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a(共7篇)
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a 篇1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A卷)
一、下列读音全对的一组词语是()。(2分)
A.蝴蝶(hú dié)化装(huà zhuānɡ)合拢(hé lǒnɡ)B.尾巴(wěi bɑ)观察(ɡuān cá)绒毛(rónɡ máo)C.苍天(cānɡ tiān)仰头(ánɡ tóu)勇敢(yǒnɡ ɡǎn)D.傣族(dǎi zú)德昂族(dé yánɡ zú)景颇族(jǐnɡ pō zú)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瓣 铜 坪 耍
辫 同 评 要 峰 雀 奋 钓 蜂 鹊 备 钩
三、选字组句。(9分)
城 诚 成
1.母亲节那天,我向妈妈送上最()挚的祝福。2.上海是一座国际化的()市。3.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功。
蜂 锋 峰
1.这把小刀很()利,小心不要伤了手。
2.瀑布从()顶直落下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3.窗外的大树上有一个巨大的马()窝。
四、给诗句中的红色字选择正确的解释。(5分)
1.萧萧梧叶送寒声。()
A.风声 B.雨声 C.鸟鸣声 2.知有儿童挑促织。
挑:()A.捉 B.拍
促织:()A.青蛙 B.蟋蟀 3.独在异乡为异客。()
A.奇异,特别 B.不同的 C.别的
4.遥知兄弟登高处。()A.近B.将近C.远
五、把下面的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9分)
1.赵州桥 智慧 劳动人民 体现了 才干 和 的 2.宇宙 身体 创造了 盘古 他 用 的
3.大花园 小兴安岭 一座 难道 美丽 不是 的 吗
六、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9分)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即使„„也„„ 不但„„而且„„ 只要„„就„„ 或者„„或者„„ 1.()查理调皮,爱搞恶作剧,()大家都不喜欢他。2.查理()调皮,()说话算数。
3.查理()没有看不起杰西,()陪她玩。
4.()别人的东西再好,查理()不会拿别人的东西。5.查理()背诗给杰西听,()把杰西推到草坪上去玩。6.()查理愿意,他()一定能成为一个好汉。
七、我会背,我会填。(14分)
1.知之为知之,是知也。2.,柳暗花明又一村。3.欲把西湖比西子。
4.人之初。,习相远。5.玉不琢。人不学。
八、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通顺的话。(6分)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拢。
2()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人类的朋友
鸟对人类有好处,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益鸟。鸟的羽毛颜色艳丽,体态活泼多姿,在树林间飞舞,在高空中鸣叫,使我们周围的环境优美多彩,生机勃勃。绝大多数种类的鸟是消灭害虫、害鼠的能手,是树木的“医生”,农民的“助手”。在科学研究中,鸟还有很多用处,如人们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鸟还可以为研究空气污染等提供资料。1.在正确的说法后选“√”。(2分)
√
(1)文中的“能手”意思是“好手”;“助手”的意思是“帮手”。()(2)鸟是树木的“医生”,意思是鸟能消灭树木上的害虫,给树木治病。()
(3)鸟对人类有好处,因此只有鸟是人类的朋友。()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分)
3.在科学研究中,鸟的用处:一是,二是。(2分)4.你还知道鸟对人类有哪些好处吗?请写出两种。(3分)
(二)乌鸦喝水(续)
一个炎热的夏天,乌鸦出门旅游。路上,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它口干舌燥。它想喝水,歇一歇,可怎么也找不到一()水。
这时,迎面飞来一()花喜鹊,乌鸦问:“喜鹊老兄,这儿有水吗?” 花喜鹊说:“这儿有一()井,只是井很深,得想个办法才能喝到水。” 乌鸦说:“这个,我有经验。”它心想:以前我喝瓶子里的水,瓶子也是很深 的,但丢些小石子,水就涨上来了„„
乌鸦来到井边看看,井果然很深。于是,它衔来小石子,一()一()丢进井里,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井水也没有涨上来。它叹息道:“哎!老办法怎么不管用啦?”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5分)2.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口干(ɡǎn ɡān)舌燥 得(děi de dé)想个办法 3.乌鸦的老办法怎么不管用了呢?(3分)
4.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4分)
十、习作。(任选一题作文)(15分)
1.平时你一定见过很多花,你能向大家介绍一种你最喜欢的花吗?要 说清楚花的形状、颜色等,再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2.美丽的秋天来了。到大自然中去,选取一处景物,认真观察,仔细
聆听,然后写一篇文章。
文题:秋天的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校园、田野、公园„„
②要写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如果能写上自己的想象就更好了。
参考答案
一、下列读音全对的一组词语是(A)。
二、比一比,再组词。
瓣 花瓣 铜 铜器 坪 草坪 耍 玩耍
辫 辫子 同 同学 评 评价 要 要求 峰 山峰 雀 麻雀 奋 奋斗 钓 钓鱼 蜂 蜜蜂 鹊 喜鹊 备 装备 钩 鱼钩
三、选字组句。
城 诚 成
1.母亲节那天,我向妈妈送上最(诚)挚的祝福。2.上海是一座国际化的(城)市。3.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蜂 锋 峰
1.这把小刀很(锋)利,小心不要伤了手。
2.瀑布从(峰)顶直落下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3.窗外的大树上有一个巨大的马(蜂)窝。
四、给诗句中的红色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萧萧梧叶送寒声。(A)2.知有儿童挑促织。
挑:(A)促织:(B)3.独在异乡为异客。(C)4.遥知兄弟登高处。(C)
五、把下面的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赵州桥 智慧 劳动人民 体现了 才干 和 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才干和智慧。
2.宇宙 身体 创造了 盘古 他 用 的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宇宙。
3.大花园 小兴安岭 一座 难道 美丽 不是
吗
的 的 难道小兴安岭不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吗?
小兴安岭难道不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吗? 一座美丽的大花园难道不是小兴安岭吗?
六、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1.(因为)查理调皮,爱搞恶作剧,(所以)大家都不喜欢他。2.查理(虽然)调皮,(但是)说话算数。
3.查理(不但)没有看不起杰西,(而且)陪她玩。4.(即使)别人的东西再好,查理(也)不会拿别人的东西。5.查理(或者)背诗给杰西听,(或者)把杰西推到草坪上去玩。6.(只要)查理愿意,他(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好汉。
七、我会背,我会填。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4.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八、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通顺的话。
(3)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5)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4)这是为什么呢?
(6)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拢。(2)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1)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人类的朋友
1.在正确的说法后选“√”。
(1)文中的“能手”意思是“好手”;“助手”的意思是“帮手”。(√)(2)鸟是树木的“医生”,意思是鸟能消灭树木上的害虫,给树木治病。(√)
6(3)鸟对人类有好处,因此只有鸟是人类的朋友。()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鸟对人类有好处,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益鸟。
3.在科学研究中,鸟的用处:一是人们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二是为研究空气污染等提供资料。
4.你还知道鸟对人类有哪些好处吗?请写出两种。无
(二)乌鸦喝水(续)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滴 只 口 颗 颗 2.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口干(ɡān)舌燥 得(děi)想个办法 3.乌鸦的老办法怎么不管用了呢?
井太深了,丢小石子不能使井水涨起来。4.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情况变了,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得跟着变。
十、习作。(任选一题作文)
秋天的田野
秋天的田野景色宜人,就像一幅多姿多彩的美丽画卷。
看!那沉甸甸的稻穗都把稻秆给压弯了腰,一阵秋风吹过,稻田里掀起层层波浪,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在奔跑、打滚、翻跟头,农民伯伯看见了,脸上乐开了花。
菜地里也是一派丰收的景象,有绿油油的青菜,有饱满的豆荚,有红彤彤的萝卜,有紫莹莹的茄子,有胖乎乎的冬瓜娃娃,还有我最爱吃的山芋呢,吃起来又甜又香。
弯弯曲曲的田埂上开满了金黄金黄的野菊花,花朵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小朋友看见了,迫不及待地跑过去采了来编花环,有的戴在头上,有的挂在脖子上,还有的套在手腕上。男孩子把花环戴在头上,像是一个个可爱的天使;女孩把花环戴在头上,像是一个个美丽的花仙子,田野的上空到处都回荡着他们 7 的欢声笑语。
再往前一看,就是一片梨树林,树上的梨子就像是一个个长满了雀斑的小葫芦,十分可爱。一旁还有一片柿子树林呢,树上的柿子结得又圆又大,像是一盏盏红灯笼,真叫人流口水呀!
啊,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好季节呀!
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a 篇2
本着这样的原则, 我认为试卷命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语言情境, 体现学以致用
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应注重积累, 语文积累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但积累是为了运用, 应让知识积累为能力转化服务。试卷命题的设计, 都应从利教、利学、利用的角度, 来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基础知识的命题要突出积累, 突出理解与运用, 对优秀作品、成语的理解与背诵等要求, 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具体语境理解中完成, 要由单纯的“识记型”向“应用型”转变, 尽量不出单一知识的纯概念题。如:
1. 花好月圆, 花前月下!你看, 冰心奶奶笔下的海棠花, 在春天的感召下, 舒展出美丽的四肢, 使出;鲁迅笔下的蜡梅花, 花瓣, 很有点的韵致;叶绍翁抬头眼见杏花, 满心惊喜:“, 一枝红杏出墙来”;杨万里眼中的夏天, “接天莲叶无穷碧, ”;月色也是那样美好, 孟浩然赞道:“, 江清月人。”……
2. 郑和长得 () , 平时举止 () 。他率领船队下西洋, 出发那天, 老百姓 () , 争相观看浩浩荡荡的船队。在下西洋途中, 面对 () 和凶恶的海盗, 他 () , 闯过了一个个险关…… (填成语)
该题考查的是本册书中要求学生积累背诵的名段名句和成语, 大多是需要学生终身记忆的文化常识, 设置语境, 不光可以考查学生对名篇名段和成语的积累情况, 还可以考查学生对这些成语、句段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情况。引导学生重视对课文语言材料的积累, 使答题成为一种有意义的行为, 激发学生的答题兴趣和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养成意义记忆, 而不是死记硬背的习惯。
二、题型多元开放, 体现综合考查
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 语文考试的命题应加强整合, 减少单个知识点的试题, 努力通过整合, 在有限的试题中考查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试卷题型既要多元开放, 又要体现综合考查。
首先是基础与开放的整合。课程三维目标的确定, 促使考题内容必须体现基础性和开放性相结合, 必须以课程标准中本年级段的要求和教材为指针, 体现开放而不失课标的制约, 体现创新而不失教材基础知识的依托, 将教材的基础性和开放性紧密地结合起来, 将课内积累与课外延伸相结合。
其次是积累与运用的整合。对成语、名篇名句、典型句式、修辞手法等的考查都要充分体现积累与运用的整合。尽量不出单纯的识记型题型, 而是引导学生以积累为基础, 进行语言迁移运用, 重组仿造, 提高语言感悟、理解、表达能力。如:
1. 把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 意思不变
只拣儿童多处行, 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2. 仔细读下列句子, 仿写一句
如果我是一朵白云, 我会装扮蓝天;如果我是一束阳光, 我会照耀大地。,
3. 请以“天上的云变化万千”为内容,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第三是能力与方法的整合。在拟题时, 题目可以用“学会”为题引, 引出答题要求, 在答题要求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如
(1) 学会书写。写一手好字, 别人会对你刮目相看, 答题时你可要书写端正喽!卷面分5分
(2) 学会使用生字新词。处处留心, 就可以学到不少新词儿。
(3) 学会修改。文章不厌百回改, 下面的习作片段, 有五处毛病, 请你仔细读后用修改符号帮助他改正。
……
考查并引导学生, 培养其听、说、读、写、书的语文能力, 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最后是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试题呈现的内容主题应该是积极向上的。综观以上所举事例:成语运用题, 引导学生学习郑和不屈不挠的探险精神;句子运用题, 渗透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美、学会奉献等生活态度的引导。
社会实践题, 渗透基本礼仪修养的培养和要有宽广胸怀、博爱精神的引领……如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 (1) 会交际:“礼到人心暖, 无礼讨人嫌”。当你在下楼梯时, 不小心撞到了抱着本子上楼的老师, 老师的本子全撒在了楼梯上。你会怎么说?怎么做?把你说的和做的写下来。 (2) 关注社会热点:日本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核污染, 灾难深重。有的网友说,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中国应该尽力支援;也有人说, 日本一向对中国有侵略之心, 不可做好心的“农夫”, 你有什么看法, 请说明理由。
还有以下第三部分所举的课外阅读短文, 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等, 都是既考查学生对生活的基本态度, 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试卷中, 听、说、读、写、书几项语文的基本能力都应进入考查视野, 一般试卷中少有的考查书写能力、听力以及社会实践类的试题, 都应兼顾到。题型涉及面要广, 要关注到生活中的语文:日常交际和社会热点话题。这类试题的设置, 可以变革传统的考查观, 必定会逐步唤起语文课堂对倾听与书写等方面的关注, 从而落实相关能力培养。
三、把握分值权重, 体现年段提升
在中高年级语文试卷中, 往往会出现年段特点不清晰的问题, 即大量的基础知识充斥其中, 重在考查学生的积累, 这一方面会在客观上导致语文教学的“死记硬背”, 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另一方面, 忽略了学生中、高年级年段特点, 试题没有针对性, 没有随年段升高提升读写能力。
试卷对各题分值的设置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级的要求, 随着年级的升高, 尤其要重视读写能力考查。
三至六年级阅读考查权重幅度:20%~35% (上下浮动5分) , 可以在此范围中调整;作文考查权重幅度:25%~35% (上下浮动5分) , 可以在此范围中调整。
阅读题要突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不要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上, 每个题目的设计都要结合语境, 都必须让学生在认真阅读本文的前提下完成, 不要出现脱离阅读材料就能完成的题目。如读《桥》完成练习:
1. 这篇文章是按顺序来写的。用“∥”可将短文分成四个部分, 依次可用小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请照样子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第二、第四部分的小标题。
突遇山洪→→桥塌殉职→
2.“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 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老汉表面不说话, 但心里会想些什么?从“他像一座山”可体会到什么?
3. 用“”在文中画出一个运用拟人手法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把你的理由写在下面。
4. 读了这篇短文, 不禁让我联想到本学期学过的《大江保卫战》。我想这样赞美上文中的老汉:
5. 这篇短文主要是写“老汉”的, 应该以“老汉”作为题目, 可短文为什么要以“桥”作为题目呢?把你的看法写下来。
这几道阅读题中, 没有单独考查基础知识和单独写话的试题, 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核心, 从“获取信息”“形成解释”“反思与评价”这三个角度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方面注意了朝向文本内容的概括、提炼、感知等理解能力的考查 (如第1、2题) , 另一方面注意了朝向表达方式的理解能力考查,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的表达形式, 学习文章的表达手法 (如第3题) , 同时也注意考查了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第5题) 。这些都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的阅读要求, 充分体现了年段提升, 能考查出学生真实的阅读水平。
作文题的设计也要体现年段提升。例如:学会表达:下面的作文题, 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请你按要求把它写出来。 (35分)
家里的长辈是我们最亲近、最熟悉的人, 你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等有什么不一样呢?你发现他们的独特特点了吗?试着写一写。给文章起个显眼的题目, 让人一看就知道他 (她) 的独特特点, 比如:《“爱唠叨”的奶奶》《“爱管闲事”的爷爷》《“购物狂”老妈》《我的“球迷”爸爸》等等。
要求:通过具体事例, 突出人物特点, 语句写通顺, 写出真情实感, 不少于350字。题目自己定。
小学生作文重在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表达真情实感。因此, 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想象作文、看图作文, 材料作文、续写等应该作为作文试题的主要类型。该题设计的话题作文, 体现了高年级的特点, 贴近学生生活, 留给了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 一方面为学生“拟题留白”, 另一方面也为学生“选材留白”。不仅有利于学生自由表达, 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的“独我”表达, 写出真实独特的个性作文。
一般而言, 随着年级的升高, 基础考查分值应该逐步下降, 阅读和习作的分值应该递增。试卷中板块分值配置上应该有梯度。
四、活化命题语言, 体现人文关怀
传统的语文考题设计过于呆板、程式化, 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应试的积极性。必须进行改革, 让每道考题都能具有一定的“磁力”, 吸引学生去做。因此, 试卷的拟题首先要从情境的创设入手, 注意活化命题语言。卷首可设计开考寄语, 如:“同学们, 你们好!时间过得真快, 又到了检阅收获的时候!你们准备好了吗?一起去语文竞技场去体验一番吧!相信只要你们开动脑筋……”目的在于打消学生应试的顾虑, 激起学生应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卷中可设计鼓励语:“做了这几道题, 你一定觉得自己很成功吧, 不过以下的内容更要动脑筋喽。”激励学生战胜自我, 再树努力完成试卷的信心;卷尾设计小结提示语:“祝贺你, 你即将凯旋!请你有时间再仔细检查一遍自己的胜利果实。记住!细心+耐心+智慧=成功。”引导学生学会检查与反思, 体验成功与失败。
每道考题题目的语言表达要力求注意重心下移, 体现启发性与鼓励性, 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表述要亲切, 体现人文关怀, 让学生乐意去做。
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a 篇3
4.找出成语中意思相反的词。
扬长避短()——()
自始至终()——()
转危为安()——()
阴差阳错()——()
5.选字、词填空。
着了过
中国人民志愿军罗盛教正好走()这里。他听到叫声,知道出()事,就急忙向河边跑去。他一边飞奔,一边脱棉衣。冰窟窿里泛()水花,罗盛教猛地跳()下去。冰下的流水很急,不知把孩子冲到哪里去()。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给飞机装上雷达,()飞机在夜里飞行十分安全。
()爸爸的回头只发生在一瞬间,()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日积月累
1.把诗句补充完整。
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
2.用动物的名填空,补充成语。( )视眈眈 画( )点睛 老( )识途
3.名人名言填空。
______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梁实秋多责备_______,多原谅_______。——谢觉哉
快乐读书屋
1.选择人物填空:
本册书第一篇课文就讲述了爱国将领邓世昌的故事,在这本书中,还有一些人物,他们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
吉鸿昌宋庆龄华罗庚贝多芬
选择人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从小就深知对人要讲信用的_____________
死也不倒下的爱国将领_____________
才华出众不畏权势的音乐家_____________
冲破阻力回国工作的数学家_____________
2.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溪里涨满了春水。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这段话共有______句话,描写的是小兴安岭______季的美丽景色。分别描写了树木、融化的积雪、_______、溪水、_______五种景物。
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像______。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是按_______顺序具体描写了小兴安岭四个季节的美丽景色。
3.读短文,回答问题。
爸爸告诉小华
( )爸爸告诉小华:“120是急救电话号码,像这样的服务电话还有很多,如110是匪(f5i)警(jing)电话,119是火警电话。 114是查号电话,121是天气预报电话,122是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小华家最近安装了一部电话。
()小华问爸爸:“真奇怪,怎么一打电话救护车就来了______”
()一天,爷爷病了,爸爸连忙拨(b6)打120,救护车很快就到了。
()听了爸爸的话,小华觉得电话的作用可真大。
按顺序重新排列上面的句子,把序号写在( )里。
在_______上中填标点。
遇到下面的情况,可以拨打什么电话?你知道吗?
(1)小华想知道少年宫在哪,可以拨打______查问少年宫的电话号码。
(2)小华的妈妈想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可以拨打________查问。
(3)小华爸爸在路上看见一起车祸,可以拨打_______报警。
以《我喜爱的________ 》为题写一篇习作。
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篇4
zhàn lán chèn shān fán zhí qínɡ bù zì jīn
xiàn mù yóu lǎn ào mì qīnɡ xī kě jiàn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P标出。(6分)
教书(jiāo jiào)弓弦(xián xuán)窟窿(lónɡ lonɡ)
复习(fú fù)否则(fǒu fǎo)虽然(suī suí)
3、给多音字组词。(6分)
zài()dī()mú()
载 提 模
zǎi()tí()mó()
4、比一比,组成词语。(4分)
蹈()洲()悔()捧()
踏()州()诲()棒()
5、在()里填上的、地、得。(3分)
光彩夺目()春天 时间过()真快 快快乐乐()学习
6、把成语补充完整。(4分)
大()小用()口同声 和颜()色()雀无声
苍翠()滴 落()缤纷 勤学()问 津津有()
7、选词填空。(4分)
① 一()清泉。一()金光(条 束 阵 个 眼)
②妈妈的神情变得()了。(严肃 严格 严厉)
③那只小猫,既漂亮,又活泼()。(灵活 灵巧 机灵)
8、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扩写句子。(2分)
①一群()蝴蝶()翩翩起舞。
②老师()说:你们的表现太出色了!
(2)照样子写句子。(1分)
①例: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微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轻轻地摇着。
(3)宽阔的马路上奔驰着一辆辆满载货物的汽车。(缩句)
(4)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加引号的句子)
(5)实现中国梦需要实干精神。(改为反问句)
9、把诗句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5分)
(1)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___________。出自李商隐的《 》。
(2)__________________ 万条垂下绿丝绦。,作者是。
(3)请你写出一首你喜欢的课外背的古诗的题目《 》。
10、把语句补充完整。(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阴夏木啭黄鹂。
(2)日日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常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八仙过海_。
二、阅读。(15分)
(一)阅读语段,回答问题。(6分)
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芦杆上了。他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1、填空。(2分)
这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翠鸟()的事,说明翠鸟()的特点。
12、用在第二自然段中,划出描写翠鸟捕鱼时动作的句子。(1分)
1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等候()锋利()
14、仔细读一读划 线的句子,告诉我们翠鸟的眼睛()。(1分)
(二)课外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9分)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黄了。来过这里的人都会对家乡的银梨赞不绝口。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我爱家乡的银梨。
15、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2分)
()的细雨()的露珠
()的绿叶()的海洋
16、把写银梨果特点的词语按要求填在横线上。(2分)
(1)形状:
(2)颜色:开始呈,后来
17、用画出一个比喻句。(1分)
18、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阳春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9、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上。(1分)
20、用赞不绝口造句。(2分)
三、口语交际(3分)
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篇5
2010-2011一期
本次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下面就试题的抽样情况、学生答题情况以及对今后的教学等方面作点分析,谈点看法。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参考人数32人,及格人数30人,及格率94%,优秀人数14人,优秀率43%。
二、试题特点
本试卷分为三大板块
结构稳中求变,稳中求新。与往年的试卷相比,这次的试卷带有明显的延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试卷整体保持稳定,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阅读和作文三大板块稳定不变,分值也保持不变,但通过采用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答题空间,增大了考查面。
三、分析情况
具体情况如下:
尽管试卷的一、二部分都是一些基础题,但大多数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和弱点不得不引起我的重视。
1、字音、字词
试卷中要考查的字音、字词,都是本册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应该是很容易的。从得分来看,学生对字音、字词的掌握较好。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答题时粗心大意,答题时出现判断的错误;二是对字音、字词掌握得不牢固,平时训练得太少了。
2、积累
所考查的内容是本册的重点段落。学生大体情况较好,部分学生丢分的原因是写错别字或前后颠倒。
3、按照课文内容填空一题,尽管学生背的很熟,但是写的就稍微差了一些,出现很多错别字。
4、阅读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需要提高,分析能力较差,比较明显的是根据所给意思写出正确的词语。个别学生做的不好。
5、作文
从卷面情况来看,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选材上多雷同之处,视野不够开阔;二是积累的语言不会运用,语言表达不完整,缺乏遣词造句的能力;三是写作技巧欠缺,有的作文层次不清,语言颠三倒四;四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多。五是有5名同学到现在不会分段。
四、教学建议。
为了克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针对本次的质检情况,结合当前的课改精神,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1、丰富人文内涵。《语文课程标准》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角度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这意味着“人文精神”将会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提升到重要的位置。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蕴育”,在课堂上营造文化气息,通过语言文字向学生传递祖国的、世界的和历史的、现代的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倡导自主学习。《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3、强调感悟积累。教师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时,要做到以下几点:⑴增强形象感受,减少理性分析。⑵引导学生多读。⑶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生活的体验,唤起学生原有生活积累与现时感悟的冲突,激活思维。⑷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见解。⑸理解内容与欣赏内容相结合。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篇6
qí zhì
yān mò
bái fèi
liú tǎng
wēi xiǎn
二、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正确的打√)。
暑假(jià jiǎ) 磨刀(mò mó)
挨打(āi ái) 空白(kòng kōng)
三、比一比,再组词。
移( )
宜( )
探( )
叹( )
迅( )
讯( )
努( )
怒( )
喘( )
端( )
四、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打√))
欣赏 ①奖赏( ) ②观赏( )
突围 ①忽然( ) ②冲破( )
勤劳 ①勤务( ) ②尽力多做( )
五、用直线把下面的词语搭配起来。
成群结队的 树叶
密密层层的 大海
又松又软的 小鸟
无边无际的 雪花
六、选词填空。
(1)“110”的警察叔叔( )地抢救受伤的群众。
争分夺秒 争先恐后
(2)我( )王小华学习成绩赶上来,因为他现在变得( )时间,发愤学习了。
爱惜 珍惜 发现 发明
(3)我看到老奶奶( )到在地上,就立刻( )过去,把她( )起来,( )去她身上的尘土,帮她( )起掉在地上的东西,( )她有没有受伤?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篇7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伛偻/佝偻 亵渎/买椟还珠 逡巡/怙恶不悛
B. 拗口/执拗 曝光/一曝十寒 叱咤/姹紫嫣红
C. 稽查/稽首 沮丧/含英咀华 痉挛/不胫而走
D. 倾轧/轧钢 呼吁/长吁短叹 田畴/觥筹交错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昨天皇马与巴塞罗那欧冠之战所引发的纷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今晨双方都向欧足联提出投诉,欧足联也宣布要调查皇马主帅穆里尼奥的赛后言论,并将于5月6日召开听证会。
B. 高烧不退的通胀预期下,央行今年在短短的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就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一次,央行严控通货膨胀的决心可见一斑。
C. 近日,关于退烧药尼美舒利可能会导致肝损害的报道不绝如缕,国家药监局表示,从目前的不良反应监测来看,未出现异常情况,该药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论证。
D. 美国联邦调查局已对通缉要犯名单上的本·拉登加上“死亡”注记,不过官方对为捉拿本·拉登而悬赏的2500万美元赏金要如何处理一事却讳莫如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从用瘦肉精喂猪、用硫磺熏制漂白食品到在奶制品中加入“皮革水解蛋白粉”,食品安全问题令人防不胜防,而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态势,已是当务之急。
B. 近日,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在推进水价改革过程中严格履行水价调整程序,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尤其要做好低收人家庭的保障工作。
C. 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两座并立的高峰。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是大家知道的。
D. 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将强化政府的责任和加大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逐步减轻群众医药费用的负担。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外表美只是一种花哨的东西,唯有内心美,才是真正的美,才是我们要提倡的美,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美。《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的克洛德外表非常漂亮,表面上也是一个“好人”,却是蛇蝎心肠,内心非常丑陋,居然采用卑鄙下劣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一点罪恶感都没有。而伽西莫多
。
这两个人,外表和心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美与丑。
(1)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节选自法国作家
的著名小说《》。(2分)
(2) 请在文中划线部分填上合适的文字,注意内容与上下文相接,语言风格要一致。(4分)
二、 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张华,字茂先,晋惠帝时为司空。于时燕昭王墓前,有一斑狐,积年能为变幻。乃变作一书生,欲诣张公。过问墓前华表曰:“以我才貌,可得见张司空否?”华表曰:“子之妙解,无为不可。但张公智度,恐难笼络,出必遇辱,殆不得返。非但丧子千岁之质亦当深误老表。”狐不从,乃持刺谒华。
华见其总角风流,洁白如玉,举动容止,顾盼生姿,雅重之。于是论及文章,辨校声实,华未尝闻。比复商略三史,探赜百家,谈老、庄之奥区,披风、雅之绝旨,华无不应声屈滞。乃叹曰:“天下岂有此年少!若非鬼魅,则是狐狸。”乃扫榻延留,留人防护。此生乃曰:“明公当尊贤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奈何憎人学问?墨子兼爱,其若是耶?”言卒,便求退。华已使人防门,不得出。既而又谓华曰:“公门置甲兵栏骑,当是致疑于仆也。将恐天下之人,卷舌而不言;智谋之士,望门而不进。深为明公惜之。”华不应,而使人防御甚严。
时丰城令雷焕,字孔章,博物士也,来访华,华以书生白之。孔章曰:“若疑之,何不呼猎犬试之?”乃命犬以试,竟无惮色。狐曰:“我天生才智,反以为妖,以犬试我,遮莫千试万虑,其能为患乎?”华闻益怒曰:“此必真妖也。闻魃魅忌狗,所别者数百年物耳;千年老精,不能复别。惟得千年枯木照之,则形立见。”孔章曰:“千年神木,何由可得?”华曰:“世传燕昭王墓前华表木,已经千年。”乃遣人伐华表。
青衣曰:“老狐不智,不听我言,今日祸已及我,其可逃乎?”乃发声而泣,倏然不见。使乃伐其木,血流,便将木归。燃之以照书生,乃一斑狐。华曰:“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可复得。”乃烹之。
(节选自干宝《搜神记·卷十八》)
5.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狐不从,乃持刺谒华。 刺:名片
B. 华无不应声屈滞屈滞:迟钝
C. 谈老、庄之奥区,披风、雅之绝旨 披:打开
D. 乃扫榻延留,留人防护 延:邀请
6.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以我才貌,可得见张司空否/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B. 华不应,而使人防御甚严/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 遮莫千试万虑,其能为患乎/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D. 乃遣人伐华表/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
7. 下列选项中,分别表明狐妖才识渊博,心高气傲的一组是(3分)()
A. 子之妙解,无为不可/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可复得
B. 以我才貌,可得见张司空否/天下岂有此年少
C. 于是论及文章,辨校声实,华未尝闻/我天生才智,反以为妖
D. 披风、雅之绝旨/老狐不智,不听我言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斑狐因为年深日久而能幻化为人形,不听华表木的劝告坚持要去拜谒张华,结果被张华用燃烧千年枯木的方式识破真身,落得被煮的可悲下场。
B. 斑狐幻化的书生年纪轻轻,风流倜傥,举止从容,顾盼生姿,在张华面前纵谈阔论,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引来张华的嫉妒,便怀疑他不是人是妖。
C. 华表木预言,张华才智气度非凡,难以控制,前去拜谒定会遭受屈辱,还有可能有去无回,跟后面斑狐不但惹火烧身,还殃及华表木形成照应,使文章前后连贯,结构严谨。
D. 千年妖狐太过锋芒毕露,不懂得隐藏,行事随心所欲的个性导致了他悲剧性的结局。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 华见其总角风流,洁白如玉,举动容止,顾盼生姿,雅重之。(3分)
答: ②明公当尊贤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奈何憎人学问?墨子兼爱,其若是耶?(3分)
答: ③燃之以照书生,乃一斑狐。华曰:“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可复得。”乃烹之。(4分)
答: 三、 古诗词鉴赏(10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
宋·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1) 有人说“长忆西湖”的“忆”字是全词关键,请简要分析。(3分)
答: (2) 这首词首尾写现实情,中间写昔日景,两片之间有多处照应,请举出三处。(3分)
答: (3) 这首词运用了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答: 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李白《蜀道难》)
(2)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登高》)
(3) 时维九月, 。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登滕王阁序》)
(4)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
(李清照《声声慢》)
(5)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五、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飕飕。
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
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纷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象的空间。想象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象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球,国色天香。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原文有删节)
12. “牡丹的拒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
答: 13. 结合全文,由物及人,简要概括作者要赞美人间的什么品格?(6分)
答: 14. 作者在写“牡丹的拒绝”之前为何要盛赞牡丹的美?(6分)
答: 15.对划线句子“况且洛阳牡丹……而名声大噪”,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古代文人被贬的实例来谈。(7分)
答: 六、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向文化奴隶致敬(节选)
吴静男
印证米开朗基罗“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的事件之一,就是他在西斯廷教堂800平方米天花板上,经过四年完成了《创世纪》的巨型天顶画。在一千多个日子里,站在脚手架上的米开朗琪罗始终保持一个姿势,仰起头颅,举笔上指,以致《创世纪》完成后,有关部位的关节僵硬变形,再也恢复不过来。他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强迫和奴役。
王安忆有一个发现:中国文人的感情本身就是小体积的,我们的感情总是那种一触即发状态的,是即兴的,像我们感情那样细碎,有一些小结构的体裁,就足够对付了。比如,中国古代诗词,讲的是“深哀浅貌,语短情长”,即所谓“空灵”,这种意境具有高级的心智和机巧,使我们认同了这种审美理想,专注于此。然而,这种趣味使那些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痛苦,还有崇高壮美的欢乐,全都温和化,委婉化,并且享受化了。如果米开朗基罗也有中国文人“空灵”的趣味,他的《创世纪》就不必画得那么扎实,减下来的笔触也许让他四个月就能完成创作。他的感觉一定更温和。
逃离或者说背叛,有时又有另一种表达:改变或者说革新,是我们消费时间的一种方式;专注或者说坚持,是我们消费时间的另一种方式。但巨大的制作却要求从始至终对所创作的对象保持“慎终如初”的状态。这是一种很不温和的人生,其中的痛苦和沮丧,很容易让人想起强迫状态下的奴隶。如果不是受到某种强迫,谁都不愿接触这样的人生战斗,也没有信心和技术赢得这样的战争。
所以,像运河、长城、金字塔那样的鸿篇巨制,让人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大批奴隶的作品,因为它们也意味着巨大的身体及心灵的冲突,丝毫没有中国文人式的婉约与温和。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壮怀激烈”,也只是强迫下的结果而非自由意志的表达。我们这样晦暗地去揣测那些伟大工程的制作者,实际上是我们的经历与之截然相反,这样就可以文饰我们的婉约与温和式的享受,它是多么光明正大!
然而,那些堪称奇迹的鸿篇巨制是多么地震撼人心,那是一篇篇恒定的专注对转瞬的背叛的胜利宣言,是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人生境界。让我们仰视它们吧。没有这样的毅力便不可能创世纪!支持米开朗基罗在脚手架上数年如一日去创世纪的,不是一种相同的激情么?在“耐心”逐渐放逐于当代文化词典的今天,还能够像米氏那样消费时间,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让从众的我们不由得肃然起敬。
(摘自《文汇报》)
16.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按照王安忆的观点,中国文人的感情体积过小,过于即兴,过于细碎,不足以支付对鸿篇巨制的创作所要的感情。
B. 作者认为,人们把运河、长城、金字塔看作是大批奴隶的作品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光明正大文饰我们的婉约与温和式的创作态度。
C. 作者在文末点题,对缺乏“耐心”的当代文化创作表达了深切的忧虑,对“文化奴隶”发出了热切的呼唤,引人深思。
D. 本文开篇提出“强迫和奴役”的话题,接着对比论述其难能可贵,在阐析其“震撼人心”过程中表达出对文化奴隶的敬意。
17. 谈谈你对“没有这样的毅力便不可能创世纪!”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 18.作者向“文化奴隶”致敬的原因有哪些。(5分)
答: 七、 作文题(70分)
19. 请以“复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70分)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人:赵小和)
参考答案
1. B(B项,ào/niù bào/pù zhà/chà;A项,lǚ/lóudú qūn/quān;C项,jī/qǐ jǔ jìnɡ;D项,yà/zhá yù/xū chóu)
2. C(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A项,愈演愈烈:指事情、情况等越来越恶化。B项,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D项,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3. B (A项,“防止”与“态势”搭配不当。C项,结构混乱,后一分句杂糅。去掉“是大家知道的”,或者在“为主”后加冒号和“这”。D项,成分残缺,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后面加“服务”)
4. (1) 雨果 巴黎圣母院(2分)(2)示例:虽然是独眼龙、驼背、还跛脚的丑人,但是他内心却非常美丽善良,他用自己的所有甚至是自己的生命爱着爱斯梅拉达,并愿意为她做一切事情。(4分,句式不要求一致)
5. C (“披”在此处解为“揭示”)
6. B(A项,前一个“以”是介词,凭借;后一个“以”是连词,因为。 B项的“而”均为连词,表转折,却。 C项,前一个“其”是语气词,表反问,难道;后一个“其”是语气词,表揣测,大概。D项,前一个“乃”是连词,于是、就;后一个“乃”是副词,才)
7. C(A项,后一句是张华的感叹;B项,是张华对他杰出才华的赞赏;D项,是华表木的无奈)
8. B(张华并无对斑狐幻化书生的嫉妒)
9. ① 张华看见他年纪轻轻,风流倜傥,肌肤洁白如玉,举动从容不迫,转眼回望风姿横生,所以十分敬重他。(“总角”: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此处指他年纪轻,1分。“容止”:动静举止,威仪,1分;“雅”:副词,很,1分)
② 您应该尊重贤能的人才,宽容普通的百姓,嘉奖聪明能干的而同情没有能力的。怎么能忌恨别人有学问呢?墨子普遍地爱天下的人,他像你这样吗?(“贤”、“善”词类活用,1分;“不能”:古今异义,1分; “矜”:嘉奖,1分)
③ 把华表木点燃了来照书生,竟是一只花狐狸。张华说:“这两样东西如果不碰上我,过一千年也不可能被发现。”于是他就把狐狸煮了。(“以”:表目的连词,“来”,1分;“乃”表判断,译为“是”,1分;“值”:遇到,逢着,2分)
10. (1) 一方面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2分)另一方面,领起下文,引出对西湖美景的描写。(1分)(2)别来与长忆;钓鱼竿与钓鱼舟;水云寒与正清秋。(1个要点1分)(3)情景交融。钓鱼舟三三两两,悠然闲散,自由自在,雪白的芦花,雪白的鹭鸟,泛舟垂钓,(2分)以高洁、闲雅的景物描写表现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以及急于归隐的情感。(2分)虚实结合。起首两句写作者念念不忘西湖,终日登楼怅想,结尾两句写收拾鱼竿,急欲归隐西湖,抒现实情,是实;(2分)中间写景部分则是转入回忆,描摹往昔的西湖美景,写昔日景,是虚。(2分)
11. (1)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猿猱欲度愁攀援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 序属三秋 烟光凝而暮山紫 (4) 如今有谁堪摘 (5)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12. 洛阳的牡丹在天寒情况下未按时绽放。
13. ①不畏强权 ②矢志不移 ③壮烈高贵(意思接近即可)
14. ①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生姿; ②引出下文,由牡丹的美引出游人去洛阳观赏牡丹; ③在与下文写“牡丹的拒绝”的对比中形成鲜明的反差,突出了牡丹的坚守与高贵。
15. ①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与挫折,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不要埋怨,而要立足当今,创造条件,战胜困难与挫折,去开辟美好的未来。②唐朝文学家柳宗元被贬至偏远的永州,却写下了“永州八记”及其它散文,这些作品成了文坛上的不朽之作。
16. A
解析:A项中王的观点只是条件之一,另外一个条件是国人专注“空灵”意境。属于片面判断。
17. 米氏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便没有《创世纪》的问世。(2分)我们如果不能恒定地专注创作并忍受其中的痛苦和沮丧,就出不了鸿篇巨制,也不可能创出自己的世纪。(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作为文章多次出现的关键词语,我们在解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多义性。要多角度理解“毅力”和“创世纪”。毅力包含“恒定地专注创作并忍受其中的痛苦和沮丧”,“创世纪”既是特指米氏作品,也是泛指。作答时易忽略泛指。
18. 要点一,文化奴隶的工作态度是专注和“慎终如初”,让人尊敬。要点二, 缺乏“耐心”的当代文化创作中,被艺术强迫浪费时间已经是一奇迹,让人仰视。(要点各2分,结合文章阐述1分)
解析:要求答出文化奴隶致敬的根据,我们只要将阅读材料的整体切分为几个论证方面,选出文化奴隶的积极因素,然后整理要点得出答案。
文言文参考译文:
张华,字茂先,晋惠帝时(公元290年~306年)任司空。当时燕昭王墓前有一只花狐狸,因为年深日久而能使自己变化莫测,于是便变成了一个读书人,想去拜访张华。它去问墓前的华表:“凭我的才能相貌,可以去见张司空吗?”华表说:“您善于辩解,当然没有什么不可的。只是张公的才智气度,恐怕难以控制,你去一定会遭受屈辱,可能还会回不来。不但会丢了您修炼千年的体质,也会让我深受其害。”狐狸不听华表的劝告,就拿着自己的名片去拜见张华。
张华看见他年纪轻轻,风流倜傥,肌肤洁白如玉,举动从容不迫,转眼回望风姿横生,所以十分敬重他。于是他就论列起文章的优劣成败,分别评判各个作家的名声和实际,张华还从未听见过这样的评论。等到他再商讨《史记》、《汉书》、《东观汉记》等三部史书,探求诸子百家的精微义理,畅谈《老子》、《庄子》的玄妙之处,揭示《诗经》中《风》、《雅》的非凡意旨,张华无不应对迟钝、甘拜下风。张华于是叹息说:“天底下哪会有这种年轻人!如果不是鬼魅,就一定是狐狸。”于是就打扫了床榻挽留他,并留下人防范他。这书生便说:“您应该尊重贤能的人才,宽容普通的百姓,嘉奖聪明能干的而同情没有能力的。怎么能忌恨别人有学问呢?墨子普遍地爱天下的人,他像你这样吗?”说完,便要求告辞。张华已经派人守住了门,书生没能出去。过了一会儿他又对张华说:“您门口部署了士卒挡道,该是对我有怀疑了吧。我真担心天下的人,将会卷起舌头不再和您说话,足智多谋的贤士,望着您的家门而不敢进来。我深深为您感到可惜。”张华没有理睬他,反而叫人防守得更加严密了。
这时候丰城县县令雷焕,字孔章,是个广闻博见的人,来拜访张华,张华把书生的事告诉了他。雷焕说:“如果你怀疑它是鬼魅或狐狸,为什么不呼猎犬来试探一下呢?”张华就呼猎犬来试探,那老狐狸竟然没有一点害怕的神色。狐狸说:“我生来就有这样的才智,你反把我当成妖怪,用狗来试探我,尽管你千方百计来试探我,难道能伤害我呢?”张华听见后更加恼火了,说:“这书生一定是真的妖怪了。听说鬼怪怕狗,但狗能识别的只是修炼了几百年的怪物,至于修炼了千年以上的老精怪,狗就不能再识别了。只有搞到千年的枯木点燃后照它,它的原形才能立即显出来。”雷焕说:“千年的神木,在什么地方能搞到呢?”张华说:“人们传说燕昭王坟前的华表木,已经经历一千年了。”于是张华就派人去砍华表。
【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a】推荐阅读:
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期末试卷10-19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有答案10-20
小学三年级下册的语文期末试卷05-20
语文A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测试卷07-22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语文卷06-09
2017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分析06-16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期末试卷06-2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参考11-28
辽宁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05-16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试卷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