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介绍

2024-10-15

社火介绍(共8篇)

社火介绍 篇1

社火

社火,又称“耍社火”,传统民间节目综合性文化活动。包括舞蹈、杂技、杂耍、武术、鼓乐等,是群众在年节庆典、庙会上自娱自乐、表演性强的民间歌舞技艺活动的统称。其历史悠久,一般认为是承袭秦汉时的百戏逐渐发展形成的。表演借助各种道具,事先有场面变化编排,有引人入胜的高潮铺垫,有生动热烈的祝辞,有欢快热闹的吹打锣鼓音乐伴奏,表演程序自由。

起源

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民间的自演自娱活动。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使祭把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富的民间娱乐活动。

历史

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产生于原始的宗教信仰,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进行的宗教活动。“社”为土地之神,“火”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社火一词始见于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六月二十四日,欢口二郎神生日,二郎庙前露台上设乐棚,有“社火呈于露台之上”。在汉魏南北朝、隋唐时期至南宋,皇城的除夕之夜还保留有大傩仪,后逐渐被社火取代而融于社火之中。可见宋朝的民间社火已是包罗万象,气象万千。当时的社火由祭祀、巫术、傩仪、百戏、乐舞、参军戏、民间杂耍等组成。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村社便组织、举办使节庆、迎神赛会,有上竿、跃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浑话、杂耍、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学像生、倬刀、装鬼、砑鼓、牌棒、道术之类杂戏表演。社火表演时,脸谱面具,必不可少。头一天晚上,人们便精心画好各式的脸谱,以便第二天登台演出。

社火脸谱起源,据陕西的民间艺人介绍,周朝时,周武王率兵伐纣,大军行至麒麟山下,被驻守山下的闻太师挡住去路。姜子牙计上心头,让士兵戴上了神兵天将的面具上阵叫骂,个个威武凶煞,好似天兵下凡。闻太师不知真假,以为天意,拔寨而逃。此事传入民间后便产生了画脸谱逐鬼的民间习俗,并逐渐融入到了社火中。学术界则普遍认为,脸谱的起源是周秦时的傩舞。傩是一种远古时代的宗教仪式,“傩”本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后被人格化,成为一种祭祀表演。傩舞是周代在傩祭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驱鬼逐疫的宗教舞蹈,而“傩”的明显特征,便是戴假面歌舞。巫师戴着刻有图腾的面具将自己装扮成神,巫师一旦戴上面具,普通人就变成了“神”。面具在这里起到了人与神的转化作用,是行巫术时必不可少的道具。

这样的习俗在当今社火中尚有遗存。宝鸡一带的传统社火,在演员“开脸”之前,可以有说有笑,一旦“开脸”之后便不是自己,不能随便说话,这也是原始巫术的遗风吧。

随着社会的发展,远古时代保留下来的社火,融入和赋予了新内容,表现形式也日臻完善,注入了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和英雄人物等元素。宝鸡市陈仓区村民表演的芯子社火,在一个平台上固定一根高达2—3米的钢筋,用彩纸在钢筋上做出老虎、棉花、云朵等形态各异的物体,男女儿童装扮成古装戏剧人物,在钢筋上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

延续了数千年的社火,已成为陕西宝鸡地区每年正月中的一项重要文化习俗。宝鸡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社火之乡”。

内容

每队社火都有一个仪程官(民间称为说诗的),如春节到到单位或居民家中拜年时,仪程官就随着锣鼓点子说4句一首的祝辞,一般都是因单位性质职能不同或居民家庭的情况不同而现编现说。社火队的主要项目有:高跷,民间称高拐子,一般用椽材制成长约3尺或4尺的长方形柱体木腿,在上半部约1尺的地方安装一长条(以脚宽为宜)横板,脚踩在横板上,上半部的木腿绑在人体的小腿上。身着历史戏剧人物服装。一般扮演的有《断桥》、《盗仙草》、《挑黄袍》、《唐僧取经》、《八仙过海》、《包公赔情》等戏剧中的人物。在强烈节奏的锣鼓音乐伴奏下,做行进队列或场地定点表演。如表演断桥,由许仙,青蛇、白蛇3人用秦腔调唱台词,加以简单的手势动作。旱船,用竹子做成船形,再用彩纸或彩绸粘糊,有船姑娘驾船,走碎步,犹如船在海中行走样,由一老翁走在前面,手拿浆板,做摇船样。跑竹马,用竹子做骨架,扎成马形(也有驴形),以彩绸或彩纸装饰,表演者腰围竹马,宛如骑马一样,男女成双成对,编队穿梭奔驰、跳跃、对唱,乐感强烈,节奏鲜明,气氛热烈。

类似的还有猪八戒背媳妇等。高芯子,又名高台。有抬芯子、背芯子、车芯子等多种类形,尤以“车芯子”为多。一般在小型拖拉机或小型汽车上固定一根或几根丈余长的木椽或铁杆,再在杆的顶端绑成莲花形或其它形状的悬体物,这就是芯台。芯台上再将一两个或多个扮演角色的孩子固定,着戏剧服装,做简单动作或造型,在行进中表演玄妙、惊险动作。社火中还有扭秧歌、耍狮子、舞龙、大头娃娃等。大型社火队由彩旗、锣鼓、狮子、旱船、大头娃娃、秧歌、高芯子等组成。驻固部队、武警、六九五厂还有安塞腰鼓、威风锣鼓、太平鼓及东北秧歌等表演内容和形式。

山西社火

山西的民间社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据统计,全省约有 200多种,按其形式可分为锣鼓类、秧歌类、车船轿类、阁跷类、灯火类、模拟禽兽类、模拟鬼神类、武技类等。

锣鼓类,以节奏强烈明快,场面壮阔粗犷为特点,充分展示了黄土高原人民质朴豪放的气质。秧歌类,有的侧重歌唱如“伞头秧歌”、“小秧歌”,俗称文场秧歌;有的则歌舞结合,以舞为主,俗称武场秧歌。既有本地鲜明的地方特色,又吸收了外地歌舞艺术的特长,如凤秧歌,模拟插秧的舞蹈动作,体现了中国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车船轿类,以精湛的技巧装饰成各类民间交通工具的形状,表现丰富的时代内容,主要有《小车会》、《旱船》等节目。山西灯火,其特点是: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灯火的艺术,具有全国各地灯火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发挥山西地理资源优势,具有独具的地方特色,如旺火,“煤海之光”灯展,都与山西煤炭生产有关。模拟禽兽类和模拟鬼神类的民间社火,以深厚的文化意蕴见长,表现了远古时期人类与自然界凶禽猛兽的斗争,反映了人类对邪魔鬼怪的迷信与敬畏,透过它可以窥视到民间娱乐由娱神到娱人的发展过程。武技类有九节鞭、鞭杆拳、剑舞、刀舞、穿心杠、跳火笼、霸王鞭等,以高超的技艺引人。

在晋南最富特色的是阁跷类。它以道具制作精妙神奇、表演技巧惊险动人而为广大群众喜爱。襄汾县中黄村的高台,就是其中之一种。每年春节期间初十前后在本村、邻村表演,从十五起到县城或地区演出。传说,中黄高台最早也是来源于祭祀,由人装扮成神,先在庙内表演,然后相继走出,串街表演,群众都跟随围观,有时水泄不通,后面的人无法看到。后来,有人提出把神的扮演者设法固定在木板上抬起,既增加了表演的立体性,又方便观众欣赏,由此产生了中黄高台。中黄高台的表演先是锣鼓队在前面开道,接着是许多装饰艳丽的旗伞,后面才是精彩的高台。高台一般有八人抬着,铁拐根据表演内容设计,自然巧妙,出人意料之外。例如,有的是一个演员伸出手臂,上面站立着另一个演员;有的是荷花高空盛开,一个小孩站在荷花上面左右旋转;有的是一个演员两臂伸开,一手抓着一个小孩的辫子,小孩悬在空中一动不动,还有的是一个演员用手倒托一把椅子,椅子的一条腿上又站着另一个演员。高处的演员漫舒广袖,轻轻摆动身体,卜面抬的人稳步向前,密切配合,这些民间艺人根据一定的物理原理,利用人们形成错觉的心理特点,虚实相生,真假混同,把结构奇巧的铁棍绑扎成“空中舞蹈”,令观者提心吊胆,而表演者则神态自如。表演的内容以传统戏曲为主,同时也反映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年年有高台,岁岁翻花样。太原地区将与之类似的艺术形式称为“铁棍”、“背棍”,有的艺人能同时担负三位小演员。

高跷,俗称“拐子”,由舞者踩在木跷上表演,是山西普遍流行的社火形式。木跷高度不一,有的低至一尺多,有的高达一丈五尺,一般为四、五尺。高跷有文高跷、武高跷之分。文高跷用弦乐伴奏,边走边舞,变换各种队形,在街道上表演,舞者有的化装为戏剧人物,既表现历史故事,也表现现代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不拘一格。武高跷用打击乐伴奏,以表演特技为主,襄汾县盘道村,素以高跷表演闻名,木跷高达八尺到一丈,一般在村子中心专门设置场地,每隔二丈远摆一张方桌或条桌,连续摆四、五张,舞者逐个跳过之后,还要大劈叉,观者屏息静观,直为舞者的惊险表演捏冷汗。浮山县高村、庄里、张家河、火壁一带,也以武高跷著称,表演的特技有“过天桥”、“朝天蹬”、“跌八叉”、“跳桌子”、“跳双凳’等,颇有武术色彩。垣曲县胡村的高跷,除了磕拐、碰拐、跌叉、跳桌等特技表演外,还有抬二节、抬三节、坐抬、上抬、组合抬等高难抬法,把惊险的表演与优美的造型艺术融合为一体。武高跷表演惊险紧张,动人心魄,与文高跷的气氛热烈舒缓形成鲜明对比。

-------------------社火

读音:shèhuǒ 解释:

1,旧时村社迎神所扮演的杂戏。

出处:范大成《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自注:“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 2,指同伙。

出处:《水浒传》五十八回:“但来寻山寨头领,必然是社火中人故旧交友,岂敢有失祗应?”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编辑词条

开放分类:

民俗、传统、习俗、春节、春节习俗

参考资料:

1.《宁夏固原研究》(佘贵孝)

2.宁夏固原市地方志查询软件(佘文刚)

3.《汾河两岸的民俗与旅游》,段友文主编,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关于社火的知识 篇2

兰州的社火队表演内容丰富多采,但最能让感动的是太平鼓声。“咚--咚--咚--,咚--咚--咚”,意思是:“今年好,今年好,明年更比今年好。”兰州人在鼓声里,听秦腔、喝盖碗茶、唱兰州太平歌,自由自在地享受着生活。兰州的年因此而美丽。

大约到了正月初三左右,兰州的社火便开始陆续进城了。有人说兰州是一座以车为本的城市,在路上车不给行人让道,而社火进城这车得远远的避开了,进城的社火也因此在政府规定的路段里没有任何顾忌地“闹腾”兰州城了。对社火,兰州人则像乡里人看大戏一样,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人挤人,图个热闹嘛”!

兰州社火队表演内容丰富多采,最引人注目的是高跷队,他们穿戏装,持刀枪,扮成戏剧人物,脚踩四尺多高的木跷,伴着锣鼓点边走边舞。铁芯子也是别出心裁,以巧取胜。他们把眉清目秀,体态轻盈的小孩装扮成戏剧角色,组成一折折戏文。绑在铁芯子高处的孩童随着载运的车辆缓慢前行。还有跑旱船、独轮车、竹马子。大头罗汉戏柳翠等节目。队伍往往以“风婆娘”开路,这是跟“雨师”相应的“风姨”的形象,在神话里是司兴风降雨的神,其形状类似彩旦,奇丑无比,耳垂吊着红辣椒,一手摇扇,一手拿着写有“风调雨顺”的菱形膏药旗子,用夸张、滑稽的大幅度动作扭来扭去。令人捧腹,表现了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稳的心情和愿望。

当然,狮子和龙是兰州社火是不可缺少的。狮子舞主要是看武士用绣球逗引狮子时的几路干净利落的拳脚功夫,生活于边地的兰州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尚武情结,看着狮子跳来蹦去,心里不知有多乐呵。龙就更不用说了,人们都知道伏羲与女娲的的传说,而这两个人或者说是神的老家都是甘肃天水,并且是蛇的化身,蛇者,龙之雏形也,兰州人也因此以龙乡人自居,而兰州社火中的龙也仿佛在暗地里叫劲,有的甚至可长达一公里之多,可谓“真龙下凡”蔚为大观。

在兰州的社火队里最不能忽略的是“春官”,他们其实都是一些能说会道的民间世人,结合某地或者某家人的情况随口说或者是唱出一些生动而且吉祥的话语来,不像新年的祝福一样让人听后心里暖暖的。比方说到了一家商铺,他们就会说——

走在大街上闲游闲转,突听宝号(指商铺)锣鼓喧天。

进去宝号用目看,披红挂彩过新年。

抬头看,仔细看

对对红灯挂堂廊前……

招财童子来进宝,刘海频频撒金钱。

金钱撒进宝号里,荣华富贵万万年!

这即兴而成的美好话语,谁能听了不高兴呢?只是如今兰州社火表演更多地融入了现代化的气息,在腰鼓队后面紧紧地跟随着花束装扮的小轿车、大卡车*****展示着新兴的“工业城”,并配备有接收卫星信号的模具。“绿化两山,美我家园”的彩车亦让市民耳目一新,植被稀少的兰州在向人们拜年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向群众宣传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崔家崖的舞狮子,雁滩的高跷,还有马滩的旱船、北山的太平鼓,都是让兰州人记忆犹新的。”一般每年的社火先给村里乡亲们拜完年后,然后集中在的广场集体耍。那时候,用凳子、桌子叠起来的狮子台高达丈余,两只舞狮在大头娃娃逗引下上窜下跳,既惊险,又好看。社火结束后,海菜店铺的老板伙计会将糕点、水果、糖献上,让艺人享用。商铺的老板更是捧场,有人出钱,有人甚至将艺人们请到自己的店里吃饭喝酒,目的是让社火队在自己的店铺门前耍一耍,以图吉祥如意和来年的生意兴隆……

社火使春节期间的兰州街头别具特色。由各区县组织的农民社火队汇集市中心,依次排成不同形状的队形,沿主街道边行边舞,敲锣打鼓,热闹壮观。当行至东方红广场时,多围成图形,为游人和市民表演。社火表演可持续到元宵节前后。在社火表演中,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太平鼓表演了。外形上,兰州太平鼓呈圆筒形,个大,双面蒙皮,鼓帮外表深红色或黑色。表演中,鼓手在领队的号令下击锣伴奏,跳打、蹲打、翻身打,并有“两军对垒”、“金龙咬尾”、“双重突围”的阵势,一时间咚咚震耳,龙腾虎跃,鼓声令人振奋不已。

传说很久以前,兰州的太平鼓,也是流行于幽州一带的那种圆形单面鼓。明朝初年,徐达,冯胜奉命西征元军残部,相继克庆阳,收临洮,又一举攻下了兰州。但据守在永登的元军残部仍负隅顽抗,一时难以攻下。不久适逢元宵节,徐达便命令部队制作了一批又长又粗的鼓,把武器藏在里面,然后扮作社火队,以大旗为号,混进城内,只听城外一声炮响,社火队顿时变成了战斗队,徐达就是采取这个办法,里应外合,很快攻下了永登城池。为了纪念这次战役的胜利,人们就把这种又粗又长的鼓命名为“太平鼓”。并逐渐演变成为兰州独特的社火形式之一。数百年来,每逢元宵节,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到处都可看到太平鼓队威武的雄姿,听到太平鼓那深沉的鼓声。不过从史料来看,新春打太平鼓(最初叫腊鼓)的民俗古已有之。其本意在于驱逐瘟疫,祈求平安。这使太平鼓的鼓点有一番讲究:“咚--咚--咚--,咚--咚--咚”,叫“三点水”,意思是:“今年好,今年好,明年更比今年好。”咚--咚,咚--咚,叫做“单条”,意思是“逐瘟!逐瘟!”等等,不一而举。

这鼓声在欣赏之余,让人味无穷——奔腾的黄河冲破泥土与沙石的隔阻,自青藏高原呼啸而下,流过兰州,似乎有些疲惫了,河面无波无浪,宽阔平稳,看上去仿佛是一条铜铸的路。有几人能听到河面下的流水在河床之上发出的那种让人欢愉和振奋的声音?又有几人能把这种声音与鼓声联系在一起?大地如鼓,人生如河。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人生应该是这样的吧--只不过是先有脚步,而后才有鼓点

——在我们的脚与地面接触的那一刻,鼓声便会响起。但如今恐怕只有在兰州这样的地方才能将鼓声打得如此响亮!

社火作文600字 篇3

咚咚锵……咚咚锵……听,清脆的锣鼓声由远至近,一支身穿火红绸衣,手拿艳丽折扇的秧歌队,载歌载舞地向我们走来。紧随其后的是6条装饰得五彩斑斓的旱船,船身伴着鼓点左右摆动,上下起伏。忽听得一阵唢呐声,乐队随及变了调子——舞狮便开始了。众人眼花缭乱之际,只见四头雄狮在两名持剑少年的引领下忽而腾空跳跃,忽而翻滚倒立,把个兽中之王表演得活灵活现,引来观众阵阵惊呼与喝彩。

之后,《西游记》《杨家将》《水浒》《白蛇传》等古典名著中的重要人物,踩着2米多高的高跷,在“老牛角”和“王妈”的带领下一个个粉墨登场。他们时而翩翩起舞,时而纵情歌唱,潇洒飘逸,美轮美奂。社火表演的高潮随即到来。猪巴戒本为丑角,但站在高跷上的他却另有一番风采,本就矮胖的身躯在高跷的衬托下显得更为短小,竟带了几分可爱之气;姜子牙则身披法袍,身后丝带翻飞,那洒脱的白须更让他带上了几分神秘色彩;穆桂英也不甘落后,身披金甲,手持长枪,英姿飒爽,正可谓“谁说女子不如男”;关羽面如重枣,青衣青甲,一幅傲视群雄、严肃冷峻的表情,倍显英武豪迈之气……观众仿佛置身于仙境,笑啊叫啊拍手啊,目不转睛地盯着场内的各个角色。

社火的精彩表演,除了“大腕”的努力,也离不开“傻公子”“哑巴”等丑角的辛勤工作。“胖婆娘”在其中最引人瞩目,东扭西扭,腰前臀后各绑一块枕头,显得又丑又笨。她总是冷不丁地拿出大钢针,去刺那些挤来挤去不守规矩的观众,吓得大家拼命后退,欢声笑语也落了一地。

直至黄昏,表演终于结束,人群也才慢慢散去。

《浅析中国传统之社火》 篇4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中华文化概说

分校(工作站)专 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2015年元月

传统文化之社火

摘要

社火产生原始自发的宗教信仰。“因崇拜而思献媚,假歌舞以祈福佑”。民间祀社风俗歌舞是其主要表现形式。社火的特指意义,即是指春节期间民间带有媚神性质的风俗歌舞。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是为中华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和历史。它是民族感情的渲泄,又是才智和生命力展示。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关键词:社火 宗教信仰 民间祀社风俗

一、社火概述

(一)社火定义

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传统庆典狂欢活动,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社”,古指土地神,从古到今,社火都有祭祀、祝福之意。在中国西北,每年春节,各乡村群众自发组织各种社火活动。社火规模从几十人到上百人,包括锣鼓手,舞狮等等。群众燃放爆竹迎接社火队伍,并赠予烟酒等礼物。

(二)社火形式

社火经过之处,爆竹声声,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气氛热烈。社火中最具表现力的是高台。每个高台均有一主题。常见的故事情节有三打白骨精,二郎救母等。多取材于秦腔故事。高台往往由经验丰富的民间艺人指挥建造。即在一个专用的桌子(也有汽车或拖拉机)上,使用钢筋,布料,彩纸等材料做出各种造型,如假山,树木,动物等,然后按其内容把男女儿童(年龄一般4—5岁)装扮成故事中的人物,固定在高台上,少则1人,多者10余人,高可数丈。社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起源于中国上古祭祀活动。中国宋代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可见其延绵之久。

(三)社火种类产生及发展历史

社火产生的年代相当久远,它是随着古老的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的。远古时的人类正处于幼推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先民们对人类的生死,及自然界星的许多现象如对日月、灾荒等既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只能幻想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只能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来主宰它,于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当社会生产由渔猎转入农耕,土地便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于是渴望风调雨顺、农作丰收或驱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动便产生了。《礼记•!祭法》中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这里面还有一个神话帮事呢!相传水神共工的儿子勾龙是社神。共工长得人脸蛇身,满头红发,性格暴烈好战。一次他和祝融(传说火神)作战,一怒之下头触不周山,竟把撑天的柱子碰断,顿时天崩地裂,洪水泛滥,多亏女娲炼了五彩石及时把天补好。勾龙见父亲痛快下大祸,心理非常难过,于是把九州大裂缝一一填平。黄帝见状,便封他为“后土”,让他丈量并掌管土地,从此勾龙便成为人们祭祀的社神。民俗学家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辩•第一册首序》中是这样记述社的:“社是土地之神,从天子到庶民立有不等的社。”“„„乡村祭神的结会,迎神送崇的庙会,朝顶进香的香会,都是社会的变相。”追溯“社火”其源,它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也有着渊源关系。图腾崇拜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极为漫长的时间,原始社会的人们,把本氏族的图腾标志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画在脸上,有的还制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时节,人们在身上绘有图腾图案或戴上图腾面具,边击打着劳动工具,边跳着模拟图腾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图腾能给予他们一种神奇的力量。到了商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宫廷里就有了逐鬼的祭祀仪式,周代称之为、“大傩”,是一种带有巫术性的舞蹈。《论语疏》称傩为逐疫鬼也。(乐府杂录)记:驱傩用方相氏,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唱巫术咒语,在室内到处乱打,以使鬼惧怕而逃遁。随着岁月的流逝,经朝历代,这种驱傩由宫廷传入民间,逐渐形成巨大的民俗礼仪活动,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并加进杂戏表演。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陕西等地都要举行盛大的、热闹非凡的社火活动。

二、社火种类 社火的种类,包括地社火,背社火,抬社火,车社火,马社火,高芯社火,高跷社火,血社火,山社火,狮子舞,唱社火,丑社火等等。

(一)社火的脸谱及表现形式

在整个社火的表演程序中,化妆是神圣而关键的一步,而脸谱更是社火灵在的标志和内容的陈述。因此社火脸谱亦是这一古老行为在千百年传承中秘而不宣的玄妙所在,老的社火队都有各自历代相传的图谱,可惜大多数毁于文化大革命中了,留存自今的已属罕见之物。社火脸谱是从古代“假面”、“涂面”发展而来的,因而堪称中国最古老的脸谱。陕西系周朝的发源地,有些社火脸谱还残存着周文化“大傩”涂脸的遗痕。从殷商青铜器上的饕餮、夔龙、夔凤等图案看,社火脸谱也不乏带有商代遗风。经历了世世代代的社火脸谱日臻完美,从绘画、设色、章法、布局都有一定的格式,自成体系,形成鲜明的艺术特色。民间艺人大胆构思,想象奇特,利用色彩、图案、线条等穿插变化,产生了奇丽的艺术效果,绘制出一面面五彩缤纷、古朴典雅的社火脸谱,其造型粗犷,纹样稚拙,色彩浓烈,既简练单纯,又复杂细腻,既对比强烈,又和谐统一,给人一种更原始、更清新、更自由之感。社火脸谱人物众多,古朴无华,开脸严谨,用色讲究,艺人们编了一整套用色的口诀:“红色忠义白为奸,黑为刚直青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绿是豪侠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官)。”此外,还有画眼、眉、口的口诀,画眼诀里又分顺眼、吊眼、环眼、三角眼、雌雄眼。画眉诀里有卧蚕眉、梳子眉、吊勾眉、瓦眉、疙瘩眉、兽角眉。细致全面,形成了一系列的纹饰、眼神、色块等程式化的要求。民间艺人根据不同人物进行不同的脸谱设计,以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加进象征性、寓意性的纹样,以表现人物不同的身份和性格。

脸谱的谱式很多,如:对脸,破脸,碎脸,悬脸,转脸,定脸等最常见的是对称形和旋转形两种。对称形即是左右形与色都成对称分布,以五官为准,饰以各色纹样,颇似先秦青铜;旋转形则放弃五官中线,向左或向右成一条斜线,并饰以盘旋游走的纹饰,有很强的运动感。画脸谱的颜色早期只用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暗合五行明表忠奸。这也是表现社火脸谱人物角色性格的基本色彩和语言。黑代表忠诚、铁面无私、白代表奸诈、红代表侠义,绿代表草莽,金、银代表鬼怪,粉代表苍老,黄则代表残暴。有口诀曰:“红为忠勇白为奸,黑为刚直灰勇敢;黄为猛烈草莽绿,蓝为侠野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

(二)、社火中的代表-洋县社火种类和表现形式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洋县域内出土了殷商时代的青铜面具二种多枚,此为洋县早期的社火人物面具,洋县社火分布为谢村镇范坝村、洋县谢村镇智果村、洋县马畅镇、洋县胥水镇回龙村等地。洋县社火,起源于元末明初,以明清最盛,它是以装哑剧的表现形式开展的一项娱乐活动。最初多以高跷、竹马,以后逐渐发展成单台、悬台社火。按类型可分为人抬社火、地社火和骡马社火三种。现主要以抬社火和地社火为主,抬社火分为三种有悬台、转芯和小芯三种,小芯即为平台社火,轻便易装,选10岁左右儿童2至3人。画脸谱、着戏装,三至四人一抬,可游街转乡。转芯装有铁制或木制转轴。曲拐处精做“扇面”或古兵器样。备站“角色”,行走旋转,别有情趣。悬台有中型和大型之分,中型悬台一般组装二至三层,大型悬台一般组装四至六层,悬台社火有的高达10米以上,一般选10岁以下儿童若干名,装扮成全本戏角色,由数十名青壮年男子用木杠肩抬表演,近年来悬台社火已将人抬改为人力车、拖拉机或汽车运载,运行更加方便,表演更为精湛。其融生活与艺术于一体,富有原始、质朴、粗犷、热烈的艺术个性,极具渲染力,是洋县古代舞蹈艺术发展延伸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他新的内涵,使其富有坚实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基础,所以经久不衰。洋县社火种类繁多,但以洋县悬台社火最负盛名.洋县悬台社火又称洋县高芯子社火。此种社火是以戏剧人物站在高台梁架上为表演形式以人抬肩扛为运载形式的一种社火,为洋县民间社火所独有。它汇集民间社火之精华,容戏剧、杂技、美术、音乐、民间手工技艺为一体,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火艺术形式。洋县悬台社火以坚硬、柔韧的槐木为梁,制作成多层高台框架,框架各层层面设置不同的角色,配置不同的道具,展示不同的戏剧情节。在悬台社火框架芯子曲拐处往往饰以荷花、荷叶、茶碗盖、兵器等道具,并在其上站立剧情所需要的角色。洋县悬台社火又分为小芯悬台、大芯悬台、转芯悬台、挂芯悬台、单芯悬台、双芯悬台。角色站为上下2层,一般为小芯悬台。大芯悬台则站了6层,高度可达12米以上。转芯悬台制作与小芯悬台、大芯悬台基本相同,但须在下部另加曲轴和盘旋拉绳故可灵活转动。而挂芯悬台则是在芯子上生出枝叉,将角色挂附在芯子上。单芯悬台是指悬台框架中的竖起的主梁为单根槐木,而双芯悬台是指主梁为2根槐木形成对称的形式。小芯、转芯适合组装角色较少的折子戏或者小、中型戏剧,大芯、挂芯、单芯则适合组装角色较多的戏剧,而双芯适合角色繁多的戏剧。洋县悬台社火在游演前,社火会要备三牲去土地庙祭祀土神,乞求神灵保佑社火出游平安如意,并答谢土神为众生带来好年景。历史悠久的原生特点明显的洋县悬台社火,与地方上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较,其起源最早。我国宋代戏剧板式变化体唱腔音乐形成后,洋县社火亦随之形成。洋县社火从形成之日始走过了千年的历程。洋县社火中的姣姣者——悬台社火,从清雍正开始,亦有近300年之久的历史了。悠久的历史使洋县社火、洋县悬台社火成为了探究地方戏曲发源演变乃至中国戏曲发展的活化石,对研究陕西南部汉中盆地东端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变革也大有裨益。50年代,智果悬台社火《大破天门阵》先后赴省、京组装表演,并受朱德、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誉满京城。1992年第二届汉中艺术节,智果悬台应邀赴汉中组装表演声明大振。我家就在陕西洋县谢村镇智果寺村,而让我引以为傲的就是属于我们村的悬台社火了,因为在1992年我也参加了记得当时我扮演穆桂英,悬台社火也称高芯子社火,据传为洋县智果寺120位僧人集各地社火之精粹,创出了独居特色的“悬台社火”,因由下而望悬若垒塔而得名。洋县智果社火又称“高芯子社火”,是以人抬肩扛为主的一种极为特殊的社火。它源于商周时代,清末、民国及新中国成立伊始受国家文化政策支持,现在达到鼎盛。洋县智果悬台社火具有五六层梁架,高可达12米左右,有12至16名10岁以下儿童扮演戏曲或故事人物,高悬惊险、巧妙、奇绝,数十人人抬肩扛的多层悬台社火威武雄壮,显示了中华儿女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由于现在城镇的建设,这样大型的社火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游行表演了,只能在空地上供群众观看,是国家级非遗项目。

三、社火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历史价值

我国宋代戏剧板式变化体唱腔音乐形成后,洋县社火亦随之形成。洋县社火从形成之日始走过了千年的历程。洋县社火中的姣姣者——悬台社火。悠久的历史使洋县社火、洋县悬台社火成为了探究地方戏曲发源演变乃至中国戏曲发展的活化石,对研究陕西南部汉中盆地东端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变革也大有裨益。

(二)文化价值

具有五六层梁架的洋县悬台社火,高悬、惊险、巧妙、奇绝,给人以视觉的极大冲击力,实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极具观赏价值,文化含量很高。此特点较好地反映了先民的聪颖和智慧,并对当今和后世的戏剧、舞蹈、杂技等艺术门类都有启迪作用。从洋县悬台社火中,观众还看到了中华民族儿女的凝聚力,看到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他们威武雄壮的民族魄力,48人人抬肩扛的步调一致的高层悬台社火在游演行进途中给世人宣告着这一切。洋县悬台社火脸谱中夸张的绘画手法,强烈的色彩对比,粗犷豪放性格的强调,丰富了美术学科。洋县悬台社火中“比高下”、“换折子”更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极强的进取心、顽强机智的品质和博大精深的学识,洋县悬台社火是一种参与人数最多的民间艺术,往往是男女老少全家出动,全村出动,游演之时,万人空巷,体现了一种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它为探究古今人们对文化需求的心理,提供了一手的材料,洋县悬台社火还为研究汉水上游民俗提供了资料。

(三)科学价值

社火梁架材料选择非常讲究,一般选用既柔且坚的槐木,连结构架采用绵软结实的土布,梁架结构和底座配重都非常符合力学原理,梁架底座和角色的重量都经过精确的计算,每名抬者肩上负担的重量都在所能承受的重量之内,一般以不超过80市斤为宜。以一台5层48人抬的双芯悬台社火为例,梁架约重2500市斤,16名角色(小孩扮)约重840市斤,整台社火重量为3340市斤,每名抬者肩上约负担70市斤,70市斤的重量适合每个抬者。悬台社火启动之时的口诀,非常有用,启动上肩的三个动作非常合理,在悬台社火游演之时有撑杖在两旁护持,为角色排除路障,洋县悬台社火在化妆方面所用颜料等材料为民间所研制,配方独特、管用,不易损害儿童(角色为儿童扮)脸部皮肤,阳光下、汗水中颜料不流淌。以上所述科学价值不菲。

社火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因素,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包蕴着大量民间文化内容。虽然不同区域的社火表现形式不一样,但它们都是了解传统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在现代化过程中,社火传统正在经历着变化:数量减少,表演水平下降,民俗文化意味淡薄。社火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将其保护并且传承下去。现如今,社火脸谱原有的鬼神崇拜、宗教迷信内涵逐渐淡化,而其艺术型、娱乐性的审美价值日益增强社火反映中国民间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表现当代中国老百姓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及对小康社会的向往,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随着社火老人的相继去世,传统的社火脸谱已濒临灭绝的状态,再不抓紧时间调查和总结,将悔之晚矣。尤其是在全世界都在大力抢救和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社火调查研究和静态保护工作不应被忽视。从这个角度将,深入研究社火脸谱的谱式、色彩及其意义,了解纹样的审美特点和含义,更好地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探寻社火脸谱对中国脸谱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不管能不能永远传承下去,我们都要将社火文化保存下来,将每一个角色的脸谱、图案进行临摹,汇总编辑成册,同时拍摄录像,使形象化的社火脸谱资料完整的保存下来,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史料和永恒的记忆。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报》

社火表演日记500字 篇5

盼望已久的社火表演终于来到了。今天是正月十五,我们兴高采烈地去广-场看社火。

到了广场,远远就看见一队社火,我们走过去。前面有两个人手举一条横幅,上面写着“寺滩乡永川村社火队”。接着就是21名学生手举红、蓝、黄颜色的旗帜,气昂昂地跟着,有两条大龙紧随其后。人们蜂拥而上抢着钻龙,奶奶抱着弟弟,婶婶拉着我一起钻龙,我问婶婶:“钻龙是什么意思呢?”婶婶笑盈盈地说:“钻龙和钻狮子都是一个意思,表示在新的一年里能祛病消灾、平平安安。”

再往后看,有两头小狮子,领头的舞狮者不断将狮子举起,摇晃着铃档示意人们钻狮子。

“澎,澎,澎,澎……锵,锵……”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广场,紧随其后的社火表演开始了,我们赶紧找了个显眼的地方坐了下来,观看主席台上的社火表演。

首先上场的穿着黄白衣服的人敲起了太平鼓,旁边穿红色衣服的人敲起了铜锣,鼓音威震四方,而铜锣的声音清脆响亮,两音合一,形成了美妙的交响曲,预祝来年我们国家太平。人们在一旁饶有兴致地看着,鼓演在一声响亮的声音和人们的叫好声中结束了。

接着一群身穿藏服的姑娘们跳起了优美的舞蹈,最后一个姑娘手捧着白色的哈达用藏语说了声:“新春愉快!”舞蹈就在一声祝福声中结束了。

最精彩的要数耍狮子表演了。一个人拿着绣球在前面跑,后面跟着狮子,那个拿绣球的人耍起了狮子。过5分钟后,节目演完了,人群开始散去,我们恋恋不舍地回了家。

家乡的社火小学作文 篇6

腊月二十三,小年的时候,是对春节的彩排。晚上,天一擦黑,就听见鞭炮声此起彼伏,十分热闹,让人不禁感觉到新年就要到了。每一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把屋里屋外整理得干干净净,放鞭炮,烧纸钱,送灶王爷上天,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也就从这一天开始,我就一直盼望着正月十三的社火能早点到来。

社火是中国汉族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活动。有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打太平鼓等。家乡什川的社火,一般要从正月十三耍到正月十五,但正月十五最热闹。一大早,什川的大街小巷就挤满了人:有老人,有年轻人,有小孩,还有从远道赶来的许多客人。他们都兴高采烈地谈论着今年的社火。

不一会,锣鼓喧天,鞭炮声、太平鼓声响起来。人群立刻安静下来,人们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张望着,离我们越来越近的先是秧歌队,接着是活泼可爱的狮子、抖空竹的老爷爷、划旱船的老奶奶、震天响的太平鼓队……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具有皋兰地方特色的“铁芯子”了。铁芯子的高度一般为5至7米,分为三四层,每个铁芯子上都有二到五个五六岁的小孩,按照戏中人物的造型穿着亮丽的服装,并设置于四轮推车上。每个车子上人和物都通过巧手打扮得栩栩如生,讲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八仙过海》、《孔融让梨》、《大闹天宫》……一个个铁芯子都表达着家乡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社火介绍 篇7

一、甘肃及其省会兰州史地概况甘肃以甘州今张掖和肃州今酒泉而得名。由于西夏在其境分置十二监军司甘肃为其一至元代设甘肃省故称甘又因在陇山以西唐代在陇山西设置有陇右道而简称为陇。甘肃位于黄河中、上游。俯瞰这一片厚重的黄土地群山环绕沟壑纵横山川交错。西南有祁连山、岷山和秦岭山脉严峻高耸而连绵是与青海、四川相隔的天然屏障西北浩瀚的沙漠和合黎山、龙首山、六盘山与内蒙宁夏划界东南莽塬、山陵与陕西相邻。远古时期这里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是稀疏的草原环境。低凹地带丰富的水源高山地区茂密的灌木丛台地上疏松的黄土灌木、草地上生活的多种动物为原始人类生存提供了天然适宜的环境。据考证早在七千年以前伏羲氏部族已繁衍生活在今天水一带华夏先祖炎帝和黄帝之根在西北黄土高原其出生地正在秦陇渭河流域西王母——与玉皇大帝比肩的瑶池老母——居住于河西走廊南侧的祁连山是中华本土文化的原始奠基人之一。因此甘肃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开发特别是农业垦殖和古代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是形成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自古甘肃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早在商周时期境内有氏、羌、戎秦汉时期河西走廊有月氏、乌孙、匈奴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氏羌、鲜卑等先后在甘肃境内建立了前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等政权隋唐时期突厥、回鹘、吐蕃、吐谷浑等也在甘肃境内居住活动至宋代党项羌建立了西夏政权。至今甘肃包括汉族在内有近五十个民族各族血脉文化相交通交流。民俗民风互相影响形成多文化灿烂的景观。甘肃省省会兰州古称“金城”取其“固若金汤”谓其坚也。商周时期金城为西羌居地秦代为陇西郡管辖。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年置金城郡。隋开皇初年以皋兰山取名废郡立州始称“兰州”。兰州地形主要是由黄河冲击而成的大片河谷盆地、绵延起伏的山地和黄土沟壑组成。同甘肃整体地形一样甘肃的省会兰州同样狭长。南侧是祁连山的东延北侧是黄土沟壑黄河从中缓然流过。从历史上来看兰州既是移民城市又是一个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与商业文化相融合的城市同时也是个宗教多元的城市。地处四山环抱的狭长盆地黄河穿市而过形成了保守和开放参半的市民意识和文化精神。

二、传统农耕文明下的祭祀仪式与社火的由来甘肃原始文化包括狩猎、农业、牧业、制陶等物质文化和巫术、图腾、宗教以及婚丧等精神文化在我国的原始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从甘肃原始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中可以看出陇原大地特别是渭河流域实为华夏原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造就了甘肃悠久的农牧业历史决定了陇原以农牧为本的经济结构从而也形成了本土文化的某些特征。土地是物质生产与收获的基础崇拜土地神向土地神定时祭献是农业民族头等重要的大事。在甘肃农耕文化中祭天、祭先农、祭山川土谷等神的仪式发展很盛并一直演变留存至今。社神与火神早在先秦时期人们祭祀社稷——社为土地神。稷为五谷神——憧憬农业丰收。社阿同生丑±士相传为土巨龙《礼记�9�9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日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国语�9�9鲁语上鸿《左传》日召公二十年中均有相同的记载。传说时代的共工“人面蛇身”掌管“百工之事”。其子句龙专管农业生产懂得栽种谷物及其他作物遂被人们尊为神氏谓之“社神”。商汤时因为大旱不雨曾亲自“祷于桑林之社”。继周代“封土立社”之后民间形成了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春社和秋社。秦汉时期。一般将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大约在春分与秋分前后定为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春社时人们祭祀土地神祈求奉陪的雨水保佑五谷丰登秋社时人们再次祭祀土地神回报土地神的恩德祈求土地神的永远庇佑。春秋战国时人们一般将腊日汉代后定为冬至后第三个戌日视为国家祭祀宗庙社稷的主要节日有祀社之俗。至魏晋南北朝时社神信仰盛行。《礼记�9�9祭法》“王为群姓立社日大社。王自为立社日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诸侯自为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日置社。荆楚岁时记》“社日四邻并结综合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食其胙。”所谓。社”最初也是某种聚落就是中国古代村落的雏形。《礼记�9�9祭法》“大夫以下包士庶成群聚而居。满百家以上得立社”。《汉书�9�9五行志》“制二十五家为一社”。甘肃《重修镇原县志》古者二十五家为一社邻里乡党以谋其公共之事者也。从历史遗迹来看甘肃农村的。社”位置均在农村东口是用土筑起的土堆形状像土塔周围种植松柏等。社祭即是社火的起源社火是社祭的演变形式。另外在甘肃农村。万方数据人们认为社神于每年腊月二十三向上天言人间罪状玉帝将视其说洽罪因此敬献糖食企图把他的嘴黏住。不让他告状或者让他说甜言蜜语请求玉帝赐福人间。这一习俗即使在今天的城市家庭年节时俗中仍有体现。火”即火神。先秦社神无独立神格时往往与火神混而为一《淮南子古周礼说》《说文》等皆以炎帝、祝融等古代火神为社神。汉民族中火神崇拜有流派之分一般以祝融为火神。据说他本是颛顼氏的后代帝喾当政时官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乃命日。祝融“死后为火官之神。又相传大禹的父亲鲧偷窃了天帝的息壤天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成汤伐夏桀时天帝令祝融降火于夏城帮助成汤灭夏。在后世的民间传说中祝融常以女子的形象出现称”祝融夫人”。此外民间俗信亦有以炎帝或燧人氏为火神的说法如谓远古时燧人氏钻木取火使人类进入熟食阶段后人尊为火神。而以炎帝为火神似乎更为可考。然而至今学界仍没有统一说法。对甘肃汉族来说火神仅仅是一种观念既没有确切的形态也没有尊奉火神的庙宇但是确信有火神的存在特别认为或是上天来的名为“天火”是神灵。民间认为最早的火神是太阳神的随从后来伏羲、炎帝、黄帝也附有火神的属性。甘肃有祭火的习俗凡乔迁之时第一桩大事是“进水火”并有专门的仪式从老庄上引火点燃新庄社火、炉火并焚香发生日月食时要点燃火箭家有火灾也要祭祀火神。至今年时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街道上都会燃起一堆堆的篝火大人孩子们一个接一个从一米多高的火堆上跳来跳去去既是除旧迎新也是岁时娱乐更是火神祭祀的存留的古风。甘肃《平凉县志》载“二十三日夕剪纸人刺孑遍身当门焚草子女皆绕火跳跃已而焚纸人日‘燎疳’。”“火”也是“以火祭社”的意思。《史记�9�9封禅书溉毫人谬忌奏请祭祀“泰一”神其中正月十五日祭太一神最为隆重从黄昏开始通宵达旦。《史记�9�9乐书》“汉家常以正月上元祭祀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祀至明而终。”后来火祭的形式逐渐演变为花灯祭才有了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陇原却仍保留着闹社火的习惯。除此之外“火”也有节日期间燃灯烛。点旺火。贴红纸火爆气氛的意思。驱傩、腊祭、打夜胡“傩”是先秦驱险恶鬼邪魔疫疠的祭祀。《论语�9�9乡党》“乡人傩”《吕氏春秋�9�9季冬》“命有司大傩。”甘肃敦煌遗书记载“除夜驱傩之法出自轩辕”与岩画傩舞相吻合。可以推知傩不知当时是否称“傩”萌芽于新石器晚期而作为宗教信仰产生于周代。《周礼�9�9夏官�9�9方相氏》详细地叙述过北齐岁末傩仪的盛大与隆重“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末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唐以后驱傩的次数减少但内容有所发展。敦煌遗书中保留了较完整的唐代驱傩的文化内容。原始驱傩是先民扮作百兽至汉代已有歌舞相伴至唐代则加上新曲新词。甘肃黑山岩画及原始神话敦煌傩歌驱傩仪仗均可见古风。《后汉书�9�9礼仪志》记载了汉代专门在腊日——冬至后第三个成日——进行的傩祭傩舞周礼�9�9夏官�9�9方相氏》中相同可知大傩在腊月举行是为了在阴气最旺阳气最衰微的时候赶走侵害人体的寒阴之气、鬼怪污秽。两汉以后一方面仪式更加盛大。另一方面皇帝要亲自参与仪式并象征性地去田边地头劳动这使得傩又带有了劝农耕稼的目的。至宋代民间盛行“打夜胡”风俗可以看出是鄙俗化的大傩仪式。原来专掌管驱除瘟疫的方相氏及其役从已经由贫民扮演的民间诸神取代《东京梦华录港十“十二月”条载“自入此月即有贫者三五人为一伙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崇之道也。”腊日在甘肃为除夕之日。驱傩仪式自宋以后不再是庄重严肃的典礼越来越多地带有民间自娱性质与游戏形式。原来大傩除旧布新、驱逐遂祟、劝农耕稼的目的被淡化处理了。由“傩”发展演变的历史来看至少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与社火之间存在历史性的联系。从“傩”举行的时间来看最晚到清代民问的“傩”不再局限于腊月初一至二十四有的地方在元宵节仍然有“傩”仪举行这与社火表演的时段刚好对应二从“傩”的表演地点来看最晚到宋代民间的“傩”已经采取与现代社火作场表演类似的形式了三当“傩”附加上艺术欣赏的目的之后“傩”的职业化倾向正好让社火团队有机会衍生四从“傩”的表演风格来看宋代的“打夜胡”的游戏倾向已经与社火的表演风格完全一致了。春官说春季冬驱傩之后紧接着的节气是立春迎春。迎春仪式最早起源于东汉时代。而先秦孟春之月就有籍田之俗天子要在吉日向上天祈求五谷丰登。而仲春要择吉日祭土地神《吕氏春秋�9�9仲春纪》“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祀於高襟。天子亲往后妃率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鞫授以弓矢於高襟之前。”季春之月更是有傩祭之俗。《吕氏春秋�9�9季春纪》“国人傩九门磔禳以毕春气。”并于月末选择吉日举行大规模的音乐舞蹈汇演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前去网主士观看“后汉书�9�9礼仪志》。立春之日„„立青幡施土牛耕入于内外。”到唐代迎春仪式由官方转入民家成为以民众为主体的节日庆典。甘肃《重修灵台县志粑载立春前一天当地官员命令召集各里、各甲的杂业人等分另扮作七十二行并按照职业分别穿上相应的衣服装扮成不同的故事然后聚集到县署大堂听候点检称为“社伙火过堂”。这正好与社火在甘肃农村的别称“耍故事”相呼应。腊八过了之后甘肃东南部还出现春官说春的习俗。一些能说会道的农民穿上新衣带上皮帽肩上搭着钱袋怀抱五彩丝缠绕的木雕春牛结伴而行一边口粼春官歌》一边发节气表走乡串村讨要赏钱。人们叫这些人为“春官”。在西和县春官有自己的组织设“春官头”出行之前所有春官到春官头家里商量出行路线、摆设香案、上供木雕春牛每人向春牛三叩首。陇南的两当县、徽县等地春官活动不同他们不到处活动。而是在立春之前集合在当地广阔场地扮演春神戏举行迎春仪式。一般由村头组织村民捐钱。仪式由祭春、闹春、看春构成。祭春用猪羊献神闹春由全村人即兴嬉戏看春由春官数人扮演神话故事。其中“看春”一部分与社火的别称“耍故事”正相对应。花灯代火关于花灯与元宵节。有一个流传于民间的故事相传汉武帝有宠臣东方朔。一年冬天。连日大雪东方朔到御花园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发现一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她进宫以后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比平常更加思念家人。既然不能在双亲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于是东方朔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城里人人自危。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送往皇宫禀报皇上。汉武帝接来一看“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想了一想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经常给您做汤圆做得好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 万方数据供。传令京都家家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分高兴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到了正月十五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亲人团聚。如此热闹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下令之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全城挂灯放烟火。这大概只是传说并无考据。元宵张灯各地皆有。旧时甘肃一些县城要举办“鳌山灯会”此俗自宋代始由中原传来。通常在县衙门口堆起假山由上而下分布玉皇大帝及列位仙班。从正月初四开始点灯一直长明至正月十六凌晨方才熄灭。每天从早到晚。人群川流不息香火缭绕不断。特别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各地社火登场均在螯山旁边进行演出人头攒动烟气缭绕钟磬锣鼓之声不绝于耳。甘粼高台县志》南后街三宫庙顶设鳌山灯蒙纱幔绣吉庆宇“静宁州志》遇丰年亦制鳌山放烟火斗高台鼓吹喧阗为乐。《文县志》灯月交辉春城不夜游人杂沓笙歌沸腾彩船、狮灯、龙灯诸戏。至夜阑方止至玉虚山列灯蜿蜒如火龙照耀。元宵节还要“玩灯”目的是为社火服务随着华灯初上各地社火也就粉墨登场。总结从以上的民间节岁活动来看社火融合了多种传统仪式与艺术表演形式由最初的农耕文明中因自然崇拜而进行的祭祀活动渐渐简化庄重诙谐娱嬉成为甘肃民间年节必不可少的演艺活动。没有社火何来年味社火在甘肃历史悠久。保存完整又有发展。“社火”一词虽最早始见于宋代——《东京梦华录痃六月二十四日欢口二郎神生臼。二郎庙前露台上设乐棚有“社火呈于露台之上”——但在甘肃敦煌遗书中早有新石器晚期的原始雏形的记载。在甘肃各地方志中每每可以惊喜的发现有傩仪、迎春、元宵以及成熟社火形态的记载。甘肃《山丹县志》记载立春前一日迎春东郊巫、社伙火、杂戏百陈庶民纵观之《洮州厅志》记载正月初

五、初六乡民行傩礼扮演故事。元宵观灯演社伙火《皋兰县续志》记载元宵前后庙宇设布棚盛张灯彩通市悬灯剪彩。十三日谓之“试灯”七日谓之“残灯”。作粉粢馈元宵。花爆萧管彩帐锦棚龙灯竹马秧歌社鼓侈丽甲于陇右。《武威县志犰己载元宵四市悬灯杂扮花鼓、高撬跷演百戏“永昌县志》记载自十三日至十六日竞张灯火。花爆童子歌舞游戏《平番县志》记载十四日夜悬灯街巷或讽经或演戏或扮故事跃舞通衢十七日止“甘州府志淝载元宵通衢张灯民户以线密缀香火于小松树上名日“火树”。龙灯、竹马歌踏街市。以庆丰年。《和政县志》遇丰年则扮演社火即古乡人傩之遗意。甘肃《永昌县志》载立春前一日迎春东郊邑人装古事吹豳击鼓。《重修镇原县志》记载今迎春之礼久已废除而镇远八镇由正月初以至灯节后农村扮社火锣鼓喧阗旗帜飘扬各有固定之里居结合之团体所以联情谊、驱时疫也乡党所谓乡人傩其即此类乎。且有盛花袍结队击社鼓扮神鬼。《岷州志》记载立春前一日里民具春幡扮故事日“社火”并赴公堂演春乃迎春于东郊。《重修灵台县志》民众演社伙火又级乡人傩之故事盖皆俗例使然也《皋兰县志》十六日出游取禳疾之意。„„比比皆是仅略举而已。

灵宝社火表演观后感 篇8

哇!广场上可真热闹呀!有打气步枪的、有套圈的、有放风筝的……真是人山人海,连“原子”都没有立足之地了。姥姥见有小孩放风筝,也给我买了一个,正巧这时表姐和妈妈赶来了,便领我们去社火接待点旁等候。半小时过去了,我们连社火的影子都没看到。我哪有这个耐心再等,广场上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我的手早就痒痒了。

于是,我和妈妈来到气步枪的`摊点旁,在几家摊点旁徘徊了好一阵子,终于选中了一家,摊位上的枪是崭新的,因为新枪瞄的更准。我上去买了十发子弹,然后瞄准……“砰!”气球爆炸了。我旗开得胜,开门红之后,又连着买了十发子弹,这次我用手枪扫射,“砰!砰!……”在连串的气球爆炸声中,把那个摊主和旁观者惊得目瞪口呆。真过瘾啦!终于美美的过了一回枪瘾。

这时锣鼓声声,鞭炮连天,妈妈急忙把我拉到社火摊点旁,可过了好一阵子,社火还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真是雷声大雨点小。此时广场上的人已经非常“萧条”了。无奈,我便和妈妈放风筝去了。

放风筝时,我先仔细观察了一下风向,哦,吹的是西北风,我便从东南方向开始放,可风筝飞不起来。是我的技术问题还是风向的问题?我换遍了“八方”,都是一个结果——飞不起来。看来是我的技术问题。去年我还放的老高的,唉!没想到“事别一年,不可同日而语”呀!

上一篇: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总结,幼儿园教师培训总结下一篇:长城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