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作文

2024-09-27

生活即作文(精选6篇)

生活即作文 篇1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杜威经历了美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 他首开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先河, 提出并倡导“教育即生活”。

作为杜威的学生, 陶行知把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介绍到中国, 由于当时中国正处在激烈的民族运动之中, 社会背景与杜威所处的美国转型社会大有不同, 所以, 陶行知根据杜威“教育即生活”在中国的失败经验, 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新思想。

一、两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由于美国的传统教育存在学校与社会生活隔离、课程与儿童现实生活需要脱节、灌输式教学等弊端,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他认为, 传统教育是在学校这种人工环境下以正规课程的形式传授书本知识, 而书本知识的传授如果没有实际生活经验做基础, 则所学的知识不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也就是说学校教育日趋与社会生活相分离。“学校必须呈现现实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所以学校应当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 缩小到一种雏形的状态, 学校生活成为简化的社会生活。

陶行知根据中国社会现状, 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 提出“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的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认

刘建英

为, “生活即教育”, 整个社会是生活场所亦是教育场所, 在生活中获得的教育才是活的、有用的教育。在生活的矛盾斗争中, 各种因素相互摩擦, 生活在其中的人便受到了教育。“过什么生活, 便是受什么教育”“要想受什么教育, 便须过什么生活”。

二、两种教育思想的相通之处

由于陶行知师承杜威, 其教育工作及教育试验首先都是以杜威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进行的, 所以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有着天然的联系。

(1) 陶行知与杜威都秉承实用主义哲学思想, 重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反对“生活自生活”“教育自教育”的机械教育论, 主张把教育与生活统一起来, 试图解决学校与社会脱节、学生所学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教育弊端。杜威认为, 教育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 它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陶行知看来, “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 要让民众在生活中接受教育。“生活即是教育, 教育即是生活”。

(2) 这两种教育思想都蕴涵了“终身教育”这一概念。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 不断生长, 就是生活”,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保证生长的各种力量继续进行, 所以个体即便离开了学校, 教育也不能停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教育即生活”比较隐晦地包含了终身教育思想。陶行知则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发展终身教育, 培养求知欲”。他认为教育应该紧密联系人民大众的生活, 要让广大群众在生活中学习, 学习为生活, 生活为学习, 做到“活到老, 做到老, 学到老”。

三、两种教育思想的差异性分析

(1)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与杜威“教育即生活”这两种教育思想各自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杜威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时的美国社会初等教育已经普及, 教育基础比较牢固, 整个社会处于工业转型时期, 城市化正在完成, 经济已有相当发展, 但文化发展滞后, 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教育的改革已成为时代的呼声。杜威正是为了解决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矛盾, 使教育适应时代变化, 而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正如其所言:“知识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况且工业化转型期本就是一个实用主义时代, 因而“教育即生活”更是深具实用主义特质的。陶行知面临的是20世纪初半殖民半封建主义的中国农业社会。当时, 军阀混战, 政局动荡, 经济贫穷, 教育程度低下, 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当时中国许多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之所以不民主、贫穷, 主要原因是广大劳动人民不识字, 没受文化教育, 所以陶行知曾坦言, 无论是提倡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还是劳苦大众教育, 其实他心中只有一个问题, 这问题便是如何使教育普及, 如何使没有机会受教育的人可以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教育。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旨在使受教育者即每个普通大众自己怀有这种“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以完善自己, 进而使社会进步。

(2) 这两种教育思想的侧重点不同。由于杜威时代的美国教育已有相当规模,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为促进教育更好地适应时代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改良方法。所以杜威的侧重点放在国家教育体系的改良上。可以说, “教育即生活”的主体是施者, 通过社会整体教育观念的引导和教育体系的改革, 教育者经过精心设计, 把生活中的许多内容经典化, 浓缩成若干课程, 以便于教育人士更好地实施教育。而陶行知时代, 我国的现代教育还未形成体系, 教育零乱, 况且当时的社会重任是使民众觉醒以实现民族解放, 既然没有完整的教育体系来改良,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自然侧重于教育的受者, 只有广大的受教育者自己具备这种教育理念, 教育才能走进人民大众, 教育才能改造生活、改造自然和社会, 实现富民强国。作为一种教育思想, 它需要受教育者深刻领会并自主贯彻。可以说, “生活即教育”在理论上比“教育即生活”更完美、更广博, 是“教育即生活”的深化与完善。然而, 在一个教育成熟的社会中, 人的生活的广博性让“生活即教育”无以掌控, 它无法大规模地通过教育组织来实施。显然, 对目前的学校教育改革而言,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更具实践操作性。

(3)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蕴涵教育传播理论,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则更倾向于一种“大众教育”。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社会不仅通过传达、通过传递而继续生产, 而且可以公正地说, 在传递中、在传达中生存。”“不但社会生活和传达是一件事, 而且一切传达 (因此一切真正的社会生活) 都具有教育意义。”他所说的“传达”, 即信息的传播, 人在信息的传播中获得知识, 因此, 传播即教育;人的生活满是信息的传播, 因此, 教育即生活。这一理论和现代教育传播学何其相似。陶行知则明显倾向于大众教育, “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 大众自己办的教育, 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 整个社会便是一所学校, 社会生活便是教育本身。他把“学校”泛化, 这样人人便可以参与这种生活中的教育。

论高适、岑参边塞诗的风格特点

杨继权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 是唐诗之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我国古代诗歌的历史长河中焕发着耀眼的光芒。

从隋朝到盛唐以来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 由于边境战争的频繁, 疆土的扩大以及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 人们对边塞生活渐渐关心, 对边塞的知识也逐渐丰富起来了。他们对边塞不仅不感到荒凉可怕, 而且还感到新奇, 一方面在于统治阶级对于边塞诗的重视;另一方面, 部分

要:边塞诗是唐诗的一大亮点, 在唐诗中有着相当高的地位。而作为边塞诗歌代表的高适、岑参, 其边塞诗又有着各自不同

的特色, 他们用各自的诗风共同推动着唐朝边塞诗歌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主要从他们边塞诗的风格特点的不同来加以论证。

关键词:气骨遒劲;瑰丽奇彩;夹叙夹议;寓情于景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郭元祥, 胡修银.论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教育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6) .

[3]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朱丽莉.美国社会转型下的约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生活即作文 篇2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就需要生活。人生,有悲欢离合,就像五味瓶。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反射着我们的点点滴滴,让我们从中得到启示。在生活中,我会学到很多东西。可以说,人生就像一个桃李满天下的老师。

生活就像那段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不会因为你有钱而夸你,也不会因为你穷而放弃你。生活为我们付出,我们都可以体会到。那一天,在我无事可做的时候,我听妈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将军被一个强大的敌人打败了,他的军队全军覆没。将军还被迫躺在一个废弃的马槽里,以躲避敌人的追击。这时,有一只普通的蚂蚁,背着一个玉米在那里,试图爬上一堵垂直的墙,马槽——的墙。我不知道那颗玉米的重量是一只蚂蚁的多少倍,也许不亚于一个举着大象的人。玉米第一次被稍微顶起,很快就掉了下来。蚂蚁没有气馁,然后开始再试。将军平静地看着蚂蚁的一切。两次,三次,四次。将军默默数到六十九次,每次。将军认为蚂蚁不会成功。六十九次失败是最好的证明。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第七十次尝试时,蚂蚁终于把玉米推过了墙。将军受到了启发,他从生活中的蚂蚁那里恢复了失去的信心。后来他重组军队,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将军是14世纪的蒙古皇帝莫卧儿。故事讲完了,我的心还沉浸在故事里,久久不能尘埃落定。我学会了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和寻找。你知道,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伟人为什么不这样做,牛顿,因为苹果的下落,他发现地球有引力。鲁班不是借助草叶发明了锯子吗?爱迪生发明灯泡不是因为他善于观察生活吗?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不是因为他的钢琴特别吗?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不是因为风筝吗,它拯救了高楼免遭雷击?可以说,生活就是善待勤于思考,善于体验那种生活的人。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为什么就不能像他们一样做出伟大的成就呢?生活就是这样,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去体验,它会教你越来越多。只要你学会发现并真正理解和诠释生命的意义,你就会过上美好的生活。让我们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其实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

课堂即生活,生活即舞台 篇3

【关键词】培智;生活实际;小学语文

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上,人们可以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样,在语文课堂上,同样也可以感受到生活的气息,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活化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以轻松的状态来迎接每一堂语文课。而针对培智班的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来解决在生活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只要他们能够将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那么他们也一定会成长起来。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将课堂看做生活,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那么这样的语文课堂也会变得非常成功。

一、亲切的生活语言,让学生贴近生活

如果教师想要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具有生活气息,那么首先得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变得更加温柔亲切,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产生一种想学习的冲动。同时,教师在向学生讲授知识的时候,也需要将书面化的语言转化成生活化的语言,让培智班的孩子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立刻联想到生活的事物,这样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才不会感到困难。

比如,当教师向学生讲授生字的时候,就可以将学生不认识的字进行一定的生活语言修饰,让他们能够在教师的语言修饰下立刻对这些生字产生兴趣。比如,当学习“抱”字的时候,教师可以让一个学生站上讲台,然后将书包给学生,让学生将书包用双手搂在怀里,当学生将这个动作定格好以后,教师则可以向其他的学生说:“当你用双手将书包搂在怀里时,就是抱。”如果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明确“抱”的含义,教师也可以将一个学生抱在怀里,然后再告诉学生这个字的含义。当教师将一些生字引入到生活中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教师的课堂激发出来,那么,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感到特别有兴趣,同时还能在教师亲切的话语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总之,教师在培智班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给学生传授一些更加生活化的知识,让学生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中都能联想到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

二、生活化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培智班的孩子和普通的孩子有着一些区别,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则需要花费更多的尽力。同样,关于培智班的学习环境,和普通孩子的学习环境也有着一定的区别,所以,教师在设置教学环境时,则需要以培智班的学生的特点进行,让他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生活的气息,而不是学校紧张压抑的氛围。

那么,作为培智班的教师,又应该怎样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化学习氛围呢?首先,教室环境就需要体现出“生活化”,白白净净的教室环境只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死板,这样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如果教师想要学生在第一时间感受到生活,那么就需要将教室的环境变成学生的乐园,比如将单一的墙面变成丰富多彩的想象墙,在这个墙面上,教师可以设置多个栏目,如我的梦想、我的生活、交友栏目等等,在这个墙上,学生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然后将语文联系到生活中去,这样他们在课堂上才会更加有兴趣去了解新的知识。

同样,关于教师的教学氛围,也需要通过生活化的例子来进行,比如,当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礼仪相关的知识时,那么就可以在课堂上设置生活化的情景,如买东西的场景,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下这样的场景,让他们将生活中的场景搬上课堂,这样他们在表演的时候才不会感受到生活,感受到自己才是生活的主角。

总之,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给学生营造一个生活化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觉课堂就是生活,生活的主角就是他们。

三、师生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变得很近很近时,那么学生也会愿意将自己的心扉打开,特别是培智班的孩子们,他们教师更多的关爱,在课堂上,他们也需要教师走进他们,关心他们。在课堂上,教师以邻家姐姐的形象站在学生的身边,以讲故事的方式给学生讲授知识,这样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才会更加有兴趣,同时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比如,当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诚信的重要性时,普通的教学则是向学生讲授一大堆的大道理,这对普通的学生来说,可能比较好理解,但是,现在教师面对的是培智班的孩子,所以在教学时则需要采用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让学生理解,其生活化的语言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关于诚信的童话有很多,比如《狼来了》的故事,很多教师会引用这样的故事向学生说明诚信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培智班的孩子来说,这个故事似乎太虚幻,不实在。所以,此时教师就可以将这个故事转换成现实的例子,如:“有一个小孩,因为想吃糖而去向商店的阿姨赊账,第一次,阿姨相信了,给了糖。第二次,小孩继续这样,阿姨依然相信了,但是到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商店阿姨终于不再相信这个小孩了,甚至从此不再卖糖给小孩。”通过以上的故事,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这样课堂才会显得更加具有生活化。

四、总结

课堂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舞台,当学生敢于走上生活的舞台展示自己时,那么他们将是生活中的主角。

【参考文献】

[1]王培峰.特殊教育知识的现象学澄清[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生活即老师作文 篇4

当我们还在牙牙学语,哭着闹着不上幼儿园时,是她,教导我们;当我们刚刚步入学校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时,是她,告诉我们应该听从教师的安排;当我们进入初中,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步入青少年,遇到挫折想放弃时,还是她,把我从岐路拉回来,归入正道。而她,就是我们的教师。

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在我们失落到谷底时,使我们重新振作起来,努力奋进……

有一件事让我感悟了许多:那是中考成绩出来之后,我的心情落到了谷底,看见自己半个学期的成果,我不免有些伤感,这么多日子的学习,换来了这点评价,我都悢自己。但是毕竟过去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再惋惜也无济于事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毕竟心中大石头落了地,尽管结果不是很好。中午,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我心中产生了不好的预兆,我知道我要挨批了。但事实并不是如些,老师鼓励了我,给予了我信心,老师的话是至理名言似的令我十分服气,我又重新振奋起来了,拥有干劲儿了,我要奋发图强,用期未考试的好成绩来弥补我期中考试留下来的遗憾。

老师的话其实很平常,都是我们平时明白的道理,但是老师在这时候说这句话,那么就显得意味深长了。她就如同至理名言一般,激励着我,一直向前……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篇5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社会生活是《品德与社会》学习的源头活水。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实践,而实践、探索的最好平台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思想品德可以说无处不在,而现实生活又是思想品德的丰富的源泉。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优化学生的学习。

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的《思品与社会》第十二课《可爱的家乡人》教学片断:

片断1:

1.教师用家乡话导入课堂,进行师生问好。(生笑)

2.切入多媒体片断:放周总理的一段讲话视频,问:听了这段有淮安腔的语言你们还好吗?

3.有感情朗诵诗文《回乡偶书》。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本内容,以回归生活为基本取向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从积极的角度观察生活,要让孩子在对生活的回味中,明白家乡人的可爱和可敬。

片断2:

1.你能向我们介绍介绍自己所了解到的不同时期的可爱的家乡名人吗?

2.小组先交流课前探究材料,交流“‘可爱的家乡人’信息卡”内容。

3.用自已喜欢的方式介绍家乡人。

在实践活动中,有的学生从网上搜图片的,有的进行人物采访的,有的跨学科进行综合实践的。

如:有一位学生将实践活动写成文章:《家乡名人》

我的家乡在淮安,家乡名人灿若星河,艳如红日,民族英雄关天培,大汉元帅韩信,共和国总理周恩来,《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是中国灿烂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我喜欢书中的孙悟空,他在取经的路上立了很大的功劳。在三打白骨精里,白骨精无论怎样变化,都被孙悟空识破了。他敢作敢当,敢爱敢恨,又不失机灵可爱。

唐僧是个大好人,但又不分真假,虽然孙悟空尽心尽力保护他,却被他冤枉,还被他赶回花果山。我真为他发愁。

猪八戒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东西,孙悟空帮他的忙,他却反过头来说孙悟空的坏话,真不厚道。

沙和尚是个真和尚,因为凡事他都是以“和”为“尚”,真是和谐的好人。

家乡名人,你是家乡的符号,是家乡的光荣,是我的追求,我的梦!

实现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将是在寓教于乐中进行,学生的认知、情感将同时得到和谐发展。并且,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会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学生的学习。因此引导学生依托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去认识和探究,对更好的掌握《品德与社会》知识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跳出教材人本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这个学科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教材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空间。《品德与社会》学科十分重视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教材中所呈现的教学资源,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中,还通过多种提示方法,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现实生活当中,寻找更多的学习资源,充实学习内容。将学习空间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校外,从师生活动延伸到家长、社会人士共同参与的活动。教材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留有充足的空间。具体某一课上一课时还是三课时,可由老师结合自己和学生的情况,灵活地进行设计和安排。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力求把静态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实效,也会使课堂上出现生机和活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些经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境,放开学生的心扉,把学生自己真实的思想和生活体验带进课堂。

如小学《思品与生活》之《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片断:

1.假如中央4套,“走遍中国”栏目组也想到咱们的家乡,想请你们推荐一些最有特色的家乡美景和家乡美味,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

2.推荐最有特色的景区。

3.推荐最有地方特色的菜。

如:有个同学介绍道:

我的家乡在淮安,盱眙是淮安一个县,说起盱眙,就想起十三香龙虾。十三香龙虾的色、香、味、形闻名中外,它既是我们盱眙人民的骄傲,又是我最爱的美味。

十三香龙虾味道独特,具有麻、辣、鲜、香的特点作为一种大众化、贫民化的美味让人回味无穷,百食不厌。龙虾看相诱人,它火红的外表多么引人注目啊!色泽像红玛瑙似的,十分鲜艳。当一大盆十三香龙虾端上来时,它们卧在晶莹红润的汤汁中,再配上青色的辣椒,红绿相映,格外好看。一粒粒黑色的花椒散落在汤汁中,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

十三香龙虾的做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炒,一种是炸,炒的龙虾口感细腻,炸的龙虾口感独特都非常好吃。下面我介绍龙虾炸制方法:将锅加热后,放入菜籽油,油加热后,放入花椒,炸出香味后再放入葱姜和十三香调料,再次炸出香味,倒入洗涮好的龙虾用炒勺翻炒,使龙虾全身发红,再放入料酒、醋、红辣椒油,再炸出香味。加入啤酒盐味精糖等,烧五分钟,一盆色、香、味俱全的十三香龙虾就出锅了。

我最爱的美味——十三香龙虾,让我的生活充满乐趣。

傅拥军:眼睛即镜头,生活即摄影 篇6

采访约在充满文艺气息的咖啡馆,傅拥军微笑着请我们坐下,悄无声息地递上两杯水。善意诚恳的眼神,话语中夹杂着的龙游老家口音,让我仿佛忘记了他是带着“两届荷赛获奖者”光芒的大牌摄影师。从做大巴司机,用眼睛记录路上风景,到做摄影记者,用镜头记录时代,再到运营摄影分享平台,引导大家用“不正经”的拍照方式记录生活……他的经历证明着他的摄影哲学——眼睛即镜头,生活即摄影。

从生活出发的作品,才是接地气,容易打动人的记:您拍过的照片中,有没有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作品?能和我们分享这个作品背后的故事吗?

傅:我印象比较深的一组作品是《我好想爸爸妈妈》。有一年暑假,我采访了一个留守儿童,还认识了他的姑姑。他姑姑是当地20多个留守儿童的代课老师。她说,这些孩子经常见不到父母,非常可怜,他们午休时会做梦,在梦里哭,有时还会喊爸爸妈妈。我想给这些孩子们拍些照片,送给他们作纪念。我给他们拍单独照的时候,这些孩子都不敢看我,他们的眼神是惶恐的,但后来我再给这群孩子和老师拍合影时,这些孩子却笑得很开心。他们在拍摄单独照和合照时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带给我很大的触动。

回杭州后,我寄去两套照片,一套送给孩子们,另外一套请他们签名后寄还给我。照片寄回来的时候,我又感动了一次,因为很多小朋友在照片上画了爸爸妈妈,写上了“我好想爸爸妈妈”。于是我就给这组照片取名为《我好想爸爸妈妈》。

记:您有偏爱的拍摄题材吗?

傅:拍照时我没有条条框框,什么都拍。我拍肖像照,我拍了10年的留守儿童,也拍过往的路人,比如“中国人”系列。此外,我上下班路上也会用手机抓拍一些有趣的瞬间。

说实话,记者都想去经历和拍摄大事件、大新闻。但一个人不可能经历那么多大事,你如果关注身边的事情,其实也是一种对时代的记录。

记:您认为怎样的摄影作品才算得上是好作品?

傅:我认为真正的艺术不是挖空心思想出来的。从生活出发,突然“冒”出来的作品,才是接地气,容易打动人的。我觉得,如果摄影还只专注于拍规矩、漂亮的照片,过于关注构图、光线,把艺术要不停创新这个理念丢了,是没有意义的。拍照要自由自在,不要刻意,而是要关注身边的事物,要关注当下。

有了生活体验,你对摄影的理解也会不一样

记:您中学时最喜欢干的事情是什么?

傅:我中学时特别喜欢文学。那时候我常写诗歌,也写了一些小小说,还想参加学校文学社,梦想未来当个作家。后来我高考没考好,去了汽校学开汽车。在汽校期间,我和几个同样爱好文学的同学一起编了一本校园文学刊物,叫《小南海》。记:听说您从汽校毕业后从事了很多工作,能和我们分享您的工作经历吗?

傅:我从汽校毕业后做了货车司机,开温州、丽水方向,这些地方的沿途风景很漂亮。我喜欢写随笔,但是发现这些漂亮的风景,用笔写不完,我就想,如果能把这些风景拍摄下来就好了。于是,我攒了笔钱,买了第一台相机,每次开车都随身携带它。那台相机是国产的珠江牌,花了我400多元,相当于当时好几个月的工资。后来,我做过警察,还在老家文化局工作过。在文化局工作时,我经常接触摄影作品,慢慢喜欢上了那种用照片讲故事的方式。90年代末期,我开始在农村调查拍摄,拍了一组照片,叫《世纪末的老人》。从那时起,我开始喜欢纪实摄影,拍得多了,后来被调到老家报纸任摄影记者,之后就一直从事摄影记者的工作。

记:您从事过的工作差异很大。这些丰富的职业体验,对您来说是不是一件好事?

傅:对摄影来说,是的。有了生活体验,你对摄影的理解也会不一样。你见得多了,经历得多了,一些形象自然而然地就在脑子里出现了。反过来,你拍照的时候,也会有更多的领悟和启示。比如,我做长途货车司机时,我的眼睛就是照相机,一幕幕镜头都被我用眼睛记录下来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现象应运而生,这些后来也反映到我实际的镜头中。

记:您是否建议中学生多体验生活呢?

傅:我觉得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多体验不同的生活,对中学生来说,是有好处的。这种好处不仅仅体现在摄影上,也体现在对自己心智的培养上。我建议同学们可以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公益活动,让自己拥有更多看世界的角度。

记:那又该怎样做,才能将这些生活体验转化为自己的作品展现出来呢?

傅: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这不意味着你在体验生活或者参加活动时就要抱着“我要创作”的心态,或者抱着“我就是来参与一下”的心态。你应该在参与活动时,融入其中,充分地感受,用心多看多体会。只要用心了,创作的灵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让学生多拍最熟悉的世界,照片会更有亲近感

记:您曾经是浙江教育报刊总社承办的“感知文化爱我浙江”摄影比赛的终审评委,您觉得当下中学生的摄影作品怎么样?

傅:我觉得,中学生的作品中好看的不少,但是有思想内涵的少了一些。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中学生还没深入接触社会,对生活、对社会的理解还在形成中。如果有专业的老师指导他们,让他们多拍拍身边的生活、最熟悉的世界,照片会更有亲近感。

记:中学生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提高作品的思想内涵,提升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看法?

傅:同学们学习比较忙,但我仍希望他们能忙里偷闲,带着独特的视角多拍自己的生活。我建议中学生做一些小项目摄影练习,比如家庭系列、同学系列,或者校园角落系列。通过拍摄这些项目,积少成多,慢慢锻炼对生活和视觉的触感。

另外,我也建议他们看一些书,比如阮义忠的《二十位人性见证者——当代摄影大师》。通过了解这些摄影大师的经历和作品,同学们也许会找到某个特别喜欢的大师,有了目标之后,就会有更多的摄影热情,对摄影的理解也会深一些。

记:现在,几乎每个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社交账号,喜欢在社交平台上晒照片,有些同学有时候一天会发十几张照片,造成“刷屏”现象。您是怎么看待“网络晒照”这一行为的?

傅:时代在进步、科技在进步,晒一些自己的照片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也是展示自己生活的一种方式。但我觉得“晒照”行为不能只拼数量,而应该拼“用心”。

“用心”指用真心拍。当镜头面对人的时候,真诚是最重要的。一旦你对镜头前面的人、动物或者风景用心了,内心与之真诚交流了,拍出来的东西就会打动人。“用心”也可以指你的照片有独特的角度。我拍过一组作品,叫《西湖边的一棵树》。这本来是一张张很普通的照片,但当我把所有的关于这棵树的照片放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发现很有意思。西湖就像一个大舞台,这棵树就像幕布一样,它随着四季不停地变化,树下有各种各样的人。当我把这些照片集合起来时发现,我不仅仅是在拍一棵树,而是在拍一个城市,一种城市生活。

记:许多父母鼓励孩子在课余时间学习除了文化课之外的艺术课程,比如书法、绘画、摄影等。您对这个现象怎么看?

傅:我觉得参加艺术培训这件事不能由爸妈安排,还是要看同学们自己对这个领域有没有兴趣。如果有兴趣在艺术领域发展,当然是需要一些专业知识储备的。只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两方面都具备才能通过考试,进入正规的艺术院校进一步学习。如果没有兴趣却硬逼着自己学,效果反而不好。

记:您觉得在艺术教育中,哪方面的指导对学生的帮助更大?

傅:我们主办了“大学生摄影训练营”,虽然叫“大学生摄影训练营”,但也有一些中学生会报名参加。在训练营里,我们会安排他们学习一些实用的课程,把我们的经验告诉他们。但我认为摄影不能只靠老师教,学生们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高,效果更好。

上一篇:农业承包合同下一篇:绝缘失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