二大三的师兄师姐为省级电子设计大赛做准备,也跟着学习,在比赛期间负责为电子设计大赛比赛成员买元器件。那段时间感觉都很累但是都很值得。

社会主义实践 篇6

关键词: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02-01

一、实践的概念和地位

实践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其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实践起着最根本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坚持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所有的活动归结起来无非两种,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研究认识问题就不得不研究实践问题,研究实践问题也不能撇开认识问题。在实践与认识这对范畴中,实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就是从微观层面上被具体化了的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实践

1、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智慧源泉和衡量标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源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任何理论都是时代和历史的产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显现出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社会主义理论获得了质的飞跃,社会主义运动取得了历史性伟大成就,也发生了严重性挫折,这表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巩固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取得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也经历了失误和挫折,特别是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严重错误。所有这些,都促使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如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经验教训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彰显有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

毛泽东同志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国内形势是错综复杂的。八年抗日战争再加上四年解放战争,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自然灾害严重,粮食日益紧张;国外反华势力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和政治孤立……所有这些使得新中国只能艰难前行。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动展现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力量。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符合我们的实际,能够指引我们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接受实践标准的检验是保障自身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法宝。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绝对的,但又是相对的。因为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实践往往不能充分检验一切认识。坚持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为了在实践中发展真理,已经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接受实践检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这不能说明现有的理论体系已经是一个尽善尽美的理论,不再需要接受实践标准的检验,不然我们也不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出现诸多困难。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我们已不可能在现有理论里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完美答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理论、检验理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其不断完善、不断升华,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实践观。马克思曾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的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邓小平理论的实践观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将精神奉献与物质利益紧密结合,更好的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他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及“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在对毛泽东实践观科学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实践观是一脉相承的,都强调了实践观点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理论。我们一定要发扬积极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推动科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提高我国建设实践的水平与高度。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6.

[2] 毛泽东选集第 l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赵家祥.邓小平理论概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4.

[4] 靳辉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M].海南出版社,1998.

[5] 刘 杨.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创新[D].曲阜师范大学,2011.

[6] 曾德盛.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J]. 学术论坛,2009.

社会主义实践 篇7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道路建设、安全饮水、住房改造、村容卫生、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实践课题,并不是近几年才有的,早在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就作过部署,之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二、土右旗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建设投入不足。土右旗作为一个农业大旗,共有96个新农村试点村。新农村建设点多面广,人口众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一方面,由于旗、乡财力有限,村集体经济薄弱,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相对不足,上级部门的项目投入资金也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现有的农牧、林业、水务、扶贫、开发等各部门资金投入整合力度不够,使用比较分散,难以发挥最大效益,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建设现象。

二是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不强。土右旗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旗,工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一批成规模、有实力龙头企业和工业支柱项目的带动和支撑,经济发展后劲相对不足,短时间内工业对农业难以形成有效的反哺能力,新农村建设困难较大。

三是农村市场体系不够健全。葵花籽、药材、农畜产品交易等一些土右旗具有传统优势的专业市场由于投入不足、设施不配套等因素,目前呈现逐渐萎缩趋势,严重影响农畜产品的正常流通销售。

四是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程度较低。土右旗拥有丰富的农牧业资源,但由于缺乏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产业链条不长,农产品转化增值水平不高,使得资源优势尚未真正形成产业优势,农民增收压力较大。同时,农户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信息不畅通,服务体系不健全也是制约农牧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是广大农民群众和部分乡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够到位、思路不够清晰,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但是经过一年多的新农村建设,市级帮扶部门、企业的帮扶积极性高,资金投入相对较多,支持力度大,旗、乡两级单位、乡镇争取项目、争取资金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成效也十分显著,但部分试点村群众干部“等、靠、要”思想严重,投工投劳不足,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充分调动。

三、土右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及对策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农村全面进步。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特别是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加大劳务输出,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要推动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改变农村面貌需要进行村庄建设和环境治理,但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就是村庄建设、修路上电。村庄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要防止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也要防止违背群众意愿随意并村。

社会主义实践 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大学生,社会实践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深入实际、深入社会、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一种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环节, 而且是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重要途径。自其在我国开展以来, 成效卓然, 可以说, 为我们现在提倡的“隐性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我们也看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现阶段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仍存在种种违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谬误, 并已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科学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现实问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理论与实际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需要通过实践去跨越, 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就提供了良好的桥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直接主体是大学生, 但社会和各大院校也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承担着不同情境下的主体作用。众所周知,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没有正确的思想理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行动。在现阶段, 正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对这三个主体不同程度的认识谬误, 带来了现实中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种种问题。

(一) 大学生自身的适应性差, 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流于形式。

由于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 现阶段在校的大学生多为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 他们享受了太多的关爱甚至是溺爱, 动手能力普遍较差, 自我独立意识薄弱。这些在社会实践中就明显地表现为一系列的问题:有些大学生坚持“天之骄子”的高傲, 对具体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甘“不耻下问”, “眼高手低”现象严重;有些大学生则是“自我中心”意识严重, 缺乏团队协作、交流沟通的意识, 使得自己在实践单位很孤立;还有些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面对现实工作环境习惯于“等、看、靠”, 很难适应现实的社会工作条件。这些大学生自身的不足, 极大地阻碍了其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使得社会实践仅仅变成对社会实际的“走过场”、“浅尝辄止”, 社会实践的真正目的无法体现。

(二) 高校对社会实践的重视不够, 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单调。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脚步加快, 我国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大量的学生涌入高校。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经济条件, 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也千差万别, 这就对高校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高校在此种情况下狠抓教学质量, 将课堂教学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不二法宝。殊不知, 课堂教学虽然是十分有效的途径, 但却并不是唯一的途径, 教育质量不仅由课堂教学质量组成, 还包括对学生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过分地偏重前者, 忽视后者, 使得高校很少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 忽视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习阶段, 想当然地规划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更不要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单调, 高校组织社会实践或是安排参观, 或是进行社会调查, 再或是家教、勤工助学等。再加上缺乏检查和激励制度, 这种没有“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社会实践流于形式, 不仅层次不清、重点不明, 而且还消磨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三) 社会对社会实践认知不深, 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不畅。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市场经济的“利益最大化”原则在社会一些部门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些部门、单位过多注重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忽视了对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认为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无形中是增加了自己的经济负担。虽然碍于党和国家多次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 不再给联系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吃闭门羹, 但仍是应付了事, 象征性地接受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没有专门的机构或人负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领导和统筹, 大学生在实践单位变成了“跑腿打杂”的, 不仅流汗, 有时还要自己掏腰包。与此同时, 一些家长认为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 因而常常以限制经济为手段要求大学生在学期内专心在学校学习、学期结束后抓紧时间回家。这样的里外压力, 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运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科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

(一)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

综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我们不难发现, 其核心就是把实践引入马克思理论体系。可以说, 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最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还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础, 从而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大厦的基础。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 马克思尖锐抨击了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意义, 点出了实践的最本质特征———“革命”, 即改造世界, 进而又精辟地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不言而喻,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而不在于解释世界, 但需要澄清的是, 它并不否认解释世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反, 它还认为科学地解释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必要前提。谈到这, 不妨让我们联系现阶段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我们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说仅仅停留在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社会实际, 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已学知识的层面上, 换句话说, 我们所谓的实践只是在解释世界 (姑且不论是否科学地解释世界) 。由此可见,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在实际运行中形成了一个悖论:一方面在口头上标榜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另一方面又在行动中摒弃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出发点, 将认知作为实践的前提和基础。这种扭曲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直接导致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偏离。马克思还认为, “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的一致, 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这就是说, 实践是环境和人的改变的共同基础, 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人们通过改造客观世界, 改变周围的环境, 同时也改变着人的自身。可知, 我们不仅要看重社会实践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更要看到人在实践中的自觉能动性。这一观点对于当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沉疴可谓是“一针见血”:脱离了大学生内在需要的社会实践, 注定了是不能影响和促进大学生全方面发展的。

(二)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两点启示。

1. 注重实践的“客观实在性”, 坚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看, 实践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如今, 人们都承认实践的重要性, 但忽视实践性原则决定性作用的客观性又在大多数人的思想中广泛存在。事实上, 透过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并不是把人的实践看成是外在认识的, 而将其看作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 实践原则是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 坚持客观性必然是要坚持实践性的。因此, 这为在现实困境中继续坚持和大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2. 注重实践的“双向性”, 弘扬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体性。

实践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双向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曾指出,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 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这里“种的尺度”是指客体的规律和本质, 而“内在的尺度”即体现了主体的需要和目的。由此可见, 只有符合客体规律和主体需要的实践才是符合人之本性的实践, 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这为在现实困境中突破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瓶颈, 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科学化提出了有效建议。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科学化的实现途径

(一) 科学宣传, 提高各主体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通讯媒介的迅猛发展, 传统的宣传媒介虽仍存在, 但网络和电视等已成为了现代人重要的生活方式。因此, 要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通讯技术和通讯媒介, 在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中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宣传, 切实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各环节主体对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在宣传中, 要做到不同主体有不同侧重点: (1) 注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的社会影响力报道, 突出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提高各高校知名度的作用, 以此激发高校关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2) 注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报道, 突出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个人社会化、成才的催化功能和强化功能, 以此激发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自主性; (3) 注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经济效力的报道, 以此激发社会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接受热情, 增进社会与高校的合作关系, 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赢取必要的财力和物力支持。

(二) 精心设计, 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吸引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想攫住大学生的心, 调动其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必须有外部活动的形象性和内部精神目标的相统一。因此, 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地位, 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门领导机构, 安排专人负责, 秉持“适宜学生的才是值得追求”的理念, 多加强与大学生的交流沟通, 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 及时把握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实际需要, 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多种多样的、适合大学生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 且一定要尽可能地体现出它的科技含量。实践证明,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特色结合得越紧密, 就越能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也就越能有利于大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三) 优化制度, 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效果的组织保证。

一个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不敢做坏事, 而一个坏的制度则能让好人不敢做好事, 由此可窥科学规范的制度的重要性一斑。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要落在实处, 就必须制定科学的制度, 严格执行, 及时反馈, 让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形成完整回路。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端正教育思想, 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真正看作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的重要途径之一; (2) 优化教学体系, 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两条渠道相结合, 要给予大学生社会实践足够的地位, 与学分挂钩; (3) 建立激励机制, 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的有始有终, 形成良好“回路”, 一方面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紧密跟进, 对表现优秀的要及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 对表现恶劣的则要及时指出不足, 具体、耐心地指导, 对屡教不改者给予严肃处理。另一方面在社会实践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 及时给予表彰, 以达到巩固和强化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 .

[3]马克思交往实践视域中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 2007, 7 (8) .

社会主义实践 篇9

第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正确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行了有益探索。我们知道,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三个: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个别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我国改革以前的社会主义实践在解决这些矛盾时采取的相应办法是:以公有制取代私有制以与生产社会化相适应;以计划经济来改变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实行单一公有制以消灭资产阶级。无庸讳言, 这些做法都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找到根据。但是实践已经证明, 这些做法是不完全符合中国实际的, 因此需要改革。通过改革,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市场经济,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等等。那么, 改革的实践是否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错了?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还告诉人们: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过程, 其间还存在许多本质上属于资本主义的“痕迹”, 甚至列宁说按劳分配也属于此。对于这个“过程”究竟有多长时间?我国改革以前曾经只花过三年的“改造”, 我国改革以后却认为需要大约一百年。实践证明“改造”仅用三年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 因而它属于“左”。其中不为人们所重视的一个问题, 是我国改革以前的社会主义实践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解决存在片面性:它仅仅关注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一个方面, 而把另一方面当做既存的对象。然而事实本来是: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不是由资本主义提供的, 所以, 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不存在于我国或没有在我国发育成熟, 这样, 我国就不存在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生产社会化、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性等情况, 过去我们在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时就没有针对性, 因此, 它就具有机械的、片面的特征。相对于它而言,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主义实践对于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时就有了“补课”的功能:补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课和个别生产有组织性的课, 归根到底是补市场经济的课。通过市场经济, 进一步提高我国生产社会化的程度, 这里的生产社会化具体还包括经济的国际化;通过市场经济, 进一步强化个别企业自身生产的有组织性;通过市场经济, 进一步调整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从而发挥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作用。

第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和深化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改革以前主要讲生产关系层面的内容即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 改革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从生产力层面提出了著名的“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断。还有观点从上层建筑即政治层面提出了一些主张。如果从改革以来我们党的基本指导思想看, 社会主义本质的主要内容起码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有制、按劳分配、宏观调控 (取代“计划经济”) , 二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一方面的理论属于“什么叫社会主义”;第二方面的理论属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 在当前人们的观念中, 对于“社会主义”的前一方面内容已经不那么讲了, 或者是敬而远之, 而对后一方面内容进行了移花接木式的理解:它属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可是一些观点非把它说成属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在基本制度层面, 发展了非公经济但仍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 采取了多种分配形式但仍然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 从而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改革中得以坚持。改革以前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理论, 这样的认识应当被继续肯定。改革以后形成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只能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层面去理解, 它并不能取代基本制度层面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方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由于党的十四大召开之时, 邓小平还健在, 而且身体很健康, 思维很敏捷, 因而, 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层面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也应当被理解为是得到了邓小平的肯定的。因此, 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理解为属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理论上或者人们的思想认识上都应当接受它。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上述两方面内容,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组成辩证的统一体, 我们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不应当偏废其中的任何一方。

第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和深化了对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公有制的认识。首先, 坚定了公有制仍然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 本质的区别就是一种所有制代替另一种所有制。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就是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为基本特征。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门槛。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与公有制的关系, 是手心与手背的关系, 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 我们也就可以同时理直气壮地坚持公有制。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一再重申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公有制经济”就是其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最好证明。其次, 深化了以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建立公有制的认识。过去单一的公有制是“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把主要生产资料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实现公有制的形式也是多样的, 而且是可变的。过去有“全民”、“集体”等形式, 改革以后产生了多种股份公有制形式, 当前又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合作组织。公有制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以新的姿态呈现在国人面前。再次, 正确认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问题。以公有制为主体,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来。例如, 以经济总量来衡量, 是不是公有制企业的年GDP占50%以上就是公有制为主体, 少于它就不是?都不一定。假定GDP超过了50%, 但失去了主要工业部门, 能算公有制为主体吗?不能;假定GDP低于50%, 但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能说公有制不占主体吗?也不能。只要掌握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主要产业的企业控股超过50%以上、国民经济有足够的带动能力、土地等自然资源掌握在国家或集体手中, 等等, 现在公有制企业的GDP占不到50%, 仍然是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在上述条件下, 目前的非公有制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四, 发现了我国党和政府具有管理经济和组织经济的双重职能。管理经济是对全社会的经济而言, 组织经济是对公有制经济而言。组织、培育、壮大公有制经济, 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基本职能。计划经济条件下由国家全包不对,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全放也不对。认为政府不应组织经济, 如果说符合西方, 但它绝不符合中国。公有经济的发展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客观必然性, 它如果受到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非难是正常的, 但它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我国所需要的。

第四, 通过创新按劳分配制度, 在一次分配时就开凿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新渠道, 已经有了新的理论探索。在公有制企业尝试劳动者参与对利润的分配, 使按劳分配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已经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其中有观点认为, 从我国目前公有企业的劳动者与非公企业的劳动者在所得工资的分配方法对比中可以看出, 过去所谓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原则的按劳分配, 并没有体现出不同于私有制下劳动工资分配的社会主义特征。按劳分配若要真正具有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应当是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像其它生产要素一样参与对利润的分配, 亦即使劳动力真正资本化。这种分配的具体关系形成下列链条:劳动力以生产要素所有者的身份直接进入生产过程———劳动者直接参与分配净利润———分得的利润投入再生产 (股份制条件下以入股的方式) ———劳动者从企业中占得相应股份———由此产生劳动者个人所有制 (以此与通过资金投入产生的私有制相区别) 。如果采用一句通俗的说法, 就是: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 利润 (成果) 共享。其结果是:在生产力中, 它将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 (生产要素) 取得平等地位;在生产关系中, 一是产生劳动者个人所有制, 二是实现劳动者真正共享劳动成果。我国在开放以来, 一直学习西方, 但有一点没有学习, 那就是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成果及美国、法国等国家有关人力资本可以参与分配利润的法律。西方有关人力资本的理论对于劳动力参与分配利润有积极的参考价值。我国的公有制为劳动力参与分配利润提供了坚实的条件。只有劳动者参与分配利润作为按劳分配的内容, 才能使按劳分配与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相区别, 因而才能使按劳分配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

与当前西方发生的经济危机相比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更加显示出其真理性与价值。在整个西方世界, 都由政府出面拯救金融危机, 从而使政府监管金融成为现实。政府监管经济, 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由于西方政府在当前经济危机中的做法, 乃至主张社会主义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称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国的总统布什为“社会主义同志”。最近有报道说, 日本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积极参加日本共产党, 月入人数上千。还有报道说, 当金融海啸横扫全球之时, 马克思主义在东德复活了, 具体表现是:马克思在1867年写就的巨作《资本论》经历了长时间的沉寂之后, 如今一跃成为德国畅销书。出版该书的出版社董事总经理约恩·许埃特伦普夫说, 今年迄今这本大部头名作已经销售了约1500本, 是2007年全年销量的三倍, 更是1990年销量的100倍, “甚至连银行家和经理都开始读《资本论》”。[2]

这些事实从一个侧面说明, 科学社会主义在西方世界也蕴含着勃勃生机。

上述种种事实证明, 科学社会主义是真理。我国有一些人以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来怀疑甚至否定科学社会主义, 对此, 我们可以用一句名诗句来说明它:“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总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 (下转第82页) 此,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份子, 在看到它们的不致之处时, 也要看到它们的一致之处, 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信心。只有这样, 我们也才能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不断向前推进并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3页,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社会主义实践 篇10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以青少年教育为重点

一个国家以及民族如果要实现不断进步以及发展的宏伟目标, 就需要这个国家以及民族的人们不断奋斗与拼搏, 在努力与奋斗的过程中, 核心思想以及价值观念是所必需的, 核心价值观念意味着整个国家以及民族的价值取向以及思想品质。如果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树立了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那么该国家或者民族的发展以及进步都会事半功倍, 核心价值观会起到思想指导以及确定发展方向的重大作用, 成为国家民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1]

不论怎样的核心价值观, 如果想要对社会产生持续长久的影响以及期望的作用, 都必须从青少年这一阶段就开始进行全社会范围内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青少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是国家长足发展的后备强大力量, 青少年群体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盛或者衰败。青少年群体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定型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对于外来的事物都处于一个极为敏感的状态, 他们对于是非黑白都没有自己正确的判断力, 因此, 加强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

对于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才能更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目标, 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由于青少年是属于年龄以及其他方面都比较特殊的群体, 因此在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 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 就是要熟记要求。这个原则实际上就是理论教学, 要求青少年群体能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及精髓部分掌握地熟练到位, 不要流于形式。[2]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应该使它成为自己知识体系中最为巩固的部分, 成为脑子最为深刻的记忆, 只要需要的时候就随时可以调动出来使用, 而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漠。由于青少年群体还无法接触到更多理论以及实践中的东西, 对于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不能领会, 无法进行深刻的分析以及理解。但是如果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铭刻在自己的思想深处, 随着年龄的增长, 社会阅历以及知识认知能力也随之上升到新的台阶, 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知也会不断深入, 透彻, 这将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行为, 引导青少年树立起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品质性格。

其次, 就是树立楷模。这个原则的侧重点主要是围绕青少年的模仿学习而展开阐述的。树立楷模, 就是要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物, 最为典型的抗战英雄、道德先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都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推选出来的楷模性的人物。

再次, 就是从自身做起。这个原则强调的重点是青少年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到自己的生活点滴中去。只有自己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才能带动周围的人一起践行核心价值观, 以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来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并在这样的环境下, 从点滴小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的优秀品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3]

最后, 谦虚好学, 互帮互助。这个原则主要是要培养青少年群体的虚心接受批评的品格。青少年群体正处于浮躁的年龄, 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 很可能就会出现刚愎自用、自负狂妄的情况, 对于别人的意见和建议都置之不理, 以自己为中心, 这对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极大的阻碍。因此, 应该帮助青少年形成虚心接受外界意见的习惯, 并能够对意见进行甄别,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给青少年群体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和环境。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自身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他所身处的环境是否能够帮助、引导他们行走正确的道理, 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最终形成。因此, 父母、老师以及周围的同学都应该自觉地施以援手, 帮助其成长。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因此父母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 父母应该从幼年时候就对青少年进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并且以身作则, 给予青少年正确的引导。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主要是由家庭以及学校构成的, 因此老师和同学也同样具备这样的责任。

老师应该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 根据青少年的心理活动以及行为规律, 循循善诱, 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更要其加强对价值观以及优良品格的培养, 教书更要育人, 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全的人格, 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与青少年朝夕相处的同学也是青少年能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同学应该在其遇到困难的时候, 在思想道德问题上出现动摇的时候, 给予援手, 以同龄人的关怀和帮助让青少年更加坚定自己的价值取向,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与原则贯彻自己的思想与行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在生活化、形象化、具体化和日常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教育我国青少年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的复兴之路意义重大,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可以体现出我国的先进文化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要求, 是我们走我国特色道路的体现。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根结底还是意识形态的东西,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要理解和学习存在着很大的难度。[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地体现到人们的生活和行为当中, 必须做好学校的教育, 让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能够深刻地感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方面学校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味地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方面的知识, 学生不仅感觉到无趣, 甚至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如何潜移默化地让同学们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学校需要考虑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体现在国民的日常生活当中, 作为中国人, 我们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观, 体现了我们的精神世界、精神追求。[5]但是核心价值观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形成的, 要从少年时代的教育方面多着手, 从青少年时期到成年形成较为固定的核心价值观。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普遍地认同以及接受, 青少年才能在未来的成长中坚持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并且在实际的生活中不经意间都会表现出来, 成长为一个为社会期待的良好青年。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四化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这四化指的是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以及生活化。习近平总书记认为青少年要深刻地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并且在自己的生活中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做事、做人。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话中也指出, 个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明白事理, 懂得国家大义;而且要遵守社会的纪律、风气;然后要做好自己, 养成良好的品德。他的要求不仅仅是对党员同志提出的, 还是对社会上的每一个公民提出的, 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做到上述的要求。这也是对于学校教育的要求, 要求用合理的方法培养出为社会所期待的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才能为人们所更好地理解运用, 而具体化了的、形象化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人民的理解将会有更大的帮助。[6]大部分人不太喜欢太过于抽象的、概念化的东西, 而且也是生涩难懂的, 具体化、形象化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们能够出处感知到它, 对于它的认同感就会上升。日常化是一种较为常态的教学, 教师可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延伸, 给他们讲解一些社会上道德高尚的人的例子, 对他们走入社会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也有重要作用。在学生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政治方面的知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一般都是比较乏味的, 空洞的, 教师如何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呢?要求教师将这些空洞的、抽象的理论用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

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更加生动的语言, 能够使得同学们更好地接受这些理论, 将理论转变成常识, 引发同学们在生活中的共鸣。理论的学习以及理解结合到一起, 将使得教师的教学更有效果, 学生的学习更有收益。形象化更多的是给同学们讲述一些模范人物的事迹, 让他们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以及将社会中的一些不良人物的行为讲诉给同学们, 让他们自己体会什么是道德的, 什么是美好的, 而什么又是不道德的以及丑恶的。而生活化则是让同学们在日常的学校活动中更好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理解、融入。

学校要注意用更好的、更加合理的方式教育,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并渗透到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思想上更好地接受, 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引导自己的行为。学校教育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学校应常常给学生树立一些道德榜样,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升华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在引导青年学生好学、修德、笃实和明辨

为什么尤其重视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呢?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中我想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他认为青少年正是处于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 而且青少年时期形成的价值观日后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对于国家来说, 对于青少年的培养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也对于该怎样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出了几项措施。他认为重点在于培养青少年好学、修德、明辨以及笃实。青少年应该有勤奋努力学习的精神, 努力学习知识文化方能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这一点在古代诗书中古人们就提出了见解, 他们认为多读书有利于自身道德情操的培养, 而且在中西方关于这一点都很认同。比如说苏格拉底所提倡的知识即美德, 我国还有一句名言“以行为本, 在先诚其中”。知识和美德的养成确实有着很大的关系。

道德的培养对于青少年也是很重要的, 要培养良好的品德, 要修德。一个道德高尚的青少年对于社会的贡献才可能很大。学生阶段学校教给他们要热爱劳动、要乐于助人等良好的品质。

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教育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教育学生爱国、守法、文明、诚信。明辨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是非观念, 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青少年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能够自己做出选择与判断, 而不是跟着别人的决定做事。是非观念要明确, 把错的当成对的, 会影响到他们的判断, 会作出错误的行为, 甚至是对社会造成危害。笃实要求学生不能只是掌握理论知识, 单知道应该怎么做是完全不够的, 更应该知道应该怎么做, 在实际中也确实是那么做的。只是单纯地讲空话是完全不够的。学校应该多做一些努力, 安排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 在实际中践行那些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说小学老师教给学生要孝顺, 就会常常给他们布置课后的作业要求他们回家做一件孝顺父母的事情。升入初中和高中后, 学校给学生安排的课外活动反而变少了。但是到了大学, 学生的社会实践的机会与时间都会多很多, 要多出去经历, 而不是整天呆在寝室。

青少年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固定并形成是一个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需要经过接受理论、实践、再次学习以及实践的反复过程。因此, 知识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学校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道德培养、明辨是非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这几个方面综合教育的过程中, 使他们从思想深处接受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名学生, 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也应该是学习, 不仅仅学习必备的科学文化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习培养自身思想道德情操的能力, 让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少年应该抓紧自己的学习时光, 在这个学习阶段青少年群体不用承担较为沉重的社会责任, 也不需要为生活而到处奔波, 是青少年最能够心无旁骛学习的黄金时间。青少年既应该努力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 也应该将目光放在自己视角之外的浩瀚知识, 在不断提升自身涵养的过程, 也无形中提高的自己的思想觉悟, 优秀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也会逐渐形成。

摘要:立德树人历来就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直接关系着社会的进步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当前的教育一定要符合教育观的教育特点、学生所处的实际情况和身心发展的规律, 通过生活化、形象化、具体化和日常化等形式, 不断引导青少年学生在笃实、明辨、修德、勤学上下工夫, 让少年儿童学会反思、行动、模仿和学习, 并且帮助广大学生在心中树立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感, 只有这样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实践效果, 才能真正取得成效。本文主要从青少年抓起, 教育学生重视明辨、笃实、修德、勤学;教育应该生活化、形象化、具体化、日常化出发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靳玉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要求[J].教育研究, 2014 (11) :4-7.

[2]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 2014 (02) :3-6.

[3]刘奇葆.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 2014.3.5.

[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5.5.

[5]习近平.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5.31.

社会主义实践 篇1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辩证法;实践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新概念,这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方面理论创新的又一重大成就。《决定》同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新的战略任务,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伟大的实践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合理内涵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位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想是有层次的。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这要求我们把为最高理想而奋斗同为现阶段共同理想而奋斗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新时期以来,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当代中国人民又形成了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大胆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改革创新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和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鲜明地指出了应当坚持什么和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和抵制什么。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法内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主导性和系统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充分显示,它是一个具有主导性和系统性的核心价值体系。其内容覆盖了党和人民的指导思想、社会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行为规范,从意识形态到社会心理,从社会共同理想目标到个人行为规范,从承继传统的民族精神到面对现实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有明确的价值原则、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历史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和继承了中国共产党的一贯宗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是对前人思想的继承,又赋予它新的时代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既包含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智慧,又体现了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精神品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包含了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思想。这些都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元与多元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自觉地正确处理了社会意识各个方面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同时,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齐心协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是对美好生活状态的设想和期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和理想人格要求,又体现了现实性和普遍性人格要求;和谐社会是在理想与现实的持续转换中实现的,因此,实践中要善于将远大的社会理想和现阶段的工作目标统一起来。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能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能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自觉地把个人奋斗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鼓舞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诚然需要物质力量的推动,但精神支撑也是不可缺少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和精华部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事业的迅速发展,与我们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建立起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我们在政治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上的优势,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迅速发展的宝贵经验。我们要进一步发扬和完善这一优势,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中华民族向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前进。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根本指导。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构成它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当前,我国价值多元化呈加速发展态势,这有力促進了文化的繁荣和进步,同时也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来了较大冲击,出现了信仰淡化、理想多元、精神丧失、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这种现象在学术界、文

学艺术界等文化诸领域都有一定程度的表现。和谐文化强调的是和谐,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多样文化和价值中遵奉统一的思想和道德基础,即遵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不断地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地在实践中创新发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很强的创造力、感召力、包容性与整合性。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就能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就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就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就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铸造我国的竞争软实力提供依据。软实力其实就是文化力、文化竞争力。而一国的文化产品是否具有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乃至穿透力,关键在于其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张力。这要从理论上看它是否是科学的,从内容上看它是否是有用的,从社会上看国民对它是否是认同的和响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其科学的内涵和结构,可以满足以上要求,从而弥补我国在这个方面的不足。

当然,国家软实力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要与其他社会条件相结合,体现在大量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中。国家软实力最核心的内涵体现在国民精神中。加强国民精神培育,形成以国民精神为强大力量的文化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是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美国倡导和推崇的“美利坚精神”,法国引以为豪的“法兰西精神”,德国历久弥新的“德意志精神”,日本信守的“大和精神”,韩国昭示的“大韩精神”,新加坡以狮尾鱼寓意的勇猛刚毅的“新加坡精神”等等,都是既能反映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又能以国民为主体、内化为国民心灵并决定国民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的国民精神。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这些国家有意识地引导和培育与本国国情相吻合而又充满时代内涵的国民精神,强有力地提升了国民的综合素质,对内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对外扩大了国家良好形象的辐射力,国民精神成了促进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的强大观念力量。我国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应该借鉴这些国际社会的成功经验,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提升整体的国民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

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基本方法

以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社会思想的共识,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绝对不能大搞文化话语霸权和文化封闭主义。由于社会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和社会全面转型这样的特殊历史条件所决定,我国当前社会思潮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混乱和无序。但是克服这种混乱和无序,只能引领社会思潮,而不能压服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内涵十分丰富。第一,要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虚心吸取全人类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形成共同建設“和谐世界”的新理念。在公民思想建设中,普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作为思想旗帜,来引领和凝聚民众,实现巩固国家政权,引导社会发展,化解矛盾,凝聚民心、稳定社会中的政治功能。第二,要尊重不同经济主体、不同利益主体、不同社会团体、不同行业、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因为有不同和差异,才会有比较有竞争,也才有动力和活力。学术上要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社会要素的活力竞相进发。第三,要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差异,调动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系统和要素的观点来看,系统的活力取决于要素的活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活力和生命力来自于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只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才能调动系统要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才能有利于不同要素在相互交融互补中形成最大限度的思想共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关键是要形成一些良好的交流思想的制度和机制,比如,民主协商机制、平等对话机制、相互沟通机制,社会宽容机制、社会吸纳机制等。

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除了必要的步骤外,应该努力避免刻板的政治说教,核心价值树立有赖于文化的表现,文化应该是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在我国文化产业已经有很大发展、媒体众多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克服传达文件、召开会议、写写论文等传统宣传渠道的弊端,创造出更多的模式和方法。

社会主义实践 篇12

然而, 历史是不可以分割去研读的。在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 只有全面回顾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追求, 认真总结其间的曲折、教训、经验, 才能使我们的认识更加完善, 使我们的行为更加自觉, 使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实。

一、模式选择的不断完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如何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并巩固社会主义, 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中心问题。建国之初,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 除了从马、恩、列、斯等人的著作中获得一些理论知识外, 主要是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学习来的。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她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许多经验, 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这种情况在中国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之初, 由于缺少经验和当时比较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 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没基本上是照抄苏联的一些做法。对于这种情况, 毛泽东多次表示要采取辩证的分析态度。他指出:“解放后, 三年恢复时期, 对搞建设, 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 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 只能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 但总觉得不满意, 心情不舒畅。”实践经验证明, 以高度集权制为主要特征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过有益的指导作用, 但它的一些弊端也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特别是苏共二十大揭露出苏联、斯大林工作中的错误后,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感觉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从1955年年底到1956年初, 毛泽东身体力行, 对我国的工农业情况进行了半年的调查研究。其成果就是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有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参加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这篇报告以苏联的经验为鉴,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要解决的五大经济关系和五大政治关系。《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没道路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种探索的目的是寻找“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适合中国的路线”。正如后来他自己所说, 1956年4月提出十大关系, 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设路线, 原则和苏联相同, 但方向有所不同, 有我们的一套内容。从总体上看,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时期的探索起步是正确的, 有许多闪光的思想, 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这些探索是在肯定苏联模式的基础和前提下进行的, 是针对具体方针和政策上的缺点、失误所进行的探索, 还没有真正从理论上认识到苏联模式的总体框架有什么问题。薄一波同志曾经这样总结道:“所以长时间内, 只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内做改进、调整的文章, 始终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由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和“左”的错误思想逐步在党内占据了上风, 这次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探索误入了歧途。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由于极“左”思想路线的长期影响,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了一段短暂的徘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通过总结和思考历史经验,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 并达到了质的飞跃。这次新探索取得的成果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要通过自己的探索, 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模式, 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新路。邓小平精辟地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 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 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 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 从来不能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 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论述表明了在历史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新探索。在这些新的思想理论指导下, 中国的经济建设很快走出困境, 实现突飞猛进的增长, 市场经济模式逐步得以完善, 发展逐步趋于健康、科学。为此,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还很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

二、内涵积累的不断丰富

从“四个现代化”到“富强、民主、文明”的全面实现现代化是世界潮流, 是中国人民百年来的梦想和追求。作为中国各族人民利益忠实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实现现代化、使中国繁荣富强为己任。早在1945年, 毛泽东就指出:中国的工人阶级要“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建国之初, 1954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思想, 提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四个现代化”的最早表述。1957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 把现代化的内容进一步表述为“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以后, 毛泽东又提出了现代化的国防问题。到这时, 毛泽东已比较完整地表达出了我们通常所讲的“四个现代化”的内涵。毛泽东的这一思想被三届人大、四届人大所接受, 并成为我们国家在20世纪的奋斗目标。从实质上看, “四个现代化”是从狭义上来理解现代化内涵的, 是以工业现代化为核心的国民经济现代化, 还主要是指技术发展水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随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诸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 对其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丰富和全面。《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 实现“四个现代化”, 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 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改变一切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因而是一场广泛的深刻的革命。之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党在实践中明确提出, “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 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 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和谐社会。至此, 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已经完善、科学, 成为全体人民的共识和奋斗目标。

三、战略决策的不断成熟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 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把在经济上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发展目标。这既表达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良好愿望, 同时也反映出这些国家的共产党人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还很肤浅。

中国的“赶超”战略酝酿于“一五”期间。1955年毛泽东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要超过美国的目标:第一步, 用大约3个五年计划 (即15年) 左右的时间, 基本建成社会主义, 打下现代化基础;第二步, 用10个至20个五年计划 (即50到100年) 左右的时间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赶上和超过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这一发展目标还是比较谨慎的。由于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地提前完成, 特别是农业社会主义高潮的出现, 毛泽东同志把发展战略一再提前。1958年, 毛泽东同志在《介绍一个合作社》一文中说:“我国在工农业方面赶上资本主义大国, 可能不需要从前所设想的那样长的时间了。”接着, 党的八届二次会议提出了“7年超过英国, 15年赶上美国”的口号, 使赶超的时间表再次提前, 并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旨在使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大跃进”。由于忽视甚至违背客观规律, 再加上3年严重的自然灾害, 我国的发展进入了非常困难的时期, “超英赶美”逐渐地成为空话。

总体上看, 新中国成立的头十几年里, 我们在发展战略上选择了一种以强调数量增长和以外延方式为主的封闭式模式。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长期性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我国制定并逐步完善了分“三步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第一步, 从1980年到1990年, 用10年的时间, 使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翻一番, 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 到20世纪末, 使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80年翻两番,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 到2l世纪中叶, 使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 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三步走”战略既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以往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吸收, 又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决心用100年左右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程, 实现现代化的雄心壮志。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辉煌成就已充分证明“三步走”发展战略是符合我国的国情的, 它正确地反映了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客观历史进程。

党的十六大以后, 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的认识更加成熟, 审时度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这不单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总结, 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发出的一个提示, 是对邓小平“发展就是硬道理”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认识上的不断深化, 亦是执政党决策思维不断成熟的过程,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发展就是硬道理”再到科学发展观,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党的决策思维正在走向理智、走向科学、走向成熟。这是我们国家的幸运, 是中华民族的幸运, 中国必将在正确决策的幸运中崛起。

摘要: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 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旋律。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 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迈入了一个新时期。半个世纪以来,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化, 在现代化模式、内容、战略目标等诸多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建设,路线,现代化,探索,认识

参考文献

[1]毛泽东.1959年12月到1960年2月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

[2]毛泽东.十年总结.1962-6-18.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213.

[4]邓小平文选 (第3卷) .2-3.

[5]邓小平文选 (第2卷) .237.

[6]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6.

[7]周恩来.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8]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9]石仲泉.毛泽东的艰辛开拓.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6.213.

上一篇:冷库:无损检测下一篇:国际商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