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构改革方案出台

2024-09-23

公安机构改革方案出台(共10篇)

公安机构改革方案出台 篇1

北京机构改革的重头戏“三定”(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方案出台,52个部门共增加、取消、下放、转移、加强职责150项;解决和理顺交叉职责28项;首次明确应承担责任417项。

昨日,北京市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定”方案将为推行行政问责制提供依据,并将有利于解决权责脱节和缺乏监督等问题。所有“三定”方案近日经市政府正式批准印发。

职能转变150项

保健食品评审职责“转移”

作为“三定”的核心,46个工作部门、6个部门管理机构,职能转变事项150项,并着力取消、下放了政府不该管的事项。例如,原由市药监局负责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技术审评,将“转交”事业单位。

“三定”明确、加强了41个部门的服务职责,并着力强化为中央在京单位服务的职责。

职责理顺28项

两部门明确大学生就业分工 为解决部门间职责交叉、推诿扯皮问题,“三定”共解决了28项此类问题。如劳教系统强制隔离戒毒,原由市公安局、市劳教局共同负责,今后将归口为市劳教局一个部门,“出发点”是“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

对于确实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三定”先明确牵头部门,再分清主次责任。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例,就业政策将由市人力社保局牵头,会同市教委等部门拟订;就业指导、服务,离校前归市教委,离校后归市人力社保局。

明确责任417项

百姓安居明确由住建委负责

为防范权责脱节、重权轻责、缺乏监督等问题,更为行政问责制提供依据,“三定”首次明确了52个部门的417项责任。例如,明确百姓安居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负责,须加快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房地产业新格局。

此外,人随事走、编随人转,“三定”方案市政府行政编制的“总盘子”,没有突破。并按照规定、标准,核定了各部门和内设机构的领导职数。各部门内设机构的总数,减少了3个。

亮点解读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从全国来看,北京这次机构改革力度不是最大的,但充分考虑了北京的实际情况。总体来看,这是一个稳妥的方案,既考虑了北京未来的发展,也有为中央服务的定位。

亮点1环保等部门职责减负

方案:市环保局取消了管理本市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认证的职责,并将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许可职责,交给区县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市药监局将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技术审评工作交给了事业单位承担。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商务委则取消了直接办理与企业和产品有关的名牌评选活动和评比活动的职能。

解读:这是一个趋势,削减政府的职能,将它交还给市场或者社会。一般来说,市场能做的事情政府就尽量不要去做,取消的这些职能都是市场、社会或者中介组织能做的。

政府管了太多自己管不了、不该管的事,就会导致机构和人员膨胀。不少政府部门要从外面借调人员,原因就是该放出去的没有放出去。要真正减员增效,就要把政府手中的“事”减少,这样才能避免机构和人员膨胀的反复。

亮点2信息公开写入“三定”

方案:此次“三定”,明确由市政府办公厅统筹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将政府信息公开职责作为统一要求明确写入各部门“三定”中。比如,明确市审计局“依法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明确市统计局“统一核定、管理、公布全市性基本统计资料,定期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信息”等。

解读:这是北京市的强项,北京对信息公开高度重视,目前也走在全国前面,这与北京的城市特点和定位分不开,北京市民整体素质较高,对信息公开的需求也很强烈,将信息公开写入三定方案是符合北京城市特点的。

亮点3基教管理增设一个处

方案:此次“三定”进一步优化了市教委的内设机构,加强了基础教育管理的力量。在调整整合的基础上,市教委负责基础教育管理工作的内设机构由一个处增加为两个处。

解读:北京基础教育择校问题严重,加上教育不均衡的问题突出,北京也集中了很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因为在基础教育这一块加强力量是应该的,以解决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包括基础教育的城乡一体化,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亮点4网络视听节目设管理处 方案:明确了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和市新闻出版局在动漫和网络游戏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市广电局调整设置了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处,负责网络视听节目的服务和监管工作。同时,明确由公安、通信和文化执法等部门共同参与,查处各类违法传播视听节目的网站,强化了市广电局对本市互联网出版和手机出版进行监管的职责。

解读:北京的信息化水平高,网络发达,利用网络的人数众多,上网人数和各项指标在全国应该都是最高的,所以,网络和新媒体的监管也是重点。从国家层面看,因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都是多个部门交叉管理,所以大体的格局是技术支撑这一块由工信部门来做,而内容监管则由宣传和广电部门来做,这种方式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但目前基本都是按这个思路操作。

公安机构改革方案出台 篇2

从物流成本角度来看, 油价此轮上涨7.4%至少对其成本的影响接近5%。而食品又占CPI构成的1/3, 其成本上涨必将导致CPI上涨, 保守来看, 成品油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应该是接近0.08%, 而从其滞后性及传导性来看, 成品油价格上调最终对CPI的影响理论将超过0.1%。

既有定价体系参数难言透明

自从2009年实行新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以来, 成品油价格一直“涨快跌慢、涨多跌少”, 备受舆论指责。因此, 成品油定价体系改革呼声也越来越高。

《石油价格管理办法》中规定, 按照发改委制定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中国的成品油价格由原油价格和合理的加工利润构成, 原油价格参照国际市场, 当原油价格连续22个工作日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 相应调整成品油价格。

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80美元时, 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80美元时, 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 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 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 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 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 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但这个定价方式引起多方不满。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鑫民认为, 现行计价公式并没有公布所有的参数。

“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参考的国际市场原油市场到底是哪一个 (布伦特、迪拜、辛塔) ?国内原油的加工利润率是多少?合理的加工利润到底是多少?这些参数全都是不透明的。”姜鑫民质疑说。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 2012年将完善成品油价格改革。

据了解, 新方案主要是围绕缩短调价周期、加快调价频率、改进成品油调价操作方式, 以及调整挂靠油种等方面的内容, 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其中, 调价时间或将由现行的22天缩短为10天, 挂靠油种可能由美国WTI替代布伦特DTD、辛塔、迪拜三地原油现货价格, 而操作方式的改进则是选择一家中立机构来测算调整价格, 企业以此为指导价自行调价。

经向多家咨询公司了解, 目前, 国外油价由第三方制定, 而我国则希望将成品油定价权下放给“两桶油”, 但“两桶油”均表示无意直接参与定价模式。有分析认为, 如果“两桶油”自行定价, 上调油价将面临来自各行各业的全国老百姓的舆论压力, 而下调油价时, 三大油企除了外部舆论压力, 还要面对自己下调油价带来的利润萎缩的压力。

在此情形之下, 社会各方比较青睐定价权或是调价权下放给中立咨询机构。卓创咨询分析师私下向记者表示, 像他们这样的第三方有兴趣接过定价权, 不过有猜测新华社可能担当此任。据了解, 新华社属下的经济研究机构新华08, 其中有专门研究能源问题的部门, 该机构自成立以来, 对能源领域介入甚多。

有曰一:在油价一路飙升的背景下, 所谓的油价改革即是油价上涨的代名词, 这必然会使老百姓承受更为沉重的油价负担。如有待伊朗问题解决之后, 油价稳定甚至稍有下行之时再重启定价体制改革或更有利。

人们有理由为油价所带来的长期负面影响而忧虑, 但眼前人们正沉浸在逃离上一场危机的兴奋情绪, 还不会有太多的人为油价上涨而恐惧。

油价推波助澜CPI乘势爬升

此次燃油涨价之后, 对物价的影响将逐渐显现。从中国CPI构成来看, 食品占CPI构成的1/3, 而交通通讯占到10%。高盛的数据显示成品油价在CPI构成中占比不超过0.5%;卓创数据显示, 此次汽柴油平均涨幅在7.4%, 因此按照高盛的数据预计对CPI的影响为0.037%, 所以, 市场多数人认为成品油价格上调对CPI影响不大。从物流成本角度来看, 油价此轮上涨7.4%至少对其成本的影响接近5%。而食品又占CPI构成的1/3, 其成本上涨必将导致CPI上涨, 保守来看, 成品油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应该是接近0.08%, 而从其滞后性及传导性来看, 成品油价格上调最终对CPI的影响理论将超过0.1%。

此次油价上调, 导致生活成本更高, 居民的出行成本将增加。随着油价的上调, 出行费用将有所增加。此次成品油价格上调, 将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上升, 进而影响农民收入。此前温家宝在河南考察时曾提出, 油价上调时将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但是农产品运输成本也相应提升, 这部分成本最终将反映在消费终端, 对物价起到推升作用。

成品油价格上调了600元每吨。发改委作出这一决策显然并非坦然, 所以马上会有诸多依照惯例的安抚性措施, 声称国家将按照已建立的成品油价格补贴机制, 继续对种粮农民、渔业、林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给予补贴, 并对出租车运价调整前给予临时补贴。今年将提前预拨部分2012年补贴资金, 化解成品油价格调整影响。

如此大幅度的成品油涨价, 通过些许补贴能化解掉这些影响吗?显然不能, 况且绝大部份消费者和企业是得不到补贴的, 他们唯一能做的是把这些成本转嫁给更下一级的消费者。人们不仅仅担心成品油价格上涨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 而且更担心, 油价的上涨会不会成为企业经营更加困难的原因, 对于2008年油价达到147美元顶峰时的水平后经济迅速崩溃的情形, 人们记忆犹新。

看主播播出一条新闻:美国人民陷入高油价的生活困苦中, 报道说高油价严重影响了美国人民的生活, 对想继续连任的奥巴马总统设置了障碍。最后女主播公布了美国油价每加仑3.8美元。这则报道让我云里雾里看不懂, 心想, 这主持人也太笨了, 直接折算成每升多少人民币不就得了, 我等百姓哪懂什么加仑。怀着探究一二的心理, 我上网查了一下, 现将折算结果与网友共享:一美制加仑=3.785411784升, 当天的美元兑换人民币价格是1美元兑6.3355人民币, 一加仑汽油3.8美元折算成人民币为一升汽油6.3606元人民币, 现在93号汽油在中国的价格相信网友都清楚吧, 最低都达到了每升8.07元人民币, 况且这几天又有媒体吵吵着到了油价上调的节点。这条新闻我不知道该让谁脸红。

有曰二:石油, 这个魔鬼的粪便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 油价上涨往往具有蝴蝶效应, 即油价上涨会导致整个物价链条的全线上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3月20日表示, 由于供应面的担忧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引发的石油价格高企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又一大威胁。油价会不会成为另一个希腊?高油价会不会成为全球经济的新杀手?

上调抑或下调部委疑似说项

3月28日, 发改委副主任彭森表示, 今年要择机推出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 缩短调价周期, 改进调价操作方式。对于近日油价大幅上涨引起的公众议论, 彭森说成品油价格每次到上调时, 都非常慎重, 并适当延后;每次下调, 只要条件一成熟, 马上下调, 从没有延后过一天。不知道这位官员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还是实情原本就是如此!

每一次油价的上调, 都是在一夜之间突然调整的;而每次下调, 总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与不断抬高的油价相适应, 去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集团这“三桶油”实现的净利润一共达到3327亿元, 相当于每天净赚9.11亿元。

一方面, 以与国际接轨为由, 闹亏损要补贴、造油荒推提价。

另一方面, “三桶油”狂敛财日进斗金、玩奢华脑满肠肥。这样的状态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据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称, 改革的方向已非常明确, 就是缩小价格调整周期。而关于此前市场传言, 价格调整发布方式将改变, 即未来可能选择一家中立机构测试国际油价变化, 并由石油企业自主定价, 该负责人称这仅是市场谣传。而对于择机究竟是何时, 该负责人未明确表态。

有曰三:臀部决定头部。掌握价格调控生杀予夺权柄的发改委, 其实一直没有坐在消费者的板凳上, 更多的是在给石油寡头们粉饰开脱。

公安机构改革方案出台 篇3

而对于政府将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制试点,一些专家和学者对该政策表示欢迎,认为这是政府合理分配资源,保证市场公平竞争的做法,使对老年人的服务成为商品,推动养老服务业快速的发展。但是,北京知名的公办养老机构,四季青敬老院院长刘中丽告诉记者,应该鼓励公办养老机构作为支柱,民办的补充发展,不能一概而论,改革面临的问题就是公办的养老机构将大幅涨价。

公办养老机构改制在即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中存在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在北京、上海等地,排队等床位的老人甚至已经排到了几十年之后。然而,民办养老机构却较为冷清,老年人的入住率整体较低。今年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养老床位不足,一直是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短板之一。经常接触养老机构的中汇国际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人身险管理中心总经理宋海英告诉记者:“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就要平等竞争。”

《意见》指出,将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制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把专门面向社会提供经营性服务的公办养老机构转制成为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床位应逐步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管理运营,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委托管理等方式,运营公有产权的养老服务设施。

对此,全国老龄办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阎青春对 记者表示,“二元体制”并行,造成市场竞争不平等,国家养老资源的配比不均等问题,真正的改制相信能对整个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有一个推动。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詹成付公开表示,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应该优先保障经济困难、孤寡、失能、高龄等老人的服务需求,因此政府的投资主要是托底功能。今后,公办养老机构将不再配置编制、资金等,转制为企业或是民营。“民政部将在年底前制定试点的相关文件”。阎青春认为,改制之后,政府的资源将更多地用来保困难、保基本、兜底线,对生活困难、生活失能的老人进行补贴,通过买服务的方式进行照料。从服务的角度按照市场的方式来运行,使服务真正成为商品,能够消除很多不平等,推动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

公办养老机构将涨价?

对于《意见》中提到的公办养老机构改制试点的问题,多位专家均表示,存在较大的阻力。阎青春认为,改制肯定会有困难,既得利益者肯定不愿意,会有阻力。据了解,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之间存在最根本的差异还是在于政府资源的分配问题,公办养老机构一般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土地、设备等均由政府免费提供,服务人员享受事业编制;民办养老机构位置一般在郊区,交通条件一般,土地、设备等均需要自己出资购买或租赁,服务人员政府不提供编制。宋海英解释,因为政府提供的资源不一样,包括资金、土地、医疗设备等,都会偏向于公办养老机构。

对此,刘中丽持有不同的看法,其认为,老人们愿意入住公办养老机构,主要是由于公办的管理、配置、设施、服务、经验等都较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有品牌效应,社会可信度高。其进一步解释,应该鼓励建立公办养老机构为支柱,民办为补充的养老体制。

但是,当记者问到政府对于公办养老机构在土地、设备建设、人员编制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时,刘中丽称,“土地是为解决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政府提供给我们免费使用的。”

“将来改制了,政府会要求把土地费、折旧费等都上缴,这些负担最终都要加到老人身上,只有涨价,才能保证收入,改革面临的问题就是公办养老机构将大幅涨价。”刘中丽说。

而对于改制之后养老机构是否涨价的问题,宋海英则认为,公办养老机构是否会涨价要看具体改制的方法,但是,现在具体的措施还没有下来。

公安机构改革方案出台 篇4

公安机构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发[1994]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公安部《关于企业事业单位公安机构体制改革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法制建设遂其机构设臵和队伍建设逐步规范化。公安部要根据本通知精神抓紧商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务必加强领导,相引积极支持配合,共同认真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各项组织实施工作,注意在改革过程中维护好当地和企业事业单位治安秩序,确保这项改革积极、稳妥地进行。

1994年4月3日

关于企业事业单位公安机构体制改革的意见

(公安部 1994年1月22日)

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公安机构的体制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的。多年来,企业事业单位公安机构的广大干警在维护治安秩序、预防和打击犯罪活动、保障生产建设顺利进行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强法制建设的新形势下,需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中央有关精神,对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公安机构的体制进行改革。改革的方针和原则是:公安机关是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是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执法力量,企业事业单位不应设立公安机关,已经设立的应按照政企、政事职责分开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分别予以撤销或调整理顺关系,同时要加强地方公安工作和企业事业单位的治安保卫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对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公安机构,原则上应予以撤销。其内部的治安保卫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本单位负责,可以恢复保卫处(科)或设立其他形式的内部治安保卫组织承担。当地公安机关则根据有关规定,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治安保卫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企业事业单位发生的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各种违法犯罪案件包括妨碍企业事业单位管理干部履行职责的违法案件,均由当地公安机关负责查处。

二、对少数情况特殊的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公安机构,应从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调整理顺关系。少数情况特殊的企业事业单位主要是指:

(一)位于偏远地区,治安情况复杂的大型厂矿区、油气田作业区和重要国防工业、科研基地以有大型水利工程枢纽、防洪险段;

(二)大型国营农场和农场集中的垦区代管乡镇居民,已形成等同于乡镇行政区划的;

(三)以大型企业为依托兴建起来的城市或单独的城区,至今仍实行政企合一体制的;

(四)从事客运运营的城市地铁、地方铁路、地方港口、地方机场以及客流量大的大型公共汽车站等。

属于以上情况的,对具有社会性质的生活区或生产、生活区交错在一起难以分开进行治安管理的,要将企业事业单位公安机构改变隶属关系,根据不同情况划归所在省、市、县公安厅局建制,列入地方公安机关序列,名称按地方公安机关序列相应改变;所需编制,由国家下达公安行政编制解决;所需人员,在国家下达的编制数内,依照录用公安干警的条件,从原企业事业单位公安机构的干警中录用;所需经费、装备、工作和生活设施、后勤保障等,原则上应由地方政府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可以采取过渡办法,暂时按原渠道由企业事业单位继续提供,各地财政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纳入财政预算,争取在较短时间内予以解决。进行此项改革后,企业事业单位可恢复保卫处(科)或设立其他

形式的内部治安保险组织,负责单位内部的治安保卫工作;发生刑事和治安案件时由所在地公安机关负责查处。

三、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铁路、交通、民航、林业部门的管理体制已有所变化,如有的铁路已改成企业集团公司,不再行使行政机关职权等。因此对铁路、交通、民航、林业部门的公安机构,也需相应进行体制改革,调整理顺关系。公安部将与这些部门共同研究改革方案,另行上报。

四、考虑到重点大学的特殊情况,对其已设立的公安派出机构,先维护现状,暂予保留。

五、企业事业单位公安机构体制改革后,公安机关应按省、市、县等行政区划设立,由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公安机关领导。由于新建、扩建大型工程项目,其所在地区需要设立公安机构的,由当地公安机关商同级有关部门同意后,报经公安部审核批准,列入地方公安机关序列,其他任何部门、单位或地方政府均无权审批,任何企业事业单位不得设立公安机构。已宣布撤销的企业事业单位公安机构,不得恢复,不得继续使用公安机关的名义。公安部和地方各级公安机关应进行监督检查,以杜绝滥设警种的混乱现象,维护国家执法的严肃性。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当地公安机关有权责令撤销其设立的公安机构,没收其公安专用服装、标志、装备、印章等并追究单位领导人的责任。

六、企业事业单位公安机构体制改革,要积极、稳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公安部将根据上述意见商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商配合,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特别要对企业事业单位公安机构的广大干警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要求他们提高认识,从大局出发支持搞好这项改革,同时对改做其他工作的人员要给予妥善安臵。在改革过程中,对治安保卫工作不能有丝毫的忽视和放松。尤其是撤销企业事业单位公安机构的,必须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搞好治安保卫工作的衔接。

七、这次体制改革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强公安工作。各地公安机关要强化责任制,及时认真查处各种刑事、治安案件,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好治安秩序。公安机构之间要明确划定责任区,工作中既要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遇有问题需要协调时由上级公安机关负责协调解决。企业事业单位应认真抓好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建立工作制度,研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重视对工作员的教育管理,及时妥善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企业事业单位的保卫处(科)或其他形式的内部治安保卫组织应与公安机关加强联系,随时反映有关情况,积极支持办案工作。关于企业事业单位治安保卫组织的性质、职责、权限以及同公安机关的关系,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进一步作出

规定,以适应新形势下加强治安保卫工作的需要。

过去有关部门、单位和地方政府作出的规定,凡与上述意见相抵触的均以上述意见为准。

公安机构改革方案出台 篇5

核心提示:国务院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

近日,国务院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全面推进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作出部署。

《方案》指出,我国目前的政府财政报告制度实行以收付实现制政府会计核算为基础的决算报告制度,对准确反映预算收支情况、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仅实行决算报告制度,无法科学、全面、准确反映政府资产负债和成本费用,难以满足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促进财政长期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因此必须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建立全面反映政府资产负债、收入费用、运行成本、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方案》提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政府会计改革,逐步建立以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核算为基础,以编制和报告政府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等报表为核心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是基于政府会计规则的重大改革,总体目标是通过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适度分离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政府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功能,全面、清晰反映政府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为开展政府信用评级、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改进政府绩效监督考核、防范财政风险等提供支持,促进政府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和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改革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健全政府会计核算体系;二是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体系;三是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和公开机制;四是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分析应用体系。

《方案》强调,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涉及面广,技术性、政策性、敏感性较强,宜逐步推进。在政府会计规则尚未全面建立之前,在现行政府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暂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相关报告标准,编制出反映一级政府整体财务状况的财务报告,为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开展政府信用评级等提供信息支撑。与此同时,加快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建立审计、公开机制和分析应用体系,落实相关配套措施,力争在2020年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和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和责任,抓好工作落实,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财政部就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答问

核心提示: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近日,国务院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主要内容以及时间表、路线图等。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请问《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通常也称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是指反映各级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的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政府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等财务报表和报表附注,以及以此为基础进行的综合分析等。从国际上看,推行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已经成为公共财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我国目前的政府财政报告制度实行以收付实现制政府会计核算为基础的决算报告制度,主要反映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结果,对准确反映预算收支情况、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仅实行决算报告制度已经难以满足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促进财政长期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无法全面准确反映政府负债,难以为有效防范财政风险、促进财政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无法完整清晰反映政府资产,不利于强化政府资产管理、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无法科学合理反映政府成本费用,不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提升政府运行效率。近年来,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很多专家学者纷纷建议对我国政府会计进行改革,建立全面反映政府资产负债、收入费用、运行成本、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批转了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要求和新预算法关于“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规定落到实处。

《方案》出台只是改革迈出的第一步,后面还有很多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我们将按照改革方案确定的时间表、路线图一步一步扎实往前推进。

2.请问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政府会计改革,逐步建立以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核算为基础,以编制和报告政府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等报表为核心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提升政府财务管理水平,促进政府会计信息公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是基于政府会计规则的重大改革,总体目标是通过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适度分离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政府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功能,全面、清晰反映政府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为开展政府信用评级、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改进政府绩效监督考核、防范财政风险等提供支持,促进政府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和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

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包括四项:一是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在充分考虑我国政府财政财务管理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借鉴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成功做法,吸收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有关国家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有益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二是坚持继承发展,注重改革创新。积极吸收近年来完善现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以及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中取得的经验,注重制度创新,强化信息技术支撑,准确反映政府资产负债状况和运行成本,促进政府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督。三是坚持公开透明,便于社会监督。按照政府信息公开要求,规范公开内容和程序,促进公开常态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满足各有关方面对政府财务状况信息的需求,进一步增强政府透明度。四是做好总体规划,稳妥有序推进。科学合理设计改革总体框架和目标,指导改革有序推进。充分考虑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先行试点,由易到难,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3.请问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主要任务是什么,这些任务之间关系如何?

《方案》提出改革的任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政府会计核算体系。二是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体系。三是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和公开机制。四是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分析应用体系。

这四项改革任务相辅相成。建立健全政府会计核算体系是前提和基础,在会计核算环节引入权责发生制,完善政府财务会计功能,为政府财务报告编制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体系是关键,各级政府和部门需要编制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等财务报表,分别反映一级政府整体财务状况及各部门的财务状况;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和公开机制是保障,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和部门财务报告编制后,都要按规定接受审计,审计后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与审计报告依法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开,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公开透明;加强政府财务报告分析应用是目的,以政府财务报告反映的信息为基础,系统分析政府的财务状况、运行成本和财政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水平,促进政府预算、资产、负债和绩效管理加强,尤其是为地方政府发债提供一套可靠的信用评级依据,有利于地方债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4.请问下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方面有什么考虑?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是编制政府财务报告的重要依据,是规范政府经济业务和事项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标准体系,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下一步,在建立健全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方面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制定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基本准则用于规范政府会计目标、政府会计主体、政府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政府会计核算基础,以及政府会计要素定义、确认和计量原则、列报要求等原则事项。基本准则指导具体准则的制定,并为政府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处理原则。具体准则用于规范政府发生的具体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应用指南是对具体准则的实际应用作出的操作性规定。

二是健全完善政府会计制度。政府会计科目设置要实现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重功能。预算会计科目应准确完整反映政府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等预算执行信息,财务会计科目应全面准确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等财务信息。条件成熟时,推行政府成本会计,规定政府运行成本归集和分摊方法等,反映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支出和机关运行成本等财务信息。

为了加快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建立健全我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财政部成立了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由部领导担任主席,会计司、国库司等多个司局参加,办公室设在会计司。在委员会组成上,下一步还将吸收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人员参与,并将组建咨询专家组,以充分发挥专家力量,广泛调动社会资源。

5.政府财务报告包括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请问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编制的主体不同。政府各部门负责编制本部门的财务报告,政府财政部门负责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二是反映的对象不同。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反映本部门的财务状况和运行情况。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反映一级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三是报送要求不同。部门财务报告应报送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应报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6.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涉及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单位,请问财政部将采取什么方式确保报告编制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较强。为保障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编制规范有效开展,我们在制定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同时,将制定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对政府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编制要求、报送流程、数据质量审查、职责分工等作出规定。同步还要制定政府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对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和财务信息分析的具体方法等做出规定。

7.请介绍一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涉及面广,技术性、政策性、敏感性较强,改革将按照先进行试点、由易到难的原则,分阶段、分步骤、分重点逐步推进。在政府会计规则尚未调整完善之前,在现行政府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暂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相关报告标准,编制出反映一级政府整体财务状况的财务报告,为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开展政府信用评级等提供信息支撑。与此同时,加快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建立审计、公开机制和分析应用体系,落实相关配套措施,力争在2020年前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和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2014年-2015年,重点是建立健全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和财务报告制度框架体系,清查核实政府资产负债信息,开展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信息系统建设,为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奠定制度、信息和技术基础。2016年-2017年,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开展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试点。2018年-2020年,在试点工作基础上,全面开展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工作,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分析应用体系,制定发布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公开制度等。

公安机构改革方案出台 篇6

“十一”长假刚过,北京市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由于20是北京市实施高中新课改以来的第一届高考,因此,这次高考的改革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从新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看,这次改革在考试时间、卷面分数等外在形式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改革的重点是考试内容,而其中最大的亮点无疑是高职的招生改革。

据北京教育考试院相关人士介绍,这次公布的新高考方案中,高职院校除了原有的自主招生(面向高中阶段教育各类毕业生)、单考单招两种形式(面向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外,又新增加了一项北京独有的招生形式“高会统招”。

即从明年起,普通高中生报考高职院校的考试科目将由高考科目和会考科目两部分组成。其中,高考科目就是北京市全国统一高考中的语文、数学(文/理)、外语3科。录取时按3科成绩总分排队;会考科目将由高职院校根据各招生专业的培养要求从备选的8科中(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指定2~3科并提出成绩的等级要求,作为录取时的前提条件。

这意味着,报考高职的普通高中考生以后无须再参加高考文(理)综考试,仅凭高考语、数、外三科成绩和部分会考科目的成绩就可参加高职录取。

据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相关人士解释,高中会考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及合格毕业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与报考专业相关的会考科目成绩合格,表明考生基本具备了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相关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高考时无须再进行相关科目考试。将会考成绩作为进入高职的前提条件,有利于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有利于减轻部分学生的学习、考试负担,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其实,不以统考成绩为惟一录取依据而是在录取中考虑会考成绩,这样的方式在广东、山东、江苏等省已经实施了,有些省份甚至已经没有了高中会考的说法,取而代之的是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并且已经进入高考录取的参考标准。

据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主任高福勤介绍,年高考“高会统招”将适用于全部在北京招生的高职院校。各招生院校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公布各招生专业对会考的等级要求。

新的“高会统招”方式实施后,学生填报志愿的侧重点也将发生变化。

以往填报志愿的方式学生报一个学校可以填报5个专业,并可以在学校内部调剂志愿。有专家指出这样的方式对于报考高职院校的考生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因为,对于高职院校的`一些“热门”专业可能存在考生“扎堆”的情况,一些成绩稍差的考生可能会被调剂到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这样不利于考生的职业发展。

而新的“高会统招”将以“1个专业+1所学校”为1个志愿单位,每个考生可以填报20个志愿,这样突出了考生对专业的选择。也就是说,如果考生想报考“计算机专业”,可以同时选择不同学校的同一专业。这样考生的选择空间更大了、考生的专业满足度也更强了。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的相关人士指出,这一设计将把考生的个性特长与学校的学科优势相结合,不仅满足考生的个性发展,也将推动高职学校的建设。因此,考生在填报高职招生志愿时,应首先明确自己的职业意向,优先考虑选择专业。

北京市新高考方案的设计者在谈到高职招生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是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类别,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有较大差异。高等职业教育招收新生时,在考查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基本知识能力的基础上,更加强调通过多种方式考查学生的职业潜能。

作为整个高考制度改革的一部分,高职招生改革其基本出发点在于:一方面要针对部分普通高中学生的特点,将其平时的学习成绩作为入学基本条件,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考试负担,使学生获得适合于各自特点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针对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在考查其基本专业素质的基础上,考查其是否具有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基础知识。

但应该看到的是,虽然高职“高+会”的方式已经出台,但是,统考分数和会考分数各自所占比例、高校在实际操作中将有多大的自主权等一些重要的现实问题还没有明确规定,因此,改革的效果还有待在实践中检验。

另外,由于高中会考是个门槛考试,由中学自己组织,因此,“会考的严肃性和会考成绩的真实性令人担心”,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武马群说。这一担心得到了北京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振如的认同。

公安机构改革方案出台 篇7

(1) 规定公共机构应当加强用能系统和设备运行调节、维护保养和巡视检查, 推行低成本、无成本节能措施。

(2) 规定公共机构应当设置能源管理岗位, 实行能源管理岗位责任制, 并在重点用能系统、设备的操作岗位上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3) 鼓励公共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 委托节能服务机构进行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和运行管理。

(4) 规定公共机构选择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考虑其节能管理能力, 并在物业服务合同中载明节能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5) 规定公共机构实施节能改造应当进行能源审计和投资收益分析, 并在节能改造后采用计量方式对节能指标进行考核和综合评价。

(6) 规定了公共机构办公设备、空调、电梯、照明等用能系统和设备以及网络机房、食堂、锅炉房等重点用能部位的节能运行规范。

公安机构改革方案出台 篇8

1、《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出台。

2、农村改革聚焦5大领域。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11月2日印发《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农村各类所有制经济尤其是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财产权的保护制度更加完善,农村经营、农业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科技创新、农村金融五大体系更加健全,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

《方案》提出深化农村改革主要聚焦5大领域:1)农村集体产权制度;2)农业经营制度;3)农业支持保护制度;4)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5)农村社会治理制度。要明确大的方向、主要内容和重大方针对策,进一步理清改革思路。

此次中办、国办出台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具有明确方向、总领全局的作用,是当前我国农村改革的顶层设计,是农村深化改革关键时期的重要部署。明晰农村集体产权,促进农村市场化改革。加速土地流转,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大方向。顶层方案再提农垦改革发展和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大力发展电商等农产品流通新业态。可持续发展呼唤节水节肥种植业。农业现代化急需完善金融体系支持。

关注标的:种植业板块的农垦系北大荒、海南橡胶等;种子板块的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等;农化板块金正大、史丹利;农村电商的新都化工、诺普信、辉丰股份;农机板块的吉峰农机、星光农机、一拖股份;农村互联网金融:大北农、新希望、国农控股。

公安机构改革方案出台 篇9

据介绍,我省《改革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到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初步构建起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高校考试招生管理体制机制;主要任务包括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健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革普通本科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深化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等,着重体现在4个方面:

一是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两种。

合格性考试成绩一考两用,既作为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也作为春季高考招生的依据之一。选择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作为普通高校夏季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仅限当年我省夏季高考的考生参加,一年考1次,成绩当年有效。

二是大力推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个方面,普通高中学校要将经过一定程序认定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统一导入省的信息管理平台。招生高校要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及使用办法,提前公布。

三是将本科高校考试招生和专科高校考试招生适当分开,分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两类。

本科高校考试招生主要安排在夏季进行,考试科目按“3+1+2”模式设置,“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择2门。高考总成绩750分,其中“3”和“1”直接采用卷面分,共550分;“2”实行等级赋分,各100分,起点赋分30分,划分为A、B、C、D、E 5个等级。

对于选考科目,招生高校要分专业组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提出1门科目要求,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提出不超过2门科目要求。学生的选考科目须完全符合高校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才能报考,同时,其对应的合格性考试科目必须合格。招生高校按物理、历史分别编制招生计划、分开投档录取。省招生办按照“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具体志愿填报方式和投档录取模式20上半年公布。

四是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主要安排在春季进行,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学校毕业生、初中毕业生三类不同的学生群体: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文化素质使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中职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实行“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将逐步建立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初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将逐步采用中考成绩和高职院校自主测试方式。

省教育厅同时公布了思想政治等4门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等级赋分方法。等级赋分方式是,将考生某选择性考试科目的卷面分转换为A、B、C、D、E 5个等级,按一定比例转换为一分一档的等级分,起点分为30分,转换后考生在该科目中的成绩排序不变。

据了解,国家根据“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上海、浙江作为第一批试点省市,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作为第二批试点省市分别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经批准,广东、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南、湖北、重庆等8省市作为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我省现行的高考方案在维护教育公平,选拔合格人才和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特别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等问题,难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深化高考综合改革势在必行。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高考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我省高考工作作出批示指示。分管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多次专门听取汇报,提出明确要求。省教育厅通过到省内外广泛开展调研,充分借鉴第一、二批试点省市高考综合改革成功经验,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与同期启动改革的其他7省市保持密切沟通。同时,通过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论证,发放1万多份问卷广泛调查,开展风险评估等,广泛听取了省直有关部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中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大学校长和招生办主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经过第三方风险评估,按程序分别报省重大民生领域改革专项小组、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省政府常务会、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由省人民政府报教育部备案同意,以省政府名义正式印发实施。


公安机构改革方案出台 篇10

酝酿一年多的国企改革在2015年迈入关键期。随着“1+N”个改革方案多数将提前至春节前出台,对目前国企改革进展及2015年改革重点、方向和面临的问题,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他认为,2014年虽然没有出台大的政策,但国资改革各方面技术性的工作做得比较多,为2015年政策出台和实施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及八九个相关配套文件已趋成熟,有望率先出台。一场真正的大改革即将开始。届时,地方国企改革进展将更大,央企试点会在总结第一批经验基础上推出第二批试点。在大改革之年,可以说资本市场迎来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国企改革取得了六大进展

中国证券报: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定调国企改革以来已一周年,这一年来改革取得哪些进展?有消息称,部分顶层设计方案将在春节前出台,目前哪些方案已可推出了呢? 彭建国: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到2014年,可以说是一个启动元年。这一年的改革进展还是很大的。

首先,对于三中全会决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深入学习、准确理解、全面把握,然后统一思想认识。特别是在新一轮国企改革大方向上,逐步纠正了“新一轮私有化”、“国退民进”、“国有企业从竞争领域全面退出”、“靓女先嫁”等错误观念和速度攀比、盲目刮风、做政治秀等错误倾向。

二是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总书记亲自挂帅,并设立了办公室,各个部门如国资委也相应地成立深改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后来,又专门成立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在国资委,建立把关机制,具体对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中央企业拟出台的改革政策措施和方案统一进行“指导、协调、提醒”。

三是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开展之前有大量调研工作要做,要摸清现状、家底、了解现存的问题、矛盾和未来发展趋势。中央深改办组织专门的调研组深入有关地区和企业进行实地调研。

四是在顶层设计方面,本轮国企改革主要体现在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因而对顶层设计非常重视,原来计划方案是在2014年年底推出,但因为全国情况复杂、难度很大,而且事关重大,时间进度要服从质量,各个方面正在紧锣密鼓地工作,争取在春节前推出。顶层设计以“1+N”的形式呈现,即一个国企深化改革的总体指导意见和三四十个相关方面改革的配套文件。目前,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及八九个相关配套文件已渐趋成熟,有望率先出台。一些方案已报到国务院改革办,讨论通过后将报由中央深改办讨论。应该说方案大部分都已达成共识,不存在太大争议。

五是地方版的国企改革争先恐后的出台。上海第一家出台后,目前已有二十多家都出台了。但表态的较多,有含金量的相对较少。六是提出、启动并制定了第一批央企四项改革试点的方案。四项改革包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向董事会授权和向中央企业外派纪检组。目前,方案已下发至企业,将正式开始实施。

员工持股先试点后推开

中国证券报:国资委近日审议了《关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员工持股试点的指导意见》,这意味着继前期四项改革试点后,员工持股将选定一些混改央企进行先行试点,哪些企业和员工符合试点条件呢?推进员工持股需注意哪些问题? 彭建国:员工持股肯定是先试点后推开,可能会选择原来的试点企业来进行,也可能单独来搞。在国家顶层设计层面,首先必须明确可以搞员工持股的企业范围,明确企业条件,主要是竞争性业务、规范化治理、市场化经营,因此垄断领域企业和承担政策性业务的企业不能搞员工持股。二是关于持股员工范围,既不能搞全员持股和平均、把国有资产作为福利分配,也不能搞MBO,员工持股应该向技术骨干、经营管理骨干倾斜。同时,对员工持股数量也应有严格的限制。三是员工持股要以增资扩股为主,员工可以现金或法律规定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出资,不得采取低价折股、送股、垫资等方式。四是不得向员工承诺分红回报或设置托底回购条款,持股员工不得优先取得分红收益。企业破产重整和清算,不得优先向员工股东分配财产。五是不得搞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六是严格责任追究。

真正有效的混合应做到三个方面

中国证券报:2015年随着一系列顶层设计方案的下发,从中央到地方,一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潮也即将来临,针对目前存在着不想混,不敢混以及不能混等问题,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混合?上市或者整体上市是不是混改的最终目标? 彭建国:绝大部分国企都对混改抱有极大热情和希望。国企混改对国企高管来说,有两个最大的好处:一是混改后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控制会减弱,企业高管手中的自主权力会更大;二是混改后可以搞员工持股,高管层所持股份会较多些。

改革是有底线和红线的,底线就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红线就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特别是国有资产流失更是高压线,在国企反腐高压态势下,谁触线就一定会打死谁,所以顶层设计没有出台、红线没有明确之前害怕触红线,因而“不敢混”的情况确实存在。国家的顶层设计,就是要划定不能混改的圈子即负面清单,使大部分在圈子外面的企业都可以混改,而少部分在圈子内的企业则“不能混”。

要实现真正有效的混合,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规范的混合,即规范的制度、规范的操作、规范的运行,以防止利益输送、国资流失而最终损害企业的发展。二是优势的混合,即通过混合实现优势互补、国民共进,即“国有企业实力”+“民营企业活力”=“混合企业竞争力”。三是有机的混合,即并非物理式的掺和,而是化学式的有机结合,混合后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完全发生变化,混合后的企业里面应该找不到混合前原来的A或B,而是一种全新的C。上市是混改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众多企业所追求的一个目标,因为上市可以给企业带来扩大融资渠道、提高品牌信誉、规范企业管理等好处,有利于企业快速发展,同时给企业高管也带来较丰厚的薪酬激励。但上市渠道毕竟相对狭窄。混改的最终目标是转换企业机制,促进企业发展。

商业一类为混改主战场

中国证券报:有消息说央企分类将最终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为何将此前的三类变为两类?112家央企将如何划分?分类改革完成后央企是否会迎来一个大重组的过程? 彭建国:央企总体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但实际上最终还是三类,即商业一类、商业二类、公益类也即公共服务类。商业一类是指竞争类的企业,以完全市场化和保值增值为目标;商业二类是指特殊功能类的企业,同时具备市场化和社会化目标;公益类则是完全社会化的目标。商业一类的企业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战场。此前属于垄断性质的石油、电网等企业我认为属于商业二类,其混改要分业务板块。国企混改不仅要一企一策,而且应该一个业务板块一个改革策略,具体企业具体实施。

分类改革的方案已达成统一的意见,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就是将企业对号入座,将企业按照业务板块来分可能会更好一些。分类改革完成之后,将会迎来一个重组的过程,包括合并同类项、产业链条上下游的合并,更多的是业务板块的整合。未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结构布局调整以及央企的整合肯定力度会加大。

防止国资流失应重点把好“六关”

中国证券报:国企改革正推向纵深,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成为改革的关键,哪些行为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如何才能有效防止在进行混合所有制以及员工持股过程中的流失? 彭建国: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的财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内部人控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红线,我们必须吸取过去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教训,针对新形势新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防止国资流失。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关键是要坚持依法合规、公开透明的原则。重点是“两个严格两个加强”:严格规范企业内部决策程序、严格审批制度、加强资产评估定价管理、加强信息披露和社会监督。混改方案要防止少数当事人和内部人暗箱操作,必须信息公开、民主决策、社会监督。要按规定程序报出资人代表机构审批,要重点把好“六关”:资产评估关、信息公开关、民主决策关、依法审批关、规范操作关、责任追究关。员工持股是国企混改最敏感的神经,是国有企业广大员工最热切盼望的,也是国企混改中最容易产生国资流失的风险点,它一头直接关系到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和动力机制,另一头直接关系到国资流失和社会公平,必须高度重视、谨慎操作、试点先行、逐步推进。

上一篇:古希腊神话传说下一篇:50岁的你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