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老师(共14篇)
生活即老师 篇1
生活即老师
胶州七中初三七班刘嫱
指导教师刘建华
生活即老师,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生活给予我一个快乐的心态。
一到休息日,我便喜欢去外面逛逛,自然就要去坐公交车。其实我不太喜欢那些公交车司机们,总是板着一张苦瓜脸,似乎每名乘客都是他的债主似的。甚至有些司机们的态度特别不友好。那天像往常一样,我走上公交车,坐到座位上,我已经习惯不去看司机的脸,害怕看到的是一片乌云密布。
过了一会儿,音响里传出报站员甜美的声音。之后司机又重复了一遍:“××站到了,有下车的吗?”人群中传出一句:“师傅,有下的!”本以为司机和乘客的对话至此已经结束,又突然听到司机冒出一句:“好嘞!”声音那么洪亮、那么干脆,很久没有听到司机这么快活的声音了,浑身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直觉告诉我:那种感觉叫做感动。我想:这位司机肯定很爱他自己的职业和乘客们,一心只想为人民服好务,才会对自己的工作抱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如果每位司机都这样,那么坐公交车岂非一种享受?
生活告诉我亲情是朵不败花。
弟弟和姥姥、姥爷住在一起,他们家门前有个小院子,院子里种着几种蔬菜。一天,姥爷正在给蔬菜浇水,突然不知什么原因,院子里竟然起火了姥爷匆匆忙忙的打来一盆水泼在了火上,但火苗似乎得到了力量一样,生命力更加旺盛,气势汹汹的向空中冲。见火势越来越大,姥爷大声地对屋里的姥姥说:“你抱着孩子快跑出去!”姥姥没办法只得抱着弟弟冲了出去,弟弟在姥姥怀里乱哭乱叫。这是邻居听到了声音,连忙过来帮忙。最后火苗终于熄灭。听到这个事情后,我心里一惊。在那么危机的关头,姥爷心里想的只是保护这个家,保护她的亲人,却把自己的安全搁在了一边。我想:亲情就是一种割不断的情。
生活,需要我学习?
生活即老师,我真需要好好学习。
生活即老师 篇2
作为杜威的学生, 陶行知把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介绍到中国, 由于当时中国正处在激烈的民族运动之中, 社会背景与杜威所处的美国转型社会大有不同, 所以, 陶行知根据杜威“教育即生活”在中国的失败经验, 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新思想。
一、两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由于美国的传统教育存在学校与社会生活隔离、课程与儿童现实生活需要脱节、灌输式教学等弊端,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他认为, 传统教育是在学校这种人工环境下以正规课程的形式传授书本知识, 而书本知识的传授如果没有实际生活经验做基础, 则所学的知识不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也就是说学校教育日趋与社会生活相分离。“学校必须呈现现实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所以学校应当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 缩小到一种雏形的状态, 学校生活成为简化的社会生活。
陶行知根据中国社会现状, 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 提出“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的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认
刘建英
为, “生活即教育”, 整个社会是生活场所亦是教育场所, 在生活中获得的教育才是活的、有用的教育。在生活的矛盾斗争中, 各种因素相互摩擦, 生活在其中的人便受到了教育。“过什么生活, 便是受什么教育”“要想受什么教育, 便须过什么生活”。
二、两种教育思想的相通之处
由于陶行知师承杜威, 其教育工作及教育试验首先都是以杜威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进行的, 所以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有着天然的联系。
(1) 陶行知与杜威都秉承实用主义哲学思想, 重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反对“生活自生活”“教育自教育”的机械教育论, 主张把教育与生活统一起来, 试图解决学校与社会脱节、学生所学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教育弊端。杜威认为, 教育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 它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陶行知看来, “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 要让民众在生活中接受教育。“生活即是教育, 教育即是生活”。
(2) 这两种教育思想都蕴涵了“终身教育”这一概念。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 不断生长, 就是生活”,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保证生长的各种力量继续进行, 所以个体即便离开了学校, 教育也不能停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教育即生活”比较隐晦地包含了终身教育思想。陶行知则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发展终身教育, 培养求知欲”。他认为教育应该紧密联系人民大众的生活, 要让广大群众在生活中学习, 学习为生活, 生活为学习, 做到“活到老, 做到老, 学到老”。
三、两种教育思想的差异性分析
(1)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与杜威“教育即生活”这两种教育思想各自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杜威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时的美国社会初等教育已经普及, 教育基础比较牢固, 整个社会处于工业转型时期, 城市化正在完成, 经济已有相当发展, 但文化发展滞后, 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教育的改革已成为时代的呼声。杜威正是为了解决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矛盾, 使教育适应时代变化, 而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正如其所言:“知识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况且工业化转型期本就是一个实用主义时代, 因而“教育即生活”更是深具实用主义特质的。陶行知面临的是20世纪初半殖民半封建主义的中国农业社会。当时, 军阀混战, 政局动荡, 经济贫穷, 教育程度低下, 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当时中国许多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之所以不民主、贫穷, 主要原因是广大劳动人民不识字, 没受文化教育, 所以陶行知曾坦言, 无论是提倡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还是劳苦大众教育, 其实他心中只有一个问题, 这问题便是如何使教育普及, 如何使没有机会受教育的人可以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教育。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旨在使受教育者即每个普通大众自己怀有这种“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以完善自己, 进而使社会进步。
(2) 这两种教育思想的侧重点不同。由于杜威时代的美国教育已有相当规模,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为促进教育更好地适应时代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改良方法。所以杜威的侧重点放在国家教育体系的改良上。可以说, “教育即生活”的主体是施者, 通过社会整体教育观念的引导和教育体系的改革, 教育者经过精心设计, 把生活中的许多内容经典化, 浓缩成若干课程, 以便于教育人士更好地实施教育。而陶行知时代, 我国的现代教育还未形成体系, 教育零乱, 况且当时的社会重任是使民众觉醒以实现民族解放, 既然没有完整的教育体系来改良,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自然侧重于教育的受者, 只有广大的受教育者自己具备这种教育理念, 教育才能走进人民大众, 教育才能改造生活、改造自然和社会, 实现富民强国。作为一种教育思想, 它需要受教育者深刻领会并自主贯彻。可以说, “生活即教育”在理论上比“教育即生活”更完美、更广博, 是“教育即生活”的深化与完善。然而, 在一个教育成熟的社会中, 人的生活的广博性让“生活即教育”无以掌控, 它无法大规模地通过教育组织来实施。显然, 对目前的学校教育改革而言,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更具实践操作性。
(3)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蕴涵教育传播理论,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则更倾向于一种“大众教育”。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社会不仅通过传达、通过传递而继续生产, 而且可以公正地说, 在传递中、在传达中生存。”“不但社会生活和传达是一件事, 而且一切传达 (因此一切真正的社会生活) 都具有教育意义。”他所说的“传达”, 即信息的传播, 人在信息的传播中获得知识, 因此, 传播即教育;人的生活满是信息的传播, 因此, 教育即生活。这一理论和现代教育传播学何其相似。陶行知则明显倾向于大众教育, “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 大众自己办的教育, 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 整个社会便是一所学校, 社会生活便是教育本身。他把“学校”泛化, 这样人人便可以参与这种生活中的教育。
论高适、岑参边塞诗的风格特点
杨继权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 是唐诗之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我国古代诗歌的历史长河中焕发着耀眼的光芒。
从隋朝到盛唐以来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 由于边境战争的频繁, 疆土的扩大以及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 人们对边塞生活渐渐关心, 对边塞的知识也逐渐丰富起来了。他们对边塞不仅不感到荒凉可怕, 而且还感到新奇, 一方面在于统治阶级对于边塞诗的重视;另一方面, 部分
摘
要:边塞诗是唐诗的一大亮点, 在唐诗中有着相当高的地位。而作为边塞诗歌代表的高适、岑参, 其边塞诗又有着各自不同
的特色, 他们用各自的诗风共同推动着唐朝边塞诗歌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主要从他们边塞诗的风格特点的不同来加以论证。
关键词:气骨遒劲;瑰丽奇彩;夹叙夹议;寓情于景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郭元祥, 胡修银.论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教育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6) .
[3]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篇3
一、注重人文艺术素养的滋养,培养健全人格
在杰伊高中,他们开设了文学戏剧课,同时有戏剧表演团表演戏剧,他们每学期都要由主讲戏剧文学的老师主持编导一部戏剧,这学期卡尔老师编排了《彼得潘》,一部充满神奇冒险、魔幻的故事。他们有专门的戏剧道具制作坊,几个高大俊朗的高中男孩在忙活着为《彼得潘》制作海盗船,几个女孩也在忙着油漆船身颜色,工作间里满是叮叮当当地敲打声与锯木声。参加戏剧表演的学生必须是学业成绩优良,经过卡尔老师选拔的学生。如果这学期由于学业没达到一定的要求,就需要下学期学业成绩达到相应的要求,才有机会参加戏剧表演。学生一般都在放学之后开始排练到6点钟,这学期戏剧表演有20几个学生积极投入剧情表演中。戏剧表演增强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与周围同学的合作,了解周围世界丰富的人物角色性格,学会观察人物内心的变化,同时也激发他们创造性地表演,满足了他们的表演欲望,为以后他们能够成功地走向社会,以健康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生活奠定了基础。
二、学校教育关注社会问题,处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在亚当学校中心,我在听课巡视时,偶然看见学校的体育场里一群美国小学生都穿帽衫排成几行,有4个高中学生在前面指挥着行列的变换模式,好像在拍短剧,我询问一下才知道,他们正在排演节目为“公众服务声明”的短片,他们排演的主题是“关于糖尿病的社会问题”。由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取过度的糖分与饮料,美国每天有200个少年患上糖尿病,短片只有一分钟到两分钟左右。选材拍摄的目的在于激起学生及家长对少年合理健康饮食的关注。这让我十分惊叹美国孩子的自主性,他们从小就养成尝试关注社会问题、了解社会,树立公众意识。
同时,学校教育者也积极创设各种方式,使课堂教学处处与社会生活问题结合起来,值得我们深思。在观看一节亚当中心校的英语语言课与美国历史课时,这两节课是结合在一起的,是在同一教室,由两名教师一起上。走入教室,其中一部分学生在写电子邮件,我很好奇,一问才知道,他们在写关于美国的移民问题,现在美国墨西哥的移民很多,有很多通过非法偷渡黑在美国的墨西哥人,非法移民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移民问题及当地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教师要求孩子们写成一封建议信,并直接发给当地政府。当老师向我解释时,我确实感到震撼,感觉好像他们自己就是制定移民政策的移民管理局官员一样。由此看到,美国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是紧密联系社会问题的,敢于直接面对社会问题,让学生思考,培养他们从小参政的意识,美国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独立于社会的,为民众服务的合格劳动者。
三、创设艺术环境,美育环境无处不在:体音美并重,艺术课堂丰富
在我们参观的四所小学、两所初中和一所高中里,教室里的墙面上,布置的花花绿绿、色彩斑斓,美国课堂一般实行走班制,专业教师不动,有自己的教室,学生根据课程表,到各教室上课。每间教室布置得都很艺术,墙上有的是纪律规则;有的是数学公式,有的是教师个人收集的简报,有的是动物的图片,都很吸引人的眼球。像卡尔老师的教室里,每张书桌都放着两本大布头的文学工具书,有世界文学史和英语文学史。走廊里也满是校训或者学生的艺术作品。这一点在中小学体现得特别明显。音乐课上,他们有合唱课和乐器表演课。……体育课上,他们正在学校体育馆上排球课,体育老师很自豪地说,她非常喜欢体育,每天四节课,下午还当排球队和足球队教练。虽然很繁忙,但她说,运动着并快乐着。他们每天都是这样进行的,我们来参观是这样的,不来参观也是这样的。这也是美国务实精神的体现。
经过近一个月的访学,我随处能感受到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美国教育理念落到了实处,美国学校教育真正实现了教育与社会生活和谐发展。美国学校教育能够培养多元化的,身心健康,情感丰富,富有责任感,自信乐观的社会人,也随之成为可能。正是他们通过这种丰富多彩的各种教学实践生活,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生活即老师作文 篇4
今天,做完作业之后,我带着狗狗出去外面走走,走着走着,发现前面有位阿姨,掉了5块钱,我拿着那张5块,喊着:“阿姨,阿姨,你掉钱了。”我喊着她,她并没有理我,看着那5块钱,心里总是想不通,于是,最后决定还给那位阿姨,下午,我在那段路等着那位掉钱的阿姨,等着等着,到2点多了。我决定去找她,在那段路的邻居都说不认识她,问着问着,终于找到了掉钱阿姨的家,不过,她的家里并没有人,只好等她回来。
过了一会儿,她终于回来了,我拿着那崭新的5块,给她,说:“阿姨,这时你上午在路上掉的5块钱被我捡到了,现在还给你。”阿姨笑眯眯地对我说:“谢谢你呀!孩子,刚好我家里有饺子,为了报答你,给你吃点吧!”我回答说:“不用了,谢谢!”
生活即老师作文 篇5
在我7岁那一年,我一直想要一双溜冰鞋,因为班上的同学人人都有了,我不想让别人瞧不起我。于是,我哀求爸爸给我买一双溜冰鞋。最终爸爸在我软膜硬泡之下答应了。
一天放学回家,见到爸爸神秘地把一个东西递到我面前,我定眼一看,呀!这不是我梦寐以求的溜冰鞋吗?我高兴得像兔子一样,一蹦三尺高,顾不了作业有多少,就把书包一丢,穿上溜冰鞋去练习。
“呀,原来学溜冰还真不简单呀。”我自言自语地说。练习刚开始,我小心翼翼地滑行着,生怕摔倒了。因为我掌握不了要领,所以保持不了平衡。爸爸看见了,走过来说:“你要是一心想要学溜冰的话,就应该调整好心态,心定了,自然就会平衡。”我一试,还真灵,不一会儿就可以掌握平衡了,正当我沾沾自喜的时候,脚底下突然被一颗小石头绊倒了,手被划出了一道小口子,我有点不知所措。爸爸走过来,一边安慰我一边说:“儿子,你不要放弃,一定要坚强,才能成功。”我听了爸爸的话,忍着疼痛站起来,继续练习。也不知过来多久,我终于学会了溜冰。
生活即老师姜越 篇6
生活真是一位好老师!
在我小时候的一天,妈妈让我去买鸡蛋,我付了钱,大爷给了我一兜子鸡蛋,我太小,力气没有那么大,左膝盖碰一下,右膝盖踢一下,等拿回家,结果可想而知了。
这是我第一次买鸡蛋。
当我准备敲门的时候,我打开袋子,十五个鸡蛋,四个淌出清和黄,五个好的,六个裂的。我咽了一口唾沫,知道这次好挨揍了。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敲了门,当妈妈接过鸡蛋时,我的心都跳到嗓子眼了,妈妈打开塑料袋,笑了笑,我却打了一个寒战,妈妈挑了好的鸡蛋放到盒子了,又给我十元,说:“ 你想没想过,鸡蛋是易碎的东西。当你拿一个东西时,你要考虑这个东西该怎么正确对待。好,你去再买一些吧!”
我又去了大爷那,这次,我右手托着,左手提着,生怕给打碎了。这次,我成功了!妈妈表扬了我。我从这次买鸡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认真干了,那就会成功!如果你做事三心二意,那么你将一事无成!
让我们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吧!生活,其实是最好的老师!
生活即老师 篇7
一、课堂中培养———走进文本, 展开对话
从社会学角度讲, 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尤是如此, 许多优秀教师都能以全部语文活动作为语文交际的情景, 把语文课上成口语交际课, 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不着痕迹, 润物无声, 与课堂主要教学目标水乳交融。
如一年级阅读教学, 在激趣导入后初读课文前, 师生是这样交流识字的途径———
“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呀?”
“我会拼拼音。““我想自己查字表。”
“可是这课有些字没有拼音呀!”
“我会先看看前面是什么字或后面是什么字, 然后猜出这个字的读音。”……
在宽松、平等的氛围中, 对话充满了生活气息, 实现学生现有文本信息和已有生活经验、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借助文本这个载体, 课堂就逐渐成为真正交往对话的过程, 在理解、吸收、内化的基础培养了孩子的口语能力。
二、互动中训练———双向交流, 激活思维
口语交际训练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只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激活学生思维, 加强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 口语能力才可能得到综合性发展。在语文课堂中, 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语言交流能力的途径之一, 如识字途径、记字方法的讨论, 拓展延伸时的集思广益等都需要交流。
但现在孩子独生子女居多, 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颇令人担忧。孩子表达的欲望比较强烈, 但交流往往是单向的。小组讨论时也各说各的, 谁也不听谁, 缺乏倾听习惯, 更不能根据别人的发言形成自己的看法, 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这时教师应提出具体要求, 明确分工, 轮流当评委或重点发言人, 或到别的小组当小裁判, 比比谁的想法更全面, 表达得更好, 把孩子推到倾听的位置。这里可采用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推荐的一个小窍门:交流时强调对话双方的目光对视, “请你看着他, 直接对他说你的想法!”评价时用第二人称表达。如“我觉得你‘治病’的‘治’没有读出翘舌音。”不用老师提醒, 被评价的一方就脱口而出:“zhi bing”“这就对了!”“谢谢你!”接受了别人意见的孩子有的会由衷地说:“哦, 我明白了, 谢谢你!”有的因受误解或一下子难以接受对方的意见, 还会一个劲儿地辩解。由于孩子年龄小, 口语交际能力弱, 对于自己在交际中产生的语音、语法、态度等方面的偏差可能没发觉, 教师应以商量的口吻及时纠正交流时的偏差, 使师生、生生的互动训练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
三、拓展中提高———投石激浪, 启迪心智
思维从问题开始。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起来, 让学生有话说, 有话可交流, 就要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对学习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表达激情达到最高点。
如学了《老树的故事》一课, 抛出问题:你还能对老树提出什么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老树、老树, 你到底几岁?让我数数你的年轮吧。”“老树老树, 有多少小朋友在你树下乘过凉?和你聊过天?”“老树、老树, 你有多少根胡须?”
孩子们都有特殊的语言敏感性, 都是天生的小诗人。只要教师为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 加以引导、加以鼓励、加以肯定, 将使学生处于情绪高涨、精力振奋的状态。这股对语言的热情将持久不衰, 进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四、生活中实践———课堂内外, 相得益彰
生活即教育?食堂即课堂 篇8
关键词:用餐管理;教学做合一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6-063-1
低年级的孩子从幼儿园的饭来伸手过渡到小学的分组自主用餐,有一个环境上的不适应和用餐习惯的改变,一系列的常规需要扎实训练。我校二7班的班主任陈菊萍老师用她的细心、耐心和爱心在学生用餐管理上创造了一个每天不变的传奇:三清二净一到位!“三清”即用餐时地面干净无杂物;餐桌干净无剩饭剩菜;学生餐具内干净无剩余。“二静”指就餐过程中保持安静不喧哗;先吃完的学生能在原地安静等候同伴。“一到位”指学生用完餐后,餐具要归放到位。尤其是二7班的小朋友每天都能做到生生“光盘”,这对于娇生惯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简直就是个“奇迹”。陈老师正是把学生吃饭这件小事当成一件大事来抓,把食堂变成课堂,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让每个小朋友都真正的会吃饭、吃好饭,从而健康成长。
一、蹲下身子,捕捉现象
开学初陈老师蹲下身子,用心观察学生在用餐方面的不足:1.不会正确使用餐具;2.没有文明用餐的意识和习惯;3.吃饭不专心、挑食、拖沓。这些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围着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他们的双手其实早在长辈为他们盛好每一次饭,洗好每一件衣服的时候,就损失了一次次锻炼的机会。有的孩子连如何抓握汤匙都不会,大多数学生吃饭的时候是在餐盘的饭堆里乱扒一气,导致米粒菜叶撒得到处都是,还有的孩子这个不吃那个不碰,二十分钟过去了一顿饭才吃了几口。这些都是引起新生不能正常用餐的直接原因。通过学习陶行知,陈老师知道必须遵照陶先生的“六大解放”之“解放儿童的双手”,来着重训练学生用餐的技能和方法。
二、教学做合一,训练技巧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必须是教学做合一的。为了扎实训练,陈老师把学生们带进食堂演练常规,把食堂文化、用餐礼仪带进教室广而告之,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把用餐当成了每天的一堂课上得有趣有意义。
1.普及吃饭常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学初,陈老师就利用晨会和班会和学生一起讨论:人为什么要吃饭?饭菜有什么营养?帮助学生了解一些营养与健康的基本常识;并带领学生提前到现场熟悉小学食堂环境,讲解小组用餐的程序,使学生迅速消除陌生感,树立独立自主意识。
2.示范讲解用餐方法。为了避免食堂用餐人多嘈杂的干扰,陈老师就在教室里准备了餐盘、汤勺等,首先教会学生如何使用餐具、巧用调羹:先学会抓调羹——再学会正确地扒饭挖菜——边吃边用调羹把饭菜往中间括,这样等饭菜吃完,饭盆的四周也就干干净净了。其次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进食:(1)一口饭,一口菜,嘴巴干了喝口汤。(2)不让饭菜在嘴巴里长时间逗留。(3)专心吃饭,不东张西望。
3.制定小组合作公约。(1)合理分桌,一般将好动学生与文静女生搭配坐,将挑食学生与用餐快的学生搭配坐,特殊学生临近老师坐。(2)桌长负责餐前的准备工作和餐后的纪律监督工作,包括分发汤匙、传递汤碗等。(3)组员相互帮忙传递餐具,遇到要添饭菜举手示意。
三、过程巡查,贴心照顾
一个良好的习惯需要持之以恒来支撑,陈老师在吃饭时总是端着碗站着吃,边吃边巡视,巡查每组哪些小朋友吃得最快?巡查哪些小组桌面和地面最干净?巡查哪个小组纪律最好?然后回班当即进行反馈:当天吃的蔬菜都有哪些营养?公布就餐时桌长和老师的巡查情况,评比出用餐冠军小组和用餐明星,并给予贴星和家长群中的通报表扬。
除此之外,陈老师还把班里几个吃得特别慢的小朋友刻意安排坐在最边上,请打饭的师傅适当照顾,少打一些,但不能让他们自己知道,这样才能在不知不觉中与其他同学一起吃完,增强信心,等他们的习惯慢慢养成之后,再逐量增添。
四、诵读童谣,巩固常规
结合我校生活力的课题研究,低年级重在通过诵读诗歌强化常规,陈老师根据我校用餐实际情况,编制了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文明就餐童谣:
——就餐礼仪儿歌
小学生,有礼貌,就餐礼仪不可少;
就餐前,要洗手,细菌污渍全洗掉;
排队走,不吵闹,进入食堂勿奔跑。
上座位,不争抢,端汤递勺分工好;
吃饭时,轻轻挖,汤匙要向中间靠;
小嘴巴,凑上前,以防饭菜米粒掉;
一口饭,一口菜,细嚼慢咽消化好,
……
童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诵读中营造了欢乐、积极的氛围,由于在班级里反复传颂广而告之,就把文明就餐的习惯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心里,自然而然地落实到了行动上。
浅谈“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篇9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教育理论思想,教育是随着时代前进而前进的,因此,教育应该使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实际情况,知晓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地学习服务社会的思想和本领,将来才能成为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前进的得力人才。儿子就读的兰溪市聚仁学校本着以社区为依托,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的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已多年,让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社会化教育网络体系,其做法已多次被市级以上新闻单位报道。本人作为此次活动的其中一个小分队的带队人浅谈一点体会:
现如今人们普遍反映现在的青少年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不爱劳动,怕苦怕累,自我意识强烈,不愿合作等。从人的社会化的理论分析,上述问题正是说明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在走向社会、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缺乏一致有效的教育引导,而这一任务,单靠家庭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在社区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社区教育实践活动,正是顺应了这种需要。
我们小分队总的运作过程是:先由班主任选好小队长,组建小分队,再由队长联系其他队员就近集合,讨论、拟定小分队名称、小分队的主题、小分队的计划、小分队的行动等事项,在小队长的主持下,实施自己分队设计的活动,等小分队活动结束后再去社区盖参加社会实践章,再把小分队的实践活动用日记形式写下来交给我装订。在这种组织形式下,队员几乎是自己说了算,让孩子真正成了自己的主人,自主意识得到发挥。
小分队的具体行动:
一是做。手脑结合,服务社会。陶行知先生从实践中提出 “教学做合一 ”、“手脑相长”等教学原理,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服务于社会。我们小分队去过广场给小树浇水,去过社区打扫卫生,去慰问过孤寡老人,不仅使队员们尝到了劳动的快乐,也培养了队员们乐于助人的品质。如在上次的小分队活动中,去慰问孤寡老人时,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路下,在半路遇到了老人,老人一听说我们是来看她的,当场就感动地流下泪来,随即我们把她送回去,老人还一路喃喃自语地说你们真好,小队员们看到老人如此感动,都表现地很懂事。小队员深刻体会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的含义,培养了小队员们美好的心灵。
二是看。慧眼看社会,辨别美与丑。所谓 “看 ”,就是让队员置身于社会生活之中,不仅用自己的眼睛,更是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和领略社会生活。孩子的心灵就像摄像机,眼睛便是摄像机的镜头。面对社会,面对生活,想要拍下什么录像片在孩子心灵的录像带上,就要引导孩子将心灵的摄像机对准真善美,摄下一组感人的镜头。通过看红色电影,使小队员们体会了中国解放军战士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他们舍生忘死、充满正义、无所畏惧的精神。在看到消灭小鬼子时小队员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如小队员bao qi xiang就在日记中写到“胜利是属于勇敢的人”。
三是听。耳闻天下事,从小树大志。这里的听,不是学生听老师讲课,它具有更深广的内涵。学生读书看书,缺乏感性认识,印象也就不深刻,如开展英雄事迹报告会、红军长征事迹报告会、听红色革命歌曲等,通过这些活动,能让小分队的队员们切身感受了纷火战乱的岁月中,中国解放军战土们热血沸腾、无穷无尽的力量和不屈不挠的品格。
解读“教育即生活” 篇10
解读“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活”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命题,它强调教育离不开生活,教育是为了生活而存在的。这是我们对它最为一般的理解。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教师们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把它当做一种谋生手段,有人把它看做一种职业,也有人把它作为事业。把它作为一种生活,又是别样的一种看法。一般认为,生活“是人在自然和社会空间中,通过享受、占有、内化并创造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围绕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能动活动。”在这个意义上,生活与生命同义,也可以说,生活的意义就在生命的不断追求当中。只不过,生命的价值,通过生活来体现而已。教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将其视之为生活,就意味着必须围绕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断地进行奋斗,这是一种把目标指向学生的未来,指向具有创新品格和实践精神的人的未来的生活。“教育即生活”意味着追求。把教育教学当做一种追求,对于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来说,也就意味着把“想”和“做”联系在一起。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多人“做”得多,“想”得少。比如,对于教初三、高三的老师来说,一些老师,往往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忙考试,忙改卷,忙讲评试卷,忙打听高考、中考信息。仅仅看到别人在这么或那么做,自己也就跟着做,自己心中没有目标,没有追求,自己累不说,也累了学生。所谓的“想”,就是思考,就是思考如何改进,如何做得更好,怎样才能提高效率。还是以高考、中考前的复习应考为例,如果我们看到一张试卷,自己先做做,先思考一下,恐怕就能够减少学生许多无效劳动,复习的效果也会大大提高。“教育即生活”更意味着创新。追求如果没有创新,也可能仍然走不出新天地,开创不了新局面。生活也就是这样,如果几十年如一日,没有改进,没有提高,甚至没有变化,它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新课程对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陶行知先生在他的《创造宣言》中指出:“教师的成功,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教育即生活”还意味着多样性。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并不仅仅只有一种模式,一种调子,一种色彩,是多元的。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作为自己生活的一种样式,也就应是多元的。教育即生活。
表达交流即功能 生活交际即创意 篇11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认为:“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交流交际能力”便是这种关键能力之一,而书面表达是交流交际的重要载体,我们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但当下写作学习的现状却令人担忧,许多学生不想写、没话写、不会写,写出的文章大都充斥着假话、空话、套话。寻其原因,主要是写作教学的功能缺失、目标笼统、策略单调,学生不知“为何写”“为谁写”“写什么”和“怎么写”。近年来,盐城市新洋实验学校张建勇老师致力于基于表达与交流素养培育的“功能性”写作教学研究,将写作的目的意识和读者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突出写作的交际功能,以适应社会生活的实际需求。本课例是他经选拔而赴香港进行教学交流活动的课堂实录,为我们呈现了他在“功能性”写作方面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对于广大小学教师的习作教学实践,应该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一、明确表达功能,拓宽表达思路
1.揭示话题
师:同学们,老师和大家第一次见面,想不想认识老师?
生:想。
师:老师把自己的介绍,编成了一首打油诗,看谁能从这首诗中,知道老师的一些信息!
张家子孙好儿郎,
建设盐城美家乡。
勇献教育斗志扬,
千里赴港为梦想。
年纪三十又有三,
家有妻儿福满堂。
爱好运动球场忙,
不信你我比一场?
生:你姓张,第一句话已经说了。
师:聪明!咱们班同学们有姓张的吗?姓张的举手!
(生没有举手。)
师:那有姓李的吗?
生:我姓李。
师:那我们是注定的好朋友,知道为什么吗?
生:你老婆姓李!(众笑)
师:神了,你真猜对了!但更确切的原因是一个成语,叫“张冠李戴”,我的帽子,你也能戴,这不是注定的好友嘛!还有吗?
生:你的家乡在盐城。
师:是的,盐城就是我的家乡,那里被称为神鹿故里,仙鹤家乡,湿地之都,可美啦!
生:你的梦想就是到香港来上课?
师:是啊,都说香港是亚洲四小龙,我这次终于能一睹风采。幸福啊!
生:老师你的爱好是运动,我想你一定喜欢篮球。
师:爱好运动,完全正确。但你认为我的优势是篮球?(比划自己的身高——矮)看来你具有非常独特的视角。
生:我觉得老师爱好足球,因为据我观察,您的腿粗壮有力!
师:好有观察力。猜对了!
刚才,老师用小诗介绍了自己,让同学们对我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也是我们今天要交流的话题,就是“自我介绍”。(板书:自我介绍)什么叫“自我介绍”,相信大家一定都知道。谁来说一说?
生:自我介绍就是介绍自己。
师:这是表达目的。
生:向别人介绍自己。
师:既有表达目的,又有表达对象。
【点评:教师的打油诗其实就是一则自我介绍,课堂一开始就以这种方式介绍自己,利用在香港上课新教师、新学生、新环境的特殊情况,创设了一个创意表达的氛围,激发了学生创意表达的兴趣。】
2.类比发现
师:自我介绍,这样的文章我们都写过,一般我们会写些什么?
生:写一写自己的长相。
师:外貌。
生: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事情。
师:爱好。
生:写自己拿手的,如电动、轮滑等。
师:特长。
师:大家一写自我介绍就自然想到了外貌、爱好、特长,看来我们都是这样写的。
师:看,老师这里选了同学们有代表性的几篇文章。和大家说的一样,这三篇都写了自己的外貌、爱好、特长。大家看看,除了内容之外,还有什么是相同的?
……
生:它们三篇的题目都是自我介绍。
生:都是先写外貌,然后写性格,最后写爱好。
生:内容都差不多。
生:好像开头、结尾也差不多。
3.揭示创意
师:但是,我们这么多各不相同的同学,如果写的自我介绍都是一样的,相同的内容、相同的形式,甚至连题目都一样,如果你是读者,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没有意思,太枯燥了,不想看。
师:因为没有特点。
生:都一样,要是这样,不想看。
师:没有个性。
生:和我们写的都一样,有什么好看的。
师:是啊,一点新意都没有。老师用一个词来形容大家的感受,那就是没有——创意。(板书:创意)
师:21世纪什么最重要?创意!这也是我们今天要一起研究的内容,怎样才能写出有一定创意的自我介绍。
【点评:本环节设计,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从学生的习作经验和基础出发,通过对比,让他们从读者的角度体会到平时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所有的表达方式都是为表达对象(读者)准备的,读者的认可是表达成功的唯一标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让他们从作者和读者两个角度去审视自己和他人的文章,领会表达的不同形式是为了更好地打动表达对象而选择的。】
二、引导创意表达,感悟表达方法
1.形式
师:那么怎么样的自我介绍才是有创意的呢?两个字“生活”,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有创意的自我介绍的形式!大家看看,这些自我介绍你见过吗。
(PPT依次出示:名片、自荐书、应聘表、竞选稿、QQ、说明书……)endprint
师:这是什么?什么时候用的?
生:名片,向陌生人介绍自己。
师:对的,它的作用是向陌生人介绍自己,因为是第一次见面,所以简单地介绍自己,让别人大致有个了解。
……
师:这是什么?
生:竞选稿。
师:这可厉害了,大到美国总统,小到咱们都会用到的。我们班有同学写过吗?写过的请举手。
生:我竞选过班长。
生:我竞选过组长。
生:我上次竞选社团团长,应该也是!
师:当然了。竞选稿,是用于竞争某种职位,要向别人推销自己,展示个人的长处,这就是它的表达目的。
师:再看看下面的这些。
生:这是QQ留言。用于网络交友。
生:个人应聘表,向公司老总介绍自己,求工作。
生:校园一周之星,向学校同学展示自己。
……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自我介绍的形式,这些都是有一定创意的。看来,自我介绍是我们生活很重要的一种交际手段,那么我们怎么样更好地介绍自己呢?
【点评:通过展示生活中各种场合的自我介绍的形式,让学生走出习作的固有思维,将习作回归生活交际之中,明白自我介绍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同时也因为生活中各种的表达目的,形式也各不相同,为后面的创意表达打下基础。】
3.例文引路
师:让我们先打开课前发放的同学们比较有创意的三篇例文资料,看看相比我们写的那些千篇一律的文章,有哪些不同之处,或让你们欣赏的地方。
(生自由阅读比较。)
生:语言很幽默。
师:是的,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深深吸引别人。但是,不是所有的介绍都可以使用幽默的语言,要针对自己的表达对象,比如竞选稿中,如果你是向老师、长辈介绍,语言就要比较规范、诚恳。
生:形式新颖。这三篇例文,选用的形式各不相同,有竞选稿,有名片,有申请书。
师:大家再来看一看这三篇例文重点介绍的内容。为什么同样都是自我介绍,重点介绍的内容却不一样呢?
生:介绍的内容一定要根据表达的目的而选择。
……
师:是啊,同样的自我介绍,却有不一样的介绍目的和介绍对象,只要我们关注它,去选择重点介绍的内容,去选用新颖独特的方式,就有了一定的创意。
【点评:通过对三篇例文的对比,发现文章的表达目的、表达对象和表达方式都不一样,而不同的表达方式是因为不同的表达需要而选择的。这就是创意,创意来自于鲜活的生活。】
三、学生撰写初稿,进行表达训练
1.提出训练话题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都在什么情况或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需要介绍自己?
生:有新同学来的时候,我们向他介绍自己。
师:目的是什么?
生:和他交朋友啊!
生:香港小姐获奖的时候!(众笑)
师:看来你很关心这项赛事。(众笑)
……
师:老师将同学们之前说的情况进行了整理,并增加了一些情境(PPT出示)
你们在生活中肯定还有许多需要自我介绍的时候,可以自己确定一件事情,去介绍自己。
2.根据话题分组
师:大家手中有各种题号的便签条,你选择哪个话题,就举起相对应题号的便签条。
(生挥动手中的纸条。)
师:下面请相同题号的同学坐到一起,咱们重新分组。
(学生重新分组。)
3.填写思维导图
(师出示训练要求。)
师:请大家根据清单填写泡泡思维导图。
先将自己的特点都写在中间的圈内,然后想一想,哪些特点可以达到清单上的要求。(学生填写。)
师:下面请把自己选择的内容与组内同学交流,其他同学作为表达的对象,看看能不能让你感兴趣或耳目一新,也可以互相提提建议。
(学生交流。)
师:下面每个组我们选择一位同学上来交流一下自己所选的内容,大家作为他的写作对象,来评一评。
生:我是写给坐在后面的听课老师的,我想让他们记住我、喜欢我。我选择的内容是我的脸上有颗痣,喜欢读书、写字、绘画、运动,我的钢琴已经十级了……
师:来,如果我们是听课老师,这些内容能吸引他们,并得到他们的认可吗?
生:我觉得听课的都是教师,他们一定喜欢成绩好的!
师:哦,这是你的看法。可是我认为老师喜欢一个学生,不仅仅是成绩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生:他说他脸上有颗痣,我觉得很好,让老师们一下子就能找到他。
……
4.学生撰写初稿
师:下面,我们就根据大家的意见,重新修改思维导图,完成后开始撰写自我介绍。(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表扬个别学生的创意。)
【点评:再次帮学生打开思路,从生活中寻找表达的目的,并强化表达对象。习作学习必须回归生活,生活是表达的基础和源泉。立足创设真实的“介绍自我”的任务情境,将习作学习置身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之中,避免了技能学习的枯燥训练,为生活而表达成为学习兴趣的滋生点。】
四、对照问题清单,评价表达效果
1.自我修改
师:文章三分写、七分改,完成初稿后,我们要进行自我修改。下面请大家根据问题清单,自已进行修改。有个方法提供给大家:站起来大声朗读自己的文章,发现不通顺、不流畅的地方,坐下去修改,然后继续站起来朗读。这叫“站读法”。
2.师生评价(略)
3.总结
师:同学们,自我介绍是我们生活中最普通的交流话题,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交际手段。小到寻朋、交友,大到工作、事业,都离不开它。但只要我们心中有介绍目的,眼中有介绍对象,选择有针对性的介绍内容,选用有特色的介绍方式,我们的介绍就有了个性。这种有创意的自我介绍,一定能更好地实现介绍自己的目的。
生活即老师 篇12
一、明确学习目的, 逐步布置任务
拿到教材后, 教师首先要明确本学期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目标, 根据目标与内容备课, 确定活动的方式方法, 逐步布置任务。有些综合性学习的准备工作一开学就要开始。例如:在教五年级第一学期时, 通过备课我就明确了本学期综合性学习的内容———《遨游汉字王国》, 在确定了活动的主题后, 我及时给学生布置了活动的第一个任务:让学生利用本学期节假日出去游玩的机会留心观察, 把有特点的汉字拍下来。等到开展活动时, 学生都拿着自己拍下的关于汉字的照片, 有的是博物馆中展览的文献上的汉字, 有的是石碑上刻的碑文, 还有的是古代建筑上挂的匾额等等。因为学生年龄小, 如果一次性地布置活动的所有任务, 可能会出现手忙脚乱、贪多嚼不烂的现象, 因此布置任务必须逐步进行。例如我在教学完四年级上册《中外童话》一单元后, 决定开展“我的童话王国”这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我先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篇最喜欢的童话故事, 手抄或打印出来, 然后再让学生分组合作, 把童话故事装订成册, 接着让学生全班讨论, 写感受, 进行评价, 最后让家长点评。这样下来, 活动开展得有条不紊。
二、合理安排, 分工合作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离不开合作学习。“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只有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 活动才能开展得更有水平。例如:我在开展“我的童话王国”语文综合性活动时, 有一个任务是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整理后装订成册。如果让学生独立完成, 任务的难度可想而知。于是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 擅长写作的学生写《序》, 擅长绘画的学生画插图, 家里有装订工具的学生负责装订, 字写得漂亮的学生负责写封面, 学生们看到自己的特长有用武之地了, 都非常高兴, 任务完成得也更出色了。
三、与时俱进, 利用课件
在加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深度和力度上面, 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不可低估。例如我在开展“遨游汉字王国”语文综合性活动时, 我把自己和学生收集的关于汉字的图片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汉字的神奇和它悠久的历史。在开展“轻叩诗歌的大门”语文综合性活动时, 我把学生喜爱的诗歌显示在大屏幕上, 配上插图和音乐, 使学生完全沉浸在活动的氛围中, 读起诗歌来也更有韵味了。
四、加强指导, 注重评价
1. 评价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能否根据搜集的课内外资料, 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2. 评价学生的参与态度。
正确的态度决定活动的成败。如学生是否参加对活动主题的选择;有否主动搜集信息;能否评价自己对活动成果的满意度, 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设想等。
3. 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
主要对学生在参与小组及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如你帮助谁解决了什么问题;你主动和谁配合完成了什么任务;你认真倾听并采纳了谁的意见;在主题活动中最大的贡献是什么等。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个长远的课题。所以笔者对它的研究虽有良好的动机和信心, 也有一段时间的摸索与研究, 却只是认识与实践的初步尝试, 有待进一步完善, 结合《课标》的要求, 提高教学水平。
摘要:《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而,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生活即教育读后感 篇13
毛泽东同志称陶行知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活教育,这是面向大众的教育。其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他有着为大众生活解放而教育的宏愿。他说:“少爷小姐有的是钱,大可以为读书而读书,这叫做小众教育”,而人民需要的是“大众教育”,为生活的教育。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看来,他的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是动态的。我们的教学应如陶行知主张的:做好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加强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应避免教育内容的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再次出现。
而“综合实践”这门学科的开设就十分符合陶行知的理论。内容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有疑问的身边小事。教学时,可以让家长等有关人员共同参与学习,这就是“教学相长”也。教学时间不一定在课内,完全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教学地点也不一定要在教室,社会是最好的课堂,让学生走出去,亲密地去接触社会,去了解生活,了解学生生活现状、了解生活发展的趋势以及生活对人的要求的变化等,在生活中学习和成长。
在实际教学中,也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尽可能的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提供更丰富的源于生活的感性材料,尤其是数学生活知识的教学,让其在观察、实验、调查、参观等实践活动中,主体参预自主探究。从而,获取新知识,养成独立思考、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严谨推理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为后续学习作准备,同时让其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生活即老师 篇14
“生活即教育”之比较
朱 丽(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要: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也倍受人们的关注。在历史上,杜威曾提出过“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二者看似仅是语序作了变化,但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本文比较了两个命题的相同点及不同之处,揭示了其现实意义。关键词:杜威;陶行知;生活与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59·
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28X(2002)04-0051-0
4生活与教育,一直是人们无法回避的话题。二者的关系经历了笼统整合———分离———重新整合三个阶段。在原始社会,教育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产生,教育此时是上代将生产与生活的经验传递给下代的桥梁,有生活便有教育;随着生产的发展,教育从生产与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机构,有专门从事教育的人,有专门供学习的地方,有专门进行学习的人;随着社会的继续推进,人们越来越发现,这种独立式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儿童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于是重新提出要将教育与生活整合,这种整合是超越了原始混沌的笼统的整合,是更高水平上的整合。
在近代,对教育与生活之关系探讨较多的应首推杜威,其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主张;在我国,生活教育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陶行知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以及“教学做合一”等流传至今,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人们不难发现,杜威的观点与陶行知的观点只是语序作了变换,那么,二者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笔者认为二者不是一回事,它们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一、两个命题的相同之处(一)对生活与教育之关系的重视
从“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这两个教育观点中,人们能够发现杜威和陶行知都是很重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的。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包含了两层意思:(1)教育为社会生活之必需,杜威认为,教育乃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2)教育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如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所说的:“社会不仅通过传达、通过传递而继续生产,而且可以公正地说,在传递中、在传达中生存。”“不但社会生活和传达是一件事,而且一切传达(因此一切真正的社会生活)都具有教育意义。”他所说的“传达”其实也就是“教育”,因此“教育即生活”。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更倾向于一种“大众教育”,在他眼里“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大众自己办的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他认为要让民众在生活中接受教育,他还提出“社会即学校”,整个社会便是一所学校,因此“生活即是教育,教育即是生活”,二者是统一的。
总的来说,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都很重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打破了传统教育所提倡的“教育自教育,社会自社会”一统天下的局面,其导致了学校与社会的脱节, 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严重后果。即使在今天,二者的观点对我们所提倡的“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仍具有重大意义。
(二)“终身教育”———二者题中之意
无论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二者都非常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而所谓的发展“就是将能力引导到特别的渠道,如养成各种习惯”。什么才能引导能力呢?很显然,是教育,只有通过教育,“未完成的儿童”才能获得其生长、发展所必需的知识、能力。杜威指出:“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使人们乐于从生活本身学习,并乐于把生活条件造成一种境界,使人人在生活过程中学习,这就是学校教育的最好产物。”因此“一个人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不应停止。”从这句话中,应该说可以看出杜威的终身教育思想,只是他没有正式提出终身教育这个观点。
如果说杜威“教育即生活”中所含有的终身教育思想还比较隐晦的话,那么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则明确提出了终身教育思想。陶行知认为教育应与人民大众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广大人民在生活世界中学习。他提出“终身教育,培养求知欲。学习为生活,生活为学习,只要活着就要学习。一旦养成学习习惯个人就能终生进步不断。”“教育最重要的成就在使众人养成一种继续不断地共同求进的决心。我们要对众人养成的态度是:‘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这是多么宝贵的思想,即使在今天也决不会落后于时代。
因此,细观杜威与陶行知二者的观点,它们都含有终身教育的思想。
二、两个命题的不同之处
“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看似仅是语序不同,但实质上,二者还是有区别的。陶行知早年留学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从杜威处接受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1919年杜威来华讲学,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进而掀起了国内学者“教育救国”的热潮,陶行知便是其中一员。然而,经过几年的实践,陶行知深感处处碰壁,从而使他清醒地意识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必须有适合自身实际的教育理论;同时,在哲学的根本问题上,他认识到不应该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而应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还将自己的名字“陶知行”改成“陶行知”以表决心。陶行知认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也是主观唯心主义,于是他将杜威的观点“翻了半个筋斗”,成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对杜威的观点的改造,决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从实践中经摸索而得出的。因此,陶行知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不是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翻版,二者是有区别的。
(一)两个命题产生的背景不同从时间上看,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要早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跃居世界第一,产业工人巨增,机器工业逐步推广。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工业的出现客观上要求劳动者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适应生产大变动的多方面的才能。然而,当时美国的学校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都是承袭欧洲大陆和英国的旧学校传统,形式主义的、呆板的教育仍占统治地位。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即在此种背景中产生,以期对学校进行改革,使学校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培养资产阶级所需要的人才。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便是围绕两个课题而展开:“一是使美国学校和儿童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发育规律合拍;一是使美国学校和美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合拍。”杜威的教育思想猛烈冲击了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成为“现代教育派”的创始人,对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都是功不可没的。
陶行知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用于实际,希望其能帮助他实现自己“使全国人民都有受教育机会”的美好愿望,使教育真正成为“大众教育”。可是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而“传统的学校要收学费,要有闲工夫去学,要有名人阔老介绍才能进去。”“少爷小姐有的是钱,大可以为读书而读书。”而大众百姓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更何谈进入学校学习。当时的中国可谓是“文盲遍地”。陶行知认为要“教育造国”,即通过教育培养一批救国志士,必须推行大众教育,而杜威的教育思想只是对学校教育的变革,但当时中国的学校数量是极少的,不是仅仅进行学校变革所能解决问题的,也就无从实现陶行知“大众教育”的理想。
同时,陶行知觉得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而是把生活加了工之后搬进学校去的,这样便不能培养学生真正的社会生活能力,不如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去,在真正的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受教育,在生活的实际斗争中‘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以达到解放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的目的。”鉴于此,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及“学校即社会”,他强调生活就是教育,“有生活便有教育”,对人民大众实行的“生活教育”要随着人民生活需要的变化而变化,人民需要什么便要进行什么教育。正如他所说的“教育与生活是互相推进的”。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产生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各自的国家也为其成长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我们不能脱离其产生的具体背景而空泛地谈其适用性。
(二)两个命题的侧重点不同
由于两个命题提出的背景不同,其侧重点也就有所区别。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是从生活的角度来阐述教育,强调教育的生活意义。杜威看到当时美国的学校“一片死气沉沉”,课堂教学采取的是一种“静听”模式,教师是权威,处于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儿童服从教师的权威,服从教材。杜威阐述了旧教育的几个主要特点:“消极地对待儿童,机械地使儿童集合在一起,课程和教法的划一。概括地说,学校的重心是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在其他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惟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在那样的条件下,就说不上关于儿童的生活。”儿童在这种教育中,逐步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学校成了一个铸造厂,用一个“模子”造人,结果“千人一面,万人一校”。这是杜威所极力反对的,他认为学校教育要关照儿童的生活世界,从儿童的生活世界出发,设置课程,编制教材,最好使学校成为儿童真正生活的地方,并从中获得他会感到高兴和感到有意义的生活经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并非20世纪80年代有些学者所认为的仅是鸟笼式学校,为防止鸟儿在笼子里的生活过于单调,将几根树枝扔到笼子里,供鸟儿嬉戏。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不过是因为传统教育的“三中心”严重脱离了儿童生活与社会生活,为改变这种现状,他提出以“儿童为中心”,“活动为中心”和“经验为中心”的新“三中心”;针对学科课程的弊端,设置了活动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杜威的教育思想无疑给当时的教育带来了一线希望与一股新鲜气息。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是从教育的角度来阐述生活,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或生活对教育的意义”。他的“生活即教育”有三层涵义:其一,有生活即有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其二,教育必须作用于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其三,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更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他认为“鸟笼毕竟是鸟笼,决不是鸟的世界”,因此他主张扩大教育的范围,把鸟儿放到天空中去,而学校教育要把完整的社会生活向学生开放,与儿童的生活世界保持紧密的联系。他认为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战争中学会战争”,他甚至还主张学校不设围墙,与社会连成一片,如他所创办的晓庄师范的校舍是“上面盖着的是青天,下面踏着的是大地”。他提倡“社会即学校”,惟此人人才能接受教育,他的“大众教育”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陶行知还独创了“小先生制”,让识字的小孩去教不识字的人,“小先生制”对当时的中国贡献的确不小,也是实现“大众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小先生制”还曾被介绍到日本,被其所效仿。
因此,两个命题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决不仅是语序作了改变。陶行知也不是毫无根据地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翻了个筋斗”,而是经过实践及通过对实践的反思,从而得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思想,我们要从二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出发,分析其教育思想。
三、两个命题的现实意义
无论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正如前面所叙述的,都十分重视教育与生活 的关系。今天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质上也是围绕这一对基本关系而展开的。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过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承,学校中仅设置学科课程与分科课程,将知识分解成一个一个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而没有看到各学科间的紧密联系和社会生活的整体性,这样不利于学生形成“统一的世界图景”;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现实成长中的儿童,儿童作为教育对象,被看成一个“客体”,但事实上儿童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对事物执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与学生不是“存储员”与“仓库”的关系,即并非教师教得多,学生便学得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其他人(包括教师与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获得。教师不再是独占知识的权威,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传统教育培养的儿童已越来越不适应竞争激烈的知识社会,传统教育已走入了“死胡同”。
我们今天要创造“适应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如何让教育更适合儿童现实与可能的发展呢?“教育与生活”这一对经典关系又重新提到人们的面前。“基础教育要回归生活”已被叫得越来越响亮。“基础教育应回到其本原的目的上去,即为了生活而教育,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的中心,基础教育应注重发挥生活对教育的意义。”方向已明确,现在是开始行动的时候了,但愿“回归生活”不仅仅是一个口号!
参考文献
【生活即老师】推荐阅读:
生活即老师作文900字07-05
生活即教育英语即生活07-30
生活老师辞职信07-24
中学生活老师教师总结09-05
生活是我的老师10-30
生活老师的演讲稿06-21
生活老师一日工作安排07-04
生活老师的自我鉴定07-24
中学生活老师心得体会07-28
生活老师月度工作总结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