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食物教学设计和反思(精选13篇)
动物的食物教学设计和反思 篇1
《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小动物的食物》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小动物的食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常见小动物的进食习性,萌发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通过给小动物喂食,让幼儿学会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1、小动物若干(金鱼、小乌龟、小鸡、小鸭、小兔、);
2、幼儿园提供的饲料:玉米、米粒、红萝卜、青菜、青瓜、、鱼饲料、虾皮、蚬、3、小鸡、小鸭、小兔、小乌龟、小金鱼头饰若干
4、录音机、录音带;
活动过程:
1、观察小动物,引起幼儿给小动物喂食的兴趣。
1)教师擦考语:“今天小狗带来了许多小动物来跟我们做朋友,让我们瞧一瞧有哪些小动物?”
2)教师边带领幼儿观察,边向幼儿介绍动物的名称。
2、幼儿和好朋友一起自选饲料去喂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在喂养过程中观察小动物最喜欢吃哪些食物,还吃哪些食物。
1)教师参考语:“你们想不想和小鸡、小鸭它们做朋友?”“小动物们说肚子有点饿?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你们想不想给它们喂食呀?”“这里有许多食物,我们来看看它最喜欢吃些什么?”“现在我们一起去喂小动物吧!”
2)教师在幼儿喂养过程中进行指导幼儿正确的喂养方法,并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最喜欢吃什么食物,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讲述。
3、小结: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各种小动物的进食情况,并讲述自己喂养小动物时有趣的事情。
教师提问:1)刚才谁跟xx(小动物)做好朋友了?
2)你怎样和它做好朋友?
3)你请它吃了些什么?它喜欢吃吗?
4)xx(小动物)最喜欢吃什么?它还吃什么?
4、游戏“小动物找食物”,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熟悉常见动物的进食习性。
重点指导幼儿能在儿歌结束后能找到与头饰相应的食物,并把食物送回家,看谁送的食物最多。
5、教师小结游戏情况,听音乐,一起把小动物送回养殖园
教学反思:
在依据幼儿原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的,本次活动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可选择的环境(让幼儿自由探索不同动物的进食习性),以幼儿自主活动的形式贯穿始终,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自主地参与、探索,积极表现自我,乐于交流。从而满足每一个孩子表现与表达的欲望和需求,实现幼儿原有经验的再现、整合与提升。
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小动物的食物》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559字。
动物的食物教学设计和反思 篇2
一、教学内容
七年级生物下册 (苏教版) 《食物的消化》。本节课是第九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第二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中的一部分内容, 本章还包括《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能够描述食物的消化过程。
能力目标:能够理解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 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主要消化腺的作用;小肠的结构与消化、吸收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难点:小肠的结构与消化、吸收相适应的特点。
四、教学对象分析及教学设计思路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相对来说较好, 能熟练使用QQ、微信等交流工具, 能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因此, 比较适合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另外, 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 求知欲强, 但对于抽象知识理解力较差, 关于食物在消化道中如何消化部分的知识, 学生较难理解。因此, 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 应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 把食物消化的过程用视频加解说、加文字生动直观地表达出来, 便于学生的观察和认知。对于本节课, 在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度录制成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 供学生提前学习。这类视频一般不超过十分钟, 从而保证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视频学习中, 有效避免了学习疲劳的产生。
本节课的设计“以学习任务为引领, 以疑难问题为核心”, 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去学习新知识, 最终将新知识应用到新的任务和情境中去, 课堂上以疑难问题的解决为核心, 保证了学习质量的同时, 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 任务的设计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关键, 任务设计的好坏既关系到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否顺利完成, 也关系到学生的知识内化能否顺利发生, 它是决定翻转课堂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
五、教学流程设计
翻转课堂起源于19世纪早期美国西点军校的General Sylvanus Thayer将军的教学尝试, 后在2007年由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Jon Bergmann和Aaron Sams提出, 并由Salman Khan创立的可汗学院发扬光大。2011年, Salman Khan在TED (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 大会上的演讲报告《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中将翻转课堂介绍给了全世界。在我国, 重庆聚奎中学率先引入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与其以往的541高效课堂模式结合, 提出了“课前四步骤、课中五环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全国引起来不小的反响。随后, 全国各地多所中小学、高校都加入了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的热潮中。
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课上知识传授、课后知识内化的教学流程进行颠倒, 让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视频、学习任务单等学习资源完成知识的学习,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释疑解惑, 然后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交流协作、完成任务、成果展示等实现知识的内化。翻转课堂的翻转不仅指学习场所的变化和教学流程的颠倒, 也指师生角色的改变, 其本质是教学流程翻转所带来的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优化。翻转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 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根据翻转课堂理论, 结合张金磊、钟晓流、李海龙等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我们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翻转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次翻转课堂的教学尝试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较好。然而, 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教师需要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完成教学视频的录制编辑、疑难问题的收集整理等, 学生需要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完成知识学习、进行交流协作、完成学习任务等。另外,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耗费教师和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也需要教师和学生投入极大的热情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因此, 利用翻转课堂开展课堂教学要把握好翻转的度, 使翻转课堂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摘要:本文以《食物的消化》一课为例,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 以任务为引领, 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对象、教学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 并开展了教学反思。实践证明, 翻转课堂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 翻转课堂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以及精力投入都有很高要求, 因此, 提高师生信息技术能力, 把握翻转课堂翻转的度, 才能使翻转课堂发挥其最大效用。
关键词:任务,翻转课堂,生物教学,知识传授,知识内化
参考文献
[1]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2, (4) :46-51
[2]钟晓流, 宋述强, 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 2013, (1) :58-64
[3]李海龙, 邓敏杰, 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 2013, (9) :46-51
[4]田爱丽, 吴志宏.翻转课堂的特征及其有效实施——以理科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 2014, (8) :29-33
食物中的动物和植物激素 篇3
植物化学物包括很多种类,其中有植物激素,与其相对应的是动物食品化学物中的动物激素。不过,人们习惯上所称的植物激素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激素,只是与动物激素相对应的一种通俗和习惯说法。
什么是动物激素、植物激素
动物激素主要是由动物分泌细胞或内分泌腺分泌的一类信息传递物质,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部分是核糖核酸(RNA)和固醇类物质。
动物激素按化学结构大体分为四类。一是固醇和类固醇,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醛固酮等)、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及雄激素等);二是氨基酸衍生物,如甲状腺素、肾上腺髓质激素、松果体激素等;三是肽类与蛋白质,如下丘脑激素、垂体激素、胃肠激素、胰岛素、降钙素等;四是脂肪酸衍生物,如前列腺素。
植物激素又称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调控作用的几类微量简单的小分子活性有机物质,也被称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已知的植物激素主要有六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近来普遍认可的油菜素甾醇。除了植物中的天然激素外,一些植物激素也可以人工合成。
此外,现在人们所说的植物激素还包括植物化学物中另外一些物质,如大豆异黄酮这类物质,由于它与人体中的某种激素结构相似,因而具有类似的激素功能,所以也被称为植物激素,但严格意义上讲,由于它们对植物本身生长不具有调节作用,不能算作植物激素,但习惯上已经这样称呼,因此谈到植物激素应区分为两种,一是对植物自身有调节作用的植物激素,一是对人体或动物有生理调节作用的植物激素。
食物中的动物激素
食物中的动物激素主要来源于动物食品,如各种动物的肉类和脂肪中含有的激素。其中,人们比较熟悉的是牛奶和牛肉中的生长激素。动物如同人一样,在其生长和生存的时间内会分泌种种激素,如生长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如果仅仅是食用动物自身分泌的包含在肉类和脂肪中的种种激素,对人的危害是微乎其微的,否则,人类就不可能通过吃动物食品而进化和维持自身的功能。
让人们担心的是,在现代科技和工业发展的引领下,现代养殖业成为一种集约化的工业作坊,人类用尽了各种方式刺激所饲养的动物生长,以求它们多出肉、多下蛋和多产奶。于是,人们怀疑这种催生的动物食品中的种种激素可能对人类有害。对于这种怀疑,可以通过了解对养殖的肉牛和奶牛使用生长激素的过程来解释。
生长激素是动物大脑中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用于促进动物的生长。牛也会产生生长激素,即牛生长激素(bGH),牛自身的这种激素对人的健康并不产生影响。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组牛生长激素(rbGH,也称牛奶激素)。为了让奶牛多产奶和肉牛多长肉,养殖者对奶牛和肉牛注射rbGH,就会增加产奶量和产肉量。以产奶而言,对牛使用牛奶激素之后,产奶量可以增加百分之十几。显然,人们担心对奶牛使用了rbGH之后是否会对人的健康有影响。
对于这种情况,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要求相关部门进行大剂量的短期动物试验。在连续28天的试验中,老鼠被喂的rbGH剂量高达奶牛注射的rbGH剂量的100倍,但是没有发现老鼠各项生理指标有异常。据此,FDA认为,食物中的rbGH不会被吸收,因而不必进行长期的安全性试验就可以得出安全的结论。
原因在于,无论是牛身上天然的bGH还是注射进重组的rbGH,这些激素的本质都是蛋白质。蛋白质被吃之后,都会被消化成氨基酸碎片才能被吸收,因而不会产生副作用。但是现在不能排除蛋白质整体或者大片段被人体吸收的可能,如此就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其他影响,因而需要进行长期的检测来确定其是否对人有害。
尽管对牛使用rbGH不会让牛奶和牛肉中的rbGH含量增加,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是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发现,rbGH的使用会增加牛奶中另一种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1)的含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也被称作促生长因子,是一种在分子结构上与胰岛素类似的多肽蛋白质。IGF-1在婴儿的生长和在成人体内持续进行合成代谢具有重要意义。一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GF-1似乎与前列腺癌等癌症有一定关系。如果是这样,饮用含rbGH的牛奶就有潜在健康风险。
对此,FDA也作了回应。根据研究,rbGH固然可以导致IGF-1增加,但幅度很小,小于牛奶中IGF-1的正常波动。对一头奶牛使用rbGH之后,所产的奶中IGF-1的含量会有微弱上升,但是上升之后的含量可能还是会低于许多不使用rbGH的牛奶。此外,人体内本身含有IGF-1,不管所喝的牛奶是否使用过rbGH,所获得的IGF-1跟人体内本身含有的IGF-1相比都微不足道。
此外,经过加热、消化、吸收之后,IGF-1在人体内也不再具有生物学活性。所以,FDA认为IGF-1与癌症的关系只是一种多因素的相关性,迄今并没有证据说明IGF-1是致癌的原因。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也与FDA的观点一致,认为牛奶中的IGF-1对人的健康不构成隐患。因此,美国并没有禁止养牛业使用rbGH。
不过,美国禁止的是对牛使用其他激素,如己烯雌酚,要求在牛屠宰前10天停止喂含己烯雌酚的饲料。世界卫生组织也早就从1981年开始禁止对养殖的动物使用己烯雌酚和己烷雌酚。这些激素加入动物饲料可促进动物生长。后来,陆陆续续有研究发现,残留于肉食品中的激素一旦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会明显影响肌体的激素平衡,有的甚至致癌、致畸;有的引起肌体水、电解质、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紊乱,还可能引起儿童性早熟等。
如果严格按照动物饲料添加剂法规和畜牧业养殖法的规定,动物食品中包含的激素是难以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公布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4年2月1日实施)共有二百二十多种饲料添加剂产品,只要养殖者能严格执行,我国的肉类食品是安全的。
食物中的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分两类,一是对植物有作用的激素,如刺激作物生长,二是植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与人体中的激素结构相似,有类似人的激素的功能,如异黄酮。从饮食营养角度指称的植物激素其实是植物化学物的一部分。
植物化学物包括萜类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如异硫氰酸盐)、类黄酮、异黄酮、植物多糖等。植物化学物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抗氧化作用、调节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抗感染、降低胆固醇、延缓衰老等。它们的总体功能是,维护人体健康,预防许多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病和各种各样的癌症等。
人们比较熟悉的植物激素是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生物活性。由于是从植物中提取,与雌激素有相似结构,因此大豆异黄酮又称植物雌激素。然而,大豆异黄酮广泛存在于豆类、谷类、水果、蔬菜等三百多种植物中,日常饮食中除大豆及其制品外,小麦、黑米、扁豆、洋葱、苹果、石榴、银杏、葵花子和橙汁等食物中含量也相对较高。
异黄酮能发挥人体雌激素的功能或作用是因为大豆异黄酮既能代替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雌激素样作用,又能干扰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表现为抗雌激素样作用。大豆异黄酮显示雌激素活性或抗雌激素活性主要取决于人体本身的激素代谢状态。对高雌激素水平者,如年轻动物和雌激素化的动物及年轻女性,可显示抗雌激素活性;对雌激素水平较低者,如幼小动物、去卵巢动物、绝经女性,则显示雌激素活性。
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样作用对老年女性和许多与雌激素水平较低而诱发的疾病,如血脂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和骨质疏松等,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此外,由于大豆异黄酮物质结构和雌性激素相似,能结合到细胞表面的雌激素受体,激活其抗癌症机制,能减少女性患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危险。另外,大豆异黄酮还可以使癌细胞转化为具有正常功能的细胞,并抑制不良肿块结构,因而能防止肿瘤增生和癌细胞扩散。
另外,从饮食营养的角度看,类黄酮也是一种植物激素,主要存在于柑橘类、苹果、梨、红葡萄、樱桃、黑莓、桃、杏等水果和胡萝卜、芹菜、西红柿、波菜、洋葱、西兰花、莴苣、黄瓜等蔬菜中,而谷物、豆类、红薯、茶叶、葡萄酒、咖啡豆和可可豆中也含量丰富。大量研究表明,类黄酮类化合物有抗氧化、抗过敏、消炎等作用,有利于防治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当然,真正意义上的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调控作用的几类微量化学物质,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这些植物激素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有些生产者会对蔬菜瓜果等使用外源性植物激素,以促进果实的生长和成熟。
例如,对未成熟的水果,种植者和经销商会使用乙烯来催熟。植物自己产生的乙烯当然对人体无害,那么在水果中人为添加的乙烯是否对人有害呢?这个问题已经有明确的答案,一般是无害的。因为,只需少量添加乙烯就能对水果,如香蕉、芒果、猕猴桃等起到催熟作用,多余的乙烯会释放到大气中,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被催熟的水果跟自然成熟的水果一样,对身体无害。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反思 篇4
在本课教学的引入中,为了创设了良好的探究氛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以游戏“尝味猜物”引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走进课堂教学。
二、充分感知是基础
让学生体会食物生熟的变化必须要有充分、足够的材料,在这节课中我就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引导学生用多感官进行观察,让学生有话可说。
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关键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科学,在体验中学习科学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索,通过亲历探究的体验和感受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能够按照自己的方法从事各种探究活动,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师将自己作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一起去探索、去发现,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比如知识结构)强加给学生。每个学生都可以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新的思想方法,每个学生又能够充分地表现自我,学生的思想、能力、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另外我觉得这节课有几个地方是把握的不够的,如:
1、尝味猜物花时偏多,导入时间过长可能会适得其反分散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烤玉米的操作实验前强调的实验注意点纯粹由教师自己代劳了,没能让学生自己去说一说该注意什么,造成部分学生在说而部分学生未能注意实验的注意事项。
动物的食物教学设计和反思 篇5
设计背景
孩子对身边的小动物都是跟喜欢的,可是小班的孩子对于它们喜欢的食物还不是完全了解,为让孩子们了加深对动物食物的了解,我特意设计了这样一个一游戏为主的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性,学会关心和爱护动物。
2、初步发展幼儿的创新意识,能主动参与游戏,体验愉快的情绪。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在给“小动物”喂食的同时说出“XX,XX,我请你吃XX”,比如:小兔,小兔,我请你吃青草。
活动准备
贴有小动物头饰的小纸盒(小羊、小猫、小兔)和小动物的“食物”(青草、萝卜鱼)若干。
活动过程
1、儿歌引入:“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白兔最喜欢吃的东西是什么吗啊?”(萝卜和青菜)“你们还知道其他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吗?”比如小狗喜欢吃骨头,小猫喜欢吃鱼、、、、、、2、模仿小动物,学小动物走。出示教具:“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请来了几位客人,你们看看它们是谁啊?小兔、小猴子和小猫。小朋友们知道它们是怎样走路的吗?请小朋友们来学学好吗?”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3、给小动物喂食。“家里来客人了,我们要热情地招待他们,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吃的拿出来分给它们好吗?”!.快思.教案网出处!(拿出小动物的食物)“你们知道它们都喜欢吃什么吗?”(小兔喜欢吃萝卜、小猴喜欢吃桃,小猫喜欢吃鱼)“我们把它们喜欢吃的东西送给它们吃好吗?等会儿,请小朋友学小动物走到到它们面前说‘XX,XX,我请你吃XX’说完就把它喜欢吃的东西放到它的盒子了好吗?小朋友们要记住了,你要记住你送食物给谁吃就要学谁走路知道吗?”先请两至三个幼儿示范再请全班小朋友来玩给小动物送食物的游戏。
4、结束。“小动物跟小朋友们玩累了,也吃了很多他们喜欢吃的,现在他们想回家了,跟他们说再见吧!”
教学反思
我的这个活动准备得还是很充分的,教具色彩也很鲜艳,特别是小动物让幼儿很喜欢,一下子就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给小动物“喂食”的时候孩子们都很积极也很兴奋,可是在喂食过程中却没有达到我的要求,孩子们只顾给小动物喂食却没有按我的要求说出“XX,XX,我请你吃XX”,这主要是因为我没有想到孩子们会如此兴奋,有点控制不下了,我应该在第一轮的孩子喂食结束的时候再次强调游戏规则的。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反思 篇6
课中反思之二:在昆虫的变态发育有“幼虫”和“成虫”两个阶段,青蛙的变态发育有“幼蛙”和“成蛙”两个阶段,对于动物而言可统称为“幼体”与“成体”,这样有利于学生简单而清晰地掌握这些名称。
抢救群体食物中毒的指挥和管理 篇7
在日常生活中, 由于农药、水源污染严重, 群体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且事起紧急, 病人数量多, 病情轻重不一, 如不及时抢救, 往往危及生命。在急诊抢救过程中, 抢救人员的安排、病人的分类安置、救治的实施、现场秩序的维持, 均需要管理者有效的指挥管理和工作人员的配合, 从而使整个抢救过程忙而不乱、迅速有效。总结我院2003年3月—2008年6月抢救群体食物中毒事件10起, 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1 医院抢救领导小组现场指挥抢救
抢救领导小组是医院为应对特发事件而设立, 小组由业务院长为组长, 医务科长为副组长, 各科主任及护士长为组员。急诊科一旦遇到群体食物中毒事件, 接诊护士应立即上报医院总值班, 同时电话通知急诊科主任及护士长。由医院总值班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 通知抢救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到场组织指挥抢救。抢救领导小组的成立, 能有效地调动全院的人员, 使抢救工作各个环节紧密连接, 抢救工作顺利开展。
例案:2006年4月26日20时, 某外资工厂46名工人在食堂因进食被甲胺磷农药污染的蔬菜, 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毒, 接诊护士立即报告医院总值班及科主任和护士长;同时, 医院总值班也通知抢救领导小组成员到场指挥抢救工作, 经分类, 其中12名病人出现频繁呕吐、腹泻、大汗淋漓、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由于抢救人员不足, 急诊科床位不够, 在对病人抢救进行初步处理的同时, 院长立即调派其它科室6名住院值班医生及护理人员前来增援, 并通知住院部迅速调整床位, 做好收治病人的准备, 及时将12名病情危重的病人收入院治疗, 实施急诊绿色通道, 先抢救后补办手续等措施, 不仅使危重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 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急诊科的压力, 使病情较轻的病人也得到迅速有效的治疗。
1.2 对病人进行准确分类、分组抢救治疗
群体食物中毒事发突然, 病人数量多, 病情轻重不一, 工作人员有限, 救治时间紧迫, 要做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必须对病人进行准确分类, 将病人分成轻、中、重3类, 由接诊护士登记病人姓名、年龄、联系方式、药物过敏史等基本信息, 对危重病人首先安排床位进行抢救, 避免因群体中毒人员多而致使忙乱, 延误治疗时间, 提高救治效率。
1.3 统一指挥, 合理分工
群体食物中毒事件经常发生在中午、晚上, 此时间段抢救人员有限, 抢救领导小组到达现场后, 根据事件具体情况, 调派增援医护人员参加抢救, 并对抢救人员进行合理分工, 把参与抢救相关工作人员分成5组: (1) 接诊组:负责病人的分类和登记工作; (2) 洗胃组:负责指导和协助病人进行催吐、洗胃, 迅速清除毒物, 减少吸收, 并及时收集胃内容物送检以明确诊断; (3) 危重病人治疗组:负责危重中毒病人的抢救及病情观察; (4) 普通病人治疗组:负责中、轻度中毒病人的治疗; (5) 后勤组:负责物资供应及现场秩序的维持, 为抢救工作争取时间及提供良好的抢救环境。
例案:2008年2月20日20时, 有97名病人因进食变质烧鹅1小时后, 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由于病人数量多, 领导小组立即增派医护人员参加抢救工作, 后勤人员维持秩序, 使整个抢救现场忙而不乱, 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1.4 及时通知防疫部门做好检验检疫工作, 制止疫情蔓延
近年来, 由于食物被有机磷农药或有毒水源污染而引发的群体性、区域性中毒时有发生。因此, 凡遇到短时间陆续有疑似食物中毒的病人就诊, 必须留取呕吐物标本, 及时通知防疫部门来检查引起中毒的原因, 查找中毒根源, 必要时, 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 提醒市民注意, 防止疫情的蔓延。
例案:2008年3月2日14时, 在一个小时内陆续有14名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面色苍白、头晕、呕吐、全身紫绀、血压下降等中毒症状, 这14名病人家住同一地域不同家庭, 吃不同的食物, 而且均在家里吃, 出现此类中毒现象实在让人费解。当时我们在迅速抢救的同时报告了当地防疫部门, 并且留取每一位病人1份呕吐物标本待防疫部门检查。同时因为根据急诊科主任判断病人中毒症状, 怀疑亚硝酸中毒可能性极高, 而且原因很可能是水源污染, 立即报告医院领导, 院领导向地区政府联系地区媒体, 通过媒体及时提醒市民注意不要使用自来水, 同时将该14名病人所在片区的水源切断, 防止中毒疫情蔓延。
最后通过防疫部门检疫, 查明导致中毒的原因是因为水源污染, 中毒病人所在区域的一个工厂亚硝酸盐污染自来水, 造成附近饮用自来水的居民中毒。所以, 通知防疫部门进行检疫和媒体宣传相结合是防止中毒事件蔓延的有效办法。
2 讨论
在医疗资源及医护人员有限的情况下, 抢救群体食物中毒, 时间紧任务重, 需要合理组织安排。
总之, 群体食物中毒的特点是事发突然、病人多、病情轻重不一、抢救工作事件紧迫, 在医疗资源及医护人员有限的情况下, 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 要顺利完成抢救治疗工作, 挽救病人生命, 关键在于管理者的有效指挥和抢救人员的密切配合。
摘要:目的:探讨抢救群体食物中毒有效的指挥和管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2003年3月—2008年6月抢救群体食物中毒事件10起。结果:在医疗资源及医护人员有限的情况下, 抢救群体食物中毒, 时间紧任务重, 需要合理组织安排。结论:顺利完成群体食物中毒抢救任务, 关键在于管理者的有效指挥和抢救人员的密切配合。
关键词:群体食物中毒,抢救,指挥管理
参考文献
[1]张贺真, 刘郁, 王爱丽.群体食物中毒病人的急救护理[J].临床医学, 2005 (5) .
[2]施培武, 徐鹏, 于竞进, 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规范化的人力配置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6 (3) .
[3]徐鹏, 罗力, 于竞进, 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测及预警工作的质量控制指标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6 (3) .
[4]林羽.68例食物中毒院外的急救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 2002 (1) .
[5]任兵, 靳成斌.72起食物中毒的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990 (3) .
[6]丁秀英, 丁越江, 罗文青.1987年北京市食物中毒总结[J].食品科学, 1988 (10) .
《我和动物交朋友》教学反思 篇8
“喂动物好不好?”这个问题的提出出乎教师的意料,是由学生自己通过思考、理解而提出的。对于学生即兴提出的问题,教师没有回避,而是进行适当的引导,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通过思考,互相启发,最终发现^答~`案。事实证明,这个问题最后还是能够找到正确^答~`案的,而学生之间因为思维火花的碰撞而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以及“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教学理念。
二、联系生活经验,引发思考
在理解“为什么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这一问题时,教师通过媒体画面的提示,启发学生了解动物可以帮助人们做很多事,如,打鸣的公鸡,沙漠之舟──骆驼、庄稼的好朋友──青蛙等动物形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画面,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就能说出这些可爱的动物能够帮助人类做很多事,得出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这一结论。教师在选择图片时考虑这些动物的有关知识是学生平时见过、课外阅读过的,事实证明学生能够讲清画面的意思,这就体现了课堂教学要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的原则。
课堂中教师还向学生展示了一段描写动物帮助残疾人的录像。录像中一只可爱的小狗能够周到地照顾它的小主人──一个身患残疾的孩子,这段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录像中的小狗能够帮助小主人做哪些事?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感情?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思考:作为人类的忠实朋友──狗还能够帮助人们做些什么?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能够互相启发找到很多^答~`案。学生的活跃思维再一次把课堂教学带入了^***,可以感觉到学生对“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这一观点产生了更深切的认同,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了提升。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通过辨析题的形式让学生分析一些不爱护动物的现象。在看到“人们买鸽食喂鸽子”的画面时,很多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显然不少学生都有“买鸽食喂鸽子”的生活经验,看来这个班级的学生在爱护鸽子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教师抓住了这一现象,再次让学生体验当可爱的小鸽子在啄食着你手中的鸽食时,其实它在对你说话,它会对你说什么呀?一下子引起了学生回答的兴趣,学生也很快能体验到小鸽子对大家的感谢的话语,想和大家交朋友的心情,让学生的心和小小的鸽子更加贴近了。教师带领学生与鸽子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思的情感^对`话,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亲身感受,激活了学生的心灵体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作为动物的朋友的快乐。
三、课内外结合,引发思考
在《我和动物交朋友》的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介绍一个宠物,可以展示实物,也可以画成一幅画,在介绍的时候可以介绍小宠物的生活习性,喂养方式,也可以介绍一些有关资料。这一环节的设计,其实是让学生能够开展探究性地学习,有目的地去了解喂养小宠物的有关知识。结果,不少学生将自己喂养的小宠物带到课堂中展示给大家看,并能够流利地介绍自己的小宠物,甚至有一个学生提出了“为什么乌龟是长寿的动物”的问题,并在课外书籍中找到了相关^答~`案。教师在课堂中及时表扬了这个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主动精神,鼓励其他学生今后有问题也应该到课外的书籍中自己去寻找^答~`案。
还有一个学生提出家里养的小金鱼需要定期换水,但这些事情平常都是由喜欢金鱼的爸爸来做的。当堂有一位同学对于如何给鱼换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问题。作为教师明白:这个问题对于那位家里养金鱼的同学可能也说不清楚,于是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建议:是否能够请这位提问的同学有机会到养金鱼的同学家去看看,亲眼目睹这位同学的爸爸是如何换水的,到时候有什么问题还可以当面请教。看似在课堂上并没有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其实教师在暗示学生如果碰到问题,不能马上得到^答~`案的话,可以开动脑筋,和小伙伴进行合作,开展一系列的调查,或者通过自己的小小的探究行动来寻找^答~`案,这样得出的结论将会更有价值。
动物的食物教学设计和反思 篇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动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扩展幼儿知识经验,引起幼儿观察周围动物之间关系的兴趣。
2、培养幼儿爱护动物的好品德,进行初步的生态意识教育。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重点
幼儿初步了解动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难点
扩展幼儿知识经验。
活动准备
动物活动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幼儿认识动物之间关系。
--你知道动物有朋友吗?
--你知道青蛙的敌人是谁。
2、引导幼儿看图,讨论动物之间的敌人关系。
--你知道图上的这些动物吃什么?
--它们是朋友还是敌人。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相互是敌人。
3、引导幼儿讨论动物之间的朋友关系。
--你认识图上的动物吗?“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它们在干什么?
--它们是朋友还是敌人?
--它们怎样互相帮助的?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朋友。
4、活动小节。
教师小结。
延伸活动,请幼儿画一画。
教学反思:
初步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的情感,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图片的展示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但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课堂的秩序,气氛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下次活动过程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并且大班的孩子更多地喜欢说,不能够耐心地去倾听。当然在这种活动中,幼儿的兴趣点还是很多的,它们更过地想去认识与了解动物。
动物的食物教学设计和反思 篇10
课题:第四节 鱼
课型:新授课课时:1
【学习目标】
3、鱼的鳃是
4、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常被有鳞片;用和摆动以及的协调作用游泳。
1、记住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
2、观察与思考鱼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
【学习重点】
【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1、了解动物分类。
2、记住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
【难点预测】
记住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
【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一、仔细阅读教材p19页第1、2段,明确动物的种类及主要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温馨提示:脊柱是由脊椎骨构成的.1、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多万种,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和(无脊柱)。
2、了解多种多样的鱼。
二、认真观察课本p20-21页图片,归纳一下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有哪些? 温馨提示:我国的四大家鱼是指(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1、能靠来获取食物和。
2、能在水中
【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小组内交流以上内容:要求
1、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交流自学所得。
2、小组长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
【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请同学们大胆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提出自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认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同学们要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分析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阅读教材p22----p23的观察与思考,简要归纳鲫鱼哪些特点是适于水中生活的? 温馨提示:(1)、鱼体的侧线:感知水流的大小、方向和速度。(2)、鱼鳔:上浮下沉、减轻比重。
(3)体色:背深腹浅(有利于防御敌害)。(4)鱼的鳃有鳃丝、鳃弓、鳃耙三部分。
1、体形:梭形,有利于克服鱼在游泳时对水的。
2、鱼的游泳器官是鳍(鲫鱼的鳍有:
胸鳍(成对)—维持,辅助转变方向。腹鳍(成对)—维持平衡。背鳍—掌握鱼体的平衡(关键)。臀鳍—维持平衡,协调运动。尾鳍—产生前进的和改变运动方向。
1、鲫鱼身体呈梭形,这有利于()
A、游泳B、漂浮C、捕食D、升降
2、与鱼的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A、体表有鳞片B、用鳃呼吸C、有各种鳍D、以上三项都是
3、水由鱼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A、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B、氧含量增高,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增高D、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减少
4、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是因为鱼在陆地上无法用()来呼吸 A、皮肤B、体表C、体壁D、鳃
5、活鲫鱼的鳃丝颜色鲜红的原因是鳃丝的()
A、毛细血管丰富B、静脉血管丰富C、大的血管丰富D、动脉血管丰富 【拓展提高】(考点链接—相信你能行!)
1、下列动物类群有口无肛门、有消化腔的是()A、软体动物B、甲壳动物C、腔肠动物D、两栖动物
2、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螃蟹B、河蚌C、乌龟D、珊瑚虫
3、鲫鱼游泳时的动力来自()A、胸鳍和尾鳍的摆动B、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 C、尾鳍的摆动D、所有鱼鳍的协调运动
4、目前已知的动物种类150多万种,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
A、脊索B、脊柱C、脊椎D、脊髓
5、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A、海马B、鱿鱼C、章鱼D、鲸鱼
6、当人从潜水滩上走过时,水中的鱼会迅速游开,这是因为()A、鱼能通过眼睛看见有人走过来B、鱼能通过侧线感知水流变化 C、鱼耳能听到水声D、通过鼻孔鱼感知了水的波动
7、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水从口进入再从鳃孔排出,完成的生理过程是()A、呼吸B、排泄体内代谢废物C、呼吸和取食D、游泳时产生动力
8、养鱼的鱼缸如果不经常换水,鱼会出现“浮头”现象,甚至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A、水中缺少食物B、水中微生物过多C、水中缺氧D、水质容易变坏
《食物中的营养》教学反思 篇11
《食物中的营养》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感想颇多,《食物中的营养》教学反思。饮食时注意均衡营养,学生在生活中并不太熟悉,学完了知识后,学生由衷地发出了感叹“原来食物营养也有那么多的科学知识呀!”课后,我除了对本课教学环节,学生活动安排进行反思之外,最多的还是对如何让教学服务于生活,如何让生活走进科学课堂的反思,教学反思《《食物中的营养》教学反思》。科学教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在传授科学知识和训练科学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科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科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教学反思 篇12
本节课采用了“自主观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观察、讨论,在此基础上作适当的点拨,着重从内容、方法方面作归纳小结,使“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得到真正的体现。
情境导入这一环节当中,通过取材于学生身边事例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的进行做了铺垫,教学反思《《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教学反思》。在认识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这个环节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食物多种不同的包装;交流汇总课泌收集的食物外包装上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最关注的信息。这个环节旨在引领学生通过观察活动,学会如何获取更多信息,知道合格的产品、安全的食品的含义。了解食品的配料这一环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牛奶饼干的配料,分别找出熟悉和不熟悉的配料,及通过ppt介绍食品添加荆,使学生感受到食品中包含着丰富的营养成分,更好地了解食品的结构,从而有目的地选择食物。研究食品的保质期这一环节是教材的重点科难点,学生在合作观察食物并填写记录单并不难,在比较保质期,探究影响食物保质期的因素这一部分学生比较不易理解。因此从包装方法、食品用料、保存方法、食品特点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因素,从而使自己更科学合理地购物和保存食物。科学购物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关注食品信息,切实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的生活,很好地发挥科学课的真正的教育价值。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教学反思 篇13
这节课由三个活动组成,一是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二是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三是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初次设计时,我先让学生分小组观察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后记录下来,再小组汇报,接着对信息进行分类。然后全班分小组探究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而把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这个环节一带而过,只是要求学生课后去探究。因此,整节课给人感觉教学内容比较多,时间分配不太合理,重难点不够突出。学生在第一个活动中观察食品包装袋后记录信息、对信息分类环节用时过长,没有时间对后面两个活动进行充分、深入的探究。针对上述问题,我做了以下调整:
1、将活动一中“观察食品包装袋后记录信息”改成“观察食品包装袋,将你发现的信息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将“信息分类”渗透在学生汇报信息这一环节中。因为,食品包装上的信息都已经清楚的反映在包装上了,让学生将发现的信息一条条记录下来,很费时。学生说比写快,其效果更好。而信息分类不是本课的重点,其标准也很难确定。因此,学生汇报信息时,教师就把课前准备好的信息卡片直接分类板书出来。这样处理可以有效的节约教学时间,空出时间让学生对后面两个活动做比较深入的探究。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探究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和了解食品的配料。我让学生把这两个问题同时进行探究,让他们经历了提出问题——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全班汇报交流的过程。这种全班先分工再合作的方法,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既赢得了教学时间,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为了让学生对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因素和食品的配料进行更深入、透彻的探究,我课前做了充分准备,为学生提供了几种典型的、有针对性的食品包装,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发现其中的问题,找出影响食品保质期的原因。我没有选用教材中提到的婴儿奶粉的包装,是因为这个材料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紧。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一般没有购买婴儿奶粉的体验,而在运用知识的环节,创设给患有糖尿病的奶奶选购饼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尊敬老人的、教育。
二、科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动物的食物教学设计和反思】推荐阅读:
动物食物中班06-30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08-18
《快乐的动物》教学反思05-18
幼儿园大班健康优秀教案《样样食物都好吃》及教学反思05-30
《奇妙的动物世界》教学反思07-23
美术《我的动物朋友》教学反思08-08
种类繁多的动物的教学反思05-11
一年级美术下册《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10-21
四年级科学《动物的繁殖活动》教学反思10-22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