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由》读书笔记(通用8篇)
《论自由》读书笔记 篇1
功利主义视角下的自由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是英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想家约翰•密尔(John Mill)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密尔从小深受激进主义思想的父亲和功利主义思想的边沁影响,但是,他在继承功利主义精髓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大胆的批判和修正,并对自由理论和功利主义的关系做了深入的阐述,他从功利主义的视角出发论证了自由主义,使二者融为一体。“凡是可以从脱离功利而独立存在的抽象权利观念推出我的论证的任何有利条件,我都未予利用。在所有道德问题上,我最终诉诸功利;但是,这必须是最广义上的功利,以人作为进步的存在者的永久利益为依据的功利。”1《论自由》一书的出版,对其继任者以赛亚•柏林、约翰•格雷等思想家产生了重大影响。以至于约翰•莫利(John Morely)曾经在他的著作中这样写道“我不知道是否在那个时代或者任何其他时代有如此短的一本书曾在当代人的思想中产生如此广泛、如此重要的影响,如同密尔的《论自由》在那个时代对人的思维和社会产生的震动一样。”2及至今天,《论自由》也是法哲学领域的重要文献。自由主义理论家从《论自由》中寻找自由理论的经典解释,并试图从中发现可以回答当今问题的思想启迪。其他一些理论家则试图通过剖析密尔的《论自由》展示自由主义法哲学的内在缺陷及危险后果。
关于《论自由》的写作背景,密尔所处的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推进时期。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也得到不断壮大。在密尔所生活的维多利亚时代,虽然英国在经济和综合国力等方面达到了鼎盛,但在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社会风尚乃至社会道德上,对人的个性和独立性的限制依然存在。早期的功利主义者边沁等人将功利主义的主旨概括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但是这种多数人的幸福主要指人的物质上的满足和利益的实现,即强调人所追求的趋利避苦的简单量的计算。密尔早年接受了边沁的这一理论,但后来,他积极批判边沁的功利主义只注重现实的物质利益,而漠视人的精神和情感层面需求的观点,即人的幸福应体现在量和质两个层面,且应当更注重幸福质的追求。因此,密尔甚至一针见血地指 12 [英] 约翰﹒密尔:《论自由》,顾肃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2-13页。
[美]苏珊•李•安德森:《密尔》,第31页。出,“做一个不满足的人胜于做一只满足的猪,做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胜于做一个满足的傻瓜。”3
《论自由》全书分为五个部分,以公民自由为中心,对自由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第一章是导论部分,总述了文章所要讨论的主题不是所谓的“意志之自由”,而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同时,确立了一条自我保护的“极简原则”,并以此原则为线索推动全文的展开。第二章论述了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的,认为人类应当自由形成意见、自由发表意见,否则便是人类理性与德性的毁灭,阐述了思想自由的伦理依据和伦理正当性。第三章阐述个性的自由发展、个性方式多样化以及首创性的伦理价值。认为个性是人类幸福的首要因素,主张容许不同的人过不同的生活,提倡生活方式的自主性和多样化。第四章讨论社会凌驾于个人的权威的限度,提出个人对社会的义务源于社会对他的保护,社会成员的行为只要互不损害利益和权利,只要为保卫社会或其成员免受损害与妨碍而承担责任,就不受社会强制。第五章将所得的理论应用于社会实际,同时重申两条基本原则:“第一,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第二,关于对他人利益有害的行动,个人则应当负责交代,并且还应当承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
在《论自由》的导论部分,密尔开篇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他所要讨论的主题不是所谓的“意志之自由”,即不幸与那个被不当地称呼为哲学必然性学说相对立的东西;而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即社会可以合法地施加于个人的权力之性质和界限。4他在此把社会自由与哲学上相对于必然性而言的自由明确地相区分,而且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密尔指出他全书的要义就是两条格言:“第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仅涉及自身而不涉及其他任何人的利益,他就不必向社会承担责任。第二,对于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个人则需要承担责任,并且在社会认为需要用这种或那种惩罚来保护它自身时,个人还应当承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简言之,密尔致力于划清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权利界限,强调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益,那就不应该受到限制,他就是自己最高的主权者。所谓自由,是指对于政治统治者的暴虐的防御,人们主要采取两种限制手段来谋求自由。第一 34 英] 约翰﹒密尔:《功利主义》,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英] 约翰﹒密尔:《论自由》,顾肃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条途径是要取得对于某些特权即某些所谓政治自由或政治权利的承认,这些自由或权利,统治者方面若加侵犯,便算背弃义务,而当他果真有所侵犯时,那么个别的抗拒或者一般的造反就可以称为正当。第二条途径,一般说来是一个比较晚的方法,要在宪法上建立一些制约,借使管治权力方面某些比较重要的措施须以下列一点为必要条件:即必须得到群体或某种团体的想来是代表其利益的同意。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提出了“多数人的暴政”这一观点,并将其列入社会需要警惕的祸害之一。但是,密尔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我们更应警惕的“社会的暴政”这一问题。“像其他的暴政一样,这种多数人的暴政,人们起初以为、而且至今仍然庸俗地以为,其可怕性在于它主要通过公共权威的行为而发挥作用„„因为它虽然通常不以极端的惩罚为支撑,却几乎不给人们逃避的途径,它更深地涉入生活的细节,并且奴役灵魂本身。”5这种社会暴政之所以比政治暴政更可怕,是因为社会暴政使人无处可逃,影响人的生活细节以及奴役人的灵魂。关于个人独立性与社会控制之间的恰当调节,密尔认为,必须通过法律和舆论来设置准则。
接着,密尔提出并论述了“极简原则”。“本文旨在确立一条极简原则„„其准绳是自我保护,即人类可以个别地或集体地对任何成员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其唯一正当理由是旨在自我保护。”6但是,这条“极简原则”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仅适用于能力已经成熟的人们,对于孩童、尚未达到法定成年男女年龄的青年以及野蛮人,则被排除于该适用范围。密尔总结出关于他对人类自由所涵盖的三个领域。“„„第一,意识的内向境地„„所以在实践上是和思想自由分不开的。第二,这个原则还要求趣味和志趣的自由„„第三„„还有个人之间相互联合的自由;这就是说,人们有自由为着任何无害于他人的目的而彼此联合,只要参加联合的人们是成年,又不是出于被迫或受骗。”7密尔在导论的最后,再次强调要对道德压迫和精神统治的倾向保持警惕,特别是面对社会权力膨胀、个人权利萎缩的情况,更要警惕“无论作为统治者或者作为公民同胞,人类之倾向于把自己的意见和意向当作行为准则来强加于他人,是有着人类本性中难免带有的某些最好和某些最坏的情绪的如此有力的支持,以致从来几乎无法加以约束,56 [英] 约翰﹒密尔:《论自由》,顾肃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英] 约翰﹒密尔:《论自由》,顾肃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1页。7 [英] 约翰﹒密尔:《论自由》,顾肃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除非缺乏权力”。
关于思想和讨论自由,密尔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其对于人类精神福祗的必要性。(1)如果被权威压制的意见是真的,禁止思想和讨论自由就使人类失去了一个获得真理的机会;(2)如果被权威压制的意见是谬误的,使人类失去了一个在与谬误的争辩中获得对真理的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更加生动的印象的机会;(3)如果被权威压制的意见部分是真理部分是谬误,使人类失去了一个完善已经认识的真理 ;(4)教义的意义本身有丧失或减弱并失去其对品性行为的重大作用的危险。8密尔在论述过程中采取了既破又立的方式论证以上四点。如在论述的第一部分中,他反驳因担心错误意见误导社会而禁止言论思想自由的理论,提出不该为了不许对某言论驳辩而假定其真确性,人的智慧的来源在于人的错误时能够改正的,在驳辩中可加深对真理的理解;反驳政府有义务保护某些对社会福祉有用的信条,指出由功利性导出真确性是荒谬的,对教义的信仰因基于对其真理性的认同;反驳拒绝听自己认为错误意见的看法,指出其实质默认了自己判断的不可能错误性,同时举出了苏格拉底等著名案例揭示因不自由而导致的司法罪恶给人类带来的悲剧。反驳真理会永远战胜迫害的意见,指出这不过是一个过于乐观的谬误,真理的浮现会因人们的错误而推迟,造成损失;反驳认为异端者沉默不算灾害的意见,指出这不仅使人们丧失对异端意见透彻讨论的机会,更严重的是,败坏了不仅使异端者还有费异端者的心灵,使其丧失生气和独立,号召思想家的第一个义务就是随其智力所之而不论它会导致什么结论,并结合时代背景痛心疾首地指出,欧洲近代三个辉煌历史时期的思想的推动力量已经差不多耗费殆尽,我们如若不再力主精神自由,我们就不可能实现新的进步。
密尔在论证思想和言论自由时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就是强调人类认识的可错性。这种人类认识的可错性不仅表现在单个个人、而且表现在集体共识之中,有时甚至出现在整个人类和整个时代的认识之中。关于这一点,密尔列举了卢梭这一事例进行论证。“每个时代都曾持有许多被后面的时代认为不仅错误而且荒谬的看法;可以确定的是,现在流行的许多看法将被未来的时代所抛弃,就像现时代抛弃许多过去曾经流行的看法一样。”9
关于论证个性为人类福祉的因素之一,密尔先划出了个人个性发展的空间,89 [英] 约翰﹒密尔:《论自由》,顾肃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8-19页。
[英] 约翰﹒密尔:《论自由》,顾肃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即个人应在仅涉及自己的事情上按照自己的意向和判断活动,不论在他人及传统习俗看来是否可取。“人性不是一架机器,不能按照一个模型铸造出来,并且开动它按部就班地为它规定好的工作;它毋宁是一棵树,需要按照使它成为活物的内在力量的趋向生长,并在各方面发展起来。”10他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这一点:
第一,从社会发展层面来说,首创性是人类事务中一个有价值的因素,允许个性的自由发展有助于保护首创精神,并为天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因为人类社会永远需要有些人不但发现新的真理,不但指出过去的真理在什么时候已不是真理,而且还在人类生活中开创一些新的做法,并做出更开明的行为和更好的趣味与感会的例子。人类不仅靠他们来倡导前所未有的好事物,就是要保持已有事物中的生命,也要依靠他们。
第二,从个人发展层面来说,个人发展需要个性的张扬,不应该遵从习俗惯例。每个人对自己的福祉有最深切的关切,对于一个人如何发展,他人的经验也许是错的或没有解释效力,或者即使对了却根本不适合他,毕竟他人对其的利害关切远比不上其本身,当然前提是个人是能力已臻成熟,能够运用自己的理性。而且个人的智力在运用过程中才能得以发展,成为思考中高贵而美丽的对象,在对自己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和选择中使自己的存在有了更大程度的生命的充实。“要想每人的本性得到公平的发展,重要的是应当允许不同的人过不同的生活。任何一个时代行使这项自由的程度有多大,该时代值得后代关注的程度就有多11大。”习俗的专制在任何地方对于人类的前进都是一个持久的障碍。人们的悲剧现在不仅在于个性屈从于习俗,更在于把习俗当成了自己的“个性”。这种后果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们价值观念的歪曲,想要以牺牲个性换来社会对自我的认同,做一个平庸的顺民。但须知人固然需要肯定,但这肯定应当来自自己的内心,而非依赖外界,尤其是习俗。“一个社会标新立异的数量,一般总与该社会所含有的天才、精神活力和道德勇气的数量成正比。”密尔通过自己所推导出的理论,列举英国和中国进行论证,针砭时弊、发人深省。
“生活中主要涉及个人的那部分应当归属个性,主要涉及社会的那部分应当13归属社会。”密尔主张的自由放任主义并不是绝对的个人行动自由,而认为个人1011 [英] 约翰﹒密尔:《论自由》,顾肃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63页。
[英] 约翰﹒密尔:《论自由》,顾肃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67页。12 [英] 约翰﹒密尔:《论自由》,顾肃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71页。13 [英] 约翰﹒密尔:《论自由》,顾肃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79页。的自主权是有限制的,但是这种限制必须是正当的。为此,他明确规定了这样几个限制条件:第一,个人彼此互不损害利益,且不损害法律明文规定成员在默契中认作权利的确切利益;第二,每人都要在为了保卫社会或其成员免遭损害而付出的劳动和牺牲中担负一份责任;第三,如果某些行为有害于他人,或对其福利缺乏应有的考虑,但又不到违犯其任何既得权利的程度,这时,违犯者应当受到舆论的惩罚,而不是法律的惩罚。
关于社会对于个人的权威的限度,密尔指出了每个人对社会遵守的某种行为准绳应该是彼此不损害利益,且每人都要在为了保卫社会或其成员免于遭受损害或妨碍而付出的劳动和牺牲中担负他自己的一份责任。个人有些行为会有害于他人,或对他人的福祉缺乏应有的考虑,可是又达不到违犯其任何既得权利的程度,这时,违犯者便应当受到舆论的惩罚,而不是受到法律的惩罚。他人有权以各种不同办法对某人观感不佳的意见发生作用如:预先给予他警告;不与之合群;警告他人也同样避免与之合群。他人对其干预的界限是(1)她可以从他人手中受到极其严酷的惩罚;但是他之受到这些惩罚只是作为那些缺点本身的自然的和也可说自发的后果,而不是有谁为了惩罚之故有目的地施罚于她;(2)一个人若只在涉己行为上招致他人观感不佳的判定,他因此而应承受的唯一后果只是与那种判定密切相关的一些不便。至于人们因为自由而产生的对自己的伤害而带给社会的损失,这一点点的不便利,社会为着人类自由的更大利益之故是能够承受的。接着,密尔批判了一些民族禁止人们食猪肉等几个社会道德扩张侵害个人自由的例子。
最后一章密尔论述了本文教义的应用。密尔首先再次陈述了贯穿于全文的两条格言:(1)个人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2)关于对他人利益有害的行动,个人则应当负责交代,并且还应当承受或是社会的或是法律的惩罚。其次,密尔说明了不涉及侵犯自由问题而反对政府干涉的三种情况:(1)代办的事情由个人办可能比由政府办来得好;(2)有些事个人办虽未必能像政府官吏办的好,但仍宜让个人来办,这样可以加强他们主动地才能,可以锻炼他们的判断能力,还可以使他们在留给他们去对付的课题上获得熟习的知识;(3)不必要地增加政府的权力,会有很大的祸害。密尔用禁酒令、毒品买卖、鸦片贸易、贸易自由以及教育制度几个例子具体探讨了政府权力的界限问题,说明了社会或政府对于纯涉及个人自身的错误行为可以通过防止或惩罚的途径而加以正当干涉,直接损害只及于本人自身的行动,不应遭法律的禁止,但若公开做 出来会破坏良好的社会风气,据此危及他人,则可以予以禁止。对于政府权力的限制应遵循这一原则:“保持符合效率原则的最大限度的权力分散;但也尽最大可能使信息集中并将之从中心散播出去。”14
密尔的《论自由》一书深受德国思想家洪堡、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以及其爱妻哈莉特思想的影响和熏陶。全文以其缜密的逻辑推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论证了个人自由的“极简原则,个人自由是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奠基,是社会演变的活水源头。虽然密尔的个人自由主义存在或多或少的端倪,但个人自由作为一个符合社会潮流和人性需要的重要原则和价值导向,是值得推崇的,我们将为实现全面自由而努力求索!
14[英] 约翰﹒密尔:《论自由》,顾肃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19页。
《论自由》读书笔记 篇2
关键词:自由;自我;文学表达;言意矛盾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147-03
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诺奖评委对她的评语是:“用怀疑、激情与想象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1]莱辛拥有一个贫苦不幸的童年,童年生活的紧张压抑使她在很小的时候就获得了自我意识,学会了观察周围的成年人,并试着去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些连同她的记者生涯一起,使她过早地对自己所生存的世界有了一种清晰地判断眼光,为她日后成长为一位多产作家埋下了伏笔。《金色笔记》这部作品是莱辛婚姻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学创作等多重危机的产物,是她最著名的一部小说,堪称20世纪的经典之作,其视角涉及整个世界和全人类命运,兼顾宏大和细腻两个方面,不仅透过几个人物和一些报纸杂志的剪贴完整地展现了20世纪50、60年代的社会氛围,并且它还能够跨越时空在半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引起今人的共鸣,在探索人的隐秘复杂的内心世界方面给我们以无尽的启迪。《金色笔记》自问世以来,学者们多以种族主义、殖民主义、极权主义、女性主义等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却鲜有学者对其中表达的对自由的追求和自由的或然性、对自我的表达和自我的被创造性以及文字表达和文学言说中呈现的言意矛盾等问题进行分析,而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在困扰着作家们,是某种必然性的存在,所以本文将从这个角度着手进行分析。
一、自由的或然性
自从人类意识到自身所处的生活存在着种种不完满,并希望能在所处的现实中实现一种超拔时,对自由的追求便开始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并非每一次对自由的追求都能达到想望的结果,就像卢梭所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2]所以人在追求自由的时候,不仅要做好自由从未然发展成为已然的准备,也要能够对自由落空后的失落不过分介怀,并有勇气在一次次的失落中站起来,去面对生活中必将还会不断涌现的冲突,或者能适时的收敛锋芒做出妥协。
《金色笔记》中的独身女性安娜、莫莉以及作为安娜的影射而存在的艾拉,皆处在政治、事业、爱情、家庭等多重复杂的角色中,现实中的很多东西令她们感到厌恶、抗拒却无从摆脱,有些东西她们感到渴望却无法得到。种种不完满使她们都格外地憧憬一种可以自由呼吸的生活。对她们来说,自由的意义即在于不断地自我选择当中,只有通过自我选择才能够逐步地确立并完善自我。安娜、莫莉、艾拉都希望通过自主选择摆脱传统赋予女人的妻子或者母亲的角色,她们不愿意永远过一种充满囚禁意味的生活。最初她们曾尝试着通过对政治的信仰以走出精神的荒原,所以她们都曾怀着满腔热血积极从事共产主义的运动,但是她们很快觉察出对政治的信仰与自己的初衷完全相悖。比如二战期间,安娜在非洲和一群当地的左翼知识分子结成一个政治团体,他们常通过聚会的形式一起讨论时事政治,然而,安娜感到到处都是分裂和冲突,感受不到一丝一缕的自由,于是在二战结束后毅然决然地离开非洲殖民地前往英国,这是安娜给自己的又一个希望。但是却发现战后的伦敦虽然表面上宁静、温良,但实际上却让人感到恐惧和厌恶,安娜的自由精神面对这沉闷、保守的环境感到了一种毫无出路的沮丧。又一次碰壁的安娜无奈之下只好弃绝这一切,选择回到自己的私人空间,以自我禁闭的方式抗拒外部世界不友好的讨伐。但对外界采取的隔绝态度并不能抹杀她对自由的追求陷入低谷后产生的焦虑,以致产生种种幻觉,比如她感觉房间里的盆栽植物就像满怀敌意的动物散发着攻击性。与之相伴随的还有一种灾难性的精神感受,觉得地板和墙壁凹凸不平,上下起伏。自己像站在太空,又像站在一座已倒坍的楼房之上。安娜的精神在强力的作用下发生异化,在安娜的幻觉中,随着房间的消失,她仿佛置身浩淼的宇宙,现实中得不到的自由,只能借助幻觉得以实现。安娜也曾想通过写作重塑自己的生活,但是却因患了“写作障碍症”而无从落笔,一切都显得那么混乱无序、复杂可恶。在安娜寻求自由的过程中,爱情也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安娜最初曾经为了自由而结束无爱的婚姻,以“自由女性”自居,追求经济和感情生活的独立。可是,一旦陷入爱情,“自由女性”竟比传统的女性更加传统,她们甚至更加愿意做出妥协和自欺欺人。文本中的男人和女人一样,外在的环境对他们构成永久性的异化和压迫的力量。如果说真的有人实现了自由,那或许是失明后的汤姆。失明前的汤姆同样不得自由,在种种矛盾的作用下患了“意志麻痹症”。他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失明后的汤姆开始从现实生活的喧嚣中隐退,回归到自己的精神生活,以致获得了另一种看见的能力,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安排自己的生活,是作品中唯一获得了自由的人。
二、被创造的自我
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那些在人前沉默寡言的人往往比那些看起来很健谈的人有一个更为敏感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其向别人倾诉,他们更愿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付诸文字,而且会有那么一个时刻,他们惊奇地发现,在用文字书写和表达自己时会有一种偏执狂般的自语倾向。但是,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已经书写下的文字就像我们的记忆一样会让人感到迷茫,我们每次翻看曾经写下的东西时,有时会觉得很陌生,而且往往都会有一种疑问:这写下的东西真的是曾经的真实吗?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却又无序无形、杂乱无章的,而我们的经验相对生活本身来说则显得过于粗粝,因此我们所观察到的事物的真实度毕竟是有限的。那么,我们究竟能否如实的书写生活,反映生活的本真状态呢?此外,在书写生活时,难免会遇到关于自我的问题,我们所写的自我又真的是真实的自我吗?每一个有写日记的习惯的人对这些疑问可能深有体会,TA知道TA笔下的自我是慢慢形成的一个内在的自我,自己记下的内容会作为一个秘密而被深深掩藏,TA对笔下的自我是非常敏感的,因为那是自己最内在的东西。可是,这个自我也可能仅仅只是我们创造的一个自我。就像弗洛伊德描述的梦的机制对我们生活和欲望的修正一样,现实中的自我有时因为太软弱是不被我们自己接受的,一个人表现于外的言行和运思于内心的想法之间存在距离,二者并不会永远契合,这时我们就会选择通过文字来重新塑造一个自己愿意接纳的自我,即理想中的自我,这个自我是我们通过自己架构的世界对自我的一种修正。所以我们并非在记录一个真实的自我,而是在创造一个看似真实的自我。就像《金色笔记》中,以主人公安娜的口吻创作了《自由女性》和紧接其后的黑、红、黄、蓝4种颜色的笔记,并且,依照这种组合模式重复出现4次后,才出现了《金色笔记》,最后是短篇小说《自由女性》的尾声。4种颜色的笔记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安娜记录自己真实生活的日记,分别记录了她生活的不同侧面。可是,我们还是不免要发问:究竟哪一本笔记才是安娜最真实生活的写照呢?通过文本我们一般认为其中的蓝色笔记可被认为是更加贴近日记的一种文字记载,可是安娜在这里却把许多不愉快的记录抹去了,就像我们对自己曾经的某些言行不满意一样,虽然我们已经无法在事实上改变这件已经处于完成状态的事情,但我们至少可以通过文字去改变我们日后看到的关于这件事情的描述的样子,我们有时候宁愿采取不真实的记录以回避自己不喜欢的事实。或者,有些改写可能是在我们无意识的情况下就已经完成了,就像日常的口误或笔误一样,我们自然而然的这样表达,如果别人不给我们以提示,我们依然会以为自己是正确的表达了某个事物,这两种情形是一样的道理。而事实上,这可以解释为我们出于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和自我辩白。安娜自己也曾表达过这样的认识:“为了记录真实,而选择蓝色笔记本,但重读蓝色笔记中的记载,又觉得这些文字没有成为经验的载体。”[3]由此可见,文学中表现的真实只是相对的,文学描写不过是事后的分析而已,“一个人一旦经历了某件事,这事就定了型”[4]。所以,文本描写的内容最后变成了又一个《罗生门》,真相可能并不存在,真相也可能有无限多个,充满了不确定性,只是看作者内心愿意呈现出来的是哪一个。
三、言意矛盾的怪圈
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以及关于两者关系的讨论在文学领域由来已久,《金色笔记》中莱辛通过特殊的段片组合结构,涵盖了尽可能广阔的生活层面、汲取了尽可能丰富的内容,且取得了揭示深刻的人生底蕴的效果。由此可见,对于与内容相匹配的文学形式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般而言,形式是传达内容的载体和媒介,但有些时候,形式同时也是内容。体现在《金色笔记》中则是,文本通过《自由女性》部分描写了支离破碎的现实世界,黑、红、黄、蓝4种颜色的笔记是由现实世界折射出的4道反光,亦是人生百味的一种表征,同时也表现了安娜的主观世界中思想的多形、多态,让我们通过4本笔记看到了一个迷乱的、失重的灵魂。这是形式顺利传达内容的一面,但有些时候,文字是有缺陷的,它不能把我们要表达的内容完整的传达出来,或者毋宁说,真正的经历是无法描述的。人类发明了文字,原本希望通过对文字的操作,使之形成一些特殊的组合或形式,以表达自己想传达的思想,却没有想到文字在文学发展的进程中失去了真实,陷入了言意矛盾的怪圈。
从文学理论的角度出发,作为审美意识的文学必须要能表现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审美体验;而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只能借助语言进行审美体验的传达,可是语言因其固有的文化内涵有时会遮蔽或遗漏审美主体意欲传达的思想感情,言意矛盾由此产生。《毛诗序》有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5]分析文本中的言意矛盾,发现有的是因为“意”的丰富性和“言”的符号传达之间存在距离,造成了文不逮意的情况,有的是因为某些个体性的审美感受具有不可言说或言说不尽的特点,也有的是因为先于个人而存在的语言影响了审美主体思想的形成。基于这样的情况,莱辛在文本中也曾表达过类似的见解,她认为文字存在缺陷,尤其在发现蓝色笔记部分的文字没有成为自己生活经验的真实记载时,莱辛觉得文字失去了意义。言意矛盾的存在令作家们无奈,不过,作为一种意外的收获,言意矛盾的存在增加了语言在表意时的不确定性,从而为文本提供了多种解读的可能性,这姑且可以视为对作家言说不尽的无奈的一种补偿。
自由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却往往因为社会的动荡、自我的异化、内心的分裂而使自由的实现充满了局限性和悖论性。我们追求自我,也想通过文字表达对自我的诉求,但文字往往不能如实呈现已经经历的事情和内心的本原状态,以致通过文字呈现的更多的是被创造的自我,从而失去了自我的真实性。在文学传达中的言意矛盾在遮蔽作者表意准确性的同时,也为文本的多重解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增强了文本诠释时的底蕴。
参考文献:
〔1〕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R].2007.
〔2〕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52.
〔3〕陈才宇.金色笔记阅读提示与背景材料[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64.
〔4〕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40.
〔5〕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63.
《论自由》读书笔记 篇3
密尔说:“个人的行为只要仅涉及自身而不涉及其他人的利益,他就不必要向社会承担职责。其他人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认为有必要时,向他提出忠告、指教、劝说以致回避,这些是社会向他的行为正当的表示不喜欢或责难时所能采取的唯一举措。对于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个人则需要承担职责,并且在社会认为需要用这种或那种惩罚来保护它自身利益时,个人还应当承当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这就是个人自由和社会自由的权线界限。
密尔首先强调个人自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认为个人自由务必是出自本人本能的行动:包括一是意识的自由,良心的自由,在思想和情感方面,在实践和理论方面,在科学、道德、神学和信仰方面,在发表和表达意见方面的自由。二是自由制定个人生活计划,自由按照所喜欢的去做,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三是个人之间联合的自由。
同时,他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不仅仅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而且是人性的本质要求。这是因为人的性格千差万别,最了解自身需求和内心想要的,只有自己最了解最清楚。如果用千篇 一律的一个模子和传统习俗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则使天下的人都变成相同的人或相似的人,个人没有了特点和棱角,丢失了独立思考的潜力,各种欲望和冲动也将失去,天才将被泯灭,社会日益同化,就会造就了碌碌无为的凡俗之辈,社会缺乏进取精神,失去了前进的动力,社会就会走向衰弱的命运。
相反,社会尊重每个人的特点和个性,个人自由的选取自己生活的方案,为了到达自己的目标,他就会使用自己的观察力去看,使用推论力和决定力去预测,使用活动力去搜集材料,使用思辨力去做决定,还要事前事后周密思考,对于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就会想法设法加以克服,以激发个性的充分发展,施展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最大的利益和价值,同时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社会需要天才,因为天才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来源。但是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地呼吸才会发挥作用,并且天才本身就更具个性和特点。因此,社会在干涉个人自由时务必格外慎重,务必有严格的一个限度。因为那些决定在法律惩罚或者舆论支持之下大家遵守的行为准则,主要是社会的好恶,或者社会中一些有势力的部分人的好恶,制约人们行为的原则就是按照他们所愿意做的那样去做。社会和政府就应把能交给个人做的事情交给个人去做。这样不仅仅能发挥个人的活力,而且还能培养人们更多地社会实践经验和潜力,更加融入社会和政府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潜力,不是永远依附于社会和政府。
我觉得读书不能就读书而读书,就应学以致用,把书中的智慧多与现实联系起来并加以思考融通,以在现实中得到借鉴。透过读该书我有如下启迪:
一、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家长生育孩子后,不仅仅满足孩子成长所务必的物质条件,还要把孩子培养成心智健康的社会人才。
因此需要家长做到,不要给孩子很多条条框框,只要大的原则不违背,就应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成长发展空间,让孩子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环境中快乐成长。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按照你所认为正确的轨迹发展。更为甚者,以为了孩子好为借口,强迫孩子务必听你的话,按照你的思维和思路教育孩子。这样做最后结果是好心办坏事。不要以为孩子十分听话就是好事,要学会让孩子有独立思考决定的习惯和潜力,不要怕孩子吃苦和失败,要让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大胆的放手让他去做。千万不要做越俎代庖的事情。同时要鼓励孩子敢想敢做,敢于尝试新鲜东西,并且勇于担当的精神。不要做循规蹈矩、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庸俗之辈。更不要做被世俗和习惯行为所禁锢的好好人。同时对孩子所犯的错误,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培养孩子建立一颗独立思考,勤于实践,敢于挑战权威,追求自由精神,富有激情创新的新一代。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活法,因为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活法。
二、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一个国家只要政治、法律与社会持续对多元化个性的宽容,社会就会充满个性、自主性与创造性。
论自由读书笔记高中 篇4
密尔又说:”凡显系一个人义务上当做的事,而他不做时,就可要他对社会负责,这是正当的,须知一个人不仅会以其行为遗患他人,也会因其不行动而产生同样的结果,在这两种情况下要他为此损害而对他们负责交代,都是正当的。“
密尔是不是缺失对一种极端情况的考虑?也就是当一个人必须牺牲自己才能保全他人,这是不是一种义务?而当他决定不履行此义务时,他人作为惩罚而将他就刑,这是不是另一种作为负责和交代的方式呢?
密尔认为自由的三个领域:第一,意识的内向境地,要求着最广义的良心的自由;要求着思想和感想的自由;要求着在不论是时间的或思考的、是科学的、道德的或神学的等等一切题目上的意见和情操的绝对自由。第二:这个原则还要求趣味和志趣的自由;要求有自由订定自己的生活计划以顺应自己的性格;要求有自由照自己所喜欢的去做,当然也不规避会随来的后果。第三,随着个人的这种自由而来的,在同样的限度之内,还有个人之间相互联合的自由;这就是说,人们有自由为着任何无害于他人的目的而彼此联合,只要参加联合的人们是成年,又不是出于被迫或受骗。
以上大概就是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结社自由,这三者并不是毫无关联的,而是递进的
密尔说:”应合公众的意见来使用它(言论压力)比违反公众的意见来使用它,是同样有害,或者是更加有害。假定全体人类减一执有一种意见,而仅仅一人执有相反的意见,这时,人类要使那一人沉默并不比那一人要使人类沉默较可算为正当。“
这是不是有一些道德洁癖,仿佛并不是一个功利主义者的所为,如果如密尔所说,那么我以上第一个疑问就已经在密尔这儿得到解决。但是密尔又确实是一个实在的功利主义者,他的功利主义更为深邃,他又说:”迫使一个意见不能发表的特殊罪恶乃在它是对整个人类的掠夺,对后代和对现存的一代都是一样,对不同意于那个意见的人比对保持那个意见的人甚至更甚。假如那意见是对的,那么他们是被剥夺了以错误换真理的机会(按:注意,他们是自我剥夺的);假如那意见是错的,那么他们是失掉了一个差不多同样大的利益,那就是从真理与错误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对于真理的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更加生动的印象“然而关键在于”我们永远不能确信我们所力图窒闭的意见是一个谬误的意见;假如我们确信,要窒闭它仍然是一个罪恶“
或者我说错了,那并不是道德洁癖,而是真正的功利主义,用苏格拉底的那句话来说在合适不过:”雅典人,你们对于你们自己的戕害要远过对我的戕害。“
密尔说:殊不知决定他在这无数世界之中要选取哪个作为信赖对象乃仅仅是偶然的机遇,殊不知现在使他在伦敦成为一个牧师的一些原因同样也会早使他在北京成为一个佛教徒或孔教徒――-而这些他就不操心过问了。可是,这一点是自明的,也像不拘多少论据能够表明的那样,时代并不比个人较为可能错误一些;试看,每个时代都曾抱有许多随后的时代视为不仅伪误并且荒谬的意见;这就可知,现在流行着的许多意见必将为未来时代所排斥,其确定性正像一度流行过的许多意见已经为现代所排斥一样。
这段话美妙,但是容易遭到驳斥,就这样的观点很容易使人无所适从,到底什么是正确的呢?人到底应不应该按着自认为正确的去行事呢?密尔在以下作了解答:我们之所以可以为着行动之故而假定一个意见的真确性,正是以有反对它和批驳它的完全自由为条件;而且也别无其他条件能使一个像具有人类精神能力的东西享有令他成为正确的理性保证。
从这段想到独立宣言的第一句:我相信一下真理是不言而喻……而自由的真谛就在于允许你不同意这样大多数人所认为的真理。
密尔说:宗教自由的敌人们也觉到,若不用什么论据把马卡斯安东尼奥说成正当,就不可能替使用惩罚办法来束缚不信宗教的意见的行为辩护;他们在被紧逼的时候间或也承认上述的结果;于是他们就说:迫害基督教的人还是对的;迫害乃是天机早定的一个大难,真理应当通过而且总会胜利通过的,因为法律的惩罚最后终于无力反对真理,虽然反对为害的错误时则有时发生有益的效果。
这种辩解无论如何都非常虚弱,并且危险,因为在基督教处于弱势的时候,这种口吻可能会害死教徒。
若谓只因其为真理便具有什么固有的力量,能够抵抗错误,能够面临监狱和炮烙而挺占优胜,这乃是一种空洞无根的情操。须知人们之人新真理并不胜于他们之往往热心于错误。
真理所享有的真正优越之处乃在这里:一个意见只要是真确的,尽管可以一次再次或甚至多次被压熄下去,但在悠悠岁月的进程中一般总会不断有人把它重新发现出来,直到某一次的重现恰值情况有利,幸得逃过迫害,直至它头角崭露,能够抵住随后再试图压制它的一切努力。
以上是密尔《论自由》中的《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章节,下面是第二章节《论个性为人类福祉的因素之一》。
密尔引用了罕波尔特的一句话:人的目的,或说由永恒不易的理性诏谕所指令而非由模糊短暂的欲望所展示的目的,乃是要使其各种能力得到最高度和最调和的发展而达成一个完整而一贯的整体。所以“每人所应不断努力以赴特别是志在影响同人的人所应永远注视的目标,乃是能力和发展的个人性”
这大概和我所理解的萨特的存在主义有某种恰合,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也是,但是从动物到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彼刻人的本质显现,而现实中的每个人则都是分得这个本质的部分而非全部,所有的人则构成大写的人,人类即是人的本质显现,要让这种本质显现,那么每个人就应当努力完善自己,使“自由和境地的多样化”。
密尔说:不要因为不知怎样制作英雄就连制作英雄的材料也排弃掉。
人类曾有一个阶段,个性过强,社会性太弱,由而使得社会成员受损,因此历史进入一个自我调整的状态,但是由于人的弱点,矫枉过正,现在的情况就是社会就像使用了强性除草剂,良莠不分,统统消灭个性。
密尔说:要想给每个人本性任何公平的发展机会,最主要的事是容许不同的人过不同的生活。在任何时代里,只看这一项独立自由运用到怎样程度,就相应地可以知道那个时代怎样值得为后代所注视。就是专制制度也不算产生了它的最坏结果,只要人的个性在它下面还存在一天;反之,凡是压毁人的个性的都是专制,不论管她叫什么名字,也不论它自称是执行上帝的意志或者自称是执行人们的命令。
这段话似可以用来讨论威权和极权的区别,威权体制下还尚存个性,而极权不是。
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地呼吸。
我有时想在两个时代里,对一件事抱着截然相反态度的人其实是同一种人,今天反对民粹主义的人如果身处另一个时代中就会支持民粹主义,此一时彼一时也,并非善变,而是专一,他们总和一样东西作对,那就是“暴虐”,当君主暴虐时,他们用民粹矫正,当民众暴虐时,他们用英雄天才来矫正,这一类人往往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怪癖”,然而“恰恰因为意见的暴虐已达到把怪癖性做成一个谴责对象的地步,所以为了突破这种暴虐,人们的怪癖才更为可取。”
密尔说:进步精神并不总是等于自由精神,因为进步精神或进步精神,因为进步精神会企图以进步之事强加于并不情愿的人民,而自由精神要抵抗这种企图,也会与反对进步者局部地和暂时地联合起来。但是进步的唯一可靠而永久的源泉还是自由,因为一有自由,有多少个人就可能有多少独立的进步中心。
这一点非常重要,要平等还是要自由?平等和自由我们都要,但是如果两者择其一,那么要自由。但是人在这个选择中往往会迷失,一味强调平等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极权,而如果先有了自由,那么平等的希望仍然不会磨灭,美国的历史则是最好的例子。
密尔说:我们要以中国为前车之鉴。那个国族乃是一个富有才能并且在某些方面甚至也富有智慧的国族,因为他们遇有难得的好运,竟在早期就备有一套特别好的习俗,这在某种范围内也就是一些即使最开明的欧洲人在一定限制下也必须尊称为圣人和智者的人们所作出的事功。他们还有值得注视的一点,就是有一套极其精良的工具用以尽可能把他们所保有的最好智慧的人将得到有荣誉有权力的职位。毫无疑义,做到这个地步的人民已经发现了人类前进性的奥秘,必已保持自己稳稳站在世界运动的前列。可是相反,他们却已变成静止的了,他们几千年来原封未动,而他们如果还会有所改进,那必定要依靠外国人。
读到这里,痛心不已。欧洲之得有前进的和多面的发炸,完全是受蹊径繁多之赐。
人类在有过一段时间不习惯于看到歧异以后,很快就会变成连想也不能想到歧异了。
两条格言:第一,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第二,关于对他人利益有害的行动,个人则应当负责交代,并且还应当承受或是社会的或是法律的惩罚,假如社会的意见认为需要用这种或那种惩罚来保护它自己的话。
第一条格言我认为是社会干涉个人的限度,第二条格言则是个人自由以他人为界的表达。
密尔说:自由原则不能要求一个人有不要自由的自由。一个人被允许割让他的自由,这不叫自由。
可是自由的另一个原则就是一个人有处置自己的身体的自由,这两者相矛盾么?
“政府只要决心要求每个儿童都受到良好教育,并不必自己操心去备办这个教育。……要知道,由国家强制教育是一回事,由国家亲自指导那个教育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要由国家主持一种一般的教育,这无非是用一个模子把人们都铸成一样,于是就不免随其有效和成功的程度而相应地形成对于人心并自然而然跟着也形成对于人身的某种专制”
若干国度中政治自由不充分建筑在地方自由的基础上便往往只昙花一现。
如果一国中所有高才竟能都被吸入政府的职务中去,那么一个趋向于做到这种结果的建议才真足以引起不安。这种行政极其愈是构造得有效率和科学化,网络最有资格的能手来操纵这个机器的办法愈是巧妙,为患就愈大。
要做到符合于效率原则的最大限度的权利分散;但也要尽可能做到最大限度的情报集中,还要尽尽最大的可能把情报由中枢散播出去。
读书笔记《爱和自由》 篇5
这本书对许多人来说应该并不陌生,我在大学期间的图书馆就经常会见到这本书,后来参加工作后,也常会听人说起。但总没细细阅读过,都是简略看看书本简介。不细读的原因,也记得不大清楚了,大概是对它有些偏见,因为接触过太多以第一人称的角度,通过书写自己的事情来“教导”大家该怎么对待幼儿,对待幼儿教育。这是我平时不太喜欢的一类书籍,我反而更喜欢一些学术研究类书籍,通过大家的研究,更深入了解一些幼儿行为、心里、发展特点等,并用有说服力的案例来说服我。
但今年这本书再次进入到了我的眼帘,在学校的好书漂流图书室,多个家长都将这本书推荐到了学校图书室。我再次注意到了它,而这次我也真正下定决心去仔细读一读。毋庸置疑,我们的工作面向小朋友,同时也面向家长,既然这么多家长朋友都选择这本书,肯定有他的道理,同时接触家长们喜爱的书籍,也能更好的帮助我们了解家长们的一些想法。
带着这些想法,我开始阅读起这本书来,开始时还是抱着一些些怀疑和试着看看的态度,但这本书却给了我许多的惊喜。每一章它都会重点讲了一个特定的内容,而那些内容,看似简单平常,但正是这些简单平常的事情,却是每个老师、家长会遇到的问题“儿童为什么喜欢重复做一件事?儿童心智发展的内在过程;应该怎样理解孩子;怎样才能为孩子创造好环境?”等等。同时这些问题也是时有发生在作者的孩子身上的,所以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和专业知识(作者:孙瑞雪,中国著名教育家与儿童心理专家),针对这些问题说出了自己的思考、见解及可行的解决方式。相信这也是家长们选择这本书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家长们会获得共鸣,找到许多可行的小策略;再或许作者的方式方法,不一定适合用在每一个小朋友身上,但当大家看到作者讲的这些问题,不只是自己家的小朋友会有,而是一个相对普遍的问题,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自己的焦虑,而有时正是家长的焦虑可能会将小朋友某阶段出现的问题扩大化,恶劣化,反之而言,家长能轻松面对一些幼儿身上的问题,先稳住自己的焦虑再从容的帮助幼儿,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点在这本书中也有提到!
《论自由》读书笔记 篇6
【关 键 词】 阅读;自由;快乐;素养
2007年12月,我校正式立项《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山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研究的初期,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的领导对课题的开展都是一筹莫展,认为方案的开展与实际的教学工作有所抵触。有部分教师担心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开展会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甚至有老师开玩笑说:“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长远发展固然有益,但是应付考试还是需要点‘急功近利。”这样的思想不多不少都会阻碍课题活动的正常开展。要知道,科研项目的开展与平时学校布置完成的常规工作有所不同,科研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学校的领导及教师要有高涨的热情,还要有科学探索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不知不觉该课题已经开展一年多了,这一年多来,我们经历了懵懵懂懂、邯郸学步时的迷茫与困惑,但在局领导及结算中心业务员的指导和协助下,我们的课题开展也终于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活动的实施,让老师们看到了孩子们天真的脸上洋溢着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充满对阅读渴求的眼睛,更坚定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回首来时路,我们的确走得不容易。现将走过的历程做一回顾:
一、从课堂入手,解放思想
传统的课堂教学习惯于用支离破碎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阅读体验,因此,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亲近和热爱之情。反之,更会因为教师啰唆的讲解或机械性的复述让学生感到厌倦,甚至失去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我们要求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放思想。从课堂入手,提倡“精讲多读”,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为了得到更多活动信息的反馈,除了按照课题组的计划每位实验教师上好实验课外,学校主抓该课题的行政,课题组长还进行不定期的随堂听课。一年多来,我们明显感到了我们的教师上课时讲得少了,也不会因为频繁啰唆的讲授使声音变得沙哑了。
二、凝造阅读氛围,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一)把学生午读的时间延长至20分钟
在这段时间里,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读一个故事,去看一个笑话,去感受一段至理名言;在这段时间里,学生都在静静地读,细细地想。时不时我们会看到一两张笑脸,听到一两声忍俊不禁的笑声或者是抽泣声。这都是学生阅读时与作者心灵的碰撞,是阅读的感悟、收获,而老师则在一旁当好观众。在这段时间里,没有了写字的沙沙声,没了因老师担心上午课中知识点学生学得不够扎实而再一次唠叨的烦琐声。
(二)设立小小图书角,解决学生看书难,没书看的问题
毕竟,我们所处于的只是一个经济发展不是很好的小城镇,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不是很好。家长一是没时间没心思去为子女选购课外书;二是没有多余的钱去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而学校就只能肩负起这个责任。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资源,把图书按不同的种类经过筛选借给各个班,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也解决了班级图书角图书少的问题。而且,我们还实行了每两周同级班交换一次图书,每月邻级班交换一次的办法,使学生阅读的内容不断更新。
三、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阅读成果的舞台
课外阅读是课内学习的延伸与补充。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只有尽量为孩子提供展示他们阅读成果的舞台,才能更好地鼓励孩子多读书,坚持读书。因此,我们开展了“课外剧本表演”“手抄小报比赛”“诗歌朗诵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在活动中我们惊奇地发现,学生有着强烈的表演欲。深情合作的演绎,抑扬顿挫而包含情感的诗歌朗诵,字字铿锵而真情流露的读书笔记,这就是阅读能量的释放。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阅读的能量得以释放,让学生的才华得以展示,让阅读的氛围得以蔓延。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学安排时,我们还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的纪念日等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并根据资料配合班级或者自己进行各种形式的处理与表达,帮助学生广开信息渠道,储存各种信息,使学生初步具备集中与扩散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能力。
四、阅读需要一片净土
回想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除了要完成必要的家务外,所有的事情都是自由的,学习是自由的,你读什么书,好像也是自由的“四大名著”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小人书……没有人会干涉你看的是什么书。而且这些书总会传着传着,直至会传到书皮甚至里面的内容都会不见了一两页。因此,从小我们就熟悉了四大名著,因为那时一切都是自愿的。自愿的就是自由的,自由的就会感到快乐,快乐的事有谁不愿意去做?而现在的学生,他们有太多外在的压力。大量的作业挤占了学生读书的时间。所以,素养教育的今天,我们不能再有任何的借口去剥夺学生的读书时间。阅读需要一片净土,我们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这一片净土!
经过一年课题活动的开展与探索,通过教师辛勤的实践与上级领导的协助,我们欣喜的看到课外阅读犹如一道风景线,为学校带来勃勃生机。在这里,学生拥有一片自由读书的天地,学生正体验着自由读书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鞠锋. 让读书成为一种自由的呼吸[J]. 信息教研周刊,2014(5).
[2] 陈云梅,刘晓霞. 浅析小学语文素养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2015(2).
《自由的基因》读书笔记 篇7
《自由的基因》来自保守主义者自认辉格党传承的制度自信和历史解读,盎格鲁圈视角和英国例外论,绝对黑欧盟、大政府、司法能动主义、文化相对主义、高税率、福利国家等;个人独立、负责任的自由、代议制、普通法、财产权、清教渊源、个人主义文化等构成例外的制度特质;因地理条件(无常备陆军)和法律性斗争偶然胜利,在早已发育的个人主义民族认同基础上,日尔曼部落古老自由得以与来自欧陆的`诺曼传统(王党—托利党;工党—欧盟)斗争,确立大xianzhang、光荣革命、美国法律等自由政制特性,加之语言、宗教和民族多元性,形成盎格鲁特质;原名—我们(英国人)怎样发明(发现)自由?自由缘何如此重要?中译本改为先名,估和作者立论来源之一为麦克法兰相关,麦氏中译新书为“现代世界的诞生”,倒也相配。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 篇8
因为人们并不懂教育。搞教育的不懂教育,管教育的更不懂教育也不想懂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通病。
这个我感触非常深。这里要说起《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因为读完这本书我经常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所幸自己的记忆力还不错,多年前的事情一直记忆深刻,这个我想《窗边的小豆豆》作者东彻柳子也一定是对童年的记忆深刻才能完成这本好书吧。我回忆起童年里因为把一群小朋友领到家里把妈妈辛苦包的包子给分发了遭到妈妈的责备;回忆起小学时一位女老师把一盒粉笔努力的向班上一位学习不好的同学砸过去,粉笔四溅的情形;回忆起童年本来美好的夏天晚上怎样被鬼故事吓的不敢回家;太多太多的故事让我记起不要这样对待我的孩子。所幸我还属于下面这段话的前者。
自己有心理障碍又知道有心理障碍的人绝少,而自己有心理障碍又不知道自己有心理障碍的人太多。
关于这句话我最想说的是好多成人在自己有了孩子的时候,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童年,忘记自己童年的故事,忘记自己童年的愿望,忘记自己被束缚后慢慢被磨蚀的没有个性的痛苦!而又继续把这种痛苦施加的自己的孩子身上!
个性跟创造力是画等号的。因此人的整个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个性的培养过程。有个性的人是指在思维上、在整个生存状态上跟别人不一样。关于个性我的理解是一定不能让孩子受到束缚,这也就是《爱和自由》这本书里提到的自由。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每个敏感期,要学会尊重孩子。不然的话也就像下面说的一样,只能是这样的结果。
我们在成长中的每个敏感期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指导,我们甚至没有在“自己发展”时得到尊重,我们深深的、独到的思维能力丧失了。虽然我的父母也爱我们,但是回想这一路的爱,自己还是觉得有缺憾,虽然我也很爱很爱父母,但是我不能说他们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自由的爱,宽容的爱和理解的爱!所以对下面的话我要谨记在心,学会怎样去爱。什么是爱,是一种巨大的宽容和理解,有了爱,即使不懂教育,也能给孩子发展的基本权利,也能使孩子自由,让孩子经自由走向独立。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
看完《爱和自由》还有的一个感触就是关于知识,以及怎么样去“教”。首先谈谈我的认识,我认为的教应该不是枯燥的教,而是带着孩子去认识,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大量从生活中学习而不是课堂学习的过程。下面的这一条我就非常认同。认识事物的过程好比吃饭,经过消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东西是智力。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周围的环境都是这样教的。普通的“教”的本质了:让孩子把注意力转向什么,然后“教”什么。但注意力不是感觉,更不是深入的`感觉。
看完《窗边的小豆豆》时我真的非常喜欢书中的巴学园,如果我们的学校都像巴学园那样给孩子自由多好啊!而不是现在这种“普通的教”。
当一个人在树林里散步的时候,他能够长久的沉思,他能够浪漫的联想,在这个时候如果远处钟声传来的话,那么他这种感觉会更好的加深,像诗一样。蒙特梭利说,一个优秀的蒙特梭利教师,她的杰出点就在于,当这个孩子正好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老师就是那个钟声,能够把这种美好的感觉加深。看完这段话我也有感触,不只是优秀的老师这样,优秀的父母更应该这样。
另外关于怎样学习知识以及学习知识的目的,我也有很多想法。以前看过一本书《图穷对话录》是新东方的一位老师写的。里面有一段话给我记忆深刻,核心思想是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让我们幸福的生活。在《爱和自由》这本书里我觉得也有相同的观点。这就是知识的用途。知识应该同人的生命如水乳般交融,当人实施理想和愿望时,它成为一种能力出现而不成为所谓的工具。
另外还想说的是关于童年教育的重要性。我自己一直坚信在孩子的童年时期如果精心教育,远比孩子长大了才去单纯的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要重要的多,这个我一想到中国那么多的留守儿童便心生难过。不过这种现象暂时看不到有什么改变,多数是因为生活所迫吧,但我一直觉得再难也不能难孩子。关于这个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爱和自由》全文贯穿的都应该是这种思想吧。摘下来几段。
一名儿童如果在零至六岁形成了健全的品格,向善就成了他的自然内驱力,他一生就是为了不断完善自己。
人类的创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6岁以前能够成长得非常好,他就越容易进入更高状态的人类的思想、人类的情感和人类的一切科学理论,如果我们被某一种东西禁锢的话,我们只能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童年尤其是0-6岁,同成人相比是人生的两极。就像地球南极跟北极一样。7岁不是6岁的延续。实际上在6岁以前他所奠定的一切是为他整个一生做基础的,而不是为某种文化,或者某个学校,或者某种知识的转化作准备的。
看完《爱和自由》我有个强烈的想法,就是非常非常想去做一名能给孩子爱和自由的幼儿教师,这个在看完《窗边的小豆豆》时就产生了的想法,自己希望像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一样,能够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热爱孩子。看来我要好好想一想了,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应该就是幸福的生活吧,而不只是简单的工作。
如果你爱孩子,让他的精神愉快,你给了他们美好,儿童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个金色的未来。这个希望寄托在儿童身上要比寄托在任何成人身上更为可靠。因为“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文明之父”。
【《论自由》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财富自由之路读书笔记12-22
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读书笔记10-10
密尔论自由大纲笔记11-13
爱和自由读书分享05-17
读书,让思想自由翱翔07-13
周扬-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小结07-02
君主论读书笔记07-06
君主论 读书笔记10-14
化学教学论读书笔记12-04
论十大关系的读书笔记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