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机构改革方案

2024-10-08

江苏机构改革方案(共8篇)

江苏机构改革方案 篇1

江苏省机构改革方案获批 整合优化11个新部门

江苏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已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在27日上午的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罗志军省长对机构改革方案进行了说明。

整合优化11个新部门

1、组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组建理由:加强对工业的统筹协调,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组建方式:将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内贸、口岸工作、能源规划以外的职责,省信息产业厅的职责,整合划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挂省中小企业局、省乡镇企业局牌子。将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的口岸工作职责划入省政府办公厅。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管理。

不再保留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省信息产业厅。

2、组建省商务厅

组建理由:推动流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现代市场体系形成。

组建方式:将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的内贸职责、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的职责,整合划入省商务厅。

不再保留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

3、组建省能源局,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组建理由:更好实施能源发展战略。

组建方式:将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的能源规划建设等职责,整合划入省能源局。

4、组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建省公务员局

组建理由:加强人力资源统一管理、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整合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体系。

组建方式:将省人事厅的职责、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职责,整合划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建省公务员局,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管理。

不再保留省人事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5、组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组建理由:加强城乡建设规划统筹,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

组建方式:将省建设厅指导城市客运以外的职责、省建筑工程管理局的职责,整合划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挂省建筑工程管理局牌子。

不再保留省建设厅、省建筑工程管理局。

6、组建省交通运输厅

组建理由: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发挥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组建方式:将省交通厅的职责、省港口管理局的职责,省建设厅指导城市客运的职责,整合划入省交通运输厅,进一步整合公路、港口、航道、地方铁路、航空产业管理职责。

不再保留省交通厅、省港口管理局。不再保留省航空产业发展办公室牌子。

7、组建省农业委员会

组建理由: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综合管理与统筹协调,进一步完善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管理体制。

组建方式:将省农林厅的职责、省畜牧兽医局的职责,整合划入省农业委员会,挂省林业局牌子。将省农业资源开发局、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由省政府管理调整为省农业委员会管理。

不再保留省农林厅、省畜牧兽医局。

8、调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

调整理由:整合医疗管理和药品管理职责,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落实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责任。

调整方式:将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省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部门管理机构,改由省卫生厅管理。将现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省以下垂直管理改为由地方政府分级管理。

9、省广播电视局更名为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调整理由:理顺电影管理体制。

调整方式:将省文化厅的电影行政管理职责划入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10、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由省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调整为省政府直属机构,仍与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合署办公。

11、省人民防空办公室更名为省民防局,挂省人民防空办公室牌子,主要负责全省民防工作的综合协调及相关组织管理工作,承担省国防动员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机构改革后,省政府

共有工作部门40个

省政府机构改革后,设置工作部门40个。

省政府办公厅和省政府组成部门共24个。即省政府办公厅(挂省政府研究室、省政府参事室牌子)、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挂省经济协作办公室牌子)、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挂省中小企业局、省乡镇企业局牌子)、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与其合署办公)、省科学技术厅、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与省宗教事务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省公安厅、省国家安全厅、省监察厅(与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列入省政府工作部门序列,不计政府机构个数)、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挂省建筑工程管理局牌子)、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委员会(挂省林业局牌子)、省水利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卫生厅(挂省中医药管理局牌子)、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省审计厅、省政府外事办公室(挂省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牌子)。

省政府直属特设机构1个: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省政府直属机构15个:省地方税务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省新闻出版局(与省版权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省体育局、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与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合署办公)、省统计局、省旅游局、省粮食局、省海洋与渔业局、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省民防局(挂省人民防空办公室牌子)、省政府侨务办公室、省政府法制办公室。

此外,设置部门管理机构(规格为副厅级)7个,即省物价局、省能源局,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管理;省知识产权局,由省科学技术厅管理;省监狱管理局,由省司法厅管理;省公务员局,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管理;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省卫生厅管理。

江苏“大部制”,有规定动作,也有自选动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先后进行了5次比较大的机构改革。

罗志军说,大部制改革目前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今后的整合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实行大部门体制不是简单的撤并机构,而是要通过对职能相同或相近机构的归并,实现政府运行高效和组织结构优化,从而解决职责分工过细、职能交叉重叠、协调与制约机制不健全等影响政府运转效能的突出问题。

这次改革,既有中央的规定动作,也有我省的自选动作。

改革的4大原则

上下衔接。积极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职能调整和机构设置与国务院机构改革相衔接。

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部分机构根据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设置,构建适应江苏发展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

权责一致。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分清主办和协办关系,明确牵头部门。合理划分和界定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在赋予部门职权的同时,明确其相应承担的责任。

循序渐进。按照到202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积极稳妥,循序渐进,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切实解决当前政府组织机构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行政编制总数不突破

改革前规模

这次省政府机构改革,各部门内设机构数量不增加,需增设机构的,通过整合机构、撤一建一等办法解决。省政府行政编制总数不突破改革前的规模,职能弱化的部门编制适当精简;职能强化、工作任务增加的部门,通过合理调整、创新体制等办法解决编制紧缺问题。部门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按规定从紧核定。

10月底前机构改革基本到位,严禁突击提拔干部

各部门研究制定和上报定职责、定内设机构、定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的“三定”规定草案,经省编办审核、省编委审定后,报省政府审批。“三定”规定下达后,10月底前基本完成省政府机构改革任务。

省纪委、省编办、省监察厅已经印发了《关于严明纪律切实保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顺利进行的通知》。省政府要求各部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严肃各项改革纪律,严禁超编进人,禁止突击提拔干部,严防国有资产流失,确保机构改革顺利进行。江苏省人民政府机构设置表

组成部门

省政府办公厅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厅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省公安厅省国家安全厅省监察厅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委员会省水利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卫生厅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省审计厅省政府外事办公室

直属特设机构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机构省地方税务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省新闻出版局省体育局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统计局省旅游局省粮食局省海洋与渔业局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省民防局省政府侨务办公室省政府法制办公室

江苏机构改革方案 篇2

关键词: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改革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作为事业单位重要组成部分的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 如何在前期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 根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新要求, 针对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 成为具有重要现实研究价值的课题。

1 近年来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回顾

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是对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技术基础、农业科学研究类型科研机构的统称[1]。为解决存在的机制陈旧、学科结构老化、人员队伍固化等问题, 在制定出台政策、明确改革思路的基础上, 自2001年开始, 国务院部门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全面实施。改革后的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学科和人员结构得到优化, 运行机制更加灵活高效, 科研投入不足的局面有所改观,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科技产出明显增加。部分省 (自治区、直辖市) 也参照国务院部门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改革做法, 结合实际情况, 启动了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改革工作, 如宁夏、河北、广东、吉林、河南等地积极探索, 取得了较大进展和初步成效[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提出, “继续推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稳定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 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从而为此类机构的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2007年12月, 科技部、财政部、中央编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大对公益类科研机构稳定支持的若干意见》, 进一步明确了支持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发展的政策举措。

目前, 江苏共有40余家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 主要分布在农林、卫生、质监、水产、环保、计生等行业。其中, 省科技厅管理经费、业务的有16家。近年来, 根据国家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部署, 江苏实施了一系列举措, 从多方面积极推进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改革和发展。一是明确业务定位。2003年, 省科技厅印发了《关于省属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公益性业务定位工作的意见》, 按照公益性程度和业务特点, 将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公益性业务分成纯公益性和准公益性业务两大类。省科技厅还会同有关部门, 组织16家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研究制定了各自的“十一五”发展规划, 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二是制定发展规划。2006年, 省科技厅出台了《2006—2010年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了“十一五”期间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和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及主要措施。三是强化财政支持。一方面, 加大事业费投入力度, 提升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财政拨款供给档次, 逐年增加人员办公经费。另一方面, 通过实施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公益研究和服务专项、条件与设备专项等, 不断加强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发展能力建设。各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也对内部运行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有的根据其承担的公益研究业务定位, 对内部业务机构进行了重组;有的实施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启动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 推行全员聘用制, 建立了“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有的以课题为载体, 通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带动学科发展, 与大学、研究机构和技术实体协作并实现资源共享。

从总体上看, 我国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进展顺利, 正在稳步推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取得的重要进展和初步成效,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打下了基础, 也为新形势下适应社会公益事业发展需要、大幅度提升公益科技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 但是, 与国务院部门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进度和深度相比, 全国大多数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相对滞后。因此, 需要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统筹推进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

2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对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自20世纪80年代启动事业单位改革以来, 我国相继提出了政事分开、社会化、分类改革三大基本原则, 表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原则逐步形成, 内涵逐步清晰, 体系逐步完备[3]。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 对现有事业单位分三类进行改革。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 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逐步转为企业;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 强化公益属性, 整合资源,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加强政府监管”, [4]明确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对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新要求, 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在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需要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2.1 定位有待完善

尽管省科技厅对其直接管理的16家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进行了公益性业务定位, 但仍存在不足:一是个别科研机构以应用开发为主, 却列入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中, 尚未实行转企改制。二是以提供公益性服务为主的科研机构中有面向市场能力的部分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甚至个别机构尚未实行事企分开。三是公益性业务定位表现为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而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 因而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 结合阶段性的重点研究方向, 适时调整明确科研机构的公益性业务定位。四是除业务定位外, 根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精神, 还需结合经费形式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不同情况, 才能最终确定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具体类别, 并实施相应的改革和管理。

2.2 管理不够规范

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尚未建立起来, 个别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名称需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一些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存在编外聘用人员情况, “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既违反有关法规, 也不利于人才队伍的稳定, 需要全面剖析, 区别对待, 逐步解决。

2.3 经费投入不足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员经费不足。省财政只保障事业单位的人员基本工资, 但同城待遇、生活补贴、误餐补贴、年终奖等津补贴要事业单位自己解决, 这对于那些主要承担纯公益性业务、无服务收入的科研机构尤其困难。二是公用经费不足。省财政虽然按照一定标准给予了补助, 但保障水平偏低, 无法维持正常运行, 以致一些基础设施难以得到及时有效地维护更新。三是项目配套经费难以落实。目前上级在编制下达项目前, 一般都要求申报单位和主管部门提供配套经费, 但财政预算中没有配套经费的预算, 自筹资金更是难以落实, 因而导致配套经费的要求往往流于形式。

2.4 机制仍显不活

主要体现在人事分配制度上:一是事业单位实行公开招聘、考试招录后, 一些专业特长突出但综合知识欠缺的人才很难进入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工作。二是由于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机制不够灵活, 又无自筹资金提高科研人员的收入待遇, 因而很难吸引到高层次人才, 且每年都有人才外流。三是由于近年来事业单位招录的大部分为硕士以上学历人员, 职称起点较高, 原设立的专业技术岗位比例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四是事业单位用人制度仍是“身份管理”, 尚未全面推行真正意义上的聘用合同制管理。

2.5 保障相对滞后

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普遍认为, 目前事业单位管理服务离退休人员的做法, 尽管能给离退休人员提供较好的归属感, 但却增加了科研机构非专业领域的工作量, 带来了较重的经济负担。此外, 社会保障制度滞后, 还使得事业单位分流安置人员十分困难, 也影响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社会人员的合理有序流动, 不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公益事业的持续发展。

3 稳步推进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的对策建议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与科技等行业体制改革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 行业体制改革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累了经验;另一方面, 行业体制改革涉及到的共性问题, 需要通过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得以解决。为此, 根据上级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 针对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多策并举, 进一步推进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改革和发展。

3.1 明确公益业务定位

对社会化程度较高、市场接轨能力较强、以应用开发为主的科研机构, 要积极实施转企改制。对以提供公益性服务为主的科研机构中有面向市场能力的部分, 要向企业化转制并逐步与原科研机构分离。推进事企分开, 剥离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所办企业, 妥善安置人员。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或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确需政府支持的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 按非营利性机构运行和管理。调整确定科研机构的公益业务定位, 明确职责, 突出特色, 强化服务。

3.2 优化整合资源配置

要根据确定的公益业务定位, 重组内部机构设置, 加强整体协作、力量集成和团队建设。推进科技基础平台建设, 进一步整合优化公益科研力量布局和资源配置。推动区域性协作机制和科技对接平台, 对区域性的共性技术难题进行联合攻关, 实现联动共赢, 促进区域公益科研事业健康发展。

3.3 规范机构编制管理

从推动发展的角度出发, 对确有需要的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名称及时进行调整。根据工作需要, 科学合理地核定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人员编制。对有空编的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 要将那些处于重要的技术或管理岗位、学历层次和职称较高、到单位工作时间较长的人员纳入编制管理范围;对编制已满的单位, 要通过系统内调剂或适当增加的办法, 积极为公益科研事业发展提供保障;对于其他从事辅助性、工勤工作的人员, 则可继续实行编外聘用, 以创新用工方式, 降低行政成本。同时, 财政按照核定的编外用工比例, 给予适当的补助。

3.4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探索按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管理要求, 在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中逐步建立新型法人治理结构, 组建由行业主管部门、科技综合管理部门、本单位代表等组成的理事会。积极探索理事会决策制、院 (所) 长负责制、科学技术委员会咨询制和职工代表大会监督制, 形成与公益科技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有效机制。

3.5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要在规范经费管理方式、逐渐将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服务收入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的同时, 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基本满足人员费、日常运行等基本开支的需求, 支持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主导业务发展、仪器设备更新、基础资源完善及相关配套条件建设, 不断改善科研条件, 提升科研能力。为应对国家的有关政策要求, 可参考外地做法, 提供一定比例的配套经费支持。

3.6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 在核定编制和人员结构比例内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和竞争上岗。在严格控制专业技术岗位的结构比例前提下, 适当提高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吸引海内外的优秀人才到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工作。按照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和按业绩定酬的原则, 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3.7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 推行养老、失业和医疗等多险种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好新老退休人员待遇的平稳过渡问题, 进一步完善工作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和衔接办法, 促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要在足额保障离退休人员经费的基础上, 逐步实行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 使其与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脱钩, 由社区组织统一管理, 社会保险金实行社会化发放。

3.8 探索实行绩效考评

探索建立公益研究和公共服务的绩效考评制度, 省科技、机构编制、财政、人事等部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对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定期开展绩效考评, 重点评价其完成公益科研任务情况、科技创新能力情况、开展公益服务情况以及运行与管理情况等。评价结果作为有关部门对其调整投入强度、调整人员编制、承担公益科研任务等方面支持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司晓悦, 娄成武, 刘斌, 等.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标准问题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9) :33.

[2]科技部.“十五”期间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EB/OL]. (2006-02-20) .http://www.most.gov.cn/tzgg/200602/t20060222_28962.htm

[3]赵立波.论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三大基本原则[J].公共行政, 2007 (7) :53-59.

江苏机构改革方案 篇3

广州书展吸引观众四十余万销售额达一千万元

2009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8月24日在广州落幕,为期五天的书展共吸引“书虫”42万人次,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人民币,是上届的3倍。本届书展以“文化广东,书香岭南”为主题,展场面积17万平方米,规模比去年扩大了一倍。有600多家来自国内外的出版机构和产品参展,参展出版物16万种,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有近百场。

——中国新闻网

杭州拟成立第三方协会扶植网游产业

据悉,杭州市政府近期有针对性地加大了对网游市场的扶持力度,目前正在探讨成立网游协会,以协助当地网游公司加强在政府关系、版号申请、税收减免等方面的工作。杭州市政府最近已经召集雪狼软件,天畅网络、渡口网络等当地20多家主要网游企业代表召开了会议,会议精神透露了杭州市政府计划大力支持网游行业发展的决心。有杭州软件业人士对此表示,杭州市政府之前曾经成立文化创意办公室,网游、动漫都归在其列。但明确提出将大力扶持网游产业的发展,这种信号之前并不多见。

——腾讯网

盛大文学与《文学报》推出3G手机小说平台

8月18日,盛大文学与《文学报》合作启动仪式在上海举行,双方首次合作的内容是,将由《文学报》主办的《微型小说选报》通过起点中文网和盛大文学无线平台,发布和推荐给广大读者。根据协议,盛大文学无线公司将会全权对《文学报》“微型小说”系列进行运营,通过无线方式阅读“微型小说”的方法是,手机登陆qidian,cn。同时,《文学报·微型小说选报》作为盛大文学征集手机小说的内容平台,征集好作品,好作者;《文学报·微型小说选报》与盛大文学无线平台互为宣传和带动,好的微型小说发布到无线平台,好的手机小说在《文学报·微型小说选报》刊登发表。

——光明日报

红袖添香携7家网站倡设数字阅读日

日前,“2009红袖添香十周年文学盛典暨倡议设立数字阅读日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红袖添香联合新浪读书等多家读书平台在会上联合倡议设立“数字阅读日”。据报道,从1999年建立至今,红袖添香历经10个春秋。目前,红袖添香拥有集300万部(篇)作品的高水平原创书库,注册用户超过300万,日浏览量超过3000万次,是中文网络最大的女性原创文学平台,中文女性阅读第一品牌。

会上,红袖添香联合新浪读书、搜狐读书、腾讯读书、网易读书、榕树下、逐浪网等联合倡议将每年8月20日设立为“数字阅读日”。7家网站联合倡导在数字阅读日期间实行“主题阅读”,认为各种主题阅读能够让不同题材的数字内容实现繁荣,让数字阅读消费覆盖到更多的读者,提高国民阅读的水平与价值;同时提倡“互动阅读”和“正版阅读”,让读者在阅读正版作品中分享阅读心得。

——凤凰网

广西新华书店获评AAAAA等级企业

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最近被中国产品质量协会评为“全国第一批国际质量信用AAAAA等级企业”,并获得该协会颁发的《产品安全信用专项证书》。据报道,受中国产品质量协会的委托,中质量协(北京)质量信用评估中心有限公司按照《国际质量信用标准》,对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质量履约能力进行了评估。经征信评估,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符合国际质量信用AAAAA等级。获得国际质量信用AAAAA等级资质,标志着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在加强现代企业管理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也是该公司落实企业科学发展观、提高管理能力的具体体现。

——广西日报

安徽时代出版与广东出版集团战略合作

安徽时代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近日宣布,与广东出版集团等多家文化单位签署4项战略合作协议,涉及教育培训、印刷、动漫产品开发等一批合作项目。此举标志着时代出版传媒公司积极推进跨地区联合发展的战略目标。时代出版具体的签约项目包括:时代出版与广东出版集团签订重大出版项目、新媒体和数字出版、“走出去”等方面合作协作。安徽电子音像出版社与广东俏佳人音像公司签订音像制作战略合作协议等。安徽出版集团总裁、时代出版传媒公司董事长王亚非表示,时代出版将致力打造文化内容商业运营、文化产业拓展与文化投融资平台三大文化主体业务板块,着力寻找经济与社会效益投入产出比良好的项目,努力实现文化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的发展目标。

北京机构改革方案出台 篇4

昨日,北京市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定”方案将为推行行政问责制提供依据,并将有利于解决权责脱节和缺乏监督等问题。所有“三定”方案近日经市政府正式批准印发。

职能转变150项

保健食品评审职责“转移”

作为“三定”的核心,46个工作部门、6个部门管理机构,职能转变事项150项,并着力取消、下放了政府不该管的事项。例如,原由市药监局负责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技术审评,将“转交”事业单位。

“三定”明确、加强了41个部门的服务职责,并着力强化为中央在京单位服务的职责。

职责理顺28项

两部门明确大学生就业分工 为解决部门间职责交叉、推诿扯皮问题,“三定”共解决了28项此类问题。如劳教系统强制隔离戒毒,原由市公安局、市劳教局共同负责,今后将归口为市劳教局一个部门,“出发点”是“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

对于确实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三定”先明确牵头部门,再分清主次责任。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例,就业政策将由市人力社保局牵头,会同市教委等部门拟订;就业指导、服务,离校前归市教委,离校后归市人力社保局。

明确责任417项

百姓安居明确由住建委负责

为防范权责脱节、重权轻责、缺乏监督等问题,更为行政问责制提供依据,“三定”首次明确了52个部门的417项责任。例如,明确百姓安居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负责,须加快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房地产业新格局。

此外,人随事走、编随人转,“三定”方案市政府行政编制的“总盘子”,没有突破。并按照规定、标准,核定了各部门和内设机构的领导职数。各部门内设机构的总数,减少了3个。

亮点解读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从全国来看,北京这次机构改革力度不是最大的,但充分考虑了北京的实际情况。总体来看,这是一个稳妥的方案,既考虑了北京未来的发展,也有为中央服务的定位。

亮点1环保等部门职责减负

方案:市环保局取消了管理本市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认证的职责,并将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许可职责,交给区县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市药监局将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技术审评工作交给了事业单位承担。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商务委则取消了直接办理与企业和产品有关的名牌评选活动和评比活动的职能。

解读:这是一个趋势,削减政府的职能,将它交还给市场或者社会。一般来说,市场能做的事情政府就尽量不要去做,取消的这些职能都是市场、社会或者中介组织能做的。

政府管了太多自己管不了、不该管的事,就会导致机构和人员膨胀。不少政府部门要从外面借调人员,原因就是该放出去的没有放出去。要真正减员增效,就要把政府手中的“事”减少,这样才能避免机构和人员膨胀的反复。

亮点2信息公开写入“三定”

方案:此次“三定”,明确由市政府办公厅统筹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将政府信息公开职责作为统一要求明确写入各部门“三定”中。比如,明确市审计局“依法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明确市统计局“统一核定、管理、公布全市性基本统计资料,定期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信息”等。

解读:这是北京市的强项,北京对信息公开高度重视,目前也走在全国前面,这与北京的城市特点和定位分不开,北京市民整体素质较高,对信息公开的需求也很强烈,将信息公开写入三定方案是符合北京城市特点的。

亮点3基教管理增设一个处

方案:此次“三定”进一步优化了市教委的内设机构,加强了基础教育管理的力量。在调整整合的基础上,市教委负责基础教育管理工作的内设机构由一个处增加为两个处。

解读:北京基础教育择校问题严重,加上教育不均衡的问题突出,北京也集中了很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因为在基础教育这一块加强力量是应该的,以解决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包括基础教育的城乡一体化,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亮点4网络视听节目设管理处 方案:明确了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和市新闻出版局在动漫和网络游戏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市广电局调整设置了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处,负责网络视听节目的服务和监管工作。同时,明确由公安、通信和文化执法等部门共同参与,查处各类违法传播视听节目的网站,强化了市广电局对本市互联网出版和手机出版进行监管的职责。

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篇5

请示报告

____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理顺市乡职责关系,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机构和岗位设置,严格控制人员编制,整合事业站所,建立精干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减轻财政和农民负担,提高乡镇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执行能力和服务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着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坚持依法行政和权责一致,赋予乡镇履行职能必要的事权和财力,增强乡镇服务能力;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和积极稳妥,注重实效,确保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和社会稳定。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着力推进职能转变

我镇要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此次乡镇机构改革后,我镇的主要职能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同时,配合市主管部门做好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有关方面的工作,并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工作重点。

(二)行政编制、内设机构和职位职数设置

1、行政编制

______镇党委、政府及其办事机构共核定行政编制___名。

2、内设机构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牌子)。

3、领导职数设置

党委书记___名(兼任镇人大主席)、镇长___名、副书记___名,纪检书记__名、武装部长__名(兼管综治工作)、副镇长____名。

(三)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岗位设置

将镇所属事业单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乡镇企业管理站整合为一个事业机构,设立______镇农村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挂林业工作站、农经站、文化广播站、乡镇企业管理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牌子),股级建制,全额事业单位,核定全额事业编制___名。内设农业产业化信息、林业、村镇建设规划、财会、农经、统计、科普、文化、义务教育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安监等岗位。

单独设立______镇计划生育服务所,股级建制,全额事业单位,核定全额事业编制___名,内设协理员、服务员等岗位。

三、组织实施

为了确保我镇机构改革工作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如期完成,成立了镇机构改革领导组,对本镇机构改革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___(党委书记)

副组长:___(党委副书记、镇长)成 员:___(党委副书记)___(纪检书记)___(副镇长)

___(武装部长)

一般人员定岗工作,在______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严格按照核定的编制和设置的岗位进行,经自愿报名,资格审查,竞争上岗,全员公示,事业人员岗位聘用,合同管理等程序实行人编对应、编制实名制管理。人员定岗结果报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备案。改革中要处理好机构改革与当前工作关系,既要稳妥推进改革,又要保持当前工作正常进行,做到改革与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2020年乡镇机构改革三定方案 篇6

2020年乡镇机构改革三定方案一

按照全市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工作要求,邛崃市委编办将制定镇街 三定 规定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克服因疫情带来的时间紧、任务重、协调难度大等不利因素,于3月底前顺利完成镇街 三定 规定制定并经编委审定,以科学的机构设置和优化的职能配置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以掌握实情为前提,夯实制定基础。

一是吃透上情。主动学习省、成都市关于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精神,力求改革后镇街的主要职责定位更加清晰准确,紧扣时代要求。

二是摸清下情。全面掌握改革前和改革后各镇街管辖人口、经济发展、人员编制等情况,厘清相关镇街与产业功能区的职责边界,提前分析研判可能出现的困难问题,切实打牢镇街 三定 制定工作基础。

(二)以统筹协调为关键,推动 三定 制定顺利开展。一是提前研究部署。制定印发《关于做好镇街 三定 规定制定的通知》,确定 三定 规定的主要内容、报批程序、工作要求等。二是明确标准规范。制定 三定 模板,要求各镇街严格按照党政机构改革后市级部门 三定 规定体例制定,提高 三定 规定的权威性。三是加强沟通反馈。建立 三定 规定制定工作咨询服务群,动态收集掌握各镇街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时向分管市领导请示汇报,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确保制定过程各环节不 掉链子。

(三)以严格审核为保障,提升制定精度。一是把好文字用语关。力求文字准确无误,言简意赅,用词用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二是把好职责表述关。力求每条职责表述内容符合上级改革要求,符合法规政策,不突破机构编制领导职数框架。三是把好法治审核关。由市司法局对各镇街形成的 三定 规定是否合法进行严格审查,一对一出具合法性审查报告,确保各镇街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2020年乡镇机构改革三定方案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深化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确保通化县乡镇机构改革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县委编办高度重视,在认真摸底调研的基础上,统筹谋划,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根据工作任务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6+X”模式,灵活科学设置党政内设机构,建立简约精干的组织架构。

统筹配置、整合资源,将县直相关部门设在乡镇的农、林、牧、水等事业站所全部实行属地管理,机构、职能、经费和人员编制全部下放,与乡镇所属事业单位整合组建了乡镇综合服务中心,精简机构,完成了事业单位整合组建。

目前,通化县15个乡镇政府“三定”方案均已制定并下发。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均挂牌运行,并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共调剂672名事业编制,转隶470名工作人员,扎实有效促进了乡镇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保障了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2020年乡镇机构改革三定方案三

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印发<湖南省关于市县机构改革的总体意见>的通知》《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岳阳市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建设的若干意见》《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乡镇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湖南省赋予乡镇(街道)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指导目录>的通知》和《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湘阴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优化职能配置,完善机构设置,理顺县乡权责关系,整合乡镇(街道)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着力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二、主要内容

(一)理顺乡镇(街道)职责权限

乡镇党委是党的基层组织,街道党工委是县委派出机构,分别领导本乡镇(街道)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工作,承担管党治党工作责任,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乡镇人民政府是基层国家行政机关,街道办事处是县政府派出机关,依法行使行政管理和服务职能。乡镇(街道)按有关规定或章程依法依规设置人大、纪检监察、人民武装等机构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明确由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分管。乡镇纪委(街道纪工委)和监察机构履行规定的纪律检查和监察职责;乡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依据《宪法》《组织法》行使职能;乡镇(街道)明确专人负责政协委员联络工作;乡镇(街道)人民武装部依法履行国防动员、民兵训练、预备役管理等职能;乡镇(街道)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党委(党工委)领导下,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按照重心下移、权责一致原则,坚持赋能与减负相结合,依法合理赋予乡镇(街道)相应审批服务执法等权限,建立乡镇(街道)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服务清单。重点扩大乡镇人民政府在农业发展、农村经营管理、安全生产、规划建设管理、环境保护、公共安全、防灾减灾、扶贫济困等方面的服务管理权限。加强街道党的建设、统筹社区发展、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监督专业管理、动员社会参与、指导基层自治、维护社区平安等方面职能。合理划分县乡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制度。依法赋予乡镇(街道)对县级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赋予乡镇(街道)规划参与权、综合管理权,赋予乡镇(街道)对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

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主要职责是:

1.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严格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项制度,统筹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两个责任”,全面落实基层党支部“五化”建设,全面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进一步增强党在基层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2.加强公共管理。推进区域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落实辖区发展的重大决策和建设规划。实施综合管理,落实辖区集镇管理、人口管理、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承担组织领导、推进实施、综合协调等职责。领导基层自治工作,健全完善“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基层治理体系。

3.加强公共安全。负责辖区公共安全及安全生产监管,构建公共安全防控体系,建立应对突发紧急事件的处理预案,做好安全生产、防汛、防火、防疫、气象灾害防御、食品药品安全等应急管理工作。承担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综合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作用,及时化解辖区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4.加强公共服务。组织实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公共服务,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健康等方面相关政策。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方式,建立健全群众办事一次办结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政务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落实“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行政审批服务改革。

5.完成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和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调整优化乡镇(街道)机构设置

按照“优化、协同、高效”原则,结合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乡镇(街道)工作实际,统筹优化乡镇(街道)机构设置,推进乡镇(街道)站所属地化管理,构建服务便民、简约精干的基层组织架构。

除公安、司法、法院、税务、市场监管等中央明确要求实行派驻体制的机构外,县直部门设在乡镇(街道)的派出机构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建立健全纳入乡镇(街道)统一指挥协调的工作机制。原由县直部门管理为主的乡镇(街道)站所,调整为由乡镇(街道)管理,与乡镇(街道)有关职能机构进行整合,实行综合设置,县直主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原使用县直部门事业编制的,按“编随事走、人随编走”原则,统一划归乡镇(街道)管理。

根据省委市委编办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在本轮乡镇(街道)机构改革中,我县除公安派出所实行派驻外,市场监督所、司法所暂时维持现状,自然资源所(原国土所)暂不下放,逐步探索下放。财政所实行县乡共管,以乡镇(街道)管理为主,县财政局负责业务指导,并具有财政所负责人任免的人事建议权和征得同意权;乡镇(街道)财政所编制实行封闭管理,人员进出乡镇(街道)应征得县财政局同意,必须具备财会工作资质。农技站、畜牧站、卫健所包括原乡镇(街道)经管员、机线员、农技员、渔技员等统一下放到乡镇(街道);农技站、畜牧站下放到乡镇(街道)后,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人员安排、编制和日常管理考核由属地乡镇(街道)负责,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业务指导,并具有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任免的人事建议权和征得同意权;乡镇(街道)应当保持农技队伍相对稳定、人员相对专业、力量相对集中,人员配置应征得县农业农村局同意。林业站实行分区设置,人员派驻到乡镇(街道)。水管会(含乡镇电排)下放到乡镇(街道),考虑到当前基层水管会人员编制现状,现阶段坚持机构、编制、人员下放到乡镇(街道)的改革方向不变,具体下放时限暂缓一步,待水管会人员、编制“包袱”消化到位后再下放到乡镇(街道)。

1.科学设置乡镇(街道)党政机构。乡镇(街道)党政内设机构设置为:

(1)党政办公室(行政审批办公室)。主要负责乡镇(街道)机关党务和行政事务工作;负责机关文电、机要、保密、信息、会务、档案、督办、绩效考评、后勤保障等工作;负责重要事项的综合协调和重要文稿文件的起草审核工作;负责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组织实施,指导政务服务工作。

(2)党建办公室。主要负责基层党的建设、宣传思想、意识形态、统一战线工作;组织协调辖区群团组织开展工作;负责组织、机构编制、人事、老干、关工委、文明创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等工作。

(3)经济发展办公室(农业农村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落实;负责招商引资、工业和信息化、电力、商务、统计等工作;负责组织指导农业产业发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农业农村工作;负责优化区域发展环境,统筹协调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其他工作。

(4)社会事务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退役军人事务、医疗保障、社会救助、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残疾人事务、卫生健康等工作。

(5)自然资源规划和生态环境办公室。主要负责自然资源、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整治、征地拆迁、集镇改造、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城镇管理等工作。

(6)社会治安和应急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信访、市场监管等工作,维护辖区社会稳定;指导辖区网格化综合管理工作。

财政所主要负责编制乡镇(街道)财政预决算草案并组织执行;负责非税收入、国有资产和债权债务管理;负责财政性资金的监督管理;负责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财务核算、管理;负责财政票据、涉农补贴资金的发放管理和监督;负责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财政资金的内部监管和审计以及村(社区)财务的业务指导;负责收入征收的组织协调等工作。

乡镇(街道)原设置的内设机构不再保留。

2.综合设置乡镇(街道)事业单位。乡镇(街道)事业单位设置为:

(1)政务便民服务中心(社会事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集中受理和办理涉及经济发展、公共管理以及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事项,提供相关帮(代)办服务;负责政务公开的事务性工作。

(2)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农业、畜牧、水产、农业机械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服务性、技术性工作。

(3)水利服务站。负责农田水利建设、防汛抗旱、农村安全饮水、水利灌溉、水库蓄水调节、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等事务性工作。

(4)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宣传贯彻退役军人有关政策法规,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落实到位;建立健全本辖区退役军人基本信息台账,实行动态管理;组织建立退役军人联系制度,开展走访慰问、帮扶解困、化解矛盾和思想教育工作;培树宣传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和服务社会的先进典型,收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需求,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对就业创业情况进行跟踪和指导。

乡镇(街道)原设置的事业单位不再保留。

3.统一设置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依法依规整合下放县级有关部门的行政执法事项,在乡镇(街道)设置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以乡镇(街道)名义开展执法工作,接受有关县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健全完善乡镇(街道)执法机构与县级以上各类执法部门的协调机制,构建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优势互补的执法联动保障体系,加强联合执法、联动执法。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主要负责本辖区内日常执法活动和重大案件线索巡查,县级以上执法部门主要负责重大案件查处和跨区域执法活动。

(三)规范乡镇(街道)领导职数

根据中编办〔20**〕17号、湘编办〔20**〕3号文件精神,按乡镇(街道)人口、财政收入和国土面积三项综合指数确定乡镇类别。

1.一类乡镇:文星街道办事处、鹤龙湖镇、新泉镇、岭北镇、南湖洲镇、湘滨镇。

2.二类乡镇:金龙镇、洋沙湖镇、静河镇、石塘镇、樟树镇、东塘镇、六塘乡、杨林寨乡、三塘镇。

按照《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乡镇(街道)党委换届工作的通知》(湘办发〔20**〕7号)精神,一、二类乡镇领导班子设11名(人口超过10万以上的乡镇可增加1—2名领导职数),三类乡镇领导班子设9名。

街道办事处领导职数设置参照乡镇执行。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县委深化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机构设置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抓好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的综合协调、方案审核、人员转隶、后勤保障、监督检查等工作。县直各部门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专门工作机构,扎实做好乡镇(街道)站所机构划转、人员转隶等相关工作,确保本部门本系统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改革任务。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积极支持改革工作,由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抓总,组成专门工作班子,抽调人员力量,负责有关工作对接和推进工作,确保改革真正落地见效。

(二)协调统一推进。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工作事关重大,牵涉面广,涉及人员多,且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压力巨大,必须全县“一盘棋”,左右协调,上下联动,步调一致。县委深化机构改革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工作调度,全力推进改革。县直各部门单位要根据省、市、县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正确处理好县乡改革统筹关系,精心制定属于本单位本系统的乡镇(街道)站所划转、人员转隶方案,做好涉改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人员转隶平稳过渡,各项工作衔接有序,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各乡镇(街道)要按要求做好机构设置、人员承接、办公场所配备、“三定”草案编制等各项工作,确保改革工作按时到位。任何单位都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挠、拖延改革,不得以任何理由干预乡镇(街道)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

(三)注重宣传引导。乡镇(街道)要做好机构改革的舆论引导工作,增强干部职工对机构改革工作的认识,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正确对待个人的岗位变化,自觉服从组织安排,确保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江苏省企业研发机构绩效管理研究 篇7

关键词:企业研发机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0 引言

2012年,江苏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意见》,提出江苏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重点,以推动产学研合作为支撑,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统筹部署、分类指导、扎实推进,着力建设装备精良、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企业研发机构,加快形成体系健全、功能完备、开放竞争、富有活力的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发展格局。按照“两促进、双提升”的目标要求,江苏省设立了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专项资金,以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强调制定明确、合理的公共支出绩效目标,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进行考核与评估。江苏省科技厅一直委托中介机构对已建成的重点企业研发机构进行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安排资金支持的重要依据。在全省研发机构开展绩效评估工作,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对加快建设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江苏省企业研发机构现状

2009年,省科技厅专门制定出台《江苏省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方案》。2012年,江苏省成立由省科技厅、省经信委、省发改委等10个部门共同组成的江苏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构建省、市、县(市、区)三级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推动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按照“一区一战略产业”目标,引导各地差别化集聚创新载体和平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高地和创新高地。

为推进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江苏省专门安排了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专项资金,组织召开多场现场推进会,对13个市的建设情况进行指导和督查。建立辅导员制度,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编印发放1万多份《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指引》,对多名企业家和技术负责人开展业务培训。

截至2015年,江苏省建有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4 337家,比2014年度增长11.09%;企业院士工作站329家;建有研发机构的企业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万家,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88.02%;企业研发投入为1 346.8亿元;专利申请达到61 541件,其中发明专利21 546件;研发机构人员达到37万人以上。

2 对企业研发机构进行绩效管理的目的和必要性

(1)开展研发机构绩效评估是提高行政效能,保证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完善公共管理、优化公共支出、改进公共服务的重要措施。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评估活动已经受到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监督、管理、导向和参考决策等方面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评估已经成为政府管理的主要抓手,成为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关键环节。

(2)对全省研发机构开展绩效评估,各部门协调开展,采用统一的评估规范、方法和流程,建立起一套研发机构绩效评估组织管理制度、机构运行机制和技术规范制度,实现评估的规范化、制度化,从而有效地促进各政府部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管理效率,避免各部门之间资源的重复和浪费,推动机构管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3)开展全省研发机构绩效评估,有效地推动企业和科技研发机构创新和发展。科技研发机构在人事、财务、管理、考核方面对依托单位存在很大依赖,独立核算和成果创新动力较弱。通过绩效评估,企业更加重视组织机构的建设,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更加重视新产品开发,加大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申请;更加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海外留学团队引进;更加重视对外开放,整合外部创新资源,服务区域中小企业。

3 绩效评估采用的方法

对于机构评估一般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估法、综合评分法、同行评议法、视图法、价值工程法、费用效益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等,评估时要根据每个项目自身的定位和特点、技术指标的复杂性,选择多种方法综合交叉使用。评估方法选取的准则包括:精确性、公正性、可靠性、效用性、俭省性和实用性。评估人员应根据选取准则,灵活地选择评估方法,必要时可采取多种方法的综合,以发挥各方法的长处,更科学准确地得出评估结论。

企业研发机构评估涉及的范围广,数量多,领域分散,机构之间个体差异大,建议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多次咨询专家意见后形成指标体系,采用同行专家评议的方式对机构进行综合分析。

4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一方面要立足于管理部门对研发机构的发展要求,紧密地围绕机构目标定位和建设宗旨,另一方面要确保指标能够基本反映机构整体的运行绩效情况,数据易于选取和掌握,指标尽可能简化,内涵明确。

4.1 指标框架的构建

本文从研发能力、人才团队、运行绩效和运行管理4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二级指标分解,形成指标框架如表1所示。

4.2 指标权重的设置

指标权重的设置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建立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具体矩阵如表2所示。

把矩阵输入MATLAB软件,运行函数[V,D]=eig(A),求出最大特征根λm a x=4,W=(0.547 7,0.182 6,0.730 3,0.365 1)T,将向量W归一化后得出一级指标权重W’=(0.299 8,0.100 2,0.400 1,0.199 9)。

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比率,其中,一级指标λmax=4,CR=0<0.1,笔者认为一级指标层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用此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如表3所示。

5 结语

本文介绍了江苏省企业研发机构的现状及开展绩效管理的必要性,运用层次分析法构架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从研发能力、人员团队、运行绩效、运行管理4个方面设计指标体系,形成了13个二级指标。由于企业研发机构主管部门多,包括科技厅、省经信委、省发改委等10个部门,虽然成立了联合办公室,但由于领域广、行业分散、主管部门复杂,在实际的绩效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实际问题有待协调和解决。本文所介绍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只停留在初步的探索阶段,还未进行实际操作,需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研究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夏太寿,李子萤.江苏省企业研发机构竞争力评价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4(6):94-100.

[2]张玉赋,汪长柳.江苏企业研发机构运行特征和公共政策需求分析——基于116家企业研发机构问卷调查[J].科技管理研究,2014(9):68-70.

[3]孙欣沛,刘欣,孙兴莲.江苏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现状与运行机制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6(9):1-3.

编制改革:为新一轮机构改革铺路 篇8

35岁的汪先生一直在活动,希望能够从现在的乡镇调离,到上级机关工作。因为他知道,全国范围内新一轮的乡镇机构和人员精简工作即将展开。但在过去的一个月间,这位安徽省宣城市某镇财政所的干部彻底放弃了这一想法。

3月6日,国务院颁布了将在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首度将这一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随即,在3月27日,中编办和监察部联合就颁布实施《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行为,将坚决予以查处。

混编不再

档案里为事业单位编制,日常工作是行政的活儿,是汪先生十余年来的工作状态;同时,他宁肯拿行政单位相对偏低的工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转变身份。

农业税时代,收税是他最主要的工作。2005年以来,农业税在安徽全境成为历史,他被下派到村里去做书记,危机感也与日俱增。他清楚地知道,只有两条路,才有可能避免自己被精简的命运。

第一条路当然是转变身份,但早在2000年12月26日国务院的一纸文件就已在政策层面上杜绝了这种可能。在这份《关于市、县、乡人员编制精简的意见》中有明确规定:今后行政机关不得再使用事业编制。

汪只有选择第二条路,争取上调到上级单位工作。由于自己是财政所干部,他的目标是进入宣州区财政局下属的事业单位。为此,他活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甚至通过熟人找到了宣城市领导。

即使是这位领导,现在也已经无能为力,因为中央政府连续出台了前述两个行政法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15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应当使用行政编制,事业单位应当使用事业编制,不得混用、挤占、挪用或者自行设定其他类别的编制。

如果有上述情况发生,《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给出了5种处罚方法,最后两条很严厉:建议财政部门对超编人员不予核拨经费;建议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行为,将坚决予以查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在3月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编办副主任吴知论表示。监察部副部长屈万祥的表态则更为严厉:“特别是对背后涉及的腐败问题,要一查到底,严厉惩治。”

面对高压,汪先生不得不转向此前没有更多考虑的第三条路:考试。他说,考试将在他们这些混编、超编人员当中展开,会计和国有资产管理是考试的主要内容,成绩最差的人将被“末位淘汰”。留下来的人,也将从此严守事业单位岗位,不再参与行政机关事务。

编制法制化

汪先生的遭遇,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相对而言,安徽省在混编、超编方面的情况还不如其他一些省份严重。在汪所供职的水东镇,混编人员只有5名,自收自支人员只有3人;“而在全国其他一些省份,一些乡镇编制50人,吃财政饭的却在100人以上”。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2000年以来,安徽作为农业大省,无论是税费改革,还是撤乡并镇,都稍稍比全国提前。”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培秀对本刊说,“聘的人员减掉了,‘七站八所’改革也节省了‘吃皇粮’的开支。现在的这一步,该轮到乡镇一级的公务员了”。

编制改革进行之初,国务院曾在1997年颁布《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首度对中央政府的行政编制进行了法制层面上的细致规范;而对地方的管理,则刚性程度偏弱,例如前述那份《关于市、县、乡人员编制精简的意见》。由于地方的具体事务繁多,很多地方政府并没有真正执行这份意见。相反,因为财政分灶吃饭,地方政府还拥有在行政机关混杂事业单位编制和自定编制两项自主权力,这个口子使得乡镇一级机构越发臃肿。

据本刊了解,在1998年那场著名的中央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中央并非没有同时对地方政府机构和编制进行大手术的想法,但财政分灶吃饭的体制和地方的意见反弹最终令改革延缓。地方上的质疑是:按照中央的编制管理办法就一定科学么?

比如按照规定,警力设置以常住人口为标准。但这项明显带有计划经济性质的规定早已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仅以深圳为例,常住人口不过百余万,而总人口早已超过千万,如果仍然刻舟求剑地完全按照规定配置警力,“深圳的治安绝不会达到今天的这个局面”,深圳市公安局宣传处副处长杜云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市委市政府支持我们的警力配置突破原有的规定”。

于是,尽管明知地方在编制问题上存在随意性大等问题,中央政府却始终难以进行有效的清理。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2006年。在这一年,农业税的取消和《公务员法》的实施,终于让地方编制改革水到渠成。

《公务员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该法实施一年多来遇到的主要问题恰恰正是混编现象比较严重。新法施行之后,公务员需要重新登记,“有人是行政编制,有人不是,你说给不给他登记?”《公务员法》起草者之一、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宋世明对本刊说,“如果不登记,人家毕竟服务了这些年,也一直拿着行政人员的工资,享受着行政人员的待遇。这就迫切要求编制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和《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出台之后,加之10年前出台的《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再辅以监督的编制管理框架已经搭建完成,初步形成了编制管理法制化的格局。

为机构改革铺路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之后,中央机构的公务员减少为3万余人;而全国范围内的公务员总数多达700万,占了绝大多数。如果不对地方公务员的编制加以规范,精简机构的总体结果仍然难以突破“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基层工作人员都已经注意到,中央“十一五规划”中已经定下了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的目标;而更多的基层公务员尚没有看到,“此番中央的举动,并非以往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机构改革模式”,汪玉凯说,“而是在酝酿一个总体改革方案”。

据这位专家透露,最近一段时间,国务院一些部门数次向学者征求总体改革意见,并对此展开调研。另一位了解内情的人士则告诉本刊,机构改革的3项原则是:根据社会需要增加或减少机构和编制、权责对称、根据能力设岗。

“乡镇机构只减不增,但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部门还是要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配置。”一位学者说。

这位学者同时提醒若干呼吁加强垂直管理的部门,“垂直之后,根据权责对称原则,这一领域的所有责任将全部由该部门承担,而不是中央部委与地方政府共同承担”。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过程中,在朱基主持下,国务院组成部门从40个减为29个,尤其是包括纺织工业部在内的8个直接管理工业的部委被撤销,在相当程度上完成了政企分开的工作,从而广受好评。但是,回头来看,学者仍然将那次改革定义为“应对式改革”,“围绕经济工作这个中心进行的改革”。

上一篇:舍歌大赛总结下一篇:绀弩中学党支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