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社火

2024-08-27

民间社火(通用6篇)

民间社火 篇1

民间社火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是劳动人民自己表演、自己欣赏的民间体育艺术活动,具有古老朴实、粗壮豪放的风格。我国幅员辽阔,民间社火种类繁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形式五花八门,内容丰富多彩,文化底蕴深厚。它虽然盛行于农村,但群众基础宽广厚实,因而经久不衰,流传至今,形成了春节期间农民必不可少的一项民俗体育活动。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民间社火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形态,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在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陕西省宝鸡市和山西省潞城县的民间社火正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1 民间社火溯源

1.1 对社火的解析

社火,辞海记:社火指“旧时在节日扮演的各种杂戏,民间鼓乐等文艺活动”。民间社火具有悠久的历史,社火中的众多表演节目早在宋代就已经发展成熟。追溯其源头,人们多数认为认为与古代的傩戏(旧指驱逐瘟疫的迎神赛会)和秦汉时代的“百戏”有关。事实上,社火应该是古代祭祀土地神和火神活动的遗俗。

从字形上来看,社是由示和土组成的,意思是祭祀土地。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条件,远古的先民们认为土地是有神灵的,因为土生万物,有土便有了一切,所以人们信封土地神。在《孝经纬》中有“土地阔而不可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的说法,社即为土地神,因此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封土立社,以便祈福报功。到了周代,祭祀社神的礼仪不但隆重,而且等级森严,当时祭祀的社分为三类,即王立的大社,诸侯立的国社,和王夫以下,包括庶民居住满百家的置社。也有天子、诸侯祭社,士、大夫祭中霤的说法。陈澔注:“圣人知地道之大,故立社以祭,所以神而明之也。美报,美善其报之礼也。上古穴居,故有中霤之名。中霤与社皆土神。卿大夫之家主祭土神于中霤,天子诸侯之国主祭土神于社,此皆以示为载物生财之本也”。古代的社的概念,从狭义上来说,仅仅是指土地神,但从广义上说,则包含有非常庞杂的内容,既包括对土地神的祭祀,也包含有对四方、山川、湖泊等大地上各种神的祭祀。社的概念有时仅指祭祀土地神,有时又是社稷的简称。因此,古代史籍中的社有时是指单纯的祭社活动,有时又是指天子、诸侯的祭祀社稷的活动。在《白虎通·社稷》中记载:“王者所以有社稷,向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因此,在当时立社稷神,把社稷视为天下。

火是古人祭祀活动的工具。人类从猿到人,火的利用与石器的使用是同等重要的,石器的使用促进了人类手足功能的分离,进而促进了人类思维的进化;火的利用使人类的食物趋于多样化,使人们更趋于吸收食物中的各种营养,促进了人类大脑的发展。火还可以在还冷中给人带来温暖,在黑暗中给人带来光明,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安全保证。随着人们对火的进一步认识,人们逐渐逐渐对火产生了崇拜,并逐渐形成祭灶和室外用火祭祀(即燃篝火或点火把)两种习俗。在我国民间,仍然保留了大量与祭火有关的活动。汉族的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据说兴起于汉武帝时期,具有相当长的历史,在元宵节前几天,无论贫富贵贱家中一般都要挂上红灯,节日夜小孩都要打着灯笼上街行走,在许多地方还有挂排灯的习惯。青海地区的汉族和土族有在正月十五日夜“跳冒火”的习俗,家家在门前巷道上,堆放一些麦草堆,相近几家的麦草堆往往连成一溜,长达数十丈,有的还在草推上放上柏木枝。月亮升起后,点燃草堆,冒起火焰,然后按辈分和年龄大小依次从火堆上跳过,跳完后将火堆踩灭。

社火是在原来的民社和民间祭火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祭祀土地神和火神的舞蹈的延续。社火在后来的发展中,接纳、吸收了其它社祭活动和其它祭祀活动中的乐舞,并将一些杂耍、傩舞的内容融入其中。到了宋代,社火中的娱乐成分已经完全掩盖了祭祀因素,以至于人们难以认识他本来的面目。

1.2 民间社火的类型

民间社火以民间舞蹈为主,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锣鼓喧天,声震如雷,再加上滑稽逗笑的舞蹈表演,深得观众的喜爱。根据其表演形式,我认为大概可以分为:棍杖舞、拟真舞和走步舞三种。

1.2.1 棍杖舞

1.2.1.1 斗龙灯:

龙灯起源于汉代“鱼龙曼衍”之戏,到宋代发展成为龙灯。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龙是吉祥的化身,干旱年月,民间常以龙舞祈雨。之后,每逢元宵节,民间晚上常有斗龙灯的习俗,这也是祈祷风调雨顺的一种幻想。发展到近代,人们逐渐改变观念,以此进行娱乐活动。表演时由艺人将木棍托举龙体全身,前面由一艺人饰武士,手持木棍,顶端钳夹着红绸圆灯,也叫彩珠,用来斗龙。龙头随着彩珠的舞姿带动龙身,连成一体,或快或慢,或高或低。

1.2.1.2 踩高跷:

踩高跷起源很早,在战国时《列子.说符》中就有记载,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汉代称之为“长跷伎”,宋代称之为踏跷,后来称高跷至今,踩高跷是流行于北方的一种民间舞蹈,每逢元宵节农村便分别进行活动。表演者踩着有踏脚装置的木质器具(俗称拐子),化装成各种神话、传说、传统戏曲人物或现代戏剧人物,在锣鼓伴奏下,舞蹈行进,拐子低则1—1.5米,高则2—3米。表演形式有单拐、双拐、三人四拐等,颇受群众喜爱。

1.2.1.3 背棍:

背棍起源于汉代傀儡戏,宋代称之为肉傀儡,有人认为是大人托举儿童,使之模仿木偶的动作。元、明以来肉傀儡仍流行。清代称舞肩,俗称背棍,流传至今。每逢元宵节,青年男子肩山绑着特制的“铁棍”,背着缚在“铁棍”化妆为大姑娘出嫁时打扮的小姑娘,进行表演。表演时,由背棍的男子作出甩臂、翘脚、脚尖着地、拜揖等动作,边走边舞,并带动肩上的小姑娘甩臂、拜揖。

1.2.2 拟真舞

1.2.2.1 跑旱船

跑旱船历史悠久,源于秦汉时代的“百戏”。据《太平广记》云,唐代已盛行。宋《武林旧事》所记舞队中有“划旱船”的记载。之后,元、明、清直至现在,仍然是元宵节期间街头表演的的舞蹈品种。群众称之为“跑旱船”。旱船的制作是用竹、木扎成船型,船周以白绸围蒙,布上绘水纹波浪,船上由表演者男扮女装站在船中孔内,两腿藏在围布中,露出上身和置放盘坐的假女腿连成一体,好像女子盘腿乘船的状态。,表演时,一般是三只船,由船前扮演艄公者,手持木浆,起动停泊的船只,并做一些花样。

1.2.2.2 竹马舞

竹马起初是儿童玩具,以竹竿当马骑。据《后汉书.郭伋传》:“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今山西西部),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与道次迎拜。”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些都是儿童以竹竿当马骑的游戏。到了宋代,民间舞对中有了竹马舞,这时的竹马已发展为一种舞蹈。竹马的体型是用竹、纱、纸扎成的前半身与后半身两截,分别用绳挂在小演员的前身和后身,小演员露出上半身,就像骑马一样。

1.2.2.3 刘三推车

刘三推车起源于唐、宋元宵节观花灯的习俗。明、清时,发展为民间舞蹈与元宵节参与社火对进行表演。其形象是以竹竿缚轧推车架,车面蒙以有色布,车旁也用有色布蒙着,上面画一车轮。扮演美女的演员,两腿从车面孔内站在地上代替车轮,露出上半身和车面上置放的盘坐的假腿脚,像坐车的样子。刘三托车把,作推车状,车前的车童纤绳拉车,三人相互配合表演,姿态多种,舞步多样,深得老百姓的喜爱。

1.2.3 走步舞

1.2.3.1 张翁背张婆

张翁背张婆的故事出自宋代张元秀在清风亭被周桂英将养子张继保相认走去后,张元秀老夫妻悲愤交加,疾病缠身,沦为乞丐,后得知继保中状元,张元秀背妻走在上京去找张继保的路途之中。明、清时,民间艺人创作为单人舞蹈。形象是单人扮演二老夫妻,形成张翁是假头真人身,张婆是假身真人头的真假结合的一个演员两个角色的完整角色,技艺高超、虚实结合。张元秀身背老妻,默默无言,艰难地一步一步走动,观众见状,很是同情。技艺高超、虚实结合

1.2.3.2 钻钱鬼

钻钱鬼的故事出自南宋。《孙氏书画钞》有题李蒿画钱眼中坐髑髅(死人骨头)。明清以来,根据这一故事,衍变为对官场中贪污官吏的嘲讽鞭挞,创作为民间舞蹈,并在社火中进行表演。表演形式是由一差役,手执长竿,竿头吊一纸、竹制作的铜钱,铜钱正面有“光绪通宝”四个字,反面写满文。表演时,差役在前面走,身后一官员追随铜钱。表现了官员见钱眼红、唯钱是图的种种丑态。

1.2.3.3 霸王鞭

霸王鞭又称花棍舞,明清时参与社火表演,流传至今。霸王鞭的制作是用两尺长的竹竿,缠以彩色绸或布,两边扎以花穗并按有铜片。表演时由4到8个儿童,分别化妆为男女角色,手持霸王鞭中部,以两端击肩、臂、腿、脚等,铜片随之作响,一击一响,节奏一致。口中有唱词,唱词内容随时代而改变,一般是7字的四六句。

1.2.4 其他

社火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除了上述描述的一些比较常见的类型外,不同的地域还有其他的表,如牛虎斗、狮子舞、二鬼摔跤、剪花纸等,都深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2 民间社火的体育文化价值

2.1 群众性和娱乐性

由于民间社火具有大都起源于民间,因而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乡土民众喜欢社火由一个基本的理由,那就是他们很少有可行的娱乐活动。每年农历新年伊始,各村就开始着手准备道具,进行节目的排练。一般在正月初六,就开始在本村表演,元宵节这天,是最热闹的一天,各村的参赛队伍会集中到镇上表演。由于各村的队伍汇聚一地,因此,少不了争相夺艳。各村的表演者在这天会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亮出自己的“绝活”。观看的老百姓更是人山人海,把表演场地围得水泄不通,经常会为精彩的表演献上雷鸣般的掌声。老百姓常说:(正月)十五、十六,吃了好的还得玩够。忙了一年了,也该休息一下,娱乐一番了。元宵节的社火,真是一场农民自发的狂欢活动。

2.2 健身功能

社火在民间是围绕村子进行表演的,以民间舞蹈为主体。从开始到结束,人体的各部位必须作出恰当的动作,高、低、快、慢、节奏都得把握好,以表现出社火节目所蕴含的内容。动作包括头部、腰部、上肢、下肢等,能够活动筋骨、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身体健康。在村落道路的拐弯处,一般会汇聚比较多的人群,表演至此处时,热心的观众一般会挡在路的中央,拦住表演的队伍,叫他们拿出自己的“绝活”,表演者会被围在一个圈子内,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表演给观众看,甚至有时会和积极性比较高的观众会进行互动,玩一些花样,动作时而优雅、时而调皮,常常引来观众的哈哈大笑。不仅促进了表演者的身体健康,又调节了观众的情绪。

2.3 凝聚社区,促进村落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的社火活动往往是以社区或村落的某些区域(如东南院、西北院)作为活动单位的,这暗含了其社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他的娱乐性,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他将提供一种集体的象征,给人们营造了一种总体的感受。表演者一般都会为自己所在的社区、区域争光。又如在元宵节这天汇聚镇上时,由于不同的村落汇聚一堂来表演,普遍都有一个心里特征:就是一定要好好表演,要为村庄的荣誉争光,不能落后给其他村庄。这就通过娱乐的形式发挥了凝聚村落、社区的功能,也促进了村落的精神文明建设。

2.4 促进情感的交流

农历的正月,尤其在元宵节前后几天,是我国黄河流域一带农民狂欢的时节。这些天,他们不再考虑农田里的庄稼长得怎么样了,大都全身心投入到社火的表演及观看当中,他们会走出自己的家门,走到大街上,在聊天中等待社火表演节目的到来,忙了一年了,也该享受几天了。农民平日的作息特点是早出晚归,更有些勤劳的农民是“两头不见太阳”。在过去一年里,有些关系比较要好的农民甚至很少能见几面,更别说叙叙旧、聊聊天了。这几天,农活放下了,烦恼撇开了,因此,平日里难得见上几面的朋友也走在一起了,聊一聊家常,谈一谈孩子,再品一品社火节目,不亦乐乎,无形之中又有促进了情感的交流。

3 小结

民间社火作为我国老百姓自己表演、自己欣赏的体育艺术活动,其历史文化非常悠久。它起源于民社和民间的祭祀活动,是祭祀土地神和火神的舞蹈的延续,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娱乐活动,发展至宋代,娱乐成分已覆盖了其祭祀的因素,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形式。由于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植根于农村,因而具有群众性和娱乐性、健身功能、凝聚社区,促进村落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村民之间情感的交流等体育文化价值,深得老百姓的喜爱。

摘要:社火是我国劳动人民自己表演、自己欣赏的民间体育艺术活动。它是在古代民社和民间祭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祭祀土地神和火神的舞蹈的延续,到了宋代,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形式并被保留至今,流传广泛。社火形式多样,具有群众性、娱乐性、健身、促进情感交流、凝聚社区以及促进村落精神文明建设等体育文化价值,深得老百姓的喜欢。

关键词:民间社火,溯源,体育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央政府网[EB/OL].http://www.gov.cn//zwgk/2006-06/02/content_297946.htm.

[2]徐吉军、方建新、方健等.《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680.

[3]李智信.社火溯源[J].青海民族研究,2008,19(4):117-121.

[4]四书五经—礼记集说[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据世界书局影印本影印,1985.

[5]李智信.社火溯源[J].青海民族研究,2008,19(4):117-121.

谈民间社火式微与创新的价值取向 篇2

有表演程序自由的特点。就文化而言她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旬阳民间社火崇龙、赏狮、拜水、企福, 具有典型的民族文化信仰特征;

二是历史悠久, 具有依托传统节日承载喜庆与欢乐的传承特征;

三是受众面广, 有广泛的民间性, 有着强烈的传统文化眷恋情绪和民族情感。

因而社火文化是一条历久弥新的文化长河。但是, 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 我们的民间社火已经出现了式微的尴尬局面。我们认为导致目前民间社火普遍式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传统文化的信仰严重缺失所致。

有越来越多的人们不懂传统文化信仰, 也不相信文化的信仰力量。社火要创新, 首先要继承, 要明白社火的来龙去脉, 要知道龙行狮舞一招一式的文化意象。如何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自觉自愿接受民族文化的精髓, 是走出社火危机的先决条件。反过来说, 民间耍社火就是要靠宏大场面中的生动细节, 在细节的舞动中流动着民族文化的情绪, 传达着信仰文化的神采, 要把观众带进神圣的境界, 才能找回信仰的尊严。但是我们的有些狮子常常是懒狮子, 丢失了狮子应有的祥和、威仪与生动的表演, 除了义务性的简单动作之外, 就是狮子大张口, 赖在地上要东西, 要到东西就急着去追赶下一场的应付;而龙呢?有些也是僵龙, 形象比蛇都不如的小气, 因而就谈不上是活的灵魂的再现, 比观众心目中想象的中华龙形象相差甚远。过去, 我们常常在其中能够领略到“舞耍”与“武耍”的绝活, 而现在则平庸之至。

其次, 社火文化历来是民间自愿结社的活动。按理说, 社会主义公有制更有利于兴办文化公益事业, 但是却让民间文化产生了依赖思想。由此让我们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越保护越面临着绝迹呢?原来我们所见的流传下来的文化, 多是过去私人捐助而办的文化, 出钱的目的是为了自娱自乐和自我完善, 如舞台是捐资修建的, 歌舞是民间艺人及群众自己表演的, 所以这样的文化只要有民间人群就会有民间文化的存在。反过来说, 官方出钱办阵地文化, 尤其是官方派出自己的文化队伍, 到群众中演出, 尽管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是客观上却把原来的文化主人变成了文化的看客, 久而久之民间的文化在萎缩, 民间的艺人在消亡, 民间的文化精髓就会失而不复, 到头来政府拿出再多的银钱也难以抢救出应有的状态。

第三是社会的进步, 科技的抵达, 电影、电视、舞厅、酒吧、网络等等现代新花样的代替, 让人们无暇顾及传统的东西, 何况社火自身的内容老化, 加之历来社火活动多在夜间的特点, 在通明如宙的现代夜间本来就势单力薄或一览无余, 少了应有的艺术感染力, 况且人们对社火的质量又提出了更高要求, 特别是艺术表演层面上的要求, 可以说, 没有特色与绝活的社火, 在当代生活中就是无法生存的社火。

综上所述, 民间文化曾在一定的时期和在一定程度上, 腹背受敌, 四方夹击, 民间社火出现了目前式微的局面也是不难理解的。

如何创新社火文化, 让社火走上自我良性循坏之路?谈三点建议:

一是建议政府继续高度保持对社火文化的认同感。

继续把发展经济优先考虑发展文化的思想放在首位。逐步出台较为完备的文化扶持政策, 变事前资助为项目完成后的奖励, 尤其是奖励那些典型的民间艺术家, 命名一批文化专业户, 授予一批民间艺术家称号, 让民间艺术人才有尊严地活着、创造着。把社火经费来源从传统“布施”的基础上, 引导到文化产业上来, 让民间社火的组织者、主力军以及参与者, 各有所得, 各有所获。

二是建议成立民间社火文化协会。

把握社火在整体文化进程中的适度地位, 既不能过速而成为扰民的负担, 又不能迟缓而不能满足城乡人民的文化需求;要具体承担社火文化的组织、经费的筹集、艺术人才的联络, 以及设火文化的创新研究与普及提高。未来的社火在全县既不搞一刀切, 又不搞遍地开花, 关键是特色中的特色鲜明。

三是建议成立民间艺术培训学校。

专门为先进文化进乡村培养乡土艺术人才, 要像职业技术学校那样分期分批轮流培训, 给他们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 现代文化管理课, 民间艺术技能展示课, 本着从哪里来到那里去的原则, 授发结业证书, 跟踪创业成果, 奖励优秀学员。为全面提升人的文化素质而打牢基础, 为全面繁荣民间社火文化, 而统一思想, 形成共识, 化为行动。

总之, 在全面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 我们在创新社火中确立新观念、丰富新内容、提高新技艺!

民间社火 篇3

然而, 随着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及商品经济的发展, 给西海固地区也造成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始的自然村落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及人口外流造成民俗文化断层现象日趋严重。以往处于落后偏僻的民间社火原生态样式逐渐消退, 并逐步淡化了原有的一些功能。同时, 随着民间社火的数量正在逐年缩减, 社火脸谱的绘制水平随之逐年下降, 造型及装饰中的传统民俗文化意味逐渐淡化, 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因此, 对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进行研究与保护乃当务之急。

一、 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的现状及成因

(一) 传统的民间社火脸谱所面临的困境

和其他事物一样, 随着历史发展轨迹的推进, 过去的、旧的东西要么落伍淘汰, 要么更新换代, 西海固民间社火及其脸谱历经千年自生自灭的发展, 同样按照物竞天择的规律, 淘汰“落后”元素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仅从仪程台词来看, 海原县西安镇胡湾乡的潘氏舞狮社火队在传统的社火表演中, 增添了对新时期党的政策宣传, 反映了党的惠民政策及社会的和谐局面, 这无疑也是一种进步。然而, 我们还应看到, 很多本来很有特色的社火团队正在逐渐没落甚至消亡, 如黑城四营社火队在民国时期耍的是“马社火”, 到了包产到户那几年只能耍“地社火”, 90年代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 社火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目前, 了解原汁原味的黑城社火的人多以去世, 许多绝活已经失传, 几年前村里仅存的一位80多岁的社火权威也已离世。现在, 原海原西安镇百年舞狮社火队中大部分成员的年岁也已高, 对耍社火也有心无力, 而年轻人怕苦怕累或兴趣不高, 武术舞狮队后继乏人。这只是西海固民间社火团体的一个缩影, 还有很多传统的、优秀的社火团体因面临着“后继无人”而显得“捉襟见肘”。

社火脸谱是社火表演最为关键的元素, 而在这种社会变革的巨大浪潮下, 人们的思想观念及审美习惯均遭受着无法阻挡的冲击与改变, 对传统民间习俗的认识缺乏重视导致其不可避免的遭受着无情的冲击与破坏, 西海固民间社火及其脸谱艺术同样难免牵连, 同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一样处于濒危的尴尬境地。

(二) 导致传统民间社火脸谱衰败的原因

1.狭隘的传承的观念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

社火脸谱的绘制及承传自古以来都是由民间艺人家族亲传, 作为每个社火团体秘而不宣的“看家”本领, 家族的脸谱一般不会轻易外传, 千百年来, 一直处在封闭且自生自灭的状态中。另外, 曾经一段时间, 主流社会将社火这种民俗一度定性为封建迷信的毒瘤, 秉持打压限制的态度, 且随着时代的变迁, 现代物质精神文明的充斥, 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西海固社火脸谱已属凤毛麟角, 曾经编绘成册的家族社火脸谱也因历史、人为等原因损毁无几。落后的传承观念及方式使得社火脸谱几乎无法得到系统、科学的保护, 因而, 这一民间美术形式势必走向衰弱。

2.原始信仰的缺失导致民间社火流于形式化表演

社火的产生源于原始的图腾崇拜及古老的民间祭祀, 而这一社火最本质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的变迁及时代的发展日益淡化, 原本社火中崇善贬恶的教化功能已被越来越浓的娱乐功能所代替。随着经济的发展, 意识形态的转变, 民俗活动日趋减少, 大部分村镇已无法组织的自己的社火团体, 有能力组织的也显得流于形式, 仅从社火脸谱的绘制上来看, 已经呈现出造型简单、粗糙的迹象。部分社火活动已成为花车游行的附属部分, 甚至成为地方政策或其他行业的宣传品, 原本非表演性的民俗活动“转型”为表演性质的演出团体, 由自娱自乐为主转变为取悦他人, 失去了原来宗意味浓厚的敬畏虔诚之心, 仅仅成为娱乐的方式和追求利益的工具, 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失去深层文化内涵的空洞符号。其传统的文化因素和庄严、神秘的气息已然无存, 这种心态及角色的转变便是西海固这一民俗活动走向衰败的征兆。

3.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断层导致民间社火缺乏人文精神

传统的民俗文化在传承的关键环节出现了断层, 究其原因, 中国社会城市化发展是民间社火衰退的强大外因, 而因其所导致的农村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则是内因。曾经, 人们在参加这一“人神共欢”的盛大而神圣的活动时, 是全身心的参与者, 他们不仅可以虔诚的寄托自己对来年的希望, 通过社火及社火脸谱辨善恶、知是非, 还能通过其通古今、温经典。反观现在, 人们充其量只是社火活动的旁观者, 这种身份的转变导致民众除了对社火中的人物角色认识模糊外, 更无法获悉社火脸谱中承载的大量传统文化信息, 缺乏人文精神的共鸣, 社火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哑剧”。

二、 对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艺术保护的必要性

首先, 西海固民间社火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它集民间风俗、音乐、美术、文学、戏剧于一体, 形式及内容多样, 文化意蕴深厚, 是众多民俗活动和民间文化艺术的综合体。在人们的意识观念中, 社火不但有着消灾避难的功能, 还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更重要的是, 社火脸谱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功能亦不可轻视, 其内容包含了中国上千年文化的精髓, 上至上古传说、下至民间演绎, 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及民族英雄, 都是通过社火脸谱这一民俗艺术活化石展现出来, 可以说, 千百年来, 在信息技术远不如今的年月里, 社火及社火脸谱这一民俗文化艺术形式, 充当着文化信息传播及载体的角色。

其次, 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也是该地区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该民族独有的艺术瑰宝, 由于特定的地域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影响, 西海固的社火脸谱因其夸张的造型手段, 象征性的施色风格, 粗犷雄强的艺术形态, 绽放于西海固的大地数千年之久, 对其进行研究保护, 不但能够繁荣地区历史文化, 还能够丰富并发展该地区的民间艺术形态。

最后, 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西海固社火脸谱正日益衰落濒临消失。因此, 保护发现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艺术, 不单是为其自身的继承、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还应该使这门古老的艺术广泛的结合人们现代的生活, 并能够大放异彩, 取得更大范围的社会效应。

三、如何在继承中发展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艺术

(一) 加强政策导向的支持力度, 弘扬民俗文化的回归

社会的转型导致各种所谓的新观念、新文化、新的娱乐方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食着仅存的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空间, 使民间艺术的生存、保护、继承均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隆德县高台马社火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曾一度面临着传承问题的困扰, 但是, 对继承传统的执着促使该社火团体能够积极调整思路, 从原来独家、独户的单一、封闭的传承模式发展为今天的多家、多分支的开放式、多元化传承机制, 这种在原来被视为禁忌的做法反而解决了很多其他社火团体面临的实际困难。2008年隆德县高台马社火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 2010年文化部和自治区文化厅又将其保护工作纳入“十二五”时期保护规划, 这为保护传承西海固民间社火艺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 要想留住民间社火及其脸谱这一艺术形态, 除了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 研究保护措施, 加大资金投入外, 更要注重对西海固民间社火民俗文化的弘扬和回归。因此, 在积极做好农村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的同时, 引导社会及社火艺人对民俗文化价值的认同和肯定, 从更为本体的意义上保护民间文化艺术, 传承与保护才显得更有意义。

(二) 加强教育投入支持并培养社火传承人

传统的民俗文化艺术之所以面临衰败, 除了社会及民间意识形态的变化外, 最关键的环节便是传承人的缺失, 如果只是把民间社火作为保护的对象而不考虑其后续发展的话, 社火脸谱艺术的生命力便显得脆弱而不能长久。因此, 必须加大政策及资金的支持力度培养相关领域的传承人, 既要从社会认同上让民间艺人看到希望, 还要在生存问题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扎根本土、扎根民间, 投入到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中来。

另外,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必不可少。教育部门应当将社火脸谱这一民间美术形式适时引入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来, 适度增加其在美术课堂的比重, 针对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 制定相应的民俗文化知识, 使学生们认识社火脸谱的角色形象及相关的背景, 并引导他们亲手制作社火脸谱及参与到社火活动中。这种亲身参与的方式一方面会增加学生们的兴趣, 同时能够深化他们对地区民俗文化的认识, 让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从小在他们的意识中生根发芽, 从而提升他们对地区民俗文化的认同感。这何尝不是在培养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呢?而且会广范更围的培养民众对民俗文化的认知。当这门艺术形态与它的受众在形式内容及情感上达到共鸣时, 西海固社火脸谱便真正的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希望。

同时, 应积极鼓励地方高校美术专业设立民间美术研究机构, 将社火脸谱的研究提升到更高层次的水平, 利用专业资源, 整理并编辑、绘制民间社火脸谱, 并将其更广泛的延伸到公共美术的领域中, 让这一古老的民间美术元素渗入到现代生活中来, 发挥其更广泛的作用。高校教育资源的进入, 一方面可以系统化、专业化的完善对社火脸谱这一民间美术形式的研究, 同时, 高校是地方中小学美术师资培养的基地, 当未来的美术教师具备足够的民间美术知识储备时, 便可以对社火民俗的保护起到更广泛、深远的影响。

(三) 强化脸谱元素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西海固社火脸谱古趣拙朴, 形态各异, 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韵味, 将这些脸谱特有的元素广泛地应用到公共艺术中, 充分体现其民族特色, 不仅是对脸谱文化的“再开发”, 也是对地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从西海固社火脸谱的图案、色彩、谱式等造型因素手, 深入了解脸谱艺术的韵味和价值, 在吸取养分并加以改造的同时提炼出彰显其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 对其合理应用, 渗透并融合到现代公共艺术的诸多领域中, 大到汽车、建筑、城市景观设计, 小到剪纸、蜡染、皮影、木偶、邮票、挂历、商品包装及旅游产品的开发等等。脸谱艺术作为最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之一的民间工艺, 其造型元素将会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这种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结合的方式, 不但强化了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传播力度, 扩展了民俗文化的传播途径, 还能体现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使西海固社火脸谱的价值得到更广范围内的认同和肯定。

摘要:西海固社火脸谱艺术具有夸张、热烈、粗犷的雄强之美, 是西海固地区民间美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民族独有的艺术瑰宝。然而, 随着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民俗文化断层的现象日趋严重。随着民间社火的数量的逐年缩减, 社火脸谱的绘制水平随之逐年下降, 造型及装饰中的传统民俗文化意味逐渐淡化, 西海固民间社火脸谱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因此, 对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既要进行研究与保护, 更要将其广泛的融入到现代公共艺术生活中, 使西海固社火脸谱的价值得到更广范围内的认同和肯定。

关键词:西海固,社火,脸谱,保护

参考文献

[1]曹巨江, 方敏.浅析现代设计中戏剧脸谱的运用[J].艺术与设计 (理论) , 2007 (05) .

[2]方婷.京剧脸谱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今日科苑, 2010 (20) .

[3]张鸽舞.潼关民间社火的文化精神[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民间社火 篇4

民间舞蹈是人类生活中最普遍、最活跃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是特殊的地域环境造就的文化产品。然而汉族的民间舞蹈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即使是相同种类的歌舞,因地区的不同,也会在风格、装扮和表现形式上各有特色、独具魅力。本文从符号学视角入手,以汉族民间舞蹈———社火为研究对象,探讨民间舞蹈的特性和文化特征,从而指出汉族民间舞蹈所指的实质是其所反映的祭祀性。

一、民间舞蹈的起源与发展

民间舞蹈产生和流传于民间,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民间舞蹈来源于日常生活,是自然和文化的真实反映,不仅给人一种真实、质朴而又清新的感觉,而且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不同地区的民间舞蹈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历史传统、民族性格、宗教信仰及地理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因而显现了风格特色的明显差异。[4]

在170万年前,完全民间形式的舞蹈在产生之初不仅是一种自娱性的活动,而且是交流思想、抒发情感、满足某种精神需求的活动。原始舞蹈的发展历程就孕育在劳动人民中间。由于它对人们的情绪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往往对人类活动起着有利的影响,因此在当时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低下的生产力条件下,舞蹈被认为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人们相信通过舞蹈可以获得更大的丰收,可以使人口增长,氏族兴旺,可以战胜敌人,驱赶疾病。所以,民间舞蹈以维持人类继续发展的理想目的为主,无论是以求偶为目的的原始大众舞蹈,还是为获得栖息地的具有加强战斗气势、提高战斗技术的模拟战争舞蹈,或是以想借助神力祈求大难不亡的祭祀巫术舞蹈,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整个集体大众能在神秘的自然界中存活下去。

舞蹈源于原始艺术萌芽,当原始艺术逐渐发展为诗歌、音乐、美术等独立的艺术形式时,只有舞蹈依然以人体为中介表达思想感情,成为兼有时间、空间两种综合特征的艺术形式。可以说民间舞蹈是一切创作舞蹈之母,它既古老又年轻,情贯古今,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继承性、自娱性、群众性、适应性、动作和表演性、即兴性和民族、地域性等七大特性。

二、民间舞蹈———社火的能指形式

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其源于古老的土地和对火的崇拜,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进行的宗教活动。“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身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崇尚火观念。由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中,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乐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复的民间娱乐活动。

社火表演时,脸谱面具,必不可少,这就是其最初的能指形式。学术界普遍认为,脸谱的起源是周秦时的傩舞。[5]傩是一种远古时代的宗教仪式,后被人格化,成为一种祭祀表演。傩舞是周代在摊祭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驱鬼逐疫的宗教舞蹈,而傩的明显特征,便是戴假面歌舞。社火的能指形式一般分为四种,即:秧歌、鼓舞、传统的“百戏”和图腾崇拜。

1. 民间秧歌。

秧歌是山西民间舞蹈中数量最大、形式最多、流传最广的一类,共有37种。大多有歌有舞,以舞为主,也有的侧重于歌唱,如伞头秧歌、挑高秧歌、小秧歌、高跷秧歌等。

2. 民间鼓舞。

鼓,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在我国殷商时代已有。我国古代将鼓称为“八音”之首。陕西的民间鼓舞有着不同的形式,也有不同的活动目的,其中有用于民间祭祀和祈祷的,有属于乡人驱傩的,也有属于喜庆大典的,等等。

3.“百戏”。

民间舞蹈和社火中保存着大量的传统“百戏”形式,或者是由“百戏”衍化出来的节目,以及在表演中吸收了“百戏”的有关技巧,更加丰富民间舞蹈和社火的形式、内容和艺术表现力。例如“八大棍”(传统单口相声)、“黑虎鞭”(秦腔、西府秦腔、同州梆子封神戏道具)、“十八罗汉”等成为民间舞蹈中“力”与“美”相结合的一种节目。

4. 图腾崇拜:

“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远古氏族部落有着各自共同崇拜、信赖的动植物或者无生物和自然现象,认为这是能够主宰本民族祸福的神祗,成为各自部落的一种独特标志。至今,在民间舞蹈和社火中,仍保存着图腾崇拜的各种现象,其中拟兽类的舞蹈节目可以说是远古图腾文化的一种遗存。例如,各种龙舞的节目,狮子的舞蹈,以及有关虎、凤、牛、马、羊、猴、骆驼、莲花和牡丹等动植物方面的社火节目,均是远古图腾文化的影响。

三、民间舞蹈———社火的所指内涵

民间社火在我省各地又被称为“社祀”、“社事”、“打社火”、“花社火”、“闹社火”等,是我国远古“祭社”习俗在民间流传的一种遗风。远古时代的图腾崇拜,就是人类最早兴起祭祀的萌芽,是社火的内涵所指:祭祀神灵,求赐福免灾,抵御外族侵犯、防止疾病蔓延,以求获得人类生存的精神力量。迄今,各地流传的不少的祈雨舞蹈,如“取水”、“耍草龙”、“抬神楼”、“蹦鼓”、“斩旱魅”、“耍水龙”、“筒子龙”等,均保持古代祈雨祭祀的习尚。[6]民间所流传的“耍马脚”就是一种大型的群众性祈雨祭祀,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歌有舞、有颂咒有杂耍,从选马脚下神至取水要连续进行十多天。

民间祭祀除了祈雨活动外,还有“祭社”的风俗。自古以来,以农立国是中华民族发展生产的主体意识,“民以食为天”反映封建小农经济生产的根本目的。迄今流传各地的民间社火和民间舞蹈表演中,有许多反映祭祀土地及农业生产有关的内容,是我国古代“祭社”礼仪的繁衍。因而在长期形成的民俗活动中,多与表现农业生产、庆贺丰收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有关。

总之,汉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汉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点和艺术特色上。而汉族民间舞蹈的祭祀性主要体现在“社火”和“鼓舞”中。民间闹社火、闹秧歌和民间鼓舞中的敬神渴庙、挨门拜年等礼俗,都程度不同地保留着过去的群众祭祀土地神、谷神的遗风,以及我国古老的民间驱摊习尚,充分体现民间舞蹈中所反映的“以农为本”、“以农立国”的主体意识,以及广大群众的审美意识、审美追求和传统的思想信仰及道德观念。

摘要:民间舞蹈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 是特殊的地域环境造就的文化产品。本文从符号学视角入手, 以民间舞蹈的能指形式之一社火为研究对象, 探讨民间舞蹈的起源、特性及文化特征, 从而指出汉族民间舞蹈所指的实质是其祭祀性。

关键词:汉族民间舞蹈,社火,能指,所指

参考文献

[1]王铭玉.语言符号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1, 4.

[2]陈宗民.符号世界[M].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 1, 1.

[3][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商务印书馆, 1980, 11:101.

[4]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

[5]刘宗迪.鼓之舞之以尽神——论神和神话的起源[J].民间文化旅游杂志, 1996, (6) .

民间社火 篇5

翼城为唐晋故地,地处黄河流域汾浍间,自古为西通陕甘、东达豫赵之咽喉要地,山河多娇,人杰荟萃,历史上素以“唐尧封地,剪桐旧都”著称于世,为我国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在众多中国的传统节日时,都伴有着民间的节庆体育,尤以元宵节的社火表演,甚为隆重。据《翼城县志》记载:“县内传统民间社火,俗称‘闹故事’、‘闹红火’。每年农历正月,县城及大部分乡村都有民间文艺活动竞相表演。主要节目有:抬阁、甩杆、花棍、人熊、腰鼓、管乐、扭秧歌、二鬼摔跤、张公背张婆等”,“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盛节”,“正月十四至十六,集全县各村优秀文艺节目到县城会演”、“围观者成千上万”。由此可见,社火表演对传统节日的助兴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时下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使得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新生娱乐消遣活动的不断出现,使新生一代越来越少地去接触传统体育,民间节庆体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传承和保护传统体育活动也因此成为众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当前,我国农村体育设施简易缺乏,农民的体育意识浅薄,对体育知识了解较少。但是,许多节庆体育项目对场地要求不高,这恰恰符合当前农村经济落后的特点,又由于其参与人群多,政府可以借助这种机会向农民宣传体育健身知识,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体育健身意识。

2 研究方法

2.1 田野调查法

笔者通过参与翼城县吴寨村舞狮表演的排演过程,3次到现场观看翼城县社火表演以及10多次观看表演录像获得大量信息。

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走访一些老一辈艺术家,和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详实的依据。

3 发展现状

元宵佳节的社火表演,曾一度带给乡民喜庆与欢乐,劳苦了一年的农民,在这欢声笑语、载歌载舞的热闹气氛中尽情欢愉,纵情释放,过完这个元宵佳节,也就给这喜气洋洋的春节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于是,农民也就又开始了另一番忙碌的生活。可是现在,这一曾经深深扎根于乡土社会、给祖祖辈辈的先民们带来快乐与希望的传统民间艺术,却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里开始衰落了。这也许就像那些消逝的民俗事象一样,兴起、传承,到最后气息微弱的存在直至消亡,这就是它们的生命轨迹。有太多曾经在民众生活中盛极一时的民俗文化,风一样的远逝,如今只有书页中那简单的字里行间,单调地记录着它曾存在的历史和光辉岁月。

3.1 演员出现“断层”

一些高难度动作,如南官庄村高跷中的“走板凳”、“翻杠子”、“跳桌子”、“劈叉”、“翻跟头”等动作,因很难培养接班人,而使这些“绝活”流失。说“难”其实并不是说它难学,而是说根本没人愿意去学。在当今计划生育的年代,儿女被奉为掌上明珠,百般娇宠,对于这样一个有着危险性的活动,家长自然不会赞同孩子去学,更别说在市场经济的年代,这些杂耍在当地根本见不到任何利益。所以每年的元宵表演,这样的节目也一直都是这一批艺人在演,直至他们年老体衰再也“闹”不动时,这一节目的精华也就渐于流失了。另一个容易出现“断层”的就是搞笑节目中的小丑角色,在跑旱船、跑竹马(赶毛驴)、扭秧歌等节目中都有这样的角色自由穿梭在队伍当中,他们一对夫妻打扮,妻有时是由男演员装扮,手拿烟杆、耳戴红辣椒或红爆竹,他们一忽儿相互调情,一忽儿又逗其他演员,洋相尽出,不时引发观众张口大笑。就是这样的角色,在青年人的心目中,也没人愿意去扮演,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演这样的角色很丢面子。

3.2 缺乏资金

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城市比较滞后,造成农村人口的相对贫困化,这种不利的生活境况,严重的影响了农村的社火表演。一些陈旧的表演道具,如老虎、狮子、龙灯等,要置换就需要数目不小的资金。

3.3 农村经济转型

由于农业在全国经济生产总量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民对于农业的依赖性也相对减小,再加上政府推行的“退耕还林”绿化政策,使农业作物的耕种面积进一步减少。现在农民已经不再是完全靠天吃饭、靠地谋生的群体了,敬畏土地神、祈求神灵保佑的那个年代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种信仰的力量已经散失了它那神秘的光环,乡土百姓也以他们自己创造出的文明和文化时刻对峙着它的存在。“当民众因文化和文明的力量而对原有的乡土文化模式不再盲从,那么,原有的模式也就到达了其最大价值的边缘,它故有的功能也将不再被认可。”植根于农业文化的表演也就失去了它生存和信仰层面的土壤。

3.4 娱乐方式的增多

现代乡村社区中,农民余暇时间的消遣方式有很多,跳跳现代舞,练练太极拳,打打扑克,搓搓麻将,等等。尤其是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已经深入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现如今,家家都有电视,随时都可以知悉世界各地的新闻,欣赏文艺节目。这些娱乐的方式,都分散了乡民对于社火表演的观注与参与程度。

3.5 对农村节目产生的自卑感

每年的元宵社火表演,乡民都能通过电视看到其它县市表演的实况录像,对于翼城县的乡民来说,自然会关注本县代表队去临汾市里的演出,临汾市综合频道所播放的实况录像都是下属的各个县区的精华艺术表演,它向观众所展示的是一幅完全现代化的气势庞大的社火表演,与乡村那种世俗的表演完全有天壤之别,这种视觉冲击使他们对于自己的传统艺术形式产生了一种自卑感,使他们正在有意识的远离这些民间传统艺术。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元宵盛会在翼城是仅次于春节的节庆日,对于建设和谐翼城、促进翼城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新生一代的主力军,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将这一悠久的民间节庆艺术送到了“死亡”的边界线。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在他们身上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仍是不可小视的难题。

4.2 建议

(1)应该得到政府部门的进一步重视,采取奖励办法,关注农村的特色表演,提高农村排练的积极性。使这些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项目能得到很好的传承。(2)关注老艺人,成立以老艺人为中心的活动队伍,加大力度发展农村文艺表演。并组织适当的村内或村村之间的比赛交流。(3)县文化电视台要将元宵社火表演的实况录像进行剪辑整理,适度美化加工,而不是在电视台上播放所录制的实况录像。

摘要:文章以山西省翼城县元宵节社火表演的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科研方法,对近年来翼城县元宵节社火表演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元宵节社火表演更好的开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国节庆日的传统体育。

关键词:山西翼城,节庆体育,社火表演

参考文献

[1]蔡秀清,钱永平等.社火.社戏:从娱神到娱人的智慧[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2]王杰文.民间社火[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3]张晓华.元宵节[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4]郭传燕,李志清.民间节庆体育的传统结构与现代意义[J].体育科研,2009(4):47-50.

浅议社火及社火脸谱的渊源 篇6

一、“社”、“火”的产生和发展与原始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条件, 远古先民们认为土地是有神灵的, 因为土生万物, 有土便有了一切, 故人们信奉土地神, 在《孝经纬》中有“土地阔而不可祭, 故封土为社, 以报功也”的说法, 社即为土地神, 因此上至天子下至庶民, 都封土立社, 以便祈福报功。到了周代, 祭祀社神的礼仪不但隆重, 而且等级严格, 当时祭祀的社分为三类, 即王立的大社, 诸侯立的国社, 以及大夫以下包括庶民居住满百家的置社。后来, 王侯贵族不单祭祀社神, 也将稷神 (谷神) 合并祭祀, 因此, 在当时立社稷神, 以社稷视为天下。

“火”是古人祭祀活动的工具。古人认为火是祭祀天神地神的信物, 因而人们在高山上点燃柴草, 用火来祭祀神灵, 也叫火祭。随着社会的发展, 风俗的变迁, 大约在宋代, 火香开始在祭祀活动中的大量应用, 点燃柴草的火祭风俗逐步消失。

因此“社”“火”是一种祭祀神灵的活动, 由于古人对自然认识的局限, 这种祭祀活动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和普遍性。“社”与“火”这种祭祀神灵的宗教内涵是“社火”产生的根源。

二、傩仪对社火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社火脸谱是灵魂崇拜的遗存与演变

1、社火的形成和发展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认为原始人的世界观是一种“万物有灵”的观点, 原始人认为一切生物都是有灵魂的, 肉体的死亡并不是意味着灵魂的消失, 在这方面古埃及的木乃伊文化和佛教的轮回思想等, 都是很好的例证, 它们的核心理念都是希望人死亡后, 灵魂不死能得到永生。傩仪对社火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傩仪就是行傩的仪式, 什么是傩呢?“傩是一种古老的宗教文化。……傩有一个明显的特征, 即戴假面歌舞。今人称之为‘傩戏面具’, 古人称之为‘蒙倛’;‘倛’古与‘祗’相通, ‘蒙倛’, 即装扮神祗之意”。

傩祭是我国远古先民们图腾崇拜的一种反映, 其存在的历史可追溯到炎皇时代, 傩祭传至商代, 逐步演变为一种宫廷驱逐疫鬼的傩祭仪式, 具有一定规模与模式, 形成了傩仪。

到了周代, 傩仪的规模更大, 地位更加重要, 成为周王朝三大祭祀礼仪之一, 在“雩祭”、“蜡祭”、“傩祭”中, 傩祭影响最大。据考证在西周时, 在周礼中已形成典制, 一年要集中搞三次傩祭活动, 即三月、八月和十二月各类举行一次。在行傩时, 主持巫事活动的男巫见和能歌善舞的女巫, 头戴面具, 口作“傩傩”之声, 手舞足蹈, 巫师们代表神灵说话, 也代表人们向神灵祈求, 以借神威驱逐疫鬼。对此《礼记》中有“傩人所以逐厉鬼也”的记载, 在周朝傩祭已有专门官员负责, 当时驱傩在民间活动也很普遍, 场面也很热闹。《论语·乡党》有“乡人傩, 朝服而立于酢”的描述, 说的是孔子身穿朝服立在旁边观看民间驱傩活动, 可见傩仪在当时人心目中是神圣的。

由于地域文化差异, 在漫长的发展中傩仪逐渐演变成多种不同的形式, 在西藏形成了以跳神鬼为目的的“羌姆”, 作为周秦文化的发祥地, 傩仪在三秦尤为隆重, 特别是西秦。《吕氏春秋·季冬纪》中有“国人傩, 九门磔禳 (音暂让) , 以毕春气”的记载, 也就是每到腊月, 为了除尽阴气, 引来吉祥, 全国上下行傩, 到处击鼓呼喊, 以驱除瘟疫、不祥和灾害。这种驱傩迎春的傩仪也就是陕西现在民间驱疫迎春、祈福的社火的雏形, 发展到今天已逐步摆脱了其原始宗教性质, 成为祈福纳祥, 欢快热闹的民间迎春节日。

2、社火脸谱的形成和发展

傩祭面具作为傩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 如在贵州形成独特的贵州木制面具, 在西藏形成了跳神面具,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有关于贵州面具的描写为“政和 (北宋) 中大傩, 下桂府进面具, 比进到, 称一副, 初讶其少, 乃八百枚一副, 老少妍陋, 无一相似者, 乃大惊”。同样, 傩祭面具在陕西也逐步形成了陕西社火脸谱, 在漫长的发展中傩面具随着傩仪的变化, 同时又受面具戏乐和大面以及社火杂戏发展的影响, 逐步发展完善, 最终形成今天的社火脸谱。

战国时戴面具不仅用作驱傩, 同时在民间还用来作角抵戏表演, 于是产生了面具戏乐, 秦时叫“角抵”, 在隋代到唐代, 逐渐演变为大面舞, 即人们戴着面具跳舞, 这种舞蹈的时兴, 是社火脸谱产生的前奏曲。随着戏曲的产生和发展, 尤其是宋元杂剧和明传奇的高度发展, 推动了社火杂戏的发展。在社火杂戏的表演中, 僵硬的面具已不能满足面部神态的丰富诉求, 从宋代开始, 面具逐渐向脸谱化过渡, 到明清时社火脸谱已完全形成, 并具备了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 而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是和宋元杂剧和明传奇的人物分工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戏中的生、丑、净、未、旦和外等七种角色表现出的完整的人物分工, 为后来社火脸谱正、反面人物角色的脸谱图案与颜色的固定模式形成, 为突出脸谱中的人物性格, 使社火脸谱走向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社火和社火脸谱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 傩仪文化对其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它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人类生存文化和生活文化, 它是先民们应用巫术来实现与超自然力的沟通, 以望得到冥冥之力的保护和恩赐的产物, 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体现生活审美观点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社火和社火脸谱, 作为这种民间艺术的一个优秀组成部分, 承担了历史性的生命形式和生活的赋予, 浓缩了历史文化的优秀精髓, 在时光流转之后, 仍在闪耀着生命的震撼与感动。

参考文献

[1]、《古傩行踪》林河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

[2]、《中国原始艺术精神》张晓凌重庆人民出版社1992年

[3]、《傩与艺术宗教》郑光华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93年

[5]、《三秦社火》胥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上一篇:健康环境下一篇:我国发展下的绿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