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2024-11-11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篇1

14、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

胜利街小学:周湘阳

课时目标:

1、学习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

2、要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感悟到祈使句、反问句等句式在表达情感的特殊作用,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情感的。

3、本课应在理解的基础上重点体会“雪中送炭”、“同归于尽”等词语。要学会理解文章内容,了解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点:从具体内容中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体会作者怎样表达思想情感的。

教学难点:学习模仿文章段落的写作手法进行练笔。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题。

2、你还记得这篇文章中写了几位亲人吗?分别是谁?(大娘、小金花、大嫂)

3、浏览课文,看看这些朝鲜人民都为我们中国志愿军战士具体做过哪些事?

4、从血缘关系这层意义上讲,这些个朝鲜人民和我们中国志愿军战士并不是亲人,但他们却用鲜血和生命凝成了这胜似亲人的情谊!。

二、深入研读

1、在这些事例中,一定有打动你的事,默读课文,文中的那件事最让你感动,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词或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你的体会。

2、汇报:

(1)“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A、课文中用了一个词叫“雪中送炭”从字面意义上来看,“雪中送炭”是指———大雪中送来炭火取暖,比喻在别人需要时给予帮助。B、我们再来课文中看看,此时的雪指什么?(饥饿、危险)

C、这段话中,你还能从哪看出当时的情况很危险?(冒、穿你真会联系课文来体会啊)带着你的感受,请你读一下这一段。

D、“雪中送炭”,这里的炭指什么呢?(打糕)仅仅是打糕吗?炭还代表着什么?(温暖、问候„„)是啊,看似简单的词语却蕴含着多么深厚的情谊啊!同学们带着你们的感受,练习朗读这段话,体会一下。

E、指名读(在最需要的时刻,我们感受到了朝鲜人民的深厚情谊!再指名读,在最危险的时刻,朝鲜人民和我们在一起!)

(2)就是这样一位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老大娘,面对自己的小孙孙和志愿军的伤员,她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谁来为我们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指名读。你读得这样动情,一定有特别的体会吧,能谈谈吗?为了救我们的一个伤员,大娘失去了她唯一的亲人-----小孙孙。大娘为志愿军做的这一件件事,成为了志愿军战士们最珍贵的回忆(板书:回忆),难怪在离别之际,志愿军们发出了这样深情的呼喊。

B、“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这是一个—反问句,但它没有疑问,只有强烈的肯定。女同学,请你们满怀深情地齐读:“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C、谁能不改变意思,把它换成感叹句?先指名说。

男同学们,请你们坚定地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这深情的呼喊也是志愿军们对大娘最真挚的情感抒发。板书:抒情)D、练习用不同口吻与大娘告别:也正因为如此,所以送别的站台上,才会有这样深情的告别:(幻灯片出示: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假如你是志愿军战士,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与大娘告别?(练读 指名读)从你的告别中,我听出了“请求”的味道,可是大娘就是舍不得松手,于是,我们只好恳求她“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永远不会。”

是啊,大娘对志愿军战士的爱犹如母爱一般,所以说,大娘和志愿军战士“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E、同学们,这段话中,先写了告别,接着是回忆,最后再次表达了志愿军的情谊(演示两字:抒情),请同学们,在你们书上对应的地方像老师这样,做上批注。

(3)在小金花身上有让你感动的地方吗?“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是啊,刚强的小金花在失去妈妈的一刻,她没有哭,但当与志愿军叔叔离别时,她却哭了,她与志愿军战士,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

除了大娘和小金花,在大嫂身上,同样有让我们感动的地方,谁来读。(4)大嫂: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

为了给志愿军战士们挖野菜,大嫂却为此付出了双腿残疾的代价,所以,在志愿军心目中,这位大嫂虽“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因此,在离别的一刻,战士们满怀真情地说:“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回顾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你发现这三个自然段在写作顺序上有什么共同点吗?(在小金花和大嫂段落相应的地方做好批注)(志愿军战士就是用这样告别、回忆和抒情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你们看,火车就要开动了。

4、出示视频:中朝人民分别的场景。分别的时候到了,大家把想说的话语变成了异口同声的呼喊,那就是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同学们,请起立,让我们捧着一颗颗赤城的心向最亲最爱的人告别。

三、拓展练笔:

1、从课文中,我们看到了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出的许多牺牲,可是,在这一战争中,为了帮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我国派出了130万志愿军中,就有14万人光荣牺牲。其中有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甚至连毛岸英也长眠在了那,让我们看看相关的资料。

3、出示图片:解说。(美军在1951实施了灭绝人性的“细菌战”,在朝鲜西部撒布了大量带有鼠疫、霍乱、伤寒和其他传染病的动物和昆虫,把朝鲜变成了细菌武器的试验场。)

4、小练笔:

中国志愿军为朝鲜人民付出了那么多,想一想,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会对志愿军说些什么呢?请选择大娘、小金花、大嫂为角色,以她们的口吻也来写一段话,模仿课文段落的写作方法,先写告别的话语,再写对往事的回忆,最后再以抒情的口气抒发难舍之情。(出示三个角色的开头提示语)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篇2

《再见了, 亲人》字字珠玑, 感人至深, 但文章叙述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 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甚少。因此, 教学要紧紧抓住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一感情主线, 引导学生朗读、品味、体验、想象, 落实听、说、读、写训练,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思想感情, 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下面, 着重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安排。

一、导入——观察画面情初动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两幅插图) 这节课,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幅具有历史意义的图片, 这两幅图描绘的是1958年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 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人们挥着手, 含着泪, 深情地呼唤着:“再见了, 亲人!” (教师板书课题, 学生再读课题。)

(设计理念:“夫缀文者情动而词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在第一课时学生对课文内容已经有所了解的基础上, 老师借助图画, 深情述说, 导入进一步的阅读。)

二、品味———潜心会文情真切

1.默读课文, 认真品味语言, 想一想文中的谁深深感动了你?画出相关词句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课文的空白处。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教学环节中, 学生通过自读、圈画、批注等多种自主学习方式, 独立体会课文的重点内容, 特别是对描写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无私付出的句子有进一步的感悟, 为下文的集体交流做了铺垫。)

2.集体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 进行弹性设计, 作以下预设。)

第一板块:当学生说到“被大娘的事迹所感动”时———

(1) 围绕“大娘, 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 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呀?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妈妈忘怀?不, 永远不会”这一语段, 品味感叹句、疑问句、设问句的内涵, 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大娘母子般的深情。

(2) 理解重点句子:“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 顶着打糕, 冒着炮火, 穿过硝烟, 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呀!在您的帮助下, 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可是您在回去的途中, 就累得晕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 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 敌机来了, 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 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 房子被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你从句中哪些字词感受到了大娘为救志愿军战士忘我无私的伟大品格?抓住“冒着”、“穿过”、“丢下”、“唯一”等词语深入品味。

(3) 引读:是啊, 素不相识的大娘虽然不是我们的母亲, 却胜似我们的母亲。因此, 在离别的一刻, 我们志愿军战士动情地说——— (生接读) “您说,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我们怎么能忘怀?”

过渡:大娘, 您就是我们的“亲人”, 就是我们的母亲!文中还有谁也同样深深打动了你?

第二板块:当学生说到“被小金花的事迹所感动”时———

(1) 默读句子:“小金花, 不要哭了, 擦干眼泪, 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 唱不起来?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从中感悟志愿军战士与小金花之间父女般的真情, 体味亲人生死离别的悲伤。

(2) 出示句子: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 你却把脚一跺, 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 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 你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天, 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 你怎么落泪了呢?抓矛盾之处引导深入体会:小金花在什么情况下没哭?在什么情况下却哭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好好读一读, 相信你一定有许多问题要问小金花。你会问什么?小金花又会如何回答呢? (通过引导学生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自动质疑、自主解答, 体会失去妈妈的痛、对敌人的恨, 对志愿军的情是多么真切, 对比是多么的强烈!

(3) 引读:刚强的小金花, 在失去妈妈的一刻, 她没有哭, 但在与志愿军叔叔离别时, 她却哭了, 她与志愿军战士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所以, 当志愿军叔叔与小金花离别时, 深情地说—— (生接读) “可是今天, 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 你怎么落泪了呢?”

过渡:刚强的小金花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其实, 大婶也同样打动了每一个同学的心。

第三板块:当学生说到“被大嫂的事迹所感动”时———

(1) 默读反问句:“您为我们付出这样高的代价, 难道不足以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深入体会大嫂与志愿军战士之间的“姐弟”深情, 大嫂的爱是付出的爱, 无悔的爱。

(2) 出示句子:“那是1952年的春天, 金达莱开满山野的时候, 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 就挎着小篮子上山去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 您又跑到前沿阵地上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 您倒在血泊里……”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读到这里, 你仿佛看到了——

(1) 那是一个晨光熹微的早晨, 大嫂……

(2) 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 大嫂……

(3) 那是一个月上山冈的夜晚, 大嫂……

借助想象, 引导学生充分体会大嫂为了志愿军战士不惜身处险地、无私奉献的品质。

(设计理念:新课改强调“以学定教”。此处教学设计分为三个板块, 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调整, 这样既有巧妙的预设, 又不会错过精彩的生成, 使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此外, 三个板块的教学在方法上各有侧重, “大娘”这一板块主要以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词语为主;“小金花”这一板块通过抓矛盾之处, 引导学生与人物进行对话, 加深理解;“大嫂”这一板块则紧扣一个“挖光”, 引导学生分时段进行想象。教学方式的不同, 可以避免单调, 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更有兴趣。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 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 情感体验不断升华。)

三、倾诉———角色互换情更浓

1.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了太多太多, 那志愿军又为朝鲜人民付出了什么呢?你能从文中或自己收集的资料中找到答案吗?

2. (出示下列句子: (1) 五次战役的时候, 由于敌机封锁, 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 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2) 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 被敌人抓住了, 关在一所小房子里, 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 (3) 1952年的春天, 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 我们缺少野菜……) 交流:这些描写说明了什么? (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是啊, 1950年10月25日, 130万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跨过鸭绿江, 奔赴抗美援朝前线, 他们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 生死与共, 有14万志愿军战士常眠于朝鲜土地上, 其中有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 还有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朝鲜人民的家园, 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战士之间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

4.此时此刻, 分别就在眼前, 大娘、小金花或大嫂她们又会说些什么?请拿起你的笔, 任选一个写一写。

(设计理念:将“写”挤进语文课堂, 一个“挤”字, 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课堂中写的不易, 但只有真正将“写”挤进课堂, 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更高效, 才能实现“减负”的目标。课文以志愿军的身份来写, 对朝鲜人民的语言描写较少, 此处对朝鲜人民语言的“补白”, 可以使学生在更深层次上感受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从而更深地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内涵。)

四、总结———拓展升华情绵延

1.师:从同学们深情的阅读和文字表达中, 我们由衷地感受到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因此, 在分手的时候, 他们握着手说……就要上火车了, 他们挥着手说……已经上火车了, 战士们还从窗户里探出身子说……当离别的抽泣声与长鸣的汽笛声交织在一起时, 他们还在心里深情地呼唤…… (学生自由、充分地表达。)

2.全文总结:亲人的概念穿越时空, 跨越国界, 世代相传,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处处是真情, 处处是亲人。

3.引向生活:2000年10月, 为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 一批志愿军老战士再次来到了朝鲜, 他们的见面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形呢? (学生交流。)

《再见了,亲人》教学一得 篇3

文章内容紧紧围绕“亲人”展开。全文六个自然段,一、二、三自然段分别记叙了志愿军与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催人泪下的往事,赞扬了他们为志愿军付出了“血的代价”,是志愿军的亲人。后三个自然段,记叙了志愿军与朝鲜亲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课文前三自然段按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自成段落,讲述了三个典型人物的四件感人故事,在写法、结构上基本相同。教学时我们设计了“三环节”阅读教学结构,即:自主探究——感悟交流——拓展深化。其中,感悟交流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教师要着重在以下两方面下工夫。

首先,“感悟”要精选凭借,优化程序

学习《再见了,亲人》一文,可围绕课题“亲人”,把“四件感人故事”作为主要训练凭借。这样处理有如下好处:第一,让学生懂得中朝两国人民 “比山高比海深”的战斗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是《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的主旨。在把握训练目标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以教材为中介,通过自主探究领悟课文内容,可培养学习兴趣,感悟学习方法。第二,“四件感人故事”是在学生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后,通过整合,抓住的主要问题线索,以此为训练凭借,便于学生合作与交流,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情感脉络。第三,“四件感人故事”只是“例子”,可适度拓展,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探究性学习获取大量信息,结合广泛的史实资料深化对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伟大友谊的认识。

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六步逐层深入感悟课文内容。①明确理解语言文字的目标;②回顾中朝人民依依惜别的场面;③结合具体事例深入领悟中朝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④回到依依惜别场面,体会“心永远在一起”;⑤感情朗读,体会中朝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⑥领悟学习“围绕中心来写”的方法。这样,从告别的场面进入,把追述的难以忘怀的往事放在大场面、大背景中去理解,再回到大场面中来,学生经历了以境引情、以事明理、以理激情的认识过程。

其次,“交流”要适时引导、精当点拨

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的引导、点拨至关重要。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把思维过程、理解结果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使语文能力在相互“交流”以及潜移默化的“悟”中提高。

1.讨论交流中教师的引导或提供思考线索,或讲解升华。就这篇课文而言,教师备课时可在如下方面下些功夫:第一,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是自主探究要解决的重点,教师着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第二,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的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归并成一个或几个有容量、有难度的问题,如:(1)“亲人”指什么人?文中谁称谁为亲人?中朝两国人民为什么互称亲人?(2)志愿军离朝回国时,朝鲜人民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感悟“难以离别”)(3)为什么说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情谊比山高,比海深?文章中具体叙写了哪几件事?(感悟“难以忘怀”)。这些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可有效保证自学的时间和空间。第三,由于文章内容时代背景远,加之体裁所限,学生理解课文有一定难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依依惜别的历史画面,为理解“中朝人民的情谊比山高比海深”这一中心内容做铺垫。

2.学生表述理解过程时,教师点拨要适时、精当。如:理解“志愿军战士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这一中心内容时,要帮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抓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方法,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点拨要抓住如下四个要点:①大娘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为与敌人拼了三天三夜吃不上饭的志愿军送饭,大娘却昏倒路旁;②为了掩护志愿军伤员,大娘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小孙孙;③为救侦察员老王,小金花的妈妈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了;④大嫂为给志愿军挖野菜炸伤了双腿。可见,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学生对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了清晰的认识后,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情感升华。比如,我们可以抓住课文以事感人,借事抒情,以情动人的特点,以“读”为突破口,把“读”作为升华情感的主要手段,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并积累语言。

总之,感悟交流既是学习方法,也是学习过程,只有师生、生生互动,才能抓住动情之处,品味生动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从浓郁的文字、洋溢的情感中体味和学习“语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能抓住重点句子进行有感情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3、深刻领会并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4、结合句子理解“唯

一、雪中送炭”的含义,能用“雪中送炭”造句。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教学准备:

投影片(分别场面图)、磁带(二胡曲《还乡行》)、火车汽笛声录音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提示训练点。

1、学生读书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板书:中朝友谊 鲜血凝成)

2、快读全文思考:作者围绕这个中心选择了哪些材料?(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

3、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了这几个材料来写?(板书:围绕 选择典型材料)

二、研读课文,体会训练点。

1、引导学第一段,体会学习方法。指读课文,出示思考题(投影)听读要求:

A、用简洁的话,说这段写了几件事?

B、认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几件事来写? C、边听边划,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标出来。学生听读后讨论,教师启发生回答问题。(板书:洗补衣服 送打糕 救伤员)

(结合思考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大娘与志愿军战士之间结下的深厚情谊,进而领会作者选择材料的用意)

齐读本段的最后一句(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怀?)进行句式的变换(变成陈述句)体会反问句的表达作用。

结合句子让学生理解“唯

一、雪中送炭”的意思,练习用“雪中送炭”造句。置疑问难。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配乐范读----学生练读----个别读文)

2、结合学第一段的思考题,遵循学习第一段的思路,分组自学第二、第三段。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体会出小金花和大嫂与志愿军之间结下的深厚情谊进而领会作者选材上的特点。(板书:救老王 挖野菜)

抓住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语句,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师在前三段学习的基础上,运用激情语言,放录音,投影,创设情境,和学生一起齐读第四段。通过感情诵读,把文章的感情推向高潮,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4、针对全文进行置疑问难。

三、概括学习过程,深悟训练点。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认识这一写作方法的好处。(板书:突出中心)

四、课外延伸,指导背诵。片段练习,运用训练点。

1、向学生介绍《谁是最可爱的人》一书,选读精彩段落,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让学生自由选择背诵。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3.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表达。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重点: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表达。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再见了,亲人》。板书:再见了,亲人

2.你有亲人吗?你的亲人是谁呢?

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1.想想课文写到了哪些亲人呢?

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

2.哪些事可以看出他们是志愿军战士的亲人?找一找,划一划。

学生交谈。

板书:洗补衣服、送打糕、救伤员、救老王、挖野菜。

3.朝鲜人民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志愿军会忘记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小结:是呀,这些都是不能忘怀的.往事。

4.志愿军是朝鲜人民的亲人吗?从课文中可以看出吗?从课外可以了解到吗?

小结:可见,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它比山还高比海还深。中朝两国人民虽然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板书:鲜血凝成)

5.正因为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在分别的时候才难舍。所以大娘在分别的时刻脚步不停,小金花在分别的时刻眼泪不干,大嫂双拐不回。

三、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1.把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感动。

2指名学生感情读。

3.齐读最后三段,体会志愿军战士对亲人的留恋。

四、感悟写法:

1.通过朗读,我们会发现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默读,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在表达上的共同点。

2.先来研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发现的写法。

3.归纳三个自然段表达上的共同点。

4.大胆想象,仿写。

板书设计: 再见了,亲人

洗补衣服

大娘 送打糕

救伤员 鲜血凝成

小金花 救老王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篇6

《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这篇课文感情真挚,语言凝炼,句式参差多样,篇幅较长,是一篇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好文章,也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

如何根据教材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出发,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呢?我的做法是:

1、这篇文章虽然语言凝炼,感情真挚,可由于课文所写故事离生活较远,给学生理解内容。

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增加了难度,所以我在上课开始,先结合地图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了课文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然后我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样不仅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就让学生走进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

2、注重体现字、词、句、篇的训练。

本课教学对字词句的理解我不是议到表面,而是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要求,如:“雪中送炭”的理解,我首先让学生从字面去理解,并说出比喻意,然后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这个词。“雪”指困难,谁遇到了困难?遇到了怎样的困难?“炭”本文指什么?“送”大娘是怎样送的?通过理解这个词,使学生理解了整段内容,对句子的理解,我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子让学生改变说法,并把改好的句子与原句进行比较,体会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别的情境之中,初步感受到中朝人民深厚的友谊。

作用,并通过理解重点句子而牵一发动全身,使学生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含义。

3、提出的问题有概括性。

比如在分析第二段时,我提出小金花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这一问题把整段的内容都概括了出来,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学课文。通过讨论学习,把小金花的特点分析的很透彻。

4、注重朗读训练,读中悟情。

亲情玫瑰的刺扎伤了亲人 篇7

2008年大年三十晚上,北京市西城区某小区,一声凄厉的呼喊打破了四周的宁静:“不好了,有人跳楼了!”

跳楼男子名叫师建刚,35岁,中关村某公司职员。2006年夏天,为了孩子上学,一家三口从平房搬入了距离学校很近的父母家,开始了三代同堂的生活,没想到,麻烦从此上演……

结婚时妻子提出

要有自己独立的家

师建刚28岁结婚,妻子王月比他小两岁,在一家外资公司做翻译。

婚事定下来时,师建刚的父母刚在朝阳门内某小区买下一套三居室,师建刚是老小,老两口希望小儿子婚后能和他们住在一起。

可王月不同意:“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家,你给不了我大的,就给我弄一间小的,哪怕比狗窝强不了多少,也是自己的地盘啊!”

师建刚觉得他和父亲都是暴躁脾气,担心天长日久会闹矛盾,就没有答应父母同住的要求。

师建刚和妻子住在父母搬走后留下的那两间小平房里,尽管洗衣要到院子里的大水龙头下,解手要跑到街上的公共厕所,但他们感觉很自由。尤其到了晚上,关好门窗,拉上窗帘,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了。

2001年,儿子师伟出世了,作为师家的单传血脉,乐坏了两位老人,他们再次提出要儿子儿媳搬过去一起住。师建刚有些动心,觉得妻子初为人母,需要更多的照顾和指导。

王月却犹豫不定,在师建刚再三劝说下,王月终于同意试一试,条件是让婆婆来自己家。

俩人婚后称呼一直很亲昵,王月叫师建刚“大公鸡”。有一次,王月忘了婆婆在身边,脱口喊了一声“大公鸡,快过来”,婆婆的脸一下子拉得很长。吃饭时,母亲对师建刚说:“这辈子也没见你对自己妈这么亲,真没良心!”

师建刚的母亲性格活泼,在自己家,常找邻居打牌玩麻将、扭秧歌,来到儿子的小家就闷得发慌。她和儿媳,生活年代不同,接受教育不同,接触阶层不同,很难找到共同语言,孩子醒着还好,孩子睡下,两人就无话可说。

看着她们那个难受劲,师建刚心里也疙疙瘩瘩的。

母亲炒菜放很多油,还喜欢把青菜煮得烂烂的,很舍得下盐,常让小夫妻吃第一口就再也不愿动筷子。给婴儿冲奶粉也是,母亲要把指头伸进杯子里去试温度……

因为这些琐事,妻子常跟他大发牢骚,母亲也没好脸色给他。夹在两个女人之间做“判官”,他感觉太累了,下班后他宁可在单位加班也不愿回去。

是父亲血压突然升高“解救”了他们,师建刚和王月赶紧劝母亲去照顾父亲,并且在一天之内找好了保姆。保姆一直呆到儿子上幼儿园才离开。

远香近臭,同住放大了每一个人的缺点

儿子师伟上幼儿园那三年,是师建刚夫妇与父母关系比较融洽的三年。

幼儿园在王月单位附近,每天上班顺路带着孩子,下班再带回来,日子简单清静。到了星期天,一家三口必定去父母家看望,小家伙是两位老人的开心果,如果再和哥哥姐姐两家人碰上了,更是热闹。

距离产生美,因为没有琐事的摩擦,又不经常在一起,两代人在彼此的眼里,都还算完美。

2006年秋,儿子师伟该上小学了,但中午放学后家里没人,午饭没法解决。父母提出让儿子全家去他们那里住,“我们都闲着,正好能接送孩子。”

师建刚劝妻子:“结婚都七八年了,都是一家人,已经相互了解了,不会闹矛盾的。再说,父母也老了,让孩子陪着他们也挺好的!”

三代同堂的生活就此拉开了序幕。

老人果然对孙子好得不得了,接送孩子风雨无阻,师建刚和王月每天下班后还能吃上热饭热菜。可是,生活中的纠葛却越来越多。

父母是从艰苦年代过来的,生活上很节俭,起初,师建刚和妻子误以为交的生活费少,于是又加了200元,但家里的餐桌上,还是那么几样:土豆、白菜、萝卜……孩子正在长身体,他和妻子都希望能多补充些营养。

当师建刚把这一意见告诉老人,老人斥责:“吃饱就行了,你要让我给你们天天开席啊!我跟你妈年轻时,过节才舍得吃一顿炸酱面,别生在福中不知福!”

师建刚再也不敢随便开口了,他和妻子把蔬菜、水果还有肉买回家让老人去做。做是做了,量却非常少,便猜测可能是父母舍不得,把剩余的存了起来。一次他们去姐姐家玩,中午吃饭时,惊奇地发现,他们买的东西有一半都在姐姐家的冰箱里。

那些日子,邻居几乎每天晚上都能看见师建刚夫妇领着儿子出去散步,实际上,他们是偷偷给儿子开小灶去了。

无奈之下,小夫妻使出了最后的损招:分餐。“爸妈,您看,我们总是回来太晚,让你们做好饭空着肚子等,我和王月心里过意不去。不如这样,你们做好了就先吃,我们回来自己做,好吗?”

老两口明明知道儿子媳妇什么意思,但不愿戳穿,便顺水推舟答应下来。

2007年春节后,师家正式开始实行“一家两灶”:师建刚的父母每天晚上5点半左右开始吃饭,而师建刚要等到妻子7点左右回家,再开火。

家,已经没有了以前的温馨。师建刚每天下班后,径直走进三居室中属于自己的小屋,或是看报纸,或是打开电脑看小说,与父母说话很少,只有王月还保持着对公婆礼节性的交流。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只要老师一打电话,家里便会爆发“战争”。

因为孩子,师家分成了两派:“护伟派”和“教伟派”。每当师建刚要惩罚孩子,父母总是出面干涉。

他尝试与父母沟通,但他们会找出种种理由来说服他。最常用的是:“你们兄妹三个都是我们养大的,我们的教育怎么了?你们几个不都成材了吗?我们唯一的孙子,怎么可能不好好爱护呢?”

发展到后来,他只能趁着带孩子出去遛弯的时候,教育孩子。

悲剧,终于在2008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发生了。

这天,师建刚的哥哥一家三口也回家过年。在饭桌上,不知谁谈起了教育孩子的话题,当着众人的面,老爷子一个劲儿地数落师建刚的不是,说他如何如何打孩子,孩子的成绩如何如何不好等等。

自尊心很强的师建刚一下子火了,冲父亲大吼道:“他是我儿子还是你儿子?我的儿子就应该让我管!你们隔代教育出来的孩子都不成器!只知道溺爱,纵容……”

“好哇,你这个混蛋,你竟敢教训起你爹来!”父亲的倔脾气也上来了,操起手中的碗就朝师建刚砸了过去,躲闪开的师建刚羞愧难当,一转身,从三楼阳台跳了下去……

为爱离开,为爱弥合

一楼阳台上有一个隔板,师建刚落在上面保住一条小命,但左腿严重摔伤造成骨折,被送到医院立刻进行手术。漫长的3个月,他每天只能躺在床上,痛苦不堪。

父母家无论如何他是不肯再住了,可是,如果回原来的小平房,孩子上学路远实在不方便;给孩子转学吧,不仅麻烦还要掏高额的择校费,而且从长远看,孩子若长期没有固定的学习环境,对其成长非常不利。思来想去,师建刚咬牙在儿子学校附近租了一室一厅,暂时将就下来。

2008年4月的一天,师建刚正百无聊赖地靠在沙发上看影碟,电话响了,他随手拿起听筒,没料到是父亲打来的。

“建刚,好些了吗?”他心中一颤,听筒在手里不由自主地攥得更紧。

“爸,你好。”他已经3个多月没有和父亲见面了。父亲躲他,他也躲父亲。

“我找了个老中医,拿回一些膏药,要不你试试?”父亲的声音听起来苍老无力。

“谢谢爸爸,一会我让王月去拿。”

“我送到你那儿吧,那条路我还熟。”父亲絮絮的尾音带着自责的哽咽。

师建刚的眼泪“哗”地落了下来。自己是谁?是父亲的儿子呀。父亲让他住在家里,是想给他的生活提供便利,自己竟然跟父亲闹得这么僵。师建刚哭着继续和父亲说话,多日的积怨,在一问一答的家常话中,顷刻间烟消云散。

父亲老了,他经了太多的事,吃了太多的苦,自己怎么不能包容一点,忍让一点?竟然做出那么冲动的事来,让父亲的心碎成片,真是太傻太不孝了啊!

母亲经常来看他,每次都提着亲手煲的各种滋补汤,那一天,她不知从哪儿听说牛骨汤对骨折病人的恢复有益,跑了好多家农贸市场买牛骨头。怕路上凉了不好喝,又缝了一个厚厚的棉布口袋把饭盒裹住,在转车时被人撞了一下,赶到他的出租屋时,腰已经疼得直冒冷汗。

师建刚大哭一场。

他打定了主意,要在父母居住的小区买一套房子!那样便能随时陪伴父母,既避免了矛盾,又保持了自己独立的空间。手捧一碗热汤,从这个门口走到了另一个门口,汤还没有凉,亲情也凉不了。

选择一碗热汤的距离和父母做邻居!痛定思痛,他也渐渐明白,人生的意义在于付出而不是索要。同样,他也告诉正在面临几代同堂问题的人们,尽管“分住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但我们不能忽视对父母的尊重、关心。善待父母,是永恒不变的基调。

师建刚的父母也在反思。他们告诫天下所有的父母,一定要仔细咂摸咂摸“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孩子也是。没有了老人,他们还不活了吗?他们是成年人了,他们有能力处理生活中的麻烦,不是老人一味地付出才能换来孩子们的幸福。孙子中午没地方吃饭,可以去小饭桌;在教育问题上有分歧,要商量着来,不要以封建家长的姿态说一不二……

编后

“结婚后你会跟父母一起住吗?”针对此问题,我们网站曾进行过一次调查。

60.29%的人选择“不会,生活习惯不同对彼此不好”;24.42%的回答“没想好,看情况”;15.29%的选择“会,很愿意和他们一起住”。

如果父母坚持和你一起住,你怎么办?

48.14%的人选择“想其他的办法,委婉处理”;34.27%的人选择“搬到一起,慢慢妥协忍耐”;9.02%打算“坚持自己的立场,不答应”。

两代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年轻的一代不可能是老一代的复制品,但填补和缩短距离的关键在于两代人之间的爱以及有效的沟通。最重要的一点是:两代人的宽容。

sdznxf@126.com

《再见了,亲人》教案设计 篇8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内容。

2、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固而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思想特点。体会中朝人民之间的深厚友情。

(三)、教学准备

课件《志愿军军歌》、(分别场面图)、(二胡曲《还乡情》)、(课文重点句)

(四)、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放,让学生在“雄赳赳,气昂昂”的乐曲声中,回到那场抗美援朝战役中,回忆当年那千千万万的感人至深的离别场面。

2、介绍时代背景,引出课题——《再见了,亲人》。

3、有感情地朗读课题,读出依依不舍的感情。

4、“亲人”在生活中一般指哪些人?通过预习你知道文中的亲人指谁?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位朝鲜亲人?(板书:大娘 小金花 大嫂)

5、小结:她们和志愿军没有血缘关系,为什么彼此称为亲人?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深入研读,展示探究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哪些事例说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课件出示:)事 件:

(1)为了志愿军:大娘送打糕昏倒;救伤员失孙。

(2)为了志愿军:小金花救老王失去母。

(3)为了志愿军:大嫂挖野菜失去腿

(1)大娘送打糕昏倒;救伤员失孙。

(2)小金花救老王失去母。

(3)大嫂挖野菜失去腿。

(二)走进情境,感受体验。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哪里看出大娘像亲人一样对待志愿军战士?划出相关句子,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1、交流。学生说句子,自由谈体会。

2、重点出示:

◇课件出示:“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A、“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

B、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呢?

C、送去的仅仅是打糕吗?还有更深的意思吗?

◇课件出示:“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

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A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

B、划出最能体现大娘爱志愿军的两个关键词。(丢下、背进)为什么这两个词最能突出大娘爱志愿军?

C、在离别的一刻,我们志愿军战士动情地说了什么?

(因此,在离别的一刻,我们志愿军战士动情地说:“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师引,大娘,我们不会忘记,您就是我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母亲!)

(2)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最感动人的句子,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2、“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A、小金花的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她的死重于泰山。但小金花为什么没有哭呢?从小金花的动作、神情、语言中领会什么?

B、引读:刚强的小金花,在失去妈妈的一刻,她没有哭,但当与志愿军叔叔依依离别时,她却哭了,她与志愿军战士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所以,当志愿军叔叔与小金花离别时,关心地说─—(课件出示生读)“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3)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抓住重点词句小组

交流体会。

2、重点交流,:“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

A、到前沿阵地上挖野菜,会有很大危险,那大嫂为什么还要去挖呢?这说明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B、引读:为了给战士们挖蔬菜,大嫂却为此付出了双腿残疾的代价,所以在志愿军心目中,这位大嫂虽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所以,在离别的一刻,战士们满怀真情地说“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三、感情升华,结束新课

1、在这些感人的故事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个人的事迹呢?回顾出示:(为了志愿军,大娘——为了志愿军,小金花——为了志愿军,大嫂——)

2、出示课件

3、师引述,转换角色读课文最后三段。

3、师总结,结束新课。

四、布置作业

1、写一篇《再见了,亲人》学后感。

2、推荐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

板书设计

再见了,亲人

大 娘 送打糕昏倒 救伤员失孙。

再见了亲人课文教学设计 篇9

从目前的课程改革角度来看,在语文学习中,融进了音乐、美育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与规律,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西风颂》这首带着深深离别情怀的乐曲,始终贯穿于整个学习环节,引得离情别感愈发浓郁;多媒体生动地再现了英雄事迹片段,一方面充实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动人事迹的感召下,更好地体验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意,很好地挖掘了文章的内涵,领悟了表达的技巧,语言文字的美。

在进行这节课的教学时,教师要以自身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要成为学生情感体验诱导者。教师应用充满了自信与激励的个性色彩,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亲切地交谈,在民主的氛围中对学生进行无形的激励。要让自己成为首席发言人,引导学生写作,又要在学生互评互改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得体的评价。语言要充满了激情,用深情并茂的叙述,极具鼓动的技巧,把在场的每个人都带入了情景之中。

总之,这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想象空间,使学生出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充分,学习方法新。为在语文课上如何实现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的有机结合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第一课时(简案)

一、学习内容:课文1—3自然段

二、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读为主线

三、学习步骤:

1、媒体展现当年自愿军回国时的情景,同时播放课文录音,感知课文内容。

2、抓住对朝鲜人民的三个代表人物的具体描写,多媒体展示有关内容,学生合作学习,了解各自然段的具体内容。

3、按“话别——回忆——赞扬”的顺序理清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4、学生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转换角色,学习写作。

2、课文第4—6自然段

学习目标:能仿1—3自然段,以朝鲜人民的身份进行有关内容的写作;用感悟自解4—6自然段。

学习方法:多媒体辅助,创设情景,以写促学。

理论依据:《新课标》要求综合活动理论情景教学理论

具体步骤:

一、用音乐奠基调

播放乐曲《西风颂》,学生简、速学此曲。让课堂上洋溢舒缓、深情的曲调,营造情感氛围。

二、转换角色,体验情感,进行仿作

1、回忆课文1—3自然段的构段方式,多媒体展示

2、明确本课主要学习任务转换角色,以朝鲜人民的身份来向志愿军告别,也以“话别—回忆—赞扬”为构段方式进行表述。

3、情感准备

⑴《西风颂》音乐响起,多媒体再现送别场面,定格于大娘,酝酿感情。

⑵师扮大娘,和着音乐,进行表演式朗读,作示范。

⑶学生转换并明确各自的角色,如朝鲜大嫂、小金花、崔滢……

⑷开发、拓展写作素材回忆自愿军的事例多媒体辅助再现罗盛教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

理解: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亲爱的土地、亲人

4、学生写作音乐柔柔地播出

5、学生朗读并修改习作方法:(1)了解写作内容。

(2)音乐与录象组合速成课件,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3)学生评讲、修改,再朗读。

三、以读代讲,学4—6自然段

(1)导读:在这浓浓的离情中,列车开动了自愿军战士从心底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2)生自然引接课文4—6自然段。

再见了,小乌龟 篇10

你们好!

我是一名三年级小学生的妈妈。我同学的女儿张雨萌非常爱好写作,是学校里的文学之星。自从我得知同学女儿写作好的秘诀之一就是有《小星星》的陪伴,我也给儿子订阅了全年的《小星星》。儿子对这本杂志爱不释手,认真阅读每一本每一篇每一个角落。儿子说:“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写作之路。”看到他也变得爱写作了,我真替他开心!

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祝你们工作顺利!

楼少杰的妈妈

一个月前妈妈从塔山市场上给我买了两只小乌龟,这对于我这个酷(kù)爱小动物、喜欢观察小动物的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奖励。我让它们住进了早就准备好了的玻璃缸里。

小乌龟真可爱!它们只有我的手掌那么大,穿着一身墨绿色的外衣,头尖尖的,脖子细细的。背上是一层厚厚的甲壳,好像古代将士打仗用的铠(kǎi)甲。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小小的、水汪汪的,一眨一眨。它们的“樱桃小嘴”几乎看不到,只有吃东西的时候才看得到在微微颤动。小乌龟爬起来就更有趣了,就像一位大腹便便的将军在走方步,一摇一摆,慢吞吞的。

自从两只小乌龟来到家中,我觉得每天都过得特别充实。只要我一站在鱼缸边,两只小乌龟就会同时朝我爬过来,像老朋友一样亲热。但是慢慢地小乌龟变得越来越瘦小,妈妈告诉我小小的鱼缸提供不了它们生长所需的各种养料,广阔的江河湖海才是它们快乐的家园。

小学《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篇11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2、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教学重点

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2、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1、我们每个同学都是在爱的海洋里成长,谁能说说最关心你、与你最亲的人是谁?他们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

2、出示图片,志愿军赴朝鲜图。

同学们,嘹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在响起。1950年10月25日,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出示图片,火车站分别图。

1958年3月15日那天,在最后一批志愿军胜利返回祖国的前一刻,千万朝鲜人民噙着泪花前来送行,志愿军们也含泪告别,大家都深情地说着这样一句话──出示课题图片,板书课题:再见了亲人(不打标点)

3、读课题。

①指名读课题:再见了亲人。

②加标点(板书:,)再读:再见了,亲人。

③体会:哪一句的感情更强烈些?(齐读)

4、提问:

①”亲人”一般指哪些人?

②”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板书:志愿军

③课文中的“亲人”指的是哪些人?

板书:朝鲜人民

④他们是亲人吗?不是。板书:不是亲人

T:可是……(出示课题:再见了,亲人)

二、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诗配乐朗诵,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

那是一个现在看来非常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了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无情的战争让人们倒下,但没有人退缩,哪怕是伟人的儿子……平静的生活又回到了我们身边,但14万年轻的生命消失在滔滔江水边……

2、同学们课前也查找了相关的资料,对这段历史,你们还了解到些什么?(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是什么让不是亲人的人却比亲人还亲呢?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最使你感动的小故事,选择你喜欢的读书的方式,想一想,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能用朗读来表达你的情感吗?可以和同桌或学习小组的同学交流讨论一下,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2、学生自学,讨论。

3、汇报交流。

四、出示人物图片

你最喜欢哪个小故事?(点击人物图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你能读读吗?初读课文。

五、评读课文,加深理解

在文中找出“亲人”具体指的是哪些人?(用自己喜欢的线条勾划)你最想交流的是哪个故事?

根据学生的顺序,来安排三个故事的教学顺序。

1、重点理解第一自然段。

①大娘明明送去的是打糕,书中为什么说是“雪中送炭”呢?为什么这样比喻?(因为大娘想战士之所想,急战士之所急,若不是他们比亲人还亲,能冒着硝烟冒着炮火雪中送炭吗?)

②战斗异常激烈,战士们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了,这时,大娘……(导读,尽情让学生去感受文章感染人的语句)

③”救助伤员,失去孙孙”这一部分,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个词体会出来?(唯一)指导学生饱含深情的读。

小孙孙是大娘唯一的后代,唯一的希望。可是为了救志愿军,大娘却失去了他。这种情谊岂止是亲人,这真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啊!)生读。

④“您说,这比山好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谁能把这个反问句换个说法?哪种说法好些?为什么?(这句话是多么的亲切,又是多么的热烈啊!)

八年来,大娘一次次地把慈母般的爱给了志愿军,难怪志愿军们舍不得让大娘拖着疲惫的身体送了他们一程又一程,于是他们恳切地对大娘说──(学生齐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志愿军对朝鲜的关心体贴都尽在这一声声恳求之中了。

过渡:还有哪个故事让你感动呢?

2、第二、三自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的能力,去挖掘文中感染人的词句。

六、小结

1、我们在与朝鲜亲人告别时,回忆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往事,这一件件一桩桩令人感动的事,无不凝聚着朝鲜人民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所以我们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对于他们,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或不明白的问题?(学生交流)

2、师生共同解决提出的问题。

3、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留到下节课解决。

第二课时

一、赏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1、仔细默读课文想想文章里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人的故事都催人泪下,凝聚着他们对我们的深厚情谊。那是不是朝鲜人民就只是这三个人有这样感人的事呢?(那为什么只写这三个人的事呢?(因为要写的事太多了,不可能一一记下,只能选择重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老、中、小),作者用概括的手法写全体,这是一种经常用得到的选材组材方法,你们以后写一次活动,写景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2、快读课文想想这三个故事在表达上共同的特点?(开头亲切称呼亲人,中间回忆感人事情,结尾赞颂双方的深情厚意。)

二、精读课文最后三段,体会文章感情的升华

1、在这片土地上,不仅居住着许许多多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一样的亲人,而且还渗透着我们与亲人们并肩战斗而洒下的鲜血,还留下了许许多多我们共同浴血奋战的.故事。那一件件催人泪下的事情,无不凝聚着朝鲜人民对我们的深情厚谊。而另一个个让人泣不成声的故事,更让我们看到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一片赤诚。(投影:英雄图)

2、但此时此刻,列车的汽笛长鸣,车轮已经启动。这是一个激动人心,充满留恋之情的场面,两国人民是在捧着一颗颗赤诚的心向最亲最爱的人告别呀!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读读这三段吧!(齐读)

3、师引读(投影句子)

战士们登上回国的列车,望着这些可敬可爱的人,望着这片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志愿军从心底里喊了声──投影第一句。

汽笛响了,列车徐徐开动了,战士们多乡再看亲人们一眼啊!于是,他们只好请求隆隆前进的列车──投影第二句。

然而,列车飞快地向前驶去,亲人们离战士们越来越远了。他们只好挥动手,大声喊着──投影第三句。

4、小结:他们的确不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可他们是比亲人还亲的人呐!

板书:(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们之间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是人世间最崇高、最珍贵的友谊。战争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我们彼此的心中切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愿中朝两国友谊永存!(板书)

三、回顾全文,归纳总结

1、作者魏巍以志愿军战士的口吻,生动的记述了中朝两国军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颂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文章的写作方式回顾。

四、课外拓展

1、关于抗美援朝的资料。

2、关于作者魏巍的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

板书设计

再见了,亲人抒情散文:

深情厚谊叙事

鲜血凝成抒情

第二人称

再见了亲人 微课教学设计 篇12

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名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4课《再见了,亲人》 知识点来源: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知识点描述:让五年级学生掌握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以及体会在表达情感上和陈述句的不同

设计思路:针对五年级学生对叙事抒情散文的阅读理解,特别讲解课文部分文段结尾采用的反问抒情手法,体会作者以反问句结尾的表达妙处。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的微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部分文段的以反问句结尾的表达方式

二、主要讲解过程:

1、什么是反问句:反问是修辞手法的一种。无疑而问,只问不答,把一个确定了的意思用疑问形式表达出来叫反问,也叫反话或激问。

2、反问有两种类型:

(1)否定形式的反问,表示肯定的内容。如:课文中的第三自然段的结尾句——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这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分析其作用:这段话用反问的语气强调肯定了以大嫂为代表的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

(2)肯定形式的反问,表示否定的回答。如课文中的第一自然段的结尾句——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分析其作用:这里的反问句更充分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永不忘怀的深情厚谊。

3、转换反问句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分为四步:

(1)有“不”去“不”,没“不”加“不”;(2)去除句子中的疑问词;(3)把问号改成句号;

(4)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把句子整理通顺。第二种方法,我归纳为“四字箴言”法:(1)“去”——即把反问词和语气词去掉;(2)“改”——即把“?”改成“。”;(3)“反”——即把原句的意思反过来;

(4)“查”——即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和原句是否一样。

4、运用文段中的句子加以说明

例如:句子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改为陈述句: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句子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这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为陈述句: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这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三、结课:

再见了,杨绛先生! 篇13

[素材现背]一生传奇,一缕烟云。她活在澄明蔚然的世界,远离喧囂,拒绝脂粉溢美。杨绛先生走了,一切赞美与感叹或许都是妄言,然而好在有文字,有书籍,她的美好便仍旧可以传续下来。

2016年5月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钱钟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杨绛先生与辛亥革命同龄,她出身名门,天赋文才,懂史,悟世,明理,养性。虽历经世事沧桑,但她仍保有平和向往。

她的丈夫如此评价她:“最才的女,最贤的妻。”由杨绛先生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该书至2014年已累计发行七十多万册;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臺长达六十多年;93岁出版散文《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杨绛先生是世人眼中的贤妻。她守候着人类最小的社会单元,为人生创造了美丽的“第一秩序”——家庭。贤婉及此,连她的婆婆都曾忍不住称赞儿媳:“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钟书痴人痴福。”

奇闻轶事之外,我们怀念杨绛先生最深的,也许只是三种情怀:

一谓学养。先生离世,学风浩然。当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横行,舆论自然格外惦念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在2016年5月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直言“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治学,在于治人;治人,在于治心。对待学问,大学者也好,小学生也罢,若不能有虔敬之心,秩序与规则迟早会崩溃。

二谓风骨。1949年,在国外的钱钟书夫妇与胡适讨论去留问题,牛津大学、香港大学都来函高薪聘请钱钟书夫妇,但他们最终还是选择回到上海。振华中学上海分校校长,或许是杨绛先生一辈子所当的最大的一个“官”。尽管她为学校的振兴付出了巨大努力,她却始终认为:“我在上层是个零,和下层关系密切。”

三谓心态。据说杨绛先生每年都要“躲”生日,她曾一再告知出版社等机构不要去她家看望,也不要祝寿,并表示:“我无名无位活到老,活得很自在。”

5下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篇14

《再见了,亲人》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这篇课文感情真挚,语言凝炼,是一篇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好文章,也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

如何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出发,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我的做法是:

1、这篇文章虽然语言凝炼,感情真挚,可由于课文所写故事离生活较远,给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增加了难度,所以我在上课开始,先结合地图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了课文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然后我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样不仅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就让学生走进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境之中,初步感受到中朝人民深厚的友谊。

2、注重体现字、词、句、篇的训练。本课教学对字词句的理解我不是议到表面,而是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要求,如:“雪中送炭”的理解,我首先让学生从字面去理解,并说出比喻意,然后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这个词。“雪”指困难,谁遇到了困难?遇到了怎样的困难?“炭”本文指什么?“送”大娘是怎样送的?通过理解这个词,使学生理解了整段内容,对句子的理解,我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子让学生改变说法,并把改好的句子与原句进行比较,体会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作用,并通过理解重点句子而牵一发动全身,使学生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含义。

3、提出的问题有概括性。比如在分析第二段时,我提出小金花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这一问题把整段的内容都概括了出来,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学课文。通过讨论学习,把小金花的特点分析的很透彻。

4、注重朗读训练,读中悟情。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有自由读,有个别读,有齐读,让学生从读中体会中朝军民的深厚情谊,进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力。该文语言凝炼,为培养学生的语感,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启发他们展开想象,丰富课文内涵,拓宽思想,强化积累。如启发学生想象:八年来,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课文后三个自然段,通过朗读引导,让学生想象千千万万个大娘、小金花、大嫂到车站送行的情景,这样不仅对学生理解课文很有帮助,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第2课 篇15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不久的1950年,美帝国主义跟南朝鲜李承晚政府色结,向我国的友好邻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猖狂进攻,妄想灭亡朝鲜,进而侵犯我国东北。与此同时,美帝国主义还派军舰侵占台湾海峡,派飞机轰炸我国东北。为了支援朝鲜抗击美帝侵略,保家卫国,我国政府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战争进行了三年,志愿军朝鲜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以无比顽强的精神,打败了美国侵略者,迫使它接受停战谈判。战后5年,志愿军又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在这8年的相处中,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58年,志愿军开始离开朝鲜回国,课文写的就是志愿军回国,朝鲜人民在车站依依相送的情景。

本文作者魏巍,在抗美援朝时,曾于1950年、1952年两音乐会赴朝,任志愿军随军记者,与志愿军指战员生活、战斗在一起,先后写了近20篇文章,汇成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1958年志愿军回国,他又写了纪实文学《依依惜别的深情》,课文即节选于此。2.教材特点

文章以道别语“再见了,亲人”作题,可见全文以写离情别意为主,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称呼朝鲜人民为“亲人”,可见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已结下了深厚的亲人般的感情。

课文前一部分侧重写朝鲜人民依依惜别,回顾他们在战争岁月中为志愿年作出的巨大牺牲;后一部分侧重写志愿军依依难舍的感情。全文可分两段。第一段是重点段,即第1至3自然段,以大娘(老人)、小金花(孩子)、大嫂(中年人)为代表,表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每个自然段各记叙一个代表人物。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由“劝慰——回忆——抒情”三部分内容组成。“回忆”中安排的材料分别是:大娘“送打糕昏倒在路旁”和 “救伤员失去小孙孙”这两件事;小金花因“妈妈救老王”而永远失去了最亲的人;大嫂“挖野菜被炸致残”。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近排了哪些材料。

2.学会8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的意思,并能用“惟一”“深情厚谊”造句。3.知道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并能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感受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为了说明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深情厚谊,安排了哪些典型材料,这些材料又是通过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领会中朝人民的友情,使学生产生共鸣。

四、教学准备

符合课文情感的音乐、词句训练的小黑板。

五、教学时间:3课时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一段,了解三个材料联系的方式。

2.能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感受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深情厚谊。

3.知道反问句的作用,进一步理解“惟

一、同归于尽、雪中送炭”等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过程

1.研读第1自然段。①这一段写谁来送别?

②课文中哪句话最能看出愿军与大娘的深情厚谊不忍离别? ③从哪些事看出大娘对志愿军的深情谊?(2)讨论以下思考题,再深入理解。

①“比山还高比海学深”的情谊说明什么?把这句话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后,比较着读一读,课文用反问的形式结束这一段,好在哪儿?

②“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课文中“雪”和“炭”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真是雪中送炭呀?”

③“惟一”是什么意思 ?大娘为什么宁愿舍去惟一的亲人也要救战士?(3)小结,指导朗读。

①自由读一读,看看第1自然段按怎样的顺序写的,与后两个自然段一样吗? 讨论后归纳:文章按“劝慰——回忆——抒情”的顺序写。②分别指名读这3部分,个别与集体穿插朗读。

③我们可以按照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学习2、3自然段,即在阅读前,给自己提出相似的思考题,带着问题读课文。

2.学生分4人小组,共同学习第2或3自然段。

3.全班交流自学情况,同时,能把未尾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体会感情。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上一篇:食品安全演讲稿下一篇: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年度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