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文化史》课程论文(共13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文化史》课程论文 篇1
(符合条件者可申请硕士学位)
文化艺术策划是文化产业的源头,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艺术策划”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首创专业,是目前全国高校中唯一开设此专业方向的大学。经过2005年至今八届的开办,为国内培养了大批文化产业管理骨干和策划人才,深受社会的欢迎和学生的好评。为加快中国文化艺术策划业的发展,加快与国际文化产业接轨的步伐,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管理和文化艺术策划人才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经北京市学位办和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登记备案同意,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举办艺术学专业(文化艺术策划方向)在职研究生课程班。
一、【培养方向及目标】
将理论和实践、文化与技艺、专业与跨界相融合,以原创性和唯一性为旨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为体现。以大文化观为指导,以大创意思想贯穿课程,培养学员具有文化产业管理能力和策划力、思辨力、艺术想象力及实战能力的高级文化产业策划、管理人才。
二、【课程目标】
以国际大视野和可持续发展及核心竞争力为教学目标,培养中国文化艺术策划精英。旨在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向国际化、规范化、多元化、品牌化、谋略化、创新化方向发展,增强本土文化艺术策划力和市场号召力。
三、【课程设置】
既有文化艺术策划与管理的理论课程,又有跨界博物的拓展课程;既有国内外文化产业与策划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分析,又有人生规划与心智训练;既有范式的课堂教学,又有文化产业实际项目参与;既有国际文化产业最新理论、资讯研究,又有国内外著名专家提供高端智慧和针对学员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进行解疑。(参照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及专业要求实施教学)
由中国著名高校教授:文化学者;文化产业政策研究专家;项目管理运营专家;著名文化艺术策划专家;著名投融资专家;品牌营销专家;影视导演制片人;出版和传媒界专家;演艺界名人;文化创意产业和艺术产品生产人及相关产业的专家组成。(详情参见附件)
五、【教学优势】
发扬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教育特色,发挥艺术学院多项艺术学科的教学优势及中国人民大学文化艺术策划研究所的专业优势,集国内著名高校教授和业界专家组成顶级师资队伍。为广大学员提供一个学位提升、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名人互动交流的机会和学员相互学习、相互合作、激活思想、开拓创新的人际关系平台。
六、【报名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品行端正,工作积极,身体健康并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2、大专以上学历免试入学(有学士学位者可申请硕士学位)。
七、【招生对象】
文化艺术管理机构、出版社、杂志社、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演艺团体、网络传媒公司、文化艺术公司、广告公司,艺术院校、旅游部门、会展公司、画廊、影视公司、文化经纪人、文化艺术策划人、文化艺术营销者、文化艺术产品生产单位、文化艺术投资商等。本科毕业或大专毕业,从事相关工作者和准备投身于此工作者。
八、【学习安排】
周末班:学习时间二年。每月二次周六、日集中学习(每月第一个周六、日,导师辅导课一次)。
脱产班:学习时间一年。每周二次集中学习、实践及导师辅导(参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化艺术策划研究所和工作室项目以及政府、社会文化项目)。
集中班:学习时间二年。每学期在中国人民大学集中学习一次(八天),共四次。
九、【学习管理】
学员将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注册,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统一进行管理;在学习期间,委派专职班主任全程管理,并组建学生班委会协同工作。
十、【证书与硕士学位申请】
学习结束,完成全部进修科目且成绩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颁发进修班结业证书,国家承认研究生同等学力。符合学位申请条件者,可以按照国务院学位办和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申请硕士学位。学员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名录,并成为“人大英才联谊会”会员。
十一、【学习费用】
1、学 费:24000元/两年(含听课费、学杂费)
2、资料费:按工本费实收
3、学员在学习期间的食宿费、差旅费等由学员本人或所在单位自理。
4、学员如申请硕士学位,申请考试费用和参加论文答辩费用按中国人民大学有关收费标准另行交纳。
十二、【报名录取事项】
1、报名时间:正在招生中,欲报从速!
2、报名地点: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楼321办公室(新图书馆北侧)
3、报名所需材料:
a.本人最后学历证书复印件2份(A4); b.本人身份证复印件2份(A4);c.本人学位证书复印件2份(A4);
d.4张近期(蓝底)2寸证件照片,2张1寸近期(蓝底)证件照片;(注:要求同一版证件照片)
e.填写完整的报名登记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文化史》课程论文 篇2
中国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应是双向、平等、双赢的。培养具有中国文化输出能力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平衡文化交流的逆差成为了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与任务。改革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1]。用英语输出中国文化即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国情,将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受文化影响又反映文化。[2]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文化的教育。[3]可是,一直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片面强调目的语的文化输入,忽视母语的文化输出造成大学英语学习者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非常普遍。基于Byram提出的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大因素:态度、知识和技能[4],我国大学生英语输出中国文化的交际能力弱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培养中国文化重构与输出能力的重要性认识模糊;学生对本土文化知识的理解不深刻;表达本土文化的英语语言知识缺失;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技能薄弱,遇到难题的解决能力不够。因此,在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中开设中国文化渗入的跨文化交际选修课程,培养中国文化表达与传播的语言与交际能力尤为必要。
二、基于中国文化输出能力培养的后续文化课程
目前对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研究多为理论探讨,而相关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措施研究较少;大学英语后续选修课程研究目前已卓具成效,基于学生需求分析的学术英语等课程研究较多而针对提高中国文化输出力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实证研究较少。本研究主要对大学生英语教学中大量形式多样化的中国文化信息的导入对培养英语跨文化输出能力的效用进行剖析,以期对外语文化教学有所启示。
(一)教学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的受试为湖南省某高校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公共选修课程40名大二下学期本科生,学生在选修该课程前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培养英语跨文化输出能力的教学实验期为10周,共20课时。教学内容涵盖中国哲学和宗教思想、文学与艺术、教育与科学技术、节日名俗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建筑艺术、风景名胜历史古迹等专题。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性的中国文化英语输入,提高学生对母语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对中国文化英语输出的能力。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创建多模态的自主学习与课堂文化对比、文化知识归纳整合与文化视听材料赏析等授课方式结合的文化输入教学环节,以及小组专题讨论、虚拟文化交际活动、中国文化舞台剧等结合的文化输出教学活动。该课程的考核采取过程性考核方式,课堂各种活动参与占课程总评的40%,考察学生中国文化理解能力、中国文化输出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的笔试测试成绩占60%。
(二)教学效果讨论
该课程测试中的汉译英文化翻译题得分显示,学生较之选修该课程前,对本土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学生普遍反映对中国文化特色词句的解释与翻译对文化输出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观看BBC等拍摄的中国文化纪录片使学生理解整合中国文化的同时,能了解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文化,这种陌生化视角的文化体验对提升跨文化交际水平很有益处,但教师在观看之后的文化知识点梳理与语言讲解非常重要。经典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语阅读报告撰写训练了学生的文化思辨写作技能。学生参与度最高,反响最好的是学期末的中国文化舞台剧表演,此项活动也是最考验学生综合语言运用重构母语文化的能力,学生通过古代寓言故事的英语表演等多种多样的舞台剧表演表现了一定的文化创造力。
三、优化中国文化英语选修课程的教学策略
首先,为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输出的英语能力培养目标应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母语文化素质,目前大学英语教师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较丰富,但真正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能够进行中国文化英语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师为数不多。其次,作为文化导入的课程应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上坚持文化输入与文化输出形式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最后,作为选修课程,受课时与班级人数限制,为保证更好的学习效果,应构建动态开放式课堂,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形式,促进自主学习优化学生的文化结构与质量。
摘要:培养具有中国文化输出能力的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后续文化课程创新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多样化的中国文化信息导入与输出活动设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输出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中国文化输出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147.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文化史》课程论文 篇3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观 隐性课程 内在统一
隐性课程作为当今现代课程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对隐性课程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得到了肯定,隐性课程到底是什么,如何更好地设计隐性课程,就不得不被人们广泛关注。在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今天如何审时度势地设计隐性课程,以什么为标准制定隐性课程则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隐性课程内在精神的匹配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华夏子孙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胜枚举,这些文化已经渗透在为此安身立命的中华民族的骨髓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立足之根本,它的内容博大而精深,通常意义上指以老子道德文化为一个基本分支,以庄子、墨子思想为补充的儒家思想大融为另一分支,这两个分支相互交融兼容并包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讲文化,就是要以文教化,在任何时代背景下,教育都承载了一定的政治色彩。“没有价值或意义导向的文化与隐性课程都是不存在的,隐性课程的文化是一种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的文化形态,隐性课程的文化不是‘课程+文化’或‘文化+课程’的简单组合,从文化变迁角度而言,隐性课程的文化复杂性不言而喻。”[1]毛泽东说:“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由此可见,通过文化传承影响和教化人既要有内容又要有载体。我们认为隐性课程的合理化设计就很好地充当了这一角色。
二、隐性课程在我国的发展
隐性课程是一种课程,属于课程论体系,明显晚于显性课程出现的时间,一般认为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一种说法是美国教育家杰克逊与1968年在《课堂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另一种说法是奥弗利1970年在《自发课程及其对儿童的影响》(The Unstudied Curriculum:Its Impact on Children)一书中提到的。张显东先生在《论隐性教育的育人功能》一文中提到,1972年,布鲁姆在《教育学的无知》一书中使用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这一对概念,并指出历来的课程研究都忽视了隐性课程[2]。
在我国,真正把隐性课程纳入课程体系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1987年吴也显先生发表的《浅课程初探》是我国较早涉猎隐性课程的一篇文章,但是,有人认为,我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引进这一教育学名词,该名词已成为现代课程理论研究的重要概念[3]。
然而,无论这一概念是什么时候被正式提出的,它的思想内涵早已存在我国教育史中,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老马识途”,等等,这种隐性教育思想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里数不胜数、比比皆是,鲜明而确切地彰显出我国隐性教育的历史悠远。
三、隐性课程的价值定位
隐性课程往往并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常常是内隐的,具有暗示性、间接性、随意性、多样性、互动性、持久性等。正因为隐性课程具有这些特性,才应该以多种形式设计隐性课程发挥它的多种教育作用。隐性课程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主要表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之中,包括物质情境(如校舍建设等)、文化情境(校园文化等)和人际情境(师生同学关系等)。对隐性课程的态度则分为不同的声音,有的学者认为应该大力研究和发展隐性课程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而另外一部分学者则认为隐性课程只是一种虚无缥缈的说辞,并不能与学生的成长挂上等号。但是无论怎样,我们是赞成并欣喜于存在不同声音的,但是,隐性课程说到底是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尤其是优秀的具有闪亮点的道德的发掘和培养。古训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学生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就会发现拥有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比单单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既然隐性课程是产生客观影响的,我们就应该好好地加以利用,达到设定的教育目的。所以,隐性课程建设的价值定位就显得迫不及待和意义非凡。
(一)隐性课程建设要以培养完善人格的社会人为导向。
隐性课程建设要以培养完善人格的社会人为导向,这就又回归到教育的本源这一问题。教育就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并且运用了很多方式方法,而隐性课程就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课程的设定体现教育的价值定位,这就对什么是教育提出了亘古不变的问题,到底什么是教育,关于这一问题,古今中外的无数教育学家都提出了观点,在这里不一一罗列。但是,在不同的时代教育具有历史性,在当代中国,只培养会读书、读死书的大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为大学生提供安身立命的机会,我们要更注重培养具有人格魅力的,弘扬真善的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同时具有实践能力的,能在理论指导下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而并非只有理论知识的大学生。即所谓的社会人,不仅以自身发展为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隐性课程的建设应和大学具体特色相结合。
大学的不同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大学理念和文化不同,隐性课程建设体现了一所大学的文化和理念。著名教育学家张楚廷先生评价大学隐性文化道:“一所历史悠久、有着自己独特文化的学校,是经过历史沉淀、文化砌构,形成自己隐性人文精神……学校与学校之间论常规课程、教学计划,几乎是没有差别的。但是,论隐性课程(隐性文化),学校与学校的差别可能很大。某些学校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其高质量的隐性课程。”[4]
大学隐性课程设计要立足于本校现实和历史,既要注重客观教育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个性,提高大学软实力。理念和实际相结合,培养爱学奋进的精神,创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受到优秀的文化熏陶,能切实培养学生自学自强自律的能力,让学生在学校期间感受到人文情怀。同时,不能放松对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总之,要致力于培养具有知识和能力、技能和情怀的全方位人才。
四、当代我国大学隐性课程的开发
大学隐性课程如此重要,大学隐性课程建设由谁建设?作为一所学校的大家长,校长毋庸置疑是重要人物,整个学校的校风校纪建设校长起到关键作用。至于具体措施,大多数学校都能从校园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对学校的物质进行整体的设计,不要重复建设以避免造成浪费。
优美的环境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能产生获取知识的更强烈的原动力,每个人都喜欢追求美的东西,身处优美且“高尚”的环境中,对行为方式、价值判断、情感品德方面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的素质一直都是大学水平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教师高尚的人文关怀,过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蔼可亲平等对待学生的态度,都体现着教师的高素质和学校的高水平。建立和发展新型的校园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校园文化的一个亮点。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5]
(三)建立完善的精神和文化层面的校园观念文化。
观念文化是指精神和文化两个层面的完整结合,是隐性课程的具体体现。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它体现学校的本质和个性特点”,是学校的“校魂”[6]。要加强对学生个人成长的关注,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包括学生心理成长的建设、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想的建设。具有完美人格的人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
总之,隐性课程的研究十分必要和有意义,它符合当前我国新课改的价值理念的同时也具有充足的实践指导意义。在物质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要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指导下,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隐性课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校教育。
参考文献:
[1]杨志成,柏维春.隐性课程的价值文化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35-37.
[2]张显东.论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107-109.
[3]陆为群.高校隐性课程与学校建设研究评述[J].河南社会科学,2007(11):132.
[4]张楚廷.论教学环境与课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1):104.
[5]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6-06-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文化史》课程论文 篇4
本课程考试以堂下撰写论文的形式完成。
自选中国文化史(古代部分)的一个具体问题为题。
论点论据论证
字数:不少于6000(六千)。
交卷时间:第17周(2010年12月22日)
文章正文前须有“内容摘要”、“关键词”(以3-5个为宜);正文后须有“参考文献”。
注释采用“脚注”形式。编号方式:“每页重新编号”。
关于“脚注”的问题
(1)脚注的作用:用以注明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资料、史实、数据、图表、观点等的出处;或者用于解释、说明问题;或者出处、解释兼顾。
(2)脚注的形式:插入→引用→脚注与尾注→脚注〔F〕:页面底端、编号格式〔N〕:1,2,3,„、起始编号〔S〕:
1、编号方式〔M〕:每页重新编号→插入
(3)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资料、史实、数据、图表、观点等出处脚注的写法:
专著
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58-59.(在版权页上,凡作者署名后写有“著”字者,不需特别写出,只写作者姓名即可。但如写有“编著”、“编”、“主编”等字样者,则需特别写出。)
〔美〕马文·哈里斯著,李培茱等译.《文化人类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6-7 .(译著要写明作者的国籍,然后分别写明何人著、何人译。)
〔唐〕房玄龄.《晋书》卷98《桓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2576.(史籍要写明作者时代,用方括号。)〔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见闻记校注》卷6《饮茶》.北京:中华书局,1958:46.(如用校注本史籍,则要写明由何人撰写,由何人校注。)
〔宋〕苏轼.《诸葛盐井》.〔清〕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29.〔宋〕连文凤.《四望亭记》.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8327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336-337.(使用诗文别集、总集,要特别注意写明别集或总集编者姓名。)
论文
论文有期刊论文、报纸论文、论文集论文、集刊论文四种,写法如下: ①期刊论文
作者姓名.论文名.期刊名称,出版年份(期数):起止页码.例:
陈永华.《清末以来杭州茶馆的发展及其特点分析》.《农业考古》,2004(2):33.
②报纸论文
作者姓名.论文名.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次).例:
金善宝.《情报信息是建设现代文明的一大支柱》.《光明日报》,1993—02—05(3).(如果月或日到达两位数,则前面不加“0”,直接标明月数或日数。)
③论文集论文
论文作者姓名.论文名.论文集主要责任者姓名.论文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例:
辛德勇.《文化遗址与文化人类学》.徐嵩龄、张晓明、章建刚编.《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实践与理论进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5-44.(多人合撰、合编、合译,可以只写第一署名人,后加“等”字代替其他人„如前例译著所示‟。但如要全写,各位作者姓名之间用顿号隔断。论文同此。)
④集刊论文
集刊是指不定期出版的杂志,通常以第X辑为序,不标作XXXX年第X期。
作者姓名.论文名.集刊名称,辑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例:
邓晓.《重庆涂山与大禹文化》.《长江文明》.第4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93.
学位论文
论文作者姓名.论文名.学校名称及学位论文层次,提交年份:起止页码.例:
陈婷婷.《环渤海地区区域旅游整合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13.
何小东.《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以中部地区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9.
网络文献
文献作者姓名.文献名.该网页的IP地址(中文网名).检索时间.例:
《中国民歌资源》.http://.cn/chinese/minge/435499.htm(中国民歌网).2010-03-10检索.(无作者姓名,可以不写。如果月或日到达两位数,则前面不加“0”,直接标明月数或日数。)
其他资料(主要指未正式出版、发表的成果,如规划、调查报告等)成果主要负责者名称(姓名).成果名称.撰写或公布年代:页码.例: 湖南省旅游局.《“十一五”湖南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2005:15.
以上脚注属于直接引用的写法。
如是概述内容在其前加“参见”二字。
如是从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中引用作者所引用的文献,在其前加“转引自”三字,但这种写法只限于在的确无法找到原书、原文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上述三种写法均只写明直接引用、参见、转引内容所在的页码,和“研究综述”脚注页码范围不同。
在他人的文章和专著里发现对自己写作论文有用的材料,必须根据其提供的线索,核对原文以后才能使用,避免出现伪造论据的可能。
关于“研究综述”的问题
“研究综述”中的成果,以“作者姓名(发表年份)”书写,并在当页出注(分页重新编码),尽管仍要列入参考文献。出注符号标在介绍文字末句的标点符号之后。例:
卞显红(2005)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目的地经营者应予特别关注的目的地发展的关键要素,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者感知质量、满意度与购后行为的一种直接因源,也是影响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一种关键因素。旅游目的地管理者应着力提高或改善旅游目的地形象,通过着力改善旅游者所感知的目的地旅游体验的质量来取得与顾客之间建立一种持久关系的目标。
1“研究综述”部分对五种类型的成果介绍,脚注的写法,与其他正文部分的脚注写法一致。对专著,如介绍的是全书,不需注明页码。如介绍的只是部分章节,则需注明这些章节的起止页码。例:
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17-48.
期刊论文要注明起止页码。例:
翟辅东.《环洞庭湖旅游区空间结构探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1(3):12-15.
关于“参考文献”的问题
与脚注不同者,在于一律不注明页码。(脚注和参考文献中,出版社、期刊名、报纸名、学校名后面应用逗号,不用实心点。一条脚注和一篇参考文献结束处用实心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文化史》课程论文 篇5
请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撰写课程考核论文。
1.美食之我见;
2.食在※※(如广州);
3.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
4.食医结合的中国美食观;
5.五味调和论;
6.八大菜系与风土人情;
7.饮食与古代礼制;
8.中国茶道与人生;
9.美酒的社会功能;
10.文人与美食
要求:1.论点鲜明,有理有据,表达流畅,层次清晰。
2.字数在2,000字以上。
3.引用他人论文或著作,请表明出处,并在文后列出参考文献。
4.若发现雷同者,将被判为0分。
5.论文格式为:
论文题目
作者
二级学院 专业 班级
摘要(中文)
关键词
正文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篇6
课程结构
第一章 中国饮食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中国饮食的萌芽时期,第二节中国饮食的初步形成时期第三节中国饮食的蓬勃发展时期第四节中国饮食的成熟定型时期第五节中国饮食的繁荣创新时期
第二章 中国饮食科学与人物
第一节 中国饮食科学思想:中国饮食科学思想的形成、内容与具体表现形式、发展;第二节中国食物结构:中国传统食物结构的内容与运用;合理性与不足;现状与改革
第三节 中国饮食人物:中国饮食创造者;中国饮食文化名人与美食家
第三章 中国饮食的民俗与礼仪
第一节中国的日常食俗第二节中国的节日食俗第三节中国的人生礼俗第四节中国的社交礼俗
第四章 中国肴馔文化
第一节 中国肴馔的制作技艺:用料、刀工、调味、植树的技艺及特点
第二节 中国肴馔的美化:美食与美器的配合;美食与美名的配合;美食与美境的配合第三节 中国肴馔的历史构成:民间菜,宫廷菜,官府菜;寺观菜;民族菜;市肆菜
第四节 中国肴馔的风味流派:四川风味菜、山东风味菜、江苏风味菜;广东风味菜、北
京风味菜、上海风味菜
第五章 中国筵宴文化第一节中国筵宴的历史与名品:筵宴的起源与发展,种类与名
品;第二节中国筵宴的艺术与技术:筵宴的相关环节与主要特征,艺术风格及
实现方法
第六章 中国茶文化第一节中国茶的历史与名品:茶的起源、发展、种类与名品;第二节中国饮茶艺术:饮茶方法、茶具、茶馆风情
第七章 中国酒文化第一节 中国酒的历史与名品:酒的起源、发展、种类与艺术;第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文化史》课程论文 篇7
该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本着“择优录取,宽进严出”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挑选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高度认同、深入理解和实践心得的优秀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清华大学进行系统学习和完整训练,结业后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和论文答辩,即可获得清华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成为权威认证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家级骨干教师。
打开中华文化宝藏,成就教育新高度!
亲临名师课堂,积累师友遍天下的人脉资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文化史》课程论文 篇8
一、教材及教学对象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罗雄岩教授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对于普通高等师范类院校舞蹈学专业大三的学生来说,民族民间舞蹈应该是跳的最多接触最早的舞种,在大学期间舞蹈学院更是安排了多个民族系统的民间舞蹈技法课程,从最熟悉的五大民族——藏、蒙、维、汉、傣的学习,到鲜族、彝族、羌族、回族、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等的学习,学生对每种舞蹈的风格特征、基本体态、基本动律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
二、开设该课程的重要意义
很多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学了这么多舞种和这么多组合,真正在实践和今后的就业当中却很少也很难用到,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学生学到的仅仅是各民间舞蹈的技法,而没有了解到技法、动态形象背后的文化价值,不知道每个民间舞蹈的风格具体是在怎样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所以,学生并不会把所学的东西拆开、分解、组合,最后创新出自己的东西。
而教授本课程的目的就在于在学生掌握了一定专业技法的基础上,对他们所学多年的民间舞蹈技法课程,用一个学期以民间舞蹈文化理论课的形式进行梳理和归纳,帮助他们对所学的多个民间舞蹈进行总结,分析各民间舞蹈间的共性与特性。
三、教学内容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要想在一个学期的教学时间内把所有民间舞蹈全讲一遍是不切实际的,也是工程量浩大很难完成的事情,这就需要把56个民族进行划分,分版块学习。以往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划分方法有很多,如按地域划分法、按语系划分法、按历史年代划分法等,各有优点,又各有不足。本课程按经济文化形态将中国民间舞蹈划分为五大板块,分别是农牧文化型民间舞蹈、草原文化型民间舞蹈、绿洲文化型民间舞蹈、农耕文化型民间舞蹈和海洋文化型民间舞蹈,这样既可以纵向对比也可横向研究,运用交叉式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更好、更透彻地研究本门课程。
民间舞蹈划分为五大板块,每块内容又包含多个民族民间舞蹈,本课程着重总结每一版块间民间舞蹈的共同特征,选取一个代表性民族深入分析,举例说明它的民间舞蹈文化内涵,从民族历史沿革、地理环境、语言系属、风俗礼仪、节庆赛会、宗教信仰等方面阐述文化背景,从生活活动、社会活动、礼仪活动三部分分析其民间舞蹈。
四、教学方法
授课中采用开放式、引导式、对比式、发散式以及强制性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教学。
(一)强制性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一节有效率的课程必须建立在遵守纪律之上,对于行为较自由的艺术生而言这点尤为重要,可以从考勤、课堂纪律、学生笔记等方面进行要求。
(二)开放式
大学的课堂气氛应当是活跃的,大学生是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群体,虽然《民间舞蹈文化》课程是一门理论课程,但是更多的应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发散思维,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结合实际让学生现场进行示范展示,或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先播放一段影像,抛出问题让他们思考,或以身试教,或让学生自己组织一堂课等。开放式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引导式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与实践技法密切相关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会较多运用引导式。如讲蒙族民间舞蹈时,首先让学生先描述蒙族舞蹈的基本体态,然后请学生现场展示,接着请他们思考与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体态,讨论完后播放蒙族人民的生活环境,讲解他们的生活习俗等,学生就会明白这种舞蹈的基本体态,是建立在长期形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之上,最后欣赏经典视频,让学生知道舞蹈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一种艺术的升华。通过这样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动起来,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主动思考,通过层层递进的引导使他们知道舞蹈动态形象之下的文化内涵。
(四)发散式
发散式思维方法在教学中非常重要,对于学生掌握以及扩展知识极其重要,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在讲农牧文化型民间舞的“一顺边”艺术特征时,让学生思考他们所学的民间舞蹈中还有哪些也具有“一顺边”特征但不是农耕文化型民间舞的舞蹈。学生经过现场讨论后得出了还有傣族与朝鲜族有“一顺边”的艺术特征,然后让他们进一步发散思维,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经济文化形态下却有相同的艺术特征。通过这种发散式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的同时触类旁通,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五)对比式
由于《民间舞蹈文化》这门课程具有特殊性,所以,在教学中运用最多的是对比式教学方法。如以下两种方法。
1.技法的对比。蒙族舞蹈和维族舞蹈的基本体态都具有立腰拔背、抬头挺胸、下巴微扬的特点,但他们本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又非常明显。区别就在于,虽然上身体态相似,但整体动律不同,蒙族舞下肢躺拖长为后脚点地,动作沉稳,气息悠长。而维族舞蹈下肢轻盈多在切分音上做三步一踢快节奏舞步,同时舞蹈表情细腻、柔媚,舞姿多姿。
2.理论的对比。从历史变迁、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地理环境、语言系属等方面进行不同舞蹈的对比。也可就同一民间舞蹈不同地域的舞蹈进行比较,阐述其文化在舞蹈艺术中的积淀。
通过对比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每种民间舞蹈的特性,区别不同舞种之间的差异。
五、教学实践
作为大三的学生,不仅要储备专业知识,更应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本课程利用几周时间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自己组织一堂30分钟的课。这样做的目的如下。
(一)为毕业论文打基础
在教师的提示与指导下,学生知道组织一堂课,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搜集资料、筛选材料、整理内容、制作PPT、现场讲解等。而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步骤和答辩形式也是如此,所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讲课能力,也为一年后的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二)为就业应聘做准备
让学生以老师的角色站在讲台上讲课,目的是通过这样的锻炼在今后的应聘当中会更有优势。作为师范类院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毕业会选择教师教育类职业,而讲课是面试中最最重要一关。
(三)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以小组为单位,组员分工协作的方式,发挥团队的最大作用。一堂课有搜集资料、整理内容、制作PPT和主讲等任务的分工,学生可以按自己的专长分工协作把团队力量发挥到最大,最后评出表现最好的一组给予奖励。
六、考核方式
考核是对所学知识的检测,对教学成果的判断。作为舞蹈学院理论与实践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门理论课程,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如下。本课程一学期内把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按经济文化形态划分成五大类,并选取和讲解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藏、蒙、维、汉、傣五个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把学生分为四组,每组选派一名组长在这五大民族中抽取一个民族,进行八百字的论述,可以围绕所抽民族进行整体民间舞蹈文化论述,也可着重对所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一个舞蹈进行论述,题目自拟。
七、结语
本文从教学对象、开设该课程的重要意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考核方式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教授好《中国民间舞蹈文化》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还发现了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不断改进,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
中国茶文化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篇9
【摘要】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依据公选课的特点,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探索了《中国茶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茶文化;教学改革;素质教育
1、前言
茶,起源于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开设茶文化课程,能在大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创新等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中国茶文化》选修课程,因授课教师有限,开课班级太少,在全院影响力小,且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方法陈旧、手段单一等问题。鉴于此,笔者着手对本课程教学方法、开课形式和教学手段等进行探讨,以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方法改革
2.1改变教师“角色”长期以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直占据着教学主体地位,这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显出不足,因而,教师必须要转变自身扮演的“角色”。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创设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选修《中国茶文化》课程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每次开讲新内容,笔者都会让学生争相发言,讲述本地域有特色与茶文化有关的习俗,让学生更多地参加到教学中来。
2.2改变教学“手段”
2.2.1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制作好教学课件,能够创设形象、直观、逼真、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把抽象、枯燥、难懂的计算机知识转变成具体、形象、易懂、有趣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索、研究中。茶艺课件的制作方法,不要把课件制作方法简单理解为制作软件的应用技术,这仅是一个方面;有两个原则是不应忽略的,一个是审美原则,比如色彩搭配,针对视频通常遵循三原色(RGB)即红绿蓝,因此页面主色尽量不要突破三种颜色,不然的话会让人眼花撩乱;二是图文并茂原则,尤其是像这种更需要呈现意象的文化传承类课,要学会将课件和现场实操有机结合,呈现“以形之象,传意之美”的高颜值的文明古国文化。课件内容务必“语言流畅、脉络清晰,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用图说清的尽量减少文字,图文并茂中的图力争原创,符合教学内容。在茶的分类和茶的冲泡技艺等章节讲授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穿插播放了教学短片“六大茶类”和“茶艺表演”等短片;在讲解茶具、泡茶用水等章节时,以视频的形式展示引用《红楼梦》中“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以茶为载体的艺术表达形式。
2.2.2在《中国茶文化》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加强实训室建设是一个重要环节。茶艺实训室是学生熟悉和掌握茶叶及茶艺基本知识,进行茶艺表演训练的场所。通过各类茶样、茶具展示,结合主要茶品的鉴赏和沏泡训练,使学生拓展其职业技能,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审美情趣。茶艺实训室的主要实训项目有:识别并了解各式茶具的功能及用途、各种茶叶的.鉴别方法、茶艺的基本要素、茶艺的分解动作及训练、乌龙茶行茶法、红茶行茶法、绿茶行茶法、普洱茶行茶法、花茶行茶法等。通过茶艺实训,使学生能够辨认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碧螺春、信阳毛尖、君山银针、普洱茶、铁观音、冻顶乌龙茶等名茶,熟悉掌握不同茶类的冲泡方法并进行茶艺表演。实训室的建设必须坚持茶艺实训的仿真性,环境布置突出传统文化氛围,必须具备屏风、字画、插花、多媒体等设备,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运用能力,其涵盖美学、表演学、音乐、美术、设计等艺术元素,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背景文化对各类茶艺进行创作和演绎,设计合理科学完整的茶艺过程,在合理、科学、完整的基础上设计富有美感的茶艺。
3、大力推广《中国茶文化》教学
3.1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近些年,有不少地方结合当地茶文化资源开展旅游活动,把茶文化与旅游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而我州既是茶叶大州,又是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如何让茶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作为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恩施职院应该大有作为。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导游基础》、《旅游文化》中虽然已涉及到茶文化,但内容简单,短短的几个学时远远不够了茶文化的内涵。因此,我认为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中国茶文化》、《中国茶艺》等课程非常重要。
3.2弘扬中国茶文化,是传承中华文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中国茶文化》作为公选课:其一能开辟学院其它专业学生第二课堂,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其二能使学生,特别是工科学生从自然的角度认识茶,从文化的角度评析茶;其三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和美育功能等对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应培养师资,在全院各大专业推广茶文化的学习。
3.3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饮茶作为保健康乐,净化精神,传播文化的纽带,日益为世人所瞩目。应社会上许多茶叶生产企业、茶叶销售企业和茶叶爱好者的需求,进行社会培训和职业能力资格认证,提升各大企业形象,为精品名牌的实施和发展打下基础,同时突显学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
4、结束语
大学语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篇10
作业类型:1.文学文化模块 2.实用写作模块 作业题目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班级13级化学三班 学号***姓名 *** 课程负责人 时间 作业评阅人 成绩
大学语文课程组
二零一四年一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易推广与传播的,因为它不具备传播这种文化的软件与硬化。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什么时候,哪一个封建王朝都没有真正彻底的贯彻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没有像《圣经》文化和《古兰经》文化那样,左右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命运。现在最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贯彻,而这种贯彻是民主的、自由的,人们自觉自愿地接受的,不愿接受马上就可以反对。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历史所能提供的条件,创建、改造、传承下来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五千年泱泱大国孕育出的传统文化,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是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精神纽带。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实践性和辩证性、过程性和渐进性、民族性和融合性、统一性和差异性、规范性和操作性、道德中心化倾向和封闭保守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是精华与糟粕、积极与消极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具体特点上则表现为:生命强盛不衰;追求稳定实际;重视整体协同;重于道轻于器;追求和谐,崇尚和美;见利思义,推己及人;兼容并蓄,有容乃大。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全面准确地理解和理性地看待,应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做到“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大学如何开设先修课程 篇11
2012年10月23日,浙江省教育厅对外发布,《浙江省高等学校面向普通高中学生开发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鼓励学校开发更多优质的先修课程,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培养出更多全面而有个性的多样化人才。
“先修课”的开设,需要高校和高中“各司其职”,《意见》对此作出了具体规定:先修课程由高校独立开发或与普通高中合作,鼓励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网络先修课程,先修课程可以在高校开设或在普通高中开设。普通高中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合理安排并提前公布先修课程模块开设时间、地点、任课教师相关信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课,有计划地到普通本科院校、高等职业学校修习先修课程。
1月17日,北京大学举行新闻通气会透露,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北京大学将与部分中学合作开设“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学生选修课成绩将作为大学自主选拔录取时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北京大学招生负责人透露,从2013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国20多所中学将在现有高中选修课体系里,在数学、物理、化学、中文和历史等基础学科领域开设微积分、电磁学、大学化学、中国古代文化、中国通史(古代部分)五门“中国大学先修课程”。2013年秋季学期起还将陆续推出线性代数、几何学、力学、热学、光学、近代物理、经典名篇选读、世界历史等十余门先修课程。经过三年的努力,最终建成30门左右不同学科的先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需求。
据介绍,先修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先期由北大相关学科资深教授和试点中学富有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共同制定。为确保课程质量,将定期对教学大纲进行更新,并组织北大相关院系对中学教师进行培训。每年7月,“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委员会将组织统一考试,颁布更新课程标准。学生的选修成绩将作为北大自主选拔录取综合评价体系的重要依据之一。
其实,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曾有过大学先修课的勇敢尝试。1996年至2001年,南京金陵中学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清华大学后来加入)联合举办教改实验班,规模达70人,取消高考应试课程,代之以微积分、英语等大学先修课程,学生高中毕业后保送升入这些高校继续学习。金陵中学的目标非常明确:推行中国的AP课程(在美国高校的AP课程“Advanced Placement”体系下,学生可用AP成绩去申请大学,还可以免修部分大学课程)。然而,这项改革实验最后以失败告终。
原因何在?曾主导这一探索的安生基金会美国高中课程中心主任、原金陵中学副校长王余健分析:“第一,没有建立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各个大学之间没形成统一的课程标准和评价手段,更没有形成学分互认的机制;第二,江苏省教育厅给了这项改革以政策上的有力支持,但是没有教育研究和测量方面的权威机构对这项改革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估认证,这些学生不参加高考而保送进入高校,在高考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中,很难让公众信服;第三,家长和学生的功利性追求使得部分学生在获得保送资格后失去了进取的动力。”
既然前面已有金陵中学的惨痛教训,为何浙江省和北大又不约而同地重提大学先修课程,是适合大学先修课程的生长环境已经形成,还是他们已经掌握了把大学先修课程本土化的秘方?
【专家观点】
柳彬:为何试水中国大学先修课程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
北京大学之所以与中学合作试水“中国大学先修课程”,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机衔接。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大学与中学的有机联系不应当被高考割裂,中学教育不应当异化为高考强化训练班。保护孩子的天性,鼓励他们的求知欲,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比单纯追求高考分数更为重要,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条件。国外实践经验以及有关研究充分表明,大学先修课程可以较好地解决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问题。
具体来说,大学先修课程有如下4点好处:第一,学生从个人兴趣出发,提前体验、了解大学课程内容,可以为更好地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第二,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早开始接触大学课程,可以为将来理性地选择大学相关专业奠定基础。第三,通过有准备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更广、层次更深的内容,能够增强学生面对挑战时的自信,同时培养了思维方法和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第四,选修大学先修课程显示学生有能力接受并完成大学教育,表明学生具有接受挑战的热情,并充分展示自己某方面的学业成就,将为大学自主选拔录取时综合评价提供重要内容和有利条件。
秦春华:实施中国大学先修课程时机成熟
北京大学招办主任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与美国APP课程类似,但不是AP课程的翻版,也就是说我们的中国大学先修课程设置的目的,它的功能和美国的课程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确实是从美国实施的过程当中,获得了某种程度的灵感。而且我要强调的是,大学先修课程就是大学先修课程,它是开放的体系,不可能被贴上某一个大学的专署标签,我们也不主张这样做。所以北大在中国先修课程的过程当中,只起到了两个作用。一个是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另外一个是认可了这个课程的成绩。这正是我们称它为中国大学先修科学,而不是北京大学先修课程的理由。
这样的课程设置是解决目前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脱节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另外一个方面,其实这样一个课程体系,也是顺应国家和社会的需求。我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来,要深入推进高中的课程改革,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同时推进模式的多样化,探索和发现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浙江省教育厅去年下半年的时候,就已经出台了一个指导意见,浙江省的高校要面向普通高中学生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意见,鼓励省内的高校以多种形式参与选修课的建设,特别是参与开发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这样一个自主课程的选修课。北京市教委在2013年的工作要点里面也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高中课程的自主课程设置实验,探索研究大学的课程,要求有条件的中学,要积极探索和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实验,我觉得现在整个环境对于大学先修课程来说非常有利。应当说中学和大学合作开设这样一个课程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可以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张梧华:大学先修课程如何推动
安生文教交流基金会执行副主席
美国AP项目的成功实践为中国教育指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发展道路,未来中国也会有本土化的大学先修课。这条路会非常坎坷,虽然已经曙光乍现,却需要各界齐心协力、排除各种拦在半途的障碍。当前最要紧的是明确由谁来充当像美国大学理事会一样的第三方角色?
AP项目得以实施,美国大学理事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本土的大学先修课,第三方角色同样必不可少。金陵中学曾经历的挫折表明,由高中主导推行大学先修课的路走不通。这一角色同样很难由单所大学完成。
中国大学先修课的组织实施也不太可能由政府部门来进行,因为高考已是政府在包办,再强推大学先修课程不一定是好事。这一职能或许会由民间机构承担,比如谙熟AP课程、具有相当国际性考试命题经验的安生基金会正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寻求合作,为高中和大学的联姻当“红娘”。
高校特别是知名高校对第三方机构是否认可,直接关乎大学先修课的成败。近年来,大学自主招生先是各高校独立命题选拔考生,然后是多校联考,进而形成不同的招生联盟,由分到合。AP课程本土化会不会也走一条“单所高校认可高中先修成绩——多所高校彼此认可——大规模高校认可”的道路?如此,自发形成的高校联盟便会在某种程度上发挥大学理事会的职能。
大学先修课程是由政府教育考试部门、社会专业机构“自上而下”进行,还是由大学抱团“自下而上”进行,目前尚不明朗,中间必将会夹杂着利益相关方的激烈博弈。这或许也是中国大学先修课落地艰难的深层原因。
熊丙奇:以开放原则办好大学先修课程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早在北大之前,一些高校已经与中学联手举办创新实验班,进入这一个班的学生,可以提前选修部分大学课程,作为学生申请大学自主招生的依据。可创新实验班却发生了变异,一方面,一些中学借创新班的名义,对学生加班加点补课;另一方面,创新班与高校的自主招生对应,成为高校提前“抢生源”的手段,也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公平竞争。
笔者以为,问题就出在开放不够上。北大的大学先修课程,是明确提到与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评价挂钩的,这并没有什么不妥,类似美国高校的AP课程。可是,从北大的选修课程看,与AP课程还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操作不好,很有可能就变为北大的独角戏,以及抢生源的手段。
首先,这是北大一所大学面向中学开办的,而不像AP课程,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The College Board)提供的。很显然,能够选修北大先修课程的学生将是少数,而不像AP课程,很多美国学生都可选修。
其次,目前看来,北大的选修课程是只与北大的自主招生挂钩的,这很容易将这一课程与北大“圈生源”联系起来。而AP则有40多个国家的近3600所大学承认其为入学参考标准。
一句话,北大的大学先修课程开放度十分有限,因此,要让大学选修课程起到促进中学教育的作用,就应该提高开放程度,应该由一个社会中介机构组织,向所有中学生开放选修,同时,自主招生高校均认可课程成绩(是否认可由大学自主决定)。
这就摆脱了先修课程与大学的一一对应关系。据报道,北大也把“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定位为一个开放的体系,北大将积极与清华、复旦、天大等兄弟院校联系,一起加入到这项工作中,但从这一课程体系的长远发展看,笔者认为应该走社会化的道路,而不应由某个或某几个大学主导。学生们在选修时必然会问一个问题,学习这些课程是否只能派申请北大(或另外几校) 的用场,其他学校认不认可?毫无疑问,承认课程的大学越多,这一课程体系的生命力就越强。
与之类似的是我国的自主招生联考,本来,这也应该是社会化考试,由大学自主认可、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可是,联考却和大学形成绑定关系,变异为几所学校集团圈地抢生源,这非但不利于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也不利于高校之间的平等竞争。大学先修课程要避免步联考的后尘。
另外,鉴于我国大学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学分互认制度,中学生选修先修课程的学分在进入大学后能否得到认可,也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而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先修课程的价值仍十分有限。对此,北大只是表示,“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对于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经大学相关学科审核认定,入学者可减免其相应的大学课程学分,免修相应课程”。对于主导先修课程的北大尚且如此,其他学校是否认可也就更难预料。因此,随着先修课程的推进,还必须推进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完善学分制,加大大学校际间的开放力度,包括学校之间学分互认,以至建立自由转学制度。
汤林春:积极应对大学先修课带来的挑战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最近几年,始于美国的AP课程(大学先修课程)越来越火,有识之士开始设想在中国实施大学先修课的可能性。从课程的角度看,AP课程丰富了课程的选择性,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要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如果能在中国实施,当然会在改革高校招生制度、深化普教与高教课程改革、创新高教与普教的衔接机制、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但在当前要真正付诸实施的话,也可能遇到一些障碍和挑战。
首先一个问题就是,大学先修课成绩能否成为高等学校招生的依据?如果能成为高等学校招生的依据,则大学先修课程会大有市场。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依据,再参考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平时表现。一部分拔尖高校与高职院校采取了自主招生方式,对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录取。根据国外的经验,AP课程成绩可以作为某些名牌高校招生的参考,在我国也可以作为自主招生的办法之一在某些拔尖高校试行,但有两个基本条件:一要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二要保障所学课程货真价实。第二条尤其关键。要保障课程货真价实,需开发出符合学生特点又满足高校学科发展需要的课程,开设此类课程的高中学校必须有良好的师资条件和质量保障能力。要做到这些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大学先修课程绝不是为开设而开设,而应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角度高位思考,从增强课程的选择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在高中引进部分大学课程,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能力。只有这样,高中与高校的合作才不会流于形式,或仅止于招生上的合作,其最终结果会对高中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产生巨大冲击,进而推动高中教育的深层次改革。但高中作好准备了吗?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如果引进大学先修课程,则实施这一课程的高中必须对原有教学作出调整,要么加快教学进度、省出教学时间,要么压缩教学内容、留出教学时间。前一种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有利,对一般的学生则不公,后一种删减的依据何在?有违背国家课程方案的嫌疑,可能遭受指责,也可能牺牲学生的某些发展。同时,大学先修课程强调选择性,这对学校教师、课程资源和管理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学校是否具有这样的条件也是一种挑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文化史》课程论文 篇12
8月27-28日,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南开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 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高校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研讨会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 来自全国200多所高校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和高校数学文化课教师参加了研讨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周远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北京大学原副校长王义遒、南开大学原校长侯自新、香港浸会大学汤涛教授、南开大学顾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欧阳康教授等20多位专家学者做了报告。与会人员围绕“育人为本, 进一步提高数学文化类课程的质量”的主题, 就素质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大学文化、数学文化以及数学文化类课程建设、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数学文化课程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研讨。
周远清名誉会长在开幕式上做了“素质教育:源头-基础-根本”的报告, 指出素质教育最初的思想源头是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提出的, 提高民族素质, 提高劳动者素质;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文化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素质教育涉及大学的根本目标、根本任务, 即如何培养人、怎么样培养人。
瞿振元会长在闭幕式的发言中祝贺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他指出, 数学文化课程的建设和繁荣为其他学科文化课程的建设做出了榜样;研讨会的召开必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在学科的深入发展, 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正如会议有些学者呼吁的那样, 建国以来我们的大学因为偏重培养国家建设急需的专业人才,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基础课的教学, 时至今日, 我们的大学有条件也非常有必要重新重视基础课, 加强基础课的教学;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例外都非常重视基础学科及其教学。2015年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开展20周年, 我们要继续推进素质教育, 学会受教育部高教司委托, 届时将开展学术研讨会等系列活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文化史》课程论文 篇13
中国科技大学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和安徽省委8号文件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文化建设的规划,持续推进文化建设与创新,广泛开展科大文化传统的研究、教育与实践,进一步弘扬科大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辐射到班级、院系、校园,延伸到课堂之外,形成了班级、学校、社会以及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格局和育人环境,使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蓬勃生机。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科技大学是由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以科技为背景的管理和人文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自1958年创办至今,经历了北京初创、迁址重建、改革创新三次艰苦创业历程。50年来,中国科大科教结合实现了教科双赢。改革开放以后,学校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达到70%;从第一届毕业生算起,迄今有40多人当选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本科毕业生中平均每1000名毕业生中就产生1名院士,为全国高校之冠;研究成果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50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充分证明,科大的优良文化传统,是学校半世纪超常规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有效的资源,新形势下只有进一步弘扬科大优良传统,学校才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障碍,才能不断向一流研究型大学迈进。为此,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学校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科大精神与文化传统的征文、讨论、研究、凝练、教育、传播工作,以科大精神擎起校园文化的大旗。
二、科大文化传统的研究
50多年来,中国科技大学以良好的校风、学风著称于高校之林。建校之际,郭沫若校长亲自起草校歌,歌词中有“又红又专,理实交融,团结互助,活泼英勇”之句。1959年开学典礼,郭沫若在长篇演说中,将科大校风概括为“勤俭办学,艰苦朴素,红专并进,团结互助”。为了使学校能够有声有色地继承抗大优良传统,郭沫若校长亲自起草校歌歌词,定名为《永恒的东风》,并请抗大校歌作曲者吕骥为校歌谱曲。
中国科大50周年校庆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贺信中希望中国科技大学“努力办成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甚至早在1999年7月,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安徽省政府签署重点共建中国科大协议,支持中国科大创办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这份协议作为我国“985工程”签署的第一个重点共建协议而被载入史册。
在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要实现这个宏伟理想,需要一种追求卓越、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把科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科大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光大,需要科大精神强有力的支撑。为此,学校举办“重温校训、励志成材”征文活动,并专门组织力量,成立“中国科大文化研究”课题组,从文化的视角对科大精神的本质及其规律进行再认识,进而对科大文化传统进行系统研究。
通过对科大文化的系统研究,学校形成了两点共识。一是作为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校训是学校精神和灵魂的象征,科大校训虽有时代的烙印,但反映了中国科技大学独特鲜明的个性和办学理念,是科大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精神财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内在驱动力。二是半个世纪以来,几代科大人求真务实,不断开拓,坚持将育人作为第一要务,不跟风,不追求时髦,永不服输,“敢为天下先”,在内涵发展、所系结合、育人为本、民主办学、文化创新等教育实践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形成了坚韧不拔、勤奋刻苦、民主开放、学术自由、理实交融、创新进取的文化品格,必须永远传承下去,中国科大精神这面校园文化的大旗必须高高飘扬。
三、科大精神大讨论
正是基于以上的思考,更好地发挥科大文化资源在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一流研究型大学创建中的积极作用,2005年10月,校党委发出通知,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神理念的大讨论。通知发出后,广大师生积极响应,踊跃参与,畅所欲言,献计献策,积极投入到精神理念大讨论的热潮中来。学校先后展开部分老领导、老同志、学生代表、民主党派代表、中老年教师代表、青年教师代表等系列座谈会,畅谈科大精神。随后,科大精神理念的大讨论在全校范围内铺开。很多师生、校友积极撰写文章,纷纷表述自己对科大精神的理解和看法。学校开通了“科大精神大讨论”网站,《中国科大报》还开辟“科大精神大家谈”专栏,发表文章近百篇。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的大讨论中,学校还专门邀请一些院士、校领导、资深教授、杰出校友为大学生作报告,以弘扬科大的优良传统,激发青年大学生们爱国心与报国志。当这些科学大师、青年才俊们以自己的的人生体验和切身经历向青年一代诠释自己心中科大精神的内涵与实质时,与会的莘莘学子深受感染,会场不时爆发出热烈地掌声。自2006年4月以来,中国科技大学先后举办25场以“科教报国50年”为主题的“科大精神系列报告会”,施蕴渝、朱近康、彭子成、辛厚文、郭传杰、孙显元、韩荣典、俞书勤、朱清时、李定、舒其望、吴奇、张树新、蒋华、胡成行、许武、侯建国等纷纷走上台来,用科大精神的法宝为青年一代释疑解惑。几十场报告会下来,上万人次学生接受了教育。
与此同时,各基层党组织还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的开展,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演讲、辩论会、主题报告等,组织师生对科大精神理念的集体讨论,进一步回顾、整理、传播科大优良传统和文化,以充分发挥科大精神及文化传统在凝心聚力、振奋人心、培育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中的积极作用。
通过科大精神大讨论,广大师生普遍认识到,中国科技大学在50年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中,营造了具有科大个性的文化氛围,积淀了具有科大个性的精神特质,这种氛围和特质量是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科技大学致力于“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培育具有创新精神、能力和现代知识结构的一流人才,致力于建设具有较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教育与科研基地,致力于推动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科大精神的凝练与提升
通过对科大文化传统的系统研究,以及开展科大精神大讨论,广大师生认为,中国科大在历经北京创建、南迁重建、创新跨越与内涵发展等发展阶段的同时,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先进文化与优良传统,其内涵极其丰富。在新的历史阶段,集中地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强国报国信念。中国科大诞生于“两弹一星”的国家需求,是为新中国的科技进步、国防现代化和社会发展而建立的,目的在于为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培养尖端人才、贡献尖端科技。科大的创建是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英明决策,其创建者大多是开国元勋和科学大师,他的建立寄托了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家的强国情结。因此,围绕国家目标,创造一流业绩,达到一流水准,从来就是科大人的历史使命。可以说,科大的事业与国家的发展命运与共、息息相关。二是追求卓越品格。追求卓越、勇攀高峰永远是科大人的目标。正是这样一种品格,使得科大人即便历经磨难,甚至在文革南迁濒临解体的恶劣环境下,依然能够坚忍不拔,逆境图存,并在科学的春天里展翅高飞。三是创新进取精神。科大创校之处就被《人民日报》称赞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她从一开始就尊崇的“科学与技术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理念,被实践证明是符合教育与科研发展内在规律的,因此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50年办学历程中,科大总是能够在办学理念、模式、教学思想、科研体制等方面,勇于进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创新,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四是民主自由传统。创新需要宽容,需要自由的空间,需要信任和激励。民主管理与学术自由是科大的优良传统之一。科大的民主校风,集中地表现在不惟上、不惟书、不轻信、不盲从的理性精神和科学态度。相对而言,这里比较少有论资排辈,比较少有学术门户之见,比较少有学术压制。院士、专家的权威与青年才俊的闯劲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科大历经挫折又几度崛起,再度辉煌,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得益于科大的民主传统,可以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施展自己的特长,能够有畅通的渠道集中众人之智慧,不断创新。五是科学务实作风。在生活中,朴实无华;在学习上,勤奋刻苦;在工作上,务实稳健;在思维方式上,理性客观;校园风物方面,也是淡雅自然。在办学思想上,科大始终按照自身的目标定位确定每一时期的办学方针和发展战略,始终保持着尊重客观规律、追求科学真理、善于独立思考、决不盲目跟风的独特个性。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热潮中,科大人坚持走“精品大学、英才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坚持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不靠规模创一流,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五、科大精神的弘扬与传播
学校是育人场所。科大的文化传统只有代代相传,才能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合格人才。50周年校庆是所有科大人的盛事,学校充分利用这个契机,精心策划和布局,全面挖掘、梳理、传播学校办学成就、优良传统和文化品格,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工作,集中营造良好社会形象,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良好成效。
在迎校庆期间,学校宣传部门专门组织力量,经过长时间的策划、研讨、编辑、修改、审定,正式出版《中国科大报校庆纪念特刊》(50版),50周年校庆纪念特刊出版发行后,得到广大师生校友的热烈欢迎和广泛赞赏。在2006-2007年组织开展20多场报告的基础上,宣传部将报告会进行录音、录像进行整理、编辑,并结集出版(现已正式出版上、中两册)。从老校刊、校友回忆等材料中披沙拣金,搜集汇注,整理出版了《花开的声音——中国科大的那些人那些事》。宣传部还将拍摄的科大风光图片挑选出来,并配以清新自然的文字,出版了图文并茂的《科大风物》,将科大十年来的报道进行精选,结集出版了《十年关注——1998-2008年媒体报道选辑》。充分反映科大精神与文化传统的研究专著——《梅与牛——中国科大的文化传统》也经过10多次业务研讨、修改,业已通过专家终审,即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另外,全面展示在国防战线上默默奉献的科大校友成就一书——《携笔从戎——从科大走出的将军》,经过集中采访并通 过有关部门保密审查后,也即将出版。这些书籍的出版,无疑成为一本本生动的教育参考书。
学校还在新华社、安徽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整体策划了少年班30年、中科院创新育人50年、教师节等宣传报道,集中地向社会展示了少年班30年取得的人才培养成果和经验,集中展示了中国科大创新育人的成就。50周年校庆前夕,学校推出50年不下讲台的史济怀老师的典型事迹,《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科学时报》,以及省市媒体分别陆续刊发了专题、专栏、系列深度报道等文章。校庆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各大媒体和省市媒体刊发了中国科大校庆50周年的报道。2008年9月27日,国务委员刘延东来校视察,带来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贺信,当天,新华社发出通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全文播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各大媒体和各省机关报均作了报道。
2009年3月,由香港凤凰卫视精心打造的校庆专题纪念片《科学的春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光荣与梦想》一经播出,更是好评如潮。
为了充分利用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各种资源(阅读资源:《科学的春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光荣与梦想》、《科大精神系列报告会文集》(上、中)、《花开的声音——中国科大的那些人那些事》、《中国科大报建校50周年纪念特刊》;环境资源:校史馆、博物馆,校风纪念碑,郭沫若、严济慈、钱学森、华罗庚、贝时璋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塑像,现代艺术中心、陶艺中心,校园内其它文化景观;仪式资源:开学典礼、迎新晚会、主题班会、教唱校歌等),从2009年新生入学开始,学校将新生文化传统教育贯穿于新生军训、入学教育的全过程,旨在帮助入学新生了解中国科大创新发展的历史、成就与建设目标、文化传统与品格、学术传统与规范、大师风采与人文环境,帮助他们尽快融入中国科大的文化氛围,形成对中国科大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自觉传承、弘扬优良校风学风,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大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文化史》课程论文】推荐阅读:
1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9-0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11-24
中国科学论文10-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 分数线06-17
建设环境科学的中国特色研究论文01-14
中国工程科学01-18
中国土地科学08-11
中国古代科学08-27
中国传统科学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