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论文

2024-10-07

中国科学论文(精选12篇)

中国科学论文 篇1

当科学进入“大科学时代”,它与意识形态、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的关联前所未有地紧密。改革开放30年,中国科学就在这种紧密的关联中与整个中国社会一起,摸索着前行。

“在总结这段历史时,如果我们不把视野放到30年前,甚至更长远的时间中去回顾30年来的成绩,我们就无法更历史、更客观地认识1978年带给中国科学的深远影响。”在日前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说,“1978年对于中国科学最大的意义,在于它结束了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破坏和停顿,面临着一个令人鼓舞的全新开始。”

1978年:一个全新的开始

人们通常说,在1978年前,中国科学面临了10年停顿,“其实在1966年‘文革’真正开始前,受政治运动的影响,中国科学已经处在一种不正常的状态中”。一位上世纪60年代初期大学毕业、目前已经退休的研究员向《科学时报》讲述了她在“文革”前的经历。

“我是1962年底大学毕业来到北京的,与我前后相差数月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在我所在的科研单位,有大约一二十人。1964年初,我在科研岗位上学习工作了仅一年多的时间,就被派到南方的一个县城下乡参加‘四清’工作了。等我再回到北京原单位时,已经是1965年年中了,和我同时分来的毕业生,这个期间也先后被派往各地。”

客观上,相对于1963年的毕业生来说,1962年这批人还算是幸运的,他们至少还得到了一年到两年不等的学习、工作机会,而1963年下半年毕业的那批研究人员,按当时的安排,“一个不落”地在1964年初被派往农村。

等到他们先后回到原单位后不久,“文革”也就接踵而至。1968年,中国科学院迎来了最后一批大学毕业生。此后在上世纪整个70年代里,就再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大学毕业生。

正规高等教育的全面停顿,对中国科学发展是一个相当沉重的打击。在上世纪整个70年代,只有少量的工农兵学员,结业后走上科学工作岗位。这些学员大多从工农兵中选拔出来,工作表现优秀,特别是政治素质过硬,是选拔的首要条件;对于教育背景,则只提出了初中毕业的要求,再经过两年的专业教育,便匆匆走上了工作岗位。

1972年前后,科研工作部分得到了恢复,“而得到恢复的只是很少一部分重要的项目,大多数科研人员依然整日陷入政治活动、学习中。”一位亲历者回忆说,“一些人利用业余时间遮遮掩掩地从事科研活动,写出了论文都不敢拿出来发表。”

1973年,部分科学期刊开始恢复办刊。“当时数学领域一共只有一份学术刊物,一年只出版4期,大约有一二十篇论文。”杨乐说,“我和张广厚的论文,每年占到了一两篇,这反而让我们感到担心,我们曾私下盘算‘不要太冒头了吧’。”

1978年,杨乐出国访问来到西欧某国,在与国外同行交谈中,提到中国科学10年中的处境时,他们普遍表示出一种震惊。

杨乐说:“一个国家的科学停顿10年,停顿时间之久、恢复工作之艰难,在他们看来都是无法想象的。”

然而,中国科学就是在这样一个“外人”无法想象的起点上,逐步恢复起来。

1978年,教育部、中科院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了优秀科研人员200多人进行培训。1979年首批送往发达国家进修、学习,当时杨振宁对这一举措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庐山物理学年会上,提出了“应该扩大化的建议”。因此,在选派第二批进修人员时,人数一下子扩大到3000多人,涉及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他们学业期满后,抱着对祖国的信心、对祖国科学的信心,几乎无一例外地回到了祖国,他们带来的科学最新进展与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停顿10年后中国科学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特别是科学家地位的提高,对科研人员来说,更是一种极大的鼓舞,陈景润、杨乐、张广厚等一批科学家献身科学、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事迹,先后成为当时青少年教育的典型素材。“白卷英雄”的故事,彻底变成了历史。

由于“文革”前毕业的科研人员,大多主修俄语,英语水平相对有限,一些院所、高校恢复了在“文革”前就停办了的英语培训班;学位制度得到恢复;工农兵学员大多“回炉”接受了再教育,他们中不少人还获得博士学位。1982年,科学界迎来了“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中国科学全面步入正轨。

1985年前后:一度在经济中迷失

科学家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当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受经济大潮的冲击,却又曾经一度回落。

“上世纪80年代,发展经济是国家的重中之重,在经济成了主战场的同时,科学自身的发展,和国家对科学的要求,一度产生了偏离。”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科技政策学者樊洪业、科学史学者王扬宗,不约而同地作出这样评价。

1985年的科技体制改革明确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将科学纳入了经济的主战场。

2002年,时任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的方新撰写了《对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评价》一文,文中指出:当时的政策走向最重要的是所谓“堵死一头,网开一面”。“堵死一头”是指拨款制度改革,目的是要从资金供应上改变科研机构对行政部门的依附关系,使其主动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用商品经济规律调整科技力量的布局;对基础类的科研机构,拨给一定额度的事业费,实行基金制,通过基金给项目以支持。

在评价科技体制改革时,科学与社会学者刘立说,从大方向看,科学服务于经济的提法没有问题,是应该坚持的;而当时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没有充分区分有直接应用价值、商业价值的技术与基础类研究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加以区别对待。

因而,方新在文章的结论与建议中这样写道:“科技体制改革把加强科技与经济结合作为一个最重要的目标,但忽视了在这个目标前提下要保证科学技术充分发展,结果改革和目标有一定程度的吻合,但以部分牺牲全体为代价。”

回忆上世纪80年代的境遇,大多数科研人员特别是那个时代担任院所领导的科研人员,说得最多的就是经费不足。时任中科院数学所所长的杨乐说,数学所的日子,相对还好过,因为从事数学研究,不需要多少昂贵的设备,这“一定额度的事业费”,勉强应付人员以及对数学所至关重要的图书馆这两笔开销外,也就所剩无几了。而对另一些院所,特别是京外院所来说,“勉强应付”都无法保障,一位所长甚至回忆起为了发放工资而四处奔走进行有息借贷的经历。

“当时,我们申请到基金委的一个面上基金,共有3万多元。”前面提到的那位退休研究员说,“而这个项目需要一台电脑,经多方打听,一台286最少也要3万元,于是我们只能从其他四五个课题中东拼西凑。”

上世纪90年代初,曾有一位国家领导人批评某院所领导时说:“某某所的所长是一位科学家,但他不懂得经营。”面对经费的困难,同时也希望为国家经济作贡献,一些原本从事基础研究的机构,硬着头皮经营起了开发公司,其结果不是因不善经营而血本无归,就是被奸商所骗,欠下更多的债务。

“善于经营”是上世纪80年代一个了不起的夸奖,当年,北京中关村高科技一条街应运而生,与这个夸奖所代表的社会舆论导向关系密切。现在看来,当时其实是鱼龙混杂的,尽管贡献出了像联想这样的王牌企业,但当时这条街上打着高科技旗号的,大多不过是些商人、投机者,他们甚至会在冬天转行卖羽绒服。“就是这样一条街,在当时却受到了不应有的高度关注。”杨乐说。

科学在经济中迷失,科学家的地位在1978年摆脱了政治影响后,再次受到了经济地位的冲击。一位1988年的正研级科学家回忆说,那一年他月工资总共只有188元,而当时的一个出租车司机,可以轻松赚到3000元以上,涉外宾馆服务员的收入从1500觸2000元不等,合资、独资企业青年工人的月收入也超过千元,更不用说经商暴富的新贵们。

甚至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文革”前就当选为院士(学部委员)的老牌科学家,月收入不过1700元,1991年新增选的院士(学部委员),则在1500元左右,而普通高研人员则只能拿到800元。一时间,“脑体倒挂”成了热门话题,“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这个比喻一度在民间广为流传。

“其实,当时整个国家都不富裕,为了摆脱贫困落后,优先发展经济也是必然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拿不出更多的钱来支持科学、改善科学家的待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们这一代人,习惯了简单的生活,在物质上要求不高,对我们来说,拿多少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杨乐说。

然而,“脑体倒挂”的局面还是对青年一代造成了不良影响。一份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社会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在选择未来职业时,绝大多数把“经商”、“当企业家”列为第一选择,而科学家和英雄一起,让位于“经理”和“商人”。

据《科学时报》了解,当年即使是科学家的子女在面临择业时,也有超过半数的人选择了与父母截然不同的、更有“钱途”的职业道路。

1995年:一个历史的新拐点

1995年,对于中国科学来说,是又一个拐点。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这实际上是对科学必须为经济服务的提法,进行了合理的修正。”一些学者表示。

1998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科技经费预算安排和确保教师工资按时发放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保证预算内教育和科技经费拨款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第一次明确了对财政预算执行中的超收部分,也要相应增加教育和科技的拨款,确保全年预算执行结果实现法律规定的增长幅度。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杨宜勇等人提供的研究数据表明,从1995年到2005年10年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及占GDP的比重,都显示出稳定快速增长的趋势,支出额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美国、日本、英国等十多个发达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

有了政策和经费的支持,科研条件和科学家待遇都有了显著改善。为一台电脑东拼西凑的历史已经成为科研人员的“笑谈”,目前仅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年的设备专项经费,最少的也能达到200万元。

2007年,中央政府新一届领导人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之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有学者在解读这一思想时说,它把“科学技术置于一种灵魂的地位”。

“在‘文革’前后,甚至在20世纪80年代,我想都不敢想能在国外的刊物上发表论文。”一位研究人员说,“而现在,别说国际一流的刊物,我国科学家在《科学》、《自然》这样的顶级刊物上露面,也早已不是什么惊人的壮举了。”

1978年,当杨乐出国访问之时,一份报告不仅要当时的政治局委员、中科院院长方毅亲自签发,而且所有政治局委员都要圈阅以后才算正式通过。上世纪80年代时,政策是放宽了,经济条件却又成了新问题。而今,科研人员考虑要不要出国考察与交流,已经不必再顾虑政治、经济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必要、有没有时间。

中国科学与世界的距离,在10年中迅速拉近,大批科研单位提出了“国际前沿”、“世界一流”的发展目标,“而且有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已经进入国际的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副主任朱作言在评价中国科学目前的成绩时说:“我们已经结束了向发达国家学习、利用资源优势与别人合作研究这两个历史阶段,开始登上了国际科学平等对话的舞台。”

2008年:站在发展的新起点上

2008年,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在充分肯定3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后,面对未来更长远的道路,包括杨乐、洪德元、胡亚东等在内的一些科学家,提出了目前科教领域存在的几点不足。从这些问题中,人们可以或多或少地看到市场经济在科学领域产生的影响。

首先是基础科学投入的不足。

杨乐说:“基础科学投入不足是一个老问题。以前我们没有能力,而随着经济、科技水平的提高,现在我们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就应该充分认识到,没有基础科学的支撑,我们很难拿出原始创新的成果。”

化学家胡亚东说:“投入基础科学也许看不到直接的经济效益,但这是一个国家文化与智慧的积累。不能单纯以投入产出的标准进行衡量。”

在中科院院士洪德元看来,目前,基础科学的实际投入与合理的布局之间差距较大,“应该有至少三倍的上升空间”。

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杨乐与洪德元不约而同地谈到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与国际一流相比,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水平差距较大。”杨乐说,“在那些科研型高校,教授一般都去搞科研了,真正面对学生的水平往往不够理想。”而这些科研型高校,往往是我国的一流高校。洪德元说,“我们应该看到,人才的培养直接影响到中国科学的未来发展。”而在杨乐看来,优良传统在青年一代身上的迷失,也是教育上的严重缺憾,在年青一代身上,已经很少能看到老一代人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传承,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他们更关心的是“一份好工作”、“一份好收入”。

“学而优则仕”的风气,也影响着中国科学前行的脚步。洪德元说:“目前,优秀科学家为官从政的,占了太多比例,影响了科研一线队伍的高质量、高水平。”他告诉《科学时报》,前些天他和一些做了官员的中青科学家说:“你们中间很多人有拿诺贝尔奖的潜力,真是太可惜了!”

此外,科研评价体制的缺陷,也是最近10年科学界最为关心的一个新问题。杨乐说:“科研评价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即使同行评议这样相对客观、公正的方式,也会因小同行人员稀少,而带来一定困难。”

而目前的评价体制,则与科学自身的规律相去甚远。特别是科研项目的申请与评价,有着很多非学术因素,人际关系等问题掺杂其中,严重影响了科学界的学术氛围,科学成果的质量也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而这一点,在杨乐看来也是改变起来最为艰难的,“建立起一个好的评价体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甚至不是一个简单的建议可以解决的,需要也值得我们花时间认真思考探索”。而“一个好的评价体系,却可以对中国科学未来30年、50年甚至100年的长远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这个问题上,两位院士再次表现出一致的观点。

中国科学论文 篇2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中国人,中国心,中国梦》,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拥有一颗炙热的中国心,每一颗中国心里都装着自己的中国梦。然而每一个人的梦想都必须要以国家的强大为坚强后盾,因为每一个人的梦想汇聚在一起就是我们的中国梦。

以前我们国家积贫积弱,太过软弱,饱受欺凌,那时候大家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能穿着新衣高高兴兴去上学。可是窝囊的清朝皇帝软弱无能,到处割地,使得这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变成了农民一生的“追求”!多么让人心酸!如今,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栋梁,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聆听着老师的谆谆教诲。放学回家走在宽敞的柏油马路上,和同学嬉戏打闹,回家当起“小皇帝”,要这个要那个,父母不给买就大哭大闹。还理直气壮的认为这是理所应当。但是,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一切的一切在以前,就是“奢侈品”啊!难道我们就要这样一直沉浸在父母的宠爱了吗?这样良好的环境,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发愤图强,为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长大后用自己的能力报效祖国才对。

自我看了《走复兴路,圆中国梦》以后,看到那一个个悲惨的结局,看到那一个个无耻的侵略者霸占着我们的土地,看到那一个个心酸却是铁一般的事实;我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是的,我们应该站起来,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用学习来向那些瞧不起我们的外国人证明,我们的国家是不容任何人侵犯的!所以,我们应该去努力实现我们的梦想,早日为祖国效力。

也许,你的梦想很伟大:我要当一名宇航员,去翱翔宇宙!

也许,你的梦想很平凡:我只想当建筑工人,让一座座大楼矗立在广阔的天地上。

但不管怎样,你都应该坚持,坚持自己的梦想。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伟大而又平凡的人民教师。当我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走进教室,看着一排排的这些祖国的花朵,看着他们无比明媚像最纯洁的花朵一样的笑容,我的心里该是有多么的开心!

我不会把我的学生关在狭小的教室里,让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朗诵枯燥无味的课文,不会在意他们的考试成绩,不会让他们站在角落里暗自垂泪。这些娇嫩的花朵不应该哭泣,笑声应该时时围绕在他们身边。我会带着我的学生去大自然里,在他们玩耍的同时告诉他们知识,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我会和他们做朋友:在他们苦恼时耐心地开导他们,和他们敞开心扉;在他们疑惑时给他们正确的指引,让他们一步一步找到答案,找到真理;在他们伤心难过时安慰他们,重新欢笑。

这就是我的梦想,梦想,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但只要脚踏实地地学习,牢牢地打下我们的根基,梦想就有可能实现。但如果你只是一直在原地幻想,而不努力的话,即使梦想再美好也只是一个无用的幻想,一个透明的气泡,轻轻一捏,便破碎了。

雄关漫道真如铁,是对梦想的追求;而今迈步从头越,是对梦想的执着!中国梦,让我们用自己的力量,去推动它,去实现它!

中国科学论文 篇3

科学打造领导班子

正是从此开始,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规划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中央决定着手编制“12年科技规划”,并指定由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10位负责人组成规划领导小组(简称“10人小组”)。

在周恩来领导下,1956年3月,国务院正式成立以陈毅副总理为主任的科学规划委员会,李富春、聂荣臻等负责具体组织领导工作,刚刚到任不久的中科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任规划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的原“10人小组”成员为副秘书长,下设一个办公室,在规划制订过程中,担负分析、综合、归纳和文字等项工作。4月起,科学规划委员会陆续邀请全国各地各学科、各专业的600多位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荟萃京华,着手制定新中国第一个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同时,对这个规划的总的方针和要求,周恩来作了明确指示。

制定一个如此门类众多的全面的发展规划,对参与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不过,也有两个有利条件:一是我国与苏联和东欧国家有科技交流与合作,在制定规划时,除已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外,还邀请了16名苏联各学科的著名科学家米华,帮助我国了解世界科学技术的水平和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我国还有人才基础。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时有一批优秀的科学家自愿留在大陆。同时,从1949年到规划前,先后从海外回来的科学家超过3000人。

热烈讨论规划

领导机构有了,人员也集中了,科学家们首先对制定规划的基本原则进行讨论,几经反复,最终达成共识,那就是“迎头赶上,重点发展”。即起点要高,“掌握现有的,发展新的”,并突出重点。如果从后面亦步亦趋,那是赶不上的,要迎头找到科学的新生长点、科学的前沿部分,并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发展。明确了制定规划的目标,还必须解决一个方法论的问题。规划制定之初,先是由中科院各学部、国务院各职能部门搞出本部门的规划,陈毅副总理把各部门提出的规划呈送给毛泽东主席,毛泽东看过后,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讲:34个部提的东西,不是头重脚轻,就是手长足短……

参加规划工作的科学家们对规划怎么做也是意见不一,争论很激烈。后来,当时负责规划委办公室日常工作的杜润生结合我国当时的实际,提出以任务为经、以学科为纬,经纬结合的科学规划方法,后来称之为“任务带学科”,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按照这个方法列出了55项任务,几乎包括了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些任务带不起来的学科怎么办?因为有相当一些基础学科研究和当时的经济建设没有直接联系。在向周总理汇报后,总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意见。

规划完美出炉

经过不懈努力,到1956年8月下旬,《1956—1967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连同4个附件,即《国家重要科学任务说明书和中心问题说明书》、《基础科学学科规划说明书》、《1956年紧急措施和1957年研究计划要点》、《任务和中心问题名称一览》,共600余万字的编制任务顺利完成。

其中规划纲要(草案)包括1956~1967年国家重要科学技术任务、任务的重点部分、基础科学的发展方向、科学研究工作的体制、研究机构的设置、科技干部的使用和培养、国际合作等九个部分。

中国科学论文 篇4

《科学》杂志创刊于1915年, 作为我国创办最早的大型综合性科学刊物, 它同《新青年》一样, 在五四运动及其之后的启蒙运动中对启发民智、传播科学、促进现代科学发展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杂志主要用来刊载专业性较强的论文, 较少涉及科学普及方面的知识。然而, 在1935年, 《科学》杂志迎来了创刊二十周年纪念, 科学编辑部长刘咸在1月刊首发表社论, 指出“鉴于时代之需求, 谨将本杂志贡献于国家社会, 作为科学舆论之喉舌, 广播科学知识, 提倡科学建设, 自兹以往, 本杂志以力求通俗, 而同时能除去试下言科学者粗陋浅薄弊病为目的, 取材务求适宜”, 力求将科学知识普遍化, 而科学杂志的稿件选取也有了三个标准:能使读者产生科学兴趣、能记述科学进步、能传播科学消息。可以看出, 作为科学性的刊物的《科学》杂志, 除了继续保持原有的特色之外, 还为了促进科学化运动而做出了一些改变, 对推动科学化运动的进程也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

二、《科学》杂志在科学化运动时期科学传播内容

在1932到1937年间, 《科学》杂志每年发行一卷, 每卷包括12期 (其中1937年的9—10期、11—12期为合刊) , 虽然栏目因主编的改变而有所调整, 但是刊载的内容一直十分丰富, 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农林、医学、工程学等各种领域, 下表是对杂志中刊载的内容进行的统计。

将《科学》的科学传播内容进行分类, 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基础科学

基础科学是以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形式为研究对象, 探索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科学, 是物质运动最本质规律的反映。从《科学》杂志刊登的学科分布来看, 该杂志对于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这些基础科学十分重视。

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 (算学) , 书中主要以介绍数学算法、几何证法、作图方法为主, 也会附带一些理论的介绍。对于其他的学科, 除了涉及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学科进展之外, 还会介绍这些学科在生活、军事上的应用, 刊载国外关于这些学科的发明, 并说明原理。可以说, 《科学》杂志所关注的基础科学, 并不局限于理论上的研究, 也会包括学科应用方面的内容。

(二) 应用科学

应用科学关系到国计民生, 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实业的进步、国民的生活有着很大的作用。《科学》杂志有关应用科学的分类也包括很多方面, 这些被关注的领域也跟中国国情有关。

(注:本表中分类的依据是按照《科学》索引进行, 其中杂俎栏目并没有进行分类)

(1) 农林科学技术

中国是农业大国, 科学家对于农林科学技术的研究从未停止过, 当时的中国科学家也不例外。从内容中可以看出, 当时的科学家较为关注的问题包括土壤的酸碱性、植物的抗虫性、农作物的改造等方面, 他们通过实地考察、亲自实验等方式进行研究, 对农林发展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帮助。

(2) 矿冶技术

对于矿产丰富的中国来说, 研究矿冶方面的技术也是很有实用意义的。《科学》会关注各领域的矿产信息, 对新发现的矿藏进行及时报道。此外, 还有对采矿方法、矿产纯度等内容进行分析, 可见, 当时的科学家已经开始注重矿产的质量, 而并非只注重产量。

(3) 工程技术

《科学》涉及到的工程技术包括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 这些有关事业发展的学科有利于当时的社会发展, 是极具意义的。

(4) 卫生医药方面介绍

《科学》杂志介绍了很多卫生医药方面的信息, 其中一部分是关于国外先进医学技术的, 如胃镜的使用、外科手术的进步、医学疾病的治疗等等。此外, 杂志还会介绍一些实用的医学信息, 如“霍乱症及其防治法” (1934年12期) 、“痘症新治法” (1935年11期) 等, 对当时公民的医学知识启迪有所帮助。

(5) 航空航天技术与气候学研究

航空航天与气候学都是《科学》杂志比较青睐的内容, 很多文章也会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探讨, 分析气候对航空航天的影响。也有很多文章是对二者进行分别的介绍, 有助于国人了解这些新兴的实用科学。

(三) 科学史

科学史的内容在《科学》杂志中占有一席之地, 有对近十年、二十年国内外学科发展进行探讨的, 例如1935年第10期中, 刊载了《近二十年来原子物理学之进展》、《二十年来中国植物学之进步》、《二十年来中国气象学之进展》等系列文章;也有对学科的发展史进行全面的回顾的, 如《宋元以后草本药理论概要》 (1933年第9期) 。《科学》杂志关于科学史的记载记载下了国内外尤其是中国科学技术走过的道路, 对后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四) 科普知识

《科学》杂志上也有科普知识的介绍, 例如1935年第2期中的“足下知之否?”介绍了六年中俄罗斯人口增加的人数、硬水的沸点、如何推算陨石的年代等等科学常识, 十分精简。此外, 《科学》还会介绍一些科学常识, 例如《植物纤维之简易鉴别法》 (1932年第8期) , 介绍羊毛与其他纤维之间的鉴别方法, 十分实用。

(五) 科学救国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爆发, 中国也处在内忧外患之中, 《科学》刊登了很多关于呼吁科学救国的文章。

编辑部长刘咸就在发表了《科学与国难》一文, 认为应当树立科学国策, 重视科学事业, 尤其应当注重可以让国家富强的科学研究进行实施, 也应当注重国防建设的科学, 对科学人才建立奖励保障, 以实现科学救国。此外, 科学还刊载了一系列呼吁科学救国的文章, 如《科学与民族复兴》 (1935年第3期) 、《科学研究为建设国家的始基》 (1937年第1期) 、《国难期间科学界同人应负的责任》 (1936年第4期) , 呼吁国家和国民重视科学。

(六) 教育及科学教育

教育是科学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质量的好坏对科学传播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科学》对于教育事业, 表现出了很大的关注。刊载的内容包括学科的教学方法、教学者的任务、教育机构的情况介绍、教育基金的情况、实验室的建设标准等各个方面。

三、《科学》杂志科学化运动时期科学传播特点

(一) 注重科学性

20世纪30年代, 中国的人权主义思潮较为盛行, 中国青年运动也在那时开展, 同时,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 以政权的力量强制灌输给民众。在这一时期, 农村经济社会经济矛盾突出也导致了“农村建设运动”的发起。这一阶段可谓是各种思潮与运动并发的时期, 加之民族危机的加剧, 当时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均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但是, 《科学》并没有因为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而受到影响, 依然坚持刊登科学文章, 没有政治偏向性, 这对于科学传播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二) 注重实用性

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应用社会, 造福社会。《科学》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因此对于科学的实用性十分注重。可以看出, 《科学》杂志除了对于应用科学十分关注外, 杂志还十分注重生产生活中的科技, 对于生产生活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例如, 1931年的水灾影响了淮河一带小麦的播种, 引发了荒灾, 《科学》杂志便刊载了《灾后种麦误期之补救》, 给出了“改种其他作物, 以及根据各地气候、土壤环境选择适合迟播的小麦品种”的建议, 对灾民灾后的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大作用。又如, 在1935年第6期的新闻中, 介绍了价格便宜、亮度高的植物油灯, 以供当时经济欠佳的农村使用。另外, 由于蚊虫是引发疟疾、黄热病、丝虫感染、骨痛病的元凶, 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多不良影响, 杂志也在1933年第5期介绍了《蚊的驱除方法》, 对幼虫和成虫都有一定的驱除措施, 有利于公民的健康。

可以说, 《科学》杂志从各方面关注生产生活, 提出了很多极具实用性的方法及建议, 很好地贯彻了科学造福社会的功能。

(三) 注重新闻性

科学新闻在《科学》杂志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 而在1935年改版后, 编辑部长刘咸更是增加了新闻在杂志中的比重。

*采用四舍五入法, 舍去小数点, 保留整数位 (注:本表所指的新闻来源于《科学》中的[新闻] ([科学新闻]) 这一栏目, 同时也包括[科学进步]栏目)

从新闻源来看, 《科学》杂志在科学化运动的早期, 大多采用国外医学会、科学促进会等科学协会以及各大高校、工商业的研究成果或报告, 也有来自于《Nature》、《Science》等国外领先的科技杂志上的论文及最新科学成果介绍, 之后, 《科学》也开始增加国内高校、研究所、科研机构以及国外报刊上的科学新闻内容作为新闻的源头。从内容上看, 《科学》杂志所刊载的信息量也在不断增加, 涉及的专业也逐渐增多。从一开始较多关注科研成果、科学发现, 到后来关注各领域的科技活动、科研动态以及科学家消息, 甚至一些科学生活常识, 也在新闻栏目中有所体现。从供稿的作者来看, 也由姚国珣、朱炳海两人发展到后期姚国珣、刘咸、重熙、戈合等多人。此外, 新闻的时效性也在不断提升, 很多新闻都对上个月甚至是当月早期发生的科学事件进行了报道。

虽然有些稿件从内容上来说并不能够属于新闻的范畴, 但是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 科学杂志对于科学新闻十分注重, 并利用新闻短小精悍的特点, 将更多的科学信息传播给读者, 对读者了解国内外科学现状有很大的帮助。

(四) 表现了对科学家的尊重

科学家是科学传播的主体之一, 也是科技传播内容的来源之一, 对于科学的发展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对于这一群体, 《科学》杂志给予了极大的尊重, 并利用很多版面和篇幅对科学家的事迹、精神进行了介绍。

在1932年第十期中, 《科学》杂志开办了专刊来祭奠科学家爱迪生的逝世, 刊登了数十篇文章, 从爱迪生的生平、发明、研究成果等方面对爱迪生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使爱迪生的形象及精神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华刚讷行状》、《悼居里夫人》、《亚几默德》、《马尔萨士百年纪念》等科学家传记及悼词都是对逝去的科学家表示怀念的文章, 并认为, 他们的逝世是科学界的损失。此外, 在“新闻”栏目中, 还会对科学家的消息进行集中的介绍。在卷首, 《科学》也会刊登科学家的珍贵照片, 以展现科学家的精神风貌。可以说, 《科学》杂志对科学家的尊重即是对科学的尊重, 更是向读者传达了尊重科学家的精神。

(五) 关注国民健康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处于动乱之中, 国民较为蒙昧、医学素养较低, 加之当时瘟疫严重、食品短缺, 医学也不发达, 国民的健康问题十分堪忧。《科学》杂志对国民健康问题可谓是十分重视, 刊载了不同的文章, 以求提高国民身体健康程度。

维生素是研究者较为关注的研究对象, 沈雄庆发表了《维他命研究之新发展》, 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维他命研究的最新成果, 其他研究者也对各种维生素进行介绍。不少研究者还对当时较为流行的鼠疫、霍乱、天花等传染性疾病的原因、症候进行了介绍, 并给出了预防和诊疗的办法。还有研究者对上海人的膳食进行调查, 选取中等上海家庭为研究对象, 对膳食成分及营养分配进行研究, 并与美国进行比较, 通过分析, 提出对国人提高营养, 增强体格的建议。此外, 还有对蛋白质、营养元素的研究, 以及对于饮用水卫生监测的建议, 可以说关注的方面是非常全面的。

(六) 内容通俗浅显, 重视图片运用

《科学》是一个专业型的科学杂志, 传播了很多专业知识。尽管如此, 该杂志也没有忽视语言的通俗性, 并充分利用图片, 对知识进行展现, 使之形象易懂。

从该杂志20周年的社论中便可看出杂志对于语言的要求:“以深入浅出清畅顺达之文字论述各种科学问题, 务使初学者读之不觉深, 专门家对之不嫌浅, 各取所需, 则本杂志使命达矣。”在实际中, 《科学》也是这样执行的。首先, 《科学》刊登了大量的科学新闻, 简单易懂, 信息量大;其次, 《科学》选取的专著及论文也能用较为简单明了的语言说明道理。此外, 《科学》对图片的运用也十分重视。在讲解动物结构、微生物的变化等内容时, 《科学》都会配上图片, 方便读者理解, 对其他需要作图表述的论文也都配有图片说明;此外, 《科学》还刊登了一些科学家的照片, 并用铜版纸印刷, 实属珍贵。

四、《科学》杂志在科学化运动时期的作用

(一) 普及和推广了科学知识, 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当时中国教育较为落后, 学习新兴科学知识依靠的大多是原著, 为了方便讲课, 老师也采用英文授课, 而国内的教科书则很久没有更换, 不具前沿性, 并不有利于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将读者群体首先定位为“高中及大学学生, 次为中等学校之理科教员, 再次为专门学者, 最后为一般爱好科学之读者”。将高中及大学学生作为主要读者群, 并刊载文章对初高中试验室的配置标准、学院的学科建设提出建议, 可以看出, 该杂志对于国家科技发展未来主体的重视。《科学》在这些群体做好了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工作, 从当时情况来看, 有利于受教育者知识面的增长, 从长远上看, 更是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 传播科学精神, 提高国民科学智知

《科学》不仅对科学知识进行传播, 还始终凸显出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的精神, 而杂志中的文章也或多或少地反映着科学精神。

对于中国科学社提出的米制单位译名, 读者王子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千克”应当读成“克千”, “厘米”应当读成“米厘”, 这些提议被刊登在1935年第5期的杂志中。虽然该读者的建议并没有在实际中得以应用, 但是对于该稿件的采用正是说明了《科学》杂志坚持自由交流、欢迎不同说法的态度, 也正是科学精神的极大体现。此外, 杂志中还有很多文章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例如对科学家的介绍, 一方面是让读者更加了解科学家, 另一方面也是对科学家科学精神的解读。

《科学》通过对科学精神的传播, 提高了国民的科学智知, 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接受和从事科学教育的人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三) 促进了国防科普工作

由于当时战争形势的需要, 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将国防科普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科学》杂志中, 就多次提到战争中的毒气问题, 如《军用防毒器之活性炭》、《第二次世界大战空军与毒气活跃之前瞻》、《毒菌战争》、《我们的防毒问题怎么样?》等。文章对毒气进行了介绍, 呼吁民众引起重视, 努力建设防空设备、增强国防意识, 而不是简单地喊口号, 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国防建设加强的期待。与此同时, 又从科学的角度对如何防毒进行了探讨。可以说是在科普的同时又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 这种重视国家灾难, 以科学的视角看待问题、提出建议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难能可贵的。因此, 《科学》杂志对国防科普工作的开展可谓是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四) 促进社会科学化和科学社会化

科学化运动协会认为, 要解决中国的问题, 就不能回避中国自己的问题, 《科学》杂志正是这么做的。该杂志刊登的文章对中国社会存在的教育问题、学科建设问题、工业实业发展问题都进行了探讨, 或是寻求解决的途径, 或是提出解决的方法。正是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 才有利于提高。

此外, 《科学》杂志还十分重视科学名词的统一。从1932年开始, 杂志就开始刊登科学名词审查会审查通过的算学名词;接着, 对讨论通过的化学译名进行公布;同年, 杂志刊登了读者对于英文数学名词翻译的讨论。之后, 《科学》杂志又刊载了《昆虫译名之意见》、《有机化学名词改良委员会最后报告书》, 并发表了物理学会请求改善现行衡量制度的请求。科学名词的统一有利于科学的传播, 也有利于科学社会化的进行。

摘要:1932年到1937年的5年期间, 政府高官学者和研究机构学者发动了“中国科学化运动”。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进行科学教育、实现社会科学化和科学社会化是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的目标。本文通过对科学化运动时期《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传播特点进行分析, 讨论《科学》杂志在这一时期对推动科学化进程所起的作用。

中国科学论文 篇5

A 找出新的顾客群

B 提供新的产品

C 寻找新市场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2.创意大师黄霑说,“创意就是旧有元素的重新排列和组合”。从这一点上来看,创也可以说是:A 拼图游戏

B 阶段再定义

C 改变用途

D 魔岛理论

正确答案: A

3.下面哪一项是对“重新排序”这项水平位移技术的正确描述: √

A 把产品或服务的一项/几项要素直接拿掉

B 改变产品或服务的某一项/某几项要素的顺序

C 对某个产品或服务的某项/某几项做出逆向思考的调整

D 给产品增加一项因素或者几项要素,而其他要素维持不变

正确答案: B

4.很多女性都喜欢花大钱购买名贵的化妆品和衣物,原因是: √

A 女性购物不仅是为了满足物质上的需求,还希望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B 很多女性都是自己赚钱自己花

C 女性天生喜欢浪费

D 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 A

5.妨碍创意的绊脚石有: √

A 血统主义

B 直线主义

C 逆变心理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6.创新要求企业创造会思考的产品,所谓会思考的产品就是: √

A 运用高科技生产的产品

B 从客户的角度考虑,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

C 价格高的产品

D 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 B

7.我们要重视创意,因为通过创意,可以: √

A 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B 把一个很好的讯息包装起来,让别人可以看到、理解并使用

C 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8.摩托罗拉通过设计变革之后,市场占有率又逐渐回升,这件事说明了:A 创新设计的重要性

B 市场营销的重要性

C 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D 变革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 A

9.市场规模会影响企业的创新,具体表现为: √

A B C D 合作才能把市场做大,竞争才能做好品质

当市场规模比较大的时候,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人才,也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

当市场规模比较大的时候,比较容易复制成功的模式

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10.我们发现,一些小公司充满了活力和创意,但是一旦发展成为大公司之后,就开始变得僵化,这个现象使下面哪一种思想的反应: √

A B C D 直线主义

血统主义

逆变心理

畏惧心理

正确答案: C

11.下面哪些因素有助于产生创意: √

A B C D 好奇心

想象力

勇气

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 D

12.我国企业要想在世界竞争中站住脚跟,必须: √

A B C D 更多的依靠创新设计

抄袭国外的优秀设计

与跨国企业合作,为他们生产零配件

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 A

13.商家在情人节的时候,把巧克力包装成100朵玫瑰花形状,虽然售价远远高于一般的巧克力,但是购买的人仍然排起了长队,这一行销方式采用了哪一种创新: √

A B C D 以包装为主的创新

以设计为主的创新

以大小为主的创新

以模组化为主的创新

正确答案: A

14.有一句话说的是“拿美国的工资,住英国的大宅,娶日本的老婆,吃中国的大餐”,这句话明确指出了下面哪一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A B C D 饮料生产业

饮食业

化妆品业

成衣业

正确答案: B

15.企业在使用蓝海战略的时候应该遵选哪些原则: √

A B C D 去除客户不需要的功能,重视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

降低成本

为客户提供更高价值

以上都包括

中国科学论文 篇6

1.提高思想认识,提升科学课的学科地位

确定一门课程的学科地位,必须先了解它的学科性质。因此,加强科学课程改革,首先须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是在课时上,必须保证科学课充足的课时和真正的落实;其次是在教师的安排上,必须选派有一定科学素养,热爱科学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担任科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不能强制安排缺乏科学知识、缺失科学精神者担任科学教师,更不能再优先安排语文、数学课程后,让上不了语文、数学课的教师担任科学课。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科学课程教师素质

针对农村小学科学教师存在的学科专业背景复杂、学历偏低等问题,必须多渠道、多形式提高科学课程教师素质,整体推进科学课程教师队伍建设。(1)加快对小学科学专业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培养。(2)加强对在职科学教师的培训。对于在职教师,要严格按照《标准》中规定的教师必须具备的科学素养设计培训课程与教材,分期分批实施上岗培训,建立相应的资格考核制度,确保持证上岗。具体培训形式可以采取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外出培训和校本培训、学历培训和业务培训等相结合的办法。

3.改革课堂教学,全面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为全面实现科学教育目标

在教学目标上,必须突破唯科学知识的藩篱,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究能力列为科学教育的重点。科学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学生学科学,是为了在实践中更好地用科学。

4.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开拓科学课程资源

丰富的课程资源对任何一门课程都是必要而且必需的,科学课程也不例外。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农村学校要突破有限的课程资源,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除了努力创造条件做好必要的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教师这个“软资源”的作用。

5.转化评价制度,为科学教育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中国科学论文 篇7

一中华自然科学社与《科学世界》的创办和发展

中华自然科学社是南京中央大学自然学科毕业生组建的旨在普及科学运动的科学团体,社员一度达1 500人,其中不乏卢嘉锡、王大珩等科学大家。在“要使国家的科学发达,首当谋科学的普及;要使民众的生活改善,首当使民众的知识提高”思想的指引下,[2]中华自然科学社于1932年创办了《科学世界》。

《科学世界》先后共出版了19卷,跨18年之久。1932年《科学世界》出版2期。1933年第2卷至第5卷均按月出1期,年各出12期。1937年第6卷刊出第7期后,即遭逢卢沟桥事变,战火燃及当时编辑部所在的南京,该刊出版暂告中断。

1938年《科学世界》在重庆复刊,第7卷共出刊8期。1939年因后方印刷和经费的困难,仅刊行4期。1940年《科学世界》编辑部转移至成都,第9卷计刊出7期。1941年2月起,《科学世界》改为双月刊,第10卷、第11卷各出6期;第12卷至第14卷各刊出2期。1946年第15卷仅刊出1期。1947年《科学世界》第16卷在上海复刊,恢复月刊,自第16卷至第19卷均各出12期。

1950年8月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后,全国科学界展开大团结运动,《科学世界》与中国科学社出版了三十五年的刊物《科学》合并,由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接办,定名为《自然科学》,同年12月《科学世界》正式停刊。

综观《科学世界》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932年到1937年,即自第1卷到第6卷。《科学世界》内容多为综合性文字,注重介绍普通科学知识。言论上多属提倡科学研究与宣传科学应用的文字。第二时期从1937年到1945年,自第7卷起到第15卷,《科学世界》在抗战时期中刊行的。言论上多属讨论科学家在抗战中应尽之责任,内容上多介绍防毒、防空及战时科学的应用,以及大后方资源调查的报告。另外,由于在战时国外科学刊物不易获得,因此这一时期特别注意科学的新进展和新知识的报道。第三时期,抗战胜利后的发展阶段,自第16卷至第19卷在上海出版,内容除科学知识的综合报道外,亦多研究方面的专门报告,就某一重要专题作理论与实际兼顾的详尽介绍的专号,成为此时期的特色,这些专号也成为当时国内对特定课题完备的参考文献。

二 《科学世界》的办刊宗旨

作为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科技刊物,《科学世界》的办刊宗旨与社会的环境密切相关。“九·一八”事变后,科学救国的呼声日高,爱国知识分子积极探索科学传播的途径,推进科学普及运动。作为探索成果之一的《科学世界》,也是“当时国内首先编行的通俗科学期刊”[3]。从《科学世界》的办刊宗旨,亦可见其在科技传播中的重要作用。《科学世界》的办刊宗旨主要有两方面。

(一)普及民众科学知识,实施科学救国

从五四时代“赛先生”登场以来,国人对科学的信仰与热忱高涨,“科学救国论”成为时代的强音。但与此同时,“学校里机械式的功课把科学弄成死板上的东西……在这颓势的形成中,通俗科学刊物仍不脱教科书的形式,甚至于连博士论文式的洋巨著也出现在上面,这样,把科学与大众的距离格外扯远了。”人们亟需一份通俗的科学刊物,有识之士也在探求一份致力于科学普及的刊物,“目标就是要在大众造成一种科学的信仰”,以求“用科学的力量,迎头赶上,造成了惊人的富强”[4],《科学世界》即是当时的探索成果之一。

1932年11月1日,《科学世界》第1卷第1期出版。在发刊词中,《科学世界》编辑部说明了刊物宗旨:“我们敢大胆地说一句,中国人之所以处处失败,还不在于经济的恐慌、政治的纷扰,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学术本身上有毛病。几千年来,国人所倡导的,多半是一种迷信之术……别人已经在坐飞机了,我们还在安步当车;别人的文化天天都在突飞猛进,而我们还是文明古国。像这样落伍的民族,宜乎要惨遭内忧外患,宜乎不能生存于狂波怒潮中的20世纪……救国的方法很多,途径不一,我们认清事实的需要,及自身能力所及,出而普及自然科学……我们决不挂招牌,决不唱高调,发行本刊的使命,在供给中小学理科教师的参考资料,和增进国人的科学常识,是明白科学的应用。”[5]在发刊词中,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民族的生存联系在了一起,具有明显的科学救国意识。在此后的办刊过程中,《科学世界》将科学救国的宗旨贯彻于其中。

为了达到“增进国人科学常识的使命”,《科学世界》在内容上注重选取贴近民众生活的题材,如《临盆期的预测法》(第2卷第3期)、《小儿腹泻的苹果疗法》(第2卷第8期)、《人工太阳光能增进家禽之产卵量》(第3卷第1期)等文章就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接近性。

(二)传播当时世界之先进技术,以促国家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在“内地出版界荒芜太甚,自然科学之读物更凤毛麟角,同时国外印刷品之输进,复以外汇及寄运之困难而一再减少,高中以上之学生及服务中等教育界之人民,莫不深感知识来源之缺乏……”[6]的情况下,《科学世界》承担起介绍新知识之职志,介绍新知识成为其新的宗旨。

这一宗旨在抗战胜利后,时任总编李鼎国在第16卷第1期的卷首语《本刊之今后》一文中得到了延伸,“本刊亦当集海内外同仁之全力,一方求基本科学常识之普及,一方求世界新知之传播,使本刊成为我国中坚分子之中坚读物……本刊此后当以基本原理之阐发为经,而以基本原理之应用为纬,深盼读者予以同情与赞助,俾可推进‘基本科学运动’,使一般人对基本原理有所认识,以利我国之科学化。”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科学世界》的定位比在此之前又有所提高,内容上从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转而为以介绍新知识,推广科学应用,探讨科学原理,报告科学新发现为主,旨在使该刊“不特成为中坚分子之中坚读物,抑且成为国内科学家与科学运动提倡者之喉舌,不特可得读者于国内,抑且可得读者于国外”[7]。

《科学世界》不仅致力于科普文化宣传,而且理论联系实际,以求应用世界先进科技促进国家发展。抗战前的《科学世界》也有新知的介绍,但主要是分散插入于版面之中,显得较零碎。抗战后对于新的时代内容的介绍更为集中也更为突出。栏目“科学新闻”是一块集中介绍新知的阵地,如第16卷第1期的“科学新闻”栏目里,刊载了《低温氦液中的“第三声”》、《隔墙看“物”》、《伤不及鸟》、《雷达摄取飓风照相》、《糖荒中的救星》、《地磁北极在何处》等23则科学消息。

三 《科学世界》的内容及传播特色

《科学世界》从1932年出版到1950年停刊,刊登了大量的科技内容方面的文章,传播了大量的科技信息,并且在科技信息传播方面颇具特色。

(一)内容广博,信息量大

《科学世界》的内容所涉甚广,包括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以及科学理论的文章,涵盖到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地质、气象、生物、农学、医药学、环境预警、科学人物等各个领域,且译著兼容,图文并茂,信息丰富。如第16卷中,科学理论的文章有7篇。纯粹的科学文章有77篇,其中数学方面的文章有2篇,物理方面的文章有4篇,化学方面的文章有4篇,地理方面的文章有1篇,气象的文章有10篇,微生物的文章9篇,植物方面的文章11篇,动物方面的文章3篇,原子能方面的文章24篇。应用科学的文章有21篇,其中化工方面的文章有8篇,电工方面的文章2篇,机械方面的文章5篇,航空方面的文章1篇,农业方面的文章4篇。另外,还包括医药卫生的文章13篇,科学传记1篇和77则科技新闻。

《科学世界》还不定期地编辑各种科学专号,集中介绍某一方面的科学知识,从而使科技传播更有针对性和系统性。例如第3卷第1期的“化学专号”、第4卷第11期的“数学专号”、第5卷第2、3期的“物理专号”、第6卷第1期的“战时科学专号”。另外,书籍推介也是《科学世界》做的较多的一项工作。

(二)严谨权威

《科学世界》虽然在言辞表达上偏于大众化与通俗化,但是并不粗浅,而是表现出十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逻辑实证特征,传达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免疫与种痘》一文为例,全文用6章的篇幅分别介绍了“什么是免疫”,“天花的定义、历史、原因、传染路径”,“天花的经过、患天花后的结果、天花的防御、种痘的历史”,“种痘的原理、旧法种痘、新法种痘、痘苗”,“种痘的方法、种痘后的经过和变常及变常的治法、种痘的时期年龄和次数、现行种痘条例”,“水痘与天花的区别”等几个方面的知识,条理清晰,内容详尽,使得人们知其然,也能够知其所以然。至于所刊文章的引用、注释、图解、图注等,也均清晰规范,体现了该刊严谨的学术风格。

在《科学世界》上撰文的作者大多为大学教授和科学专家,信源的权威性使其具有客观的权威优势与信度力量。例如,第16卷第9期的原子核专号为例,其作者多是当时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卷首语由《科学世界》的编辑李国鼎撰写,国立中央大学校长吴有训撰写社论《我国应从速建立原子核研究室》,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王金昌撰写《各种基子发现及其性能》,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施士元撰写《研究原子核之工具》等文章,保障了内容的严谨和权威性。

(三)兼容知识性与思想性

传播科技文化知识自然是《科学世界》一向承担的职志。除此之外,它也承担了宣传科学理性精神与科学思想的历史使命,涉及社会、文化批评与思想争鸣的论说,从“科学”或“科学家”的角度,谈境界,说现实,把科学阐发得更为具体而具有一定的思想引导作用。在《科学世界》中刊登了很多的谈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文章。例如《革命的科学运动》(第4卷第1期)一文中,作者提出从事科学运动的人,要培植三种基本精神,即平民的精神,大公的精神,刻苦的精神,本着这三种精神来推行科学运动,才算是革命的科学运动。此外,《所谓科学的精神》(第2卷第12期)、《科学到民间去》(第5卷第12期)、《科学与道德》(第6卷第2期)、《科学与民族复兴》(第6卷第6期)、《献给青年科学家》(第16卷第12期)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科学进行了论述。这些文章为“赛先生”能被更多人接受而鼓与呼,为科学家的成长,国家的科学进步献计献策。而发表在新中国之前的社会沧桑动荡的特定时代里,更凸现出其不可替代的历史认识价值和思想指导意义。

(四)注重互动性与服务性

《科学世界》的第1卷第1期,便刊登了启事:“本刊以普及科学运动为宗旨,故对于自然界各种现象,除专文择要介绍外,其余不及讨论之问题,及日常发生之新奇事实,当然极多。本刊同人不揣冒昧敢向国人征求关于自然科学之各种疑难问题,及动植物、岩石矿物标本之定名等各项,同人等必能尽力解答。……读者无论对于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心理及农、工、医学等疑问,请直接通函……本刊当将解答编入‘科学问答’栏内发表。”

这之后,《科学世界》每期都会刊登来函问答。从最初的每期2至3个问题,扩展到后来占用每期杂志的十分之一以上篇幅(10页以上),来函的读者也从南京及周边的无锡、常州扩展到北平、四川、山西、广东、河南、山东、浙江等地。问题覆盖名人传记、数学、天文、物理、化学、气象、地质、地理、生物、生理、心理、农学、林学、工学、医学、药学等各个领域,可见读者的参与程度与关注程度之盛。另外,从第2卷第5期开始开辟的“读者园地”栏目,也给读者开辟了一个交流的窗口。要目预告、广告索引、问题索引、勘误等工作,则从细节上反映了《科学世界》较好的互动精神与服务意识。

(五)传播形式丰富多样

《科学世界》在传播上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图文结合是其常用方式,通过图表或图片辅助文字说明,可使科学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它还探索了科学灯谜、科学应用、科学评论、科学纪新、科学新闻、科学测验、书报评论、书报介绍、游戏数学、天气歌谚、科学嘉言录等各个栏目,把知识性与趣味性相融合,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

《科学世界》特地征集科学歌谣,以增进国人科学常识为主旨。《科学世界》刊登了大量的科学歌谣,包括有医药歌谣、农事歌谣、饮食歌谣、生理歌谣、数学歌谣等。例如,朱柄海在《科学世界》开辟了专栏,专门对流行民间的天气歌谣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培养国人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科学歌谣既内容丰富,又寓教于乐。将科学知识融于简单易学的歌谣之中,这是《科学世界》科技传播的一种积极探索,对于普及科学知识,增进国人的科学常识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从第4卷第9期开始,《科学世界》开始设立“科学小说”栏目。科学小说能够增进读者对枯燥无味的科学的兴趣。如李秀峰的科学小说《防空演习》(第6卷第1期)配有精美的照片、插图,借助人物(父子三人)故事讲述实用科技知识。科学戏法也是《科学世界》重要传播形式。在游戏数学一栏中,编者介绍了宝塔式之研究,移棋相间之研究等数学趣谈,用游戏的方式解读深奥难懂的数学命题。

四结语

《科学世界》作为我国近代重要的科技期刊,在科技传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科学世界》刊登了大量的科技内容的文章,积极介绍科技知识,引进国外科学新知,推广科学在中国的应用,从而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世界》传播了科学理性精神。从创刊开始,《科学世界》就积极鼓吹中国人应该学习科学方法,强调具备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科学世界》在中国近代大众科学启蒙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的办刊宗旨与内容特色对于当前科普刊物的发展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摘要:《科学世界》是中华自然科学社在20世纪30年代创办的科普期刊,是中国近代科技传播的重要媒介。《科学世界》以广博的内容,新颖的材料,丰富多样的体裁,传播了大量科技信息,在中国科技传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论述了《科学世界》的发展历程、办刊宗旨与内容特色,揭示了该刊在中国近代科技知识的介绍与普及,国民科学化运动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科学世界》,科技传播,传播特色

参考文献

[1]翟杰全.让科技跨越时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3.

[2]编辑部.中华自然科学社第八届年会宣言[J].科学世界,1935,4(8):727-728.

[3]编辑部.十九年来的科学世界[J].科学世界,1950,19(6):134-135.

[4]赛音诗.把感情掺入于科学[J].科学大众,1947,2(1):1.

[5]编辑部.发刊词[J].科学世界,1932,1(1):1-2.

[6]编辑部.本刊之使命及今后之本刊[J].科学世界,1937,6(2):1-7.

留学生与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 篇8

正是中国近代留学生群体的不懈努力,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的中国近代科学文化,他们在中国近代科学社团文化、科学期刊文化、科研机构文化和科学教育文化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经过西方文化洗礼而拥有共同范式的中国近代科技留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科学共同体,充分展示了作为中国近代科学家角色的地位与作用,他们通过各种科学技术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形成与近代中国社会其他部分的协调发展关系,并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一)留学生是中国近代科学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中国近代科学文化建设有百年的历史,而成为中国主流文化的历史是随着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建设开始的。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历史不过50年,而在20世纪前半叶的这50年中,充当中国近代科学家社会角色主体的是1891~1920年间出生的两代留学生,他们也是中国最早的两代科学家,其中又以东南沿海各省出生的留学生居多,江苏、浙江和广东位居三甲,他们在国内主要是在国立大学和教会大学完成大学的本科教育。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留学生主要集中在20世纪20~40年代出国深造,其中到美国求学者高居榜首。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留学生约半数获得博士学位,而1946~1956年是回国人数最多的10年,回国后大多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学术性较强的部门工作。

(二)留学生创建中国近代科学社团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体制化始于留学生在海外创建的科学社团,而随着留学生群体的回国,他们把科学社团带回了中国并创建新的科学社团,开始在中国传播科学文化。中国20世纪的几乎所有科学社团都是由中国近代留学生创建并担任会长、理事长、书记等要职,影响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大政方针。中国近代几乎所有科学技术类主流学术刊物都由留学生创办。

(三)留学生开创中国近代科学技术高等教育

中国近代留学生开创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高等教育的局面,建立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发展中国科学文化可持续性的有生力量。除教会大学之外,中国近代高校的理工科院系几乎都是由留学生创建;留学生广泛地在中国近代高校开展科学教育,这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进步的特质和传播科学文化最有效的途径;中国近代留学生主导了大学科学技术课程体系的形成和教科书的编写;他们担当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高等教育的主要管理职能,上至国家层面的行政长官,下至大学校长、院长、系主任;由于留学生的使然,中国近代高校师资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流动性;由中国近代留学生领导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近代名校完全可以与当时欧美的二流大学相媲美。

(四)留学生创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研究体制

中国近代留学生创建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研究体制,它意味着近代中国社会对科学家共同体及其活动和价值的正式承认,科学文化建设具有了国家体制的保证。首先,他们建立起国立性质的科研机构,构成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研究的核心建制,代表着国家科学技术研究的主导方向和最高水平,如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都取得了世界水平的成果。其次,他们开创了建立中国近代高校科研体制的先河,而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他们早期建立的科研机构多是面向社会实际需求的应用性研究机构。再次,他们开创了设立民营企业科研组织的先河,充当着中国近代“工业实验室”的角色,既有面向企业生产问题的研究,也有非常基础性质的科学问题研究。

(五)留学生推动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现代化步伐

中国近代留学生通过科学技术体制建设,把世界先进的科学知识与技术手段传播和扩散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各个层面与角落,把中国近代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现代化步伐:农业科技促使传统农业的转型;医学改进了传统医疗观念;化工技术给民族工业起飞插上了金翅膀;军事技术仿佛给孱弱的中华肌体注入了强心剂;科学文化的普及促使中华民族睁眼看世界和民众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事实上,中国近代留学生还把触角伸向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政界,如北洋政府先后更换了32届内阁,历任内阁阁员中有51.37%的人为海归出身;1948年出版的《中国当代名人传》中收录了198名国民党党政军要人,有留学经历的占了44.4%;[1]中共1921年的成立大会12位代表,2/3是归国留学生。[2]

二留学生是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留学生是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这个命题包含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指中国近代留学生继续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学文化发展中发挥领导作用,二是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成归来的留学生在新时期的科学文化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

(一)中国近代留学生是新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核心领导

1949年新中国成立,科学技术事业基本是在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开始的,而各种科学技术体制的核心领导依然是由中国近代留学生来担当。新中国科学技术体制建设对中国近代留学生的依赖,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这从中国近代科技留学生普遍到耄耋之年才从一线岗位退休就可窥管见豹。

中国近代留学生进一步强化了在科学技术价值观层面的贡献,从各种角度宣扬科学技术的普世价值;同时,中国近代留学生在科学技术器物层面的巨大成就,科学技术所显示出来的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威力,不仅使得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构成中国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而且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大行其道,外化为人们的行为方式准则。

(二)中国现代留学生是新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与西方的学术交流基本中断,而在此期间,主要是中国近代留学生为主体的工作支撑着国家支离破碎的科学文化事业。十年“文革”结束,中国迅速恢复了向西方派遣留学生的工作,过去30多年到海外留学的人数远远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以往所有的留学生人数:1872~1978年百余年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3万,而1978~2011年间,中国共送出了224.51万留学生。[3]

同时,鼓励海外留学生回国服务的优惠政策,使得大批留学生学成回国,近几年从2009年海归人数突破10万人,2010年达到13.48万人,2011年18.62万人,创历史新高,他们回国后充实到了中国科技、教育、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

正是这一批新的中国现代留学生迅速接过了中国近代留学生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大旗,更加集中精力在器物、体制、价值等层面全面推进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批中国现代留学生的回归,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科学技术事业就难以取得目前的辉煌成就,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建设也难以达到今天能够与西方发达国家充分交流的高度。

三留学生是中国当代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从留学生角度对中国近现代科学文化发展的考察,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价值,而且对于中国当代和未来科学文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留学活动依然是中国未来科学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中国改革开放已30多年,然而,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是出于传统发展阶段、依附发展阶段还是内源发展阶段仍有争论。在新中国前30年的科学技术发展中,中国曾把自己长期摆在“内源发展”阶段的位置上,导致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决策的失误,科学文化建设走向了封闭甚至倒退。客观地说,中国的科学技术体制建设还很不完善,中国科学技术内部自我创新的能力不足,中国当代科学文化建设就是实现中国科学技术由依附发展阶段向内源发展阶段的过渡和转型,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发展时期,其中新生的中国留学生群体是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唯有他们的参加,才能加快和完成这次转型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派出和引进海外留学生依然是中国当代和未来科学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而这种战略选择不是一时之举,而应是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一个长期的持续战略选择。如果说中国近代留学生当初是带着“拯救中国”的使命回国服务,那么中国当代留学生就是带着“创业中国”的使命回国服务。

(二)多元化发展是中国未来科学文化建设的优化途径

近代留学生参与中国近代科学文化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科学文化建设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既表现在社团组织、教育体制和研究机构等多种形式上,也表现在各种形式内部也呈现多元化态势,而科学技术价值观的表述也各具特色。这种多元化发展模式是未来中国科学文化与时俱进的优选道路。

推进科学技术体制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是中国当前和未来科技体制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无论是在科学社团和科学教育方面,还是在科研机构方面,都应该加大和加强民间、民营和地方的范围与力量,放松政策要求,充分调动民间与地方办社团、办教育和搞科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放宽对科学社团、科学教育和科研机构的集中控制与管理,给予科学社团更多的社会职能和学术职能,给予民营和地方高校更多的自我发展空间和自我生存责任,有效地引进国外教育资源,鼓励更多的“工业实验室”的建立与发展,让科学技术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让科学技术体制得到合理的优化,让科学技术活动获得有序、高效的运行,从而在多元性的科学文化引领下,实现极大地提高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的科技体制改革目标,其中,积极的海外留学生派遣和引进政策的实施才能保证中国科技体制文化建设的多元化与先进性。

(三)规范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中国科学文化建设

从科学文化的本质属性来看,科学技术体制的规范化建设是第一性的,本土化建设是第二性的,本土化建设是为规范化建设服务的。比如创设科学技术的中文语言体系一直伴随着中国近代的整个科学文化建设进程,任何科学技术术语的中文表达都带有中国本土语言的色彩,科学技术术语的中文表达必然与西文表达存在差异[4],中国近代留学生们的努力工作是尽可能缩小这种差异,但终究差异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本土化的痕迹依然体现。

我们既要反对中国科学文化的虚无主义,也要反对中国科学文化的全盘西化,但更要防止过分强调中国科学文化的本土化建设而违背中国科学文化的规范化建设,特别是避免民族主义主导下的科学文化的本土化倾向。

摘要:中国近代留学生作为中国近代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文化体系;中国近代留学生群体继续引领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造就的新一代海归留学生把中国现代科学文化事业提升到世界文化发展的平台;留学生群体对于中国当代科学文化的发展仍将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留学活动依然是中国未来科学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留学生,中国,科学文化

参考文献

[1]傅润华.中国当代名人传[M].台北:世界文化服务社,1948.

[2]李梁,董书华.瞩目第十代“海归”官员[N].南方周末,2005-04-14.

[3]中国成世界上最大留学生生源国?90%以上属自费[EB/OL].[2012-10-03].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0917/c1001-19027586.html.人民网.

中国科学论文 篇9

1 设计的中国元素

全球目光对于中国的聚焦, 使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更加自信, 运用中国元素、追捧中国文化, 已在国际商界形成风潮。那么何谓中国元素?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出有代表性的东西, 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元素。中国元素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经过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渊源和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如: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漆器、中国结、汉字、如意、八卦等, 如何将这些中国元素应用到设计中去?是一个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做得好更难的课题。好在最近几年, 无论在平面设计、标志设计, 还是在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等方面。中国元素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这些领域, 并且已有了一定的起色和成就, 其成功案例如下。

(1) 北京申奥标识, 将象征奥运的蓝、黑、红、黄、绿五环以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盘长”方式相互环扣组成了一个“中国结”, 象征着世界五大洲人民的团结、协作、交流。带有书法笔触的动感图形又好象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 而太极拳在中国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体育运动。所以这一标识一方面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 另一方面又弘扬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是一个内容与形式结合得很好的成功案例。

(2) 奥运会火炬, 外观造型的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的国画立轴, 表面纹饰采用了中国传统纹样中的“如意祥云”。功能上动用了当今的航天航空高科技手段, 防风、抗寒, 以保证在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点燃圣火, 是一个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 是一款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又具有世界先进技术的产品。

(3) 奥运主标识“中国印”以及各比赛项目分标识。如何寻找一种不同于以往二十几届奥运会的奥运标识,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北京奥运会标识“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不负众望做到了这一点, 一方面印章与标识的形式相符, 印面上舞动的“京”字, 酷似一个向前奔跑的人形, 同时表达了地点、运动等信息内容。另一方面印章的色彩又与中国红相符。而用中国书法中的篆字笔划来表达各项运动比赛项目作为分标识, 书法加印章很吻合, 不能不说是一个绝好的创意。

除了在北京奥运会上有好多中国元素的设计之外, 上海世博会又有不少中国元素的设计涌现出来, 运用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斗拱建成的中国馆就是一个亮点。随着中国设计在国际舞台上的频频亮相, 中国元素给世界带来了“中国热”, 并将世界对中国文化的热情推向了另一个高度, 与此同时, 也给中国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 中国的设计风格

中国元素在设计领域的兴起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崛起, 但符号化和表面化的中国元素并不能完全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因为仅仅依靠中国元素体现在产品的外观上是不够的, 应该在设计、生产、制造、消费、体验的过程中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存在, 而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只是部分在设计中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元素的闪现, 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中国风格。

那什么是风格呢?举个例子, 当我们提到德国的产品时, 可能你会联想到严谨、精确;提到美国的产品时, 会联想到实用、踏实;提到日本的产品时, 会联想到小巧、玲珑;提到意大利的产品时, 会联想到典雅、高贵;提到北欧的产品时, 会联想到自然、亲切;但提到中国的产品时, 你会联想到什么呢?感觉很难用简单的词来描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原因就在于中国的产品缺乏自己的风格。

那什么又是中国的设计风格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可以挖掘提炼的内容很多, 而挖掘中国文化的精髓, 跟上当代世界的经济技术发展的步伐, 符合国际时尚审美的设计潮流是形成中国风格的关键, 中国风格应该建立在中国文化乃至东方生活方式的基础上, 形成一种既有中国特色又具东方神韵并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企业和产品整体形象。

要在产品中体现中国的设计风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 那么要在设计中体现中国风格, 就要在设计中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内涵, 而要在设计中体现中国文化的内涵, 仅依靠一些中国元素是不够的, 应该结合产品的功能和特点, 研究深层次的文化特点, 提炼出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内容, 并对其进行创作和挖掘, 最终提出一个系统的整体方案, 体现出产品设计的整体感。

例如中国的明式家俱就是在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内涵的经典范例, 简洁、端庄、大器的造型流露出极具时尚的“大明风度”;优雅的弧线和考究的质地, 体现了含蓄内秀的东方神韵;巧妙、精致的柳榫结构, 则代表了中国传统工艺的技术水平, 是中国儒、雅、和、韵的文化内涵在设计中最好的演绎。而今天的中国产品设计风格, 要求我们的设计师不但要继承而且要发扬, 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起来, 将现代产品设计根植于中国特色的生活文化中才能形成。

3 结语

对于中国的当代设计来说, 虽然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 也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总的来讲, 还不成熟, 属于自己的设计风格还未形成。在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 中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 但还没有成为设计大国。规模宏大, 体现着当今世界科技水平和设计理念的上海2010世博会即将圆满落幕, 伴随着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在让世界了解中国, 使中国走向世界的道路上, 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21世纪的市场竞争是产品的竞争、是设计的竞争, 而设计的竞争背后则是文化的较量。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 又值当前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个契机, 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不远的将来, 经过努力, 从设计的中国元素走向中国的设计风格,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已经为期不远了。

摘要:目前在各个设计领域中都有了中国元素的影子, 在市场上也有不少企业的产品被赋予中国元素, 但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仅有中国元素的闪现是不够的, 只有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相结合, 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产业和产品, 形成中国的设计风格, 成就中国创造。

关键词:设计,中国元素,中国风格

参考文献

[1]濮安国.中国红木家具[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4, 2.

中国科学论文 篇10

一、“中国元素”中的红色表现

1.红色象征热量、活力、意志力、火焰、力量、激情、性欲、生命力、生存本能、自然伟力、恐惧、坚强的意志或自信、忠诚、动机、大度、财富和幽默等。

2.按照我国传统习俗, 春节里运用最多的色彩是红色, 红色是喜庆、高兴、吉祥、发达之色;是阳刚、坚强之色。每家都要贴春联, 以示辞旧迎新。红色透着喜气、吉祥, 加上祝福的话语, 更表达了驱邪避灾、保佑平安之意。

3.南北民俗中, 都有在本命年挂红避邪躲灾的传统。红色是太阳、血和火的颜色。因此每逢本命年对红色特别钟爱, 在大年三十, 穿上红色内衣, 系上红色腰带, 佩带用红丝绳系挂的饰物, 来迎接自己的本命年来趋吉避凶, 消灾免祸。

4.年画是表现“中国红”的代表。它题材广泛, 表现驱邪纳祥、欢乐喜庆、传说故事、节日风俗等。年画中运用红色, 必在精华之处, 就像万绿丛中一点红, 有画龙点睛的美感。表现吉祥吉庆之事的年画, 以大面积红色为主色, 年节之时象征着吉庆和幸福。

5.南北各地农村在春节期间都要贴窗花, 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 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单一的大红色, 透露着红火之意, 使人们联想到年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配以精巧的剪纸艺术, 剪出各式各样的花纹图案, 其概括夸张的表现手法将吉祥事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将节日装点的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二、“中国元素”设计中的红色寓意

红色历来是我国传统的喜庆色彩。为什么我们那么喜欢用红色呢?

1.在中国人心目中, 红色意味着吉祥。请柬, 光荣榜, 春联都是红色的, 年馍要点红点, 压岁要用红纸包, 新娘子要穿红衣坐红轿。

2.在汉语里, “红”经常是成功的象征, 事业开头顺利叫“开门红”。受到上级赏识的人叫“红人”, 有名的歌星叫“红歌星”, 运气非常好叫“走红运”。中国人习惯把热闹兴旺叫做“红火”;“红尘”是指繁华的人世;“红利”是企业分给股东的利润或给员工的奖金;“红包”是表示奖励或祝福的财礼。

3.红色是喜庆和光荣的颜色, 大红花向来都是成功和荣誉的标志。表彰先进要带大红花, 这样可以说明被表彰的人是优秀的, 是光荣的, 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大红色的花戴在胸前, 不仅是美丽喜庆的代表, 同时从另一面说明了做人的成功。

4.“红”还表示热情和正义, 如《西厢记》里的丫环就叫红娘, 她让人联想到热情和成人之美的品格。红脸关公则是义气的化身。

5.“红”又意味着精神饱满, 如果说一个人“红光满面”, 那是说他气色好、很健康。

6.“红”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刺激, 所以在当代汉语里, 它是政治色彩最浓的一个颜色词。红色的正义, 在“红军”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军人的红色情结中, 红色代表勇气、斗志。现代人每看到猎猎飘舞的红旗, 就立刻热血沸腾, 充满热情和朝气。红色不仅是现代中国旗帜的颜色, 也是中国古代旗帜的颜色。中国的军事家和将领们深悟红色对战争的作用, 所以他们用红旗凝聚军心, 鼓舞斗志, 激发勇气, 召唤勇往直前, 英勇杀敌, 不畏牺牲的精神。

7.“红”象征美丽、漂亮, 如指女子盛装为“红妆”, 也把女子称为“红袖”, 指女子美艳的容颜叫做“红颜”等。

三、“中国元素”设计中的红色情结

1.帝王的红色情结

(1) 在我国古代, 皇帝们都喜欢用红色和金色搭配, 来显示自己的威严和富贵。北京紫禁城, 建筑近千幢, 房屋近万间, 用的最多是红、黄两种色彩。远观最夺目的是红色宫墙、红色宫门, 近看最醒目的是红色的大立柱、红色的门窗。红色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能衬托皇帝的权势和威严。古代富贵人家的建筑, 也多用大红大紫来布局和衬托屋宇的气势, 更喜用红紫来表现自己的财富。

(2) 中华民族素以红色代表吉祥富贵, 红色瓷器也是历朝历代皇亲国戚、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的玩赏佳品与镇宅宝物。红色瓷器因为稀有, 所以在历代拥有红瓷的人, 同时也象征了他们的地位与财富。

(3) 古代正红色称“朱”, 又称“朱红”, “朱”又可泛指一切红的颜色。朱红在古代服饰文化中是贵族或高官服装的用色。唐朝制度规定朝廷命官五品以上着朱服。能穿上这类衣, 代表着成功与尊贵。《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天子居明堂太庙……衣朱衣, 服赤玉。”

2.百姓的红色情结

(1) 中国国旗:旗底红色, 象征革命;旗面的左上角有五颗金色五角星, 其中四个小星环绕一颗大星, 象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形式上紧凑美观。红色与黄色是中国的传统喜庆颜色, 同时也具备生命、蓬勃特色。

(2) 在民间传统婚礼上, 张贴大红喜字、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 给新娘遮脸的是红盖头, 新娘穿吉利的大红袄, 新郎佩戴的大红花, 这些红色服饰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气氛, 同时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3) 我国传统设计中, 唐装是最富有传统味道的民族服装。大都选用大红色, 鲜艳的大红色与金色搭配, 更显富贵之气。

四、“红色情结”对现代设计的启发影响

1.2010年世博园中国馆是我国现代红色建筑中典型的最新建筑。

它的优美造型以及独特的红色运用, 都使人惊叹!一幢优秀建筑就是一种精神的标志。对于这组红色建筑物的色彩设计, 可以这样理解, 一是喜庆和幸福的象征;二是传承, 中国古建筑中重要部位都使用红色。

2.在现代服装设计中, 激情的红色仍然为当今时尚主流色。

不论何种质地、或浅或深的服装, 在与其它服饰搭配下, 都可呈现红色风情万种的时尚魅力。大红色色泽艳丽, 在现代人眼中, 代表着热情美丽、温暖欢愉, 总让人迷恋, 它能成熟妩媚, 亦能青春活耀;能古典气派, 也能大胆前卫。

3.当今购买红色轿车、红色手机的人数急剧上升。

心理学家分析, 红色波长最长, 穿透力强, 感知度高, 选用激情的红色, 不仅可以使人享受红色靓丽色彩, 更带给人刺激心跳的心理感受。红色是现代激情、速度、力量的象征!

中国科学论文 篇11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教授59名、副教授88名。学院紧紧围绕无线网络通信、智能信息处理、信息化制造与服务、高性能计算、微电子与集成电路设计、信息安全等重要创新方向,开展信息科技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工作。学院拥有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空间科学研究基地、信息安全研究中心等专门研究机构。近年来,学院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60余项。

学院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8个二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在电子与信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4个领域培养工程硕士。目前开设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等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在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培养从学士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拥有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现代信息技术训练。学院的计算机软件、电路与系统、微机原理与系统、多媒体技术与网络通信、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现代通信与电子系统、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微波与天线、智能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信号与信息处理等教学实验室,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此外,大学生参加科研一直是中国科大的优良传统,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科学技术前沿,接受良好的科研和工程训练,学生在国内外各项科技活动中,经常取得优异成绩。

学院一贯重视信息科技领域的基础理论,强调科学与技术结合的鲜明特色。在人才培养方面,转变传统的“工科”培养方式,特别强调学生的数理、信息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能力的教育,着重于高技术前沿学科领域的培养和发展,使学生能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更具有技术创新和竞争的能力。

中国科学论文 篇12

【案例1】科学探究也没什么难的嘛!

教师1在执教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时, 先将科学探究的过程一一向学生作了阐述, 并着重强调了本探究实验的重点。学生按照教师所讲的探究过程进行了实验, 绝大多数同学实验成功。于是, 有些同学发出这样的感叹:“科学探究只要这么一步步地操作, 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这科学探究也没什么难的嘛!”

【案例2】又失败了, 我看还是算了吧!

教师2在执教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一课时, 让学生探究如何利用导线、电池和小灯泡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在这一活动中, 不少同学经历了失败, 有些同学则显示出丧气的样子, 更有同学说:“点亮小灯泡太难了, 又失败了, 我看还是算了吧!”

【案例3】在古代, 人们是不是也知道空气是有重量的?

笔者在教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空气有重量吗》一课时, 只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 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空气是有重量的。下一次科学课上课前, 学生提出这样的疑惑:老师, 古人是不是也知道空气是有重量的?我感到愕然。

从以上三个案例中不难看出, 部分学生不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曲折, 部分学生遇到挫折就选择放弃, 还有部分学生认为科学知识是一成不变的, 这都说明学生对科学本质缺乏正确的理解。那么,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充满曲折并且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最后的成果, 科学知识是不断发展的?如何让学生了解科学本质, 从而提升科学素养?解决这些问题显然有着不可置否的重要意义。

二、科学课堂中应用科学史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启蒙学科。科学素质的形成是长期的, 而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科学素养不仅包括对科学知识的掌握, 还包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已有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表明:实现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科学史教育的感悟。

在当前国际科学教育中, 将科学史知识整合到科学教育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在教科版《科学》教材中, 引入了不少科学史材料, 科学史知识将科学知识、能力培养、情感激发三方面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充分挖掘科学史实的教育价值, 能使学生理解科学的人文性, 对科学发展有更完整的认识, 进而理解科学知识的相对性;能使学生得到情感、意志、价值观上的教育, 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索科学的兴趣、合作的意识和交往沟通的能力。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引入科学史知识, 既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又使学生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 理解了科学的本质, 很好地体现了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培养科学素养。

令人遗憾的是, 有一部分教师只是把科学史内容简单地当做一个个普通的科学家故事来教学, 大大削弱了科学史的真正价值。其实, 细细品味这些生动丰富的科学史事例, 它们很好地诠释了科学的本质, 科学本质的每个方面, 几乎都可以在这些科学史中找到佐证。

三、科学课堂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策略

(一) 以史提趣, 增强科学探究的兴趣

有强烈的兴趣才有求知和探索的欲望。有了求知欲望, 学生才有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 才能保证学习的有效进行。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有很多科学家开展的科学研究生动、有趣, 这类科学史能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 激发学生急于探索知识的兴趣, 使学生由最初的“有趣”上升为乐于探索的“兴趣”。

【案例4】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电和磁》。

教师介绍了100多年前, 奥斯特在实验中偶然发现, 当小磁针靠近通电导线时会有奇怪的现象。学生听后感到好奇, 很多同学向老师表达“想要亲自动手操作、观察”这一想法。通过实验学生发现: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向一致, 接通电源, 磁针偏转, 电流越大, 偏转的角度越大, 最大是90度。断开电流, 磁针复位。

这一次科学史教育, 重在让学生理解科学家的认识过程、理解本质和实验方法。本节课上,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观察到了当年奥斯特偶然发现的奇怪现象, 使得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因此, 复制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及科学的本质内容, 可以增强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 以史为证, 感悟知识形成过程的曲折

在教学活动中, 将科学史巧妙地穿插进去, 不仅仅是为了给科学知识裹上一层“糖衣”, 增加科学学习的趣味性, 更是为了使学生感悟到历史长河中科学知识形成的曲折历程。

【案例5】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种子变成了幼苗》, “叶为植物提供‘食物’”。

笔者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树生长所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交流讨论结果后, 笔者利用多媒体依次展现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漫画、“普利斯特利实验”动画和英格豪斯实验的漫画, 并且较为详细地讲述了这三位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光合作用的发现经历了多年, 使学生领悟到科学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几代科学家长时间的实验、观察才能总结出来的。同时, 学生也开始明白, 科学的发展凝结了科学家的艰苦劳动, 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 是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的。

(三) 以史明理, 体味科学知识的发展

学生绝大多数科学知识是教师传授或从书本上获取的, 通过教科书或课外书学习科学, 容易使学生对科学产生一种非历史的观点:认为科学的理论是不变的真理。在这样的前提下, 教师再让学生接受“科学知识具有局限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结论会改变”是非常困难的。将科学史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案例6】教科版五年级下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有多少种可能的解释”。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自学, 并让学生交流通过自学他们了解了哪些内容。不少学生在回答时表示, 通过本次阅读, 发现人们对天文学的探索是不断进步的, 在探索地球运动的历史上有过许多重要的人物, 他们提出了不少著名的学说。

本节课中, 执教教师也渗透了科学史教育, 学生深刻地意识到:科学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 真理与谬误是相交织的, 科学家在创造发现的同时, 也伴随着可笑的曲解和无端的结论, 科学理论是科学家对自然规律试图作出的解释。不仅如此, 学生还发现, 科学植根于特定的文化土壤, 依赖于特定的历史条件而产生的。

(四) 以史作鉴, 培养博大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和自身的完善过程中形成的, 并规范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 表现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单纯通过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学生不仅不能知道创造这些科学理论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而且单纯的学习枯燥乏味。而将科学史糅合到课堂中却能超越科学理论知识这一局限, 展示了科学家们的人文形象, 使学生能够从科学前辈那里汲取精神营养, 领悟人文精神的内涵。

【案例7】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 小灯泡的发展历史。

课堂上, 潘国根老师向学生讲述了发明大王爱迪生发生灯泡的过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当潘老师告诉大家:爱迪生在成功之前曾经失败了1600多次, 但是他仍然不放弃, 继续尝试对各种材料进行实验, 最后他终于成功了。学生对于爱迪生的坚持感到惊讶、佩服。在随后的课堂探究——点亮小灯泡的活动中, 尽管不少同学无法成功点亮, 但是受到了爱迪生的鼓舞, 没有同学放弃, 在失败后仍然一次一次地实验, 直到成功点亮小灯泡。

通过这一次的科学史教育, 学生在课堂探究活动中不畏艰难、不断进取, 使学生得到情感、意志、价值观上的教育。科学史真实地展现了科学探索以及发现途径中的科学艰辛, 科学家们对科学发明的认真态度等等, 这些无不是对学生情感的洗礼。

渗透科学历史, 培养科学素养——在一堂课中, 适当地引入科学史, 能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曲折, 还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是在不断发展的, 更能培养学生博大的人文精神。

上一篇:效果调查与分析下一篇:地质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