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作业市

2024-08-21

第8章作业市(精选6篇)

第8章作业市 篇1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第八章:

8.CDS法:

根据第1台与第3台(即最后一台)机器的两组操作时间,应用约贝规则排出第1个作业

27854顺序方案: φ=(J3,J4,J1,J5,J2),P=,Cmax=27 38241

根据第1台与第2台机器的操作时间合并,以及第2与第3台机器的操作时间合并,得到两组操作时间,应用约贝规则排出第2个作业顺序方案;

91116115φ=(J3,J4,J1,J5,J2)P=,Cmax=59。101210102

由于27﹤59,所以最优的方案为:φ=(J3,J4,J1,J5,J2)

Palmer算法:

各工件的斜度指标分别为:入1=0, 入2=0.5, 入3=1, 入4=2, 入5=3。将各工件按其斜度指标不增进行排序,得φ=(J5,J4,J3,J2,J1)。

关键零件法:

各工序的总工时分别为:J1=18,J2=6,J3=12,J4=19,J5=15。所以关键零件为J4。因为P11=8﹥P31=2,P12=4﹥P32=1,P13=2﹤P33=3,所以φ1=(J3),φ2=(J1,J2),最优的方案为:φ=(J3,J4,J1,J2)。

Gupta算法:

各工件的优先因子分别为:入1=-1/10,入2=-1/2,入3=1/9,入4=1/11,入5=-1/10,将工序按照优先因子不增顺序排列得φ=(J3,J4,J1,J2,J1,J5),或者φ=(J3,J4,J1,J2,J5,J1)

9.φ1=(J1)

φ2=(J3,J4)

φ12=(J5,J8)

φ21=(J2,J6,J7)

对后两个子集排序,φ12=(J5,J8),φ21=(J7,J6,J2)

最后工件在机器1上排序(J5,J8,J1,J7,J6,J2),在机器2上排序(J7,J6,J2,J3,J4,J5,J8)总的时间长是Cmax=19

第8章作业市 篇2

【名师箴言】

成功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

在反复尝试中,成功的概率也戏剧性地上升.

假如进化的历史重来一遍,人出现的概率为零.———费尔巴哈

人就是这样的吧,有时会闷闷不乐,会钻牛角尖,胡思乱想地感觉自己很悲惨;有时会觉得自己心情特别好,无所不能,什么事情都能做. 这两种心情都会有的,两者出现的概率差不多,时间就是在这样的反反复复当中过去的.———吉本芭娜娜

第8章?保?障 篇3

8.1 完善经费稳定投入机制

经费投入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投入政策(见表8-1),发挥投资主渠道的作用(见图8-1),促进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但总体来看,目前全国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仍呈现“四低”现象,见图8-2。为确保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长期稳定,国家提出了四大举措:一是地方人民政府要依法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二是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三是加大地方政府经费统筹力度;四是建立职业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审计监督公告制度、预决算公开制度,见表8-2。

8.2 健全社会力量投入的激励政策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来源仍然比较单一,财政投入和事业收费之外的其他社会力量投入仍然非常薄弱(见图8-3),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经费的局面尚未真正形成。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多元投入的机制是我国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见表8-3。当前激励社会力量投入职业教育的政策趋向是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筹资渠道。其工作重心体现在四个方面,见表8-4。

8.3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水平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中央财政持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教育部、财政部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项目(见表8-5),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下一阶段,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明确办学标准、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继续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支持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支持一批职业院校争创国际先进水平等5个方面,见表8-6。

8.4 完善资助政策体系

2006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中等职业学校助学政策;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同时,高等职业学校纳入了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了每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见表8-7。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出台并得到落实的最大的、最具影响力的支持职业教育的财政经费政策,见图8-4、8-5。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体系,是党和政府重视支持职业教育的重大体现,也是党和政府在职业教育工作上最大的惠民政策,见表8-8。

8.6 健全就业和用人的保障政策

第8章 通信系统 篇4

fx 20140703

调制的作用:将有用信号调制到适合通信信道传输的载波上去,以适合在特定的通信信道上传输。以及实现多个信号的复用(TDM和FDM)。

正弦AM调制:包括AM-DSB/WC(幅度调制双边带/载波存在)、AM-DSB/SC(幅度调制双边带/载波抑制)、AM-SSB/WC(幅度调制单边带/载波存在)和AM-SSB/SC(幅度调制单边带/载波抑制)。

正弦AM解调:包括同步解调和非同步解调。同步解调对接收机要求高,要求接收机产生与发射调制载波同频同相的正弦信号,在发射机要求非常宝贵的卫星通信系统中受欢迎。非同步解调对发射机要求较高,因为需要传输额外的载波分量,需要多消耗发射机功率,这种系统往往在公共无线电广播这样的系统中是受欢迎的,因为生产众多价格适中的接收机供大家收听。

频分多路复用(FDM):主要应用在电话通信和射频频带内经由大气层的信号传输(分配频段)。解调FDM系统需要一个锐截止的,中心频率可变的带通滤波器,但是实现一个可变频率的选择性滤波器是很困难的(软件无线电主要解决的问题),结果代替它的是一个固定频率的滤波器,并采用一个中间调制级和滤波(在无线电接收机中称为中频(IF)级),不采用可变的带通滤波器,而是利用调制来把信号的频谱搬移到一个固定的带通滤波器内。脉冲幅度调制(PAM):以样本下x(nT)去调制一脉冲序列的幅度,能够实现时分多路复用(TDM)。PAM系统中的码间串扰可能由于信道带宽带限的传输信道产生(频域压缩,时域扩展),或者由于非恒定群时延所引起的相位弥散而产生(相位变化会导致信号时域特性发生改变)。如果是信道带宽引起的码间串扰,则可以用利用带宽有限的脉冲调制,即在其它采样时刻具有过零特性的脉冲。

第8章 个人所得税检查方法 篇5

本章主要介绍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征税范围、计税依据、适用税率、应纳税额、税收优惠和个人所得税特殊业务的检查,重点内容包括各税目的区分和特殊业务的检查。

第一节纳税义务人的检查

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可区分为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一、政策依据

1.居民纳税义务人

(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

(2)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是指纳税人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条)

(3)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是指在一个纳税中,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日。在计算居住天数时,对在一个纳税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视为临时离境,不扣减其在华居住天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条)

(4)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居住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只就由中国境内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支付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居住超过五年的个人,从第六年起,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

(5)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在终了后3个月内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

2.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在一个纳税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者累计居住不超过90日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条)

(3)根据国税发[1994]148号文件规定,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有关规定,详见表8-1。

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有关规定

二、常见涉税问题

1.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划分不清。

2.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义务划分不清。

3.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纳税人未办理纳税申报。

三、主要检查方法

1.对在中国境内任职的外籍人员,检查其与任职单位签署的合同、薪酬发放资料,对照个人护照记录,到进出境机关核实了解进出境时间,并根据相关税收协定的规定,判断其属居民纳税人还是非居民纳税人。

2.检查居民纳税人在境内、外取得的所得是否履行纳税义务时,需要通过与国际税收管理部门进行情报交换,调查其在境外取得所得的情况,核对其境内、外取得所得的申报资料,从中发现疑点,并将相关疑点呈交国际税收管理部门,由其负责查询个人所得税境外缴纳情况,确定是否存在居民纳税人按非居民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

3.检查企业“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财务费用”等账户,通过相关部门查询纳税人买卖股票、证券、基金及福利彩票等所得,特别是对于在两处以上兼职取得收入的个人要采取函证、协查或实地核查等方式,检查确认个人在一个纳税取得的各项所得汇总是否达到12万元以上,是否按规定进行申报。

例8-1外籍个人居住相同天数,为何承担纳税义务不同

美籍个人张某,韩籍个人刘某,同时于2006年7月31日至2007年12月1日来华讲学,实际居住16个月。在华讲学期间,每月可获中方支付的工资、薪金收入7万元,同时美籍人员在本国还有固定收入每月折合人民币1l万元,韩籍人员在本国还有固定收入每月折合人民币10万元。经检查发现,该二人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天数超过365日,但该二人在一个纳税中在中国境内居住未满365日。

根据我国与美国的税收协定有关停留期间的规定是以公历年计算的。由此可确认美籍个人张某为非居民纳税人,应仅就其在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我国与韩国签订的税收协定,有关停留期间的规定是以任何连续12个月计算的,该韩籍个人居住天数已超过365日,由此可确认韩籍个人刘某为居民纳税人,应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二节扣缴义务人的检查

一、政策依据

个人所得税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

扣缴义务人在向个人支付应税款项时,应当依照税法规定代扣税款,按时缴库,并专项记载备查。所说的支付,包括现金支付、汇拨支付、转账支付和以有价证券、实物以及其他形式的支付。(《个人所得税法条例》第三十五条)

二、会计核算

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会计核算如下:扣税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息”、“利润分配”

三、常见涉税问题

1.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代扣税款。

2.代扣的税款未按规定期限解缴入库。

四、主要检查方法

1.检查“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明细账,审查职工薪酬发放单,核实职工的月工资、薪金收入,对达到征税标准的,扣缴义务人是否按规定履行代扣税款义务。

2.检查“生产成本”、“管理费用”、“产品销售费用”等明细帐,核查企业是否有支付给临时外聘的技术人员的业务指导费、鉴定费,是否有列支的邀请教授、专家的授课培训费、评审费等,是否按规定履行代扣税款义务。

3.检查“利润分配——应付股利”、“财务费用”等账户,核实对支付给个人的股息、红利、利息是否全额计算扣缴税款。在对金融机构检查时,检查支付给个人的储蓄存款利息是否按规定履行代扣代缴税款义务,是否及时解缴代扣税款。

4.检查直接在各成本、费用账户中列支或通过其他渠道间接支付给员工的各种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等薪酬,是否按规定全部合并到工资、薪金中一并计算应扣缴的税款。

5.检查企业“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明细账户、员工薪酬收入明细表和《个人所得税扣缴情况报告表》及完税证或缴款书,查看账表数额是否相符,代扣税款是否正确、完整,是否按规定期限解缴税款。

第三节征税范围的检查

一、政策依据

1.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2.自2000年1月1日起,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停止征收企业所得税,其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国发〔2000〕16号)

3.《个人所得税法条例》第八条明确规定了各项个人所得的征税范围,详见表8-2。

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

表8-

2二、常见涉税问题

1.劳务报酬所得和工资、薪金所得相混淆。

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所得相混淆。

3.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错按承包、承租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4.将提供著作权所得错按稿酬所得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5.其他所得和偶然所得相混淆。

6.利息、股息、红利性质的所得和工资、薪金所得相混淆。

三、主要检查方法

1.劳务报酬所得和工资、薪金所得征税范围的检查

通过检查员工薪酬发放花名册、签订的劳动用工合同和在社保机构缴纳养老保险金的人员名册等相关资料,核实个人与接受劳务的单位是否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确定其取得的所得是属于工资、薪金所得还是劳务报酬所得。如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其所得应按工资、薪金所得的范围征税;如果是独立个人提供有偿劳务,不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其所得应属于劳务报酬所得的征税范围。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税范围的检查

查看经营者工商营业执照的性质是否为个体工商户,实地调查,确定是否为个人自负盈亏经营,检查个体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情况,查阅会计核算账簿,核实收入、成本、利润、税金是否真实,是否有隐瞒收入、加大成本、虚假申报的问题;核实是否有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其他应税项目所得混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计税,如从联营企业分回的利润按照“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申报,而未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申报。

3.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征税范围的检查

根据承包(承租)合同内容、经营者的实际承包(承租)方式、性质和收益归属、工商登记情况确定是否属于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项目的征税范围。在检查中,一是审查被承包、承租企业的工商登记执照的性质,确认该企业发包或出租前后的变更情况。如工商登记仍为企业的,则应进一步审查其是否首先按规定申报企业所得税,然后按照承包、承租经营合同(协议)规定取得的所得申报个人所得税;如果工商登记已改变为个体工商户的,则应审查是否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项目申报个人所得税。二是审查承包(租)人与发包(出租)方签订的承包(租)合同,如果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是按合同(协议)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则确定承包(租)人取得的所得是属于工资、薪金所得的征税范围;如果承包、承租人按合同(协议)的规定只向发包、出租方交纳一定费用后,企业经营成果归其所有的,则承包、承租人取得的所得属于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征税范围。

4.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征税范围的检查

检查出版单位账簿明细,结合相关的合同、协议,查看原始的支付凭证,按照经济行为的实质,分析、核实支付给个人的报酬属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征税范围还是稿酬所得征税范围。若作者将其作品的使用权因出版、发表而提供给他人使用,则此项所得属稿酬所得的征税范围。若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竞价拍卖而取得的所得,属于转让个人著作的使用权,则此项所得属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征税范围。

5.其他所得和偶然所得征税范围的检查

检查企业“销售费用”、“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等账户,针对支付给个人的支出,要正确区分是否属于其他所得和偶然所得征税项目,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单独确定,偶然所得则强调其偶然性和不可预见性。如对企业在产品发布会、总结会议、业务往来等活动中向有关人员发放的赠品、纪念品等应按照其他所得代扣个人所得税。对于中奖、中彩或企业举办有奖销售等活动中的中奖者个人则按照偶然所得代扣税款。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税范围的检查

检查“应付股利”、“应付利息”、“财务费用”等账户,对照《扣缴个人所得税税款报告表》、《支付个人收入明细表》等,核实企业有无把支付的利息、股息、红利性质的所得按照工资、薪金所得,少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是否把不属于减税或免税范围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作为减税或免税处理,少代扣或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第四节计税依据的检查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是个人取得的各项收入所得减去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之后的余额。

一、工资、薪金所得计税依据的检查

(一)政策依据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款)

2.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三款)

3.税法第六条第三款所说的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是指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法条例》第二十六条)

4.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是指:

(一)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

(二)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

(三)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

(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人员。(《个人所得税法条例》第二十八条)

5.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个人所得税法条例》第二十五条)

(二)常见涉税问题

1.少报、瞒报职工薪酬或虚增人数分解薪酬。

2.自行扩大工资、薪金所得的税前扣除项目。

3.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收入未合并纳税。

(三)主要检查方法

1.通过调查人力资源信息资料、签署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机构的劳动保险信息,结合考勤花名册、岗位生产记录、人员交接班记录等,核实单位的用工人数、用工类别、人员构成结构及分布,要特别注意检查高管人员、外籍人员等高收入者的有关信息;然后审查财务部门“工资结算单”中发放工资人数、姓名与企业的实际人数、姓名是否相符,企业有无为降低高收入者的工资、薪金收入,故意虚增职工人数、分解降低薪酬,或者编造假的工资结算表,人为调剂薪酬发放月份,以达到少扣缴税款或不扣缴税款的目的。

2.检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应付职工薪酬”等账户,核实有无通过以上账户发放奖金、补助等情况;还应注意职工食堂、工会组织等发放的现金伙食补贴、实物福利、节假日福利费等,是否合并计入工资、薪金收入总额中计算扣税。

3.检查《个人所得税扣缴情况报告表》中的工资、薪金总额与“工资结算单”工资总额,审查企业有无扣除水电费、住房租金、托儿费、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等费用后的实发工资扣缴税款的情况。

4.通过检查劳动保险部门保险缴纳清单和工资明细表,核实企业是否有扩大劳动保险交纳的基数、比率,降低计税依据的问题。如提高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比例,降低计税依据。对效益较好的经营单位,要查看是否为员工建立企业年金计划,是否将为员工缴纳的补充商业险等合并计入工资、薪金所得计税。

社会学:第8章 社会制度 篇6

1、理解社会制度的类型和构成

2、从社会学角度理解政治制度,经济制度

3、理解克尔曼报告对中国的启示

4、了解我国的教育制度

教学重点:社会制度的含义、构成,克尔曼报告的启示 教学难点:制度化,教育社会学观点 教学内容:

§8 社会制度

导言:

电影《孩子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一所简陋的山区学校师资奇缺。于是,队长就把一个在这里插队的知青安排到学校做教师。由于没有教材,知青便按照自己的一套方法教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了“孩子王”。他和学生以字典为赌注打赌,并在打赌过程中给学生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给学生讲述“从前有座山”的故事,使得朗诵该故事的声音从一个教室传到另一个教室……他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激起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但这些做法却违反了当时的教学内容和条例,最终他被退回队里。临走时,他把自己唯一的一本字典留了和他打赌的学生,并在上题了字……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按规矩办事往往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孩子王”就是没有按规矩行事,而丢了“饭碗”。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充斥着各种规矩。上街交通法规;学校校规、守则;超市店规;企业、工厂厂规„„从小到大我们也一直被灌输“遵纪守法、守规矩”的观念。

其实,在社会学视野中,规矩便是所谓的社会制度。

§8.1社会制度概述

在社会中,会受各种社会制度的管理和约束。而社会如果没有了社会制度,就会处于一生混乱之中。因此,社会学也关注对社会制度的研究。

在我国古代,就有比较完备的社会制度。我们所说的“礼”,就是古代社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周礼》、《礼记》就是记录和阐述我国古代社会制度的著作。在《礼记·曲礼》中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政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这里的“礼”就是社会制度,规定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行为模式。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就有丰富的记载。而现代的许多社会科学,对社会制度也非常重视。

社会制度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及其模式和规则,是社会行为的规范体系,它们规定了社会关系网络中每个特定角色的权利、义务及行为方式。

而在中国,社会制度具有三层含义:①宏观意义上的社会经济形态,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②中观意义上的社会某一具体领域里的社会规范体系,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③微观层面上某一组织结构内部的规范规则,考勤制度,值班制度,学生守则,医生职责。社会学主要研究的是中观层面的制度。

社会制度的核心是价值标准,组织规范体系和物质设备是制度的外在形式。根据这一认识,我们把社会制度定义为:基于一定的价值标准而设立和形成的一套相对稳定的、模式化的、被人们习惯和自觉遵守的规范体系。

(社会制度是指各种社会系统内,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规范与系统内社会成员的共同行为模式的总和。)

一、社会制度的特征

1、普遍性(一切社会中)

2、相对稳定性 如果一个制度朝令夕改,会使人无所适从

3、复合性

4、变异性

不同时代不同性质,不同社会有不同表现形态

5、强制性 强制性有强有弱,分成不同层次:

6、阶段性 阶级打上阶级烙印

二、社会制度的历史演变

首先要说一下社会制度的起源。社会制度为什么会产生?从理论的角度来划分,大体分为人类基本需要起源论和社会需要起源论。

人类基本需要论的人认为,制度起源于人类的四种基本需要——饥饿、爱情、虚荣和恐惧。饥饿产生社会自存制度,如工业组织、商业组织;爱情产生社会自续制度,婚姻、家庭;虚荣产生社会自足制度,如礼仪、娱乐等;恐惧产生宗教制度。台湾学者龙冠海也持这种观点:“人有营生的需要,便有经济制度; 有性的需求,便有婚姻制度;有生殖育种的需要,便有家庭制度; 有和平相处的需要,便有政治法律制度;有抵御敌人的需要,便有军事制度;有传达思想的需要,便有语言、文字、交通制度;有解释和对付自然力量的需要,以求精神上的安慰,便有宗教制度。这些制度都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而每

一个制度,都有一种基本需要为其依据。”

而社会需要起源论的人认为社会制度是满足人类需要的手段和途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社会制度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自发形成,由民俗升格为民德,再由民德发展为制度;二是立法产生,通过立法的形成制度。

三、社会制度形成的关键阶段:制度化

制度化是指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具体过程:

1、确定共同的价值观念

2、制定规范

3、建立机构

四、社会制度的类型和构成

1、类型

本源制度:经济制度、婚姻家庭制度(满足生存和延续的需要)

派生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制度(满足人类发展和社会秩的需要)

2、构成

(1)基本观念与基础理论

基本观念是制度的灵魂,体现社会的普遍价值。而观念系统不是专门设定的,而是体现在一系列的理论或思想中。如学校的教育背后总有一整套文化观念作为支持,包括培养目的、校训、教师的敬业精神等,折射出一个制度的灵魂。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辍学就是那一所山村小学得以存在的精神核心,没有这一观念的维系,那个学校早就维持不下去了。

(2)规范体系

社会制度都包含着一套规范体系,规范了人们之间相互关系(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等)以及行为模式。规范体系包括风俗、习惯、传统、惯例、道德、伦理等(不成文的)和准则、章程、条例、法律、纪律等(成文的)

社会中通常的规范形式包括习俗、规则、道德与宗教、法律等。(3)组织系统

这是制度的实体部分,涉及职能的分工和人员的分配,用以检查和推动制

度的运行。组织系统包括组织的管理者、职能部门和具体执行任务的组织成员。一项社会制度是否顺利运行,除了必备一套令人接受的观念系统,一套合理有效的规范体系外,在很大程度上还要领带于一套分工严密、权责清晰、效率超前、领导有方的组织系统。例如,学校从校长到老师,再到保洁员,他们都必须遵守学校所要求的行为模式,他们的存在和工作保证了学校的正常运转。也就是说,组织系统是执行者和推动者。

(4)设施系统

是制度运行的空间场所和物质基础。没有物质设备,制度就发挥不了作用,设施系统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用性的物质设施,如政治制度的政府、军队、法庭、监狱等;经济制度的货币、银行、公司、工厂、商店等;宗教制度的教堂、神庙、神器、经书等;教育制度的学校、教学楼、图书馆、教材等。另一类是象征性标帜,例如国旗、国徽、党旗、军旗、校徽等,具有一定象征意义,在一定范围内起到团结一致、增强凝聚力的作用。

以上四部分构成一个有血有肉的现实制度,缺一不可,无法也不必要严格分开。即有它的灵魂(概念、规则)又具有躯体(组织、设备)

五、社会制度的功能

1、行为导向功能

为了使人们的角色行为保持一定程度的协调和一致,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性和连续性,社会总是通过一系列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社会制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通过规范体系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地位和角色,也就为人们提供了思想和行为的模式,使其依照行事。

2、社会整合功能

社会制度的调控与整合功能是行为导向功能的强化和延伸。社会制度通常通过鼓励及惩戒等方式来调适角色关系,消除社会运行的障碍,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促使社会行为有序化。人们只要规范行事,就会使整个社会关系结构完整,社会活动有条不紊,各方面默契配合,整个机体运转灵活。

3、传播和创造文化功能

社会制度作为一种整合力量,通过保存和传递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使之得以世代沿袭,并在空间上得到普及和发展。人类文化都是在制度中保存、施行、表现出来的,是靠制度规定来进行实践活动的,制度促进文化累积与继承,推运创造新文化。

4、社会化功能

人的社会化正是在社会制度的规范下进行,而学习的内容正是这些规范体系。也就是说,从制度的层面来看,社会化是制度化的过程,从社会化层面来看,制度化是社会化的手段和方法。

§8.2 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社会制度中的本源制度,它对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作出了规定(主要由经济法规、条令、经济组织条例及其职能和性质的规范等方面构成),社会学对经济制度的研究不在于经济内部结构问题,如供需、产销、征税等问题„„而在于研究经济与其他社会制度的关系,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经济制度起源与人类生活的需要。

一、经济制度对人们经济行为的规范(164页~165页12345)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2)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分工的规定;(3)对社会经济运行中交换活动的规定;(4)对市场运行的规定;

(5)对经济活动中相互承诺的规定。

二、职业社会学

1、三种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农业、林、牧、渔(与自然资源收集、开采)第二产业:制造业、工业

第三产业:服务业(服务行业、银行、医药、教育等)

2、职业的专业化

专业化职业:指必须具备广博而系统的理论和科学技术知识,并受过一定的训练才能胜任的职业。

专业化的职业与其他职业的区别166页

三、劳动和异化

异化:人们在自己无力支配并认为是压抑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条件面前的体验的一种束手无策、孤独和毫无意义的感觉。

由于高度分工,工人担负责任很小,他们一无工具、二不拥有最终产品,三不能参加决策,生产的利润也进不了自己腰包。因此,失去了劳动的积极性,产生异化。

四、消费者社会的来临和消费社会学研究

§8.3 政治制度

一、政治制度概述

1、政治制度:指的是国家权利如何产生、如何行使和有关权力结构的规定,由国家颁布并强制执行的,用以约束社会成员和群体活动的规范体系。(换句话说,就是规范个人或团体获得权力并在社会中对他人实施权力的体系。)

2、功能

(1)维持社会秩序

(2)管理公共事务,起到协调、规划和监督作用

二、政治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是以政治制度及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学分支。

主要研究社会现象中的政治现象,其中包括政治秩序、政治行为、政治权力、政治过程,以及政治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等。

三、权威的三种理想类型

1、权力:是一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身上(不管别人愿不愿意)的一种权力

2、三种理想类型 韦伯 权力合法性问题

魅力型统治的基础 知先、英雄、领袖、救星(卡里斯马型)传统型统治的基础 西欧长老制、世袭、家长制 法理型统治的基础 法令、规章必须合乎法律

§8.4 教育制度与教育社会学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既包括知识的传播,也包括人格的教育。

广义:指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一切社会活动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人的品德,发展智力体力,以便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段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制度是社会的启导、延续和发展制度,是社会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传授知识与科学,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规范体系及其组织机构的综合。它的目的主要是把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和科学技术代代相传并使之发扬光大,通过人的素质培养促进社会进步。

不管广义教育还是狭义教育,最终目标都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而对社会个人有哪些具体的功能呢?

一、教育的功能

显见功能:被人们认识到、认可并有意造成的功能

1、推动社会经济、政治

教育与经济、政治与关系:(1)社会经济、政治决定教育,教育也离不开经济、政治的保证(2)教育对经济和政治有巨大的反作用,经济、政治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教育的发展。

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功能:(——生产力功能)(1)使劳动力增值(2)使科学知识增值(3)促进生产力发展 教育对社会政治的功能:(1)促进社会政治的延续(2)提示社会政治生活的质量(3)推动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

2、传播文化

通过教育使文化传承下来,并通过教育创造新文化并传播开来,受教育—学文化

3、凝聚社会力量

教育通过社会整合来凝聚社会力量。社会整合包括价值整合、功能整合、文化整合、人际整合。我们通过教育的启发引导,使人们具有共同的价值标准,具有大局意识实现责任分工、密切合作,和谐生活在一个大家庭,并通过集体观的教育引导,使大家团结协作,实现社会整合。

4、发展自我

人并非生而知之,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知识、技能,来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5、筛选人才

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人才能大小。因此,受教育程度的差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筛选人才的依据标准。

6、发明创造

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发明创造,发明创造的基础在于教育。潜在功能:

(1)社会流动和社会稳定(2)实现社会控制(3)看护班,婚介所

二、科尔曼报告及启示

1964年美国詹姆斯·科尔曼教授带领一个研究小组收集了美国各地4000所学校60万学生的数据,进行了美国教育领域所做的最大规模的调研。然后他们对这些调研材料大量地进行了分析,到了1966年,科尔曼向国会递交了《关于教育机会平等》的报告,这就是美国社会学史和教育史上著名的《科尔曼报告》。

人们知道,在此之前,黑人学生的文化教育水平较低,而且相对于白人差距越来越大。科尔曼和大多数人一样,都以为这种差距主要是学校的物质水平和条件造成的,或是受教育的机会和种族不平等造成的。而调查结果发现:黑人和其他弱势少数民族后裔(拉丁裔和印地安人)相对比白人中产阶级缺乏一种改变和控制自己前途的自信。科尔曼把这种现象称为self esteem(自我评估)。受种族肤色等因素造成社会地位的影响,这些处于弱势的学生,自我评估比较低,他们觉得环境过于强大,不可能通过教育改变他们的人生。他们对自己的前途缺乏自我期望,觉得没有盼头,学习士气比较低。从而造成学习成

绩低,与白人相比差距越来越大。这就是美国当时的教育状况。而《科尔曼报告》出台后对美国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补充资料:

科尔曼等人研究的主要创新是处在于将学生学业成就引入到教育机会均等的研究领域,并在教育投入与产出间进行综合分析,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对学校的投入、师资水平、设备设施的调查而提出不平等性问题,其主要结论如下:(1)美国公立学校存在着严重的种族隔离问题。(2)校际间差距对不同种族的学生有不同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就更多地依赖于他们所在的学校,而白人学生的学业成就较少因为学校的设施、课程和教师条件等受到影响。白人学生中学业成就只有10%可归因于学校,而南部黑人学生比例高达20%。(3)造成黑人儿童学习水平低的原因主要不是学校物质条件,而是学校内的社会因素,即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同学的社会经济背景等。传统观点认为造成黑人和被人孩子学业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物质水平和条件,但科尔曼等分的调查结果发现,黑人学生所在的学校和白人学生所在的学校在学校设施、教师工资条件等有形条件上的差距,并不像以前想象得那么大。“科尔曼报告”就影响白人学校学生学业成就差异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了排序,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同学的社会经济背景差异,其次是教师素质的差异,而设备和课程的差异是最不重要因素。“科尔曼报告”还指出,学生的学业成就还与学习期望有很强的相关性,学生处于不同的同学环境中将会取得不同的学业成就。(4)同学间的社会经济背景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有不同的影响程度。“科尔曼报告认为”将低收入阶层的孩子送到中等收入阶层占大部分的学校,对低收入阶层子女有好处,而对中等收入阶层子女不构成伤害。科尔曼等人认为,这是因为低收入阶层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受影响。科尔曼解释说,在中等阶层家庭,信心和成就根植于成人的监管和教育,中等阶层的孩子大都在家里学得多一些,从同学和老师那里学的东西要少一些。科尔曼对此问题的研究被许多后续研究所证实,即使是最激烈的反对学校种族融合的人也认为白人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因为种族融合而下降。这个发现也是“科尔曼”报告中极具重要意义的研究结果,甚至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科尔曼法则”。(家庭经济背景的差异最终造成的是家庭文化的差异,当它成为影响学生学业水平的主要因素以后,教师所能做的,就是除了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水平以外,就是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文化对孩子学业的影响,并帮助做一些改善工作。作为学校,在编班级的时候要把学生家庭经济背景合理搭配作为编班的重要因素加以考虑,以创造能够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环境。

调查发现: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主要是与学生本身的阶级背景相关。黑人学生大多来自下层阶级家庭,因而在对学习要求的准备上和精神动力上,普遍比多数中产阶级家庭的白人学生差。

说明学校教育不孤立的,而是与社会密切相关的。

启示:学校教育确实存在着不平等的现象,而这种不平等的现象是由什么引起的?——社会的不平等和系统内部的不平等。

尽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例如“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的颁布——有法可依;学前教育——研究生及承认教育的完整体系的建立;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增加等。但我国的教育制度存在很多弊端和不足。特别是教育与公平的问题。

教育本来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它应该给予每个人平等的起点,应该不受出身、家庭收入、社会地位的影响,但由于我国教育制度的缺陷,使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无法发挥。

首先是义务教育发展部不平衡。80年代中期,基础教育权限下放,由地方政府负责。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同,产生了差异。政府投入不同。东西有差异,城乡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其次,面向学生的教育质量不公平。好学生、差学生,老师的态度截然不同。

导致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因素:

1、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分级管理”

2、学生家庭条件参差不齐

3、升学率导致的马太效应 教育系统内部形成的不平等

1、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差别

2、学生的成绩论等次

三、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1、教育制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独木桥——扩招,扩大高中职业化教育比重昂,终身教育政策

2、建立具有开放性和弹性的教育制度 职业学校、私立学校

3、保持不同层次教育制度之间的协调发展

调整结构,发挥教育整体

4、多出、快出和出好人才

一方面,依照规律组织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加强思想与社会之一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出合格人才。

四、教育社会学

社会的发展需要决定了教育社会学的产生。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领域有传统教育社会学派和新兴教育社会学派两种主要观点。

传统的主张站在教育学的角度研究教育的社会功能,认为是教育学的分支;新兴的强调站在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教育体系结构,尤其是与其他社会制度的关系,认为是社会学的分支。

讨论: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端

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式学习。

2、围绕主题通过图书馆、期刊网、互联网收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3、一周后,以小组为单位递交一份研究报告。(PPT格式)

上一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女娲造人》教案下一篇:申请书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