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范文

2024-10-03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范文(共10篇)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范文 篇1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文件 福建省人事厅

闽经贸培训〔2003〕298号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省人事厅 关于福建省经济专业人员专业技术职务

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实施意见

各设区市人事局、经贸委(经委、经发局)、省直各单位职称改革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改进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根据中央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国家人事部关于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有关规定以及原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省人事局闽职改字

[1993]

18、1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正常化评审以来的工作实践,对今后我省企事业单位经济专业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范围和对象

企事业单位中,凡直接从事经济管理、生产经营管理、经济计 1

划、经济贸易、经济监督、经济研究、生产调度、财税金融、开发投资、证券保险、网络商务、物资物价、资产评估、人力资源管理、房地产业、旅游业、社会保险以及企业职工专业技术培训教育、企业经济法律、企业管理咨询等岗位工作的经济专业人员,符合相应任职条件的可申报评审、确认或通过考试取得经济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岗位设置与要求

经济专业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名称定为:经济员、助理经济师、经济师、高级经济师。

经济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设置要按照因事设岗的原则,运用职位分类原理,根据本单位工作性质及工作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复杂程度及任职条件,科学合理设置,确定合理的结构比例并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

三、评审条件

(一)获得中初级职务任职资格的办法

1、经济专业全日制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可按闽职改字(1993)18号和闽人发(2000)84号文有关规定,直接考核确认相应档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经济系列初、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国家已统一组织考试,不再进行评审。凡符合国家关于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考条件的人员,通过全国统一组织的初、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且成绩合格者,由省人事厅颁发国家人事部统一印制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

证书。

(二)获得高级经济师职务任职资格的办法。

高级经济师职务任职资格通过评审获得,其申报条件如下:

1、基本条件

(1)经济专业人员,必须热爱祖国,遵守我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具有坚实的经济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并掌握国内外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发展趋势和科学方法。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丰富的经济工作实践经验,能够解决重要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决策性意见,在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成绩显著、贡献突出;

(3)任现职以来近5个考核合格;

(4)除符合闽人发(2002)152、154号文件所规定的外语免试条件者,均须通过全国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

(5)能指导经济师的工作和学习;

(6)必须结合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掌握新信息,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应按有关规定接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7)任现职以来,在正式出版发行刊物或省、设区市日报理论版(均需有CN或ISSN刊号,下同)独立发表2篇以上经济专业论文;在县属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可以提交2篇未经发表、但独立撰写具备相当水平的论文或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8)获得博士学位,取得经济师(工程师或国际商务师)职务任职资格2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或大学本科毕业,取得经济师(工程师或国际商务师)职务任职资格5年以上。

2、破格评审高级经济师的申报条件:

为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确有真才实学,在经济岗位上工作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专业骨干人员,可破格评审高级经济师职务任职资格。

1、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申报条件

取得经济师职务任职资格5年以上,但未达到大学本科学历人员,除符合上述正常申报条件的(1)—(7)条外,还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经济师职务任职资格以来,在省级以上出版部门正式出版过个人本专业专著(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不含编辑出版);

(2)取得经济师职务任职资格以来,在正式出版发行刊物上独立发表4篇经济专业论文(含正常晋升的2篇在正式出版发行刊物独立发表的专业论文);

(3)获得“全国职工自学成才标兵”荣誉称号;

(4)已通过评审或确认取得经济师、工程师资格,又通过全国统一组织的经济(国际商务)专业中级资格考试,成绩合格。

2、不具备规定资历人员申报条件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经济师职务任职资格满3年以上,符合上述正常申报条件的第(1)-(7)条及任现职以来,获省、部

级以上表彰奖励的优秀企业家、优秀经营者、省劳动模范。

四、申报评审程序

1、专业技术人员要在个人申报、单位考评、择优推荐的基础上,按规定要求填写有关材料,经所在单位人事(职改)部门审查、盖章后逐级上报。各设区市申报高级经济师的材料应报设区市经贸委(经委、经发局)职改办初审后,由设区市职改办审核同意后出具委托评审函,上报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培训与职称处。省直单位专业人员的申报材料,经厅(局、公司)职改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送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培训与职称处。评审材料由省经贸委培训与职称处审核后送省职改办预审同意方可提交评审。省经济专业高评委评审通过后,报省人事厅批准确认。委托评审材料由各设区市经贸委(经委、经发局)、省直厅(局、公司)职改办负责统一送取。

2、申报对象的评审材料应经过公示,具体办法按闽人发〖2002〗154号文规定执行。

3、已实施评聘分开的单位,可不受所在单位岗位职数或结构比例的限制,推荐、申报评审,但应根据本单位岗位职数或结构比例进行聘任;未实施评聘分开的单位,应在核定的岗位职数或结构比例限额内推荐、申报评审。

五、评审组织和评审工作

(一)评审组织

福建省经济专业人员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由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培训与职称处具体负责,一般每年评审一次,按《福建

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库暂行办法》(闽人发〖2002〗115号)组建评委库,评审时随机产生专业组及评委会。

(二)代表作的要求

学历破格晋升对象应提供2篇正式发表的论文作为代表作;其他申报对象应提供1篇正式发表的论文作为代表作(其中县属企事业单位的申报对象可提供1篇未经发表的工作总结或论文)。

专家鉴定意见包含综合评价和定性评分两项内容,定性评分设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

(三)考核答辩:申报破格晋升高级经济师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除已通过全国经济师(国际商务师)资格考试者外,均应参加答辩。

六、其它

(一)申报对象的送审材料,各申报、推荐单位都要严格审查,如实反映情况。对弄虚作假,谎报成果、业绩,伪造学历、资历,代写、抄袭论文等,一经查出,除通报批评外,取消其参评资格,已评上的取消其任职资格。

(二)本评审被否决的,在下一评审时,如有补充新的评审材料,可申报。

(三)本意见自2004年1月1日起执行。省工程技术经济专业职改领导小组、省职改办《关于福建省企事业单位经济专业技术职务经常化评聘工作的实施意见》(闽经职改[1994]015号)同时废止。过去与本意见不符的规定,以本意见为准。本文未载明的按原

有关规定执行。

(四)本意见由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培训与职称处负责解释。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省人事厅

二OO三年四月十八日

主题词:人事职称经济评审意见

抄送:省经贸委领导、省人事厅领导,有关处室、存档(各2)。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2003年4月22日印发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范文 篇2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2008年1―9月全省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考核目标责任完成情

况的通报

(闽经贸能源〔2008〕699号)

各有关设区市经贸委(经委)、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省煤炭工业(集团)公司:

今年以来,我省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按照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目标,以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年、开展百日督查为契机,加大安全治理和隐患排查力度,采取有力措施,较好地完成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控制指标。现将今年1―9月全省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目标责任考核情况通报如下:

一、控制指标完成情况

1―9月,全省煤矿共发生各类死亡事故14起,比上年同期减少6起,同比下降30.0%;死亡16人,比上年同期减少10人,同比下降38.4%;百万吨死亡率1.017人,比上年同期的1.762人下降42.3%。龙岩市、三明市、泉州市、省煤集团公司百万吨死亡率均控制在考核控制目标内,尤其是龙岩市、省煤集团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见附件)。

二、事故分析

从事故类型分析,发生顶板死亡事故12起,死亡14人,分别占死亡事故的85.7%、87.5%,居死亡事故第一位;放炮死亡事故1起,死亡1人;瓦斯中毒死亡事故发生1起,死亡1人。

从事故发生区域分析,省属煤矿发生死亡事故3起,死亡3人,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40.0%、62.5%;市县乡镇煤矿发生死亡事故11起,死亡13人,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6.7%、27.8%。其中:龙岩市县乡镇煤矿发生死亡事故4起,死亡4人;三明市县乡镇煤矿发生死亡事故5起,死亡6人;泉州市县乡镇煤矿发生死亡事故1起,死亡2人;南平市县乡镇煤矿发生死亡事故1起,死亡1人。

三、有关要求

四季度是全年煤炭生产高峰期,各设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省煤集团公司要树立安全第一、安全发展、科学发展意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防止突击生产,加强事故防范,提高安全生产警觉性,确保全省煤炭安全生产控制目标的顺利完成。

(一)进一步落实煤炭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实抓好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的落实,加强煤矿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做好百日安全督查回头看,杜绝违章指挥、违规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现象。

(二)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大对煤矿企业重大安全隐患排查,督促企业限时整改,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治理不生产。

(三)煤矿企业要加强顶板管理,严格按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员,确保第四季度安全生产。

附件:2008年1―9月全省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目标责任完成情况表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二OO八年十月十四日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范文 篇3

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省人事厅、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福建省科协关于加强海洋学科高等教育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闽教高〔2007〕108号)

各设区市教育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局、人事局、海洋与渔业局、科学技术协会,各有关高校、科研院所: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分解承办抓落实的通知》(闽委办[2007]4号)精神,结合我省高校办学实际,现就加强我省海洋学科高等教育及海洋类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如下具体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我省海洋学科高等教育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进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的转变,是我省立足科学发展,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抓好用好发展机遇,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项战略举措。省十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批准的《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规划海洋产业布局,综合协调各类海洋资源开发,逐步形成海岸带、海岛、近海、远洋等多层次的海洋开发格局;要加快与海洋密切相关产业的发展,力争在海洋生物工程、海洋能、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等领域有重大突破;要以海洋生物工程、海洋能、海洋工程、海水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我省海洋类学科专业已有一定的办学基础。我省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集美大学有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微生物学等博士点7个、硕士点15个,在校博士研究生41人、硕士研究生161人;厦门大学、集美大学有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交通运输(国际航运管理方向)等12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3545人;集美大学、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有船舶驾驶、轮机工程管理、国际航运业务管理、船舶检验(船舶修造方向)、船舶检验(游艇制造方向)、报关与国际货运等18个高职高专专业,在校高职高专学生2635人。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海洋学科高等教育还不适应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的需要,专业结构与海洋产业结构发展不相适应,学科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任务相当艰巨,海洋知识和技术创新水平不高,质量保障体系和办学条件不够完善等,直接影响了海洋学科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既对海洋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深化改革,加强建设,努力培养适应海洋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不断提高海洋知识和技术创新水平,已成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对高等教育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成为巩固海洋学科高等教育成果,提高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服务水平的一项迫切要求。

二、进一步明确加强海洋学科高等教育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

当前,加强海洋学科高等教育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是,主动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需要,坚持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从我省高校的办学实际出发,找准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服务的定位,认真制订好海洋学科高等教育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技术应用开发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主动融入、主动呼应、主动对接海洋经济发展;结合办学实际,确定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发展前景,能直接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项目,制订具体工作方案,通过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在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服务中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强调研,充分了解和掌握海洋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以海洋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进一步明确海洋类专业建设的定位,研究制订好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海洋类专业结构的调整改造和建设发展工作,努力形成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加快为海洋经济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和技能人才。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培养海洋类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60人、硕士研究生360人,本科生4800 人,高职高专学生3500人,更好地满足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要。

三、加强海洋学科高等教育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

适应我省海洋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形势、新任务,有关高等学校要扩大相关专业办学规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和教师队伍、实验室和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高知识和科技创新水平,加强海洋科普教育,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1、根据我省海洋产业的发展需求,扩大相关专业办学规模,确保完成人才培养任务。依托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培养创新型高级人才420人以上,其中博士研究生60人以上,研士研究生360人以上(见附件1);依托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高校培养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等本科专业方面的技术型人才4800以上人(见附件2);依托集美大学、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培养船舶驾驶、轮机工程管理、国际航运业务管理、船舶检验等专业的应用型人才3500人以上(见附件3)。

2、鼓励支持有关高校实施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鼓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与海洋企业合作办学,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委员会,充分发挥海洋企业的行业优势及学校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科技项目开发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支持海洋企业与相关高校联合建立海洋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实行“定单式”人才培养,培养适应海洋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

3、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提高高校服务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支持厦门大学的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声通信与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海洋化学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厦门市海洋微生物新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集美大学的福建省高校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围绕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目标和海洋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一批高校海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鼓励相关高校申报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开展科技攻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加强产学研联合工作,鼓励相关高校与企业联合,围绕目前我省海洋产业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建海洋科技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充分发挥高校智力和科技资源优势,推广转化高校科技成果,力争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水产品深加工、良种的培育和引进等技术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4、完善政策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科技研发人才、工程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的引进工作;加快培养学科带头人,有效发挥领军人物作用。设立高级人才培养和引进专项基金,鼓励相关高校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创新水平较高的人才队伍。支持厦门大学、集美大学从国内外高校或科研院所引进能够进入世界科技创新前沿的专家1-2名,国内知名专家2-3名,培养优秀学科带头人3-7名,引进或培养长江学者1-2名。重视海洋行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大海洋管理人员知识更新的力度。鼓励相关高校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选派研究人员和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高级访问或进修学习,不断提高海洋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水平。

5、鼓励支持相关高校与海洋企业签订培养技能人才协议,大力开展以各类海洋产业从业人员为主要对象的岗位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扶持发展渔业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海洋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为海洋产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保障。同时,鼓励支持有关高校积极与劳动、人事及海洋产业部门密切合作,在相关专业建立职业技能认证机构,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努力提高专业的社会服务质量和水平。

6、加大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有关高校要根据专业办学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实验室、实训实习基地等基本建设,为海洋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切实保障。支持集美大学船舶虚拟实验室、先进船舶控制技术实验室等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为海洋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重要载体和坚实保障。

7、有关高校要加强海洋科普教育,定期发布海洋经济发展及人才培养信息,及时总结和宣传推广各地成功经验,提高公众的海洋意识,形成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良好氛围。

附件:

1、海洋产业相关专业创新型高级人才培养计划一览表

2、海洋产业相关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计划一览表

3、海洋产业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一览表

省教育厅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省科技厅

省人事厅 省海洋与渔业局 省科协

二○○七年九月十一日

福建省总会计师委员会近年来的 篇4

近年来,福建省会计学会总会计师委员会在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和福建省财政厅会计处的领导下,在福建省会计学会的具体安排下紧密依靠广大总会委成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使福建省总会计师委员会的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做为福建省会计学会的一个分支机构,不仅参与了福建省会计学会组织的有关活动,而且也单独开展了一些活动,近年来总会计师委员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积极组织高级会计师培训,培养会计领军人物。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会长张佑才曾经把会计队伍人员分成三部分:干会计的(会计工作者)、管会计的(总会计师、财务总监等)、监督会计的(注册会计师)。我们总会计师(包括财务总监、财务主管和财务部门负责人)是管理全国1200多万财会人员的领军人物。积极培养会计领军人物,提高会计领军人物水平也是我们目前最主要的工作任务之一。我们每年都积极配合省财政厅会计处组织举办若干期高级会计师业务培训班,组织全省有高级会计师职称的人员去厦门国家会计学院进行业务培训,每年培训人数约一千余人,为本省会计人才培训、会计人才储备做出

1了一定的贡献。近两年来,我们也有选择性地组织了我省部分总会计师参加了中总协的一些培训班,2010年参加了在北海举办的新业务培训班,我们选送了10余人参加,大家学习热情都很高,回来后都反映学习效果很好,受益匪浅,此举为提高我省总会人才的业务水平起到了显著作用。我们将分期开展培训工作,通过我们的努力,进一步提高我省总会计师队伍的职业操守和履职能力。

二、参加全国评优活动,扩大我省总会计师的影响力。2008年,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开展了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由我省总会计师委员会推荐的论文取得了两篇二等奖,一篇三等奖的好成绩。通过参加全国性的评优活动,也促进了本省总会计师们开展学术交流和理论研究的积极性。2010年我们积极配合省会计学会组织了“纪念福建省会计学会成立30周年及会计法颁布25周年”大型征文活动,很多的协会成员都有参加,本次收到的论文多,而且在深度上广度上有所突破,在形式上更新颖,在质量上有很大提高,活动扩大了我省总会计师群体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三、积极参加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的有关会议,认真完成布署的各项任务。

我会每年均积极组织参加中总协举办的各种工作会议及活动,对中总协的指示精神和要求积极领会、认真传达、切实贯彻。每年都认真完成中总协交办的各项任务,积极转发中总协的各种

文件。2010年我会转发了《中国总会计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试行)》、《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关于加强服务会员工作的若干意见》、2011年转发了中总协《关于举办2010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2011年度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研究课题申报的通知》等文件,并将所有文件公布在《福建省会计信息网》进行公开,扩大影响层面,发动省内总会计师协会成员积极进行参与。

四、为委员会成员服务,朝着“桥”通“家”兴目标努力 在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的会员代表大会上,中总协领导要求各总会计师协会做到“桥”通“家”兴。也就是说,为总会计师提供与政府和社会沟通的“桥”要通,为总会计师提供团结、学习、提高、奋斗和温暖之“家”要兴。虽然我们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但在朝着这一目标也做了很多的努力,例如经常和分散在全省各地的总会委会员沟通、联系,及时了解会员的情况,听取会员反映的意见要求。为本省总会委成员免费订阅《中国财经报》、《中国总会计师》杂志。向总会委成员及时寄发省会计学会的会刊《福建会计动态》、最新业务资料、积极发展会员等等。并经常与中总协各会员单位交流各地方总会计师协会的情况与好的工作经验,研究本省总会工作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工作思路,积极推动本省总会委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好地为福建省以及海峡西岸的经济建设服务。

总之,近两年来,我省总会计师委员会端正态度,积极工作,一如既往为总会工作在本省的开展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使工作得

以持续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也让我省总会计师事业得到更进一步发展。

总会计师既是会计人员,又不同于一般的会计人员,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要求也更高。为使培训工作正常化、规范化,今后我们计划分期分批选送本省的总会计师到国家的三所会计学院进行学习,或自己聘请知名教授、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分期开展相关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分期分批组织我省总会计师到国外、省内外去进行实地考察、交流。针对总会计师本身工作与客观环境上的许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拟订课题、开展课题研究。设想建立全省总会计师人才库,使全省总会计师的能力得到更好地发挥,为海西经济建设选送优秀的总会计师人才。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为中国的总会计师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福建省会计学会(总会计师委员会)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范文 篇5

各地、市、县(区)物委、财政局:

根据《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第一批降低22项收费标准的通知》(计价费〔1997〕2500

号)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费、工程定额编制管理费、劳动定额测定费三项收费标准作如下调整:

1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费: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费用总额在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下的按56‰收取;500-2000万元(含2000万元)的按42‰收取;2000万元以上的按35‰收取。

2工程定额编制管理费:

(1)从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房屋修缮及抗震加固工程的施工企业,统一按施工产

值(即建筑工作量)计取,具体标准:沿海地区(指福州市、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莆田市)为08‰,其他地区为1‰。

(2)从事工业设备、水电安装工程及包工不包料工程的施工企业,统一按预算人工费的1%计取。

3劳动定额测定费:

(1)从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房屋修缮及抗震加固工程的施工企业,统一按施工产

值(即建筑工作量)的03‰计取。

(2)从事工业设备、水电安装工程及包工不包料工程的施工企业,统一按预算人工费的03%计取。

本通知自1998年5月1日起执行。各级物价部门要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范文 篇6

【发布日期】1998-05-29 【生效日期】1998-05-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对外商

投资企业两年内暂行停征城市公共消防设施配套费的决定

(1998年5月29日福建省第九届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福建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对城市公共消防设施配套费暂行减免的议案》,决定批准,自本决定公布之日起,对外商投资企业两年内暂行停征城市公共消防设施配套费,具体办法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执行。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范文 篇7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福建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

(1990年12月26日福建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3年9月24日福建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福建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根据1996年11月29日福建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福建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根据2000年7月28日福建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福建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决定》第三次修订 根据2005年11月21日闽常[2005]26号公布《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福建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第一条 为了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实行民主选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采取差额和无记名投票的方法直接选举产生。

第三条 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后应当及时选举,其成员可以连选连任。选举工作由省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受县(市、区)、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和民政部门的指导。

第四条 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具体名额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几个自然村联合设立村民委员会的,其成员分布应当照顾村落状况。

第五条 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由五至七人组成,在成员中推选产生主任一人,副主任一人。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由村民或者村民代表单独或联合提出,采取秘密划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在推选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的同时,推选二至三名候补成员。过半数有选举权的村民或者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代表参加投票,推选有效,候选人或另选人按应选名额以得票数多的当选。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在选举期间无故三次不参加村民选举委员会会议的,其职务自行终止。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可以要求罢免村民选举委员会成

员,经全体村民代表的过半数通过,罢免有效。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缺额的,从候补成员中依次递补。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确定为村民委员会成员正式候选人的,应当自被确定之日起,不再担任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

第六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倾听村民意见,办事公道,作风正派,热心为村民服务。

村民选举委员会负责确定选举工作人员,开展选民登记,审查选民资格,公布选民名单,组织候选人提名和预选,确定并公布正式候选人名单,组织投票选举,公布选举结果。

村民选举委员会行使职责至新一届村民委员会产生时止。

第七条 县(市、区)、乡、民族乡、镇成立村民委员会选举指导组。县(市、区)指导组由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及有关部门人员组成。乡、民族乡、镇指导组由同级党委、人大主席团、政府及有关部门人员组成,受县(市、区)指导组的领导。

第八条 县(市、区)、乡、民族乡、镇村民委员会选举指导组的职责:

(一)宣传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和本办法;

(二)部署、指导和监督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引导村民依法搞好选举;

(三)开展选举试点和培训选举工作人员;

(四)受理选举工作中的有关申诉;

(五)确定村民委员会的选举日;

(六)总结交流换届选举工作经验;

(七)整理建立选举工作档案。

第九条 县(市、区)、乡、民族乡、镇指导选举工作的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经费可以给予补助,补助经费列入县(市、区)、乡、民族乡、镇财政预算。

第十条 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具有选民资格;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计算年龄的时间,以选举日为准。村民出生日期以居民身份证为准;无居民身份证的,以户籍登记为准。

第十一条 凡具有选民资格的村民可以在户籍所在地的村民选举委员会进行选民登记。

户籍不在本村但在本村居住的具有选民资格的人员,由本人在选民登记期间提出申请,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可以予以登记,但不得重复登记。

第十二条 经登记确认的选民资格长期有效。每次选举前应当对上届选民登记以后新满十八周岁的、新迁入本村具有选民资格的和被剥夺政治权利期满后恢复政治权利的选民,予以补充登记。对选民登记后死亡和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从选民名单上除名。

第十三条 选民登记日应当确定在选举日的二十五日以前。选民登记工作应当在五日内完成。

选民登记日前,因故离开本县、市的选民,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及时通知其回村参加选举;未能回村选举的,不计算在本届选民数内。

第十四条 选民名单应当在选举日的二十日以前公布。

对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应当在公布后的三日内向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出。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在村民提出后的二日内依法作出调整或者解释。

第十五条 村民委员会选举可以采用确定候选人的选举方式;条件成熟的地方也可以采用不确定候选人的选举方式。具体方式由村民选举委员会确定。

第十六条 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由有选举权的村民以单独或者联合的方式直接提名。每一选民提名的人数不得多于应选人数。对选民依法直接提出的候选人或者依法确定的正式候选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取消、调整或者变更。

所有的提名名单应当于选举日的十五日以前按姓氏笔划顺序公布。

第十七条 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办事公道,廉洁奉公,热心为村民服务。

第十八条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的正式候选人人数应当分别比应选名额多一人,委员的正式候选人人数应当比应选名额多一至三人。正式候选人中妇女应当有适当的名额。所提的候选人人数超过正式候选人人数的,均要以秘密划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预选,产生正式候选人。预选时,可以召开全体选民或者每户派一名有选举权的代表参加的预选大会,也可以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具体形式由村民选举委员会确定。全体选民的过半数、户代表或者村民代表的三分之二以

上投票,预选有效,以得票多少顺序确定正式候选人。正式候选人名单确定后,应当在选举日的二日以前按姓氏笔划顺序公布。

正式候选人自愿放弃候选人资格的,应当在候选人名单公布后的一日内向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因此造成正式候选人差额不足时,应当在原提名的候选人中按预选时的得票多少的顺序递补。

第十九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向选民介绍候选人的情况,也可以组织候选人发表治村演说并回答村民询问;选民和候选人可以在村民小组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村民会议上介绍候选人的情况,但选举日必须停止对候选人的介绍。

第二十条 投票选举的准备工作:

(一)训练工作人员;

(二)核实参选人数;

(三)公布投票选举的时间、地点,准备票箱和选票,布置选举大会会场和投票站。

第二十一条 投票选举时,应当召开选举大会。根据村民居住状况和便于投票的原则,可以设立中心投票站和若干投票分站进行投票。选举大会和投票站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

对于老、弱、病、残不便到选举大会会场或者投票站投票的选民,由三名以上选举工作人员随带流动票箱,登门接受投票。

候选人及其配偶和直系亲属不得担任选举工作人员。

第二十二条 采用不确定候选人方式选举的,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选举,选举有效;被选人获得参加选举的选民的过半数选票,始得当选;被选人得票数未过半数的,可按规定的差额数以得票数多的作为正式候选人,组织另行选举。

第二十三条 选举方式应当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愿,由村民选举委员会确定,可以一次性投票选举主任、副主任、委员;也可以先选举主任、副主任,后选举委员。

第二十四条 选举采取秘密划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

选举时,设立秘密写票处。因文盲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写选票的,可以委托自己信任的人或者村民选举委员会指定的人员代写,代写人不得违背选民的意志。

第二十五条 投票结束后,所有投票箱应当于当日集中在选举大会会场或者中心投票站开票。由唱票、计票人员在两名监票人的监督下,认真核对、计算票数,当场报告计票结果,由主持人、计票人和监票人在计票记录上签名。

第二十六条 每次选举所投的票数,多于投票人数的无效,等于或者少于投票人数的有效;每一选票所选的人数多于规定应选名额的无效,等于或者少于应选名额的有效。

无法辨认、不按规定符号填写的选票无效。具体的认定规则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在投票选举前确定并公布。

第二十七条 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或者另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

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选票的人数超过应选名额时,以得票数多的当选;如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的,应当就得票数相等的候选人或者另选人重新投票,以得票多的当选。

当选人数少于应选名额时,不足的名额应当于十五日内另行选举。

第二十八条 选举结果经村民选举委员会当场确认有效后公布,同时上报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市、区)民政部门备案,并由县(市、区)民政部门颁发省统一印制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当选证书。

新一届村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应当在选举结果公布后十日内召开。

第二十九条 村民委员会成员受村民监督。村民会议有权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

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可以提出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的要求。罢免要求应当提出罢免理由。被提出罢免的村民委员会成员有权提出申辩意见。罢免要求在提交村民委员会的同时,报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村民委员会在接到罢免要求的一个月内,应当召开有选举权的村民参加的村民会议,进行投票表决;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予以指导。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通过,罢免有效;罢免无效的,一年内以同样理由对同一对象再次提出罢免要求的,不予采纳。表决结果应当报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村民委员会不按本条规定期限召集村民会议表决罢免要求的,由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在一个月内主持召集。

第三十条 村民委员会成员出现缺额时,应当在二个月内依法补选。补选工作由村民委员会主持,候选人由村民代表会议提出,人数可以多于或者等于应补选名额。

补选时,全体选民的过半数投票,补选有效。候选人或者另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

经补选,仍出现缺额的,另行补选。

补选的村民委员会成员,其任职期限到本届村民委员会任期届满为止。

第三十一条 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的选举与村民委员会选举结合进行。

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由村民小组会议推选或者直接选举产生。直接选举产生的,候选人由本小组有选举权的村民以单独或联合的方式提出,本小组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户的代表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或者另选人按应选的名额以得票多的当选。

第三十二条 村民委员会选举被村民选举委员会认定为无效且经县(市、区)和乡、民族乡、镇村民委员会选举指导组确认,属整体选举无效的,应当组织重新选举;属局部选举无效的,应当就无效环节局部纠正;属当选人当选无效的,应当取消当选人当选资格,造成缺额的,从获得过半数选票的其他候选人中按得票数多少依次递补,仍有缺额的,重新确定正式候选人,组织选举。

第三十三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及选举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扰乱、破坏选举工作的,经乡、民族乡、镇村民委员会选举指导组确认后,其职务自行终止,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公布。

第三十四条 对用暴力、威胁、贿赂、伪造选票、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扰乱、破坏选举工作,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指定、委派、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和违反本办法规定拖延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行为,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对有关直接责任人给予处分。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范文 篇8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6]138号 【发布日期】2006-06-25 【生效日期】2006-06-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福建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更名及组成人员调整的通

(闽政办[2006]138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福建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更名为福建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该机构的主要职责、工作制度等均不变。

因人员变动和工作需要,省人民政府决定对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相应调整。调整后的省人民政府残工委组成如下:

主 任:陈 芸 副省长

副主任:鄢一忠 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陈祖辉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高雪玉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王永礼 省财政厅副厅长

刘平省教育厅副厅长

陈秋立 省卫生厅副厅长

赖诗卿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

蔡元庭 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

委 员:马照南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马国林 省委农办副主任

方成义 省委编办副主任

杨香勤 省外事办副主任

刘群心 省发改委副主任

马鉴康 省经贸委副主任

庄荣文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

钟 安 省民宗厅副厅长

卢士钢 省公安厅副厅长

薛育卿 省司法厅副厅长

杨雁雄 省人事厅副厅长

洪捷序 省建设厅副厅长

陈为坤 南昌铁路局副局长、福州办事处主任

宋海滨 省交通厅副厅长

曹建平省信息产业厅副厅长

范碧云 省文化厅副厅长

方 群 省计生委副主任

王志强 人行福州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厅级)

李保平福州海关人教处处长

陈 滨 省国税局副局长

吴振坤 省地税局副局长

陈乙熙 省工商局副局长

吴 赳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李志锋 民航福建监管办主任

翁 星 省广电局副局长

李玉光 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徐正国 省体育局副局长

张福坤 省统计局总统计师

陈飞鹏 省政府法制办副主任

石九生 中国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长

武榕庆 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路平省总工会副主席

吴立官 团省委副书记

马义英 省妇联副主席

办公室主任:蔡元庭(兼)

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省残疾人联合会承担,办公室设在省残疾人联合会。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六月二十五日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范文 篇9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加强和规范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福建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界定标准】 本规定所称火灾高危单位,是指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火灾的下列单位和场所。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经营可燃商品的商场、市场:

1、单层建筑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含本数,下同);

2、地下建筑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

3、建筑总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宾馆、饭店

1、客房数量在300间以上;

2、客房数量在50间以上的地下宾馆;

3、建筑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提供餐饮、健身、娱乐、休闲等配套服务的。

(三)建筑总面积在2500平方米以上或者地下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娱乐场所(桑拿浴室的洗浴部分,火灾危险性较小的健身房、保龄球馆、室内旱冰场除外)。

(四)看台座位数量在25000个以上的体育场,座位数量在8000个以上的体育馆,座位数量在5000个以上的公共会堂。

(五)住院床位在500张以上医院、养老院、福利院。

(六)住宿床位在300张以上的寄宿制托儿所、幼儿园(不含午托),住宿床位在1000张以上的寄宿制小学学校。

(七)采用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构筑物除外)。

(八)一定规模的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单位:

1、总容量在10万立方米以上的石油库或年生产能力在500万吨以上的炼油厂;总容积在1.5万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或总容积在5000立方米以上的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凝液储存场所;

2、总储量在1万立方米以上的甲、乙类易燃气体或总储量在100立方米以上的甲、乙类易燃液体的生产、充装、储存企业,总储量在5吨以上的易燃固体的生产、加工、储存企业;

3、总储量在50立方米以上的甲、乙类易燃液体的供应、销售企业;总储量在2吨以上的甲、乙类可燃固体的供应、销售企业。

(九)同一时间同一建筑生产车间内员工数在1000人以上,且人员密度大于0.2人/㎡的服装、鞋帽、玩具、木制品、家具、塑料、食品加工和纺织、印染、印刷、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十)建筑高度在100米以上的高层公共建筑和非住宅类居住建筑,以下简称“超高层建筑”。

(十一)城市地下铁道、地下观光隧道,海底隧道和城市重要的交通隧道。

(十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通过专家评审的单位或场所。

(十三)省公安机关规定或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认为应当列入火灾高危单位管理的其他单位。

第三条【申报程序】 符合界定标准的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向辖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报。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每年应对申报的火灾高危单位进行核实、确认,并与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同时调整、公告,报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备案。

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公告、备案文件中,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单列。

第四条【基本义务】 火灾高危单位除应当履行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职责、执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外,还应当履行本规定要求的消防安全职责。

第二章

消防安全管理

第五条 【防火检查】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对照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第二十六条、第三十六条、第四十条的规定,落实更加严格的日常管理措施:

(一)应当采用电子寻更设备开展防火巡查,医院、养老院及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和幼儿园每日夜间防火巡查,不应少于2次;

(二)至少每半月进行一次内部防火检查;

(三)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及时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并如实记录,存档备查。

(四)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全员疏散演练,并如实记录,存档备查。第六条【组织架构】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建立消防安全组织:

(一)设立由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的单位消防工作领导机构;

(二)设立或者确定负责消防工作的职能部门,建立防火检查(巡查)、自动消防系统值班操作、消防设施(器材)检验与维修、消防演练、消防宣传教育等消防管理队伍;

(三)建立由员工组成的志愿消防队,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建立专职消防队。

第七条【例会制度】火灾高危单位应当每月召开不少于一次的消防安全定期例会制度,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研究、部署、落实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计划和措施。消防安全例会由消防安全责任人主持,有关人员参加,并形成会议纪要或者决议。

第八条【人员要求】火灾高危单位应当确定一名单位负责人作为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管理人、防火检查人员、自动消防系统值班操作人员、专职消防队消防员,应当经依法设立的消防安全培训机构培训合格,取得相应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

防火检查(巡查)、消防宣传教育等岗位人员的配备数量,应当与火灾高危单位的经营规模相适应,且不少于员工总数的5%。

第九条【灭火力量】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组织员工参加志愿消防队,配备消防装备或者器材,并为志愿消防员参加灭火和应急疏散训练提供便利条件、安全保障和适当补贴。

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专职消防队,其消防装备、器材和灭火力量应当满足本单位火灾扑救需要。

专职消防队应当向辖区公安消防队每年至少报告一次消防训练和演练情况,接受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指导。

第十条【消防安全评估】 火灾高危单位每年应委托具有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对消防安全情况进行一次评估,出具消防安全评估报告。每年度12月10日前,火灾高危单位要将评估报告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单位具备消防安全评估能力的,可以自行进行评估。消防安全评估内容、程序、方法等相关事项由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规定。

第十一条 【评估结果应用】 火灾高危单位应根据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向消防安全责任人专题汇报。消防安全责任人应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整改计划,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消防安全评估结果应当纳入信用评级体系,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评估结果作为审查和发放贷款的重要参考因素。保险公司对评估结果未达到“好”等次的,应当上调保费费率。

第十二条【自动消防设施管理】 设有自动消防系统的火灾高危单位,应当每周至少对自动消防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一次巡检,委托依法设立的消防设施维修保养机构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维修保养,委托依法设立的消防设施检测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功能检测。对巡检、检测发现的隐患,应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第十三条【户籍化管理】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实施户籍化管理,履行以下职责:

(一)建立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档案,记录、更新单位基本情况、建筑消防安全基本信息、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及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等工作情况;

(二)依法确定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员、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自确定或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报告备案;

(三)每月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报告备案建筑消防设施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情况;

(四)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自我评估,并于评估完成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报告备案。

第十四条【重点部位】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将下列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一)可燃物品的仓库区域;

(二)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车间、加工车间、仓库、储罐;

(三)燃气、燃油用房,厨房操作间;

(四)变配电室和计算机、空调机等集中用电设备用房;

(五)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避难层(间);

(六)疏散楼梯、疏散走道、安全出口,消防电梯;

(七)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车间、加工车间、集体宿舍;

(八)医院高压氧舱室、手术室;

(九)防火分隔设施的开口部位;

(十)容易发生火灾以及发生火灾将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其他部位。

第十五条 【体育场馆】临时举办展览、展销、演出等群众性活动时,体育场(馆)应当履行以下责任:

(一)制定相应消防安全预案,明确活动现场消防安全责任人;

(二)活动期间,配电房、消防控制室等部位应安排专人值班;

(三)对参加活动人数进行控制,防止参加活动人员超过场所核定容纳人数和疏散能力。第十六条【易燃易爆单位】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种类、数量、生产、使用工艺或者相关设备、设施等实际情况,建立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完善控制措施。

第十七条

【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的产权人、使用人和管理人应当共同制定并遵守公共消防安全管理规约,在其使用范围内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责任和义务。

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统一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承担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消防安全责任。超高层建筑产权人、使用人对建筑进行局部改造或者内部装修的,应当事先告知物业服务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与产权人、使用人、装修施工单位书面约定装修过程中消防安全责任和义务,明确禁止行为和注意事项。

超高层建筑每幢楼应当配备至少一名通过国家职业鉴定的建(构)筑物消防员。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高层建筑及其地下部分生产、经营、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

第十八条 【专家评审单位】 通过专家评审的单位或场所,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性能化设计、评估、施工、监理和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制定消防安全管理手册,至少包括项目概述、专家评审会纪要、消防设计审核意见、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分析与解决方案、消防安全材料设备技术要求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内容;

(二)项目室内装修时,应当严格执行消防性能化设计的技术措施和专家评审纪要的要求,不得破坏防火分隔,不得缩减疏散通道数量、宽度、距离,不得扩大防火分区面积,不得擅自改变场所使用功能和装修材料。

(三)按照要求设置可供救援人员进入的施救窗口,窗口内部通道畅通,并有明显的标志。不得设置妨碍灭火救援行动的户外广告牌等障碍物。

第十九条

【地下空间】城市地下铁道、地下观光隧道,海底隧道和城市重要的交通隧道的行业主管部门和行政监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安全检查,督促有关的建设单位和管理单位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第三章

消防安全条件

第二十条 【安全出口】人员密集场所设有门禁系统的,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能易于从内部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紧急出口”标识和使用提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以下方法:

(一)设置报警延迟时间不超过15秒的安全控制与报警逃生门锁系统;

(二)设置能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且具备远程控制和现场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门锁装置;

(三)设置推闩式外开门。

第二十一条【安全疏散】医院和公众聚集场所应在疏散走道及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设置能保持视觉连续的蓄光型疏散指示标志(或设置连续性蓄光型指示标线),标志间距不应大于7米。公共娱乐场所和设置在地下的公众聚集场所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4米。

医院和公众聚集场所应在各楼层的明显位置应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图,指示图上应标明疏散路线、安全出口、人员所在位置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第二十二条【逃生器材】医院住院部和公众聚集场所等三层以上的部位,应当配置与场所规模相适应的逃生缓降器、逃生滑道、逃生梯、应急逃生器、逃生绳、自救呼吸器等逃生避难器材。配备数量和安装、检查、更换、报废方法参照《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GB21976.1-2008)的要求。

旅馆的客房内应配备应急手电筒、防火面具等逃生器材及使用说明。

第二十三条【商场、商店】商场仓库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的隔墙与营业、办公部分分隔,通向营业厅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主要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米,其它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2米;当一层的营业厅建筑面积小于500平方米时,主要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可为2米,其他疏散走道净宽度可为1.5米。

疏散走道与营业区之间应在地面上设置明显的界线标识。营业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米,且行走距离不应大于45米。

第二十四条【公共娱乐场所】公共娱乐场所的外墙上应在每层设置外窗(含阳台),其间隔不应大于15.0米;每个外窗的面积不应小于1.5平方米,且其短边不应小于0.8米,窗口下沿距室内地坪不应大于1.2米。

使用人数超过20人的厅、室内应设净宽度不小于1.1米的疏散走道,活动座椅应采取固定措施。

各种灯具距离周围窗帘、幕布、布景等可燃物不应小于0.50米。第二十五条【体育场馆】体育场(馆)举办活动需要搭建临时建筑时,应采用燃烧性能不低于B1级的材料。临时建筑与周围建筑的间距不应小于6.0米。

展览区域主要疏散走道应直通安全出口,其宽度不应小于4.0米,其他疏散走道宽度不应小于2.0米。疏散走道与展览区之间应在地面设置明显标识。

第二十六条【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医院、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每间集体宿舍应设置用电超载保护装置,厨房、烧水间应单独设置。

第二十七条【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车间内应保持疏散通道畅通,通向疏散出口的主要疏散走道的宽度不应小于2.0米,其他疏散走道宽度不应小于1.5米,且走道地面上应划出明显的标示线。

车间内中间仓库的储量不应超过一昼夜的使用量。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应集中摆放,机电设备周围0.5米的范围内不得堆放可燃物。

第二十八条

【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应当执行国家有关消防技术标准,并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一)消防控制室应当设置于建筑首层外墙部位;

(二)外保温材料应使用不燃材料;外墙装饰层除采用涂料外,应当采用不燃材料。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依法履职】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依照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消防技术标准,严格履行火灾高危单位监督管理职责。

第三十条【监督检查频次和方法】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火灾高危单位应当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监督检查。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检查发现火灾高危单位不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应当责令改正,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实施行政处罚。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火灾高危单位,可以提请当地人民政府挂牌督办整改。

第三十一条【火灾评估监督】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互联网公告火灾高危单位评估结果。

根据火灾高危单位评估结果,对火灾高危单位实行红、黄、蓝三色预警监管,对评估为差的单位,增加消防监督检查频次,依法从重实施行政处罚。

第三十二条【技术机构责任】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对消防安全评估情况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抽查,对出具虚假评估报告的单位和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依法进行处罚。

第五章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所称的“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范文 篇10

说明

一、此章程范本是根据校团委的有关规定所制定的。

二、此章程范本,旨在为心理部开展活动时提供依据,规范其行为。

三、心理部制定章程,原则上将包括本部门所涉及的内容,并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补充。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组织的名称 福建农林大学学生委员会心理健康发展部 第二条 本组织的宗旨 “聆听心灵,精彩生活”

第三条 本组织的性质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心理素质,激发心理潜能,本部门将向全校学生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展开心理测试,进行心理咨询与服务,体现服务队团结互助乐于奉献的精神,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实现自我完善。为营造良好的“学习”型校园而奋斗。

第四条中心原则 如有来访者,务必认真遵守心理咨询人员的职业道德,严守工作秘密,不得公开来访者的情况。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五条 福建农林大学学生会心理部设部长一名,视实际情况设副部长多名,干事若干。

第六条 心理部成员必须是我校学生成绩优良、工作能力强,有很强的责任心、正义感,热心心理部工作,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

第七条 加入心理部需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心理部面试考核录用为干事,干事试用期为一个月(自被录用之日起)

试用期考评标准:

1)试用期签到情况 占20% 2)参与各项活动的次数 占20% 3)工作积极性 占50% 3)其他(日常表现:礼貌,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占10% 第八条 组别详细设置

(一)办公室

1)负责做好部门成员日常签到统计工作。

2)负责部门日常事物的通知工作,并在部门工作簿上做好相应得记录。3)协助其他组,做好活动前及活动结束后得人员签到及财物清点得工作,做好详细得登记。

4)做好部门例会的会议记录工作,并在部门工作簿上做好参与人员,缺席迟到人员得记录,作为成员考核得依据。

5)做好部门的工作月报、思想总结。

(二)策划组

1)定期组织手语培训、心理讲座等形式新颖、同学们乐于参与的心理活动。2)负责心理健康月的策划。3)负责活动前后的各项准备活动

(三)集资组

1)负责相关活动的宣传,如:横幅、海报、通知的制作等地宣传造势活动。并及时写好报道稿。

2)定期出版相关的心理刊物。

3)每个月向各个院心理部收集有关心理方面的资料。各部门间需互帮互助,协调统一,共创辉煌!

第三章

权利、义务及奖惩

第九条始终贯彻《福建农林大学学生会章程》积极配合校团委、校学生会开展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服务于全校师生的活动。

第十条 心理部成员在本部内均享有选举权、表决权、监督权及参加竞聘权。第十一条心理部成员有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义务,参加各项活动及提出意见、建议的权利。第十二条 心理部成员有参与学生会评优评先的权利。“周明星”、“月明星”、“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团员”、“优秀团干”“校会工作积极份子”等各项荣誉的推荐以上级考核制度要求为标准。

第十三条心理部成员必须坚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作风正派、公正无私以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各方面为同学做出表率。

第十四条心理部成员有按时参加心理部或主管部门召开的会议及完成常规工作的义务。

第十五条每位成员必须按时、按质、按量执行任务,不得推委延迟;开会必须参加,不得早退;关心集体;爱护公物。

第十六条 心理部成员必须严格遵守纪律,不得违反。

第四章 财务制度 第十七条 财务的管理

部门财务由分管办公组的副部长管理,负责日常收支管理,预算,结汇。部门任何支出需要凭借发票报销,并记录在案,原始票据至少保留一学期。丢失发票或收据的情况,须向部长说明,由部长签字的票据证明才有效。超过50元以上必须开发票,并且必须要部长,各区负责人,财务,三方同意后才可购买。50元以下尽量开发票,在不能开发票的情况下,一定要有盖章的收据,并在购买前通过各区负责人以及财务许可方才有效。

第十八条 物品分配

购买后的物品总数需报到财务统一登记后,再分配给各区负责人,各区负责人需登记在案,妥善保管,学期结束后,统一回收。

分配后的物品如有丢失由个人自行负责,酌情赔偿,因此物品持有者必须妥善保管,否则后果自负。(物理损坏可酌情处理)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九条福建农林大学学生委员会心理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章程的某些条款制定实施细则进行修改,并由福建农林大学学生委员会心理部负责解释。

上一篇:酒的自述作文600字下一篇:农业生态养殖场的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