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活理论

2024-07-13

教育生活理论(通用11篇)

教育生活理论 篇1

在陶行知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中, “生活教育”理论像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革新精神和民族特点。而主题教育即将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部分、要素有机的组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整体, 它更能让幼儿全面和谐的在自主的活动中发展, 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幼儿成为主动积极有效的学习者, 是学习研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实践, 将生活教育的理论自然地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针。

陶行知曾有过一个恰当的比喻, 说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生活即教育, 教育极其广阔自由, 如一只鸟放在林子里面的;“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 如同一只鸟关在笼子里的, 那么如何创造一片“林子”让“鸟儿”自由飞翔, 就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所以在实践过程中, 我将这一理论引入到主题教育中。

一、选择贴近生活的主题

主题的选择应考虑该主题是否贴近幼儿生活, 能否引起幼儿兴趣, 而不是“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为了防止内容过大、过空、过于抽象, 我充分利用幼儿园和家庭、社区现有的资源, 采用综合主题活动的形式, 把幼儿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水、空气、土壤、树木花草、鸟兽虫鱼等以及幼儿周围真实存在的问题作为幼儿感知的材料、关注的对象、保护的目标。早在1923年陶行知就提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 很有密切关系”。所以我以幼儿的生活为课堂, 特别强调“在生活中的教育”。采用了《水的用处大》《小鸟, 我们的朋友》《每一天的垃圾》等主题。从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原有水平出发, 做到“到处是生活, 到处是教育”。

二、编制探索生活的网络

陶行知先生说:“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 要求不断的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 大致不至于迷路。在实际生活里问津的人, 必定要破除成见, 避免抄袭。我们要运用虚心的态度, 精密的观察, 证实的试验, 才能做出创造的工作。”主题确定之后, 下一步工作就是以该主题为中心扩散, 编制探索生活的主题网络, 将概念予以分化、放大。主题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成为幼儿以后学习和探索的主题;主题网络中的每一个分点都可以成为满足幼儿需要的研究方向。“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中心”, 所以编制的网络主体由教师确定, 但在主题网络实施过程中, 网络仍围绕着生活向外扩展和延伸。向何处扩展和延伸, 或者网络不向何处扩展, 都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商议而定。

小鸟是幼儿周围生活常见的小动物, 学校、社区、家庭都能看得见。让幼儿关注周围的小鸟, 知道鸟类是我们的朋友, 应该爱护它们是这一主题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认识一些常见的鸟儿, 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是本主题网络的第一触节。继而幼儿会在电视上、图片里去找关于鸟类的资料, 借助鸟类标本等认识本地主要鸟类的品种、生活习性、鸣叫声音等。再学一学, 模仿鸟叫, 欣赏乐曲《苗岭早晨》中的鸟叫声等。这些延伸活动都是在幼儿自觉、自愿、自发的情况下完成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决定教育, 教育要通过自觉的生活才能踏进更高的境界。”

此外, “小鸟最爱吃什么”“给小鸟安个家”“我还能为小鸟做什么”这三个网络触节也向下、向左、向右纵深, 形成了认鸟、爱鸟、护鸟这个整体的环境教育方案。在编制主题网络时, 涉及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体能等各个发展领域, 将故事、绘画、手工、音乐、游戏等方面的内容融为一体。真正做到陶行知先生在《谈生活教育》一文中说的:“从定义上说,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现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三、设计源于生活的内容

主题网络编制确定以后, 方案进入实施阶段。整个活动的过程、内容和形式都应沿着满足幼儿需要的研究方向走。内容的细则和形式的种类应以“生活为中心”, 因为“生活教育之定义……一是生活之教育;二是以生活影响生活之教育;三是为着应济生活需要而办之教育。”所以, 我针对幼儿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事物制定了一系列源于生活的主题内容。

我以《每一天的垃圾》为例进行阐述。先确定教学目标,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要通过自觉的生活才能踏入更高的境界。”这种对“自觉的生活”的要求便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在这儿, “生活”不是随意的, 杂乱无章的, 它需要教师的组织和指导, 是一种“智慧型的生活”。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 也从“生活”的各个层面切入:关注生活每一天产生的垃圾, 了解乱扔垃圾的危害, 自觉减少垃圾量, 反对乱扔垃圾, 积极参与妥善处理垃圾的各类活动。

在材料准备上, 也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 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这一观点, 我指导幼儿观察社会生活, 家庭生活。事先布置幼儿在家长帮助下统计垃圾的来源、数量、种类, 填写垃圾调查表。然后, 在幼儿园或家附近选择一处适合进行实验和清理活动的场所。每人发一把小铲, 装垃圾的废旧纸箱和手推车等。为把幼儿培养成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手脑双挥”式的孩子, 让他们动起手来, “教、学、做合一”。

实施活动过程中通过考察、讨论及环保活动, 使幼儿了解乱扔垃圾和垃圾露天堆放的危害, 积极参与正确处理垃圾的活动, 反对乱扔垃圾。再通过动手, 学会将垃圾分为可腐烂与不可腐烂两类,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施以上源于生活, 贴近生活的活动内容, 不仅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 从狭隘的到广阔的, 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 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 ”而且, “教育真正通过生活才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素材, 也为教师和儿童提供了背景, 只有在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的伟大理论指导下, 主题教育才能切实可行的开展。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引导幼儿接近生活、挖掘生活、感悟生活, 才能促使幼儿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担负起历史与社会赋予他们的伟大使命!

摘要:通过剖析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 揭示了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主题教育中的有效运用。从选择贴近生活的主题、编制探索生活的网络、设计源于生活的内容等三方面阐述了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主题教育中是如何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 从而优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主题教育,生活教育,幼儿

参考文献

[1]吴奕宽, 方善森.陶行知研究集粹[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2]胡国枢.陶行知《生活即教育》[M].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江苏教育出版, 2002.

[4]刘金桂.幼儿园主题活动案例.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

教育生活理论 篇2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思想。生活教育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要从生活的角度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知识,并能够自觉地将学习到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而且要全面培养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基于此,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更新教学理念,拓宽教学思维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考试成了重心,学习压力较大,特别对语文学习兴趣不足的学生,在各种各样的考试中很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对此,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以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思想为指导,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生活为着眼点,拓宽教学思维;以生活化的理念为指导,引领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获得生活化的学习效果。比如,在《明天不封凉台》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了爱护一只鸽子可以不封凉台,可以用布条给鸽子做窝,找来水、玉米等喂鸽子,但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呢?旨在引导学生在深入解读文章的基础上,理解作者创作思想,拓宽和拓深学生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激发起学生以实际行动做一名环保小卫士的决心。

挖掘教育素材,唤醒情感体验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学活动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尽管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与生活联系密切,在教学中,我们还是要注意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因为仅仅将教学局限在教材中,学生会失去新鲜感,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认真解读课文内容,构建课文与生活的桥梁,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认知。

比如,在执教邹韬奋的《我的母亲》时,笔者给学生讲到,有一天我们的母亲老了,甚至去了,那一刻我们一定会明白:这世界上有多少位母亲,就有多少颗对儿女永远无私,永远真爱的心,世上有多少个读懂母亲的儿女,就会有多少份苏醒的感恩之心,你读得懂自己的母亲吗?让学生去回忆一下自己的母亲,想一想在和母亲日常生活的相处中,母亲是如何关爱自己的,并从那些历历在目的情景中选出自己最受感动的事例并写出来,这样的教学在引导学生去感受母爱的伟大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学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改善师生关系,提升教学质量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积极与学生互动,营造师生共同探究,共同分享学习之快乐的良好教学氛围,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知识水平、认知模式、生活体验等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针对这种差异性开展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获得更大收获。

比如,班里总会有几位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很多人眼里是“学困生”,作为老师不要轻视学生,而是要以爱心关注他们,经常心平气和地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学习哪些地方有困难,发现他们稍有进步就及时表扬,学生和老师关系融洽了,就会逐步喜欢语文学习。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只要我们付出爱心、诚心,做到细心、关心,学生就会树立学习的信心,转化为积极的行动,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就能很快得到提升。

开展比赛活动,提高竞争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活力,推动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此,我们在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富有吸引力。比如,结合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进度组织开展比赛活动,不仅可以给语文教学增添趣味性,还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如开展“故事接龙”写作竞赛活动,将班里的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要求各个小组自己确定中心,由一个作文成绩较好的学生写出文章开头,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自己喜欢的写作手法来续写故事,每天每个小组的一名学生把自己写出的故事朗读给大家,最后由全班同学来参与评比,评选出写得最好的作文。再如,对学生对古文学习比较发怵的现象,为了激发学生熟读课文的积极性,笔者组织开展了“语句接龙”活动,笔者读出文章的上一句,让学生对答下一句,回答正确的小组加分,反之扣分,最后以得分多少确定胜负。这些比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学生的语文能力、竞争意识都得到了提高。

结束语

行知之生活教育理论及启示 篇3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扬弃

前言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形成了自成一派的教育理论,被教育界讨论最多的则是他的生活教育论。然而由于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生活教育论是否还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争议。需要对其进行更多的实践和实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笔者将深入讨论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对其内容的错误跟从,以及对教育的启示。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

1.生活即教育

教育源于生活。凡是能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都是由历史生活所总结出来的。陶行知曾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例如,农民接受的是有关农业的教育;学生接受的是课堂上讲授的教育……教育所教授的内容又能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例如课堂上学习过“超市”这个词之后,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超市之后,就已经对该概念和功能有了一定了解,不至于弄出到超市去报警的笑话。同时教育和生活又是共始终的,在生活中无时无刻无处不渗透着教育,生活中的点滴体现着智慧,同时教育也无时无刻无处不是在生活中进行的。

2.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提倡将学生的学习范围延伸到社会,冲出学校的禁锢,拓展到社会实践去,以期改变读书即教育、教育即读书的教育观念。现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割裂,使得学生们成为书本学习的精英,生活实践的弱者。所以只有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教育出生活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另外,社会即教学也有普及教育即大众教育的含义,把社会当作学校,让大众从社会中学习,让更多的人在生活中接受教育。

3.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所提倡的“教”、“学”、“做”的合一,是以“做”为中心,是因为在“做”的过程中,学生们既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也可得出新知、培养创造力,还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要将教、学、做结合起来,教学相长,教学的实践和学习的知识都要寓于实践活动中。

二、生活教育理论中的偏见

1.教育为未来生活服务

陶行知强调教育对生活所起的作用,宣扬现实的教育能够为未来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过分夸大了教育对未来生活的作用,却忽略了对当下生活的作用。导致许多教师、学生和家长都产生了为将来生活的幸福而牺牲现实中的幸福的错误观念。教育为生活服务是没有时间分别的,如果教育不能让学生的现实生活得到幸福感,那么何谈未来的幸福。

2.教育不需要学校

陶行知对于教育的范围太过于广泛,导致了教育就是放任自流的状态的论调,引发了关于取消学校存在的争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被一再用来证明这些极端的说法,社会上开始对学校产生偏见,学校的地位开始动摇。教育与生活不应该存在界限,但这不代表可以否定学校的作用。

3.生活教育理论的绝对性

生活教育一直主导着教育活动,显然在教育界树立了绝对权威,教育者们却忽视了生活教育中过于偏激的观点,未进行足够的实践和实验活动,只是一味地盲目推崇生活教育理论,被蒙蔽了双眼。对于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是否还适合现代教育的需要,能否在现阶段教育实践中得以实现都还无法确定。

三、批判运用生活教育理论,发挥其正确的启示作用

1.打破课堂禁锢

生活教育论所针对的是只限于课堂的内容,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并没有否定学校学习的重要性。生活与教育是不能割裂,教育是生活中的教育,生活是受教育的生活。而且,没有实践,教学做不能合一,不利于现代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从而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老师、学生、社会和家长都要将实现从纯粹的课堂知识学习转移到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来。

2.培养学生终身学习

我们要无时无刻从生活中受教育,同时要时刻将教育运用到生活中,这样将生活和教育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终身教育是这个时代的需要,也是不断丰富自己的有效方法。

3.永葆生活教育论的活力

生活教育理论的真理性是相对的,需要我们批判继承和使用生活教育论,即对其进行扬弃处理。而且我们不能将教育理论的探索止步于生活教育论,而要不断填充、丰富,推陈出新,进行更多的教育理论内容和实践的探索,永葆生活教育论的生命活力。

生活教育理论对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启示和引导作用。我们要用辩证的目光对待,既不能否定其作用,又不能忽视其缺陷。只有以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繁荣才有成为现实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王建平,杨秀平.教育的原点:生活[J].宁夏社会科学,2010(5):133-137

[2]王文岭.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几个问题[J].2014(3):1-3

[3]吴刚.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及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启示[D].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2014:9-11

[4]张群林.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指导意义[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2)

教育生活理论 篇4

在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之前, 我们必须弄清楚, 什么是“生活”, 什么是“生活教育理论”。

1、什么是生活

陶行知给“生活”下过定义:“‘什么是生活’?有生命的东西, 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1]显然, 我们对“生活”这个概念, 不能作狭义的理解。按照陶行知的说法“生活”包括“康健的生活”、“劳动的生活”、“科学的生活”、“艺术的生活”与“改造社会的生活”。[2]陶行知在阐述生活教育时还说:“整个的社会活动, 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3]这里“整个的社会活动”就指“生活”。

可见, “生活”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包括在学校受教育, 购物, 乘车, 学习, 生活起居等等。“生活”的概念如此之广大, 但是并不是抽象、空洞、不可捉摸的。在生活故育中, “生活”也是指具体的“做”“事”。“教学做合一”中的“做”就是“生活”的同义词, 陶行知解释说:“教学做有一个公共的中心, 这‘中心’就是事, 就是实际生活。”[4]这里, “做”既指“生活”, 也指具体的做某件事。“生活”是生活教育理论中最普遍、最概括、最基本、虽常见的范防。

2、“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涵义

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 生活所自营, 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是以“生活”为逻辑起点与归宿, 以“生活”为中心、为基础, 以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为基本矛盾而展开的, 是囊括整个人类教育的教育理论。陶行知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所谈的生活教育。他说, “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 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为要避去瞎做、瞎学、瞎教, 所以提出‘在劳力上劳心’, 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 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即知即传’这一原则, 要把学问从私人的荷包里解放出来。‘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是教人从源头上去追求真理。‘工学团或集体主义之内我教育’, 是在团体生活里争取自觉之进步。教育是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解放之武器。”[5]在这里, 陶行知不仅指出生活教育三大原理, 而且包括了生活教育的其他重要原理。

二、“生活”与“教育”的关系

1、“生活”与“教育”是一致的

“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 不是两个东西。”[6]陶行知很早就指出:“生活包含万状, 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其范围之广实与教育等。”[7]他的意思是, 生活包括各种各样的事情和形态, 凡是人生的一切需求都属于生活, 生活的范围之广跟教育的范围之广是等同的。也就是“生活”与“教育”是等同的, 是不可分开的。“生活”就是“教育”, “教育”就是“生活”。

生活, 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活动。生活教育就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的生气勃勃的活的教育。生活教育对每一个人无时无刻都在起着作用, 每一个人也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生活教育。古今中外, 概莫能外。生活教育之妙也就在这里, 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人们常说“近朱者赤, 近里者黑”, 生活环境对入的影响是很大的。这种影响就是生活对人所起的一种教育作用, 是人类生活的普遍现象。生活教育, 你承认它, 可以为你所用;你忽视它, 也可能会起不良后果。我们不是遇到过这种情形吗?有的人在恶劣的环境中, 却变得越来越聪明, 越来越坚强, 而有的入却气馁了;在优越的条件里, 有人进步很快, 有人却蜕化堕落了, 经不越生活的考验。

2、“教育”从属于“生活”

生活决定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 就是受什么样的教育。他说“是生活就是教育, 不是生活的就不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备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 “是康健的生活, 就是康健的教育, 是劳动的生活, 就是劳动的教育, 是不劳动的生活就是不劳动的教育, 是科学的生活, 就是科学的教育;是不科学的生活, 就是不科学的教育;是艺术的生活, 就是艺术的教育, 是改造社会的生活, 就是改造社全的教育, 是不改造社会的生活, 就是不改造社会的教育。”[8]他还说:“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9]反之想受什么样的教育, 又不愿过什么样的生活, 那是办不到的。

目前普遍家庭经济比较宽裕, 再加上社会拜金主义, 官僚主义思想依然存在, 甚至愈演愈烈。受教育者在此氛围中成长, 肯定对受教育者的成长不利。要改变这样的现状, 必须改变“生活”, 只有改变“生活”才能改变受教育者的“教育”。“生活”决定“教育”!

3、“教育”对“生活”具有能动性

生活决定教育, 教育从属生活, 只是生活与教育关系的一个主要方面。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同样重要的方面教育要改造生活。教育对生活有制约、促进的巨大作用.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10]而且要使生活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要拿好的生活来改造坏的生活, 前进的生活来引导落后的生活。”教育对生活的改造、促进作用最终也来自生活, 生活无时不变, 即生活无时不合有教育的意义。它是能够引起生活变化的“伟大的力量”。这是“生活即教育”的又一层意思。

陶行行知主张的“生活即教育”使教育与生活成为—个有机的整体, 从而根本改变“生活自生活”、“教育自教育”互相隔离的传统教育观念, 使生活教育成为“生活之变化”所必须的教育, 这与杜咸提出的“教育即生活”, 两者之间虽有一致的地方, 都要求教育与生活相联系, 然而又有原则的区别,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是在学校的范围内增加一些儿童生活经验, 正如陶行知所说的:好比“将教育关在学校的大门里, 如同一只鸟关在笼子里”。这样, 反而把教育与生动活泼的、丰露多彩的生活隔离开来。“生活即教育”则是“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 不仅可以获得充实的内容, 而且使教育对生活真正能发挥伟大的改造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全集》 (二) ,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第180页。

[2]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全集》 (二) ,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第181页。

[3]陶行知:《生活教育目前的任务》,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第298页。

[4]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致朱瑞琰》,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第206页。

[5]陶行知:《谈生活的教育》,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第477页。

[6]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致朱瑞琰》,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第288页。

[7]陶行知:《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年, 第78页。

[8]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第181页。

[9]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第187页。

教育生活理论 篇5

一、用生活教育理论分析作文教学存在的弊端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作文一直是重头戏,备受师生的关注。然而,作文教学的现状怎样,成效如何呢?以下是笔者曾经见到的几组镜头:

镜头一:上课铃响。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作文题目,开始指导:如何审题、如何选材、如何组织、如何写得有意义、书写要认真、字数要超过几百,等等。知道怎么写了吗?听我再读一篇范文。好,开始写吧。……学生单手托腮,愁眉苦脸,……两节作文课结束,草稿纸上爬上几句支离破碎的语句。

镜头二:放学路上。学生甲:作文写好了没有?学生乙:没有。一听作文我就头痛,恨死了!晚上回家又得翻作文选去找,玩不成了。学生甲:告诉你个好消息,现在出来一种作文软件,只要把题目和要求输进去,马上就生成了一篇作文。咱一块到网吧查查去……

镜头三:教师挟一摞作文本,气冲冲地走进教室。教师开始讲评:本次作文的主要问题是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晰,瞎编乱造。XXX语句不通,错别字十几个。……学生手捧作文,见满纸圈圈点点,作文后照例有一大段评语。究竟写的是什么就不管它了,反正得了个“良好”,完成任务了,满足啦。

镜头四:学生甲:你的作文获奖了,发表了,你干嘛还不高兴?学生乙:唉,累死我了。我妈给改了两遍,老师又改了三遍,我抄来抄去,烦死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怕作文、恨作文、抄作文、编作文的呢?当前作文教学的“病因”何在呢?本人通过运用陶先生生活教育理论来分析,认识到其问题的根源在于传统的作文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践,重技法,轻体验,违背了“真教育”和“活教育”的思想,因此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享受不到写作的乐趣。

一是写作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缺少真切的个性体验。陶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仅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命题,去规范写作的内容与要求。学生没有自己的生活体验与真切感受,当然是“无源之水”,瞎编乱造,生搬硬套,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没有个性的体验,没有写作的需要与冲动,就激发不起写作的兴趣,这样,写作就成了学生的一种任务,一大负担。

二是过多地重视“技法”的指导与训练,忽视人文关怀。教师从审题到确定中心,从选择材料到组织材料,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讲得头头是道,精细入微,从而把一篇文章肢解成一个个理论模块。这种把传授写作知识作为本位的教学,结果必然导致产生机械的“印证性”作文训练。“作文审题技巧”、“开头结尾几十法”、“快速作文法”等写作指导丛书应运而生。这些条条框框,让学生对写作感到高深莫测,无所适从,从而形成了“写作知识掌握得越多越不会写作”的怪圈。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写作的主体——学生的地位。学生由于长期缺少人文关怀而销蚀了写作热情,更谈不上个性的张扬了。

三是作文评价方法简单,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引导与激励。一方面,在作文批改中,教师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批改意见。我们常常看到,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作文批改上,字词句篇,面面俱到,问题罗列了一堆。学生看到自己作文存在这么多的毛病,更加失去了写作的信心。类似的笼统的评价,久而久之,让学生视而不见,见而不思,结果是“教师累得晕头,学生只看前头(等第)”。批改过程中没有平等的交流,没有学生主体能动的参与,就容易扼杀学生对生活感悟的主动性、独特性与创造性,磨灭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另一方面,作文评价往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更有些家长和教师,把发表和获奖作为主要评价标准,于是引导学生按所谓的“标准”写作,急功近利,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严重腐蚀了学生的个性与纯真。

二、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作文教学改革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因此,作文教学的改革要从激发学生的个性张扬入手,注重生活实践,增强个性体验,开放作文时空,鼓励个性创新,让写作成为学生实现个体价值的宽广平台。

(一)注重生活实践,增强个性体验。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作文的过程,首先应该成为“做”作文、“悟”作文的过程。

第一要开放作文时空,课内外统一,校内外结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自然、认识社会、亲近生活的机会。说到底,作文不是在两节作文课中能“编”出来的,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来的。要经常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山川花草,去感受风霜雨雪;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街头社区,调查采访;要尽可能地使学生拓展视野,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第二要有意识地去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敏锐学生的个体感受性。陶先生一贯主张:“凡是能让学生亲知的就要尽量让学生动眼去观察。”要“解放他们的眼睛,使他们能看”。因此,引导学生能听见别人没听到的音,看到别人没看到的景,悟出别人没悟到的情,就能写出别人没写过的文。这就要求在实践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想象力,激发学生与自然、与时代的和谐共振,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关爱自我,增强对生活的感受性,抒写有现实生活气息的文章。

(二)放飞自由翅膀,张扬个性风采。

要让学生从作文的困境中解放出来,就要真正确立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作文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能自由地释放写作激情,展示个性魅力。也正如陶先生所主张的“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

第一是要废除过多的“清规戒律”,还给学生自由的写作空间。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还在于作文的限制太多。为什么不少学生说话时思维敏捷、幽默可爱,而一写起文章来就无话可说、空洞乏味呢?因为一动笔就严肃起来了,写作的内容有规定,文体有规定,时间有规定,字数有规定,太把作文当作一回事,结果压力多了,负担大了。有了负担,思想就不能解放,真情就不能流露,个性就不能展示。

第二是要提倡抒写真情实感,表达独特感受。科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由于各自的知识基础、智力结构、性格气质、兴趣情感、行为习惯、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千差万别,形成了一个个鲜活的“唯一”。好文章的魅力来自于新颖的审视角度、独特的审美情趣、真诚的情感体验、灵活的表达方式,而这些都来自于“唯一”的个性的展现。作文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去唤醒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潜能。譬如,一次我让学生写自己的父母,结果发现大多数作文如出一辙,都是写母亲美丽善良,父亲勤劳能干。我把这些作文归纳在一起,提取外貌特征和主要事例来读,让学生自己判断哪个是自己的父母,结果很多学生分辨不出来。我说你们的父母与别人在一起,你会认错吗?学生说当然不会。我问为什么,学生说长得不一样。我说对,每个人都不一样,为什么写出来都一样呢?给你一周的时间去观察、去了解,然后如实地写下来,看谁能写出自己父母与别人父母的不同。结果学生的作文异彩纷呈,学生也异常兴奋。

第三是要以激励为主,鼓励个性创新。教师在作文评价中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允许学生“标新立异”,要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采取多元化、分层次的评价方法,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特别是要保护学生的写作欲望,激发写作兴趣,为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开辟广阔空间。

陶行知先生说:“时代是不断地前进,我们必须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同样,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也应是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之中,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只要我们善于领会、挖掘、运用,就能让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进一步地发扬光大。

教育生活理论 篇6

我们马集中学为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 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以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实施“以小组合作作为主的五步三查”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便是一例。这种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改变了以往的课桌椅排放方式, 把全班学生按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组合, 每小组6人, 力求是每个小组的水平保持相对均衡, 男女生数量相对平衡。由优生当小组长, 发挥优生的传、帮、带作用, 在课堂上组织组员讨论、回答问题, 进行对话表演, 在课后督促组员背诵课文、听写单词, 并帮助解决组员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共同进步。结果显示, 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组内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困生也因为掌握了知识而获得了成就感。那么激活英语课堂教学出了要践行“生活教育”理论还有哪些途径呢?

一、巧“活动”

英语教学活动多, 一节课, 教师不妨将对子活动、小组活动与全班活动科学安排巧搭配, 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实现自主、合作式学习、轻松愉快的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例如:在教授人民版【英语新目标】学生用书八年级下册Unit5的内容时, 我再教授这一课时就设计做What`s she/he doing?的游戏, 请一组学生根据其他的组同学的提问, 猜测教师所出示的图片中人物的动作。这样既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巧“幽默性语言”

在课堂上学生不免出现错误, 这时候以幽默的方式去纠正学生的错误, 效果反而奇佳。当学生勿将soup念成soap时, 我说:“Do you want having soap if I treat?”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yes”。当我揭示soap的意思时, 全班哄堂大笑。幽默是可以有的, 但是要适度, 注意把握分寸。例如当一个学生说“I am full”时候, 不要会所”You are really a fool.”但不妨可以这样说:”You are no fool.You mean, you`re fool.”

三、巧“评论”

首先, 在评价内容上,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能力发展潜能等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 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 给他们学的勇气和信心, 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从而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另外, 老师还对学生所犯的错误宽容对待, 再让他们知道自己错的同时还要让他们保留自己的尊严, 让他们从心里决定以后要避免这样的错误。

此外, 教师要对每个小组的合作成绩进行量化。量化内容包括小组合作的组织情况、每个成员参与的积极性、合作的成效。如果是课堂上的小组合作, 教师可在黑板右下角制定一张小组评价表格, 每次课堂小组合作的成果都以分值的形式当堂展示, 这样能使小组合作热情高涨。课后, 再由科代表下课后把结果记录在专门的记事本上。如果是课后的小组合作, 比如听写、默写、背课文、考试等等, 则由老师记录在每个组员的成长记录袋里, 同时纳入小组评价体系。每个月老师和科代表一起对每个小组进行总结评估, 对优秀的合作小组和进步最大的小组进行表扬, 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一点非常重要, 有利于提高组内合作积极性和小组长工作的开展。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英语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社会是学习英语的大课堂。正所谓“学校小社会, 社会大学校”。社会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库。教师应有意识的开发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如果条件允许,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想方设法把学生带出校园, 面向社会学习英语。美术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外出写生, 音乐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到社区表演, 我们英语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到社会上接触英语, 让他们学会观察, 以便丰富感性知识经验和技能。

英语不能脱离生活。如今大街小巷上到处可见英语标识, 如英语标语、广告牌等, 仿佛就是一个大课堂。英语电视节目也日渐丰富, 它包括许多易于理解的英语动画片。我们应该结合这些因素进行英语教学。

如今在初中阶段学生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让他们能够最大限度的将英语运用到生活中, 而不是单纯的应付考试, 是中学英语教师需要深思的课题。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虽然不是针对英语教学提出的, 但通过实际教学过程的运用, 这是英语教学的真谛。

参考文献

[1].陈莹[学习陶行知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习周刊;2011年15期

教育生活理论 篇7

一、联系生活实践, 数学就在身边

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呈现时应采用不同的方式, 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统计分类”是学生进入小学不久后的一个教学内容, 教师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进行教学.首先, 改变教材中直接提出问题的方式.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故事情境导入, 让学生感受到分类整理的必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1. 课堂上的实践活动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 他们的抽象概括水平极低, 主要还停留在“直观形象水平”上.那么就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掂一掂、试一试, 对实际事物进行实践操作.如我在教学“克、千克的认识”时, 把准备好的一千克水、一千克米、一千克书本、一千克沙等给学生掂一掂, 让他们感知一千克到底有多重.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 把带来的橘子、苹果、梨等称一称.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又如:学生学了“元、角、分”之后, 用儿童钞票, 可以举办一次小商店买卖活动, 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 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乐趣.

2. 课外的实践活动

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对学生可以直接应用数学知识技能, 尽可能地创造实地应用机会, 让学生感到学习的需要.如:学了“统计分类”后, 安排学生在家里把自己的小柜子、小抽屉等动手分类整理, 从中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综合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不是只为了让学生真正解决某个实际问题, 更不是要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 而是注重在关注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是怎样发现问题的, 是怎样思考并试图解决问题的, 在关注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有所体验, 有所感悟, 学生的身心、情感、思维、态度都有了哪些变化.

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自己, 关爱生活、发展自己, 这才是开展实践活动的目标所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 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学习统计分类时, 我们组织学生, 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网络、调查访问、翻阅书报、杂志、课外书获得信息, 巧妙地制成统计图或统计表.在这一活动中, 数学知识不再是脱离生活的各种练习, 而是充分体现实践活动的再创造.情感体验伴随着活动的始终.

在学生分铅笔的活动中,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 所处的环境不同, 认识事物的角度也会存在差异.因此, 教师并没有统一分类的标准, 而是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充分体验分类的思想方法.通过教学, 还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把物品摆放得整齐有序,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 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 也会觉得内容亲切, 易于接受与理解.学习思考这样的问题比让学生找到练习册更快, 使学生真实地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并由此激发学习数学的内在要求.新课开展阶段, 教师通过班上学生会根据兴趣爱好的不同而参加不同类的活动, 通过商店的物品分类销售,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分类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问题, 进行数学化的建构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而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也往往来自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情境.

二、运用数学知识, 解决生活问题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由于课堂时间短暂, 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 成了创新的舞台.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 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如统计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 同时在生活中也有广泛的运用.教学这一内容时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充满生命活力的, 学习数学能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教学中, 教师设计了帮小丽的妈妈把从超市买回的东西进行分类的活动, 让学生凭借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 还培养了学生要把吃的和用的东西分开放的卫生习惯.通过对动物进行分类的活动, 让学生体验到统计分类标准不同, 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刻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获得了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行知之生活教育理论及启示 篇8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扬弃

前言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形成了自成一派的教育理论,被教育界讨论最多的则是他的生活教育论。然而由于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生活教育论是否还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争议。需要对其进行更多的实践和实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笔者将深入讨论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对其内容的错误跟从,以及对教育的启示。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

1.生活即教育

教育源于生活。凡是能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都是由历史生活所总结出来的。陶行知曾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例如,农民接受的是有关农业的教育;学生接受的是课堂上讲授的教育……教育所教授的内容又能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例如课堂上学习过“超市”这个词之后,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超市之后,就已经对该概念和功能有了一定了解,不至于弄出到超市去报警的笑话。同时教育和生活又是共始终的,在生活中无时无刻无处不渗透着教育,生活中的点滴体现着智慧,同时教育也无时无刻无处不是在生活中进行的。

2.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提倡将学生的学习范围延伸到社会,冲出学校的禁锢,拓展到社会实践去,以期改变读书即教育、教育即读书的教育观念。现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割裂,使得学生们成为书本学习的精英,生活实践的弱者。所以只有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教育出生活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另外,社会即教学也有普及教育即大众教育的含义,把社会当作学校,让大众从社会中学习,让更多的人在生活中接受教育。

3.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所提倡的“教”、“学”、“做”的合一,是以“做”为中心,是因为在“做”的过程中,学生们既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也可得出新知、培养创造力,还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要将教、学、做结合起来,教学相长,教学的实践和学习的知识都要寓于实践活动中。

二、生活教育理论中的偏见

1.教育为未来生活服务

陶行知强调教育对生活所起的作用,宣扬现实的教育能够为未来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过分夸大了教育对未来生活的作用,却忽略了对当下生活的作用。导致许多教师、学生和家长都产生了为将来生活的幸福而牺牲现实中的幸福的错误观念。教育为生活服务是没有时间分别的,如果教育不能让学生的现实生活得到幸福感,那么何谈未来的幸福。

2.教育不需要学校

陶行知对于教育的范围太过于广泛,导致了教育就是放任自流的状态的论调,引发了关于取消学校存在的争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被一再用来证明这些极端的说法,社会上开始对学校产生偏见,学校的地位开始动摇。教育与生活不应该存在界限,但这不代表可以否定学校的作用。

3.生活教育理论的绝对性

生活教育一直主导着教育活动,显然在教育界树立了绝对权威,教育者们却忽视了生活教育中过于偏激的观点,未进行足够的实践和实验活动,只是一味地盲目推崇生活教育理论,被蒙蔽了双眼。对于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是否还适合现代教育的需要,能否在现阶段教育实践中得以实现都还无法确定。

三、批判运用生活教育理论,发挥其正确的启示作用

1.打破课堂禁锢

生活教育论所针对的是只限于课堂的内容,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并没有否定学校学习的重要性。生活与教育是不能割裂,教育是生活中的教育,生活是受教育的生活。而且,没有实践,教学做不能合一,不利于现代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从而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老师、学生、社会和家长都要将实现从纯粹的课堂知识学习转移到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来。

2.培养学生终身学习

我们要无时无刻从生活中受教育,同时要时刻将教育运用到生活中,这样将生活和教育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终身教育是这个时代的需要,也是不断丰富自己的有效方法。

3.永葆生活教育论的活力

生活教育理论的真理性是相对的,需要我们批判继承和使用生活教育论,即对其进行扬弃处理。而且我们不能将教育理论的探索止步于生活教育论,而要不断填充、丰富,推陈出新,进行更多的教育理论内容和实践的探索,永葆生活教育论的生命活力。

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 篇9

一、生活即教育

1.生活是教育的源泉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运用幼儿的生活实施幼儿教育, 往往事半功倍。 作为幼儿教师, 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幼儿合理地生活, 孩子们吃了什么、穿得怎样、一天睡几个小时等日常生活问题都是教育的内容。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 教育的内容应该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 教育活动应该寓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 入园、晨检、早操、学习、游戏、散步、进餐、午睡等, 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都是幼儿学习的过程, 也是接受教育的过程。 从《纲要》中的每个领域来看, 比如在社会领域, 就提出了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 应该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活动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 很多学习活动, 都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深入挖掘, 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2.生活就是教育

陶行知先生认为:“人过什么生活, 便受什么教育;要想受什么教育, 便须过什么生活。 ”从中可以看出生活环境的影响。这让我想到工作第一年遇到的一个小男孩, 上小班了还不会自己吃饭, 有严重的挑食现象, 当时我觉得很吃惊也很疑惑, 在一次家访过程中我问孩子的妈妈:“孩子为什么不会自己吃饭, 那么平时是怎么解决吃饭问题的呢? ”孩子的妈妈说:“他是我们家的老二, 他爷爷盼了很久才有了这个孙子, 平时衣食住行都是他爷爷一手包办的, 从出生到现在小班, 每一顿饭都是他爷爷喂的, 小孩子很挑食, 他爷爷每天都变着法给他做他喜欢吃的东西, 以至于现在他只吃自己爱吃的东西, 不爱吃的一碰都不碰, 也不肯自己动手好好吃饭, 我也跟他爷爷沟通过, 他爷爷说他还小, 就是应该大人照顾着点, 真是拿他们没办法。 ”类似的案例不是少数, 很多孩子由于祖辈的过度溺爱, 从小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 以至于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其实, 孩子们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受到的教育是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 他们就如温室的花朵, 在外面遇到风雨就会倒下, 过这种不合理的生活, 就等于受到不合理的教育。

生活就是教育, 在工作中我发现总有幼儿愿意主动地跟同伴或者老师分享生活经历。 比如, 每次放假结束以后, 很多孩子都会主动说说自己放假的时候去了什么地方、 吃了什么东西, 等等, 他们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滔滔不绝地为我们讲述。 事实上, 这简简单单的一件事、一次经历, 都是幼儿获得教育的途径。

3.为生活需要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主张要给儿童过儿童的生活, 受儿童的教育。儿童教育应当供给儿童在生活上的需要。 凡是一切呆板拘滞不合理足以束缚儿童生活的, 我们都完全烧掉了。 ”可见, 陶行知所开展的生活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是为儿童将来生活做准备的教育。

为生活需要的教育, 比如, 在组织的一次阅读活动《小老鼠分果果》中, 我在幼儿能够看图书讲述故事的基础上, 运用白板课件, 让幼儿感受首尾相连、 连环套式故事结构的趣味性, 并能根据提示简单复述故事内容。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幼儿对每一页画面都进行了细致观察, 寻找答案。 这样环环相扣、 层层深入的故事结构让幼儿在我的引导下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讲述。 为了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讲述能力, 最后将整个故事中几个关键的心理变化以递进的方式展现在电子白板上, 让幼儿在画面的提示下完整地讲述故事内容。 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活动, 可以极大地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在生活中熟练地解决问题、更好地生活。

二、社会即学校

杜威曾指出“学校即社会”, 即将社会上的东西搬一些进学校, 这就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压缩到学校中, 把真正的社会变成了虚假的社会, 这种教育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中捉来, 关进鸟笼里一样, 顶多只是“顾念鸟儿寂寞, 搬一两丫树枝进笼, 以便鸟儿跳得好玩, 或者再捉几只生物来, 给鸟儿作陪伴”。 这种教育, 这样的培养方式, 很难让幼儿逐渐适应社会的需要。

为了真正从根本上协调社会与学校的关系,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的主张。 我们应当以社会生活作为学校和教育的内容, 以社会作为教育的范围, 整个社会是幼儿生活的场所, 也是实施教育的场所。 幼儿教育, 应当将学习活动扩展到大社会和大自然中。 事实上, 我们可以向一些具有专长的人学习。 在《纲要》中, 我们可以看到:“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 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幼儿教育, 不能只将幼儿关在狭小的教室或幼儿园内, 应该让他们获得更多接触大自然、大社会的机会。 比如说幼儿园周围的街道、商店, 甚至是节日的气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自然的景色和动植物, 等等, 都能够成为幼儿教育的场所、范围和内容。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 都是以生活为中心的, 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 “所有的问题, 都是从生活中产生出来。 只有从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困难和疑惑, 才是实际的问题;用这种实际的问题来求解决, 才是实际的学问”。

比如, 有一次在“理发店”这一角色游戏中, 工作人员无所事事, 随便摆弄理发店中的玩具, 我过去询问, 工作人员向我反映:“没有人来理发。 ”我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生活中理发的经过和发现, 幼儿很快提出去理发店会有干洗、水洗、剪发、吹发、染发、烫发等不同的美发形式, 有时还会享受按摩、敲背服务, 这样, 事情就多了。 发现这些后, 幼儿就把生活中不同的理发形式巧妙地运用到游戏中, 更好地学会了理发。 幼儿教育实践活动中, 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应当建立在幼儿的自主活动的基础之上, 这才能体现“教学做合一”的基本精神。

以生活教育理论构建语文教学观 篇10

接下来,结合《花瓣飘香》一文,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

1.实物感知,激发兴趣。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我在《花瓣飘香》一文的教学中,首先呈现出实物,让学生用心观察,感受月季花的美丽。在此基础上,让同学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使他们不仅感受到了月季花的形状美、色彩美,还感受到花瓣绒布般的柔软,更闻到了月季花那缕缕清香。

2.抓提示语,读中悟情。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注重对人物思想感情的感悟。所谓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就是通过朗读去细细品味人物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抓住对话中的提示语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教学方法,抓住了这一点你就能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从中感受人物的美好心灵。

在课文《花瓣飘香》中,教学的重点段落是第三至十自然段,主要讲述了小女孩在摘花时同“我”的一番对话,从中得知小女孩之所以摘花瓣是为了让妈妈高兴,因为妈妈生病了。在教学中,我紧扣人物对话的提示语,让学生真正融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用心去体会;让学生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读懂人物的情感。

3.紧抓课题,感悟“飘香”。学生对课文“花瓣飘香”的品读不单单是指月季花的花瓣本身所飘出的缕缕清香,更重要的是透过花瓣所体现出小女孩的懂事与孝顺。作者为此深受感触——她将一盆月季花送给了小女孩尽其孝心,另外一盆送给自己的母亲。

由此可见,感染的力量是多么巨大!而“花瓣飘香”真正的喻意也更加清晰了。

4.以感促情,迁移写作。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一求“真”理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作文教学也需要“真”,写出真文,才能成为真人。

在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文中小女孩及作者都能对自己的母亲那一份深深的孝敬之情时,我及时让学生去回忆:平时,你是怎么样爱自己的妈妈的呢?又有哪些表达爱的举动呢?好好回忆一下,再用几句话概括并写下来。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当妈妈生病时,我给妈妈准备好她最喜欢吃的东西,还守在妈妈身边给妈妈捶捶腿。不仅如此,我还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衣、扫地、买菜、倒垃圾……为妈妈分担一些劳累,让妈妈不再为我担心,使她的心灵得到最大的安慰,妈妈的病也会好得更快!

在《微笑着承受一切》一课教学时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步骤: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我先播放桑兰参加比赛时那不幸的一幕,并动情地讲述,让学生对桑兰的不幸表示同情。然后以“面对这一切的不幸,桑兰会怎么做呢?”的疑问揭示课题。学生读题后,我追问道:“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些什么?”学生个个饶有兴致地提问,学习兴趣高涨。有的学生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微笑着承受一切,那她到底承受了些什么?她又是如何微笑着承受一切的?紧接着我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让学生从文中寻求问题的答案,意在激发学生阅读下文的浓厚兴趣。

2.精读课文,体会形美。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在读中思考,解决了学生在最初接触课文时所提出的疑问,使学生对桑兰有了新的认识,她的形象自然在学生心中变得越来越丰满起来。

首先,我引导学生共同讨论:“桑兰微笑着承受一切”中的“一切”指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读全文,抓住文中重点的语句品读,从而对桑兰的遭遇与不幸有了清晰的认识:她曾经是优秀的体操队员,如今再也不能在赛场上驰骋,失去了运动事业;遭遇不幸后,年仅限1 7岁的她接受康复治疗,需忍受剧痛,失去了生活的轻松;瘫痪后,后半生也许要永远在轮椅上度过,失去了生活的自由;不会刷牙、穿衣、吃饭,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而桑兰却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一切不幸。接着,再让学生深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在读中感悟、体会桑兰的坚强不屈。

3.积累内化,仿写片断之情。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而现在,很多学校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实践很少。于是知识讲了一大堆,该掌握的理论都说到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仍得不到提高。语文教师必须要排除一切干扰,引导学生学好文章中的语言,使学生在获得较强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得到实在的思想教育和深刻的人文熏陶。

桑兰的事迹感动了所有的学生,我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再读感受深刻的句子,使文章语言美与人物的精神美深深地留在学生心田,既积累了他们的语言,又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仿写片段,重在写出对桑兰的敬佩之情。一位学生在片断中这样写道:“桑兰5岁开始练体操,12岁入选国家队,曾多次代表国家参加重大国际比赛。我想她在体操训练中一定吃了不少苦,在无数次的跳马训练中跌倒了又爬起来,她那种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精神品质时刻鞭策着她向更高的体操水平发展。功夫不负有心人。桑兰在多次重大国际比赛中,为国家赢得了荣誉。我为她骄人的成绩感到骄傲,也为中国女子体操队中有这么优秀的跳马选手而感到自豪!”

教育生活理论 篇11

一、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发

(一) 教育要适应儿童天性, 与儿童生活相联系

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也有所不同。教育在考虑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时, 也应考虑儿童作为个体的需求, 考虑他们生长的社会生活, 考虑儿童所生活的世界。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育方法的运用上都要从儿童视角出发, 适应儿童的天性, 与儿童的生活密切联系, 便于儿童理解与掌握。

(二) 教育要服务于儿童生活

教育要适应儿童生活并不是一种消极的适应和简单的迎合。教育要能促进儿童发展, 要能对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提升和拓展, 教育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要适当超越儿童的发展。但这种超越不是没有限度的, 必须是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 既能激发儿童的潜能, 又能让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 增强其自信心。

(三) 教育要为儿童终身发展服务

教育对儿童的促进, 不是暂时的, 而应是长期、终身的。教育并不仅是简单地告诉儿童一些事实和道理, 教人掌握知识, 还要为其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能最大化地激发他们的潜能, 培养儿童良好的品质, 并使之成为其一生一笔宝贵的财富。儿童期是塑造一个人个性和行为习惯的良好时期,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都处于形成时期, 良好的教育能开启一个人人生成功的大门, 为其今后发展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四) 教育要创新儿童生活

儿童周围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 也是不断变幻的, 儿童会不断发现生活中的新鲜事。生活意味着多样性, 并不仅仅只有一种模式、一种调子、一种色彩, 而是多元的。教育要改变一成不变的内容和教法, 不断注入新元素, 更新教育理念, 用新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来评价儿童, 以激发儿童的积极性和增强其自信心, 注重过程评价, 善用鼓励、表扬等教育方法。

二、如何实现

(一) 提倡教育的“生活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强调“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把教育“生活化”提高到了纲要文件的层面加以规定, 对教育生活化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 教育要提升儿童生活经验, 内容选择要慎重

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的规定, 就应该在儿童学习内容选择上谨慎考虑, 特别是教材编制和选择。现在教材中已经删减了部分远离儿童生活实际的内容, 增加了一些与儿童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时代感的内容, 如刘翔、周杰伦等。当然这些内容的增加要经过严密论证, 新内容的呈现也要仔细推敲, 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能提升儿童生活经验, 使其收获信息的同时能够受其启发, 不断开启儿童智慧。

(三) 积极贯彻落实终身教育

为了使教育能持续地服务于儿童的发展, 就要真正贯彻落实终身教育思想, 使儿童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在人生的任何阶段, 都能自觉地创造条件学习, “处处留心皆学问”, 从周围人身上学习, 从新环境中学习, 处处是学习的机会, 时时是学习的时机, 教育要培养儿童善于学习和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 并持之以恒。

(四) 教育要鼓励儿童不断创新

知识经济必然要求生产者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科技含量。无论是传统产业更新改造, 还是新型产业不断涌现, 都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必然促进教师的创新意识, 使其行为由知识传授向知识创新转变, 必须通过教师的创新示范, 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熏陶和创新方法训练。其实, 创新方法就是研究。教师自己研究问题, 并带领学生研究问题, 可以把自然作为研究对象, 也可以把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目前, 所倡导的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很好的途径。在教师启发和诱导下, 确定主题, 鼓励儿童新奇的想法和大胆的设想, 支持他们围绕主题进行研究, 鼓励儿童多样化地学习和实践, 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问题, 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和实验, 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少年强则国强”, 儿童善于创新了, 国家就会很有希望。

摘要: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不仅影响了20世纪的美国教育, 也一直影响着世界教育, 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也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杜威,教育即生活,儿童,教育

参考文献

[1]孟瑜.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浅析[J].黄淮学刊 (社会科学版) , 1995, 11 (1) .[1]孟瑜.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浅析[J].黄淮学刊 (社会科学版) , 1995, 11 (1) .

[2]郭元祥, 胡修银.论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教育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11 (1) .[2]郭元祥, 胡修银.论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教育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11 (1) .

[3]褚洪启.杜威教育思想引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3]褚洪启.杜威教育思想引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上一篇:天然气的开发与处理下一篇:数据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