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艺术

2024-05-26

社火艺术(共11篇)

社火艺术 篇1

社火脸谱是西海固地区民间美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更是其民族独有的艺术瑰宝。地处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西海固社火脸谱艺术, 构思想象奇特大胆, 图案造型古朴夸张, 色彩纹样对比强烈, 既简练单纯又复杂细腻。西海固的苍凉及黄土高原的浑厚, 造就了西海固人不卑不亢、坚韧耐磨的精神品质, 同时造就了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夸张、热烈、粗犷的雄强之美。

然而, 随着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及商品经济的发展, 给西海固地区也造成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始的自然村落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及人口外流造成民俗文化断层现象日趋严重。以往处于落后偏僻的民间社火原生态样式逐渐消退, 并逐步淡化了原有的一些功能。同时, 随着民间社火的数量正在逐年缩减, 社火脸谱的绘制水平随之逐年下降, 造型及装饰中的传统民俗文化意味逐渐淡化, 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因此, 对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进行研究与保护乃当务之急。

一、 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的现状及成因

(一) 传统的民间社火脸谱所面临的困境

和其他事物一样, 随着历史发展轨迹的推进, 过去的、旧的东西要么落伍淘汰, 要么更新换代, 西海固民间社火及其脸谱历经千年自生自灭的发展, 同样按照物竞天择的规律, 淘汰“落后”元素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仅从仪程台词来看, 海原县西安镇胡湾乡的潘氏舞狮社火队在传统的社火表演中, 增添了对新时期党的政策宣传, 反映了党的惠民政策及社会的和谐局面, 这无疑也是一种进步。然而, 我们还应看到, 很多本来很有特色的社火团队正在逐渐没落甚至消亡, 如黑城四营社火队在民国时期耍的是“马社火”, 到了包产到户那几年只能耍“地社火”, 90年代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 社火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目前, 了解原汁原味的黑城社火的人多以去世, 许多绝活已经失传, 几年前村里仅存的一位80多岁的社火权威也已离世。现在, 原海原西安镇百年舞狮社火队中大部分成员的年岁也已高, 对耍社火也有心无力, 而年轻人怕苦怕累或兴趣不高, 武术舞狮队后继乏人。这只是西海固民间社火团体的一个缩影, 还有很多传统的、优秀的社火团体因面临着“后继无人”而显得“捉襟见肘”。

社火脸谱是社火表演最为关键的元素, 而在这种社会变革的巨大浪潮下, 人们的思想观念及审美习惯均遭受着无法阻挡的冲击与改变, 对传统民间习俗的认识缺乏重视导致其不可避免的遭受着无情的冲击与破坏, 西海固民间社火及其脸谱艺术同样难免牵连, 同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一样处于濒危的尴尬境地。

(二) 导致传统民间社火脸谱衰败的原因

1.狭隘的传承的观念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

社火脸谱的绘制及承传自古以来都是由民间艺人家族亲传, 作为每个社火团体秘而不宣的“看家”本领, 家族的脸谱一般不会轻易外传, 千百年来, 一直处在封闭且自生自灭的状态中。另外, 曾经一段时间, 主流社会将社火这种民俗一度定性为封建迷信的毒瘤, 秉持打压限制的态度, 且随着时代的变迁, 现代物质精神文明的充斥, 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西海固社火脸谱已属凤毛麟角, 曾经编绘成册的家族社火脸谱也因历史、人为等原因损毁无几。落后的传承观念及方式使得社火脸谱几乎无法得到系统、科学的保护, 因而, 这一民间美术形式势必走向衰弱。

2.原始信仰的缺失导致民间社火流于形式化表演

社火的产生源于原始的图腾崇拜及古老的民间祭祀, 而这一社火最本质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的变迁及时代的发展日益淡化, 原本社火中崇善贬恶的教化功能已被越来越浓的娱乐功能所代替。随着经济的发展, 意识形态的转变, 民俗活动日趋减少, 大部分村镇已无法组织的自己的社火团体, 有能力组织的也显得流于形式, 仅从社火脸谱的绘制上来看, 已经呈现出造型简单、粗糙的迹象。部分社火活动已成为花车游行的附属部分, 甚至成为地方政策或其他行业的宣传品, 原本非表演性的民俗活动“转型”为表演性质的演出团体, 由自娱自乐为主转变为取悦他人, 失去了原来宗意味浓厚的敬畏虔诚之心, 仅仅成为娱乐的方式和追求利益的工具, 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失去深层文化内涵的空洞符号。其传统的文化因素和庄严、神秘的气息已然无存, 这种心态及角色的转变便是西海固这一民俗活动走向衰败的征兆。

3.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断层导致民间社火缺乏人文精神

传统的民俗文化在传承的关键环节出现了断层, 究其原因, 中国社会城市化发展是民间社火衰退的强大外因, 而因其所导致的农村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则是内因。曾经, 人们在参加这一“人神共欢”的盛大而神圣的活动时, 是全身心的参与者, 他们不仅可以虔诚的寄托自己对来年的希望, 通过社火及社火脸谱辨善恶、知是非, 还能通过其通古今、温经典。反观现在, 人们充其量只是社火活动的旁观者, 这种身份的转变导致民众除了对社火中的人物角色认识模糊外, 更无法获悉社火脸谱中承载的大量传统文化信息, 缺乏人文精神的共鸣, 社火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哑剧”。

二、 对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艺术保护的必要性

首先, 西海固民间社火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它集民间风俗、音乐、美术、文学、戏剧于一体, 形式及内容多样, 文化意蕴深厚, 是众多民俗活动和民间文化艺术的综合体。在人们的意识观念中, 社火不但有着消灾避难的功能, 还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更重要的是, 社火脸谱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功能亦不可轻视, 其内容包含了中国上千年文化的精髓, 上至上古传说、下至民间演绎, 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及民族英雄, 都是通过社火脸谱这一民俗艺术活化石展现出来, 可以说, 千百年来, 在信息技术远不如今的年月里, 社火及社火脸谱这一民俗文化艺术形式, 充当着文化信息传播及载体的角色。

其次, 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也是该地区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该民族独有的艺术瑰宝, 由于特定的地域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影响, 西海固的社火脸谱因其夸张的造型手段, 象征性的施色风格, 粗犷雄强的艺术形态, 绽放于西海固的大地数千年之久, 对其进行研究保护, 不但能够繁荣地区历史文化, 还能够丰富并发展该地区的民间艺术形态。

最后, 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西海固社火脸谱正日益衰落濒临消失。因此, 保护发现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艺术, 不单是为其自身的继承、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还应该使这门古老的艺术广泛的结合人们现代的生活, 并能够大放异彩, 取得更大范围的社会效应。

三、如何在继承中发展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艺术

(一) 加强政策导向的支持力度, 弘扬民俗文化的回归

社会的转型导致各种所谓的新观念、新文化、新的娱乐方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食着仅存的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空间, 使民间艺术的生存、保护、继承均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隆德县高台马社火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曾一度面临着传承问题的困扰, 但是, 对继承传统的执着促使该社火团体能够积极调整思路, 从原来独家、独户的单一、封闭的传承模式发展为今天的多家、多分支的开放式、多元化传承机制, 这种在原来被视为禁忌的做法反而解决了很多其他社火团体面临的实际困难。2008年隆德县高台马社火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 2010年文化部和自治区文化厅又将其保护工作纳入“十二五”时期保护规划, 这为保护传承西海固民间社火艺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 要想留住民间社火及其脸谱这一艺术形态, 除了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 研究保护措施, 加大资金投入外, 更要注重对西海固民间社火民俗文化的弘扬和回归。因此, 在积极做好农村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的同时, 引导社会及社火艺人对民俗文化价值的认同和肯定, 从更为本体的意义上保护民间文化艺术, 传承与保护才显得更有意义。

(二) 加强教育投入支持并培养社火传承人

传统的民俗文化艺术之所以面临衰败, 除了社会及民间意识形态的变化外, 最关键的环节便是传承人的缺失, 如果只是把民间社火作为保护的对象而不考虑其后续发展的话, 社火脸谱艺术的生命力便显得脆弱而不能长久。因此, 必须加大政策及资金的支持力度培养相关领域的传承人, 既要从社会认同上让民间艺人看到希望, 还要在生存问题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扎根本土、扎根民间, 投入到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中来。

另外,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必不可少。教育部门应当将社火脸谱这一民间美术形式适时引入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来, 适度增加其在美术课堂的比重, 针对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 制定相应的民俗文化知识, 使学生们认识社火脸谱的角色形象及相关的背景, 并引导他们亲手制作社火脸谱及参与到社火活动中。这种亲身参与的方式一方面会增加学生们的兴趣, 同时能够深化他们对地区民俗文化的认识, 让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从小在他们的意识中生根发芽, 从而提升他们对地区民俗文化的认同感。这何尝不是在培养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呢?而且会广范更围的培养民众对民俗文化的认知。当这门艺术形态与它的受众在形式内容及情感上达到共鸣时, 西海固社火脸谱便真正的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希望。

同时, 应积极鼓励地方高校美术专业设立民间美术研究机构, 将社火脸谱的研究提升到更高层次的水平, 利用专业资源, 整理并编辑、绘制民间社火脸谱, 并将其更广泛的延伸到公共美术的领域中, 让这一古老的民间美术元素渗入到现代生活中来, 发挥其更广泛的作用。高校教育资源的进入, 一方面可以系统化、专业化的完善对社火脸谱这一民间美术形式的研究, 同时, 高校是地方中小学美术师资培养的基地, 当未来的美术教师具备足够的民间美术知识储备时, 便可以对社火民俗的保护起到更广泛、深远的影响。

(三) 强化脸谱元素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西海固社火脸谱古趣拙朴, 形态各异, 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韵味, 将这些脸谱特有的元素广泛地应用到公共艺术中, 充分体现其民族特色, 不仅是对脸谱文化的“再开发”, 也是对地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从西海固社火脸谱的图案、色彩、谱式等造型因素手, 深入了解脸谱艺术的韵味和价值, 在吸取养分并加以改造的同时提炼出彰显其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 对其合理应用, 渗透并融合到现代公共艺术的诸多领域中, 大到汽车、建筑、城市景观设计, 小到剪纸、蜡染、皮影、木偶、邮票、挂历、商品包装及旅游产品的开发等等。脸谱艺术作为最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之一的民间工艺, 其造型元素将会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这种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结合的方式, 不但强化了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传播力度, 扩展了民俗文化的传播途径, 还能体现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使西海固社火脸谱的价值得到更广范围内的认同和肯定。

摘要:西海固社火脸谱艺术具有夸张、热烈、粗犷的雄强之美, 是西海固地区民间美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民族独有的艺术瑰宝。然而, 随着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民俗文化断层的现象日趋严重。随着民间社火的数量的逐年缩减, 社火脸谱的绘制水平随之逐年下降, 造型及装饰中的传统民俗文化意味逐渐淡化, 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因此, 对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既要进行研究与保护, 更要将其广泛的融入到现代公共艺术生活中, 使西海固社火脸谱的价值得到更广范围内的认同和肯定。

关键词:西海固,社火,脸谱,保护

参考文献

[1]曹巨江, 方敏.浅析现代设计中戏剧脸谱的运用[J].艺术与设计 (理论) , 2007 (05) .

[2]方婷.京剧脸谱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今日科苑, 2010 (20) .

[3]张鸽舞.潼关民间社火的文化精神[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4]薛昌辉.浅析宝鸡社火的原始宗教信仰和禁忌[J].群文天地, 2011 (6) .

社火艺术 篇2

社火,广泛流行于甘肃各地,是一种载歌载舞、体裁多样、种类繁多的综合表演艺术,多在农历正月进行表演。民间社火表演中,以历史上的豪杰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间传说中的各种人物为角色。

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艺人在化妆时,从人物的不同秉性品格出发,以丰富的想象,运用各种色彩,彩绘出各种脸谱,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脸谱艺术。

故乡的高台社火 篇3

每逢遇到重大的节日或重大的庆典活动时。巍山古城的老百姓就会想到高台社火的表演,如果将会有高台社火要参与节日的庆典时,节前的几天就有人奔走相告了,一时之间,人们都翘首企盼着高台社火的出现。记得有一年,巍山的高台社火曾代表巍山人民参加了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庆庆典活动,在下关地区曾轰动一时。

巍山虽有“文献名邦”之称,但在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的旧中国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度日艰难,文化生活更是贫乏。当时,巍山城中有一位家境殷实的开明士绅,在上海闯荡了一番之后。回到了家乡。在上海时,他过惯了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日子,回到巍山后,他觉得家乡太缺少文化生活。由于他在上海时曾学过京戏,为了改变死气沉沉的生活,他便置办了京剧的行头。找来了一些俊男靓女。让他们装扮起来,教他们模仿京剧里的人物的唱做念打,活跃了气氛。后来,他又倡导让这些演员到百姓中间去表演,与民同乐,使巍山古城出现了一些生气。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得见表演,在他的运筹下。就出现了让几个壮汉用木制的高台抬着这些演员进行四街巡游表演的高台社火,这就是巍山社火最早的雏型。当时,举办社火表演的经费均由这位士绅负担。一般来讲,这种公众场合上的社火表演,也只是遇到重要节庆时才会进行。一年当中也仅有一、两次,社火表演完了,参与其中的人也就散了。

新中国成立后,节庆活动增多了,高台社火的制作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在不断地制作过程中,也使得高台社火的构造从粗糙演变为精致,从原始发展为现代。高台社火的结构大体上分为底座和铁芯子两大部分。过去的底座为木结构,类似一个小巧的四方体舞台,在底座四周有四根抬杆,八个壮汉可以将整个高台抬起行走。到了现在,经过民间艺人和民间技术人员的不断改进,演变成可以安装在架子车或小型装运车上开着前进的底座。在底座的中心位置安装有用扁铁锻制的铁芯子。铁芯子高三米以上,上面安装了根据戏剧情景设置的踏板。这些踏板是让扮演戏剧人物的小孩站立的。每年站社火之前,必须事先选择站在社火上的少男少女。这些少男少女一般都要长得清纯可爱。健美胆大。选好之后,让他们穿上行头,化妆成戏剧中的人物,然后将他们抱到踏板上,双脚套进踏板上事先设置好的脚套内,再用布条把小孩的腰部绑紧在铁芯子上,做到万无一失。这样就可以让小演员安全地放心大胆地在高台上做出优美的舞台造型。铁芯子经过巧妙的处理,已经把它变化为戏剧场景中的道具组合部分,底座经过精心装饰也变成了舞台装置中的一部分。一架高台,一台场景,一台场景,就是一台戏。这些戏剧场景主要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穆桂英大战洪州》、《武松醉打蒋门神》、《船舟借伞》、《洞宾渡牡丹》,以及南诏故地的民间传说《老君点化细奴逻》等等。

与高台社火配套的还有跳猫猫、跳麒麟和踩高跷。这种高跷不同于一般的高跷,普通的高跷高度大约在三、四市尺左右,而伴社火的高跷高度有七市尺高,只有这样的高度才配得上社火的高度。踩这种高跷的人。要经过专门的训练。这些踩高跷的男子也分别化妆成戏剧中的人物,如彭祖寿星、钟馗、包公等等,之所以有这些装扮,意在喻祈人寿年丰、四季平安。在这些高跷里,有两付最难踩的高跷,一付是寿星骑白鹤,一付是闷头凤。寿星骑白鹤的高跷,需要踩高跷的男子化妆成彭祖寿星,并且还要把用竹篾扎制裱画好的白鹤套在腰部。表示出寿星骑在白鹤上的样子。然后再来捆绑固定高跷:而踩闷头凤的则需要将一个用竹篾扎制裱画好的重量在二三十斤的凤凰顶在头上。罩住上半身。穿上表示凤凰双脚的裤子。踩着高跷在街上行走时,必须将凤凰用手好好稳住。显出气宇轩昂的样子,而且还不能露出人身,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了。

所谓的“跳猫猫”其实就是跳老虎,虎属猫科动物,乃百兽之王,过年跳虎意在借虎驱邪,巍山百姓俗称“跳猫猫”。麒麟是古代传说中能带来祥瑞的奇兽。用竹篾和纸品扎制裱画出虎和麒麟的头部及臀部,再用布料染画出虎皮和麒麟皮以及它们的四肢,然后把它们的头部和臀部连接起来,表演跳虎和跳麒麟的男子钻进纸老虎和纸麒麟后。站立起身的高度都在两米以上,个头很大。表演时。由四个身强力壮的男子两人一组。分别担负舞老虎和舞麒麟。一人在前撑住虎头、麒麟头,一人在后充当虎和麒麟的下半身,收束妥当后。两人同时起立,走步、跳跃,其动作要和谐统一,以显示出老虎和麒麟的威风。

一切准备好后,在锣鼓声中,猫猫、麒麟在前开道,高跷紧随其后,后面压阵的才是高台社火,一队游动的喜庆欢乐的队伍便威风八面、浩浩荡荡地向南诏古街走去。古城里的民众闻风而动、倾城而出,古街上群情激奋、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大家纷纷拥到社火队伍的两旁争相观看、抬头欣赏、赞叹不已,外地游客更是惊喜万状、争相拍照,一时之间,南诏古街上观者如潮,水泄不通,充分彰显出了“文献名邦”的风采。

巍山的高台社火是云南民间艺术中的奇葩。是一种别开生面的艺术表现形式。它融合了我国古代的杂技和戏曲的表演成分,充满着热烈深厚的民族情感,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扩大了历史文化的面貌。加深了民族团结的感情,有着极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浓烈的观赏价值。是一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组织一次高台社火的表演,需要动员不少的人力,而这些人员绝大多数都来自民间,要他们出演一次高台社火,首先就要解决经费等方面的问题。近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久负盛誉的巍山高台社火已经有好些年头被束之高阁了。

要组织一场高质量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高台社火,关键在于掌盘师傅的运作,他可以称得上是这一台节目的总导演、总制作人。缺少了掌盘师傅的大胆的艺术想象和制作经验,就不可能创造出富有民族艺术明朗气魄和独特艺术风格的高台社火。另外,由于高台社火的特殊性,它沿袭的还是师傅带徒弟的传授模式,而且必须是在制作现场现做现教现学。口口相传。融会贯通。并没有系统完整的书面教材和留存方式。现在组织高台社火的掌盘师傅年事已高,后继乏人,亟需培养出能够制作高质量的高台社火的新一代掌盘师傅。要培养新一代的掌盘师傅则必须在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里经过长时间的浸润。要经过日积月累的技艺锤炼,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艺术实践和实际运作。才能让新一代的掌盘师傅承担得了高台社火的制作。如果任其长期闲置下去,那末,此项文化艺术精品将会淡出我们的这个大千世界。成为历史陈迹和过去社会的一张民俗照片。

社火艺术 篇4

“社火”经过一代代艺术家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风格和民族特点的表演艺术。其包含独特而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质、文化风采以及神韵,是老一辈艺术大师们留给后人永远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故而“社火”被评为我国民俗艺术中一项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实至名归的。“社火”是一种活的艺术形式,需要靠“人”来继承发展,继承者应尽一切能力来保护和继承这项民俗艺术。然而,纵观“社火”的发展现状,还是存在着一些客观的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社火的一些剧目和传统表演手段正在慢慢流失,传承人掌握的要领和精髓一代比一代少,“社火”原本的风采神韵也逐年退化。那么,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社会环境中,如何科学合理地保护和传承这项传统民俗艺术,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同时,日渐有影响力的传播手段——新媒体,能否对这些传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产生积极作用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1 新媒体

“新媒体”(New Media)一词最初源自于美国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的一份商业计划书(1967年)中。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Rostow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一份报告书中多处使用“新媒体”。至此,“新媒体”一词开始在美国广泛流行,并逐渐影响全世界。

麦克卢汉曾经说过,每一次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都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变革。“新媒体”亦是如此,首先,新媒体依托其数字化技术,弱化了现实生活中地域上的差异,使跨区域传播轻松实现。其次,新媒体弱化了现实生活中独立个体的背景,使每个“发声”的个体在新媒体这个传播环境中是平等的,公众参与的愿望被充分满足,只要参与者有意愿,随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并与其他参与者讨论。再次,新媒体不存在固定的传播时间,也不会让人有信息转瞬即逝的忧虑。[1]今天,几乎每个使用网络发表言论的人都可称为新媒体人,即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生产成本及信息传播成本都很低,只要受众有设备及网络,就可即时传送与接收到任何信息。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因为新媒体不会也不可能终止在某一个固定的媒体形态上,新媒体一直处在并永远处在发展的过程中。故而,“新媒体”是伴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而有所改变的一个相对的、发展的概念。它是依托于数字化技术,同时能够实现“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的交互作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传播形式和信息载体。归根结底,它是一种传播介质和传播手段。

2 社火的特点

社火作为一种流传千年的民俗艺术,长久以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社火在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祭祀性、自发性、传承性和娱乐性的特点。

2.1 祭祀性

祭祀是社火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特点。远古时期,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极其渺小,一方面感恩于自然界赐予的各种生活所需物,另一方面也敬畏着神秘的自然界。所以,古时人类按照心中所愿创造出各种神加以崇拜,并祈求神能保佑并满足其愿望。[2]农耕社会,土地是人们赖以生活的基础,同时,火作为光明的象征,兼具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摧毁万物的力量。所以,祭祀土地神和火神在整个祭祀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2 自发性

古代民众在遇到自身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自发组织社火的祭祀活动,以祈求得到神灵的庇佑。然而,由于早期物质资源匮乏,祭祀中的道具、服装等设备都是民众自发筹备,祭祀过程所需要的表演者也是民众自发参与的。

2.3 传承性

千百年来,先民们一直是刀耕火种,农耕文明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促成了各种文化习俗一代又一代传承。而社火作为祭祀、节日庆典的重头戏,在时间这一维度上必然会长久地流传下来。

2.4 娱乐性

早期,社火隶属于祭神的祭祀活动,是为祈求神灵保佑而进行的表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和生产技术大幅度发展,生产生活资源日渐丰富,民众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社火从原先的求神保佑演绎到现如今在春节期间以及一些特殊日子来欢娱大众。这一全民狂欢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民众的文娱生活。

3 社火的现状

在陕西省宝鸡县的赤沙镇,每逢闰年表演一次的血社火是陕西乃至全国唯一保留的一个社火种类。由于血社火从不外传,宗族内也是传男不传女,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真正学会血社火制作工艺的族人却很少,血社火成为即将消失的民俗艺术。[3]其他地区的社火也面临类似的问题:社火的数量逐年减少,艺术水平也逐年下降,服饰和造型方面的传统意味越来越淡。

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农耕文明,故而社火在农村的存在价值要比城市高,成为农村主要的文艺形式。然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必将引起社火这种文艺形式的变化。从198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允许农民进城”,及我国开始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有30多年。农村的生产方式、劳动力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城乡之间的互动交流日趋广泛。城市各方面的优越感强势冲击、改变着农民的价值观,使得农民意识到自身文化和艺术的陈旧、单调和落后,并逐渐丧失认同感。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社火活动逐渐衰败、中断甚至面临失传。经济基础的改变,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当春节闹社火时期,大量的劳动力已经进城开始务工生活,故而参与社火人员的人员就相当匮乏。同时,社火这一活动从年龄构成上来说需要的是大量的中和青年人,然而在城市文化的冲击下,中、青年农民缺乏对社火表演的兴趣和热情。并且,培养一名成熟的社火艺人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熟识相关的历史事件,具备一定的艺术感受力,这些限制条件也给社火这门艺术的传承增加了难度。

目前,一些地区的社火队伍正在尝试改变目前社火所面临的窘境,如陕西省户县社火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宋志荣就在不断尝试推陈出新,为社火谋求新的传承方式:在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增加适合时代发展的内容;举办“承古传新——户县传统社火经典微缩展”,用数百具微型人物造型,向民众展示户县社火的基本内容;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一方面通过影像、文字等方式将社火文化与传统技术进行整理、汇编,另一方面通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国家层面对社火进行保护、传承,努力探求发展之路。[4]

4 新媒体传播传统民俗艺术的优势

民俗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种包含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众世代相传的一种精神文化,是民众经过长期生活积累形成的精神诉求。因此,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民俗文化是保护与传承的首要任务。合理运用传播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熟悉民俗文化,促使更多的人去主动学习,才能更好地将民俗文化发扬光大。

我们身处于新媒体时代,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不再是定点、单向传播,而是互相交流对话。新媒体是属于大众的媒体,其话语体系也是通俗大众的。在新媒体的传播平台上初步解释民俗文化,并通过这一平台传播出去,增强大众对民俗文化的关注,并引发相应的讨论,营造出有利于民俗文化传播的环境,让更多的人主动去关注和学习民俗文化。此时,愿意深度学习的人群还会自发在自己的关系网中进行传播,即有点到面进行传播。

同时,经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样的表达方式在新媒体这一平台上传播,为民俗文化的全面表达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并且,民俗文化的相关资料集中存档于网络中,无论是较有深度的文化底蕴,还是较为浅显的视觉冲击,都能在需要的时候瞬间汇集,不需要像以前那般四处奔波查询资料,也不会出现信息稍纵即逝的遗憾,以及一些民俗只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出现的限制。多媒体可以使受众在空闲时间即可学习民俗文化,从而大大提升了对民俗文化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正在悄无声息地运用自身的特点,扮演着可以永久保存人类记忆的角色。科技继续发展,也许在未来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甚至嗅觉、触觉,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历史、文化有更全面深刻的认知。

摘要:在民间流传千年之久的民俗活动“社火”,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却在逐年减少,艺术水平也日渐下滑,服饰、造型方面的传统意味也越来越淡,社火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关键词:新媒体,民俗艺术,社火

参考文献

[1]杨继红.谁是新媒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熊澄宇.整合传媒:新媒体进行时[J].国际新闻界,2006(7).

[3]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社火为什么这样火 篇5

社火是节日迎神赛会扮演的杂戏杂耍。陇州社火始于秦汉,其渊源是在古陇州先民祭祀土神、谷神活动中所表演的傩舞、祭祀舞中逐渐加进了其它杂戏杂耍的“百戏”广场娱乐活动。这种“社日”庆典时所举行的“百戏”游演活动,古陇州人惯称为“社火”。陇州社火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从表演和造型方面可分步社火、马社火、高芯社火三种形式,其中步社火又分走社火、背社火、血社火、高跷、耍大头、参军戏、打腰鼓、秧歌舞、花棍舞、彩灯舞、彩扇舞等,高芯社火又分平台、多层、旋转、山景、杂技、跷板、板凳、藤杆等,共计近三十个种类。

陇州社火内容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历史演义,或仙佛精道、神头鬼面,或忠臣烈士、披袍秉笏,或逐臣孤子、悲欢离合,或钹刀赶棒、叱奸骂谗,也有求吉庆、颂政通人和、宣传经济发展等内容。陇州社火在陇县各乡镇村组遍布面广,每旱元宵节耍社火、赛社火已成习惯风俗,有极强的观赏特征,被誉为“黄土地上的狂欢节”。

社火如同一部内涵丰富的文化大典,深刻地镌刻了民间艺术的发展脉络,演绎出民间艺术的勃勃生机。“击器而歌,围火而舞”是社火的雏形,远古的社火是神与人交流、天与人同欢而形成的极富人文内涵的民间文化表现形式。今天的社火已日渐模糊了对神的崇拜和祖先祭祀的主题,脱胎换骨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名目繁多、生动有趣的民间文化活动。

走进社火就像转动了民间艺术的万花筒。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它是人文历史的缩影;从民俗的发展考察它是丰富多彩的风情画卷;从社会变迁角度切入它是民间组织的活化石;从文化演进脉络探究它是一篇劳动大众命运兴衰的乐章;从进化论观点分析它是农耕社会生产力与科技水平发展的记录;从审美眼光品味它是异彩纷呈的时代精神交响。陇县地处陕甘交界,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特有的文化。陇州的社火,成为我国原生态民间文化的重要遗存并成为陇州民间艺术的一绝。陇州社火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被誉为当代中国社火类型最丰富、最齐全的县市之一。这里的人们把每年的元宵节“赛社火”闹花灯看作为过年中的最大喜事乐事,有着“小初一大十五”的说法。人们通过耍社火、看社火来倾吐一年的丰收喜悦,彰显民众的精神风采,宣泄热烈深沉的民情,展现豪迈奔放的民气,显示浑厚坚韧的民性,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人民幸福、国泰民安。陇县的社火作为民族文化的传统方式,深深地扎根在黄土高坡的千年沃土中,已经成长为陇县人赖以生存、凝聚、延续、发展和创造的文化根脉,几千年的锤炼使它已凝结成一种人生的法则和智慧,成为最能牵动人心的文化要素。就像陇州人独创的传神夸张的社火脸谱那样,每幅脸谱都是一种人生哲学,每个角色都有一段感动人的故事。

太平盛世是社火的最好舞台。适逢“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陇县的元宵节便成了社火的海洋,民间艺术的绚烂形式似乎全部附着于社火的仪式中。陇县的社火既不背离农耕文化的渊源又渗透进时代的新意,使古老的文化在今天得以涅槃新生,成为人民群众表现自我、启迪心智、塑造人格、陶冶情操、抒发情感、调节心理、丰富生活、审美精神的有效载体,使一个地区的全体民众同时进入到共同的精神境界,显示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它能把所有人携入到社火的队伍中,达到心灵的高度沟通,凸显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相互依存的力量,仿佛所有的世事沧桑人事烦恼都在恢宏的氛围下化为乌有。心中只有兴高采烈,意气风发和激昂的春潮。这也许就是乡民们踊跃参加的原由吧!

当一种文化活跃在社会生活里,融入在时代的文化中,它就会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和文化的强光,而一旦它失去了生命力就会成为遗产。社火产生的那些远古的土壤已经松动以至于瓦解,而智慧的陇县人把那些在当代生活中近乎碎片化的宇宙观、道德观、生命观与时代价值观对接重建,成为陇县新的地方文化象征、标志和符号。在全球化飚风日渐强劲的扫荡下,很多民间艺术都在急速凋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陇县的社火仍顽强地焕发着勃勃生机、红红火火。它的生命力何在?它的生命力固然源于它蕴含久远历久弥新的文化张力,以及世代相传的民间信仰的思想内聚力,同时还有天人合一人文观念的当代呈现力。当然,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一定离不开传承者的坚守,文化的发展也一定离不开本民族的挚爱。如果文化基因的携带者对自己的文化表现出冷漠和放弃,自身的机体内出现了导亡因子,那么外力的抢救保护都很难挽救其衰亡的趋势。而陇县民间文艺家们的伟大就在于他们以自身的智慧完成了古老社火的新陈代谢,陇县社火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在社会转型期完成蝶变和重生。可以说,迄今为止尚没有哪种民间艺术的文化形式能够像社火这样具有如此完备的组织和宏大的场面。不仅如此,即使是其它艺术方式也没有哪种艺术创造是从制作到登场都由草根自己完成。没有哪种艺术表演能有如此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没有哪种庆典能把人世间所有的真善美宣泄得如此淋漓尽致:也没有哪项非遗能像社火这样始终与时俱进不断绽放出新技并不断焕发出强劲的艺术生命力。毋庸讳言,与原生态的社火相比,今天的社火已少了许多禁忌和神圣性,平添了世俗化的表演和娱乐性。这算不算作是古老民俗的时代性或时代变迁呢?面对飞奔的时代,民间艺术追求的应当是“新生”,而不仅仅是“复苏”。我们有理由相信,红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将会恒久地回荡在这片神奇的大地上,它不仅会成为鼓舞陇县人民意气风发走进春天的力量,也会成为中华民族满怀信心走向未来的源动力。

陇南礼县社火音乐特征探析 篇6

中国在千年历史沿革中孕育了五彩斑斓的人文音乐文化艺术, 中华“社火”为其冰山一角源远流长, 其覆盖面之广, 品种之多, 内容之丰富, 不胜枚举。但也因为社火所在的地域不同让社火有着各种不同的文化面貌和艺术氛围。而在先秦故里的陇南礼县社火, 作为最古老的民俗风情, 在当地有着数千年历史, 它来源于原始人们对土地与火的敬畏, 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进行的宗教活动, 亦是今天春节期间流行于民间的娱神娱人的一种娱乐活动, 是集音乐、绘画、说唱、舞蹈、表演等艺术, 并囊括宗教文化、民俗风情等为一体的艺术展演活动意识形态。

一、礼县社火起源

陇南礼县是指甘肃东南部, 位于陇南市北部, 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之西汉水上游, 当今史学界称其为“先秦故里”。“社火”也叫“射虎”, 是我国西北地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也就是在祭祀时或节日里迎神赛会各种活动期间上演的各种杂戏、杂耍的总称。它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远古时期对自然灾害无力抗拒, 只是幻想通过超自然的力量予以调控, 继而用想象力创造出各种神灵, 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原始狩猎改为耕作, 因此, 土地成为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基础, 土地神成为人们心目中最敬畏的神灵;人们渴望风调雨顺、希望土地丰收, 免灾少疫, 于是祈祷性的祭祀活动应运而生。“社”, 古时指土地神, 《白虎通义·社稷》记载:“人非土不立, 非谷不食, 土地广博不可一一敬也, 故封土立社。”“社”也是地域单位, 《管子·乘马》记载:“方六里, 为社。”就是方圆六里为一社。以社为单位“击器而歌, 围火而舞”, 故称社火, 这也是对社火是娱乐活动的另一种解释。社火表演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也是有着很深的渊源, 这也是社火包罗绘画艺术和歌舞艺术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火经由历史演变, 随岁月的流逝, 经朝历代, 由大型的民俗礼仪活动, 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活动, 并融入杂戏等各种的表演, 于是这一古老民俗活动便一直沿袭至今。社火活动的形式各不相同, 社火规模也可大可小, 从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 包括秧歌队、舞狮队、高跷队、锣鼓手等等, 群众燃放鞭炮礼花来迎接社火队伍, 社火队伍所经之处可谓爆竹声声绝响, 锣鼓喧天震四方, 人山人海笑声声, 气氛非常热烈。而如今, 社火活动更是人们春节闲暇之余非常有意义的一种娱乐活并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二、社火音乐特征

我国大部地区都有社火的足迹, 然而, 陇南礼县社火却因它自身的地域特征和特有的人情风俗在它的外衣上染上了不同的色彩, 凸显异域风情。其中音乐特征更是将陇南礼县社火的与众不同诠释的淋漓极致。社火是一种以歌舞为主, 与其他艺术如绘画、武术、杂耍等互相交融的群众性很强的广场表演艺术。陇南礼县社火中的很多环节都有音乐的存在, 其中秧歌表演、打春官、划旱船表演、舞狮耍龙表演等尤为突出, 其音乐特点解析如下:

(一) 歌词特点

1、方言腔调特点。陇南礼县社火歌词说唱腔调在发音声韵方面融合了礼县地方语言的腔韵特点, 一般在秧歌演唱中体现, 与普通话相比较, 礼县话咬字较重, 字尾常常都是先降后扬的调调, 社火中有些唱段在听觉效果上呈现字尾加了尾字字韵的感觉, 比如“正月里要唱正月里年” (《进状元》选句) 中“唱”字的发音在听觉效果上便是changang的感觉, 尾字“年”在发音在听觉上呈nianan的感觉。有些字则跟普通话相较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如:“渡船的哥哥” (《划旱船》选句) 中“船”字的读音是shuan而不是chuan, “哥哥”读guoguo而不是gege, “把船渡到水哟里头”中的“里”字读huo等等。

2、押韵特点。社火活动中有歌词的部分一般都是秧歌队, 旱船队和打春官的部分, 秧歌和旱船部分有固定的歌词, 歌词都是成句押韵的, 比如《进状元》中:

正月里要唱正月里年;家家户户过新年;你的新年过的好;保佑儿孙进状元。

(二) 音乐特征

1、调式特点。陇南礼县社火唱段中的调式音乐素材与汉族民歌素材一致, 主要以极为常见的民族徵调式为主, 徵音在曲调中多次出现并且在曲调每句句尾都以徵音结束, 在乐曲旋律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使得徵调式的调性色彩充分的表现出来, 同时又体现着礼县地方特色的音乐感觉。社火里的音乐调式大都以民间小调中的歌舞小调为主, 多数属于分节歌形式, 一个曲调而多段词的形式, 常采用四个季节、十二个月等时序体, 内容陈述的比较细致, 在这点上陇南礼县社火的音乐亦是如此, 比如《进状元》就是有一段曲调, 却以十二个月为顺序有十二个唱段, 以月份为基础把内容陈述得极为详细, 为了与祈福和娱乐的场合相得益彰, 十二个唱段分别为不同内容却紧密相连的十二段歌词。社火中这些唱段的曲调凝练概括的表达了其欢乐的情绪, 所以曲调性特别强、旋律流畅、优美 , 在这些地方性特色的围绕和帮衬下让民族徵调式在其独有的调性色彩上呈现了它别样魅力。

2、旋律特点。陇南礼县社火中的唱段音乐旋律大多都在徵调式主音的串联之下, 以上主音和下中音作为陪衬和支持, 形成波浪形状的旋律线条, 而且从听觉和视觉上看波浪线的弧度都逐渐减小, 最终回到主音, 因为每个乐句旋律都终止在调式主音上, 所以听起来有一种稳定感和收束感。

秧歌《划旱船》和《进状元》的旋律在这一方面表现明显, 主音sol在整段旋律中多次出现, 并且最后都结束在主音上。其次, 旋律的声线欢快优美, 旋律的进行多呈曲折形态, 级进多于跳进, 环绕进行多于直线进行, 其变化丰富, 常常把级进音型和跳进音型、单向上升﹑下降同弧形﹑波状旋律线等表现手段灵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造成一种起伏跌宕﹑多样而又统一的曲调进行。因此, 旋律显得欢快, 优美、流畅。由于四二拍节奏强弱的关系, 这些旋律哼唱起来朗朗上口, 容易记忆, 且颇具形象性, 如《划旱船》哼唱起来就像附和着船划动时的律动一样, 有种让人不禁跟着旋律舞动的波动感, 《进状元》也与秧歌舞的动作相得益彰。

3、节奏特点。礼县社火唱段音乐与锣鼓演奏及伴奏节奏具有独特性。在唱段中, 节奏大都以四二拍为主, 由同一个规律性的节奏变化进行对称性发展, 多由前十六后八、前八后十六、四分和小切分及四个十六的节奏型组成, 节奏类型多样却排列均衡既有变化, 又具统一, 节拍规整而不拘泥, 节奏感鲜明而强烈, 明确显示出节奏延续变化具有固定的规律性, 让人倍感节奏律动的定势化特性, 常常在既不破坏唱词的韵律, 又服从于节拍规整性的前提下, 灵活使用各种节奏型, 使其疏密相间﹑变化有致, 加上二拍子强弱特点使之具有动力感。在锣鼓演奏方面, 多为四二拍, 节奏主要由四个十六分、两个八分节奏相结合, 疏密相间, 既规整又充满动力性, 为社火活动欢乐氛围营造起着决定性作用, 锣鼓声声悠扬给整个新春欢乐气氛增添无限喜庆。

4、曲式特点。礼县社火中的音乐唱段结构大多以单曲体为基础, 一段式结构, 与分节歌形式一样, 为一曲多词的特点, 常采用四个季节、十二个月等时序体, 内容陈述比较细致, 《进状元》就是一段曲, 多段词, 讲究结构内部的规整性和匀称性。乐句结构功能比较清晰, 一般情况分对应式和起﹑承﹑转﹑合式两种类型, 非对偶性的3﹑5句单曲体结构也不乏其例, 主要是起、承、转、合式结构, 形成整齐平衡的关系, 末句常具有总结性特点, 稳定感较强, 也常重复最后一句或加衬词, 成为加强整个作品统一性的有力手段。秧歌《进状元》就是典型的一段式结构、一曲多段词的特点 , 还有《打春官》, 虽然《打春官》不像其他秧歌一样有固定的词、曲, 它都是人们即兴所创可任然是在一段曲式下填进各种词。而《划旱船》便是较为清晰的对应式结构了, 两个乐句一上一下相互对应, 互相补充、应答, 共同表达一种音乐内容。这两首秧歌的曲调都会重复最后一句, 增强了乐曲的终止感, 让整个作品显得统一。

5、演唱特点。礼县社火几乎成为一种全民运动, 在表演分工中, 秧歌和划旱船部分由妇女儿童演唱, 打春官则一般由老人和成年男子演唱。演唱有独唱、齐唱、和接唱等形式, 划旱船的唱段属于独唱, 秧歌一般都是齐唱, 由秧歌队的所有队员一起边跳边唱, 打春官是接唱的形式, 由一个人领唱第一句, 其他人从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的字韵开始接唱, 也可以是两个人轮流接唱、对唱, 不论哪种唱法, 不论男女老少, 他们的演唱发声特点都属于富有本土气息的原生态风格, 没有任何修饰的原生态音色, 原生态特征极为鲜明, 男性的嗓音宽厚明亮, 女性儿童甜美, 清澈透明, 发声自然流畅、声音优美, 不用任何修饰, 丝毫没有半点故意做作成分, 歌声优美动听, 有很强的穿透力, 在音乐曲调特点中渗透一种无限快乐!一般, 由于音区的关系, 妇女儿童唱法都属于平腔, 悠扬细腻, 而男声则大多属于高腔, 歌唱者扯开嗓子高八度演唱, 彰显激昂洒脱, 让听者情不自禁地跟着情绪高昂。这与“花儿”演唱有些相似。

6、器乐运用特点。礼县社火所用乐器主要有锣和鼓, 锣鼓成为重要伴奏乐器和前序演奏乐器, 敲锣手和击鼓手一起演奏, 鼓有大鼓小鼓、腰鼓, 锣也是有大小之分。锣鼓的演奏多用于活动开始前的助兴和营造氛围, 锣鼓声响起人们便知道社火即将开始, 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当用于伴奏时, 一般都是扭秧歌时合着秧歌舞步合拍进行, 或者舞龙耍狮时进行伴奏, 伴奏节奏虽然简单但层次分明。看那先声夺人的锣鼓声, 社火队伍还远在天边或离开遥远都可感受到社火的存在。社火演变至今, 因其表演形式受现代化表演激进影响, 各种乐器也相继出现在社火表演中, 丰富了社火表演的内容和外部形式, 也赋予了其内涵意义。

(三) 表演形式

在陇南礼县社火表演中 , 舞龙耍狮、唱秧歌、划旱船、打花伞等都以一支队伍为一组, 秧歌队唱秧歌, 融入舞蹈动作和队形变换, 边唱边跳, 以彩扇或红带为道具;舞龙耍狮队由锣鼓伴奏不停变换动姿, 表演活灵活现;旱船队划旱船, 走舞步表现船摆动姿, 坐船者一般为女性, 划船者男性, 手拿旱船桨, 做划船的假象动作, 唱段部分由女性但当。马社火和高跷社火有所不同, 马社火表演由孩子扮演戏文历史人物, 骑在马上, 大人牵马, 以游街的形式表演, 而今大多数都用车替代;高跷则由专门踩高跷人扮演戏文历史人物表演。

三、结语

陇南礼县, 先秦故里, 文化源远绵长, 氛围浓厚, 流传至今的艺术文化不甚枚举, 社火是其中最普遍也是最贴近生活的文化艺术, 而且社火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主要来源于生活而回馈于社会。它除了拥有娱乐大众的艺术功能之外, 还具有一定的社会规范功能。

参考文献

[1]燕仲飞.陇南社火调查研究初探[J].社科纵横, 2008, (03) .

民间社火溯源及其体育文化价值 篇7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民间社火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形态,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在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陕西省宝鸡市和山西省潞城县的民间社火正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1 民间社火溯源

1.1 对社火的解析

社火,辞海记:社火指“旧时在节日扮演的各种杂戏,民间鼓乐等文艺活动”。民间社火具有悠久的历史,社火中的众多表演节目早在宋代就已经发展成熟。追溯其源头,人们多数认为认为与古代的傩戏(旧指驱逐瘟疫的迎神赛会)和秦汉时代的“百戏”有关。事实上,社火应该是古代祭祀土地神和火神活动的遗俗。

从字形上来看,社是由示和土组成的,意思是祭祀土地。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条件,远古的先民们认为土地是有神灵的,因为土生万物,有土便有了一切,所以人们信封土地神。在《孝经纬》中有“土地阔而不可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的说法,社即为土地神,因此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封土立社,以便祈福报功。到了周代,祭祀社神的礼仪不但隆重,而且等级森严,当时祭祀的社分为三类,即王立的大社,诸侯立的国社,和王夫以下,包括庶民居住满百家的置社。也有天子、诸侯祭社,士、大夫祭中霤的说法。陈澔注:“圣人知地道之大,故立社以祭,所以神而明之也。美报,美善其报之礼也。上古穴居,故有中霤之名。中霤与社皆土神。卿大夫之家主祭土神于中霤,天子诸侯之国主祭土神于社,此皆以示为载物生财之本也”。古代的社的概念,从狭义上来说,仅仅是指土地神,但从广义上说,则包含有非常庞杂的内容,既包括对土地神的祭祀,也包含有对四方、山川、湖泊等大地上各种神的祭祀。社的概念有时仅指祭祀土地神,有时又是社稷的简称。因此,古代史籍中的社有时是指单纯的祭社活动,有时又是指天子、诸侯的祭祀社稷的活动。在《白虎通·社稷》中记载:“王者所以有社稷,向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因此,在当时立社稷神,把社稷视为天下。

火是古人祭祀活动的工具。人类从猿到人,火的利用与石器的使用是同等重要的,石器的使用促进了人类手足功能的分离,进而促进了人类思维的进化;火的利用使人类的食物趋于多样化,使人们更趋于吸收食物中的各种营养,促进了人类大脑的发展。火还可以在还冷中给人带来温暖,在黑暗中给人带来光明,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安全保证。随着人们对火的进一步认识,人们逐渐逐渐对火产生了崇拜,并逐渐形成祭灶和室外用火祭祀(即燃篝火或点火把)两种习俗。在我国民间,仍然保留了大量与祭火有关的活动。汉族的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据说兴起于汉武帝时期,具有相当长的历史,在元宵节前几天,无论贫富贵贱家中一般都要挂上红灯,节日夜小孩都要打着灯笼上街行走,在许多地方还有挂排灯的习惯。青海地区的汉族和土族有在正月十五日夜“跳冒火”的习俗,家家在门前巷道上,堆放一些麦草堆,相近几家的麦草堆往往连成一溜,长达数十丈,有的还在草推上放上柏木枝。月亮升起后,点燃草堆,冒起火焰,然后按辈分和年龄大小依次从火堆上跳过,跳完后将火堆踩灭。

社火是在原来的民社和民间祭火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祭祀土地神和火神的舞蹈的延续。社火在后来的发展中,接纳、吸收了其它社祭活动和其它祭祀活动中的乐舞,并将一些杂耍、傩舞的内容融入其中。到了宋代,社火中的娱乐成分已经完全掩盖了祭祀因素,以至于人们难以认识他本来的面目。

1.2 民间社火的类型

民间社火以民间舞蹈为主,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锣鼓喧天,声震如雷,再加上滑稽逗笑的舞蹈表演,深得观众的喜爱。根据其表演形式,我认为大概可以分为:棍杖舞、拟真舞和走步舞三种。

1.2.1 棍杖舞

1.2.1.1 斗龙灯:

龙灯起源于汉代“鱼龙曼衍”之戏,到宋代发展成为龙灯。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龙是吉祥的化身,干旱年月,民间常以龙舞祈雨。之后,每逢元宵节,民间晚上常有斗龙灯的习俗,这也是祈祷风调雨顺的一种幻想。发展到近代,人们逐渐改变观念,以此进行娱乐活动。表演时由艺人将木棍托举龙体全身,前面由一艺人饰武士,手持木棍,顶端钳夹着红绸圆灯,也叫彩珠,用来斗龙。龙头随着彩珠的舞姿带动龙身,连成一体,或快或慢,或高或低。

1.2.1.2 踩高跷:

踩高跷起源很早,在战国时《列子.说符》中就有记载,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汉代称之为“长跷伎”,宋代称之为踏跷,后来称高跷至今,踩高跷是流行于北方的一种民间舞蹈,每逢元宵节农村便分别进行活动。表演者踩着有踏脚装置的木质器具(俗称拐子),化装成各种神话、传说、传统戏曲人物或现代戏剧人物,在锣鼓伴奏下,舞蹈行进,拐子低则1—1.5米,高则2—3米。表演形式有单拐、双拐、三人四拐等,颇受群众喜爱。

1.2.1.3 背棍:

背棍起源于汉代傀儡戏,宋代称之为肉傀儡,有人认为是大人托举儿童,使之模仿木偶的动作。元、明以来肉傀儡仍流行。清代称舞肩,俗称背棍,流传至今。每逢元宵节,青年男子肩山绑着特制的“铁棍”,背着缚在“铁棍”化妆为大姑娘出嫁时打扮的小姑娘,进行表演。表演时,由背棍的男子作出甩臂、翘脚、脚尖着地、拜揖等动作,边走边舞,并带动肩上的小姑娘甩臂、拜揖。

1.2.2 拟真舞

1.2.2.1 跑旱船

跑旱船历史悠久,源于秦汉时代的“百戏”。据《太平广记》云,唐代已盛行。宋《武林旧事》所记舞队中有“划旱船”的记载。之后,元、明、清直至现在,仍然是元宵节期间街头表演的的舞蹈品种。群众称之为“跑旱船”。旱船的制作是用竹、木扎成船型,船周以白绸围蒙,布上绘水纹波浪,船上由表演者男扮女装站在船中孔内,两腿藏在围布中,露出上身和置放盘坐的假女腿连成一体,好像女子盘腿乘船的状态。,表演时,一般是三只船,由船前扮演艄公者,手持木浆,起动停泊的船只,并做一些花样。

1.2.2.2 竹马舞

竹马起初是儿童玩具,以竹竿当马骑。据《后汉书.郭伋传》:“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今山西西部),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与道次迎拜。”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些都是儿童以竹竿当马骑的游戏。到了宋代,民间舞对中有了竹马舞,这时的竹马已发展为一种舞蹈。竹马的体型是用竹、纱、纸扎成的前半身与后半身两截,分别用绳挂在小演员的前身和后身,小演员露出上半身,就像骑马一样。

1.2.2.3 刘三推车

刘三推车起源于唐、宋元宵节观花灯的习俗。明、清时,发展为民间舞蹈与元宵节参与社火对进行表演。其形象是以竹竿缚轧推车架,车面蒙以有色布,车旁也用有色布蒙着,上面画一车轮。扮演美女的演员,两腿从车面孔内站在地上代替车轮,露出上半身和车面上置放的盘坐的假腿脚,像坐车的样子。刘三托车把,作推车状,车前的车童纤绳拉车,三人相互配合表演,姿态多种,舞步多样,深得老百姓的喜爱。

1.2.3 走步舞

1.2.3.1 张翁背张婆

张翁背张婆的故事出自宋代张元秀在清风亭被周桂英将养子张继保相认走去后,张元秀老夫妻悲愤交加,疾病缠身,沦为乞丐,后得知继保中状元,张元秀背妻走在上京去找张继保的路途之中。明、清时,民间艺人创作为单人舞蹈。形象是单人扮演二老夫妻,形成张翁是假头真人身,张婆是假身真人头的真假结合的一个演员两个角色的完整角色,技艺高超、虚实结合。张元秀身背老妻,默默无言,艰难地一步一步走动,观众见状,很是同情。技艺高超、虚实结合

1.2.3.2 钻钱鬼

钻钱鬼的故事出自南宋。《孙氏书画钞》有题李蒿画钱眼中坐髑髅(死人骨头)。明清以来,根据这一故事,衍变为对官场中贪污官吏的嘲讽鞭挞,创作为民间舞蹈,并在社火中进行表演。表演形式是由一差役,手执长竿,竿头吊一纸、竹制作的铜钱,铜钱正面有“光绪通宝”四个字,反面写满文。表演时,差役在前面走,身后一官员追随铜钱。表现了官员见钱眼红、唯钱是图的种种丑态。

1.2.3.3 霸王鞭

霸王鞭又称花棍舞,明清时参与社火表演,流传至今。霸王鞭的制作是用两尺长的竹竿,缠以彩色绸或布,两边扎以花穗并按有铜片。表演时由4到8个儿童,分别化妆为男女角色,手持霸王鞭中部,以两端击肩、臂、腿、脚等,铜片随之作响,一击一响,节奏一致。口中有唱词,唱词内容随时代而改变,一般是7字的四六句。

1.2.4 其他

社火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除了上述描述的一些比较常见的类型外,不同的地域还有其他的表,如牛虎斗、狮子舞、二鬼摔跤、剪花纸等,都深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2 民间社火的体育文化价值

2.1 群众性和娱乐性

由于民间社火具有大都起源于民间,因而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乡土民众喜欢社火由一个基本的理由,那就是他们很少有可行的娱乐活动。每年农历新年伊始,各村就开始着手准备道具,进行节目的排练。一般在正月初六,就开始在本村表演,元宵节这天,是最热闹的一天,各村的参赛队伍会集中到镇上表演。由于各村的队伍汇聚一地,因此,少不了争相夺艳。各村的表演者在这天会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亮出自己的“绝活”。观看的老百姓更是人山人海,把表演场地围得水泄不通,经常会为精彩的表演献上雷鸣般的掌声。老百姓常说:(正月)十五、十六,吃了好的还得玩够。忙了一年了,也该休息一下,娱乐一番了。元宵节的社火,真是一场农民自发的狂欢活动。

2.2 健身功能

社火在民间是围绕村子进行表演的,以民间舞蹈为主体。从开始到结束,人体的各部位必须作出恰当的动作,高、低、快、慢、节奏都得把握好,以表现出社火节目所蕴含的内容。动作包括头部、腰部、上肢、下肢等,能够活动筋骨、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身体健康。在村落道路的拐弯处,一般会汇聚比较多的人群,表演至此处时,热心的观众一般会挡在路的中央,拦住表演的队伍,叫他们拿出自己的“绝活”,表演者会被围在一个圈子内,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表演给观众看,甚至有时会和积极性比较高的观众会进行互动,玩一些花样,动作时而优雅、时而调皮,常常引来观众的哈哈大笑。不仅促进了表演者的身体健康,又调节了观众的情绪。

2.3 凝聚社区,促进村落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的社火活动往往是以社区或村落的某些区域(如东南院、西北院)作为活动单位的,这暗含了其社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他的娱乐性,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他将提供一种集体的象征,给人们营造了一种总体的感受。表演者一般都会为自己所在的社区、区域争光。又如在元宵节这天汇聚镇上时,由于不同的村落汇聚一堂来表演,普遍都有一个心里特征:就是一定要好好表演,要为村庄的荣誉争光,不能落后给其他村庄。这就通过娱乐的形式发挥了凝聚村落、社区的功能,也促进了村落的精神文明建设。

2.4 促进情感的交流

农历的正月,尤其在元宵节前后几天,是我国黄河流域一带农民狂欢的时节。这些天,他们不再考虑农田里的庄稼长得怎么样了,大都全身心投入到社火的表演及观看当中,他们会走出自己的家门,走到大街上,在聊天中等待社火表演节目的到来,忙了一年了,也该享受几天了。农民平日的作息特点是早出晚归,更有些勤劳的农民是“两头不见太阳”。在过去一年里,有些关系比较要好的农民甚至很少能见几面,更别说叙叙旧、聊聊天了。这几天,农活放下了,烦恼撇开了,因此,平日里难得见上几面的朋友也走在一起了,聊一聊家常,谈一谈孩子,再品一品社火节目,不亦乐乎,无形之中又有促进了情感的交流。

3 小结

民间社火作为我国老百姓自己表演、自己欣赏的体育艺术活动,其历史文化非常悠久。它起源于民社和民间的祭祀活动,是祭祀土地神和火神的舞蹈的延续,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娱乐活动,发展至宋代,娱乐成分已覆盖了其祭祀的因素,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形式。由于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植根于农村,因而具有群众性和娱乐性、健身功能、凝聚社区,促进村落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村民之间情感的交流等体育文化价值,深得老百姓的喜爱。

摘要:社火是我国劳动人民自己表演、自己欣赏的民间体育艺术活动。它是在古代民社和民间祭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祭祀土地神和火神的舞蹈的延续,到了宋代,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形式并被保留至今,流传广泛。社火形式多样,具有群众性、娱乐性、健身、促进情感交流、凝聚社区以及促进村落精神文明建设等体育文化价值,深得老百姓的喜欢。

关键词:民间社火,溯源,体育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央政府网[EB/OL].http://www.gov.cn//zwgk/2006-06/02/content_297946.htm.

[2]徐吉军、方建新、方健等.《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680.

[3]李智信.社火溯源[J].青海民族研究,2008,19(4):117-121.

[4]四书五经—礼记集说[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据世界书局影印本影印,1985.

陇州社火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篇8

一、陇州社火的生存现状

陇州社火作为该地区传承千年的民间艺术活态, 其自身已承载了厚重的地理历史文化信息, 在当代人民生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全面了解陇州社火的生存现状, 笔者对当地群众及相关人员进行多次采访调研, 根据采访情况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 笔者首先对陇州社火生存现状及传承情况做出描述, 再对现存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 民间调查采访

陇州社火作为民间艺术种类, 它的命运与民间群众紧密相连。在其发展传承中, 民间社会力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 各村镇社火队负责人

每年一度的社火大赛活动是陇州人千余年来形成的习俗。据了解, 近年来各村的社火队越来越难组织, 到腊月从上到下动员大会就要开好几次, 有时候还需要挨家挨户去做工作。由于社火演出是在正月十五, 大多数年轻人已外出务工, 老年人倒是愿意参加, 可有技术难度的社火如高跷社火、背社火等还是要年轻人去装扮。装社火也是很辛苦的事, 而且还存在着危险性, 比如踩高跷、高芯社火等。总之由于各种原因, 每年排练社火都觉得人手紧张。

2. 中老年人

他们爱看也爱装, 但是由于年事已高, 只能装些简单角色, 甚至大部分人因为身体状况不允许, 且只能眼巴巴的当观众。从他们观看社火时的表情和不经意的言谈中, 无不渗透着对陇州社火的热爱和对本土文化的执着。从他们的目光中能够审视出陇州社火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只是在当今社会受到各方面的冲击而身处种种窘境。

3. 青年人

青年人是装扮社火的主力, 但是也并非大多数人都会主动去装社火。这其中主要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 大部分社火装扮群众外出劳务, 造成人员严重缺乏。通过采访, 得知他们也是深爱家乡的社火艺术, 最重要的是迫于经济压力和家庭负担, 要提早出去劳作。

4. 儿童

每个村的孩子们都想参加社火演出, 但名额有限, 没能参加的孩子显得很失落, 能参加的孩子自然是无比高兴。也许他们是凑热闹, 喜欢万众瞩目的感觉;也许是发自内心的热爱社火艺术。在“首届社火艺术节”展演中, 我看到一个3、4岁大的男孩, 脖子上挂一鼓, 站在锣鼓队中间, 那一招一式有模有样, 那一板一眼不慌不忙, 这一场面让我感动, 也使我震惊。看到孩子们的这股热情劲, 也让我看到陇州社火的传承将继续。

(二) 政府

在陇州社火的保护传承中, 县政府也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 试图通过多种方式和多个渠道来宣传陇州社火, 扩大影响力, 由内至外使其得到保护传承和更多关注。

1. 成立陇州社火协会

在县政府的支持和协助下, 2010年12月28日, 陇县社火协会成立大会在县总工会召开, 这标志着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陇州社火将作为文化名片传向全国各地。

协会负责所有相关社火事宜, 自2010年底成立以来, 首先对每年的社火大赛进行策划和组织, 成功举办了2011、2012年陇州社火艺术节, 并在前几届的基础上力求突破和创新。从2012年2月3日 (正月十二) 至2月6日 (正月十五) 历时四天, 陇州社火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外地观众, 并真切地感受到陇州淳朴的民风民情。更值一提的是, 2013年正月十三陇州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 并且还举行了“中国陇州社火”论坛会, 会议邀请了省市各界文化人士、学者、艺术家。这些专家学者运用不同视角, 深度挖掘陇州社火的文化内涵, 对其进行多维观照, 这次盛会的举办对陇州社火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 从2011年开始陇州社火协会工作人员历时两年搜集资料、走访座谈、互相切磋、多次修改编纂而成的《陇州社火大典》于2013年初出版问世。该部书75万字、600多幅图片, 图文并茂全面向世人展示陇州社火的全貌和内涵, 具有较高的史料保存和研究价值。一年一度社火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和论坛会的成功召开以及《陇州社火大典》的问世都凝结着社火协会每位工作人员的心血, 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

2. 每年举办社火艺术节

一年一度的社火艺术节热闹非凡, 场面壮观。但在组织排练的时候从政府到村镇组织者都会遇到重重困难, 每个村镇都要组织各自的社火队前来参赛。而各村镇的社火队又由各单位 (县卫生局、财政局、教育局等等) 承包组织排练, 主要是负责监督, 而且鼓励动员群众参演社火并给予一定奖励。政府部门在每年的社火展演中发挥了积极的主导作用, 使得社火演出阵容庞大、装扮精彩。

3. 筹建陇州社火蜡像馆

随着陇州社火在全国的传播, 尤其是“2013年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在陇州成功举办后。为了将陇州社火发扬传承, 满足人们随时观看的需求。县政府提出在陇县东门文化广场筹建陇州社火蜡像馆的设想, 将县城东门文化广场改建成社火广场, 并由社火展厅、社会展演室、社火蜡像馆、大型舞台等部分组成。这足以见得政府对民间艺术的重视和支持, 在文化传播中采用多种方式使其传承发展。

二、思考与对策

经过笔者采访、调研并分析得知, 陇州社火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并且面临着种种困难, 甚至部分社火种类已经面临失传的严峻形势。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 笔者也试图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一) 政府及各界人士给予持续资金扶持

由于社火为群众集体表演形式, 从服饰、道具、化妆等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金的严重缺乏成了阻碍社火传承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完善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经费保障机制, 同时政府还应该鼓励甚至动员乡镇县级企业单位及私人商户按其年均收益为民间艺术发展捐助一定资金, 并号召全县人民为保护传承发展本土民间文化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 抓紧培养年轻艺人

近些年来, 由于受到现代化经济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严重流失, 社火艺人在逐渐减少, 导致每年社火排练人员缺乏。而社火谋师、服饰道具制作师、社火化妆师均系年老身弱者, 遭遇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面临艺术失传、绝技难以传承, 培养艺人已是当务之急。年轻艺人的培养需要老艺人的教导和指点, 社火协会要建立老艺人和年轻艺人的个人档案, 并根据所需种类对年轻艺人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培养计划, 分派协会工作人员专门监督和抽查传授和学习情况。在社火传承发展中对有突出贡献的村镇和个人可以给予适当的经济奖励, 切实抓好各乡镇社火艺术人才的培养。

(三) 抢救濒临失传的社火种类

由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日益变化, 一些社火种类如抬社火、山社火、地社火等歌词曲调已失传, 急需抢救和挖掘。由于以前多年的社火演出无摄像、拍照等资料, 许多场面、曲目、装扮等都没能保存下来, 使得社火艺术档案残缺不全。面对这样的传承现状, 政府应组织专业工作者、文化干事及社火专家对全县社火艺术进行普查和调研, 探索陇州社火的起源、历史脉络、社火班子、社火种类、演出形式、化妆服饰等内容。对各类社火艺术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存档, 及时抢救濒临失传的社火种类, 重点抓好具有地域特色的社火种类。

(四) 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

从装扮内容来看, 大多是以古代历史人物、故事、传说为主, 取自当代生活题材的极少。从表演形式上来说如高芯社火、跷跷板社火、背社火等均属于造型艺术, 演员基本固定不动, 而这每年的重复装扮难免会使观众失去新鲜感。所以, 在题材上要有所突破, 不但要有古代经典故事、还要有展示当下人民生活工作风貌的内容。表演形式也要有所创新和改革, 在继承特色表演传统的基础上力求灵活多样, 使其兼具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等特征。

(五) 社火艺术产业化

将民间艺术产业化其一, 扩大该艺术品种的影响, 使其得到广泛传播;其二, 可以获得经济利益支持, 再用于投资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但在产业化过程中, 一定要避免艺术品种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而丧失其本质特征。在陇州社火艺术中, 所使用的道具、服装和乐器等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商业开发价值。相关部门应引导和鼓励手工制作艺人, 创办具有一定规模的手工作坊, 开拓出更多更好的社火艺术品。随着陇州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 外来游客越来越多。县文化馆和社火协会应该抓住时机, 待陇州社火广场建成之后, 为游客举办小型陇州社火展演, 让更多人了解陇州社火, 感受其艺术魅力。

在民间艺术遭遇种种冲击的当下, 陇州社火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陇州社火是陇州人民的精神食粮之一, 是当地节日庆典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艺术品种。当今陇州社火的生存面临着种种困难, 正处于低谷时期。但当了解到当地政府高度重视陇州社火并为其保护和传承做出极大努力时, 让我看到了陇州社火的未来, 看到了这种传承千年的民间艺术种类生命之顽强!

摘要:陇州社火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有26个种类之多。随着“非遗”工作的逐步开展, 陇州社火已于2010年被分别列为市级 (宝鸡市) 和省级 (陕西省) 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陇州社火的发展传承中, 民间和政府始终共同努力, 虽收到了良好效果, 但仍令人担忧。

关键词:陇州社火,政府,民间,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陇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3.

[2]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网站

谈民间社火式微与创新的价值取向 篇9

有表演程序自由的特点。就文化而言她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旬阳民间社火崇龙、赏狮、拜水、企福, 具有典型的民族文化信仰特征;

二是历史悠久, 具有依托传统节日承载喜庆与欢乐的传承特征;

三是受众面广, 有广泛的民间性, 有着强烈的传统文化眷恋情绪和民族情感。

因而社火文化是一条历久弥新的文化长河。但是, 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 我们的民间社火已经出现了式微的尴尬局面。我们认为导致目前民间社火普遍式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传统文化的信仰严重缺失所致。

有越来越多的人们不懂传统文化信仰, 也不相信文化的信仰力量。社火要创新, 首先要继承, 要明白社火的来龙去脉, 要知道龙行狮舞一招一式的文化意象。如何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自觉自愿接受民族文化的精髓, 是走出社火危机的先决条件。反过来说, 民间耍社火就是要靠宏大场面中的生动细节, 在细节的舞动中流动着民族文化的情绪, 传达着信仰文化的神采, 要把观众带进神圣的境界, 才能找回信仰的尊严。但是我们的有些狮子常常是懒狮子, 丢失了狮子应有的祥和、威仪与生动的表演, 除了义务性的简单动作之外, 就是狮子大张口, 赖在地上要东西, 要到东西就急着去追赶下一场的应付;而龙呢?有些也是僵龙, 形象比蛇都不如的小气, 因而就谈不上是活的灵魂的再现, 比观众心目中想象的中华龙形象相差甚远。过去, 我们常常在其中能够领略到“舞耍”与“武耍”的绝活, 而现在则平庸之至。

其次, 社火文化历来是民间自愿结社的活动。按理说, 社会主义公有制更有利于兴办文化公益事业, 但是却让民间文化产生了依赖思想。由此让我们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越保护越面临着绝迹呢?原来我们所见的流传下来的文化, 多是过去私人捐助而办的文化, 出钱的目的是为了自娱自乐和自我完善, 如舞台是捐资修建的, 歌舞是民间艺人及群众自己表演的, 所以这样的文化只要有民间人群就会有民间文化的存在。反过来说, 官方出钱办阵地文化, 尤其是官方派出自己的文化队伍, 到群众中演出, 尽管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是客观上却把原来的文化主人变成了文化的看客, 久而久之民间的文化在萎缩, 民间的艺人在消亡, 民间的文化精髓就会失而不复, 到头来政府拿出再多的银钱也难以抢救出应有的状态。

第三是社会的进步, 科技的抵达, 电影、电视、舞厅、酒吧、网络等等现代新花样的代替, 让人们无暇顾及传统的东西, 何况社火自身的内容老化, 加之历来社火活动多在夜间的特点, 在通明如宙的现代夜间本来就势单力薄或一览无余, 少了应有的艺术感染力, 况且人们对社火的质量又提出了更高要求, 特别是艺术表演层面上的要求, 可以说, 没有特色与绝活的社火, 在当代生活中就是无法生存的社火。

综上所述, 民间文化曾在一定的时期和在一定程度上, 腹背受敌, 四方夹击, 民间社火出现了目前式微的局面也是不难理解的。

如何创新社火文化, 让社火走上自我良性循坏之路?谈三点建议:

一是建议政府继续高度保持对社火文化的认同感。

继续把发展经济优先考虑发展文化的思想放在首位。逐步出台较为完备的文化扶持政策, 变事前资助为项目完成后的奖励, 尤其是奖励那些典型的民间艺术家, 命名一批文化专业户, 授予一批民间艺术家称号, 让民间艺术人才有尊严地活着、创造着。把社火经费来源从传统“布施”的基础上, 引导到文化产业上来, 让民间社火的组织者、主力军以及参与者, 各有所得, 各有所获。

二是建议成立民间社火文化协会。

把握社火在整体文化进程中的适度地位, 既不能过速而成为扰民的负担, 又不能迟缓而不能满足城乡人民的文化需求;要具体承担社火文化的组织、经费的筹集、艺术人才的联络, 以及设火文化的创新研究与普及提高。未来的社火在全县既不搞一刀切, 又不搞遍地开花, 关键是特色中的特色鲜明。

三是建议成立民间艺术培训学校。

专门为先进文化进乡村培养乡土艺术人才, 要像职业技术学校那样分期分批轮流培训, 给他们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 现代文化管理课, 民间艺术技能展示课, 本着从哪里来到那里去的原则, 授发结业证书, 跟踪创业成果, 奖励优秀学员。为全面提升人的文化素质而打牢基础, 为全面繁荣民间社火文化, 而统一思想, 形成共识, 化为行动。

总之, 在全面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 我们在创新社火中确立新观念、丰富新内容、提高新技艺!

社火艺术 篇10

“本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哲学基础以及审美心理的滥觞,其核心概念是“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宇宙观和宇宙本体论,阐释的是人与自然、社会、他人相互联系的生存模式。在“本原文化”熏染下的民间社火表演的情感表达与精神指向都注重表现维系世代相传的人伦关系,并在造型方面表现出往而复返的完美性特征以及以形写神的概括性特征。社火虽然最初意义源于对自然的崇拜,但在时代更迭中它所阐释的通常不仅仅是人们对宇宙和自身的认识,更彰显的是一种包容万物的人文精神。

“社火”是中国的古老风俗之一,表达的是人们对土地与火的崇拜,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巫术和图腾崇拜。“社”即为土地之神,“火”则代表火神,通过歌舞表演祭祀社神与火神,祈求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河南浚县社火素有“华北第一古庙会”之称,正月十六是古庙会的最高潮,每逢这一天浚县及其周边各乡镇的民间社火队就会在东山(大伾山)与南山(浮丘山)之间循环表演踩高跷、耍狮子、舞龙、背棍、跑旱船、挑花篮等节目,出现鞭炮阵阵、锣鼓震天的场景,呈现出具有浓郁河南地方风味的造型语言特征。

2011年正月十五、十六盛会当天,浓郁的地方特色与热闹欢快的氛围很快就吸引感染了前来观看的群众,人们纷纷表示仿佛在那里又重新找回了儿时简单的快乐,寻找到自己丢失已久的情感归依。大家都被这种热闹的画面感动,在这里呈现出的画面完美概括,虽没有炫目艰深的画面技巧,也没有细腻入微的肌理效果,更没有深奥难解的美术观念,但有的却正是老百姓真正想得,念的,盼的。在那些寄托了祖祖辈辈美好祝愿的红的绿的龙摆中,摆出的是长长久久的生命之源;黄灿灿的舞狮中,舞出的是勇猛无畏的英雄情怀;火红的大鼓上,敲响的是不屈不挠的奋进力量;金色的唢呐里,吹响的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养育他们的这片黄土地的情义。

一、本原文化影响下的浚县社火造型具有完美性特征

社火等民间游艺活动常常通过道具、场景、人物的表演来展示他们对宇宙的阐释,借此传达出他们朴素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所以其画面造型语言上蕴含了原始的宇宙意识。“宇”是空间概念,“宙”则是时间概念;“宇”乃屋宇,“宙”乃由“宇”中出入往来,即所谓“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强调的都是往而复返的空间观念与周而复始的时间观念。

因此在浚县社火造型中推崇“完美”的审美理想,称其“完美”可分为两方面,“完”即全、圆满、完整,“美”即善、美好、美满。先看其“完”的方面,它是实现多样性的统一,部分与整体的协调。在阴阳观的作用下,社火中崇尚“偶”数,认为单数不能构成和谐,两两相生方产生对称之美,方能反映客观宇宙的完整性。大部分参加浚县社火表演的都是当地的农民,背朝黄土面朝天,不像专业画家那样用固定的点捕捉对象的瞬间印象。在他们心中,看就是要看全,形象就应该具有各个角度,忌讳残缺不全。为了达到理想的造型效果,常异想天开,不受任何固有形、色束缚,只求意足不求形色似。以“龙”为例,在浚县社火中舞龙队总是被安排在第一个表演,可见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龙”本是东夷族群的图腾演化物,在封建社会成为帝王的象征,历经演变在今天则更多的表现了龙腾虎跃的盛世气象以及龙马精神的时代风貌。浚县舞龙与其他地方舞龙的造型相比,其鹿角、虎眼、狮鼻、牛唇、马鬣、鹰爪、鱼鳞、蜃腹、蛇身等局部塑造特征威武却不狞厉。它的鹿角呈金色,两角之间绑缚绸花,绸花的缎带会随龙头迎风舞动,使之多了一分喜庆少了一分狰狞;其虎眼都是立体的,分别将三个半圆球体叠加并以红色象征眼眶,白色象征眼球,黑色象征眼珠,周围装饰有白色的毛发和火焰状的眼眉,用来表现其阳刚之气;狮鼻从正面看呈品字状,色彩往往采用整个头部中最显著的颜色;牛唇周围装饰有火焰纹与云纹,挥舞龙头时仿佛腾云驾雾一般。总之,龙的全身造型集中了多种动物的体态特征,是一个理想化造型,舞龙者在锣鼓声中将其上下翻飞,表演盘龙、跳龙、巨龙腾空等节目。

除了在舞龙舞狮等整体造型上讲究完整性,在局部的装饰图案上也以圆形象征图案处处体现圆满的表现意图。在装饰花卉造型中大量采用圆形纹样,在挑花篮的孩子胸前都绘有成团状的牡丹图案,意喻富贵团圆;在狮子的头后装饰有回旋的圆形纹饰,寄喻生命轮回;在旱船的船头上点缀有饱满浑圆的太阳花,喻示吉祥如意。

再看其“美”的方面,中国长久以来尊崇儒道,以儒家思想来规范行为举止,对“美”的认识也深受儒教影响,《论语》里讲“里仁为美”,孔子讲“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并将其定义为五美。儒家思想中讲的美往往都是“善”是“德”,侧重的是审美的“伦理”方面,倡导“中和之美”。民间社火造型中也渗透着对美与善的共同追求,比如在服装道具上处处装饰有繁盛的花团图案,这不仅仅是对美的追求,也是因为千百年来人们往往将美丽的花卉与高洁的人格联系起来,用花来比喻人的美好品德,无论富贵的牡丹,吉祥的迎春,或火红的杜鹃等,都不仅仅是美的化身也是对人性善的象征。

二、本原文化影响下的浚县社火造型具有概括性特征

河南浚县社火美术造型的概括性,表现为大胆取舍,“概”是夸张、提炼,“括”是省略、简化。概括是社火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将生活原型提炼为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形式。本原文化中的宇宙观认为阴阳二气化生万物,生生不息构成一种有节奏的生命,因此中国美学强调在造型中体现其“生命的节奏”,在景物上强调其“意境化 ”,在人物上强调其“以形写神”。河南浚县社火的造型,大多采用适度夸张,对形体的某些部位夸大,用以彰显其态势,并且简化细节用以保持整体感。这些概括性手法都是建立在对生活原型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再加上其无拘无束的丰富想象力,超越生活原型束缚发挥创造力,将自然状态的形象升华,去粗取精使其态势特征更为鲜明有力。

浚县耍狮子中的狮子整体造型的概括性体现在对狮头的表现上,夸张其头部简化其身体用以彰显造型特征,民间画诀称之为“十斤狮子九斤头,一斤尾巴掉后头”。虽然在浚县耍狮子的造型各异,每个社火队都有自己的狮子造型,有金色狮头,黄色搭配红色流苏的狮身;有墨绿色狮头,黄色狮身披挂墨绿色网状结绳:还有黄色狮头,五色装饰带层层叠加而成的狮身。但每个社火队都将造型重点放在头部,尤其是狮眼与狮嘴,在有些狮子造型中的眼睛甚至占到了面部的二分之一,有些狮嘴在完全打开时会比头部其余总面积还大,人们之所以将这两个地方夸张塑造,是因为在整个表演中这两个部位是唯一可活动的地方,狮子所有的面部表情都靠这两个地方传达。当狮子双眼圆睁,狮嘴大张,露出长长的舌头的时候,会让人产生凌然不可侵犯的威严感;但当它双目微闭,狮嘴紧合时则如同酣眠般;当它的双目上下开合时,则憨态必现。

再来看花船上的凤凰造型,民间画诀称之为“翘首崛尾,才具凤威”,凤的形象源于商人图腾“玄鸟”,因河南曾经是商代都城,凤凰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人们往往简化其头部的形象,将凤凰的头高高上扬,画上长长尖细的凤嘴,细长的凤眼,如花瓣般向上翻卷的凤缨,小小的凤冠;而将尾羽翅膀尽其所能的艳丽夸张,且在尾端加上了孔雀尾羽的圆形图案,十分婆娑多姿。

三、结语

浚县社火表演之所以呈现出完美性与概括性的造型特征,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画面形式上的造型手法使然,运用偶数对称、阴阳相守、动静结合的手法以及强调态势、夸张动态、简化静态的手法,将其形象进行主观化;另一方面是画面背后的人文精神使然,表演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求生、趋利、避害的传统思想,将其塑造的形象生活化。总之,浚县社火完美性与概括性的造型语言特征,赋于人以一种深厚、拙朴之美,崇尚自然但又不完全拘泥于自然形象的束缚,用无生命的道具上演着有生命的灵魂对命运的感叹与向往。

[1]靳之林.绵绵瓜瓞[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2]朱海雷.尸子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1).

[3]王文戈.《论语》中的“美”的现代阐释[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3).

社火艺术 篇11

关键词:社火,马勺脸谱,图案,色彩,造型

宝鸡社火马勺脸谱是陕西民间美术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它的存在与当地老百姓的风土人情、生产活动、民俗习惯密不可分, 是宝鸡民间艺术众多表现形式中的一种。民间艺人们以他们扎实深厚的艺术功底, 运用浓烈大胆的色彩、层次丰富的图案, 彰显着浓郁的西北特色。

一、宝鸡社火马勺脸谱探源

社火马勺脸谱是由社火脸谱发展来的, 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今天仍在各地民间流传。社火脸谱在我国各地都有, 大部分地区的社火脸谱在历史的发展发展中, 逐渐演变为地方的戏剧脸谱。宝鸡地处关中平原的西部, 地缘环境相对保守, 使得社火脸谱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

社火是中华民族一种特有的民间风俗, 是由先秦时期的傩祭、傩舞、傩戏演变而来的。相传先秦时期, 法师戴上四只眼的面具跳舞驱鬼逐疫, 发展到宋元时期成为节日迎神赛会上的一种庆祝活动。宋范成大《石湖诗集》卷二十三《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诗云:“轻薄行歌过, 癫狂社舞逞。”自注曰:“民间鼓乐, 谓之社火。不可悉记, 大抵滑稽取笑。” 由此可见社日的活动大多是自娱自乐的内容, 又被赋予了化妆舞蹈的形式, 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群众娱乐集会形式。

宝鸡社火马勺脸谱是在社火脸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马勺脸谱主要以马勺为载体, 将民间社火脸谱勾绘在马勺上, 赋予了社火脸谱新的表现形式。马勺也就是水瓢, 周代以前就有, 是盛水和喂马的器物。一般选用质地松软的桐木、柳木或桃木为材, 手工雕刻而成, 形状有长有短, 有圆有方。在民间, 马勺有辟邪的作用, 常被人们挂在家中, 用以镇宅祈福, 招纳祥瑞。

宝鸡社火马勺脸谱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继友在继承陕西民间社火脸谱的基础上, 受到蚩尤马勺的启发, 将社火脸谱大胆地与木制马勺结合起来, 利用马勺的造型, 创作出以蚩尤为图案的社火马勺脸谱, 继而以各种社火脸谱图案为题材, 创作出一系列精美的社火马勺脸谱作品, 成为雅俗共赏的一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

二、社火马勺脸谱的色彩特征分析

将社火脸谱图案刻画在木制马勺、梭子、木铲等器物上, 形成宝鸡特有的社火马勺脸谱。绘制时要求落笔肯定, 运笔流畅, 线条回转流畅、匀而不板, 处理手法变化丰富、工而不僵, 造型夸张、粗犷豪放, 色彩对比强烈、明快大方。

宝鸡社火马勺脸谱是民间艺人口传心授, 世代相传的一种艺术形式, 也是以大型社火游演时的人物扮相为蓝本, 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大胆地运用色彩。早期勾画社火脸谱的颜色只用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 这种用色方式恰好暗合中国的五行, 并且暗示着人物的忠与奸。民间艺人有自己独特的用色理论, 例如:黑为正, 代表着正义、铁面无私;红为忠, 代表着忠诚、正直忠勇;白为奸, 代表着奸诈、诡计多端;黄为暴, 代表着残暴、性残不仁;蓝为莽, 代表着刚猛、骁勇忠直;绿为义, 代表着义气、肝胆相照;粉为老, 代表着苍老、忠勇年迈;金银两色为神怪等。有诗曰:“红为忠勇白为奸, 黑为刚直灰为敢, 黄色猛烈草莽蓝, 绿为侠义粉老年, 金银二色色泽显, 专画神妖鬼判官。”

社火马勺脸谱在色彩处理上是十分讲究的, 往往以红、黄、绿、白、黑为主色调, 采用粉、紫、蓝、黑、白等色作为衬色或间隔色, 巧妙地发挥了这几种色彩的调和作用, 使得大红、大绿、大蓝、大黄等各种色彩艳而不躁, 在强烈的对比之中寻求统一, 统一中保留对比, 从而达到浓郁色彩表现出的沉着厚重之感。

宝鸡社火马勺脸谱灵活运用主副色的装饰规律, 运用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美的形式法则, 将各种色彩根据需要组成寓意强烈的装饰性图案, 各种色彩不局限于色相、明度和纯度等表象特征, 而是唯我的、主观的, 是符合民间审美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三、社火马勺脸谱的图案造型特征

宝鸡社火马勺脸谱中神话题材比较多, 以神话人物为蓝本创作绘制脸谱图案, 塑造出仓颉、伏羲、蚩尤、灵官、神农氏、轩辕黄帝等人物形象。借助神灵的造型更好地发挥了社火马勺脸谱辟邪祈福的作用。宝鸡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 历史人物枚不胜举, 这些人物经过文人们的艺术加工, 更具典型性。演义小说是明清文学作品的重要种类, 它的内容以史料为基础, 将大量的历史人物融入其中, 成为人们了解历史接受教育的一种途径。社火马勺脸谱取材于这些演义小说中的历史人物, 这也是老百姓喜爱它的一个重要原因。戏曲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道德教育和传播知识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取材于戏曲的社火马勺脸谱同样受到人们的欢迎。

宝鸡社火马勺脸谱在图案造型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素以纹样复杂、描绘细腻著称, 表现手法灵活多样, 根据人物具体的气质风貌、性格特征、身世命运, 巧妙构思, 大胆设色, 采用夸张、寓意和添加等手法塑造出各种艺术形象, 突显其独特的艺术美感。社火马勺脸谱的图案造型特征主要以“脸型”来分, 不同的“脸型”表现的角色, 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性格。

“脸型”实际上是指脸谱的整体图案造型形式, 是塑造人物性格的主要因素, 同时也是人们辨识人物最直观的造型因素。宝鸡社火马勺脸谱的“脸型”分为对称型、破型、旋型、固定型、立体型五类。对称型是指以脸谱的鼻梁为中轴线, 利用对称的造型手法进行色彩和纹样装饰的表现方法, 一般用以表现正直忠诚的人物形象。破型是指以鼻梁为中轴线, 利用不对称的造型手法进行色彩和纹样装饰的表现方法, 一般用来表现刚猛忠直的人物形象。旋型是指在脸谱的额、鼻部以涡型或S型的造型进行纹样装饰的表现方法, 一般表现性残不仁的人物形象。固定性是指在脸谱造型中利用固定纹饰来表现特定的人物形象, 如包公、关羽等。立体型是指在脸谱下颌、腮部有意突出马勺曲面, 使脸谱造型更具立体感, 并且在这些地方将颜色处理成圆形, 这样会使人物形象更加狰狞, 主要用于表现妖魔鬼怪和兽类形象。

社火马勺脸谱是民间艺术的瑰宝, 它造型饱满, 寓意深远, 集文化、艺术等价值于一身,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倍受欢迎的艺术装饰品, 充分体现了民间艺人的非凡智慧。社火马勺脸谱是宝鸡民间美术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演进的使命, 以其清新淳朴的审美内涵, 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宝鸡社火马勺脸谱作为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应该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它, 这对研究民间美术、民俗文化和继承民族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建君编著.中国民间美术教程[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

[2]詹秦川等.从陕西社火马勺脸谱艺术的民俗应用[J].装饰, 2007.

上一篇:安全传输协议网络通信下一篇:木质装配式建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