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活礼仪教育

2024-09-27

幼儿生活礼仪教育(共12篇)

幼儿生活礼仪教育 篇1

一、积极营造适宜的环境, 为幼儿的礼仪教育提供“质场”

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创设和作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可见, 营造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是对幼儿实施粗浅礼仪教育的重要手段。首先, 幼儿园和老师要共同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干净、美化的物质环境, 让幼儿生活其中感觉到安心、舒服;在提供物质环境的同时我们更要积极地构建一个平等、友爱、合作、和谐的人文环境, 让每个孩子在这个环境中愉悦地成长。质点 (幼儿、老师、材料) 的相互作用即是通过“质场” (环境) 作为媒介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 因此, 我们充分利用每个空间、每个墙面, 让它们说话。例如, 在设计幼儿园的绿化时, 我们请专业的园林设计师精心设计, 整个设计精致美观, 四季常青、四季有花, 错落有致, 这里是幼儿每天散步的场所, 行走其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美的享受, 更重要的我们还赋予这里更丰富的教育内涵, 在每块草地上我们插上了卡通提示牌:“我疼, 请别踩”“请别大声说话, 我还在睡觉呢”等, 在每一个树上我们也挂上一个卡通卡片:“我叫某某, 我们交个朋友好吗?”“我和某某是好朋友, 我们都喜欢……”, 在荷花池里我们放养了观赏鱼, 给这些可爱的小鱼喂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 还会不停地和小鱼说悄悄话, 有一次, 那是个冬天, 我班的程浩小朋友盯着小鱼看了好久, 然后一脸关心地问:“小鱼你冷吗?”环境创设彰显“礼仪”特色, 我们创设了礼仪长廊, 以儿歌、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熟悉有关礼仪的小常识, 了解古往今来的礼仪故事, 如“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 为幼儿提供仿效的榜样。在宣传厨窗中开辟了礼仪直通车板块及时张贴“本周礼仪重点”, 让家长及时了解班级幼儿学习礼仪的动态。每个老师还利用班级的各个角落张贴“礼仪”标志, 大到活动室门口, 小到每个玩具每个材料都有标志。

二、注重融合, 让礼仪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生活即课程”, 幼儿的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都是课程, 如何让礼仪教育无处不在, 我们教师必须要确立全面的课程观, 做一个“生活即课程”的践行者, 并注重各个领域课程的渗透、融合。 (1) 在游戏中渗透礼仪元素: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也是幼儿园实施教育的主要手段, 所以, 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如何渗透礼仪教育, 首先, 制定游戏的规则, 在设计每个游戏时, 我们又把游戏规则的提出交给幼儿, 充分确立幼儿是游戏主体的理念, 老师做一个合格的参与者。教师根据游戏的内容投入足够的游戏材料, 在游戏中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在教师的参与下逐步确立礼仪的认知情感, 如在游戏结束后知道该收拾好玩具, 知道不和伙伴争抢玩具等。 (2) 在主题活动中融入礼仪元素, 结合“礼仪”特色, 和《幼儿园教育纲要》精神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 生成了特色主题活动《健康文明小宝贝》《礼仪天使在行动》《礼仪之花处处开》等系列主题活动。 (3) 以“礼仪”为抓手, 将礼仪教育课程化, 将礼仪教育活动渗透到幼儿的来园离园, 进餐、散步等各个活动之中。另外, 我们编制了教师礼仪操, 宝宝礼仪操, 礼仪三字经等, 孩子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 知道了与人友好相处, 学会与同伴、老师打招呼, 会说“你好”“谢谢”“请”“不客气”等礼貌用语;懂得了做人诚实的道理;学会了坐、走、站的正确姿势。

三、回归生活, 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

心理学研究表明, 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形成必经三个环节:情感———认识———实践, 它们是幼儿礼仪习惯形成的动力因素。如何让幼儿初步形成的礼仪情感、认知, 得到进一步的固化, 那就是实践, 在生活中来, 再回归生活中去。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去体验、感受。例如:在一次午睡时, 我班有个孩子躺在小床上不睡觉翻来覆去, 我发现小家伙正在偷偷地把手伸到临床的小雨床头, 两个小手指在拉小雨的头发, 我赶紧跑去制止, 他看见我来就连忙把手缩进自己的被子装睡, 我一走开他又伸手去拉小雨的头发, 这次, 我走过去故作没看见, 看着他装睡, 然后我就在他旁边蹲下, 也用手指不停地去玩他的短头发, 一会他忍不住了说:老师, 你摸得我睡不着觉了, 难受。这时我适宜地说“刚才你拉小雨的头发, 小雨也会睡不着、也会觉得难受的啊!”从此, 睡觉时小家伙再不去摸别人的头发了!除了真实生活中的感受、适宜教育外, 我们每班还设立了“礼仪体验馆”“礼仪大剧场”“礼仪俱乐部”“文明礼仪宝宝秀”“你来我往礼仪馆”“礼仪T台秀”“快乐礼仪吧”等, 让孩子们在这里模拟现实生活, 再现生活经验, 在这里孩子们对已有的礼仪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地升华, 并逐步形成了稳定的一种行为习惯, 如今, 走进我们的幼儿园, 一声声稚嫩的“你好”“早上好”“谢谢你”“请问……”让人感受礼仪之邦的骄傲和幸福, 在这里孩子们真正体验到礼仪带来的无穷乐趣, 也必将为孩子健全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宝应县氾水镇幼教管理中心)

幼儿生活礼仪教育 篇2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的祖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随着我国的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不仅古老而又现代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在交往过程中,用到最多的就是礼仪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礼节”。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之间都有自己的基本的礼仪,公共场所、家庭、各种节日活动、幼儿园及学校等都有基本的文明礼貌用语、行为规范。遗憾的是:这些基本的文明礼貌用语、行为规范不是人人都能自觉掌握和运用的,在公共场所和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乱扔垃圾、说脏话、不会文明接打电话、公关接待中的失礼现象。世界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博士指出: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最佳养成期在2岁半-6岁。对于2岁半-6岁的孩子来讲,礼仪和品格的培养比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更为重要。因为儿童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会影响他一生的发展:而知识和技能却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吸收与更新。在幼儿期开展礼仪、品格、素质教育不仅可以收到最佳的效果,同时也是幼儿教育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为培养健全人格,塑造完整儿童将起到重要作用。所以,礼仪教育迫在眉睫,它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而礼仪教育使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2.新课程理论。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学礼,无以立。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今后事业的成功发展奠定了基础。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在《幼儿园教育纲要》、《幼儿园教育指南》的指导下,结合《礼仪教育》教材,从教师做起,用良好的礼仪形象去影响每一名幼儿,初步探索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礼仪教育内容与实施方法,丰富幼儿礼仪教育的实践经验。

2.借助日常生活各环节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逐步积累礼仪品格养成经验,领悟良好的礼仪风范带给人们的好处。

3.通过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提升教师和家长的文明素质,从而促进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推动幼儿园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幼儿园围绕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礼仪·品格·素质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教材,开展各年龄段幼儿礼仪教育的组织和指导方法的研究。

2.围绕教师专业化成长,开展教师如何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渗透礼仪教育的研究。

3.围绕和谐家庭社区建设,开展如何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幼儿礼仪教育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

幼儿园小中大班共十四班的570名幼儿。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行动研究法: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礼仪教育研究活动。

2.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别幼儿典型案例的观察与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写出分析报告并及时调整教育方案。

3.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证明所要研究对象的方法。

4.经验总结法:及时撰写教育教学叙事与教学案例分析、反思,及时总结研究实践中的经验。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健全组织机构,保障课题实施

我校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指导小组。由园长任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长,负责领导、协调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县教育局初幼教股副股长和进修学校教研室副主任任指导小组组长,负责指导、推动课题研究的日常工作;各年段的段长负责组织、实施课题研究工作。

(二)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明确研究的方向。

课题组采用集中培训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究“幼儿园礼仪教育生活化”课题研究实验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目标、主要内容、主要方法、操作方式等,加深对本课题研究方向的认识。我们积极将老师送出去学习,自课题开展以来,园长、教师参加省、市、县学习有一百多人次,提高了理论水平。我们还邀请了唐红、王文圣、郑玉华等礼仪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园对全园的教职员工进行坐姿、站姿、接电话等方面的礼仪培训,我园还为全园的教师购买了《教师礼仪规范》、《礼仪金说》、《儿童礼仪品格教育概况》、《如何开展六加一儿童品格教育》、《分享优秀品格、打造卓越团队》等有关教师礼仪及有关教育的书籍,让教师通过自学、集中学习、实践、反思、研究等形式理论结合实践,为礼仪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还请了心理学专家对全园的家长进行《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的讲座,让家长了解从小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关系到幼儿的一生。大部分的家长都觉得这样的讲座让他们受益匪浅,他们主动和幼儿园配合对幼儿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课题组成员还定期地进行交流研讨,我园将礼仪教育的意义、内容、方法、口号,以及教师、幼儿行为规范、日常文明用语等做成宣传窗,悬挂在大门口、走廊、家教园地、各班的礼仪专板等醒目的地方,积极暗示幼儿和教师运用礼貌用语;还充分利用幼儿园宣传栏、小百灵广播、娃娃说新闻、家校通等媒体向幼儿家长宣传幼儿礼仪教育的开展情况和幼儿在园的表现情况,使家园及时沟通,为实施礼仪教育提供资料。根据课题的总目标,结合幼儿的年龄及身心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文明礼貌行为,进一步建设校园文化,促进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利用幼儿园一日活动,实施研究与实践。

1.一日生活活动、环境布置等宣传、展示礼仪教育。

3月,我们抓住新年幼儿刚入园的契机,充分利用入园接待及离园时向幼儿及家长宣传礼仪和展示礼仪教育。礼仪小标兵选拔及标准的接待受到了幼儿及家长的一致好评。幼儿在做操时,幼儿园周围有许多的家长和居民在观看,我们将礼仪操渗透在幼儿的早操表演、午间操、苏醒操等活动中,这样也起到了宣传礼仪教育的作用。我们还在各班环境、楼梯的墙面、幼儿园大环境等布置有关礼仪的墙饰,如: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照片、礼仪绘画作品等。积极营造和谐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努力让校园每一处都成为教育的场所,使每一堵墙都发挥潜在的教育作用。

2.实践中学礼、懂礼、用礼。

我们充分挖掘幼儿园一日各个环节中的礼仪教育内容,制定了幼儿一日活动行为标准,使幼儿礼仪教育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和需要。

幼儿来园环节,大班选出四名礼仪小标兵每天早上轮流接待全园的小朋友和幼儿家长。礼仪小标兵的文明用语以及标准的站姿、不仅为中小班的幼儿树立了榜样,而且,也为幼儿家长做了很好的示范。

结合一年中的各个节日活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结合“国庆节”、“五一”劳动节、“三八”妇女节、“中秋节”、“重阳节”、“六一”儿童节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亲人、爱同伴等感恩教育;结合我们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对幼儿进行不要忘记过人、及伟人的教育,追根问祖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各班期末开展了“礼仪小标兵”评选活动,形成了人人讲文明、懂礼貌,争做“礼仪小标兵”的良好局面。并通过每周的.文明宝宝、礼貌宝宝、能干宝宝的评比活动,每月的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每学期的文明教师、文明幼儿等评比活动来督促老师、幼儿注意保持自己的礼仪行为。

3.让礼仪教育活动渗透到幼儿园各领域活动之中。

礼仪教育是社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渗透到各领域之中。如在社会性活动中,学习礼仪“三字经”,幼儿在朗朗伤口的吟诵中学习了幼儿园基本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家庭礼仪和节日礼仪。在美术活动中,通过手工粘贴《国旗》、“三八”节制作贺卡等等 ,使幼儿懂得了怎样热爱祖国,热爱亲人、懂得了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礼仪要求。在美术活动中,学会了不乱画、乱涂颜色,养成了讲卫生、爱清洁的好习惯。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结合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的进餐、盥洗、午睡、入厕等生活活动,教幼儿学习如何排队等待、怎样节约用水、大小便后的卫生习惯等养成幼儿养成良好地行为。在科学活动中,了解不同科学实验的要求及规则并能自觉遵守,懂得安全用电常识,学会与别人合作共事,与人交往中的文明礼貌。在语言、音乐活动中,通过故事表演、儿歌表演、音乐游戏、歌表演等使幼儿从情感上懂得礼仪行为的意义。

4.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家庭之中,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各实验班讲礼仪教育的内容以周计划的形式呈现给家长,每周、每月都有不同的礼仪教育内容,家长利用接送幼儿的时间可以了解近期的礼仪教育内容,为配合幼儿园的礼仪教育做到心中有数。在班级的门口创设“家长园地”,主动介绍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对幼儿家长的要求。

5.开展一些大型的活动,注重礼仪教育的综合性。

在实施礼仪养成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开展了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扶残助残,有你有我”义卖活动、幼儿都积极地将自己的零花钱、玩具拿来捐赠;月31日我园举行“亲子礼仪运动会” ,在运动会中老师、幼儿的礼仪表演及幼儿在比赛中的勇敢、拼搏的精神让在场的领导、家长都称赞不已。在1月大中小班分别举行了“幼儿礼仪成果汇报会”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将自己学到的礼仪知识用儿歌、歌表演、故事、舞蹈、情景剧等进行展现,这样的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中形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认识观念,养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行为。

八、课题研究成果

(一)理论成果

我园自开展“幼儿园礼仪教育生活化”课题以来,每位老师坚持学一点,用一点,做一点,总结一点,不仅在幼儿心理健康方面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并且将研究思路拓宽在宏观领域,在学校的办园思想、管理方式、教师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完善,逐步走出了一条结合本园特色的科研改革之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总结为:

1.确立了办园宗旨、目标和精神

办园宗旨为“团结、勤奋、务实、创新”;保教目标为“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并融铸出富有时代气息的“健康、快乐、自主、和谐”的精神。这宗旨、目标、精神的确立,无不渗透我园文明礼仪教育课题的思想。它既是全体教师锐意进取的奋斗目标,也是推动我园顺利通过了“省示范幼儿园”评估精神动力,并被评为“泉州市文明学校”、“福建省巾帼文明岗”等。幼儿在“做中学、做中玩、做中求进步”这样的环境中做到了:“尊师、互爱、自信、向上”。

2.努力寻找文明礼仪教育与管理方式的结合点

幼儿生活礼仪教育 篇3

关键词:常规养成;礼仪习惯;感情教育

一、幼儿园生活礼仪教育的内涵

幼儿园礼仪教育是指幼儿园老师在园内对幼儿进行教育时,有目的的培养幼儿日常生活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品质习惯,让幼儿能够遵守简单的、日常的行为规范。幼儿园礼仪教育使一种礼仪习惯的常规养成,是科学的教育方法,笔者认为幼儿园礼仪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幼儿园礼仪教育能够使幼儿具有良好的行为礼仪习惯,有助于幼儿适应未来的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提升幼儿的综合性素质。

第二,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担负祖国建设的主人翁,从这一角度来看幼儿园生活礼仪的教育也是时代的需要。

二、幼儿园生活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幼儿园生活礼仪教育观念和实践相背离。幼儿园生活礼仪教育是由幼儿园管理者来制定的,幼儿园管理者虽然均认识到了幼儿园生活礼仪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作为实施者的幼儿园教师却对生活礼仪教育不了解,不能够在实践上做到和理论上的一致。此外,幼儿园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由于园内孩子较多,照顾不过来也就不能完成生活礼仪的教育。

第二,教师对幼儿耐心不足,缺乏感情教育。幼儿有自身的特点,年龄较小,较易产生问题,所以一个幼儿教师只有真心喜爱孩子,喜爱 自己的职业,才能够胜任幼儿教师的工作。幼儿教师尤其要和孩子建立感情联系,只有幼儿依赖老师,老师才能够顺利的实行生活礼仪教育。

第三,教师素质对幼儿生活礼仪教育影响巨大。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生活礼仪教育时,常常从自己理解的生活内容进行教育,这就导致幼儿生活礼仪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与教师个人素质息息相关。此外,幼儿教师的继续培训机会较少,也导致了幼儿生活礼仪教育质量得不到提高。

三、幼儿园生活礼仪教育的对策

第一,优化幼儿教师教育观念,提高幼儿生活礼仪教育质量。一是要树立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考虑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自身的个性,生活礼仪教育要尊重个体的差异和独特性。二是要激发幼儿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感情,使教师和幼儿双方能够心灵上建立联系。只有教师对幼儿具有积极的感情,才能够在教育幼儿生活礼仪时具有极大的爱心和耐心,帮助幼儿学习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三是教师在进行幼儿生活礼仪教育时要注意尺度,不能够过于强调细节,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生活礼仪的养成,让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四是要注意对幼儿生活礼仪的常规养成,可以通过常规教育方法,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提高幼儿生活礼仪教育质量。

第二,提升幼儿教师的个人素质,规范生活礼仪教育的内容。幼儿教师是生活礼仪教育的执行者,故其必须具备生活礼仪教的素养。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可采用多种方式来提升幼儿教师的生活礼仪素质;二是幼儿园要组织好教师对纲领性文件的学习,以此为此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内容;三是幼儿园的管理者和教师要根据幼儿实际生活需要,争取把幼儿生活礼仪教育形成课堂环节,进行系统、规范的教育。

第三,幼儿园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为生活礼仪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社会和家庭要帮助幼儿园要创造良好的园外环境,俗话说父母是最好的教师,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是有限的,于是良好的园外环境十分重要,社会和家庭要创造良好的礼仪帮助巩固幼儿园内的家庭礼仪教育。二是幼儿园要营造美好的园内环境,一是要把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布置好,在布置幼儿园布置环境时,有机的融合礼仪教育,将礼仪图册、标语等内容融入到幼儿生活环境中;二是创建良好的幼儿园人文环境,只有融洽和谐的利益氛围才能使幼儿体会到利益,通过家长、教师之间的礼仪互动,能够让幼儿在成长中体会到友好的氛围,从而规范了自己的言谈举止。

第四,幼兒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一是可以通过榜样示范的方法来教育幼儿,幼儿都有模仿的习惯,教师在幼儿心目中作为权威者也会被幼儿模仿,所以教师要规范自身言行来引导幼儿;二是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来协助教师的教育。教师可以采取同伴监督和教育的方式来巩固幼儿所学的生活礼仪行为知识,来辅助教师的生活礼仪教育。三是启发引导幼儿学习生活礼仪,可以通过儿歌、故事等方式让幼儿在快乐氛围中学习生活礼仪;四是通过正面强化和行为训练的方式来强化幼儿的生活礼仪教育,通过不断的行为训练方式来增强幼儿对生活礼仪的记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结语

良好的生活习惯会受益终身,幼儿园的生活礼仪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本文认为可以从优化幼儿教师教育观念、提升幼儿教师的个人素质、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创新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来提高幼儿园生活礼仪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社2013.

[2]袁爱玲.幼儿园生活活动指导[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幼儿生活礼仪教育 篇4

我园拥有15首礼仪儿歌, 涉及来、离园礼仪、进餐洗手礼仪、学习运动礼仪等一日生活礼仪的各方面。三个字的儿歌, 幼儿已经能朗朗上口, 所以对于小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 来、离园时已经能主动说“早上好”、“再见”。但在实际生活中, 我发现利用固有的礼仪儿歌培养幼儿多元的礼仪习惯, 能够更深地内化幼儿的礼仪行为, 让礼仪教育达到1+1≥2的效果。

一、喝水礼仪中的谦让教育

在幼儿园, 生活活动包含孩子的喝水、进餐、洗手、入睡等。就喝水方面, 每天幼儿的喝水次数不少于5次。“取一取、接一接、拿一拿、喝一喝、放放好”, 简单的儿歌就让孩子学会了拿杯子接水喝的习惯。而针对简单的幼儿喝水礼仪, 我挖掘出更多的礼仪内涵。

1.喝水之前的谦让教育

每当一个活动结束后, 就开始了幼儿的盥洗时间, 可喝水空间有限, 只能分组去喝, 可让哪组幼儿先去呢? 我把选择权利交给了孩子。于是, 我问孩子们:“如果把你们分为男孩、女孩两组, 你们让谁先去喝水? ”中间有几个带头的孩子争抢着说:“男孩先去”, “女孩先去。”于是我便答道:“这样到最后还是所有的幼儿都去, 挤不下啊! ”这时豆豆来了一句:“还是女孩子先去吧。”柯柯说:“还是男孩子先去, 我们不渴。”听到孩子的话语, 我很开心, 他们已经有了谦让的苗头了。于是, 我给孩子们讲了西方国家的礼节:“男士 (男孩子) 对妇女 (女孩子) 要主动谦让, 电梯门开了, 都是女士先进去, 男士跟在后面进去;入座时, 都是男士为女士拉开椅子, 一切都遵循女士优先。我们的男孩子将来可都要成为绅士, 那现在让谁先去喝水呢? ”男孩们异口同声地说:“女孩先去, LadyFirst! ”现在每次喝水时, 女孩总是先去, 有时也会引导她们让男孩先去。突然发现谦让之花已经在孩子心田悄然发芽。

2.接水过程中的规则教育

接水的水龙头只有一个, 虽然已经分组接水了, 可七八个孩子一起接水, 还是显得很拥挤, 不时就有小朋友打报告说: “她不让我, ”“她把水弄到我手上了, ”“她插队。”于是, 接水过程中的排队规则教育就很重要, 小脚印告诉孩子们要一个一个排好队。当效果不够明显时, 我便询问他们有没有到肯德基里用过餐, 当看到长长的队伍时, 如果你插队了, 其他人会怎么样, 孩子们都会大声说:“别人很生气, 会笑你不懂礼貌。”于是我趁势说:“我们排队接水喝也是同样的道理, 以后你们能够做到一个一个排队接水喝吗? ”孩子满口答应:“能。”

二、进餐礼仪中的服务教育

“洗洗手、选餐具 、慢慢吃、理干净 、放放好”, 这首礼仪儿歌让幼儿对进餐前的准备、进餐过程中、进餐结束后的流程有了明确的认识。但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4+1”家教模式下的独生子女容易有自私、任性 、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思想, 缺少主动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于是, 在实践活动中, 我抓住进餐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进行幼儿服务意识的培养。

1.餐桌的摆放体验合作精神

幼儿进餐的桌子是长方桌, 直接拉出来, 会将桌脚拉断, 必须两个小朋友相互抬。于是, 我便安排力气比较大的两个孩子一起抬桌子, 当孩子们排好餐桌, 我便请所有幼儿一起说谢谢。渐渐地我发现, 每当吃饭前, 总有几个熟悉的身影忙着摆放桌子, 有时还看到那些力气比较小的孩子主动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之中。

2.餐具发放中的主人翁意识

独生子女的家庭, 父母将所有事情都帮孩子安排得周到细致, 以至于很多孩子已经形成了习惯性接受, 忘记了付出和回报。于是, 每组推荐一个小组长, 每天为本组孩子分发勺子, 采用轮流制, 让每一个幼儿都有为他人服务的机会, 渐渐地孩子们都争着当小组长, 进餐时能够主动提醒本桌小朋友吃饭要吃干净, 不要浪费。在这样的活动中, 孩子收获了为他人服务的荣誉感和集体主人翁精神。

三、入睡礼仪中的交往教育

“找小床, 脱衣裤, 钻小被, 睡觉喽! ”入睡礼仪儿歌告诉幼儿整个睡觉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可对于孩子们来说, 入睡前脱衣裤是一件繁琐的事情, 尤其冬天不会脱外裤, 有的孩子脱了半天, 裤子还是在屁股处动也不动, 急的有些孩子在那里抹眼泪。我想一个一个帮他们脱的话, 老师的任务肯定相当多, 何不让孩子相互帮忙。于是, 我给孩子提出了一个好办法, 就是将裤子脱到屁股底下, 然后坐在床上, 请你旁边的小朋友帮忙拉你的裤脚, 于是就能将裤子脱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锻炼了主动交往的礼仪, 我要求孩子用“请你帮我拉一下裤子”的礼貌用语请别人帮忙。刚开始瀚文小朋友羞于表达, 一个人在床上花了5分钟都没有脱下裤子, 急得掉眼泪。他比较内向, 不善于与其他幼儿交流, 于是我着急了, 可又不能违背我说过的话, 我走到他身边, 诱导他说: “冯老师, 请你帮我拉一下裤子。”在啜啜的声音中, 我帮助他完成了。在他躺进被窝后, 我轻轻地对他说:“希望你下次能和旁边的小朋友相互帮忙脱下衣裤。”不知何时起, 我发现瀚文已经能够和旁边的小伙伴开心地相互帮忙脱拉裤子了。

幼儿生活礼仪的培养与研究 篇5

一、课题实施背景: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期在2.5岁—6岁。如果错过这一机会,就象我们在织毛衣时丢掉了一针,即便是发 现了,日后再补也总有补过的痕迹,如果没有发现,丢掉的一针将来可能成为一个大洞。毛衣丢掉一针可以拆掉重织,而孩子行为习惯的教育可以重来吗?回答是肯定的:不能。”因此,在这一时期针对儿童开展礼仪、品格教育不仅可以收到最佳的效果同时也是幼儿教育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良好的品格及行为习惯才真正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遗产。我们作为文化的传承者,一直在对孩子进行着文明礼仪教育,但现在的孩子在家如同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孔融让梨的年代离他们太远了,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道理对他们深奥了。亲人之间,同学之间的礼仪意识越来越淡薄,连简单的几句礼貌用语现在都很少能听到了,所以礼仪教育从幼儿抓起势在必行。

在新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转型的背景下,倡导“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现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虽然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伟大的科学家,但可以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未来社会彬彬有礼的绅士,落落大

方的淑女,使他们更加充满爱心和责任感,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礼仪教育为突破口从幼儿园生活礼仪这方面入手,抓住一切机会,为幼儿创设条件,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各个活动中,帮助幼儿学习基本的礼貌用语和交往方法,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敢说、爱说、多说、会说,主动与人交往,通过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研究,完善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礼仪教育目标内容,探索有效的组织指导方法,形成有特色的园本礼仪教育活动,使幼儿在幼儿园得到良好的礼仪教育,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从而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生活技能、自信心及爱的情感等各方面得到培养和发展,为能成为未来世界的生力军、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打好基础,为幼儿终生发展打好基础。

二、课题实施目标

1.制定并完善幼儿一日生活礼仪目标和内容;

2.进一步探索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组织宇指导方法;

3.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如何渗透礼仪教育;

4.通过科研锻炼,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三、课题实施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观察法、个案法、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参考课题组提供的礼仪教育教参书,结合本园实际,把生活礼仪教育渗透幼儿来园、上课、进餐、午休、户外活动、离园等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以儿歌、经典古诗文、故事、歌曲、游戏等多种形式开展礼仪教育,并整理出成熟优秀的教育活动。

四、课题实施途径

(一)开展“结对子、传、帮、带”培训活动,为课题研究做好前期工作。

组织教师学习幼儿礼仪教育有关的理论、知识、经验并适用。分析教师

能力层次,取长补短,更好的把文明礼仪课程渗透一日的常规教学当中。

(二)创设良好环境,营造讲礼仪的良好氛围

1.美化、创设园内、班内环境。如在楼梯、过道、活动室墙面布置;张贴文明礼仪教育宣传语和主题画;幼儿园在户外活动场地上,树立文明礼仪宣传小标牌。

2.营造讲礼仪的氛围。

(1)教师注重言传身教,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们首先做到,每天来园或离园时主动向同事、家长、小朋友问好,问早,说再见等,接待家长及来园客人做到热情礼貌,处处为幼儿作出行为学习榜样。

(2)成立礼仪小标兵,统一着礼仪帽,每天早上轮流站在园门口或者班级门口热情、主动向家长、幼儿问好问早。

(三)开展主题教育,巩固文明礼貌习惯

园内、班内运用主题活动,生动活泼的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进一步巩固幼儿文明习惯的形成。如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德育故事比赛、开展角色游戏、安排幼儿进行“任务”活动,利用各种机会,让幼儿的礼仪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得到练习。

(四)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提高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

通过看录像、讲故事、念儿歌、玩游戏棋等形式,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让幼儿明确礼仪规范的要求,激发其内部情感,尤其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讲礼仪的佳话,如“孔融让梨”等故事,仍能为幼儿提供仿效的榜样。我们还采用讨论纠错的方法,根据社会认知冲突理论,设计了问题和问题情景,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偶发事件,让幼儿讨论“哪个对”、“哪个错”、“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讨论,争辩,建立新认知,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

(五)家园共育

组织家长会,开展家长课堂,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积极倡导家园共育,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开展家园亲子活动,结合家长资源,让文明礼仪走进家庭。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让家长成为文

明礼仪的榜样。围绕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活动让文明礼仪走向社会。家庭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要求家庭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性、持续性。幼儿园把对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的内容及具体要求,通过家园联系告知家长,要求家长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文明礼貌的生活环境;幼儿园在平时的各种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热情大方、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从而进一步引导孩子的思想,规范孩子的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品质的良好发展。

五、研究对象:

全体幼儿人

六、研究实施计划:

课题研究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9年3月——2009年6月

(一)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二)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三)组织教师参加礼仪知识培训

(四)对家长进行礼仪教育培训。

第二阶段:2009年9月——2010年3月

(一)以总课题组提供的教材为实践蓝本,结合本园实际,开展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

(二)丰富完善各年龄段礼仪教育目标内容。

(三)丰富完善礼仪教育园本课程和教案。

(四)探讨家园合作的方法途径。

第三阶段:2010年3月——2010年7月

(一)总结礼仪教育教师的组织和指导策略。

(二)在研究过程中,组织实际教学观摩活动,及时交流探讨教

育方法及教育组织及时进行归纳和整理。

(三)课题组教师整理礼仪教育园本课程和优秀教案,理论提升

幼儿生活礼仪教育 篇6

关键词:有效生活环境; 幼儿礼仪养成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3-127-001

一、根据教学计划加强礼仪教育

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及教学计划,定期向幼儿展开礼仪教育。安排以幼儿的生活内容为中心,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内容呈螺旋式上升,阶段性目标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教育教学活动。另外,我们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设计成幼儿喜闻乐见的儿歌、童谣、故事等形式,呈现给幼儿。如小班“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搓出許多小泡泡;手心冲冲,手背冲冲,冲出干净小小手”;中班“有客来,说请坐,端茶倒水摆糖果。客人走,说再见,挥手目送到外面”。大班“交通规则要牢记,从小养成好习惯,不在路上玩游戏。行走应走人行道,没有行道往右靠……朗朗上口的童谣配上适当的体态动作,让幼儿在游戏童谣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又如情景表演《小熊请客》,让幼儿观看了生动的表演,知道到别人家做客时应该轻敲门,礼物要双手送,在别人家不能吵闹发脾气,不能乱翻别人家的东西等。

二、利用生活教育进行正确引导

教育就是利用日常生活中各种教育契机,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适当、正确的引导。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榜样放在他们跟前,说出它们为什么漂亮或为什么丑恶,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的。”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教师要善于观察,捕捉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把品德教育渗透到每个活动环节里。如:早晨教室的门口是每个孩子每天早上必经之地,我们两位老师带着一位幼儿站在班级门口,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来,一声声甜甜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小朋友早上好”的问候,一个个彬彬有礼的:“您好、再见”的礼貌动作,构成了一幅幅传播文明礼仪的图画,感染着家长,影响着孩子,传递给了孩子正能量。游戏活动时,小朋友相互间的“小摩擦”,会试着自己协商解决,同伴有困难会友情帮助,班集体中到处传播着文明礼仪的气息,教师在潜移默化中使幼儿初步形成了文明礼仪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创设游戏活动丰富幼儿礼仪认知

独生子女存在的一大缺陷就是交往能力差,而孩子和孩子之间的随机渗透却可以使这些得到改变。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游戏中孩子们不但巩固了礼貌用语,还理解了这些用语的含义。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的交往空间,幼儿可自愿参加,自主选择,自由活动,幼儿之间有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乐趣,容易交流,沟通。如游戏操作活动中,我在手工区投了各种各样的材料,让幼儿用这些材料共同完成一幅水果的组画。孩子会主动承担,进行分配,经过讨论、商量、分工,每人操作一种材料,最后共同完成,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对于大班孩子,可在集体中开展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表演活动。如“打电话游戏”,表演正确的接打电话礼仪后,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接、打电话才是懂礼仪的,当幼儿了解之后,组织的情境表演,最后在再现幼儿的表演中引导幼儿进行辨析与评价,进一步巩固“铃声不过三,礼貌问候,对方挂了电话才能挂电话……”等接打电话礼仪的学习。又如“我是大班哥哥姐姐”,用以大带小的教学形式,让大班的孩子为小班的弟弟、妹妹穿鞋袜,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幼儿真正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这样的礼仪活动贴近幼儿生活,很快获得了幼儿的情感共鸣,促进了幼儿良好礼仪行为的达成。

还可充分结合一年中的各个节日活动,开展一些适合幼儿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如在庆祝国际三八节中老师在幼儿园课堂内事先对孩子进行节日爱妈妈的教育,并教会幼儿简单的手工制作本领。从教育的手段看,我们从礼貌(招呼)、分享(礼物)、独立性(完成做花)、尊敬长辈(给妈妈送花)、行为习惯(整理废物)、大胆表演等不同层面对孩子进行培养,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自然展现,活动中学会用语言交往的技能,陶冶良好的情感。

四、家园同步教育养成文明礼貌习惯

幼儿思想单纯,可塑性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幼儿留下很深的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最早的模仿对象就是家长。试想:家长如果平时就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向老人请安问好,孩子自然会敬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家长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如家长和别人热情有礼貌地打招呼,班级中的教师、小伙伴之间的默契、融洽、文明,会带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家长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努力创造一个温馨、友爱、文明和谐的家庭气氛,潜移默化地熏陶孩子的心灵,使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幼儿礼仪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个阶段就能实现的,坚持不懈地进行礼仪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建构积极有效的生活环境,能够更好地教育我们的孩子,为幼儿的后续学习、生活和未来走向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礼仪教育初探 篇7

礼仪, 顾名思义是符合道德规范的、以约定俗称的程序、方式表现律己敬人的完整性为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 学习礼仪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好处呢?

首先, 能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尊重他人。众所周知, 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 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 这样的人必定会被人尊重, 受人欢迎。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 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就会受大家欢迎, 也会有很多的朋友, 这样会直接或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 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其次有利于幼儿的专注力、秩序感的培养。安静的学习环境是孩子学习的基本保障。如果每个孩子都学习礼仪, 并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那么当他想介入别人工作的时候就会受人欢迎。再次, 能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情绪对孩子的身体生长发育是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当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中, 有烦心事时可以和老师或是小朋友倾诉、分享, 那么孩子就会始终保持一种正态的心理状况, 这种正态的心理状况会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那么, 怎样落实礼仪教育呢?

首先, 要重视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 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幼儿期幼儿的可塑性大, 容易养成各种习惯, 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 幼儿将终身受益, 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礼仪教育, 长大要改就困难了。在幼儿园我们要对孩子加强礼貌用语的教育, 而家长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去教育孩子见了熟人主动问好, 分别时说“再见”;爸爸妈妈工作、学习和休息时不要去打扰, 影响了别人要说“对不起”等。其次, 在日常生活中, 时刻注意提醒孩子向其他人问好, 看到做得好的幼儿, 马上给予表扬。并且在课余时间老师给孩子讲德育故事, 跟孩子讲礼仪, 并让孩子上台来表演, 让孩子实际操作。再次, 培养孩子懂礼貌讲文明必须由家长做起。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 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家长还要严格要求自己, 要注意言行举止。孩子从小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 父母所说、所做的一切, 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孩子若有说粗话的习惯, 不要当他只是小孩子说话什么都不懂。虽然他们是小孩子, 甚至不知道粗话的意思是什么, 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但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 他的坏习惯就会慢慢形成。如果发现了孩子说粗话, 那么就应当进行思想教育, 及时阻止孩子继续说下去。

总之, 从小养成孩子的文明及礼貌习惯, 学会说礼貌用语, 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日常的教育当中, 家长能与老师密切的配合, 做好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教育我们的孩子。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要从小培养, 要在点滴中学习, 幼儿有了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会受益终生。

幼儿生活礼仪教育 篇8

“礼”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标志,是历代最基本的道德教化内容。我国古代完备的礼仪知识、规范的礼仪体系,不仅对东方各国,而且对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发展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中华民族的礼仪中,保留了丰富的优秀文化元素,这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现代社会的“礼仪”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青少年成长的需求,我校融合了传统礼仪道德和现代人文理念,归纳出诚信、尊敬、宽恕和秩序四项教育内容。我们认为,这四项教育内容不仅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学校礼仪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礼仪文化浸润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在一中心的校园,礼仪已成为一种文化,浸润在教育的各个方面。

1. 礼仪誓词共铸校园精神

校园文化不仅仅体现在外在的形式上,更要具有精神内涵。“我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人,做一个精神饱满、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言谈举止受人欢迎的人。”这不仅成为我校礼仪教育的总目标,也是每学期开学典礼上师生共同的誓词,成为推动师生精神成长的一种动力。

2. 礼仪碑墙彰显文化内涵

一位哲人曾说:“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礼仪环境建设的效果,体现在学生一走进校园就受到环境的熏陶、影响和制约,从而自觉产生遵守学校礼仪规范的意识,融入校园礼仪氛围。

如学校在校门口矗立一块“知礼碑”,在碑上刻着孔子的话:“不知礼,无以立”。学生一进校门便望见了“知礼碑”,时刻提醒自己要“知礼”,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

学校东、西两个校区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立了不同主题的“礼仪墙”。东部校区集中了低年段学生,其“礼仪墙”设计强调形象、可爱,主题为“播种礼仪树,收获智慧果”,内容包括苹果树和“七彩苹果”。果子类型有离校果、洁净果、用餐果、美化果和锻炼果等。“七彩苹果”象征着学习文明礼仪行为过程的快乐,通过激励评价,低年段的学生可以摘到“七彩苹果”,彼此分享成长的喜悦。而西部校区集中了高年段学生,其“礼仪墙”设计强调精神内涵,我们把主题定为“放飞礼仪火箭,畅游智慧星空”,内容包括宇宙空间和“七彩火箭”。火箭类型有离校火箭、戴带齐火箭、洁净火箭等。七彩的火箭飞向浩瀚的宇宙星空,象征着各种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高年段的学生通过这项活动养成了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激发起不断进取的动力。

3. 礼仪奖章传递和谐氛围

我校的礼仪奖章来自师生的共同创意,是全体师生智慧的结晶。远看是一张笑脸,寓意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是微笑待人。“BSYZX”是“宝山一中心”拼音首字母,代表着我们的校名。倒三角的嘴隐藏着两个拼音字母——LY,也就是“礼仪”二字的拼音首字母。这两个字母又像是两个好朋友面对面、手拉手坐在草地上促膝谈心,寓意和谐的人际关系离不开良好的沟通。这样的礼仪奖章是每一个学生渴望佩戴的,学生们以争礼仪奖章为乐,以佩戴礼仪奖章为荣。

附礼仪奖章:

二、礼仪实践多维推进

一中心小学的礼仪教育在实践了多年之后,已初步取得实效。主要有两大教育实施途径。

1. 打造校本课程,共育文明促和谐

我校实施的“小问题、大礼仪”生活礼仪教育是基于以礼导行、以礼融德、以礼育人理念,着眼于提高学生礼仪行为自觉性的一种活动课程教学模式。我们开展的礼仪教育是针对小学生礼仪行为中的问题来设置教学内容,是由“小问题”而引发的“大礼仪”教育,具有生成性和即时性特点。

问题从哪里来?就从学生平时的生活中来。比如,厕所的“脏、乱、差”一直是学校管理的老大难问题,礼仪课程教学组经过反复研究决定进行“厕所里的礼仪”教育。又如,针对学生领奖时的失礼表现,学校设置了“领奖台上的礼仪”;针对学生用餐的问题,设置了“用餐礼仪”;针对学生在校园行走中出现的种种不安全、不文明行为,设置了“校园行走礼仪”;针对学生过了一个假期“遗忘”一些礼仪规范的现象,我们设置了“开学第一天”,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将这些“小问题”进行整合,就形成了系统化的校本教材。

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提出问题一联系自己一探索方案一实施计划”四个步骤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学校礼仪教学模式。“校园行走礼仪”就是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一堂实践课。

[案例]“校园行走礼仪”

第一,提出问题。首先,在课堂上出示学生在校园行走中出现的各种不安全、不文明行为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思考:我们每个人似乎都会走路,但图片和视频中同学们的行为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看来我们当中确实有人不太会走路,或者不是不会,而是明知该怎么走路却不好好走。在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将自觉学习“校园行走礼仪”转化为每个学生的内在需要。

第二,联系自己。“联系自己”是自我教育的开始,也是自我教育的关键。学生联系自己及周围人在行走方面存在的问题。只有学会自我反省,才能将“校园行走礼仪”融入自己今后的生活。

第三,探索方案。校园行走礼仪,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更多的不是知不知道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有没有恒心去做的问题。在本环节的设计上,我们的定位是“引导探索”。既要使学生觉得制订的计划有可操作性,又要使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保持足够的热情,因此评价方式由学生们自己设计,这也是大家乐于接受的方式。

第四,计划实施。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们鼓励学生做好自评和助人小贴士。一周以后,不仅要评一评谁的“笑脸”多,还要比一比谁的小贴士多。不仅如此,由于计划实施环节是动态生成的,因此在下一节礼仪课上,我们还要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在实施计划、改进行走礼仪方面的举措。这样,学生们就学会了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仅订好计划,更要执行好计划。

目前,我校在一年级起始年段开设了礼仪课,每周一节,排入课表,由专职礼仪教师授课。二至五年级,以年级为单位,由学生和任课教师共同来发现、提炼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在每周的礼仪午会上引导学生运用“四步法”开展自我教育。这一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效。

2. 开展中队经营,快乐礼仪增智慧

“经营”一词在《辞源》中的解释为:筹划,管理,建设。我们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将“经营”二字进行了重新定义:经——经略:筹划治理、经略之才,指队员在快乐中队建设过程中自主、自动地处理学习、生活、交往等各项活动的方法;营——营聚:操持、准备,指中队辅导员以“首席队员”的身份参与开展快乐中队建设,并在与队员共同活动中适时给予影响的过程。

中队经营作为集体建设的一种组织形式是促进队员社会化发展的有效载体。它为队员搭建了一个平台,引导队员在中队集体这样的“小社会”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进而适应社会,成功地进行社会角色的扮演。礼仪教育作为学校中队经营的主要内容,不仅对队员的社会化发展起到点拨、启迪的作用,同时通过礼仪学习,队员的自信心、责任感、为他人服务的意识都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养成。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在组建小队的过程中学礼仪,二是把制定和执行个人计划作为小队经营的内容。通过中队经营,生活礼仪教育融入了队员的现实生活,融入到队员的人格发展之中。

其一,在组建小队的过程中学礼仪。以低年级组建小队为例。在最初组建小队时,对于小学生来讲,讨论的内容是否切题,说的内容是否正确完整,并不是最主要的;而小队讨论的形式,包括讨论过程中的语言和行为,如是否集中精神、是否倾听别人发言、是否积极参与以及坐姿等问题,更值得关注。为了强调在小队活动中学习文明言行的重要性,可以挑选一个小队开展活动,请其它小队观摩,最后由师生共同评议。

其二,把制定和执行个人计划作为小队经营的内容。学会安排生活作息是学生学会健康生活的第一步,学会尊敬长辈和人际交往礼仪是学会做人的第一步。学会生活和学会做人从根本上说是一回事,作为自我教育的个人计划,教师完全可以而且应该要求学生把两者结合起来。在引导学生自律的过程中,班主任必然会遇到一个现实难题,即:教师一个人如何面对全班几十个学生的计划执行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能够充分利用小队资源,通过小队生生互动,用小队群体的力量来协助和推动个体,解决个别化教育的问题。个体在小组中能得到个别化的帮助,而个体能力素质的提高又能推动小组整体水平的提高。

其三,实施多元评价,回归生活常态。礼仪教育的评价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多样化,从过分关注评价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成长过程,这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乃至社区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我们还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和即时性,在学生参与礼仪活动时,小到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我们都会及时做出评价,引导学生从细节中感受到礼仪外显行为的重要性,同时也鼓励学生从细微处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礼仪教育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礼仪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礼仪行为的发展过程。“我是礼仪小使者”系列学习单是礼仪教育评价的主要方式。每节礼仪课之后,我们都设计相应的礼仪学习单,这是礼仪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小学生因能力所限,不善于把握评价标准,不善于反思和用相对客观的眼光评价自己和他人。因此,我们的礼仪教师、中队辅导员、学校教职员工以及学生家长、亲友、邻居甚至是社区团体等,都加入到了评价者的队伍中来,他们分别从学生的在校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做出了多角度、发展性的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还充分利用学生成长手册,各种与礼仪相关的评价都会记载到学生成长手册中。礼仪课程学习情况的评价、雏鹰礼仪章争章情况,以及家长、社区对学生的礼仪素养的评价都在成长手册中有所反映。因此,每一本学生成长手册都综合体现了学生在一年中礼仪素养的养成情况。学生成长手册每年都会印发,我们从一年级至五年级对学生的礼仪素养持续不断地进行记录,到学生毕业时,就形成了一个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纵向评价。

三、礼仪教育寻求转变

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小问题、大礼仪”要更好地适应社会转型期带来的挑战,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其一,努力实现教育内容的转变。

从内容上说,生活礼仪教育应由原来偏重礼仪的知识性、系统性教育转变为更关注学生的具体行为和实际生活。刚开始进行礼仪教育,特别是编写礼仪教材时,关注系统的礼仪知识教育是有必要的,但礼仪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学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有行动。在礼仪教育中,是从知识概念出发还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是符合知识体系还是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遵循陶行知所说的“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就是要带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在自身生活中学习礼仪,从学生生活实际中选择和提炼礼仪问题,如“上厕所的礼仪”等,使礼仪知识与学生生活完全融合起来。

其二,努力实现教育方法的转变。

从方法上说,礼仪教育应由原来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由学生自己来探究和实施。礼仪交往作为一种智能必须通过主体自身的探究才能获得。所以礼仪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探究为中心,以学生行为改变为中心。我们称之为“学生自我教育”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运用班级、少先队的民主经营、自我管理的条件,把礼仪教育和中队经营结合起来。

其三,努力实现教育要求的转变。

从要求上说,礼仪教育应是由原来全校全班统一要求、统一教育转变为各班逐步实施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教育不是由教师对学生逐个提不同要求,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设计自己的目标。要给学生留出个人思考的充裕时间,还要给小组留出足够的交流空间,让学生审视自己的情况,提出适合自己的要求,制订符合自身发展的计划,然后自己去行动。教师要关注学生对自己提出要求时的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

关注幼儿的礼仪教育 篇9

一、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

1. 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幼儿成长在一个家庭和谐, 相互有礼充满温情的氛围下, 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有很大的作用, 是培养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重要条件。如果父母平时敬老爱幼, 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 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有一次我组织幼儿出去找春天, 当走在马路上时, 月月突然跑过来说:“老师, 那里有个捡垃圾的老奶奶, 好可怜啊!我们去帮她, 好不好?”我转头一看, 果真有一个穿得很破烂的老人在垃圾桶里捡着垃圾。难得看见有孩子这么的懂事, 于是我就抓住机会, 教育其他孩子, 要像月月一样关心弱者, 富有爱心。在老师的引导, 月月的榜样下, 我们一起帮老奶奶捡垃圾, 虽然很脏, 但孩子们捡得很开心, 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也学会了简单的捡垃圾的本领。事后我问月月为什么会想到去帮那位奶奶时, 她告诉我这是妈妈平时教她的, 只要和妈妈一起外出, 看见路边的乞丐时, 妈妈总会鼓励她每天省下一毛钱, 献给需要帮助的人。相反, 如果家庭环境紧张, 孩子时常处在家人的争吵中, 处在一个忧郁的环境里, 又怎能会关心别人, 懂得礼貌呢?记得在一个双休日的中午, 我在小区里无意间发现有一个小女孩正在和几个小伙伴玩游戏, 她奶奶叫她回家吃中饭, 可那小女孩忽然语出惊人地说:“你个死老太婆, 怎么还不去死?”说完哈哈大笑起来。旁边几个孩子看见了, 也十分感兴趣地学着她的表情说这同样的话后哈哈大笑。在一旁的奶奶却没有生气, 没有制止她的行为, 继续叫着她回去吃中饭。可见这个小女孩的行为是从家长那里学来的, 平时家长之间的吵架、辱骂孩子都看在眼里, 而且潜移默化地学了下来。而那位奶奶也习惯了, 不当一回事了。知道吗?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幼儿好模仿, 辨别是非能力差, 成人无意间说笑的一句话就有可能成为孩子的错误导向。所以作为家长, 应该以身示范树立典范。看见奶奶弯着腰在扫地, 家长可以对幼儿说:“你看, 奶奶在帮我们打扫卫生, 弯着腰多累呀!”在餐桌上给孩子夹菜时也考虑给长辈夹一筷;外出给孩子买玩具、买衣服时引导孩子省下一些钱给爷爷奶奶买一件小礼物等等。家长要善于抓住契机, 孩子才能日积月累, 在良好的人文环境影响下, 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2. 营造和谐的教室环境。

白天幼儿大部分的时间在幼儿园度过, 教师必须要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 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响, 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 注意以身作则, 主动与幼儿、同事以及家长打招呼, 言谈文明有礼。时时提醒自己不说粗话, 与人交往中做到“礼”字在先。努力以自己的文明礼貌言行去感染幼儿, 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良好的行为。在班级中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礼貌言行风气, 如早上幼儿来园、下午离园主动与他们打招呼。教师难免也会做错事, 也要对孩子说声“对不起”。

二、渗透良好的礼仪教育

1. 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

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 德育与智育血肉相连、相互促进, 因此, 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应结合学科教学进行。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幼儿明白礼仪的常识, 并运用于生活, 成为一个讲礼仪的小大人。如, 在小班教学活动《认识大小》中, 我增添了一环节, 出示一大一小的两个苹果, 让幼儿选一个给妈妈, 自己拿一个。结果, 全部选大苹果自己吃, 小苹果给妈妈。看见这种情形, 我就马上教育他们, 给他们讲了《懂礼貌的小白兔》、《孔融让梨》的故事, 让他们要学会谦让, 做一个有礼貌关心别人的孩子。

2. 在日常交往中渗透礼仪教育。

家长应重视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 如平时到亲戚家做客时, 教育孩子要先敲门, 然后跟人打招呼 (叫人) , 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等等。如有人来做客时, 让孩子学会说“请进、请坐”, 把好吃的东西拿出来一起分享等等, 让他们学会跟人交往时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礼仪。这是帮助幼儿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三、家园配合, 共同实施礼仪教育

家长和教师应共同关注幼儿的礼仪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家访、电话访、家园联系册等积极主动地联系家长, 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家长也可以从老师那里了解孩子在园情况, 双方一起协调同步进行教育。老师和家长要统一要求、统一教育。这样幼儿的礼仪行为增多了, 就容易形成行为定势, 从而形成了习惯。如:小班孩子刚来上幼儿园时不知道早上来园要跟老师问早、放学回家要跟老师说再见。虽然老师一直跟他们强调, 但他们还是会忘记。这时作为教师就应该与家长沟通好, 家长在接送时提醒并要求孩子主动与老师打招呼。这样, 孩子就能很快地有意识地记住了, 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礼仪。总之, 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是多方法、多渠道的, 只要我们重视礼仪教育, 善于抓住契机, 循循善诱, 就能使孩子很快地学会以礼待人, 讲文明讲礼貌了。

摘要:幼儿礼仪是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包括生活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学习礼仪等。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 篇10

礼仪是基本的行为准则, 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渐渐形成的大众认可的行为规范。走路、吃饭、交谈、聚会中所表现出来的礼貌、礼节就是礼仪。幼儿礼仪是幼儿在走路、吃饭、交谈、游戏时所必须遵守的简单的行为规范。

二、幼儿礼仪的具体内容

幼儿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环节, 都可以全面深入的看展礼仪教育。从出席场合角度可以简单把幼儿礼仪分为三部分, 既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这里具体分析一下生活礼仪, 生活礼仪又分为用餐礼仪、仪容仪表、交往礼仪三个方面。用餐礼仪是幼儿在用餐时要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整洁, 正确使用餐具, 正确的用餐坐姿, 不争抢食物, 进餐时不发出声音, 进餐时不讲话等。初步学会与人共餐时的礼节, 不抢食、不在喝汤时发出声音等。仪容仪表要求幼儿能养成保持身体和服装整洁, 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学会保持正确的坐、站、走姿势。交往礼仪是指在与人交往中, 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初步学会与人交谈的礼节, 初步学会做客的礼节, 懂得尊重父母、长辈, 会根据他人的年龄情况与他们打招呼。

三、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一生中的礼仪教育基础, 是培养人一生良好礼仪的最重要环节, 幼儿礼仪教育重在潜移默化的对幼儿健康人格的塑造, 以礼仪教育为形式可以深入开展情感教育、品德教育。幼儿时期, 可塑性强, 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 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期是2.5~6岁, 抓住了幼儿的敏感期就是抓住了健康、快乐、和谐的一生。

四、新时期幼儿礼仪教育现状

1. 家庭教育中的礼仪教育重视程度参差不齐

当前, 家庭教育中的礼仪教育重视程度参差不齐, 且幼儿互相之间容易模仿, 导致幼儿礼仪教育效果不尽人意。如:一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 忽略思想道德教育, 礼仪更是无所谓, 在生活中不仅不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 幼儿出现不文明等现象还不予制止纠正, 致使幼儿逐渐形成不文明的习惯。当然, 也有一些家长礼仪教育意识较强, 教育方法得当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好习惯, 终身受益。

2. 学校教育中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礼仪教育重视程度偏低。素质教育是当下最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但是也有部分教师单纯注重知识的获取, 轻视更深层次的对幼儿的人格的塑造, 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的糟粕在当下还有着很大的市场。这些幼儿园或幼儿教师较少开展丰富的礼仪教育活动, 没有坚持文明监督, 强化行为训练。另外还有些幼儿园或幼儿教师的礼仪教育又太过注重形式, 比较忽视行为主体的内在道德问题, 对待问题往往是简单说教, 缺乏必要实践和良好的模范效应。

五、家庭和幼儿园在礼仪教育上应齐头并进

有些家长不了解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幼儿园应通过家长会、校讯通等必要的沟通手段与家长沟通, 以保证教育行为的一致性, 否则有些家长干脆觉得这些礼仪是大人们才需要遵守的或干脆不知道这些礼仪, 就会造成家和园的教育脱节, 这将非常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巩固。尤其现在独生子女居多, 家长过多的关心疼爱就变成溺爱, 礼仪教育正好可以对这一家长的不良培养方式进行纠正。所以说礼仪教育的具体实施需要引导、启发、感染, 而不是简单说教, 需要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时合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将礼仪教育真正渗透到幼儿生活的细微具体之处。渐渐的把善良、正直、诚信、宽容等良好的品质输送给幼儿, 为幼儿将来成长为一个健全人格的人打好基础。在实施幼儿礼仪教育时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 将它作为一种隐形环境,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孩子。家人之间应礼貌、微笑、和气、相敬等, 努力创造一种以文明为核心的家庭气氛, 要让幼儿认为父母是自己在家庭环境中的亲密伙伴——具有共同语言的、最能互相理解的、最能传导情感的大伙伴。在幼儿园内布置一些相关的画面和语言提示, 如“谢谢你”、“请自觉排队”、“老师辛苦了”等, 让幼儿用视觉、语言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可定期更换有关的墙饰。幼儿在固定的教室上课, 可以在教室墙面上布置一些与主题相一致的儿童画面, 如洗手不争先、妈妈辛苦了、对不起, 没关系等, 用视觉语言暗示、提示。

六、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渗透礼仪教育, 并开展礼仪教育的活动

1. 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渗透礼仪教育

(1) 在幼儿园的入口设计入园欢迎岗, 建立各班轮流的的制度, 分选不同小朋友值班, 做好早晨的接待工作, 向来园的小朋友、老师、家长鞠躬问好。

(2) 洗脸, 刷牙时要懂得谦让, 不能推挤, 使用公共设施要文明, 轻拿轻放, 洗完手要关好水龙头等等。

(3) 利用餐前、晨谈等时间, 开展礼仪实践训练课。礼仪实践是巩固幼儿礼仪行为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 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可以是情境表演, 可以是规范练习。

2. 开展礼仪教育的活动

(1) 在母情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活动, 例如可以在母亲节为母亲画一副画, 然后交给小朋友如何懂得关爱自己的妈妈, 懂得感恩, 同时对传统的孝文化加以深入。

(2) 组织各种活动和游戏时可以问问小朋友们应该怎样做, 为什么要这样做, 然后组织发言, 通过叙述、描述或简单的辩论, 让幼儿知道基本的礼仪。

摘要:现在幼儿在家庭中普遍是独生子女, 家长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 以致大多数幼儿缺乏礼仪, 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不少缺点或弱点, 所以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礼仪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独生子女

参考文献

[1]方允仲.《中国画报-幼儿礼仪教育》.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0年出版.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 篇11

摘 要: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国民素质日显重要。幼儿作为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素质的高低直接关乎祖国未来的发展,然而如今,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家长的娇生惯养以及重智育、轻德育的做法让部分孩子形成了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这就警示我们幼儿礼仪教育迫在眉睫。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幼儿园、家庭、社会的优势,形成合力,促进幼儿礼仪教育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教育作用

我国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素质日显重要,幼儿作为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祖国未来的发展。现如今独生子女日益增多,每个孩子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长的娇生惯养及重智力、轻德育的做法让部分孩子养成了自私、任性、不懂得尊重别人等不良性格,这就警示我们幼儿礼仪教育迫在眉睫。

幼儿礼仪是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行为规范。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礼仪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对幼儿一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6岁是幼儿习惯养成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对幼儿进行相关的教育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敏感期对幼儿进行相关的礼仪教育,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呢?

一、充分发挥一日生活中的教育作用

幼儿礼仪教育不能简单的依靠知识的灌输,也不能奢望一口吃个大胖子,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幼儿的一日生活包括:入园、盥洗、如厕、午睡等,每一环节都蕴藏着许多教育契机,将礼仪教育渗透其中,会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在幼儿入园时,有些孩子不愿意或羞于与老师打招呼,面对这样的幼儿,教师要微笑的和她打招呼,甚至可将其揽入怀中和她进行简短的交流,可以夸一夸她今天穿得很漂亮等,也许刚开始,她会对你不理不睬,但时间长了,相信有一天她会给你带来惊喜,主动和你打招呼。又如在幼儿餐前要嘱咐幼儿洗手,餐中嘱咐幼儿安静进餐、细嚼慢咽,餐后嘱咐幼儿擦嘴、漱口。在幼儿上下楼梯时嘱咐幼儿靠右走、不拥挤等,也许一开始有部分幼儿不会听从你的“指挥”,但久而久之,幼儿就会习惯成自然,不在需要你苦口婆心的嘱咐,他们会很自觉的遵守各项秩序,甚至看到不遵守秩序的幼儿还会上前制止。

二、充分发挥环境创设的教育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的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首先,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一方面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园区环境,角角落落要做到窗明几净,保证幼儿在园健康、快乐、安全的成长。另一方面可以创设礼仪主题墙饰,张贴一些礼仪小故事供幼儿欣赏;可以在走廊、楼梯、盥洗室等幼儿经常出入的场所张贴礼仪小标语,如节约用水、请说普通话等,时刻熏陶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其次,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好模仿是幼儿的突出特点之一,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要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例如:幼儿入园时,要微笑着主动和幼儿打招呼,当幼儿帮助自己做事后,要说谢谢,自己的物品要摆放整齐等。

三、充分发挥礼仪课程的教育作用

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场“持久战”,因此要将幼儿的礼仪教育常规化,开设礼仪教育课程就是重要的手段之一,礼仪课程的开设可以采用游戏法、故事表演法、多媒体教学法(让幼儿观看礼仪光碟)等多种方法向幼儿传授一些礼仪知识,让幼儿在看看、说说、玩玩、演演的轻松氛围中习得一些礼仪知识。

四、充分发挥家长的督促作用

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仅仅依靠幼儿园、依靠教师是完全不够的,家长的督促和配合也很重要,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公式:5+2=0,一般人们看到这个公式会认为是道错题,然而细想一下,5+2=0在有些时候是成立的,如果把“5”看作幼儿在园的5天生活,“2”看作幼儿在家过周末,幼儿在园的5天生活中,每天都会受到一些礼仪教育,而回到家中,家长不仅不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甚至对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置之不理或给予肯定,那么幼儿在园接受的礼仪教育将会完全还给老师。因此家长要与幼儿园配合,一方面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另一方面要适时对幼儿进行一些礼仪教育,例如:要教育幼儿不能挑食;当家中来客人时,要嘱咐幼儿和客人打招呼等。

幼儿的礼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它需要通过多种途径,需要多方面的相互配合,為培养祖国未来合格的接班人,我们共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李春云 《谈谈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

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篇12

一、创设文明的幼儿园环境

幼儿天生善于观察和模仿, 因此, 环境的教育功能不可低估。

1. 美化生活环境。

我园围绕着“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这一主题创设园内环境, 在过道、活动室内外墙等醒目处张贴文明礼仪宣传语, 布置相关的画面和语言提示。这样, 幼儿就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文明礼仪的认识。

2. 树立礼仪榜样。

在幼儿园里, 教师就是幼儿的镜子, 因此日常生活中, 教师要求幼儿做到的, 自己必须先做到。我园在开展幼儿礼仪教育之前, 首先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相关的礼仪知识, 规范教职工文明礼仪行为, 努力塑造具有良好修养的教师群体形象。

二、将礼仪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

幼儿的一日生活从晨间接待开始, 包括入园、进餐、睡眠、学习、游戏、户外活动、盥洗入厕、离园等一系列的活动,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如果文明礼仪教育跟不上, 幼儿也就无法养成良好的、可持续的习惯。因此, 我园十分注重对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的养成教育, 具体措施为:结合本园实际, 开展“礼仪”争星活动, 即把幼儿的仪容仪表、活动 (上课、排队、庆祝活动等) 礼仪、尊师敬长礼仪、语言礼仪、园内公共场所礼仪等五项作为评比内容, 通过设立“文明小天使”称号、班级设文明礼仪争星表、幼儿园设星级班的形式, 激发幼儿争当“文明小天使”的愿望, 从而自觉地遵守文明礼仪规范。

三、将礼仪教育纳入教育课程

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养成, 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而是要从一点一滴的细节抓起。我园就举办了多种主题活动, 生动活泼地对幼儿实施了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促进了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

1. 情景教育。

通过讲故事、儿歌表演、角色游戏、音乐游戏、学习礼仪三字经、唱礼仪儿歌等形式, 让幼儿明白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2. 区角活动。

通过娃娃家、建构区、益智区等区角活动培养幼儿谦让的态度和合作、协调的能力。

3.“三习惯”培养。

“三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通过对幼儿这三个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养成教育。

4. 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活动。

(1) 比赛活动。如组织唱礼仪歌曲、念礼仪儿歌、讲礼仪故事的比赛等。 (2) 主题活动。如幼儿园可设立“尊师月”、“亲情月”、“关爱月”、“感恩月”等月主题活动。 (3) 评比活动。如幼儿园每周开展文明宝宝、礼貌宝宝、能干宝宝的评比活动, 每月进行一次文明班级评比活动等。 (4) 节日教育活动。教师可充分利用妇女节、清明节、劳动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节日, 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集体的教育, 让幼儿学会关爱、孝敬和感恩。

四、家园共育

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并不是靠幼儿园单方面就能做好的, 必须要家园合力, 共同教育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1.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宣传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礼仪教育观, 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同步。

2.利用家园联系册、幼儿成长册、家园专栏等, 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及班级开展的礼仪活动、自己孩子的文明礼仪情况, 并要求家长以身作则, 给孩子一个充满文明礼貌的生活环境。

上一篇:过滤模式下一篇:电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