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观察日记人物

2024-12-09

如何写观察日记人物(共14篇)

如何写观察日记人物 篇1

关键词:人物专访,深度,策划

有人谈到人物采访经验时会说:题目选的好是成功的一半。这话的确有道理。但笔者看来, 这道理也仅仅是一半, 而如果文章本身没写好, 这“一半”的成功也失去了依托, 结果不但不成功, 更把一个好端端的题材浪费掉了。

1 以读者的心态寻找“亮点”

2008年,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轿车一厂一线工人王洪军登上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领奖台, 成为中国一线工人获此殊荣的第一人。笔者接受任务:专访王洪军。

笔者深知, 要写好王洪军这篇人物专访, 难度不小。因其知名度高, 读者对其有共同的兴趣, 也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作为一名一线工人, 他发明制作了40种、2000多件钣金维修工具, 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被同行誉为“生产线上的千手观音”。

所有这些, 都被记者们事无巨细地记录了下来。如果把这些加以综合再现, 写成一篇“回顾性报道”, 也许也能完成任务, 但千篇一律, 毫无新意。笔者考虑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 写一篇深度报道, 让读者看过之后, 对王洪军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更完整的了解, 从而能悟出一些更新或更深刻的道理。

毋庸讳言, 深度报道要比一般性新闻报道深刻, 这要求记者对所采写的题材有更深刻的把握, 仅仅抓住读者最关心的问题层层加以剖析, 不仅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且要告诉读者“为什么”, “怎么回事”, “意味着什么”。

为此, 笔者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 首先以一个普通人的心态, 细细翻阅, 哪些是读者感兴趣的, 哪些是读者想要深刻了解的, 哪些材料感人, 哪些值得深入追踪采访?经过筛选比较, 做到心中有数。

比较和思考后, 笔者认为王洪军作为一名普通一线工人, 何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这是各方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也是值得深入探讨和思考的章节。因此, 笔者以此问题展开笔墨, 王洪军从事的工种是钣金工, 很多人认为只是“拿一把锤子敲敲打打, 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种”。因此, 和他一起进厂的人大部分选择去干电工、钳工, 轻松又能多挣钱。而即使和他一起干整修的后来也都改了行。但王洪军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17年, 而就是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笔者通过平时的锻炼“出手成章”、写创新、写知识工人、写奉献精神, 完成这篇专访。

2 通过平时的锻炼“出手成章”

新闻记者应该通过平时的学习锻炼, 随时做到“出手成章”。要想在写作中比较顺利, 必须在事前构思充分。如果平时锻炼不够, 因为编辑部催稿而草率就章, 会让自己留有遗憾。

但不得不承认, 新闻工作就是追求时效性, 是一个不容拖沓的工作。要求记者采写时, 出手要快, 甚至分秒必争。要想在时间与新闻精品上两者兼顾, 不留遗憾, 就需要记者平时的勤学苦练, 注意积累资料, 学习各方面的知识, 锻炼洞察事物的深邃眼光、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 以及驾驭文字的本领。

此外, 记者不是生活的旁观者, 不能做一部纪录别人喜怒哀乐的录音机。有些人物专访写得没有味道, 除了文字修养、理论水平之外, 对生活缺乏热情, 对采访的人物缺乏感情, 或者说没有摆正自己位置。同样一个新闻作品, 因其感情不同, 就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就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记者在采访时, 力求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笔端才能带着感情。首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郭梅尼的体会是, 采访绝不是你说我记, 我问你答的工作关系。采访是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思想的沟通, 感情的交流。也就是说, 人物专访所能体现的深度, 也是记者思想的深度。记者在采访中带着多少感情, 写出的稿子体现出来的就有多少动人之处。一个冷冰冰的记者, 一个思想肤浅的记者, 是不可能写出富有深度又打动人心的人物专访的。

3 策划独家人物专访

独一无二, 才是新闻报道的“必胜客”。今天,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所谓的“独家专访”真是越来越少见了。但笔者认为, 独家, 在媒体竞争中是必不可少的, 尤其对于选择典型报道的人物专访, 挖掘独家, 才是制胜法宝。

我们看到, 也有不少媒体不断做出“独家专访”。笔者看到, 如《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频频有独家人物专访“亮相”。例如, 2011年4月20日, 中国铁道部部长盛光祖接受《人民日报》专访:《人民满意是铁路发展的标尺》, 2012年5月25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刘新华接受《人民日报》的人物专访, 《内幕交易颠覆根基, 打击力度还不够》等, 都是主流媒体凭借其覆盖力和影响力, 得到独家新闻素材, 成为传媒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秘密武器。

参考文献

[1]马役军.人物写作论.青年记者, 1996 (1) .

[2]谷忠诚.让新闻报道多点人情味.青年记者, 2002 (1) .

如何把人物写生动 篇2

一、学会感知人的外表

外表,是一个人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它在我们对人的感知中往往是先入为主。写人的作文,当然不能忽略了对人物外表的描写。在平时,我们也许已经读到过很多人物描写的精彩片段,他们为什么能把人写得那么传神呢?我们又该怎样把人的外表写具体,写生动呢?

这首先应该解决感知人的外表从哪些方面入手的问题?一般地,一个人的外表,包括了他(她)的肖像、声音、动作等方面的特点。

一个人的外表,是我们对一个人外在的东西的了解。当然,我们了解一个人,只了解外表是远远不够的,但人的外表是人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们“抓住一个人的特点”来说是很重要的。在我们与人打交道的时候,这个人的外表也总会左右着我们对这个人最初的评价。不能否认,一个人的长相好,先就会给我们留下不错的印象了。

下面我们先来说肖像。肖像,首先是容貌。所谓的容貌,主要是指人的五官。

先来画个头像吧!

脸型与肤色:圆脸?长脸?方脸?像苹果?像南瓜?像瓜子?像鸭蛋?棱角分明?线条柔和?白皙的脸?红润的脸?黝黑的脸?苍白的脸?泛青的脸?光洁的皮肤?布满皱纹?雀斑?年轻而充满活力?历尽沧桑?天真无邪?……

我们首先要对这一切作出正确的判断。然后才好下笔。

眼睛: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呢,还是眯缝着一双小眼睛?这双眼睛是明亮的,还是暗淡的?是清澈的,还是浑浊的?你从这双眼睛里感受到的是慈爱?凶恶?狡黠?调皮?还是欣喜亦或悲哀?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来感知人,是不可以忽视眼睛的。况且,我们与人交往时注视人家的眼睛,也不算不礼貌哦!所以,你可以去大胆地研究别人的眼睛的。

鼻子:鹰钩鼻子?挺直的鼻梁?塌鼻子?像……?当然,如果这个人的鼻子实在没有什么特点,我们在作文中是可以忽略过去,不一定要描写的。

嘴巴:红润的嘴唇、苍白的嘴唇,嘴唇青紫;厚厚的嘴唇,薄薄的嘴唇,肉嘟嘟的嘴唇;嘴角总是向上翘着,像是总带着笑意;嘴角向下耷拉着,所以这张脸总是哭丧着……你看,嘴,也能表现一个人的特点,所以,一般也是不要忽略的好。

耳朵:有特点就写,没特点就可以略过。

发型:这还挺重要的呢,它能表现一个人的个性特点,要不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发廊与发型设计师呢?至于我们的感知对象是什么样的发型,我们也要作出正确的描述哦!

值得注意的是,作文写人,用文字描绘一个人的样子,还不同于画像,我们的感知对象是在动态之中的。所以,我们的描写可不能太生硬哦!让人物“活”起来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对人物的描写,并不是静止的,里面有人物的动作特点。例:人家那走路也勉强叫走路吧?不过更确切地说,应该叫“挪”,慢,且蹒跚,摇摇晃晃的,腆着个大肚子,可好玩了!也有对人物声音特点的描写:陈子琨说话的声音翁声翁气的,嗓音粗,又慢条斯理。可以看出,例文对人物外表的感知已经是比较全面了。

对人物外表的感知要全面,但也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在描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抓特点。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感知人物外表的方法,就不会感到无从下笔,写出来的作文就不会内容空洞了。

二、学会感知人的内心

前面我们提到过,人,是一种复杂的高级动物。那为什么说人是复杂的呢?就是因为人有个性,有思想,有追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品质特点。常言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们要全面地感知一个人,只感知他的外表是肤浅的,还应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看清楚这个人的内心世界,这样的感知才是全面的感知。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所谓的“内心”,指的是人物内在的东西,包括人物的性格、爱好、思想品质等。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感知一个人的内心呢?

1.通过人的语言来感知人的内心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一个善良的人,不会用刻薄的话去刺伤别人,相反,一个尖酸刻薄的人,他(她)的尖酸刻薄也主要表现在语言上。不同的人,他们所说的话一定是不同的。朴素的人有朴素的语言,深刻的人有深刻的语言。语言,有的直白,有的含蓄;有的天真,天真到惹人发笑;有的威严,威严到让人肃穆……

这里所说的感知语言,已经不是前面所说的感知声音了,而是指感知语言的内容,也就是我们的感知对象说了什么。“说了什么”当然要用我们的耳朵来感知喽!但我们在感知的时候,最好让我们的眼睛也参与进来。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听人物说了什么,还要看他(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说话时的神态与动作是怎样的。只有这样,我们对人物内心的感知才会比较准确,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才会写得具体、生动。

2.通过人物动作来感知人物内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儿子就要远行了,母亲的心里有多少的不舍啊。也许喜欢唠叨的母亲会千叮咛万嘱咐,但诗人孟郊笔下的这位母亲却只用“密密缝”的动作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情感。而诗人孟郊能够通过人物动作来感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才为我们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我们也会有孟郊这样的感知能力吗?

只要我们用心,我们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啊!

而且,我们写人的作文,也应该重视通过人物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

3.通过人物所做的具体的事例来感知人物内心

应该说,感知一个人,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说到不如做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最终还是要通过他(她)所做的事情表现出来的。我们的作文,要使人物形象生动丰满,就必须选取能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特点的具体事例来写。这是写好写人作文关键的地方。

当然,人物的语言、动作,应该是在人物所做的具体事例之中体现的,所以,感知人物的内心,最终还是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而我们的作文也应该在对人物具体事例的叙述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做具体的描写了。

如何写观察日记雨 篇3

随着秋雨的降临,一幅绚丽的画卷展现在我的眼前——

远望,紫金山顶烟雨迷濛,仿佛一条白龙盘绕着那青峰翠峦。

近看,天地间就像挂着一幅宽大无比的珠帘,白茫茫的一片。水淋淋的马路像闪亮的缎子,顽皮的小雨点一会儿跳到屋檐下,腾起一朵朵银花;一会儿蹦到路边积水里,溅起一个个小水泡;一会儿又落到树叶上,像一颗颗晶莹透明的小珍珠,把树叶清洗得更加葱翠;一会儿打在我脸上,透心的凉爽……整个城市在雨水的冲洗下,更加亮丽。

瞧,汽车在马路上疾驰而过,泛起一道道水花。骑车的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雨披,好像天兵天将脚踏风火轮在飞驰。步行的人们,打着花花绿绿的雨伞,仿佛一棵棵大花蘑菇。我在蘑菇行列中行进,雨水打在我的彩色蘑菇上,发出沙沙的声音。空气像滤过似的,格外新鲜。整个城市美丽极了!

如何写自然观察日记 篇4

春天来了!万物都复苏了,就在这鸟语花香,百花齐放的季节,老师带我们去“春游”。下午的第三节课,老师居然“破天荒”的带着我们全班去看花海,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来到花海,才知道这里原来是我们在教学楼里看到的花海。从远处看,金灿灿的一山,几乎无一处不是油菜花海,要是不注意的话,还真以为这是满山的金子呢!如今真到了油菜花丛中,如同一句古诗“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同学们三两人一组,四五人一群,在这油菜花来回穿梭,嬉戏打闹,我也参加到这片花海里,在小丘间来回的奔跑,跳跃,和其他的同学融入了这片美丽的油菜花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快乐的!这里的每一个脚步,都是同学们一起度过的见证!到了快要放学的时候,同学们也终于零零散散的在出入口等待老师把我们带回教室,可过了好久都没有来把我们带回教室,这是怎么回事?我眼睛在油菜花海里,漫无目的看着,突然看到了几个身影从我们旁边的另一条道穿过,仔细一看——原来是赵晟栋啊!但唐老师在哪?应该是在赵晟栋那里吧!我悄悄的快步上前通过小道,原来是唐老师在给同学们讲解这些农民们种的蔬菜。我听着老师给我们讲的这些知识,不知怎么,突然想起了以前我们和老师一起徒步五干河的情景,突然有些心酸,从以前的五年级,到如今的六年级,只剩下两个月的时间和同学们相处了,应该好好珍惜才是。春天到了,我们不妨去田野里走走,去感觉大自然的美好。

如何写观察日记虾子 篇5

小麻虾真可爱,全身透明,缩起来像一个透明的小球。小麻虾鼻子上有许多不可计数的胡须,其中,有两根胡须最长,大约达到5厘米,鼻子后面还有一双黑乎乎的小眼睛,像两粒小黑石头。

小麻虾的身子是透明的,可以看到身子里的内脏,有时我看见从身体排出又细又长的屎,身子下长着6条前腿,前腿又长又粗,还有8条后腿,后腿又细又短,前腿用来扒住水草、行走和吃食的,后腿是用来游泳的。

小麻虾最后面还有一条小尾巴,它的尾巴和鱼的尾巴不一样,鱼的尾巴是竖着的,小麻虾的尾巴是横着的,小麻虾有时在水里游泳,小尾巴一扇一扇的像一把扇子。

小麻虾吃食物的样子真可爱,我撒了一点鱼食在鱼缸里,小鱼争先恐后地游到水面吃食,生怕被别人抢走了似的,小泥鳅也不甘示弱,一口接着一口。可是小麻虾没有这么疯狂,而是静静等着小鱼和泥鳅都吃饱了,它们才扒住鱼食用前腿快速的挖,我一直等啊等,小麻虾居然走开了,我看了一下鱼食,咦?怎么没吃?再从侧面仔细一看,哦!原来鱼食被挖空了,你们这些小麻虾,吃个饭还这么讲究。

如何教学生写日记 篇6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作文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第一学段 (一二年级) 要求“对写话有兴趣, 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 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 (三四年级) 要求“留心周围事物, 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 (五六年级) 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 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从课程标准的表述来看, 各个学段的习作要求都无一例外地把学生的习作指向了生活, 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 这个源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抓住这个关键, 也就找到了指导学生写作的钥匙。

生活的资源是丰富的, 如何引导学生打开生活的大门, 为他们的习作提供鲜活的素材, 我认为教学生写日记是一条通往学生作文成功之路的捷径。下面就结合我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谈谈怎样指导学生通过写日记来提高作文水平。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记录生活的点滴精彩瞬间

我们生活的世界多姿多彩, 学生周围有意思的人、事、物层出不穷。要指导学生运用自身的眼、耳、鼻、口、手去看, 去听, 去闻, 去尝, 去感觉, 让他们获得亲身的感受, 增强他们的直接经验。我经常让学生注意观察, 比如上学放学的路上遇到的事情、晚上回家听到的事情、在学校里遇到的事情, 都可以写到日记里来。可以记叙事情的经过, 也可以写自己的一些想法体会,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不要有什么拘束。当出现学生写日记的好题材时, 我会马上提醒学生去观察, 去动笔写下来, 有时即使在上课我也会把课停下来让学生先写日记。记得有一次, 班里飞来一只小麻雀, 学生都好奇地盯着麻雀看, 我灵机一动, 这不是让学生写观察日记的最佳时机吗?于是我中止上课, 也跟着学生一起观察起小麻雀来。然后我让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和自己想到的以《飞进教室的小麻雀》为题目写下来。早晨如果有大雾, 我也会提醒学生去观察, 然后晚上回家写成日记。时间长了, 学生也逐渐有了写日记的欲望, 他们往往会提醒我说:“老师, 这个事情让我们写篇日记吧!”有话想说, 有话想写, 这就迈出了习作的第一步, 学生不再觉得写日记是一种负担, 而觉得是一种乐趣。

如果我们平时能及时发现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并指导他们用心观察、思考, 那么学生的写作素材就会越来越丰富, 写起来便会文思涌动, 下笔如行云流水, 一会儿便会有一“佳作”问世, 那学生自己也会觉得作文是一种乐趣, 而不是一种折磨。

所以平时坚持写日记, 正是为将来临场作文积累素材。

二、结合学段目标, 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写好日记

小学阶段的习作重点是让小学生留心周围生活, 注意观察, 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我在指导学生写日记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日记写具体, 不但要记叙事情的本身, 更要注意融入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日记即作文, 一篇好的日记其实就是一篇好的作文。

(一) 指导学生把日记写具体。

开始写日记的时候, 学生的日记篇幅少得可怜, 有的只是了了数行。往往只能把事情的大概写下来, 读起来显得干巴巴的。怎样让学生把日记写具体?我每天到校第一件事情就是读学生的日记, 一边读一边找出写得好的日记, 上课有时请学生自己来读, 有时我亲自读, 边读边进行点评, 让学生知道写得好在哪里, 差在哪里, 应该怎么写。学生本子上的日记批改采用五星制, 学生从一星开始, 到升级的时候有的学生达到了九星。还没发日记本, 他们便围在我身边问:“老师, 我得了几星?”如果自己的日记得的星星比上次多, 他们便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因此, 他们的日记篇幅也越来越长, 内容也越来越精彩。尤其是一些差生也渐渐喜欢上了写日记, 喜欢用日记来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

(二) 以自命题日记为主, 兼之以教师的命题日记, 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写日记, 首先得让学生自命题, 想写什么写什么。当学生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头脑里已积累了一定的素材, 同时有的学生似乎难找话题来写了, 教师便可间插为学生统一命题。统一命题可以是某段时间比较热门的话题, 如竞选班干部、拔河比赛等, 也可以是教材中的小练笔, 由学生向教师推荐命题, 教师择优录用。总之, 命题与自命题相结合, 让学生从自由命题向半自由命题最后向不自由命题 (即命题作文) 跨进, 一步步地提高难度, 一步步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教师的命题最好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并结合语文作文训练组的要求去进行。比如可根据比较特殊的天气组织学生写一篇同题的观察日记, 比如在一场激烈的体育比赛后可以组织学生写一写有关这次比赛的日记, 再比如结合最近发生的事情写一篇《难忘的一件事》等。

(三) 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 促进学生日记水平的快速提高。

教师的鼓励和评价是学生前进的指挥棒和提供不尽动力的加油站。

1.指挥棒作用。哪篇日记写得好, 值得大家去学习, 教师除在日记评语中进行鼓励外, 还要在班里讲评本次日记, 进行有针对性地赏析。学生通过欣赏优秀日记, 就会不自觉地向优秀日记看齐, 而被表扬的同学也会更加努力地写好每一次日记。

2.师生思想交流的平台。学生的日记是学生展示内心世界的一扇窗户, 透过这扇窗户,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 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我每次读学生的日记总是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给学生写上评语, 跟他们就日记里写到的事情进行沟通交流。从不写套话。一来二去, 学生有什么想对教师说的话也愿意写在日记里。

在写评语时我尽量注意多给予学生以鼓励,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较差的学生, 要在日记中找到他的闪光点, 哪怕是写得相对较好的一句话, 或者是字写得比以前好了, 语句写得通顺多了, 错别字少了等, 都要给他以鼓励。同时指出一点需要改进的地方, 等到下一篇日记时, 如果有进步, 要及时给予肯定, 这样学生便会慢慢地爱上写日记, 甚至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

每一学期结束, 我都把学生的优秀日记打印下来, 一来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成果, 受到莫大的鼓舞, 他们会继续努力, 一次比一次写得更好。二来, 看到学生的学习成果, 自己心里也有一种成功的感觉。

(四) 持之以恒。

如何写好写活典型人物 篇7

【关键词】典型人物宣传报道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可歌可泣的典型人物,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事迹。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弘扬正气,传播真善美。

笔者在鹤壁日报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多年,与同事们一道采写了大量的典型人物报道,如全国拥军模范靳月英、全国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李飞等。回头总结一下,要写好典型人物报道关键是在抓住时代兴奋点的同时,再从真、细、快、平等几个方面入手。

典型人物要体现时代精神。典型人物宣传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早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十分注重用典型人物引领示范,新中国建设时期更是涌现出大批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人物,如著名的典型人物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张海迪、孔繁森、任长霞等,再如当下中央电视台每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既有典型个人也有典型集体;既有拼搏进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也有无私奉献、敬业爱民、孝老敬老的平凡人。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无不彰显时代价值,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和深远的影响。

为此,典型人物的宣传要抓住时代的兴奋点,只有与时代精神紧紧相联才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这就要求我们记者在工作和生活中练就一双发现典型、把握典型人物时代精神的慧眼,并用时代的坐标去对照、去衡量典型人物的代表性,提取典型人物的时代价值。

鹤壁日报推出的全国优秀育种专家程相文就是一个典型范例。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河南的农业在国家粮食安全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程相文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玉米育种事业,先后研制出39个玉米新品种,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多年来,鹤壁日报对程相文从海南育种的酸甜苦辣到取得的辉煌成就,再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他的关怀等进行了连续性的全面报道,从工作、生活等不同侧面反映时代主流价值观,在广大读者中树立了榜样,凝聚了力量。

典型人物宣传要“真”。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典型人物报道也是一样,只有真实可信才能赢得读者的认可和喜爱。如何才能做到“真”?这就要求新闻记者要深入典型人物工作生活的第一线,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获取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写出的稿件才最真实可信,也最感人。

鹤壁日报记者为采访全国拥军模范靳月英就曾到山村与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白天与她一起上山挖树坑、采花椒,晚上盘腿坐在炕上听她讲解放前支前的故事、解放后拥军的事迹。动情之处,记者与她一起流泪一同欢笑,交流中感受着她那弱小的身躯因为有强大的精神支柱而产生的强大能量。通过感同身受的采访,记者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新闻素材,从而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出的报道也最感人,使许多人读后流下眼泪。这篇人物通讯《普通党产党员的楷模——靳月英》在当年全省新闻作品评选中获特等奖。

典型人物宣传要“细”。细节,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要形象、真实、可信地表现人物,就是要让细节说话。好的人物通讯来自于细节,记者笔下不但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来龙去脉这些新闻要素,还要有人物对话、场景描述、事件回放,等等。如《普通共产党员的楷模——靳月英》一文中描写靳月英战争年代的支前故事:她为了把有限的粮食省下来送到部队,几年没有吃过一口白面,全靠山野菜、地瓜藤填充饥肠。冬天,给部队做棉鞋时没有棉花,家里仅有的一条破棉被差不多被掏空了,夜晚儿子冻得直哭;棉裤里的棉花也差不多掏完了,自己则把山茅草缝在棉裤套里抗御严寒。在战区救护伤员,伤员伤口散发出的脓臭她没嫌弃过,总是像妈妈、像姐姐一样细心地、一点一点地给伤员擦洗、包扎。有一次,一个伤员抬回来时,碗口大的伤都已经溃烂流脓了。为减轻战士的痛苦,靳月英用嘴轻轻地吮吸,用手缓缓地挤,把浓血一点点排干净,然后敷上药,包扎好。清理后,她又跑回家,把留给孩子的一点点粮食给伤员做了可口的饭……

文章通过典型人物几个典型事件中的细节描述,捕捉到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个性特征,也正是这些细节感动了许许多多的读者。

典型人物宣传写法要“平”。我们宣传典型人物的目的就是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让人们感觉这个典型人物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实实在在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平凡人,是可信、可学的。为此,我们宣传典型人物时要从平视的角度去观察他工作中、生活中的闪光点,彰显典型人物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事迹,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在写法上是要注重用平实、贴切的语言把故事讲清楚,把道理说透彻。如《普通共产党员的楷模——靳月英》一文中描述她的形象时是:瘦小的身材,花白的头发,穿着蓝布衫、黑单裤和自己缝制的宽口布鞋。描写她那双常年劳动的一双手是:这双手由于摘花椒、拣花椒被染得黑乎乎的,皮肤也被扎得更粗糙了。说起群众对她的评价是:你认识靳月英不认识,听说她可差火(方言,有本事)哩。文章中典型人物的语言是:党员没有退休日,活一天就要干满两晌;一生一世做好人,对得起群众,对得起党……这句句朴实的语言是一名80多岁老共产党员的心里话,也表达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对党的赤胆忠心。读着文章,一个朴实、正直、善良、一心跟党走的老共产党员形象跃然眼前。这点点滴滴比生硬的说教更有说服力、感染力,也更容易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典型人物宣传要讲故事。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喜欢听故事、看故事。讲故事的报道手法具有人情味、趣味性,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所以,写宣传典型人物也就好比在讲一个动听的人物故事,我们就要通过一个个好的故事去吸引人、打动人。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中就有许多经典的小故事将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如在描写焦裕禄亲民爱民时,讲了他在大雪天走进一对贫困老夫妻茅草屋的故事;叙述焦裕禄的担当精神,讲了他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故事;叙述焦裕禄的廉洁自律,讲了他不允许儿子看白戏的故事……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娓娓道来,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党员、干部忠诚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鹤壁日报在报道全国著名育种专家程相文先进事迹时也运用了大量的小故事。如他在海南玉米育种基地“大年初一没饺子吃”、“玉米穗子套起来”、“四只老鼠一麻袋”等等……有故事情节、有人物特定语言,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主人公挚爱育种事业、献身育种事业的感人事迹。

典型人物宣传要“快”。50年代焦裕禄的先进事迹是一年后通过新华社等几大主流媒体发出的,但仍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震动和反响。我们知道,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主流媒体掌握了许多优先话语权。而当今是信息时代,根本不允许我们有丝毫的慢动作。因为,大量新媒体、自媒体的发展能够使一个新闻点瞬间传遍大江南北。

传统媒体要继续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掌握话语的主动权,就要有强烈的危机感,有抢新闻的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发现一个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时首先有与新媒体融合的意识。在获得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内一方面通过各种新媒体以滚动式、互动式方式抢发新闻,不断报道事件的动态及社会反响;一方面通过传统媒体发出权威声音,通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方式形成宣传合力。

(作者单位:鹤壁日报社)

如何写观察斗鱼日记 篇8

马尾的头部呈深蓝色,头的两侧各有一只大眼睛。身体呈宝石蓝色。它的两个腮的后边各有一只鳍。它的脊背上有一支很细又很长的鳍,肚皮上有一支又宽又短的鳍。尾巴很大,特别漂亮,象绸缎一样。斗鱼、斗鱼,顾名思义就是要相互搏斗吗。它胸前有一对很健壮的鳍,它们就是用这对鳍搏斗的。这种搏斗不是无缘无故的,也不是打闹,而是为了吸引雌鱼,然后获胜者会和雌鱼交配。

我的鱼要是饿了,就会使劲嘬鱼缸的底部,那时候,我要是给它鱼食,它便会等到鱼食沉到缸底再吃。鱼食都是小肉粒,见到水会发大。它见到食物,并不是象其他鱼一样狼吞虎咽,而是一点一点地慢慢吃,一粒小肉粒得吃两口。吃饱了它就一动不动地浮在水面上,睁着一双大眼睛欣赏着缸外美妙的世界。

当水发绿的时候,我会用一只管子装满水,然后把管子的一头放进鱼缸里,另一头放在水池子里,把水吸出一半,再放入一半晒好的清水。这样鱼缸的水就换完了。马尾就可以在干净的水中游泳了。

人物观察日记 篇9

为什么崇拜她呢?最主要一个原因就是她学习勤奋刻苦。记得那一次语文单元测试前一天,老师让我们回家好好复习。回家后我认真地看了好几遍书,还把老师要求背的地方都重新背了几遍。自认为复习得很好后,就合上课本去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徐佳怡让我听她背书。使我惊讶的是她把老师没要求背的地方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了。我听完后深感惭愧。

徐佳怡不仅勤奋刻苦,而且乐于助人。

有一次我和徐佳怡在公园里玩。看到一位老爷爷在推垃圾车。当遇到一个上坡时,老爷爷怎么也推不上。徐佳怡对我说:“我们去帮老爷爷吧!”我答应了。别看徐佳怡人小,力气可大着呢!不一会儿,我们就把垃圾车推上去了。老爷爷很高兴,我们也很高兴。

写作宝典.如何写日记 篇10

有些同学认为:“写日记,就是要检查一天的言行,总结一天的思想。”这话有道理,但不完全对。

一天结束了,回顾一天的生活,看看取得了哪些进步,还有哪些不足;什么做对了,什么做得不对。把这些记在日记里,对一个人的成长、进步确实有帮助。

但是,我们的思想还可以活跃一点:凡是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都可以写;凡是自己做的、玩儿的、吃的,觉得有意思的,也可以写;有一些“悄悄话”,不好意思和别人说,也可以在日记里跟自己的心来说说!

学生的任务是学习,还可以把写日记和学习结合起来。看了一篇文章,在日记上写下自己的学习心得;报纸上的谚语格言,抄在日记本上;一个成语故事、科学数据,对学习有帮助的,也把它们记在日记本上。喜欢自然科学的同学,也可以在日记里记录下科技活动的详细情况,都很有意思。如果每天都记一点新学到的知识,那么你的日记便是一本很有意义的“日知录”了。

总而言之,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记录生活的日记,也不应该那么狭窄。

二、形式要活泼,方法不拘一格

一些同学写日记,喜欢遵循一个“万能的”公式:先写所见所闻,再写看法、感想,最后联系实际表决心。其实,日记的形式同样可以丰富多彩。

两个同学在激烈地争辩,把他们的辩论记下来,就是一段对话;针对班里的不良现象,在日记里摆事实、讲道理,进行分析,就是一篇短小的议论文;把看到的一件小事,有头有尾地写出来,就是一篇记叙文;半导体收音机装好了,写一个使用说明,就是一篇说明文;看完电影写一点感想,就是一篇小随笔。

有时,也不一定非要成文。一个片段、三言两语的思想火花,也未尝不可。总之,写日记形式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例文: 2009年7月9日

星期四

天气:晴

江苏省姜堰市张甸中心小学董文女

天终于亮了。“太好了!”我从床上蹦了起来,今天我要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田里捉昆虫。

我赶紧穿好衣服,连早饭都没有吃,就急急忙忙带着一个小箱子出门了。一到门口,便看到小伙伴们早就“全副武装”地等着我了。我走到他们中间,一声“出发”,大家便一起奔向了田野。

放下小箱子,我们就开始捉昆虫了。我发现小草上有一只蝈蝈,便悄·r卣地走到它跟前,向前一扑,使劲一抓,然后小心翼翼地张开手……唉!没有。我转念一想: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哪有一下子就成功的。想到这儿,我的心里宽慰了许多,便鼓足勇气,继续捉昆虫。我发现那只蝈蝈突然跳到另一棵小草的叶子上了——跳得那么远,我的勇气反倒更足了。我蹑手蹑脚地向它靠近,迅速扑过去……嘿,绿色的蝈蝈终于到了我的手心里,它蹦来蹦去,好像在说:“放我出去,放我出去!”我可没那么客气,赶紧把它放进了箱子里。一转眼,我又发现了一只蝈蝈,比刚捉的那只大很多。我猛地向前一扑,虽然大蝈蝈动作迟缓,但还是躲过了我的袭击。不要紧,它可没我聪明,我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地“装死”,等着大蝈蝈自投罗网。果然不出所料,大蝈蝈又跳到了我的面前。我突然伸出手一抓,它就落入了我的“魔爪”了……

晚上,我们兴高采烈地回家了。虽然我的衣服弄脏了,但是我很开心,因为这一天,我捉的昆虫最多。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日记 篇11

一日记的格式和要求

写日记有一定的格式, 首先教师要把写日记的格式教给学生。如在第一行写上几月几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从第二行开始写正文。然后告诉学生从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中选择一件有意义的来写, 主题要明确。如这件事使自己得到了什么启发, 受到了什么教育等。这样来要求学生写日记, 学生写起来就有重点有目标了, 同时还可以避免面面俱到, 东拉西扯, 写“流水账”式的日记。

二日记的选材方法和指导

写日记的方法有很多, 通过总结, 学生感兴趣并容易接受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学习写观察日记

写观察日记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训练学生的周密性, 扩大学生的视野, 练好写作的基本功。比如指导学生观察水梅花, 我先让学生按时间变化的顺序去观察, 从茎开始是嫩绿的, 慢慢变成了粉红色, 这个变化, 学生看得真真切切, 培养了学生做事认真、细致、耐心的好习惯。再如在风和日丽、草长莺飞的春天, 我带着学生到野外去, 观察杨树开始返青、发芽到叶子长大的全过程。学生们仔细观察, 真实记录, 从而掌握了杨树生长的规律。如在秋高气爽收获的时节, 我带着学生去观察硕果累累的果园、稻浪起伏的田野, 用丰收的喜悦来感染学生们。回到班级后, 指导学生按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的顺序讨论, 说一说、写一写自己看到的一切及感受, 激发了学生们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 学习写节日日记

清明节我带领学生去南山烈士墓, 缅怀革命先烈王峙, 让学生知道王峙烈士是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 把生命和热血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回到教室, 我指导学生写了一篇以“缅怀先烈, 刻苦学习”为主题的日记。再如三八妇女节那天, 我对学生进行了爱父母、爱长辈的教育, 并要求学生为她们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学生们有给奶奶去医院买药的, 有给妈妈洗脚的, 还有帮姑妈洗衣服的……虽然都是些小事, 但在日记中学生们写出了父母、长辈的辛劳和自己向亲人们献出的一颗爱心。

3. 学习写劳动日记

我班的学生都生活在农村, 他们日常生活跟劳动是分不开的, 从小就要对他们进行热爱劳动教育。我让他们参加一次家务劳动。比如扫院子、薅草、喂家禽……第二天在课堂上, 我让他们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写一写自己劳动的经过, 体会劳动的喜悦。再如手工制作是学生们最喜欢上的课程, 我让学生自己制作不同的风车。第二天学生拿出自己心爱的作品, 我一看真是五花八门、样式繁多。有用纸做的、有用塑料做的、有用木片做的、还有用秸皮编制的……看到这些佳品, 我让学生们按“先—接着—然后—最后”的顺序写了一篇日记, 激发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4. 学习写游戏日记

做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学生天天和游戏相伴, 给学生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同时也使学生身心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为了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 我在活动课上跟学生们一起做了一个“猜字传字”的游戏。让学生都参与进去, 成为游戏中的一员, 从中体会游戏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游戏结束后, 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忆游戏的规则、经过和结果, 最后谈一谈做游戏的感受, 并按一定的顺序写了一篇日记。学生不仅写出了游戏的规则、经过和结果, 而且还写出了游戏中同学的动作、神态和感受, 并深深地体会到以后做什么事都要认认真真, 不能有一丝马虎。

三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按要求有计划地每天写一篇日记, 这不是给学生增加课业负担, 而是为将来写作打基础。学生对日记感兴趣是写好日记的关键。培养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 但要结合学生实际, 有针对性地去选择,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我在班级墙报上设立了优秀日记展评专栏, 让它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定期对那些构思新颖、内容具体、文笔优美的日记进行展评。在批改日记时所留的评语都要有针对性。对优秀日记进行鼓励和鞭策, 对有差距的日记在评语上要告诉学生怎样去写, 写上对修改日记的建议, 不要总去找学生的缺点, 总去批评学生。尽管学生的日记中只有一小段或是一个句子写得精彩, 也要给他们画上红线, 并在评语中对他们进行表扬, 以提高他们对写日记的兴趣。一个学期结束了, 我结合不同素材再对学生的日记进行归类比较, 优中选优, 把选出来的日记再帮助他们进行修改、整理, 然后鼓励他们向各种刊物投稿。

写日记不是强加给学生的课业负担, 而是一种写作乐趣, 目的是为学生写作文打基础。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只要学生们对日记感兴趣, 能坚持天天写作, 不断积累, 将来有日记做基础, 作文将不再是一种负担, 而是学生们最喜欢的一门功课。

参考文献

人物观察日记 篇12

我也总是不能免俗的直到所谓的节日才仓促的紧紧抓住笔想要记下点什么--

我写,你好,祝你节日快乐,以一种真诚的想念和祈愿的姿势。

翻开日历转过的一个醒目日期,通常是异于平常的颜色,脆薄纸页间鲜明的红或者蓝,甚至夹带着在一旁写下教师节的温柔字样。蕴藉希望的刻意提醒,像是别在柔软心头一枚熠熠闪烁的胸针。在夏天末尾的一个晴朗午后,漂浮在遥远的深绿色山林和近旁窗帘上微小的风,伙同明媚的光线沿着前额慢慢渗进了心底,于是我看见绽放在空气里如同水纹荡漾的温柔眉眼,久违了容颜。在这个强弩之末的夏天,我想起了我的老师。

每个人津津乐道的过往注定有别于那些泛着黄褐色时光印迹的老照片,他们不是那些锐化的形影以及身后模糊不堪的背景。往记忆深处溯源的流水始终汩汩着清越而真切的回声,并没有隐晦忧郁无疾而终的吟哦,我在这水边轻易打捞熟稔至极的腔调,属于我曾经和现在的老师。

我看见的他是站在北方城市一所小学校并不恢弘的大门口,他站在一个浓郁的秋天的末尾,寒冬腊月正缓缓拉开序幕。我的小学五年级,那年冬天收到最好的礼物来自他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完成的三个巨大的雪人,在操场的边沿,灰色围巾,红彤彤的鼻头,倾斜天空以及周身微弱的颤抖,那是我和他第一次见面。他是我的雪人老师。

我会记住尚且属于童年的遥远时光,已经被四季轮回和莽撞的成长打磨成光滑的圆石,在记忆逆流的水边,有关雪人老师的印记已经变成石头上往外幅散的坐标。我能够想出的最好的形容--不朽。

有关成长期的年少总是被家人和身边的朋友忽略掉,家人们总会用他还是个孩子来搪塞一切他们认为不必要的问题,所谓的朋友不过是一起玩弹珠一起跑去河边洗澡偷红薯彼此蹲在游戏厅门口抄作业这样的关系,皆没有十足分量的意义。

于是雪人老师适时的出现似乎变成了一道跨越北回归线的极光。那些逃课外出游玩的被发现的时候,他不像其他老师叫我们站门口打扫卫厕所甚至体罚,他给予我们的机会是思考和自我的反省,而他需要的是必须能够表达悔意和意志的作文,不是检查而是作文。其后他会在一个晴朗的周末带全班去郊游,满足真正属于孩子的愿望。他还会在其他的时间让我们尽量放下书本作业去上兴趣小组的课。他的围棋非常厉害,打败了一向无敌的老校长。他在元旦晚会上引吭高歌,隔壁班的女老师说他很帅。他教授数学是一种兴趣数学,他来以后我们班的数学成绩从此遥遥领先。他年轻时尚,他最经常对我们说的是,也许你们将来并不能完全成功,但是你们一定要真的高兴。这是懵懂年月里隔着阅历的一知半解。

但我相信他说的话。就像他对我说,你可以不考试,但你要诚实回答你会不会。我说会。彼时冬雪如银,厚厚地铺在眼睛里。我无心数学测试,只想出去踩雪。我的回答让他无意识地给了我一份自认为的礼物,他宣布测试取消,全班去操场堆雪人。

我并没有在那样的考试中获得成功,但是当我拥抱雪人的时候,非常快乐。

这是时间里凸现的铭刻着关于雪人老师美好记忆的一句话。这个即将到来的教师节,我面对即将莅临的秋天,带着感恩和怀想,用一种有别于十二岁的心智重新理解这句话,并且,深刻地想念我的老师。

人物观察日记400字 篇13

疑点一:爷爷老家的阁楼上有一台非常奇怪的机器,那机器上有很多排列整齐、五彩缤纷的按钮,它们的外形很像钉子。我很好奇这长相古怪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玩意儿,爷爷告诉我那是他以前工作时的机器,只要按压那些按钮,就会出来不同颜色的纸头,什么颜色的按钮就能出来相应颜色的纸。爷爷还给我现场演示了一遍,真的好神奇啊!但我还是怀疑这是他与外星球联系的机器。

疑点二:爷爷有时候会“胡言乱语”,一些稀奇古怪的词语会从他口中时不时地冒出来,比如:星辰大海、发动机、操控台、火力燃料等等。

疑点三:爷爷还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本领:他居然会自己给自己拔牙!我亲眼目睹过。只见他先拿着装满麻药的针筒朝着牙齿的地方注射,几分钟后,他对着镜子张开大嘴,拿着微型“老虎钳”用力一拔,牙齿就脱落了,随后他赶紧塞上棉花球止血。整个过程爷爷操作得都非常熟练,我怀疑爷爷在外星球是一个牙科医生。

疑点四:爷爷的呼噜声非常响,可以把桌上的东西震到地上,墙上的画册也会被震得摇摇晃晃,爷爷一边打呼一边嘴巴里还会叽里咕噜地不知道说些什么。我怀疑他是在梦中和外星人对话呢。

如何写人物通讯稿 篇14

标题导语最重要

在把握好了人物的选择后,接下来就得考虑要以怎样的标题来展开,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窗口。美的题目像磁石,一下子就会吸引住读者的双目,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如果标题吸引人,他会继续读导语,导语让他再一次决定要不要读下去。

导语是新闻写作中的最重要的部分。抓住或者失去读者,取决于标题和导语。”在实践中,标题和导语的写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的开头部分,其作用是互补的,优秀的新闻作品,总是力图把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共同完成提示、评价新闻核心内容和吸引读者注意的双重任务。

特别要指出的是“共同”。相反,那种割裂两者,同时又赋予它们各自无穷多的任务的论述,是与实际脱节的,也就无从谈起对新闻写作的指导。

答疑型:也就是标题提出疑问,卖关子,吸引读者注意力,然后导语回答,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比如在“一名老兵的心愿”中,标题就卖了一下关子,让读者想知道这名老兵的心愿到底是什么,紧接着在导语里就用精简的几句话回答了这个疑问,并在导语的最后用“但一想到我还没有恢复党籍,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我便老泪纵横,夜不能寐……”又进一步吸引读者想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所以说导语的作用一是抓住事物的核心,二是吸引读者看下去。其实,这正是标题和导语的共同使命。标题命制的一个诀窍就是在导语上做文章。如果一则报道是按照倒金字塔结构写的,那么最重要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就在导语里。

抓住点面作报道

在标题导语基本形成之后,我们就得构思从哪些点面来突出报道的闪光点,这也就是文章最重要的部分了,所选点面不能多,一般选一到二个就够了。并且要把握典型人物报道的客观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体裁要确定:

典型人物的.新闻写作,首选的体裁一般都是通讯体,当然也有人采取系列报道、特写、新闻故事、报告文学等形式。不管是什么体裁,都要完成以下几个命题:叙述典型故事、交代时代背景、揭示先进人物的典型意义、再现先进典型人物形象。

采访不可少:

先进典型人物的报道,就要凸现人物形象,表现不被人所认识的隐藏在人物心灵深处的闪光的思想。捕捉到了人物的灵魂和思想,才能说是读者读懂了你采访的对象。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的采访对象离你很近。所以要写好人物,首先必须采访好人物。在采访人物的过程中,作者要把采访看作是排演一台戏,要有意识地把自己当成导演,要有意识地把采访对象当成主角,要有意识地把采访对象身边的人当成配角。作者要采用语言和行动这两种方式去引导主角和配角,并用笔摄下主角、配角的肖像、言行及当时的场景。此外,在后期加工的成文过程中,还要注意综合运用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表达方法。如果基本上能做到这些,一定能写出读者爱看的人物报道。

程序要理清:

经过了人物采访之后,我们就得进一步来理清程序。我们在中学上语文课时,经常见老师这样讲析一篇文章:先讲标题大意,再去划分段落并归纳段落大意,继而总结中心思想,最后分析写作特点。后来我才知道,如果你省略课文内容,其实老师给你列出的是文章的结构图和作文的基本技巧。如果此法反用于作文的话,我们先列出写作提纲,就完成了一篇文章的结构设计;再按提纲扩充内容,就完成了整个写作过程。所以说,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的写作也没有奥秘。一般程序都是这样:

1. 梳理细分新闻材料,合并归类新闻故事。精选最有代表性的材料,为表现新闻服务。

2. 设定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的标题,即提炼出体现中心思想的关键语句。使其成为新闻写作的核心。

3. 围绕主题进行结构设计。立意和谋篇布局,是决定新闻作品成败的关键。一般来说,它是对大主题的扩展和分解。目的就是更有力度地全方位表现主题。如同太阳灶的设计,如果记者占有的新闻材料都是一块块闪光的玻璃平面的话,都应该围绕焦点(主题)辐射光芒。

4. 巧妙处理段落之间的起、转、承、合。力求文章前后环环相扣,段与段过渡自然和谐。切忌游离主题。这也是典型报道产生影响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上一篇:关于水资源研究报告下一篇:公司置业顾问个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