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力量

2024-09-17

民间力量(共7篇)

民间力量 篇1

微型企业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 也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 更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全面提升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 加强民间力量在微型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一我国微型企业融资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微型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我国整个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角色。微型企业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 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 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支持微型企业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实现升级转型,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 政府非常重视微型企业的融资问题, 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微型企业的政策和措施, 也取得一定的积极成效。例如, 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提出全面落实支持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 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等。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着重强调要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2012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扩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规模, 努力缓解融资困难。其中, 要求政府采购中需安排一定比例专门面向微型企业, 对微型企业三年内免征部分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另外, 政府还要求扩大技术改造资金规模, 重点支持微型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建立和完善微型企业分类统计调查、监测分析和定期发布制度;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信用等级评价工作;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 提高微型企业管理水平等。

但由于发展规模小、发展波动大和抗风险能力弱等原因, 微型企业所能利用的资源有限、市场占有份额低, 在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融资困难等问题仍很突出。2011年12月, 广东省中小企业局、省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局长在第四届成长型企业投融资高峰论坛论坛表示, 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尤为突出, “据我们今年度100家销售在2000万元以下的微型企业融资情况抽样问卷调查显示, 有资金需求但获得银行授信支持的目前还达不到1/5。”2012年, 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交通银行合作完成的《2012复旦大学—交通银行中国中小微企业成长指数报告》对国内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和未来发展作了全面调查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 微型企业的亏损比重显著高于中小型企业, 微型企业的亏损比重高达10.6%, 是中小型企业的5~6倍。亏损率水平的差异反映了微型企业经营状况相对较差, 这也使得金融机构更难为微型企业提供服务和支持, 从而导致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融资难度较高。如何进一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率、促进微型企业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 是十分迫切的问题。

二我国微型企业融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分析起来, 微型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金融体制方面的原因, 也有企业自身发展不足、信用缺失导致的原因, 加上微型企业存在行业分散、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弱、抵押担保缺乏等状况, 使得金融机构开展微型企业金融服务需付出更多成本。

1. 微型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我国微型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狭窄, 主要是依赖业主投资、内部集资和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 尽管风险投资、发行股票和债券等融资渠道也被使用, 但总体而言, 这些融资渠道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内源融资渠道 (内源性权益资本融资渠道和债务资本融资渠道) ;二是外源融资渠道 (直接融资渠道、间接融资渠道和政策性融资渠道) 。对于微型企业而言, 内源融资方面, 自有资金不足, 自我积累有限;对于外源融资而言, 证券市场准入门槛高, 通过间接融资获得的资金有限, 民间融资也有待规范。而一些企业为扩大生产规模、解决资金缺口, 在间接融资不畅、直接融资艰难的情况下, 要么靠自我积累, 要么向民间高息借贷, 因此, 多数企业达不到融资的目标和效果。

2. 微型企业融资能力较差

从企业层面来看, 微型企业融资难与其自身缺陷有关。微型企业往往缺乏抵押担保等基本信贷资料, 有的小企业是“家族式”企业, 财务制度不规范, 信用等级较低, 结算大多采用现金交易, 银行账户流水非常少, 银行无法掌握企业真实现金流。另外, 一些微型企业经营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同时与微型企业信贷配套的抵押、担保、评级等制度还不完善, 而金融机构从信贷资金安全性考虑, 严控风险, 导致审贷环节严格, 使获得贷款的难度加大。与此同时, 一些微型企业增长结构不合理, 相当一部分企业过去是高耗能或高污染企业, 这类企业受国家政策冲击, 被关停并转后一直难以转型, 还有一些企业经营战线拉得太长, 顾此失彼, 这也是造成资金链紧张的重要因素。

3. 银行业面对微型企业融资的压力

面对微型企业融资问题, 银行业自身也存在着很大的压力。一方面, 银行业面临双重压力。在信贷运作中, 微型企业相对于大中企业违约率较高, 而现行条件下微型企业贷款的资本消耗又相对更大, 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也相对更低, 不利于商业银行发展微型企业贷款业务。而且, 在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下, 有限的贷款规模已经很难满足既有大客户的正常融资需要, 微型企业在向银行争取融资时处于更加不利地位。另一方面, 银行的成本管控是导致微型企业融资难的又一成因。目前, 许多微型企业在融资时均存在质押物不足、财务管理不规范, 企业信息不透明或难辨别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 不仅使银行放贷风险增加, 而且导致银行放贷成本过高, 减弱了银行业对微型企业放贷的热情。

三加强民间力量在微型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当前形势下, 一边是民间游资投资无门, 一边是微型企业融资难, 如果能在二者之间寻找到一个联动发展的支点, 将为破解微型企业融资难提供新的契机。在我国正在进行的温州和珠三角的金融改革实验中, 民间金融就是一股重要的力量。

1. 鼓励民间资本发展村镇银行

发展村镇银行, 让微型企业不再融资难。但是, 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下, 要求大型金融机构作为村镇银行的发起单位不太现实。我国不仅地域和经济总量大, 又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 要想实现基层金融服务的充分竞争, 只靠大中型机构恐怕不够, 要考虑发展主要服务微型企业和当地居民的社区金融机构。例如, 村镇银行。2012年3月28日, 国务院批准温州实行金融改革试点, 允许当地民间资本组建小型的社区型银行即村镇银行, 允许大量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 打破金融垄断, 让民间资本兴办小型金融机构, 为微型企业打通投资金融机构的道路。实际上, 让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 真正的意义远不只是资本准入, 而是民营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参与市场竞争所带来的效率提高, 以及进一步实现市场优胜劣汰的生态循环。

2. 鼓励民间资本发展典当行

对于微型企业来说, 典当行是一个不错的融资渠道, 典当融资最大的优势在于灵活、高效和便捷。因此, 应当鼓励民间资本发展典当行, 发挥典当行业的短期融资优势, 降低微型企业的融资成本。例如, 在民营经济大省浙江省, 97%的典当企业由民间资本投资设立。根据浙江省商务厅的统计显示, 截至2011年年底, 全省74.54%的典当企业开展了动产质押业务, 业务总计达23.45万笔, 占所有典当业务数的84.78%;全年流动资金周转5.42次, 单笔放贷金额提高到14.74万元, 有力地支持了微型企业的发展。典当作为一种不错的短期融资理财工具, 已越来越多地融入市场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当中。与过去“走投无路上当铺”完全不同的是, 现代的典当行业“救急不救穷”。将手中的闲置商品抵押在典当行换取资金进行新的投资, 典当能够为客户盘活资金周转速率, 这对于需要资金周转速度快的微型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3. 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

小额贷款公司作为近来兴起的一个热点, 其存在和发展对我国的金融市场有着重大意义。小额贷款公司可以成为联系大型金融机构和小型企业的纽带, 真正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同时, 因为小额贷款公司的服务对象明确为小型公司, 可以为许许多多中小型的民营企业提供对应的金融服务, 为微型企业融资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从而缓解我国微型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截至2012年3月末, 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4878家, 贷款余额4447亿元。仅2012年前三个月就新增596家, 平均每月新增近200家。无论从业务规模看还是从扩张速度看, 小额贷款公司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然而, 尽管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迅速, 其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却不可忽视。至少应当在如下方面亟待规范:明确金融机构定位;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建立小额贷款风险分散机制;适时放宽对小贷公司升级为村镇银行的严格限定。怎样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决定了小额贷款公司未来的发展空间, 以及其能否真正解决当前我国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摘要:微型企业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 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 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发展规模小、发展波动大和抗风险能力弱等原因, 微型企业所能利用的资源有限, 市场占有份额低, 在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融资困难等问题突出。当前形势下, 应考虑在民间力量和微型企业之间寻找联动发展的结点, 化解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

关键词:民间力量,微型企业,融资

参考文献

[1]谢晓婷、林岚.中小企业难解资金饥渴, 融资渠道似多实少[N].南方都市报, 2011.11.18

[2]赵华杰.民间融资对中小企业的天然适应性[J].当代金融家, 2011 (2)

[3]张建军.民间金融助力中小企业融资[N].经济日报, 2012.7.12

[4]徐杰.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的建议[N].中国经济时报, 2012.8.1

[5]赵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研究[J].企业研究, 2012 (2)

民间力量 篇2

——读民间故事《长发妹》有感

铜陵市天津路小学301班

浦俊青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个侗族小女孩名叫长发妹,她住在荒凉的陡高山下,那里缺水。有一天她上山,无意中找到了水,却被山妖警告说不能告诉别人,不然就要杀了她。长发妹为了保守秘密,一头乌黑的头发全变白了,并坚定地说:“为了大家我愿意去死。”最终长发妹带领大家找到了水源,并在老榕树的帮助下消灭了山妖。

读完后,我被长发妹勇敢的行为感动了。她那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细细一想,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长发妹”。“最美司机”——吴斌,在自身身体受到那么大的打击之后,仍旧平稳地将车停住,保证了车内其他乘客的人身安全。“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失控客车撞向学生的刹那,用柔弱的身躯推开了学生,自己却被碾在车下。“最美爷爷”——王子昌,十九年如一日收养弃婴,如今已收养九名弃婴都姓“党”,举债为弃婴建新家,称他这辈子最后做件大事。他们的一点一滴、凡人善举令人感动,可亲、可信、可学。

我要向长发妹学习,向身边的好人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多一份真诚,多一些善良,多一些忍耐,做一个勇敢的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民间趣味力量训练法 篇3

方法一:甲乙二人面对站立,乙两脚并拢,双臂向前伸直,十指分开。甲左弓步,双臂曲肘掌心向前十指分开,十指指腹用力顶住乙十指指腹。乙使身体重心向前倾斜,力压十指。甲使双臂缓缓推直,类此反复曲伸(图1)。此法还可甲不动,乙主动曲伸。

注意事项:指腹要顶正,用力要匀称。乙全身挺直不可松软,指腹出汗光滑脱指时,甲乙二人反向侧头相互避开,以防碰幢。乙若脱指前跌可迅速抓握对方手掌,甲不可脱身, 乙不可向下去支撑地面。

方法二:甲乙二人面对,甲左弓步两臂展开。乙双臂展开十指与甲十指缝相扣,双脚并拢后移,身体挺直。甲用力使双臂内合,随后缓缓展开,以此反复开合(图2、3)。

注意事项:甲在展开时,用力要缓展,不可过快。因力不足时可缩短两人距离。

方法三:甲右半马步用右手抓握乙右手,乙两脚在甲右脚两侧,左手抓紧甲右手腕部时身体挺直后倒。甲用力回拽,乙自然跟随。反复拽拉(图4)。

注意事项:乙使下颌内收,双脚不可过斜贴地面,小心向后滑倒。左手一定抓紧甲腕,以防出汗手滑。

方法四:甲双脚前后叉开,两手在两侧横握乙双掌。乙两手反握甲手掌,双脚并拢后移,头向一侧躲开,身体挺直并用肩顶住甲胸部。甲双手用力前推乙手,反复运做(图5)。

注意事项:乙容易出现腰软、跌、跪现象,此属正常。

方法五:甲双脚前后叉开背对乙,双手在两侧掌心向下十指插抓乙双手,乙掌心向上插抓甲双手,双脚并拢后撤,身体挺直头向一侧躲开。甲用力向后推,反复运做(图6)。

注意事项:同上

方法六:甲仰身平躺,双臂上举掌心向上。乙双脚并拢置于甲两脚间,双手掌心向下,十指插抓甲双手,手臂伸直,身体挺直。甲缓缓向下曲肘,然后再用力上推,反复运作(图7)。

注意事项:推时闭住呼吸,推直后再呼吸。

方法七:甲双手同肩宽扶地,双脚并拢身体挺直,做俯卧撑状,乙在甲头部前方,同样双脚并拢身体挺直,双手下推甲两肩,甲做俯卧撑(图8)。

注意事项:乙挺直双臂重心前压,甲不可突然下做,以防撞头。

方法八:甲伏身做俯卧撑状。乙双臂向头上前伸,并身体挺直仰躺在甲背上,甲做俯卧撑(图9)。

注意事项:乙双脚分开,同时使身体自然松直。

方法九:甲仰面平躺,两脚开与肩宽,乙伏身面朝甲脚,双手直臂抓紧甲双脚踝部,随后身体挺直双脚分落于甲肩两侧,然后,先后抬脚送于甲左右手。二人约定同时做曲肘推动作(图10)。

注意事项:上面的人容易因力不足而出现膝软、腰塌的现象。

方法十:甲伏身做俯卧撑状,但双脚开与肩宽。乙伏身双脚驱落于甲肋两侧,面朝甲脚,同时用双手直臂抓握甲双脚踝部。随后,使双脚脚背先后搭于甲双肩上。二人约定同时曲肘做俯卧撑(图11)。

注意事项:同上

方法十一:甲身高腿长,伏身双腿叉开推直双臂,乙身材略矮伏身于甲两腿之间,双臂推直,随后两脚背先后放于甲两肩。甲待乙挺稳后,使双脚由乙肋两侧分别搭落于乙两肩。二人约定同时做俯卧撑或手走步(图12)。

注意事项:甲容易出现塌腰且双脚搭不稳的现象。走步时甲前走左手,乙退走右手。

方法十二:甲伏身做俯卧撑状,乙仰身坐于甲大腿处,并使双脚尖由甲两肋下上钩于两肩,两手放于脑后并收腹挺腰,乙反复做仰卧起坐(图13)。

方法十三:甲仰躺,双臂左右平伸,两腿曲膝收与腹上。乙掌心向下双臂左右平伸,身体仰躺在甲双脚上,双脚前移后并拢,身体挺直。甲使双腿用力做蹬伸动作(图14)。

注意事项:甲双脚在做曲蹬时,要注意掌握平衡。

方法十四:甲、乙、丙三人,甲仰面躺下双手上举,双腿并拢上举。乙在甲头前用双手掌根推甲双掌根,随后双脚后移,双腿并拢双臂伸直。丙双臂左右展开,使后肩背仰躺在甲双脚掌上,随后两腿向前缓移身体挺直。甲双手做曲伸,同时双膝做曲蹬(图15)。如想增加蹬、推力,可在乙背仰躺一人,丙前胸仰躺一人(图16)。

注意事项:增减人数要量力而行,不可勉强。

方法十五:甲仰躺,双臂伸直上举,同时双腿屈膝上顶与腹成90度。乙坐于甲双膝,双脚并拢挺直全身,并仰躺于甲的双掌上。甲双膝及双脚用力向头前顶运,同时双手向头前平运,然后反向移动。反复缓慢运作(图17)。

注意事项:上面的人一定要全身挺直,下面的人双手在前后运行中,由于角度原因会出现用力困难。

方法十六:甲双腿开与肩宽,两臂掌心向下左右平伸,并曲胯、伏腰、头颈前伸。乙面对甲,双手勾手扒住甲脖颈,双腿穿过甲两腿之间,屈膝挺胯。甲脖颈、腰胯用力撑住且缓缓上下顶动。乙可做反复曲肘动作(图18)。

民间力量 篇4

关键词:上海,官方科技传播力量,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相互作用

0 引言

在中国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大背景下, 上海更是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 大力落实“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的“科教兴市”战略目标。应该说, 进入21世纪以来, 上海重视科学技术的氛围是历史以来的最好阶段。尤其为落实“科教兴市”战略, 早在2003年底, 上海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就通过了《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纲要》第九部分“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 形成创新文化氛围”, 第三十八条提出:“建设以上海科技馆为龙头、产业 (行业) 博物馆为辅助、社区 (乡镇) 文化中心为依托的科普教育基地。”由此可见, 该《纲要》较为明确的指出了未来上海科技传播发展的方向, 大量学者对上海市的科技传播体系进行了研究 (曹振全, 林爱兵, 刘颖, 周维丽, 彭玲玲, 冯敏, 莫扬) , 而对上海科技传播体系做了较为深入探讨的是而有较为有影响的是蒋宏, 许剑 (2007) , 他们通过对上海市的科学传播体系的调查, 深入分析了上海科技传播人才队伍与科技传播网络体系, 重点研究了上海专业科技传播人才、上海高校科技传播人才和上海街道社区科技传播的现状与改进对策。但较少学者对民间科技传播力量做过研究, 王殿华 (2006) 曾指出我国科技传播体系的缺陷, 民间力量正在崛起, 但缺乏对具体民间科技力量的深入考察。官方与民间的科技传播力量究竟是如何分布, 各自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又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1 上海官方科技传播力量概况

上海的科技传播, 目前已建立了一个较完善的框架结构。上海是第一个建立了省级科普联席会议制度的城市, 包括党, 政府, 社团, 由最初的14家单位发展到现在的31家。在这个推进过程有几个变化, 即由原来的单纯的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科普传播发展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并重的科普传播, 称之为“大科普概念”。“大科普概念”是上海独创的, 作为全国唯一的大科普观念其实质内容以及所带来的变化, 即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起作为科普大概念来进行管理工作, 这是第一个变化;第二个变化是从目前的结构来讲, 是分两层的:第一层是市级的, 在十五期间的前半期是以横向管理为主, 由21个委办局以及社会团体和党口宣传部参与组织, 由市领导 (具体到一位分管副市长) 亲自挂帅的横向管理。在该层面, 主要是强调“3+X”模式, 即科委、科协、教委, 是科普工作的主体, 这些主体是联席会议的主要中坚力量, X是指跟随某一个主体方面的工作, 该部门就作为X项目的执行者或者直接参与者一起进入该层面, 比如说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科学与文化传播, 就和农委有联系;第二层是区级, 区级和市级模式基本相同, 上下结构都有一定衔接, 根据它的一些科普发展需要在委办上有些调整, 同时把街道纳入到区级层面。而现在, 市级工作开始有了一些调整, 不只单方面的考虑横向问题, 也考虑了纵向的问题, 就是把各区里的联席会议的主要内容纳入到了上一级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的框架机构当中来议事, 实现上下联动, 市区联动 (2006, 蒋宏) 。除此之外, 上海整个科技传播网络中, 在上海科委的指导下, 截止2012年底已发展了255家科普教育基地, 涵盖天文、地理、生物、环境、交通、航天、医学、农业、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 还有各类的科技场馆、上海市及各区的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各高校的科学商店等。从管理的条件来讲可以将市里的关于科普工作的意见和精神直接到达社区, 到达街道, 这样整个规划, 整个工作体系, 以及具体实施精神的贯彻等都可以直接地、很快地到达基层, 而不是层层的传达、层层的过滤。

但上海的官方传播力量还存在国内官方科技传播的共同问题:对政府的依赖程度大, 传播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 资源来源单一, 束缚了科技传播组织的手脚。 (2006, 王殿华)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问题除了靠其自身的努力和完善之外, 还需要依靠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补充。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崛起,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官方科技传播的不足, 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发挥一定的作用。

2 上海民间科技传播力量概况

上海的民间科技传播力量主要包括科协及其领导下的各类协会, 学会, 研究会等、民间科普组织、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私营公司的科普项目、草根公益类型的民间科普团体和从事科普事业的个人 (包括民间个人的科普工作室) 等。据统计, 上海科协现有学会、协会、研究会189个, 会员16万余人。组织网络还包括全市17个区县科协和100余个园区科协、企业科协、行业科协和大专院校科协。在全市所有个乡镇、街道建有科协或科普协会。从框架结构来看, 目前上海科技传播网络已是纵横交错, 较为完善。各类科技组织对我国公民科学紊质建设贡献很大, 特别是中国科协及其所领导的各种学会, 一直以来致力于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还有各地社科联组织及学会, 在传播社会科学知识方面也是非常努力的。我国的科技组织有很多优势, 如荟萃了众多跨学科、跨行业的人才, 学科齐全, 同行认可, 学术权威;地位超脱, 价值中立, 信息畅通, 反应灵敏等。但我国的科协从管理体制到运作方式都是官方在操作,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间团体。民间科普组织主要由科技传播类的社会团体, 基金会, 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组成, 而个人主要是科学家、教授 (教师) 和志愿者。据统计, 上海共有24家科普类的社会组织, 其中有包括上海闵行区虹桥创智空间社区科普服务中心, 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 上海菇菌科普馆, 上海风电科普馆, 上海市科普应用技术进修学校在内的5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包括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 (科委) 和上海市科普基金会 (科协) 2个基金会, 其它均为社会团体。我们有选择行的对其进行了调查, 所有的民间组织都是挂靠在政府或事业单位, 其中除了上海闵行区虹桥创智空间社区科普服务中心为闵行区虹桥镇人民政府主管, 上海市科普应用技术进修学校为黄埔区教育局主管外, 有4家单位为市、区科委主管, 18家单位市、区科协主管。

由此可见, 虽然在上海也存在和NGO定义上非常接近的大量民间科技传播组织, 但他们的地位并非完全独立, 在科技传播体系中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吸引公众参与的能力很低。这些社长期沿用“挂靠体制”而生存, 极大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导致严重的依赖性。“挂靠体制”建立的初衷本是想使它们得到挂靠单位的资金、人员和场所的支持, 由于专职科技传播工作人员具有国家干部身份、不受社会团体供养、不受群众监督, 难以从体制上保证他们将对上级负责与对组织成员负责自觉地结合起来:脱离社会的支持、参与, 仅靠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开展工作, 活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自然大打折扣。

3 上海民间科技传播力量与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比较

3.1 从整体布局看, 官方力量体系完善, 而民间力量分布零散

从实地调查和访谈中, 我们了解到, 目前上海科技传播的官方力量与民间力量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官方来体系来看, 以市、区、县的科委、科协、教委、科技馆等实体力量为主要支撑, 基本上形成了上海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一个较为完善、分布规律且有规模的强势网络, 在整个上海的科技传播力量中占有主流地位;而民间的科技传播力量数量较少, 总体分布较为零散, 同时, 各自之间彼此独立, 沟通较少, 未形成合作力, 总体上其发展处于弱势。

3.2 从传播手段看, 官方力量传播形式固定化, 重展示, 而民间力量更加灵活, 具有特色

作为两种性质不同的科技传播力量, 在传播科普知识和科技的手段上看, 官方组织的科技传播力量受到很多的限制, 传播形式较为单一, 以展示为主, 而民间的科技传播的方式灵活多样, 更具特色。

3.3 从传播效果看,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影响较大, 而民间力量的科技传播影响欠佳

除了在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方面, 官方力量与民间力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外, 在传播的效果来看, 二者也存在差异。官方的科技场馆由于规模大, 数量多, 且能较为长久的维持, 在整个科技传播中还是发挥着主要作用;而虽然民间的科技传播形式更为灵活, 方式多样, 但是整体的数量有限, 参加人数的限制以及难以持续性的问题, 在整个科技传播网络中的作用还不是很大, 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和发展。

3.4 结论

综上所述, 从整体而言,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强大, 而民间科技传播力量不占主流, 这主要是由于体制的限制, 政府管得太多, 管得过严, 束缚官方科技传播手脚的同时也限制了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发展;从传播手段而言, 官方的科技传播力量有待于向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发展, 需要不断的开发新的传播途径与方法, 而民间科技传播虽然方式灵活多样, 但是大多数的传播方式以及内容都不是很不专业, 专业的限制也成为了限制民间科技传播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传播效果效果而言, 官方的科技传播效果较好, 而民间的科技传播力量大都需要自负盈亏, 如果缺乏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则会生存困难, 不能持久的从事科技传播的工作, 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及当下人们急功近利的心态密切相关。

4 进一步的思考

长期以来, 我国把科技传播当作纯粹的公益事业来发展, 国家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传播中的实际问题。从发达国家科技传播网络建设的经验来看, 以科技企业、民间社团为代表的民间科技传播力量在国家科技传播的整体布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衔接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 政府一一非政府组织一一企业三方在科技传播中分工明确, 相互促进, 形成了完整的网络系统。民间科技力量作为整个科技传播体系的重要补充, 可以使科技传播更多样化, 更能吸引群众的参与;可以协助政府加强对科技知识的普及与传播, 解决政府、传统科技社团所覆盖不到或解决不了的问题;民间科技传播力量能更好的满足民众的多元化科技需求, 如农业科技培训, 农产品市场开发等;在抑制迷信、培养人才以及扩大就业等方面可以发挥重大作用;此外, 民间力量还可以参与国际项目的交流与合作, 拓展我国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途径。因此, 在官方科技力量发展的同时, 需要促进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发展,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改革目标, 应是促其向能自主活动, 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充满活力的现代科技传播力量转变。只有官方与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相互作用才能真正使得科学的种子在中华大地播种、生根、发芽并且发展壮大, 才能真正实现科技传播的大发展大繁荣, 才能真正实现国人长久的夙愿——“科教强国”之梦。

参考文献

[1]袁隆平.发展民间科技, 促进自主创新[J].发明与创新, 2005 (12) .

[2]黄友直.发展民间科技事业势在必行[J].科技对社会的影响, 2006 (3) .

[3]朱进宁.我国民间科技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J].学会, 2006 (6) .

[4]蒋宏, 许剑.上海专业科技传播人才的现状与发展战略[J].新闻记者, 2007 (7) .

[5]王殿华.我国科技传播体系的缺陷与民间力量崛起的启示[J].理论探讨, 2006 (6) .

[6]李建民, 徐杨, 林巍.对现代化城市的科普理论思考.[J].科学学研究, 2006 (6) .

[7]Bucchi, M.&Trench, B. (2008) .Handbook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bingdon:Routledge.

动员民间力量,接国宝回家 篇5

钱伟鹏:众所周知,张浦生先生是文博界泰斗级的人物,从事文博工作超过半个世纪,有不少重大发现与研究成果,有些发现研究无可争议地改写了中国陶瓷史。但老先生一生谨慎低调,故而媒体上对他的宣传极少。张先生带出的学生很多,如果加上听过他上课的培训班学生,那至少有数千人了,真是桃李满天下。现在民间收藏很热,请他去鉴定的老板也很多,但他一生甘于清贫,只知道埋头研究学问,对这类私人鉴定不感兴趣,对大学或教育机构主办的陶瓷讲座倒乐此不疲。

张先生八十高寿了,我们学生想给他祝寿,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办个师生展,展示一下他收藏的瓷片,这些瓷片得来不易,片片心血,是中国陶瓷的密码,也是他的研究成果和生命轨迹,同时还有一些学生收藏的珍贵瓷器,也是在张先生指导下获得的成果。

我们知道,上世纪50年代张浦生先生在南京博物院工作之初就师从王志敏先生了,王先生建议他从野外采集标本,从此张先生无论自然界季节更迭,无论政治气候如何变化,都一直在农村、工地上捡拾瓷片,这些在当时不为人们重视的瓷片就成了他研究中国陶瓷的实物档案,今天越发显得珍贵。那么你是不是也有捡拾瓷片的习惯?

钱伟鹏:我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到扬州文物商店工作的,先是跟老师傅学点鉴定知识,后来认识了张浦生先生。有一天我正在店里忙活,抬头看见一位四十多岁的先生走进来,同事告诉我,他就是从省城来扬州文物商店做文物出口鉴定工作的专家张浦生。先生瘦高的个子,面含微笑,说话轻声慢语,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时总善于启发,一派学者的气度。我当时就萌生了拜他为师的想法,但又难以启齿,事情就这样拖过去了。直到三年后,我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华东地区文物鉴定培训班,再次见到前来讲课的张先生,经过一番交谈,就提出了拜先生为师的想法。先生很痛快地说:“好呀!我与扬州有缘,我的先生王志敏就是扬州人,这下子又多了一个扬州的学生了。”从此,我就跟随先生学习鉴定,一晃就是三十多年。

说起捡瓷片,这是我在1979年开始养成的习惯。扬州曾是繁华的古都,又是商人的聚集之地,历经战火洗礼,地下留下了丰厚的遗存,我在文物商店里钻研业务知识的渴望很强烈,捡瓷片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哪里有工地,我就会去捡瓷片。

师从张先生后,他对我说:学习鉴定首先要向地下找宝贝。地下的瓷片中有“唐宋元明清”,有“颜真卿”、“唐伯虎”,你要做有心人,不断收集瓷片实物,建立自己的标本库,这会使你终身受用的!受他鼓励,我就从1982年开始系统性地收集瓷片了。每天下班花一两个小时,到附近的水利工程和建筑工地去捡,捡回来用放大镜看,看它的断面,梳理、鉴定瓷片的年代、品种和窑口。也常常与店里的完整器进行比较,加深印象,积累经验。

听说你数十年里捡来的瓷片也有10万片之多了?其中有无重大发现?

钱伟鹏:呵呵,说一件事吧,1983年10月8日,我永远记得这个日子,我在扬州的建筑工地上捡到了一块青花瓷器的残片,那是个碗底,一看白底上绘有青花,那种青花图案与明清瓷器上常见的不同,有西域文化的特征,属于波斯几何图案。再看碗底,圈足表明是唐代典型的玉璧底,它会不会是唐代的青花呢?我把这块瓷片给同行朋友看,大家都很激动。

后来冯先铭先生来扬州讲课,是我去车站接他的,晚上还陪他睡一个房间,领导要我在生活上照顾他,在我看来可是大好机会啊,天天聊到很晚,收益极大。我拿出这块青花瓷片请教他,冯先生跟我讲了看法,认为出土的巩县窑器物表现上其实已经出现了青花图案,北方窑口使用西域进口的钴蓝料是事实。在唐代的地层下面也挖到过有蓝釉的残器,还发现有波斯风格的玻璃器,泛着蛤蜊光,这说明扬州作为唐代的贸易大港,曾有许多阿拉伯国家的商人集聚,是通向全球的瓷器集散地,还有许多日本人,高丽人在这里做生意,将中国文化带回去,影响至今。扬州即使在安史之乱后也没有因此衰落,不过历次战争的影响也是有的,屡经战火焚毁,毁后又马上重建,所以地层下面就是一个庞大的“文物仓库”。

后来冯先生说到青花瓷时就拿我做例子,认为我捡的这块唐代青花玉璧底大碗残片改写了历史。

我了解到,你曾经在1988年荣获江苏省文化厅古陶瓷鉴定第一名,鉴定是如何比赛的?

钱伟鹏:上世纪80年代初,经历了动乱之后,整个国家总算可以安定了,各行各业开始复兴,但文物经营人才严重匮乏。我作为业务骨干,又是年轻人,成为单位的重点培养对象,不仅参加各种瓷器鉴定培训班,还先后得到冯先铭、耿宝昌、叶喆民、汪庆正、张浦生、黄云鹏等大师的教诲与点拨,鉴定能力迅速提高。那是在1988年吧,也为了推动培养人才这项工作,江苏省文化厅委托南京博物院组织了这场比赛,各市派出选手,扬州有5人,我是其中之一。古陶瓷有100人参加业务比赛,50件文物摆在桌面上,让考生鉴定真伪,断代,从艺术和工艺上再进行一番品评,外加10道理论题,结果我获得了这项鉴定的第一名。

1984年你出任扬州市文物商店副经理,短短几年间便以出众的专业眼光和经营才能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扬州文物商店成为全国最大的瓷器交易中心之一。在这段时间里,你除了做业务研究,还在想些什么?

钱伟鹏:做企业的,追求营业额和利润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们这类企业在那个历史阶段有一个特殊的任务,出口古董,为国家创汇,所以我国文物自鸦片战争以来长期处于单边输出的状态无法改变,文物流失严重。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定价权被外方所垄断,我们对国际艺术品市场行情所知甚少,当时伦敦有位华侨以两万英镑从上海外贸公司购买到整整五个集装箱的文物。得知这个消息,我真是心痛啊。于是就想,哪天等我们国家强盛了,再也用不着靠这种方法创汇就好啦。

很快,我们国家通过改革开放初见成效,经济总量提升极快,在艺术市场这块,国内消费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好东西终于留在国内了。但还不够,应该从海外去买好东西。

我了解到,1993年,你被国家文物局选派到英国任驻外文物专家,专职从事中国文物回收工作。这项工作对你有何意义?在多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你的人生?

钱伟鹏:当时我们的综合国力还不是很强,公司经费也有限,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群雄博弈,我们面对动辄价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英镑的艺术珍品,心有余而力不足,眼睁睁地看着它们花落旁家,泪洒英伦。但我和我们团队硬是凭借着高超的鉴定力及敏锐的商业嗅觉,靠“捡漏”杀出一条血路,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不仅在伦敦站稳脚跟,并使数件重要国宝文物回流国内。

两年前我在参观天物馆时,听你讲过从香港黑帮手里买回“子仲姜”盆的故事,今天你能再讲一遍吗?

钱伟鹏:事情也发生在那个时候,我代表公司去香港征集文物,有一个人找到我,给我看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件造型与功能都很别致的青铜器。我感觉此件东西很不寻常,第二天就约了几个朋友到尖沙咀一家私人酒楼地下室看货,一看对方谈吐,就明白此人是江湖中人。先吃饭,饭中将青铜大盘拿出来让我们看。果然不一般,青铜器中间立着一只雄性带冠的鸟,四边是四只青蛙四条鱼,雄鸟一转,青蛙和鱼都会跟着旋转,还有三十多个铭文!我们一见傻眼了,从没见过这么好的青铜器。我断定这是西周时期的“子仲姜”盆,全世界唯一一件。这件文物应该是在秦始皇父亲大墓被盗后,先流入澳门,再辗转落地香港。

我们表示有意购买这件东西,但先要回去跟单位领导商量一下。谁知道对方拉下脸来说:东西被你们摸过了,就要买下,现在就付钱,不然就不要出这个门!天下怎么要这种事情?明摆着强行霸道嘛!同行的朋友中有一位是有关部门的,情急之下他起身一拍桌子:都是扛枪打猎的,有什么不好说的!对方一愣,就放我们走了。但这件国之重器一定要买回去啊,我们通过关系找到香港的黑老大叶先生,了解到卖方是花100万美元买来的,出价1000万美元。谈到最后,叶先生表示,既然国家要,他愿意买下来捐给上海博物馆,只要国家给个奖状就行了。现在这件国宝就陈列在上海博物馆里,成了举世瞩目的镇馆之宝。

在伦敦工作期间,你以自己的学识赢得了海外收藏家的尊重,你与Julian Thompson、Eskanasi、Marchant等国际知名鉴定与经营名家结为好友,积累了资本运作的经验,开拓了国际视野。但是据说你在海外拍卖市场上屡有斩获,许多大收藏家都将你视作重要竞争对手,给你的征集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

钱伟鹏:是的,大家都知道我是在替中国政府做事,他们认为中国政府有钱,回购文物心切,叫价就容易走高,后来我就设法躲在幕后。2005年春拍,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预展一件从法国某贵族家中征集来的中国青花大碗,画有狮子戏球图案,底款是“大明宣德年制”。拍卖行以为这是清仿宣德官窑,注明年份为“19世纪”,标价才350至400英镑,随手放在展柜下层。我一看,这分明是明代成化窑的嘛,拍卖行大大低估了它的价值。等到正式开拍那天,我不出面,请一位留学生出面举牌,事先给他个底线:5万英镑。起叫后,场内所有买家都以为这是清代的东西,反响并不热烈,一直叫到4万多英镑,场内剩下两位竞标者,我的替身和另一个买家。这位买家就是拍下元青花大罐鬼谷子下山的那位老兄,连他到最后都把握不定了,最后由我的替身以52000英镑购得。落槌后我从门外走进去,马上与财务人员接洽填写支票,此时场内所有买家都将脸转向我:原来是钱先生在拍这件东西,那应该是成化官窑无疑。当时我只听到满场人都在传:“成化,成化!”

要知道,在国际艺术市场上,拥有一件成化官窑器是许多收藏家梦寐以求的事!拍卖结束后,马上有人表示愿出700万人民币,请我转让,我当然不会答应。

1997年你与国家文物局的工作合同期满后,又被英国奥林匹亚古董检查委员会主席Peter Wain聘为高级顾问,并同时兼任多个英美顶级艺术机构的顾问,后来为何创建了天物馆?

钱伟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西方经济面临严重挑战,许多欧美收藏家,包括艺术机构面对未来的不确定因素,恐慌性抛售藏器,大量艺术珍宝低价涌向市场,我觉得这是一次极好的买入机会。但有些事情不便政府出面,动用民间资本来做可能更合适。于是我与几个同好朋友着手组建私人博物馆,2009年我们在北京光华路5号创建了天物艺术馆,我出任馆长。2010年10月,我与淳大集团主席柳志伟先生共同创立了上海天物馆文化艺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半年后,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先生也加盟进来了。天物馆以个人投资和基金招募的方式筹集了超过8亿人民币,再次从海外购入800余件明清官窑瓷器珍品,其中不乏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孤品”,有些品种甚至填补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的收藏空白。

天物馆是你们进行金融与艺术动作的平台,照我的理解,你们通过在海外征集文物和古董等艺术品,然后在国内出让,由此获得资金回报,请问这个私募基金的回报率是多少?

钱伟鹏:我要强调的是:一,我们是价值发现者。我们在全世界寻找原本属于中国的宝贝,我们的目标是明清两代的官窑器,现在世界上约有70万人在收明清官窑瓷器。因为明清官窑瓷器是至今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帝王品牌,代表当时中国瓷器的最高的水平,从明朝洪武到清代宣统,不过542年,这些瓷器都是先由宫廷画师画出来,再烧到瓷器上,达到图案和瓷器的完美结合。现在随随便便一个明清官窑瓷器就能卖到几千万甚至上亿,在市场上属于硬通货。二,我们是收藏家的代理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专家团队,确保我们的眼光精准而且可靠,还能够把握机会,占据先机。我们获得的利润是用知识换来的。三,我们的运作是规矩的,90%以上是从可靠的拍卖行里获得,来路可靠,传承有序,避免麻烦,全世界大的拍卖会都会参加,虽然大家都是行家,但我们有中国文化的背景,对中国文化的东西理解更深更透,有特殊感情,心心相印,一般都能捡到漏。

民间力量 篇6

其实,远在西周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了民间谣谚的力量。《周礼·秋官·大行人》载:“七岁,属象胥,谕言语,协辞命;九岁,属瞽史,谕书名,听声音。”行人是周王朝掌管诸侯朝会和出使邦国传达王命的官员。他在固定的时间(每隔七年、九年)召集诸侯国的有关文职官员学习语言辞令和音乐谣谚。又据西汉刘歆《与扬雄书》:“诏问三代周秦轩车使者、遒人使者,以岁八月巡路,求代语、僮谣、歌戏。”这里“三代”指虞、夏、商,“遒人”就是《周礼》中的行人。这两条史料可以前后印证,说明在远古搜集谣谚已经是个人行为,更是官方行为,而且受到高度重视,主要因素在其不可忽视的智慧力量和社会历史意义。

口头传述的谣谚,在读书识字者很少的旧时代,大都自然湮没了,只有少数偶或被用文字记载下来,显得更为可贵。漫漫历史长河中用文字记载下来的谣谚,散在各处,如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宋沈括《梦溪笔谈》、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元代娄元礼《田家五行》、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元明清撰《一统志》、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等均有谣谚收入。但比较而言,把它们辑录在一起,便于阅读和引用,集中感受其中智慧的力量更有意义。因此,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辑录历史谣谚的一些专书,明杨慎编《古今谚》和《古今风谣》、清初郑旭旦编《天籁集》、清末杜文澜辑《古谣谚》、民国顾颉刚编《吴歌》甲、乙集以及陈和祥编《绘图童谣大观》等等。其中以《古谣谚》最著名,所辑录的谣谚起与远古止于明末,今人张守常辑《中国近世谣谚》(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由明清至现代,是对《古谣谚》的补辑及续编,有很高的社会和历史价值。[1]这些谣言专书,在当世和后世直接影响到诗歌、散文的创作和发展,因而他们又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对于歌谣谚语史,乃至民间文学史的研究,同样有不容忽视的智慧力量!难怪培根要说:“一个民族的天才、机智和精神都可以在它的谚语中找到。”

相较而言,以地域范围搜集整理谣谚的专书就少得多。明冯梦龙编《山歌》、《桂枝儿》,搜集整理江南800多首歌谣和俗曲,对我们感受明代江南谣谚的智慧力量有重要意义。清李调元编《粤风》,辑广西少数民族歌谣100余首,分粤歌、瑶歌、俍歌、壮歌4卷,以汉字标音记录,详加注释,成为一部重要的民间文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研究资料,其蕴含的智慧力量自不待言。[2]我对谣谚的了解限于一般的层面,如果按北京大学段宝林、北京师范大学董晓萍两教授的“歌谣学”范畴来划分,我的上述说法显然是粗浅了许多。

细致一点或者具体一点评说,离我最近的地域歌谣专书,是陇南市一中沈文辉的搜集整理本《陇南谣谚》(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9月版)。该书主要包括200多首歌谣(主要是儿童歌谣)、1000多句谚语、400多条歇后语、300多条谜语以及数篇研究论文。西北民族大学马自祥教授评其云:“集子涉及民间生活和民众精神的方方面面和各种细微之处,还着力凸现了它的地域性,使用情景和相关民俗知识,地理环境……对这种特定地方和群体以解释和反映。”(《陇南谣谚》序一《民间短章有活力》)天水师范学院郭昭第教授称:该书“绝大多数作品,在陇南及其周边地区非常流行,内容比较丰富,资料较为翔实,不仅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陇南九县县志收录方面的一些缺憾,而且能够起到有效保存民间文化资源的作用。”(《陇南谣谚》序二《民间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自觉》)我曾和兰州城市学院莫超教授谈到过这本书,他认为该书特点在“用陇南方言辑录了陇南这个特有地域的谣谚,保存了这方热土的语言活化石,更具有语言独特性和个性”。这一点,陇南市文联主席毛树林也说:“绝大多数都是原汁原味的陇南方言的儿童歌谣……是最能代表陇南地域文化的一种语言。”(《陇南谣谚》代序《诗意的存在》)西北师大赵逵夫教授致信作者认为:“这本书基本照录(谣谚),保持原作之真,甚为难得。”归纳这些专家的评论,就是《陇南谣谚》有地域性、史料性、风土性和原貌性的特点。

看过《陇南谣谚》之后,我久久没有下笔。倒不是因为这本书有什么玄虚或者错讹的地方,而是其视野落在陇南民间文学的富矿上并挖掘了一些对陇南生息环境的种种认识,让我心生踌躇,生怕误评了这样一本有特色的书。

谣谚是什么?是歌谣和谚语的集合吗?从《陇南谣谚》的章目构成看,应该是这样。但民俗学中一般把歌谣归为民间口头文学,而把谚语归为民间语言,在外国谚语与民谣也是分离的。谣具有歌的特性,一般表现为韵文,其表达内容复杂,因而略长。而谚具有话的特性,多是有一定寓意的警戒语,表达内容简明,因而略短。[3]如此看来,谣谚之间是有形式和内容上的差异的。但《陇南谣谚》之所以将二者合称,肯定由于它们具有一定的共性,即在形式上朗朗上口,因对仗而便于传诵,在内容上多反映一种比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这是它让我重视的重要原因所在。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在此举例分析了。沈文辉显然试图将自己的思路完整地告诉人们,从而启发读者展开思考并进而找到体味陇南谣谚蕴含着智慧力量的方式。

《陇南谣谚》基本上是一种陇南民间的文学形式,它产生于陇南方言口语,而非书面语。这些由民众创作并传播的谣谚,往往是一般生活经验的总结,是泛泛地针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是比较随意表达的。该书囊括这些表达为一体,无疑还可成为一种引导公共舆论,制造流行观念,传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共用工具,散发出民间语言具备的智慧张力。从《陇南谣谚》中我们找到了陇南直观历史事件的镜子,这本书也使我们感受到了多少年来陇南民众情感的另一种宣泄,也是从这本书中我们读到了陇南社会生活及观念的种种生动细节……亘古以来,谣谚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形式向子孙后代传递着平民语言特有的智慧力量和思想意识、道德观念,杨绛不忘《童谣大观》对她以及她女儿圆圆童年的深刻影响,就是一个力证。[4]《陇南谣谚》肯定会对后世产生诸如此类的影响。至此,可以引用《汉书·艺文志》描述乐府采歌谣云:“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来对前面评述做一个注脚。

流传在陇南的风土谣谚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它蕴藏着陇南的山川胜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特产土仪的巨大信息;它饱含着生生不息陇南人的深情厚谊;又是陇南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它的搜集和整理,《陇南谣谚》只不过是一个微渺的开启,虽然它有古今分类不清、出处记载不详、批判甄别不够等缺憾,但仅仅从已开的缝隙里所见,就足够我们惊异了。至于通过像沈文辉一样整理者的努力,使陇南谣谚的宝库真正洞开,让读者步入陇南民间语言的殿堂去体味更多智慧的力量,肯定需要假以时日,我们将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赵世瑜.从历代谣谚窥见中国历史[N].北京日报, 2004-08-05.

[2]谢贵安.中国谣谚文化——谣谚与古代社会[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

[3]姜彬.中国民间文学大辞典[M].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

发挥民间资本力量支持民办教育 篇7

江西蓝天学院相关领导介绍说,作为江西省在校学生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民办高校,江西蓝天学院长期受限于国家助学贷款的惠及不到,令学校很多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求学路上犯难。但此次与宜信公司的助学贷款合作,将使江西蓝天学院的众多学子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

宜信公司CEO唐宁表达了宜信“信用普惠教育”的企业愿景:通过助学贷款解决方案为学生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帮助学生解决学费困难、获得教育培训机会,实现教育改变命运的梦想。

助学贷款在多种职业教育上的广泛覆盖,对缺乏教育投入资金又渴望提升就业竞争力的职业人群来说无疑是件益事。如果从社会效益上看,助学贷款的多元化发展,势必将拓展社会有教育需求群体的受惠面。

上一篇:医用气体监测下一篇:三维实体造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