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企业购并案例

2025-01-04

第2章企业购并案例(共5篇)

第2章企业购并案例 篇1

(第三组完成)

来云鹏诉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服务合同纠纷案

天津四方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来云鹏于2001年4月2 2日在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通利方公司)所有和运作的新浪网上注册了会员号为laiyunpeng的5 0 M免费邮箱。2001年9月1 6日零时,四通利方公司将原来的5 0 M容量邮箱缩减至5 M。因此,来云鹏将四通利方公司诉至法院,认为用户以向四通利方公司提交会员注册申请、该公司确认并开通邮箱的方式缔结了电子邮箱服务合同,且双方互有对价,因此该服务合同应该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任何一方均不能在未经对方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变更合同内容。另外,四通利方公司所提供的免费邮箱服务并非真正的免费,而是以在用户所发送和接收的电子邮件上发布大量的商业广告为对价。新浪网不顾其承诺和作为门户网站的信誉,在未经会员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变更电子邮箱服务,压缩“免费邮箱"的容量,构成了违约。故来云鹏起诉要求四通利方公司继续履行其承诺提供的5 0 M容量免费电子邮箱服务,并由四通利方公司承担诉讼费用。原告来云鹏提交的主要证据有:1.网址为http://members.Sina.cn/scgi/olduser.fc g的会员资料网页页面;2.《新浪网北京站服务条款》;3.收件人为的新浪会员注册成功确认邮件;4.收件人为,主题为“恭喜您申请的新浪免费电子邮箱正式开通”的电子邮件;5.网址为http:// mail.si na.corn.c n的网页页面。

四通利方公司针对来云鹏的起诉提交了答辩状,认为来云鹏通过新浪网注册取得新浪网会员身份,并享有免费邮箱服务。注册过程中,新浪网全面展示了服务条款,只有在用户完全同意该服务条款,并点击“同意”键以表示其已接受了服务合同的全部内容后,方可继续进行操作。故该服务条款应作为本案判断是否存在违约行为的依据。在该服务条款中明确规定了新浪网有权在必要时调整服务合同条款,并随时更改和中断服务,而无须对用户或第三方负责。因此,新浪网调整电子邮箱容量是行使服务条款中约定的变更合同内容的权利,并不构成违约。另外,新浪网所提供的电子邮箱服务完全是免费的,在实际的使用中,用户无须支付给新浪网任何对价。故请求法院驳回来云鹏的诉讼请求。被告四通利方公司提交的主要证据有:1.新浪网会员注册步骤第三步页面;2.《新浪网北京站服务条款》;3.《新浪网免费电子邮件服务使用协议》。

第2章货币制度 篇2

一、单项选择题

1.金本位制下,()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A.货币含金量B.铸币平价 C.中心汇率D.货币实际购买力

2.以金为货币金属,以金币为本位币,不铸造.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可以兑换外币汇票是()。

A.金块本位制B.金本位制 C.金汇兑本制D.银本位制

3.在金本位制下,外汇汇率的波动幅度受()的限制。

A.黄金储蓄状况B.外汇储蓄状况C.外汇政策D.不变

3.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职能基础上的。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

4.在一国货币制度中,()是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

A.主币B.本位币C.辅币 D.都不是

5.格雷欣法则起作用于()。

A.平行本位制B.双本位制C.跛行本位制D.单本位制

6.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位1:13,而市场比价位1:15,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

A.银币B.金币C.金币银币同时D.都不是

7.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是()。

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块本位制

8.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是()。

A.呈正比B.呈反比C.相一致D.无关

9.辅币的名义价值()其实际价值。

A.高于B.低于C.等于D.不确定

10.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

11.()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曾起着积极的作用。

A.金币本位制B.金汇兑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块本位制

12.美元与黄金内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是()的特点。

A.国际金本位制B.牙买加体系 C.布雷顿森林体系D.国际金块本位制

13.金属货币制度不具有的性质是()。

A.流通中主币为金属铸币B.辅币限制铸造 C.主币无限法偿D.辅币无限法偿

14.信用货币制度不具有的性质是()。

A.主币集中发行B.辅币集中发行 C.信用货币在流通中使用D.流通中主币为金属铸币15.1933年国民党政府的法币改革废止了我国实行多年的()。

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 C.汇兑本位制D.金块本位制

16.货币流通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货币制度是()。

A.信用货币制度 B.金币本位制 C.金块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

17.金属货币通过自由铸造进入流通在()条件下不复存在。

A.银本位制B.金银复本位制 C.信用货币制度D.金币本位制

18.欧元正式成为欧元区国家惟一法定货币的时间是()。

A.1998年1月1日B.1999年1月1日C.2002年1月1日D.2002年7月1日

19.关于人民币发行管理方面的正确规定是()。

A.发行库由商业银行经营B.发行库保存发行基金C.业务库由人民银行管理 D.业务库保存回笼基金

20.金银铸币按照法定比价流通是()。

A.金汇兑本位制B.金块本位制 C.双本位制D.平行本位制

21.牙买加体系的的特点之一是()。

A.保持固定汇率B.国际收支可自动调节C.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D.实行浮动汇率

二、多项选择题

1.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贵金属存在于()条件下。

A.银本位制B.金银复本位制 C.金币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E.金块本位制

2.贵金属不能自由输出输入存在于()条件下。

A.银本位制B.金银复本位制 C.金币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E.金块本位制

3.金铸币作为流通中主币的情况存在于()条件下。

A.银本位制B.金银复本位制 C.金币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E.金块本位制

4.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是()。

A.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B.汇率安排多样化 C.国际收支可自动调节 D.黄金美元是国际货币E.黄金是国际货币

5.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主币具有以下性质()。

A.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B.国家法定价格标准 C.面值为货币单位的等份D.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指定发行银行E.足值货币

6.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A.各国无法通过变动汇率调节国际收支B.要保证美元信用就会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C.缺乏统一稳定的货币标准D.浮动汇率为主加大了外汇风险E.无法满足各国对国际清偿能力的需要

7.人民币货币制度的特点是()。

A.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计价、结算的货币单位 B.人民币主币无限法偿,辅币有限法偿 C.人民币采用现金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 D.现金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发行 E.目前人民币汇率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8.区域货币制度的特点是:()。

A.建立统一的中央银行 B.发行统一货币C.不保持独立的货币收支D.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E.欧元是惟一的区域货币

9.流通中使用银行券存在于()条件下。

A.银本位制B.金银复本位制 C.金币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E.金块本位制

10.金属货币制度下辅币具有以下性质()。

A.足值货币B.不足值货币 C.无限法偿D.有限法偿E.限制铸造

三、判断分析题

1.复本位制是金银复本位制的简称,是指以金和银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2.在金本位之下,两国货币单位的含金量之比是确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3.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平行本位制中发生作用。()

4.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黄金为基础,但却是以美元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自此体系建立起来,金本位制度就宣告崩溃了。()

5.格雷欣法则是在平行本位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6.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劣币。()

7.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与熔化。()

8.在纸币本位制下,如果在同一市场上出现两种以上纸币流通,会出现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排斥实际价值高的货币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9.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确定货币名称和货币单位,货币名称和货币单位确定了,一国的货币制度也就确定了。()

10.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是相一致的。()

11.在跛行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都可流通,所以“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在这一货币制度下也同样起作用。()

12.金块本位制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

13.银行券只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在金属货币制度中不存在。()

14.金币本位制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金铸币。()

15.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平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

16.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信用货币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17.外汇在各种货币制度下都可以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

18.金币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条件下,金铸币都是流通中的货币。()

19.牙买加体系规定美元和黄金不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

20.只要是国家铸造的货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21.金币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辅币限制铸造。()

22.国家货币制度由一国政府或司法机构独立制定实施,是该国货币主权的体现。()

四、简答题

1.货币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2.为什么说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3.典型的金本位制具有哪些特点?它在历史上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

4.信用货币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5.一国两制下香港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6.什么是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谋求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什么?目前解决的状况如何?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

2.为什么说不理解货币制度及其演变,就不能更好地理解当代金融?

3.试述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及前景。

计算机2级课件第2章范文 篇3

2·1 VFP 的功能与特点P.23~P.24

2·2 VFP 的启动与退出

一、启动

二、退出

2·3 VFP 的应用户开发环境

一、主界面P24

二、菜单操作

菜单系统是在交互方式下实现人机对话的工具。VFP 6.0主界面顶端的菜单栏实际上是各种操作命令的分类组合,其中包括 8个下拉式菜单项,了解系统功能之后,大多数操作均可以通过菜单方式进行。选择菜单项目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鼠标操作

2)键盘操作,“热键”

对主菜单栏,按住Alt键的同时按下所选菜单的“热键”就激活了该菜单项 在菜单中,按住Ctrl键的同时按下相应的“热键”则执行菜单项的功能

3)光标操作,在选择子菜单时,按光标键将光带移动到所需菜单选项上,然后按Enter键即可激活相关操作。

在VFP的菜单系统中,菜单栏里的各个选题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前运行的程序不同,所显示的横向主菜单和下拉菜单的选项也不尽相同。这种情况称为上下文敏感。

三、工具栏的使用

VFP 提供2类工具栏:常用、设计器(报表控件、报表设计器、表单控件、表单设计器、布局、查询设计器、打印预览、调色板、视图设计器、数据库设计器)

1·显示或隐藏工具栏

1)工具栏会随着某一种类型的文件打开后自动打开。例如当新建或打开一个数据库文件时,将启动显示“数据库设计器”工具栏。当关闭了数据库文件之后该工具栏将自动关闭。

2)可以在任何时候显示或隐藏任何工具栏

单击“显示”菜单,从下拉菜单中选择“工具栏”,弹出“工具栏”对话框,单击鼠标选择或清除相应的工具栏,然后单击 “确定” 按钮。

3)在“工具栏”对话框的下面有三个复选框:

彩色按钮 —— 表示所有活动的工具按钮为彩色按钮,否则是黑白的 大按钮 —— 工具栏中图标按钮放大一倍,系统默认小按钮

工具提示 —— 表示所有的工具栏按钮都有文本提示功能,即把鼠标指针停留在某个图标按钮上时,用文字显示它的功能,否则不显示提示。

4)用鼠标右键在任何一个工具栏的空白处单击,打开工具栏的快捷菜单,从中选择要打开或关闭的工具栏,或者打开工具栏对话框。2·定制工具栏P.26

除了上述系统提供的工具栏之外,为方便操作,用户还可以创建自己的工具栏,或者修改现有的工具栏,统称为定制工具栏。

四、命令操作

命令窗口是桌面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在该窗口中,可以直接键入VFP的各条命令,回车之后便立即执行该命令。

1.三种操作方法来显示与隐藏命令窗口:

1)单击命令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关闭,通过“窗口”菜单下的“命令窗口。选项可重新打开。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命令窗口“按钮。按下则显示,弹起则隐藏命令窗口。

3)按CTRL + F4组合键隐藏命令窗口;按CTRL + F2 组合键显示命令窗口。

2.在命令窗口中可以完成以下工作:

1)按ENTER键执行一条命令;或在命令执行之前,按Esc键删除命令或文本。

2)将光标移到以前命令行的任意位置按Enter键重新执行此命令。

3)选择要重新处理的多条命令行,然后按Enter键执行。

4)若要分割很长的命令,可以在所需位置后接分号,然后按Enter键。

5)在“命令”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显示一个带有下列选项的快捷菜单,菜单项包括可完成“剪切”、“复制”、“粘贴”等常用操作。

6)在“表达式生成器”窗口中可以使用命令、字符串、字段或其他表达式定义一个表达式。当单击“确定”时,所生成的表达式就粘贴到“命令”窗口中。

五、VFP的环境设置 P.28~P.29

安装完VFP之后,系统自动用一些默认值来设置环境,为了便系统能满足个人化的要求,也可以定制自己的系统环境。环境设置包括主窗口标题、默认目录、项目、编辑器、调试器及表单工具选项、临时文件存储、拖放字段对应的控件和其他选项等内容。可使用 ”选项“对话框或 SET命令进行附加的配置设定,还可以通过配置文件进行设置

1·使用 ”选项“对话框

单击 ”工具“菜单下的 ”选项“,打开 ”选项“对话框。”选项“对话框中包括有一系列代表不同类别环境选项的选项卡(共 12个)。

1)设置日期和时间的显示格式

2)更改表单的默认大小

3)设置默认目录

为便于管理,用户开发的应用系统应当与系统自有的文件分开存放,需要事先建立自己的工作目录:在”选项“对话框中选择”文件位置“选项卡 在文件类型选中”默认目录“

按”修改“按钮,或者直接双击”默认目录“,弹出”更改文件位置“对话框 选中”使用默认目录“复选框,激活”定位默认目录“文本框

直接键入路径,或者单击文本框右侧的 ”„„“ 按钮,出现 ”选择目录“ 对话框,选中文件夹之后按”选定“按钮。

单击”确定“按钮,关闭 ”更改文件位置“ 对话框

设置默认目录之后,在VFP中新建的文件将自动保存到该文件夹中。2·保存设置

1)将设置保存为仅在本次系统运行期间有效

2)保存为默认设置

2·4 文件类型 P.29 表2-1

以扩展名加以区别

PJX项目PJT 项目备注

DBC数据库DCX 数据库复合索引DCT 数据库备注1

DBF 数据表IDX 数据表独立索引CDX 数据表复合索引FPT 表备注SCX表单SCT 表单备注

FRX报表

MNX菜单MPR 生成的菜单程序MPX 编译后的菜单程序

QPR生成的查询程序

MEM内存变量文件

PRG程序FXP编译后的程序APP 生成的应用程序EXE 可执行文件 2·5 项目管理器

文件、数据、文档和 VFP 对象的集合。是 VFP中处理数据和对象的主要组织工具,为系统开发者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工作平台,其作用:

1.提供了简便的、可视化的方法来组织和处理表、数据库、表单、报表、查询和其他一切文件,通过单击鼠标就能实现对文件的创建、修改、删除等操作;

2.在项目管理器中可以将应用系统编译成一个扩展名为app的应用文件或exe的可执行文件。

一、创建项目

项目管理器将一个应用程序的所有文件集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个扩展名为.pjx的项目文件。

1·创建项目 *

创建一个新项目有两种用途:

仅创建一个项目,用来分类管理其他文件。

使用应用程序向导生成了了个项目和一个VFP 应用程序框架。

用”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创建新项目,具体操作如下:

1)从”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命令,或者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系统打开”新建“对话框。

2)在”文件类型“ 区域选择 ”项目“ 单选项,然后单击 ”新建文件“ 图标按钮,系统打开”创建“对话框。

3)在 ”创建“ 对话框的 ”项目文件“ 文本框中输入项目名称,如”人事管理“,然后在 ”保存在“ 组合框中选择保存该项目的文件夹。

4)单击 ”保存“ 按钮,VFP就在指定目录位置建立一个”人事管理“的项目文件。

当激活”项目管理器“窗口时,在菜单栏中将显示”项目“菜单。对于已经创建的项目文件,以后再打开时同时自动打开项目管理器。

2·打开和关闭项目

用菜单方式打开项目的操作步骤:

1)从 ”文件“ 菜单中选择 ”打开“命令,或者单击 ”常用“ 工具栏上的 ”打开“按钮,系统弹出 ”打开“ 对话框。

2)在 ”打开“ 对话框的 ”文件类型“ 下拉框中选择 ”项目“ 选项,在 ”搜寻“框中双击打开项目所在的文件夹。

3)双击要打开的项目,或者选择它,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即打开所选项目。

关闭项目:单击项目管理器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未包含任何文件的项目称为空项目。当关闭一个空项目文件时,VFP在屏幕上显示提示框,若单击提示框中的”删除“按钮,系统将从磁盘上删除该空项目文件;若弹击提示框中的”保持“按钮,系统将保存该空项目文件。3·项目管理器的界面

”项目管理器“窗口有7个选项卡,其中 ”数据“、”文档“、”类“、”代码“、”其他“ 5个选项卡用于分类显示各种文件,”全部“选项卡用于集中显示该项目中的所有文件;”折叠“选项卡用于折叠或展开项目管理器窗口;若要处理项目中某一特定类型的文件或对象可选择相应的选项卡。

1)”数据“ 选项卡:包含了一个项目中的所有数据 —— 数据库、自由表、查询和视图。

2)”文档“选项卡:包含了处理数据时所用的三类文件,输入和查看数据所用的表单、打印表和查询结果所用的报表及标签。

3)”类“选项卡:使用VFP的基类可以创建一个可靠的面向对象的事件驱动程序。如果自己创建了实现特殊功能的类,可以在项目管理器中修改。只需选择要修改的类,然后单击”修改“按钮,将打开”类设计器“。

4)”代码“选项卡:包括三大类程序 —— 扩展名为.prg的程序文件、函数库APILibraries和应用程序.app文件。

5)”其他“选项卡:包括文本文件、菜单文件和其他文件,如位图文件.bmp、图标文件.ico等。

6)全部选项卡:以上各类文件的集中显示窗口。

二、使用项目管理器 *

通过项目管理器,用户可以通过可视化的直观操作在项目中创建、添加、修改、移去和运行指定的文件。在项目管理器中操作最方便的方法是使用相应的命令按钮。项目管理器的右侧同时可以显示6个按钮,根据所选定文件的不同,将出现不同的按钮组。

1·创建文件

首先要确定新文件的类型。例如,若要创建一个数据库文件,必须在项目管理器中首先选择”数据库“选项。

只有当选定了文件类型以后,”新建“按钮才可用。单击”新建“按钮或者从”项目“菜单中选择”新建文件“命令,即可打开相应的设计器以创建一个新文件。

注意!在项目管理器中新建的文件自动包含在该项目文件,而利用”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创建的文件不属于任何项目文件。

2·添加文件到项目文件中

1)选择要添加的文件类型。例如,要添加一个数据库到项目文件中,则应在项目管理器的”数据“选项卡中选择”数据库“选项。

2)单击 ”添加“ 按钮或从 ”项目“ 菜单中选择 ”添加文件“ 命令,系统弹出”打开“对话框。在”打开“对话框中选择要添加的文件。

3)单击 ”确定“ 按钮,系统便将选择的文件添加到项目文件中。在VFP中,新建或添加一个文件到项目中并不意味着该文件已成为项目的一部分。事实上,每一个文件都以独立文件的形式存在。我们说某个项目包含某个文件只是表示该文件与项目建立了一种关联。这样做有两大优点,一是一个文件可以包含在多个项目中,项目仅仅需要知道所包含的文件在哪里,而不需关心所包含文件的其他信息;二是如果一个文件同时被多个项目所包含,那么在修改该文件时,修改的结果将同时在相应的项目中得以体现,这样就避免了在多个项目中分别修改文件,从而有可能导致发生修改不一致的后果。

3·修改文件

1)选择要修改的文件。例如,选择数据库中的一个表。

2)单击 ”修改“ 按钮或从 ”项目“ 菜单中选择 ”修改文件“ 命令,系统将根据要修改的文件类型打开相应的设计器。

3)在设计器中修改选择的文件。

如果被修改的文件同时包含在多个项目中,修改的结果对于其他项目也有效。

4·移去文件

1)选择要移去的文件。

2)单击 ”移去“ 按钮或从 ”项目“ 菜单中选择 ”移去文件“ 命令。

3)若单击提示框中的 ”移去“ 按钮,系统仅仅从项目中移去所选择的文件,被移去的文件仍存在于原目录中;若单击 ”删除“ 按钮,系统不仅从项目中移去文件,还将从磁盘中删除该文件,文件将不复存在。

5·其他按钮

在项目管理器中,除了上面介绍的”新建,“添加”、“修改”、“移去”按钮之外,随着所选择的文件类型不同,按钮所显示的名称将随之改变。其他按钮的功能如下:

1)“浏览” 按钮:“浏览” 窗口中打开一个表。此按钮与 “项目” 菜单的“浏览文件” 命令作用相同,且仅当选定一个表时可用。

2)“关闭” 和 “打开” 按钮:打开或关闭一个数据库。此按钮与 “项目” 菜单的“ 关闭文件”、“打开文件” 命令作用相同。如果选定的数据库已关闭,“关闭”按钮变为 “打开”;如果选定的数据库己打开,此按钮变为 “关闭”。

3)“预览” 按钮:在打印预览方式下显示选定的报表或标签,与 “项目” 菜单的“ 预览文件”命令作用相同。

4)“运行” 按钮:执行选定的查询、表单或程序。当选定项目管理器中的一个查询、表单或程序时才可使用。此按钮与 “项目” 菜单的 “运行文件” 命令作用相同。

5)“连编” 按钮:连编一个项目或应用程序,与 “项目” 菜单的 “连编” 命令作用相同。

2·6VFP向导、设计器、生成器简介

一、VFP的向导P.33 表 2-3

二、VFP 的设计器P.33 表 2-2

表设计器、数据库设计器、报表设计器、查询设计器、视图设计器、表单设计器、菜单设计器、数据环境设计器、连接设计器

三、VFP 的生成器P.34 表 2-

4作业:P.35~P.36(省书)

一、选择题

第9章案例_客户关系管理 篇4

1.大众公司案例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大众企业公司在国外市场所面临的竞争开始延续到中国国内。一方面,不断推向市场的新车及其理念直接对大众的产品线产生冲突;另一方面,国际水准的营销手段也开始给大众的营销体系带来挑战。

面对激烈的竞争,上海大众于2001年开始筹划实施CRM,并于2002年初正式启动实施。在几年内,大众汽车公司的CRM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上海大众CRM战略获得了“中国最佳CRM实施方案”的美誉。上海大众是如何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战略选择的?

2.俱乐部会员卡

健身中心俱乐部使用会员卡方式与消费者进行联络,以持续积分及打折的方式吸引消费者二次消费,并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以广告、传单等方式发布促销及优惠信息。但是,会员卡的特性导致该俱乐部只能“等待”消费者消费,而无法做到与消费者保持实时沟通,广告、传单只是随机分发,也无法将信息针对性地传递到“正确”的潜在消费者手中。而该俱乐部未能建立有效的客户资料数据库,更无法进行客户细分、客户关怀及针对性的客户营销。听说移动出了一套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然后办理了该业务。很快,该俱乐部以前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一一得到解决。该系统采用手机短信的方式,将会员卡与手机号码绑定,手机的双向功能保证了该俱乐部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同时短信的普及与使用保证了该俱乐部可以将促销与优惠信息直接发布到消费者手中。同时,具有强大而简便易用的后台数据库及应用功能,可以方便地录入客户资料,定时进行客户关怀、从而帮助该俱乐部对消费者进行个性化的营销。

3.移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第2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题 篇5

1.任何符号,都是由()和()两个方面构成的。

2.一个符号,如果没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3.语言符号是()和()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

4.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

5.语言符号具有()和()特点。

6.语言的底层是一套(),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第二级是(),第三级是()。

7.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和()。

8.()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9.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能力和()能力。

10.总起来说,语言的结构要素是()、()、(),其中,()和()都能表达语义。

11.人类揭示语言的本质,一般从两个角度来进行。从语言的社会功能角度来说,语言是(),从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

12.语言是一种(),这是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是(),这是语言的功能特征;语言是(),这是语言的结构特征。

13.语言符号的特点是:()、()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合符号原则上不是任意的,是有理据的B、正是由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语言是可变的

C、最基本的单纯初始符号都是任意的D、任意性是指一个符号先由某一个群体约定,继而向周围扩散推广

2.下列关于”组合规则、聚合规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组合规则关注的是线性搭配问题,聚合规则研究同功能的替换问题

B、组合规则是现实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结构主义语法学提出的

D、组合规则、聚合规则各自独立

3.“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的提出者是(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庄子

三、名词解释

1.符号

2.语言符号

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4.语言符号依存性

5.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6.语言结构的二层性

7.语言发展的渐变性

8.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9.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10.组合关系

11.聚合关系)12.能指

13.所指

四、判断题

1.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2.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3.人类选择语音而不是色彩、手势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因为语音比较好听。()

4.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特点,就是说我们平时说话用什么样的语音代表什么样的意义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

5.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认同的。()

6.语言符号可以拆卸拼装,重复使用。()

7.语言符号是由大大小小的单位按一定规则构成的。()

8. 通过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社会有各种各样的语言。()

9.“失去生命”这一意义,汉语用“sǐ”表示,英语用“die”表示,那是因为不同民族对这一意义有不同理解的缘故。()

10.语言系统是由不同层级构成的,低一级的单位少,组成高一级后数量翻番增加。()

11. 符号与符号的组合关系是指各个符号具有相同的性质特点。()

12.人类之所以能说话,是因为人类具有说话的生理特征,这也是语言的本质特征。()

13.鹦鹉、八哥都会说话,有的甚至还会背古诗,可见,动物也有语言能力。()

14.语言是人类和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之一。()

15.动物掌握“语言”是先天的本领,人类掌握语言则需要后天的学习。()

五、问答题

1.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语言具有任意性?

2.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他们对于语言运用有什么样的意义?

3.什么是符号?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符号?

4.语言符号的特点是什么?

5.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6.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7. 符号和征候的区别何在?

8.语言符号和一般符号有什么样的区别?

9.语言符号中的声音和意义与现实现象的关系怎样?

10.什么是语言的线条性特点?

11.怎样认识语言的层级体系?

12.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二层性?语言符号二层性的核心是什么?

13.为什么说从音位到语素有性质上的飞跃?

14.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怎样互相联系的?

15. 什么是人类的语言能力?具备这样的能力需要什么条件?

16.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和动物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17.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形式

意义

2.意义

形式

3.语音

语义

形式

4.约定俗成5.任

意性

线条性

6.音位

序列

语素

句子

7.组合关系

聚合关系

8.组合聚合9.抽象思维

灵活发音

10.音位

语素

语素

11.交际工具

符号系统

12.特殊的社会现象

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

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13.任意性

线条性。

二、单项选择题

1.D

2.D 3.C

三、名词解释

1.符号: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它包括了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2.语言符号: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象。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

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人义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它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系来说。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

4.语言符号依存性: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至于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对人们就有强制性,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5.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即语言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依次出现的符号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编排。符号的线条性是由规则支配的,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

6.语言结构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即音与义相结合而划分出来的音的结构成分。音位经组合而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是语言的上层。这一层又可以分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是造句材料,是交际的基本单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7.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指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语言结构的体系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

8.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指语言结构体系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

9.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 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

10.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

11.聚合关系: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称为聚合关系。

12.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13.所指: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四、判断题

1.×。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内容)构成的。

2.√。语言是用声音作为形式表达一定意义的,其代替作用同一般符号没有本质区别。

3.×。选择声音是因为声音形式使用方便。

4.×。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至于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进入交际之后,它对人们就有强制性。

5.√。任何语言都是由社会大众决定其音义关系的

6.√

7.√

8.√

9.×。说明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

10.√。从几十到成千、成万、无穷是语言作为层次装置所提供的效能。

11.×。符号具有相同的性质和特点是指符号和符号之间具有聚合关系。

12.×。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语言的本质特征。13.×。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是其他动物无法逾越的鸿沟。

14.√

15.√

五、问答题

1.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语言具有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的音和义之间的关系而言的,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是任意性的,非本质的,没有逻辑关系的,完全是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结果。例如同样是“成本的著作”这样的意义,汉语普通话用语音shu表示,英语用[buk]表示,这说明语言的音义联系是任意性的,没有必然联系。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由于语言具有社会属性,不是自然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完全是偶然的,不可解释的。

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如:人、刀、树、水、路、妻子、太阳、月亮„„,汉语的语音形式和英语的语音形式不相同。

第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而同样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如long,汉语表示“龙”等意义,英语表示“长”。

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如汉语有众多的方言,同样的事物在各个方言也有不同的读音。汉语有七大方言,各个方言区根据语音特点还可以进一步划分次方言区。不同方言区之间,语言的音义联系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同一语言中不同方言的语音差别,也说明了音义联系是具有任意性的,不然,就不会存在什么方言差别了。

2.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他们对于语言运用有什么样的意义?

组合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符号与符号相互组合起来的关系。例如“学习外语”,“学习”与“外语”组合,形成述宾关系。

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如音位、词)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例如“学习外语”,其中”学习”可以用“研究”替换,“外语”可以使用“知识”替换,“学习”与“研究”、“外语”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语言的组合关系说明了语言结构的规则,语言的聚合关系说明了替换规则。组合规则使得语言符号的结构呈现出有序性,聚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大大地简化了语言系统。如果语言中只有组合而没有聚合,没有可替换的同类,每一个句子都必须是新的组合关系,那么语法规则将不计其数,难以掌握。

3.什么是符号?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符号?

答: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甲能代表乙或指称乙,甲就有条件成为乙的符号。

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实现象。比方说,词就是一种能代表和指称某一种现实现象的符号,我们一听到“人”这个词就知道它指的是会说话、用两条腿走路、会制造生产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词是语言中最重要的一种符号,因而成为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离开词,我们就无法造句,自然也就无法指称现实现象,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

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例如“人”这个符号,rén是它的语音形式,“会说话、用两条腿走路、会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进行劳动”是和这个音结合在一起的意义,构成符号的内容。

音与义是语言符号的两个“面”,彼此依存,犹如一张纸有正反两面,我们不能只要正面而不要反面,也不能只要反面而不要正面;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与此一样,只有和特定意义相结合的声音才能叫做语音,由特定语音表达出来的意义才能成为交际所需要的语义。

符号的意义是现实现象的反映,如果“人”不会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那么“人”的意义中也就不会有这方面的内容。正确理解音、义、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掌握语言符号性质和特点的关键。

《语言学纲要》第28页的三者关系图可以帮助大家正确地理解这种关系。人们就是用语言符号进行交际、认识现实的。

4.语言符号的特点是什么?

语言符号的特点,简单地说,一是任意性,二是线条性。这两个特点是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在他的著名论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来的。

任意性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系来说的,即音、义的结合是由现实现象的性质决定的,还是由社会约定的?就是说,它们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现在一般的看法是: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义”,人们说不出道理,完全由社会约定,因而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北方说“人”,汉语说rén,英语说person,或man和woman,俄语说R,&,8,相互间的语音差别很大,但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一样,说明不同的音可以表达相同的意义;同样,相同或相似的音在不同的语言中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如ai,汉语中表达的是哀、爱、矮„„,在英语中表达的是“我”(I)。人们根据诸如此类的现象得出结论,认为什么样的音和什么样的义相结合构成语言符号完全由社会约定,因而简称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或约定性。

一般的语言学著作都用荀子的“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的“约定俗成”四字来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人们都非常推崇荀子“约定俗成”的学说,认为这一认识比西方语言学家还要早二千多年。任意性或约定俗成是构成语言符号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至于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它对人们就有强制性,每一个人都只能乖乖地接受它,绝不能随意更改;即使是那些“一言九鼎”的权威,如皇帝、总统等等也不例外,都只能接受社会已经约定的符号。

所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对立的统一,人们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符号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线条性,就是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如仍以前面说过的“小王打碎了杯子”为例,每一个字只能顺着时间的先后一个跟着一个说出来,绝不能在同一时点中同时嘣出两个字来。

总之,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

5.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语言符号看起来零零散散,好像是一堆乱糟糟的材料,但实际上它们相互间存在着规律性的联系,组成一个严密的系统。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这种系统:一是组成规则,二是运转规则。

语言系统的组成规则主要表现为结构的层次性,就是说,语言是一种分层的装置,可以从低到高、或者从下到上分出若干个层次,使音、义以及由音义相结合而组成的符号“各就各位”,各得其所,但每一种现象又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处于一种互相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之中,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我们可以从下到上去观察语言系统的结构层次。

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的结合体,因而音与义自然处于最下层。“音”本来是一条混沌、模糊的线性音流,犹如笑声哭声、虎啸狼毫,分不出音的结构成分来;“义”的情况也是如此,混沌、模糊,分不出意义的界限。

但是,只要这两者经社会的约定而相结合,我们既能分出音的结构成分,也能分出义的界限。例如汉语“钢”的音是gang,“帮”的音是bang,比较这两个字音的差异,只有最前面的那个音不同,“钢”是g-,“帮”是b-,这就是音与义相结合而划分出来的音的结构成分,这种结构成分一般称之为音位(这个问题后面再具体讨论)。

一种语言的音位是有限的,一般只有三、四十个,但这些有限的音位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组合而构成语音(如上述的gang, bang之类),基本上就能满足意义表达的需要,构成语言符号。音位本身没有意义,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请比较上述的g-和b-);意义如果不经语音的包装,也是无法显示表达的。用来表达意义的音位处于语言系统的下层,其特点就是单面性,因为它本身没有意义。

音位经组合而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是语言的上层。这一层又可以分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语言系统的层级结构可以图示如下:

音位-- 语素-词- 句子

这是语言系统结构二层性的缩影。这个层级结构的奥秘,简单地说,就是以少驭多,以少数结构单位有规则地组成多数;下层与上层,下级与上级,都是以少数有规则地组成多数,即上一层(或上一级)的结构单位由下一层(或下一级)的结构单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构成。

三、四十个音位可以组成五、六千个语素的语音形式,五、六千个语素可以组成几十万个词(大型英语词典大致收词四十余万条),而这几十万条词则可以组成无穷无尽的句子。句子虽然无穷,但句子里所用的材料却不会超出这几千个语素的范围,就是说,新句子无非是现成旧材料的新组合,而新组合又有一定的规则可以遵循,这就是说话的人可以纵横驰骋,放手造出符合表达需要的句子来,而在听者的感觉中,新句子都是似曾相识,不会发生理解的困难。语言为什么能够成为人们得心应手的交际工具?语言系统的这种灵活的层级装置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它为人们以少数驾驭多数奠定了结构的基础。

语言结构的二层性是就语言系统的整体结构来说的,而每一层、每一级的结构单位如何运转?组合和聚合,这两条规则是驾驭语言系统运转的“纲”;抓住了这条“纲”,我们也就能把握住语言系统的结构脉络。

《语言学纲要》就是以这条“纲”为基础来安排、组织语言材料,阐述语言的基本结构原理的。什么是组合规则?就是结构单位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续,组成上一层或上一级的一个结构单位,好像一个个连接在一起的链圈,一环扣一环,组成一根环环相扣的链条。

聚合规则与这种组合规则有紧密的联系,这就是每一个结构单位在这一前后相续的线性链条上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而在这个位置上它可以被卸下来,换成另一个结构单位,从而构成上层或上级的一个新的结构单位,犹如环环相扣的链条,某一个环可以被另一个环替换掉而成为一根新链条一样。

所以,什么是聚合规则?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在同一结构位置上不同结构单位的替换规则。我们不妨用一个语音的例子和一个语法的例子来说明这两条规则。比方说前面说过的bang,b, a, ng是三个音位(ng这两个字母表示一个音位,如用国际音标表示就是N),它们前后相续的顺序就是汉语音位的一种组合规则,每一个音位各有自己特定的位置,颠倒顺序或互换音位的排列顺序,比方说,abng或angb等都不是汉语音位的组合规则,因为它们都不能构成上一级的结构单位(语素)的语音形式,因而语言中根本不允许有这样的音位组合。

bang有三个音位的位置,每一个位置都可以换成其他的音位,以构成一个新的语素语音形式。比方说,如b换成p,就是“膀”;换成g,就是“钢”;换成d,就是“当”,换成s,就是“桑”„„。由于b, p, g, t, s„„可以在同一位置进行替换,因而它们在构成语素语音形式的时候具有相同的作用,人民将它们称之为声母。其他两个音位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替换。这就是汉语音位层面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语法的组合和聚合规则可以沿用第一章用过的例子:

小王

打碎了

杯子。

小猫

撞翻了

花盆。

中国人民

打败了

日本帝国主义。

从语句的结构层面来说,这里有三个结构单位的位置(每一位置上的结构单位又由若干个低层级的结构单位构成,这里不细说),每一个位置上有一个结构单位,彼此前后相续,组成一个句子。这是汉语语法的一条组合规则,一般称之为“主--谓--宾”。

每一个位置上的结构单位都可以用别的单位来替换,从而构成一个新的句子,例如句首位置的“小王”换之以“小猫”、“中国人民”或其他什么结构单位,就构成了不同的句子。在同一位置上能进行相互替换的单位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可以将它们归为一类,例如将句首主语位置和第三个宾语位置上能相互替换的单位归为一类,称为名词,将第二个位于位置上能相互替换的单位归为一类,称为动词,等等。抓住这样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大体上就能分析语句的语法结构。

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相互有内在联系的两条规则。组合规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横向联系,聚合规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纵向替换,所以他们犹如纵、横两轴,每一个结构单位都可以在纵、横两轴的交叉点上找到它的位置;我们如果能把握住这种交叉点,也就不难了解一个结构单位的性质和特点。

正确理解结构的二层性和组合、聚合的运转规则,这是理解语言符号系统的关键。

6.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现在发现,每一种动物内部各有其自己的特定的交际方式,一般称之为动物”语言”。有些动物的“语言”,例如蜜蜂,据研究,已相当复杂,能传递很多种不同的信息。这种“语言”和人类语言有无原则的区别?如果有区别,那么其根本的区别在哪里?这可以根据人类语言符号系统的特点和结构原则进行比较分析。语言符号的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动物表示震怒、恐怖、觅食、求偶、警告新信息等的叫喊,虽然有音有义,但都是囫囵一团,分不出音义结合的结构单位。这种囫囵一团的叫喊大致都是因时因地而发,与环境的刺激有关,音义之间没有任意性的特点;因为分不出结构单位,自然也就谈不上结构的线条性。这种叫喊与生俱来,用不着学习,不像人类语言,不经艰苦的学习,是掌握不了的。语言符号系统的最根本的特点是结构的二层性和组合、聚合的运转规则,任何动物语言都不可能具有这种特点。

人类语言是一种二层多级的装置,隐含着以少驭多的机理,几十个音位排列组合成几千个语素的语音外壳,使意义具有人们可以感知的形式;几千个语素排列组合成几万以至几十万个词,乃至无数的句子。动物“语言”仅仅是囫囵一团的叫喊,分不出单位,因而其中不可能具有以少驭多的机理,自然也就谈不上结构的二层性和组合、聚合的运转和结构规则。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是其他动物无法逾越的鸿沟;即使是人类的近亲黑猩猩,虽然经过严格的训练,也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了解动物”语言”的囫囵一团的叫喊,可以反衬人类语言的特点。

7. 符号和征候的区别何在?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符号和自己所代表的事物是两回事,相互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形式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这些可以感知的形式都是和意义结合在一起的。符号中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全由社会“约定俗成”,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这便是征候和符号的本质区别。

8.语言符号和一般符号有什么样的区别?

1)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语言符号的形式选择的是声音,即语音,而不是色彩、线条一类作为形式。人类之所以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符号的外在形式,这主要是因为语音符号本身具有突出的优点:一方面,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发音器官人人都有,随时可以使用,因此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语音形式表达意义内容,不需要任何附加设备,使用非常方便,简便;另一方面,语音的容量非常大,一种语言一般只有几十个音,就可以任意排列组合,表达思想;而且,用嘴说话还不影响手脚的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有声的语言不会因为距离和光线而影响交际沟通。所以人类语言一开始就是有声语言,而不是无声的手势之类。2)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语言符号可以说是人类创造的最为复杂的符号体系,符号单位最多,可以分为音位层和符号层,符号层又可分为语素、词、句子三层,每一层次都有相当数量的符号单位。而其它的符号则构成很简单。3)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且这种内容简单而固定。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人类任何复杂的思想,以及思想感情的微妙之处,都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细腻地表达人类的感情的功能,除了语言符号,别的符号不可能做到。4)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具有生成性和开放性。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义,使用者不可能在使用过程中灵机一动,来个新的创造。而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无穷无尽的意义内容,可以由较少的单位组合成较多以致无穷的单位,以少驭多可以说是语言符号的核心。

9.语言符号中的声音和意义与现实现象的关系怎样?

语言符号中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全由社会“约定俗成”,而不是它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约定俗成”便是语言符号的本质。符号是社会的产物,它要经过人们的约定,赋以一定的价值,才能起交际工具的作用。符号的这些条件实际上说的是符号的形式和意义跟符号所代表的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谓“现实现象”,不仅指周围世界(自然界和社会)的事物、事件、性质、动作等,而且也指人类内心世界的感受和思想,道德的评价以及精神文明、意识形态等等方面的现象,包括语言所要表达的一切东西。将事物概括成类是心理的认识活动,它的成果就是意义,因此意义是人们对一类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音义结合的统一体构成符号,成为现实现象的代表。音和现实现象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意义是联系现实现象和音之间的桥梁。没有意义,即没有对事物的反映,那么声音归声音,现实现象归现实现象,相互之间无从建立联系。

10.什么是语言的线条性特点?

符号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线条性,就是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语言符号的形式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一个一个的声音,这一连串的声音,是一个挨一个顺次发出来的,我们不能同时发出两个声音来,宛如一条联绵不断的线条,这就是语言的线条性。我们说话时,是将词语按一定的语法规则串好发出来的,词语是通过语法串在一起形成我们表达思想的基本单位句子的。语言的线条性说明,语言中的各个单位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每个单位都要受前后要素的影响和制约,哪个单位先出现,哪个单位后出现,哪些位置哪些单位不能出现,都是有一定规则的,改变了它们的顺序,表达的意思不但变了,而且还可能说出有语病的句子来。因此,符号的任意性是就单个符号的音与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的,符号的线条性使符号能够一个挨着一个进行组合,构成不同的结构。符号与符号的组合和单个符号中音义的结合有很大的区别,它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条件的,即可以论证和解释的。正因为以任意性为基础的符号处于有条件、有规则的联系之中,才使语言具备有条理、可理解的性质。

11.怎样认识语言的层级体系?

语言符号相互间存在着规律性的联系,组成一个严密的系统。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这种系统:一是组成规则,二是运转规则。

语言系统的组成规则主要表现为结构的层次性,就是说,语言是一种分层的装置,可以从低到高、或者从下到上分出若干个层次,使音、义以及由音义相结合而组成的符号“各就各位”,各得其所,但每一种现象又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处于一种互相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之中,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我们可以从下到上去观察语言系统的结构层次。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的结合体,因而音与义自然处于最下层。“音”本来是一条混沌、模糊的线性音流,分不出音的结构成分来;“义”也是如此,分不出意义的界限。一种语言的音位是有限的,一般只有三、四十个,但这些有限的音位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组合而构成语音,基本上就能满足意义表达的需要,构成语言符号。音位本身没有意义,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意义如果不经语音的包装,也是无法显示和表达的。音位处于语言系统的下层,其特点就是单面性,因为它本身没有意义。音位经组合而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是语言的上层。这一层又可以分若干个级: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的组合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12.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二层性?语言符号二层性的核心是什么?

语言的层级体系,其音位层和符号层我们合称为语言的二层性。在语言的层级体系中,从音位到语素具有质的飞跃。系统论有一观点叫做整体大于局部之和,语言符号的特点也符合系统论的观点。语言各个层级之间的关系如一个开放的倒三角形,越往上层,数量越多,到句子则完全是开放的,无穷的。语言层级结构的奥秘,简单地说,就是以少驭多,以少数结构单位有规则地组成多数;下层与上层,下级与上级,都是以少数有规则地组成多数,即上一层(或上一级)的结构单位由下一层(或下一级)的结构单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构成。新句子无非是现成旧材料的新组合,而新组合又有一定的规则可以遵循。层级性和开放性是语言体系中最重要的特点,也是语言符号所独有的特点,从这个角度看,语言的确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符号的二层性的核心是以少驭多,几十个音位组成数万个、数十万个词,词再组成无穷的句子,从而满足社会成员之间交际的各种实际需要。

13.为什么说从音位到语素有性质上的飞跃?

1)音位与音位的组合,还只是单纯的声音组合,只是构成了符号的形式部分,而形式是要依托一定的意义内容才有存在的意义,所以音位组合一经同相关的语素结合,代表一定的意义,既具有形式部分,又具有意义部分,这样才真正构成了完整的符号; 2)一种语言里的音位,往往只有几十个,而音位与音位的组合构成表示意义的语素,多达数千,在数量上也是一个飞跃。

14.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怎样互相联系的?

聚合的规则是潜存于人脑中,随时可调用的。聚合规则与组合规则有紧密的联系,就是每个结构单位在这前后相续的线性链条上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而在这个位置上它可以被换成另一个结构单位,从而构成上层或上级的一个新的结构单位,犹如环环相扣的链条,某一个环可以被另一个环替换掉而成为一根新链条一样。所以,聚合规则就是在同一结构位置上不同结构单位的替换规则。语言中的每个词语,都不是孤零零的,都要与别的词语发生关系。因此,每个词语,在语言系统中实际上都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交叉点上。

15. 什么是人类的语言能力?具备这样的能力需要什么条件?

掌握语言的能力只有人类才有。掌握语言需要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即要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两者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人类的语言能力是人类祖先在长期的劳动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代代遗传,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所以,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至于运用这种能力学会一种语言,是后天的。人学会的语言取决于人所生活的语言环境。也就是说语言环境对潜在的语言能力变成现实的语言能力或者维持一经具备的语言能力,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6.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和动物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人类以外的动物不具备语言能力,自然不可能学会人类语言。人类的祖先在长期维持生存的劳动活动中锻炼了大脑,改造了发音器官,具备了说话的能力,而在共同劳动中又有了交流思想的需要,于是产生了语言。这是人类和其他动物分道扬镳的最后最重要的标志。某些动物能够复述人教的话,但不明白复述的意思,不能装卸话语中的单位,进行替换和组合的联系,不断造出新句子,根本原因是动物没有分析、抽象的能力,无法学会人类的语言。总之,语言是其他动物无法逾越的鸿沟。

17.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人类语言和其他动物的交际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1)单位的明晰性;

2)任意性;

3)结构的二层性;

4)开放性/创造性:即人们能够运用有限的语言手段通过替换和组合造出无限的句子。

5)传授性: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但是掌握什么语言,则是后天学会的,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就学不会一种语言;动物的“语言”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不用学习。

上一篇:演讲稿《责任,托起生命的脊梁》下一篇:趣味语文故事教案