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市政府2012年工作报告

2024-10-08

任丘市政府2012年工作报告(共7篇)

任丘市政府2012年工作报告 篇1

2012年任丘市政府工作报告

——在任丘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任丘市人民政府市长 赵学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任丘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总结

2007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强力推进石化兴市、工业强市战略,殚精竭虑谋发展,埋头苦干搞建设,千方百计惠民生,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开启“十二五”规划,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圆满完成,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大量的数据和各条战线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表明,任丘正在向着充满实力、活力、竞争力的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强市目标阔步前进。

——我们的综合经济实力实现了大幅提升。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砥砺奋进,在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中开拓进取,推动了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初步测算,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完成508.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4.6万元提高到6.1万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88.3亿元,比2006年增长1.7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4亿元,比2006年增长9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2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1— 额完成111.4亿元,比2006年增长1.1倍。五年来,我市综合经济实力稳居河北“十强”县市前列。

——我们的石化基地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着眼打造全国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从2007年谋划千万吨炼油项目开始,虽几经波折,但我们始终咬定青山,锲而不舍,坚持把石化基地建设列为头号工程,举全市之力一招不让地强力推进,展开了任丘发展史上动人心弦的石化基地建设攻坚战。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迎来了石化基地建设一个个历史性的重大突破:总投资100多亿元的华北石化公司千万吨炼油项目成功奠基,改写了河北省没有“大炼油”的历史。目前,千万吨炼油项目已经完成全部行政审批手续,基础设计已经全面开始,正在进行长周期设备订货,今年4月份全面开工建设。总投资30多亿元的任丘热电项目正式开工,圆了任丘人民期盼多年的热电梦想;现已投资28亿多元,完成了主体厂房和锅炉建设工程,预计今年上半年建成投产。总投资263亿元的百万吨乙烯项目被列入国家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重点支持项目,标志着乙烯项目正式进入了实质运作阶段。村庄居民搬迁顺利推进,东西八安置新村大部分居民楼主体已竣工,周边城市居民搬迁安置小区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即将开工建设。任东北220千伏变电站工程和高压线搬迁工程已经完工。同时,加强与华北油田公司、华北石化公司的合作,启动了总投资40亿元的精细化工园区建设。这些重大项目的落地建设,使我市实现了从石油资源大市向石化工业强市的战略转身,朝着转型发展目标迈出了具有决定性的一大步。一个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石化产业基地正在快速崛起,一个新兴石油化工城市正在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 2— ——我们的工业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获得了影响深远的可喜进展。经过执着争取,继开发区扩区通过省政府审批之后,2011年,雁翎工业园区又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我市成为全省两个拥有2家省级开发区(园区)的县市之一,为项目建设搭建了更加宽广的平台。五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6.7亿元,在建和竣工投产千万元以上项目达到848个,其中超亿元项目85个,省重点项目31个;引进外资项目26个,合同利用外资2.4亿多美元。一批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对未来发展形成支撑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投产达效,全市经济实现了“质”和“量”的双飞跃。大广高速正式竣工通车,使我市一举跨入了首都“1小时经济圈”;聚龙淀整治改造工程项目获得省水利厅批复,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可持续的水资源支撑;永基光电太阳能、联塑市政管道扩建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投产,进一步提升了我市的产业档次和规模。

——我们的经济结构调整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通过培育石油化工、铝型材、摩托车、铁路机车及电器配件、石油钻采设备及石化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全市形成了“一大多强”的产业体系。我市被命名为“中国铝型材产业基地”和“中国三轮摩托车产业基地”。“京东”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任丘白洋淀休闲旅游综合开发被列入国家规划,我市引进新上了一批大型旅游、商贸、物流项目,服务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2011年,预计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降低3.67%,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了省定“双三十”重点县市年度任务目标。

—3— ——我们的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坚持高站位规划城市,聘请国内名家名院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编制了供热、旅游等20项专项规划,启动了第二轮城乡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加大城市拆迁力度,累计拆迁188.4万平方米。坚持大手笔建设城市,五年来,累计完成投资200多亿元,共实施重点城建工程50多个。目前,会战道区片改造、城市新区建设和106国道市区段改造等工程正在加紧推进。道路畅通工程共新建改造市区道路12条,大广高速2条连接线和津保南线绕城线项目顺利进入立项审批阶段。旧城改造工程共新建高标准住宅小区80多个,建筑面积达340多万平方米。天然气入户工程已接通住宅小区89个,完成了7万多户居民的用气置换工作。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1%和100%,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12天。城市化率达到56.7%,居全省各县市前列。2011年,我市获得河北省人居环境进步奖。

——我们的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突出抓好重点镇和新民居建设,编制完成了镇村体系规划,我市被列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市)。累计投资5亿元,完成了农村危桥三年改造、农村城市化供水三年改造、农村电气化改造等惠农工程,改造农村公路危桥51座、水利闸桥219座,新修改造乡村道路116条、271公里,解决了352个村、5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粮食生产连续5年实现稳产增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42%。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共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4.5亿元。

——我们的城乡居民生活得到了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87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4— 到8545元,年均增长10.9%和12.6%。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增加城镇就业岗位1.9万个,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8万人;财政累计投入3亿元,实现了新农合、新城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我市被列为国家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市);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区域中心敬老院6所,集中供养人员由2006年的240人增加到340人;城镇低保由每人每月130元提高到350元,农村低保由每人每年720元提高到2000元,五保分散供养由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到2000元,城乡低保标准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出台了特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扶残助残等一系列新举措新办法,城乡困难群众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住房保障工作深入推进,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8208套,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160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住进了廉租房,为4300户职工解决了住房问题。

——我们的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了全面进步。全面落实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所有农村中小学在编教师工资全部由市财政统一发放,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累计投资6亿多元,深入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成一中新校区,新建、改建、迁建中小学校、幼儿园99所,完成了82所农村中小学校的取暖改造工程;率先在全省实施了学前教育普及工程,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0.5%,名列全省前茅;市一中办学质量逐年上升,实现了内涵提高和外延扩张的同步发展;全民健身活动和竞技体育项目深入开展。总投资2.65亿元的市人民医院迁建项目进展顺利;投资3900余万元,新修改建乡镇卫生院、服务站23所,建成标准化卫生室382个,实现了村级卫生室全覆盖;公办基层医疗机构全部落实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

—5— 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实质进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食品药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安全形势总体平稳。狠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圆满完成北京奥运、国庆60周年等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财税、国土、统计、国防动员、人防、民族宗教、金融、文化、广播电视、档案、气象、消防、妇女儿童、地方志等项事业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们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是我们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五年;是我们顺应民意,改善民生,人民群众享受实惠最多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政协同舟共济、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结果,是油地双方同心同德、互利共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华北油田全体干部职工,向所有关心支持任丘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任丘的变化令人瞩目,任丘的发展振奋人心。总结五年的实践,我们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迪,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这就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坚决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石化兴市、工业强市,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不断壮大石化产业规模,加速工业化进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至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凝聚力量、迸发活力;必须坚持埋头苦干、— 6— 顽强拼搏,把全部精力放在抓发展上,把全部心思用在跑项目上,把全部智慧用在干事创业上,百折不挠,励精图治,为加快任丘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这四条经验启示,是全市人民在推进任丘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用汗水凝结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只要不断传承光大,不断发展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在建设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的伟大征程中,描绘出更加宏阔、更加壮丽、更加动人的画卷!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服务业比重偏小;企业单体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就业、住房、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问题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个别部门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经济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勇于面对,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任丘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强市的攻坚时期。当前,我们正拥有多重发展机遇碰头叠加的独特优势:国际产业重组和转移步伐加快,国内“南资北移”也呈加速趋势,这为我们扩大开放、借力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把华北石化炼化一体化改造、白洋淀休闲旅游综合开发、聚龙淀整治改造等项目列为重点支持项目,这为我们充分发挥“两环”优势、打造沿渤海地区重要经济

—7— 增长极提供了重大政策机遇;油地双方紧密协作,合力推进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任丘热电、精细化工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掀起了“二次会战”的热潮,这为我们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上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任丘发展,全市各级干部奋发有为、安定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谋发展、思稳定、促和谐,这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必须抢抓机遇,用好机遇,脚踏实地,奋力拼搏,用加快发展的使命振奋精神,用加快发展的目标鼓舞士气,用加快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始终引领全市人民一心一意谋发展,心无旁骛搞建设,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劳动,再造一个实力更强、环境更美、生活更幸福的新任丘!

按照市第七次党代会的部署,确定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和沧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打造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石化产业基地、京津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为目标,强力推进石化兴市、工业强市战略,更加注重石化基地建设,更加注重项目建设,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城市建设,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更加注重扩大开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经济实力实现新提升。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815亿元,年均增长13%;全部财政收入达到181.5亿元,年均增长— 8— 14.2%,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2.2亿元,年均增长15%;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努力走在全国前列。

——转型发展取得新突破。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初步建立起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节能减排指标达到省定“双三十”县市要求。

——城乡统筹形成新格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到2016年,市区人口达到63万,建成区面积达到48.3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65.2%。

——民生改善迈上新台阶。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创新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800元。

各位代表,实现上述宏伟目标,任务艰巨而繁重,前景光明而美好。我们一定要审时度势,把握时代特征,顺应时代要求,紧跟时代步伐,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敢为人先的使命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奋力开创任丘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不断夺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胜利。

—9—

任丘市政府2012年工作报告 篇2

1 2012年玉米涝灾的成因分析

由于雨水过多而造成的农作物大面积灾难性减产或绝产, 称为涝灾。当降雨量过多时, 在平原洼地地片中, 雨水聚集, 排水不良, 土壤透气差, 作物根系较长时间缺氧, 根际二氧化碳浓度增大, 使根系呼吸受阻, 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能力降低, 致使作物光合速率衰减, 光合产物明显减少, 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大幅度减产, 形成涝灾;田间较长时间渍水, 根系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等有毒物质, 导致作物中毒死亡, 形成涝害绝产。

商丘市涝灾的特点:涝灾出现频率大, 灾情重, 涝灾年际间, 季节间变率大, 地区间分布很不均匀。涝灾常常是暴雨造成的。

2012年的涝灾, 是历年最重的一次, 主要是由于7月上中旬连续10 d以上的阴雨天气, 降水量超过400 mm。这也符合了商丘市涝灾的特点, 即涝灾常常是暴雨造成的, 不仅灾情重, 而且地区间分布很不均匀。其中, 睢阳区路河乡灾情较为严重。

2 2012年商丘市风灾的成因分析

8级 (风速17.2 m/s) 以上大风刮倒或吹折作物茎秆, 造成作物减产、房屋毁坏、树木折倒, 形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大风, 称为风灾。

商丘市的风灾特点:一是大风的季节分布。商丘市8级以上的大风 (风速≥17.2 m/s) 全年各个月份都有。以4—6月出现次数最多, 占全年大风出现总次数的30%左右, 主要是西南大风。8—9月大风最少, 占全年大风总次数的40%左右, 但破坏性大。二是风灾严重。商丘4—6月的西南大风不但出现几率高, 而且常常与高温、干燥相结合形成严重干热风, 使商丘市小麦大面积减产10%左右。第2型冷锋的暴风骤雨、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雷雨大风及东部沿海的台风, 常导致作物倒伏减产。例如, 7—9月全市各地易受暴雨大风的影响, 受灾面积大, 损坏性强, 经济损失巨大。2012年玉米生育后期, 8月底至9月初, 几次暴雨、大风对睢阳区玉米的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3 样本采集和数据收集

3.1 样本采集概况

采集样本人员分别由1名市级农业专家、1名区农业局农业专家、1名乡农技人员、1名村委干部、1名采集样本地点所属农户组成, 共5人。样本采集的地点设在睢阳区具有代表性的4个乡 (镇) , 分别在每个乡 (镇)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5个村作为采样点, 再从每个村挑选出5块受损程度不同的地块。如睢阳区受风灾倒伏的乡镇5个, 涝灾1个, 其中许多乡镇是风灾、涝灾同时发生, 根据灾情, 取样人员随即抽取5个乡镇, 风灾4个, 分别是风灾路河、林河店、郭村、李口, 涝灾1个, 是路河。样本的采集时间设在2012年9月20—24日。

3.2 样本采集及封存

采集样品的品种为农户提供的品种, 再经专家鉴定。样本在采集时, 要在地块的中间随机的连续抽取10穗, 以5穗作为1个样本, 即为2个样本, 分别用于千粒重的测量与晾干保存。采用“S”型5点取样法对密度 (m, 单位为株/hm2) 进行测量, 每点测量长1 m、宽为10行玉米所占的幅宽, 求其面积S, 调查实有株数a。

密度 (m) =10 000×a/S

当采集样本结束后, 要及时对其进行封存。在封条上要标明所有样本的采集人员的名字、采集的时间、地点、样本的品种名、种植密度、受灾时间及原因等信息。

3.3 样本测量与考种

对样本进行考种, 可以借助烘箱, 先对玉米穗进行烘烤, 待其籽粒变硬后再剥粒, 剥下的籽粒再放置在烘箱中进行二次烘烤, 烘烤完毕的籽粒再进行室温晾晒和自然返潮, 使玉米籽粒中最后的含水量保持在13%左右。样本需要测量和调查的性状有:穗长、穗粗、轴粗、秃尖长、轴色、粒色、穗型、粒型、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1 风灾数据处理与分析

该次调查共采集样本100个, 其中的每个样本可以获得20个基础数据、10个中间数据。2012年风灾也是在7月上中旬涝灾的基础上形成的, 低洼地由于受涝灾的影响玉米植株变矮, 株高降低30~40 cm, 茎粗变细, 所以中后期容易倒伏。

4.1.1 密度。

本次采集的100个样本中, 密度的变幅在56 310~78 255株/hm2, 平均65 130株/hm2, 调查的数据显示随着密度的增大, 玉米的抗灾能力有所下降。

4.1.2 穗粒数。

穗粒数是由穗行数和行粒数决定的。穗行数受灾后, 其平均穗行数是14.62行, 经方差分析, 其差异并不显著。行粒数受灾后, 其平均行粒数是21.43粒, 经方差分析, 差异达显著水平。受灾后, 其穗粒数为313.31粒。

4.1.3 千粒重。

2012年这次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就是千粒重, 100个样本中, 其变幅为126~324 g, 平均241.85 g, 经方差分析,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从而也说明2012年的风灾对千粒重影响最大, 是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1,2]。

4.1.4 产量。

100个样本中产量变幅为4 268.4~6 468.0 kg/hm2, 平均产量4 935.15 kg/hm2, 如果以商丘市2009—2011年3年全市玉米的平均产量7 440 kg/hm2作对照 (CK) , 平均减产33.67%。

4.1.5 损失率的分析。

根据玉米风灾情况和提供样品数据整理和分析, 玉米受风灾倒伏的5个乡镇 (受灾在玉米的拔节期至抽穗期) , 其损失率都在30%以上, 睢阳区损失率的幅度在30.76%~39.42%, 其中林河店、郭村的损失率在30.76%~35.47%, 李口、路河的损失率在35.24%~39.42%, 民丰制业的根据承保的土地所在乡镇, 对照执行。

4.2 涝灾数据处理与分析

2012年涝灾发生在苗期 (移栽成活至分蘖期) , 灾害是毁灭性的, 有的地块几乎是绝收, 在采取样本时, 尽量选取受害中等程度的植株, 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玉米受涝灾后, 生物产量降低, 经济产量也随之降低, 主要表现在株高降低、茎粗变细、果穗变短变细。该次调查共采集样本25个, 其中的每个样本可以获得20个基础数据、10个中间数据。

4.2.1 密度。本次的25个样本中, 密度的变幅在30 780~50 370株/hm2, 平均36 431株/hm2。

4.2.2 穗粒数。

一般情况下相同的玉米品种的穗行数差异不明显, 基本一致, 但是不同玉米品种的穗行数差距较大;栽培的措施对穗行数的影响不大, 但是在玉米穗发育时遇到不良的天气会对玉米穗粒数有一定影响。受灾后, 其平均穗行数是14.16行, 经方差分析, 其差异并不显著。行粒数受栽培措施的影响较大, 自然灾害对行粒数的影响更大, 受灾后, 其平均行粒数是18.27粒, 经方差分析, 差异达显著水平。受灾后, 其穗粒数为258.74粒。

4.2.3 千粒重。

2012年这次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就是千粒重, 25个样本中, 其变幅为102.00~253.47 g, 平均211.39 g, 经方差分析,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4.2.4 产量。

25个样本产量变幅1 835.55~4 480.05 kg/hm2, 平均产量为2 153.7 kg/hm2, 如果以商丘市2009—2013年全市玉米的平均产量7 440 kg/hm2作对照 (CK) , 平均减产73.46%。

4.2.5 损失率分析。

根据玉米涝灾情况和提供样品数据整理和分析, 玉米受涝灾的1个乡 (受灾在移栽成活期至分蘖期, 即玉米苗期) , 其损失率都在30%以上, 睢阳区损失率的幅度在68.75%~100.00%[3,4,5]。

5 结语

玉米产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2012年睢阳区玉米受灾面积逾5 333.33 hm2, 受灾减产的主要因素是风灾和涝灾, 但是还受病害、虫害或其他气象灾害的影响, 其是多种病虫害、气象灾害叠加共同作用的结果[6]。由于样本小, 群体大, 样本影响因子不同, 而处理分析方法相同, 得出的结果仅供参考。样本的处理和分析是严谨、科学的, 其减产的标准是以商丘近年来全市玉米的平均产量7 440 kg/hm2作对照进行分析为依据的[1,2]。

摘要:依据2012年玉米受灾后调查的数据, 通过气象资料的查询和调研数据的整理分析, 介绍了商丘市睢阳区玉米风灾、涝灾的成因, 以及风灾、涝灾对玉米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并对玉米受灾后产量损失情况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玉米,风灾,涝灾,产量损失评估,河南商丘,睢阳区,2012年

参考文献

[1]卢广远, 孟彦, 张艳.2009年商丘市玉米受灾后产量损失评估[J].农业科技通讯, 2010 (6) :116-117.

[2]张成霞.2012年商丘市小麦受灾对产量影响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 2012 (10) :133-135.

[3]高军.海南玉米育种田涝灾后的田间分析及管理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 2012 (10) :152-153.

[4]王春乙, 娄秀荣, 王建林.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 2007, 16 (5) :37-43.

[5]张文宗, 王鑫, 康西言, 等.河北省玉米干旱风险评估及区划方法[J].华北农学报, 2008, 23 (S1) :367-372.

任丘市政府2012年工作报告 篇3

2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是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

3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4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0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深入调查,准确掌握当地学前教育基本状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预计通过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各地将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万多所,可新增园位500多万个,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

5城镇居民医保:全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我国2007年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对象为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筹资方式以家庭缴费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助。重点解决参保居民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支出。2011年政府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200元,参保人数达到2.2亿,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和开展门诊统筹地区比例分别达到70%和85%。

6新农合:全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居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2003年,我国正式启动新农合试点,2008年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2011年,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8.32亿,参合率超过96%。2011年政府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200元,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超过85%的统筹地区开展了门诊统筹。

7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指按照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要求,对服务业由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的一项重要改革。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基本消除重复征税,并逐步推广到其他行业,条件成熟时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行业试点。

8尿毒症等8类大病: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终末期肾病(尿毒症)、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

9肺癌等12类大病: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Ⅰ型糖尿病、甲亢、唇腭裂。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全) 篇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温家宝: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全文如下: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把握好政策实施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努力做到调控审慎灵活、适时适度,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在全球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国内要素成本明显上升,部分农产品供给偏紧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综合施策,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信贷增速,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从8月份起逐月回落,扭转了一度过快上涨势头。

下半年,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一方面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继续控制通货膨胀;一方面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重点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重点支持民生工程特别是保障性安居工程,重点保证国家重大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

我们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确保调控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明显抑制,多数城市房价环比下降,调控效果正在显现。我们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隐患,及时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摸清了多年形成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总规模、形成原因、偿还时限和区域分布。这些债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也存在一些风险隐患,特别是部分偿债能力较弱地区存在局部性风险。

我们认真开展债务清理整顿和规范工作,严格控制增量,积极稳妥解决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水平是可控的、安全的。总的看,我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产业的竞争力。我们坚持有扶有控,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农业生产补贴力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和抗灾减灾,中央财政“三农”支出超过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839亿元。农业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连续5年超万亿斤,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跃上新台阶。

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解决了639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60万无电地区人口的用电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试点示范工作步伐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取得新进展。

支持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中央预算投资安排150亿元,支持4000多个项目,带动总投资3000亿元。加快发展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交通运输产业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布实施“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和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达到2.9亿千瓦,比上年增加3356万千瓦。加强重点节能环保工程建设,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100万吨,5000多万千瓦新增燃煤发电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设施。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控力度,淘汰落后的水泥产能1.5亿吨、炼铁产能3122万吨、焦炭产能1925万吨。

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并提高补助标准,实行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开展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植树造林9200多万亩。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实施促进西藏、新疆等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制定实施新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胜利完成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积极推进青海玉树、甘肃舟曲、云南盈江抗灾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

(三)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级政府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投入,全国财政支出2.82万亿元。

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填补了多项重大产品和装备的空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先后成功发射并顺利交会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扎实推进教育公平。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经过2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免除3000多万名农村寄宿制学生住宿费,其中1228万名中西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补助。建立起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初步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

推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高幼儿入园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首届免费师范生全部到中小学任教,90%以上在中西部。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中央财政加大对文化惠民工程的支持,各地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显著增加。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服务面逐步拓展。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取得重要进展。大力加强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

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病种范围进一步扩大。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基本药物安全性提高、价格下降。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有序进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

(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我们坚持民生优先,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支持力度,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7.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农民工总量2.53亿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9亿人,增长3.4%。

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为1985年以来最高,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各地普遍较大幅度调高最低工资标准;连续第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年人均增加1680元,5700多万人受益;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以及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对全国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等8600多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扩大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降低900多万个体工商户税负。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92%,把更多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人数大幅增加。2147个县(市、区)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1334万人参保,641万人领取养老金。2343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3.58亿人参保,9880万人领取养老金,覆盖面扩大到60%以上。

解决了500多万名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将312万名企业“老工伤”人员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有序推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向制度全覆盖迈出重大步伐,这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的重要成就。

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出台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完善财政投入、土地供应、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等政策,着力提高规划建设和工程质量水平,制定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和办法。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713亿元,是2010年的2.2倍,全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32万套,新开工建设1043万套。

努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做好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处置、调查、问责工作。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集中打击、整治非法添加和违法生产加工行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我们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改革任务,加大攻坚力度,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特别是预算管理制度,把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推进政府预算、决算公开,98个中央部门和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等省市公开“三公经费”。在全国范围实施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出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范围扩大到全国,启动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展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启动国有林场改革试点,依法开展草原承包经营登记。推进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启动实施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以及上网电价和非居民用电价格调整方案。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开展。

我们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优化贸易结构。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64万亿美元,增长22.5%,其中,出口增长20.3%,进口增长24.9%,贸易顺差进一步下降。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服务业和中西部地区比重提高。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01亿美元。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多边双边经贸关系继续深化。我们在民主法制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和外交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

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

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各国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发展,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缓解。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难下,增长动力不足,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主要货币汇率剧烈波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震荡。国际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强化。从国内看,解决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为迫切、难度更大,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主要是: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物价水平仍处高位,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阶段,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增多,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凸显,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一些长期矛盾与短期问题相互交织,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相互关联,宏观调控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政府工作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节能减排、物价调控目标没有完成;征地拆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问题还很突出,群众反映强烈;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廉政建设亟需加强。

我们一定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决不辜负人民的重托。

二、2012年工作总体部署

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我们要恪尽职守、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决不懈怠,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蕴藏着巨大的需求潜力;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发展建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体制条件,宏观调控经验不断丰富,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东部地区创新发展能力增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发展潜力有序释放;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依然存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提高;财政收支状况良好,金融体系运行稳健,社会资金比较充裕。

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我们要坚定信心,善于运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

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稳中求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同时,要在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这里要着重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综合考虑了输入性通胀因素、要素成本上升影响以及居民承受能力,也为价格改革预留一定空间。

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其中中央财政赤字5500亿元,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更加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加大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水利、地质找矿等的支持。更加注重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

继续控制楼堂馆所建设规模和标准,压缩大型运动会场馆建设投入。全面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实施结构性减税。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继续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进行清理、整合和规范。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原则,继续妥善处理存量债务。

进一步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坚决禁止各级政府以各种形式违规担保、承诺。同时,把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的要求,兼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货币信贷供求,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广义货币预期增长14%。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继续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大力发展外汇市场,丰富外汇产品。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的汇率避险工具,管好用好外汇储备。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和监管协调机制,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控。规范各类借贷行为,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全面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坚持突出主题、贯穿主线、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稳增长,就是要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努力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控物价,就是要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反弹。

调结构,就是要有扶有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惠民生,就是要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好事实事。抓改革,就是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解决影响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促和谐,就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积极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隐患,防止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2012年主要任务(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鼓励文化、旅游、健身等消费,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支持引导环保建材、节水洁具、节能汽车等绿色消费。扩大消费信贷。加强城乡流通体系和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改善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促进投资和消费良性互动。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加强政府投资对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有序推进国家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把好土地、信贷、节能、环保、安全、质量等准入和审核关,加强对重大项目特别是政府和国有投资项目的监管、督查,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二)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这是关系群众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要在有效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管好货币信贷总量、促进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基础上,搞好价格调控,防止物价反弹。

增加生产、保障供给。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大中城市要有合理的菜地保有量,稳定和提高本地应季蔬菜自给水平,同周边地区和优势产区协作建设“菜篮子”产品基地。加强重要商品产运销衔接,完善政府储备和商业储备体系,做好主要农产品收储和投放,增强市场调控能力。

搞活流通、降低成本。严格执行蔬菜等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认真落实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社区平价菜店等的扶持政策,鼓励城市连锁超市、高校、大型企业、社区与农产品流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对接,减少流通环节,增加零售网点,充分发挥流通主渠道作用。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税收政策。调整完善部分农产品批发、零售增值税政策,推动流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要多管齐下,切实把流通效率提上去、中间成本降下来,真正让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到好处。

加强监管、规范秩序。重点加强对食品、药品价格和医疗、通信、教育等服务收费的监督检查,坚决治理交通运输领域乱收费乱罚款,纠正大型零售商业企业违规收费行为,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囤积居奇、操纵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行为。把握好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预期。

(三)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更加重视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引导农民调整结构,扩大紧缺、优质农产品生产,支持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生产。农业补贴要继续增加总量,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完善机制,新增补贴重点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各种生产服务组织倾斜。

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今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平均每50公斤分别提高7.4元和16元。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粮油、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大县奖励补助资金。实施新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全面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加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力度,让扶贫对象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完善农业技术补贴制度,促进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到田到户。建好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高产创建和标准化创建。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12287亿元,比上年增加1868亿元。要搞好灌区配套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加强农村水电路气以及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加快农村危房改造,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要认真搞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任何人都不能侵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严格保护耕地。制定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保险,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国有农场、林场体制改革。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既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加强统筹规划、项目配套、政策引导,扩大国内需求,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扩大技改专项资金规模,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以汽车、钢铁、造船、水泥等行业为重点,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落实并完善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活力。实施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关键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要抓紧制定出台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方案,加快理顺能源价格体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和千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排,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用能管理,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实施节能发电调度、合同能源管理、政府节能采购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加强能源通道建设。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开展节能认证和能效标识监督检查,鼓励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着力解决重金属、饮用水源、大气、土壤、海洋污染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严格监管危险化学品。

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推进生态建设,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成果,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坡耕地治理,严格保护江河源、湿地、湖泊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建设性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充分发挥各地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新10年的政策措施,加大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力度,加快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积极支持东部地区转型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推动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从各地实际出发,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根据资源环境和人口承载能力,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与国土规模、资源分布、发展潜力相适应的人口布局。各类城市都要夯实经济基础,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管理服务,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更加注重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合理引导人口流向,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服务,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子女入园上学、住房租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逐步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让农民无论进城还是留乡,都能安居乐业、幸福生活。(五)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教育经费要突出保障重点,加强薄弱环节,提高使用效益。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解决考试招生、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进学校民主管理,逐步形成制度。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源配置要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继续花大气力推动解决择校、入园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农村中小学布局要因地制宜,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的关系。办好农村寄宿学校,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加强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办好民族教育。高等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紧密结合,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完善国家助学制度,逐步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扩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各级各类教育领域。教育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关系国家的未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事业办得更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支持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承担国家和地区重大科技项目。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为企业研发中心服务,更好地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倡导学术诚信,鼓励独立思考,保障学术自由,弘扬科学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全面加强人才工作。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人才培养、任用、评价、激励机制。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环境。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是关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大事。今年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各级政府务必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扶持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退役军人技能培训与就业安置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农村、基层、中西部地区建设。加强职业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加快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对劳务派遣的规范管理,开展劳动关系争议排查,加强劳动监察和调解仲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今年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强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工作,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加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多渠道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监管,实现保值增值。加强社保服务能力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各类社保经办机构进行整合归并,有些服务可委托银行、商业保险机构代办。加快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发放。

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行医药分开、管办分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加快形成对外开放的多元办医格局。充分调动医务工作者积极性,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预防控制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加强药品安全工作。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加快实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全覆盖,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范围扩大到60%的县(市、区)。提高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殊扶助标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做好妇女儿童工作,扩大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覆盖面,提高妇女儿童发展和权益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城乡老年人都老有所养,幸福安度晚年。

读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有感 篇5

——关于经济增速预期调低为7.5%的思考在不久前两会审议通过的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政府将2012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调低为7.5%,这是八年来,经济增速首次低于8%,温总理在报告中解释说,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此举向社会各界释放了鲜明的经济调整信号:中国将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应。

经济增长预期是一个保底指标,去年经济增速预期为8%,而实际增速为9.2%,此次主动调低经济增速预期,并不是因为国家很难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速,实际上以地方各级政府的干劲,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速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中央政府此举实际在告诉各级人民政府,中央政府将淡化政绩GDP考核,促使各级政府转变工作重点,不再把目光只盯在GDP增长上,可以把精力放在改善民生,解决收入分配失衡等问题上,这样一来,经济增速虽然降低了,可是含金量却提高了。

政府主动调低经济增速预期,可以为加快转变经济发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留出一定空间,在政府报告中,温总理指出,2012年,以汽车、钢铁水泥等行业为重点,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此举意味着政府必须放弃一定的GDP,淘汰一批高能耗、低效率的企业,以换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伴随着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随着世界能源的逐渐枯竭,环境的不断恶化,传统的发展方式必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为了能使我国经济能够持续良性发展,政府牺牲眼前的经济利益换取以后的长期利益,可以视为一明智之举。

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消费、出口、投资,从这三个不同的领域来看,经济增长预期的下调,实际上有着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一是随着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仍然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特别是欧洲经济不景气给我国出口市场所带来的影响;二十国家为保障改善民生,出台了一系列平抑房价的政策,投资性和投机性购房明显受到遏制,许多大中型城市房价均在下跌,房地产市场的冷清,也必然会影响到其他相关产业的的投资,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增长。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消费,但消费带动的经济增长很难弥补投资和出口所带来的经济增长。

“十二五”规划将5年平均经济增速预期定为7%,而今年经济增速预期定为7.5%,去年为8%,从上可以看出7.5%的经济增速预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的,是逐步进行的,因此不应该一次性将经济发展速度降到7%。同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提到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以上,就业的增长需要经济的发展作为支持,否则新增就业岗位无从而来。而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样需要经济的发展作为支持,只有把“蛋糕”做大,才能让每个人分到的“蛋糕”更大,一味强调把“蛋糕”做好而不做大是不现实且不实际的。

张家口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篇6

——2012年2月1日在张家口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侯 亮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严峻考验和挑战的一年。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繁重艰巨的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致力跨越赶超,实现绿色崛起,打造强市名城”主题,在应对挑战中开拓奋进,在攻坚克难中创新突破,在加速发展中跨越赶超,圆满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过去一年,我们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加快发展的首要目标,切实加强对经济运行的调度和调控,着力推进各个领域赶超进位,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500元,跨上4000美元台阶。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79.3亿元,增长23.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2.99亿元,增长3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62.4亿元,增长16.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7.1亿元,增长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2亿元,增长17.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40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54元,分别增长12%和17.9%。

——过去一年,我们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加快发展的战略举措,全面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主导产业加速壮大,“4+3”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9.7%,比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旅游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6.5亿元,分别增长44.5%和47%,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位。新型能源业发展迅速,全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65万千瓦,累计突破500万千瓦,并网容量达到386万千瓦,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装备制造业升级改造步伐加快,完成投资30亿元,增长33%。食品加工业快速提升,乳品、肉类、葡萄、蔬菜加工能力分别增长25%、15.4%、15.2%和14.3%。节能减排深入推进,全市淘汰落后炼钢389万吨、炼铁262万吨、水泥53万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13%;减排超额完成了省下达指标任务。

——过去一年,我们把推进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核心之举,集中力量实施项目攻坚,举全市之力引进重大战略性项目,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发展后劲显著增强。项目数量和规模明显扩大,全年共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02项,比上年增加17项。项目结构明显优化,亿元以上项目中工业性项目占到49%,工业投入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完成工业投资416.5亿元,增长50.9%;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22亿元,增长1倍。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一期、三一风电产业园一期、弘基马铃薯种薯产业化示范等70个重点项目竣工,盛华化工氯碱基地、宣工工业园、骞海风机等155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坝上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二期、官厅艺术小镇、张唐铁路等27个重大项目提前启动,沃尔沃汽车生产基地已进入履约阶段,蔚县电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过去一年,我们把加强“三农”工作作为加快发展的基础工程,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农业生产效益明显提升,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农业增加值完成180.5亿元,增长8.5%,增速列全省第一。粮食生产获得丰收,粮食总产达到154.7万吨,接近历史最好水平;单产达到215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特色农业蓬勃发展,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产业完成产值243.8亿元,占到全市农业总产值的75.7%;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20万亩,有机农产品认证达到26.4万亩;新增省级以上农业知名品牌8个,累计达到71个。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1.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农业农村基础进一步夯实,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3万亩,膜下滴灌推广应用规模位列全省第一;新民居建设进展顺利,201个村列入省级示范村,其中118个村开工建设。

——过去一年,我们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全面拓展开放领域,努力提升合作层次,对外开放成果丰硕,发展活力明显提升。高规格举办了第十届冀台会、万人祭祖等大型活动,在北京、台湾、香港、厦门等地成功举办了项目推介洽谈会,与台湾五大工商团体签署了长期合作框架协议,区域合作交流不断深化。全年引进市外到位资金456.8亿元,增长72.2%;实际利用外资1.87亿美元,增长71.5%。进出口总额完成3.2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5亿美元,增长38.9%。特别是在推进战略合作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成功引进了西部控股集团、中国世贸集团(香港)、中国专业国际投资集团、英国泰丰资本等2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签约了太阳能新城、世贸大厦、世界艺术品交易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对外开放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

——过去一年,我们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力推进城市建设与改造,加快构建立体交通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的突破,整体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完成城建投资620亿元,实施了洋河综合治理、清水河生态景观提升、城区绿廊绿道建设、中心城区道路隔离带设置、重点区域综合开发、集中供热、集中供气、城市智能管理平台建设等一批重点工程;城市总体规划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从105平方公里扩大到124平方公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通过了住建部的终审批复,进入国家园林城市行列;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6.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交通建设实现新突破,张承高速二期、二秦高速、张石高速蔚州支线开工建设,张石三期竣工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累计达到728公里,继续位居全省前列;蓝张和张唐铁路建设加快推进,京张城际铁路取得新的进展;军民合用机场项目可研获批,主体工程已经竣工;张家口海关全面建成并正式开关运行。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一批生产性项目落户园区,市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省级工业集聚区,张北、蔚县、万全、怀安4家开发(园)区跻身省级经济开发(园)区。

——过去一年,我们把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优化配置公共资源,各项事业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全市70%的县区实现了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初步实现了由“有学上”到“上好学”的重大转变;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教育质量显著提升;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卫生事业显著进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全市公办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市第二医院、建国医院和中医院新建门诊病房楼竣工使用,新建扩建218个村卫生室。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完善和创作了《大好河山》、《火树金花》等一批优秀艺术精品,一批文化企业、文化研究机构入驻我市;建成了蔚县剪纸博物馆、阳原泥河湾博物馆等一批高水平的专题博物馆,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覆盖率分别达到75%和65%。同时,人口计生、科技、体育、广电等各项事业显著进步。

——过去一年,我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目的,高度重视民生,倾力改善民生,实施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达175.5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就业再就业工作有序开展,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1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92万人。住房安居工程扎实推进,新开工保障性住房3.2万套,竣工2.7万套;财政补贴7000万元,确保居民温暖过冬。就医就学条件明显改善,新农合参合率和城镇基本医保参保率分别达到93.4%、92.1%;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公办幼儿园建设等工程;在全国率先实施了“蛋奶工程”,惠及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10.06万人。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城市低保月均保障标准提高到277元,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提高到1500元。扶贫开发成效显著,稳定解决了5.2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4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稳控物价成效显著,创造性开展了“蔬菜产销对接”和“惠民蔬菜直销”活动,促进了整体物价的有效稳控。厂矿企业、食品药品、交通道路等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政府网站建设实现突破,为民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同时,双拥共建深入推进,国防动员扎实开展,社会管理切实加强,行政审批、民政慈善、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防震减灾、审计、监察、人防、统计、工商、商检、气象、档案、地方志、残疾人事业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构建和谐张家口迈出坚实步伐。

今天的张家口,经济充满活力,城市秀美宜居,文化富有特色,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倍感自豪。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为张家口改革发展稳定做出无私奉献、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驻张部队、武警官兵和各界人士,向长期以来给予我们无私帮助的驻张中省直单位的同志们,向在外地工作的张家口籍同乡,向在张家口工作过和生活在张家口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张家口发展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过去一年的生动实践,加深了我们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也使我们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这就是:推进张家口科学发展,实现跨越赶超,必须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紧密团结,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同声唱响加快张家口发展的“大合唱”;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根本动力,坚决破除阻碍发展的陈旧观念和惯性思维,大力推动理念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创新、机制创新,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引领和推动张家口发展;必须科学准确地研判和把握形势,在应对挑战中寻求新机遇,在破解难题中争创新优势,超前谋划好各项工作,努力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必须坚持突出重点、重点突破,紧紧围绕事关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带动和活跃工作全局;必须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多做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工作,增强工作的整体性与均衡性,为实现更高质量、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奠定基础。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就,增强了我们做好政府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欠发达的市情还没有根本改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依然偏小,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在全省还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特色主导产业对经济的支撑拉动作用尚不明显,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少;群众的总体生活水平还不高,城镇尚有13.31万低收入群体,农村低于国家扶贫新标准的贫困人口多达190.4万;城镇化水平总体偏低,城市配套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少数部门和部分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抓落实力度不够,办事效率不高,政府自身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我们一定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倍加珍惜政通人和的好局面,倍加珍惜团结干事的好氛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作为,创新突破,奋发进取,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二、2012年总体思路、发展目标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向着“实现绿色崛起、打造强市名城”目标发力突破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对于有效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巩固经济全面向好势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至关重要。当前,张家口已经步入由打基础、备后劲向总体进位、全面跨越迈进的新阶段。展望新的一年,要实现更高质量、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既面临重大挑战和严峻考验,又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从国际形势来看,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继续,欧债危机向深层次演变,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内难以明显好转。但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改变,经济重构、产业重组、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有利于我市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等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参加国际合作与竞争。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但整体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特别是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宏观政策环境趋于宽松;同时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加快升级,有利于凸显我市土地、能源、原材料等优势,实现后发赶超。从我市发展来看,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经济运行中新老矛盾和各种问题相互交织,政府性债务也进入偿还期,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但我市发展已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特别是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等国家和省重大战略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特殊的扶持政策和资源配置导向,给地处环京津前沿和沿海腹地的我市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我们将充分考虑各种困难和不利影响,切实把握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信心,顺势而为,努力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2012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致力跨越赶超,实现绿色崛起,打造强市名城”工作主题,突出“坚定不移保增长,乘势而上调结构,全力以赴促和谐,奋发有为争一流”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大力补短板、强基础、破瓶颈、抓突破,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壮大主导产业,激活市场主体,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推进各个领域赶超进位,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全部财政收入增长13.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进出口总额增长12%,其中出口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1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我们将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第一要务,牢牢把握民本为先第一追求,牢牢把握维护稳定第一责任,切实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补短板、强基础、破瓶颈、抓突破、惠民生、促和谐上来,全面提升发展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补短板,就是要不遗余力地解决发展中的不协调、不平衡问题,集中力量突破薄弱环节,加快扭转在一些工作领域长期滞后的局面,消除发展“落差”。强基础,就是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基础性、支撑性、战略性工作,构建良好的体制机制,建设完备的基础设施,形成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保障。破瓶颈,就是要千方百计地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难题和重要障碍,创新思维方法,创新体制机制,突破各类限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利因素。抓突破,就是要卓有成效地抓好牵动全局的重点工作、重大问题,主动对标一流,全面推进突破,努力实现质的提升和整体性跨越。惠民生,就是要尽心竭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更多的财力向民生倾斜,将更多的人力向民生汇聚,将更多的物力向民生集中,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和谐,就是要高度负责地做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各项工作,当好首都的“护城河”,构建我市的“平安盾”,巩固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各位代表,挑战不容回避,机遇稍纵即逝。我们坚信,只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我们完全可以应对各种挑战,完全可以实现既定目标,完全可以跨越赶超,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三、2012年工作重点

新的一年,我们将更加积极有为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扭住事关全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攻坚突破,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快发展。

(一)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培育壮大战略性主导产业。着力实施一批与主导产业紧密衔接、对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提升带动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形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一是突出抓好重大产业项目。围绕“4+3”产业定位,全力抓好重大战略性产业项目,尽快培育一批产业龙头,带动和促进我市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抓好一批旅游服务业项目。以“五个旅游大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抓好崇礼云顶乐园、蔚州古城及暖泉古镇、“两堡”保护开发、泥河湾遗址保护等100个亿元以上旅游项目,完成投资70亿元以上。万龙滑雪场、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争创5A级景区,长城岭滑雪场、沽源五花草甸、蔚州古城及暖泉古镇争创4A级景区;全年接待游客超过21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30亿元。抓好一批新型能源业项目。力争国家风光储输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全面启动坝上地区第二个国家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工程,同步推进坝下地区赤城、蔚县、阳原、崇礼等县区风电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太阳能新城项目建设,今年力争全面启动,并开工建设一批光伏产业项目。抓好一批装备制造业项目。重点抓好沃尔沃汽车生产基地、中煤张煤机产业园、宣工产业园、中国专业国际举油终端、冀中能源一煤机技改等重大项目,装备制造业投资力争超过60亿元,增长1倍以上。抓好一批食品加工业项目。蔬菜加工探索建立全市性大型蔬菜集团,集中打造“张家口坝上蔬菜”品牌;乳品加工加快推进蒙牛、伊利、现代牧业液态奶生产和现代化养殖、深加工项目;葡萄加工抓好长城葡萄酒扩能技改、涿鹿龙珠葡萄酒加工等重点项目;同时加快发展马铃薯、杏扁、特粮等农产品加工。抓好一批矿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完成地方煤矿兼并重组工作,将192家地方煤矿整合为90家左右。大力推进矿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加快冀中能源榆树沟煤矿、蔚县电厂一期、冀中能源褐煤制天然气等项目建设。

二是着力构建园区承载平台。重点抓好市六大产业集聚区、三大物流园区和各县区的专业性园区,加快园区路、电、水、气、热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六大产业集聚区”起步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启动市产业集聚区和东山、南山、望山产业集聚区二期及三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三大物流园区”起步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力争达到“十通一平”标准,具备项目建设条件。县级加快实施“一县一园区”工程,推进用地向园区倾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引进力度,尽快形成集聚优势生产要素的投资“洼地”。

三是着力破解项目建设瓶颈。重点解决好资金、用地的瓶颈制约。强化项目资金保障,继续推进金融生态城市建设,加强与省内外金融机构的对接合作,进一步扩大市商业银行区县布点,积极吸引域外金融机构入驻,年内力争民生、中信、交通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抓好张家口“新能源城市开发基金”、“三祖文化产业基金”和建设集团发行企业债券等工作,培育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市场主体。强化项目建设用地保障,抓住我市被国土资源部列为法制工作联系点的机遇,积极探索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利用的新机制;用足用好省出台的城乡统筹用地增减挂钩新政策,积极挖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潜力,年内力争新增建设用地3万亩。在用地管理上,实行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和差别化管理,优先支持支撑作用突出、综合效益显著的立市立县项目,及时将“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的土地调整给亟待用地的项目。

四是健全完善项目工作机制。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包联和领办责任制,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盯到底,不仅包引进、包签约、包落地,还要包建设进度、包问题化解、包竣工投产。实行重点项目全程督办、考核激励的推进落实机制,采取定期调度、现场观摩、现场拉练等方法,加强对项目工作的调度和督导,同时还要对各县区、各部门项目工作进行动态性评估考核,促推各级各部门抓早、抓实,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以实施“工业提升计划”为抓手,力促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从今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实施“工业提升计划”,力争用三至四年时间,将二产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50%左右,涌现出一批工业强县、强区。年内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以及技改投资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是通过“抓大”扩大规模。集中力量扶持大型骨干企业加快发展,重点扶持宣钢、张烟、张电、张煤机等工业“30强”企业做大做强,从金融信贷、技改资金、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力争早日进入全球同行业100强、全国同行业30强、全省工业企业100强行列。年内,全市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由现在的95家发展到120家以上,其中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以上。二是通过“改旧”增强后劲。把企业技术改造与企业搬迁、园区建设、产品结构调整、企业兼并重组等有机结合起来,抓好对现有企业的改造提升,大力引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重点抓好宣钢、宣工、张煤机、盛华化工、三北·拉法克等企业的技改工作,推动扩能升级。年内新增储备工业技改项目300个以上,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00个以上,力争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00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到全部工业投资的60%以上。三是通过“促新”提升效益。围绕引进新项目、催生新企业,切实加大生产性项目的谋划建设力度,特别是抓好宣工铸件、骞海风机制造等年内能够投产达效的项目,确保形成新的产能;围绕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引导企业加快自主创新、产品更新和升级换代步伐,大力发展优质、高端、高附加值产品。年内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50家,形成更多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四是通过“活小”激发活力。认真落实国家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大力实施“百强民营企业”、“千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帮扶活动,重点扶持一批配套型、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引导和扶持小型工业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增强整体竞争力。同时,全力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对“两高一资”企业坚定有序地关停并转,加强对列入“双三十”单位和“千家”重点企业范围单位企业的监管,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三)以建设“现代农业特色基地”为目标,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按照“强基础、抓特色、壮龙头、促增收”的思路,大力实施“现代农业特色基地”建设,着力在打造特色、提升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夯实基础上求突破。一是抓特色、壮基地。重点抓好“三大基地”,即:现代畜牧业基地,突出乳业、肉业两大重点,着力优化畜种结构,新发展规模化奶牛养殖7万头、肉羊舍饲养殖450万只、肉牛55万头;绿色蔬菜基地,重点推进由大路菜向精细菜、露天菜向设施菜、无公害向绿色有机转变,全年新增设施蔬菜3万亩,力争获得有机蔬菜认证1万亩;优质果品基地,加快发展葡萄、杏扁等绿色林果经济,新发展标准化葡萄种植基地5万亩,完成杏扁嫁接改造10万亩。年内,畜牧、蔬菜、果品三大特色产业实现农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8.5%,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二是抓品牌、拓市场。以“绿色、有机”为标志,着力开发特色、精细、高端产品,扩大品牌影响和市场份额。积极开拓北京市场,加强与北京市有关企业、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的对接合作,通过连锁加盟、区域代理、品牌授权等方式,把北京急需、我市富集的特色农副产品推介输送出去。年内,新增省级以上农业知名品牌6个,产业化经营率提高到62%。三是抓水利、夯基础。围绕建设国家级高效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区目标,全面启动实施《张家口坝上地区农业高效用水区域整体推进规划》,推进四个大型灌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完成10座小

(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3条中小河流治理建设任务;加快乌拉哈达水库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完成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四是抓扶贫、促共富。借助国家大力实施连片扶贫开发的机遇,以项目带动和产业扶贫为重点,深入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年内再启动173个重点村的扶贫开发工作,解决5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确保14.8万扶贫对象稳定脱贫。大力实施“山区发展共富工程”,着力改善山区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山区大力发展高效种养等特色经济,提高山区农民生活水平。年内力争搬迁1万名山区农村人口,转移1万名山区农村劳动力。

(四)以增强县域的内生动力为核心,助推县域经济大发展、大提升。抓住全省实施县域“腾飞计划”的机遇,着力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年内,县域全部财政收入超10亿元的县力争达到2个,5-10亿元的县达到7个,分别比上年新增1个和2个。一是强化引导扶持。加强对县域的规划指导,统筹县域产业布局、资源整合、要素配置,年内完成县域整体发展和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等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对县域的政策扶持,全面落实金融、土地、人才等扶持政策,促进各类要素配置向县域全方位倾斜。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扩大县域行政审批权限;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县乡财政基本支出保障机制,提高县乡自我发展能力。二是优化产业布局。立足县域区位、资源、产业基础等优势,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因地制宜地发展都市辐射型、资源加工型、旅游推动型等特色经济。重点抓好坝上地区的新型能源、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集群,怀涿盆地的葡萄加工、电子信息、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主城区周边的装备机械、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坝下西南区域的人文旅游、清洁煤电、煤炭物流、毛皮加工产业集群,打造经济的隆起带。三是推进全民创业。坚持以放活为核心,认真贯彻全民创业“新30条规定”,切实做到真放开、低门槛、轻税赋、多扶持,掀起“群众创实业,企业创大业”的热潮。深入实施“小巨人工程”、“企业成长工程”、“百姓创家业工程”,鼓励支持各类人员创办实业,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年内,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力争达到95%左右,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四是加强基础建设。加快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建设,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尽快完善县城功能,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龙头。重点打造怀来、张北、蔚县等一批高品质的中等城市和区域次中心城市,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和旅游名镇。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集中解决乡村道路连接问题;加快新民居建设步伐,年内建成100个省级新民居示范村。实施重要生态功能区绿化、高速公路生态廊道、环城景观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全年新增造林面积122.5万亩,完成高速公路生态廊道建设182.3公里。

(五)以加快中心城市建设为核心,全面加速城镇化进程。坚持以新区开发为龙头,加快城市建设与改造步伐,重点在完善配套、提升功能、聚集产业、强化管理等方面着力突破,带动城市整体功能的完善,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北方山水园林城市。年内全市计划实施城建重点工程680项,总投资532.7亿元;其中中心城区162项,总投资232.7亿元。一是全面启动新区建设。对新区30平方公里范围进行统一规划,全面启动起步区10平方公里建设,打造现代化的新城区。重点推进中央景观大道等“四横六纵”主干道路和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电、通讯、污水处理等市政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0亿元,基本拉开新区框架。力争用3至5年时间,将清水河、洋河交汇区域打造成以绿色、低碳、科技、人文为鲜明特色,以总部经济、高端服务和商贸物流为支柱产业的现代化城区。二是加快完善承载功能。加快城区路网、园林绿化、景观环境等建设,积极推进“七路九街”主干道路新改建、市区绿道绿廊和公园广场建设、“两河”(清水河、洋河)景观改造、“两山”(中心城区东、西两侧山体)资源保护、20项大型公共服务项目、9条道路景观整治、集中供热、集中供气等重点工程,巩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把城市功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三是积极培育城市产业。加快工业外迁、“退二进三”步伐,重点发展旅游服务、商贸物流、金融保险、节庆会展、科技研发、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特别是要加大对城市重点区域和关键节点的改造建设力度,着力抓好以大境门和来远堡为核心的古建旅游商贸区、以解放桥区域为核心的现代商务休闲区、以高新区为核心的高端文化产业区等大型城市产业群建设。年内,启动实施10大城市综合体项目。四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以精细化、社会化、常态化、规范化为目标,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推动城市管理进社区,努力构建“大城管”格局。加快“数字城管”和“城市平安系统”建设步伐,年内实现中心城区数字城管全覆盖,建立起相对闭合的城市管理监督和指挥系统。完善“12319”城管服务热线、政府门户网站等沟通平台,健全城建重大事项公众听证和征集社会意见等制度,形成政府、社会、市民多元互动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格局。五是构建立体交通体系。统筹推进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高速公路建设,抓紧推进张涿、张承二期等南北走向高速公路和二秦、京新三期、张石高速蔚县支线、北绕城等东西走向高速公路,开辟“进京、绕京、赴石”多条通道。铁路建设,围绕完善客货运输通道,加快建设张唐、蓝张货运专线,积极推动京张城际、张呼铁路客运专线项目,京张城际争取年内开工建设。机场建设,确保上半年完成所有工程建设任务和试航工作,年内力争实现通航。

(六)以推进招商引资为重点,努力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抓住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务实的举措推进对外开放,力争取得更大突破。一是在对接融入北京上求突破。充分利用好北京这个触手可及的资源库、近在咫尺的大市场,依托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百家央企进河北等载体,加强与中央企业、知名民企、外商外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对接,力争引进一批国字号、央字头及国内外知名企业到我市投资,合作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在承接平台上,突出抓好各类产业园区,特别是环京三县的园区和基地建设,引进建设一批研发机构、中试基地、专业园区,打造对接北京的桥头堡。二是在拓展开放领域上求突破。继续巩固拓展与香港、台湾、晋蒙、沿海省市的合作,举办好第五届海峡两岸“三祖文化”交流周暨第十一届冀台会,筹办好赴台、赴港、赴“长三角”、赴“珠三角”的经贸洽谈会、重点项目推介会、旅游暨特色农产品推介展销会等系列招商活动,组织好中国剪纸艺术节、崇礼国际滑雪节、张北草原音乐节、怀来葡萄采摘节等节庆活动,不断扩大合作成果。根据我市招商引资的新需求,全力开辟对外开放的新领域,重点围绕提升我市旅游服务和食品加工业,谋划组织在日本、韩国、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展宣传推介和对接活动;围绕提升装备制造业和新型能源业,谋划组织在美国、德国、荷兰、法国、瑞典等国家开展宣传推介和对接活动。三是在深化战略合作上求突破。在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与国电、中煤、中钢、中化、中粮等央企合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与吉利集团、西部控股集团、世贸集团、泰丰资本、中国专业国际投资等著名投资机构和企业集团的合作,抓好已签署合作协议的推进落实,积极拓展合作范围和领域,力争尽快形成一批重大合作成果。四是在扩大对外贸易上求突破。突出稳定出口大户、力保现有市场、开拓新市场三个重点,推动裘皮、鲜食玉米出口集聚区和化工、杂粮杂豆出口基地规模化发展,推动蔬菜和特色食品直接出口,支持阳原皮草、万全凯迪农药等更多企业变间接出口为自营出口,增加新的出口增长点。

(七)以增强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为导向,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经济社会统筹协调推进,把发展社会事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升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一是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加快科技研发平台建设,争取杂交谷子中心列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序列,推动张煤机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扶持科技孵化器成长,力争市产业集聚区和东山产业集聚区建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抓好“名家名师”、“金蓝领”等重点人才工程的落实,积极培养和引进经济发展的急需人才、创业创新的高层次人才、农业农村的实用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二是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落实教育五年规划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市属高校建设,力争张家口教育学院升本成功,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宣化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精品专业办出特色。加强主城区和县城所在地小学、幼儿园建设,今后三年,各县区分别新建或扩建2所以上标准化小学和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所在地新建1所公办幼儿园。三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全面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以突出医疗机构公益性为重点,积极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认真实施公共卫生保障工程,振兴中医药事业,有效防控重大疾病和传染病。推进计生“民心工程”和国家免费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工作,提高计生公共服务水平。四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以创建文明城市为总揽,全面提升城乡文明程度,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完善文化设施,尽快启动市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口梆子二人台艺术传承基地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市文化艺术会展中心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中华三祖文化产业园等六大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加强文物保护,实施好察哈尔都统署旧址等一批重点文物和重要遗址保护修缮项目,积极争创“历史文化名城”。五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壮大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力量,形成完善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和矛盾疏导调解机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突出部位、重点区域的防控,依法打击“两抢一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应急处置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有效防范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深化首都“护城河工程”,建立健全安全防控责任链条,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八)以实施为民惠民工程为带动,最大限度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从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入手,认真实施“十大民生工程”,深入开展“百事惠民活动”,切实把每一件事情办实、办好,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一是就业增收。年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4万人。二是社保扩面。城镇职工“五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增参保6.3万人次,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三是济困救助。将城镇低保月人均补差提高到200-220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提高到100元。四是住房安居。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2.3万套,完成2011年开工的各类保障住房建设任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63万套。五是医疗保障。完成3所市级医院、3所县级医院、7所乡镇卫生院建设工程,争取16个县级卫生监督所、6个县120急救项目开工建设;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3%以上。六是教育提升。新改扩建主城区3所中学和3所小学,对110所中小学校舍实施加固改造;落实对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继续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中实施好“蛋奶工程”。七是蔬菜直销。新建惠民蔬菜直销超市100家、售货亭50个、平价市场20个、早(晚)市100个,各县区建设社区惠民蔬菜超市不少于100家。八是环境改善。在主城区建设植物博览园,新建7个公园广场和3.3万平方米城区游园;建设一批乡镇体育健身工程和新民居体育健身工程。九是市政便民。中心城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5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达到83.5%;完成天然气置换5万户,普及率达到82%。全面改善公共交通设施条件,新开通2-3条城乡公交线路。十是平安城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交通安全、扫黑除恶、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治理行动,着力抓好群众来信来访、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调处、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等工作,巩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好形势。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起点,我们一定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开拓创新,以锲而不舍的作风真抓实干,不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使命、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四、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政务之本,在于为民。我们一定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维、扎实的举措,全面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努力建设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政府管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更多地运用市场手段谋发展、破瓶颈、解难题。重点在园区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招商引资模式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突破体制障碍,释放发展活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清理规范审批事项,积极推进市、县级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形成“环节最少、程序最简、时限最短、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高效审批机制。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加大财政对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支出力度,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把依法行政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所有政务行为都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工作规程,科学规范地运作。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讨论、专家咨询、合法性审查、公众参与、社会公示、风险评估、决策评价等制度,确保政府决策行为科学规范、公开透明。努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健全行政权力监控机制,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强审计监督,突出抓好经济责任审计、民生领域资金审计和绩效审计,强化行政问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三)坚持求真务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开展“树理想、敢作为、促跨越”主题实践活动,努力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思想素质、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形成“善思、向学、实干、争先”的良好风气。加强调查研究,大兴实干之风,把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把更多心思和精力放在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上,放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紧迫问题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坚决从文山会海中走出来,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集中精力抓大事、抓要事。坚持脚踏实地,力戒浮躁空谈,注重多做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工作,为张家口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篇7

一、回顾2009

(一)对教育领域的投入进一步加大。

报告要点:大幅度增加全国教育支出,其中中央财政支出198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政策,中央下达农村义务教育经费666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农村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500元和300元的目标。

本刊解读: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去年这个时候,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国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冲击,但就在这样的困境下,我们教育支出却依然保持增长,其中中央财政支出更是达到198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保障了教育改革的稳定发展。

同时,在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政策方面我国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提前一年实现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目标,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为我国教育事业健康长远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对义务教育的政策进一步完善。

报告要点: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开始实施。国家助学制度不断完善,资助学生2871万人,基本保障了困难家庭的孩子不因贫困而失学。

本刊解读: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对教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不仅完善了教师的利益分配制度,对教育事业的也发展也有促进作用。教师在传道授业的同时,获取一定的物质奖励,是每个公民应该有的权利,这也是对教师能力的一种认可。自从对教师施行绩效工资制度以来,在网上引起过许多争议,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但总体而言,这一政策的提出与实行,可以说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将对教育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同时在助学方面,我国也在对其制度进行不断完善,特别是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和涉弄专业的学生实施免学费的政策,使贫困学生的失学率大为减少,有效的保障了人们接受教育的权利。

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但调查显示,我国儿童辍学问题却依然严重,每年都会有近百万儿童因贫困而被迫辍学。面对这种状况,政府颁布了许多有利于贫困家庭的教育政策,使那些贫困学生摆脱了缀学危机,特别是近几年,在各部门的支持下,全国各地贫困生的缀学率得到了有效的抑制。但是这还不够,我国在教育领域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教育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偏远地区贫困儿童的关注,使义务教育深入人心。

二、奋斗2010

(一)提高经济建设,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报告要点:做好2010年的政府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搞好宏观调控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改善。

本刊解读: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发展经济仍然是我国2010年的主要目标。只有保持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目标,才能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保障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经济的发展能够促使教育者阶层改革教育,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不断的进步,原有的教育體制,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措施等必然会滞后,为了能够使教育适应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教育方面必然会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对现有的教育目的,课程的建设,采取的方式进行改革。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增大教育投资是改变教育水平的必要手段,所以,发展教育必须要有相应的经济条件作为支撑。

(二)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报告要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要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着重抓好五个方面:

一是推进教育改革。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勇于创新,鼓励试验,对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进行系统改革。坚持育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提高办学和人才培养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二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初中校舍改造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尽快使所有学校的校舍、设备和师资达到规定标准。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让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

三是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四是推进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术发展紧密结合,激励教师专注于教育,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创建若干一流大学,培养杰出人才。中央财政要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

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鼓励他们终身从教。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培训,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贫困地区从教。加强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着民族素质和国家未来。不普及和提高教育,国家不可能强盛。

本刊解读: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源泉。“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建设一流的国家。”由此可见,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发展,都必须建立在良好的教育系统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但是,我国在教育领域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区域差距大,在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教育观念与教学设施都存在着很大差距。所以,现阶段,必须加快偏远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让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加快教育建设,完善教育制度,要以就业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而就业或者创业是人才价值的体现。在上年,由于金融海啸的缘故,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但依然呈现增长趋势,这是对教育领域加大投入的一个表现。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可以看出,今年我国会继续对教育领域加大投入,尤其是对乡村及偏远地区。施行义务教育,颁发优惠政策,为普及教育提供了保障。另外,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国也将加大投入,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所以,只有打造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更多出色的人才,建设出一流的国家。

上一篇:偃师市伊洛中学入团宣誓仪式流程下一篇:脑筋急转弯鸡鹅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