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设计教育论文

2024-06-22

生活设计教育论文(共12篇)

生活设计教育论文 篇1

一、“教育回归生活”的基本寓意

教育究竟要回归到何种意义上的生活世界?为什么要力主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显然,这是探讨在教学设计阶段回应和“落实”教育回归生活思想所必须首先阐明的基本理论问题。基于对教育领域内长期存在的所谓“教育倾向于过早、过强和过度地将学生引入课堂、引入书本和引入名目繁多的考试;与此同时,也倾向于过早、过强和过度地使人脱离自然、脱离社会和脱离活生生的生活。于是,生活世界的概念开始在教育领域内频频出现,关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研究和讨论也日渐活跃,并在以下两个方面达成了一些共识。

1.教育应该回归的是儿童“自己”的生活

教育作为帮助人、引导人走向高尚、智慧、成熟、理性、也就是“使人成人”的事业,主要是通过把人类共创和共有的、长期积累和形成的重要的知识与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知识、经验、智慧、能力、品德、信念和行为等等,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保证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因此,教育首先关注的应该是成人的世界。正如杜威所言:“教育首先必须是人类的,随后才是专业的”[1]。学校必须“使儿童能够理智地认识他的社会关系并参与扩充这些关系”。[1]

然而,由于儿童接纳、消化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一旦将儿童自己的生活排斥于教育之外,或者说,儿童藉由自己的生活实践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管道同教育的管道完全绝缘、缺乏交集,那么,“当成年人把属于他们的生活世界建议给甚至强加给未成年人的时候,矛盾和冲突就在所难免”。[1]所以,从受教育的视角出发,“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世界就成了教育学的第二个理论任务”。[1]也就是说,我们讲教育回归生活,其实质就是讲教育要回归儿童自己的生活世界;教育要充分尊重儿童的身心特点、经验与兴趣爱好,要同儿童自己真实、丰富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有效互动。用杜威的话讲,“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机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1]。同时,学校课程“必须能适应现在社会生活的需要”[1],如此,才能在教育中达成科学的理性世界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的和谐统一。

2.教育应该回归儿童“有意义”的生活

儿童的生活世界即儿童遇到的、与人接触的一切人、事物、时间、空间,包括他们通过情感、思想、想象和一切自然力所知道的东西,是儿童一切活动的背景。[2]儿童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但未必是一个“好的”和“健全的”世界。因此,教育回归儿童生活的前提,就是要根据教育的本质、目的、宗旨和价值对儿童丰富、复杂的生活世界进行过滤和选择、改造与重构,使之能够贴切教育的目的、符合教育的宗旨、体现教育的意义、滋生教育的价值。用杜威的话说,“现实生活是如此复杂,以致儿童不可能同它接触而不陷入迷乱”,因此,“自发的生活本身只有通过教学活动的改造和提升,才能成为儿童发展的手段和工具”[3],而解决办法是由学校来创造一种自觉的生活,“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应当简化现实的社会生活”[3]。杜威的学生、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威廉·赫德·克伯屈,也曾专门就教育与儿童生活的关系做出过明确的解释:“生活并不一定都是教育,富有意义、变化和创造性的生活,才是真教育!……教育对生活必须审慎地选择。……拿一切生活都当成是教育,便是误解。”[4]换言之,回归儿童生活世界的教育,应该是一种健康的、纯真的、充满智慧与诗意的生活。只有成为这种生活,教育才能回归它的“自然”

本位,才能在促进人的健康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5]

二、教学设计阶段“回应”教育回归生活思想的必要性

马克思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6]同样,我们可以说,教育回归生活思想并不能自发地实现什么东西,为了使其产生现实教育价值,就要有使用教育实践力量的人,或者说,要诉诸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实际上就把具有“桥梁学科”性质的教学设计推向了贯彻和落实教育回归生活思想的“教育前台”。

首先,从教学设计的一般意义来看,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育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其根本任务就在于通过创设“优化”的教学行动方案来提高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习者更为积极、高效地学习。因此,从本质上讲,教学设计是连接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同教学实践之间的中介和桥梁;是教育教学理论走向教学实践、产生教学现实意义的“理性谋划”阶段;教学设计是否充分到位,将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理论实践应用的效果。所以,要推动教育回归生活思想走向和融入教学实践,就不能也不应该绕开教学设计这道“坎”。

其次,从教育回归生活思想的基本蕴意来看,它不仅强调教育要回归儿童自己的生活,而且力主回归儿童有意义的生活世界。但作为课堂教学“把关人”的教师,却是成年人。尽管从理论上讲,教师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追忆、反思自己的童年生活,并以这些追忆的、反思的和过往的经验作为“替代品”,来代替对当下儿童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解和把握。然而,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具体到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及体验,使得这种间接的、替代性的经验不足以反映儿童生活的真实状况。教师和学生之间“代沟”的天然存在决定了教师需要以儿童为研究对象,需要对儿童做深入细致地观察和与儿童广泛交往,去了解和认识儿童,去探究和发现他们丰富多彩、充满童趣的、真实的生活世界。不仅如此,按照教育回归生活的精神主旨,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根据教育教学的目的、意义、价值和宗旨,对观察到的儿童的生活进行过滤和选择、改造与重构、凝练和提升。使之在目标上切合课堂教学预期发展的方向,在内容上与课程教学需求息息相关,在形式上丰富多彩、生动鲜活,在价值取向上与教育、教学的价值和宗旨密切统一,在教学效果上能够促进教学真正走向学生的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显然,无论是了解和认识儿童的生活,还是对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改造和重构,教师绝无可能只凭自己的一时激情或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地、任意地“信手拈来”,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行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谋划及制定教学行动方案的过程中就能够予以充分关照、合理选择和理性处置。

再次,了解、认识、选择及重构儿童的生活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将儿童的生活与教学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密切关联起来,使之能够真正融入到教学系统当中,成为即将上演的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显然,这需要教学设计的积极参与和发挥建设性作用。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对教学设计的缜密分析和系统筹划,才有可能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学生的生活与教学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密切结合、深度融合,从而成为教学系统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通过后续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而释放能量、彰显价值和产生现实教育意义。

无论是从教学设计的一般意义来看,还是从了解、掌握学生的生活以及对其进行恰当处理使之融入教学系统等实际任务来看,都需要教学设计发挥积极作用。所以,基于教学设计的视角,探讨教学回归生活问题,或者说,基于教育回归生活思想,分析其对于教学设计的积极影响,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教师把握“学生生活”的主要方式

将“学生自己的、富有意义的生活”作为教学设计的影响因素,参与教学行动方案规划的首要前提是教师要能够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式了解、洞悉学生的生活,否则,一切都只能是空谈。而学生的生活即为学生在学校、家庭以及其他社会环境中的经历、经验,以及他们通过情感、思想、想象和一切自然力所知道的东西。这些经历、经验以及学生的所思所想,主要由学生这个(些)鲜活的生命个体所携带,但也能够通过学生本人与其他人的相互作用而为他人所了解和认识。所以,教师要洞察学生的生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一,诉诸于教育交往。这里所谈论的教育交往,主要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所发生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各种交流和交往活动。通过教育交往的方式,教师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学生生活的真实状况,如果教师能够经常性地践行这一可贵品质,并善于对交往本身以及所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及时总结、反思和文本积累,则不仅对改善教学设计乃至对提高整个教学质量和效果都大有裨益。第二,诉诸于家校教育联动。众所周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两大基石,家庭唯有与学校、抑或说,学校唯有与家庭相互沟通、彼此协调、密切配合、各尽其职,才能保证教育的全面和均衡发展。而学生是联系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一根“红线”,同时也是双方开展教育交往活动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和议论的“焦点”。通过家校教育交流与协作,“教师能够通过家长对于学生从小到大的教养所积累的认识,获取孩子前期成长的资料,能根据不同孩子的差异而做出适当的引导。家长亦能透过教师得知孩子在校积累多年的表现,可捕捉及增进良好的家庭教育”。[7]第三,诉诸于现代媒介资讯。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途径,获取属于同一年龄阶段或同一学段学生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并从中汲取有益于教学设计的相关信息。总之,全方位、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方式,能够为教师全面了解及把握学生的生活状况提供多种可能性和奠定坚实的认知基础。

四、学生的生活作为教学要素参与教学设计

将学生的生活作为教学的基本要素使之参与教学设计,实质上应该主要涵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学生的生活作为教学的先决条件或影响因素参与教学决策;二是将学生的生活作为教学的基本材料融入教学之中。下文将重点围绕这两个方面分别加以讨论。

1.学生的生活作为教学的基本影响因素参与教学决策

从思维与决策科学视野来看,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教学决策。即教学设计首先需要对各种教学限制和约束性条件———诸如所要学习的事物的性质、学习者的性质、学习环境的性质、教学开发限制的性质等教学要素进行全面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教学媒体、制定教学策略,并进一步设计出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行动方案。而通过对学生的生活的全面和深入研究,能够为教学决策行为的选择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支持,特别是对于教学设计者充分了解和认识学习者的学习准备状态,无疑大有裨益。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学习者都是把他原来所学的知识、技能、态度带入新的学习过程中的,并且,学生对于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同化、吸收及掌握过程也是以原来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为基础而达成的。因此,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以保证教学策略的选择能够与学习者的特点相匹配或相适应,自然成为教学设计教学决策活动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而就一般情况来看,学生获得开展新的学习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对即将学习的新内容的提前探知无外乎有两种途径:一是前期课程学习,二是在生活实践中自主习得。对于后者,诚如美国教育学家雷克特所指出的那样,“不仅语言、民族习惯、社会经验、个性品德、技能技巧,甚至知识的大部分均来源于家庭,许多教育和学习的事实都发生在家庭之中”。[8]因此,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水平,并以此为依据实施教学决策,就不能不了解学生的生活。换言之,学生的生活是教学分析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2.学生的生活作为教学的基本材料融入教学之中

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认识世界,感悟人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这不仅是教学分析的重要内容和教学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且也是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这些素材,或可作为教学的导入性材料帮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尽快将学生带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之中;或作为教学活生生的实例、事例支持每一个主要的论点;或作为教学情境的有机构成部分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求知氛围,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总之,通过教学设计的巧妙构思、恰当处理,实现学生的生活与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紧密结合,不仅能够使教学扎根于学生生活的厚土且趣味横生、充满生机活力,同时,能够增强教学的直观效果,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

例如,有位教师在讲信息的载体依附性时,联系学生的生活事件,设计了如下教学片段[9]:

师提问:有的同学喜欢用座右铭来激励自己发奋学习,学有所成。一条座右铭通常写在哪些地方?

生1:写在日记本里!

生1:写在铅笔盒上!

生1:写在文曲星上,打开就可以看到!

生1:老师我有手机,我放在开机画面上!

……

师总结:同学们的座右铭(信息)都必须写在一定的物体上,这说明,信息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需要依附在一定的载体上,并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不同的载体。比如,可以把座右铭(信息)写在日记本里、也可以写在铅笔盒上……这就是信息的载体依附性。

在上述教学设计案例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例子都来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并且都由学生自己所列举出来。通过这些典型和真实例子的解释和说明,不仅使信息的载体依附性这一抽象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认识,通过理论与学生生活实践的全面联系与相互作用,能够使学生超越具体的生活经历、经验和个人直观感悟,从而获得了更为一般的理论意义。教育通过生活的支持获得了服务于生活的现实意义,学生的生活藉由教育的凝练和提升具有了教育的价值,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统一由此而达成。

本文重点讨论了教育回归生活的基本含义,分析了在教学设计阶段积极回应及全面落实教育回归生活的必要性,并就教育回归生活视域下的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粗浅讨论。需要进一步指明的是,按照教育回归生活的精神主旨实现学生的生活与教学的全面“联姻”,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极其复杂的教育问题。本文的研究旨在抛砖引玉,更多的研究仍需诸多同仁共同努力。

摘要:教育回归生活具有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现实意义;落实教育回归生活思想需要教学设计的全面参与和理性谋划;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可诉诸于教育交往、诉诸于家校教育联动、诉诸于现代媒介资讯;学生的生活既可作为教学的先决条件影响教学决策,又可作为教学的天然材料融入教学,从而使教学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教育,回归生活,教学设计

生活设计教育论文 篇2

课题--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人教版七上)

大连市第八十三中学 范玉杰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生物和生物圈”、“细胞的结构”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节内容的,学生对生物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生态平衡,有了一定的认识,已具备一定的学科相关知识。本单元的第一章着重阐述“细胞的结构”,第二章阐述“细胞的生活”。本节教材从多个角度(细胞中有哪些物质、物质的分类、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以及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等几个方面),阐明了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本节课的地位非常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为以后学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1、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现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2)能够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类比、推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树立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生物学观点。

2、教学重点

(1)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2)学生能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3、教学难点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学生对于微观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难于理解)。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需要学生有很多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如:需要初三化学的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等知识;初二物理的能量守衡、能量转换等知识。而对于初一学生而言恰恰没有这些知识,所以本节课教材的处理相对较难,学生理解起来也不容易。

四、教学策略

1、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演示实验器材

2、教学思路

(1)力图在课堂中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行为。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2)从多个角度描述细胞的生活,着重体会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从生活实际中体会细胞中的物质以及能量的各种形式及其相互转换。(3)首先课件出示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衰老、死亡的小动画,用动画导入,使学生对细胞的生活全面了解,再自然而然的引入细胞的生活需要什么的问题,再通过各种水果的图片体会细胞中的物质,再请学生观察一个小动画“糖溶解于水的过程”自己通过分析讨论得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结论。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对物质进行分类,出示海藻中的部分物质与环境中的这些物质的对比表启发同学们思考细胞外的物质与细胞内的物质是否有交换。动画展示细胞膜的功能。提供给同学们教学图片,让学生从图片中找出隐藏的能量形式。出示蜡烛燃烧的动画:讲解能量有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再举例能量转换的例子,引出细胞中的能量转化。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叶绿体相当于加油站,线粒体相当于发动机。使学生对小小细胞有如此精密的功能感到震撼。

3、教学流程

以动画引入引导自主学习,以图片为载体实现教学与生活的整和,以学生的全面参与来实现学生的充分发展。

五、教学过程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细胞生活的小片段,请欣赏。请问:这是细胞在干什么?

生1:细胞的生长。生2:细胞的分裂。生3:细胞变化了。

师:这是细胞分化,我们下节将学到。生4: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师:植物体和动物体都由许多细胞构成,细胞中不同的结构又有不同的功能。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有些细胞在长大,有些细胞在变老,有些细胞在死去,同时又不断的有新细胞在形成。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同走进细胞,看一看细胞是怎样生活的。细胞的生活需要什么呢?(出示课题、板书)看着这个课题同学们肯定想:细胞的生活需要什么物质呢?请看以下图片:请同学们谈论一下吃水果时都有什么口感,推测一下水果中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生1:西瓜有很多水并且很甜,所以我认为有水、糖。生2:鸡蛋中有蛋白质。

生3:橘子还有的酸,应该有酸的物质吧!

师:对,核酸。想一想吃水果还能补充什么?也就是还有什么? 生:维生素、无机盐。

生2:牛奶、豆油中还有脂肪。

师:也就是细胞中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肪、核酸等物质(板书)。细胞中有这些物质,下面我们将这些物质分分类,分类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些有关物质的知识。观察一个生活中的现象:(分布演示糖溶解与水的小动画)①在一个烧杯中放入水再加入一块糖,过一段时间会怎样?②怎么不见了呢?溶解的这个过程是怎样发生的?让我们来看一下:绿球表示水分子,红球表示糖分子,既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请注意观看动画:谁来从分子水平描述糖溶解在水中的过程? 生:就是糖分子均匀的分布到水分子中去了。师:由此动画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师:对。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又可划分为原子既由原子组成,但只有组成分子时才能表现出物质的特性,这我们将在初三的化学中进一步学习,今天我们了解这些就能为物质分类了。像水、无机盐这一类物质分子组成都比较小,分子中都不含碳原子,分子中都不含能量,这一类我们叫做无机物。剩下的四种划为一类,你们猜一猜这类物质应该有什么特点?应该叫做什么?

生:这一类物质分子组成都比较大,分子中都有含碳原子,分子中都含能量,这一类我们叫做有机物。师:你真聪明!能举一反三!师:以上这些是细胞中有用的物质,细胞的生活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废物,如尿素、尿酸、二氧化碳,这些物质能在细胞中多停留吗?那应怎样? 生:不能多停留在体内,应及时排出去,否则对健康不利。

师: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设想:细胞的生活过程中是不是存在这样一个过程,有用的物质要进来,没用的要排出去?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资料分析来验证这个设想(出示资料分析:海藻细胞内的物质与海水中物质的对比表)讨论:从这个资料你看出了什么?(或问:什么是细胞需要较多的物质?什么是细胞需要较少的物质?从海藻体内的钾和钠与海水中的量的差别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1:海藻细胞中钾远远多于海水的、钠又远远少于海水的。

生2:我能得出海藻的生活需要钾,从海水中吸取;海藻的生活不需要钠,能从海藻体内排到海水中。

师:你分析的很好,可见我们前面的设想“有用的物质要进来,没用的要排出去”正确吗? 生:正确。

师:那大家猜一猜物质进出细胞是由细胞的什么结构控制的? 生:细胞膜。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细胞膜是如何控制物质进出的。(分别演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动画)问: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师:生活中有这样一个问题:运动员在进行比赛之前往往要补充葡萄糖水,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细胞的生活不仅需要物质也需要能量,葡萄糖水中含能量。师:对。下面这些图片中隐藏着不同形式的能量你能找到它吗?(出示海上日出、奔驰的汽车、闪电等图片)生1:光能、热能。生2:动能。生3:化学能。生4:电能。

师:这些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吗? 生:可以。师:(出示蜡烛燃烧的图片)蜡烛燃烧可以将化学能转换成什么能? 生:光能、热能。

师:你还能举出其它能量转换的例子吗?(出示风力发电厂的图片)这是将什么能转换为什么能? 生:动能转换为电能。师:能反过来吗? 生:能,比如电动剃须刀。师:(出示太阳能发电厂的图片)这是将什么能转换为什么能? 生:光能转换为电能。生:能,比如电灯。

师:那我们的细胞是如何获得能量的? 生:通过食物。

师:就像给你一辆汽车,你必须给它什么它才有可能跑起来? 生:汽油。

师:有了汽油汽车就一定能跑吗?汽车还必须有什么结构? 生:发动机。

师:发动机将汽油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发动机是汽车的能量转换器,谁是我们细胞的能量转换器呢?线粒体就相当于细胞中的发动机,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即:线粒体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变成可直接利用的能量,这一过程需要有另外一种物质的参与—“氧气”,它像刀一样把大的有机物切割成小的无机物,释放能量,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师:那有机物中的能量是从哪来的呢?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师:(总结)谁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如何转换的?

生: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变成可直接利用的能量。师:动物细胞生活中的能量是由谁转化来的?从哪转换来的? 生:线粒体;从有机物中。

师:动物体的有机物又是从哪来的? 生:来自于植物体。

师:那植物细胞生活中的能量是由谁转化来的?从哪转换来的? 生:线粒体;从有机物中。

师:那植物体中的有机物中的能量又是从哪来的? 生:光能。

师:生物体所有的生理活动都要通过一个个小细胞来实现,所以细胞不仅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体的功能单位。好,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情境。根据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构建自己的知识,即学习者走进教室时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对某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并且他们也有根据生活经验 进行推理的能力。所以开课就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观察某些水果的图片谈谈吃这些水果的感受分析其中有哪些物质,进而得出:细胞中有哪些物质。这样创设了学生能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时间安排太紧,有些内容不能充分展开分析,反馈练习不到位,有的学生理解的不是很好。如果在以后上课时可考虑改为两课时。此外,课堂上评价语言的应用还缺乏艺术性,在活跃课堂气氛方面还有欠缺,需要以后在此方面加以改进。

【点评】

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利用了许多直观的动画和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来解决一些难点知识,很好的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生命性的特点。使学生在动眼、动脑、动嘴的过程中,锻炼了科学的思维品质并形成了科学严谨的思维习惯。同时,也贯穿了生物学基本观点的教育:细胞不仅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体的功能单位。生物体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从本节教学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并没有要求学生怎样做,而是引导他们主动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学习中心。教师提供材料让学生去设计问题、解决问题,但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又适当点拨,推动学生思维的顺畅进行,充分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导学”的作用。

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体,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都是新课改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但前提是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特别是教师的导学作用是不容忽视和减弱的。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篇3

一、注重人文艺术素养的滋养,培养健全人格

在杰伊高中,他们开设了文学戏剧课,同时有戏剧表演团表演戏剧,他们每学期都要由主讲戏剧文学的老师主持编导一部戏剧,这学期卡尔老师编排了《彼得潘》,一部充满神奇冒险、魔幻的故事。他们有专门的戏剧道具制作坊,几个高大俊朗的高中男孩在忙活着为《彼得潘》制作海盗船,几个女孩也在忙着油漆船身颜色,工作间里满是叮叮当当地敲打声与锯木声。参加戏剧表演的学生必须是学业成绩优良,经过卡尔老师选拔的学生。如果这学期由于学业没达到一定的要求,就需要下学期学业成绩达到相应的要求,才有机会参加戏剧表演。学生一般都在放学之后开始排练到6点钟,这学期戏剧表演有20几个学生积极投入剧情表演中。戏剧表演增强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与周围同学的合作,了解周围世界丰富的人物角色性格,学会观察人物内心的变化,同时也激发他们创造性地表演,满足了他们的表演欲望,为以后他们能够成功地走向社会,以健康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生活奠定了基础。

二、学校教育关注社会问题,处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在亚当学校中心,我在听课巡视时,偶然看见学校的体育场里一群美国小学生都穿帽衫排成几行,有4个高中学生在前面指挥着行列的变换模式,好像在拍短剧,我询问一下才知道,他们正在排演节目为“公众服务声明”的短片,他们排演的主题是“关于糖尿病的社会问题”。由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取过度的糖分与饮料,美国每天有200个少年患上糖尿病,短片只有一分钟到两分钟左右。选材拍摄的目的在于激起学生及家长对少年合理健康饮食的关注。这让我十分惊叹美国孩子的自主性,他们从小就养成尝试关注社会问题、了解社会,树立公众意识。

同时,学校教育者也积极创设各种方式,使课堂教学处处与社会生活问题结合起来,值得我们深思。在观看一节亚当中心校的英语语言课与美国历史课时,这两节课是结合在一起的,是在同一教室,由两名教师一起上。走入教室,其中一部分学生在写电子邮件,我很好奇,一问才知道,他们在写关于美国的移民问题,现在美国墨西哥的移民很多,有很多通过非法偷渡黑在美国的墨西哥人,非法移民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移民问题及当地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教师要求孩子们写成一封建议信,并直接发给当地政府。当老师向我解释时,我确实感到震撼,感觉好像他们自己就是制定移民政策的移民管理局官员一样。由此看到,美国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是紧密联系社会问题的,敢于直接面对社会问题,让学生思考,培养他们从小参政的意识,美国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独立于社会的,为民众服务的合格劳动者。

三、创设艺术环境,美育环境无处不在:体音美并重,艺术课堂丰富

在我们参观的四所小学、两所初中和一所高中里,教室里的墙面上,布置的花花绿绿、色彩斑斓,美国课堂一般实行走班制,专业教师不动,有自己的教室,学生根据课程表,到各教室上课。每间教室布置得都很艺术,墙上有的是纪律规则;有的是数学公式,有的是教师个人收集的简报,有的是动物的图片,都很吸引人的眼球。像卡尔老师的教室里,每张书桌都放着两本大布头的文学工具书,有世界文学史和英语文学史。走廊里也满是校训或者学生的艺术作品。这一点在中小学体现得特别明显。音乐课上,他们有合唱课和乐器表演课。……体育课上,他们正在学校体育馆上排球课,体育老师很自豪地说,她非常喜欢体育,每天四节课,下午还当排球队和足球队教练。虽然很繁忙,但她说,运动着并快乐着。他们每天都是这样进行的,我们来参观是这样的,不来参观也是这样的。这也是美国务实精神的体现。

经过近一个月的访学,我随处能感受到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美国教育理念落到了实处,美国学校教育真正实现了教育与社会生活和谐发展。美国学校教育能够培养多元化的,身心健康,情感丰富,富有责任感,自信乐观的社会人,也随之成为可能。正是他们通过这种丰富多彩的各种教学实践生活,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生活设计教育论文 篇4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概述

自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后,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干预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和基本途径。[1]且以班级心理辅导为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逐渐成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2]新课改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结合新课改的理念,为了有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近年来,已有不少学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表现在忽视学生实际问题,课程设计不科学、不系统,直接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在当前的形势下,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遵循怎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原则,怎样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等问题,还有待深入细致的探索。如何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者,特别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者们的强烈愿望。[3]

2.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征

(1)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德育课。思想品德教育,是指教育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社会的要求和思想品德教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培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思想品质,以及遵纪守法的意识及文明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机能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基于个体的“人”的自我完善,这里的人是不受时代、国家和种族限制的纯粹意义上的主体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自我探索的过程,强调体验和感悟。两种课程在理论依据、内容、任务、工作原则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2)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心理学课。有的学校尽管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却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一般的心理学课程等同起来,生搬硬套心理学概念,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4]心理学课是以讲授心理学相关知识和理论为主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心理学课,因此不是空泛地讲授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而是要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和规律解决学生实际面临的心理困惑和问题。

(3)心理健康教育课应立足学生实际。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最高境界是能“顶天立地”———既有理论,又能结合实际,帮助学生运用理论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师容易忽略实践,授课时脱离学生具体实际,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容易导致学生遇到现实的心理问题时,依然束手无策、不知所措。

(4)心理健康教育课重视现实情境的创设。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在生活的历练中成长,要让学生在心理健康课上获得真知、激发思考,就应该创设生活情境。情境的重要性就如同:“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和道理也需融入情境之中,才能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运用视频呈现、角色扮演、场景渲染与主题游戏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

(5)教授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保持价值中立。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不是价值灌输,而是经由活动和特定的教学环节,通过学生的讨论、合作、思考、体验,潜移默化地将知识和理念传递给学生,重在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成长,教师在其中是引导者。

3.基于生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问题和困惑来源于生活,也应在生活情境中解决,无论学生的自我体验、还是教师立足学生实际问题,创设具体情境,保持价值中立,都离不开实际的生活实践。因此,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有效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探索,本文提出应设计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以适应学生的多元化、复杂化需求。心理健康教育课并非单纯的体验式教学,而是从课程目标、课程形式、课程内容甚至是引导形式上都应贯穿生活化的理念,体现生活化的特征。

二、基于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设计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征,我们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是全方位的生活化,它包括了课程目标的生活化、课程形式的生活化、课程内容的生活化以及引导形式的生活化。

1.课程目标:融入生活化的理念和方法

课程目标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灵魂,在设计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之初,就要去思考,本堂课要传递给学生一个怎样的理念,或者要教会学生一种怎样的方法。如果抛弃了理念和方法,就容易陷入心理学课的误区中,致使心理健康教育课失去方向,缺少“灵魂”。而此处的“灵魂”就是我们传递给学生的理念和希望教会学生的方法,有了灵魂才能变心理学课为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学理论中有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如思维定势、情绪ABC、合理归因等。将心理学理论转换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益素材需要立足生活进行思考和升华,使心理健康教育课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例如,一节以高二学生为教学对象,以“思维定势”为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多数教师会从阐述“思维定势”这一心理学概念出发,通过一系列活动告诉学生何谓“思维定势”,这些活动包括心理学上经典的量水问题、“穿越A4”的剪纸游戏等。这一设计看似生动有趣,但仔细一想,这节课并没有一个生活化的理念或方法,没有立足学生实际,只是流于活动形式。要生活化“思维定势”这一主题,应着眼于教会学生如何破除生活中的思维定势,而非心理学概念的“思维定势”。教师可以借用心理学中的“思维定势”来引入主题,重点放在如何破除生活中的思维定势。更进一步,我们可以将思维定势比做一个框框,如果人在框里,他是思维的囚徒,但更是生活的囚徒(“囚”字即“人”在“框”中)。如果跳出生活中的思维定势,就破“框”(思维定势)成“人”(更完善的人)。如此一来,立意高远而生活化。

又如,一节以高一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催眠”为内容的心理课,多数教师会着重讲解催眠的知识,如催眠是什么?催眠能做什么?催眠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这一设计或许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这不是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将催眠这一主题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要传递一个有关催眠的理念以及教会学生运用催眠的方法,这也是上好本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难点。如何将催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呢?我们可以先去思考:催眠的本质是心理暗示,催眠又可以分为狭义的催眠和广义的催眠,狭义的催眠是指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技术,而广义的催眠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进一步说,广义的催眠对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有益影响体现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上。从狭义催眠导入,立足生活,着眼于教会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课就变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

2.课程形式:强调体验,创设生活化课堂

知识要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才能充分显示出知识的活力。就如同我们学习物理而没有具体的情境让我们去理解物理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就是僵化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学的知识也是如此。一部分心理教师将心理课堂变成活动的拼凑而忽略了创设情境。简单的拼凑活动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多元化、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也越来越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有教师的讲授灌输,再好的心理健康理念也无法被学生接受和运用。对个体心理来讲,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也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5]因此,设计活动时应以学生的实际为基础,活动形式应贴近生活,强调体验。

角色扮演、团体活动、辩论、象征游戏等都是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将这些形式生活化后呈现出来,让学生的视角得以生活化,从体验中获得启迪。如能创造性地思考,善于运用这些形式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课程内容:立足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目标和形式固然重要,但课程内容仍需精心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这就决定了教学内容必须生活化。生活化的内容就要选取贴近学生心理生活的热点、焦点和难点来组织教学材料,探索学生的实际需求,找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切入点,真正做到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引起学生深刻的心理体验。

如经了解,某高中体育班的学生对自己的身高、体型等劣势感到自卑,对学习失去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设计关于提升自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又如某小学的男女生关系紧张,矛盾较多,可以设计能够使男女生换位思考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具体课例如下。

学情分析:在学校的教学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男生和女生的相互排挤和相互不接纳引发诸多矛盾。本课主要通过心理画像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差异性思考。

教学目标:本课以五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差异·融合”为题,主要解决五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男女生之间的矛盾和对立问题,让学生能从自己的视角和他人的视角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并促进差异的融合。

教学过程:将全班男女学生分成四个组,两组男生,两组女生;以活动“亲密圈”导入,并请同学谈一谈感受;画像。

(1)自由画像。请A组同学(男)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男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男生的画像;请B组同学(男)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女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女生的画像;请C组同学(女)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女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女生的画像;请D组同学(女)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男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男生的画像。

(2)展示画像。

(3)发现差异。

优点画像:让学生再画一次:(1)发现优点;(2)画像展示;(3)发现融合。

全课总结:本课是在深入了解五年级学生实际问题的基础之上设计出来的,其精妙之处就在于巧妙利用画像让学生换位思考,发现“差异”,最终实现“融合”。在自由画像环节,A组同学和D组同学、B组同学和C组同学都是画同一对象,但却出现了巨大的差异:男生丑化了女生,女生也丑化了男生,却美化自己。教师将画像展示出来,启发学生为什么出现这一现象,促进了换位思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只看到了对方的缺点,看不到优点。教师再进一步启发学生去思考他人的优点,并通过再次画像让学生将发现的优点展示出来,最终促进男生女生的“融合”。

形式和内容良好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才是有效的,这离不开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学生的实际问题并加以分析和解决。

4.课程引导:保持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有的中立

生活的可贵之处在于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给我们提供了多样的价值选择,而生活又不会立即告诉我们这些选择的答案,它会让我们在“体验———思考———再体验———再思考”的循环中获得启迪。如果过于强调教师的价值观,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效果。

如一节以高二学生为教学对象,以“情绪ABC理论”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情绪,并学会使用情绪ABC理论来调节情绪。教师通常会在导入阶段就告诉学生正性情绪是有益的,而负性情绪是不好的,所以我们要学习调控负性情绪,引出情绪ABC理论。这并非价值中立,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悦纳自我。如果遵循价值中立,则是引导学生,负性情绪和正性情绪一样,都有其积极意义,负性情绪如恐惧对个体生存具有保护意义。情绪的钟摆效应也告诉我们,要体验正性情绪,必然要具备体验到相同程度的负性情绪的能力。而我们不能改变负性情绪,只能改变我们自己以适应负性情绪的存在,因此才需要进行情绪ABC。这样一来,我们不是让学生一味去唾弃负性情绪,而是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寻找负性情绪的价值,让他们在讨论和思考中明白负性情绪也是有其存在的价值,接纳负性情绪,改变我们的认知而非改变负性情绪本身来解决情绪问题,最终实现悦纳自我。

三、结语

本文提出了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这一理念,并深入探讨了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当中,如何从目标、形式、内容、引导方式上创设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使学生能从中更好地体验和思考,提高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设计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其研究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去获得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本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希望通过研究启迪新的思考和更深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王玲,郑雪,苏月玲.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0(3):297-300.

[2]崔海荣,王利玲.浅谈心理健康活动课[J].中华临床与卫生,2004(2):57-58.

[3]辛峰,李俊青.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教学设计[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0(6):118-120.

[4]李建平,金志明.防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N].中国教育报,1999-01-22(2).

生活设计教育论文 篇5

健康生活教育

学习目标:

一、了解卫生常识,注意身体健康。

二、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合理饮食。

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增进儿童青少年的卫生知识,明了健康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儿童青少年自我保健、预防疾病的意识。同时,它还可以使儿童青少年逐步建立、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第一节

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

其实卫生是处处都必须注意的,在路边、大街上、小巷中,在那些小摊小贩的摊子上,经常做一些油饼、臭豆腐之类的食品,你可千万不能去买,谁知道他们这些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吃了容易生病,甚至造成腹泻、头晕之类的症状。饭前便后要洗手,这也是讲卫生的行为。

说到健康,也许有人会说:“吃多了东西也就健康了吧!”其实健康并不在于多吃东西,你还要常运动、多喝水,每天定量吃饭,按时睡觉等等,这样才能做到健康。在报纸上看到过多吃水果、蔬菜、多补充维生素,这样对身体大有好处。

卫生与健康是紧密相连的。不讲卫生不仅使身体容易生病,有时连你宝贵的双眼也会受到侵袭。当你接触过钱、霉旧的书之类的东西,你可千万不要去揉眼睛,否则,沾你手上的细菌就会跑进眼睛,这样会使你患上沙眼,导致视力下降。

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常剪指甲、早晚洗脸、睡前洗脚,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水杯;不吸烟,不吸烟的标志,吸烟危害健康;生活作息要有规律,睡眠充足,坚持午睡,劳逸结合。

2、口腔卫生:早晚刷牙,刷牙的正确方法,怎样选择牙刷、牙膏。

3、用眼卫生:保护眼睛、预防近视,如何做眼保健操,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注意看电视的卫生。

4、正确的坐、立、行姿势,讲究仪表美。

以上的这些要求同时也是我们学校大力开展的“培养让人受益一生的好习惯”的要求。

附:昌乐特师附小“培养让人受益一生的好习惯”儿歌2首

儿歌一:

小牙刷

妈妈送我小牙刷,每天早晚把牙刷。

上刷刷,下刷刷,牙齿刷的白花花。

牙齿坚固白又亮,吃出健康好娃娃,儿歌二:

洗脸

早上起床洗洗脸,镜子喜欢照我脸。

毛巾喜欢摸我脸,水珠喜欢润我脸。

洗出一个苹果脸,爸妈喜欢亲我脸。

第二节

合理营养与健康

中小学时期是人一生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最活跃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膳食是否科学,营养是否适宜,对学生的一生及对社会的素质都有重要的影响,它不但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水平,而且关系到民族的繁衍昌盛,因此应当给予特殊的关注。

食物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所谓“营养”,是指人体通过向外界摄取各种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新陈代谢,以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功能的生物学过程。营养是一动态的过程。合理的营养是通过平衡的膳食来达到的,它包括合理的膳食构成、食物的种类与饮食习惯等等。平衡膳食是指由食物所构成的营养素,在一个动态过程中,能提供机体一个合适的量,不致出现某些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多,从而不引起机体对营养素需要和利用的不平衡。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除维持新陈代谢外,尚需满足组织生长发育的需要,更应该合理安排好膳食,以保证学龄儿童的生长健康的需要。

1、蛋白质——长身体最重要的推进剂。蛋白质是建造身体的基本材料,它以不同形式存在于人体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细胞中。一些调节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的酶和激素,能够增强免疫功能的抗体也属于蛋白质。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对于生长旺盛的小学生,蛋白质就更为重要,蛋白质供给不足,则体格、智能发育都会受到影响,并容易感染疾病。儿童蛋白质的需要量随生长发育尤其是肌肉发育的程度而增多。6岁—7岁为每日蛋白质供给量为55~60g,8岁—10岁为65~70g,10岁—11岁儿童每日摄入的蛋白质总量基本与父母相同,而12岁以上儿童每日摄入的蛋白质总量则要超过其父母。还要注意选择优质蛋白质和摄入足够的能量以保证蛋白质能在体内被有效利用。我国6岁~13岁儿童的蛋白质摄入量以占总能量的13%~15%较为适宜。

2、脂肪——人体能源的蓄电池。脂肪是高热能的营养素,是人体热能的一种贮备形式,必要时可随时分解并提供热能,为机体所利用。磷脂、糖脂、胆固醇是构成人体细胞膜的主要成份,脑骨髓和神经组织中也存在大量磷脂和糖脂;脂肪还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我们平常所吃的油脂分为动物油和植物油。动物油含饱和脂肪酸,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这两种脂肪酸人体都需要,由于一些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与儿童生长发育有关,且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因此一般主张多吃植物油,少吃些动物脂肪,但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也不是越多越好,一般认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1:1:1。我国6岁~13岁的儿童的脂肪供能占总能量的25%~35%较为适宜。

3、碳水化合物——生命活动的能源库。碳水化合物也叫糖类,分为单糖、双糖、多糖。粮食中含量丰富的淀粉、甘蔗和甜菜中含量丰富的蔗糖、牛奶中的乳糖、蜂蜜中的果糖和葡萄糖、水果和蔬菜中的纤维素和果胶等,都属于碳水化合物,我们的身体就像一部开动的机器,时时刻刻都需要能量供给。我们每天所需要的能量,有60%左右由碳水化合物提供。膳食中有了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才不会过多消耗,才能更好的发挥其特有的生理功能。小学生生长旺盛,活泼好动,学习任务繁重,热量的消耗很大,因此米、面等主食一定要多吃一些,以保证获得充足的热能。纤维素和果胶等膳食纤维不能被消化吸收,不会产生热量,但能够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排出有害物质等等,所以有必要每天摄入一定量的膳食纤维。4、矿物质——生命活动的催化剂、助长益智的润滑剂。矿物质也叫天机盐,在人体内有60多种,它们在构成人体结构、调节机体代谢、促进生长发育等方面起着特有作用。由于骨骼和循环血量的快速增长,儿童对矿物质其是钙、磷、铁的需要量甚大,其它如碘、锌、铜等微量元素也必须足量摄入。根据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矿物质供给量,3岁以上儿童钙的供给量为每日800mg,与成年人相同。10~13岁儿童钙的供给量为每日1000mg,等于成年人,而10~13岁儿童铁和锌的供给量与成年男性相同。由于我国膳食中钙质主要来自蔬菜和豆类制品,而且血红素铁也较少,应特别提倡儿童多饮用牛奶和奶制品,摄入肝脏、瘦肉或含铁的强化食品来满足其对钙和铁的生理需要。碘的需要量虽少,但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缺碘可影响儿童的体格及智力的发育。锌有助于机体细胞的分裂、繁殖,能促进人的生长发育、大脑发育和性成熟。

5、维生素——人体健康的守护神。维生素是一大类结构不同、性质各异的营养素,它们一起参与体内的各种代谢活动。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够在体内合成,必须从天然食物中得来。若供给不足,就会出现各种维生素缺乏症。

①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A能维持人体细胞的完整形。参与合成能增强夜间视物能力的物质。如果维生素A缺乏,孩子的视力就要受到影响,轻者表现为眼睛干涩,重则视物不清。尤其是夜晚看不见东西,严重者甚至失明。儿童多吃动物的肝、鱼肝油、奶类、蛋类及鱼卵以及绿色和红黄色蔬菜、水果。

②缺乏维生素B1。会患脚气病,消化不良,气色不佳,对声音过敏,小腿偶有痛楚,大便秘结,厌食,严重时呕吐,口肢浮肿等。故应多吃猪牛肉、肝、肾等,全麦、糙米。新鲜蔬菜、豆类等富含维生素B1以食物。

③缺乏维生B2。会使口角溃烂,鼻腔红肿,失眠、头痛、精神倦怠、眼睛怕光,眼角膜发炎,皮肤多油质,头皮屑增多,手心脚心有烧热感等。故要多吃动物肝和心、鸡肉、蛋类、牛奶、大豆、黑木耳、青菜等维生素B2较多的食物,动物肝脏中的羊肝在食物中含维生素B2居首。

④缺乏维生素B3。会使舌头肿痛、口臭。故应多吃瘦肉、牛肝等食物。

⑤缺乏维生素B6。会使口唇和舌头肿痛、黏膜干涸、肌肉痉挛、孕妇过度恶心、呕吐,宜多吃土豆、南瓜、啤酒等食物。

⑥缺乏维生素B12。会使皮肤粗糙,毛发稀黄,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手指脚趾常有麻刺感。宜多吃鱼虾、禽类、蛋类及各种动物肝脏等食物。

⑦缺乏维生素C。可引起坏血病,表现为骨质和牙质疏松,伤口难愈合,牙床出血,舌头有深痕,不能适应环境变化,易患感冒,微血管破裂等。要注意多吃鲜枣、山楂、柑橘、猕猴桃、柿子、芝果、黄瓜、白萝卜、丝瓜、西红柿、菠菜、韭菜等含维生素C致丰富的食物,其中鲜枣在果类中含维生素C最高。

⑧缺乏维生素D。会患佝偻病,软化病,头部常多汗,宜多吃的食物有鱼虾、蛋黄、奶制品、蘑菇、茹子等。

⑨缺乏维生素E。肌肉萎缩,头皮发干,头发分叉等,应多吃畜肉、蛋类、奶及其制品,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等食物。

6、水——生命之源。人活着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水。食物只有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利用。吸收的养分要通过血液才能到达全身各处,体内的废料要通过水才能排出,正常体温的维持也需要水。在人体中,水是含量最大的一种组成成分,儿童约占人体总重量65%。小学生的营养需要量大,代谢旺盛,需水量也相对要多。因此,每天要保证喝到足够的清洁卫生的饮用水。平常适当喝些饮料是可以的,但不能完全用饮料来代替水。假如只喝饮料不喝水,就可能摄入过多的糖分和一些人工合成的色素。最好的饮用水是新鲜的白开水。

6~13岁儿童正值小学阶段,游戏和活动减少了,学业负担加重,尤其因早晨时间紧张而导致早餐营养不足,常在上午第二节课后就出现饥饿感,以致思想不能集中而影响学习。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因此必须重视学龄儿童的早餐营养,尽可能吃饱吃好。早晨刚起床,食欲一般不高,可采用稀搭配的方式,如面包或蛋糕或包子加牛奶或豆浆或稀饭,再吃一个鸡蛋,一些肉松或午餐肉,素鸡等以补充蛋白质。早餐的能量摄入量为全天总能量的30%,以满足整个上午学习所需能量。若早餐不能达到营养要求,也可以上午第二节课后增加一次点心,即课间餐。通常课间餐可由一个小面包或糕点或包子加一杯牛奶或豆浆组成,这样既可补充水分,又可供给能量、优质蛋白和钙质。小学生的午餐能量供给量全天能量的35%,午餐的内容应有肉食与豆制品搭配的副食,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每星期吃1~2次鱼类,1~2次猪肝,每天保持的动物性食品(肉、蛋类)。有绿色和深绿色的蔬菜,也有橙黄色的蔬菜,少选白色或浅色蔬菜。增加吓皮、海带、紫菜、菌类以及肉骨头(炖时加少量醋,以促使钙溶解)。主食应粗细粮搭配,使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互相补充。力求食物品种多样,一周内饭菜花样不重复。

小学生的晚餐的能量供给量占全天能量35%。晚餐内容应包括主食、肉炒菜、粥或汤类,以达到干稀搭配,荤素搭配,但要防止过于油腻,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以免影响睡眠。

我国营养学会对6岁—10岁推荐的每日膳食组成为:粮谷类350g,鱼肉禽类100~120g,蛋类50g,大豆或豆制品(折算为干豆重)20~30g蔬菜300g,水果50~100g,植物油10~15g,食糖15g,牛奶或豆浆250g,11~13岁儿童的每日膳食组成为:粮豆类400g,鱼肉禽类125~150g,蛋类50~75g,大豆或豆制品(折算为干豆重)30~40g,蔬菜40g,水果50~100g,植物油10~15g,食糖15g,牛奶或豆浆250g。在儿童的每日膳食组成中,这五类食物不能互相替代,要使身体健康,每一类食物都需要。在每一类食物中,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份大体相近,在膳食中应经常互相替换,以使膳食丰富多彩,而且吃的品种越多,摄入的营养素越全面。在日常生活中,不一定每天每种食物都照着“膳食宝塔”的推荐量吃,重要的是每日膳食要包括“宝塔”中的各类食物,经常遵循“宝塔”各层各类食物的大体比例,做到营养均衡,5~7天为一周期。

小学生宜选用的食物有:

① 挑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动物性食品及干豆类、硬果类。

② 防治缺铁性贫血,在可能的条件下,应选用动物性食品。

③ 用吸收和利用率高的含钙食物,钙的最好来源是乳类、小鱼和虾皮,骨泥、骨粉也是良好的钙源。

④ 用含锌丰富的食物,如海产品、瘦肉、动物内脏、鱼及硬果类。

维生素A存在于鱼类肝脏中,黄绿色蔬菜中的胡萝卜素能在体内转变为维生素A,应多选用。

动物肝、肾、心、奶、蛋中富含维生素B2,绿叶蔬菜和豆类中含量也较多,应多选用。

选用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小学生不宜多吃的食品:果冻、橘子、糖类、鸡蛋、可乐型饮料和酸梅粉、零食。

小学生在营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儿童是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饮食行为不仅有利于当前健康,如预防肥胖,缺铁性贫血、龋齿等,而且可能对成年后的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肿瘤、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的预防起重要作用。

儿童肥胖症是常见的营养问题之一,其发生率逐年增加的趋势。主要是饮食过量、饮食行为异常、运动不足,也有遗传因素引起的。儿童控制体重的方法应以体育锻炼消耗能量为主,而不要刻意控制能量摄入。

龋齿是儿童常见病之一。主要是缺钙、牙齿清洁度不好,还有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引起的。儿童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牙齿健康发育,注意口腔卫生,定期体检来防止龋齿的发生。

附:昌乐特师附小“培养让人受益一生的好习惯”儿歌2首

儿歌一:

不挑食

不挑食,不挑菜,吃得饱,长得快。

爸爸喜,妈妈爱,你说我,乖不乖。

绿菠菜,红萝卜,西红柿,芸豆角

儿歌二:

均衡营养才健康

大米饭,桌上摆,青菜萝卜豆腐汤。

菜好吃,鱼也香,样样菜里有营养。

我要做个好学生,均衡营养才健康。

第三节

环境卫生与健康

我们一定要把爱护环境上升到无以复加的重要的地位,来促使人们重视环境、爱护环境和保护环境。

我们为什么要再三强调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要做到人人须知、匹夫有责呢?是出于以下两方面因素:

一方面,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如果没有环境人类能够生存吗?在整个的宇宙空间中有无数个星球,为什么只有地球才有人类呢?因为地球的环境适合人类和生命的生存。如果破坏了环境或者环境得以改变,我们去哪儿生存?所以,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条件。这里讲的环境是指合理的、正常和不被改变的环境。

另一方面,环境是人类可利用的资源。

我们之所以强调环境重要是因为:一,它是人类和自然界万物生存的基础。二,它是人类自然界中万物生存的资源。

环境提供给人类空气、食物和水。我们国家有六百多个城市,大多数城市是缺水的。国家花很大的精力和资金搞南水北调工程,工程量非常大而且非常辛苦,很多人为此付出了精力甚至生命,就是因为水不够。另外,没有食物行吗?不吸空气行吗?怎么样维持生命呢?所以环境提供的空气、水源、食物等等,都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第三,努力保护环境。

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注意以下要点才算是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需要强调的是:其一,环境在我心,要有爱护环境的意识。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想到环境。其二,环境要保护。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首先,要珍惜资源、保护资源、节约资源。比如使用纸张,我们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节约纸张,不要浪费。在可能的情况下搞再生纸。在很多国家,人们都提倡使用再生纸,这样就避免了木材的浪费。打个比方,我们国内很多餐馆使用一次性筷子。实际上这就是缺少环境保护的意识,是毁坏环境资源。我们的邻国,如韩国和日本,它们在这方面的保护和节约意识非常强。韩国人使用的筷子是不锈钢的,一方面比较容易保洁,另一方面节省木材的使用。在日本,林木的覆盖地比中国少,但是他们却进口中国的一次性筷子。美国石油储量是很多的,但是它关注的视野在中东、西亚等石油资源储藏都比较丰富的地区,它先用这些地区的。所以说这些国家的节省资源、利用资源的意识非常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很让人心痛的问题。很多物种没有了而且有些都濒临灭绝。比如藏羚羊,因为皮质比较好,很多人为了戴一条藏羚羊的围巾,不惜捕杀它。再如羊绒衫,虽然保暖效果比较好,但是羊绒是出自一种特殊品种的羊,而这个品种的羊主要在一些草原植被不很茂盛的地方,把山上的草啃光了,导致了土壤的沙化。再比如南方人喜欢吃发菜,但发菜的采掘导致了沙漠地表植被的破坏。所以从环保角度上讲,我们现在要提倡人们不吃发菜,制止人们滥采发菜。所以我们强调第一点要爱护资源、节省资源,避免有意识无意识地毁坏资源。毁坏资源就是毁坏环境,毁坏环境就是人类的自我毁灭。进行言之,要维护环境、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比如住酒店。住在酒店的习惯是每天换一次床单、枕巾、毛巾等生活物品。作为现代很有环保意识的酒店于是就在房间里放一个特殊的标志,即如果你认为你的床单、毛巾等确实需要更换,那么就放在一个指定的位置。否则就是你认为可以继续使用。

学校是我们的家,我们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环境的美化靠大家的共同努力。为了使我们美丽的校园多一份绿,添一份生机,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望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爱护校园环境为己任,自觉维护校园的清洁卫生。

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

三、提倡“弯腰精神”,随时拾起地面上的点滴垃圾,扔进垃圾筒里,确保地面的干净。

四、爱护公共设施、不乱涂乱画,不踩踏草坪,不攀折树枝。

五、自觉与不文明行为说再见,与不文明行为作斗争,成为保护环境的卫士。

附:昌乐特师附小“培养让人受益一生的好习惯”儿歌2首

儿歌一:爱护环境在心中

小朋友,讲卫生,塑料袋,不乱扔。

小朋友,讲卫生,果皮放在纸篓中。

要做环保小卫士,爱护环境在心中。

儿歌二:今天我是值日生

今天我是值日生,提前到校我能行。

先把废纸捡一捡,再将尘土来扫净。

讲桌黑板擦一擦,教室里面真干净。

思考与评价

一、学习了这一章,你学到了什么?写一写。

二、对于如何保证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你有哪些新的看法和建议?

三、学习效果评价。

评价人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育点亮生活 篇6

一、第一次课堂实录及实施效果

平时在上音乐活动时,一线教师都会想到这样的思路:游戏导入—学习歌词—图谱学唱—练唱歌曲—延伸活动。所以在第一次施教时,我设计的“卷炮仗”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在“卷炮仗”时能随音乐配合不同舞步协调、自然地行进。2.迁移对螺旋形的认识理解,会与同伴合作走螺旋队形。3.知道游戏时遵守规则,可以使自己和大家都很愉快地做游戏。

(二)活动准备:1.毛巾一条、黑板一块、粉笔。2.看过幼儿用书《卷炮仗》,有螺旋形走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探索螺旋队形的走法。(1)出示毛巾,回忆《卷炮仗》的画面,探索如何把一条毛巾卷成筒状;(2)幼儿分组探索卷炮仗的队形。2.幼儿学习做游戏:(1)教师交代游戏内容和规则;(2)教师边唱乐曲边组织幼儿完整地玩游戏“卷炮仗”。3.幼儿学唱歌曲《卷炮仗》。4.教师和幼儿共同创编舞步组合。5.幼儿完整地边唱边做游戏:(1)教师组织幼儿用创编好的舞步组合来玩游戏;(2)幼儿集体游戏1~2次。

活动结束后,教师通过观察大舞台中幼儿对歌曲的掌握情况,对比目标的实现度。“目标1”实现度不高,特别是随着螺旋形越来越紧,开始出现个别幼儿走得太慢,导致距离大的问题,在最后请幼儿创新舞步时,更是缺乏表现力,不敢做出来。“目标2”实现度比较高,100%的孩子都很愿意参与这个卷炮仗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能想出不同的卷炮仗的动作,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现自己,但教师要求孩子游戏时唱出歌曲,到最后只有3名幼儿能完全做到,其他幼儿光顾着游戏,唱都不唱。“目标3”实现度一般,在教师的提醒下基本都能遵守游戏规则。

这首看似简单的歌曲其实充满对幼儿想象力、表现力及日常生活经验的挑战,如幼儿没有走过卷炮仗的队形,这是需要孩子与同伴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幼儿如果缺乏合作能力,不能掌握卷炮仗的要领:控制行进时与同伴的前后距离,怎么能将炮仗卷得紧又紧?又怎么能在歌曲最后完美的呈现这个造型呢?如果教师在平时不注意提供给幼儿表现自己的舞台,幼儿肯定会因为缺乏表演经验而出现怯场,甚至不知道怎么表现的情况,又怎么要求幼儿自己创编动作呢?

所以根据教案的目标设定、幼儿的实际表现,我认为有必要结合孩子的生活进行渗透,多给孩子机会学习队形,创造条件让孩子自己跟着音乐创编动作。通过生活中循序渐进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降低幼儿的学习难度,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第二次课堂实录及实施效果

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及对歌曲内容的分析,我们对原来的教案进行了改进,形成了第二个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在游戏时能一边唱歌一边学习控制行进走时的空间距离。2.迁移对螺旋形的认识理解,会与同伴合作走螺旋队形。3.知道游戏时遵守规则,愿意与同伴商量如何改进游戏。

(二)活动准备:1.白纸、记号笔、图谱。2.幼儿已经学会“卷白菜”队形。3.和幼儿复习已经学过的舞步,如跨并步、接踵步等。

(三)活动过程:1.回忆“卷白菜”时螺旋队形的走法,尝试用身体动作来演示卷炮仗。2.出示图谱,幼儿学唱歌曲《卷炮仗》。3.学习“卷炮仗”游戏:(1)按现实生活经验景象讨论,制定与炮仗的燃放、爆竹情节相符的游戏内容和规则;(2)交代游戏规则;(3)合乐游戏,遇到问题及时停下来给予适当的指导。4.完整游戏:(1)集体玩游戏,要求:边唱边玩;(2)增加难度:卷两个炮仗。5.教师启发幼儿共同创编舞步组合:教师引导幼儿用集体讨论的方法为音乐创编舞步。

(四)活动延伸:幼儿创编不同的舞步,替换原有的舞步进行游戏。另外还可以增加“追、捉人”的游戏成分,让点炮仗的人抓纸片,激发幼儿兴趣。

活动结束后,教师再次进行目标实现度的调查,“目标”1实现100%,“目标2”实现90%,“目标3”实现90%。在接下的日子里,孩子们经常在班级里的大舞台中演唱这首歌曲,当大家都想来做点炮仗的人时,孩子们会通过商量或轮流或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选出一个或几个人,大家都比一比谁做的动作最好看,然后在游戏讲评的时候获得“最佳表演奖”,特别开心。

三、对两份活动方案的比较及思考

(一)经验的“贫与富”:在生活经验中提取与课堂相关的内容。《卷炮仗》是一个非常好玩的音乐游戏,在这个活动中,主要让幼儿学习控制行进走,在“卷炮仗”的时候,随音乐配合不同的舞步协调、自然地进行,并且会与同伴合作走螺旋形。教师结合幼儿生活中放炮仗的事情,设计动作,幼儿能很快进入状态,并且创编出很多不同的“卷”的动作、“跑”的动作。

(二)情境的“多与少”:让自己置身于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内化歌曲。教师在活动开始,将后半段难点前置,带领幼儿边走螺旋形,边按照节奏念歌词,幼儿结合图谱能很快记住歌词。这时教师在学唱的基础来进行卷炮仗的游戏,幼儿一下子就接受,特别是最后点炮仗,大家一起发出“啪”的声音,氛围热烈。

生活设计教育论文 篇7

作为杜威的学生, 陶行知把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介绍到中国, 由于当时中国正处在激烈的民族运动之中, 社会背景与杜威所处的美国转型社会大有不同, 所以, 陶行知根据杜威“教育即生活”在中国的失败经验, 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新思想。

一、两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由于美国的传统教育存在学校与社会生活隔离、课程与儿童现实生活需要脱节、灌输式教学等弊端,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他认为, 传统教育是在学校这种人工环境下以正规课程的形式传授书本知识, 而书本知识的传授如果没有实际生活经验做基础, 则所学的知识不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也就是说学校教育日趋与社会生活相分离。“学校必须呈现现实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所以学校应当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 缩小到一种雏形的状态, 学校生活成为简化的社会生活。

陶行知根据中国社会现状, 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 提出“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的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认

刘建英

为, “生活即教育”, 整个社会是生活场所亦是教育场所, 在生活中获得的教育才是活的、有用的教育。在生活的矛盾斗争中, 各种因素相互摩擦, 生活在其中的人便受到了教育。“过什么生活, 便是受什么教育”“要想受什么教育, 便须过什么生活”。

二、两种教育思想的相通之处

由于陶行知师承杜威, 其教育工作及教育试验首先都是以杜威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进行的, 所以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有着天然的联系。

(1) 陶行知与杜威都秉承实用主义哲学思想, 重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反对“生活自生活”“教育自教育”的机械教育论, 主张把教育与生活统一起来, 试图解决学校与社会脱节、学生所学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教育弊端。杜威认为, 教育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 它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陶行知看来, “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 要让民众在生活中接受教育。“生活即是教育, 教育即是生活”。

(2) 这两种教育思想都蕴涵了“终身教育”这一概念。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 不断生长, 就是生活”,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保证生长的各种力量继续进行, 所以个体即便离开了学校, 教育也不能停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教育即生活”比较隐晦地包含了终身教育思想。陶行知则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发展终身教育, 培养求知欲”。他认为教育应该紧密联系人民大众的生活, 要让广大群众在生活中学习, 学习为生活, 生活为学习, 做到“活到老, 做到老, 学到老”。

三、两种教育思想的差异性分析

(1)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与杜威“教育即生活”这两种教育思想各自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杜威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时的美国社会初等教育已经普及, 教育基础比较牢固, 整个社会处于工业转型时期, 城市化正在完成, 经济已有相当发展, 但文化发展滞后, 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教育的改革已成为时代的呼声。杜威正是为了解决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矛盾, 使教育适应时代变化, 而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正如其所言:“知识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况且工业化转型期本就是一个实用主义时代, 因而“教育即生活”更是深具实用主义特质的。陶行知面临的是20世纪初半殖民半封建主义的中国农业社会。当时, 军阀混战, 政局动荡, 经济贫穷, 教育程度低下, 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当时中国许多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之所以不民主、贫穷, 主要原因是广大劳动人民不识字, 没受文化教育, 所以陶行知曾坦言, 无论是提倡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还是劳苦大众教育, 其实他心中只有一个问题, 这问题便是如何使教育普及, 如何使没有机会受教育的人可以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教育。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旨在使受教育者即每个普通大众自己怀有这种“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以完善自己, 进而使社会进步。

(2) 这两种教育思想的侧重点不同。由于杜威时代的美国教育已有相当规模,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为促进教育更好地适应时代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改良方法。所以杜威的侧重点放在国家教育体系的改良上。可以说, “教育即生活”的主体是施者, 通过社会整体教育观念的引导和教育体系的改革, 教育者经过精心设计, 把生活中的许多内容经典化, 浓缩成若干课程, 以便于教育人士更好地实施教育。而陶行知时代, 我国的现代教育还未形成体系, 教育零乱, 况且当时的社会重任是使民众觉醒以实现民族解放, 既然没有完整的教育体系来改良,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自然侧重于教育的受者, 只有广大的受教育者自己具备这种教育理念, 教育才能走进人民大众, 教育才能改造生活、改造自然和社会, 实现富民强国。作为一种教育思想, 它需要受教育者深刻领会并自主贯彻。可以说, “生活即教育”在理论上比“教育即生活”更完美、更广博, 是“教育即生活”的深化与完善。然而, 在一个教育成熟的社会中, 人的生活的广博性让“生活即教育”无以掌控, 它无法大规模地通过教育组织来实施。显然, 对目前的学校教育改革而言,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更具实践操作性。

(3)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蕴涵教育传播理论,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则更倾向于一种“大众教育”。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社会不仅通过传达、通过传递而继续生产, 而且可以公正地说, 在传递中、在传达中生存。”“不但社会生活和传达是一件事, 而且一切传达 (因此一切真正的社会生活) 都具有教育意义。”他所说的“传达”, 即信息的传播, 人在信息的传播中获得知识, 因此, 传播即教育;人的生活满是信息的传播, 因此, 教育即生活。这一理论和现代教育传播学何其相似。陶行知则明显倾向于大众教育, “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 大众自己办的教育, 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 整个社会便是一所学校, 社会生活便是教育本身。他把“学校”泛化, 这样人人便可以参与这种生活中的教育。

论高适、岑参边塞诗的风格特点

杨继权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 是唐诗之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我国古代诗歌的历史长河中焕发着耀眼的光芒。

从隋朝到盛唐以来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 由于边境战争的频繁, 疆土的扩大以及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 人们对边塞生活渐渐关心, 对边塞的知识也逐渐丰富起来了。他们对边塞不仅不感到荒凉可怕, 而且还感到新奇, 一方面在于统治阶级对于边塞诗的重视;另一方面, 部分

要:边塞诗是唐诗的一大亮点, 在唐诗中有着相当高的地位。而作为边塞诗歌代表的高适、岑参, 其边塞诗又有着各自不同

的特色, 他们用各自的诗风共同推动着唐朝边塞诗歌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主要从他们边塞诗的风格特点的不同来加以论证。

关键词:气骨遒劲;瑰丽奇彩;夹叙夹议;寓情于景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郭元祥, 胡修银.论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教育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6) .

[3]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生活设计教育论文 篇8

在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之前, 我们必须弄清楚, 什么是“生活”, 什么是“生活教育理论”。

1、什么是生活

陶行知给“生活”下过定义:“‘什么是生活’?有生命的东西, 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1]显然, 我们对“生活”这个概念, 不能作狭义的理解。按照陶行知的说法“生活”包括“康健的生活”、“劳动的生活”、“科学的生活”、“艺术的生活”与“改造社会的生活”。[2]陶行知在阐述生活教育时还说:“整个的社会活动, 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3]这里“整个的社会活动”就指“生活”。

可见, “生活”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包括在学校受教育, 购物, 乘车, 学习, 生活起居等等。“生活”的概念如此之广大, 但是并不是抽象、空洞、不可捉摸的。在生活故育中, “生活”也是指具体的“做”“事”。“教学做合一”中的“做”就是“生活”的同义词, 陶行知解释说:“教学做有一个公共的中心, 这‘中心’就是事, 就是实际生活。”[4]这里, “做”既指“生活”, 也指具体的做某件事。“生活”是生活教育理论中最普遍、最概括、最基本、虽常见的范防。

2、“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涵义

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 生活所自营, 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是以“生活”为逻辑起点与归宿, 以“生活”为中心、为基础, 以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为基本矛盾而展开的, 是囊括整个人类教育的教育理论。陶行知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所谈的生活教育。他说, “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 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为要避去瞎做、瞎学、瞎教, 所以提出‘在劳力上劳心’, 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 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即知即传’这一原则, 要把学问从私人的荷包里解放出来。‘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是教人从源头上去追求真理。‘工学团或集体主义之内我教育’, 是在团体生活里争取自觉之进步。教育是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解放之武器。”[5]在这里, 陶行知不仅指出生活教育三大原理, 而且包括了生活教育的其他重要原理。

二、“生活”与“教育”的关系

1、“生活”与“教育”是一致的

“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 不是两个东西。”[6]陶行知很早就指出:“生活包含万状, 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其范围之广实与教育等。”[7]他的意思是, 生活包括各种各样的事情和形态, 凡是人生的一切需求都属于生活, 生活的范围之广跟教育的范围之广是等同的。也就是“生活”与“教育”是等同的, 是不可分开的。“生活”就是“教育”, “教育”就是“生活”。

生活, 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活动。生活教育就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的生气勃勃的活的教育。生活教育对每一个人无时无刻都在起着作用, 每一个人也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生活教育。古今中外, 概莫能外。生活教育之妙也就在这里, 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人们常说“近朱者赤, 近里者黑”, 生活环境对入的影响是很大的。这种影响就是生活对人所起的一种教育作用, 是人类生活的普遍现象。生活教育, 你承认它, 可以为你所用;你忽视它, 也可能会起不良后果。我们不是遇到过这种情形吗?有的人在恶劣的环境中, 却变得越来越聪明, 越来越坚强, 而有的入却气馁了;在优越的条件里, 有人进步很快, 有人却蜕化堕落了, 经不越生活的考验。

2、“教育”从属于“生活”

生活决定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 就是受什么样的教育。他说“是生活就是教育, 不是生活的就不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备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 “是康健的生活, 就是康健的教育, 是劳动的生活, 就是劳动的教育, 是不劳动的生活就是不劳动的教育, 是科学的生活, 就是科学的教育;是不科学的生活, 就是不科学的教育;是艺术的生活, 就是艺术的教育, 是改造社会的生活, 就是改造社全的教育, 是不改造社会的生活, 就是不改造社会的教育。”[8]他还说:“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9]反之想受什么样的教育, 又不愿过什么样的生活, 那是办不到的。

目前普遍家庭经济比较宽裕, 再加上社会拜金主义, 官僚主义思想依然存在, 甚至愈演愈烈。受教育者在此氛围中成长, 肯定对受教育者的成长不利。要改变这样的现状, 必须改变“生活”, 只有改变“生活”才能改变受教育者的“教育”。“生活”决定“教育”!

3、“教育”对“生活”具有能动性

生活决定教育, 教育从属生活, 只是生活与教育关系的一个主要方面。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同样重要的方面教育要改造生活。教育对生活有制约、促进的巨大作用.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10]而且要使生活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要拿好的生活来改造坏的生活, 前进的生活来引导落后的生活。”教育对生活的改造、促进作用最终也来自生活, 生活无时不变, 即生活无时不合有教育的意义。它是能够引起生活变化的“伟大的力量”。这是“生活即教育”的又一层意思。

陶行行知主张的“生活即教育”使教育与生活成为—个有机的整体, 从而根本改变“生活自生活”、“教育自教育”互相隔离的传统教育观念, 使生活教育成为“生活之变化”所必须的教育, 这与杜咸提出的“教育即生活”, 两者之间虽有一致的地方, 都要求教育与生活相联系, 然而又有原则的区别,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是在学校的范围内增加一些儿童生活经验, 正如陶行知所说的:好比“将教育关在学校的大门里, 如同一只鸟关在笼子里”。这样, 反而把教育与生动活泼的、丰露多彩的生活隔离开来。“生活即教育”则是“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 不仅可以获得充实的内容, 而且使教育对生活真正能发挥伟大的改造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全集》 (二) ,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第180页。

[2]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全集》 (二) ,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第181页。

[3]陶行知:《生活教育目前的任务》,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第298页。

[4]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致朱瑞琰》,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第206页。

[5]陶行知:《谈生活的教育》,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第477页。

[6]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致朱瑞琰》,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第288页。

[7]陶行知:《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年, 第78页。

[8]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第181页。

[9]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第187页。

没有教育目标就没有教育生活 篇9

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决定为他们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想请一位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他们抱着小狗来到朋友家,安然坐下,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很是意外,他们实在想不出狗还有什么另外的目标,嘟囔着说:“一只小狗的目标?那当然就是当一只狗了。”女驯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得有一个目标。”

夫妇俩商量之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道玩,夜里要能看家。后来,小狗被成功地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中财产的守护神。

这对夫妇就是美国的前任副总统阿尔·戈尔和他的妻子迪帕。他们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做一只狗要有目标。

做一只狗都要有目标,何况人?因此,做老师的人常常教育学生学习要有目标。我曾记得我的一位老师对我们说:如果你的目标是做星星,就算落下来也比树高。可是做老师的人,特别是教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师,自己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是不是有目标?当你们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备课、上课、作业、考试,你们的工作是否只是一种机械重复?当你们百无聊赖时,是不是感觉度日如年?当你们发现一事无成时,是不是又感觉度年如日?是不是有时会觉得心力交瘁,有时又会觉得烦恼苦闷?

我们很多教师越教越不知道怎么教,越教越不知道为什么教,越教越厌倦教,究其原因是职业倦怠和职业麻木造成的,而职业倦怠和职业麻木的产生有复杂的原因,从客观上讲,主要是当前僵化的教育体制造成的,从主观上讲,则是因为教师缺乏目标,不思进取。

目标对于教师有什么意义?

美国哈佛大学有个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力、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是:3%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10%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达到,生活状态稳步提高,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60%的模糊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的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27%的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作用。今天的生活状态不是由今天决定的,它是我们过去生活目标的结果,明天的生活状态也不是由未来决定的,它是我们今天目标实现的结果。由此我们也可以认为,目标对于教师的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至关重要,一个成功和幸福的教师必定是有目标的教师。

那么,教师应该树立哪些目标呢?

1. 教师要有事业目标

《易经》有云,“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简单地说,就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却又帮助了他人,这个就是事业。

事业是一个人的精神的寄托,是他一生执着地为之献身的目标和追求目标的活动。爱默生说:“维持一个人的生命的事物,是他的事业。”教师要热爱教育,要有终身从教的目标,准备干一辈子,而不是干一阵子,教育就是教师的生命。同时,教师要在从事教育中享受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感的。这种乐趣和幸福感是教师道德的源泉,是教师工作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教师善待学生的根本支撑。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光辉就光辉在教师像太阳一样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孜孜以求于学生成长,不孜孜以求于个人名利,以学生成才为目标,以学生成功为骄傲。

事业具有开创性,永远会给人一种无法扼杀的激情。因此,有事业心的教师其教学必定不是低层次的重复的简单劳作,而是常教常新,教师教授学生的,不是知识而是思想,不是经验而是智慧。教育的事业不会使教师日渐平庸,而会使教师眼光更敏锐,思维更活跃,热情更高涨,能从寻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不寻常的发现,从社会的发展趋势中洞见教育发展的方向。

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家,他们都有超越世俗的高远追求,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敬业精神,对事业有着永无缺憾的钟爱,对自己钟爱的事业有着不遗余力的投入,以身相许,至死不渝,能够做到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对教育事业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有着“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雄心壮志,有着“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的伟大胸怀。

2. 教师要有职业目标

所谓职业是指个人服务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鲁迅在《而已集·读书杂谈》中有云:“说到读书,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同样,教书也有职业的教书和嗜好的教书。嗜好的教书是教师的事业,职业的教书是教师谋生立世的手段。但是教师的事业和教师的职业是不可分的,不能脱离事业谈职业。职业使人安身立命(命运),而事业使人安心立命(使命);职业使人能够生活,而事业能够使人生活得有意义。我在网上看到一位老师的发言:教师也是人,教师也有家,凭什么教师一定要奉献?教师的工作主要还是为了养家糊口的,没有义务回报人民回报社会。和其他谋生职业一样,教师工作不是别的,就为了钱,这有什么不妥吗?这种割裂教师事业与职业关系的观点,不仅是对教育神圣性的亵渎,也是对自身价值的否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想教好书,必须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不做“教书匠”,要做“教育家”,并以此奠定自己的职业地位和赢得良好的社会地位。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可以从多种视角进行划分,职称视角: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成就视角,这是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取得实际成效来划分:一般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生涯视角:任教适应———任教成熟———任教再发展———任教更新再发展;经验视角:适应期———成熟期———创造期;教学视角:讲得清———讲得好———教得活。

教师还要通过职业的发展保证自己有安定和有尊严的生活。教师要讲奉献,但不片面讲牺牲。有位教师说得好:假如把牺牲性的行为看成是只对别人有意义而对自己毫无意义的行为,这恰恰意味着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个显示着人的价值的人,如果一个人自身是无价值的,那么他所做的牺牲也就成为无道德价值的贡献。学生发展、教育发展与教师发展是可以和谐统一的。教师不孜孜以求于名利不等于教师不要名利。在过去,“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教师是清贫的代名词。今天,教师追求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是基本的职业追求,这也是一个理性和成熟的国家和社会对教师应该有的承诺,因为在一个教师长久清贫的国家和社会,要想保持教育稳定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

3. 教师要有育人目标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学校的育人目标体现在教师的育人目标上。一个学生跟我们学习一年乃至数年,我们每位教师在教授之始就应该思考: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培养到什么程度?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但我们很多教师有教书意识,而没有育人意识,他们习惯于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培养成考试的机器,在传授学生知识时,他们很少思考学生对知识是否能够运用?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否得到培养?

其实,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和教育活动,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获得对美和道德的辨别力,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在他掌握了学科基本理论之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进步。

爱因斯坦还曾经提出:“言词是永远的空洞,人格不是靠言语,而是靠劳动和行动来形成。”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既要进行言教,更要重视身教。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教师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为学生的表率。同时,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的成效,不能看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而要看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行动完善人格,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这种认可和尊重又会促进学生进一步加强自我修养。

生活教育:大学教育价值新取向 篇10

一、大学教育价值取向的演变

(一) 大学教育价值的知识取向

知识取向是大学精英教育阶段的产物。这一阶段持续时间较长, 从中世纪大学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在我国则持续到21世纪之前。此时, 大学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主要围绕高深知识的生成或传承,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创新知识体系。尽管中世纪大学有着很强的专业性, 突出专业的实用性与功利性, 但大学由于无需过多考虑职业问题, “贫困学生和终日操劳而收入微薄的教授, 总是可以在离开大学进入公职领域或担任其他职业时致富, ”[1]因而一些非功利性智力探索、个人修养与文化传播随之产生, 使大学成为一座自我陶醉的孤岛, 形成了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知识取向教育。同时, 精英教育阶段教师主要关注教学和科研, 对外界环境变化缺乏应有的敏感性, 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育传统与教学习惯。

知识取向的大学教育以知识延续与拓展为目的, 以教师为主导,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体表现为:在课程设置上, 课程结构相对稳定, 学生服从于现有的课程设置, 较少受到外界职业因素的干扰。专业培养方案按照学科基础设置, 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主要课程, 此外还包括部分通识课程, 但所占比重较小。在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上, 以教师为主体, 偏重于课堂设计与课堂教学, 学生课外活动的实践机会较少。尽管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较高, 但是由于考试评价是以知识为主, 因此, 学生仍是以学习学科知识为中心, 参与其他活动的时间与广度都不够。

(二) 大学教育价值的职业取向

21世纪以来, 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大学生自主择业的难度, 使就业成为社会、家庭与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据调查, 2008年毕业大学生就业率不到70%, 2008年底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 而2009年又有600万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2]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其生存与尊严, 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在高职院校的就业导向影响下, 一些本科院校不同程度地把课程与教学改革建立在就业导向上, 大学校园开始有转变成职业技能模拟车间的倾向, 校园中充斥着各种招聘和求职信息, 知识教育取向不断消解, 职业教育取向开始显现。

职业取向的大学教育以学生就业为目的, 以市场为主导, 以实践教学为主渠道, 不断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具体表现为:在课程结构与内容上, 适应职业变化需求, 动态调整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 减少理论课程比例, 增加职业技能教育内容, 课堂教学不再以理论知识为中心, 而是以专业技能为中心;在课堂与课外关系上, 课堂教学时间被压缩, 就业实践机会增加。这种模式以就业为取向, 打破了文化教育模式知识中心主义传统, 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三) 职业取向的教育价值的式微与生活教育价值取向的出现

职业取向的大学教育所带来的问题表现为四方面:一是大学理念缺失。学生以就业为主, 把主要精力关注于未来职业生活, 不再坚守大学的传统理念, 大学难以发挥学术与文化中心作用, 失去了自由、文化与理性的大学精神。二是课程结构失衡。在就业导向下, 大学专业实践不断增加, 专业基础课程被压缩, 这就导致学生的专业课程学时不足, 专业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学时较短, 从而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三是大学文化不足。受不良就业情绪的影响, 学校的文化氛围已不再是20世纪中期之前那种充满理想与激情的情境, 许多学生较早地出现紧张、焦虑与不适的心理感受。大学各种活动已失去了文化的丰富性, 成为为未来职业的过渡与准备。四是学生素养单一。学生较早地涉足职业实践, 从进校开始就通过家教、推销以及创业等实践活动, 试图锻炼自己的能力, 思考如何深入社会, 提升交流与工作能力, 难以静下心来阅读经典, 无心修炼高雅艺术, 专业课程浅尝辄止, 学生的整体素养不高。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当下生活, 而使他们由于失去一些应有的文化素养而造成将来低质量的生活。

大学教育的职业取向所带来的浅层次问题已经显现, 深层次问题不断积聚, 这就迫使大学不断反思教育取向, 统合大学的传统理念与学生的现实需求, 克服知识本位与市场本位, 回归到学生本位, 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重塑大学理念的基础。杜威曾经指出, 传统教育没有把学校建设成为社会生活的形式, 没有使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相协调。陶行知不仅继承了杜威对传统教育的批判精神, 而且还进一步把这一理论发扬光大, 提出生活教育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简言之, 生活即教育, 从而把通过社会实践接受教育纳入教育的范畴。[3]现在看来, 这些思想并没有过时, 相反却有着更强的预见性与感召力。大学需要重新确立生活教育的价值取向, 既要延续传统精神, 增进学生的知识与智慧, 拓展学科知识, 同时, 也应基于发展的连续性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的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原则, [4]满足学生未来职业生活需要, 关注学生当下的生存状况, 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体现大学生活的完整性。

二、大学教育价值的新取向——生活教育的内容

生活教育是把大学生当下必然的经历作为教育的内容, 引导学生发现生命意义, 珍爱生命价值, 在此基础上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要求, 主动积累学科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提升学习能力, 结合社会发展的情势, 增强社会理解力,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一) 生命教育

教育是在生命历程中展开的, 生命的延续与存在状态是教育的基础, 因而生活教育首先是生命教育。当前, 大学校园中的暴力、自杀及其他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 部分学生不关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特别是在就业压力加剧的背景下, 学生漠视生命的诱因有所增加, 有些高校频繁出现伤亡事故。可见, 在当今社会复杂多变的环境中, 生命教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 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的载体, 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 舍弃二者中的任何一个, 生命都是不完整的。[5]自然生命也就是人的生理生命, 其教育是要使学生了解生命的来源、生命的构成及生命的趋向, 这些内容是不同阶段的学生都需要了解的常识。对于大学生而言, 不仅要了解自身与他人生命要素及生理特点, 更主要的是要认清人的价值生命。大学的独特品性就是更强旺地展开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与社会生命的过程。其中, 精神生命教育是基础性构成。只有在大学教育中, 精神生命教育的全部理想才具有实现的更好外在条件和主体内部依据。[6]大学还应通过教育使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何在, 如何提升生命意义, 使他们增强对生命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与自我表达, 以及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与呵护。生命教育从主体上包括自己的生命教育与他人的生命教育。由于个人生命是别人给予的, 个人没有选择出身的自由, 从个人同别人形成的伦理与社会关系出发, 个人要肩负起家庭的义务与责任。对于别人而言, 个人有生的权力, 生命是至高无尚的。社会的本质决定了别人的生命不仅不能侵犯, 而且要倍加呵护。学校应让学生明了个人生命对他人伦理关系与生活的意义, 尊重同学、家长与教师以及其他人生命价值与意义, 体验欣赏他人生命所带来的愉快与幸福, 以及伤害他人生命所带来的悲伤与痛苦, 增进个人承载生命意义的能力。

(二) 专业教育

从大学诞生之日起, 专业教育已成为大学的核心内容, 无论是早期神学、法学与医学, 还是近现代分化更细的学科专业, 专业教育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根本, 成为大学区别于其他层次教育的标志。大学具有学术性与事业性双重属性, 而学术性又是大学的第一属性, 大学根据学科的分化与组合划分出相应的院系, 把不同教师与学生归属于某一个院系。在强化通识与淡化专业的背景下, 学系的概念有所弱化, 学生首先生存于大的学科门类下, 而后根据学术兴趣自由地选择相应的专业, 不过, 学生最终的归属仍然是专业。同时, 在可以自由离开组织的背景下, 教师在学科与单位的选择上, 对于学科的思考远大于单位, 学科给教师带来的利益始终是教师选择是否离开的最高尺度。

大学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发展专业能力似乎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 教师与学生按照专业培养方案按部就班地教与学, 至于专业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应该教授专业中的哪些内容, 学生从中获得了多少, 是否需要专业教育以外的东西, 这些内容该如何安排, 如何评价, 生存于其中的学生参与得尤其少。关于专业教育, 有人认为应该增加专业技能课程, 有人认为应该加强通识教育内容, 有人则认为需要增加一般技能课程。实际上, 如何把学生发展放在第一位应该成为专业教育不容回避的问题。传统课程在设置过程中尽管考虑到了社会、学生与专业的多种需求, 但多数课程在实际运行中主要从学科本位出发, 对学生内在需求关注不够。大学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 分析学生的心理逻辑, 重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发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伦理。

(三) 社会教育

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以及反思与批判社会成为大学生活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以知识为主导的传统教育中, 教师与学生专注于专业课程, 着力于知识的积累与传承, 较少与周围社会生活发生联系, 大学成为一座孤芳自赏的象牙塔。正因如此, 大学背负着不入世俗的不良评价, 特别是在近代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浪潮中, 以及在资本主义制度萌芽与发展过程中, 大学受到了社会的强烈批判。如今, 随着知识经济成为社会的主流经济形态, 大学又开始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 从而逐步走进社会深处。然而, 大学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利益为导向的教学与科研服务, 而社会急需的公益性内容相对不足, 大学应该履行的引领作用彰显不够。学生对社会事务的介入方式及内容较弱, 情绪化的网络发泄无法代替合理的社会批判, 也无助于推进社会改革。

大学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大学理应融入社会, 直面社会问题, 以其知识与文化引领社会发展, 回馈社会需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适应社会, 走近社会生活, 体现出知识分子与社会之间应有的人格品性与作用张力, 进而对社会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与合理的批判。同时, 还应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提升社会文明, 推动社会进步。因而, 大学要能够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参与精神,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与批判能力, 使学生生活在真实的社会中, 而非游离于社会之外, 成为一个冷漠而孤独的看客。

三、面向生活教育的大学教育改革

以生活为取向, 要求大学教育以学生生存与发展为本位, 积极关注学生生存状态, 立足当下, 面向未来, 通过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充实课程活动内容, 推进社会实践活动, 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

(一) 课程体系

大学专业课程是在一定价值取向下, 由不同领域不同性质内容组织的结构体系。从课程设计与实际运行结构来看, 大学不同专业的课程结构大致可分为:通识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要课程。从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上看, 通识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20世纪80年代, 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提出《公共基础课计划》, 代替先前实行的《通识教育大纲》, 拓展通识教育课程范围。[7]通过学习, 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思考并作出书面表达, 对文学和艺术、历史、社会科学等作出批判性评价, 掌握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数学和实验方法, 对伦理道德问题有所认识等。以美国杜克大学为代表, 20世纪90年代末对原有通识课程进行调整, 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通识课程体系。根据知识领域、文学艺术、社会文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以及其他课程类型, 按照知识领域、探究方式、重点探究与能力培养不同教学目标形成矩阵式课程结构。[8]不过, 不同国家在课程结构的重心及设置取向上有所侧重, 但总体上是在立足学科的基础上, 越来越重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

根据学科、社会与人的发展维度, 大学各专业课程应由以学科为主的专业课程和以社会与人发展为主的通识课程组成。有学者在梳理出专业知识中心课程、典型产品带教学课程和核心通识课程三种类型的课程体系基础上, 提出了以方法论为中心的四板块课程体系。[9]这一设计并没有超出核心通识课程范畴, 只不过把方法论单独列出加以强调。新的课程架构要在合理划分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比例基础上, 把专业课程内部结构交由各学校专业团队进行设计, 通识课程由各校根据人文、社会、自然、技术与方法四个领域, 参照教育目标分类方式, 按照知识、情感、技能与能力四个层次, 并对不同课程类型在发展层次上进行赋值, 形成结构清晰而完整的矩阵式课程结构及相应目标。特别是“打破我国通识课程中外语、计算机、体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比例约占全部通识教育学分的70%”, [10]增加其他人文等通识课程。

(二) 教学改革

在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目标引领下, 大学课程体系只是一个静态的结构概念, 合理的课程结构与体系只是实现大学目标的第一步。从国外实践来看, 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远未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在许多高校中, 人文类专业不过是要求学生在革个院系学习一定数量的课程, 缺乏系统性和深度;而自然科学类专业过分强调知识本身的传授, 而忽视了教会学生探求这些知识的方法。”[11]教学上, 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和课堂中心仍然盛行, 学生没有获得教学目标所期望的发展结果, 因而如何把大学理念转化大学文化, 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 还需要通过教学环节实现学生与知识互动, 学生的发展与知识文化内涵互动。

大学要切实推进教学改革, 特别是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 从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出发, 实现教学方法变革。着力改革最常采用的讲授法, 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学生多学、教师少教方法吸纳进来, 大量使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 合理设计与分组, 充分发挥大学图书及信息资源作用, 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 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分析与综合能力, 提升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同时, 对于核心概念及原理尽量采用案例法, 把复杂原理通过案例情境进行简化, 既结合学生的日常性经验资源,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可以通过案例解读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这种课堂上的多向交往与互动, 能够生成丰富的潜在课程, 从而创造激动人心的学习与交流氛围, 改善师生关系。

(三) 课外活动

大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学生在学习中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因而, 大学的整个时空都充溢着学习的因素, 充满着生活的内容。课堂只是大学一个部分, 按照教育部有关大学专业课程总学时的规定, 学生每学期每天平均教学时间约4.5节课, 其余时间都在课外中度过, 如果不能有效设计与利用课外时间, 学生生活将失去目标引领, 尽管学生在生活着, 但这种生活的意义与大学的本真要求与时代的需要相去甚远。事实上, 大学生网恋、学业成绩不良以及目标缺失等现象同学生课外活动目标迷失有关, 同学生自我规划不足有关, 也同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有关。

大学文化是由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生活空间所营造。大学首先要有意识建构生活性的校园文化, 注重校园艺术设计, 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主体, 开展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体验大学较高的知识情趣, 较美的校园环境, 较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学生社团活动, 尽管数量较多, 但规模参差不齐, 目标定位缺失, 活动经费缺乏, 进入了发展的迷茫期, [12]需要多渠道筹措活动经费,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避免学生社团活动行政化与形式化。前者以分管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占主导, 由学校设计与组织, 难以体现学生活动的主题与意义;后者把社团活动作为评比的内容, 作为学校文化的点缀, 而不是为了学生真实的生活。学校要克服学生社团活动的行政化与形式化倾向, 使社团活动主题多元化, 方式多样化, 效果生活化。

(四) 社会实践

大学的职能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 包括生产性职能、消费性职能和公民职能, 其中, 公民职能主要指培养学生政治、经济与社会职责的理解力, 对社会目的与行为的批判力, 为其他人提供力所能力的服务。[13]在我国, 大学生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 校园内又以专业学习为主要任务, 从而导致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 对社会现状与问题分析不够, 服务能力不强。对于社会的热点问题, 学生主要借助新闻媒体发表个人的观点与看法, 常常出现许多偏激的语言与过激行为。不可否认, 学生言语与行为的正义性, 对社会改革发展有促进作用, 但有些问题由于缺乏理性会导致建设性批判不够。同时, 受高考制度的影响, 学生原本应通过日常生活与学习发展起来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发展滞后, 延迟到大学进行学习, 从而加重了大学阶段的发展任务, 需要借助学生校外活动提供多种能力的发展空间。

“生活教育”与高中美术教育 篇11

关键词:生活教育;高中美术;美术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高中美术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逐渐由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向创新思维教育转变。加强高中生美术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将生活教育引入到高中教学中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更加贴近生活,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

高中美术教育是我国高中教学中的标准课程之一,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然而,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应对高考机制,学校和教师对高中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十分不足,大多数教师和家长都将美术教育看做是一门副科,这极大地制约了美术教育的发展和顺利进行。

(二)美术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艺术源于生活,美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当今的高中美术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注重对课本内容的讲授,忽视了美术教学的实践,这使得美术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枯燥,导致学生失去对美术的学习兴趣[2]。美术教学不但包括绘画基础以及对美术作品的鉴赏知识,更包含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创作,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掌握美术的基础功底,同时享受创作的乐趣。

(三)缺乏生活元素

美术教学不仅仅是绘画的教学,还包括雕塑、建筑等美学作品的鉴赏,高中美术的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美术功底,更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然而,这些美术知识基本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差距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学习和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美术教学中缺乏生活元素的融入,使得美术知识枯燥乏味,学生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导致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学生无法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美学素养,提高审美水平。

二、将生活教育融入高中美术教学的策略

(一)将生活教育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艺术源于生活,高中美术教学的教学内容中处处都是生活的痕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生活教育的融入。例如,在一些抽象派的绘画作品的鉴赏中,学生无法在短时间深刻理解抽象派的绘画风格和绘画思路,更无法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使得学生失去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此外,一些较为抽象的雕塑涉及到中西方文化中的一些神话内容,学生无法了解这些神话背景,更加无法理解雕塑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将生活教育融入其中[3]。

例如,在《古希腊雕塑》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不理解古希腊神话的内容,因此无法理解古希腊人的审美理念。教师可以通过生活教育的方式,将2004年出现在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一些片段展示给学生,通过表演者们身着石膏像的衣服的静止表演使学生理解古希腊雕塑的地位和意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了古希腊雕塑的博大精深。

(二)整合教学资源

每个地方都有地域性的文化特色,生活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域性文化特色的教学资源,立足于生活,为学生创设更多的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深刻的理解美术知识。例如,在《中国民居》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身边的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民居和建筑,使学生将熟悉的文化特色与熟悉的建筑类型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对中国民居的影响,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情操。

生活中的许多物件也可以作为教学资源,例如在素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常见的容器和水果带入课堂,让学生绘画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光照下,不同角度不容物体所表现出的不同阴影,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快速的学会阴影部分的处理。同时,这种绘画常见物件的实践,能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学会用美学角度去观察生活、美化生活,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内容要不断的与时俱进

由于美术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更新教案和教学内容,从而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美术教育的建筑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通过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的介绍使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还要注意一些中国现代建筑的介绍,让学生通过现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理解美学的发展进程。

例如,在故宫建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2008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鸟巢以及2010年世博会上各个国家展馆的设计思路穿插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学习美术,感受不同年代、不同国家对美学的不同的灵感和领悟。

(四)学会创作生活之美

美术教育的最终价值体现在运用美术来创造生活之美。学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才能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事物的美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增强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例如,郑板桥的竹子,展现给大家的是一种静态美,一种宁折不弯的精神,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则体现出一种神秘的美,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将不同的美展现出来。

三、总结

本文通过对高中美术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将生活教育引入到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措施。将生活教育引入到高中美术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场景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和创造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培养更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张荣安.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5(12):128-129

[2]王帅.高中美术教学如何同生活审美教育相融合[J].美术教育研究,2015(16):130

[3]赵新春.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学周刊,2014(02):224

生活教育与高中美术教育 篇12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育,生活教育,审美意识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现实生活是高中美术创作的源泉, 也是高中美术教育的真正课堂, 因而将生活教育融入高中美术教育中, 既能满足美术教育的需要, 也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然而在传统的高中美术教育中, 教师只是一味地重视对课本教材的讲解, 并没有对实际生活多加关注。所以现代化的美术教育中要引入生活教育,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 通过实践加深对美术的理解, 全面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一关于生活教育

1. 生活是众多教育的源泉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生活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教育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因而生活是众多教育的源泉。

2. 生活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教育

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活, 受什么样的教育, 就会过什么样的生活, 教育的目的也是让我们学会怎么去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因而生活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教育。

3. 生活本身是一项教育内容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因而会总结出不同的生活经验, 家长将自己种种的生活经验作为案例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教育, 这样既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观察和体验生活, 又能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二高中美术教育在众多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能力

鲁迅曾说:“美术可以辅冀道德。”这句话道出了美术与道德之间的相互关系, 美术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而美术教育也是一种重要的审美方式, 在美术教育中学生的道德修养也随着审美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地提高。美术教育是以美和情去感化学生, 给予学生美的享受, 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受到道德和审美的教育, 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同时, 美术教育也能丰富学生的情感, 一个好的美术作品在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 也对人们的道德品质进行了熏陶。因而在美术教育中, 经过美术老师的教导, 学生在美术作品中同样获得身心的感染, 从而促使自己的修养不断提高。

2.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经过高中美术的教育, 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作画上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更多的是对美术作品相关文化上的学习。在高中美术教学中, 优秀的美术作品给学生们带来了风格不一的美感, 与此同时也呈现出了不同的优秀文化。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中都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 既能欣赏到它的美感, 也能感受到它具备的优秀文化。学生在经过美术老师的引导之后, 会更加积极地去欣赏并且创造出美的作品, 然后在长期的美术实践中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自我的人格和气质展现到美术作品中, 从而形成一种自身具备的文化素养, 最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三将生活教育融入高中美术教育当中

1. 选择与实际生活贴近的美术教材内容

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最强的, 因而在高中美术教育中, 学校对于美术教材内容的选取上要格外慎重, 最基本的要求是美术教材内容要贴近实际生活。教材的内容既要清晰明朗, 也要具备趣味性, 还要具备美感, 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丰富自身的知识, 同时还能对美术有深入的了解。美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正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去欣赏并创造出美的作品的能力。

2. 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加强生活实践性的提高

艺术源于生活, 我们累积的任何知识, 无不来源于生活这个大环境, 没有生活, 教育独自难行。教育的重点不能停留在课堂上, 生活中的教育是永无止境的。就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言:“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要让高中美术课堂的教育来源于生活, 然后再反作用于生活。因而高中美术教育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要加强生活的实践性, 这样才能将美术课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从而将美术的趣味以及价值完美地展现出来。

3. 通过美术教育创造出生活之美

高中美术与其他学科一样, 存在于实际生活中的任一角落中, 美术无处不在, 而高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根本意义在于发现美。美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资源, 将美术知识的相关理论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去, 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能够对身边的人和物多加观察, 学会从各个角度剖析出事物所蕴含的艺术气息, 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情感刻画出这些美的东西, 创造出带有自己人格与气质的优秀作品, 从而绘制出生活中的各种美。

四结束语

高中美术教育过程中, 老师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 要将生活教育融入美术教育当中去, 让美术教学更加贴近生活, 利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然后在课堂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倪智林.“生活教育”与高中美术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25)

上一篇:个体学习下一篇:备课能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