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义的句子

2024-10-21

歧义的句子(共9篇)

歧义的句子 篇1

句子歧义的消除

表达的意思被听者或读者误解为另一个意思,一份合同甲乙两方理解 不同造成司法纠纷,这就是歧义。逻辑上叫违反“同一律”。

要消除句子的歧义,使表达的意思明确无误,首先要了解歧义是怎么 产生的,进而探讨消除歧义的办法。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交代一下: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看似歧 义的语句并没有也往往不会被人误解。如,某领导站在欢送大会主席 台上,指着戴大红花的五个年轻人说:“这五个大学法律系的毕业 生……”,听众不会误解为来自五所大学的若干名毕业生。所以,在生 活中,对待“歧义”的句子,不必草木皆兵。

下面主要谈书面语歧义现象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如何消除歧义。

1.词义不明确w.w.w.k.s.5.u.c.o.m

有些词本身词义(乃至词性)有两种以上,往往造成歧义。

①动词词义两可:“当地百姓已告政府”的“告”有“告知”“报告给……” 之义,也有“状告”“控告”之义。如系后者,那就是民告官的案子了。“ 我借他三本书”“借”也有双向的理解。

②量词词义两可,如“个”,就有“位”(指人)“家”(指单位,如公司、银行)“种”“盘”(如“两个素菜”)……

③短语语义两可:“开刀的”既可指执刀的医生,也可指接受手术的患 者;“打工人”可指“打工的人”,也可指“打了工人”……

④代词指代两可:“他和他的父亲在一个单位,他从来不开后门”,后 句“他”指代不明。

有时词性也有两可的情况,“和”可指两方相加,也可指两方发生关 系。前者是连词,后者是介词。

消除此种原因造成的歧义,要尽量换词语。

2.省略不明确

“大妈看着几个解放军战士,面带难色”“面带难色”指谁?不该省略代词 “她”或“他们几个”(两句句义完全不同)。

消除此种原因造成的歧义,要补上不该省略的成分。

3.重音不明确

口语中根据不同的表达意思,准确地读出重音,书面语则要看阅读者 的理解,理解不对,重音错位,就有了歧义。“你不该打他”便有多种 理解:重音在“你”,意思是要由可以打的人打;重音在“打”字上,意 思是应采取说服教育的办法;重音在“他”字上,意思是打错对象;重 音在“该”字上,意思是打的理由不足……

消除此种原因造成的歧义有两种办法:一是在重音的字下加着重号,二是补写必要的语句(即补足语境)。如“你不该打他”或“你不该打他,他的毛病没那么严重”。

4.切分不明确w.w.w.k.s.5.u.c.o.m

口语表达中根据长句的句义,恰当地处理停顿,切分明确,语义无 歧。书面语的长句,切分的不同,可有不同的理解。“我看见他在图书

馆”既可理解为“我是在图书馆看见他的”(我看见他/在图书馆),也可 以理解为“他在图书馆,我看见了”(我看见/他在图书馆)。

消除此种原因造成的歧义,办法有:将长句变为短句,一句变为几 句;恰当地运用标点,把句子隔成几个部分,如“我看见,他在图书 馆。”“我看见他,在图书馆。”

切分的不明确,还会造成搭配不明确,或修饰不明确。如,“贪污上级 拨来的防洪专款和捐助的希望工程款八万余元”,可理解为“防洪专款 若干、希望工程款八万余元”,也理解为“两款共计八万余元”。消除这种歧义的办法是适当切分,如“款”字后加逗号,即表示“共计 ”;也可以加字,如加“共计”二字。

5.语序不明确

如,“原黎明机械厂厂长”,可能被理解为该厂撤销或易名,也可理解 为该厂还在,厂长退休或被撤职了。消除歧义办法是合理调整语序。

6.语境不明确

具体的交际中之所以没有那么多歧义,主要原因是人员在场,语境十 分明确。“肝是你的,心是他的”在肉店里说,不会有歧义(当然换个说 法更显礼貌:“肝是您买的,心是他要的”)。

消除此种原因产生歧义的办法,主要是补足具体的语境。“刘欢唱歌比 教书强”,不知是指水平,还是指收人,还是指职业选择……。如加上 语境,就明确了,如加上“他的学识根底不太强”、“一次演出费就相当 可观”、“要充分发挥一个人的特长”……。

产生歧义的主要原因如上,其他原因当然还有:如同音字、方言词语 的歧义等。这些不会在考题中出现。

1.只改动一处词语,使下句无歧义。

住宅远距离化,生活夜间化,上下班时间延长,睡眠时间缩短,使日 本工人神经性疾病愈来愈普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动一个词,使下句无歧义。

这家中档饭馆,最近雇用了两个独联体成员国的服务员,生意非常红 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动画线部分,使本句无歧义。

最近,科学家又向宇宙发谢了大量的讯号。如果确有外星人,他们应 该能和他们联系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上省略的部分,使本句无歧义。

“绿化14号”桃不像“香山久宝”桃,肉甜而离核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对下列有歧义句子的两种理解。

记者综合了各方面提供的信息,否认了外星人曾莅临S城是有根据的。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的句子,画线部分理解上会有歧义。请用标点加以切分,消除 歧义(不得增删或改动原句字词)

原句:在这个集邮市场上,我看到了最贵的邮票售价8000多元。修改①表示“最贵的邮票”仅有一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②表示“最贵的邮票”有若干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析下句产生歧义的原因,并改写此句,消除歧义。

特意穿上挺括的西装的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他的翻译,专程 到S城会见×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所提供的语句改写下句。

原句:我在图书馆靠门的座位上看见李校长。

①如果李校长坐在图书馆靠门的位置上,上句应改写为:

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李校长不在图书馆,上句应改写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方格处补足语境,消除画线句的歧义。

督学室和教育局有关干部来×校检查工作,到了约定时间,校长还迟 迟不来。这时,张副校长说:“李校长从来不请假。”来的人莫名其 妙。了解情况的赵科长说:“张副校长的话应该这么说:”

10.在画横线处,补写句子,符合括号内的语义要求。

①马护士长输血去了,______________

(给病人做输血的操作)

②马护士长输血去了,______________

(接受患者亲友献的血)

答案:

1.“上下班”应改为“工作”。(“上班”可以表示“工作时间”,也可以表 示“开始工作的时间”。用词语不当产生了歧义。)

2.“个”改为“位”或“名”(量词词义不确产生了歧义,可理解为来自独 联体的两个成员国,本句也可归为修饰与中心词搭配不唯一。)

3.外星人应该能和科学家们联系上。(代词代不明而造成歧义。)

4.“香山久宝”桃肉甜离核儿,“绿化14号”桃不如它。

5.①一些人提出外星人曾莅临S城的根据,记者综合了各方面提供的信 息,否认了这些“根据”。②一些人提出“外星人曾莅临S城是有根据的 ”,记者综合了各方面提供的信息,否下了上述说法。(原句运用否定 词造成逻辑上的混乱而引起歧义。)

6.①……一枚,售价……②……邮票,一枚……(“一枚”即“每枚”)

7.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他的翻译都特意穿上挺括的西装,专程…… 或:特意穿上挺括西装的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携翻译,专程……(修 饰不明确造成的歧义)

8.①我看见李校长,他在图书馆靠门的座位上。

②我在图书馆靠门的座位上,看见李校长从门外走过。(切分不清。要明确切分且补不该省略的部分。)

9.李校长一向严格要求自己,没有请过一次假。(原句语境不足,不 了解情况的可能误解为:李校长很特殊,说不来就不来,不履行请假的规定。)

10.①血库刚把4号床的血送来。②4号床的亲友献备,再给病人输上,够她累的。(“输血”短语多义,又如上语境不足,造成歧义。甚至,还可能理解为马护士长献血……)

歧义的句子 篇2

一、语篇理解中的歧义现象

在语篇理解中, 歧义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具体表现在词汇歧义与语法歧义上。

研究语篇中词的加工理解, 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歧义词的研究。所谓的歧义词是指同一词汇由于词义不同, 词类不同或同一词汇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义有所不同而产生的歧义。词汇歧义有三种模型: (1) 一词多义引起的歧义。例如, 在句中“Rumor had it that, for years, the government building had been plagued with problems.The man was not surprised when he found several spiders, roaches, and other bugs in the corner of his room.”“bugs”就是歧义词, 它既指虫子也指窃听器。 (2) 词类不同所引起的歧义。有的名词既可以做形容词又可以作动词;有的代词既是宾格又是主格;有的动词词组既可以做及物动词又可以做不及物动词。 (3) 文化背景不同, 词的意义不同。例如:“You are looking very fresh.”在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中分别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 即“你看起来充满青春活力”和“你看起来很下流”。

此外, 句法结构所产生的歧义在语篇理解中也很常见。虽然某些句子中并不存在有歧义的词语, 但整个句子却可以因为句子成分的不同组合方式有两种以上的解释, 这样的现象称为语法歧义。最常见的语法歧义有以下几种 (1) 介词短语在句子结构中引起的歧义。例如:“Some of children are walking to the lake in the park.”它有两层意思:A:Some of the children are walking to the lake that is in the park.B:In the park, some of the children are walking to the lake. (2) 省略引起的歧义。人们在进行日常会话时, 受“经济原则”的影响, 往往会省略部分话语, 而对于省略的部分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导致歧义。例如:“The old lady loves dog more than her children.”这句话同样有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为:这位老妇人爱狗胜于爱自己的孩子;另一种解释为:这位老妇人比她的孩子更爱狗。 (3) 模糊主语或谓语, 例如;“The horse is ready to ride.”一种意义是:马儿准备跑了;另一种意义是:马儿准备好了, 可以骑了。 (4) 动作名词引起的歧义。当动作名词既可以做施事又可以做受事的时候, 英语歧义就产生了。例如:“It is the love of God that inspires men to work for their fellows.”此句有两种解释:A:Because God loves men, men are inspired to work for others. (God’s love for men.上帝对人类的爱) B:Men love God so deeply that they are inspired to work for others. (Men’s love for God.人们对上帝的爱) 。常见的语法歧义有很多类型, 由于受限于篇幅, 作者在此不逐一列举。

二、歧义产生的原因

1、歧义产生的认知加工

如何判断读者在语篇理解中遇到歧义需要借助于眼动轨迹法。眼动轨迹法是眼动记录法的一种, 另一种是眼电图法。眼动轨迹法是指将语篇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上, 当被试阅读时利用眼动仪记录下眼动的轨迹。

眼动并不是从左至右平滑地连续地向前进展的, 每个词的注视时间各不相同。注视时间与词频有关。词的使用频率不同注视停顿时间也就不同。基本的眼动模式还有跳动、回视和回扫。其中注视与回视是判断语篇理解中产生歧义的有效途径。注视时间越长, 歧义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回视是指眼睛退回到刚才注视过的内容上, 停留时间越长, 理解的困难越大。根据Frazier和Rayner, 回视有三种形式:前进式回视;后退式回视;选择式回视。选择式回视是最有效的回视方式, 因为只要有选择地回到那些理解错误的句子成分上就可以了。后退式需多次注视, 因为读者不知道目标词在什么位置, 只得利用后退式回视。研究表明, 容易出现回视是因为语篇中有歧义句。

2、歧义意义建构的主要理论模型

Fodor (1983) 提出了全部通达模型。该模型认为, 歧义词的所有意义起初都被通达, 但只有合适语境的意义在意识之前被选出, 也就是说词的意义的建构过程本身是无声的, 并不都受词的上下文影响。此外, Rayner等研究嵌入语篇中的歧义词的注视时间时发现, 再次阅读歧义词的注视时间为290ms, 首次阅读歧义词的注视时间为295ms, 而实际上290ms与295ms几乎一样长, 这说明, 再次阅读歧义词时, 并没有直接进入适合语境意义的选择通道, 而是通过与首次阅读全部相同的通道进行加工。由此可以看出, 该实验支持全部通达模型。

选择通达模型是继于全部通达模型之后, 该模型认为, 在句子加工的早期, 只有句法信息发挥作用, 语境信息仅在阅读的后期加工阶段才发生作用。语境能够使读者选择通达歧义词的合适意义。

顺序通达模型认为, 在阅读歧义词时, 各种可能意义的激活是按顺序进行的。根据原型理论, 词义的激活首先是中心意义的提取, 按照波纹的方式向周围扩散, 直到激活其边缘意义。但是, 由于语境在整合阶段所起的作用, 一个意义的成功整合会自动终止任何未完成的通达过程。当语境支持歧义词的重要意义时, 次要意义则不能通达。

三、语篇理解中歧义消解的策略

1、图示理论

图式是语义记忆里的一个结构, 它对一群信息的一般和期望的排列作出规定。Barlett (1932) 在他早期著作中提到故事回述时就谈到图式。Barlett企图说明记忆并非死记硬背或再产生的过程, 而是一个保留事件要旨, 再根据总印象重建细节的过程。

在语篇阅读过程中, 我们应该激活合适图式来理解语篇主旨。根据语篇的体裁选择正确的图式, 然后根据记忆中已保留的旧信息对信息加以建构和理解, 使得新信息与旧信息有相通之处以便利用已有的图式去理解新的内容。但是当人们缺乏一个与正在展开的故事相适应的图式时, 理解和记忆都会很困难, 因为他们无法了解所描述的事件的含义。这说明仅有合适的图式是不够的, 我们还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激活图式。此外, Barlett认为, 激活的图式可以作为提取计划, 而且由于图式的中心作用, 可以帮助人们归纳某些重要细节, 而略去另一些细节。这样就可以准备理解语篇的主旨, 消除了歧义。

由上述内容可知, 图式在语篇处理中起到了指引作用, 为消解语篇理解中的歧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读者提供了便利、顺畅、准确的阅读理解。

2、焦点—背景理论

焦点—背景观点是一个世纪前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首先提出来的。知觉场是由figure and ground两个部分组成。焦点这部分知觉场, 看上去有高度结构, 是被知觉者所注意的一部分, 而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的, 细节模糊的, 未分化的部分, 人们观看某一客体时, 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更多地关注焦点。

焦点—背景理论适用于语言结构的研究。它能够消解句法结构歧义, 例如:介词短语的歧义句The teacher is talking with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在此句中, 介词短语“in the classroom”既可以修饰名词短语“the students”, 也可以作状语修饰动词talking。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看作一个整体, 它包括两个部分, 即The teacher和the students。如果把重点放在主语the teacher上, 那么就可以把它看作是焦点, 而宾语the students就可以看作是背景。介词短语也就可用来对焦点部分进行补充说明;当把宾语“the students”看作焦点时, 描述的重心就发生了改变, 而介词短语则修饰宾语。由此可以看出, 改变句子中的焦点和背景部分, 能够很好地分析歧义结构, 进而消除歧义, 正确地理解语篇意义。

3、“等等看”原则

关于句法结构的分析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Just和Carpenter (1980) 认为, 当我们遇到一个句子时, 就即时作出分析和决策, 称之为即时原则。相反, 另一种观点则是“等等看”, 它认为是推迟解释一个词或短语, 等到看清楚句子的走向再做决策。这是因为歧义常常存在于理解中, 不是所有句子的意义都很清楚明白, 有些短语结构可以有不同的分析, 导致不同的意义。对于“花园路径句”的理解, “等等看”原则是最好消除歧义的策略。利用“等等看”原则去阅读、理解语篇并不是要占用大量的阅读时间, 它只是将具有歧义的词的所有意义暂时保留在大脑中, 等到阅读完整个句子甚至整个语篇时再作出词义的正确提取。由此可知, “等等看”原则既不费时, 又能够准确地理解整个语篇主旨。

4、认知语境

语言离不开语境, 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 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使用者内化的认知语境, 语言的意义是由大脑中的认知块——认知语境决定的。Langacker把他的中心概念域定义为“一个语义单位特性描述的语境”。认知语境是一个静态和动态的发展过程。

认知语境体现出很多特性。首先, 它具有静态性, 它并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频繁的变化状态, 它是长时间不变的, 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其次, 它具有动态性。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固定的, 它不只是一个可能世界状态的的反映, 而且至少是一个连续的世界状态的反映。因此, 认知语境是一系列事件发生的过程在人脑中的反映。第三, 认知语境也有地域性特点。例如英国人对风的认知是由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东风来源于欧洲大陆, 是刺骨的寒风, 英语语言中有biting east wind就说明了这一点。中国人对风的认识恰恰相反。东风是春天到来的标志, 是宜人的, 这正与西方相反。第四, 认知语境具有文化性特征。不同的文化对同一事物的认知结构是有差别的, 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此外, 认知语境也具有个体性、模糊性、网络性。认知语境所有的这些特性对语篇理解都具有重要作用。

语篇的理解是一个概括语篇所提供的信息或假设, 去寻找语篇最佳关联性的一个过程。而推理过程也就是根据说话人所提供的新信息或假设, 再从认知语境中选择最佳关联假设, 使语境假设的选择、延伸、调整、与顺应和语篇欲表达的主旨之间具有最大相似性, 从而推导出语篇所传递的主旨, 消解歧义。

事实上, 消解语篇中歧义的策略有很多, 如从上而下的原则, 右联原则, 封闭原则, 迟关闭等。由于受篇幅限制, 作者在此仅介绍以上几种重要的消解歧义策略, 希望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方法以便准确地获得相关的意义主旨。

四、结论

在语篇理解和日常的会话交际中, 歧义的产生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由于世界上存在着差异与冲突, 不同的人们对意义的理解也难免有偏差。歧义的产生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因此, 对歧义的消解也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来考虑和解决。认知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 对生活中所产生的问题与矛盾有很好的阐释, 同样在语言学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对歧义的理解与消除, 从各个方面提出不同的途径和策略。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更科学, 更便捷的阅读方法, 从而进一步准确地理解语篇主旨, 达到无障碍交际。

参考文献

[1]吴彦文:《歧义心理意义建构理论述论》,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

[2]陈潇:《歧义句类型及认知解读的模式》,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

[3]马建辉、王春会:《英语结构歧义的认知研究》,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

[4]鲁忠义、彭冉玲:《语篇理解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3年。

歧义格式之实例化的歧义性分析 篇3

歧义格式与歧义实例之间的关系用传统语言学的“type-token”理论解释,前者为“类型”(type),后者是“类例”(token)。由于传统语言学采取归纳法研究语言现象,因而“类型”实际上是由“类例”抽象而成的。这就产生一个引起当代学者们注意的现象:“在汉语的歧义格式中,存在着原有的歧义性不再保持的问题。”实际上,所谓“原有的歧义性不再保持”,是非歧义格式与歧义格式的一种“同形”现象。但这一问题的提出,拓展了歧义格式研究的思路,冯志伟先生提出的“潜在歧义论”,就是最新的研究成果。“潜在歧义论”认为,所有的歧义格式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可能实例化为非歧义的结构。这就为歧义格式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歧义格式在实例化的过程中,什么条件下会产生歧义?什么条件下会消除歧义?本文试以“S(数词)+L(量词)+NP1+的+NP2”格式为例,探讨其中的规律性,以促进歧义研究的深入发展。

一、“S+L+NP1+的+NP2”格式中的专用量词

歧义格式中存在着歧义源。“歧义源是各种致歧因素中诱发歧义的关键性因素。”其中的“关系源潜隐于各种线性和非线性的句法语义关系中”。“S+L+NP1+的+NP2”格式的歧义源,一般认为是由量词形成的。“在潜在歧义结构‘S+L+NP1+的+NP2’中,只有当数量结构中的量词既可以限定NP1,又可以限定NP2的时候,才会产生现实的歧义”。也就是说,该格式中的数量短语既可以与NP1形成句法结构关系,也可以与NP2发生句法结构关系。因此,“如果数量结构中的量词只能限定在NP1或NP2中的某一个,歧义就会得到消解。这种潜在歧义结构的歧义消解手段是设法让数量结构中的量词不能同时限定NP1和NP2,只要数量结构中的量词只能限定其中的一个,歧义必然消解。”依据歧义源理论,可以把“S+L+NP1+的+NP2”格式中的量词分成两类:一种是NP1和NP2通用的量词;一种是NP1或NP2的专用量词。

所谓专用量词,是指该格式中的量词只能限定NP1和NP2中的一个,通过这种句法结构关系限制的方式,达到消解歧义的目的。换言之,运用专用量词,“S+L+NP1+的+NP2”格式就不会产生歧义,即该格式的实例不具有歧义。例如:在“三所学校的老师”中,“所”只能限定“学校”,不能限定“老师”,其结构只能理解为“(三所学校)的老师”;而在“三位学校的老师”中,“位”只能修饰“老师”,不能修饰“学校”,其结构只能理解为“(三位)学校的老师”。显而易见,专用量词在歧义格式实例化过程中,完全可以起到消解歧义的作用。

然而,“S+L+NP1+的+NP2”格式的歧义问题到此只是得到初步的解决,关键是这种格式中的通用量词还会不会产生歧义?我们一般都会做出肯定的回答,但也有不存在歧义的情形,因此,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二、“S+L+NP1+的+NP2”格式中的通用量词

“S+L+NP1+的+NP2”格式中的通用量词,虽然可以同时限定NP1和NP2,但由于NP1和NP2之间的关系不同,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NP1和NP2之间存在着整体与部分关系;一类是NP1和NP2之间不存在着整体与部分关系。因而NP1和NP2的关系不同对该格式的歧义性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即歧义的出现与否,既要考虑通用量词,又要考虑NP1和NP2的语义特征及通用量词与NP1和NP2语义、句法关系,这样,才能系统、深入、全面地弄清楚其歧义性问题。

(一)NP1和NP2之间存在着整体与部分关系,它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作为整体的NP1,它的部分NP2具有唯一性,虽然它在结构上存在不同层次的切分,可以形成歧义结构,但在语义上不存在歧义。如:

①三条牛的尾巴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作为整体的牛,它的尾巴具有唯一性,因而与整体在数量上对等,所以不能产生歧义。

2.作为整体的NP1,它的部分NP2不具有唯一性,那么它的结构存在不同层次的切分,可以形成歧义结构,而在语义上也存在歧义,就是因为NP2不具有唯一性,因而与NP1在数量上不能产生对等性。如:

②三条牛的腿

(二)NP1和NP2之间不存在着整体与部分关系,根据NP1和NP2是否具有唯一性,又可分四种情况:

1.NP1和NP2所指称的事物在客观上都不具有唯一性,那么在结构上存在歧义,在语义上也同样存在歧义。这是因为数量短语既可修饰NP1,又可修饰(NP1+的+NP2)。如:

③三口人的井

2.如果NP1具有唯一性,则不存在歧义。这是因为NP1的唯一性消除了该格式的歧义性:数量短语只能修饰(NP1+的+NP2)。如:

虽然④⑤意思不一样,例④主要表示分类,例⑤主要表示国别,但是它们本身不存在歧义。

3.NP2存在着唯一性,由于数词的关系,也可分为两种:(1)数量与NP1的客观数量相差悬殊;(2)数量与NP1的客观数量相近或相等。我们这里所说的NP1的客观数量指的是NP1这个概念在外延上的个体数目的总和。

(1)数量与NP1的客观数量相差悬殊,它也有两种情况:

A.数量为1,由于语义重心可在NP1,也可在NP2;而“一个”的语义既可指向NP1,也可指向NP2,因此存在歧义。如:

⑥一个人的地球

例⑥a中的NP1所指的人虽然可以众多,但由于受到数量短语“一个”的修饰,就只能理解人中的一个,于是就成为这种歧义格式中的一个“例类”。

B.数量不为1,则不存在歧义,语义重心只在NP1上,“S+L”的语义也只能指向NP1。如:

⑦二个 人的地球

这是因为数量的多数性与NP2的唯一性是矛盾的、相互排斥的,因而不可能产生歧义。

(2)数量与NP1的客观数量相近或相等,也不存在歧义。它只是对客观的描述,只能是(S+L+NP1)修饰NP2,它实质上是上面类型B在量上的扩大。如:

⑧60多亿(个)人的地球

4.NP1和NP2都具有唯一性,则没有歧义,语义重心只在NP1,只能是数量词(而且是单一的数量)修饰(NP1+的+NP2)。如:

⑨一个 中国的 威尼斯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讨论“S+L+NP1+的+NP2”时,NP1和NP2仅限于具体的、可数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至于抽象的、不可数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则需另行讨论。

“S+L+NP1+的+NP2”格式的歧义构成和消解情况可以用简表归纳如下:

三、结语

依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S+L+NP1+的+NP2”这种歧义格式在“类例”化的过程中,不仅受到歧义源“量词”的制约,而且受到NP1和NP2之间是否存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制约,同时它们在客观上是否存在唯一性以及“数词”与它们的客观数量之间是否相差悬殊等都可以成为制约的条件。由此产生的结论是:对歧义格式的实例化研究,应重点考察歧义源,尤其是句法、语义构成的关系源;同时,对与关系源发生句法、语义联系的句法成分,也必须做相应的语义考察,以发现歧义格式实例化后歧义存在的原因和歧义消解的条件。这样,不仅能够深入研究歧义格式与歧义实例之间的关系,加强对语言歧义的认识,也可以为计算机在自然语言的处理过程中减少或避免歧义实例的产生,提高其自动生成的正确率提供相关的句法、语义指标和参数。

参考文献:

[1]朱德熙.汉语句法中歧义现象[J].中国语文,1980,(2).

[2]冯志伟.论歧义结构的潜在性[J].中文信息学报,1995,(5).

[3]陈一民.歧义源之关系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4]冯志伟.潜在歧义理论用于自然语言处理[J].中文信息,1996,(1).

[5]陆俭明 王黎.句处理中排歧问题补议[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黄昌宁 李涓子.词义排歧的一种语言模型[J].语言文字应用,2000,(3).

[7]戴黎刚.现代汉语歧义研究述评[J].北方论丛,2004,(3).

[8]尤庆学.汉语歧义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2001,(4).

[9]李峰.论歧义的制约[J].语言文字学(人大复印资料),1994,(6).

也字句歧义的逻辑分析 篇4

也字句歧义的逻辑分析

“也”是个特殊的.副词,在现代汉语里有不同的用法,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归纳言之主要有3种格式,除了语言学的研究外亦可以从逻辑学角度来分析“也”字句歧义,主要包括隐涵和预设两个方面,“也”字句中隐涵了同样性、并存性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多重隐涵义的取舍是有规律可循的.从隐涵和预设角度都可消除“也”字句歧义.

作 者:郑旭 ZHENG Xu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210093刊 名: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年,卷(期):21(12)分类号:B81 H136关键词:“也”字句 歧义 隐涵 预设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歧义现象 篇5

葛蓓蓓

歧义是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也是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众多研究者从各个层面对歧义现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在总结歧义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从歧义现象的分类入手进行论述,以便更好地跟学生探讨歧义现象。

歧义现象是由不同因素造成的,既可以是语法的也可以是词汇的,还可以是语音和语用的。因此划分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类型也不同。如王震雷从歧义产生的条件分句法平面的歧义和语义歧义;李汉威、黄春珍(2001)从三个平面理论角度将歧义分为句法歧义、语义歧义和语用歧义;郭文静()等从歧义产生的语言系统内部的根源角度,把歧义分为语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用歧义等等。本文则从歧义产生的原因角度,将歧义分为四大类。

一、与语音有关的歧义

1.语音停顿

(1)十二加/三/乘以五等于多少?

(此句由于停顿的不同,可得出不同的结果,分别为27、75。)

(2)他们/三个/一组去工人中作调查。

(可以认为只有三个人组成的一个组作调查,也可是他们一群人三个为一组分组调查。)

2.轻重音

(1)几天之后,他终于想起来了。

(“起来”读重音时为动宾关系,轻音时为动补关系。)

(2)你们笑什么?

(“什么”读重音时表示询问,轻音时表示责难。)

3.语音内部曲折

(1)这个地方没有缝。

(“缝”读féng时,表示缝补;读fèng时表示缝隙。)

(2)这人真好说话。

(“好”读hǎo时,表示这人通情达理,不为难人;读hào时,表示这个人爱说话。)

以上主要是书面语情况,口语里的歧义现象主要表现在同音字上,如:你们什么时候qīzhōng考试?(qīzhōng是指“期中”还是指“期终”?听者肯定分不清。)

二、与词义有关的歧义

现代汉语词义组合中一部分歧义是由词义问题引起的,与语音引起的歧义不同,它们不仅在书面语中存在,而且在口语中同样如此。

1.词的多义性引起的歧义

(1)你先坐这等着,我去买饭。

(这里的“饭”有多种含义,既可指大米饭,也可指各类煮熟食品。)

(2)来的多半是文学院的学生。

(“多半”既可表示数量概念“大半,超过多数”,也可表示推测“大概,也许”。)

2.由短语的多义性引起的歧义

(1)这孩子样样都好,就是不会说话。

(“不会说话”既可指是哑巴,也可指交际方面不善于与人交流。)

(2)大家都说他手长,我倒没发觉。

(“手长”既可指手体细长,也可指干些小偷小摸的勾当。)

3.由兼类词引起的歧义

“服务员,我的饭不热了。”

(“热”当动词用时,表示饭不加热了;当形容词时,表示饭凉了。)

三、与语法关系相关的歧义

1.由结构关系的.多重理解引起的歧义

下边那根棍长三寸。

(“长三寸”既可构成主谓关系,表示长度为三寸;也可构成偏正关系,表示比较,为长度上多出三寸。)

2.由层次关系多样性引起的歧义

高级干部俱乐部。

(“高级干部俱乐部”一种层次是“高级”与“干部俱乐部”构成直接关系,指干部俱乐部高级;另一种是“高级干部”同“俱乐部”构成直接关系,指俱乐部是高级干部的休闲场所。)

四、与深层语义关系相关的歧义

现代汉语词义组合中,大多数情况下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是一致的,有时深层语义关系有分歧,可以在表层结构中体现出来。不同的切分有不同的结构层次,这是与句法结构相关的歧义。但是有的是深层语义结构有歧义但无法从表层的结构层次中反映出来,不能通过层次切分发现歧义。

1.与施受关系相关的歧义

由于通知的人搞错了,会议只好改期。

(当人为“通知”这一动作的受事时,意为被通知的人搞错了;当“通知”这一动作是施事时,意为发布开会通知的人搞错了。)

2.由语义指向不同引起的歧义

这些点心同学们都吃了。

(“都”的语义可指向“点心”,意思是说同学们把点心都吃完了,但不一定每个同学都吃到;另外,“都”的语义也可指向“同学们”,意为每一位同学都吃了点心。)

我们还应当看到当前歧义研究中仍然存在着不足:有些歧义现象模糊不清,歧义与多义的区分还不是很严格,有关的研究理论及方法还有待突破。另外,在以后的研究中,要加强对口语歧义的研究,重视应用性的歧义研究。

歧义的成因及在语境中的消除 篇6

歧义的成因及在语境中的消除

歧义是自然语言中常见的.现象:而造成歧义的原因是多样的.在纯信息性言语交际过程中.它可能成为交际双方互为理解的障碍,可能引起分歧和争端.影响交际的成功率.本文简单分析了几种歧义现象.并试图通过语境分析对歧义进行释解.

作 者:王红玲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外语系,江苏,宿迁,22380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13) 分类号:H1 关键词:歧义   语境   释解  

歧义的句子 篇7

广告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传播产品消息,广告还是我们社会文化的一种主要交流工具。为了更好的吸引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达到商业目的,许多广告中运用了歧义的手段,并且运用的恰到好处,吸引了广大群众,同时这些广告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幽默感,不失为语言、文化中的精华与典范。本文将阐述和研究有关英汉广告语中词汇歧义存在的形式及其语用价值。

1 英汉广告语中歧义存在的形式

“歧义(ambiguity)”在英语中的释义是:“An ambiguous sentence is usually of doubtful meaning because it can be interpreted in more than one way or many other ways.”即:歧义是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句,其深层却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释义。[1]本文将从英汉语音、词汇、语法结构及语用等四个层面展示英汉歧义在广告语中的积极运用。

1.1 谐音歧义

谐音歧义由用拼写相似,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构成的。广告制作者非常乐于使用谐音歧义,因为此类歧义具有风趣、幽默、俏皮、滑稽的语言风格,能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More sun and air for your son and heir.

译文:给您的孩子更多阳光、更清新的空气。

在这则海滨浴场的宣传广告巧妙地运用了sun和son,air和heir这两对谐音词,听起来和谐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风趣、幽默,具有感召力。以此宣传其浴场环境优越,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宜人的休闲度假场。

(2)Power belongs to the people!

译文:电力属于人民,人民拥有权力

这是一则市民反对当地电力公司增加电费而举行的游行示威的横幅。Powder表示两层意思,“力量”和“电力”,这里歧义的运用使简短的标语意义丰富,耐人寻味。强烈表达了人民反对提高电费的要求。

此外,许多广告还在商品品牌的名称上做文章。品牌名称中的双关语不仅能增加广告的趣味性和幽默感,更重要的是使品牌名称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便于记忆,增加宣传攻势力度,以此达到宣传产品的目的。品牌名称中的双关语大多采用谐音的方法。

(3)My Goodness!My Guinness!

这是一则啤酒广告,整个广告语短小精悍。My Goodness口语中表示惊叹的说法,而Guinness是啤酒的名称。Goodness与goodness头韵和尾韵相同,读来朗朗上口,又惟妙惟肖地勾勒出饮用Guinness时赞不绝口的情景。

(4)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是东风汽车的广告。该广告巧妙地选用了包含产品名称在内的成语,在此借东风喻东风牌汽车,暗指东风汽车如赤壁之战中诸葛孔明所盼的东风一样,能满足消费者的种种期望。使人们轻松记住了商品的名称,可谓独具匠心。

(5)“咳”不容缓!有效止咳请选择桂龙牌咳喘宁

这是桂龙牌咳喘宁的广告。将成语“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强调咳嗽一刻不容拖延,我们的产品可以有效帮您止咳。因为它有较强的感召力,很多人都记住了这个品牌。

1.2 语义歧义“语义歧义是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特定

环境下形成的歧义”。这种双关在广告中运用得也非常广泛,它与谐音双关有异曲同工之妙。

(6)Money doesn’t grow on tree.But it blossoms at our branches.

——LIoyd Bank

这则劳埃德银行的广告里的branch是多义词:表面上是“树枝”,而实指银行的各个分行。这样该广告深层的真正含义是:只要顾客把钱存到劳埃德银行,他们的钱就会不断地增加。

(7)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

在这则大宝护肤霜的广告中,“早晚”是多义词,一是“早上和晚上”,二是“迟早,最终选择”,意在告诉大众只有用大宝日霜和晚霜才能您的皮肤更好,相信您一定会选择我们的产品。

语义歧义也常被用于商品的名称之中。

(8)The label of achievements.Black Label commands more respects.

译文:酒是功成名就的标志。威士忌使您更加成功。

在这则威士忌酒的广告中,酒的品牌Black Label的label本意是“标志”,提醒人们成功时勿忘饮用他们的威士忌酒。“Label”一语双关,简单易记,达到了有效宣传的目的。

1.3 语法歧义

语法歧义是指从语法层面产生的歧义,如因省略结构、词或词组具有两种以上语法功能等而产生的歧义。[2]如很多饮品商家拿can做文章,这里选了两例。

(9)Which lager can claim to be truly German?This can.

译文:哪种大罐啤酒可称得上是地道的德国货?这罐。这是Lager牌淡啤酒的广告。分析词句的语法结构可知,can既充当了情态动词,又可理解为名词饮料罐,读来妙趣横生。此外Lager的品牌名称也双关。

(10)Coke refreshes you like no other can.

译文:没有什么能像可乐那样令您神清气爽。

这里can又一语双关。这两则广告诙谐机智,文字有趣,能使商品连同这一广告词一起久久印在大众记忆里。

1.4 成语或俗语歧义

广告语言特别善于引用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或俗语。这些广告以人们已有的文化知识为源泉,巧妙地把一些众所周知的成语和文学典故与商品内容“嫁接”起来,以吸引人的眼球为出发点,以洗炼鲜明的语言形式帮助记忆和传播,体现了广告独特的语言艺术。[3]

(11)You’ll go nuts for the nuts you get in Nux.

译文:纳克斯坚果让你爱不释口。

这句读起来想绕口令的广告词是纳科斯的招牌语。从广告的字面意义看,to go nuts是“去买坚果”,但它同时还是一句习语,意为“变疯狂、发疯”。这里双关语的运用强调了纳克斯牌坚果对人们的吸引力是无以抗拒的。

(12)Our presence will make your heart grow fonder.

这是英国《泰晤士报》宣传报纸内容、扩大订户的广告。广告借用原有的英语成语Absence makes the heart grow fonder(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将absence改为presence,反其意而用之,意在告诉大众一旦读了《泰晤士报》,你就会越来越喜欢它并期待它的下次出版。

2 歧义在英语广告语中的价值

一般情况下,我们应当尽可能避免歧义的出现,以免影响内容的表达。然而,由于歧义的特殊性,它可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语音或语义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一明一暗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具有筒洁凝练,新获别致,含蓄风趣的修辞效果。使广告引人注目,并给人深刻印象,因而在广告中广泛使用。[4]

2.1 诱惑消费者

广告语言中的诱惑力在许多成功广告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好的广告词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它能引人联想,刺激购物欲望,以此达到推销产品或服务的目的。同时,由于广告费用的昂贵,广告主选用广告词时不得不字斟句酌,惜墨如金,以求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歧义是一种语言形式,有两种或多种的理解,这也正是它倍受广告主青睐的原因。一方面,它具有“一字千金”的巨大优越性,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追求高效、快捷的需求,同时更使广告主收到了经济、省时省力之效果;另一方面,含歧义的语言使广告一明一暗,一真一假,既引人注目,又使人产生联想,从而增加了广告语言的解码难度,延长了解码时间,从而达到了广告的宣传目的。

2.2 趣味横生

在广告英语中如果恰当地使用具有歧义的词汇,能够增添其趣味和吸引力,达到妙趣横生的幽默效果,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Spoil yourself and not your figure.”

这是Weight-Watcher冰淇淋广告标题,这种冰淇淋是专为节食者生产的。其中“Spoil”一词有多个意思,Spoil yourself意为体贴的照顾给人以愉悦的享受,Spoil your figure而因为不加节制而导致对身体变胖,而对原来姣好形象的破坏。消费者产生这样的认识这种冰激凌既能满足想吃冰激凌的欲望,有益于保持身材。读来妙趣横生,让人回味,顾客在不经意间会心一笑,也深深记住了这个牌子的冰激凌。这体现了词汇歧义在广告用语中增添趣味和吸引力、加深产品印象的作用。

2.3 推动大众对语言的欣赏

巧妙运用歧义的广告往往会风靡全国。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从人们的谈论中总能见到流行广告词的身影。不管你成不承认,广告语已成为影响人们日常语言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一句经典广告语必需既是艺术又是文学。任何一类包含歧义用法的经典广告语的欣赏借鉴,都可以无一例外地增强人们对语言的敏感程度,引导人们去研究探寻文字背后的异域文化,激发人们对语言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人们灵活地运用语言和丰富自己的语言。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歧义是英、汉广告语中的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如果恰当地使用它,不仅能使广告语言简练、丰富、诙谐,而且还能使广告引人注意,便于记忆。歧义给广告语言带来新鲜感、新奇感,实现了广告应具备的“注意价值”和“记忆价值”[5]。广告用语中的歧义作为生活中常见的语言艺术,值得我们继续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自伟.广告英语中词汇歧义的语用价值及其翻译方法.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2]倪景亚.英语歧义现象与英语双关语[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5).

[3]周红,周振.英汉歧义在广告语中的积极运用[J].嘉兴学院学报,2004(16),1:1.

[4]於奇.英语和汉语语言中的歧义现象[J].河南大学学报,2008,(8):22.

“情人节”的译名歧义 篇8

公历2月1 4日是西方的S t,Valentine's Day,在汉语中,这个节日原译为“圣瓦伦丁节”(也译为“圣瓦伦廷节”),是个音译与意译结合的外来词,其中“圣”“节”是意译,“瓦伦丁”是音译。就笔者所找到的资料,“圣瓦伦丁节”这个译名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比如:“自40年代开始的以后二十年里,稍许有点吸引力的暴徒片只有《罪恶的力量》《暗杀公司》《圣瓦伦丁节大屠杀》等极少的几部。”由于几十年前中国大陆地区对西方文化介绍得比较少,单从字面上看,人们不知道它究竟是个什么节日,所以有关文章往往要在这个译名后作一些补充说明,比如:“如果遇到银婚或金婚纪念日,以及圣瓦伦丁节(情人节),鹅也是表示忠诚爱情的最佳礼品。”也有的文章就直接以“情人节”代替“圣瓦伦丁节”了:“情人节:2月14日。”

汉语的外来词中,意译词总比音译词更通俗易懂,所以许多外来词都是先以音译词的面目出现,过一段时间,如果得到社会的认可,就会出现相应的意译词。比如“水门汀/士敏土”与“水泥”“梵婀玲”与“小提琴”。毫无疑问,汉语把St,Valentine's Day从“圣瓦伦丁节”改译为“情人节”,是一个进步;但是,由于忽略了“情人”在现代汉语中有两个在道德观念上相对立的意思,存在着歧义,让人分不清这究竟是为哪一种“情人”设置的节日。

事实上,St,Valentine's Day与婚外情无关。相传一位叫圣·瓦伦丁(Saint Valentine)的牧师,违反古罗马皇帝战时禁止结婚的命令,秘密为青年男女主持婚礼,最终被处死。那一天是2月14日,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位牧师,把每年的2月14日称为St,Valentine's Day。关于情人节的来源,虽然还有几种不同的传说,但无论哪种,均与婚外情的“情人”无关。

“情人”这个词原本没有婚外恋人的意思。《汉语大词典》释为:“1,感情深厚的友人。南朝宋鲍照《断月城西门廨中》诗:‘迥轩驻轻盖,留酌待情人。’……2,恋人。《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秋歌二》:‘情人不还卧,冶遊步明月。’……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十九:‘啊,河那边相对着的三颗星,顶上一颗青白色的大星不就是他的情人织女吗?’”另外,在汉语中也有“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样的俗语。显然,“情人”的“婚外恋人”的意思是从“恋人”的意思引申出的,至于何时出现则待考。

“情人“的“恋人”与“婚外恋人”两义并存以后,慢慢地,“婚外恋人”的意思逐步占了上风,人们提起“情人”,首先想到的是“婚外恋人”。《商务馆学汉语词典》有这样两个有趣的例证:“我们现在很少说‘情人’,爱说‘女朋友’和‘男朋友’。”“在中国,人们认为结了婚的人再有情人是不道德的。”这两个例证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有不少人想当然地把“情人节”理解为婚外情人的节日。在2006年的情人节前夕,北京某翡翠连锁店在北京的25家大型商场都有这样的公告:“珠宝翡翠不卖给情人,只卖给合法夫妻,购买者须凭户口本或结婚证购买。”该店认为,凭以往经验,“不少人都是趁着情人节给婚外恋的‘小情人’送礼,也有许多赶时髦、不惜一掷千金,大手大脚买珠宝送女朋友的大学生”。所以,该店“就是要和现在‘变了味儿’的情人节唱唱反调,以保证礼物送出的纯洁性”。现在,随着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的加深,对“情人节”有误会的人已少多了,但仍然有,比如直到2011年情人节前夕,仍然有人在网上发帖说:“夫妻之间不能过情节,情人是指有婚外性关系的人。”可见部分人对“情人节”这一译名误会的根深蒂固。

在现代汉语中,“情人节”原本可以有更好的表述。笔者认为,用“情侣”代替“情人”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将“情侣”释为:“相恋的男女或其中的一方”。现代汉语中还有“情侣装、情侣表、情侣杯、情侣包、情侣戒、情侣鞋、情侣袜”等词,所以用“情侣节”取代“情人节”,来对译St,Valentine's Day,不仅理据充分,也可以避免上述误会。

当然,道理虽如此,但笔者并不主张把“情人节”改称为“情侣节”。“情人节”的译名沿袭已久,同时也仅仅是有歧义,特别是,它在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很有影响的一个节日,如果真要改名,只会引起混乱。另外,近年来国内知识界对“七夕节”重新提倡,并且把“七夕节”定位为“中国的情人节”:由于国人对牛郎织女这个美丽传说的熟知,受此影响,把“情人节”理解为“婚外情人的节日”的人也在逐步减少。圈

注释:

[1][8]《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116页。

[2]陆涌明、金忠强《暴徒片在美国再度兴盛》,《电影评介》1981年第5期

[3]屠乐安《鹅在美国片象征“忠诚”》,《家禽》1982年第1期。

[4]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研究所上海分所资料室《礼品与礼品包装》,《包装研究》1982年第2期。

[5]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7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版,第577页。

[6]鲁健骥、吕义华《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笫574贞

[7]乐伍《购物须出示结婚证引发歧视争议》,《西部时报》2006年2曰17日第7版。

从修辞角度谈歧义现象总结 篇9

【内容摘要】歧义是指一个句子的含义不明确,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从修辞角度说,只要巧妙利用歧义便会起到积极的修辞效果。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同音词、多义词、语法、语义、语境等造成的歧义进行分析理解来提高学生说话、写作、阅读和欣赏的能力,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歧义 巧用歧义 修辞效果

在汉语里往往会存在这种情况,一个语言片段可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我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为歧义现象。

由于汉语句子形态标志较少,同音词和多义词较多,因此歧义现象也相当普遍,这就引起了我国语言学界对歧义的研究。最早从理论上去探索歧义的著作有吕淑湘、朱德熙两先生1951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语法修辞讲话》,到1959年赵元任发表的《汉语中的歧义问题》是最早的一篇就汉语歧义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的专论,到1980年,朱德熙先生发表的《汉语里的歧义现象》对歧义现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后来石安石、熊文华、徐思益、王催成等人从不同角度对歧义进行了研究,虽然他们对歧义的看法不一致,但大致可分为四类,即词汇歧义、语法歧义、语义关系歧义与语境歧义。

词汇歧义指因词的多义或同音造成的歧义现象。有的多义词在句子中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而会造成歧义句。例如:(1)“他已经走了。”“走”可以有两种理解,一个是指“离开此处”,另外一个是“去世”,因为汉语中的“走”可以作为“去世"的委婉说法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词汇歧义。有的同音词由于句中或上下文句制约因素缺乏,也会造成歧义。如同音异形词造成的歧义,一般是在口语中产生。例:(2)“你要好好说,不得wú lǐ。”在这可理解为“无礼”,也可理解为“无理”;又如:(3)“白了,真没办法。”这里的“白”是“白干”“徒劳无益”的意思,也可有“颜色白了”之意。

语法歧义指因句子的结构关系不同或层次分析不同造成的歧义现象。如(4)“发现了敌人的哨兵”可以理解为“发现了/敌人的哨兵”,也可以理解为“发现了敌人的/哨兵”,这两个句子的层次分析不同具有的意思也不同。

语义关系歧义指因结构项之间的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现象。(5)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教材是朱德撰写的纪念母亲的文章,文章的原题目是“母亲的回忆”,这可以理解为“对母亲的回忆”,也可以理解为“母亲本人的回忆”,因为原有的题目有歧义所以后来朱德就把题目改为“回忆我的母亲”。

除了上述三类歧义现象以外,还有语境歧义。语境歧义是指不同的语境使同样的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皮远长先生在《略论语境歧义的产生》中说“语境在歧义现象中具有作用截然相反的两种功能:既能消除歧义,又能产生歧义”。可见大部分歧义问题在语境中都可以消除,把歧义置于一定的上下文或者一定的生活环境里就可以消解,如上文例(1)若把它置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便可以消除歧义,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这张病床的人呢?”“他已经走了,办出院手续了。”也可以说“他已经走了,走的时候很安详,很平静。”

从语法角度来看,我们说话写文章时要把自己的思想、观点、态度准确无误地表达给听者、读者,此时我们就要消除歧义,力避语病,但这只是我们对歧义现象基本的消极的看法,如果我们有意地巧妙地对歧义现象加以使用,便会产生积极的修辞效果,且成为使用语言的人驾驭语言的一种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表达的需要,为了获得特别的修辞效果,本来可以用意义更明确的词语,却故意选用可能造成歧解的言辞,巧妙地利用歧义,使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思考理解并渗透问题的实质,突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说话、写作、阅读和欣赏的能力有所提高。

本文将从词汇歧义、语法歧义、语义关系歧义、语境歧义等方面来谈谈巧用歧义及其产生的修辞效果。

(一)从词汇方面说,巧妙地使用因同音词、多义词而产生的歧义,能丰富语言的容量,拓展思维的广度。

1、同音同形词歧义的修辞。

例如(6)“好了,好了!”看的人们说,大约是劝解的。

“好,好!”看的人们说,不知道是劝解,是颂扬,还是煽动。(鲁迅《阿Q正传》)

这是阿Q与小D的一场龙虎斗,吸引了不少的看客,前段的意思很明确,后段有了歧义“好”字可以有以下几种理解:a 结束语气,表示劝解;b 赞许语气,表示颂扬;c嘲讽语气,表示煽动。这样给学生分析,他们就能体会道作者如何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各种不同的感情和态度,体会同音词表达表达多种感情的凝炼、含蓄。

(7)有一家茶叶店的门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龙井泉多奇味,武夷茶多异香”,其中的“龙井”“武夷”既是地名又是茶名,既指龙井、武夷两个地方又指两种名茶,使人见而思饮,这样一语双关的对联,读来特别启人联想,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2、同音异形词歧义的修辞

例如:(8)北宋时,佛印和尚和苏东坡曾在河边散步。东坡突然说:“我出一哑联让你对。”说罢,手指向河的对岸。这时,对岸有一只狗正在啃一块骨头。佛印和尚就领会是在挖苦他:“狗啃河上骨”。他马上把苏东坡手中的诗抢来抛在河里,意为“水流东坡诗”。

在“狗啃河上骨”“水流东坡诗”这两句里的“河上”谐音为“和尚”,“诗”谐音为“尸”,都是一语双关。佛印和尚在领会苏东坡的挖苦意时,巧妙的将苏诗仍到河里,含蓄机警的回应了苏东坡,挽回了自己的面子。他们都是智者,他们都巧用这种双关歧义的修辞手段,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调侃的同时又不失幽默风趣,无不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9)······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的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教学时,老师可以提问:三味书屋的匾下为何要画鹿而不画别的动物?又为何要对鹿行礼?学生的回答也许众说纷纭,造成歧义,老师一点拨:“鹿”与“禄”是谐音。在封建科举时代,“禄”是儒生们学习的动力和终生追求的目标,三味书屋以画代字,以“鹿”谐“禄”,绕了两个弯,让人顶礼膜拜,表意曲折,这样解释学生就会更快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意图。3、多义词歧义的修辞

(10)老师问杨明:“‘蜜蜂给花园增添了生气’怎样理解?”杨明说:“蜜蜂偷花粉,花儿就生气了呗!”大家听了哄堂大笑,杨明辩驳道:“要是鲜花不生气,哪来鲜花怒放呀?”

老师问的“生气”是名词,用的是“生机勃勃”的词义,而杨明故意歧解为动宾短语,有意识地利用语料的多义性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别人感知、欢迎或接受它,收到一种滑稽效果,使课堂寓庄于谐。

(11)白茹······在崇敬的眼光里射出了探问的神色,“王团长,生了吗?”战士们出神地静等着王团长答复。这个摸不着头脑的问题,王团长心里明白嘴上却有趣地反问:“哎!你这小白鸽,我和你这么亲热,你还说我生了,真不讲理。”“不!”白茹加重语气,“我问你,我们的指导员生了宝宝没有!”(曲波《林海雪原》)

“生”在这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生孩子,一是指生疏,白茹问的“生”是说王团长的老婆生孩子没有,而王团长故意曲解为生疏,同白茹开玩笑,从这可以看出王团长的幽默风趣,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巧用歧义带来的含蓄、生动、风趣的效果。

(二)从语法方面说,巧用因句子的结构关系的不同或层次分析的不同,能产生的积极的修辞效果。

(12)有这样一则小幽默叙述了甲乙二人如下的对话:

甲:用铁锤锤蛋,锤不破。

乙:锤得破!

甲:锤不破!

乙:(乙不服气,拿来一个鸡蛋,用锤打一下鸡蛋碎了。)这不是破了?

甲:蛋是破了,可我说的是“锤不破”啊!

原来甲说的“锤不破”是主谓关系的短语,是“锤会破”的否定形式,而乙则按中补关系的短语即“锤得破”的否定形式来理解了。这是利用歧义的结构关系变换法,甲在此一反常人的思维模式来和乙辩论,乙被框定在固有的思维模式中,最后自然是输给了甲。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类似这样的小故事讲给学生听,激发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拓展开阔自己的思维。

(13)相传有个刻薄的富翁造了座高楼大厦,请一个秀才写楼联。秀才深知此翁为人,决意捉弄他一下,便写了“此地安能久居主人好不悲伤”这副楹联,并念成“此地安,能久居。主人好,不悲伤。”富翁听后颇为满意,待贴出来宾客们却个个偷偷地暗笑,富翁才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却又无可奈何。就是“这种地方不能久居,所以主人很悲伤”的意思。

又传,乾隆皇帝曾让纪晓岚在一副扇子上题王之焕的《凉州词》,可由于纪晓岚一时疏忽将第一句的“黄河远上白云间”的“间”字漏写了,皇上发现了待要治他戏君之罪时,他灵机一动为皇帝吟诵到“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皇上一听觉得韵味犹存,就免他一罪。

这两个小故事都巧用断句两读歧义来使听者产生不同的理解,同时也巧妙地为自己化解排难。断句两读歧义一般是出现在对联中,因为对联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加标点的,在一般情况下不同的断句方式对对联的影响不大,但是有时候不同的断句方式会产生联意的大变化,甚至相反,上述两个例子就足以说明,换一种断句方式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从语义关系方面说,利用语义双关造成的歧义可以加深理解表达的效果,能使听者感到饶有风趣、余味无穷。

(14)大画家张大千在一次宴会上对梅兰芳敬酒时说:“你是君子,我是小人”。这个句子有四种意思:a你是君子,我是小人;b你靠动口(唱),我靠动手(画);c你动口喝酒,我动手斟酒;d你讲道理,我不讲道理——非要你唱不可了。通过这个歧义句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画家张大千所要表达的语意,一句话能暗含这么多的含义可见说话者的智慧,同时也使听者回味无穷,可以引导学生在说话作文时能学会这种语义双关的修辞手法,对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15)下楼梯的时候,我的身体在倾斜的担架上微微滑动,他俯下身子对我意味深长地说:“要拿稳啊!”(伏契克《二六七号牢房》)

“要拿稳”,表面是老爸爸贝舍克叫伏契克抓稳担架,以免身子滑动,实际上是鼓励伏契克要坚定信念,顽强斗争,从容对敌,毫不妥协,是对他受审的关切、勉励。学生们很容易从表现来理解,老师应顺着思路,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内在的涵义。

(四)从语境方面说,在上文提到语境能消除歧义的作用,主要是将词汇、语法、语义关系引起的歧义放入具体的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歧义便可消除。但语境在一定情况下也能产生歧义,且会产生戏剧性的效果。

例如:鲁迅的《药》里写刽子手康大叔向茶客讲述了牢头阿义如何打了革命者夏瑜两嘴巴,接着说:“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康大叔显出看他不上的样子,冷笑着说,“你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

愚昧而凶残的康大叔,绝不可能理解夏瑜说可怜的含义,但他从夏瑜说这句话时的“神气”,也就是借助情景语境的制约,正确地断定夏瑜说的“可怜可怜”是指“阿义可怜”。而花白胡子由于不在夏瑜说话的现场,缺少康大叔所受到的那种情景语境的制约,他就只能按自己的理解,把夏瑜的话歧解为夏瑜“可怜”了。

再如,周朴园:我听说你现在做了一件很对不起你自己的事情。

周萍:(惊)什-么?

周朴园:(走到周萍的面前)你知道你现在做的事对不起你的父亲的么?并且-(停)-对不起你的母亲的么?

周萍:(失措)爸爸。

周朴园:(仁慈地)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着人谈这件事。(稍停,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面的时候,你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萍:(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

周朴园:一个人敢做,就要敢当。

周萍:(失色)爸!

周朴园:公司的人说你总是在跳舞场里鬼混,尤其是这两三个月,喝酒,赌钱,整夜地不回家。

周萍:哦,(放下心)您说的是-

周朴园:这些事是真的么?(半晌)说实话!

周朴园:真的,爸爸(红了脸)

周朴园的指责是指周萍“总在跳舞场里鬼混”,“喝酒,赌钱,整夜地不回家”。而周萍却把这种指责与自己同后母繁漪的乱伦关系联系起来,误以为周朴园知道了这贱家丑,因而惊恐失色,不知所措。周萍作这种联系,是由他的背景语境决定的,正是“做贼心虚”使他歧解了周朴园的指责,从而起到戏剧性的效果。

再如,《阿Q正传》中描写阿Q受审时的对话:“你从实招来罢,免得吃苦。我早都知道了。招了可以放你。”那光头的老头看定了阿Q的脸,沉静的清楚的说。

“招罢”长衫人物也大声说。

“我本来要······来投······”阿Q胡里胡涂的想了一通,这才断断续续的说。

“那么,为什么不来呢?”老头子和气的问。“假洋鬼子不准我!”

“胡说!此刻说,也迟了。现在你的同党在那里?” “什么?······”

“那一晚打劫赵家的一伙人。”

在这段对话里,阿Q和老头子都是顺着各自的思路在说话:阿Q听说要他“招”,便想为自己申辩,说“我本来要······来投······”,是指“投革命党”。老头子按审判者的语境,把“投”理解成“投案自首”。这就在“投”的对象上与阿Q的本意偏离,往下的对话也就沿着各自的思路越离越远,以致彼此都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老头子骂阿Q“胡说!”阿Q茫然地问“什么?”

歧义句与语言表达的明确性这个要求,总的来看,是相互矛盾的。没有特定的上下文条件,不能排除歧解的可能性时,属于语病,就不宜使用。但出于表达的需要,用得其所,使用得法,反而可以满足表达的需要,起到积极修辞的效果。朱德熙曾说过:“一种语言语法系统里的错综复杂和精细微妙之处,往往在歧义现象中得到反映。”

总之,巧用歧义能带来很好的修辞效果。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仔细体会歧义现象中的错综复杂的精细微妙,更好地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丰富、规范、提纯、陶冶学生的语言,高度重视语言感性材料的积累,使语言的感觉越来越敏锐,让学生真正做到对知识感知、吸收、融汇、内化,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分析笑话中的语言学现象,当可提高汉语教学效果。

我们最近读到几则与歧义有关的语言笑话,特记录如下:

(一)本科

人大代表去化验科,护士指着前方一牌说:“非本科人员不得入内!“那人大怒,骂道:“我就化验个尿,还TMD要本科文凭!!” 这里歧义产生的原因是词和词组同形。有两个“本科”,本科1是指本科学历,是词。本科2是指本科室,是代词“本”加名词“科”构成的词组。

(二)锤不破 杀猪的和卖茶的打赌。

杀猪的说:“用铁锤锤蛋锤不破。” 卖茶的说:“锤得破!” 杀猪的说:“锤不破!”

卖茶的不服气,拿来一个鸡蛋,用锤子使劲打下去,鸡蛋破了。说:“这不是破了吗?”

杀猪的说:“蛋是破了,可我说的是锤不破啊!”说着他指指铁锤。“锤不破”是语法关系不同的歧义词组:当“锤”是名词时,它是主谓词组,当“锤”是动词时,它是述补词组。

(三)从来不用油炸

一个人来到炸油条摊上对主人说:“呀!炸油条,一天要用多少油?!”

主人说:“哪有炸油条不用油的。” “真浪费,怪可惜。”

“可惜,也要炸,不用油,怎能炸油条?” “我家祖宗几代都是卖油条的,从来不用油炸。”

主人想得到他的秘诀,忙请他吃饭,殷勤地招待他。酒足饭饱之后,他低声地对主人说:“我家几代人卖油条,都是贩来卖的,所以不用油炸。”

主人一听,傻眼了。

“从来不用油炸”可以作不同的层次分析。可以切分为“从来不/用油炸”,也可以切分为“从来不用/油炸”。(或者也可以说“不”有不同的语义指向,“不”可以语义指向“用油”,意思是炸,但是不是用油而是用别的东西炸;“不”也可以语义指向“炸”或整个“用油炸”,意思是根本不炸。)

(四)一滴就灵

顾客:“癣药,价钱多少?” 店员:“每瓶3角!” 顾客:“一滴,卖多少钱?”

店员:“怎么可以买一滴?起码一瓶。” 顾客:“你们广告上明明说:一滴就灵!” “一滴就灵”可以是主谓关系,意思是“一滴的药就能差生灵验的效果”,也可以是连谓结构/紧缩复句,意思是只要滴一点儿,马上就灵。

(五)你这头畜牲输了

阿尔巴和阿尔比两位到坎曼尔这儿打官司。两个人都给坎曼儿送东西,都求求让自己胜诉。阿尔巴送的是一头公羊。

判决结果,坎曼儿让阿尔巴败诉。

事后,阿尔巴来质问坎曼儿:“我的咯孜,你该没有忘记我给你表示了一点儿意思吧?”

“我没有忘记,”坎曼儿说,“你要知道人家也表示了一点儿意思啊!既然你们都凭那一点‘意思’作为诉讼的理由,那我也就根据这两点‘意思;作为判案的根据。我把它们放在一起,结果你的‘意思’,那头公羊输了,阿尔比自然也就获胜啦!”

阿尔巴大怒,问道:“阿尔比送了什么?”

“别生气,我的巴依!”坎曼儿说,“他送的是一头公牛,我把两头出生一碰,结果你这头畜牲输了!”

“你这头畜牲输了”,可以是“你的这头畜牲输了”,也可以是“你这头畜牲你输了”,“你这头畜牲”在前一种情况下是定心词组,后一种情况下复指(同位)词组。语法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左右逢源看歧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考题型也日渐成熟,单纯考查语法的题型正在被淘汰,而词语使用方面的内容则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重视,并且考题越出越细,考查面越来越广。其中,大纲基础知识部分的“病句”部分中“歧义”一项一直是近些年考查的重点。通过对这类题的深入探究,我们发现了一些近似于规律性的东西,现归纳如下。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歧义”一词的解释是:(语言文字)两歧或多歧的意义,有两种或多种可能的解释。歧义的发生有多种原因,这里我们姑且把它分成六类。

第一类,断句造成的歧义。

例(1)

“歧义”绝不是一个现代的概念,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古代的许多经典传说中获得佐证。如一则古代小故事中这样讲道:

“一位秀才到朋友家做客,不巧的是快要返家时天下起了大雨,眼看着无法回家,客人希望主人留自己住宿,于是就写了一行字来探问: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由于古代文章中没有标点,于是主人就故意和他开了一个玩笑,把这句话读成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心有灵犀的客人哈哈一笑,重新读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释例:(1)这一句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三种断句法,就有三种合情合理的解释,正是一个“断句歧义”的经典案例。

例(2)

妈妈想远在国外的女儿夜夜难眠。

释例:(2)这句话有两种句内停顿,表示两种不同的意思:

妈妈想远在国外的女儿/夜夜难眠。(妈妈难眠)

妈妈想/远在国外的女儿夜夜难眠。(女儿难眠)

若想消除歧义,在口语表达时,就不要一气读完这个句子,应在斜线处略作停顿;书面表达时,则必须在斜线处加上逗号,以明确语意,消除歧义。

第二类,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

例(1)

鸡吃了吗?

例(2)

这批种子保管没问题。

例(3)

走进屋里,只见主人坐在一把太师椅上,一边站着一个孩子。

释例:(1)中的“吃”是一个主动与被动合一的词。因此,句中的主语“鸡” 既可以是动作的发出者(即“鸡吃(饲料)了吗?”),又可以是动作的被动承受者(即“(你们把)鸡吃了吗?”)。

(2)中的“保管”有两种意义,一是“保证”,一是“保存和管理”。因此,句意可以是“这批种子保证没问题”,也可以是“这批种子保存和管理没问题”。

(3)“一边”有两种意思,一个是“只有一边”(左边或右边),一个是“两边”。

对于在做此类题目过程中出现的一词多义现象,我们必须多加注意,以便更准确地把握这类因词义而起的歧义。

第三类,一词多性造成的歧义。

汉语的词汇非常丰富,语法也极为复杂。许多词的词性都并非单纯的一种,这种一个词多种词性的情况也是歧义发生的潜在因素。

例(1)一道传统的脑筋急转弯题目是这样的:“铁锤锤碗锤不碎,这是为什么?”它的答案是:“因为铁锤比碗结实,所以铁锤锤碗锤(子)不碎。” 例(2)

这车没有锁。

例(3)

班长背着老师和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释例:(1)这道题的题眼正是“锤”字的两种词性,即名词和动词。

(2)“锁”字有两种词性,即名词和动词。

(3)这道题的题眼在于“和”字的两种词性,即介词与连词。是介词,则句子中打扫教室的是“班长”和“同学们”;是连词,那么句子中打扫教室的是“班长”自己。

这一类的词还有许多,如“钉”、“扣”、“盖(”都兼有名词和动词的词性),“跟”“同”“与”(都兼有连词和介词词性)。做练习时碰到这类词语应该提高警惕。

第四类,多个修饰语造成的歧义。

句子中的修饰语超过一个就可能引起句子歧义。这种情况往往会发生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因为多个定语既可以存在修饰关系,又可以“多对一”地同时修饰一个中心词。

例(1)几个学校的老师出席了这次大会。

例(2)在落后的国民党统治的旧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

例(3)几个已故的政协委员的妻子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释例:(1)中,“几个学校的老师”既可以理解为“一个学校的几个老师”,又可以理解为“‘几个学校的’老师”。

(2)中“落后的国民党统治的旧中国”既可以理解为“落后”的是国民党,又可以理解为“落后”的是旧中国。因此两个句子都是歧义句。

(3)中“已故的政协委员的妻子”虽然也有多个修饰语,但如解释成“‘政协委员的已故妻子’参加活动”显然是荒唐的,因此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政协委员的遗孀’参加了活动”。因此,例(3)不能算是歧义句。举此例的目的是提醒大家细心分辨,不能疏忽。

第五类,代词使用不当造成的歧义。

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适当运用可以避免上下句同一名词的反复出现,使语言表达精练。如果使用不当,则会造成称代不明,产生歧义。

例(1)

小明和小刚在学校图书馆相遇。他一看见他,马上把班级篮球对获胜的好消息告诉了他。

例(2)

哈尔滨在长春的北面,沈阳在长春的南面。这是一个极具文化氛围的城市。

释例:(1)句中出现三个“他”,到底是谁告诉了谁,人称代词指代不明造成了歧义。

(2)句中前面出现了三个城市,后面的指示代词“这”是指哪一个,读者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第六类,缺少必要词语造成的歧义。

我们平时说话时,往往会为了省事而去掉许多虚词,但并不是说虚词可有可无,更多的时候虚词的省略不当会在句子中造成歧义。例(1)

参加这次校庆的有在校学生、教师和老校友10000多人。

例(2)

朦胧中听见广播到奉节。停泊时天已微明。

释例:(1)句有两种理解:一是参加这次校庆的在校学生、教师和老校友的总数是10000多人。另一种是参加这次校庆的除了在校学生、教师外,还有10000多名老校友。如果想要表达的是前一种意思,可以在在“老校友”后加“共”、“总共”一类词;如果想要表达的是后一种意思,则可以在“老校友”前增添“还有”、“此外还有”一类词来表示区分。

(2)中“听见广播到奉节”有两种理解,一是,广播的内容提到奉节,另一种是,广播报站说船已经到了奉节。根据句意,应为后一种理解,那么就应该在“广播”后面加上“说船”二字,意思就清楚了。

上一篇: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一篇: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