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读书笔记

2024-10-10

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读书笔记(共5篇)

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读书笔记 篇1

《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读书笔记

1.金融不只是一组经济工具,它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分析框架,它背后的逻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全新视角。如果以金融的逻辑作为一副眼镜,去看待社会和个人、历史和现状。你会发现其实各个社会、种族、民族都是相通的,相同为主,相异为次。

2.在没有金融市场的传统农业社会,当老百姓大众面临灾荒风险事件冲击时,更可能发生的是他们被迫变卖妻女,因为妻女可能是他们手头仅有的具有一定流动性、能够变现的资产,除此之外可能难有其他活路。这也是人类许多社会都曾经有卖妻习俗的原因。3.长期而言,金融发展程度越高的国家,其收入不平等系数就越低;一般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收入不平等程度会逐渐降低。

4.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不仅使资源配置效率过低、不利于创业创新,而且使收入分配恶化,不利于拉平社会各阶层的收入机会、创业机会。过度依赖银行的金融体系从本质上偏袒富人、贵族和已经成功的企业。

5.考虑到中国股民毕竟不到一亿,有股票投资的家庭不到四分之一,制造股市繁荣的结果只是让部分人更富,让多数人更穷,收入和财富差距进一步恶化。尤其是在社会流动性非常充分、银行惜贷、实体企业不一定想多借多贷的情况下,继续通过降息降准增加流动性,只会让股市泡沫更大,拉大财富差距。而且这样人为刺激股市,连实体企业也不想专注主业,也把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向股市,因为在这种人为安排的“慢牛”下,似乎股市的回报高于任何实体行业的投资,由此导致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结构被严重扭曲,包括人力资本过多的往炒股上转移,扭曲社会的激励架构,拖垮社会的长期创新力。6.对金融的过多政策干预会扭曲资源配置,逆转经济结构调整,造成更多的机会不平等和财富差距。我们要纠正以前的错觉,就是觉得“政府不干预的金融只对富人有利,政府干预就是为普通人而为”。现实恰恰相反。

7.之所以“实体经济为主,金融经济为辅”的观点大有市场,从本质上看来是因为人们还没有走出短缺经济、农耕经济的思维。对于总处于温饱边缘、物质总是短缺的农耕社会来说,所有经济活动的价值都围绕填饱肚子的需求来定义:能直接生产东西填饱肚子的活动才有价值,二不能生产“物”的虚拟经济活动,没有价值。

8.从长远来看你,市场经济的发展除了让GDP增长更快、使资源更有效使用之外,更重要的、更根本的贡献是,市场经济把个人从工具中解放出来,让个人更有权利和尊严。9.“花别人的钱不心疼,花自己的钱才心疼”是委托代理问题出现并存在的基本人性条件。如果说本次金融危机或者任何经济危机都源自委托代理链条所必然带来的利益扭曲的话,由政府代替市场不可能消灭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因为政府权力体系所包含的委托代理链条自身的问题,比市场主体即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有过之无不及。

10.当人际交易不是通过市场而是以人格化形式发生时,人就成了工具,人的价值由其工具价值决定。

11.如果离开市场经济。不管你是靠儒家“三纲五常”体系,还是靠计划经济、国有经济,还是以宗教教会为基础的安全保障体系,都要求你牺牲个人、让出你的自由空间,或是服从政治领导,或是服从经济领导,或是服从于“三纲五常”下的家族权威,这些都通向个人不自由之路。相对而言,市场经济最核心的原则是个人自由选择。

12.衡量文明程度最为基本也最为具体的指标是:当人与人之间出现分歧或发生冲突时,是用野蛮暴力还是和平手段解决。13.基于行政权力的社会结构和资源配置是一种以合法暴力为后盾的秩序。也就是说,行政权力实际上也是基于暴力,只是其背后是政府独有的合法暴力,而不是非法野蛮暴力。14.个人自由、私有产权,再加上市场和法治。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普遍模式。15.财富差距、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不是因为现代资本家比以前更加“道德沦丧”,也不是因为现代企业家更加贪婪,而是现代技术和规模化商业模式所致。

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 篇2

出 版 社:西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9

编辑推荐

作者多方面剖析了:金融不是富人和金融从业者的专利,而与每个人的安全、自由、发展、幸福息息相关,也关乎民主体制的合理运行。而建立和维护健康的金融制度,又有赖于政治体制、法治、社会诚信等的保障。树立读者金融意识,也为读者简介了股票、期权等金融工具。

内容推荐

如果说《金融的逻辑1》关注的焦点是“富强”,那么,《金融的逻辑2》则把焦点集中于“自由”。面对股市动荡,政府应该救市还是不救?政府应该干预金融市场吗?为什么说《21世纪资本论》的药方开错了?为什么“货币战争”之类的阴谋论只能让我们自废武功?

陈志武教授认为:基于自由选择的人生才有幸福可言,而自由的市场与自由的金融,将会提升每个人自由选择的能力。

作者简介

陈志武,著名华人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曾获得过墨顿·米勒奖学金。专业领域为股票、债券、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与经济史。1983年获中南工业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现担任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及量化历史研究所所长。

精彩内容节选

现在流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即众创。以前中国只有国有银行,没有股票市场或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也没有债券市场,对许多人来说,借债融资创业发展不可能;而即使企业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需要借贷融资了,也需要实物资产抵押,否则不可能从银行借到贷款。

如果融资的前提条件是实物资产抵押,那么富人和穷人之间,谁可以得到融资支持呢?当然是富人,或者是已经成功的企业。也就是说,如果金融行业还停留在以银行为主的初级状态,那显然对富人最有利,因为富人可以拿出所需要的实物资产抵押品;同样道理,这也对已经成功的企业更有利,于是造成富的更富、穷的更穷。发展金融市场的内在要求就是减少融资的抵押要求,让那些未来前景看好,但现在没有实物资产、没有太多到手财富的“穷人”也能得到融资支持。

目录

序言 金融为什么

第一部分自由的金融逻辑

第1章市场通往自由,金融解放个人

第2章货币化与自由

第3章愈自由,愈发展

第二部分民富的金融逻辑

第4章如何走出“勤劳而不富有”的怪圈

第5章“赢者通吃”背后的经济金融力量

第6章21世纪的资本为何不同

第7章金融市场是克服民主制度缺陷的一种手段

第8章国债破产、财政危机或许是必要的“魔鬼”

第9章把住政府之手

第10章 制约政府对资源配置的控制

第11章 经济发展要围绕着生活的幸福而展开

第12章 富政府之下,“权力”会压制“权利”

第三部分创新的金融逻辑

第13章金融监管的社会代价

第14章互联网金融到底有多新

第15章期权工具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

第16章诚信的“金融逻辑”为何在中国失灵

第17章公司不举,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

第18章强化股票的“股性”,弱化其“债性”

第19章资本市场催化创新创业

通往奴役之路读书笔记 篇3

在我们竭尽全力自觉地根据一些崇高的理想缔造我们的未来时,我们却在实际上不知不觉地创造出与我们一直为之奋斗的东西截然相反的结果,人们还想象得出比这更大的悲剧吗?我们越试图用干涉市场制度的方法来提供更充分的保障,有些人就越缺乏保障;并且,更糟的是,在作为一种特权而得到保障的那些人的保障和没有这种特权的人日益增加和无保障之间的对立也变得越大。并且,保障越具有特权的性质,而没有特权的人所面临的危险越大,保障就越为人们所珍视。随着有特权的人数的增加,在这些人的保障和其他人的无保障之间差别的增加,就逐渐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社会价值标准。给人以地位和身份的不再是自立,而是有保障,一个青年人拥有领得年薪的确定权利比对他怀有飞黄腾达的信心更是其结婚的资格,而无保障则成为贱民的可怕处境,那些在青年时就被拒绝于受庇护的领薪阶层之外的人,要在这种处境下终其一生。毫无疑问,对更大自由的允诺己经成为社会主义宣传最有效的武器之一,而且,对社会主义将会带来自由的信念是真心实意的。但是,倘若允诺给我们通往自由的道路一旦事实上被证明是一条通往奴役的大路的话,悲剧岂不更惨。勿庸置疑,对更多自由的允诺使越来越多的自由主义者受到引诱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使他们受到蒙蔽不能看到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基本原则之间存在着的冲突,并常常使社会主义者得以僭用旧有的自由党派的名字。社会主义被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奉为自由主义传统的当然继承者,因而,他们不能接受社会主义会导致自由的对立面的看法,是不足为奇的。 哈耶克曾经用一句格言来对比凯恩斯和他自己:“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无庸置疑,人类社会的成功管理既需要“狐狸”,也需要“刺猬”。而哈耶克,正是这样一只巨大的“刺猬”。

《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 篇4

序言

全书以现金流象限图作为开篇,描述了商业世界中的四种处于不同象限的人:

E代表雇员(Employee)

B代表企业主(Businessowner)

S代表自由职业者(Self―employed)

I代表投资人(Investor)

通过现金流象限图找到现在自己所处于的象限。

现金流现象

现金流象限代表获得收入或者金钱的不同途径。钱并没有不同,但是挣钱的途径却截然不同。处于不同象限的人,都带有各自象限明显的特征。对E象限的人而言,保障或者福利通常比金钱更加重要。而对于S象限亲力亲为的人而言,他们对于钱有相当独立的态度,能者多劳。几乎与S截然相反的B则喜欢委派工作,通过自己的领导力来激发人们做出最好的表现。而作为I象限的投资人则是用钱来赚钱,他们不需要工作,因为他们的钱在为他们工作。

财富的定义是:当你完全不工作(或者你家里的所有人都完全不工作)时,在你现有的生活水平下你所能生存的天数。财富是用时间衡量的,而不是用钱来衡量的。看到此处,想一想自己的存款和支出,就能大致知道自己现在的财富水平了。所以即便是高薪,但入不敷出,依然不能脱贫。反倒是是那些勤奋工作,合理规划,善于理财,被动收入完全覆盖支出的觉醒者,已经积跬步行千里早早实现了财务的自由。

“千里之行,始于跬步”不要总想迈出“一大步”,而要先学会迈出一小步。给自己设定一个留有余地的目标,然后坚持。投资理财并不是攒够了钱,再去学习投资理财知识,杀入市场期待高投入高回报的的收益。长期的财务成功不是以步幅的大小来衡量的,而是用你前进的步数、方向和时间来衡量的。

《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 篇5

“你已经探索很久了。现在放弃探索,学习如何收获吧。”

第一章: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1、为什么日进斗金,却负债累累?

作者分别从社会环境、作者经历、读者情况三方面来介绍现在的财务环境。

1)社会环境

政府是反面教材,大量的举债,同时通过提高税收支付越发高涨的国家债务利息;教育体制也没有进行财商教育,回答“我们如何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如何才能变的富有”;我们周围得到关于创造财富的建议微乎其微,社会倡导过度消费、透支信用、提前消费;朋友圈缺乏这方面的良师益友,大家或许会有学业和职业导师,但很少有财商导师。

2)作者经历

作者说,他6岁那年,一个经历改变了他对于金钱的看法,他父亲因为肝硬化住进医院,他要在医院里待上1年,因为需要绝对的静养,医生也要求他尽量不要看书。但后来医生发现不断有人前来看望他的父亲,甚至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忙的病人,事实上他老爸是个律师,他所见的人都是他的客户,他其实一直在工作。

这段时间作者在陪床,听到他们聊的所有内容都指向了一个词,钱,主题都是金钱焦虑、金钱焦虑、金钱焦虑。听的他都快要吐了。他觉得所有的麻烦和不幸都是因为没钱造成的。于是这个场景激励着他,一定要战胜金钱对于幸福的束缚。

作者下定决心,在30岁之前一定要成为一名百万富翁(当然这是在当年的德国)。但天不随人愿,他在25岁的时候还负债累累、体重超重、对自身充满怀疑。他很绝望,明明日进斗金,怎么还负债累累?

作者很幸运,26岁的时候他认识了一个高人,他通过正确的方法,让自己走上了溜光大道,到了30岁,他真的可以靠利息生活了。

3)读者情况

作者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个人财产在过去7年发生了什么变化。7年前,你认为将会得到晋升,认为”这“不是全部,认为会比现在挣得更多,认为变得富有只是时间问题,但思考的结果往往使人失望,也切中要点。你可以把它写下来,如果发现这一切都没有改变,那么就危险了,你可能已经进入了一个舒适区,你要努力把自己挣脱出来才行。

2、希望是一种绝妙的自我欺骗

作者一时间也没想到这种结果,后来逐渐明白过来,是自己太乐观,没有深刻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乐观主义是让人看到事物的积极面,自信是战胜事物黑暗面的信心。乐观主义经常被当做自信。确实乐观主义是一种正面的品质,会帮我们看到所有事物的积极面,但如何只有乐观主义而不具备其他品种的话,也不会发挥很大作用。

当我们有财务问题的时候,金钱变的尤为重要。我们当然希望财务情况会变的更好,事态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如果只是徒有希望而不做努力的话,那什么都不会发生。

希望是一种智能镇定剂,一种绝妙的自我欺骗,格言有”所有的傻瓜都生活在希望和等待之中"。

3、梦想,目标,价值观和策略

人生不光有财务问题,还有健康,关系,情感和人生意义,这五个问题就像是五根手指一样。都很重要,但是如果其中财务的那根手指被掰断了,你会表现出无所谓吗?会说我至少还有四根手指吗?显然不会,你所有的注意力都会转移到疼痛之上,这就是财务的意义。

财务健康的作用在于让你能生活的更幸福,去感受其他人世间的美好,而如果你要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总说视金钱如粪土,钱就是王八蛋。那么对不起,贫穷会限制你的想象力,最后你的视野里就只有钱,为了钱你会失去健康,失去亲情,失去梦想,失去一切一切。

作者后面4年能够靠利息生活,是因为梦想、价值观、目标和策略很快的保持一致。

这其中计划是关键。很多人安排个度假计划,研究个飞机票旅游攻略能研究上个把月,但对于人生规划基本上毫无想法。作者说如果你不认真安排你的人生,那么你的人生将由别人来安排。没有计划的人生,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即使偶然成功也必然是最后一败涂地。

所以人生需要计划,尽管结果可能跟计划有很大出入,但起码方向会是基本一致的。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实现这个梦想你需要多少钱,赚到这些钱你有需要完成什么目标,这些目标跟你的价值观是否一致?比如你想致富,但你肯定不想很快就累死,也不想因为诈骗被抓进监狱。所以,那些你能干,你想干,还能赚钱的方式,就是价值观和目标统一的地方,你打算怎么实现这些目标,最后事实的策略是什么,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你离财务自由就进了一步。

当然这四个支柱作者后续会花大量的篇幅进行系统探讨。

上一篇:谚语俗语歇后语下一篇:以谦虚为主题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