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防治工作汇报

2024-10-06

地方病防治工作汇报(精选7篇)

地方病防治工作汇报 篇1

建阳市地方病防治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专家: 下午好!

碘缺乏病(IDD)、饮水型地氟病是危害我市广大人民的地方病,我市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在卫生、发展改革、财政、盐业、水利、教育、妇联、残联、工商、质监等部门密切配合下,通过广大卫生工作者和相关部门人员的共同努力,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碘缺乏病方面,我市于1991年11月经省、地的考核验收,达到国家基本控制标准;1999年6月经省卫生厅组织考核验收达碘缺病消除标准,2009年通过了市级组织的国家消除碘缺乏病考评;地氟病方面,我市3个饮水型地氟病高病区童游镇七姑村松原自然村、麻沙镇新坪村、麻沙镇留田村三组进行了改水,经过多年的病区地氟病病情监测未发现新病人,3个高病区自然村饮用水监测全为合格低氟饮用水。现将我市地方病防治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下,全市11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90个村,163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2589,总人口337565人,以汉族为主。总面积33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9671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地处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8.1℃,年年 1平均相对湿度82%,年降雨量平均1742毫米,境内最高海拔1836米,大部均在400米以下。境内居民以大米为主食,副食均以自产为主,海产品较少,饮用水源有井水、泉水、河水等类型。水碘含量偏低,为3.41ug/L。我市有 2个乡(镇)先后查出是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共有病区村3个,其中轻病区村1个,中病区村2个病区人口497人,呈点状分布,属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

二、我市地方病病防治现状:

(一)、碘缺乏病防治:

全市卫生机构数为268个,市直医疗卫生单位4家,乡镇卫生院12个,村卫生所193个,个体诊所59个。全市从事地方病防治专业兼职工作人员18个,市、乡、村三级防疫网络健全。

近年来,我市地方病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和省、地业务部门的大力关心、指导和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和南平市“十一五”地方病防治规划2005-2010年终期考核评估方案,通过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全市地方病防治工作任务。

建阳市曾是省碘缺乏病的重点病区之一,碘缺乏病流行时间较长。1982年对全市地方性甲状腺肿病情况进行调查,患病率17.66%。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碘缺乏病防治工作,1984年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供应碘盐工作,采取食用盐加碘为主,普服碘油丸为辅措施对碘缺乏病进行综合防治。在卫生、盐业、残联、妇联、质监、教育等部门和广大地方病防治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碘缺乏病患病率从17.66%,下降至1.07%;7-14岁青 2 少年甲状腺肿大率从29.58%,下降至11.76,居民的碘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1991年11月通过省卫生厅组织的地方性甲状腺肿考核验收,达到国家基本控制地甲病标准目标。1999年6月通过省卫生厅消除碘缺乏病家阶段目标评审组评估考核。2005年开始实施我市2005-2010年地方病防治规划,2008年组织碘缺乏病监测,结果表明: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0.91%(能触摸法),尿碘中位234.9ug/L,小于50 ug/L仅占2.38%,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9.3%。全市甲状腺肿大率、尿碘中位数、合格碘盐食用率等各项综合指标已达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的要求;2009年顺利通过了市级组织的国家消除碘缺乏病考评。

(二)、地氟病防治:

199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有关部门相互合作对我市3个饮水型地氟病高病区童游镇七姑村松原自然村、麻沙镇新坪村、麻沙镇留田村三组3个高氟地区进行了改水,3个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于1990年达到基本控制标准。2006、2007年建阳市卫生防疫站对3个病区村降氟改水工程开展质量监督、检测,并对6个村开展高氟水筛查,新坪、留田病区改水工程运转良好,松原病区村原改水工程已损毁,村民饮用山泉水、井水及河水,部分井水超标,筛查村未发现高氟水。2010年松原村争取各方资金又进行了改水,确保了村民饮水安全。健康教育方面,在我市3所小学及病区村开展地方病健康教育干预工作,不断提高了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三、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领导

根据省2005-2010年地方病防治规划要求,综合我市地方病的流 3 行特点和现状,制定了我市2005-2010年地方病防治规划,为做好我市地方病的防治工作,我市成立了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由卫生、发改、财政、盐业、质监、教育、工商、水利等十几个部门组成,在市卫生局设地病办,卫生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市卫生防疫站站长担任副主任,市卫生局制定地方病防治技术方案,市卫生防疫站制定细化各年度防治工作规划,开展分类指导的原则。市政府将地方病工作纳入政府“十一五”目标管理规划,建立了“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可持续消除地方病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全民食盐加碘的防治措施。同时建立每年地方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部门职责,把碘缺乏病、饮水型氟中毒病防治作为我市地方病防治的中心工作,市政府每年召开地方病防治工作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防治工作,落实各项防治工作任务,使地方病防治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划化的轨道,切实落实各项综合性防治措施,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形成了群防群治的良好工作环境,有效保障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快地方病防治进程。市卫生防疫站还成立了地病科,并配置2名专业技术人员专门从事地方病防治工作,每年根据上级计划派员参加上级举办的地方病培训;同时,不断防治机构增加的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等能满足防治工作的开展和需要,每年有中央转移支付项目经费能足额拨付到市卫生防疫站。

(二)加强盐业市场监管:

合理设置食盐销售二级网点,在13个乡镇设置销售网点20个,城区4个,并通过二级销售辐射全区居民。据统计,2004年至2010年全区碘盐销量分别为1127 吨、1235吨、1221吨、1142吨、1242 4 吨、1345吨、1320吨保证足量供应碘盐。为进一步加强对食盐走私的监控和打击,组织工商、质监、盐业、卫生等部门进行盐政执法检查,对食盐市场进行经常性的巡查,形成对生产、流通和销售市场全过程的监控,有力地打击食盐的走私活动。

(三)监测与防治

1、开展病情监测。按照省卫生厅碘缺乏病、饮水型地氟病病情监测要求,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监测工作:(1)碘缺乏病病情监测,加强监测过程的质控,确保监测的质量。

按省卫生厅开展碘缺乏病病情监测工作要求,我市制订了我市的实施细划,完善了监测方案。组织开展碘缺乏病的监测,加强监测过程的质控,确保监测的质量。2005年开展病情监测,随机抽取全市小学30所,对8-10岁的小学生甲状腺肿大率调查1200人,甲状腺肿大率为1.92%;采取尿样标本210份,尿碘中位数212.4 ug/L,采集学生家中盐标本210份,合格率99.5%。2007年开展病情监测,随机抽取全市30所小学,对8-10岁的在校学生甲状腺肿大率调查1200人,甲状腺肿大率为0.92%,采集尿样标本210份,尿碘中位数234.9 ug/L,采集学生家中盐标本210份,合格率98.39%。开展学生碘缺乏病知晓率调查,对村民家碘盐进行监测,并对部分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通过宣传,不断提高了居民碘盐食用率,有效控制了碘缺乏病的发生。通过近年来的监测数据表明我市居民碘营养均处于适宜状态。

(2)饮水型地氟病病情监测,2006-2010年每年开展童游镇七姑 5 村松原自然村、麻沙镇新坪村、麻沙镇留田村三组3个高氟地区的病情监测,未发现新病人,病区饮用水监测均为低氟饮用水。

2、开展居民食用盐监测。

根据省碘盐监测实施细则要求,我市加强居民食用盐监测工作。2006年至今连续4年组织对全市9个乡镇,36个行政村288户居民家中碘盐采样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7.82,97.14%,99.3%,94.6%。

3、盐碘检测质量控制考核。根据省疾控中心安排参加且通过国家级碘盐检测质控考核。

4、每年结合年终考核对我市地方病防治工作进行督导考核。并协助上级单位开展督导调查。在监测、调查、督导中未发现碘缺乏病高危人群,未发现饮水型地氟病新病人。每年及时将监测信息通报到卫生局、盐务局、水利局等有关部门单位。

(四)健康教育

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大力普及地方病防治知识,地方病防治工作日益深入人心,广大群众对地方病危害的认识自觉性大幅提高,都能正确食用碘盐及饮用合格的低氟水。

一是每年认真开展“5.15”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卫生、盐业、工商、残联、质监等部门,设置咨询点等方式开展现场宣传。几年来,我市共印制宣传单5000张,碘缺乏病防治宣传画3000份。同时,通过科技、计生、农业等部门综合“助残日”、“计划生育宣传日”、“科技宣传周”“三下乡”等活动,积极向群众普及碘缺乏病的防治知识。同时,在市有线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上开辟专栏、专版,播放防 6 治碘缺乏病的科普片和公益广告等,通过系列的宣传活动,较好地促进我市地方病防治工作开展,提高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碘缺乏病危害的认识,极大提高广大群众购买合格碘盐和正确食用碘盐的自觉性。

二是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我市把地方病作为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建阳市“十一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我市中小学校要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2005年开始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碘缺乏病知识的问卷调查和自家碘盐鉴别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活动,共开展中小学健康教育161次。2005年以来共举办专题宣传71次,卫生墙报宣传920次,固定宣传栏14块;在童游镇七姑村松自然原村、麻沙镇新坪村、麻沙镇留田村三组3个高氟地区开展了小学生饮水型地氟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干预。并以“学校—学生—家庭”这种宣传链模式,把有关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单带入千家万户,提高广大群众地方病防治知识水平。

三是做好农村、偏远山区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市卫生防疫站组织人员下乡到农村偏远山区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专题宣传,并利用碘盐监测、地氟病监测机会,深入村民家中,大力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大大提高农村居民的地方病防范意识。各村碘盐销售点均设有固定宣传内容。

我市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较大成绩,各项指标均达2005-2010年地方病防治规划的防治目标。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如有的地方和部门存在思想松懈和群众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

今后我们将以这次检查评估为契机,认真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真正做到思想不松,组织不散,工作不停,严格按照“政府领导、齐抓共管,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认真落实《福建省地方病防治规划(2005-2010年)》确定的任务目标要求,切实落实各项措施,提高碘缺乏病防治水平,保障人民健康安全而努力奋斗。

建阳市地方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0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地方病防治工作汇报 篇2

一、业务档案为工作的主要对象

地方病防治中心一直把加强群众注意卫生, 预防疾病作为工作的重点, 在长期工作下, 形成了大批量的信息、技术、科研、教学、声像等资源材料。地方病防治的目的性和专业性都很强, 那么反应地方病防治工作需要的档案也有很强的目的性和专业性。地方病防治在工作中具有连续性的特点, 对病情和疫情的规律进行分析以及开展公共卫生监测的时候, 业务档案是主要的依据[1]。因此, 在开展档案的开发和应用工作的时候, 要先从业务档案进行入手分析, 这样才能保证档案具有专业性和目的性, 更好的服务地方病防治中心的卫生防病工作。

二、围绕业务上的主要任务

(一) 了解掌握单位的中心工作

要保证档案具有专业性, 就要有一个不错的选题, 选题内容要围绕单位的中心任务和业务活动, 一旦脱离就不能保证档案的专业性。因此, 在进行年度档案编研的时候, 第一要务就是了解单位的中心工作任务以及单位发展的趋势, 通过这些资料来进行选题工作, 从而不仅保证档案具有专业性还能保证档案能够满足单位的日常使用需求。档案的应用都是根据单位的中心工作任务来进行的, 只有充分了解了单位的中心工作之后, 才能做到促进档案的开发和应用, 保证档案开发和应用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确保档案能够满足单位的发展趋势。

(二) 了解和掌握业务的主要工作内容

地方病防治中心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鼠疫、氟中毒、砷中毒以及碘缺乏症的监察工作, 以达到预防治疗的目的。档案的编研人员在进行工作计划的时候, 首先要熟悉业务的工作内容, 通过工作的内容和特性制定编研的基本计划。同时编研人员还要与防治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深入到防治中心的各个科室进行勘察, 了解工作的职责和方位, 熟悉工作的流程, 从而充分了解防治中心工作人员对档案的需求, 从而在设计档案编研的时候, 能够充分的满足单位的工作需求, 档案更具有专业性[2]。

三、积极开发深层次的档案资料

地方病防治中心具有联系性的工作特点, 在对疫病进行预测和防治的过程中, 要对以前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 尤其是在开展科学研究的时候, 要对比的数据需要更加久远的年份。在这种情况下, 档案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档案可以把每个年度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存放处理, 进行有目的性的统计和分析, 让档案的信息更加直观, 在应用档案的时候更加方便, 最大程度的节省了工作的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要保证档案能够满足防治中心工作人员的需求, 那么在对档案进行设计和整理的时候, 就对档案编研人员有更高的要求, 在除了对档案进行整合和统计分析以外, 还要对高度浓缩的档案信息进行两次到三次的加工, 满足专业的需求, 在应用的工作中有更强的实用性。在档案编研人员对档案进行整理设计的时候, 还要注意几点要求[3]。第一, 积极的争取业务部门的配合, 在进行档案数据统计整理后, 可以让业务部门的人员进行查看, 请专业的人员进行评估, 这样可以保证档案的实用性和专业性。第二, 分析规律, 重视实用性。统计的资料时间距离越久, 那么就能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 可以帮助业务人员观察规律。第三, 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和准确。编研是根据档案, 在分析档案的基础上, 对档案的数据进行取舍, 让档案更加的直观和简明。因此, 要在这个基础上做到真实和完整。在对档案进行数据统计的时候, 要通过严密的计算得出数据, 不能直接按照档案的数据抄写, 同时要保证数据准确, 不能有遗漏。第四, 档案要一目了然。档案的数据分析体现的形式多种多样, 比如表格、文字、图形等, 这样可以让档案资料图文并茂, 更加生动直观。

四、提高地方病防治中心对档案的重视

(一) 改革传统思路, 用于创新

新的社会形势下, 人们对档案的应用意识加强, 档案编研已经是防治中心的主要工作之一, 能够为防治中心提供周到的服务。有了档案的设计和应用, 防治中心才能通过档案的信息和成果, 服务群众, 有利于促进防治中心对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工作[4]。因此, 防治中心要提高自身控制和预防疾病的能力, 就要引用新的思想观念, 对档案的设计和应用进行改革创新, 对档案管理进行重视。

(二) 档案人员的要求

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 对档案编研人员的道德素养和职业技能都有较高的要求, 档案编研是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 可以促进档案信息的资源开发和应用, 同时档案编研对档案资料具有保护的作用。作为防治中心的档案管理人员, 不仅要有档案管理和编研足够的专业知识, 还要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的进行档案的开发和应用。

结语

总而言之, 档案编研是促进档案开发和应用的主要工作, 档案编研工作的结果直接影响着防治中心的工作水平, 因此, 档案编研人员在对档案进行整理设计的时候, 要掌握单位的工作重点和需求, 保证档案具有专业性和目的性, 能够顺应单位的发展, 更好的为地方病防治中心服务。

参考文献

地方病防治工作汇报 篇3

【关键词】地方病防治;固定资产管理

地方并防治工作中所涉及到的监测、科研或者教学服务等工作中离不开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地方病防治工作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如何在地方病防治工作中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出固定资产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是现阶段最为主要问题与任务。

一、现阶段地方病防治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1.缺乏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乏明确资产管理责任

从财务管理发展现分析,部分地区对财务开支有所重视,但是却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认识,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比如很多单位缺少实物登记账,没有对会计账面进行反映,没有做好资产领用记录等,导致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度不够明确。现如今,我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受到社会的关注,很多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多个部门进行管理,但是由于部门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致使固定资产出现账实不符与账账不符的现象。比如后勤部门负责管理房屋、家具或者设备,而财务部门主要负责固定资产核算,两个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缺乏沟通与交流。

有时甚至出现固定资产已经被变卖、捐赠或因特殊原因提前报废了,财务部门的账面上还继续存在的情况。医院在整个经营过程之中其固定资产会伴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固定资产存放在地方病防治工作中的减值风险巨大。因此,《会计准则》中所提出的不计提资产减值不仅不符合管理服务的原则,并且也不符合会计核算工作谨慎性原则。

2.医院固定资产账账不符,账实不符

从整体角度分析在部分单位会出现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与账账不符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府拨款或者外界捐款的固定资产并没有在账面上记录;二是部分医院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粗心大意,对固定资产有所漏记;三是固定资产移交不清楚,很多单位的领导人员在进行变更或者移交固定资产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导致固定资产并没有在账面上得到显示,甚至出现单位固定资产账面多年没有变化;四是由于部分会计人员的管理意识不够强烈,并没有对固定资产账簿进行完整记录,固定资产管理的资产也没有在账面上有所反映。

3.账务处理缺乏严谨性,固定资产增减未按照标准

目前系统固定资产的来源主要是由上级业务单位配置,有些单位对一些必要资产自行购买,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很多购置的固定资产并没有进入到采购程序之中,从而导致自行采购现象比较严重;单位在对固定资产进行转让、破坏或者变卖的时候序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与程序,但有些单位在固定资产处置时,不严格履行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省局对固定资产处置的要求,先处置后报批,或资产已不存在而未及时申请减少,造成有账无实物,账实不符。

二、改善地方病防治工作固定资产问题的措施

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

地方病防治从管理层到每位职工都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实行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将各个部门职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实现固定资产与检测质量、财务管理的相互融合入。另外,还需进一步整合专业资产与群众管理,设立岗位责任制度,采取有效的考核方式,一次用来提高地方病防治工作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

2.全面加强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环节的监督管理

各个单位需严格依照国家所颁布的财政法规,并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保证固定资产的法律化与权威化。单位在采购固定资产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采购制度,无论是将固定资产进行变卖还是报废,都需要按照相关程序,避免不良现象的出现。与此同时,还需要提高单位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将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保证每一位员工都具备依法管理国有资产的意识。

开展固定资产效益论证分析工作。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定要论证项目的可行性,把财务管理中货币的时间价值、机会成本等相关的分析方法引入到项目的论证中,对效益可行性的固定资产进行投资,对效益不可行的固定资产不予投资,通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研究,以此提高单位固定资产的整体质量与整体收益,这样一来,能够避免固定资产资金受到挤压。另外,还要积极构建地方病防治工作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实施统一集中管理的模式,避免在地方病防治工作中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推动固定资产的创新发展。另外,还需要对固定资产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战争做到账物相符。

地方病防治单位还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要积极落实相关的岗位责任制度,增强每一个员工的责任感。还需建立采购与验收等岗位相互分离的制度,在相互制约中提高管理效率。

财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三账一卡管理制度,即固定资产总账、一级明细分类账、二级明细分类账和固定资产卡片,做到购入的固定资产及时入账,对于固定资产的转移、捐赠、报废要及时做出账务处理,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真正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3.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与基本素养

会计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与专业知识。通常情况下,会计人员需要掌握良好的业务技能,具备基本素养。会计人员不能仅仅需要掌握记账或者算账等财务知识,还需要掌握财务会计管理知识,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账账相符与账实相符。另外,财务会计人员还需具备法制观念与道德修养,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层出不穷,所以会计人员需要具备专业道德修养,树立保护国家财产的责任心,保证国家财产与利益不会受到影响。

总之,固定资产管理是地方病防治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根据发展的需要及时在实践中应对和调整,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做扎实。

参考文献:

[1]吴雅文.浅谈加强地病中心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8,01:75-76.

地方病防治工作总结 篇4

一、组织领导

根据区、市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方案要求,在县儿童免疫和重大疾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协调和统一领导下,县疾控中心成立了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制定了《20xx年XX县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技术方案》,并认真做好本年度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项目实施情况

(一)举办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班

为了保证地方病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疾控中心于20xx年4月举办了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培训班,县、乡、村共30余人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基层人员地方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水平,为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地方病防治知识基线调查

根据《20xx年XX县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技术方案》的要求,3—6月份在全县3个乡(镇)中心小学各抽取5年级30名学生进行碘缺乏病和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同时在抽到的各学校附近村各抽取15名育龄妇女进行碘缺乏病和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共调查学生90人,碘缺乏病、饮水型砷中毒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分别为83.7%、70.37%;调查家庭主妇45人,碘缺乏病、地方性砷中毒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分别为48.89%、48.89%

(三)地方病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是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的重点单位。县疾控中心6月份对全县所有小学及乡镇卫生院地方病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指导学校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课,并要求学生把所学到的相关知识传递给家庭成员。在项目乡由村医继续开展项目村的地方病重点人群宣传教育,并通过开设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开展健康咨询活动等形式积极宣传地方病防治知识。全年共计发放各种地方病宣传物品10235余份,完成目标人群培训10235人次。

(四)“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

县疾控中心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公共卫生科全体人员为成员的“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宣传计划,统筹安排宣传活动。活动期间累计悬挂横幅10条,发放宣传画450张,电子屏幕标语8条,展板10块,各类宣传折页共计3683余份,围裙、抽纸、手提袋等宣传物品共1262余件,开展讲座9期,解答群众咨询1372余人次。利用电视台定期开展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通过宣传,提高了居民对食用合格碘盐可以预防和消除碘缺乏病重要性的认识,对碘缺乏病防治工作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五)健康教育项目评估

抽取3个乡镇3所中心小学的五年级共90名学生和3所小学附近村的45名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学生碘、砷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99.26、98.15%,家庭主妇碘、砷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98.51%、99.26%。知晓率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均有明显提高。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地方病健康教育工作仍存在不足

一是部分基层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积极主动,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二是部分健教人员工作能力不足,在健康宣传形式、方法、内容等方面知识不全面,思维不灵活,导致地方病宣传知晓率较前一年有所下降。建议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工作能力,改变宣传途径及增加宣传形式,进行广泛深入宣传,把防治地方病的理念扎根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造福子孙后代。

(二)相关部门协作不够,影响了工作的效果

地方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5

为进一步做好地方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广大青少年、儿童对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增强防病意识,提高自我防病能力,现依据上级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开展扎实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任务与目标:

(一)任务

通过广播、板报、健康课、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地方病的现状、危害、防治及预防知识,并通过教师---学生—家长这条传播链,达到信息的有效传播。1.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地方病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有关包虫病、肠道寄生虫病、碘缺乏病、布鲁氏菌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等地方病的有关知识,学会科学预防。

2.使学生了解卫生健康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的卫生与教学条件,加强对地方病的预防与治疗。

3.提高学生自觉参与防治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

4.动员学生家长主动配合学校进行地方病病防治工作。

(二)目标人群

目标人群为全体学生、学校教师和家长。

(三)预期目标

通过宣传教育,使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小学生和家长均达到90%以上。

二、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成立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文剑(校长)

副组长:高世海(副校长)

组员: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校医及各班主任

(二)部门职责

1.教导处:负责宣传、督导地方病防治知识培训;指导各班主任及家长学校对家庭主妇开展1-2次地方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开设1-2期专题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开展2-3次健康咨询活动。

2.少队:配合教导处开展各项工作,并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等宣传工具普及预防地方病知识。

3.德育处:督导各班主任按学校统一部署切实做好地方病的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各班级对目标人群进行基线调查、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协助教导处对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效果评估。

4.班主任:积极开展地方病的宣传教育工作,上好地方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课,组织学生按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写1篇作文,并把所学到的相关知识传递给自己的母亲和邻近5户家庭主妇。

三、具体内容安排

1.制定学校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2.下发胜利学校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及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3.教导处、少队、各班主任等按学校要求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4.下发地方病授课教案、学生上课、学校评估

5.组织地方病防治知识作文竞赛

6.健康教育问卷调查

7.上报结果及总结

三、具体工作:

1.成立专门工作组:

组长:赵海洋

组员:曹智、王小坡、沙志航、校医及各班主任

2.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活动

(1)、上好地方病健康教育课。经我校地方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地方病病健康教育课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教师为各班班主任,授课时数安排为两节,其中第一节教授包虫病、肠道寄生虫病、碘缺乏病的预防知识,第二节教授布鲁氏菌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的预防知识。要求授课教师要有教案,认真上课。

(2)积极开展卫生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形式

普及地方病防治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深入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上一堂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课,看一次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录像或听一次专题讲座,开展一次与预防地方病有关的课外活动,写一篇与防治地方病健康教育有关的作文)。

(3)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要求学生回去后向大家宣传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地方病有关预防知识,从而提高家长对地方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通过老师——学生——家长——村民这一有效的传播链开展宣传活动,普及防治知识,提高防病意识。

(4)向家长发放地方病有关预防知识宣传单,要求家长和学校密切配合,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认真落实卫生防疫责任制

进一步强化学校卫生防疫责任意识,制定卫生防疫责任制度,不断完善学校卫生防疫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发现疫情要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卫生部门报告,要加强同卫生部门的联系,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

4.加强卫生环境整治,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1)学校在硬件上,争取做到校舍、采光、安全、厕所、桌椅配置、用水等均达到国家标准。

(2)学生个人卫生做到头发整洁、无异味;指甲勤剪;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帽整洁、无异味。教育师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注意合理的营养和饮食卫生,较为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自觉做到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

(4)组织做好厕所消毒、垃圾无害处理等工作。

2017年地方病防治工作总结 篇6

2017年地方病科在疾控中心领导的精心组织下,经过地方病防治科全体人员及其他相关科室人员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工作,顺利完成年初既定的工作任务和项目指标,现将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碘缺乏病防治工作

1、参加市疾控中心碘盐监测培训班,按照《黑龙江省碘盐监测方案》要求,随机抽样确定我县碘盐的5个乡镇,每个乡镇4个村,每村15户,共采碘盐300份。

2、完成居民户食用碘盐监测300份,合格碘盐300份,居民户食用碘盐合格率为100%。

3、按要求将监测数据进行微机录入上报到省疾控中心地病所。

二、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

1、举办全县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布病诊断和治疗技术培训班三期,培训人数400人次。

2、开展布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电视讲座一期,热线咨询600人次,下发传单6万余份;

3、对16个乡镇48个村屯部分高危人群进行布病血清学检查。我们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实验进行初筛后,在做试管凝集实验进行确诊。我县共进行血清学检测1000人,检出阳性27人,其中男性19人,女性8人,发病率2.7%,性别差异男性居多,中青年居多,职业发病率高。

三、地方性氟中毒监测

(一)本年度共监测3个自然村,大兴的前土,更新和浩德的老山均未改水,占监测村数的100%。在3个未改水村中,水氟浓度>1.2mg/L且≤2.0mg/L的村有3个,占未改水监测村的100%,覆盖人口0.31456万人

(二)氟斑牙病情监测

本年度共监测3个自然村,均未改水,本年度共在3个水氟含量超过国家标准的村进行儿童氟斑牙病情检查,检查8~12岁学生39人,检出氟斑牙患者2例,氟斑牙检出率为5.1%,氟斑牙指数为8。全部受检儿童中,可疑病例12例,占全部受检儿童的30.7%;极轻度1例,占全部受检儿童的2.5%,轻度1例,占全部受检儿童的2.5%。

四、健康教育宣传方面。

为了让老百姓普及相关地方病防治知识,增强病区人群的防病意识,今年我们地方病防治科本着以健康教育宣传为主要的中心思想,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具体工作如下:

1、基线调查情况

在项目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之前,对我县开展地方病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项目镇村的小学生和育龄妇女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开展基线调查。

2、健教活动开展情况

在防治碘缺乏病知识这方面,我们大力宣传防治知识,使人人都懂得食用碘盐是消除碘缺乏病做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在全县范围内共计发放宣传单及知识读本计5000余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今

年5月15日碘缺乏病防治日宣传活动中,小组成员本着宣传碘缺乏病为主题,发放宣传资料、展览图片等等,为大家讲解加碘盐带来的益处。另外针对布鲁氏菌病我们今年做了4次宣传,其宣传方式多种多样化,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发放宣传单10000余册,张贴宣传画20余张,调查问卷450份等等,受教育人群高达5万余人。

五、存在的问题

制约卫生事业发展因素主要是财力人力投入不足,政府重视不足、力度不大,影响发展的主原因还有老百姓对卫生的重视程度不够,防病意识差,我们主动到他们家里给他们免费做体检,他们绝大多数不愿意体检化验,极不配合,不管你怎么宣传说服就是不做。在整个下乡过程中采集的样品真实,数据科学准确,上报及时。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还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克服困难,解决实际问题,向为消除地方病危害的目标努力,使地方病防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肇源县疾控中心地病科

地方煤矿老空积水防治 篇7

瑞平公司张村矿位于汝州煤田朝川矿区中南部, 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由于历史原因, 周边小煤矿分布密集, 小煤矿越界越层开采现象严重, 矿井浅部采区的生产受小窑老空水威胁较大。因此, 研究防治矿井浅部小窑老空积水的方法, 对于保障张村矿安全生产、提高矿井浅部小窑老空区附近煤炭资源回收率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安全生产, 该矿制定出“查、探、疏、排、防、躲、管”综合防治小煤矿老空积水总体方针, 并在生产中严格执行上述“七字方针”, 虽然在掘进生产中多次遇到小煤矿老空积水现象, 但没有发生透水事故, 确保了矿井安全。

一、矿井防治水组织机构的成立

根据张村矿遇到的小窑老空积水害问题, 该矿领导层决定成立张村矿防治水领导小组。防治水领导小组明确目标, 细化责任, 全员参与, 齐抓共管, 严格考核, 以加强矿井防治水工作的领导和责任制的落实。

二、矿井防治小窑老空水总体方案的确定

参考国内矿井防治水先进经验并结合张村矿实际情况, 总结出“查、探、疏、排、防、躲、管”综合防治小煤矿老空水总体方针。其主要内容为:“查”, 就是在对小煤矿开采资料收集、调查的基础上, 在矿井有可能受小煤矿采空区积水威胁的区域范围内进行地面物探, 查明小煤矿采空积水区范围;“探”, 就是根据地面物探结果, 在井下生产中实施超前物探和钻探, 探明小窑老空区积水的具体位置和水压、水量等确切资料;“疏”, 就是对探出的小窑老空水进行疏放, 避免生产中透水事故的发生;“排”, 就是完善矿井排水系统, 以利于发生透水时及时排水, 不造成淹井, 不对生产造成大的影响;“防”, 就是对已揭露的小窑老空或老巷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严防发生次生灾害;“躲”, 就是为防万一, 针对无法预防的水害, 要编制矿井突水应急救援预案, 躲开水灾威胁, 提高职工自救、互救能力;“管”, 就是加强矿井防治水现场管理, 促进矿井防治水群测群防工作。

三、七字方针在矿井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查、探、疏、排、防、躲、管”七字方针内容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1.地面采用瞬变电磁探测技术, 查明小窑老空积水范围 (七字方针中的“查”) 。瞬变电磁勘探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应用于煤田地质勘探领域。该技术对其勘测范围内的水体等低阻地质异常体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当采空区充水时, 在电性上出现低阻反映, 因此, 该方法对探测小窑采空区积水情况效果明显。地面采用瞬变电磁仪器, 圈定井下小窑老空积水范围, 物探结果及时填绘到采掘平面图上, 小窑老空积水范围在图纸上呈现出来, 可以一目了然, 做到心中有数, 提前做好各采掘头面的防治水设计。

2.掘进头面施工过程中采用高分辨电法超前探测技术, 查明掘进前方水文地质情况, 对存在低阻异常区域, 采用钻探技术 (七字方针中的“探”) 。

(1) 高分辨电法的特点。YD32 (A) 高分辨电法仪以煤层或岩体为介质, 根据岩石电阻率成像探测识别巷道顶、底板隔水层厚度、断裂破碎带、含水和导水构造等地质构造。

高分辨电法仪物探距离可达100 m, 结合矿井实际情况, 每次物探有效距离取60 m, 保证30 m超前距前提下, 可掘进30 m, 生产过程中如此循环, 如物探结果存在低阻异常, 经工程技术人员分析后, 可进行钻探。

(2) 井下超前钻探。钻探是井下探放水最直接、最可靠和最终必须实施的重要手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探放水工作量是煤矿生产追求的目标, 同时, 也是工程技术人员渴望解决的难题。而井下物探仪器的运用, 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难题。

3.疏放老空积水 (七字方针中的“疏”) 。通过物探和钻探, 对探测到存在老空积水的区域要进行疏放, 解除老空水对生产造成的安全隐患。疏水时前期工作为。

(1) 完善老空积水区附近掘进工作面的排水系统。根据预测的积水量, 单孔最大放水量, 工程进度情况合理设计排水系统。配备相应排水能力设施及设备, 排水系统完善后, 再由地测部门牵头, 对排水系统进行排查及联合验收, 对排水系统的排水量实地测定并达到设计要求。

(2) 设计放水钻孔。放水钻孔布置原则方案最优, 经济合理, 安全可靠。

4.完善排水系统, 避免淹井事故 (七字方针中的“排”) 。排水系统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关键环节, 特别是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 排水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着矿井的生产安全, 依据规程的要求, 矿井在正式生产前, 首先必须完善其排水系统, 保证其排水能力。

5.落实安全技术措施, 严防次生灾害发生 (七字方针中的“防”) 。为最大限度地解放小煤矿采空区附近的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采率, 对于已放完水或已探明没有水体的小窑采空区或老巷道要揭露和通过, 以尽可能多圈定储量。然而小煤矿的采掘活动是没有规律的, 其采空区和巷道布置比较混乱, 为保证能安全揭露小煤矿老空并能顺利通过小煤矿老空, 防止揭露和通过老空时发生残余积水突然溃出、有害气体及大面积冒顶、片帮等次生灾害, 要制定揭老空和过老空安全技术措施, 揭、过小窑老空区后, 还要制定小窑老空区综合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防止后来不确定变化因素导致小窑老空区产生二次灾害。

张村矿小煤矿老空区综合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1) 通过综合技术手段 (物探、长探、短探) 进一步查明水害及气体危害, 可采取打密闭预留观测孔或加强巷道周围的支护后喷浆密闭等相应的技术措施, 并设专人对小煤矿老空范围区域看管, 巡查, 工程技术人员加强收集该工作面水文地质资料, 重点分析并及时发放水情、水害分析预报用于指导生产工作。

(2) 施工单位井下带班人员一定要加强该工作面的水文情况观测, 发现水情异常及时上报矿调度室及有关领导和业务科室, 确定排除水情隐患后方可继续进行回采施工。

(3) 地测队人员要经常了解周边小煤矿生产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 一旦小煤矿停止生产, 要加强各工作面特别是透老空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情况观测, 时刻处于备战状态。

6.编制矿井突水应急救援预案, 提高广大职工抗灾自救能力 (七字方针中的“躲”) 。矿井防治水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线体现在一个“躲”字上。针对张村矿小窑老空区遍布的实际情况, 要求井下各生产作业单位, 无论是掘进工作面或是回采工作面, 在施工前都必须制定水灾应急预案, 并在施工前举行演练, 使井下作业工人遇到水灾时能做到沉着冷静、顺利躲避开水灾威胁, 确保人身安全。

7.加强矿井防治水现场管理工作, 提高全矿干部职工的群测群防意识 (七字方针中的“管”) 。

(1) 落实干部跟班盯岗制度:对防治水重点工作面实行干部跟班盯岗制度, 加强考核和责任追究。

(2) 相关业务科队定期到防治水重点工作面进行安全检查, 行使职能, 齐抓共管, 消除水害隐患, 确保安全生产。

(3) 加强职工防治水知识培训, 提高职工水害防患意识, 坚持工作面水情、水害观察和汇报制度, 做到群测群防, 将水害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通过以上管理制度, 做到井下防治水工作的层层监管、人人参与, 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群测群防, 使井下水灾隐患无处藏身。

四、结论

1.瑞平公司张村矿自2007年以来, 高度重视小煤矿老空积水防治工作, 并严格坚持执行查、探、疏、排、防、躲、管“七字方针”, 虽然在掘进生产中多次遇到小煤矿老空积水现象, 但没有一次发生透水事故。

上一篇:我的变电检修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卜晓晟)下一篇:制造企业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