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最大的公办专科学校(共12篇)
南昌最大的公办专科学校 篇1
1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是一所隶属于江西省财政厅的全日制专科层次普通高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60年的`江西省财务会计学校,学院坐落在中国魅力城市之一、京九铁路与长江交汇的优秀旅游文化名城江西省九江市中心。学院设有会计(一)系、会计(二)系、财税金融系、经济管理系、应用外语系、信息工程系、商贸旅游系和基础社会科学部,共开设44个专业。学院招生遍及全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市、自治区,在校全日制学生12636人。
2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公办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现代技师学院始建于1978年,由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隶属江西省建材工业局,校址设在南昌市梅岭。举办高职教育班,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升格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一所集文、理、工、艺术、经济等诸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办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国招收高中毕业三年制专科学生。
3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6月,学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成为我省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5月,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4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是江西省政府主办、省国土资源厅主管的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院地处赣州,1958年建校。学院原隶属于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20划归江西省政府管理。被确立为江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通过验收。20被确立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5月通过国骨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省级验收。
5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6年,前身为交通部南昌公路工程学校,1958年升格为江西交通学院,1973年更名为江西省交通学校,1984年曾筹建江西交通专科学校,20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南昌最大的公办专科学校 篇2
大量的中小学校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建设发展后, 都努力向社会展现自己的办学特色, 比较常见的是宣传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的特色, 教学的特色通常是宣传学校在某种技能或专长的培养上的能力, 如计算机、艺术、数学、外语、体育等, 这些特点容易量化, 可以以数字方式表现出来, 如有多少人参与, 获得了什么成绩, 相对于同级学校有什么不同等, 都可以直观地向他人展示和宣传, 大部分学校都采用这种方法, 教育的特色则是强调对传统认知教学中空白的补足, 表明自己拥有更全面的五育教学内容, 如强调感恩教育、爱心教育的基础道德教学, 或强调与国际接轨的并行教育等, 这些特色不易量化, 主要还是依靠宣传和口碑, 实现起来比前者要困难些。这些特色显然只是某一方面的表现, 只是学校特色, 不是特色学校, 它是在特色学校建设中的阶段性目标的表现。在外部特征上比较像美国的“磁石学校”, 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磁石学校”项目是一个学校特色建设项目, 它希望的磁石学校是办学特点鲜明, 具有专长教育科目, 在教学方式, 生源资格、入学考试上都与其它学校有区别, 它是一种有特色的学校建设项目, 但还不是建设特色学校。而随后进行的“蓝带学校”项目才是一个普遍性的解决方案, 才更接近目前我国教育专家们所希望的“办出自有的特色”的要求。“蓝带学校”的特点是从以下几方面表现:学生核心和支持;学校组织和文化;挑战性的标准和课程;主动的教学和学习;专业社群;领导和教育活力;学校、家庭与小区伙伴关系;成功指标。这个特征体现方面和我国现阶段对特色学校考查方面基本是一致的, 只是蓝带学校的特色叙述是从社会层面, 而我国主要是从学校层面。这两个项目都是美国教育部门以外部激励和市场调控的手段促使学校形成明确的办学特色, 努力实现办学目标。它对办学特色并无一定之规, 而是指明目标任其自行发展, 以市场反应来表现对你发展目标的认同程度。学校的建设过程完全是自主的, 教育主管部门不会干涉, 它们对学校的建设只有辅助、评价等功能。
参考“蓝带学校”是因为它的目标、评价方式和我们目前进行的特色学校建设有类似性, 但我们和它们最大的不同在于产生背景, 这个产生背景可以解释目前我们在特色学校建设中的大部分问题。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系统, 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统一规划和管理, 各个地区的同等级学校在管理体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人事调配、财务运作上, 都按照统一计划设置运作, 这就形成了学校除了名字不同外, 其它方面基本是一样的, 同一地区的学校相似度更高。这种学校都以完成一定质量、数量的人才培养为目标。和现在不同的是, 学校只需要对主管部门负责, 不直接对市场和社会负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就是教育体制的改革, “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将教育体制和其它体制接轨, 逐步实现教育系统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 将原来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外部驱动方式, 改变为学校内部驱动适应市场的方式。而建设特色学校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就是希望学校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实现自己主动思考, 主动完善, 主动适应, 摆脱过去等指示的被动局面, 增强学校在新体制下的运作生存能力。但是许多学校还停留在计划体制思维模式中, 以为建设特色学校又是一个计划体制给予的生产任务, 因此它们学校的特色建设就不是我要建成什么特色学校, 而是我要怎么才能让人家认为我是特色学校。抓的不是内部建设, 而是外部表现, 用学校特色来代替特色学校, 期望尽快完成特色学校的建设目标, 实现上级交代的任务, 实际上仍停留在外部驱动方式。它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不管自己愿意与否, 市场体制都在一步步改变它们在新的教育体制中的角色。很多学校希望主管部门能发个公文明确指明自己进行特色学校建设的方向、步骤, 任务。而完全忘了特色学校建设的绝对因素是内部建设, 主管部门如果发文指明方向, 那特色学校就没有学校特色了, 只能表现出主管部门要求的地方特色。比如“五个校园”的建设计划也只会提出硬件要求, 不会在各自特色上做过多限制。特色学校建设不是目的, 它只是手段, 对学校自身而言是实现对市场化体制的运营转变过程, 是将原来适应计划体制的那一套管理方法转变为适应市场机制, 是尽快在体制转型期实现自身实力增强的方法。如果没有这样的觉悟, 而只是将特色学校建设当成一项任务, 那公有制学校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弱, 终将被社会所淘汰, 这绝非危言耸听, 目前在中西部地区已有大量公有制学校停办的例子, 参考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经验就是很好的证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表后的这7年, 教育系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校之间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公办学校之间哪种谁也不会被淘汰的体制内竞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在教育体制中表现的越来越明显。近年来非公有制的学校已经由出现到普及, 不仅在中心城市随处可见, 而且在二线城市和农村也占了一席之地, 它们以更灵活, 更有力的方式在抢夺生源, 将市场体制的特点和作用带入到教育系统中。它们为了生存会细分生源类型, 考虑家长需求, 形成能吸引特定学生的特色, 它们可能在主观上并没有明确的想到要建成什么特色学校, 但生存的需要会使它对市场需求快速做出响应和调整, 在客观上逐步变成了有特色适合存在的学校。如在中心城市的民办中学大都会将国际化、现代化作为自己的特点满足中高收入家庭希望自己后代有更大发展空间的需求, 而在二级城市往往会以同等教学质量下, 更友好更全面的服务来吸引生源, 这就使非公有制的学校不仅在高端也在低端和公有制学校抢夺生源, 掠夺它们的生存空间。特色学校建设实际是学校健康发展继续生存的内部要求, 因此转变特色学校的建设思想是建设特色学校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不能建立起自己地位和展现自己实力的学校就一定会由落伍走向淘汰。
建设特色学校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 涉及到很多方面, 粗略来看可以归为内外两个方面。在内外两个方面都能起到重要甚至决定性因素的就是学校的管理者--校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校长的职能和权力描述为“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依靠教职员工办好学校”, 是一个内外因素的连接点。“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评论它的校长。” (注:《陶行知文集》,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第106页。) 这个观点就有了立足点, 原来的计划体制下学校, 校长只是执行者, 不是决策者, 所以在计划体制下这句话是不准确的。关于校长对特色学校建设的作用已经由大量文章讨论过, 辜伟节在他的《特色学校与校长个性》一书中更有详细的分析。这里也就无需重复了, 但还是有两点值得一提, 一是校长性质, 二是校长任期。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任免校长的方式已经逐渐由委任制为主转变为委任制、聘任制、考任制和选任制并存的方式。非公有制学校大都采用聘任制, 公有制学校则会因为历史或地域的原因各个学校略有差异但都可以归入这四种方式。不管是那种方式在实践中都证明可以选出高素质适合学校的校。但是, 对公有制学校来说不管哪种方式都离不开主管部门的同意。所以同样是校长的确立, 非公有制学校是以市场评价来左右经营者对校长的选择, 公有制学校则更多取决于教育主管部门对本地教育发展的判断。虽然都是自上而下, 但非公有制学校在做决定时会将利益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而利益的产生取决于提供服务或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这就决定了非公有制学校的校长选择是市场导向的, 它们的运作方式更多时候是资本提供者和运营者的关系, 运营者要获得更多的利益就必须给社会提供有特色的服务和有吸引力的产品, 它不得不在市场压力下建设出自己的特色, 才能生存。而公有制学校的校长是行政成分多过市场部分, 这点只需要注意到校长的行政身份就可以看出。特色学校的建设对所有学校虽然都一样, 但驱动力是完全不同的, 非公有制学校的特色学校建设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 是不得不进行的生存适应活动, 一旦失败就意味着经营者的实际利益的损失;而公有制学校运营者的行政身份, 使自己利益和学校利益联系并不紧密, 学校建设活动的失败一般不会或很少损失运营人的经济利益, 所以基本不存在生存压力。所以两种校长的根本性区别就是一个是商人一个是官员, 在市场经济下商人的适应度毫无疑问是高于官员。所以公办学校的校长除了教学、管理能力外, 还需要具备市场适应能力。对校长的能力要求清楚后, 可能采用更多相关人员参与和多种方式综合使用方式来选拔。具体地说就是在“公平”原则下, 让直接和潜在利益方提出的候选人通过考试方式确定选举资格;在“公允”原则下, 采用选任制的手段进行再次筛选;在“公正”原则下, 借助利益方的统一意见来最终确定人选;要在“公开”原则下, 倡导任期届满评价制度以实行严格的管理成效监控。这种方式实际是弱化了主管部门原有的管理者角色, 将他们变成了特色学校建设的参与者和服务者, 而将家长、学生、社会、教师等直接利益者的参与作用凸显出来。一个学校由确立特色方向到形成自有特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它牵涉到诸多方面, 无论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育管理、校园环境、教育教学组织运作形式、校园文化特色出现都不易在短时间内表现出来, 既然校长决定了学校的特色, 那现有的校长任期大都为3-5年是否合适就是一个问题了。耶鲁大学校长列文曾在中国大学校长上发言说, “我认为, 给大学校长的时间至少应该是10年。”虽然他谈到的是大学, 但正在进行学校转型建设的中小学又何尝不是如此。3-5年的任期恐怕只够校长完成特色学校的一部分建设工作, 形成有特色的学校, 10年时间可能也只是让学校初现特色, 而且给校长过短的任期, 可能还会导致校长不思进取, 注重短期利益, 急功近利, 难以按照办学规律办学。同样过于频繁的校长更换无疑会影响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的稳定关系, 影响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管理过程中形成合力及促进学校发展的能力。参考一下国外的情况, 可以看到任期限制并不是必须的, 如美国中小学校长在任期限的长短, 通常取决于对其进行评估后的结果。杰出校长任期不受年龄限制。德国小学校长任期各州无统一规定, 一般先由主管部门暂聘2年, 期满后, 再确定聘任年限;中学校长由选举产生, 选举办法和任期各州不同。法国教育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型行政管理体制。中小学校长的任期一般为3年, 但可以连任, 连任期数并无规定。因此在学校建设转型期应该给校长更长的时间和精力在学校建设上。
公办转制学校的公平与未来 篇3
在采访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胡卫时,他说上星期刚刚从北京开会回来,会议内容正是关于办学体制的改革。国务院正在酝酿下发一个相关文件,其中就涉及到了学校转制及将来转制学校的走向问题。但因为涉及问题太复杂,涉及面比较广,教育部恐怕要在多方征求意见、进行调查以后再做出决定。
公平第一
关于公办转制学校的争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争论的焦点,实际集中在公平问题上。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改研究室主任韩民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很干脆地表示:“我个人觉得(转制学校)不合理。很多公办学校享受了国家资源,几十年时间办起来一个重点学校,现在利用公办学校的无形资产、招牌来招收更多的学生,收取高费用,是非常不公平不合理的。”
但是社会上也有一种观点:如果在社会上确实有一定数量的家长,他们付得起钱,也愿意为享受高质量的教育而多付钱,那么他们多花钱买优质的教育资源,难道不也是合理的吗?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曹淑江也同意这个观点:你上了好的初中,你就有可能上好的高中,上了好的高中,你考上重点大学的可能性就大一点。所以上好的学校的收益是很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也应该为上好学校付出成本。
但是因为这些好学校的无形资产是国家多年投入积累起来的。怎样解决这个公平问题?曹淑江的思路是:好的学校可以收取择校费用,不过不是由学校来收,而是由政府来收,这个钱应该打到政府财政的账号上,然后由政府来支配这部分钱。或者说,大部分由政府来支配,少部分由学校来支配。
同时,韩民又指出,这样的收费学校,只能是私立学校。国家有义务向全体国民提供基本的教育。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这就是公立学校的基本功能。但在我们这里,混淆了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不同的功能和社会义务,这是非常大的问题。因为公办学校是纳税人交钱办的学校,每个公民都应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
转制学校将来向何处去?
虽然胡卫说,上周的会议上没有对学校转制做出决定,但是他提的一些设想教育部“还是有考虑的”。这些设想是:
第一,对现有转制学校进行清理。哪些是体制机制都没变,只是换了个牌子就高收费的“翻牌学校”,哪些实际上是民办学校,却因为现在转制学校的生存空间比较好,就戴了一顶转制学校“帽子”。
第二,要让部分“翻牌学校”退回到公立学校去。这里包括两种情况:在一个小区里,只有高收费的转制学校而没有其他学校让老百姓来选择、分流时;属于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转制学校。另外一部分的学校,如果在整个的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探索有成效的,政府也没有继续给它资金方面的支撑,逐步有社会资金进入,学校运行是按民营来做的,将来就应把它推向民办学校,不要再挂转制学校的名称了。
第三,可以保留一部分转制学校,继续实验。因为从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教育也不是说非公即民,所谓“第三条道路”现在也是新的发展趋势。就像新加坡的独立学校,美国的特许学校,英国的选退学校,香港的“津贴学校”和“直资学校”。但这一类探索应该从非义务阶段着手,比如高中、学前教育。
南昌最大的公办专科学校 篇4
南昌:每个街道每个乡镇都要有公办幼儿园 作者:
来源:《江西教育·管理版》2013年第11期
本刊讯(记者 徐光明)日前,南昌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
见》,提出要保障城区每个街道、农村每个乡镇都有公办或普惠性幼儿园。同时,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街道办事处举办的幼儿园也要纳入公益性幼儿园管理,为辖区居民服务。南昌市明文规定:到2015年,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以上;每个县(区)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60%以上;省、市级示范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15%以上;老城区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时,每1万人左右须建设一所按规划要求达标的幼儿园,做到与居住区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南昌市要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要纳入城市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规划。凡新建小区配套建设的幼儿园,原则上办园规模为6个班(含)以上的,建成后按属地原则由开发建设单位无偿移交给当地教育部门管理,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严禁开发建设单位私自将配套幼儿园出售、转让、租赁给单位和个人,或自行开办。对已经改变性质和用途的,由政府限期收回。
武汉公办的本科里的专科学校 篇5
武汉简介: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武汉地处中国华中地区、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是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驻地,长江及汉江横贯市境中央,将武汉中心城区一分为三,形成武汉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武汉江河纵横、湖泊众多,水域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成都公办大学专科学校 篇6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Chengdu Textile College)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直属四川省教育厅,中国西南地区独立建制的纺织类高等学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院校、四川省首批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纺织服装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是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轻纺食品类技能考试全省统考的组考院校, 牵头成立西南纺织服装职业教育联盟 ,是以工为主,以服务纺织服装产业为特色的应用性、多学科性的高等学校。
学校前身为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历经重庆纺织专科学校、纺织工业部成都纺织工业学校、成都纺织工业专科学校时期,1993年更为现名。先后被四川省和国家遴选为四川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和国家首批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省教育厅确立为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南昌最大的公办专科学校 篇7
(一) 入学机会不平等
1.缴纳费用高
目前, 大多数城市的学校收费仍然对农民工子女实行“双轨制”的歧视性政策。此外, 除了教育部门规定的课本费及杂费外, 公办学校的隐性费用高。因此, 农民工子女往往被高费用的“门槛”挡在了校门外。
2.入学条件高
农民工子女入学还存在非经济因素障碍。农民工子女入学公办学校要办理繁琐手续, 这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财力, 而且未必能够顺利办成。如果没有这些手续, 当地公办学校则以此为由拒绝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
(二) 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不平等
1.教育形式不同
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少年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子女在重点学校就读的比例 (9.2%) 远远低于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比例 (72.2%) [1]。并且, 有些学校将农民工子女单独编班, 人为地将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加以区别对待。这种基于家庭背景对学生群体进行强制性分类, 实行“同城隔离”的分校教育或“同校隔离”的分班教育, 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难以与城市学生平等地共享教育资源。
2.教学和评价的不平等
有幸插班到混合班的农民工子女, 和城市学生在同一时空下学习, 面对同一教师, 理应享受平等的教育。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农民工子女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平等待遇。并且, 在评奖评优、参加竞赛和课外活动中也受到限制, 无法和城市学生享受平等的机会。
(三) 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不平等
进入公办学校的绝大多数农民工子女, 由于学习基础差, 加上教学环境改变, 教材进度和难度的差异, 教学方法的不同, 影响其学习效果。与城市学生相比, 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普遍偏低。并且, 由于我国现行的是“户籍管学籍”的升学制度, 农民工子女还面临着升学问题。受到非户籍身份的限制, 农民工子女初中毕业后, 往往不得不回到原籍所在地继续升学。
二、城市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平等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现行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变迁
1.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
美国社会学家帕金 (Frank Parkin) 认为, 任何社会都会建立一套程序或规范体系, 使得资源和机会为社会上某些人享有而排斥其他人。排斥方式有两种:“集体排他”和“个体排他”。[2]我国的户籍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典型的“集体排他”性的屏蔽制度, 阻止农村人口总体与城市人口总体分享某些机会和资源。天然的制度身份差异导致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享受“城乡分治, 一国两策”的不同国民待遇。在“户籍管学籍”的属地管理体制下, 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平等问题与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密切相关, 户口成为他们在城市中平等接受教育的“瓶颈”。
2.地方负责的义务教育财政管理制度
社会转型以来, 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向非农产业转移, 劳动力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流动。但是, 义务教育体制的调整滞后于人口流动带来的经济结构变化。目前, 我国的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下的地方负责, 分级管理, 以县为主”体制。义务教育经费主要依赖于地方财政收入, 地方政府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主体。城市普及义务教育的经费主要由市、区教育财政负担, 教育经费按户籍学生数下拨。因此, 一些学校和地方政府为了维护城市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 对于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仍持排斥态度。可见,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财”的问题实质上是“政”的问题, 是中央与地方, 城市与乡村以及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地方政府利益矛盾的表现。
(二) 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 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但是, 政策的出台并不等于问题的解决。从政策执行角度解读现行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 发现它还存在一些欠缺之处。
第一, 合法性不高。教育政策只有被利益相关人所接受、认可, 才具有了合法性, 并能够有效地执行。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流入地政府需要对当地的教育资源和利益重新做出调整和分配, 这必然将打破原有利益分配格局的平衡而引起利益冲突。同时, 有些流入地政府担心会产生“盆地效应”, 难以接受、认可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 其自身利益需求和行为倾向影响着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第二, 政策资源的不充足性。任何政策的执行, 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是政策执行的物质基础。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没有新资源支援, 面临经费、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 流入地政府执行政策的积极性不高。第三, 欠缺必要的明确性。政策的具体明确性是政策执行有效的关键所在, 是政策执行者的依据[3]。但是, 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缺乏明确性。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有了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 出现政策失真问题也就不可避免。
(三) “城市中心”价值取向下的学校教育
农民工子女入学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学校教育经费不足和教育资源短缺, 给学校教学管理、教育质量带来一系列问题, 因此公办学校为维护自身利益, 以各种借口来少收或拒收农民工子女, 致使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在入学机会上不平等。对于受教育过程机会不平等和取得学业成功机会不平等的原因, 下文将运用一定的社会学理论加以探讨。
冲突论教育社会学创始人韦伯认为, 社会成员之间或因经济状况, 或因权利地位或因文化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身份集团, 这些身份集团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将公民划分为制度身份等级不同的“乡下人”和“城市人”两大利益集团。城市居民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资源占有上处于绝对优势, 使得城市居民形成了身份优越感和对农民的排斥、歧视的文化心理。如今, 城乡二元结构变为了城市内部的城市居民群体与农民工群体之间的隐性二元结构, 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城市中无法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由于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及其子女“制造”的刻板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和社会排斥、歧视, 加之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在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乃至语言等方面也存在差别。一些城市教师和学生以“城市人”的优越感自居, 误解、歧视、排斥来自群体之外的“他者”——农民工子女, 导致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遭受了不平等待遇。
(四) 弱势状况的农民工子女家庭资本
据有研究调查表明, 不同社会阶层背景的家庭中, 可以用来帮助子女获得教育机会或较好学业成绩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差异比较明显, 体力劳动者三方面的资本都相对较少[4]。相对于城市家庭, 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家庭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处于弱势状况, 强化了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平等问题。
1.弱势的经济资本及其影响
面对公办学校各种名目的收费, 农民工家庭无力承担, 家庭经济资本低下成为农民工子女入学机会平等的重要障碍。并且, 经济资本的弱势状况, 限制了对子女的教育投资, 由于缺乏学习的物质保障和学习场所, 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学业成就的取得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弱势的文化资本及其影响
布尔迪厄认为, 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形式:
(1) 身体化形态的文化资本。布尔迪厄认为教育期望来自惯习, 是人们对客观可能性的主观内化和领悟。每一个个体的选择行为是考虑其社会阶级客观机会结构的结果, 他们把自己从某种教育机会中排除。但有调查显示, 与城市学生的父母相比较, 农民工子女的父母对其子女的教育期望相对比较低[5]。农民工子女关于教育的抱负又深受父母的教育经历和文化生活机会的影响, 不利于他们取得学业成功。
(2) 客体化形态的文化资本。家庭文化耐用品拥有量可以反映出家庭客体化形态的文化资本状况。有调查结果显示, 农民工子女家庭的电子设备和图书、报刊拥有量在很大程度上低于1999年“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中的农村儿童的情况[6]。显然, 与城市家庭相比, 农民工子女家庭拥有的客体化形态文化资本则更处于劣势状况, 无法为其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物质资源。
(3) 制度化形态的文化资本。据某项调查显示, 公办学校中农民工子女的家长文化程度有约半数左右只具有初中文化程度, 受过高层次教育的人少, 具有大专以上高学历者只占较小比例, 且仍有一定比例的文盲或半文盲[7]。由于农民工子女的家长自身文化素质较低, 他们对其子女的教育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3.弱势的社会资本及其影响
农民工子女家庭的社会资本可分为外部的社会资本和内部的社会资本。家庭外部的社会资本主要指父母与学校、教师的关系;家庭内部社会资本主要指亲子关系。进城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以亲缘、地缘关系为纽带。在与城市居民交往有较大的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社会交往的内倾性和表层性[8]。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交往上呈现出油水不沾的分离状态, 这将影响到农民工子女的父母与教师联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难以有效地形成教育合力, 不利于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同时, 作为家庭内部的社会资本重要构成的亲子互动对学生学业成有重要影响。但是, 农民工子女的父母整日为生计而奔波, 无暇和子女进行亲子互动, 致使亲子关系疏远, 甚至对立, 家庭的教育功能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三、实现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问题的对策
(一) 对现行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 为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提供制度保障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实行就近入学制度
改革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就是要求取消黏附在户口上的利益差别, 逐步建立“自由迁徙、自主定居、籍随人走、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 打破二元社会格局。依据新《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 农民工子女具有在法定监护人的工作或居住地就近入学的权利。在基础教育阶段采取常住人口取代属地管理的教育体制, 实现受教育权利由“身份制”转化为“公民制”。
2.从法律、政策上明确教育责任主体, 建立中央政府和流入地政府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修订现行有关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法律、政策, 明确各级政府承担的教育责任, 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针对流入地政府行政不作为行为, 实施问责制, 督促流入地政府履行管理职责。并且, 建立中央政府和流入地政府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为农民工子女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义务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 国家的公共财政应该对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给予支持, 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设立农民工子女教育专项资金, 分担流入地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 农民工在流入地履行了纳税人义务, 流入地政府应该承担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投入, 可以从农民工交纳的税额中按一定原则和培养费用比例转拨给教育部门, 以补充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不足。
(二) 构建平等、多元、无歧视的学校教育
1.实施“平等且满足农民工子女特殊需求”的教学和课程
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树立平等的教育观, 既要在行动上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 更应从心理上接纳农民工子女, 构建平等、无歧视的学校教育环境, 一视同仁地对待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同时, 应该包容和尊重农民工子女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学校和教师应结合农民工子女的生活经验、学习基础、心理特征和学习需求, 研究具有接纳性、适切性的教学内容, 编制符合他们特殊需求的校本课程, 实施“平等且满足农民工子女特殊需要”的差异教学。
2.采取多元化评价和灵活的管理办法
教师应该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实行多元化评价, 发现农民工子女身上体现的闪光点。同时, 学校在制度层面上也要取消在评优奖励、参加竞赛等活动中的身份限制, 实现平等的教育评价。并且, 学校应该尽量简化入学手续, 实行灵活多样学籍管理和收费制度, 以适应农民工子女的特殊需求。
3.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课外活动和教育辅导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促进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的交往, 结成“一对一”的伙伴关系, 增强城市学生对农民工子女的理解和接纳, 改变农民工子女交往的封闭性。并且, 针对农民工子女入学公办学校后出现的学习、心理适应性等问题, 采取教育辅导和心理咨询等措施, 促进农民工子女更好地适应、融入新的教育环境。
(三) 改善和提升农民工子女的家庭资本
1.改善家庭的经济资本
政府和社会需要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 尊重和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 清除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并且, 对农民工实行教育关怀, 提高其整体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 改善其经济生活状况。从而解决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造成的“上学难”的问题, 为子女创造良好的物质教育环境。
2.提升家庭的文化资本
农民工应该自觉地接受继续教育和家庭教育培训来提升自身的文化资本, 从而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和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同时, 社会支助系统尤其是社区、学校, 应为农民工子女家庭提供咨询服务, 促进其家庭教育的科学化、合理化。此外, 应该整合社区、学校的客观化形态的文化资本, 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公共文化资源、活动设施和场所, 来弥补农民工子女家庭文化资本的不足。
3.加强家庭的社会资本
建立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加强家校合作。教师应该定期开展家访和组织家长会,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改善亲子关系;家长也应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 积极参加学校活动。这既有利于增进双方的信任、理解, 也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形成教育合力, 对农民工子女采取一致的持续性教育行为, 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摘要:目前, 城市公办学校成为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主要途径。但是, 农民工子女在入学、受教育过程中、取得学业成就等方面均存在机会不平等问题。其根源在于落后的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 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的欠缺, 以城市为中心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以及农民工子女家庭资本的弱势状况。要解决教育平等问题, 必须对现行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 为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提供制度保障;构建平等、多元、无歧的学校教育;改善和提升农民工子女的家庭资本。使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平等地共享教育资源, 实现教育公平。
关键词:城市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
参考文献
[1]邹泓, 等.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J].青年研究, 2005 (2) :3.
[2]Frank Parkin.Marxism and Class Theory:A Bourgeois Cri-tiqu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9:53-58.
[3]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291.
[4]刘精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162.
[5]周序.文化资本与学业成绩——农民工子女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J].国家教育政治学院学报, 2007 (2) :74.
[6]关颖.青年流动人口如何对下一代负责——天津市青年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 2002 (5) :11.
[7]吴恒祥.关于公办学校中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状况的调查[J].教学与管理, 2003 (8) :34.
南昌最大的公办专科学校 篇8
【关键词】学校体育;公办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
1前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规模持续扩大,其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分散的“单身外出”方式转变为“举家迁徙”,呈现出家庭化流动的趋势。这种人口流动现象持续十余年之后,庞大数量的第二代移民已经出现。2001年国务院颁布文件要求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两为主”方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200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通知,要求流入地政府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入学。同年9月份,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又颁布意见,强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2006年国务院颁布意见要求公办学校要在管理和收费方面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一视同仁。2010年国家再次强调落实“两为主”的方针。资料表明:在上海市公办学校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的比例已经达到70%,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以及与所在城市社会融合问题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教育是完成社会融合的根本途径。〔1〕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学校体育在促进公办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方面应发挥其重要的作用。由此,本文试图从公办学校在校生中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子女之间不同层面文化冲突入手,分析这些文化冲突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探索利用学校体育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相关措施。
2社会融合与文化冲突
社会融合是相对于社会排斥而言的,社会融合也称为社会整合或社会融入。本文所研究的社会融合特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流入地就读学校、同伴群体的融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流入地就读学校、同伴群体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接受程度,体现在流入地就读学校、同伴群体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主观接受方面;另一方面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对流入地就读学校、同伴群体的接受与适应程度,体现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学校与同伴群体的互动状况。
国际移民理论认为:移民在流入地一般会表现出马赛克般的群体分割、文化多元主义和远离主体社会(边缘化)的生存状态,这种移民“非融合”现象主要是由于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文化差异所致。异质间文化的抵触、排挤、矛盾就会在文化主体间交往时产生不和谐、摩擦乃至对抗,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冲突。现阶段在公办学校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大多承载的是农村文化,而所就读的学校、本地子女大多承载的是城市文化,两种文化并无优劣之分,但存在文化之间的差异,研究在公办学校中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冲突所在,继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化解将有助于社会融合的产生。
3现阶段公办学校中不同层面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文化冲突的分析
根据文化结构的“洋葱头”理论,文化可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这为分析现阶段公办学校中不同层面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文化冲突提供了一个立体框架。
3.1表层文化冲突
表层文化冲突主要指语言、衣着等方面引发的冲突。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也是人与人交往的最直接的工具。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于家庭、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刚刚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时往往或多或少带有乡音。乡音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产生的烦恼和障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浓重的乡音给交流带来了不便,使他们不敢在公共场合讲话,继而在学习过程中影响他们与老师、同学的正常沟通与交流;二是乡音常常被本地的学生嘲笑,使他们感到自卑。
衣着作为无声的语言,在诠释着主人的家境、消费品位和地域特色。现实中来自农村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于衣着上与城市的本地子女存在的不同或者卫生状况相对较差,往往会被城市的本地学生嘲笑、讥讽,同样会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产生自卑心理,影响他们的学习以及与同学的沟通与交流。
3.2中层文化冲突
中层文化冲突主要涉及学习习惯、教育方式等方面。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整自我,适应学习环境,克服种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一种能力倾向,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习适应能力。现阶段公办学校中学习习惯的冲突主要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在听课方法、记忆和思考的方法、应试的方法等方面与当地孩子存在差异,并且由于学习环境的更换,造成了他们的学习中断,学习内容残缺不全,使他们获得的基本技能较差。
教育方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其主要冲突是进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前就读的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相对低于城市学校,农村的学校在教育方式上多采用适合其环境的方式方法,并且在部分学科的掌握上存在“学科空白”的现象,学生对体育、美术、音乐和计算机等知识掌握很少或者是一片空白〔5〕,而城市学校提倡“素质教育”,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此外,目前公办学校中部分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排除在他们关心照顾的范围之外,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被“边缘化”,这些妨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
3.3深层文化冲突
深层文化冲突主要涉及身份认同、他人的认同感等心理层面的因素。身份认同是人们属于某一社会范畴或群体的自我意识及其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的认可。具体讲,身份认同是人们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位置、角色、形象和与他人的关系的性质的接受程度。身份认同直接影响人们与其他人、其他群体关系的亲疏远近,和睦冲突、考大学是社会心理融合的主要方面。〔3〕现阶段在公办学校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很大一部分对“我是谁”的问题相对困惑,因为他们可能出生在农村,学习、生长在城市,但到了考高中、考大学的时候就要重新回到户籍所在地,所以这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相当无奈。
他人的认同感是人和人在交往的过程中、社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互动的感情, 在这里主要是指其所在城市学校本地同学、教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身份的一种认可程度。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视为正常的同学,不仅要通过学校本地同学、教师观念的改变,更需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认同。
在社会融合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表层或中层的文化冲突,是可以通过一些硬性措施予以解决,而社会心理的融合障碍则是深层次的、较难解决的障碍,它可以通过解决表层和中层融合冲突的过程进行潜移默化的改变。
4影响社会融合相关因素在学校体育中的具体表现
体育,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这是毛泽东对体育重要性的评价。学校体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体育不仅本身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
学校体育包括体育课的教学、两操与体育锻炼的开展、学校运动竞赛等方面。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三个层面的文化冲突在体育课的教学、两操与体育锻炼的开展、学校运动竞赛中有不同的具体表现。
4.1影响社会融合的因素在体育课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公办学校中的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身体素质较好,但学习习惯、教学常规的遵守、基本技术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相对薄弱。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在体育课教学中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因素主要涉及体育课的编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等方面。
体育课教学如何编班是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能否融入到学校和本地学生中去的首要方面,如果刻意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分开教学,不仅不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社会功能,而且会产生人为设置的一堵分割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子女的“墙”。
体育教学内容有基本内容和拓展内容,内容排列方式有直线排列、螺旋排列、混合排列,教学方法也多种多样。如前文所述:学习习惯、教育方式的冲突是影响社会融合的中层文化冲突,而公办学校的体育课教学中的教学内容缺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喜闻乐见的项目,内容的排列上未充分考虑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基础以及体育技能掌握的程度,教学方法上体育教师没有有意识地选取那些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相互融合的“合作学习”等方法,这些都影响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对体育的学习热情以及养成良好体育学习习惯的养成。
体育课成绩的考核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更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目前公办学校体育课成绩的考核方面采用的是统一的标准与方法,未充分考虑由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本身的基础以及体育学习的连贯程度。统一的体育课成绩的考核不利于激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体育学习的兴趣,不能有效地减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自卑感,影响其自身的认同感。
4.2影响社会融合的因素在“两操”中的具体表现
两操是指早操和课间操,它是学校作息制度中规定的、学生必须参加的体育活动。如前文所述:着装的不同、生活学习习惯的不同、归属感与认同感分别是影响社会融合的表层、中层、深层的文化冲突,而“两操”中学生集合期间的“快、静、齐”、做操时学生着装的统一、动作的整齐划一往往是衡量一个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良好生活与学习习惯的重要指标。在两操的开展过程中有目的地强调这些“细节”将有助于缓解文化冲突,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
4.3影响社会融合的因素体育锻炼开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体育锻炼是以自然班为单位,采取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的课外体育活动,我国的教育制度规定每个班级每周应安排两次体育锻炼。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中,大都以个体的方式进行活动,而班级体育锻炼这种形式则提供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更多的相互了解、交往的机会,通过一起打球、一起锻炼,有助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的相互认同。
4.4影响社会融合的因素在学校运动竞赛中的具体表现
如前文所述:身份的认同、他人的认同感是在社会融合中较难以解决的因素。随着我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以班级、学校为单位的各类阳光体育比赛日益增多。在学校中,各项运动运动队的学生往往对其他学生起着榜样作用,受到大部分同学的崇拜和尊敬。如果能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加入到运动队中,参加各类体育比赛,这不仅可以消除他们自卑、自闭的心理,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班级、学校的一员,提升自我认同感,而且还能够通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比赛中为班级、学校取得荣誉,使所在学校、本地子女提升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认同感。
5利用学校体育活动促进公办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相关措施
5.1体育课教学中的相关措施
学校、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让公办学校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地学生一起上课、一起学习是促进社会融合的第一步。
在体育课教学内容方面不仅要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运动基础,而且还要考虑农村、城市文化间的相互学习与沟通,应选取“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开设多样化的体育校本课程,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通过学习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体育校本教学内容,实现相互了解与认同。
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选取,首先应采用鼓励等手段培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遵守课堂常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课堂教学中提倡合作学习,增加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地孩子一起学习、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消除隔阂,增加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自身的身份认同和本地学生对他们的认同感。第三,体育教师对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地学生要一视同仁,多鼓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在体育课成绩考核方面应采用差异化、发展性方法,减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自卑感,激励其学习的兴趣。
5.2“两操”开展中的相关措施
学校首先要改进两操内容,增加一些既符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喜爱的又受到本地学生欢迎的内容。第二,强调全校学生统一着装,消除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着装问题上的融合障碍,增加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归属感。第三,强调集合的“快、静、齐”、动作的整齐划一,集合时间上进行规定,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5.3体育锻炼活动中的相关措施
学校在安排体育锻炼时可以组织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对抗赛,或是合作性的趣味体育活动,如托球跑接力赛等,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际交往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也能增加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本地同学对他们的认同感。
5.4学校体育竞赛中的相关措施
学校的各项运动运动队应主动吸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让他们在运动队里找到自己的价值,认同自己的身份,产生自信,如,校手球队、篮球队、田径队、花样跳绳队等。还应尽量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学校、区级、市级组织的运动会,上海市宝山区高境三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区阳光体育大联赛手球比赛中连续三年都获得中学组前三名;在2011年篮球比赛中获第一名。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从而在心理上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合。
6结论
(1)从文化的角度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因素分为三个层面,分别为语言、衣着的表层、学习习惯、教育方式的中层以及自身和他人的认同感的深层。
(2)学校体育活动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促进作用应体现在体育课的教学、两操与体育锻炼的开展、学校运动竞赛中。
(3)在体育课教学中最好进行合班上课,选取“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开设多样化的体育校本课程,在教学中一视同仁,在成绩评价上采用差异化、发展性评价等手段与方法,在语言、服装、学习习惯等方面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
(4)在“两操”、体育锻炼、学校体育竞赛中培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集体感以及本地学生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认同感,从而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层面的融合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立忠.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及其对策〔J〕.南方农村,2007(1),11-12.
〔2〕周皓、章宁.流动儿童与社会的融合〔J〕.中国人口科学,2003(4),21-24.
〔3〕 白文飞、徐玲.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以北京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2),18-25
〔4〕 计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如何融入城市学校〔N〕.中国体育报,2010-01-06(3)
〔5〕 陈怀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以兰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6(4):13-36.
日照公办专科学校排名 篇9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87年的日照市第三职业高中,1993年升格为日照市经济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山东省首批高等职业院校之一。,日照广播电视大学(日照经贸学校)和日照水产技工学校并入我校。目前,学院规划占地1242亩,建筑面积42.6万平方米,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教职工988人。
设有海洋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通用航空学院、现代汽车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会计学院、商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创意设计学院10个二级学院。
南昌最大的公办专科学校 篇10
据了解,随着近几年天津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大批外省市人员来到这里务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新区入学人数逐年递增。目前,滨海新区已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3.1 万多人,占全区中小学生总数的 28.6%。其中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塘沽地区,小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所占比例达到 49.6%。
为了构建均衡教育平台,天津滨海新区制定了有关政策,对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途径、学籍管理、收费办法和教育部门的责任都做了明确规定,提出不能把一个孩子拒之门外。
今年新区将新增 5000 余个中小学学位,保证区域内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够正常入学,把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都纳入到招生计划和新区财政保障体系中来,让外来工子女都能够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新建功能区、新建居住区和老城区内,分别新建、改扩建学校超过200所,满足了学生就近入学需求,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学校覆盖率达100%。并通过实施学校现代化建设达标工程、校园安全管理和防范工程等,实现了全区 3 个城区、11 个功能区全覆盖,有效扩展和优化了教育资源,提升了学校办学条件。
对于在新区就学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天津滨海新区坚持“一视同仁”。在教育管理方面,新区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工作流动性强,学生就学时间长短不一的特点,对他们入学、转学的时间不做严格限制,保证随来随办,为他们受教育开设“绿色通道” 。特别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动人口服务大厅设立义务教育窗口,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各区域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纳入招生计划、纳入学籍管理、纳入财政保障体系。在评奖、评优、入队、入团、毕业、升学等方面做到与本区学生同等对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新区完成义务教育学业,经考试考核合格,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
在教育收费方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政府举办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就读,所缴纳费用与本地学生相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新区接受义务教育,享受与本区学生相同的免收学杂费和免收书费政策。明确要求学校不得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单独编班。除此之外,各有关学校不得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收取借读费及其他费用。对违反规定收费的,坚决予以查处。
南昌最大的公办专科学校 篇11
关键词:职业教育,公办,职业学校,主力军作用
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下简称《决定》)文件颁布以后,职业教育迎来了又一个大发展的春天。《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学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级政府都开始重新为发展职业教育作规划、定目标、提措施、增投资,这是好事情。《决定》给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注入了强心剂,也给公办职业学校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压力。这个压力就是公办职业学校如何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浪潮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本文就此问题谈一些想法。
我这里所说的“公办职业学校”指附带中职办学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中专学校和技工学校(以下简称公办职业学校)。
公办职业学校近几年来不能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原因分析
公办职业学校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亿计的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国的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所培养的学生大多都是所在单位的骨干和中坚,一些到现在还是单位的顶梁柱和领导。然而世事难料,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原来招生稳定,办学红火的大多数公办职业学校发生了招生难的问题,不少学校关的关、并的并、升的升。当前仅存的公办职业学校除极少数恢复元气、得到发展外,大多数公办职业学校还处在求生存的艰难境地。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家构建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出现偏颇是导致公办职业教育滑坡的根本原因。国家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大肆扩招;大学的扩招又引发了高中的扩招;公办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取消了包分配的政策,结果是学生和家长都把“上好小学——上好中学——上好大学”作为奋斗的目标。在大学扩招的同时,也引发了中专学校的合并热和升格潮。重高等教育,轻职业教育,一味地追求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不顾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而采取高收费、乱收费,结果导致了高校大学园区建设中的圈地运动,导致了今天穷人的孩子更加上不起学。如今社会的尴尬局面是一方面大学生难以就业,而技能型人才又严重匮乏,国家不得不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另一方面又出现公办职业学校鲜有人上的困境。
不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出现是导致公办职业教育滑坡的主要原因。尽管国家三令五申要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往往是接受了三四年职业教育或四年本科教育的人在就业上还不如有关系的人就业来得快。每年的大学生招聘会参加一次就让学生和家长伤心一次,大学生就业尚且如此艰难,中专生和技校生的就业可想而知。上学和不上既然差不多,那还不如读完中学就去打工挣钱便成了家长和学生的普遍心态,也就成了中专和技校招不来生的实际原因。
允许公办、民办职业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承担相同使命是导致公办职业学校招生难和难以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原因。我们国家是穷国办大教育,在教育资源和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适度发展民办教育和县级职教中心是无可厚非的。可是,现在的情况是现有的一批办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教学设施相当完备的公办职业学校招生情况已然不容乐观,可我们却对当前人口在逐年减少、无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国家教育经费不足的事实认识不足,允许公办、民办、县级职教中心一起上,搞职业教育和培训。这里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县级职教中心无论是从办学的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无法与公办职业学校相提并论,但在县办职教刚性政策的要求下,还得硬着头皮办学。于是乎就发生了行政长官强令本县中学校长必须首先保证给本县职教中心送多少学生,否则问责等现象。这种生源地方保护的政策最终导致了具有几十年办学历史和经验、具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手段、具有完备的实验实训条件、具有优秀师资队伍的公办职业学校年年招生难,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于国于民,大为不利。
公办职业学校自身管理体制落后、办学机制不活、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办学特色不鲜明等也是导致公办职业学校招生难和难以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问题如不及早解决,公办学校的办学活力就难以增强,办学潜力就难以挖掘,人的积极性就难以调动,主力军作用也就难以发挥。
政府调研主导,发文明确公办职业学校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2004年6月份,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周济同志曾在宝鸡召开的全国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实现大发展必须做好公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工作……在进一步分析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总量、在校生人数以及2004年的招生数量后,他还指出“事实上,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拥有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大部分资源,仍然是而且还将继续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主体力量,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完全可以说,在进一步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承担起主力军的任务是完全有基础和条件的”。教育部领导的讲话在10年前就已经非常明确地肯定了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现在的问题是只在讲话中明确还不行,必须印发文件,紧抓落实,有对公办职业学校实实在在的支持,才能使其真正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起现代职业教育以公办职业学校为主的多元办学格局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最新的马克思主义,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的精髓和其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样,精髓就是实事求是。现代职业教育要实现加快发展,就是要实事求是地理清思路,理顺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起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格局,并使其在同一片蓝天下持续、和谐、稳定的发展。
1. 要理顺职业教育的多元办学格局关系,就必须遵循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做到有序竞争,科学发展,避免职业教育打混仗的局面。
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首先要对教育资源情况进行摸底。一是对全国所有职业教育学校的现状和参与职业教育的办学机构进行全面的摸底,摸清楚所有职业教育学校和各种办学机构的实际办学质量和办学能力,然后根据摸底的结果确定发展谁,鼓励谁,限制谁;二是要对我国接受职业教育的资源进行摸底,搞清楚到底有多少人是“十二五”期间乃至“十二五”以后接受职业教育的资源,然后确定要建设多少所高质量、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并明确哪里建,谁去建,什么时间建。这样,就可以整合教育资源,避免盲目建校、重复建校、分散资金、浪费资金等问题。
2.要理顺职业教育的多元办学格局关系,就必须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做到有主有次,分阶段、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
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建议做到:在财力的分配和师资培训基地、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要集中有限的资金优先支持和考虑公办职业学校和已经发展壮大起来的县级职教中心;在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上要切实落实“招生数量大体相当”的比例要求;在招生政策上要严令禁止地方生源保护,让学生有充分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在职业教育的整体布局上要整顿社会力量办学,根据地域资源情况,精心筹措,切忌重复建设;在人才招聘时要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才能促进国民素质普遍化提高。
公办职业学校要加快内部改革步伐,切实承担起主力军的重担
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和关键,因此职业教育主力军地位不是靠别人赏赐的,也不是自封的,而是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办学实力体现出来的。公办职业学校要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形势下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就要努力做到:
1.转变办学思想,强化技能培训。
当前的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是生存教育。学校要围绕如何能够让学生尽快掌握一种安身立命的生存技能开展教育,一定要打破传统的学科教育体系,在传授适当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技能,使学生走出学校即可胜任工作。
2. 调整专业结构,改革办学模式。
专业结构调整速度慢是一些公办职业学校不能迅速走出困境的原因之一。当前,国家急需制造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和现代服务业人才,公办职业学校要把专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放在急需人才的培养上,不能固守原来的学校性质而不调整专业结构,在办学的模式上也要灵活应变,不能固守单一的办学模式。
3. 引进民办机制,突破体制束缚。
民办学校最大的优势是其机制灵活,决策速度快,条条框框少。在当前公办学校不能突破体制约束的情况下,只能在内部运行机制上引进民办学校的灵活机制。人事管理上,可以实行公开招聘和自主临聘相结合的办法;内部分配上,可以学习借鉴民办学校的分配办法,最大可能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4. 舍得花钱投资,扩大对外宣传。
公办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钱,因为缺钱就不愿意花钱作宣传;另外总认为自己社会声誉好,原来的社会知名度高,不用作宣传。殊不知当今社会“酒好也怕巷子深”。因此,公办学校还是要拿出适当资金进行社会宣传,进一步提高知名度,时时向社会各界提醒自己的存在。
5. 招生就业两手抓,以就业带动招生。
招生就业两项工作是各个职业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两手抓、两不误,而且要把就业放在与招生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出口畅,才能进口旺”。只有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让家长感到孩子有前途、致富有希望,才可能进一步带动招生,从而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完成政府赋予公办学校主力军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王晓梅:《陕西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分析》,《价值工程》2011年第3期。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新闻网,2014。
山东十大公办专科学校排名 篇12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Shandong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echnology),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高职院校,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高校、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山东省德育示范高校、山东省首批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 、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学校。
威海职业学院(Weihai Vocational College)是一所由威海市人民政府举办,并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入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09月26日,学校被评为第一批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
【南昌最大的公办专科学校】推荐阅读:
南昌县特殊教育学校节能宣传周活动总结11-11
最大的责任是诚信,最大的责任是诚信作文07-08
歌颂南昌起义的律诗08-20
南昌比较好的私立小学08-23
最大的成功05-18
最大的不同07-04
最大的书09-20
成功的最大秘密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