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英语即生活(精选12篇)
生活即教育英语即生活 篇1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从前的书本教育, 就是以书本为教《英语课程标准》指出, 英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为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实施的舞台, 帮助学生将英语理论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那么, 如何让课堂教育贴近生活并充满趣味成了我首要考虑的问题。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我通过以下四个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连接教学与生活
学习语言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那么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 有助于学生能准确地运用英语知识。学习情境越真实, 学习主体建构的知识就可靠, 越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 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在教学文具类单词时, 我利用实物来创设情境。出示pen, pencil, pencil-box, ruler, crayon等实物, 问学生What's this in English?接着教学生说这些单词, 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单词的发音后, 我又设计了一些游戏活动, 如:Listenand show; Let's guess; What's missing?等。通过游戏来巩固这些单词。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链接, 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英语就在身边。同时, 教师还要注意启发学生留意生活,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 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 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 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用一个好的开端令学生带来亲切的感觉, 留下难忘的印象, 富有艺术性的开端, 可以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 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兴趣和求知欲望, 使学生乐学、爱学。
在教授2A Unit9 Merry Christmas时, 我让学生先观看了简短的Flash, 让学生感受圣诞节的气氛, 引起他们的兴趣;接着展示给学生一棵小圣诞树 (提前制作) , 让学生更形象地明白圣诞树的装饰;操练“Merry Christmas”, “The gift isfor you.”时, 我带上圣诞帽子扮演圣诞老人, 与学生进行操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巩固所学的知识。
这一系列的教学措施, 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只注重传授, 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场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把理论与实际紧紧地缠绕在一起,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美国教育家毕特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 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英语教学仅仅依靠课堂上短短的几十分钟是难以达到深入掌握并进行语言交际的。因此, 要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说说、练练、玩玩、耍耍, 以加强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从而加深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吸收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三、布置生活化作业,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关键是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因此, 我布置的英语作业除了要巩固课内知识和技能外, 还要让英语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为了使英语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 我认为可以布置活动性和操作性强的作业。例如:
1. 让学生把所学内容改编成剧本, 编排剧本后表演给家长看 (也可以请家长一起表演, 并请家长提出宝贵的意见) , 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演绎, 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书本知识点的理解还能使孩子们能更快的掌握语境提高运用能力;
2. 让孩子们每天坚持听读课文录音, 并开口朗读, 比较自己发音与录音的差异。鼓励孩子们阅读英语卡通故事书, 看英语视频, 欣赏儿童英语歌曲等;
3. 让学生为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贴标签, 以便加深记忆做到看见物品就能想起单词。通过这些生活化的课外作业,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必然会大大提高。
现在生活中处处都是英语, 作为孩子们的引导者, 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内容, 收集信息, 将这些内容书写在黑板报中的“学生展示区”中, 供孩子们相互交流学习。对一些好的作品要及时给出激励, 对于在生活中常见但孩子们理解有难度的内容可以用谐音来提高孩子们的记忆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在班级氛围内形成“赶”“比”“超”的英语学习良性循环。真正达到生活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总之, 《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学生的学习目标应该是综合语言能力, 而综合语言能力包括五个维度, 它们分别是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生活化的英语则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待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 不管在课堂还是课外, “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可以帮助学生走得更远, 更好!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他重要的教育理论影响了中国的教育, 启发教育者们无限的思考。他的生活教育理论让我感触颇深。随着《英语课程标准》提出, 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培养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生活即教育”应当把教育同整个生活联系起来, 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使日常的英语教学变成日常生活与课堂内容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活”,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新英语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1]周德藩, 走进陶行知:教师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吴本虎, 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小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2.
生活即教育英语即生活 篇2
解读“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活”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命题,它强调教育离不开生活,教育是为了生活而存在的。这是我们对它最为一般的理解。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教师们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把它当做一种谋生手段,有人把它看做一种职业,也有人把它作为事业。把它作为一种生活,又是别样的一种看法。一般认为,生活“是人在自然和社会空间中,通过享受、占有、内化并创造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围绕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能动活动。”在这个意义上,生活与生命同义,也可以说,生活的意义就在生命的不断追求当中。只不过,生命的价值,通过生活来体现而已。教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将其视之为生活,就意味着必须围绕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断地进行奋斗,这是一种把目标指向学生的未来,指向具有创新品格和实践精神的人的未来的生活。“教育即生活”意味着追求。把教育教学当做一种追求,对于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来说,也就意味着把“想”和“做”联系在一起。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多人“做”得多,“想”得少。比如,对于教初三、高三的老师来说,一些老师,往往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忙考试,忙改卷,忙讲评试卷,忙打听高考、中考信息。仅仅看到别人在这么或那么做,自己也就跟着做,自己心中没有目标,没有追求,自己累不说,也累了学生。所谓的“想”,就是思考,就是思考如何改进,如何做得更好,怎样才能提高效率。还是以高考、中考前的复习应考为例,如果我们看到一张试卷,自己先做做,先思考一下,恐怕就能够减少学生许多无效劳动,复习的效果也会大大提高。“教育即生活”更意味着创新。追求如果没有创新,也可能仍然走不出新天地,开创不了新局面。生活也就是这样,如果几十年如一日,没有改进,没有提高,甚至没有变化,它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新课程对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陶行知先生在他的《创造宣言》中指出:“教师的成功,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教育即生活”还意味着多样性。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并不仅仅只有一种模式,一种调子,一种色彩,是多元的。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作为自己生活的一种样式,也就应是多元的。教育即生活。
生活即教育?食堂即课堂 篇3
关键词:用餐管理;教学做合一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6-063-1
低年级的孩子从幼儿园的饭来伸手过渡到小学的分组自主用餐,有一个环境上的不适应和用餐习惯的改变,一系列的常规需要扎实训练。我校二7班的班主任陈菊萍老师用她的细心、耐心和爱心在学生用餐管理上创造了一个每天不变的传奇:三清二净一到位!“三清”即用餐时地面干净无杂物;餐桌干净无剩饭剩菜;学生餐具内干净无剩余。“二静”指就餐过程中保持安静不喧哗;先吃完的学生能在原地安静等候同伴。“一到位”指学生用完餐后,餐具要归放到位。尤其是二7班的小朋友每天都能做到生生“光盘”,这对于娇生惯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简直就是个“奇迹”。陈老师正是把学生吃饭这件小事当成一件大事来抓,把食堂变成课堂,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让每个小朋友都真正的会吃饭、吃好饭,从而健康成长。
一、蹲下身子,捕捉现象
开学初陈老师蹲下身子,用心观察学生在用餐方面的不足:1.不会正确使用餐具;2.没有文明用餐的意识和习惯;3.吃饭不专心、挑食、拖沓。这些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围着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他们的双手其实早在长辈为他们盛好每一次饭,洗好每一件衣服的时候,就损失了一次次锻炼的机会。有的孩子连如何抓握汤匙都不会,大多数学生吃饭的时候是在餐盘的饭堆里乱扒一气,导致米粒菜叶撒得到处都是,还有的孩子这个不吃那个不碰,二十分钟过去了一顿饭才吃了几口。这些都是引起新生不能正常用餐的直接原因。通过学习陶行知,陈老师知道必须遵照陶先生的“六大解放”之“解放儿童的双手”,来着重训练学生用餐的技能和方法。
二、教学做合一,训练技巧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必须是教学做合一的。为了扎实训练,陈老师把学生们带进食堂演练常规,把食堂文化、用餐礼仪带进教室广而告之,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把用餐当成了每天的一堂课上得有趣有意义。
1.普及吃饭常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学初,陈老师就利用晨会和班会和学生一起讨论:人为什么要吃饭?饭菜有什么营养?帮助学生了解一些营养与健康的基本常识;并带领学生提前到现场熟悉小学食堂环境,讲解小组用餐的程序,使学生迅速消除陌生感,树立独立自主意识。
2.示范讲解用餐方法。为了避免食堂用餐人多嘈杂的干扰,陈老师就在教室里准备了餐盘、汤勺等,首先教会学生如何使用餐具、巧用调羹:先学会抓调羹——再学会正确地扒饭挖菜——边吃边用调羹把饭菜往中间括,这样等饭菜吃完,饭盆的四周也就干干净净了。其次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进食:(1)一口饭,一口菜,嘴巴干了喝口汤。(2)不让饭菜在嘴巴里长时间逗留。(3)专心吃饭,不东张西望。
3.制定小组合作公约。(1)合理分桌,一般将好动学生与文静女生搭配坐,将挑食学生与用餐快的学生搭配坐,特殊学生临近老师坐。(2)桌长负责餐前的准备工作和餐后的纪律监督工作,包括分发汤匙、传递汤碗等。(3)组员相互帮忙传递餐具,遇到要添饭菜举手示意。
三、过程巡查,贴心照顾
一个良好的习惯需要持之以恒来支撑,陈老师在吃饭时总是端着碗站着吃,边吃边巡视,巡查每组哪些小朋友吃得最快?巡查哪些小组桌面和地面最干净?巡查哪个小组纪律最好?然后回班当即进行反馈:当天吃的蔬菜都有哪些营养?公布就餐时桌长和老师的巡查情况,评比出用餐冠军小组和用餐明星,并给予贴星和家长群中的通报表扬。
除此之外,陈老师还把班里几个吃得特别慢的小朋友刻意安排坐在最边上,请打饭的师傅适当照顾,少打一些,但不能让他们自己知道,这样才能在不知不觉中与其他同学一起吃完,增强信心,等他们的习惯慢慢养成之后,再逐量增添。
四、诵读童谣,巩固常规
结合我校生活力的课题研究,低年级重在通过诵读诗歌强化常规,陈老师根据我校用餐实际情况,编制了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文明就餐童谣:
——就餐礼仪儿歌
小学生,有礼貌,就餐礼仪不可少;
就餐前,要洗手,细菌污渍全洗掉;
排队走,不吵闹,进入食堂勿奔跑。
上座位,不争抢,端汤递勺分工好;
吃饭时,轻轻挖,汤匙要向中间靠;
小嘴巴,凑上前,以防饭菜米粒掉;
一口饭,一口菜,细嚼慢咽消化好,
……
童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诵读中营造了欢乐、积极的氛围,由于在班级里反复传颂广而告之,就把文明就餐的习惯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心里,自然而然地落实到了行动上。
生活即教育英语即生活 篇4
作为杜威的学生, 陶行知把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介绍到中国, 由于当时中国正处在激烈的民族运动之中, 社会背景与杜威所处的美国转型社会大有不同, 所以, 陶行知根据杜威“教育即生活”在中国的失败经验, 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新思想。
一、两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由于美国的传统教育存在学校与社会生活隔离、课程与儿童现实生活需要脱节、灌输式教学等弊端,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他认为, 传统教育是在学校这种人工环境下以正规课程的形式传授书本知识, 而书本知识的传授如果没有实际生活经验做基础, 则所学的知识不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也就是说学校教育日趋与社会生活相分离。“学校必须呈现现实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所以学校应当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 缩小到一种雏形的状态, 学校生活成为简化的社会生活。
陶行知根据中国社会现状, 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 提出“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的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认
刘建英
为, “生活即教育”, 整个社会是生活场所亦是教育场所, 在生活中获得的教育才是活的、有用的教育。在生活的矛盾斗争中, 各种因素相互摩擦, 生活在其中的人便受到了教育。“过什么生活, 便是受什么教育”“要想受什么教育, 便须过什么生活”。
二、两种教育思想的相通之处
由于陶行知师承杜威, 其教育工作及教育试验首先都是以杜威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进行的, 所以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有着天然的联系。
(1) 陶行知与杜威都秉承实用主义哲学思想, 重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反对“生活自生活”“教育自教育”的机械教育论, 主张把教育与生活统一起来, 试图解决学校与社会脱节、学生所学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教育弊端。杜威认为, 教育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 它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陶行知看来, “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 要让民众在生活中接受教育。“生活即是教育, 教育即是生活”。
(2) 这两种教育思想都蕴涵了“终身教育”这一概念。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 不断生长, 就是生活”,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保证生长的各种力量继续进行, 所以个体即便离开了学校, 教育也不能停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教育即生活”比较隐晦地包含了终身教育思想。陶行知则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发展终身教育, 培养求知欲”。他认为教育应该紧密联系人民大众的生活, 要让广大群众在生活中学习, 学习为生活, 生活为学习, 做到“活到老, 做到老, 学到老”。
三、两种教育思想的差异性分析
(1)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与杜威“教育即生活”这两种教育思想各自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杜威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时的美国社会初等教育已经普及, 教育基础比较牢固, 整个社会处于工业转型时期, 城市化正在完成, 经济已有相当发展, 但文化发展滞后, 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教育的改革已成为时代的呼声。杜威正是为了解决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矛盾, 使教育适应时代变化, 而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正如其所言:“知识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况且工业化转型期本就是一个实用主义时代, 因而“教育即生活”更是深具实用主义特质的。陶行知面临的是20世纪初半殖民半封建主义的中国农业社会。当时, 军阀混战, 政局动荡, 经济贫穷, 教育程度低下, 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当时中国许多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之所以不民主、贫穷, 主要原因是广大劳动人民不识字, 没受文化教育, 所以陶行知曾坦言, 无论是提倡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还是劳苦大众教育, 其实他心中只有一个问题, 这问题便是如何使教育普及, 如何使没有机会受教育的人可以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教育。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旨在使受教育者即每个普通大众自己怀有这种“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以完善自己, 进而使社会进步。
(2) 这两种教育思想的侧重点不同。由于杜威时代的美国教育已有相当规模,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为促进教育更好地适应时代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改良方法。所以杜威的侧重点放在国家教育体系的改良上。可以说, “教育即生活”的主体是施者, 通过社会整体教育观念的引导和教育体系的改革, 教育者经过精心设计, 把生活中的许多内容经典化, 浓缩成若干课程, 以便于教育人士更好地实施教育。而陶行知时代, 我国的现代教育还未形成体系, 教育零乱, 况且当时的社会重任是使民众觉醒以实现民族解放, 既然没有完整的教育体系来改良,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自然侧重于教育的受者, 只有广大的受教育者自己具备这种教育理念, 教育才能走进人民大众, 教育才能改造生活、改造自然和社会, 实现富民强国。作为一种教育思想, 它需要受教育者深刻领会并自主贯彻。可以说, “生活即教育”在理论上比“教育即生活”更完美、更广博, 是“教育即生活”的深化与完善。然而, 在一个教育成熟的社会中, 人的生活的广博性让“生活即教育”无以掌控, 它无法大规模地通过教育组织来实施。显然, 对目前的学校教育改革而言,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更具实践操作性。
(3)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蕴涵教育传播理论,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则更倾向于一种“大众教育”。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社会不仅通过传达、通过传递而继续生产, 而且可以公正地说, 在传递中、在传达中生存。”“不但社会生活和传达是一件事, 而且一切传达 (因此一切真正的社会生活) 都具有教育意义。”他所说的“传达”, 即信息的传播, 人在信息的传播中获得知识, 因此, 传播即教育;人的生活满是信息的传播, 因此, 教育即生活。这一理论和现代教育传播学何其相似。陶行知则明显倾向于大众教育, “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 大众自己办的教育, 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 整个社会便是一所学校, 社会生活便是教育本身。他把“学校”泛化, 这样人人便可以参与这种生活中的教育。
论高适、岑参边塞诗的风格特点
杨继权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 是唐诗之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我国古代诗歌的历史长河中焕发着耀眼的光芒。
从隋朝到盛唐以来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 由于边境战争的频繁, 疆土的扩大以及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 人们对边塞生活渐渐关心, 对边塞的知识也逐渐丰富起来了。他们对边塞不仅不感到荒凉可怕, 而且还感到新奇, 一方面在于统治阶级对于边塞诗的重视;另一方面, 部分
摘
要:边塞诗是唐诗的一大亮点, 在唐诗中有着相当高的地位。而作为边塞诗歌代表的高适、岑参, 其边塞诗又有着各自不同
的特色, 他们用各自的诗风共同推动着唐朝边塞诗歌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主要从他们边塞诗的风格特点的不同来加以论证。
关键词:气骨遒劲;瑰丽奇彩;夹叙夹议;寓情于景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郭元祥, 胡修银.论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教育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6) .
[3]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读《生活即教育》有感 篇5
读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一书,让我对他的教育名言“生活既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让人为之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在震撼的同时,我想更多还是思考和学习。
在自然的生活中进行教育,创设生活化的环境更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们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
教学时间不一定在课内,完全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教学地点也不一定要在教室,社会是最好的课堂。让我们走出去,亲密地去接触社会,在生活中学习和成长。
在第二课堂的活动中,我真正发现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惊人的。许多时候不是教师指导学生,而是学生指导教师。在活动中,学生展现了各种能力,有的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花样编发,有的学生自己设计服装,有的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游戏编程,还有学生用碎布设计缝制了一条连衣裙……各种来源于生活内容的教育是真正受学生喜欢的教育,这种教育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浅谈游戏即生活、即教育 篇6
一、生活、游戏及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
生活、游戏和教育都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三者可以连为一体,变成一个活动进行,这其中就有必定的联系,也是给幼儿带来最大影响的活动——游戏。
1.生活与游戏之间的关系
游戏是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从幼儿生活中来,纳入到幼儿游戏中去,并在游戏中实现整合,积累经验。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人类的一切源于生活。游戏是快乐的学习。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幼儿必定离不开游戏,而游戏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这就说明“生活和游戏”本身具有综合性,它们不可割裂、分离,从而形成一个整体。
2.教育与游戏之间的关系
从活动的方向来说,游戏和教育有着共性:首先,目的相同。游戏的目的在于实现儿童认识、运动、社会性和情感等能力发展。其每一方面的能力又含有众多的发展内容,也就是囊括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教育的目的就是有计划地将幼儿的身心发展融入一个课程里,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但游戏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而教育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过程,两者在终点上达到一致,即游戏的目的和教育的目标都是儿童的发展。其次,内容有联系。在游戏的发展探索过程中,涉及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各种知识经验,涉及动作技能、大小肌肉的平衡协调力,涉及对规则的理解、遵守,和用规则进行的同伴协作交往,等等,这些正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二、游戏的生活化
在幼儿园的游戏里,主要以自主性游戏为主。这个游戏就像一个小社会,都是幼儿生活常见的场所,与幼儿的生活育着密切的联系。游戏能满足他们心理的需求,是幼儿生活中最主要的方面。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游戏中成长的,因此,游戏需生活化。
1.环境的创设——游戏社区
在环境创设时,我们要先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生活接触最多的场所,再通过环境、材料的结合,创设一个缩小版的“社区”。例如,小班幼儿最初上幼儿园,对幼儿园陌生,而娃娃家游戏正可以缓解幼儿的离家情绪。除了娃娃家,另外点心店、菜场、理发店、糖果店等都是幼儿生活中常去的地方。把这些游戏区布置在一起,像一个小“社区”,幼儿看到这些游戏区特别想玩,也激发了他们参与游戏的兴趣。
随着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环境的变化,我们也寻找幼儿的喜好,不断地更换游戏的内容和游戏的材料,更加体现游戏的人性化、生活化,让幼儿的游戏生活化。
2.角色的扮演——游戏互动
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结合,它不是社会生活的简单翻版,而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所以,我们的自主性游戏更多的是让幼儿利用假想情景自由地从事自己向往的各种活动,又不受真实生活中许多条件的限制。游戏时,每个游戏都是有互动,有交流的。例如,娃娃家里,爸爸可以出去购物,妈妈会照看孩子,并带孩子去点心店吃点心,还可以去医院看病,去理发店理发,跟我们真实生活相差不多。幼儿在各种角色扮演后,知道每种身份都有自己的职责,不仅在游戏中感受到乐趣,也体验到成人生活的别样。
3.游戏中再现生活——游戏生活
自主性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自由选择的活动。游戏的过程,就是幼儿把成人的行为活动和相互关系搬到游戏中,加上幼儿各自家乡的情节,体现出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例如,小班幼儿经验少,在玩娃娃家游戏时最多的是烧饭做菜。而有一天,发现一个小朋友在抱着娃娃把尿。他就是把在家看到的妈妈抱着弟弟把尿的情景表现出来。许多幼儿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在点心店、小菜场,幼儿会大声吆喝叫卖,学着人家做活动(特价、打折等),也有推出新品的。
幼儿不仅模仿成人,将生活在游戏中再现,而且还加上自己的想法,所以也不是完全的模仿。这就是游戏的本质。
三、游戏即教育,在游戏中教育
游戏的本质就是教师利用身边的自然物质、自然现象以及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愉悦的过程。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才能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发挥游戏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作用。例如,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学到如何使用礼貌用于与他人的交往,学会解决问题,学会丰富游戏的内容以及制定游戏规则。幼儿在游戏中处于主导的位置,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经验。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就是一个习惯养成的阶段。对什么都不懂的他们,直接灌输知识是徒劳无功的。因此,我们通过不同的规则游戏来让幼儿约束自己的行为,比如《大圆圈与小圆圈》、《大皮球》等,都是让幼儿学习站圆圈;还有《丢手帕》、《请你猜猜我是谁》等,不仅训练幼儿追跑、听觉、视觉的能力,还让幼儿学会不能向其他伙伴透露信息,做到遵守游戏规则。
除了上面说的自主性游戏和规则游戏,我们游戏的种类还有很多,但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在通过游戏获得愉悦的同时,身心得到发展,各种社会性能力得到锻炼。所以说游戏即教育。
如何做到“生活即教育” 篇7
关键词:生活,教育,生活教育
我们如何才能学会用生活来教育, 怎样做才是为了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 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表现美化自己的生活”, 这既符合了当代教育改革的趋向———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 又体现了教育走近幼儿的生活世界。
一、什么是“生活即教育”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 生活所自营, 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又改造着生活。
二、为什么要进行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强调生活决定教育, 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教育的意义在于改造生活, 主张冲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 把学校的一切延伸到大社会乃至大自然中去, 使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 培养真正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换言之, “生活即教育”是指生活是教育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教育只有和生活结合才能成为教育;教育要是脱离了生活, 便不是教育。而旧的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教育与生活相脱离, 它的特征是“死读书, 读死书, 读书死”。可见, 教育必须与生活相结合, 生活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
三、如何做到生活即教育
(一) 用敏锐的观察力, 抓住每一个生活中的教育机会。
教育源自生活, “生活即教育”, 儿童的生活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教师要将各领域的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从这一目标出发, 我们要抓住平日生活各环节中的教育契机, 对幼儿实施有效的教育。”
1.在教育教学中
在一次《寻找秋天》的活动中, 我在活动前准备了各种美丽秋天的图片, 不仅仅有江南的水乡美, 还有北方的梧桐落叶之美, 通过不同图片的展示、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幼儿们对秋天的美有了另一种感悟。活动后幼儿们还在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看到的秋天, 这时我就走过去和幼儿一起聊天, 幼儿将自己在旅游时看到的美丽情景和大家一起分享。为了帮助幼儿在秋天这个话题上有更多的思考, 我还结合主题活动开展了“介绍我眼中的秋天”的讨论活动, 让幼儿带自己的画和照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眼中的秋天。
通过本次活动, 幼儿渐渐会用各种好听的词来形容, 可见一切的活动并不是幼儿不感兴趣, 关键是教师能否抓住幼儿在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激发和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 促使幼儿将美好的人、事、物都结合起来, 感受生活中的美, 体验生活带来的快乐。
2.在自主性区域游戏中
(1) 游戏的创设从幼儿的生活出发。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在游戏中最能体现幼儿的生活习惯, 也是幼儿感受生活最为直接的方式方法。在游戏中我们首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一起探讨创设游戏的环境, 在创设游戏区角的时候曹鑫说:“我们有娃娃家, 有菜场, 有水果店, 理发店, 可是我们没有钱怎么买东西呀?我们要有一个银行。”我们便一起张罗, 首先制作游戏用的钱, 然后设计银行的标记, 最后一起商量制定相关的游戏规则。这样就从幼儿的生活出发, 把生活中的规则通过游戏的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游戏中的指导要贴近生活
在幼儿游戏中教师的细心观察和把握时机的指导非常重要, 教师细心的观察能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及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而正确把握指导的时机能及时有效地引导幼儿解决问题、推进游戏。在游戏中教师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再配合随机性教育。例如:当小舞台售票员正在卖票时, 却发现几位小朋友没有买票就进去看演出, 连忙制止, 在拉扯中发生了摩擦。这时, 教师立刻以表演厅经理的身份介入指导:“你们怎么没有买票呀?”孩子说:“这里又没有围墙, 我直接进来看都不要买票。”“那么, 要想一个什么办法来解决呢?”这时, 孩子想到了围墙, “但是用什么做围墙呢?”我把问题抛给了孩子, 很快幼儿决定用塑料小椅子围起来当围墙, 于是大家一起动手把表演厅围上了围墙。游戏在孩子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地丰富、推进, 体现了教师细心观察、把握时机指导的重要性。
(二) 用心创设环境, 有效地利用环境来教育。
1.环境和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
幼儿园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 幼儿在家往往一个人, 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是一个个养尊处优的王子和公主, 所以自我意识比较强, 往往会为了玩具、椅子而争执发生危险事情。虽然我们在平日的生活中已经通过故事引导幼儿学会谦让、注意安全, 但是孩子在玩的时候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于是我们开展了“设计安全小标记”的活动, 首先通过图片请幼儿观察, 并说说图片中的幼儿做得对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最后设计安全标记。为了提醒大家, 我和幼儿一起商量把标记贴在教室的指定地方, 这样幼儿不仅能够按照标记来做, 而且能够相互提醒,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我发现幼儿之间少了几分争执, 多了几分谦让。
2.环境能激发幼儿之间的互动
环境为幼儿合作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源, 在与环境的互动中, 幼儿的活动及所获得的经验会引发同伴的模仿、学习及共同探究。在主题活动《我长大了》中最初发起和参加的只有几名幼儿,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幼儿将照片和图片带来和大家分享, 幼儿都积极地将照片带来, 站在集体面前说说自己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之间相互感染, 形成了学习的共同体, 这使得教育活动更具吸引力和凝聚力。
生活即教育英语即生活 篇8
在与学生生活的岁月中, 在多年的班主任生涯里, 我始终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内涵指导我的教育教学生活。
1.教育与人类生活是相伴而生的。陶行知先生指出, 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有的, 有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生活, 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 教育也要不断进步。”在陶行知先生看来, 有了生活教育, “死读书、读死书”的传统旧教育就会打破;有了生活教育, “随手抓来都是学问, 都是自己的本领”, 生活教育能够“增加自己的知识, 增加自己的力量, 增加自己的信仰”。我的班主任生活里时常以此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在生活中学会观察, 观察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以生活教育学生成长。这是我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的一大来源。
有一年五一前夕, 我组织学生到江海风情园体验生活。为了这次活动, 我放弃了休息日的休假, 准备活动事宜。劳动时, 我与学生们一起烤白薯、做饭;参观时, 我给他们讲关于海门沙地人的知识。午饭时, 我照顾学生吃饭。到了返校日子里, 许多学生说:“老师, 你是我们的大哥哥, 我们听你的话, 专心的读书!”听着学生们真切的话语, 我认识到教师付出了对学生的爱, 在生活中才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生活中才容易建立起来。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生活学会了感恩。
通过深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 我深刻的知道育人成功, 只有把生活和教育紧密结合。我明白了教育与生活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教育如果不能通过生活来进行, 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通过生活来进行的。
2.生活与教育之间不是割裂的, 两者是紧密相联系的。生活中富有教育的素材, 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的教育。陶行知认为, 文字、书本只是生活的工具, 不是生活的本身。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2009年的一天, 我带领学生去参观海门市革命烈士陵园传统教育展览。在此之前, 我预先准备好多资料, 重点了解了几个革命烈士的资料。我临时充当了讲解员对展出的照片和简短说明, 给学生讲述了近中国以来的重大历史。通过我的讲解, 全班学生丰富了对海门历史的了解。没有这次生活的经历, 学生不可能明白今天的海门从什么基础过来的。从此, 学生总是问我这问我那, 我成了学生的“辞海”。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发展了, 学生得到了非凡的教育意义。
春季, 学校组织了春季体育运动会, 学生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 认为得到了松弛的机会。我觉得这次活动的开展, 有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于是我事先做了动员, 提出了希望。我事先做好运动员组、宣传小组、拉拉队小组、卫生小组等组织单位。接下来由学生们自己决定, 按照我的布置分成各个小组。成功时我和学生一起加油, 失败时我和学生们一样捶胸顿足, 呐喊鼓劲。参赛的运动员看到这些, 士气倍增, 奋力拼搏。我以自己行动影响学生, 通过这些活动, 班级的凝聚力加强了, 学生懂得了自己在集体生活中都是其中的一员, 有付出, 才有集体的温暖。
通过学校活动, 我理解了学校教育要与学生的各种生活相适应, 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教育学生就是通过学生的生活来进行的, 教育学生就是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来实施, 要为学生的生活服务, 以求得学生生活的向前、向上与提高。
3.教育具有全面性。学生生活的全面性决定着教育学生的全面性。生活是一个整体, 涵盖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比如:认知活动、情感教育和道德活动等方面的综合。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 我深刻的感觉到, 班级活动多, 班级的凝聚力就强。活动能使班集体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看似宽松其实严谨的环境, 学生的班级认同, 团队意识得到很大提高。
日子一长, 班级里出现一名叫张xx的男生, 他是一个比较顽皮的学生, 经常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学生们避开了, 家长骂了, 教师也惩罚了。这样的处理方法多了, 与我们的预设就差远了, 他此洋洋得意, 这些在他的想象之中。慢慢的, 他觉得老师、家长也拿他没辙, 逐渐发展成为顶撞任课老师, 故意气跑任课老师。
我通过家访了解到这个孩子的父母因为长期做生意, 对孩子缺少关爱。张xx的恶作剧行为, 不过是想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罢了。正好班级举行元旦活动, 他准备的歌曲《我相信》, 这首歌曲积极进取, 昂扬向上, 我借机表扬了他, 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我从这个孩子要面子和缺少长辈关爱入手, 在吃、住等生活细节上真正去关心他, 而对于他的缺点不当众批评。张xx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孩子, 终于他对我的理解和关心, 感动的流下了眼泪。以后的每次活动, 都有他积极的身影, 不仅是他, 而且每个学生都能够再活动中得到成长。
生活即教育英语即生活 篇9
一、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发
(一) 教育要适应儿童天性, 与儿童生活相联系
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也有所不同。教育在考虑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时, 也应考虑儿童作为个体的需求, 考虑他们生长的社会生活, 考虑儿童所生活的世界。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育方法的运用上都要从儿童视角出发, 适应儿童的天性, 与儿童的生活密切联系, 便于儿童理解与掌握。
(二) 教育要服务于儿童生活
教育要适应儿童生活并不是一种消极的适应和简单的迎合。教育要能促进儿童发展, 要能对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提升和拓展, 教育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要适当超越儿童的发展。但这种超越不是没有限度的, 必须是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 既能激发儿童的潜能, 又能让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 增强其自信心。
(三) 教育要为儿童终身发展服务
教育对儿童的促进, 不是暂时的, 而应是长期、终身的。教育并不仅是简单地告诉儿童一些事实和道理, 教人掌握知识, 还要为其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能最大化地激发他们的潜能, 培养儿童良好的品质, 并使之成为其一生一笔宝贵的财富。儿童期是塑造一个人个性和行为习惯的良好时期,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都处于形成时期, 良好的教育能开启一个人人生成功的大门, 为其今后发展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四) 教育要创新儿童生活
儿童周围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 也是不断变幻的, 儿童会不断发现生活中的新鲜事。生活意味着多样性, 并不仅仅只有一种模式、一种调子、一种色彩, 而是多元的。教育要改变一成不变的内容和教法, 不断注入新元素, 更新教育理念, 用新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来评价儿童, 以激发儿童的积极性和增强其自信心, 注重过程评价, 善用鼓励、表扬等教育方法。
二、如何实现
(一) 提倡教育的“生活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强调“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把教育“生活化”提高到了纲要文件的层面加以规定, 对教育生活化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 教育要提升儿童生活经验, 内容选择要慎重
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的规定, 就应该在儿童学习内容选择上谨慎考虑, 特别是教材编制和选择。现在教材中已经删减了部分远离儿童生活实际的内容, 增加了一些与儿童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时代感的内容, 如刘翔、周杰伦等。当然这些内容的增加要经过严密论证, 新内容的呈现也要仔细推敲, 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能提升儿童生活经验, 使其收获信息的同时能够受其启发, 不断开启儿童智慧。
(三) 积极贯彻落实终身教育
为了使教育能持续地服务于儿童的发展, 就要真正贯彻落实终身教育思想, 使儿童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在人生的任何阶段, 都能自觉地创造条件学习, “处处留心皆学问”, 从周围人身上学习, 从新环境中学习, 处处是学习的机会, 时时是学习的时机, 教育要培养儿童善于学习和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 并持之以恒。
(四) 教育要鼓励儿童不断创新
知识经济必然要求生产者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科技含量。无论是传统产业更新改造, 还是新型产业不断涌现, 都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必然促进教师的创新意识, 使其行为由知识传授向知识创新转变, 必须通过教师的创新示范, 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熏陶和创新方法训练。其实, 创新方法就是研究。教师自己研究问题, 并带领学生研究问题, 可以把自然作为研究对象, 也可以把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目前, 所倡导的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很好的途径。在教师启发和诱导下, 确定主题, 鼓励儿童新奇的想法和大胆的设想, 支持他们围绕主题进行研究, 鼓励儿童多样化地学习和实践, 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问题, 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和实验, 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少年强则国强”, 儿童善于创新了, 国家就会很有希望。
摘要: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不仅影响了20世纪的美国教育, 也一直影响着世界教育, 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也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杜威,教育即生活,儿童,教育
参考文献
[1]孟瑜.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浅析[J].黄淮学刊 (社会科学版) , 1995, 11 (1) .[1]孟瑜.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浅析[J].黄淮学刊 (社会科学版) , 1995, 11 (1) .
[2]郭元祥, 胡修银.论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教育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11 (1) .[2]郭元祥, 胡修银.论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教育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11 (1) .
[3]褚洪启.杜威教育思想引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3]褚洪启.杜威教育思想引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生活即教育英语即生活 篇10
一、搜集生活信息, 感受身边数学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 信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变革的重要因素, 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提高学生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传递信息的能力, 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的使命。生活是信息的海洋, 生活是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起点与归宿。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 把生活中的现象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 让其观察生活, 收集信息, 能有效地激发其认知冲突。这既拉近了教材与生活的距离, 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使学生感到数学亲切、易懂、自然。学生在课堂上, 面对新知识, 头脑中不再是一片空白, 而是满载着自己获取的信息、不理解的问题、初步的感受,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在教学“小数的认识”之前, 让学生到超市搜集自己喜欢的食品单价, 在课前引入时让学生汇报, 很明显学生已经会读写小数, 还知道“2.50元就是2元5角”等有关小数的知识, 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已经在我们身边广泛存在, 经常见面。消除学生对新知的恐惧心理,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如果在课尾进行“信息发布”, 还会宣起课堂的高潮。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时, 学生在课尾汇报了经济信息、科技信息、环保信息等。既检验了学生多位数读法的掌握情况, 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又对学生进行了环保等方面的教育, 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同时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经常搜集和交流一些有用的信息。
二、运用生活现象, 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成功, 就在于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 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小情景,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 感受数学的力量,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日常的生活现象中隐藏着大量的数学奥秘, 如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屋顶、自行车的三角架为什么做成三角形?汽车的里程表是怎样计程的?药瓶为什么做成圆柱形?一个游泳池的平均水深1.3米, 一个身高1.4米的人在水池里学游泳安全吗?……利用这些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三、运用生活实例, 实现原型启发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育要使学生获得作为公民必须具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必须开放小教室, 进入“大课堂”, 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的大课堂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 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瞄准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结合点, 并架起桥梁, 将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 使学生在观察和经历生活实例时得到原型启发, 化抽象为具体, 化理性为感性, 减少教师过多的指导。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例而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以下两个片段:
1、星期六, 小明一家人准备到野外游玩。
小明的爸爸给小明121元 (一张100元、一张20元和一张1元) 钱, 让他到超市去买全家人中午吃的食品。这下小明可高兴了, 蹦蹦跳跳地来到了超市, 选了一大包全家人喜欢吃的食品, 到服务台给服务员一算一共98元钱。小明拿出100元给了服务员。服务员找回了小明2元。小明现在还剩下多少钱?
2、小红到学校后勤部去领取本子, 他对后勤部的李老师说:
“我要领49本数学本和98本作业本。”李老师先数出49本数学本给小红, 又拿出一捆100本的作业本给小红, 再从这捆作业本中抽回2本。小红共领了多少本作业本?
学生观看完后, 分别让学生根据刚才的情景列出算式, 并说出是怎样快速想出答案的?学生很快列出算式:121-98=121-100+2=23 (元) , 49+98=49+100-2=147 (本) 。再让学生根据这两道题的思考过程, 很容易自己得出加减法的速算方法。实践表明, 从数学问题出发, 寻找学生生活的相关实例, 并有机联系起来, 让生活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既有利于发掘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要,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借助生活经验, 解决疑难问题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小学生并非是“一张白纸”, 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意识。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利用学生的生活阅历, 搭建认知平台。学生已经会做的不教, 学生已经会说的让学生充分地说, 学生能理解的让学生思考。
如:一位优秀教师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 他根本没有组织学生学习人民币的认识和进率, 而是在课前准备一些人民币和商品, 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上课时, 把教室变成小超市, 模拟超市购物, 教师参与小组活动。学生积极性高涨, 真有点像超市里搞促销活动一样, 热闹非凡。下课前教师让学生质疑, 只有一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钱都是1角、2角、5角、1元、2元、5元一张的, 而没有3角、4角一张的呢?”教师也没有及时回答, 而是说:“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非常好, 下课后我们一起去查一查资料, 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好吗?”就这样一堂课结束了。这位教师就很好地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构建教学的认知平台, 让学生自己直接解决实际问题, 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回归生活实践, 提高应用能力
数学来源于实践, 又服务于实践。当学生面临生活实际问题时, 能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 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寻求解决的办法。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 给学生以实践活动的机会, 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的知识、方法去分析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使生活问题数学化, 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
生活即教育 篇11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生活化 策略
【分类号】G633.3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是的,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学习的主要内容来源于生活,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应当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并最终掌握语文。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掌握语文相关知识与规律,同时也要加强高中语文学科与生活实践二者之间的联系,使语文教学真正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一、课堂导入的生活化
在语文教学中,导入环节是十分重要的,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必须贴近自然,新颖、别致、紧扣课题。尤为重要的是导入的内容与方式必须紧紧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也是语文教学中生活化的最基本前提与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置导入环节时,可以用猜谜的方式,可以设置悬念,可以采用比较引入法等,总之,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只要是贴近
学生的生活,不管采取什么方法,都应该力求在节省时间的同时讲究知识性、启发性、趣味性、时代性的有机结合。
例如:在讲解《拿来主义》这课时,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新闻报道作为课堂教学导入的内容。新闻报道中称:某地某位官员公费出国考察学习,别的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与生产技术没有学到,反而在国外赌场豪赌,一掷千金。以这段新闻作为导入,深深地引发了学生们的思考,我们应该“拿什么?”“怎么拿?”然后再介绍鲁迅先生的这篇名作。这样的导入全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很多学生急于了解课文的知识。
二、教学情境创设的生活化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口若悬河、洋洋自得,学生在下面听得云山雾罩、昏昏欲睡,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的比比皆是。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生活化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求与课堂讲解内容的需求灵活设置情境。生活中到处都是语文教学的优秀案例,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模拟生活的各种情境,使静态的文字转变为动态的生活。例如:在讲解戏剧单元时,教师为了营造气氛可以将教室里学生的座位安排成舞台的形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创设情境。
例如:在讲解《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搜集一些精美的关于秋天的图片,或是利用网络搜索一些与秋天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与课文结合起来,向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身边,你怎么做?你在现实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这种看似简单的提问可以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开设针对自然环境的实践活动
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全面性比较强的课程,需要以突显出来它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等特性为重点开展开来。所以我们需要抛开讲堂,走进生活中去开设语文教学课程;通过指引学生走进生活观察,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之处,促进他们对课程内容印象加深,而且也让他们在无形当中喜欢上了语文课程。通过
对概念的理解和自身生活考察体会的总结,不仅提高了讲堂内外的交流,而且也可以更加彰显出学生的特性和才能。
例如在讲授《离骚》这个课文时,老师可以以“探讨端午节民间习俗”为话题,举办活动,学生按照老师的规定先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再中学生喜欢的题目中集中选题,最后让学生在讲堂中通过探讨,从其中选出在实际中可以行得通的题目,例如赛龙舟、吃糯米饭、吃粽子等端午节所单独具有的风俗习惯或者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存在的意义等为话题。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选择的话题进行分组。分好组后,让学生准备好一些访问的必备
工具包括录音笔、相机、笔、纸等,并且在如何采访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对采访的信息做好实时的整理归总,所有工作准备好后,就可以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的话题去生活中进行采访了。这样的活动不仅使语文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深刻的了解了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和端午节这个习俗的内在含义,而且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也起到的积极向上的作用。
四、课后练习的生活化
给学生布置语文作业时,应该以如何指点学生通过学到的知识去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为重点,而不是仅仅只是让学生复习所学的字词。所以,老师要通过找出文章和生活相关联的地方,设置针对性比较全面的功课,使得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又具有独立研究的习惯。多布置一些源自生活的练习资料,就算教材上的课
后练习题,也要尽可能和生活中关联起来。同时知识面广泛的语文课程,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立探索的机会。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好将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相互结合,磨练学生积累、处置、应用知识的才能,老师可以制定专题调研、资料查阅类的作业来诱导学生对生活进行探索。
例如:在讲解完《长亭送别》这篇课文后,这些处于花季的学生对张生与崔莺莺的缠绵爱情产生了憧憬和渴望。面对学生这一细微的心理变化,教师一定要及时把握时机来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用诗化的语言来表述出你心目中张生、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再例如:在学生学习完《柳毅传书》这篇课文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学生在课后分工编写舞台剧,每位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这种生活化的课后练习布置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不是脱离生活的世外桃源,它的活泼生动、贴近生活、丰富多彩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的深度与广度,关注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坚持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方向。
【参考文献】
[1]葛海丽. 也谈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对策与方法[J]. 教师, 2013(6).
生活即教育英语即生活 篇12
一、明确学习目的, 逐步布置任务
拿到教材后, 教师首先要明确本学期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目标, 根据目标与内容备课, 确定活动的方式方法, 逐步布置任务。有些综合性学习的准备工作一开学就要开始。例如:在教五年级第一学期时, 通过备课我就明确了本学期综合性学习的内容———《遨游汉字王国》, 在确定了活动的主题后, 我及时给学生布置了活动的第一个任务:让学生利用本学期节假日出去游玩的机会留心观察, 把有特点的汉字拍下来。等到开展活动时, 学生都拿着自己拍下的关于汉字的照片, 有的是博物馆中展览的文献上的汉字, 有的是石碑上刻的碑文, 还有的是古代建筑上挂的匾额等等。因为学生年龄小, 如果一次性地布置活动的所有任务, 可能会出现手忙脚乱、贪多嚼不烂的现象, 因此布置任务必须逐步进行。例如我在教学完四年级上册《中外童话》一单元后, 决定开展“我的童话王国”这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我先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篇最喜欢的童话故事, 手抄或打印出来, 然后再让学生分组合作, 把童话故事装订成册, 接着让学生全班讨论, 写感受, 进行评价, 最后让家长点评。这样下来, 活动开展得有条不紊。
二、合理安排, 分工合作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离不开合作学习。“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只有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 活动才能开展得更有水平。例如:我在开展“我的童话王国”语文综合性活动时, 有一个任务是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整理后装订成册。如果让学生独立完成, 任务的难度可想而知。于是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 擅长写作的学生写《序》, 擅长绘画的学生画插图, 家里有装订工具的学生负责装订, 字写得漂亮的学生负责写封面, 学生们看到自己的特长有用武之地了, 都非常高兴, 任务完成得也更出色了。
三、与时俱进, 利用课件
在加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深度和力度上面, 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不可低估。例如我在开展“遨游汉字王国”语文综合性活动时, 我把自己和学生收集的关于汉字的图片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汉字的神奇和它悠久的历史。在开展“轻叩诗歌的大门”语文综合性活动时, 我把学生喜爱的诗歌显示在大屏幕上, 配上插图和音乐, 使学生完全沉浸在活动的氛围中, 读起诗歌来也更有韵味了。
四、加强指导, 注重评价
1. 评价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能否根据搜集的课内外资料, 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2. 评价学生的参与态度。
正确的态度决定活动的成败。如学生是否参加对活动主题的选择;有否主动搜集信息;能否评价自己对活动成果的满意度, 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设想等。
3. 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
主要对学生在参与小组及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如你帮助谁解决了什么问题;你主动和谁配合完成了什么任务;你认真倾听并采纳了谁的意见;在主题活动中最大的贡献是什么等。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个长远的课题。所以笔者对它的研究虽有良好的动机和信心, 也有一段时间的摸索与研究, 却只是认识与实践的初步尝试, 有待进一步完善, 结合《课标》的要求, 提高教学水平。
摘要:《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而,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生活即教育英语即生活】推荐阅读:
生活即教育11-12
生活即作文09-27
生活即老师05-19
生活即老师作文900字07-05
教育即容错11-30
语言教育即人性教育11-26
教育实践活动即知即改整改方案05-28
教育生活10-15
儿童生活教育06-23
日常生活教育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