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前教育有关内容

2024-05-24

团前教育有关内容(共3篇)

团前教育有关内容 篇1

团前教育与学习,课堂气氛和谐简便,使我们受益匪浅。下头我就学习的拙劣心得与大家进行分享:

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能单一局限于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学习中国历史、现代政治、经济、社会、信息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努力做一名复合型人才。

坚持实践,不断提高工作本事

不断吸收并懂得运用新知识。我们要走出去,多学习、多交流,不能做井底之蛙,要培养自我和团队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本事。

创新团队工作,切实增强团队凝聚力

要时刻将“服务青年,服务企业”的意识牢记于心,凡事都以团青对工作满意度来衡量自我作为团干部是否称职来不断的检测和审视自我。与此同时,更应主动地关心弱势青年群体,主动为他们供给发展的机会,切实解决困难,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团内活动,注重于团青进行思想交流、工作交流、情感交流等。

提高自身认识,认真践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号召

要时刻牢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尽心尽责做好自我的本职工作,努力从工作中、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做起,做好团员青年的表率和榜样。

经过本次培训学习,我决心仍然要“不忘初心、不断前行”,努力在这个团干岗位上踏实奉献、不断进取,用实际行动展现当代青年的时代性与先进性。

团前教育有关内容 篇2

一、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中的环境教育

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高中化学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 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 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

(2) 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在化学学习中, 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 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2) 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 敢于质疑, 勤于思索, 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善于与人合作, 具有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 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2) 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从高中化学课程三维目标的表述与内涵看, 高中化学课程的环境教育要求有显性与隐性之分, 有些内容是环境教育的专题, 有些内容具有明显的、直接的环境教育指向;有些内容尽管不是直接的环境教育内容, 从绿色化学的教育角度来看, 为环境教育奠定了基础。知识与技能目标为环境教育提供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为环境教育搭建平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环境教育提供直接要求。

化学课程标准在培养目标中要求化学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在掌握化学科学知识的基础上, 更加重视从化学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 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 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 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使学生在面临与环境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 能做出理智、科学的决策,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高中化学课程内容中的环境教育

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在内容选择上, 力求反映现代化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 积极关注21世纪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 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 更好地体现化学课程的时代特色。在设置选修课程模块时充分反映现代化学发展和应用的趋势, 以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反应为主线, 重视反映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

《标准》要求学生对环境知识的掌握以及环境意识的形成都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突出了课程内容的发展性、现实性和生活性。《标准》围绕“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理念, 设计了寓环境教育于化学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标准》中的环境教育内容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呈现方式。集中方式:专门设置了《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个模块;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设计了相应的主题:《化学1》“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主题;环境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主要问题, 例如能源、环境、材料、工农业生产、健康等“贴近生活, 贴近社会”的问题。渗透方式:在选修和必修模块中都有可以综合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题。《课标》中这种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呈现方式可以使“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和目标真正得到落实,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总体目标的有效途径。

在一级主题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 例如化学的可持续发展、化学与环境保护等。环境知识覆盖在必修和选修模块中, 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最理想的切入点。《标准》要求通过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 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高中化学课程实施建议中的环境教育要求

化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化学的视角分析环境问题, 掌握原理, 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 其目的是了解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高中化学课程中的环境内容主要涉及资源、能源、大气、水、土壤等, 这部分内容是高中化学课程内容中化学知识性比较强的内容, 在对环境要素的特征、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时, 似乎与环境教育难以直接挂钩, 但这些却是化学课程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基础, 是分析生活问题、社会问题的理论依据。因而, 有必要以化学为视角, 挖掘化学课程中环境教育的内容。例如, “化学与生活”模块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 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在教学中要联系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 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又如, “化学与技术”模块以资源利用、材料制造、工农业生产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 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在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 充分利用当地各种条件, 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讨论、观看影像、听报告等实践活动, 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实际问题, 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认识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技术问题。

通过对《标准》中环境教育内容的解析, 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化学教育教学中, 不仅是化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 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环境保护技能的需要, 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需要。因此, 《标准》的制定不仅为化学教育教学发展提供了机遇, 同时也会将环境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韩梅.初中地理新课程与环境教育相关性的分析.课程教材教法.2008, 28 (2) .

[3]刘玲玲.从环境教育视角解析新化学课程标准.化学教育.2003, 24 (7) .

有关语文教学核心内容的几点思考 篇3

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这一论断不仅是由语文的内涵决定的, 也是由语文课的性质决定的。1963年以来的语文教学大纲一直都把培养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主要任务, 这早已成为语文教育界的共识, 我们一直是把语文学科作为一种工具学科、基础学科来对待的。叶老在1980年说:“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从语文教育的整体功能上讲, 语文知识的认知是中学阶段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环节, 无论是进行思想锤炼, 还是能力培养以及其他任何活动, 都必须以一定的认知为指导, 以一定的知识为依据。语文知识的认知的重要内容就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

我们强调语文的工具性, 强调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并不排斥语文的人文性。申小龙先生在《汉语与中国文化》中指出:“汉语人文性”思想具有两重含义: (1) 人类各民族的语言, 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或交际工具, 而是该民族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因而, 人文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2) 与西方语言相比, 汉语的人文性尤为突出。汉民族从不把语言仅仅看作一个客观、精致、孤立的形象。而把语言看作一个人参与其中、与人文环境互为观照、动态的表达与阐释过程。正因为如此, 在汉语的分析、理解与运用中, 人的主体意识有更多的积极参与。作为汉语学习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既有语、修、逻、文的知识传授, 又有字、词、句、篇的操作训练, 还有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 这些因素又与思想教育相互渗透, 从而构成一个科学的体系, 最终发挥其整体功能。

但是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核心地位往往被人们忽略, 叶老在上世纪40年代所批评的偏重精神培养而忽略技术训练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这是语文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浮躁, 而这种浮躁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我们广大国民, 尤其是广大青年学生语言应用水平的滑坡。我们把这种现象概括为“一怪、三多”。“一怪”, 即许多国人 (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 外语比汉语说得好。“三多”, 即不能规范地使用汉语的人多, 不能流畅明白地表情达意的人多, 不会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进行交际的人多。其总体表现就是:在非正式场合, 言语不规范, 网络词汇充斥于耳;在正式场合, 言语失当, 不知所云。前不久, 国家语委为了解大学生汉语文应用能力,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其中部分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普遍认为汉语文应用能力在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自己的汉语文能力有待提高;然而大学生对语文能力的重视程度与其实际的语文能力不成正比, 在问卷调查的试题中, 大学生答题的正确率极低, 其中一道题的错误率竟高达93%。

突出语言文字的核心地位, 由文入手, 以文悟道, 因道学文, 文道骈进, 才是语文教学的科学模式。思想、语言、文字这三项训练中, 语言文字的训练是基础, 是途径, 与思想的训练共同成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

语言文字训练的科学的方法就是:积累———模仿———创造。语言文字的使用是一种技能, 只有通过大量的积累、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还应下大功夫, 花相当长的时间去引导学生阅读积累, 让学生的头脑中拥有一定的名言警句、古典诗词、典范文章的积累, 来作为他们的词语库。而且还要指导学生不仅要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 也就是让学生知道他们所拥有的词句篇章好在哪里。因而我们还要和学生一起下一番炼字炼句的揣摩功夫, 比如讲《一面》时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中反复强调鲁迅的“瘦”, 使学生悟出这一“瘦”字平中见奇所蕴含的不尽意味;讲《登高》时可引导学生讨论是否可以将“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萧萧”“滚滚”改成“纷纷”“源源”, 在比较中使学生领悟原句更能体现作者登高远望时所见的一片萧瑟的秋景, 也更好地体现了诗人于垂暮之年所生发的那种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在学生有了大量的积累之后, 就可以指导学生模仿一些典范的文章, 如模仿《故都的秋》的对比手法、《黄鹏》的巧用排比、《荔枝蜜》的借物抒怀、《项链》的精于构思……于模仿中进行辞章的训练。同时还可以在模仿中进行思维的训练, 如:在高考复习仿句训练时, 可指导学生在审题时分析例句中各分句的关系, 使学生在语言训练中得到思维的训练。当然模仿不是目的, 它只是手段, 在学生有了丰富的积累, 进行了大量仿写的基础之上, 还要鼓励学生勇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相信在科学的训练与指导之下, 学生一定可以创作出大量文采斐然富有感染力的锦绣文章。

上一篇:作文感恩母校300字下一篇:竹制品介绍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